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与野男人制作人》中的四个野男人,哪个才配上《奇迹暖暖

钢铁直男们,或许你们也应该去试试《恋与制作人》
钢铁直男们,或许你们也应该去试试《恋与制作人》
本文作者:北方凛
当我的朋友圈第一次出现《恋与制作人》的截图时,我没有在意。
或许这又是哪儿量产出来的橙光游戏吧,我想。
当我的朋友圈第二次出现《恋与制作人》的截图时,我还是没有在意。
无聊不无聊,居然玩这种游戏……
但当我的朋友圈已经被《恋与制作人》刷屏,妹子们疯狂地对着四个性格各异的花样美男两眼冒红心地大喊老公的时候,我终于按捺不住了。
这游戏究竟是怎么了,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和很多直男朋友们一样,我也完全理解不了它的乐趣所在。正因如此,我才决定亲自去试一试,看看它到底好玩在哪儿。
没曾想,我也差点儿喜欢上了它……
这游戏其实真不傻
《恋与制作人》这个类型的游戏,在日本有一个特殊的说法,叫“乙女游戏”。“乙女”是一个夹在萝莉和御姐/熟女之间的年龄段,大概就是指18岁到20多岁的少女。而乙女游戏,就是以少女为主角,和身边为你痴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的各式美少男谈恋爱的游戏。你把它当成是一个男女主角互换位置的Galgame就好理解了。
不过当然,Galgame和乙女游戏还是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的,比如Galgame的画风十分多变,根据不同的主题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表现,从猥琐到纯爱到夸张,不一而足。有趣的是,乙女类游戏则正相反,它们的画风有一种微妙的一致性,能让你一眼看出来它是为女性玩家服务的,跟少女漫画很类似。
其次,我不能说Galgame全部都是色情游戏,毕竟《秋之回忆》这样能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Galgame其实就是纯爱向。但我也得承认,18x元素是Galgame里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很多游戏的最大卖点。而乙女游戏则不一样,女性玩家更多关注的是和各式各样美少年相处与恋爱的过程,她们更想要的其实是心理上的慰藉。
从这个层面上说,《恋与制作人》确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乙女游戏,从你看到四个仿佛是从少女漫里走出来的男主角就能察觉出来。游戏的人设也比较套路,比如努力勤奋却有点傻白甜的女主角;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对全世界都很冷淡唯独对你好的傲娇霸道总裁;一个会说甜言蜜语,头脑聪明还有点腹黑,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却没秃顶的科学家;一个看上去痞帅痞帅,实际上则暗恋女主很多年,名字莫名其妙和一个秦国的大将军撞车的人民警察;一个外表和人设都有点像某个当红小生的小鲜肉偶像,拥有绝对的吸引力,却每天都只想对着你摇尾巴的小奶狗……
更绝的是,这个游戏的世界观里还有超能力的设定,比如在风中感知人的能力、暂停时间的能力、绝对的吸引力等等……当你看到那个白起飘在半空中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因为“都市异能”也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
说实话,在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我对这个游戏的期待值也直接降到了谷底——这真的不是什么地摊网络文学东拼西凑出来的东西吗?题材也好、人设也好、画风也好,我真的看不出任何新意。特别是霸道总裁这种都快玩烂了的梗,居然还会有这么多人喜欢?
但你别说,仔细一想,有些梗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有市场,就是因为大家都吃这一套啊。我会觉得霸道总裁什么的老套,只是因为我对它不感兴趣而已,所以天然地就对它带有一种鄙夷的态度。但如果类比成Galgame或者男性向的动漫,实际上就特别好理解了。女仆、妹妹、御姐、傲娇、贫乳、萝莉……这些经典的二次元属性,不也是早八百年前就玩烂的东西吗?但每一季的新番、每一个新的Galgame里,你还是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并且阿宅们也都乐此不疲地继续喜欢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老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每一个角色具体塑造得到底怎么样,如何把互通的属性做出特点,让大家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历史上无口的小姐姐千千万,被我们记住的不也就绫波丽那几个吗?
你别说,如果你真的把自己代入到女主的设定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初入社会,什么都不懂,想努力但总是很笨拙,同时胸怀少女心,对美好浪漫的感情总是抱有期待的小女生的话,我想你应该很容易就会被游戏中的四位小哥哥撩到的。
比如总是细心体贴的许墨、完美契合霸道总裁设定,但总是在字里行间关心你的李泽言、就像邻家大哥哥一样能给你带来欢乐的周棋洛、还有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看起来有些不良少年,但却对女主一片痴情的白起。游戏的剧情设定也算有趣,女主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影视公司的CEO,在拯救公司的道路上,和四位男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交集。你不仅需要斡旋在四个花样美男之间,同时还要兼顾到赚钱养家的主线。而超能力的设定,不仅给剧情带来了更多变数,也让四位小哥哥的人设变得更加炫酷起来。
更何况,这四个男神又是那么的帅。当然,帅是相对的,每个人对于帅的标准并不一样,比如我更喜欢克里斯蒂安·贝尔,那自然也有人喜欢鹿晗吴亦凡。但至少《恋与制作人》的画风能够让大部分的女性玩家感到满意,就说明它是成功的。
游戏的台词设计得也很棒,简直个个都是修炼到满级的情话大师:
许墨:许愿吗?你许的是什么愿?
女主:我希望……以后永远都能和你一起过生日。
许墨:嗯……那我就希望……希望明年你还能来这里,跟我过生日。
女主:只是明年吗?
许墨:是啊,我不贪求,只要这一个愿望实现就好了。
许墨:反正到了明年、后年、大后年,还有很多很多年以后……
许墨:我都会许下同一个愿望的。
我承认,这些玛丽苏的台词放到现实中一定很蠢,甚至一些熟读少女漫画的老司机看了都觉得非常尴尬。但想在虚拟的游戏里寻找现实的人,本身就太较真了。男生玩游戏整天打打杀杀,没人会认为他们在现实里也是这样充满暴力倾向的人;可妹子们只是对纸片人男朋友犯犯花痴,就会被讥笑为幼稚,是不是太双标了一点?
而且,游戏出色的配音表现也让这样玛丽苏的台词变得有说服力起来。《恋与制作人》请来的声优都是国内超一线的配音演员,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确实有种把角色演活的错觉。
如果说,Galgame是男人的春药,那这类乙女游戏就是女人的催情剂。再加上精良的制作和对女生需求的精准把控,《恋与制作人》能够火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养在手机里的“野男人”
不过,如果《恋与制作人》仅仅是一个制作精良的乙女游戏,那估计它的上限就是《美少女万华镜》,一个在小圈子里流行的东西,远远不能让它成为现在这样,一种足以让疯狂的女粉丝花12万人民币在地标建筑外墙上打广告为李泽言庆生的社会现象。
为了研究透这个游戏,我特地去采访了公司里几个正在玩《恋与制作人》的女编辑。让我感到意外的是,Yuki是个之前从未玩过类似游戏,也对少女漫画和少女小说完全不感兴趣的人。但她同样沉迷在《恋与制作人》的世界里,我的朋友圈被刷屏就有着她的一份功劳。
据她所说,除了男主很帅、剧情很有意思、台词设定的好、配音很玛丽苏这类常见的优点之外,最吸引她的,就是她可以在游戏里和男主打电话、发布朋友圈、在他们的朋友圈下面点赞留言并评论——就像真实地在和一个人互动那样。
相比之前那些较为传统的乙女游戏,《恋与制作人》的男主并非只是生活在二次元世界里的纸片人,而是有着虚拟人格,能够给玩家带来一种虚拟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尽管你还是只能在游戏设定好的几种对话选项里去选择一个,来给你心爱的男神留言,但朋友圈与打电话的设定,还是大大增强了游戏的表现力,让它真的有种从虚拟走向现实的错觉。
试想,你正在绞尽脑汁地推着剧情,突然手机铃声骤起,发现居然是你朝思暮想的心上人给你打的电话,那种又惊又喜的感觉,只有在玩过这个游戏之后才能理解。
当然,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也不是《恋与制作人》的首创,比如有类似设定的《Love Plus》,那都是多少年前的游戏了。只不过,它确实应该是第一批把这样的玩法给引入国内市场的;再加上手机这个再合适不过的载体,远比掌机或者PC要更加契合实际的体验。
更别提,整个乙女游戏的大类,在国内市场都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恋与制作人》眼光毒辣地发现了这一个鲜有人驻足的蓝海。想当年的《奇迹暖暖》(《暖暖》的开发商其实和《恋与》是同一家)、《阴阳师》和《王者荣耀》,它们之所以能那么火,可少不了一大批女玩家的支持。
不过嘛,这个游戏也并非没有缺点,被大家口诛笔伐的中心就是它的氪金机制。你很难想象一个以对话谈恋爱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居然还能卖包抽卡——但《恋与制作人》还真就这么做了。还记得我之前提到过的,拯救濒临破产公司的剧情主线吗?这样的设定能让游戏的节奏更加紧凑,却同时也给氪金留下了野蛮生长的土壤。
想全三星过剧情吗?氪金吧,没有那些SSR卡,你的节目很难让挑剔的观众满意的;光是抽到SSR卡就完了吗?不存在的,先去刷图存够经验值和素材去升级卡牌吧,要不然它们就毫无作用;哦对了,我有提过这个游戏有体力值的设定吗?用完了就没法约会闲逛推剧情刷图了哟——想要体力,那就先把荷包交上来吧。
“又氪又肝”、“没钱玩什么《恋与制作人》”、“别想了,你一辈子与SSR无缘的”……这些话是你最容易在《恋与制作人》玩家口中听到的抱怨。甚至有人还给这个游戏起了另外一个名字:《氪金与野男人》。
对于抠门的运营方,玩家那是咬牙切齿,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很神奇的是,仍有一大批玩家,嘴上虽然骂爹骂娘,但身体却还是很诚实地给官方送去源源不断的氪金。B站上就有一个砸了7万块解锁全部角色约会剧情的视频,而这还不是花得最多的。
究竟应该喷运营方无良呢,还是应该夸他们找到了一个玩家虽然骂,但也心甘情愿送钱的平衡点呢?我不知道。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恋与制作人》掀起的这一波热潮,带动了一大批可能原先并非是它目标群体里的人入坑,而这样的热度也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这些目标用户以外的玩家,可能就不会对它有着不离不弃的忠诚度了。等到她们也感到厌烦之后,这个游戏未来的表现将会如何,这里还要打一个问号。
就像采访最后,Yuki对我说的那样:“打电话、发朋友圈什么的是很有趣,但套路过一次就行啦,时间长了就没意思了。以后再有类似的游戏出现,可能我也不会去玩儿了。”
我的想法和她一样。虽然我“差一点儿”就喜欢上了这个游戏,但终究还是退了坑。对于我来说,还是《风暴英雄》更好玩一些。
所以,直男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呢?
好了,说了这么多,可这和钢铁直男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方面,假如你们有女朋友,而且恰巧她们最近在沉迷《恋与制作人》,那么你就应该明白,她们很正常,你也没被绿,平常心对待就好。她们只不过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像你们对着动漫小姐姐/新垣结衣喊老婆那样,对李泽言们喊老公罢了。
当然,我更愿意相信你们都没女朋友,对吧?
那我觉得你们更应该去玩一玩这个游戏了,看看游戏里的男神们都是如何撩妹的,看看他们是如何用细节去打动女孩子的。别以为这是给女人玩的游戏——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有人说,得了吧,他们能受女孩子的欢迎,只是因为他们长得帅而已。长得帅,就算天天吃韭菜盒子,也有大把的妹子倒追,学这些有什么用?
问题是,你长得不帅,又不肯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天天流着口水,幻想着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别说是妹子了,男人也不会看上你的啊,朋友。《恋与制作人》:精致的换装后,“暖暖”邂逅了她记忆中的恋爱原味
稿源:厂商
你,好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和你的两万分之一擦肩而过。你,也许在跌跌撞撞的情感下,开始质疑爱情到底会不会出现。你,是不是也在追求自我完美的状态中,渴望遇见能懂你内心脆弱的那个他?我叫悠然,是《恋与制作人》中,你所扮演的角色,也许我就是你。你,多久没体验过恋爱的纯美了?四年前的一部《暖暖环游世界》,让游戏行业对于女性玩家有了新的认识。依托于“换装”这种非常符合女性的游戏元素,暖暖系列先后推出了三部曲。其中《奇迹暖暖》的游戏商叠纸游戏,续作依旧专注女性用户,在精致的换装之后,女主角邂逅了爱情。这次,他们做了一款恋爱养成的乙女作品——《恋与制作人》。| 画面是第一好感力画面作为游戏的外在,第一眼的印象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外观有更为执着要求的女性玩家。《恋与制作人》有着和前代“暖暖”的相似处,绘风、配色及UI都面保持其惯有的精致、清新和少女风格,玩家对这部作品的第一眼眼缘,大多来自于游戏中四位男主角温柔或俊朗,阳光又冷峻的不同立绘形象。|&剧情是第一推动力既然从换装游戏,变成了恋爱养成,也意味着女主角从可爱的小女孩,蜕变成了玉立婷婷的少女。少女的心思少不了丰富情感的投入,于是《恋与制作人》在核心设计上,指向了故事剧情。四个不同性格的可攻略角色,在一个讲述“超能力”的架空背景下,由玩家扮演的女主角逐一结识了解,从而看到主线剧情的完整故事。有别于传统恋爱AVG或者galgame的叙事模式,“恋制”参考了主流乙女类游戏读剧情的方式,采用的是一种类似“碎片收集”的模式读取剧情。可以理解为是RPG里的支线剧情,每个角色和女主角之间都有其各自的故事且相对独立,你可以根据自己对哪个角色更喜欢,来决定先看谁的故事。尽管剧情是贯穿游戏始终的核心,所以大的故事走向是既定的,也是各个角色的分支剧情的贯穿主干。但是,“恋制”的剧情文本并不似传统大段对话直接可看,而是藏在游戏系统的每一部分,由此获得的碎片故事显得尤为珍贵。而剧情又是游戏关卡推图的要点,因此剧情便成了推动游戏继续的最大动力。| 系统决定游戏的模式虽说是碎片式的剧情收集,但实际《恋与制作人》的剧情文本量也是不小的,只是在展示的方式上面,开发组动了些脑筋。打电话、发短信、朋友圈、关注公众号、副本剧情、挂机事件,都成为游戏中展示剧情文本的形式,而且相比主线里立绘头像配文字读取的形式,这种的“小心思”更贴近日常生活,从而加强了游戏的代入感。试想一下,让你认真地去读取一个角色的家国仇恨,和这个角色直接打电话跟你诉说他夜不能寐的情感,显然后者的代入感更强,游戏惊喜度也加了好几个星。而这种“小心思”,喜欢乙女游戏的玩家一定并不陌生,去年名动一时的《被囚禁的掌心》,就是采用了来电通话的方式读取剧情,这种虚拟模拟现实的仿真感,更凸显了角色的性格和人物塑造的张力。《恋与制作人》将这种细节增加好感度的方法学习并本地化并创新,游戏中的“朋友圈”模式,不得不说是游戏创意和趣味性的集中体现。和现实的微信朋友圈一样,和女主角有关的好友,都会在朋友圈下留言、回复。对一个角色的所思所想发出来的状态,会产生一对一、一对多的评价模式,在其中既能捕风捉影故事的走向,也能发现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相比平铺直叙的对话,这种方式的剧情汲取可谓形散神不散,于笔者而言,这个系统的趣味甚至大于来电、短信的单刀直入,会让人很快陷入游戏的剧情人物里。系统上,除了主线的关卡推图,SSR的抽卡也是标配。辅助卡面数值的系统有专家、新闻调查、公司实力等,城市漫步则是纯挂机的玩法,卡面收集既可以收集立绘也能够收集剧情,让收集的元素渗透在整个游戏中。这样看来,游戏系统还是相当丰富的。而一些细节的设计,比如攻略的角色可以修改微信昵称、通话背景,实为增加了玩家与角色的互动和关联性。|表象声色渲染角色魅力如果你问女性玩家除了颜值还在意什么,百分百会得到“声优”的回答。“声控”群体的出现甚至早于“外貌协会”,而且“忠诚度”极高。之前的游戏讲究BGM和音效,现在的游戏还要加上一条“配音”。声优行业的兴起,先从广播剧后扩展到游戏,比起影视配音,虚拟角色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可塑性更高。《恋与制作人》相当注重配音的监制,中日语双配音模式,请到的也是中日的一线声优(比如阿杰、吴磊、平川大辅、小野友树等),凭借优质的声线和贴合人物的演绎,配音系统对游戏角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少女的蜕变:从换装到恋爱介绍完游戏的概况,来谈谈游戏体验。如果要用一句话说出笔者对游戏的印象,我会用“少女的蜕变”来描述。业内对于“ 2017 成为国内女性向游戏元年”的预言,到如今的年底来看,诚不欺我。从日本的《在茜色世界中与你歌唱》、《歌之王子殿下:闪耀LIVE》,到引进的《刀剑乱舞》、《宫殿: 100 日公主》,以及本土制作的《元气偶像季》、《梦间集》、《光之契约》,独立游戏《梦浮灯》、《DOLL》,还在预约《妖恋奇谭》、《无法触碰的掌心》、《A3!满开剧团》等等,女性向的游戏在今年的爆发量和质,都有惊人的表现。可以说从《奇迹暖暖》到《恋与制作人》,开发商对于女性用户的定位更精准,也更趋向于成熟化。换装的题材是女性玩家偏爱的类型,但恋爱的题材是女性玩家到一定年龄才能理解和感受的类型。添加了角色互动和剧情渲染的女性向游戏,比起单一的受众习惯偏好,无论是游戏设计者还是游戏玩家,都更多地将个人感情投入其中,有了情感寄托的游戏就更有人情味。| 写在最后最后还是要说说游戏氪金这点事儿。对于笔者这种重剧情的玩家来说,剧情卡关的体验第一印象确实有点劝退的意味。当推图过 3 章之后,发现游戏并不肝,且碎片剧情的模式,也相对弱化了卡剧情不好的体验。游戏设计的初衷其实是不肝的日常攒攒攒,但是因为多个系统的相互掣肘,导致氪金的点是非常多的。而对于是否“逼氪”,我一直觉得这是个相对的悖论。如果非常渴求推主线剧情或者角色执念的SSR卡面的话,可能是个无底洞。但每天都当做日常慢慢聊慢慢过,其实也能玩挺久。毕竟现实里的谈恋爱,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谈妥的呀。而另一个让我在意的,是游戏颇耐人猜测的反转剧情。尽管设定是架空的,开始撩妹的技巧也是看似“急功好利”的,但四个角色的塑造还是相当成功也是可圈可点的。许墨温柔下的假面,白起果敢专情的注视,总裁霸道之下的反差萌,和周棋洛阳光率真的童心,你从少女心和独立女性的本心下,又会选择谁呢?本文始发于TapTap。游戏信息名称:恋与制作人发行:叠纸游戏类型:恋爱养成语言:中文平台:Android / iOS下载:https://www.taptap.com/app/55307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被四个野男人环绕的《恋与制作人》,我们却丢了“少女心”被四个野男人环绕的《恋与制作人》,我们却丢了“少女心”犀牛娱乐官方百家号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说真话和笑话文|单晓语
编辑|朴芳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还比一浪强。王思聪被拍到了沙滩上。新一代的“国民老公”李泽言诞生了。本来以为是哪个玛丽苏恋爱文里的霸道总裁,直到被身边的老少女们强行科普后,才知道这是一个乙女向手游,《恋与制作人》。但犀牛君对此还是万脸懵逼,直到玩了整个元旦假期的《恋与制作人》。当然你也可以叫它:恋与纸片人、钱与氪金人、我与野男人。何为乙女?何为乙女游戏?乙女游戏对于绝大数的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词汇。但熟悉二次元文化的人会知道,乙女,是年龄介于14-18岁左右,幼稚半成熟的女孩子。而乙女向游戏,也叫少女向游戏,是专门针对女性玩家开发的游戏,属于女性向游戏的一个分类,形式为一女多男即男追女,多以著名的声优,华丽优美的场景和感人至深的情节博得女性玩家的青睐。这类游戏的专业名字叫“Galgame” ,由“ギャル(gal)”与“ゲーム(game)”组合而成。起源于日本,最早是面向宅男玩家,早期最著名的是由日本光荣公司推出的光荣三部曲——《遥远时空中系列》,《金色之弦系列》,《安琪莉可系列》。现今,这类游戏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一种文化,算的上是日本游戏界的中流砥柱。但乙女游戏不等于女性向游戏,它只是女性向游戏的一个大分支。女性向游戏,是指玩家受众的主要对象是女玩家,会根据女玩家的特点和偏好设计游戏。大概可分为四种:公主系,以换装或以邂逅帅气男性的形式满足女性玩家的幻想。代表《奇迹暖暖》。萌向,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体元素,玩法偏养成,难度不高。代表《喵星人》。腐女向,与腐文化联系密切,又称为耽美游戏、BL游戏等,多涉及十八禁内容。代表《野兽男友》。乙女向,大多表达恋爱幻想,操作偏轻,文字阅读量大。代表《梦100》、《A3!》。国内公认的第一部女性向游戏,就是日,由朔太科技制作并发行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小狐仙》。四个野男人和你《恋与制作人》是一款融合了卡牌元素的恋爱经营类游戏,继承了《奇迹暖暖》的风格,整个游戏充满甜蜜柔美的氛围。一打开游戏界面就能强烈感受到“针对女性玩家”的导向,轻柔抒情的背景音乐,粉色系和紫色系的配色,日漫风格美型人物的精致画风,以及演艺圈和影视公司的故事背景,满满的少女元素。你,是一个刚刚接手父亲影视公司的白富美,在想尽办法维持公司生计的期间,你会遇到四个“吃软饭”的且具有超能力的男人。冰山又毒舌的李泽言,个高腿长颜还好的特警白起,贴心细腻的暖男巨星周棋洛,以及邪魅深情的天才科学家许默。然后,展开你和他们之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从故事剧情,到人设,都苏到炸裂,如果把里面的文字整理出来,也绝对是一部优秀的玛丽苏小说。实际上,相对于国内恋爱游戏,卡牌、对战、收集的千篇一律,《恋与制作人》在设定上是比较有新意的。虽然以恋爱为主线,但带有经营元素,主线剧情是正在进行时,还安排了许多等待揭下面纱的副线,说是恋爱体验,但也颇具揭秘悬疑类游戏的味道。玩法上,主线剧情的进行和早期的橙光游戏类似,通过以文字、音乐、图片以及选项等为基础,由玩家的不同选择以获取不同剧情体验。而且你不但可以单选,还可以多选,甚至全选。这就避免了幻想情节的尴尬和乏味,给玩家带来更多的不同的体验感。此外,为了增加真实感,游戏制作方除了把资料卡的数据编的煞有其事,还请了大牌声优给男主们各自配了音,玩家可切换中日双语体验。许墨:中CV:夏磊 代表作《全职高手》 喻文州;日CV:平川大辅,代表作《KARNEVAL狂欢节》烛。李泽言:中CV:吴磊 代表作《英雄联盟》盖伦亚索;日CV:杉田智和,代表作《银魂》坂田银时。白起:中CV:阿杰 代表作《狐妖小红娘》东方月初;日CV:小野友树 ,代表作《黑子的篮球》火神大我。周棋洛:中CV:边江 代表作《笑傲江湖OL》令狐公子;日CV:柿原彻也,代表作《妖精的尾巴》 纳兹·多拉格尼尔。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游戏里搭载的短信、通话、朋友圈及公众号功能,可以让你和心中的男神进行手机聊天,短信互动,以及朋友圈动态进行留言,给玩家最真实的恋爱体验。你我本无缘充钱也没缘官方在介绍这个游戏的适合玩家时有这样一点“想要轻松地阅读剧情,进行游戏”讲真的,写宣传文案的人要么根本没玩过,要么就是土豪。不然怎么能说“一个没钱就玩不下去的游戏”轻松呢?《恋与制作人》作为一款恋爱养成游戏,卖的是恋爱体验,也是幻想。但是恋爱体验却并不甜蜜,幻想也是要钱的。你与这四个野男人的“羁绊”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不要忘了,和《奇迹暖暖》一样,这可是一个氪金大佬的游戏。付费抽卡,付费升级,付费解锁隐藏剧情,卡牌游戏惯用的手段这里都有。想要跟这四个野男人聊天,就要先去完成N个拍摄任务。而大部分拍摄任务都藏有氪金深坑,而且需要SSR卡,否则体力消耗快,金币花的也快,胶卷也是分分钟耗完。总结就是没有money你拍不了。不想当人民币玩家,不拍?那你就卡着,挂机苦等吧。但是,男人嘛,总是聊着聊着,就不和你聊了。所以,玩家里流行这样一句话“你我本无缘,全靠我充钱”。但犀牛君觉得这话还有下一句“就算你充钱,还是没有缘”。游戏用“李泽言给你打电话”,“许默给你发短信”“周棋洛回复你朋友圈”,就是要给玩家带来男主邀约的错觉,以此来增加游戏的沉浸感。不少玩家抱着“花点钱又算什么?”,“反正谈恋爱也要花钱”的心态,把重金砸进游戏。然后呢,虚拟的他还是活在虚拟的世界,现实里的你还是一个人。只有暖暖是最后的赢家,不仅得到了你们的衣服,你们的钱,还得到了你们的男人。是昙花一现?还是女性向游戏的里程碑?国内的女性向游戏起步晚,发展程度弱,成功的案例更是少之甚少,这就使得制作上缺乏规律和经验。此外,女性向游戏容易涉及敏感点,尤其是乙女游戏和腐女向游戏之间容易产生越界,再加上国内没有分级制度,使得女性向游戏的用户群缺乏明确的框定界限,稍有不慎,就会被下架。再加上,“女性用户购买能力弱”的观念在不少游戏生产商的观念里早已根深蒂固,他们根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在上面。虽然,自2015,游戏腾讯、bilibili、蓝港互动、玩友时代、数字天空、以及橙光游戏,6家游戏公司开始布局女性向手游市场,陆续制作或引进,《梦国王与沉睡的100王子》、《芈月传》、《熹妃传》、《大奥:江户奇缘》、《偶像梦幻祭》、《后宫三千人》等几十款女性向手游。但国内女性向手游的整体发展状况却并未有多大起色,更别提“质”的改变。完美世界的古风女性向手游《梦间集》和西山居的IP女性手游《楚乔传》,算是今年国内推出的女性向手游里比较出彩的。《梦间集》凭借唯美的画风和强大的配音阵容(邀请中日人气声优加入),曾一度进入AppStore游戏畅销排名TOP.59。而《楚乔传》则借用原IP的热度,和自身采用的放低“消费档位”、“首冲送主角”等迎合女性玩家消费习惯的做法,一度也颇受欢迎。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今国内游戏市场上的女性向游戏,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以古风为主,根据同名大热剧改编制成。另一部分则是国内游戏公司由日本引进的。真正的原创作品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下,作为纯原创IP的《恋与制作人》的迅速火爆,自然会吸引各方关注。女性向手游由于受众玩家类型的局限,此类产品一直在众多手游中属于流行非主流类型,能在短时间里登顶App Store游戏畅销榜单前10位的产品,凤毛麟角。但《恋与制作人》却是个例。此款游戏在iOS平台上线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已经超越了《王者荣耀》和《荒野行动》,冲上app store排行榜第二名。在Tap Tap上的评分高达7.1分,安装量超过30万。根据报道,《恋与制作人》自上线至今iOS下载量预估超过了百万,日流水达500万,在一些玩家中,其URPU(每月用户平均收入,值越高,表示利润值越高,发展前景好)甚至能做到1000以上。话题热度也是居高不下,官方微博关注人数已超20万,身边的不少小姐姐已经沉迷其中。能在被《王者荣耀》和《荒野行动》统治的2017年手游市场,拥有这样的成绩和热度,背后的制作公司功不可没。《恋与制作人》的制作公司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创立初就定位精准于专注纯女性娱乐。曾在2015年推出火爆一时的女性换装手游《奇迹暖暖》,至今,这款手游仍然位居国内AppStore游戏畅销排名TOP.100,并出口日本等国。但《恋与制作人》真的能够引领女性向游戏的新风潮,成为女性向游戏的里程碑吗?与《奇迹暖暖》一样,这款游戏里大量的消费主义陷阱早就引发了部分玩家的反感,不少玩家更吐槽说“苏州叠纸是想圈一笔钱就跑吗”。而游戏中内含的“没有钱谈什么恋爱”的爱情观,也很容易引发错误的价值导向。毕竟乙女游戏针对的女性大都是思想观念尚未成熟,仍在构建的少女。它利用女性对于爱情的幻想和渴望,用一个高度虚拟的世界,告诉她们,只要付出一点点金钱的代价,就能获得理想的爱情。无形中传递给玩家这样一个观念:商品化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贩卖,包括爱情。再加上,手游的生命周期比端游要短很多,平均只有6-12个月。想要突破这周期限制,并非易事。《奇迹暖暖》、《阴阳师》、《王者荣耀》的热度也早已大不如前。总结来说,引领风潮是可以肯定的,毕竟,“模仿爆款”一直是国内常见的创作方法。但能否成为女性向游戏的里程碑,还要看制作公司后续的诚意和做法。好游戏是什么,一千个人有500种看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当你弄丢了对待游戏的“少女心”时,也就意味着你离失去玩家的心不远了。END【合作 | 投稿 | 应聘
| 读者社群】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或加工作人员微信联系。“无撕逼不综艺”的大环境里,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贺岁档激战正酣,而今年春节档将单日挑战10亿+36氪 | 虎嗅 | 猫眼电影 | 淘票票雪球 | 知乎 | 天天快报 | 钛媒体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犀牛娱乐官方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客观犀利的泛娱乐原创内容报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与制作人四人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