试分析一下5G,最有可能得到全民k歌刷试听网页版喜欢的应用

使用PP助手
开发者:陕西尚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下载全民5G的还喜欢下载
全民5G相关文章
你可能是要下载
PP助手为您下载提速
阿里巴巴旗下手机助手【5G大全】最新5G软件下载_最新5G软件大全_人气5G软件下载排行榜 - 爱应用
合作帐号登录:
你确定要退出吗?
MWC2018结束之后,5G成了全球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对5G的关注度也是相当高。从4G到5G时代,我国已经从跟随转向领跑,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正阔步迈向5G时代。资料显示,2017年12月我国已完成非独立组网NSA的5G国际标准。中国通信企业贡献给3GPP关于5G的标准提案,占到了全部提案的四成。其中华为主导的极化码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作为5G核心技术,也已写入国际标准。总结来看,三大运营商在5G部署上都有着各自的节奏,但基本锁定在2019年。
随着4K视频与高带宽移动网络的来临,现在每个人使用的流量也越来越多,近日有英国的运营商就通过运营数据做出了预测:他们预测当 5G 技术普及后用户的月均流量将达到 98.34GB 左右。英国运营商 GiffGaff 预测到 2021 年,普通消费者每个月的数据使用量将达到 45.21GB,2025 年用户的月均使用流量将达到 98.34GB 左右。▲各年龄段用户流量使用详情,图片来自GiffGaff其实并不需要感到诧异,4K 在线视频将会是影响用户的流量大增的主要原因,5G 网络的普及与高清屏幕的成熟在时间上将会重叠,届时大多数视频将会是 2K 或 4K 级别,根据 GiffGaff 的说法,到 2025 年用户每月将会花费大约 73GB 的流量用于观看 4K 视频。虽然用户的月均流量将会在未来七年左右跃升至历史新高,但并非所有用户都将依赖 5G 网络,一些用户还是会通过 Wi-Fi 来下载内容,因为不少用户还是觉得移动数据的价格昂贵(部分国家)。他们的报告中还显示,18 到 24 岁之间的年轻人,将花费一半以上的流量用在社交媒体上;65 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流量也呈上升趋势,将逐渐超过45-54岁之间的用户。
美国新闻机构Axios近日报道称,它发现了一份文档,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即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建立一个由政府运营的5G网络。备忘录称,这是为了对抗中国即将在5G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将确保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其他尖端技术的网络安全。
根据人民网报道,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在发布会上指出,国际标准组织 3GPP 将于今年的 6 月份完成 5G 第一版本国际标准。
手机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应该就是 5G 技术了,但是此前业内估计 5G 商用的最早时间是2020年,还有至少两年呢,那么问题来了,届时最早支持上 5G 的手机会是哪一部呢?今天台湾媒体曝出消息,或许明年的 iPhone 就会支持 Pre5G 技术了!
早在1996年,互联网尚处于形成阶段,诸如Twitter或移动推送通知之类的吸引用户眼球的功能还没有产生。当时,两名计算机科学家马克·威瑟(Mark Weiser)和约翰·西里·布朗(John Seely Brown)提出了“沉默技术”的概念。他们想象,在未来的世界中,人类将被他们称之为“无处不在的计算能力”(我们正在接近这样的时代)所包围。这项技术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作用:提供信息,但不要求人类的焦点和注意力。
如今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不再是宣传噱头了,在2016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 5G 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 IMT-2020(5G)推进组宣告 5G 第一试验阶段顺利完成,这也意味着 5G 网络已登上快车道向我们驶来。按照推进组的介绍,该阶段主要完成了5G 无线和网络关键技术的性能和功能测试,并充分验证了关键技术在支持 Gbps 用户体验速率、毫秒级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百万连接等多样化 5G 场景需求的技术可行性,进一步增强了业界推动 5G 创新和发展的信心。
正处通信业的放缓期,设备厂商们即使抱团也未必能够迅速改变颓势。近日,与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之一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合并后的诺基亚发布 2016 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全线下跌,业绩不及分析师预期。这已是今年1月诺基亚和阿朗正式合并以来连续第二个季度的下滑。诺基亚表示,今年 6 月,诺基亚对阿朗的持股比例超过 95%,预计今年 10 月底将完成收购剩余股份,到 2018 年将实现 12 亿欧元的总成本效益缩减。通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认为,诺基亚目前仍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并且短期内业绩难以有大的改观。与阿朗合并的整合期平稳度过之后,未来的 5G 或许会是诺基亚新的机会。
据外媒报道,近期诺基亚与加拿大运营商 Bell Canada 合作,完成加拿大首次 5G 网络技术的测试。测试中使用了 73GHz 范围内频谱,数据传输速率为加拿大现有 4G 网络的 6 倍。Bell Canada 的首席技术官、执行副总裁史蒂芬·霍维(Steven Howe)表示,Bell 正与诺基亚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构建网络、设备和应用生态系统,以便保证加拿大能够充分利用 5G 网络带来的技术红利。鉴于两者的合作,外界分析加拿大很有可能将在 5 年内启动 5G 网络的全面部署。
随着“2020 年 5G 网络正式商用”的预期渐强,行业内众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 5G 领域的布局。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获悉,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制定了 2020 年启动 5G 网络商用的计划,最快将于明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大运营商将有可能在 2018 年开始投入 5G 网络建设,到 2020 年正式启动商用。目前,业内普遍预计到 2020 年,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众多国家将正式启动商用 5G 网络。在这一预期下,包括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手机芯片制造商在内的行业企业均开始加速在5G领域的布局。除了国内三大运营商外,《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还了解到,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正在加快5G芯片的研发,目前高通已经完成了各类技术测试,预计到 2018 年将根据最终的 5G 国际标准,正式推出量产的 5G 手机芯片。
获取验证码> 5G已来,中国胜利在望
5G已来,中国胜利在望
日在北京召开全球首次5G大会,5G已被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高点。最让人振奋的是,预期2020年5G将在全球范围内商用。当我们讨论5G时,说它的什么作为继4G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标准,今年5G更是频频”露脸“,关于5G建设发展的消息也层出不穷。对5G你又知道多少?如果说4G网络是为手机打造的,那5G网络就是为物联网而服务的。因为物联网尤其是互联网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极大地推动了5G网络的发展。与4G相比,5G网络速度更快,下载速度会是4G的10倍左右,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高可靠性和低时延性,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全球发力 加紧5G部署从全球来看,各国纷纷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这场新的科技浪潮,根据爱立信近日公布的年度《5G就绪调查》显示,28%的受访运营商将在2018年部署5G。美国多家移动运营商正在争取5G网络的运营牌照,运营商表示最早将在2018年提供5G商用。目前,美国政府对于5G的频率规划已从授权机制到基本确立并完成。2016年欧盟推出《5G行动计划》,计划2017年底之前制定出完整的5G部署路线图,2018年开始5G预商用测试。日本三大运营商对5G的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5亿万日元,表示将从2020年开始为用户提供5G服务。其实不仅运营商在加快步伐,各国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加紧5G的部署建设,为其发展铺平道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了一份《5G:使能未来经济》文件,表示为了5G更有效率的部署,政府会制定相应政策和打造监管环境。英国政府为5G建设加码再加码,表示决心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使用5G的国家。韩国制定5G发展总体规划,目标成为引领世界的5G通信强国。5G就像一座“待挖的金矿”,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全球积极投身其中。这场比赛,中国已是领先者(一)政府保驾护航,助力5G建设10月26日上午,工信部召开党组会,部长苗圩提出“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重大技术研发应用。我国相当重视5G的发展,早在2012年就开始发展5G。2016年初,我国就已启动技术研发试验,致力于推动5G的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在5G发展规划上,我国采取“三步走”的战略,分别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2016年9月已完成的第一阶段技术试验充分验证了5G单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2017年9月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在中国国际通信展的5G高峰论坛会上发布了第二阶段无线部分测试结果,结果显示,目前各个厂商的5G技术集成方案可以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所确定的几个场景的关键指标,峰值速率、时延,用户连接能力、流量密度等,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界按期商用的信心。为了便于开展组网和跨厂商的联调测试,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已在北京怀柔规划了30个站规模的5G外场建设。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诺基亚贝尔5家系统厂商共同完成了15个站的建设工作,有力支撑了5G研发技术的试验,也加速了产业链的合作与技术的成熟。按照这种进展,我国今年年底前有望完成第二阶段网络部分测试。明年开始,将进入第三期的阶段测试,测试首要任务是加快网络的外场建设,同时为加强产业的商用能力,将重点开展预商用的单站、组网性能、网络规划、新老网络互操作以及系统、芯片、仪表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测试。基于此目标,我们当前的工作任务是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规范。(二)企业蓄势待发,尽显蓬勃力量中国从3G的追赶者,4G的同步者,如今已成5G领先者。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4G基站累计达到299万个,占全球总数的六成,为5G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大运营商投1800亿美元建设5G通信网络,明年底,国内移动运营商将会把5G的移动基站数量增加到十万个,单是在上海市,5G的移动基站数量将会达到7000个。近日,华为在IMT-2020(5G)推进组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跨地域5G VoNR高清通话,对加快5G语音的标准化和确保未来5G网络的规模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在5G领域走在了最前沿,已经与中国移动、日本软银、韩国KT、马来西亚UMobile、德国电信、奥地利和记Drei等多家高端运营商展开5G的研发和合作。据媒体报道,中兴通讯将与意大利运营商Wind Tre和Open Fiber合作,在3.6-3.8GHz频段上,建设欧洲第一张5G预商用网络。这意味着中兴通讯5G商用在海外市场扬帆起航。国内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5G技术、系统设备等环节,都已经具备商用条件,不仅如此,明年国内至少十个大城市将会覆盖5G网络,从而支持全国范围内的商用,预计2018年中国运营商将会启动5G网络商用,领先于美日韩。
  在全球的5G总支出上,中国占比高达24%,而且据调研公司CCS Insight称,2023年全球5G用户数量将超过10亿,而中国将占到一半以上。不论是5G支出上,还是消费市场来看,中国有绝对的优势和力量去赢得这场比赛,获得5G的话语掌控权。工信部新增5G试验频段 应用市场空间浮现|工信部|5G|应用市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工信部新增5G试验频段 应用市场空间浮现
  本报记者 杜峰
  5G再迎政策利好。工信部近日批复4.8-5.0GHz、24.75-27.5GHz、37-42.5GHz频段用于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截至目前,工信部共计在6GHz以下频段批复了400MHz以及在毫米波频段批复了8.25GHz频谱资源用于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此次新增频率可满足5G技术试验不同场景下应用需求,有助于加速推进5G产业链的成熟。
  我国5G新增3个试验频率
  据了解,5G频率规划候选频段多,涉及民航、广电、交通、气象、航天、军队等众多行业部门用频权益调整和国际间协调。
  早在2016年1月,工信部确定3.4-3.6GHz频段用于北京和深圳两地5G技术试验,以验证5G关键技术性能。今年6月,在前期国内技术论证分析和协调基础上,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发布了3.3-3.6GHz和4.8-5.0GHz频段用于5G系统的频率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24.75-27.5GHz、37-42.5GHz或其他毫米波频段用于5G系统的意见。此次确定新增3个5G试验频率,共批复8.25G毫米波带宽,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在频谱方面引入高频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国进行毫米波研究的决心。毫米波可以进行短距离高速率传输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可用带宽大。
  实际上,高频段的资源开发已经是全球产业界的共识。横向来看,我国5G毫米波频谱规划与美、欧、日本、韩国基本保持一致,24.75-27.5GHz、37-42.5GHz容易与国外形成规模化产业链,降低5G毫米波研发风险。
  5G冲刺跑加速
  移动通信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推进5G产业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我国均提出了要积极推进5G发展。
  在政府政策的积极引领下,各通信、终端以及芯片厂商都在抢先布局5G。三大运营商早就释放出5G布局的加速的信号,均明确了5G时间表。中国移动在5G发展规划中提及,2020年中国移动全网5G基站将会以万为计,实现商用产品规模部署。据悉,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将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南京、苏州、宁波等多个城市展开5G试点工作。在NB-IoT(窄带物联网)企业标准(V1.0)发布的同时,启动广东、江苏、浙江等七省12个城市的大规模外场试验。
  除了运营商,中兴通讯日前宣布,今年起5G的研发支出将翻倍,2016年的10亿元开支将升至20亿元人民币(2.95亿美元)。华为也曾表示,自2009年开始研发5G以来,已投入了6亿美元。
  运营商、设备商投入重金研发5G技术,让5G跑出中国速度。
  5G应用释放巨量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5G进程的加快,未来5G的多个应用场景也徐徐呈现出来。目前仍停留在构想阶段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等概念变将为现实。
  据悉,今年下半年试点期间,三大运营商将基于5G启动包括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在内的车联网、物联网应用。中国电信与贝尔、等设备商合作在南京等城市开展智慧医疗、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场景试验。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于海宁表示,“整个产业链都在为5G发力,尤其是车联网、视频可能会率先受益于5G”。与此同时,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AR/VR、远距离视频传输又将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如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外场支援等。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除了会使通信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外,还将带动多个规模万亿级别的新兴产业。
或许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不久的将来搭载Helio X30的某某...
腾讯在资本市场受此影响依然很是明显,7月4日,腾讯控股跌幅达4....
近日一款名为“全能车”软件受到人们关注,只要缴纳一份押金,便...5G网络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 传输速度比4G快10倍_新浪上海_新浪网
5G网络,最快2020年来到身边
  本报记者 沈湫莎
  许多人相信,全民5G时代将始于一场盛大的运动会,比如2020年东京奥运会。想象一下,当你坐在一列飞驰的列车上,手拿平板电脑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想看哪个运动员,只要用手指划动屏幕,他的身影就会进入你的屏幕。4G时代,120公里/时的速度下是无法上网的,但在5G时代,500公里/时的速度下也可享受网络环境。而且即便坐在你身边的人正在观看同一场比赛,你们的屏幕显示也可能并不一样。
  个性化直播被认为是5G时代最早可实现的商业应用,要实现它并不困难,只要在赛场周围、运动员身上、足球上装上大量高清摄像头,再将这些摄像头全都连接到5G网络中,海量视频信号就能从遥远的赛场传到你的平板上。
  根据已经敲定的中国5G商用时间表,最快2020年,商用5G网络将正式来到我们身边。
  5G解决的是物与物的连接
  G是英文单词generation(代)的缩写,5G就是第5代通信技术。对消费者来说,对通信技术更替最大的感受是“快”,比如4G传输速度是3G的10倍左右,5G比4G要快10倍左右。
  “5G并不单是速度的提升,而是全方位的提升。”上海无线中心副主任胡宏林说。5G的最大特征是网络容量比4G提高了1000倍,1平方公里内可以容纳100万乃至1000万个终端连接。如果说3G、4G解决的是人与人的连接问题,5G解决的则是物与物的连接。
  如何实现网络容量提高1000倍这个高难度任务? 对此,胡宏林表示主要从三个维度推进。一是增加天线数量,当前一个基站有4-8根传输天线,5G基站将增加10倍左右的天线数量,这相当于增加信息交通公路上的运输工具;二是提高频率,当前宽带频率在百兆级别,这是低频段,5G时代将其转为千兆级别,这相当于把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面拓宽了10倍;三是增加基站数量,过去一片区域设1个基站的,未来就设10个基站。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胡波表示,如果说4G解决了人与人沟通,5G打造的就是一个“物联社会”。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需要低延迟的产业将被满足,时速100公里的汽车从发现障碍到启动制动系统需要移动的距离缩短到2.8厘米。低速率,高可靠性数据传输也将被满足,水表、煤气表的每一步走动都将被传输到云端。
  “5G时代,会有1000亿个仪器或设备连入网络,传输效率比现在高100倍,价格则会大幅度下降。”胡宏林这样描述未来社会。
  中国企业已先于标准“发力”
  在各方催促下,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产业标准制定者) 加速了5G标准研制的步伐,预计2018年将完成第一版本标准。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表示,中国有可能成为5G时代的引领者,这不仅是因为华为公司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被纳入5G标准,更重要的是,包括网络设备、芯片、测试设备商等方面,中国企业都已经先于标准开始“发力”。
  胡宏林说,根据我国5G商用时间表,2017年展开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
  据胡波透露,复旦大学正在做包括物理层面的大规模数据建模和网络行为分析在内的5G基础技术研究。他们的一项研究是,当大流量涌向某一视频时,系统能自动把视频推送到基站前端,方便用户调用,提高传输效率。
  上海展讯副总裁康一表示,在标准还未出台时讨论芯片有些为时过早,然而展讯5G芯片将于标准同步推进,即2018年推出实验芯片,2020年推出商用芯片。有业内人士也指出,5G标准达成并不是两个公司或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这是一场需要全球各企业协同完成的工程,而当务之急,是促使5G标准早日落地。
  未来更颠覆性通信技术的出现还需物理学突破
  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现在已经火热,在5G时代将真正大显身手。5G社会对人类的影响显而易见,未来还会有更颠覆性的通信技术吗?
  胡宏林说,无论3G、4G还是5G技术,都在逼近香农定理的极限,香农定理给出了信道信息传送速率的上限 (比特每秒) 和信道信噪比及带宽的关系,打个比方说,3G已经发挥了99%的传输效率,4G发挥了99.99%,5G将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开源节流”手段,挖掘出小数点后面的更多9。
  “就技术而言,上世纪60年代,4G、5G技术理论就有了。”胡宏林说,不过,4G一直到2010年世博会才有了初次在我国商业领域亮相的机会,这是由于基础理论与产业化之间存在时间差,硬件成本和元器件个头不支持它过早进入人们生活。
  打个比方,大规模MIMO技术(多天线技术) 被公认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来说,天线越多,频谱效率和传输可靠性就越高。一个5G芯片可能装有几百根天线,4G也采用多天线技术,不过受限于手机终端的大小和成本,一般只装个位数的天线。随着成本降低,毫米波、微基站、高阶MIMO、波束赋型等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胡波说:“正如只有相对论颠覆牛顿经典力学才能出现现代通信技术一样,未来颠覆性通信技术的出现需要物理学的突破。”胡宏林对此持相同看法,他把这种突破比喻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架几座“立交桥”。
  热点新闻:
  天气预报:
12-08 07:54|分享
12-08 07:51|分享
12-08 07:42|分享
12-08 07:37|分享
12-08 07:35|分享
12-08 07:22|分享
12-08 07:05|分享
12-07 11:58|分享
12-07 11:28|分享
12-07 11:13|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k歌刷试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