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原理何时上

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何时上战场?_金羊网新闻_网易新闻
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何时上战场?_金羊网新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何时上战场?_金羊网新闻)
美军对战术激光武器很有热情
虽然激光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国军方的普遍重视,尤其是想将其应用于战略反导等领域。但是由于大气、光学衰减、散热、目标制导等各种困难的存在,战略激光武器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但从21世纪以来,美国军方再度开始重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研发,将其用于执行近距防空、反导、军舰自卫等战术任务,并称其为美军再度领先于对手的神秘利器。
而在高功率战术固体激光器方面,光纤激光武器由于在效率、激光束品质、系统体积、重量、坚固性和冷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正在成为战术激光武器的主要来源。近期,美军研制的多种激光武器的样机,均为光纤激光武器。如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的“圣剑”项目、海军的舰载战术激光武器系统项目与激光武器系统项目、陆军的“区域防御反弹药系统”(ADAM)以及“宙斯-悍马激光弹药摧毁系统”等均采用了光纤激光器。
其中,“圣剑”是一种机载激光武器项目,目标是反光电或红外制导的地空导弹,作战高度在15千米。而美国海军的Mk38舰载激光炮作战目标是大量密集型小型船只、海面舰船、空中飞行器等。2011年,该激光炮对空中和水面目标进行了射击试验。
美国陆军的“区域防御反弹药系统”则主要是为地面部队防御近程空中目标(火箭弹、无人机)的威胁,在2012年和2013年的试验中,该系统成功摧毁了无人机和小口径火箭弹。而“宙斯-悍马激光弹药摧毁系统”则是安装在著名的“悍马”车上,具有反地雷和处理路边炸弹的能力。
除了上述内容,美军还有一些光纤战术激光器项目。现在美军对于战术激光武器的发展很有热情,处于“大面积撒网”阶段。五角大楼在2014年就推出了第三次“抵消策略”,其核心是发展颠覆性先进技术武器,继续在军事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罗伯特·沃克认为,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核心是确立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的优势,在成功躲避敌方精确制导攻击的同时摧毁对方。很多美国军事专家也认为,战术激光武器,显然是第三次“抵消策略”中应重点发展的项目。
2万瓦光纤激光器能用在军事上吗?
那么,中国研发的2万瓦(20KW)光纤激光器,能不能应用于中国的战术激光武器研发呢?笔者认为还有一段距离。
首先,光纤激光武器的关键性部件之一是单模光纤激光器。其代表就是美国IPG光子公司生产的10KW单模光纤激光器。它除了被广泛民用外,也被美国军方大量采购用作战术激光武器的基本模块。
前文所述,美国正在开发和试验中的战术激光武器大多使用的都是IPG公司的这款产品。而该公司在2009年首先研发出10KW单模光纤激光器之后,也毫不掩饰他们对武器市场的浓厚兴趣。
中国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研发的20KW光纤激光器,应该还是多模光纤激光器。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分单模和多模。将几个较低功率的单模光纤激光合成一个千瓦级的输出,应远比千瓦级的单模输出要容易。而此前该公司研制的最大多模光纤激光器为4KW。
如果中国生产的20KW光纤激光器是单模激光器,那么就不是打破国外垄断的问题了,就成为世界第一的激光神器了。因为世界领先的IPG公司也很难将单模光纤激光器提升至20KW,技术界普遍认为单模光纤激光器的上限就为10KW。
那么在战术激光武器领域,能不能用高功率的多模光纤激光器代替难度大的单模光纤激光器。答案是不能。因为多模激光器的功率虽然大,但光束质量差,因此不能应用于激光武器,而只能在工业领域进行应用。因此,中国2万瓦光纤激光器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国外垄断,降低进口成本,使得激光制造技术能够更大应用于我国的高端制造领域。
早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某公司就已经推出了“低空卫士1”激光拦截系统,但研究该系统资料后发现,该系统的输出功率为10KW,和美国同类型武器相比,只能拦截小型慢速的民用无人机,无法应用于军队的战术激光领域。
需要多种技术均取得突破
不过,我们对中国研发类似IPG公司的10KW单模光纤激光器,还是抱有相当的信心。以我国武汉锐科公司为例,在该公司的带动下,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百分之百国产光纤激光器的产业链。
2011年,IPG公司10KW单模光纤激光器主要技术奠基人、拥有国际专利24项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发明专利的美籍教授,就曾到武汉锐科公司考察,对中国国内能够拥有自主产权的国产化、产业化光纤激光器感到震惊和兴奋,并表示愿意与锐科公司合作,促进其加速发展。
一旦中国公司能够研发10KW单模光纤激光器,那么几乎马上就可以通过非相干合成的方法研制出战术激光武器。所谓的“非相干合成法”就是将多个光纤激光器平行地捆扎在一起,沿同一方向引导这些激光器输出光束,这样就能使他们在空间叠加在一起,从而增加了总功率,美军现在好几种开发中的激光武器就是通过这种方法研制成功的。
但是只有大功率的单模光纤激光器,是不是就能突破战术激光武器的全部呢?显然不是。因为这种“捆扎”而成的激光武器不能提高合成光束的亮度,而且光束质量差、射程有限、体积庞大。这种光纤激光武器只能装载在舰艇这种大型平台上,而要装载在战机和地面车辆上,就需要产生亮度更高、光束质量更好的激光,能量的利用率更高,这就需要光束相干合成和光学相控阵等技术。
例如我们前面说到的美军机载激光武器“圣剑”项目,使用的就是21单元的光学相控阵,把21道光纤激光光束合成了单一光束,功率效率超过35%,而且具有大气补偿功能,可以避免大气湍流扰动对激光光束的影响。在试验中,这种低功率阵列可精确击中7公里距离的目标,比现有激光武器提高了4公里多。
另外,美国还启动了“闪电”项目,其作战目标是反光电或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该项目使用了光纤激光阵列,研发目标是比现有激光武器轻10倍且更为紧凑的激光武器系统,以极小的体积和质量搭载到飞机平台上,用于飞机自卫和中程弹道导弹防御。
因此,只有中国在大功率单模光纤激光器、光束相干合成和光学相控阵技术这几方面都取得突破,我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中国的战术激光武器出现在解放军的军舰、战车甚至像歼-20这样的作战飞机上。
苏联激光武器
攻击美国卫星
激光武器从诞生之日起,就曾被视为反卫星的战略性武器。冷战期间,曾有报道称苏联使用激光武器攻击了美国卫星,而后来美国更是自己测试了激光武器反卫星的效果。
日,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控制中心报道称,在印度洋上空的647预警卫星的红外探测器受到来自苏联西部的强红外闪光干扰,不能正常工作。日、18日两天,美国空军的两颗数据中继卫星,由于受来自苏联的红外干扰,又停止了工作。据查,是红外姿态控制仪失灵。
日,美国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托马斯·罗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情报部门业已查明,苏联正在研制一种能够摧毁卫星的激光武器系统。”他接着又说,“但是,这项研究在美国也在进行着。苏联在达到的功率方面也许稍稍领先。”
另外在日,美国用地面化学激光发射装置向美国要报废的军用气象卫星发射激光束。这种被称为MIRACL的红外化学激光器,第一次试验使用高功率激光器分两次照射了位于低地球轨道上的空军MSTI-3研究卫星。激光束击中了目标点——中程红外照相机。被照射后,红外照相机没有产生图像,表明卫星传感器受到了攻击。
紧接着美国陆军又用低功率的化学激光器进行了第二次射击卫星试验,对卫星上的红外照相机进行了3次照射。这次试验的成功是美军激光反卫星武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目前有关MIRACL激光器的后续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公开报道了。
飞机装激光大炮
去拦截战术导弹
相对于美国的MIRACL激光武器,YAL-1机载激光系统的名气就更大了。这种由波音公司研制,装设于改装的波音747-400F、功率达兆瓦级的氧碘化学激光器武器系统,被用来拦截战术弹道导弹。
这种装在飞机上的激光炮,并不能贯穿或击碎目标,而是通过加热削弱导弹外壳,使其在高速飞行的压力下无法承受而自行瓦解。这种激光武器不是光纤激光武器,而是使用类似火箭的化学燃料产生激光能量。每个YAL-1机载激光系统可以携带发射20发燃料,低能量发射对付小导弹时可以发射40发。项目中每次出击还需要有战机和电子干扰机护航。使用时,飞机必须以8字体绕圈飞行尽量滞留于空中,靠近敌军导弹可能上升之处。飞机可以用空中加油尽量延长滞空时间。
这种飞机外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机首部位的大型激光炮塔,而飞机内部则装有二氧化碳激光器,共分成六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和一部SUV汽车一样大,重3000公斤。开火时,5秒钟所发出的能量就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量。
最后这种飞机由于预算缩减,而于2011年被美军取消,并于日飞往位于亚利桑那州土桑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的飞机墓地封存。
激光背后的翻译高手
激光的英文LASER原是“通过辐射受激发射的光放大”的英文缩写,表示光受激放大的过程,而不是放大之后出来的光。
1964年10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主办的《光受激发射情报》杂志编辑部致信钱学森,请他为LASER取一个中文名字,钱学森建议中文名为“激光”。同年12月,第三届光量子放大器学术会议召开,由严济慈主持,讨论后认为这一翻译既正确又响亮,正式采纳钱学森的建议,将LASER正式翻译为“激光”。
(原标题: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何时上战场?_金羊网新闻)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所在的位置: >
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祭祀网站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何时上疆场?
作者:区县联盟
来源:678114.com.cn
摘要:,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战术,激光,武器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祭祀网站术垄断 战术激光武器何时上疆场?克日,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财产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体公司卖力人浮现,我国首台全自主研.
  克日,在“武汉·光谷”激光技术与财产发展创新论坛上,航天科工集体公司卖力人浮现,我国首台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进入装机阶段,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由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所属的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或将于2018年上半年问世并投入使用。那么,这种激光技术和激光武器装备有没有关系?激光武器何时才能大局限走上疆场呢? &
  异军突起
  信心倍增
专题:中国,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战术,激光,武器
(责任编辑:区县联盟)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报》、国际文传电讯社1月25日消…
辽宁省丹东市下属的东港市80后女副市长董海涛近日被质疑履历…
主办:114城市分类网 陕ICP备号-2
联系电话:029—8816666 邮箱:.cn
地址:西安海淀万寿路 邮编:800182
Copyright(C)2017 www.678114.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114城市分类网关于“激光器”的新闻
Wed Mar 07 07:58:19 CST 2018
全球光纤激光器制造巨头IPG光子(IPG Photonics纳斯达克交易代码:IPGP)将于3月7日美股开盘时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意味着这家科技公司即将翻开新篇章。自美股于2009年3月进入上涨周期开始,IPG光子的股价在9年时间上涨了近20倍。
Thu Feb 01 00:00:00 CST 2018
中国超级激光器可撕裂真空 美媒:功率等于世界总电力1万倍核心提示:中国科学家们今年准备开始在上海建造一座100拍瓦的激光器超强激光站,这使得他们走到了全世界众多科学家的前面。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美媒称,物理学家们将要建造威力强大的激光器,强大到足以从真空中剥离出物质。
Mon Sep 04 19:56:29 CST 2017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阮佳闻):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上最大的X射线激光器European XFEL(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在德国港口城市汉堡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设施,European XFEL每秒可发射多达27000个脉冲,亮度比传统的同步加速器光源亮度还要高出十亿倍。这一激光器的成功研发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将对突破当前的科学知识界限大有裨益。
Fri Sep 01 14:53:35 CST 2017
新华社北京9月1日新媒体专电;英媒称,研究人员很快就可以使用德国汉堡附近的欧洲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观察运动的分子。英国《自然》周刊网站8月29日报道,科学家将有一台新的高速摄像机制作运动分子的影片。
Fri Sep 01 08:02:28 CST 2017
Tue Jul 18 22:50:14 CST 2017
网易财经7月18日讯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尔激光”)7月14日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1272万股,计划募集资金2.88亿元,用于帝尔激光生产基地和帝尔激光研发基地项目。
Tue Feb 21 06:57:46 CST 2017
珠海上市企业即将再添新成员。2月17日,证监会核准了1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珠海光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库科技”)成功占据一席之地。按照计划,其将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新股2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
Sat Dec 10 15:11:00 CST 2016
近日,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我国首台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进入装机阶段,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由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所属的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或将于2018年上半年问世并投入使用。
Wed Nov 23 09:39:42 CST 2016
中国证券网讯 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获悉,该院所属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研发国内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有望于2018年上半年问世并投入使用。据科技日报11月23日消息,光纤激光器是继二氧化碳和半导体激光器之后的第三代产品,它由细如发丝的光纤来释放激光能量,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造船、飞机和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3D打印等领域。与传统二氧化碳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耗电量仅为其五分之一,体积只有其十分之一,但速度快4倍,转换效率高20%,且没有污染。
Wed Nov 23 08:17:30 CST 2016
  原标题 我国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将问世记者22日从2016“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所属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研发国内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于2018年上半年问世并投入使用。
Wed Nov 23 01:23:22 CST 2016
据新华社电11月22日,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首台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进入装机阶段,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预计可使进口产品降价40%左右。
Tue Nov 22 19:50:18 CST 2016
Tue Nov 22 18:50:44 CST 2016
22日,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首台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进入装机阶段,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预计可使进口产品降价40%左右。
Thu Sep 22 13:52:00 CST 2016
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汤森路透集团当地时间日上午发布了其2016年引文桂冠奖名单,预测在今年或不久的将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精英。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物理学家RonaldW.P.Drever、KipS.Thorne及RainerWeiss,他们设立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使检测黑洞所产生之引力波成为可能。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4日公布最终结果,黑洞所产生引力波的探测受到天文学界广泛关注。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云财经
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Sorry, the page now can not be accessed.
你请求访问的页面,暂时找不到,我们建议你返回云财经首页进行浏览,谢谢!关于“中国光纤”的新闻
Mon Dec 12 11:59:22 CST 2016
中国证券网讯 CRU中国区总裁约翰·约翰逊预测称,全球光纤光缆2016年总需求将达到4.25亿芯公里,其中中国占57%。据中国通信网12月12日消息,在11日的2017亨通集团与媒体互动交流会上,约翰逊作了《中国市场决定世界光纤光缆产业格局》的主题演讲,分享了CRU眼中的全球光纤光缆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并特别强调“中国在全球光纤需求中占最大的份额”、“随着中国的需求高于预期,全球光纤光缆需求2016年将再创新高”。
Sat Dec 10 15:11:00 CST 2016
近日,在“武汉·中国光谷”激光技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我国首台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进入装机阶段,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由中国航天科工四院所属的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或将于2018年上半年问世并投入使用。
Wed Nov 16 12:05:00 CST 2016
中国光纤(03777.HK)0.000 (0.000%) 公布,全资子公司四方通信已中标中国移动2016年度软跳纤、铠装跳纤、光缆交接箱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的软跳纤项目,在相关项目中标的八个企业中,四方通信排名第一,并获得软跳纤产品集中采购的最大份额。
Tue Nov 15 17:12:00 CST 2016
中国光纤(03777.HK)0.000 (0.000%) 公布,附属公司四方通信正於河北省石家庄市兴建大数据云中心,项目一期计划於2017年12月投入运营,预期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河北省电信分公司全数承租。
Thu Oct 13 08:41:00 CST 2016
中国光纤(03777.HK)0.000 (0.000%) 今早起停牌,原因有待公布。(ta/w)(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
Tue Aug 11 01:01:44 CST 2015
继今年初成功狙击桑德国际(0967.HK)后,做空机构EmersonAnalytics(下称“爱默生分析”)再度出手,盯上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光纤(3777.HK)。8月10日早盘,中国光纤突然宣布公司股票自10点30分暂停交易,停牌前股价尚未出现大跌。
Wed Aug 22 12:44:15 CST 2012
网易财经8月22日讯中国光纤网络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今日发布了2012上半年业绩。期内公司营收为7.1亿人民币,同比增14.4%;净利润1.1亿,同比增11.5%;毛利率26.1%,而去年同期为27.4%,公报对毛利下跌做出的解释是生产设备折旧增加,及售出较多毛利率较低的产品。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