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银河竞逐大家最多拿到过多少杀试玩账号有荣誉么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GameSource桌游馆这家桌游馆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存在了,现在算来已经是成都比较早的一家桌游馆了,在这家桌游馆中,有大小的中西游戏100多种,并且消费也比较便宜,花10块钱,你就可以和你朋友一起在这边度过愉快轻松的一下午,并且我们的胖胖老师会不断给你分享游戏的乐趣,让你乐不思蜀营业时间:下午14点 凌晨1点,其中14点到晚上19点为白天段,19点至打烊为晚上时间段价格:周一到周四下午段为8元,晚上段为10元;周末白天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想玩桌游 不如来看看 友情广告 GameSource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8被浏览1,348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最权威/资深/娱乐的桌上游戏(桌游吧)门户
||||||||||
顺网游戏再次瞄准社交领域,发布了微端版本的狼人杀产品《狼人传说》。
&&&&《万智牌》 英文名为《Magic The Gathering》,是最精彩的回合制策略角色扮演桌面游戏。在对战中,牌手扮演一位法术师,运用有限的法术力资源,召唤各种奇珍异兽冲锋陷阵,施展别具特色的法术咒语运筹帷幄。你的目标只有一个,打倒你的对手──其他...
&&&&《魔法英雄:石泣》是国内首部版图类桌游,由澳大利亚华裔设计师任兆垣先生原创设计,北京欢堂娱乐文化有限公司发行。游戏的剧情基于一个利剑与魔法,巨龙与城堡的奇幻世界,众多玩家扮演魔法师在一片神秘大陆上游历冒险,搜寻与争夺神秘的魔法石。
&&&&扩展包《曙光》会贯彻《宿命2.0》一贯的精美原画和高品质卡牌,此次扩展不仅加入了新的英雄,也增加了作为《宿命2.0》核心的新的&宿命&,另外,手牌中与怒气系统息息相关的S技也有所增加,新的装备也将伴随新的英雄配合,相信丰富的扩...
&&&&《三国智》是一款由四川省前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全程开发的一款集换式卡牌游戏。 《三国智》使用通行的TCG规则框架。游戏背景取材汉晋间百年历史,严格按照《三国演义》故事,结合《三国志》史实及其他文史资料。从黄巾起义到三分归晋将产品按时间阶段进行设计。
&&&&国庆刚走,桂花犹香,金秋十月里,止不住的闲情,耗不完的逸致。10月11日11:00,173zy《神仙道》首服&仙道剑踪&火爆开服!作为横版网页仙侠游戏巅峰之作,173zy《神仙道》拥有丰富多彩的游戏系统及曲折多变的游戏剧情。
地区:大陆
人数:1-4人
时长: 30分钟以内
&&&&18元一位,送饮品,百款桌游、体感游戏畅玩,免费教学
地区:北京
地区:上海
地区:昆明
443/164416
235/132992
113/165717
女仆之心:浪漫假期
超越时空之战
妖精的暴行
下载类别:电子桌游
累计下载:1049420次
下载类别:电子桌游
累计下载:63105次
下载类别:电子桌游
累计下载:35425次
下载类别:电子桌游
累计下载:21606次
[电子桌游]
[电子桌游]
[电子桌游]
[电子桌游]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电子桌游]
[游戏规则]
[电子桌游]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电子桌游]
[电子桌游]
手机版《三国...
大名传III...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穿一身黑衣服,&br&带一只钢笔,&br&带一本本子。&br&别人说什么,你就颔首,微笑就好。&br&别人说什么你都说,我觉得这个空间,恩,怎么说呢,很有灵性。&br&&br&中国的现代建筑,你就往文化符号上扯,&br&中国的古代建筑你就往林徽因梁思成身上扯,保准错不了。&br&你要是再懂点易经风水那可以碾压90%的古建筑话题了。&br&一个十三陵的点穴就够你说一晚上了。&br&&br&外国建筑啊,&br&你就记住一句话,less is more by 密斯凡德罗。&br&你要是觉得看不懂,你就可以用这句话批评他做的太复杂,炫技。&br&要是觉得太简单看不懂,就可以用这句话适当的恭维。&br&&br&那种找不出形状的就是解构主义。&br&重复曲线很多像是一团便便的就是参数化设计。&br&有尖顶的就是哥特。&br&有圆顶的就是古典。&br&看着跟芭比娃娃一样的就是维多利亚,洛可可。&br&&br&&br&怕露怯?&br&真的不会,这就是个读书会,你真以为别人会突然拿出来一张A1纸铺到你的面前,&br&说,来哥们儿,我们来以社区医院为主题做个快题设计吧。&br&&br&唉,写的太水了拿了这么多赞,果断匿了。
穿一身黑衣服, 带一只钢笔, 带一本本子。 别人说什么,你就颔首,微笑就好。 别人说什么你都说,我觉得这个空间,恩,怎么说呢,很有灵性。 中国的现代建筑,你就往文化符号上扯, 中国的古代建筑你就往林徽因梁思成身上扯,保准错不了。 你要是再懂点易…
&b&召唤师战争&/b& (俗称&b&召唤战争&/b&)
summoner wars&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81b798f1c1d87d32c56f1c48ce018f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81b798f1c1d87d32c56f1c48ce018fa_r.jpg&&&/figure&上手难度低 游戏时间大概15~25分钟左右 中度策略&br&规则简单到我可以直接写出来&br&&br&这是一个有手牌管理和卡组构筑要素的战棋游戏,玩家按规则构筑好一个种族的牌组,然后进行对战。&br&每个种族都有一名召唤师游戏开始时便在战场上,胜利条件便是杀死对方的召唤师。&br&回合流程:&br&1、将手牌补至5张 先手第一回合跳过&br&2、消耗法力值召唤手牌中的部队,必须放置在和己方墙相邻的空格内&br&3、使用手牌中的事件牌以及放置墙,墙只能放置在己方半场&br&4、移动至多三个部队,每个至多移动两格,不能斜向移动 先手第一回合只能移动两个&br&5、令至多三个部队攻击,近战只能攻击相邻单位,远程可以攻击直线上三格以内没有被其他牌阻挡的部队。有几点攻击力就投几个骰子,3~6算命中并造成1点伤害。比如3点攻击力,投出了2、4、5,就是2点伤害。被杀死的单位会进入击杀者的魔力池变为法力值。&br&6、&b&补魔&/b&!把任意数量的手牌丢进魔力池变为法力值。&br&&br&种族特色鲜明,构筑和对战都极具乐趣,节奏明快,买买买&br&有IOS版和安卓版&br&&br&&br&&br&&br&&b&YOMI&/b&&br&&br&找不到实体图了...拿ios的代替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fdc417d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fdc417d_r.jpg&&&/figure&yomi是日语“読む”,“阅读”的意思。&br&而在格斗游戏中,预读和反预读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技巧。&br&YOMI便是桌面版的格斗游戏&br&&br&每个人分别扮演一名角色,使用对应的一副牌。一副YOMI角色的牌就是一副扑克的规格,52+2张joker。&br&每回合双方各抓一张牌,之后各从手牌中盖一张牌下去,一起翻开。&br&“攻击”克制“投技”,“闪避”和“格挡”克制“攻击”,而“投技”又能破“闪避”和“格挡”。&br&&br&没错,就是石头剪刀布这样的关系。&br&&br&如果是攻击或者投技命中对方,就可以进行连招来造成伤害。&br&如果是攻击被闪避,则闪避方不受伤害并且可以打出一张攻击或投技直接造成伤害。&br&如果是格挡没有被投技打中,收回格挡。对方出的还是攻击牌的话,再额外摸一张牌。&br&&br&其中A是每名角色的大招,A这张牌也相当于格斗游戏中常见的“气”。进行连招可以获得“气”,回合结束时弃掉点数相同的牌也可以攒“气”。&br&&br&一张牌有上下两个效果,如上图所示的,正向是投技、反向是格挡这样。所以玩的时候请注意牌的朝向。&br&&br&角色技能和牌的效果都设计的很有意思,每名角色可连招上限和牌组里各类牌的比例都是不同的。印象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熊猫武僧,技能和牌的效果里包括了玩21点、在手牌里凑牌型等等非常谐的元素。&br&胜利条件?当然就是在自己的生命值归零前击败对方啦。&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antasystrike.com/forums/index.php%3Fporta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ntasy Strike forums&/a& 全英文界面的YOMI网页版&br&&br&&br&&br&&br&&br&&b&冷战热斗 &/b&Twilight Struggl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ec21f981c4a9d8a03b6e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ec21f981c4a9d8a03b6ee_r.jpg&&&/figure&上手难度较高 一局一个半小时左右(熟练的话可能一个小时以内结束)
重度策略&br&&br&世界排名第一的桌游,背景如同其名字一样是美苏两大巨头之间的冷战。&br&两位玩家分别扮演美利坚和苏维埃,在世界地图上互相拉扯。&br&&br&核心机制是&b&区域控制&/b&和&b&手牌管理&/b&&br&游戏里每一张牌都是冷战期间的真人真事(详细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冷战热斗卡牌历史事件原型&/a&) 喜爱历史的更要玩一玩。&br&每一张牌有隶属阵营、点数和效果三个要素。&br&你可以打出手牌中属于己方或中立阵营的牌来触发效果,也可以只使用任意一张卡牌上的点数来在世界各国中投入己方阵营的影响力、削弱敌方阵营的影响力或是铤而走险发起政变来直接控制一个国家等。&br&注意,如果你用的是敌方阵营的卡牌来使用点数,其效果一定会触发。牌序在游戏中变得极其重要。&br&&br&游戏的胜利条件有三个:&br&1、凭借影响力完全控制欧洲&br&2、时间推移,冷战结束时分数最高&br&3、对方在其回合内将核战等级降为0,也就是对方引发了核战争(似乎是设计者认为,爆发核战争意味着冷战的失败,身为领导者的你以这样无能的方式为冷战落幕,你和你的国家将会遗臭万年)&br&&br&可以在国产PC桌游平台F14上玩到 &br&&br&&br&&br&&br&&br&&br&&b&历史巨轮 &/b&Through The Ages&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f0f756d49a749ea5df726667ebe3e3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f0f756d49a749ea5df726667ebe3e35_r.jpg&&&/figure&2~4人游戏 上手难度高 游戏时间长 重度策略&br&&br&玩过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的一定不会对历史巨轮的机制陌生:快乐度 攒粮 奇观 伟人 政策...&br&引入伪拍卖的机制,让玩家时常根据需要和对方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动。&br&可以说,历史巨轮除了没有版图和旗子以外,十分完美的还原了文明系列的内政,&b&以及玩家对战时的丧心病狂&/b&。&br&玩过文明的都知道,打低级难度的AI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爱种田种田,爱平推平推。可是打神级AI一般是不会让你闷声发大财的,不喜欢造兵的玩家更是会被战狂AI殴打。那么玩家之间对战呢..?&br&&br&三个字:&b&就是干&/b&&br&&br&有钱是吧?买兵!干死对面首都就赢了!干不死也要打断腿!&br&奴隶制度能减人口加速是吧?减了!暴兵推!&br&&br&荣誉政策送大军事家是吧?点了!堡垒砸对面脸上!&br&——什么?对面也有大军等着我拍?&br&……那我们大军互相站着看戏吧&br&&br&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感觉。&br&&br&历史巨轮里也是一样的。&br&之前举办的TTA&和平杯&比赛有幸去观摩了一下,全都是反人类的战争狂。&br&&br&刷出拿破仑了?抢了!这轮我TM不动了也要抢拿哥!&br&你丫还敢拿第三个奇迹?拿爱国主义推死你!&br&最后几轮了,我有文化战争抢分,但是没多少兵了怎么办?什么矿井、粮田、实验室、神庙全拆了!!造兵!!&br&&br&嗯,这个游戏很好玩,但大家还是去BGA上和温和的老外玩耍比较开心。&br&iPad上也可以玩到&br&&br&&br&&br&-------------------------分割线--------------------------&br&LCG都是非常出色的二人游戏&br&何为LCG?Living Card Game——成长式卡牌游戏,专指由Fantasy Flight Games出品的卡牌游戏。与传统的TCG(Trading Card Game 集换式卡牌游戏)不同之处在于,TCG需要收集/交换卡牌来获得卡牌,每一个卡包里的卡都不同,而LCG则是每一个扩展里都包含了所有新卡,玩家只需要跟上进度购买即可体验完整的游戏。&br&&br&截止至,FFG发行的LCG包括:&br&《Call of Cthulhu》(克苏鲁的呼唤)&br&《A Game of Thrones》(权力的游戏)&br&《Warhammer: Invasion》(战锤:入侵)&br&《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br&《Android: Netrunner》(安卓纪元:矩阵潜袭》&br&《Star Wars》(星球大战)&br&《Warhammer 40000 Conquest》(战锤40K:征服)&br&《A Game of Thrones:The Second Edition》(权力的游戏:第二版)&br&以及正在计划中的魔镇惊魂LCG和L5R&br&&br&&br&&b&矩阵潜袭 &/b&Android: Netrunne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0fa2a553c17eb1d4dec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0fa2a553c17eb1d4dec5_r.jpg&&&/figure&&br&&br&背景是在未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一手遮天的科技、经济巨鳄与崇尚自由和混乱的黑客们战斗的赛博朋克故事&br&听上去很带感是不是?游戏里也很好的让玩家代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br&如何体现?这个游戏并不对称:&br&黑客的牌和公司的牌完全不通用。&br&玩家每个行动都要消耗行动点数,而黑客的行动点数比公司多。并且两方可以执行的行动也大不相同。&br&公司的胜利条件是累计推行7分的议案,让自己完全掌控世界政治,或者是对黑客造成物理性的伤害,将其抹杀。&br&黑客的胜利条件是累计窃取7分公司的议案,将公司的面目昭之于众,或者是公司的牌库耗尽,无力再与你争斗。&br&&br&黑客需要进行“潜袭”让自己进入虚拟世界来窃取议案 &br&为了保护自己的议案,公司需要设立防火墙。&br&能够突破这些防火墙的,只有黑客的破译器。&br&而上述都需要资金,黑客和公司都要用自己的手段来运营...&br&&br&矩阵潜袭中文在线对战网页:&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nteki.cn%3A10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inteki&/a&&br&矩阵潜袭中文在线组牌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netrunnerdb.com/z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Netrunner Cards and Deckbuilder · NetrunnerDB&/a&&br&组牌器教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nga.cn/read.php%3Ftid%3D919011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nga.cn/read.php?&/span&&span class=&invisible&&tid=919011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b&战锤40K:征服&/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7ae14bbff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7ae14bbff8_r.jpg&&&/figure&&b&IN THE GRIM DARKNESS OF THE FAR FUTURE, THERE IS ONLY WAR!&/b&&br&&br&战锤40K征服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它的背景,更多的是其独具一格的游戏机制——区域控制。&br&玩过血碗(热血超级杯)的话,强烈建议来尝试一下这款游戏&br&&br&游戏开始时会布置5张星球卡排成一排,并将第一回合的起始玩家左手第一张星球卡设为&b&首要星球&/b&。&br&每名玩家拥有一位&b&统帅&/b&,决定了你的派系(星际战士、帝国防卫军、兽人、混沌、黑暗灵族、&br&灵族、钛、泰伦虫族、太空死灵)和卡组里与统帅绑定的8张专属卡牌。&br&大多数统帅开局都是抓7张牌并获得7点资源,部分统帅则会以6/6、7/6或是8/8开局。&br&&br&回合开始,首先是&b&部署阶段&/b&。&br&由起始玩家开始轮流部署部队、执行其他行动或是让过,双方都让过后进入&b&指派阶段&/b&。&br&&b&指派阶段开始&/b&,双方秘密决定统帅去哪一号星球(线下通过转盘来实现) 统帅同时将总部里的部队横置一并带去那个星球。&br&之后从首要星球开始结算&b&指挥对抗&/b&,这决定了谁来获得星球卡提供的抓牌和资源:&b&若该星球只有一方有统帅在,有统帅的一方赢得指挥对抗。否则,部队卡的“指挥图示”较多一方赢得指挥对抗。相同时都不赢,横置的部队和统帅不计入。&/b&&br&&b&指挥对抗&/b&结束后从首要星球开始结算&b&战役&/b&,首要星球必定发生战役,其他星球有统帅在则发生战役,没有不发生。赢得战役的一方可以发动星球的&b&战役效果&/b&,如果赢得&b&首要星球&/b&则可以将其征服。&br&每个星球都有不同的色组,一共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率先征服了拥有相同色的三个星球的玩家获得胜利。&br&&br&应该如何部署?是用高费单位全力稳住首要星球还是用低费单位在其他星球铺展后勤?是多要点牌还是多要点资源?是多蹭一个星球还是去看住对方?应该放在哪一个星球才能对方统帅来抓指挥单位时的损失较小?&br&应当如何指派?是去首要星球还是把总部的单位带去决战星球?保护自己的额外资源单位稳定产出还是抓对方的资源单位?什么战役效果对自己获益最大?要不要抓对方统帅的走位乱拳揍死?&br&可谓是每一步都充满着细节的游戏,越是多玩、多钻研越是能体会个中乐趣&br&&br&&br&---------------------------补充----------------------------------&br&&b&F14桌游平台 &/b&&br&由国内桌游爱好者制作的java程序 支持冷战热斗、历史巨轮、银河竞逐、波多黎各、创世发明和Tichu6款游戏的对战&br&百度网盘:&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o6FkTS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14对战平台.rar_免费高速下载&/a&&br&&br&&br&&b&BGA网页在线桌游平台&/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GA简略介绍】新人使用指南+游戏介绍&/a&&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cn.boardgamearen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挑选你最喜爱的游戏在线上游玩 o Board Game Arena&/a&&br&&br&&br&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召唤师战争 (俗称召唤战争) summoner wars 上手难度低 游戏时间大概15~25分钟左右 中度策略 规则简单到我可以直接写出来 这是一个有手牌管理和卡组构筑要素的战棋游戏,玩家按规则构筑好一个种族的牌组,然后进行对战。 每个种族都有一名召唤师游戏开始时便…
占坑结束~&br&我是在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看到这个话题的,想想还是果断来答了,之前刚从那个关于嫖妓的问题里爬出来,这一次的恋爱故事,我和我未婚妻提过,所以也算是可以放心大胆的写点东西了。&br&=========================分割线========================&br&
我认识的第一个日本姑娘其实是我大伯家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堂姐,事实上和日本人交往的传统也是堂姐影响的。&br&
不过真正切题的是我在大二的时候认识的一个日本姑娘,xx美代子(miyoko),现在应该已经回国了吧,跟她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而且在她身上我真的学会了蛮多东西的,真的是蛮多东西的~~&br&
记得第一次和她遇见是在我大二的那年冬天,11月17号,那天是个难得的晴天,下午上完课之后我也是约好和别人去华师找朋友玩,但是中途我那个同学有事儿,所以我们就没去成华师,我心里想这么好的太阳实在是不能浪费啊,所以我就临时决定在教五的草坪前晒太阳(武大的同学都差不多知道那个草坪吧),我当时特别慵懒的坐在石凳上看着广场草坪前那些孩子们,老人们放风筝,玩轮滑,聊天嬉戏。当我眯着眼睛享受这独有的悠闲自在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打扮很小巧可爱的姑娘(美代子无疑),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带着一个大大的眼睛,上身是红色的毛衣外套,下身是半身短裙(抱歉我只能回忆到这些细节了)。当然如果她就这么悠悠地从我身边走过那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关键点来了,她手里的白色的纸张有一张掉了,我呢,就顺手起身帮她捡了起来,然后叫在她后面喊了一句:hey,你东西掉了。幸好,她听得懂中文,站住脚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立马朝我微笑着,边说谢谢边朝我走了过来。我呢,也是无意当中瞥了一眼纸上的内容,其实是纸上的内容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9fd1dd1ba50e399cabe3_b.jp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9fd1dd1ba50e399cabe3_r.jpg&&&/figure&&br&
这种东西叫网点纸,一般在漫画创作中画阴影用的。当时我手里拿到的那一张纸就是这个,我虽然不是死宅,但是这种东西我还是知道的,所以美代子过来拿这张纸的时候我就顺便说了句:你是漫画家吧~当时她突然一下愣住了,然后很长时间她才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我:喜欢画画...当时怎么说呢,在大学里留学生和我们本土学生交往的机会很少,所以我那个时候觉得好神奇啊,虽然不知道她是哪国人,但是她肯定不是中国人,应该是个留学生。所以我进一步问她:あなたは日本人ですか?(别笑我,我真的那个时候这样问的,现在觉得好没礼貌TAT)当时她的脸是红红的,听到这话,她就嗯了一下,然后我看状况不对,就很没底气的说了一句:给你吧。她接过网点纸的时候,我接了一句,加油哦!然后我就又回石凳上重新晒太阳了...&br&====================我是分割线====================&br&
接下来就是她就走了呀,我接着晒太阳啊,大概过了40分钟,美代子又回来了,那个时候我正出神的看两只狗在草坪上打闹,其实我是侧眼看到了她过来了,当时我还非常好奇她回来干嘛,那个时候她站在我右斜前方,叫我了一声hey~我刚起身看着她,就看到她对我说了声,谢谢你啦(中文)~可能是当时太紧张了吧,我当时直接笑出来了,可能她当我是变态吧,笑完之后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指着石凳说:要来坐会儿吗~就这样,美代子第一次和我坐在一张凳子上,当时她的脸在阳光下发着光,当时我觉得她长的特别像.....嗯,朝美穗香。&br&====================我是分割线====================&br&
那之后,我和她都留了联系方式,就这样过了两周吧,上午的课特别无聊,我就特别无聊的刷着手机,当时是脑子突然灵光闪现,我给美代子发了一条短信问她在哪里玩,没过一分钟她就回复我了,说她在图书馆看书,当然上到第二节下课我就拎着书包去图书馆了,到了图书馆我看到她正在坐在那里,手里的铅笔唰唰唰的在动,走近一看,原来她在画画,画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好像就是在画一个在窗边看书的女孩子,然后阳光透过窗户漏进来。因为我去的晚,没有座位了,所以我就跟她说我去书架那里等她画完,当时我在书架那里纠结了很久,要不要给她画一幅画,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就真的从书包里掏出纸和笔用我无比拙劣的画画功底为她画了一幅她正在埋头作画的画子.....当我画完的时候,收拾东西找她的时候她已经在我身边了,当时画子已经被她看到了,本来我是想偷偷趁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塞给她的,但是给她看到了我反而害羞了,她笑着指着画子里的女孩说:我吗,当时我已经慌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还是底气特足的说:恩恩!好看吗,当时我第一次见她笑弯了腰,那笑声,如同银铃般触动我心房,我心里默念:这姑娘是我未婚妻。&br&====================我是分割线====================&br&
后来的事情就是陪她购物,陪她上课,陪她去画展,陪她去森林公园,陪她去玩动物园....就这样持续到了12月,12月17号,我特意去店里给她买了她碎碎念很久的手办,而且还写了一封信,当然信里的内容只是我表达一下我对她的作为朋友的感情。然后12月24号那天下午,我把她约了出来,做了能做的事情,逛店,买东西~当然我在那天晚上给她一副手套,因为实在是觉得她的那个手套太难看(好啦好啦其实我真的想给他买的)因为我知道平安夜汉口烟花人肯定特别多,所以提前10天我就在汉口江滩那里订了一家酒店,就是图个能从玻璃那里看到江滩的烟花表演,当我带着她去酒店的时候,说时候我非常享受看她那个惊慌失措的表情,当然我那个时候保证我没有一点那个的意思,只是为了让她看个烟花,其实吃饭的时候她显得不同寻常的兴奋,11点多带去酒店的时候,我和她都觉得好尴尬,那个时候我们都相互离得好远,而她就靠着窗户坐着,一直揉搓着我送给他的手套,平安夜那晚下雪了,她隔着玻璃看着下雨的江滩,叫着我的名字让我过来看,我当时还在为我这个重大的决策失误后悔呢,我站在她身边,看着下雪的江滩,终于漫天的烟花,轰隆轰隆的鞭炮声震天响,当时我看到美代子的脸通红通红(房间里开着空调),那个时候我觉得她的眼镜在放光,真的在放光。突然她的手握住我的手,她那个暖和的小手扭扭捏捏的钻进了我的手里,当时我吓得不轻,我扭头看着她,她好像在看我也好像没再看我,她只是用力了拉拽了我一下,我其实,什么都懂了,那一晚我什么都没说(我开房真的不是为了那个事情,烟花结束我们一直特别尴尬,外面放完烟花空气很差,我们后来在房间里带了两个小时之后出去了)&br&====================我是分割线====================&br&
经过那一晚,我觉得好尴尬,当初开房简直是个错误,那次见面结束了之后过了有一个星期,我和她约好了在咖啡店见面,我来的早,在咖啡店里看着悠闲的猫发呆,这个时候她进来了,她坐下来之后第一个动作就是脱下她的围巾,抓着两头,往我身上衣一扔,然后套着我脖子,问我想我了没...当时我真的害羞的不行(我真的是个害羞的男子),从她围巾逃离之后,我问她你怎么了,她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喜欢我~我当时脸一红说:是啊,但是我没有告白呢,所以你不能这么调戏我。她估计是没听懂,一直笑着说:おやおや~我等你告白呢。我说:你别逗我了。嗯,我没逗你。当时她的眼神特别坚定,说实话,我从她眼睛里看到了光,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我鼓足勇气告白了,而她笑的比冬日的阳光都灿烂。&br&====================我是分割线====================&br&
就这样,我和美代子在一起了,先写到这里吧,现在的我早已沉浸在回忆里抽离不出来了,让我冷静会&br&====================我是分割线====================&br&11月12号23点20分&br&在一起之后我和美代子的关系也是越发的密切,和她交往中她也教会我了很多,因为她喜欢画画,所以她经常带我去很多富有新意和美感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小胡同,一间小木屋,一本童话书,慢慢的我这种手癌晚期的人也爱上了用画笔的感觉,后来发展到我和她在一个房间里面,三四个小时不说话,一直专心画画的状态了~&br&美代子特别喜欢吃奶糖,和咖啡。我也经常责备她,跟她说老是吃奶糖对身体特别是牙齿不好,然后她说那你每天做好吃的食物,我就少吃糖,少喝咖啡。我头脑一热竟然答应了,我当时对做菜完全无知啊!为了她我后来天天研究菜谱,当然确实是天赋有限,但是我做的每一道菜,美代子都吃的很开心,她还说过要跟我一起在日本开餐馆,虽然我知道我做的才不好吃,但是美代子都能找到菜的亮点。也算是我无间断做菜的一种安慰吧。&br&很多人都说,美代子适合我,以前我特别喜欢逛夜店,泡吧,但是因为陪美代子我后来几乎不去那些娱乐场所了,甚至到了后来为了能和她聊她喜欢的日本小说,我甚至买了很多的书,一本一本的看,虽然有的我看不懂,但是我没看一本书我都会写读后感,那种初中读后感格式,美代子特别喜欢,以至于和美代子分手之后,我仍然保持了阅读的习惯(而这一习惯,现在也在慢慢的感染着我的未婚妻)&br&========我是分割线=====&br&最后,我和美代子分手了,其实分手的原因很清楚。她不再爱我了,这是她亲口说的,我未加反驳就接受了,我最后只说了一句话,我能和你谈恋爱,是我的福分。她当时哭的特别美,她告诉我她一定会珍惜我和她曾经有过的感情的。后来,她回国了。&br&这是个美丽的故事,这也是我唯一和我未婚妻提及的故事,当我未婚妻问我你放她走你后悔吗,说实话我愣了一下,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从没后悔在最后没抓住她,我也不怪她从我身边溜走,因为,我爱她。幸好我的未婚妻懂我,没有在追问下去,估计她知道,感情这种东西,一直说不清楚。&br&所以当我在知乎上看到“喜欢是一种福祉,而爱是一种磨难”的时候,我禁不住泪流满面。&br&估计已经跑题了,不过就这样吧,还有几场图片要贴,就先占个坑。&br&&br&========12月5号更新=======&br&啊…最近被好多事缠着,说好的更新也鸽子了抱歉,晚上更新。&br&=====号更新=====&br&对不起,没想到一鸽就鸽了六个月,实在是对不起各位,这几天一直在忙毕业的事儿,现在我也是躺在宾馆的床上手打答案。&br&&br&关于这个答案的更新,其实我没想鸽这么久,只不过是因为本来这个答案我是和未婚妻说过了,但是越来越多的赞和评论给我的未婚妻和我带来了压力,我也开始考虑要不要更新这些内容,因为这个答案,未婚妻也和我吵了一架,所以这个答案的更新也成为了我的心病。&br&&br&7月我会更新答案,同时答应好的图片我也会附上,所以,再一次感谢关心的知友。&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src=&https://pic4.zhimg.com/d95ae68c0a7d0fff2780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95ae68c0a7d0fff2780ff_r.jpg&&&/figure&
占坑结束~ 我是在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看到这个话题的,想想还是果断来答了,之前刚从那个关于嫖妓的问题里爬出来,这一次的恋爱故事,我和我未婚妻提过,所以也算是可以放心大胆的写点东西了。 =========================分割线======================== 我…
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寨城。&br&香港九龍寨曾是香港政府、英国与大陆之间的三不管地带,是最富传奇色彩的贫民窟。&br&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0万人,堪称世界之最。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平方米。&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96ccd558a99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96ccd558a99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4afaa611a4dbb85b7f3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4afaa611a4dbb85b7f32_r.jpg&&&/figure&&br&各种非法建筑一层搭一层,整个寨城98%的区域24小时无阳光,正午当空也要点电灯。&br&&br&&b&电:&/b&港英政府对此地不供电,唯一的电力来源是偷接路灯电缆;偷接的电线经常被掐,停电成了家常便饭。建筑密度太大,白日里都是不见阳光的一线天。&br&&b&水:&/b&隔水系统不存在,整个寨城一年365天处处滴水。真正的自来水管只有8条,被寨城内势力强大的黑帮头目控制,为黑帮手下的各色地下工厂供水。&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b1c794ccfea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b1c794ccfea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eb552d1a19eddf966f5bcbd_b.jp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eb552d1a19eddf966f5bcbd_r.jpg&&&/figure&杀人犯、强奸犯、毒贩等各色逃犯的天堂,妓院、赌场、斗狗场、地下食品加工厂、无照医生、非法移民的聚集地。整个寨城的卫生条件差到极致,老鼠和虫蚁与人同吃同睡。&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6cd068e9dd2ed7ace874dbf_b.jpg&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6cd068e9dd2ed7ace874dbf_r.jpg&&&/figure&古老的九龍寨城已被拆除。&br&由于华人当时对它不感兴趣,至今留下的文献和照片凤毛麟角,且多为西方人和日本人所采。最终,九龍寨城成了一座大多数中国人闻所未闻,却享誉四海的传奇贫民窟。&br&&br&美国漫画家Troy Boyle甚至曾说:“我宁愿他们当年拆了埃及金字塔”。&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df480fe20d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df480fe20de_r.jpg&&&/figure&上面是九龙寨城,&b&下面是拆后改建的公园&/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ac37c25ed14ef3d5e1848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ac37c25ed14ef3d5e1848_r.jpg&&&/figure&图文整理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和网络,能找到出处的都标了&br&&br&&b&以九龙寨城为背景的创作:&/b&&br&&br&电影&br&《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香港九龙财宝杀人事件》(2013)&br&《鬼域》主演:李心洁(2006)&br&《功夫》导演:周星驰(2005)&br&《龙城岁月》《以和为贵》导演:杜琪峰( 2005)&br&《O记三合会档案》主演:吴镇宇(1999)&br&《重案组》导演:黄志强、成龙(1993)&br&《省港旗兵》导演:麦当雄(1984)&br&&p&《城寨出来者》导演:蓝乃才(1982)&/p&评论补充: 《叶问-终极一战》《生化危机6》《变形金刚4》《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br&&br&游戏&br&《使命召唤之黑色行动》(Call of Duty - Black Ops)&br&《街头霸王II》(Street Fighter II)&br&《九龙风水传》(Kowloon's Gate)&br&&br&小说&br&《我们不是天使》亦舒(1990)&br&&p&《九龙城寨史话》鲁金(1998)&/p&&p&《九龙寨城话古今》何瑞麟(2001)&/p&&p&《九龙城寨烟云》林荫(1994)&/p&&p&《游园惊梦》潘国灵(2001)&/p&&p&评论补充:《古董局中局2》&/p&&br&------------------正文到此--------------------&br&&br&&p&有知友说,外人只顾猎奇,居民苦不堪言。我查找了一些记录,《香港地理》的文章:&i&九龙城寨 ,一个“历史失忆症”患者&/i&, 里面介绍潘国灵的《游园惊梦》时写到&/p&&blockquote&“城寨其实并不只是‘黄赌毒’,它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在挤迫环境下生存,牙医、猪红、砵仔糕、鱼蛋工场等都非常蓬勃,在‘无政府状态’下自力更生,是全世界城市中都少有的案例。”潘国灵试图以自己的小说来纠正一种意识的偏差,一种黑暗与暴力对历史真实性的遮蔽。他说:“这篇小说质疑的就是那种‘公园保留了城寨灵魂、记录了城寨历史’的那套官方论述,借城寨公园内的官方记录与小人物记忆的穿插并置,铺陈出一种‘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叙述,对文字书写的历史叙述提出质疑。”&br&&/blockquote&遍地的牙医无照诊所是一大特色:&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cf9f3a01b6deeb23f3b07b3_b.jp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9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cf9f3a01b6deeb23f3b07b3_r.jpg&&&/figure&《香港地理》杂志里面还记录一些人对拆除九龙寨城的评价。&br&&blockquote&&p&&b&
“白白地把很特殊的、有吸引力的自己给拆掉了。”&/b&&/p&&p&&b&  ———香港歌剧中心艺术总监萧威廉&/b&&/p&&p&&b&“九龙城寨从活的历史变成了死的布景。”&/b&&/p&&p&&b&  ———《世界日报》主笔、香港大学前教授黄康显&/b&&/p&&p&&b&“从九龙城寨也可以看出香港人不关心自己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真的过去了。”&/b&&/p&&p&&b&  ———香港诗人秀实&/b&&/p&&p&&b&“九龙城寨其实是殖民地时代的香港历史的一个象征,它的历史和空间特色,是150年历史的完美隐喻。一个隐喻的消解,也许代表一个梦的破碎。”&/b&&/p&&p&&b&  ———香港作家茹国烈&/b&&/p&&/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d373e897bcb14f518cef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d373e897bcb14f518cef0_r.jpg&&&/figure&&p&摄影师Greg Girard 在 1986 至 1992 年踏进城寨不下百次,他的描述是:&/p&&blockquote&城寨的一切彷彿都是错置,它缺乏可以定义为安乐窝的条件,但它确实是一个亲密的社区,&b&居民没有我们幻想的自卑,反而有股傲慢之气。&/b&&/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b81ccbe4d75bce7a92f7b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b81ccbe4d75bce7a92f7b_r.jpg&&&/figure&&p&八十年代末摄影师Greg Girard多次拜访九龙寨城,虽然寨内卫生条件依然差到难以想象,犯罪率却明显低于香港市区。Girard说“这里大部分人只求能继续工作和安稳的过日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23cd0aedc9e607faa915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23cd0aedc9e607faa915_r.jpg&&&/figure&&p&尽管将人们同外界隔绝的寨子的主体只是废铁和水泥,尽管大家都得为工作劳命奔波,寨子里大多数的居户却都生活的很自在。“一个寨子里的药剂师傅甚至曾经将这里的生活描述成无政府的和谐社会。”Greg Girard说。&/p&&p&&br&&b&当然,居民是苦不堪言还是乐在其中都只是我们揣测&/b&&/p&&p&&b&真正的九龙寨城历史已经伴随着拆迁一去不复返&/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61faf5d5dbef489d1dbd2ec6390c1be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61faf5d5dbef489d1dbd2ec6390c1b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6798ac95acc421fabe920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6798ac95acc421fabe920_r.jpg&&&/figure&
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寨城。 香港九龍寨曾是香港政府、英国与大陆之间的三不管地带,是最富传奇色彩的贫民窟。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0万人,堪称世界之最。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平方米。 各种非法建筑一层搭一层,整个寨城98%的区域24小时无阳光,正午当空也要…
因为有一个朋友推荐我看堺雅人的《半泽直树》,她说里面的大氛围和主人公的某些特质跟我很相像,我当时是抱着上帝审视一切的态度看了,其实里面的半泽除了他的梦想和冲劲和我相似以外,我并不赞同他。后来朋友喜欢上堺雅人以后追他的剧,我不好拒绝,也就看了李狗嗨,另一个朋友也被怂恿看了以后,觉得我基本属于女版的古美门。呵呵&br&我可能没有深刻的追究过古美门的三观是如何形成的,但是既然我被吐槽是女版,我就想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变成那么畸形的。。哈哈&br&1.教育环境。我是一个成就型的人,在我的核心理念里,就是如果你没有价值你就没有资格被爱。我的父亲在从小的教育里就告诉我,如果我无法优秀他会亲自把我毁灭。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精英教育。我父亲的工作和处事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印象。甚至他自己的野心和抱负以及外表的自大和内心的自卑还有虚荣,都遗传给了我。我父亲讨厌懦弱,讨厌情感。他说那都是人的欲望,人的贪婪,只有将他们抹去,你才能俯瞰大地。我不喜欢和同龄孩子玩耍,宁愿呆在房间里想自己的事情,看书练琴。所以以致到现在我都可以很安静的做成我想做的,但是我不文静。&br&2.天赋或者成长的因素。因为我从小习惯沉默,所以我学会了察言观色。渐渐地我能看清我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小的时候觉得这样很痛苦,我越来越看不起别人,我甚至觉得人就是很可笑的动物,我讨厌别人不痛不痒的关心,我讨厌花言巧语的情话,我讨厌和别人相处。我太快看懂每个人的目的和内心,就特别想撕开他们的面目。我的脾气开始易怒,我开始很狂躁。我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我不希望付出真心。我表现得也很高傲,给别人害怕和不可靠近的扑克脸。我问我爸爸,他告诉我人生的第二个哲理,就是笑而不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能就是古美门的爱上丑陋。当你看清自己和别人,你是智者;当你看清以后学会包容,你是仁者。尊重这个世界的法则,你就会接受自己。&br&3.社会大环境。其实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我们的祖先就是因为这样,才活了下来不是吗?如果只有一颗所谓的爱之心,那么你自己可能就会死。马斯洛法则里,最基本的是生存,其次才是自我实现。如果没有温饱,人就没有比动物高一级的资本。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我要赢。我不喜欢双赢,不喜欢和谐。因为双赢了和谐了我就不快乐了。怪诞行为里说过,人所有的感知都是通过比较得来的,我没有跟你比我就没有幸福和悲伤。正是因为你输了,我才知道我赢了,我幸福了。所以,为了赢我愿意赌上所有,至于赢不赢最后我都认命了。我当年会发着高烧进考场,差点倒在桌子上。后来我为了去留学,我也处于看书和吃饭接着睡觉的枯燥生活(大部分人都会这样)为了赢我也做过很多道义上不该做的事情,但古美门说了如果民意都是对的话,还要法律做什么。我不喜欢忠于过程,结果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我曾经有段时间害怕我下部的计划会失败,我父亲告诉我的第三句话:不可能失败,根本不可能失败,你要真想做到就不会做不到。就好像现在孩子学习经常有我最近努力了为什么又挂科的可怜状,那你就要反思,你真的努力了吗。你和不挂科的比一比,还有说一些人不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其实他们如此努力只是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漫画家暴政那集)。总而言之,你想活下去,你就得付出代价,除非你不想。&br&总而言之,古美门的三观其实非常的普遍,只是可能看这个电视剧的人很多都是简简单单的人,觉得无法理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古美门这样的人其实早已竭尽全力爬到山顶,对着山下那些抱怨而又不想费力的人嘲笑:你有什么资格。&br&PS:最近因为任务完成,闲来无聊搜了几部日剧,发现日剧真的是正三观的良药啊。。嘿嘿
因为有一个朋友推荐我看堺雅人的《半泽直树》,她说里面的大氛围和主人公的某些特质跟我很相像,我当时是抱着上帝审视一切的态度看了,其实里面的半泽除了他的梦想和冲劲和我相似以外,我并不赞同他。后来朋友喜欢上堺雅人以后追他的剧,我不好拒绝,也就看…
补充:&br&&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14fa93fae34fa2e620707& data-editable=&true& data-tip=&p$b$14fa93fae34fa2e620707& data-title=&@浪客& data-hash=&14fa93fae34fa2e620707& data-hovercard=&p$b$14fa93fae34fa2e620707&&@浪客&/a& 同学提到SpaceX使用显卡解决了被称为“上帝难题”的湍流问题。这当然是IT界反哺航天的实例;但实际上,&strong&这更是游戏业对世界的贡献&/strong&。&br&&br&稍微了解点过去二十年IT软硬件发展的都知道,那一代代迅猛发展的CPU/显卡,其实是靠着一代比一代精美但一代比一代更“吃”计算能力的游戏带来的强劲需求推动的;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威盛、矽统、voodoo……一个个IT巨头的尸骨,这才铺就了通向GPU的道路。&br&&br&没错,再强调一遍:&strong&GPU这看起来如此高大上的东西,自始至终都不过是显卡;它之所以会出现和改进,自始至终也只是因为游戏画面方面的需求。&/strong&&br&&br&&br&&p&近些年CPU/GPU发展缓慢,原因一个是光刻技术已近极致、突破乏力,另一个原因就是游戏画面等方面已近完美,下一次可见的、基础级的飞跃又遥遥无期,这才致使电脑升级换代压力锐减。&/p&&br&&p&两个原因里面,后者是最为关键的。&/p&&p&否则,若游戏业还能制造出升级压力,那么至少还可以向多核、每核心独立内存等等并无太大技术门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计算速度继续飞速提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早早进入“后PC时代”。&/p&&p&然而游戏带来的升级需求没了,PC的发展动力就没了;反倒是手机的发展带动了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的快速发展——但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VR吗?还是脑机接口?谁也不知道。&/p&&br&&p&综上,再明显不过,没有游戏等民用乃至娱乐领域带来的、对性能无止尽的需求,别说现在这些性能夸张的显卡,就连CPU都甭想像现在这样发展——砸那么多钱做出那么多性能过剩的机器干嘛?&/p&&br&&p&若全世界5台计算机都够了,intel在研发CPU方面砸进去的钱就够美国步苏联后尘了,哪还能继续支撑nvidia等烧钱大户呢?&/p&&p&何况还有那么多在与intel/nvidia的激烈竞争中死掉的企业。&/p&&br&&p&&strong&只靠拨款,累死几个美国也甭想在20年内把IT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strong&&/p&&br&&br&&p&那么,没有游戏业促进的、过去二十年PC时代的飞速发展,spaceX想用现在性能夸张的显卡解决湍流问题?它用屎吧。&/p&&br&&p&游戏带来的升级需求压力消失之后,今后IT业的发展动力在哪?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恐怕人类的航天又要受挫折了。&/p&&br&&p&所以你看,人类科技的发展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起码在IT这个实例里,砸几万亿美元进去,累垮几个超级大国,最终取得的效果,也必然远及不上卑微的、“满足宅男/宅女们一点小小的娱乐需求”的游戏业。&/p&&br&&br&&p&——嗯,我的意思是“在当前案例里,游戏推动了人类科技方面的突破”,并不等于“人类的科技突破必须靠游戏推动”。&/p&&br&&br&&br&&br&火药起自于炼丹、天文最初是巫祝卜筮的需要;苏联亡于无视客观规律,用行政力量蛮干快上……&strong&自然的规律从未屈服于那些傲慢的、自以为能掌控它而不是顺应它的人们&/strong&。&br&&br&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br&&br&所以,老话说的好:&strong&欲速则不达&/strong&。&br&&br&&strong&那些傲慢的、不去虚心向自然请教规律的人啊,请收起你的傲慢,先学会顺其自然吧&/strong&。&br&&br&&br&&br&否则,请扪心自问,若你掌权,会不会毫不犹豫的毁掉这看似毫无意义、只会虚耗年轻人青春的游戏业?&br&&br&很好,&strong&你毁掉了人类解决湍流问题的希望&/strong&。&br&&br&&blockquote&甚至,有可能在诡谲无常的历史进程中,这一错过就是永远:只是因为一纸游戏禁令,地球就永远失去了突破到星际文明的希望,这并不是不可能的。&br&&br&举例来说,如果有一颗直径1km的陨石,将在100年后撞击地球……而且除非接下来的50年内,再次幸运的出现了别的什么增长点,促使GPU这个前置科技被点出来,否则航天就发展不到足以应付如此尺度的小行星的水平……&br&&br&这是完全符合逻辑、因而极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一种可能。&br&&br&&br&若真是这样,那么,很遗憾,但仍然不得不告诉你:你间接毁灭了人类文明。&br&&br&自然规律,从来就是如此的诡谲无情。&br&不要拔苗助长。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blockquote&&br&当然,的确也有可能,GPU这个技能点是无关紧要的——这意味着这个技能树分支后面的、诸如湍流之类需要极高计算力的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在这里白白绕了个弯路。&br&&br&虽然觉得GPU这样强大的东西很可能不会无用,但我可不敢打包票。或许它真无用呢?&br&&br&&p&————————————————————————————&/p&&p&补充结束,以下是原始内容:&/p&&br&&br&&br&&br&这是典型的“宏大叙事”手法对错误证据的滥用。&br&&br&所谓“宏大叙事”,指的是一种类似圣经、通史一样,通览全局、目的导向的叙事手法。&br&&br&&br&比如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理性成长的历史,然后巴拉巴拉,举出若干例子,这就是宏大叙事。&br&&br&另外,如我国帝王时代宣扬的,“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然后罗列出很多事实来佐证,这也是宏大叙事的一种。但“天无二日”和“国无二主”两者之间,并无半点逻辑瓜葛,是个彻头彻尾的谬论。比如如今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多采用立法、执法、司法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制度。&br&&br&再如,自由党们宣传的,人权和自由高于一切、能解决所有问题,然后举出很多例子,也是一种宏大叙事。&br&&br&还有,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美国黄石公园狼被猎杀了,导致鹿群泛滥,生态被破坏;然后重新引入狼,生态就恢复了(不详细说了,这个故事被引用的太泛滥了):这也是一种宏大叙事。&br&&br&&br&&br&&br&“宏大叙事”在概括的介绍一种事物时,是一种具有非常强有力的感染力的叙事手法。&br&&br&这种叙事手法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br&&br&但是,这种叙事手法并&b&不能代替针对细节的理性探讨&/b&,更&b&不能用这种叙事方式来思考问题&/b&;而且由于它的感染力太强,所以当阅读使用了这类手法的文献时,更需要打起十二分注意。&br&&br&因为,当叙事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偏差时,它就是一种具有极高误导性的叙事方式,非常容易把错误的东西灌输出去。&br&&br&而当一个人以这种方式去思考时,就特别容易走极端,甚至产生”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悲剧(当时禁止人们私自种地、养殖、做生意的宣传词,意思是宁肯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荒了,也不允许人们在上面私自种上庄稼,以免”私营“成分借此”死灰复燃“:这是基于”私营的就是罪恶的“这个设定开始的”滑坡谬误“)。&br&&br&&br&&b&以宏大叙事来代替思考、压制思想&/b&,是文革带给中华民族的历史伤痕之一。&br&&br&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非常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陷阱。&br&所以当阅读那个时代的人的作品时,我们需要特别警惕这一点。&br&&br&亦因此,近几十年来,这种叙事方式引发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使得这个词在大多语境中略带贬义。&br&&br&&br&&br&这种叙事/思考方式如此容易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它往往是先确定一个认识、或者做一个设定,然后再为这个认识/设定找很多论据,让它合理化;而相反的证据则会用种种借口给无视甚至否认掉——很多时候,这种否认甚至是不自觉的。&br&&br&——&b&先有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后有花团锦簇的锦绣文章&/b&。&br&——但是不是真有这个历史潮流呢?鬼才知道。&br&——即便历史大潮的确存在,在特定的某个事件中,它也可能根本就没起作用。&br&&br&&br&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黄石公园引进狼的故事,其实是假的。&br&狼的确是引进了,但黄石公园的环境并未恢复。&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uokr.com/article/43811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是狼拯救了黄石公园吗?&/a&&br&&blockquote&为什么狼产生的影响比我们以为的要小?最有力的解释来自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项长期实验研究。这项研究聚焦在柳树上,它的结果表明没有狼的那几十年里,黄石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狼已经无力回天。几乎一百年前,人类消灭了黄石的狼,之后马鹿的数量如此众多,几乎完全消灭了柳树丛。没有了柳树作为食物,河狸的数量锐减。没有了河狸坝,快速的地表流水下切侵蚀得更深了。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到了柳树根力所能及之外的范围。现在就算是高强度的狼捕食,要恢复柳树也已经为时太晚。&br&&/blockquote&&br&这个故事之所以被编成这样且能广泛流传,只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食物链是有道理的&罢了。&br&&br&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故事讲的再好,那也不是现实。因为现实是复杂的,不以讲故事的人的想法为转移。&br&&br&&br&再如,《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我和他的支持者曾在果壳设计了一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guokr.com/post/16034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思维游戏】死理性派生存战&/a&,利用博弈论做了定量分析,证明“以偷袭者总能有99%的胜率为前提,那么只要参与者中有1/50以上的理性人,那么游戏就绝不会像黑暗森林理论一样发展”;而之所以会错误的推出黑暗森林,只是因为规则设定者自己相信黑暗森林,然后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了。有兴趣的不妨自己推算下(嗯,这个游戏的规则本身,我们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很多争论,可以说已经令尚有理性的黑暗森林拥护者满意了)。&br&&br&显然,刘在作品中对“黑暗森林”的所谓证明,压根不是科学的、理性的,而是“以宏大叙事方式思考”造成的另一错误罢了——注意,宇宙仍然可能遵循类似“黑暗森林”的法则,但显然绝不会是他说的那个原因。&br&&br&&br&当然,这并不能否定大刘作品的价值。就好象爱因斯坦断言“上帝不扔骰子”,结果被实验狠狠的打了脸,但这并无损他的声望,也无损他的地位。&br&&br&人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咱别太依靠别人的脑子就是。&br&&br&&br&&br&&br&想要抵抗错误的宏大叙事侵蚀,就得学会看事实,讲逻辑;并且要注意一个个核对事实细节,特别是那些被忽略、被隐瞒的细节;一点点验证每条推理逻辑,特别是口号喊的响亮的地方;而不能只看“中心思想”是否合自己口味、然后跟着感觉走——或者说,得讲“实证”,拿干货出来。&br&&br&魔鬼出在细节中。“干货”就是那些错误的宏大叙事最最恼火的东西,没有之一。&br&&br&&br&&br&套用刑侦学的一个结论:如果你没撒谎,那么你说话就是自然的,不可能用容易引人误解的方式把一件简单的事说的扑朔迷离——不自然的说话方式,是因为“文过饰非”的需要。&br&&br&一个人说对了话,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去“文过饰非”,更用不着一遍一遍出来洗地,告诫别人“你误解了”“你没抓住重点”。&br&&br&换句话说,原教旨主义者才需要向别人解释“圣经为何连看起来是谬误的地方,都是真理”;而世俗称之为“文过饰非”。&br&&br&和宏大叙事相比,我更相信大众的智慧。所以我相信自己只需“罗列”事实,大众自然就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用不着像圣经的支持者一样费劲巴拉的“文过饰非”。&br&&br&——当然,这种自顾自罗列事实的行为,当然会招致圣经支持者痛恨:因为你明明照他的“设定”“想”一下就理解了;但我却偏偏要无视他的设定,去“自说自话”。(就好象只要你接受了“天无二日”的设定,再对照下中国历史,自然就认同这个说法了;偏偏拿天狼双星、国外历史扯什么淡啊)&br&——理解圣经,并不需要以认同为前提。反对也是理解的一种形式。而且某些时候,反对可能才是正确的理解。&br&&br&&br&&br&——当然,&b&鉴于我本人也是先有观点,然后才去找的证据,所以你们也别轻信我就没有“宏大叙事”倾向&/b&。所以请千万千万小心考察我是不是在撒谎、分析是否合理,并且非常欢迎列出“细节”“干货”来打脸。被打脸才会有进步嘛,我的腮帮子已经饥渴难耐了。&br&&br&不过,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占便宜的:这是因为,要证明&b&“&/b&IT 技术的飞速发展掩盖了其他领域技术进步的缓慢”这个命题,就&b&必须证明其他领域相对IT都非常缓慢&/b&;而反驳这个论点,&b&只需列出几个“比IT更加突飞猛进的领域”&/b&,也就足够了。&br&&br&这是初中就学过的“充要条件”,大家不妨回忆一下。&br&&br&基于这个初中知识点,我们很容易明白:除非有人能证明,我的每一个例子都是捏造的;否则,“宏大叙事”倾向并不会影响我的反驳的正确性;相反,刘的宏大叙事,只需一个反例即可推翻——这就是我敢说他是“典型的基于宏大叙事的、对错误证据的滥用”的底气所在。&br&&br&&br&——此外,咬牙切齿扎小人什么的……虽然这个行为挺萌的,但放到大庭广众之下,就有点不合适了。&br&&br&那么,以下是干货。&br&&br&——————————————————————&br&&br&事实上,近几十年,人类各方面科技都在突飞猛进中,根本不存在“假象”一说;只是其它一些方面没有像IT一样深刻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或者虽然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却没几个人知道自己从中得益了(比如有人提到的航空航天材料的成果之一,就是到处可见的铝合金)。&br&&br&火星车,远到地球发出的无线电信号都得半小时才能抵达的火星,所以必须AI来控制它自主行动。&br&没有IT业发展带来的、更好更稳定的芯片,这玩意儿能成为现实?&br&&br&就是IT业本身……CPU/GPU制造用的光刻技术,就受限于光的波动性,所以要上马“甚紫外光刻”,否则无以作出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更小的芯片尺寸已经导致量子效应越发占据主导地位;半导体原理本身就基于量子论;GPS上的原子钟,需要广义/狭义相对论两重修正,因为它相对地球速度较高、且所受重力略小,否则将导致长度测量中每秒480米的误差。&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eidou.gov.cn//bf90e15e94e26a119fd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要用相对论为GPS导航提供修正&/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PS 中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效应&/a&&br&&br&&br&没有量子论/相对论,就没有现在的IT业;同样的,没有IT业,就没有LHC。IT业的发展就是许多行业的发展。这是事实。&br&&br&&br&大家感受不到这些“神奇”理论的作用,一个是不了解这些行业的内部,二是因为厂商作了“傻瓜化”处理,对用户隐藏了细节而已——否则,如果必须懂相对论才能用GPS的话,导航厂商还不得破产?&br&&br&——————————————————&br&&br&事实上,二战时,根本不知道生物遗传物质是什么、甚至连有没有都不能确定,具体原理自然更加摸不到边际了(所以才有拉马克学说之争);而现在呢,分析特定人的基因组已经轻而易举,遗传工程方面更是日新月异;转基因作物甚至已经成了公众话题。&br&&br&&blockquote&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2000年前后,测出全部人类基因序列(还是非特定个体)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还是个堪比登月的、在当时看来有点异想天开的超级项目。&br&&br&为什么呢?当时测序太难,太慢了,预计一百年内都不太有可能做到……&br&&br&&br&那么,目前的进度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br&&br&现在,特定人的基因组测序早已商业化,而且成本低到了这种程度:只要掏上几千美元,再等上不到一个月(现在可能已经更便宜、更快了),你就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全部遗传密码了。&/blockquote&&br&&br&然后,电视,从黑白到彩色到液晶到3D;从9英寸到现在动辄5、60英寸,这才用了多少年。&br&&br&&br&再如,现在的汽车,效率越来越高,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中间有多少技术突破,一般人根本就不会知道——100年了,不还是4个轮子吗?&br&&blockquote&有人说,汽车这个例子不妥,因为还是化学能,所以哪怕效率弄到100,性质也一样没变……&br&&br&这句话给我的感觉,简直是……一个煤老板,把一张银行卡摔到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脸上:这是一亿的定金。三个月后,(伸手一指)我要看到你在月球出现。&br&&br&甭跟我扯什么火箭!别想蒙我!虽然我读书少,但你两条腿倒腾两下,消耗的是化学能;火箭也是化学能,凭什么火箭能你就不能?马上蹬着你的自行车出发,立刻、马上!&/blockquote&&br&&br&事实上,&b&如果用对汽车的这种苛求来评判的话,反倒是IT行业,自1950年代至今,才是真正的没有突破&/b&。&br&&br&因为,自计算机发明以来,它就一直是图灵机,冯。诺依曼架构(最开始几年不算)。&br&&br&硬件方面,除了用波长越来越短的光刻机往芯片里塞越来越多的晶体管,人类别的什么都没做。&br&软件方面,甚至至今老掉牙的C语言还老在排行榜前三位晃荡。&br&&br&你们觉得IT繁荣,只是人家商业化做的好,广告多的让你无论如何都逃不过轰炸。但也仅此而已。现在你上街,街头房地产的彩页广告才叫铺天盖地。莫非房地产方面,有什么盖过IT业的基础理论突破了不成?&br&&br&显而易见的事实,IT的基础理论从未突破(geek们,什么多核、并行、集群、无锁,统统都给我憋回肚子里。外行们谁听得懂这些词。而且这些也根本谈不上基础理论级的突破。)&br&&br&——嗯,当然,对某楼那个“圣经说的繁荣不是这个繁荣,圣经说的迟缓也不是这个迟缓。圣经没错,你们理解错了”,不予评价。&br&&br&&br&———————————————————————————&br&&br&核物理本身,现在电磁力已经和弱相互作用统一了;越发强大的加速器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亚原子粒子,量子世界正被我们一点点揭开面纱——而二战前后,还有不少人以为质子、中子、电子就是最小的微观粒子了,所以叫它们“基本粒子”。&br&&br&——1970年代,我国的物理教科书,还洋洋自得的写道“(原子反应的复杂性预示着)基本粒子仍然是可再分的……我们叫它们‘层子’……层本身就有层次的意思,也就是说,层子本身可能也是可再分的”:中间还扯了很多辩证论、唯物论的东东,以证实我们摆脱了“西方教条”云云。&br&&br&——这在当时,还只能算是信口胡言的东西。但现在,夸克理论已经发展的如此成熟,以至于只差一个希格斯波色子了:而这个东西,欧洲那个加速器已经抓住了一些蛛丝马迹(这关系到“自发对称性破缺”理论;这个理论有可能统一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弱相互作用——这点可能不太准确,很久前看的,忘差不多了)。&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25B8%258C%25E6%25A0%25BC%25E6%2596%25AF%25E7%258E%25BB%25E8%%25E5%25AD%259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zh/%E5&/span&&span class=&invisible&&%B8%8C%E6%A0%BC%E6%96%AF%E7%8E%BB%E8%89%B2%E5%AD%9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25A4%25B8%25E5%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夸克&/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subview/2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夸克_百度百科&/a&&br&&br&——————————————————————————&br&&br&现在,科技给人以“发展迟缓”的假象,是因为基础理论方面缺乏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那样的、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史诗级突破(当然,“一般人”只是自以为自己“都能理解”而已)。&br&&br&过去,发现个正电子、反质子,那是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囧RZ),每个发现都值一个诺贝尔奖……&br&&br&而近几十年呢?不仅亚原子粒子那是成坨成坨的发现,而且还深入探索到了亚原子粒子的内部、甚至就连构成亚原子粒子的夸克都一口气发现了6个大类,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理论,这套理论预言并的确发现了诸多夸克存在的证据,最著名者,如最近LHC发现的希格斯粒子(这也是最后标准模型所预言的、最难发现的最后一种夸克:一旦这个东西能得到公认、相关数据能得到准确验证,那么标准模型就可以被证明是相对论、量子论级的史诗级理论突破)。&br&&br&&br&这如果都叫“没突破”,那么怎样才能叫“有突破”?&br&&br&&br&当然,这种突破,别说解释给普通人听,就是解释给非基础物理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听,他们都别想听懂。&br&&br&&b&从听不懂到仍然听不懂&/b&……嗯,这的确是没有突破。&br&&br&&br&另外呢,由于科学的特性,它不可能去宣扬证据不够充足的东西;另外,科学家崇尚“简单就是美”,不喜欢有太多假设的东西。而标准模型就有太多假设,所以他们一直想推翻它,或者找到更进一步的途径。&br&&br&所以,哪怕标准模型已经如此成功,但只要还有含糊之处、只要它看起来还有“硬凑”而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科学界都不会把它当成相对论来宣扬。&br&&br&但它的确准确描述、预言了质子、中子、电子等亚原子粒子的内部世界。只是尚有瑕疵而已。&br&&br&————————————————————————&br&&br&说起从不懂到不懂……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开创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都还是我们每天都在体会着的东西;研究他们,伸手,抓几块石头、弄个滚珠、弄个导轨、绑个单摆,走你。&br&&br&用到的数学工具……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程;指数,对数;微积分已经算超高端了。&br&&br&但就是这样,从石器时代到我们搞出经典物理——期间,人类的智力并没有多大变化——仍然需要超过10万年的积累。&br&&br&很明显,没有几何学,想总结“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甚至牛顿三定律?洗洗睡吧,别空想了。&br&&br&&br&经典物理简单吗?&br&没有几何学之类基础知识,想理解牛顿的伟大之处?呵呵。&br&&br&你大概只是因为经常听别人说他很伟大,所以才有了“&b&虽然不明白但是感觉很厉害&/b&”的感觉吧。&br&&br&&br&而现在呢?&br&&br&科学界研究的对象,是具有“波粒二相性”的奇葩——你能想象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吗?&br&&br&&br&&br&甚至,就连“波粒二相性”本身,我们也只能通过种种蛛丝马迹,间接推论出来——为此还吵了半个世纪,直到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我们才“确信”它是波;结果,“光电效应”这朵乌云,差点摧毁整座物理大厦;而研究波粒二相性的后果,是放出了“不确定性原理”这个“恶魔”,以至于提出量子论的薛定鄂自己,都弄了只猫出来,试图证明“量子塌缩”的荒谬。&br&&br&&br&但,量子计算机已经在工作了——虽然还只能在实验室里做一些“小儿科”。&br&&br&这说明,微观世界里,定域性,实在性,我们必须放弃一个!&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sjtu.edu.cn/bbsanc%2Cpath%2C%252Fgroups%252FGROUP_4%252Fphysics%252Fmain%252FD8F34EE4B%252FM..A.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sjtu.edu.cn/bbsanc,&/span&&span class=&invisible&&path,%2Fgroups%2FGROUP_4%2Fphysics%2Fmain%2FD8F34EE4B%2FM..A.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a51eece20101i26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定域性和实在性&/a&&br&&br&&br&如此无可名状的奇葩实体,我们还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云室、照相来间接探测(而且,同时只能探测一个方面:探测波动性,则粒子性就消失;反之亦然);而想在实验室产生我们感兴趣的现象,我们先得有一个十几甚至数十公里大小的、死贵死贵、足以令一个中等国家破产的超级对撞机!&br&&br&打仗?和平年代,玩这个都如此吃力,以至于需要多个超级大国联合才玩得起LHC了;打仗?&br&这么想的,大概是想从猿人时代开始重新读档吧。&br&&br&&br&产生、探测已经如此困难;而得到的数据想要分析?LHC每年产生的数据,可是以PB计的。&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content_796832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闻链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数据“之最”&/a&&br&&br&&br&&br&这还不算,为了对付相对论/量子力学本身,现有的数学工具已经不够用了——否则,动辄出现无穷大/无穷小,根本得不到有用的数据。所以……物理学家们拍脑袋发明了很多手段,比如:&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9%E6%%25E5%258C%25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重整化&/a&&br&&br&&br&你确定这些东西,普通人会想知道?能理解其意义?&br&&br&量子论等100年前的“经典”理论、甚至浅显的牛顿力学都理解不了,还想理解挖掘到亚原子粒子内部(更进一层了有木有)的现代夸克理论?!&br&&br&&br&一百年前是听不懂,现在还是听不懂。一点进展没有,差评!&br&&br&——————————————————————&br&&br&另一方面,显而易见,我们面对的问题,复杂和困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牛顿时代,物理就是拿在手里的砖头、三棱镜、电压表;经典物理定律甚至可以用生活经验来检验:而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了。&br&&br&&br&为了产生我们感兴趣的现象,LHC?才刚刚达到能通过衍生效应间接探测希格斯的基本能级而已。离能证明大一统理论所需的能级,差太远太远。&br&&br&为了分析我们感兴趣的现象,纸和笔?知道1PB的数据有多少吗?&br&一本《红楼梦》,存成TXT大约是2M多一点;512本红楼梦,大约有1G数据;然后,1024G是1T;1024T才是1P——换句话说,就是2本红楼梦的数据量。&br&&br&而2本红楼梦,按一本红楼梦重200克算,总重量是十万七千多吨。&br&&br&这些数据,如果没有计算机,得雇多少人才能记下来?又得多少人才能一一验算?&br&&br&光这些人,凭地球的生产力,养得起吗?&br&&br&从这个意义上说,IT业的爆发速度,和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速度,分得开吗?&br&&br&难道IT业的发展,就不是高能物理研究的发展?&br&&br&&br&&br&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换自己的“手”,才可能做起实验;我们需要更换自己的眼睛,才能看到实验结果;我们还需要更换自己的大脑,才可能分析实验数据;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数学工具,才能描述我们所见到的、崭新的世界;甚至,仅为了描述发现的一些规律,我们就不得不“生造”了诸如色、自旋之类奇怪的词汇,以扩充我们贫乏的语言(这些词汇当然和我们在宏观世界认识到的色、自旋等等没什么关系)。&br&&br&这个“更换”“扩展”的过程,就叫“积累”。&br&&br&就好象石器时代到牛顿时代一样:没有几何,就没有天体物理,就没有万有引力;没有非欧几何,就无从分析相对论。&br&&br&&br&——这简直比“突然把一个有智慧的细菌放大到地球那么大”,然后让细菌做宇宙方面的研究还要可怕。&br&——连常识都变了的可怕。&br&——光从“细菌级别的日常认知”,切换到“天体级别的日常认知”,这就得有多少突破、多少颠覆!&br&&br&——现在,我们通过超级对撞机,偷窥到的那个世界,比起地球级 和 细菌级 之间物理规律的差异,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细菌到地球,规律还是那套规律(经典物理+少许核物理知识),只是起主导作用的有所改变而已;而窥视核子内部,是质变。&br&——请注意,这种差异,会在任何一个细枝末节中体现。&br&——这种体现,我们却只能透过它在宏观世界的投影,才能窥得一鳞半爪。&br&——和那个细菌一样,我们看到了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新奇的东西,但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甚至都没法说出来,因为我们的语言中,没有描述相关现象的词。&br&&br&&br&——凭着短短几十年的积累,就想在这个新世界,得到相对论/量子论/牛顿力学级的突破?还想让这个突破能被至少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弄懂、从而把它鼓吹到普通民众都能“不明觉厉”的程度?&br&&br&你觉得有可能吗?&br&&br&&br&目标太远大,所以哪怕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快一筹,目标仍然是遥不可及。&br&&br&但,积累是爆发的一部分,积累快就是爆发快。&br&你吃到第三个馒头才饱,并不代表第三个馒头比前两个更管用。&br&&br&——————————————————————&br&&br&此外,如果你打算完成绕地球八百圈的壮举,那么……哇塞,鞋子!比光脚走路安全多了;哇塞,自行车!我飞起来了!哇塞,汽车!这速度感、推背感!哇塞,飞机!这真的是飞耶,速度比汽车高几倍!&br&&br&旁观者:这小子每天都一惊一乍的,换个交通工具就哇塞一番。这都一年了,八百圈在哪里?&br&&br&什么速度感、推背感,外人完全就感觉不到。人家只看目标。&br&&br&旁观者和执行者,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对达成进度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知乎上不就有很多“外行看别的行业很简单,结果被行内人吐槽”的帖子吗。&br&&br&——————————————————————&br&&br&再一个,读历史,和生活,是截然不同的。&br&&br&读历史,一分钟前你还在跟着凯撒征服欧洲,一分钟后就去反抗希特勒了。&br&&br&但生活……你和凯撒同时出生,凯撒都征服欧洲了,你说不定还没找到媳妇。&br&&br&&br&比如说,牛顿(日-日)&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9%25BE%25E8%%25E5%C2%25B7%25E7%E9%25A1%25B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艾萨克·牛顿&/a&&br&&br&爱因斯坦(日-日)&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9%2598%25BF%25E5%25B0%%25BC%25AF%25E7%%25C2%25B7%25E7%%25E5%259B%25A0%25E6%2596%25AF%25E5%259D%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br&&br&&br&学历史,尤其是科技史,简直是牛顿前脚发展出经典物理,爱因斯坦后脚就搞出了相对论。&br&&br&但,这是错觉。&br&&br&&br&事实上,牛顿逝世150多年后,爱因斯坦才出生。&br&&br&而且:&br&&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7%25AA%25E7%%25E5%%25E5%25AD%25A6%25E7%259A%%%25E5%25AD%25A6%25E5%258E%259F%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现常简称作《原理》)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9F%%25BE%25B7%25E8%C2%25B7%25E5%E9%259B%25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埃德蒙·哈雷&/a&的鼓励和支持下于日出版。该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9%25BE%25E8%%25E5%C2%25B7%25E7%E9%25A1%25BF%23.E7.89.9B.E9.A1.BF.E8.BF.90.E5.8A.A8.E5.AE.9A.E5.BE.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大运动定律&/a&。&/blockquote&&br&&blockquote&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试探性觀點》、《&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5%25AD%259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分子&/a&大小的新測定方法》、《基于热分子运动论的静止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研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AE%25BA%25E5%258A%25A8%25E4%25BD%%259A%%%25E5%258A%25A8%25E5%258A%259B%25E5%25AD%25A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论动体的电动力学&/a&》、《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8%%259C%%E5%258B%25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布朗運動&/a&的一些檢視》。因此这一年被称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E5%259B%25A0%25E6%2596%25AF%25E5%259D%25A6%25E5%25A5%%25B9%259F%25E5%25B9%25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愛因斯坦奇蹟年&/a&”。&/blockquote&&br&换句话说,从经典物理诞生到相对论提出,间隔218年。&br&&br&&b&——经典物理到相对论,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b&&br&&b&——经典物理到相对论,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br&——经典物理到相对论,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b&&br&&br&这句话很重要,所以需要说三遍。&br&&br&而相对论,提出至今才刚过一百年。&br&&br&&br&牛顿之后,是基于牛顿力学的技术爆发;技术积累足够之后,才出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爆发;那么现在,不正是基于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技术爆发期吗?没有这个技术爆发期的积累,就想直接进入下一轮理论爆发?这不想太多了吗,暴发户都不带这样的。&br&&br&&br&&br&而且……不仅如此,现在宇宙学(以及很多其它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用计算机模拟物理/化学过程。各国竞相投资的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就是干这个的。&br&&br&IT技术的爆发,不正是其他领域积累-爆发过程的最有力、最可靠的推动力吗?&br&&br&还IT技术爆发掩盖了其他领域的缓慢……这都哪跟哪啊。&br&&br&——————————————————————&br&&br&以下,是针对某个家伙说的过头话。因为被他胡搅蛮缠的有点生气了。嗯,生气我就输了^_^&br&&br&&br&脱离了具体的历史场景,后世指点江山,放马后炮的“先知”们很好当。&br&但,预言呢?&br&&br&事后看牛顿-爱因斯坦时代,你已经知道了结论,马后炮自然放的砰砰响。但,如果你生活在十九世纪呢?&br&&br&&br&&br&比如说,卡文迪许扭秤实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258D%25A1%25E6%E8%25BF%25AA%25E4%25BB%%25AF%25A6%25E9%25A9%25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卡文迪什實驗&/a&,这个实验估计没几个人觉得很重要。&br&&br&但,它通过一个设计精巧的扭秤,第一次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这才使得对天体以及地球质量的估计才成为可能。&br&&br&没有这一步,后面的很多突破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性突破。&br&&br&而卡文迪许扭秤这类精细仪器/仪表的设计思路本身,当需要精细探索其他领域时,也是一件前所未有的犀利武器。没有它还想要突破?呵呵。&br&&br&&br&类似的,还有&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6%25B2%25B9%25E6%25BB%25B4%25E5%25AF%25A6%25E9%25A9%25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油滴實驗&/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6%25AC%25A7%25E5%E6%2596%25AF%25E7%%25C2%25B7%25E5%258D%25A2%25E7%E7%25A6%258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欧内斯特·卢瑟福&/a&的原子散射实验,以及著名的光电效应、&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8%25BF%%E8%%25E5%25AD%2599%25EF%25BC%258D%25E8%258E%25AB%25E9%259B%25B7%25E5%25AE%259E%25E9%25AA%258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迈克耳孙&/a&探索以太的实验等等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性突破。&br&&br&&br&甚至,最初发现静电、电流之后,知道人们拿它来干什么吗?&br&街头/宫廷表演。用莱顿瓶里存着的电荷,把手拉手站着的一排人电的同时跳起来。&br&&br&——不务正业的富兰克林干的就是这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emo.cgu.edu.tw/yun-ju/CGUWeb/SciKnow/PhyStory/LeydenJar.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前人的足跡-萊頓瓶&/a&&br&——没错,就TM这么逗比。&br&——可就是这种逗比,开创了一个新的电气时代。&br&&br&——当然,来自电气时代的你,肯定不敢像当时的人那样,当面问这些逗比“你们弄这个有什么用啊?”,弄得大科学家好不尴尬,只好反问“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br&&br&现在,当然没有人敢再说“那群玩莱顿瓶的逗比所折腾出来的戏法,根本算不得什么重要的阶段性突破”。&br&&br&&br&阶段性突破积攒多了,这才可能有相对论、量子论之类的划时代突破——这个阶段性突破的积攒,耗时218年。&br&&br&对比牛顿之前,阶段性突破积攒了数十万年,这才总结出经典物理来,这个218年的积累速度,称得上“惊世骇俗”,所以才叫科学-技术大爆炸。&br&&br&再说一遍,科学-技术大爆炸,指的是文艺复兴之后,因为“通过贯彻实证精神,以科学态度研究自然、改进技术”,从而使得人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以指数级速率飞快发展,所以才叫科技大爆炸。&br&&br&——而科学,并不是具体的哪门学科、或者具体的哪个划时代的理论,而是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正确点出技能点的最好方法(当然,将来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谁也说不准)。&br&——只要技能点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点上,科技大爆炸就还在继续。和出没出什么划时代的成果无关。因为说不定下一个划时代成就,先决条件就有几百万个技能点。就好象牛顿力学之后,点“技能点”点了218年,这才把相对论、量子论点出来一样。&br&&br&&br&&br&但,如果你生在相对论出现之前,看这些实验,看一排人青蛙跳,按那些“汽车敢继续烧油就不是突破”的逗比标准来评判,它们……能算什么突破?尤其是莱顿瓶电人那个,再没比它更逗比的了。&br&&br&至于卢瑟福实验、光电效应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是严重的开倒车行为,把原来好好的经典力学理论搅得一团糟。&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荣誉勋章哪个版本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