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魔剑闪电轰顶加点如何加点.是射程还是延迟引信

R-73空空导弹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R-73空空导弹
1982年,“三角旗”导弹设计局研制成功R-73K(西方国家称之为AA-11”射手&)近距空中格斗导弹。这种导弹采用了舵面位于弹翼前的“鸭”式气动布局,弹翼上采用了稳定副翼,弹翼前采用了前升力小翼,弹翼和舵面位置呈X形,并对称。是90年代世界上性能最好格斗型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之一。
R-73空空导弹发展沿革
R-73空空导弹研制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越南战争失利后,美国开始研制第四代战斗机:F-14和F-15。像F-16和F/A-18战斗机一样,这些战斗机有意增加其空中优势——这自然包含近距离空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苏联为了与西方国家保持均势,研制了一套新一代的前线战斗机,后来称之为苏-27和米格-29。考虑到需要新的导弹去适应新的战机,一种特别改进的R-60M导弹出现了(它的改进将会在几年内完成)。然而它也不能完全满足这种新的需求。据分析,新一代导弹必须有高机动性和全面攻击性能。
1973年时的苏联空军除第4代中程空对空导弹外,也需要新型近程格斗导弹(射程12—20公里)或格斗导弹(射程小于10公里)。
日决议声明了由“闪电”设计局设计苏-27和米格-29特用的高机动性小型格斗导弹:K-73导弹。一开始,这种导弹被设想成R-60导弹的改良版,但是考虑到高机动性的需求,允许把它的重量增加到在R-60和R-13导弹的重量之间。同时通过的另外一项决议委托“三角旗”设计局研制全天候的格斗导弹,其应拥有K-13家族的升级版:K-14导弹所包含的红外线搜索系统,并有卓越的气体力学性能。
R-73空空导弹研发设计
锦旗设计局提出的K-14是在已装备苏联空军的R-13与R-13M1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气动力控制及彩虹(Raduga)全向红外制导头,并增强抗过载能力以提高机动性。K-14与R-13、R-13M1具有很高的共通性,因此可轻易换装于米格-21、米格-23、米格-27、雅克-28P、苏-22等战机上。
闪电设计局提出的K-73最初计划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及非全向红外制导头,但前苏联根据对未来近程空战环境及美国近程格斗导弹的技术分析,认为新型短程导弹必须装备全向红外制导头,因此K-73装上了灯塔(Mayak)全向红外制导头,K-73的尺寸与重量都因而增加。另一方面闪电设计局存1976年发现,仅靠推力矢最控制的导弹,当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后,推力矢量控制就不能发挥作用,无法有效控制导弹了。而K-73设计最大射程可达20公里,有相当一段距离是在发动机燃料耗尽后依靠惯性飞行完成的。这对K-73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因此闪电设计局最后改用推力矢量控制、气动控制面两种控制方式。至此K-73重量达105公斤,成为现役R-73导弹的雏型。
1976年,K-14与K-73基本完成慨念设计,其中K-73的外形和结构显得相当前卫,技术上也比K-14更为先进。但由于K-14与当时正在服役中的R-13有高度通用性,这使得苏联空军可以用较少的经费完成采购和换装,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较短。一时间,苏联军方难以抉择。在苏联空军犹豫不决的这段时间里,K-14得以与K-73H步发展多年。但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考虑剑K-14已无法适应未来空战需要,且锦旗设计局此时正忙于K-24、K-27、K-33等计划而无暇为K-14的设计进行大幅修改,因此闪电设计局的K-73成为前苏联唯一种第4代近程格斗导弹。
尽管K-73是闪电设计局的研制成果,但在定型生产阶段,却归属到锦旗设计局旗下。因为,苏联政府于1976年将闪电设计局改组成闪电科学与生产联合体(N P OMolniya),并逐步过渡到以空间科技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包括设计“暴风雪”号(Buran)航天飞机。因此到1982年,闪电设计局内负责K-73的人员全部转归锦旗设计局,这使得锦旗设计局成为前苏联最大的空对空导弹研制单位。
R-73空空导弹定型生产
1985年R-73空空导弹定型服役。
R-73导弹被赋予K-73E的名称出口到国外。1988年首次被运送到东德。在西方的命名法中,这种导弹被称作AA-11&射手&。当R-73导弹和安全装置“Shel-3 UM”结合后,能使飞行员在近距离空战中获得空中优势。这在前华约国家(尤其是东德)使用R-73的首次联合演习期间,被一些北约组织的飞行员所证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际展览期间,“三角旗”设计局展出了各种不同的改进了的R-73导弹,特别是展出了使用向后发射功能攻击航空器的示意图。它可以对付从后部接近的威胁。R-73导弹的射程在0.3到20千米之间,并且在20千米的高空可以命中目标。最初的重量是105千克,导弹长度是2.9米。直径是0.17米。翼幅是0.51米。控制面宽0.38米。最高目标速度是2500公里/时。弹头重量是7.4千克。米格-29、苏-27及其扩展机型装备了这种导弹。
R-73于一出世就成为美国AIM-9“响尾响”近距空空导弹的可怕对手(R-73系列在各方面据推测都优于美国的AIM-9M导弹,因此促使了响尾蛇和其他短程空对空导弹的发展,诸如AIM-132 ASRAAM,IRIS-T,MICA IR,Python IV以及在2003服役的最新响尾蛇改良型,AIM-9X。)。由于苏联解体,R-73“箭手”的发展遭遇困境。但俄罗斯空军没有放弃对它的改进计划,条件稍有好转即着手改进。实施这个改进计划的是俄罗斯“三角旗(Vympel)”导弹设计局。改进型R-73导弹的研制工作从2004年开始。
R-73空空导弹技术特点
R-73空空导弹整体设计
“超机动性”要求K-73导弹可以执行大离轴角的攻击(大约40°)。在这种角度,传统空空导弹完全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大攻角的机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翼面的改变对格斗导弹的效果很差。如果要满足第一代K-73导弹体积小而重量轻的要求,全方位搜索就不可能了。不过,曾与莫斯科“Geophisica”设计局共同研制出“灯塔”(OGS MK-80)搜索系统的基辅“兵工厂”设计局有一种新的搜索系统,它搜索目标的角度可以达到60度,比R-60对应的搜索系统大几倍。后来,K-73平衡圈环极限从每秒60度的最大角速度增加到75°。“灯塔”搜索系统包含新的、有效反干扰(曳光弹)的装置。除了增加光电探距仪的距离外,还应用了脉冲-时间的信号调制系统,而且引进了带有几个独立频道的数码信号处理系统。为了提高命中率,运用了指导逻辑以便命中敌人发动机喷嘴。这就能让弹头能够破坏航空器至关重要的部分,比如:飞机驾驶舱。
尽管对高命中率的需求不高,K-73的研制者更侧重的是“灯塔”搜索系统。因为实践证明,飞行员们迟早会提出对这种大离轴角攻击能力的要求。要满足这些性能,就需增加K-73的尺寸和重量。
最初,无翼设计限制了导弹的机动性,导弹在跟踪目标的时候,通常需要进行大角度攻击,这种设计通常是不利的。设计者想象出一种新的导弹,这种导弹没有气体动力控制面,而是用六个大的悬臂代替。
然而,气体控制单位的使用限制发动机驱动的飞行时间。很显然,这降低了作战的灵活性。通过以G.德蒙铁夫为领导的小组的重新评价,决定采用与K-60导弹类似的气体力学的设计。然而,与原型不同的是,当导弹安装一个带有传统回旋装置的自动驾驶仪的时候,它具有转弯稳定功能。运用运动学连接辅助仪并不增加导弹重量。这是因为早期的飞机尾部已装有表面引动元件去实现气体动力控制单位的运作。对于控制代码,自动驾驶仪从击角度以及安装在稳定器之前的传感器的信息来判断。像R-60导弹一样,它还能确保空气动力控制面的气流垂直。
在导弹的第一部分,一系列传感器、稳定器和控制平面在导弹前端形成的典型“瘦圆锥”结构。在第二部分前端,空气动力控制面和与之连通的空气动力连接器为操纵发动机服务。这个装置位于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近发引信装置之后。第三部分是一个固体推进剂发电机。它趋使流体送到空气动力控制调节器并且通过气体管道进入主体。这可以使安装在导弹尾部的补助翼和排气叶片工作。第四部分由一个伸缩弹头组成:弹头内是一个安全保险装置。弹头爆炸半径大约是3.5m。第五部分是一个单一模式的固体推动剂电动机。导弹的尾部是由补助翼的驱动器和空气动力叶片组成。
除了发动机是钢铁制成的以外,大部份的机身是用铝合金制成的。除了后面几部分用凸缘结合连接外,其余部分都用插销连接。完全装配好的导弹装在一个密封的木制包装箱内被运送。导弹使用P-72或P-72D挂架(APU-73-1或APU73-1D)。作为两个“空对空”导弹设计组的联手的成果,K-73导弹的改进在“三角旗”设计局完成了。日,这种导弹被赋予编号R-73,开始服役。R-73导弹的最大射程是30公里。总体上看,导弹的性能超出了预期目标,然而导弹的重量是最初设计方案的1.5倍。
R-73空空导弹离轴发射
所谓“离轴发射”,就是载机能以偏离机身纵轴线很大的角度发射导弹,使得载机无需将机头对准敌机就能发射,这极大的颠覆了从空中格斗出现沿用至今的“机头对准目标”的法则。与头盔瞄准具(HMS)搭配,飞行员只要在瞄准具许可角度内看到目标(苏-27S的可看±60度),R-73就能加以锁定并攻击之[1]
在近距离轴火控时,有没有雷达是没什么影响的,因为向前射程30公里的R-73改进型向两侧的射程会下降,不会有30公里那么远,打后面的目标时,射程更只有8-12公里,已在R-73自身制导头的探测距离内(R-3的制导头探测距离为20公里,新型可达25公里),因此只要确定目标在离轴发射射程之内(例如用目视,只要人眼看得到),让导弹射出后转向目标方位,由制导头自行搜索即可。此过程只需指引方位,不需测距,这种情况下红外线探测器就够了,且精确度优于雷达。故苏-30MKK、苏-33UB等战机上的环场红外线探测器,已足以支持其全周界防御功能[2]
R-73空空导弹制导系统
R-73K导弹装带有深致冷光电探测器的红外寻的制导系统,这种系统大大提高了寻的的灵敏度和截获目标的距离,并保证了导弹的全方位攻击能力。目前,俄罗斯国土防空兵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都装备有这种导弹。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飞机机头偏离目标达55度的条件下仍可发射导弹;另一特点是能与头盔瞄准具连接,飞行员“看准”哪一个目标,导弹即同步跟踪,提高了作战效能。
俄罗斯“三角旗”设计局最近透露了R-73近距空空导弹的两种型别:一种是R-73EL,采用改进的激光近炸引信,可提供出口;另一种是仍在研制的K-74ME,将装具有60°离轴能力的新导引头,而普通R-73导引头的离轴角为40°。新导引头更加灵敏,可使其最大攻击距离从30千米增加到40千米。
R-73空空导弹动力系统
R-73向后发射型已由苏-27作了试射。它是一种修改的R-73,在支架和发射轨上向后挂载,而且装有一个助推器。其面向前方的助推器喷管由一个气动整流罩覆盖,整流罩在助推器点火时被吹掉。助推器使导弹离开发射架,而且克服导弹的大部分负速度。接着主发动机点火,脱开连接的助推器,而且推力的增加使导弹在发射飞机后部30米时克服导弹的负速度。然后,在发射前锁定目标的导弹导引头继续跟踪目标,而加速的导弹弹体在助推期间燃气舵偏转器的帮助下,可作±180°的转弯,使导弹飞向目标。发射飞机的飞行员不能目视确定这种导弹已锁定于所选的目标。然而,与从发射架向前发射,并转向后半球飞行的导弹比较,维姆佩尔这种向后发射的方法可在发射前锁定,并减少攻击目标所需的时间。向后发射R-73的最大攻击距离为10~12千米,最小攻击距离为1千米,而且可攻击50米至13000米高度的目标。它在离发射轨达60度角可进行有效攻击,而且可在亚音速和超音速情况下发射。向后发射R-73可能首先在苏-32FN上使用。
R-73空空导弹衍生型号
R-73基本型系列
弹长2.9米、翼展0.51米、弹径0.17米;发射重量105公斤、弹头重7.3公斤;其最小射程300米,最人射程则为20公里,探测角度±45度,目标对制导头角速率需小于60度/秒,目标高度20-20000米,目标过载需在12g以下,目标速度不大于2500公里/小时,载机过载8g以下,对固定翼飞机一类目标的杀伤率为60%。安装的MK-80全向红外制导头探测距离10-15公里,发射前视野±45度,射后±60度,从制导头锁定目标到发射只需1秒。
R-73基本型系列包括R-73K、R-73L、R-73E、R-73LE,其差异仅在引信以及使用对象。R-73K是全系列最早的苏联空军自用量产型,采用无线电引信,在安装有激光引信的R-73L问世后就被取代而停产。R-73E与R-73LE分别是R-73K与R-73L的外销型[1]
R-73LE是R-73L型导弹的外销型号
R-73LE导弹尾喷口特写
R-73M1(R-73RDMl)型
其尺寸、射程、制导头视野与基本系列相同,只是技术比较先进,可能采用与R一73M2一样的探测元件[1]
R-73M2(R-73RDM2)型
又称为R-73。R-73M2的弹长增加到3.2米,冀展缩至0.404米,发射重增至115公斤,采用初期惯性导航,无线电巾途修正加末端红外制导,住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种超视距攻击的中程导弹。其前向动力射程30公里,保证杀伤射程13公里。制导头发射前视野±60度,发射后±80度。
R-73M2采用MK-80M红外制导头,用灵敏度更高的中长波探测元件;配备可程式化新型电脑,抗干扰能力更强,对战机的探测距离约15-20公里。MK-80M制导头解析度高,可辨识目标热辐射分布,能在命中前约1毫秒计算出目标的中间部位为命中点,增加杀伤率。
R-73M2最具特别的功能的是它可掉转180度攻击后方目标。使用时,载机先通过资料链引导导弹转向,待完成敌我识别,确认不会误击友机后再启动制导头,这种发射方式已在苏-35上试验成功。据说与机上的雷达告警器配合使用,还可用此方法拦截来袭导弹。其在向后射击最大射程8-12公里,最短射程1公里[1]
按照俄罗斯/前苏联的空对空导弹命名法(研制中用K开头,定型后用R开头),该型导弹目前应称为K-74ME,它是以R-73为基础发展的新一代空空导弹,弹上的制导、动力系统均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射程增加到40公里,据说制导头视野可达±80-90度[1]
R-73空空导弹性能数据
R-73空空导弹服役事件
使用此种导弹的飞机有米格-29、苏-27、苏-32和苏-35,而且可由新型的米格-21、米格-23、苏-24和苏-25战机所携带。它也可被俄罗斯攻击直升机所配备,包括Mi-24、Mi-28和Ka-50。据说,中国从俄罗斯分别进口了约1500枚R-77/RVV-AE(AA-12)和约3300枚R-73(AA-11)。[3]
俄制米格-29战机挂载的R-73近距格斗导弹
R-73空空导弹总体评价
R-73(北约代号为AA-11箭手)由三角旗机械生产设计局所开发,是研发来取代早期在苏联战机上所使用的短程R-60(AA-8蚜虫)导弹,计划于1973年开始进行,第一枚导弹于1985年服役,以美国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为对手,目前是俄罗斯最新的短程空对空导弹[4]
日本《军事研究》2014年10月号刊登日本前航空自卫队飞行开发实验团司令官肋俊幸的一篇文章,题为《世界空对空导弹的技术动向及主要国家的运用和开发状况》,其中评价R-73:“在近程空对空导弹领域,出现于1985年的俄罗斯R-73(AA-11)防空导弹是世界上最早通过气体动力控制和推力矢量控制实现高运动性的导弹。其离轴发射能力,在使用头戴式可视设备时,达到以机头为中心正负75度。所谓离轴发射能力是指,攻击机对正前方以外目标的攻击能力。R-73的离轴发射能力大幅高于西方国家1982年起装备的AIM-9M。R-73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德国评价为比当时西方导弹领先一代。[3]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新浪网.日[引用日期]
.新浪网.日[引用日期]
.新浪网.日[引用日期]
.环球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收藏的论坛
军事书籍研究 《从建立新军种到闪电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各国军队都乘机将战争中出现的武器方面的进步加以吸收,尤其注重坦克和军用飞机。吸收的方式就是以1918年德国人的战术革新为基础的那种原则,我们称之为20世纪战斗队。这原则就是火力队和实施机动的突击群相结合,每个战斗群相互之间和总的作战计划之间互有关联。1939年的装甲师、空中突击队、英美登陆队都是火力队和实施机动的突击群相结合的例子。这是充分发挥空运、战斗航空兵、装甲车辆、登陆艇、海军火炮等各种军事装备和军事手段作用的一种方式。联合勤务特混部队的组成就是企图将海、陆、空部队的进攻能力和支援能力相结合,以执行单一的任务。   协约国一方的估量和军事行动  两次大战之间,西方各国关于装甲兵的军事指导思想存在着矛盾心理。象英国著名的J&F&C富勒少将及其信徒巴兹尔&利德尔&哈特和法国的J&B&埃斯蒂安纳少将等热情支持者都明确预言装甲兵将有巨大作用,虽然他们的理论有些言过其实(富勒承认这一点,但并未将这一点报告关键的领导人)。上述三位军人作风细致,但脾气急躁,在坦克方面所提主张,往往过于轻率而容易引起争议。这种种情况可能影响了他们的上级,从而低估了装甲兵的潜在能力。还有一点很重要,军事领导人往往并不愿意将尚在试验中的东西,贸然取代成熟的武器及其理论,这是可以理解的。协约国在革新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冷漠情绪,这点不可否认。例如在法国,当国防部长保罗&雷诺想在1935年组建装甲兵部队时,遭到了军、政界人物的反对而未能实现。他们认为在现代战争中,胜利的关键是防御而不是进攻。   作这样一般的回顾就像一般的概括,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反对装甲兵的观点含有多种因素,有些是基本因素,有些是从一国国情和政治衍生而来的。法国依重防御工事,认为防御火力效果可靠。英国相信,依靠其海空军力量能够避免卷入未来的欧洲大战,保证其岛国安全。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惨重,人们厌战情绪遍及四方,形成了强烈的和平主义潮流。尤其在英国和美国,许多人直截了当地主张国际间交往应排除与战争的任何关系。在美国,和平主义与孤立主义情绪有关。孤立主义的基础是该国与世界各大国隔着广阔的大洋,具有安全感,让别人打他们自己的仗去,美国自己资源丰富,再也不必介入战争。  西方国家并不是要放弃坦克,只是把坦克仅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起到辅助步兵的作用。这个观点不仅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所证实,而且还留下数以千计的剩余坦克可资证明。当时坦克速度慢(每小时4-8英里),限制了行程(12-25英里),机械性能不可靠,装甲防护力弱,武器不足,这样就把装甲兵的发展局限于与步兵同步,并接受了步兵的战术思想。这种状况延续到所有老坦克都磨损报废才停止。   坦克在设计和性能上的改进,成果丰硕。30年代制造的新式坦克就是这些成果的体现,其中坦克悬挂装置、装甲、发电和传动装置以及车辆自身之间的通讯联络最为重要。此外还有液压气动装置,可增大火炮威力而不增加后坐力。陀螺稳定仪,在理论上讲可使坦克在行进中进行稳定射击。斯温顿所预见的装甲车辆无线电通讯系统也是成果之一。虽然上述成果在理论上还未达到预想的要求,30年代的坦克也远非富勒所想像的那样理想,但与1918年笨拙的装甲车相比较,是一种很大的改进。就像1906年的无畏号战舰是1862年班长号的改进型一样,进步很大。坦克改进后,车速、行程增大,在通行性能,机件的坚牢度,单车和集体的机动性等方面都日益提高。  但是,从理论上人们仍然把坦克归结为步兵支援武器,把坦克武器限制在与杀伤人员的自动武器和小口径炮的同样水平上。虽然研究装甲兵理论的人赞成坦克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将引起坦克对坦克的作战,但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陆军中具有反坦克能力的坦克却很少。从法国加厚坦克装甲,英国提高坦克机动能力的情况看,各国已经从一般意义上模糊地预见到坦克战的可能性。对此,美国决策人员却并无多少印象,美国步兵、骑兵之间内部争吵不休,法律限制坦克只能作为步兵武器使用。   英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留了坦克部队,但实力大为减少。他们沿着两个独特的方向发展坦克:一是发展归属坦克部队并在其中作战的&巡洋坦克&,二是发展在步兵控制之下直接作战的&配属坦克&。美国在年的演习中试验了机械化诸兵种合成部队,1932年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组建了第七骑兵旅(机械化部队)。为完成组建任务,美国陆军把机械化部队的坦克称作&轻型装甲车&,这权宜之计虽然荒谬,但也必要,因为这样可以巧妙应付把坦克作为步兵武器使用的法律限制。法国保留坦克营的唯一目的是支援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才开始组建装甲师。组建之后,也很难抵制要把坦克分往各步兵部队的要求。  德国人的估计和军事行动  在德国,需要坦克的理由很多,上层也有发展坦克的眼力和胆识,但情况与其他各国完全不同。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队不超过10万人,特别禁止德国拥有装甲车和战斗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半由于工业条件限制,德国很少使用坦克。战后,在汉斯&冯&泽克特将军领导下,偷偷地加强了军事训练,重点放在装甲兵及其理论的训练和学习。德国起先注重机械化以代替被凡尔赛和约所严加限制的兵力。德国总参谋部认真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教训,结合装甲车辆在野战训练试验应用中的经验,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满足替代人力不足的需求,这在军事上震撼了全世界。  德国隐蔽试验计划需在协约国控制委员会监督之下进行,这个委员会负责执行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条款。德国人竟然和俄国进行秘密合作,以欺骗控制委员会。德国陆军部队以其建制的摩托化步兵和工兵发展为装甲师。自行火炮的发展较慢,近程步兵突击炮的发展较快。训练开始用的是卡车车身制作的假坦克,以代替凡尔赛条约禁止的真坦克。德国人在突然袭击和装甲部队快速作战理论方面的发展比协约国原来想象的都要先进。  德国装甲兵得到发展,并不是因为大家已经认可,也不是出于军事统治集团的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装甲兵的热情支持者也遇到了许多类似的阻力,如惰性、狭隘观念以及职业军人团体的公开反对等。但在德国具有其他西方国家所没有的某些有力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   德国并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继承过有关坦克的特殊理论,也没有如协约国那样拥有过剩的旧坦克那种累赘。德国以其参谋总部研究分析军事问题的传统习惯,比较易于接受改良的新坦克及其使用的战术理论。当德国能够购买或制造坦克时,他要求坦克设计先进,操作运用的理论也要先进。当德国坦克出现时,无线电报话已经发展,司令部门已经能够借以对装甲部队进行控制和指挥。  和协约国相比,虽然德国在战术理论和编制方面具有远见,但仍然把装甲兵仅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协约国倾向于把这个工具作为步兵的助手,德国却认为,要圆满贯彻坦克使用原则,必须把装甲兵集中,组成装甲兵师、装甲兵军,并与摩托化步兵师一起作战。摩托化步兵师是为扩大快速行进坦克的战果而专门组建的。由于缺乏建制的自行火炮,德国空军考虑用俯冲轰炸机提供与机动火炮相等的火力以支援快速行进坦克。   1935年德国空军亮相,开始试飞容克Ju-87俯冲轰炸机样机,试飞成功,驳回了许多德国军官的反对意见。1937年出现了首批实战的容克Ju-87,这些飞机列入编队,在有关空军大队长指挥下,以代替机动火炮。后来,这些飞机安装了叫啸装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富勒所强调的鼓励或瓦解士气的作用。飞机与坦克协同并不始于德国,斯温顿在他的1916年装甲兵概则草稿中就已提到过飞机的使用问题。1918年8月英国进攻亚眠时,就把双座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型飞机一个中队配属坦克部队,进行紧密火力支援;使用一个中队的索普威思骆驼型飞机,试验能否起到反坦克火炮的作用。富勒在《野战条令(三)》讲义(1932年)中写道:&坦克和飞机是互为补充的,从长远看,只有其一,而无其二,则不可能安全地进行作战&&在未来战争中,坦克和飞机的协同将远比坦克和步兵的协同重要。&然而在作战需要,又要进行野战试验的双重压力下,真正发展了&坦克-飞机协同作战&的是德国人。   30年代早期,德国陆军秘密发布命令制造装有37毫米口径火炮的轻型坦克和装有75毫米口径的中型坦克,并要求以低碳钢制造,而不用装甲钢板。在总部参谋官海因茨&古德里安中校的鼓励之下,于1931年,一支坦克部队逐渐组建完成。1932年德国又以从英国购买的卡登-劳埃德履带高射炮架为底盘制造了一些训练坦克。这就是年间实际参加作战的一型坦克。  希特勒当总理后,他不仅赞成和支持年轻的装甲部队的宗旨,而且在1934年下令,公开制造装甲完善的、设计方面符合新战术要求的坦克。这次任务十分紧迫,终于在日德国首批建立了三个坦克师。坦克师的编制如下:  一个坦克旅,包括二个坦克团,每团二个营,每营四个连,每连十五辆坦克,全师共有240辆坦克。  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包括一个步兵团和一个摩托车营,步兵总数约3000名。  一个反坦克营,包括三个连,起先装备了37毫米炮。  一个装甲侦察营,每营有二个装甲车连,一个摩托车连,一个混合连。装甲车总数约有50辆。  一个炮兵团,每团二个营(每营六个炮兵连),装备有牵引轻型榴炮,每师72门。  一个摩托化通信营。  一个摩托化轻装工兵连。  在西班牙内战(年)中,对于装甲兵及其学术理论的考验,一般较为失望,得失并无定论。德国人却把装甲兵的失败归因于缺乏经验,坦克乘员不全,指挥失当和友邻部队的缺点等等,这是正确的。他们对于空中侦察的结果和利用俯冲轰炸机对付炮兵表示满意。总的来说,德国人相信他们的编制和学术理论的正确性已为西班牙内战的经验所证实。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敌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除有将近一百个步兵师之外,还集中了六个装甲师和四个摩托化步兵师,意在扩张战果。在骑兵的坚决要求之下,还组建了三个轻型师遂行传统的侦察和搜索警戒任务。波兰战役中,装甲师被用作突破的工具。从战役的性质来看,装甲部队扩张战果的潜力并未充分发挥。  1939年波兰战役之后,装甲师有了加强,计增编了一个高炮营,一个航空侦察中队,一个供给营,原有工兵连扩编为营。发现轻型师战斗力不强,机动力不足,不宜继续存在,所以三个轻型师在波兰战役之后,全部改编为装甲师,第二年冬天又新组建一个装甲师,所以在1940年入侵法国时,德国已有十个装甲师。  这十个装甲师装备2574辆坦克,其中135辆用作指挥车。2349辆作战坦克有四种是德国型号,两种是捷克型号。其中装备20毫米火炮的德国马克II型数量最大(40%)。  年秋天之际,当时指挥19军的古德里安将军强烈要求使用装甲部队开辟突破口并扩张战果。虽然他的意见与总参谋部计划局长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完全相同,但对于他们的建议,陆军高级司令部感到怀疑。在日和14日的两次重要的图上演习中,古德里安应用他的部队扩大战果,获得明显效果,他和曼斯坦因战胜了昔日的怀疑论者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将军。曼斯坦因在阿登地区的闪击突破计划和古德里安的突破的观点都被采纳了。1940年5月古德里安实施进攻时,势如破竹,15天内就打到了英吉利海峡。  德国在准备坦克战中,将物质因素和原则理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自拿破仑全盛时代以来,还未见到这样完美的结合。法国和英国在30年代后期才迟迟开始组建装甲部队。法国认为装甲兵仅仅是支援步兵的,这一观念根深蒂固,所以直到1938年9月法国才成立了第一个装甲师。这个师包括四个重型坦克营和二个配有初级支援分队的摩托步兵营。每二个坦克营又组成一个团。1940年1月组建了第二个装甲师,同年5月又组建了第三、第四个师。此时每个团又重新改编,编有一个重型坦克营,配备34辆坦克,一个轻型坦克营,配备45辆坦克。全师共有坦克158辆。摩托化步兵分遣队减少到一个营。炮兵减为二个群,每炮兵群配属12门牵引炮。1940年5月投入战斗时,这些师装备不全,训练不足。而且,大部分装甲兵部队只进行逐次突击,收益甚微。英国是激进而精明的坦克战倡导者的故乡,但在发展坦克师方面竟然比法国还落后。尽管英国已对各种类型的机械化部队进行了相当规模的试验,直到1938年才组织了装甲试验师,作为机械化骑兵师使用。英国在1939年4月才开始组建现代意义上的装甲师,这种师包括轻重型坦克旅各一,每旅三个坦克营,全师共有坦克321辆,一个摩托化步营,一个&支援大队&。这个支援大队由一个摩托化炮兵团和一个工兵连组成,炮兵团拥有16门炮。战争爆发时,这个师装备不充分,所以当德国人首战获胜以后,才调到法国,且未接战。  采用闪击战  德国关于装甲兵编制和战术的观念,对于积极大胆使用装甲兵及其与支援飞机密切协同的观念,大家从1939年的闪击战就已看清楚了。这一点集中体现在1940年欧洲西部的战役,这是战争史上一次势如破竹的胜利。冯&龙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的装甲兵先头部队尽力通过阿登地区,15天内到达了海峡地区,然后北向比利时,与冯&伯克的B集团军会师,把盟国部队困在两个集团军和海峡之间。在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的全力支援下,大部分英国远征军进行了&奇迹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军的重装备被悉数抛弃。6月5日英军从敦刻尔克完全撤退之后,重新集结的德国陆军南下越过索姆地区,迫使法国在三星期内投降。就这样,闪击战的型式形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新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中,技术上出现了惊人的发明和改进。例如无线电引信、&锥形装药&、火箭筒(反坦克火箭的原型)、无后坐力炮、火箭(消失了一个世纪,又回来了)以及伴随出现的炮火瞄准和控制方面的改良。机动军用器材、快速坦克、自行反坦克火炮和其他越野车辆的广泛改进,结合在一起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强了机动作战的能力。  从古斯塔夫&阿道夫时代以来,美国陆军在加强炮兵火力方面的发展,意义最为重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在俄克拉何马州西尔堡的野战炮兵学校发展了集火射击技术。单一的射击指挥所能够在宽阔的阵地上迅速而准确地指挥许多炮兵连,或许多炮兵营的火力进行转移,因而炮兵火力效果增强了许多倍。火力集体转移的能力和对单一目标的多炮同时弹着集火射击技术,形成了瓦解士气的强大摧毁力。美国在战场上的火力优势确非其他国家可比,不过苏联同样重视火力,他们以数量充质量,即以炮的数量代替技术改进的不足。   德国人偶尔发现其高初速88毫米高射炮用以反坦克非常有效。事实上,那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炮,在平地或起伏地形上亦可用于常规的火炮支援,在那种地形上,低伸的弹道不构成障碍。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在北非沙漠中使用88毫米火炮的效果最好,他积极调遣88毫米炮与装甲兵一同前进,形成威胁性极大的火力基地,基地周围的坦克迅速向前机动,使英军惊恐万状。  1941年美国、英国同意在两国分工生产当时还在设计之中的新武器。美国负责发展英国首先设计的无线电引信。英国科学家曾致力于设计测试大气电场变化的设施,但美国科学家断定这种静电设施不如雷达引信有前途,所以在最后发展中,用的是雷达引信。这种引信是装置于普通炮弹顶端的小型雷达。当小型雷达感知附近导电体时,炮弹即行爆炸,临近固体目标时,如树林、地面或飞机时,就触发引信,一般在离目标20英尺到50英尺时在空中爆炸,形成数百片具有杀伤力的散射弹片。  无线电引信第一次用于布尔基战役的地面战斗中,不久之后就在英国用以抗击V-1火箭,效果很好,在太平洋战场上曾用于高射炮弹。使用这种引信,不再需要调整空中爆炸的高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曾研究过炮弹空中爆炸问题,遇到很多困难),瞄准飞机,也不必如定点射击时那样精确。但是据《布尔基战斗》作者休&M&科尔说,那种作用&被严重夸大了&。  战前,英国、美国和日本各自独立地设计武器、装备,研究技术以改进突击登陆战。三国都发展了浅水艇和斜板卸载登陆艇,使登陆部队能够靠近滩头,卸载迅速。在战争期间,英、美制造了如坦克登陆艇、步兵登陆艇等远洋舰船,把突击部队运送过海洋,把作好战斗准备的部队运往敌方滩头。  19世纪在陆战和海战中都用过火箭,但是从效果看,壮观有余,杀伤力则不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火箭型导弹才真正成为有效的军用武器。从1945年以来这类武器都有迅速改进(见第27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罗伯特&H&戈达德博士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和计算表明,燃烧液体化学混合剂所获推力和末速要大于以前使用的固体推进剂。戈达德博士发明的火箭是具有简单高压推进系统的自由飞行器,他除了在美国提供了描述其试验和成果的技术文献之外,在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通信时,也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  这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欧洲尤其在德国是得到了承认的。德国火箭学会成立于1927年。在奥地利、英国和俄国也进行了液体推进火箭的实验。希特勒很重视火箭式导弹的潜力,他建立了工程师、科学家专门小组来加以研究发展。他为此花了无数金钱,并深信如用以攻击英国,会摧垮英国人的战斗意志,因为这种火箭会导致严重破坏和巨大伤亡。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后,德国亚音速脉动喷气式V-1火箭第一次发射,它精度很差,易被侦察发现,也易于被飞机或高炮所击落。更大型的超音速V-2火箭是战争中首次使用的弹道导弹,其弹道计算的基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巴黎炮&是一样的。火箭发动机燃烧酒精和液氧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使V-2火箭能运载半吨重的高爆炸药弹头,射程达200英里以上。1944年初,虽然希特勒已拥有数千枚V-2弹道火箭,但直到六月他才下令使用。从九月初到1945年初,对英国和海峡港口发射了大量V-2火箭,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希特勒把这种火箭看作复仇武器,用以摧毁非军事目标,作为向盟国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报复。   德国V-2火箭大约燃烧二吨液氧和酒精,产生20000磅推力,持续62秒或一分钟多一点时间,起飞重量约8吨。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可将火箭推到约80英里的高度。在&燃料燃尽&时,火箭的初速可达每小时3000英里,或四倍音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以后陆上、海上使用的战术火箭,当然比V-1和V-2火箭小得多,并且用的几乎全是固体推进剂。第一枚&火箭筒&和防卫伦敦的防空火箭,是用无烟火药作为推进剂的,改良的速燃硝化纤维推进剂,具有足够推力以发射无后坐力炮炮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比赛机动力、人力和后勤支援能力的战争。这次战争中作为机动出发点的工事&&不论是永久的或是临时的,再次证明还是有价值的。至于包围战,除了心理作用之外,并无明显效果。空军作为战斗力量与陆军、海军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近期游戏热闻
你对该游戏感兴趣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电借款到账延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