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动画,讲一个维京人死后见到外国人怎么打招呼奥丁却拒绝呆在天上回到地面奥丁震怒派出怪物维京人与怪物战斗求名字

【图片】维京人的一些小知识(始解)【维京传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250贴子:
维京人的一些小知识(始解)收藏
1.维京人,vikings, 这个词最早可能源于北欧语,表示&来自海湾的人&。因为其后维京人的一系列暴行(泛指抢劫、掠夺、征服及屠杀等),所以这个词也被赋予了&海盗、强盗、掠夺和杀戮&的涵义。考古意义上的维京人包括现在的丹麦、挪威、瑞典等大部分北欧国家。维京人事实上是一个存在于大约公元八世纪至公元公元十一世纪的一个欧洲北方民族,当然,这个一度开创出维京时代的民族最后也被欧洲大陆各民族逐步同化消灭,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2.维京人的阶级观念。北欧神话里相传奥丁神曾化为人形寻访人间,在此期间他在三户不同的人家里各住了三天,第一户人家居住环境恶劣,食物酸臭,奥丁离开后不久,这户人家的夫妻就生下了一男一女,名为奴隶和女奴;第二户人家居住条件尚可,食物一般,奥丁走后,这户人家就生下了两个孩子农夫和农妇;第三户人家住所豪华,食物可口而器皿精美,奥丁走后同样生下了一男一女,是为伯爵和公主。可见,在维京人的阶级观念里,奴隶、自由民、贵族三个不同的阶级是生来就决定的,特别是贵族阶级,一般都是世袭罔替的。不过维京人同样相信,如果奴隶尽忠于主人,那不仅可以重获自由,死后也能到北欧神殿中享乐,获得与自由民同等的待遇和地位。相反的,如果自由民因为犯法或者破产,也有可能沦为奴隶,死后只能下到冥府中受寒冷和毒蛇的折磨。这一阶级制度在维京早期与早中期受到普遍认可,但是睡着中后期维京人的大规模扩张和征服战争而渐渐的被欧洲人的阶级观念所取代。3.维京人的政治制度。早期北欧大陆上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概念,往往某地的贵族即是此地的国王,有些地方甚至都没有国王的存在:如冰岛。。。。。早期的北欧,国王的权力比较大,部落会议往往只能负责地方事务,但由于大陆上诸国林立,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所以渐渐地,部落大会的权力逐渐上升到了与国王平起平坐的地位。在《维京传奇》第四集里,我们可以看到,公爵虽然很想处死男主,甚至一度想收买男主的兄弟做倒钩,但是当男主的兄弟站出来为男主说话的时候,公爵也只能释放了男主,因为国王与部落大会所订立的法律是每个维京人都必须遵守的,包括国王自己本身。所以,到了欧洲历史上所谓的维京时代的时候,在北欧本土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正在形成,另一方面,君主制和部落大会制是并行的。-------------------------------------------手机打的有些累。。。。。下课了回家继续。。。。。
1.76版传奇,热血PK,大型攻城,沃玛教主,祖玛教主,经典传奇,不容错过.散人天堂,传奇玩家的福音.
牛人,顶一个。
厉害哦,顶顶哈
小纠正一下,北欧神话中规定阶级的是海姆达尔不是奥丁哈~
4.维京人的经济制度。如今提到维京人和财富,大部分人都想到了海盗、掠夺这类带有贬义的词。但是事实上,历史上维京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并不是所谓的烧杀抢掠,而是农耕、畜牧、渔业、狩猎和贸易。农耕,毫无疑问,维京人在北欧本土是进行农业种植的,但是土地贫瘠,耕地更少,再加上气候恶劣和冬季漫长(根据一些文学作品中描写,北欧人的夏天只有三个月,而冬季长达九个月),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直接促成了维京人日后成为整个欧洲的梦魇。畜牧,猪、鸡、鹅、鸭、牛、羊都是维京人所饲养的家畜,但是由于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牧场养殖模式,导致维京人往往饲养了这些动物还不能满足全家人的温饱。渔业,维京人后来驰骋欧洲大洋最关键的两个技术,造船术和航海术,这两个可能都得益于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海捕鱼的传统。狩猎,这个就不介绍了,抓到什么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贸易,其实到维京人时代,他们已经很少从事对各国的贸易了,这里的贸易指的是大约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左右,维京人的祖先斯堪的纳维亚人与罗马帝国崩坏后的欧洲各国的贸易活动,维京人后来四处征服掠夺,很有可能就是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对海路有了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的结果。“现代史学家考证得出另一种观点,由于之前几个世纪的贸易往来,后来的维京人是熟悉欧洲的海岸地理情况的,他们的进攻路线有明显的目的地。”百度上摘的,可以知晓维京人似乎不是我们想的那么一无所知和野蛮。另外,对于现在诸多对维京人的误解,本吧“K上尉”也专门有一洗白帖,贴上传送门:
5.维京人的精神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维京人的经济基础不是一般的差,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他们太靠近北极了呢?维京人信仰的,一般认为是北欧诸神,即以奥丁为首的阿萨神族,其中的十二大主神最为受人尊敬。当然,北欧人也并非全信奥丁,这在“K上尉”的洗白帖中也有辟谣说明。但在这里我们只说的是大多数。维京人相信,天上的诸神也有生老病死,他们也有“诸神之黄昏”。所谓“诸神之黄昏”,就是指以奥丁为首的阿萨神族与对立的华纳神族的最后一战,在这一战中,旧世界被完全摧毁,两个神族几乎全部灭亡。然后在新世界中会出现新神从而永恒的统治世界。在北欧神话中,阿萨神族代表了世间所有的善(除了后来叛变的火神洛基),而华纳神族则代表了世间所有的恶,由此可见,维京人其实也是善恶分明的。日后对基督教的践踏似乎并非出于他们在宗教信仰上的敌对,而纯粹是为了教会的那些财富。因为笃信北欧神话中的诸神,所以维京人才会有我们在《维京传奇》里看到的那样可怕的舍身战斗,因为根据他们的神话,战死的维京战士里有一半人可以被诸神升入瓦尔哈拉(英灵殿)在在那里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诸神之黄昏”而做准备。这些美好的生活,是维京人内心所向往而往往又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所以大部分的维京人情愿战死而不愿病死或老死,甚至在遇到海战失败船将倾覆的时候,维京人还会放声大笑开怀畅饮。正因为有这样奇怪的信仰和观念,所以维京人也有一连串的奇怪习俗和法律。比如,如果丈夫战死,大部分妻子都愿意殉葬,因为根据传说,相爱的人升天后还会在一起并永不分离。又比如,维京最严重的刑罚不是斩首不是凌迟不是车裂,而是把一个人倒挂起来,用矛在他的身上刺9下,因为据说奥丁曾受过这种痛苦。再比如,维京的法律规定,如果一名男子被杀,他的家族多半会要求得到金钱或是土地的赔偿。如果部落大会认为他们确实有权力做出这样的要求(可见部落大会的权力有多大),凶手的家族爽快的付了赔款,那就万事照旧;但如果死者的家族觉得裁决有欠公正,他们就会私下里杀死对方的一名成员,于是怨怨相报,没完没了的世仇可能成为古老家系的额外传统。(摘自百度),这也可以看出维京人的善恶观是十分明显的,而这么明显的善恶观多半又来自于他们所信奉的北欧诸神的那些神话故事。
     ------没有存在感==
6.维京人的战斗演变。起初的维京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士兵,他们多半只是半农半兵的农民或渔夫。这个和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某个阶段都十分相似,男人闲时务农捕鱼修船,战时出征掠夺。这个从《维京传奇》里可以看出来。在丹麦国王戈德弗雷德公元810年袭击弗里西亚海岸和开始攻击查理曼帝国的部分领土之前,维京人往往都是小规模的作战,就像电视拍的那样,一条船弄个二三十个人,呼啦一下涌到教堂里抢完东西杀完人后拍拍屁股走人。基本流程就是这样,就算遇到了抵抗力量,因为同样人数不多,所以维京人大部分时候都会靠这二三十个人单独对抗敌人。但是自从公元810年开始,一切都变了,维京人开始大规模作战和征服,往往发兵就是几十上百条船,这显示出维京人开始不满足单一的掠夺,而是有了征服大陆和岛屿,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生存空间的想法。虽然没有详细的记录,但是可以推测那个时候,北欧诸国或多或少基本都有了常备病员,这种大规模作战拉开了维京野蛮人征服史的序幕,同时也加快了维京人被欧洲各国同化的脚步。
7.维京人的武器。这个请参考“K上尉”的帖子,传送门:
继续表停~~~~~
关于所谓的“维京时代”的定义和解释,请参考本吧“本来酒色”童鞋的帖子,传送门:
首先很感谢吧里童鞋发的知识帖,老夫肤浅的以为可以将维京人统称为一个民族,其实不然,在此特别更正,维京人不是一个北欧民族~对不起大家~由于手机发帖无法贴出传送门,童鞋们可自行在吧内搜索~
8.维京人的艺术气息 。我们想到维京人,总觉得他们是欧洲北方的一群野蛮人,每天过着打家劫舍,奸淫掳掠的生活,其实不然。维京人可以说是比较有艺术气息的。首先,维京人有一个很奇怪的语言习惯,喜欢押韵,这个习惯造就了维京人对于诗的喜爱,在维京时代,一个好的诗人在部落和王国里是相当受尊敬的。然而维京人的押韵不仅仅局限于诗歌,还从他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出来,据此有考古学家推断古代维京人说话是很文艺的,因为他们必须要考虑上下句的韵律。。。。。(晕!怎么感觉有点类似我国文言文呢?)在文字方面,维京人的卢恩字母(如尼字母)在北欧也是盛行一时,甚至传到了不列颠岛,但是随着基督教的拉丁字母传入,公元十一世纪左右如尼字母最终被灭绝了。只留下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做为装饰作用。关于如尼字母的种种例如分支、演变等等就不在此详细介绍了。在此要说明的是,文字作为意识形态的最终表现模式而出现在维京人的生活中,由此可见维京人的意识领域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荒芜。维京人最出名的艺术品是什么?龙头战舰!没错,让我们最闻风丧胆的战舰,同时也是维京人最引以为傲的艺术品,这个我们从《维京传奇》中可以略窥一二:造船师疯疯癫癫却对用来造船的木头有着奇妙的情感,木雕的船头艺术感极强等等。另外,维京男子在不出海捕鱼或者没有去掠夺的时候闲在家里自己也会从事艺术雕刻,其主要原料为木头和石头,当然那时候维京男人可能并没有觉得自己在从事艺术品创造而只是在无聊时找些事来消遣而已。那些被维京人掠夺来的珠宝,一部分成为了流通货币,绝大部分被重铸制作成精美的金银饰品供维京女人佩戴。因为一般佩戴什么即能体现出一个维京女人的地位和身份,再加上维京女性对有色宝石的偏爱,所以这种金银饰品往往雕琢精美并镶有珠宝,就其本身来说也算是一件迷人的艺术品了。
不错 好帖要顶
先顶后看。。
楼主请教下,维京人到英格兰容易,毕竟那么大个岛随便一个地方登陆都行,但是他们怎么回家呢,挪威那么长的海岸线,他们又没有GPS,怎么那么精准的就找到了家的港口。
好久没回过贴
登录百度帐号求一部老外国动画片电影反派是维京人,里面有一个小男孩,还有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可以是一只狼,反派是_百度宝宝知道骑着恶龙的维京人,真的是“野蛮民族”吗? | 小历史
我的图书馆
骑着恶龙的维京人,真的是“野蛮民族”吗? | 小历史
本文来自十五言站内主题#宏观历史学#
Vamei Z主编
维京人一向受影视编剧的偏爱。电影《驯龙高手》就包含了很多维京元素。部落里的维京人身着皮衣,手执斧头和盾牌,头戴有角的头盔,驾着瘦长的维京船,在海洋中骄傲航行。他们固执而勇敢,连口吐火焰的龙也丝毫不惧。可内心里,他们又直率得可爱,在吵吵嚷嚷中和龙成了好朋友。
维京人骑着恶龙翱翔天空的样子,正符合《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记录:
“这一年,凶兆出现在诺桑比亚,吓坏了那里的居民。电闪雷鸣,恶龙飞过天空……野蛮人劫掠并血洗了林迪斯法恩的修道院。”
林迪斯法恩修道院的血案发生于公元793年,开启了持续将近三个世纪的维京入侵狂潮。维京人驾着海船,出没于欧洲沿海,四处打家劫舍。许多王国的正规军都难以匹敌。欧洲的妈妈们用凶狠的维京人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以至于他们的名声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欧洲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连酷炫的重金属音乐,也发展出“维京金属”这个流派,以黑暗冷冽的曲风,向维京传奇致敬。但流行文化中的“维京人”太过偏离史实,真正的维京人只是一群来自北欧的普通人。与其他夸张的影视剧相比,美国“历史”频道的剧集《维京传奇》想对真实还原了维京人的生活。我们正好可以一边观剧,一边脑补半平凡半神秘的维京生活。
维京人主要生活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部分的日德兰半岛。这个区域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丹麦、挪威和瑞典。这两个半岛紧邻北海和波罗的海,可以通过海路前往西北欧和东欧沿岸。由于地处北方,整个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着起伏的山峦,但同样滋润了茂密的针叶林。在更往北进入北极圈的地区,气温更加严寒,雨雪也变得稀少。植被消失,只剩下冻土上生长的苔藓。相对温暖的夏季提供了宝贵的耕作时机。而到了冬天漫长的极夜中,只有极光能照亮夜空。人们躲在屋子里烤篝火,靠给孩子讲传说故事来打发时间。
紫色的是维京地区
和大多数维京人一样,《维京传奇》的主角拉格纳就生活在苦寒的环境中。他是拥有土地的“自由人”,也就是构成社会主体的农民。与自由人相对的是奴隶,大多是俘虏,也都从事农业。维京地区主要被山峦、湖泊、密林占据,适合耕作的土地相对有限,所以耕地是重要的资源。即使同为“自由人”,地主的社会地位也要高于无地佃户。尽管寒冷气候给农业带来了难题,但借助从欧洲大陆传来的铁制农具和深耕技术,维京人也能实现稳定的农业生产。他们种植的作物包括大麦、黑麦和燕麦,与西北欧的日耳曼人相似。小麦也偶有种植,但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维京人同样进行畜牧。奶牛和山羊用于产奶。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鹅肉也是餐桌上常见的肉类。
狩猎和渔业同样是重要。由于森林广袤,维京猎人们很容易找到兔子、熊、鹿等猎物。除了用弓箭和长矛直接狩猎,维京人还通过挖陷阱来捕捉大型动物。而北欧曲折的海岸线和密集的内陆水网,让这里成为渔业的天堂。海岸附近经常有捕鱼站,是水产品中转和售卖的中心。鳕鱼肉质鲜美,最受欢迎。维京人为了追逐鳕鱼,甚至跨越了大西洋,到达了加拿大西北沿岸。鲱鱼肉质比较粗糙,但胜在易于捕捞。北欧人用盐腌制的鲱鱼,也因为其强烈的臭味,成为“黑暗料理界”的一朵奇葩。淡水鱼中最重要则是三文鱼。维京人还热衷于捕杀鲸鱼、海象和海豹。鲸油可以用于燃烧照明,海象的象牙可以用作装饰,海豹的油则能作为黄油的替代品。
吵吵着要吃腌鲱鱼的大叔
在寒冷的气候中,保暖成了基本需求。维京人的房子大多是用木材建造。柱子和木梁搭成长方形的基本结构,再用木板作为围墙。房屋的中间是陷下去的方坑,用于燃烧篝火。篝火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人们围着它吃饭、喝酒和交谈。高耸的房顶上往往搭有桦树皮或草皮,以保持室内的温暖。此外,牲口也经常被圈养在长屋的一侧,人和动物“挤挤更暖和”。在室外,人们要靠衣物保暖了。维京人的内衬衣物用羊毛或亚麻纺织而成,外衣和鞋子则用兽皮制成。在严寒的天气中,手套、帽子、外套也是人们出行的必需品。这些衣物大多由家中主妇纺织和缝制而成。
身着皮草的伯爵夫人和她的女儿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一些贸易中心成为小市镇。这些市镇地理位置优越,常常位于重要的道路交界或水道出口。市镇周边可能有简单的防御工事,如栅栏和石墙。在维京时代后期,城镇周围也出现了小城堡。城镇中人口相对密集,房屋也比较多。手工业者生活在市镇中。铁匠能生产不可或缺的农具和武器,所以受到相当的尊敬。此外,鹿角被制作成梳子,琥珀被做成首饰,滑石被打磨成容器。这些手工品大多通过近距离贸易,由本地市场消化。
集市和码头是重要的贸易场所。维京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毛皮。由于价值高又便于运输,北欧的毛皮能销往遥远的地区,获得丰厚的利润。毛皮之外,维京人还出口其他储量丰富的物产,如海象象牙、鱼、木材、鲸骨、琥珀等。市场上交易频繁的还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奴隶。正如《维京传奇》所讲,奴隶的地位相当低下,只是主人的财产,地位连狗都不如。有的奴隶甚至要给主人陪葬。维京人也需要从外地进口商品,如香料、葡萄酒、丝绸、陶器、丝绸和银。金银等贵金属在维京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被用作通货中介。到了维京时代后期,铸造成圆形的银币几乎是唯一被使用的货币。
市场上待售的毛皮
除了贸易,让城镇繁荣起来的还有政治。早期的维京人并没有形成等级鲜明的王政,所以分散为部落。部落首领是一些富裕而有影响力的自由人,有权管理公共事务,仲裁部落内部纠纷,并充当军事领袖。剧集中一心要害死拉格纳的老伯爵正是一个部落首领。出于管理需要,首领也居住在人口密集、贸易繁荣的城镇。部落首领在享受尊敬的同时,也受到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公正被看作首领必备的素质,首领有义务保护自由人的权利。在进行一些重大审判时,首领也必须召集自由人,在集会上获得全体自由人的同意。正因如此,《维京传奇》中的老伯爵也只能靠捏造证据来给拉格纳定罪,而不能强制用刑。
维京人的法律核心是全体自由人的集会,也就是维京人口中的“那事儿”(The Thing)。“那事儿”定期在市镇举行,主要由成年男性参加。地区的集会还会派出代表,参加高等级的集会。剧集中拉格纳的儿子在十二岁时参加了集会,被接受为合格的部落成员。他获得了象征个人成熟和信誉的臂环。维京人按着臂环做出的誓言都是神圣而庄重的。剧集中,拉格纳善变的弟弟也不敢按着臂环说谎。在集会上,犯人被公开审判。目击证人能帮助犯人洗刷罪名。主人公拉格纳也被指控谋杀,但最终通过弟弟的证词而无罪释放。此外,一些公共事务,如土地和森林的使用、建造桥梁和道路等,也会在集会上决定。
拉格纳在集会中被审判
从维京人的日常和公共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普通的中世纪农民,并非想象中的勇猛武士。他们生活在欧洲边缘,不但农业落后,锻造武器的技术也很可能落后于欧洲大陆。尽管在维京时代,北欧人口快速增长,但人口总数还是远远少于西北欧和南欧。从组织形式上,维京人还停留在原始的部落,没有统一的王权和教会组织,动员能力也相当有限。但就是这样一群来自世界边缘的维京人,居然能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让人不能不慎重审视维京人的战斗力。
从武器上看,维京人并不占优。尽管铁矿丰富,但维京人的锻造技术还是来自欧洲大陆,所以不可能制造出太超前的兵器。维京人主要的进攻兵器是斧头、剑和长矛。斧头被认为是维京人象征性武器。许多影视中的维京人都挥舞着巨大的战斧。但事实上,维京人自己只把斧头当作一种普通的武器,对斧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怀”。相反,剑被认为是尊贵的武器,经常被用于陪葬或宗教仪式。双刃剑是最常见的兵器。长矛则非常实用,既能用作近战武器,还能用于远程投掷。此外,维京人进攻前还会用弓箭齐射,以便提前杀伤敌人。但无论如何,以上武器都在欧洲很常见,并非维京人的独门秘器。
长矛,斧头和盾牌
维京人主要的防具是盾牌、头盔和铠甲。盾牌用木头做成,是便宜而好用的防御武器,每人都有配备。电影中,拉格纳的妻子是一名有资格与男士并肩作战的“女武士”(shieldmaiden)。而shieldmaiden直译过来,就是“舞盾女”。头盔和铠甲则是昂贵而少见的防具。与流行文化中鼓吹的有角头盔不同,真正出土的维京头盔并没有角,与欧洲大陆的头盔也没有太大区别。维京人“有角头盔”的形象,很可能是一个误传。维京的劫掠者往往手持兵器和盾牌,就轻装上阵。在《维京传奇》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身着皮革的维京战士,与大陆上的铠甲士兵对阵的战斗景象。
轻装的维京战士
从身材上来说,维京人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在恶劣自然环境下长大,早经过密林和高山的磨练,身体强健。此外,和今天的北欧人一样,维京人同样金发碧眼,且身材挺拔。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一米七左右,虽然与现代人比起来并不特别高大,但在当时算得上是“巨人”。然而,在刀剑横飞的战场上,这样的身体差距并没有特别帮助。更何况,欧陆上的军队都是职业军队,军事训练理应超过这些来自北欧的农夫。维京人的成功,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维京人的好身材
维京人横行三百年,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他们的一大动力是致富动机。维京时代的天气相对温暖,刺激了北欧的人口膨胀。北欧落后的农业无力支持过快的人口增长。用武力抢劫富裕的欧洲大陆,成了缓解经济压力的重要方式。这一点与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类似。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北欧人没什么家底,赤手空拳闹革命,自然比大陆上那些瞻前顾后的国王们得心应手。这一时期海上贸易的繁荣,也格外吸引穷疯了的维京海盗。《维京传奇》中,拉格纳吸引同伴出海,凭的就是他一再宣扬的“西方财富”。
除了破罐子破摔的泼皮功夫,维京人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领先——航海。由于山峦和密林的阻隔,北欧的许多地区只能通过水路交通。加上渔业需求,维京人成为天生的海员。北欧盛产的木材为造船提供了便利。维京船大约有20-30米长,可以容纳多达40个海员。他们并列坐成两排,一致划桨。如果风向合适,船上还能升起方形帆,靠风力驱动。维京船船身修长,非常容易操纵。由于吃水浅,维京船可以同时在海上和内河航行,也不需要特别的码头来停靠,可以神出鬼没于海岸线的任何一个地方。许多建在海边的教堂和修道院因此中招——那些僧侣们原本以为海洋会是最好的屏障。
除了前往欧洲打劫,维京人还在更加辽阔的大西洋上航行,开拓新的殖民地。维京时代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四五百年,维京人缺乏指南针之类的导航工具。历史学家推测,除了太阳和星星的导向,维京人还能通过飞鸟和鱼群等物候特征找到方向。此外,透明的冰洲石有可能就是维京传说中的“太阳石”。通过太阳光的极化原理,人们能借助冰洲石在阴天找到太阳的方位。有了先进的航海和导航技术,维京人沿着“冰岛——格陵兰——北美”一线,建立了一连串殖民据点,作为渔业和贸易的枢纽。他们也顺便成为了最早到达北美的欧洲人。
拉格纳手中的“太阳石”
借助海上形成的默契,维京人形成了有组织的武装团伙,不断侵袭欧洲。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不列颠岛最受其苦。盎格鲁萨克逊人几乎被维京人彻底赶下海。而大陆居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维京人能借助内河偷袭内陆。根据维京传说,拉格纳就曾带领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沿着塞纳河逆流而上,洗劫了巴黎。法王秃头查理不得不支付一笔巨额赎金,才送走这些来自北方的瘟神。只可惜维京人的历史缺少文字记载,历史学家也只能依据口述的史诗来辩论拉格纳是否真实存在。但维京人对欧洲的武力威胁,则无需任何争辩。
维京人最根本的战斗力,来自于他们的信仰。当时的大部分欧洲已经归于基督教,但偏僻的北欧却是异端。这里依然流行着多神崇拜。维京人信奉着主神奥丁、雷神索尔、战神提尔等神灵。北欧的多神信仰很可能是新旧教派竞争的结果。不同地区对待神灵的态度也有所差别。有的神殿中,雷神索尔的地位甚至会超过主神奥丁,被放在房间的中央。但在这些差别中,北欧神话又在遵循着同一个体系,有着类似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又无形中为战士文化加成。
都是索尔,下图是《维京传奇》中的索尔神像
北欧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正邪不分,神灵并不足以作为道德典范。事实上,把神灵当作完美的圣人,是后来的基督教才有的做法。维京人认为神灵真实存在,并具有与人的性格,与希腊和罗马神话相似。主神奥丁为了战胜对手,可能会采用欺骗的手段。更有代表性的是洛基,他亦正亦邪,以捉弄人为乐。他既帮助过神族,又帮助过敌对的巨人和地狱。也因此,北欧神话并不以神灵道德为标杆。他们推崇的,是勇气这一特质。哪怕是神的敌人,只要足够勇敢,都会受到维京人的尊敬。这正有助于战士文化的形成。出于对勇气的看重,《维京传奇》中的老伯爵不得不屈尊接受拉格纳的挑战,以免背上懦夫的骂名。
正邪难辨的洛基
战士文化还深刻的反映其他传说中。据说奥丁会挑选特别勇武的战士,在他体内灌入力量,让他陷入癫狂,并在战场上战无不胜。这也就是所谓的“狂战士”。而英灵殿的传说更进一步助长了战士文化。据说,主神奥丁会从战场中挑选出英勇战死的人,把他们带入英灵殿。在这座用铠甲和武器建成的神殿中,奥丁的侍女瓦尔基里服侍勇士们宴饮。随后,勇士们在庭院中战斗到死,但不久又会复活,继续享受宴饮和战斗的快乐。由于英灵殿的神话,维京人把战死沙场视为荣耀,而把自然老死当做一种被诅咒的疾病。在《维京传奇》中,一位老战士就要求拉格纳带上自己作战。他担心会因为老死而无法踏入英灵殿。
担心无法进入英灵殿的老战士
此外,维京传说还有一种强烈的毁灭情绪。在预言的“诸神的黄昏”中,神族将与恶神和巨人同归于尽。英灵殿的勇士们也将在血战后灭亡。神的世界消灭后,幸存的人将重建这个世界。“诸神的黄昏”所包含的强烈虚无主义,一直影响到未来瓦格纳的戏剧和尼采的哲学。这个灭世预言让死亡显得微不足道。既然维京人不把死亡当回事,在战场也就更加勇者无敌。大陆上的士兵从没见过这样毫不畏死的怪物,被打得节节败退。在维京时代的高峰,从不列颠岛到西西里,从塞纳河到第聂伯河,从德国到意大利,都留有维京人征服的足迹。
维京人肆虐的地区
公元十二世纪,维京时代终于结束。一方面,维京人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军备升级。欧洲各地都沿着海岸线大建城堡,让维京人的打劫成本飙升。另一方面,基督教也逐渐控制北欧,取代了维京人的旧信仰。战士文化不再,那个凭着勇气驰骋大洋的维京时代也一去不返。但维京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军备升级造成欧洲的武装过剩,只能通过未来的十字军东征。北欧神话为哲学、文学、音乐和动漫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我们今天也能借着《维京传奇》这样的电视剧,重温那个气质硬朗的时代。
动漫《烙印战士》,取材自北欧神话的“狂战士”
文/ Vamei Z
我是Vamei,射手座,不靠谱。方脸,小眼,脑洞过大。在读气象学博士,用GPS看天空,本科却在研究太空。IT技术博主,写Python写大数据,业余却在搞App。历史这个傲娇的爱好,全靠朋友扯淡、读《冰与火之歌》、打《文明》培养。期待和你交流。
馆藏&15103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死后见到的五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