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弓步冲拳动作要领为什么要抱腰

优秀散打运动员的组合动作及其训练方法,武术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优秀散打运动员的组合动作及其训练方法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本文字数:5878字
  1 前言
  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打运动有别于套路运动的动作多变、神形兼备,而是参赛双方依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格斗项目。现代武术散打运动依傍于中国传统武术,在融合了近代西方体育思想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如今的发展模式,即为竞技武术散打和商业武术散打。
  依据田麦久的项群理论可知,散打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项目,其动作结构特点是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亚分类可分为变异组合和固定组合两大类[1].由此可知,组合动作是散打训练和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又因为散打比赛时间的紧凑性和组合动作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导致一些人对散打组合动作的理解有误区。
  本文重点通过对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重要性、影响其得分的因素,以及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组合动作的运用现状作出浅析,并对散打运动组合动作的训练方法提出些许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散打竞赛中的组合动作技术。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进行的前期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大量与武术散打有关的文献、着作及教材。其中着作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主编的《中国武术研究散打专辑》、邱丕相教授等主编的《中国武术教程(上、下)》、马学智主编的《散手》等,文献包括: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等数据库检索并查阅许多与本文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和硕士论文,并以此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主要是运用专家访谈法、电话访谈,就新规则下散打运动员技术犯规的情况分别对武术散打相关教授、教师,以及散打队教练进行了访问。根据设计好的访谈提纲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技术犯规的产生原因等问题,并询问解决方法。
  2.2.3 录像分析法
  以第十一届武术散打比赛决赛录像,制作成光盘,运用暴风影音和迅雷播放器软件对比赛录像进行快放、慢放、定位观察。并分别对全运会决赛男子组比赛录像进行相关技术数据统计(在做录像统计时,以下情况不做统计:第一,比赛中,场上裁判挡住时或因录像原因,看不清楚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第二,一场中未打满两局或者三局的比赛不在范围之内)。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对影像分析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并导入 Excel 软件,分析其组合动作的运用情况,为本研究提供严谨的数字化依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组合动作的概念研究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高度抽象化总结,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要从认识概念开始。因为,概念明确,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只有概念明确,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虽然&组合动作&以被散打界作为公认的名词,并在训练过程中切实使用着,但对其概念中的内涵和外延却是众说纷纭。通过查阅文献和专着,笔者对前人所定义的&散打组合动作&概念做以梳理。从中发现,不同学者对该定义的界定皆认为:组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动作构成,而且应是连续性的动作。但对于这些组合动作的创编原则持有不同意见。例如,相虎生认为,动作组合是按照一定的技击规律,结合实战和人体生理特点,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击动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既定的战术目的的散手技术[2].蔡瑞广则坚持,组合动作是把散手运动中各种不同拳法、腿法、摔法的技击动作自然而巧妙的搭配起来,可连续或多次击打的复合技术形式[3].而《散打教练员训练指导教材》一书的表述为,组合动作是把不同的攻防技术串编起来运用,这种串编必须是建立在正确掌握单个技术动作的基础之上[4].
  最后,笔者比较认同王乃虎的观点,认为:散打组合动作是按照散打的技击规律、人体运动特点,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个动作,有机的连贯搭配,组成一个具有实战目的的动作群[5].
  3.2 散打运动中组合动作的运用现状
  本研究以第十一届武术散打比赛决赛录像,制作成光盘,运用暴风影音和迅雷播放器软件对比赛录像进行快放、慢放、定位观察,来分析组合动作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现状。
  在本研究中依据构成组合动作的单个动作的数量不同,把组合动作分为不同次数的组合,具体分组为:2 次组合、3 次组合、4 次和 4 次以上组合,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构成组合的单个动作(步法、进攻动作、防守动作、假动作)的名称和顺序的不同,对不同次数的组合进一步具体分类。成功的判定依据为:一个组合中所有单个动作的累计得分不为零时,即判定该组合为成功组合,其中纯防守的组合动作(组合中所有单动作都是防守动作、步法或假动作)中所有单个动作的累计得分为零时,即判定该组合为成功组合。[6]
  3.2.1 单个动作的运用现状
  通过表 1 的数据可知:在单个动作的运用中,摔法和腿法的腿法的运用率最高,而摔法的成功率最高。其中鞭腿的运用率最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鞭腿属于曲线型腿法,主要用于从侧面攻击,可攻击对手的上、中、下三盘,具有出腿快、隐蔽性强、杀伤力大、灵活性好等优点,从而使用率较高;摔法的得分率最高,但是接腿摔的使用率远低于近身摔,分析其原因得出:接腿摔和近身摔的技术要求不同,接腿摔技术需要的是技术和巧劲,是对对方出腿预判的准确性、角度、距离感等的灵活运用,而近身摔更多的是力量的较量。而拳法无论是在使用次数还是成功率都是中等,这说明单个的拳法已经很难得分。
  3.2.2 二次数组合动作的运用现状
  二次组合中包括攻防组合、防攻组合、步法进攻组合和防防组合,在各个组合中可以细分为不同组合。其中步法进攻组合中,垫步 + 前低鞭腿的运用次数最高,而垫步 + 前中踹的得分最高。因为在散打比赛中,对峙双方之间有一定距离,运动员双方为了保证自己具有安全距离的同时去攻击对方,就需要步法的调整和腿法的运用。在攻攻组合中,运用最多的,也是得分率最高的是腿法 + 拳法的组合,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则是该组合中运用最多的。分析其原因为:比赛双方开始进攻时,一般都从中、远距离发起,从实战效果来看,腿的攻击距离较长,容易被作为首选的进攻方法,其次才是拳的进攻这就使得腿 + 拳进攻组合成了二次进攻类组合的主要运用形式。防防组合中运用最多的是非接触防 + 接触防守,其中前腿躲闪 + 防抱摔的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具有高失分率。防防组合在所有组合中为高使用率,同时有很高的失分率。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运动员遭到突然进攻时,如果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必然先采取一些条件反射式的防御活动,达到避开被击中的目的。而这些防御动作中,以躲闪、后撤等动作居多。攻防组合动作中以腿法 + 接触防的运用频率最高,其中前低鞭腿 + 前腿躲闪和前低鞭腿 + 防抱摔的使用率为首。鉴于其高运用率和低失分率,运动员在训练时应有针对性练习,增加其在比赛时的运用率。
  3.2.3 三次组合动作的运用现状
  对三次组合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步法 + 进攻 + 进攻组合、防守 + 进攻 + 防守组合、步法 + 进攻 + 防守组合、进攻 + 进攻 +进攻组合、防守 + 防守 + 防守组合等十多种组合。作者在此对步法 + 进攻 + 进攻组合、防守 + 进攻 + 防守组合、步法 + 进攻 +防守组合、进攻 + 进攻 + 进攻组合、防守 + 防守 + 防守组合等典型组合做出分析。
  结果如表 3 所示,并发现:步法 + 进攻 + 防守组合的运用率最高,但是得分率却最低,其中运用最频繁的为进步 + 后手冲拳 + 防抱摔。而成功率最高的则是步法 + 进攻 + 进攻组合,其中得分最高的为垫步 + 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而攻攻攻组合和防防防组合虽然运用率比较低,但是具有较高的得分率。依据统计结果,建议对三次组合动作进行针对性训练,强化容易得分的组合动作,提高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次数,同时对于不易得分但又具有高运用率的组合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并加以完善。例如:对进步 + 后手冲拳 + 夹颈摔组合、进步 + 后手冲拳 + 抱腰摔组合、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 + 夹颈摔组合等的强化训练,从而使得这些组合保持较高的运用率和得分率。
  3.2.4 四次及以上组合动作的运用现状
  四次及以上组合动作的分类更加繁多,因此没有一一列举,而是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组合进行分析。表 4 中所列举的为运用频率最高的组合以及得分率排名前三的组合,由于其他组合较多,故累计运用率为 61%,但其平均运用率仅有 8%.
  由表 4 可知,在四次及以上的组合中,成功率较高组合的运用率甚至不及平均运用水平,而运用次数较高的组合则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成功得分。例如:垫步 + 前低鞭腿 + 包抄腿防 +抱腿摔组合具有较高的运用频数,但是得分情况不堪理想。由此可知,训练员和教练员缺乏对于组合动作中的高频组合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高频组合的整体运用率和得分率都比较低,在整个组合动作中所占比重较小。
  3.2.5 各种组合动作的运用比较
  基于本次比赛,作者对每个组合在整个比赛的运用情况及彼此组合之间作出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二次组的运用频率最高,但得分率最高的为三次组合,随着散打技术的成熟,单个动作虽然有较高的运用频数,但已不容易得分,反而成了失分的重要因素。因此,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应重点强化组合动作的练习,提高高得分率组合在比赛中的运用频率。
  例如,对于运用频率较高的垫步 + 低鞭腿组合、前低鞭腿 +后手冲拳组合、前腿躲闪 + 防抱摔组合、前低鞭腿 + 前腿躲闪组合及垫步 + 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组合等,重点分析其得分要素,提高其得分率。而对于得分率较高的垫步 + 前中踹组合、垫步 + 前低鞭腿组合、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组合、进步 + 后手冲拳 + 夹颈摔 / 抱腰摔组合及前腿躲闪 + 前手掼拳 + 夹颈摔组合等,应当最其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运用频率。
  3.3 散打运动中组合动作的训练要点
  3.3.1 注重技术细节,强化技术环节
  散打组合动作以单个技术动作为基础,没有娴熟的单个技术动作作为基石,很难创编出流畅、实用的组合动作。换句话说,即使教练员设计出再好的组合动作,如果运动员的单个技术动作不到位,或者对动作的细节没有把握,就很难发挥出组合动作的威力,更加不可能将其组合动作作为杀手锏,用以制胜对方。
  散打比赛的时间比较紧蹙,运动员每个组合动作所需要的时间、速度、力量、顺序、方向以及身体角度等多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动作细节出现失误,都将影响该组合动作的有效性。就像黄建所说:教练员要善于抓住细节,注意被人忽视的现象或环节,才能培养出一流的运动员。因此,不管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都要注重技术细节,强化技术环节。
  3.3.2 培养灵活应变能力,丰富攻防体系
  散打组合动作的分类有很多,既可以根据组合次数划分为:二次组合、三次组合、四次组合等,又可以根据攻防含义划分为:攻-防组合、攻-攻组合、防-攻组合、攻-防-攻组合等。
  依据笔者对散打组合动作在比赛中运用现状的分析可知,二次组合被运用的次数最多,而得分率比较高的除了二次组合外,四次以上的组合得分率也比较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二次组合主要考验运动员对对方二次进攻的应变能力,而多次组合重点强调了运动员对&虚假&动作的判断。二者有一个共性,即为:组合动作中势必有&虚假&动作,即为&示形&能力,用以迷惑对手的判断,为己方战略意图的实施创造条件。散打的部分组合动作目的就在于将战术运用其中,或虚实相间,以逼真的虚假进攻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或故露破绽,&引蛇出洞&,从而为己方技术的实施创造条件。
  3.3.3 重视模拟实战,增加实战经验
  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是为了在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即: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比赛而准备。然而训练和比赛之间依然有很大的区别,通过数理统计法可知,日常训练的散打组合动作和比赛中运动员实际运用的组合动作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比赛中所运用的组合动作的类型远多于训练中所练习的组合动作。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比赛中有太多的不定因素,运动员针对不同的对手、外界因素而随机应变,形成了众多的应急组合。美国着名运动心理学家、美国人体运动和体育教育学会前主席雷纳&马滕斯教授指出&:像比赛一样练习,你才更可能像练习一样比赛&[9],这句话强调了训练与比赛结合的重要性。虽然训练中的组合动作多是由教练员依据众多因素而创编的符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动作组合,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可以娴熟的运用在比赛中。但也容易套路化,从而趋于死板,并容易被对手了解自己的套路特点。只有多参加比赛,或者模拟比赛、加强实战性训练,才能使运动员有足够的实战经验,并从中优化并强化自己的组合动作。就像张力为所说&:散打运动员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运用运动技能,都离不开发达的操作思维能力,而发达的操作思维能力又来源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0].因此,重视模拟实战,增加实战经验在训练过程中至关重要。
  4 结论
  散打组合动作作为散打比赛中重要的得分点,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都应获得教练员和运动员较多的关注。然而关于散打组合动作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散打组合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作出梳理。
  通过影像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散打运动中组合动作的运用现状做以分析,发现单个动作的运用已成为失分点而非得分点,而二次组合动作和三次组合动作成为了比赛的重要看点和得分点。其中,频率较高的有垫步 + 低鞭腿组合、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组合、前腿躲闪 + 防抱摔组合、前低鞭腿 + 前腿躲闪组合及垫步 + 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组合等;得分率较高的有垫步+ 前中踹组合、垫步 + 前低鞭腿组合、前低鞭腿 + 后手冲拳组合、进步 + 后手冲拳 + 夹颈摔 / 抱腰摔组合及前腿躲闪 + 前手掼拳 + 夹颈摔组合等。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一下三点散打运动中组合动作的训练要点:注重技术细节,强化技术环节;培养灵活应变能力,丰富攻防体系;重视模拟实战,增加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相虎生。散手组合动作设计浅析[J].搏击,2007(11):41.
  [3]蔡瑞广。散手组合技法训练及应用[J].搏击,2005(5):52.
  [4]张 山,江百龙,曾于久,等。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5]王乃虎,张文利。&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和分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35.
  [6]张文利,朱瑞琪。竞技武术散打组合动作运用的现状[J].体育学刊,2005(9):63-64.
  [7]铁斐t,郭玉成,毛爱华。新规则下我国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用于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2(4):78.
  [8]毛爱华。散打运动员特长技术培养的原则及训练重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6):75-76.
  [9]雷纳&马滕斯着。执教成功之道[M].钟秉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
  [10]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论文:
上一篇: 下一篇:武术教学 谭腿的起源以及如何练习(2)
  武术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很大的文化传承的体系,从而也受到多个人的喜爱与青睐,如果你对这个非常感兴趣的话,那么就不妨来看一下,下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谭腿十二路的练法,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立正设方向南,右拳平西正拳,左掌置右夹前(指尖向上)动作右拳经前上,左掌横并从上面下,齐至胸前,右拳横伸西,左掌右夹前。
  第一路
  1、冲拳是并左步东马式,左变拳腰出立冲,右拳不动。
  2、骑马式是左拳曲肘马式。
  3、撩拳是左拳往后,右拳前撩,左弓式(正拳)。
  4、擂拳是右拳绕出,后手不动。
  5、寸腿是踢右腿(脚棍)落步、冲拳。下节左右互易,三节埋左步立正。
  第二路
  1、窝肚拳是并步马式右拳从上经前抱腰,左拳横平冲。
  2、拗步冲拳是收左拳冲右拳。
  3、十字腿是收右拳冲左拳,踢中腿。
  第三路
  1、冲拳(见前)。
  2、通天炮拳是回头变右弓式左拳由上而下后中反肘右拳冲头曲肘。
  3、翻身劈拳是左拳经右从上而下后中右拳前劈立拳。
  4、擂拳。
  5、寸腿。
  第四路
  1、偷步横捶是左并半步,偷左步,左拳向左横伏冲右变掌立左夹前。
  2、撑掌是退左步左变掌向右冲,右变勾手后伸右弓式。
  3、穿掌是收左掌於右夹下,右仰掌穿出。
  4、批掌是回头仆左腿过渡右从上括下勾手后伸,左掌前冲。
  5、寸腿是踢右脚,手不动(二节落步偷左步)。
  第五路
  1、窝肚拳。
  2、蒙头穿心拳是左上格伏冲弓式。
  3、擂拳是左手不动。
  4、寸腿是踢右脚。
  第六路
  1、冲拳。
  2、闪身过渡,右手不动,曲左肘仆左腿。
  3、擂拳是起左蒙头右擂拳。
  4、寸腿是落步马式变弓式分拳。
相关阅读推荐:
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教你学武术
序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 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建国以来,国内出版了不少各种武术教材,但无一部是专为少年儿童系 统编写的教材.这部《教你学武术》的问世,恰好填补了现在武术教材中的 空白. 这部教材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少儿武术训练工作的经验总结.它的主要特 点就是根据少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详 细介绍了如何科学地安排好少儿的武术训练.因此,本书重点介绍了少儿武 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辅助性的训练方法.作者还编写了适合少儿练习的套 路和一些简单的防身技法.书中还介绍了武术的历史,内容和竞赛方面的知 识,所以,它既可作为少儿武术的读物,也可作为训练少儿用的武术教材. 同时,它对从事武术训练工作的同志,也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当今的武术已成为健身, 防身和竞技的手段,并已成为现代体育的一个项目;它不仅深入到中国人民 中间扎根开花,现已迈开矫健的步伐走向了世界.为了推动武术运动的迅速 发展,我希望更多的从事少儿武术训练工作的同志,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 提高少儿武术科学训练的水平,为武术事业的理论建设和后备力量的培养贡 献力量. 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武术研究院训练竞赛处处长 张山 教你学武术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起源与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武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和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 武术这项与多学科相关联的运动项目,是因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人们在狩猎觅食和抵抗猛兽的生存之争中,把抗击的本能和自卫动 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拳打脚踢和使用简陋武器的攻防方法,久而久 之逐渐成为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武术的萌芽,而使用的武器就是武术器械 的原型.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争夺食物和地盘的激烈冲突中,把对抗野兽的方 法运用于人与人之间.争斗中的人们有时是空手相搏,有时一个人要对付几 个人,有时器械掉地要空手与持武器者搏斗,频繁的争斗促进了武术技术的 飞速发展.人们为了取胜,把在战争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加以总结,传给后 人,从而使武术技巧也逐渐得到丰富和提高. 随着频繁的战争,武术在军队将士训练中普遍运用.这不仅提高了部队 的作战能力,而且使武术的强身健体的功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使武术 成为一种体育手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纳入了社会主义 体育运动的发展轨道.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下,武术运动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和提高,成为城乡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武 术的挖掘,整理工作逐渐深入,竞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武术的技术水平有 了新的提高,武术理论研究也日趋活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 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为各国人民所接受.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武术运 动,成立了武术团体,筹建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并举办武术比赛.1987 年 10 月,亚洲武术联合会在日本正式成立.1990 年 9 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 成立.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载入亚运会的史册,这 标志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项目. 第二节
内容与分类 武术的分类多种多样,有按流派分类的,有按技术特点分类的,有按门 派分类的,现在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一,套路 套路:指动作是以套路形式进行演练的. (一)拳术 拳术包括有长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南拳,通臂拳,劈挂拳, 翻子拳,地躺拳,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猴拳,醉拳, 鹰爪拳等等. (二)器械 器械包括有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1.短器械:刀,剑,匕首等. 2.长器械:棍,枪,大刀,朴刀等. 3.双器械:双剑,双刀,双钩,双尖,双枪,双戟,双锤等. 4.软器械:九节鞭,三节
棍,流星锤,梢子棍,绳镖,双鞭等. (三)对练 对练包括有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 1.徒手对练:有对打拳,对擒拿等. 2.器械对练:有单刀进枪,朴刀进枪,盾牌刀进棍,大锤对扁担,双匕 首进枪,棍进枪,三节
棍进盾牌刀,单刀进三枪等. 3.徒手与器械对练:空手夺刀,空手破三枪,空手夺棍,空手夺匕首等. 4.集体项目:指六人以上各种拳术和器械的集体演练.可以配乐,变换 各种图案和队形,动作要整齐.包括有集体基本功,集体剑,集体刀,集体 太极拳,集体棍等. 二,对抗性项目 没有固定的套路,动作是按实战的要求发出的.包括有太极推手,散打, 短兵等. 第三节
少儿武术的特点和意义 一,健身性 武术内容丰富,项目繁多;武术套路有长有短,有刚有柔;有单练,对 练和集体项目;有拳术,有器械;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不受时间,场地和 器材,季节的限制,为不同年龄,体质,性别的爱好者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提供了广泛的适应性.少年儿童通过武术练习,既可以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 的机能,增强体质,又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技击性 攻防含义寓于武术的每一个动作和练习方法之中.如:踢,打,摔,拿, 击,刺等动作都有不同的使用特点和攻防规律.由这些动作组成的套路,形 成了武术独特的运动风格.少年儿童通过武术锻炼,既可以增强攻防意识, 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和发劲动作的迅猛性,又可以学会一些搏斗攻防技术,以 备防身之用. 三,艺术性 武术动作丰富,变化多样,而每个动作都有其具体要求.如:&拳如流 星,眼似电&就形象地说明了手和眼在动作中的要领.武术套路的节奏往往 以自然界十二种事物的形象来比喻;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立如 鸡&等,这些要求,使武术动作异常矫捷,忽如兔走鹰翻,霹雳旋风;忽如 燕子掠水,枯树盘根.技艺高超的武术表演,常常会使人屏息注目,感叹不 已.少年儿童通过武术锻炼,不仅可以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完美的动作造 型,还能提高他们对美与丑的鉴别能力. 四,复杂性 武术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动作规格和对劲力,速度,节奏,意识, 套路布局等的具体要求,技术比较复杂.练习中动作有快有慢,有刚有柔, 有起有伏,有动有静,就一个简单的冲拳动作而论,它是将拧腰,顺肩,急 旋臂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个动作.因此,练习者必须注意力集中,一个动作 需按照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少年儿童通过练习掌握复杂的武 术动作,不但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而且由于神经中枢的兴奋与抑 制要随着动,静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提高其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 通过对复杂的武术动作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附表: 表一:少年武术竞赛项目的内容和分类 表二:全国武术比赛少年乙组竞赛项目的内容与分类 第二章
基础训练 习武者都知道这么几句老话:&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练拳不 练功,到老一场空&.当前武术多是以套路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把一个套路 比作一台机器的话,那么基本功,基本动作就如同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只 有把每个零件按其规格制做精确,才能为确保这台机器的质量提供最基本的 保证.由此可见,基本功,基本动作在武术训练中的重要性. 基本功,基本动作是指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以及跳跃和平衡 等动作的练习.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时期,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练习,可 以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身体姿态,并使其身体各关节,各器官得到全面发展. 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具体地讲,经常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可 以增强少儿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其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韧带 的伸展性和弹性;进行腾空和组合旋转动作的练习,有助于发展前庭器官, 从而提高少年儿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一节
基本动作 一,身型 武术训练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是:头要正,颈要直,肩要沉,胸要挺, 腹要收,腰要立,臀要敛,腿要直,脚要并. 易犯错误:头歪,腹突,撅臀. 纠正方法:随时注意身体姿态,使其养成正确的习惯. 二,手型 (一)拳 四指并拢由第一关节处开始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动 作要求:拳要紧,拳面平,腕要直.易犯错误:拳松,拳面斜和翘腕.纠正 方法:两拳紧握,拳面相对. (二)掌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易犯错误:四指弯曲松开.纠 正方法:压腕,撅腕. (三)勾 五指尖捏拢在一起,屈腕.易犯错误:屈腕不够. 三,步型 (一)弓步 (以左弓步为例)左腿在前屈膝,脚尖向前,大腿平行,小腿垂直; (膝 关节夹角为 90°)右腿挺膝,脚尖内扣(约 45°)全脚掌着地,上体直立正 对前方,双手抱拳于腰间;目视前方. 动作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后脚脚底在一条 直线上. 易犯错误: 1.前腿过高,过低.纠正方法是加强大腿力量练习. 2.后腿屈膝.纠正方法是后腿挺膝和后脚跟用力后蹬. 3.后脚拔跟.纠正方法是提高踝关节韧带的柔韧性. (二)马步 两脚平行站立(约为本人脚长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 平行,膝微内扣(膝部不超过脚尖),全脚掌着地,重心在两腿之间;双手 抱拳于腰间;目视前方. 动作要求: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易犯错误:1.脚尖外撇.纠正方法是强调两脚跟外蹬. 2.两脚距离过大或过小.纠正方法是先量好两脚的距离站好,然后反复 下蹲马步. 3.身体前倾跪膝.纠正方法是加强大腿肌肉的力量练习. (三)仆步 (以左仆步为例)右腿全蹲,脚尖和膝部外展,大腿和小腿夹紧,臀部 接近小腿;左腿挺直平仆,脚尖内扣;全脚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目图 1 ―1 视左方(如图 1―1).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动作要求:挺胸,塌腰,沉髋. 易犯错误:全蹲腿脚底抬起,平仆腿脚外侧掀起脚尖外展. 纠正方法:提高踝关节后部和外侧韧带的柔韧性. (四)虚步 (以左虚步为例)两脚斜向开立,右腿屈膝半蹲,左脚脚跟离地,绷脚 面,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斜向弯曲,重心落于右腿;双手插腰;目视 前方(如图 1―2).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动作要求: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易犯错误:虚实不分. 纠正方法:支撑腿下蹲后,前脚尖再点地. (五)歇步 (以左歇步为例) 两脚斜向交叉站立, 左脚外展, 右脚图 1―2 脚跟提起, 左腿全蹲,右腿膝向左腿外侧顶出,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两手腰间抱 拳;目视左方(如图 1―3).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动作要求:挺胸,塌腰,两膝紧贴. 易犯错误: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前脚脚尖尽量外展.两腿贴紧. (六)坐盘 两腿交叉,右腿膝坐地,大小腿和脚外侧均着地,臀部坐于脚内侧;左 腿自然弯曲横跨于右腿上方,大腿贴近胸部;双手抱拳于腰间;目视左方 (如 图 1―4). {ewc MVIMAGE,MVIMAGE, !2_2.bmp} 动作要求: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歇步. (七)丁步 右腿屈膝半蹲,全脚着地;左脚脚跟掀起,脚面虚点于右脚脚弓内侧, 重心在右腿.双手抱拳于腰间;目视前方(如图 1―5). {ewc MVIMAGE,MVIMAGE, !2_3.bmp} 动作要求: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虚步. 四,平衡 (一)提膝平衡 右腿支撑,左腿屈膝上提,(过腰)左脚绷脚面内扣于右腿前;目视左 方(如图 1―6).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动作要求:支撑腿伸直,提膝脚面内扣,挺胸. 易犯错误: 1.支撑腿弯曲. 纠正方法:强调头上顶. 2.勾脚. 纠正方法:强调绷脚内扣. (二)燕式平衡 左腿伸直支撑,右腿向后蹬伸,上体前俯,两掌在体侧分开平举;抬头, 目视前方(如图 1―7).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动作要求:抬头,塌腰,挺胸,后举腿高于头顶水平部位,支撑脚五指 抓地,后举腿脚面绷平,上体前俯,略高图 1―7 于水平部位. 易犯错误:1.身体不正.纠正方法:加强后腿柔韧练习,多练习后摆腿, 后搬腿. 2.站不稳. 纠正方法:强调支撑脚五指抓地,目盯一处,身体后背绷紧. (三)扣腿平衡 右腿屈膝半蹲,左脚扣于右膝窝;左臂屈于左肩前握拳,右拳向右侧冲 出;目视右方(如图 1―8).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动作要求:支撑腿弯曲成水平部位,挺胸,塌腰. 易犯错误:左脚扣于右膝小腿. 纠正方法:强调左膝外展. 第二节
基本功 一,手法 (一)冲拳 有平拳和立拳两种,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抱拳于腰间;肘尖向后,目 视前方(如图 1―9A). {ewc MVIMAGE,MVIMAGE, !4_2.bmp} 动作顺序:右拳,小臂贴腰向前,肘关节过腰后,右小臂内旋向前冲出, 臂要伸直,与肩同高;同时,左肘向后牵拉(如图 1―9B).练习时,左右 交换进行.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动作要求:拧腰,顺肩,急旋臂,力点达于拳面,有爆发力. 易犯错误: 1.肘外展,拳向撩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 2.冲拳过高,过低. 纠正方法:在体前设一固定目标,有目的地向前冲出. (二)推掌 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 动作顺序:右拳变掌,右前臂贴腰向前,肘关节过腰后,前臂内旋,以 掌根为力点向前推出,高与肩平(如图 1―10).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动作要求:拧腰,顺肩,沉腕,翘掌,力达掌根.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均与冲拳相同. (三)亮掌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右手抱拳于腰间,左臂屈肘右腋前立 掌,目视前方(如图 1―11A).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动作顺序:右掌贴身向下,落于体侧肘,小臂外旋,掌心向前,然后向 右,向上划弧,至头右上方时,抖腕亮掌,臂成弧形.掌心向前,指尖向左, 眼随右手,亮掌时,转头目视左前方(如图 1―11B,C).练习时,左右交 换进行. {ewc MVIMAGE,MVIMAGE, !6_3.bmp} {ewc MVIMAGE,MVIMAGE, !6_4.bmp} 动作要求:亮掌手小指一侧上顶.抖腕亮掌,转头要同时完成. 易犯错误: 1.抖腕不明显. 纠正方法:加强腕部柔韧练习.单独练习抖腕动作. 2.抖腕亮掌,转头不一致. 纠正方法:单独练抖腕亮掌和转头动作. 二,步法 (一)击步 预备姿势:左脚向左一步站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目视左前方(如 图 1―12A). {ewc MVIMAGE,MVIMAGE, !7_1.bmp} 动作顺序:重心前移,右腿蹬地提起向前,左脚蹬地前纵.在空中,右 脚向前碰击左脚,右,左脚依次落地,目视前方(如图 1―12B,C). {ewc MVIMAGE,MVIMAGE, !7_2.bmp} {ewc MVIMAGE,MVIMAGE, !7_3.bmp} 动作要求:身体始终保持正直.上体斜对前方,动作要轻灵. (二)垫步 预备姿势:与击步相同(如图 1―13A). 动作顺序:右脚离地提起,落于左脚处;左脚迅速蹬地向前跳起,让位 于右脚,然后屈膝提腿前落.目视前方(如图 1―13B). {ewc MVIMAGE,MVIMAGE, !8_1.bmp} 动作要求与击步相同. (三)行步 预备姿势:与击步相同. 动作顺序:右脚掌蹬地,重心前移,经左脚内侧向左前方迈出,右脚尖 微内扣(如图 1―14A).然后,左脚蹬地,重心前移,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 迈出,脚尖微外展,两腿略屈,每步大小略宽于肩.走弧行路线.目视前方 (如图 1―14B). {ewc MVIMAGE,MVIMAGE, !8_2.bmp} {ewc MVIMAGE,MVIMAGE, !8_3.bmp} 动作要求:挺胸,立腰,重心平稳,保持半蹲姿势,运行时重心由脚底 迅速过渡到脚前掌. 三,腿法 (一)正踢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如图 1―15A). {ewc MVIMAGE,MVIMAGE, !9_1.bmp} 动作顺序: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脚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直腿猛 踢.目视前方(如图 1―15B),左右交替进行练习. {ewc MVIMAGE,MVIMAGE, !9_2.bmp}动作要求:挺胸,立腰, 头上顶,手外撑.收髋收腹,腿踢过腰突然加速. 易犯错误: 1.上体前俯,拨跟,送髋. 纠正方法:加强腿部韧带的柔韧性,开始练习先踢低,以后逐步加高. 2.速度不够. 纠正方法:口令强调. (二)侧踢腿 预备姿势:并步侧向站立,两手侧平举,掌心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顺序:右脚向左侧上半步,脚尖外展,左脚脚跟稍提起(如图 1― 16A),重心前移,左脚脚尖勾紧向左耳侧踢起,同时右臂屈肘上举亮掌,左 臂向下经体前屈肘立掌于右肩前.目视前方(如图 1―16B).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 动作要求:挺胸,立腰,侧身,开髋. 易犯错误:侧身不够. 纠正方法:上步脚外展,踢腿时开髋. (三)里合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顺序:右脚向前上半步,左脚脚尖勾起里扣向左上方踢起,经脸前 向右侧上方直腿摆动,落于预备姿势;目视前方(如图 1―17A,B).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动作要求:挺胸,直腰,合髋,里合经过脸时加速. 易犯错误:里合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在体前放一固定物体,体会其里合腿的动作要领.同时,还 要加强髋关节的韧带柔韧. (四)外摆腿 预备姿势:同正踢腿 动作顺序: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脚脚尖勾起,向右斜上方踢起,经脸前 向右侧摆动,落于右脚内侧,目视前方(如图 1―18A,B).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2_2.bmp} 动作要求:挺胸,直腰,展髋,外摆腿摆到脸前加速外摆.幅度要大, 呈大扇形.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里合腿. (五)单拍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左臂上举,指尖向上;右臂前举,指尖朝前;目 视前方(如图 1―19A). {ewc MVIMAGE,MVIMAGE, !2_3.bmp} 动作顺序:左脚向前迈半步,重心前移,右脚跟抬起;右臂向上在头上 方用掌背与左手掌心相击(如图 1―19B).然后,右腿绷脚尖向前上方摆起, 右手迎击右脚面(如图 1―19C).左手体侧立掌.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动作要求:头上顶,胸要挺,腰立直,击响准确响亮. 易犯错误:击拍不响. 纠正方法:反复做单个击拍练习,力求准确. (六)弹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两手叉腰. 动作顺序: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腿屈膝提起,绷脚尖,大腿过腰后挺膝, 小腿向前弹出,力达脚面,腿与腰同高或稍高,支撑腿伸直;目视前方(如 图 1―20A,B). {ewc MVIMAGE,MVIMAGE, !3_3.bmp} {ewc MVIMAGE,MVIMAGE, !3_4.bmp} 动作要求:挺胸,直腰,绷脚面,收髋,弹击力点清楚. 易犯错误: 1.弹击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收髋提膝,然后再弹出.2.力点不清楚. 纠正方法:强调猛挺膝,绷脚面. (七)蹬腿 预备姿势:同弹腿. 动作顺序:与弹腿相同,不同处是脚尖勾起向前蹬出,力点达于脚跟 (如 图 1―21).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动作要求,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弹腿,唯脚尖勾起.(八)侧踹腿 预备姿势:两腿直立,两手叉腰. 动作顺序:右脚向左前方迈一步,脚尖外展,屈膝,左腿膝微弯(如图 1―22A).然后,右腿蹬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膝向前方,左脚里扣,脚 跟用力向左上方踹出;上体向右侧倒;目视左前方(如图 1―22B).左右腿 交替进行练习.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5_2.bmp} 动作要求:挺膝,开髋,猛踹,脚尖向前,力达脚跟. 易犯错误:收髋,成蹬腿. 纠正方法:手扶一固定物体,上体侧倒,使腿侧提起后向侧踹出. (九)前扫腿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右臂侧举,掌心向上,左臂抱掌与腰间,目视右 方(如图 1―23A). {ewc MVIMAGE,MVIMAGE, !5_3.bmp} 动作顺序:左脚向左迈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掌向右掌上方穿出,右 掌收于左腕下(如图 1―23B).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上体左转:左臂向前,向左抡摆(如图 1―23C).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上体继续左转,右臂向上,向前落于体后变勾手,指尖向上,左臂屈肘, 指尖向上从右臂内侧穿出,变横掌架于头部左上方,指尖朝右;同时,左脚 尖外撇,左腿屈膝全蹲,脚跟抬起,前脚掌碾地;右腿伸直平铺,脚尖内扣, 全脚掌着地,直腿向前扫转一周(如图 1―23D). {ewc MVIMAGE,MVIMAGE, !7_1.bmp} 动作要求:上体正直,头上顶,目随体转,扫腿时一直保持仆步姿势, 重心压于左腿,抡臂,撇脚,全蹲,转体,扫腿要连续进行. (十)后扫腿 预备姿势:左弓步站立,双臂体前推掌(如图 1―24A). {ewc MVIMAGE,MVIMAGE, !7_2.bmp} 动作顺序:左脚尖内扣后脚跟抬起,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同时, 上体右后拧转并前俯.两掌随体右转在右腿内侧扶地,右手在前.随着两手 撑地,向右后拧转的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脚跟领先,全脚掌着 地,向后扫转一周(如图 1―24B,C). {ewc MVIMAGE,MVIMAGE, !7_3.bmp} {ewc MVIMAGE,MVIMAGE, !7_4.bmp} 动作要求:转体,前俯,撑掌用力要连贯紧凑,上下肢动作不要脱节. 四,跳跃 (一)腾空飞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顺序:右脚向前上一步,上体稍后仰,左腿向前,向上直腿摆踢, 右脚蹬地跃起,身体腾空,两臂由下向前,向头上摆起,右手背迎击左手掌 (如图 1―25A,B).在空中,右腿向前图上方踢摆,绷脚面,右手迎击右 脚面;左臂体侧立掌成勾手,左腿屈膝收提于右腿内侧.脚尖向下(如图 1 ―25C). {ewc MVIMAGE,MVIMAGE, !8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8_2.bmp} {ewc MVIMAGE,MVIMAGE, !9_1.bmp} 动作要求:上体挺胸,直腰稍前倾;右脚必须高于腰;击响必须准确, 响亮. 易犯错误: 1.上体过于前倾,脚低于腰. 纠正方法:不要追求双脚落地,降低腾空高度,按动作要领去做,注意 摆踢腿的高度,正确动作形成后,再逐渐加大腾空高度. 2.左腿直接屈膝提起. 纠正方法:做右腿蹬地起跳,左腿直腿踢摆,双臂由后向前,向上击响 的练习. 3.蹬地,左,右腿踢摆脱节. 纠正方法:做蹬地起跳,左腿直摆屈收,右腿立刻向前摆踢练习. (二)旋风脚 预备姿势:高虚步推掌;右腿伸直支撑,左脚绷脚面体前屈膝提起;右 掌直臂右侧推出,左臂屈肘,左掌于右胸前.目视右方(如图 1―26A). {ewc MVIMAGE,MVIMAGE, !9_3.bmp} 左脚向左落步,右掌向左推出;目视左前方(如图 1―26B).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右脚上步,脚尖内扣,身体左转;同时,右掌随身体左转向上摆至右上 方,左掌收于腹部右前方(如图 1―26C).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 重心右移,身体向左后拧转,左腿向左后上方摆起;同时,双臂向下, 向上随转体抡摆;右脚蹬地起跳(如图 1―26D). {ewc MVIMAGE,MVIMAGE, !0_3.bmp} 在空中右腿里合,左掌击拍右脚掌(如图 1―26E). {ewc MVIMAGE,MVIMAGE, !0_4.bmp} 动作要求:抡臂,踏跳,转体,里合右腿要连续进行,身体转体不得少 于 270°,右腿要在面前击响. 易犯错误: 1.身体转体角度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原地蹬地转体动作,双臂摆抡路线要清楚. 2.上下肢脱节. 纠正方法:多做蹬地,摆左腿,立刻合右腿的练习,要求里合右腿速度 要快. (三)腾空摆莲 预备姿势:右腿伸直,左脚绷脚尖前点地,成高虚步;双臂前后立掌推 出,右掌小指侧向前;目视前方(如图 1―27A).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动作顺序:左脚向前进半步(如图 1―27B).右脚随之向右前方上一大 步,身体稍后仰,脚尖外展,屈膝略蹲;同时,右臂顺势摆向身后.左臂顺 势向前(如图 1―27C).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右脚蹬地跳起,同时左腿向右上方里合摆踢,两手于头上击响,上体向 右转体,身体腾空(如图 1―27D).图 1―27C 右腿外摆,两手先左后右地拍击右脚面,左腿控于体侧;目随两手(如 图 1―27E).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动作要求:踏跳脚尖注意外展,屈膝蹬地,起跳摆腿注意里合,右腿外 摆注意扇形,击响要准确,响亮,踏跳,拧腰,转体,里合,外摆动作要紧 凑协调. 易犯错误: 1.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踏跳转体,里合摆腿练习. 2.击响不响亮. 纠正方法:多做外摆腿击响动作练习. (四)侧空翻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顺序:左脚向前一步蹬地,右腿从后向上摆起,身体前屈,在空中 做向左侧翻动作;右,左脚依次落地;左脚蹬地时,双臂由后向前屈肘向上 摆动(如图 1―28A,B,C).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ewc MVIMAGE,MVIMAGE, !3_3.bmp} {ewc MVIMAGE,MVIMAGE, !3_4.bmp} 动作要求:蹬地有力,顶肩,摆腿要直,速度要快. 易犯错误: 1.上体前倾,身体甩过去. 纠正方法:反复做蹬地顶肩动作. 2.两腿不直,两腿摆动距离过小. 纠正方法:多做侧手翻,强调挺膝,摆腿幅度要大,甩腿要立圆. (五)旋子 预备姿势:两腿开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顺序:身体右转, 左臂向上, 向右前摆动,右臂后摆 (如图 1―29A) . 重心下移成右弓步,身体平俯向左甩腰摆动成左弓步后,立刻蹬地悬空;同 时,两臂伸直随身向左摆动;两腿随身向左撩后摆,使身体平旋;右,左脚 依次落地(如图 1―29B,C).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5_2.bmp} 动作要求:抬头,挺胸,展髋,两腿伸直后摆高于水平;身体平旋. 易犯错误: 1.两腿弯曲. 纠正方法:多做直腿后撩腿练习. 2.转体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原地身体从右向左后方平甩腰练习,然后做甩腰撩后腿 使身体原地旋转练习. 第三节
少年儿童在基础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础训练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少年儿童进行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动作由浅入深,强度由小到大 武术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功法组成的,例如:弓步冲拳,就 是由手法冲拳和步型弓步组合而成的,初学者绝不可急于求成,从一开始就 学习整个动作,而是要先进行柔韧练习,再进行步型和手法的练习,最后再 组合起来练习.单个动作也是如此,例如:踢腿,要先压腿,耗腿,摆腿, 然后再按规格要求开始练习踢腿.开始时不要求踢得多高,随着韧带的拉长, 逐渐加高;速度要先慢,随着动作的提高逐渐加快;力量要先小,随着素质 的提高逐渐加大.只有循序渐进,把身体素质训练和基本功训练相结合,才 能不断提高身体机能,避免受伤,为今后提高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正确的人体造型和动作造型 初学武术就好像学写字一样,一横一竖都要按照其要领练习,久而久之 方能把字写好.武术动作也是一样,例如:练习&正踢腿&,初练者,应掌 握动作的正确姿态,要&挺胸直腰,收髋,勾脚尖&.腿踢不到前额不必着 急,先放低些,在掌握了正确的动作造型后,随着肌肉,韧带的拉长和身体 素质的提高,腿再逐渐加高,这样就可保证动作的正确.反之,急于求成, 容易造成肌肉,韧带酸痛,做动作时往往会出现弓身,弯腰,弯腿,伸头, 抬脚跟等现象,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错误的动作造型,这不仅仅只是姿势难 看,影响表演效果,而且,还会防碍到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 初练者学习一个动作,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动作路线,这是学习,掌握动 作的一条捷径.再者,开始练习动作时,先不要发力,待动作熟练后,再用 力,这样就不容易使动作发僵,以便做到劲力顺达,力点准确. 三,熟能生巧,贵在坚持 武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配合,精神,气,力,功的体现绝非一日 之功,它需要千百次量的积累.俗话说:拳练千遍,身法自然.即使有好的 训练方法,但不能坚持苦练,也决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少年儿童正处在打基 础时期,一定要抓好基本功的训练,持之以恒,滴水石穿,才能为今后的武 术训练打下坚实的身体和技术素质的基础. 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练基本功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例如:踢腿前要做腿部柔韧练习; 做里合,外摆腿时要活动开髋部;做起跳要活动踝关节,膝关节,腰关节, 指关节;总之,一定要活动开相应的关节,韧带,防止因突然承受压力过大, 造成伤害事故. 第三章
少年长拳 少年长拳是根据少年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针对有一定武术基础 的少年儿童创编的.套路内容丰富,简单易学,动作舒展大方,转折起伏清 晰,快慢配合协调,攻防意识突出;着重强调了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训练, 对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运动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一节
单个动作 单个动作是把套路中重点动作,单个抽出来重复进行练习;它可以有效 地提高动作的规格和身,眼,身法,步的配合,是提高套路质量重要的训练 方法之一. 一,抡臂砸拳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顺序:身体向右后转体,右脚向右后方迈一步成右弓步,双臂自然 体后摆. 左臂向下,沿身体左侧向前,向上,向后落于体前;身体随抡臂左转; 右掌变拳向下,沿身体右侧向前,向上架于头部右上方,拳心向上;同时, 重心左移,右腿蹬地提起,左腿伸直;目视前方. 右脚全脚掌下落,振于左脚内侧,同时,右拳内旋向下,在胸前砸于左 掌内;目视前方. 动作要求:双腿屈膝,双脚并拢;砸拳,振脚要同时完成. 二,虚步勾手挑掌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顺序:右腿向右后方撤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双掌顺腿方向斜向前 后分开. 左掌由前内扣经右腋向下插掌,右掌向下,沿身体向前,向上架于右上 方,手心向上;同时,左腿蹬地提起,左脚扣于右小腿后面,右腿伸直. 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斜前方点出,脚尖着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掌斜向 下落于耳平时变勾手,指尖向下;左掌向斜上方摆起,与肩平时抖腕挑掌; 目视左前方. 动作要求:上体直立,挑掌,勾手,下蹲转头同时完成. 三,五龙盘打 预备姿势:左弓步站立,双臂后摆. 动作顺序:右臂向下,经身体右侧向前抡摆;目视右掌(如图 2―1A). {ewc MVIMAGE,MVIMAGE, !9_1.bmp} 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右臂继续向上,向右,向下,经右腿外侧向 后抡摆;左臂向下,向左,向上,向前抡摆;目视左方(如图 2―1B).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重心左移成右仆步,同时,右臂继续向上,向右,向下在右腿内侧拍地, 左臂继续向下,向左抡摆,停于身体左上方;目视右掌(如图 2―1C).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 动作要求:臂立抡成圆,上抡贴耳,下抡贴腿. 四,弓步推掌 预备姿势:并步抱掌. 动作顺序:左脚向左迈一步成马步;目视前方(如图 2―2A). {ewc MVIMAGE,MVIMAGE, !0_3.bmp} 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双掌向左,右推出;目视右掌 (如图 2―2B) .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动作要求:挺胸,立腰,推掌与腿的方向成十字形. 五,马步冲拳 预备姿势:分腿抱拳. 动作说明:重心下移,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双拳向身体两侧冲平拳; 目视左前方(如图 2―3).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动作要求:蹲膝,冲拳,转头要同时完成. 六,提膝推掌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顺序:右腿向右迈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双掌抱于腰间(如图 2― 4A).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左腿蹬地后提起,右腿蹬直成侧提膝;同时,双掌由腰间向左右两侧推 出,指尖向上,目视左前方(如图 2―4B). {ewc MVIMAGE,MVIMAGE, !2_2.bmp} 动作要求:提膝,推掌,转头要同时完成.图 2―4A 图 2―4B 七,单拍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顺序:左腿向前迈一步;同时,双掌同时向前,向上至头前上方击 掌(如图 2―5A). {ewc MVIMAGE,MVIMAGE, !2_3.bmp} 右腿向前,向上绷脚面摆踢,同时,右掌在头上方击拍右脚面,左掌举 于左侧上方.目视右掌(如图 2―5B). {ewc MVIMAGE,MVIMAGE, !2_4.bmp} 动作要求:头上顶,支撑腿伸直,击拍要响亮. 八,弓步顶肘 预备姿势:左腿支撑,右腿提于左腿;双臂屈肘于左胸前,右拳左掌, 左掌按于右拳面;目视左方(如图 2―6A).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右腿向右落成右弓步,同时,右肘向右顶出,目视右前方 (如图 2―6B) .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动作要求:顶肘,落弓步同时完成. 九,跪步格肘 预备姿势:右弓步冲拳. 动作顺序:身体左转,左腿屈膝,右腿跪地;同时,右臂外旋屈肘向里 格挡.左拳变掌按于右前臂内侧.目视右掌(如图 2―7).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动作要求:格挡要清楚. 十,高虚步亮掌 预备姿势:并步抱掌(如图 2―8A). {ewc MVIMAGE,MVIMAGE, !4_2.bmp} 动作顺序:右脚向右后方撤一步,左腿屈膝提起于右膝后方,同时,双 臂向下,向体侧小臂外旋,掌心向前,然后右臂向右向上,左臂向左侧平摆 起,目视右掌(如图 2―8B). {ewc MVIMAGE,MVIMAGE, !4_3.bmp} 左脚向右脚前点地,成高虚步;同时,双掌同时抖腕亮掌;右掌掌尘向 左;目视左前方(如图 2―8C). {ewc MVIMAGE,MVIMAGE, !4_4.bmp} 动作要求:身体要挺拔,亮掌,转头,点地要同时完成. 第二节
组合动作 组合动作是由几种不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的,动作编排一般以三至五个 为宜.组合动作练习可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掌握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是 单个动作练习之后的进一步训练,是提高套路质量的关键.(一)抡臂砸拳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1.身体向右后转体,左腿向左前方跨一步,左腿尖内扣,右腿屈膝半蹲 成右弓步,两臂随腿方向摆起(如图 2―9A).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2.左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经胸前向下,向右, 向上摆动至右上方时握拳;同时,重心左移,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提起;目 视前方(如图 2―9B).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3.右脚向左脚内侧震脚,两腿半蹲,同时,左臂外旋屈肘向胸前托起, 右臂外旋屈肘向下,在胸前以右拳背击砸左掌心,目视右拳(如图 2―9C). {ewc MVIMAGE,MVIMAGE, !6_3.bmp} (二)正踢腿 两腿蹬直,两臂向上,向身体两侧摆掌,随即左腿向左前上半步,右腿 勾脚尖向前,向前额处踢摆,目视前方.(三)虚步亮掌 1.右腿后落,左腿蹬地,重心后移,右腿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同时, 双掌在头上方击掌;目视右方. 2.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右臂向右上方摆举,左 掌向左侧裆下落摆;目视左前方.(一)外摆击响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1.上体左转,左腿向左前方上步成弓步;同时,左掌向左上方摆起,右 掌向前,向上于头上方与左掌相击拍;目视前方. 2.重心前移,左腿蹬直,右腿伸直,绷脚面,向左,向上摆动至面前时, 左右手依次击拍脚面;目视前方. (二)五龙盘打 1.右腿右落,上体左转,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双臂自然后摆;目视左方. 2.右臂向下经体侧向前抡摆. 3.右臂继续向上随上体右转向右抡摆,左臂向下,向左抡摆. 4.上动不停,上体右转成右弓步;右臂向下经身体左侧向后,向上抡摆, 左臂随身体转动,向左摆动. 5.上动不停,上体左转左腿屈膝全蹲,右腿平仆成右仆步;同时,右臂 向上,向右,向下在右腿内侧拍地,左掌继续向下,向左抡摆,停于身体左 侧;目视右掌. (三)抡臂砸拳 1.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屈肘上提于身体右侧,左掌随之稍下 按;目视左前方. 2.左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经胸前向下,向右, 向上摆动至右上方时握拳;同时,身体左转,左腿直立,右腿屈膝提起;目 视前方. 3.右脚向左脚内侧震脚,两腿半蹲;同时,右拳在腹前砸击左掌心;目 视右拳. (四)提膝推掌 右脚向后撤一步,双手变掌收于腰间.右腿蹬直,左腿屈膝侧提;同时, 双掌向左右两侧推出;掌尖向上,目视左方.(一)里合击响 预备姿势:侧向并步站立. 1.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如图 2―10A). {ewc MVIMAGE,MVIMAGE, !8_1.bmp} 2.身体左转,左腿蹬直,右腿随体左转向前,向上,向左里合摆动,左 掌击拍右脚掌(如图 2―10B). {ewc MVIMAGE,MVIMAGE, !9_1.bmp} 3.身体继续左转,右脚落地;同时,两臂随体转动平摆(如图 2―10C). {ewc MVIMAGE,MVIMAGE, !9_2.bmp} (二)上步拍地 身体左转,右脚并于左脚内侧,两腿屈膝全蹲;同时,右掌向右,向上, 向下拍地,左掌向上,向下至体后成勾手;目视右手(如图 2―11). {ewc MVIMAGE,MVIMAGE, !9_3.bmp} (三)单拍脚 1.左腿向前上一步,左掌向前,向上撩掌,右掌向上在头上方手背迎击 左手掌(如图 2―12A).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2.左腿蹬直,右腿向前上方摆起,绷脚面,右手迎击右脚面(如图 2― 12B).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 (四)弓步顶肘 1.身体右转,右腿屈膝侧提,双臂屈肘抱于左胸前,右拳,左掌按于右 拳面,目视左方(如图 2―13A). {ewc MVIMAGE,MVIMAGE, !0_3.bmp} 2.右腿右落成右弓步;同时,右肘向右顶出.目视右前方.(如图 2― 13B).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一)后扫腿 预备姿势:左弓步,双手体前推掌(如图 2―14A).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1.左脚尖内扣,左腿全蹲,右腿伸直;同时,身体向右拧转,两掌扶于 右腿内侧;目视右掌(如图 2―14B). {ewc MVIMAGE,MVIMAGE, !1_3.bmp} 2.左脚跟提起,左脚掌为轴,两掌推地,身体继续向右后拧转,右脚全 脚掌着地,脚跟领先扫转,身体稍起成左弓步,两掌伸于前下方(如图 2― 14C).(二)抡臂砸拳 1.左腿后撤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屈肘上提于身体右侧.左掌随之 向下,向后摆起(如图 2―15A).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2.左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经胸前向下,向右, 向上摆动至右上方握拳;同时,身体左转,左腿直立,右腿屈膝提图 2―15A 起,目视前方(如图 2―15B). {ewc MVIMAGE,MVIMAGE, !2_2.bmp} 3.右脚震于左脚内侧,两腿半蹲,同时,右拳在胸前砸于左掌心,目视 前方(如图 2―15C). {ewc MVIMAGE,MVIMAGE, !2_3.bmp}(三)上步弹腿 1.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右掌前伸,掌心朝上,左掌收于腰间(如图 2 ―16A).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2.左腿直立,右腿经屈膝提起向前弹出;同时,左掌变拳向前冲出,右 掌收腰间抱拳(如图 2―16B).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四)侧身平衡 1.右脚向前落步,左脚向右脚内侧跟步成丁步;同时,左拳变掌下按, 目视前方(如图 2―17A). {ewc MVIMAGE,MVIMAGE, !3_3.bmp} 2.右腿直立,上体左转侧倾,左腿伸直举于左上方;同时,双掌向两侧 插出;目视右方(如图 2―17B).(一)腾空飞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1.右脚向前上步,重心后仰(如图 2―18A).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2.左腿向前上方摆动后屈膝,右脚蹬地跳起;同时,两掌上摆于头前上 方击拍(如图 2―18B). {ewc MVIMAGE,MVIMAGE, !4_2.bmp} 3.在空中右腿向前上方绷脚摆踢, 右掌击拍右脚面, 左掌举于左上方 (如 图 2―18C).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4.双脚同时落地(如图 2―18D). {ewc MVIMAGE,MVIMAGE, !5_2.bmp} (二)提膝推掌 1.左脚向前上一步,脚尖外撇;同时,左掌经体前向下,向左摆动,右 掌向下经体前向左,向上,向右上方摆动;目视左掌(如图 2―19A). {ewc MVIMAGE,MVIMAGE, !5_3.bmp} 2.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同时,上体稍左转,左掌稍上移,右掌落 于身体右侧,目视左方(如图 2―19B).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3.身体向左后转体,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掌经腰侧向右 侧推出,左掌收于右胸前,目视右掌(如图 2―19C).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三)旋风脚 1.左脚向左落步;同时,左掌向左推出;目视左掌(如图 2―20A). {ewc MVIMAGE,MVIMAGE, !6_3.bmp} 2.右脚上一步,脚尖内扣,身体左转;同时,右掌随身体左转向上摆至 右上方,左掌收于腹部右前方(如图 2―20B). {ewc MVIMAGE,MVIMAGE, !6_4.bmp} 3.重心右移,身体向左后拧转,左腿向左后上方摆起;同时,两臂向下, 向上随转体抡摆;右脚蹬地起跳(如图 2―20C). {ewc MVIMAGE,MVIMAGE, !6_5.bmp} 4.在空中右腿里合,左掌击拍右脚掌(如图 2―20D). {ewc MVIMAGE,MVIMAGE, !6_6.bmp} 第三节
套路动作 第一段 一,起式 丁字步站立,身体右转 45°,两臂下垂,目视前方. 二,正,侧双冲拳 (一)两臂稍屈肘,向后. (二)双掌向下插掌后,臂外旋向前抬起,高与肩平,掌心朝上. (三)双掌收回腰间变拳. (四)双拳由腰间向前冲出. (五)双拳经收回腰间后,向两侧双冲拳,目视左前方. 三,抡臂震脚砸拳 (一)身体右转,左腿向左前方迈步成右弓步;同时,双拳变掌向下, 向后摆动. (二)左臂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向下,向右,向 上摆至头部右上方时握拳;同时,身体左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提起,目 视前方. (三)右脚震于左脚内侧;双腿半蹲;同时,右臂外旋向下,在胸前右 拳背砸击左掌心,目视前方. 四,正踢腿 (一)双腿伸直,双手经头上方摆于体侧,高与肩平,立掌. (二)左腿向前半步,重心前移,右腿勾脚直腿向前,向上,向前额踢 摆. 五,虚步勾手挑掌 (一)右脚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插于右腋下, 右臂后摆. (二)右臂向下,经身体右侧向前,向上抡摆,左臂向下经前臂外旋; 同时,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 (三)右腿半蹲,左脚尖点地成虚步;同时,右掌右后下落与耳平变勾 手,指尖朝下;左掌向左前方挑掌,目视左前方. 六,行步 (一)左脚向左迈半步成左弓步;右勾变掌向下,经右侧向上撩出,左 掌收回腰间. (二)身体右转 180°,右脚蹬直,左脚后点;同时,右臂向上随身体 外旋,右掌架于头部右上方,目视左方. (三)左腿向右前方迈一步,脚尖外撇;同时,左掌经右肩向右侧推出; 右掌下落于体侧. (四)右腿向前上一步. (五)身体稍左倾,左,右脚各向左前方上一步;左脚外展,右脚内扣. 七,并步勾手亮掌 (一)右腿蹬地垫半步,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臂由后向右前方砍掌, 左掌收于腰间,目视右臂. (二)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左落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右前方插出, 右掌沿左臂外侧藏于右腋下. (三)重心左移,右腿蹬地后并于左脚内侧;同时,右掌沿身体向下, 向右,向上至头右上方亮掌,掌尖向左;左掌向上,向左,向下体后勾手, 指尖向上;目视左前方. 八,脚砸拳 右腿屈膝抬起后向下震脚,左腿屈膝左脚扣于右膝后;同时,右掌变拳 外旋屈肘向胸前,左手变掌由后向前托掌,右拳背砸于左掌心,目视前方. 九,马步双冲拳 左脚向左落一步成马步;同时,左掌变拳,双拳经收回腰间向两侧冲平 拳,目视左前方. 十,弓步推掌 身体左转,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双拳收腰间变掌向身体两侧推出, 目视右掌. 十一,外摆击响 (一)重心右移,左脚向右脚斜后方插步;同时,右掌架于头右上方, 左掌下插于右腋下,目视右方(如图 2―21A).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二)左脚向左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左撩出,右掌落于右侧; 目视左掌(如图 2―21B).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 (三)上体左转,右掌向下,向上于头前上方与左掌击拍;目视前方 (如 图 2―21C).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四)左腿蹬直,右脚绷脚面向左,向上摆动至面前时,左右手依次击 拍脚面,目视右脚. (五)右脚向右落步;同时,两掌分别落于体侧,目视右侧. 十二,提膝劈拳 (一)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同时,右掌变拳向下,向前撩出,右掌置 于右腋前,目视右拳(如图 2―22A).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二)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拳向 上,向右侧劈击,左掌向下,向左,向上亮于头左上方,目视右拳(如图 2 ―22B). {ewc MVIMAGE,MVIMAGE, !1_3.bmp} 十三,提膝反崩拳 (一)左腿向左侧落步,身体左转;同时,右拳向前,向左摆动,左掌 向下,向后摆动,目视前方. (二)右腿屈膝前提;同时,右拳经体前侧肘向右后方崩拳,左掌向左, 向前,向右摆于右腋前,目视右拳. 十四,击步 (一)右腿前落,同时,右拳变掌向上摆于左胸前,目视前进方向. (二)左脚向前上步;同时,两掌向下分别向左右上撩,目视左掌. (三)左脚蹬地跳起,右脚击碰左脚. (四)右,左脚依次落地.十五,腾空飞脚 (一)上体左转,右脚向前上步,身体稍后仰;同时,两掌落于身体两 侧(如图 2―23A).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二)左腿向前上方直摆后屈膝提起,右脚蹬地跳起;同时,两掌上摆 于头前上方相击拍(如图 2―23B).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三)在空中右脚绷脚面图 2―23A 向前上方摆踢,右掌击拍右脚面,左 掌举于左上方(如图 2―23C). {ewc MVIMAGE,MVIMAGE, !3_3.bmp}十六,蹲步拍地 双脚同时落地,双腿全蹲;双掌体前拍地,目视掌方. 十七,跃身跳起 两脚蹬地后跳起身体右转,右腿屈膝前提,左小腿向右腿右后方撩踢; 同时,右掌向上,向右摆掌于体侧,左掌向上架于头部左上方,目视右掌. 十八,弓步冲拳 (一)右左脚依次落地成右弓步:上体右转,左掌向下摆于右胸前,右 掌收回腰间抱拳;目视前方. (二)右腿屈膝全蹲,左腿直腿平仆成左仆步;同时,身体向左转体, 上体前俯,目视脚面. (三)左掌向前掌心向下,经左脚面抹掌;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 右拳向前冲平拳,左臂外旋后收于左腰间抱拳,目视前方. 十九,抡臂砸拳 (一)上体右后转体,重心后移成右弓步:同时,双拳变掌,右掌向下, 经体侧向右抡摆,左掌向下,向左摆于体侧,目视右掌. (二)左臂向下经体左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至体前;右掌变 拳向上于头部右上方时架拳;同时,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三)两腿半蹲,右脚震于左脚内侧,右拳外旋向下在胸前砸击左掌心, 目视前方. 二十,单拍脚 (一)右脚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上,向后摆动,左掌插于右腋 前,目视前方. (二)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右掌向下经右侧向前,向上,臂内旋向后 于头部右后方,目视前方. (三)左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掌向下,向前,向上摆动头前上方, 右掌向下经体右侧向前,向上在头前上方与左掌相击. (四)右脚绷脚面向前,向上踢摆;右手掌击拍右脚面,左掌侧立于体 侧,掌尖向上,目视前方. 二十一,五龙盘打 (一)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右腿右落;同时,右掌向下,经右侧向前抡 摆,左掌向下,向后抡摆,目视右掌(如图 2―24A).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二)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右掌继续向上,向右,向后抡摆,左 掌向左,向上,向前抡摆,目视左掌(如图 2―24B). {ewc MVIMAGE,MVIMAGE, !5_2.bmp} (三)重心左移成右仆步;同时,右掌继续向上,向右,向下拍地于右 腿内侧,左掌继续向下, 向左抡摆, 停于身体左侧,目视右掌 (如图 2―24C) . {ewc MVIMAGE,MVIMAGE, !5_3.bmp}二十二,抡臂砸拳 (一)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屈肘上提于身体右侧,左掌稍下 按,目视左前方(如图 2―25A).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二)左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经胸前向下,向 右,向上摆动至右上方时握拳;同时,身体左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提起; 目视前方(图 2―25B).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三)两腿半蹲,右脚震脚于左脚内侧;同时,右拳在胸前砸击左掌心, 目视右拳(如图 2―25C). {ewc MVIMAGE,MVIMAGE, !7_1.bmp} 二十三,高虚步亮掌 (一)右脚后撤一步,同时,双臂收于胸前抱掌;目视前方. (二)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左脚提于右小 腿内侧;同时,双臂向左右两侧分掌,右手停于右上方,左手停于左侧平举. (三)左脚尖前点成高虚步;同时,双掌挑腕亮掌,右掌掌尖向左,左 掌掌尖向上;目视左前方.第一段
套路动作路线示意图注:图中数码为本章第三节第一段所列 23 个动作的顺序数. 第二段 二十四,击步推掌 (一)左脚向左迈一步,左,右掌收抱于腰间. (二)左脚蹬地跃起,在空中,右脚击碰左脚;同时,左掌向左推出. (三)右,左脚依次落地. 二十五,旋风脚 (一)左脚外撇,右脚上步,脚尖内扣,身体左转;同时,右掌随身体 左转向上摆至右上方,左掌收于胸部右前方. (二)重心右移,身体向左后拧转,左腿向左后上方摆起;同时,两臂 向下,向上随转体抡摆,右脚蹬地起跳. (三)在空中右腿里合,左掌击拍右脚掌. 二十六,马步压肘 身体在空中继续左转,两脚同时落地成马步;同时,左掌变拳收于腰间, 右掌变拳,臂外旋向体前压肘,目视右拳. 二十七,行步里合击响 (一)身体右转,右脚向右移半步;同时,右拳变掌,臂随身体向下, 向右,向上摆于右上方;目视左前方. (二)左脚向右前方迈一步,脚尖外展;同时,左拳变掌向身体左前方 推出,右臂落于体侧. (三)右脚向左前方上一步. (四)身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再上一步. (五)身体左转,左腿蹬直,右腿随体左转向前,向上,向左里合摆动, 左掌击拍右脚掌. (六)右腿摆腿后屈膝提起;同时,左掌摆于体前,右掌抱于腰间. 二十八,弓步推掌 右腿后撤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前推出,左掌收回腰间. 二十九,弹腿推掌 重心前移,左腿蹬直,右腿经屈膝后向前弹出;同时,左掌向前推出, 右拳收于腰间. 三十,弓步推掌右腿后撤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前推,左掌收腰间. 三十一,仆步砍掌 上体右转,左腿全蹲成右仆步;同时,右臂随转体屈肘后向前,向右砍 掌,左掌向外,向胸前屈肘摆掌. 三十二,歇步亮掌 (一)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左掌经腰间向右前方穿出,右掌收于腰右侧 (如图 2―26A).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二)右脚向左脚后侧插步下蹲成歇步,同时,左掌变勾手向下,向后 勾挂,右掌向右,向前亮掌于右前方,目视左前方(如图 2―26B).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第二段
套路动作路 线示意图第三段 三十三,并步冲拳 (一)左脚向后撤一步成右弓步;左勾手变掌向前按掌于体前;右掌收 腰间抱拳,目视左掌. (二)右脚并于左脚内侧,两腿伸直;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于 右腋前方,目视右拳. 三十四,压腕弹腿 (一)左腿向前一步,脚尖外撇;同时,右臂弯曲后向上,向右,向下 压腕,左臂向下,向右,向上摆于左上方握拳. (二)右腿经屈膝向右弹出,目视脚尖. 三十五,侧踹 (一)身体左转,右脚落于左脚左前方,脚尖外展,双拳变掌体前交叉, 目视前方. (二)左腿屈膝侧提后向左上方侧踹;同时,双掌经腰间向左右推掌, 目视左掌.71 三十六,单拍脚 (一)身体右转,左脚向右脚前落步;同时,右臂向上,左掌收于右腋 下. (二)右脚前上一步;同时,右臂向后,左臂向下,向前. (三)左脚前上一步;同时,左臂向上,右臂向下,经体侧向前,向上 在头前方击掌. (四)右腿向前上方摆起,用右掌拍击右脚面,左掌举于左上方,目视 右脚. 三十七,跃步跳起 (一)右脚前落. (二)左脚向前一步,同时,双臂体后摆动.重心前移. (三)右脚向前上一步,重心后移. (四)重心前移,右脚蹬地跃起,左右腿同时向后展髋撩摆;双臂向前, 向上抡摆. 三十八,仆步拍掌 右左脚依次落地成左仆步;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向下拍地于左腿内 侧,目视左掌. 三十九,弓步贯拳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身体侧俯;同时,右掌经腰间变拳向右,向前,向 左,向头上方贯拳;左掌经腰间向左,向前摆于头上方,按于右拳背,目视 右掌. 四十,后扫腿 (一)左脚尖内扣,左腿全蹲,右腿伸直;同时,身体向右拧转,两掌 向右腿内侧扶地;目视右拳(如图 2―27A).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二)左腿跟提起,以左脚掌为轴,两掌推地,身体继续向右后拧转, 右脚全脚掌贴地扫转,继而身体稍起成左弓步,两掌伸于前下方,目视两掌 (如图 2―27B). 四十一,抡臂砸拳 (一)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左脚尖内扣;同时,右掌向下,向右臂内旋 屈肘上提,目视左掌(如图 2―28A).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二)左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经胸前向下,向 右,向上摆动至右上方时握拳;同时,身体左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提起, 目视前方(如图 2―28AB).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三)两腿半蹲,右脚震于左脚内侧;同时,右臂屈肘向下至胸前时, 右手背砸于左掌心,目视前方(如图 2―28C).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四十二,上步弹腿插掌 (一)右脚向右迈半步,身体右转,右腿蹬直,左脚脚尖点地;同时, 右拳变掌外旋向上架于头部右上方,左掌收于腰间,目视左方. (二)左脚向右前方上一步,脚尖外撇;同时,左掌经右肩前向左推出, 右掌落于体侧. (三)右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尖内扣. (四)身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再上一步;同时,左掌向左,向后收于 腰间,右掌向右,向前摆动. (五)重心前移,左腿蹬直,右腿经屈膝后向前弹击;同时,左掌向前 插出,右掌收回腰间抱拳,目视前方.四十三,扣步冲拳 (一)右脚前落. (二)重心前移,右腿半蹲,左脚提起扣于右膝窝;同时,左臂内旋向 上架于头部左上方,右拳向右侧冲出,目视右拳. 第三段
套路动作路线示意图第四段 四十四,云手 (一)左脚向左落一步,脚尖外撇,上体左移;同时,左掌向左侧平落, 目视左掌. (二)右拳变掌向右,向前抡摆.左掌收于右腋下. (三)身体向左后拧转,右脚并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右臂继续向 左,向后,向右,左掌向前,向左,向上平云一周;仰头目视双臂. 四十五,提膝推掌 (一)左脚向后撤半步,左掌云手后按于体前,右掌云手后收回腰间, 目视左掌. (二)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身体左转,同时,右掌向右侧推出, 左掌收回腰间,目视右掌. 四十六,侧空翻 (一)身体左转,左腿前落,双臂前摆. (二)右脚前上一步,双手由前向后摆动. (三)右脚蹬地后前垫半步,左腿屈膝提起. (四)右脚前落蹬地,右腿从后向上摆动,身体前屈,在空中做向左侧 翻动作.右脚先落地,左脚随之落地(如图 2―29A.B.C)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ewc MVIMAGE,MVIMAGE, !6_3.bmp}四十七,蹬腿冲拳 (一)身体左转,左臂向前撩起,右手收于腰间,目视前方. (二)重心前移,右脚提起后震于左脚后方. (三)左腿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下,向前撩出,左掌收腰 间抱拳. (四)重心前移,左腿蹬直,右腿屈膝后向前蹬出;同时,左拳向前冲 出,右掌收回腰间抱拳. 四十八,弓步冲拳 右腿前落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拳收回腰间,目视右拳. 四十九,跪步格肘 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膝跪地;同时,右臂外旋屈肘向里格挡, 左拳变掌按于右前臂内侧,目视右拳. 五十,抡臂砸拳 (一)身体右后转体,左腿向左上半步成右弓步;同时,双臂自然后摆. (二)左臂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抡摆,右掌向下,向右,向 上摆动至右上方时握拳;同时,身体左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提起,目视 前方. (三)两腿半蹲,右脚向左脚内侧震脚;同时,右臂屈肘向下至胸前时 以右拳背砸于左掌心之上,目视右拳. 五十一,虚步架栽拳 (一)右腿向右后方撤半步,直腿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拳变 掌向下,向右后撩掌,左掌向左上方伸出,目视右方(如图 2―30A). {ewc MVIMAGE,MVIMAGE, !8_1.bmp} (二)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左前方脚尖点地;同时,右臂向上在头右上方 握拳架拳, 拳心向上, 左臂内旋向下栽于左膝上, 目视左前方 (如图 2―30B) . {ewc MVIMAGE,MVIMAGE, !8_2.bmp} 五十二,并步按掌 (一)左脚向后撤一步,同时,双拳变掌经腰间向前插出,掌心向上, 目视前方. (二)右脚向后撤一步,同时,双掌经腰间向下,向两侧撩起,目视右 方. (三)左腿撤步并于右脚内侧,同时,双臂屈肘,双掌经肩部向下按掌 于小腹前,目视左方.五十三,收势 左脚向前半步,右脚向左脚并步,两腿直立,两臂垂于体侧,目平视前 方. 第四段
套路动作路线示意图 附: 全国武术比赛长拳套路的内容规定 类别:内容规定. 手型,拳,掌,勾. 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五种步型.女运动员可以不用马 步.弓步不得少于四次,马步和虚步不得少于两次. 拳法:五种拳法,其中冲拳不得少于五次. 掌法:五种掌法. 肘法:两种肘法,其中必须有一种进攻性肘法. 腿法:伸屈,直摆,扫转,击响四种不同组别的腿法,其中伸屈性腿法 不得少于两种三次. 平衡: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均须静止 2 秒以上. 跳跃:三种不同组别的跳跃.每一种跳跃动作和结合手法,腿法的腾空 动作,出现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旋子不得超过一次.助跑性翻腾跳跃动作, 在整套中不得超过两次.跃扑滚翻动作可选做两种,共出现两次;限制的动 作只允许选做一种,出现一次,该两类动作亦可不选. 劈叉等:劈叉可选做一种,出现一次.也可不选.腾空蹬腿仰身平摔, 跪滑,胸滑,团身背转均不得选做. 第四章
儿童刀术 刀术是武术器械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动作勇猛威武,刚劲有力,刀法清 晰明快,刚柔相济;刀,手配合一招一势,身,械配合协调.拳谚中常用 &刀 如猛虎&来强调演练刀术要突出一个&猛&字.本章的这套儿童刀术是根据 刀术中最基本的刀法和步法编排而成的,动作简单,刀法多变,快慢相间, 适应于有一定武术基础,从事武术器械练习的初学者和少年儿童进行演练. 第一节
基本刀法 一,腕花 预备姿势:两腿左右开立,左手插腰,右手右侧持刀,刀尖向上,目视 右方. 右手持刀以腕为轴,向前,向下经右臂内侧,向上,向前为内侧腕花. 向前,向下经右臂外侧,向上,向前为外侧腕花(如图 3―1).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动作要求:刀花要立圆,身体,右臂不要随刀转动. 二,扎刀 预备姿势:两腿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右手持刀藏于右侧,刀尖向前,左 手体前推掌,目视前方. 右手持刀由腰间向体前扎刀,高与肩平,左掌收于右臂内侧,目视前方 (如图 3―2).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动作要求:扎刀要直,臂与刀平,力点达于刀尖.三,缠头裹脑 预备姿势:两腿分立,右手持刀于右后方,左掌推于体前. (一)右手持刀向左,左掌收于右胸前. (二)右臂上抬,刀经左臂外侧,刀尖向下. (三)上动刀不停,刀背贴身体背部绕行于右方,左掌向前,向左侧分 掌. (四)右手持刀向右,向前,向左平扫至左肘侧,刀刃向左,刀尖向后, 左掌向上至左上方亮掌. (五)右手持刀向右平扫,左掌直臂向左平分. (六)右手持刀,臂外旋上举,刀背后落贴背部向左肩绕行,左臂向下, 向里收于右胸前. (七)右手持刀向前,向身体右后收回,左掌向体前推出,目视前方. 还原成预备姿势(如图 3―3).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动作要求:刀背贴身,缠裹要严,刀手配合协调. 四,左右臂刀 预备姿势:右腿支撑,左腿脚尖后点地,右手持刀于身体右侧,上臂上 举,翘腕,仰刀,刀把向前,刀刃向上,左臂左侧平举,目视右方. (一)右手持刀,向下,经体前向左立圆抡臂,左臂屈肘收于右胸前, 目视右方. (二)右臂上抬,身体稍右转,头上持刀,刀刃向上,刀尖向后. (三)身体右转,右手持刀向前,向下经身体右侧向后立圆抡臂;同时, 左掌向前推出. (四)身体左转,右手持刀向上,向前停于身体右侧,左臂向下,向左 平摆还原成预备姿势(如图 3―4).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动作要求:立抡成圆,劈刀立点在头部前上方. 第二节
组合动作预备姿势:身体侧向站立,左手抱刀垂于左侧,右手自然垂于身体右侧, 目视前方. (一)并步抱刀双腿屈膝半蹲,双臂体前抬起,高与肩平,左手抱刀, 右手接握刀柄,目视前方(如图 3―5).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二)跳步腕花 1.右手持刀,刀尖向下;左手松开,向身体左侧下落. 2.身体右转,右手持刀向上,随转体向右,在右侧平举时停住,以腕为 轴向下,沿右臂外侧立圆绕行一周半;左臂向前,向上,向右摆于右胸前; 同时,双脚蹬地跳起,右腿屈膝前提,左腿向右腿后撩踢,目视右手(如图 3―6). {ewc MVIMAGE,MVIMAGE, !5_2.bmp} (三)弓步扎刀 1.右左腿依次落地,屈膝半蹲,右脚脚尖向前,左脚脚尖向左;同时, 右手持刀臂内旋藏于体前,左掌向左侧推出,目视左掌. 2.身体左转,右腿蹬直,脚尖内扣;右手持刀经腰间向前扎出,左掌收 回附于右上臂内侧(如图 3―7). {ewc MVIMAGE,MVIMAGE, !5_3.bmp} 预备姿势:左弓步扎刀(同图 3―7).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一)插步截刀上体右转,两脚蹬地稍离地,双腿跳插步;右手持刀臂 内旋向前,向右侧截刀,刀刃向后,刀尖向右,左掌向左侧摆动,掌心向下, 目视刀方(如图 3―8).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二)转身云刀 1.身体向左后方转动半周,两脚随之碾转;两臂随转体向左平摆,右手 持刀,刀尖向右,刀刃向后,目视右前方(如图 3―9A). {ewc MVIMAGE,MVIMAGE, !7_1.bmp} 2.身体左转,右手持刀向前平摆,至左前方时左手掌心贴靠刀背,刀略 高于头;同时,右小腿提起后摆,目视刀身(如图 3―9B). {ewc MVIMAGE,MVIMAGE, !7_2.bmp} 3.以左脚为轴,上体继续左转并后仰;右手持刀以腕为轴,在头上方成 水平向左,向后绕行半周,刀刃向上,刀尖向后,左手随刀绕行,目视刀身 (如图 3―9C). {ewc MVIMAGE,MVIMAGE, !8_1.bmp} 4.上体左转,左腿屈膝半蹲,右脚贴于左膝后侧;右手继续水平绕行, 屈肘收于胸前,刀刃向上,刀尖向右,左手仍贴于刀背,目视右前方(如图 3―9D). {ewc MVIMAGE,MVIMAGE, !8_2.bmp} (三)弓步扎刀 左脚稍用力蹬地,两脚同时向左右分开成右弓步;右手持刀向右立刀扎 出,左手向左侧伸直插出,手心向前,目视右前方(如图 3―10). {ewc MVIMAGE,MVIMAGE, !8_3.bmp}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右手持刀于右侧. (一)缠头刀 1.左腿向左迈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同时,右手持刀臂内旋,向左经左 臂外侧绕行至背后,刀背贴身,刀尖向下,左手先屈肘收至胸前,再伸直向 左平分,目视左前方(如图 3―11A). {ewc MVIMAGE,MVIMAGE, !9_1.bmp} 2.上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右手持刀向右经体前向左摆至左 腋下,刀刃向左,刀尖向后上方,左手屈肘按于右小臂内侧,目视前方(如 图 3―11B).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二)仆步下截刀身体左转,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右手持刀向右经 体前向右下方截出,右臂与刀成一直线,左手向左伸直于身体左侧,掌心向 下,目视右下方(如图 3―12). {ewc MVIMAGE,MVIMAGE, !0_2.bmp} (三)前点步错刀 1.重心前移,右腿屈膝, 左腿蹬直, 刀向右伸,目视右方 (如图 3―13A) . {ewc MVIMAGE,MVIMAGE, !0_3.bmp} 2.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同时,上体右转;右手持刀臂外旋 屈肘收回,平置于身体右侧,刀刃向前,刀尖向右,左手变拳随之向前摆动, 肘微屈,拳心向前,拳眼向下,目视前方(如图 3―13B). {ewc MVIMAGE,MVIMAGE, !0_4.bmp} 3.上体左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右脚前方上步,脚尖点地成前点步; 右手持刀直臂向右推出,左手屈肘回带盘于左侧,拳与肩同高,拳心向前, 目视右前方(如图 3―13C).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预备姿势:侧向持刀并步站立. (一)斜向扎刀 1.左腿向左前方半步,双腿屈膝稍蹲,右手持刀向后抬起,左掌向前撩 掌,掌心向左(如图 3―14A).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2.身体向左后转;右手持刀臂内旋,屈肘上提,向下,向左前上方立刀 扎出,左手向上摆至身体左后方,目视刀尖(如图 3―14B). {ewc MVIMAGE,MVIMAGE, !2_2.bmp} (二)转身格刀图 1.上体右后方转动,重心移至右腿,右脚尖外摆;右手持刀臂内旋向右 平扫,臂与刀成一直线,刀刃向后,刀尖向右,左手随转体先屈肘收至胸前, 再向左侧伸直,目视右前方(如图 3―15A). {ewc MVIMAGE,MVIMAGE, !2_3.bmp} 2.身体向右后方拧转,左脚向右经右腿前落于左前方,脚尖内扣;右手 持刀臂外旋上举,向后经背部做裹脑刀,至身体左前方时,刀尖向下,刀刃 向前,左手下落,伸于身体左下方,目视前方(如图 3―15B).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3.右脚提起贴于左膝后侧,左腿伸直脚前掌为轴,向右转体一周;右手 持刀向右格刀,左手随身体向右平摆(如图 3―15C).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三)弓步藏刀推掌 1.上体右转,右脚向前震脚落步;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屈肘收至右腋前, 目视右前方(如图 3―16A).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2.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右手持刀成藏刀势,左手向左推掌,头向左 转,目视左前方(如图 3―16B). {ewc MVIMAGE,MVIMAGE, !4_2.bmp}预备姿势:侧向持刀并步站立. (一)裹脑刀 1.左腿向前迈一步,身体右转;双臂经胸前屈肘后,向两侧平分;刀尖 向右,刀刃向后,左掌掌心向下,目视右方(如图 3―17A). {ewc MVIMAGE,MVIMAGE, !4_3.bmp}2.身体向右后侧转动, 右脚随之向右前方上步;右手持刀向后绕行,刀背贴靠背部,刀尖斜向下 (如 图 3―17B). {ewc MVIMAGE,MVIMAGE, !5_1.bmp} 3.左脚向前上一步,右手持刀向左绕行至左肩上,左手下落至身体左后 方(如图 3―17C). {ewc MVIMAGE,MVIMAGE, !5_2.bmp} (二)纵步下截刀 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前提,左脚蹬地起跳,左腿伸直;右手持刀向前, 经右腿外侧向右后下方截刀,刀刃向后,刀尖斜向下,臂与刀成一直线,左 手向左侧斜上方摆起,掌心向上,掌尖斜向上,目视刀尖(如图 3―18). {ewc MVIMAGE,MVIMAGE, !6_1.bmp} (三)跳步扎刀 1.左脚落地,右脚随之向前上一步;左手收于右胸前,头向左摆,目视 前方(如图 3―19A). {ewc MVIMAGE,MVIMAGE, !6_2.bmp} 2.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蹬地起跳,屈膝上提,右腿随即向前上方摆起, 伸膝,绷脚,在空中身体左转;右手持刀经右腰向右上方立刀扎出,左手成 立掌向左推出,随即屈肘收至右胸前,目视右前方(如图 3―19B,C). {ewc MVIMAGE,MVIMAGE, !6_3.bmp} {ewc MVIMAGE,MVIMAGE, !6_4.bmp} (四)弓步扎刀 在空中上体左转,两腿同时下落成左弓步,右手持刀,臂内旋,向下, 向左经腹前向左前方立刀扎出,左手向下,向左摆起屈肘贴于右上臂内侧, 目视左前方(如图 3―20). {ewc MVIMAGE,MVIMAGE, !8_1.bmp} (五)马步平抹 1.上体右转,左脚脚尖为轴,向右转半圈,右腿随转体后落;右手持刀 至左肩上,刀背贴肩,刀尖向后,左手屈肘至右胸前(如图 3―21A). {ewc MVIMAGE,MVIMAGE, !8_2.bmp} 2.上体右转成马步,右手持刀向右平抹,刀刃向后,刀尖向右;左掌经 向前,向右摆至右胸前,目视刀尖(如图 3―21B). {ewc MVIMAGE,MVIMAGE, !8_3.bmp} (六)跳换步扎刀 双脚同时蹬地微离地面,在空中向左后方转体,落地成右弓步,右手持 刀臂内旋向下,向左经腰间向前立刀扎出,左手向下,向左摆动,屈肘收至 右上臂内侧,目视右前方(如图 3―22). {ewc MVIMAGE,MVIMAGE, !9_1.bmp} 第三节
套路动作 第一段 一,起式 两脚并立,左手抱刀垂于身体左侧,右臂自然垂于身体右侧,目平视前 方. 二,抱刀推掌 (一)左手抱刀向左前方直臂摆起,高与肩平,右掌收于右腰间,掌心 向上,目随左手. (二)身体右转,左手抱刀平摆于身体右前方,目随刀走. (三)左臂抱刀屈肘收回,停于胸部左侧,右掌向右前方推出,掌与肩 平,掌尖向上,目视右前方. 三,抡臂拍地 (一)左手抱刀移至右胸,右掌向上,向左摆于左胸前,目视左方. (二)两臂同时向下,向左右平分(如图 3―23A). {ewc MVIMAGE,MVIMAGE, !0_1.bmp} (三)身体右转,左脚向左撤半步;同时,左手抱刀向下,向右经身体 左侧向前摆起,右掌向下经身体右侧向后摆动,目视右前方 (如图 3―23B). {ewc MVIMAGE,MVIMAGE, !1_1.bmp} (四)身体向左后转体,右脚并于左脚内侧,屈膝全蹲;同时,左手抱 刀向上随转体,向左,向下抡摆于身体左侧,右掌向前,向上,向左,向下 摆动.右掌击拍双脚前地面,目视前下方(如图 3―23C). {ewc MVIMAGE,MVIMAGE, !1_2.bmp} 四,弓步抱刀推掌 (一)身体右转,两腿蹬地半蹲;右手向上,向右平摆,左手抱刀向左 抬起,目视前方. (二)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左手抱刀平摆于右胸前,右臂屈肘,掌 按于刀柄,身体稍右转. (三)左手抱刀向前,向左,向后平摆后收回腰间,右掌向右,向前, 向左平摆后经收腰间向前推出;同时,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五,插步扎刀 (一)上体左前方俯身,左臂抱刀前摆,右臂下落后前摆在左腿前接握 刀柄. (二)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双臂抱刀向上,向右前方摆动(如图 3―24A). {ewc MVIMAGE,MVIMAGE, !2_1.bmp} (三)重心前移,右腿向左腿左后方插步;同时,右手接刀向左前下方 扎刀,目视刀尖(如图 3―24B). {ewc MVIMAGE,MVIMAGE, !2_2.bmp} 六,上步裹脑刀 (一)重心右移,右腿向右上一步,右手持刀随身体向右平扫,左手摆 于身体左侧,目视刀尖(如图 3―25A). {ewc MVIMAGE,MVIMAGE, !2_3.bmp} (二)右手持刀臂外旋上举,向后经背部向左肩绕行,刀背贴肩,刀尖 向后,左掌向下,向右摆至右胸前,后下落身体左后方,目视右前方(如图 3―25B). {ewc MVIMAGE,MVIMAGE, !3_1.bmp} 七,纵步下截刀 左脚向前上一步蹬地起跳,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前提;上体右转,右手 持刀向前,向下经右腿外侧向右后下方截刀,刀刃向后,刀尖斜向下,臂与 刀成一直线,左手向左侧斜上方摆起,掌心向里,目视刀尖(如图 3―26). {ewc MVIMAGE,MVIMAGE, !3_2.bmp} 八,提膝扎刀 (一)左脚落地,右脚随之向前上一步,蹬地起跳,右腿伸直,左腿屈 膝提起;同时,右手持刀经腰间向右侧立刀扎出,左掌收于右腋前,目视刀 尖. 九,弓步劈刀 (一)右腿落地,屈膝半蹲,左腿向左落一步;右手持刀臂外旋,向上, 刀身平置于右肩上,刀刃向后,刀尖向左,左手向左平摆成立掌,目视左掌 (如图 3―27A). {ewc MVIMAGE,MVIMAGE, !4_1.bmp} (二)上体左转,右手持刀向右,向前,向左劈刀,贴于左臂外侧,刀 尖斜向后上方,左手抱握刀柄,目视左前方(如图 3―27B). {ewc MVIMAGE,MVIMAGE, !4_2.bmp} 十,高虚步抱刀推掌 (一)身体右转,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马步冲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