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象棋攻击帅哥互相掐对方的鸡帅,说什么呢?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中国象棋界得冠军最多的是谁?他们有外号吗?
中国象棋界得冠军最多的是谁?他们有外号吗?
08-11-22 & 发布
中国象棋水平最高、分量最重的比赛当属全国个人赛和五羊杯,到目前为止,得冠军最多的是中国象棋界的一代宗师胡荣华,他先后夺得14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和6次五羊杯赛冠军,被誉为棋坛&常青树&、&不死鸟&的美称,并被尊称为“胡司令”。 排在第二的是吕钦,共获得5次个人赛冠军和10次五羊杯冠军,有“小吕飞刀”、“快马飞刀”等美誉,刚出道的时候被称为“羊城少帅”。
胡荣华,曾连续十届中国象棋冠军,当之无愧的车马炮之王。 柳大华,有东方电脑的美称。 特级象棋大师许银川,有中国象棋第一人之称 。 胡荣华简介 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四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坛四十余年的棋手 柳大华简介 籍贯:湖北武汉 生日:日 级别:中象特级大师 简介:擅长中局搏杀,招法凶狠,有“东方电脑”之称。 1980年从胡荣华手中夺过了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1995年在北京创下了1对19人的蒙目棋最高纪录。 杨官璘简介: 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凤岗镇。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国家级教练员。1956年获得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全国冠军,1957年再次获得全国冠军。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冠军,又是一个新的第一,1962年再次获全国冠军,1977年代表广东队首次夺得全国象棋团体冠军,1980年、1981年、1982年获全国团体冠军,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符其实的棋坛老元戎。84年开始从事教练员工作,培养后进棋手,出专辑、写棋书,为广东象棋队后继有人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杨官璘人称“魔叔”是因为他那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深受群众喜爱,而且流传国外。
[]【中国象棋的历史】   即,具有悠久的,发源于山西沁县(古称)。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
北周象戏 ,呼五白些。&。《》载:雍门子周以琴见,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
  中国象棋大约起源于战国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棋子6枚。
  唐代,象棋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就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提出了异议。
  到了明代,可能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象棋的发源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出现雏形
  秦汉时期,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从湖北云梦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写《·序》,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的《七国象戏》,的《象戏格》、《》,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唐代之后的象棋发展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4个兵种。宋的“广象棋”有棋子32个,与现代象棋棋子总数相同,但是不知道棋盘上有没有河界。宋、元期间的《事林广记》刊载了两局象棋的全盘着法。明、清时期,棋书出版较多,尤以明代徐芝的《》、明末清初朱晋桢的《桔中秘》、清代王再越的《梅花谱》和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更为著名。1956年起象棋列为我国国家体育项目,近年来,在全国性比赛中,除男子个人赛,又先后增加了男子团体、女子个人、女子团体等比赛项目。成绩优异的棋手由国家体委授予“象棋大师”和“特级大师”等称号。
古代象棋具
  近代模式象棋成型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等文学家,、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等多种象棋著述。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适情雅趣》、《》、《竹香斋象棋谱》等。、、郎英、、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国家体育项目——象棋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群、、等最为著名。
[]【中国象棋的走棋】   帅(将)
  红方为“”,黑方为“”。
  帅和将是棋中的,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象(相)
  红方为“”,黑方为“”。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走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jū 车)
  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
马走日与蹩马腿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黑方为“”。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中国象棋的吃子】   任何棋子在走动时,如果一方棋子可以到达的位置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棋子拿出棋盘(称为吃子)而换上自己的棋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与它的走法不同:它和对方棋子之间必须隔一个子(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对方的),具备此条件才能&吃掉&人家。一定要注意,中隔一个棋子,这个棋子俗称“炮架子”。帅和将被吃或不能动弹即输棋。
[]【中国象棋棋子和棋盘】   关于棋子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帅(将)、仕、相(象)、车、马、炮、兵(卒)。
  红方持有棋子
  帅一个,仕、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持有棋子
  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
  注: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关于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
象棋棋盘 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中国象棋的国际化】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侨胞和外籍华人中也广泛流传。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作是侨胞与祖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开展象棋活动看作是炎黄后裔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几十年来,随着贸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断发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国家也发展了不少的爱好者。象棋正从它的发源地,经过亚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现在从亚洲来看,不仅港澳等地棋风很盛,而且在、、、、印尼,等国的和外籍华人中,象棋也很普遍。那些地区和国家每年都举行象棋比赛,而且都已分别成立了象棋总会或象棋协会。
  1978年11月间,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和国家的侨胞名流和棋界人士的发起和合作下,亚洲象棋联合会应运而生。现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中国、文莱、西马来亚和香港、澳门地区都是&亚象联&成员。香港名流霍英东先生出任本届会长。
  自从&亚象联&成立以后,亚洲地区的象棋活动更加活跃,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象棋交往和比赛活动逐年增多,棋手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不少有前途的青年棋手。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还专门培养了一些女棋手,女子下象棋的也逐渐增多起来。体现亚洲棋手友谊和水平的&亚洲杯象棋锦标赛&现已举办五届。亚洲城市名手邀请赛从1981年创办,现已举办三届。第4届亚洲城市名手赛据悉将在澳门举行。&亚象联&还多次举办各会员国和地区之间的友谊赛和互访。
  近年来,象棋在欧美人中间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等国,纷纷成立象棋协会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中国象棋来了,象我国一些中国象棋手一样,成了两项象棋都擅长的&双枪将&。为了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欧美人下象棋,使东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取得无穷的乐趣,&亚象联&委托中国象棋协会举办&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每两年一次,现已举办两届。第2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有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西柏林、法国、中国、香港、澳门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名棋手参加比赛。据悉,参加&七星杯&赛的各国和地区象棋组织将通过今后几届比赛酝酿筹组象棋国际联合会,以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
  为了鼓励和吸引非华人血统的外国人积极参加象棋活动,提高象棋技艺,香港霍英东先生悬赏5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准备奖给在有&十连冠&胡荣华参加的国际性中国象棋比赛中荣获冠军的非华人血统的外国人。另外,&亚象联&已筹集了三百万港市的推广象棋基金,准备以每年的利息翻译棋书,举办教练员和裁判员训练班,以利在纯粹的外国人中发展象棋爱好者,把象棋推向世界。
  1978年,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象棋在欧美人中间也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了象棋协会或象棋社。一些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了中国象棋。 
  为了推动象棋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中国中国象棋联合会筹委会”于1988年在成立。
  第1届世界杯象棋锦标赛于1990年在新加坡举行。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第1字是棋子的名称。如“马”或“车”。
  第2字是棋子所在纵线的数码。
  第3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前走用“进”或“上”,向后走用“退”或“下”。
  第4字是棋子进退的格数,或者到达纵线的数码。
  “炮二平五”,表示红炮从纵线二平移到纵线五。
  “马8进7”,表示黑马从纵线8向前走到纵线7。
  “车2退3”,表示黑车沿纵线2向后移动3格
  当一方有2个以上名称相同的棋子位于同一纵线时,需要用“前”或“后”来加以区别。例如,“前马退六”(表示前面的红马退到直线六)、“后炮平4”(表示后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线4)
  兵卒在特殊局面下的记谱方法(主要创作排局时遇到的多,实战也可遇到)
  当兵卒在同一纵线达到3个,用前中后来区分,达到4个,用前二三四区分,达到5个,用前二三四五区分.
  当兵卒在两个纵线都达到两个以上时,按照旧的记谱方式举例:前兵九平八,此时可省略兵(卒),记做前九平八,以达到都用4个汉字记谱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lXQ动态棋盘上实现,是对中文记谱方法的一个重要完善.
[]【中国象棋常用术语】   照着 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将帅者谓之“照着”,又称“照将”或“将军”。 (惯例走照着时告知对方)
  杀着 凡走子企图於下一着听将或连续叫将,令对方无法解救者, 谓之“杀着”。
  捉着 凡走子攻击对方将帅以外之任何一子,企图于下一着吃去之者, 谓之“捉着”。
  兑着 凡走子可互换吃去者,谓之“兑着”。
  拦着 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着”。
  献着 凡走子送吃者, 谓之“献着”。
  闲着 凡走子不属於照,杀, 捉, 兑, 拦, 献者, 谓之“闲着”。
  长照 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 演成归原状态者, 谓之“长照”或“长将”。
  此项诠释适用於“长拦”“长兑”及“长献”。
  长杀 凡连走杀着者, 谓之“长杀”
  长捉 凡甲方连走捉着,而乙方被捉之子, 每着均走逃避着法, 或以他子每着直接 消解之, 而甲方仍每着捉之者,谓之“长捉”。 解杀 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
  此项诠释适用於“解照”与“避捉”。
  反照 凡走子化解己方被照,同时又还照对方者, 谓之“反照”。
  此项诠释适用于“反杀反捉”, “解杀反捉”, “解照反照”。
  有根 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 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真根 凡有根子之“根”(即保护子) 于该子被对方吃去时, 确可反吃敌子者, 谓之“真根”。
  假根 凡有根子之“根”於该子披吃去时, 不能移动反吃敌子者, 谓之“假根”。
  一照一杀 凡走照着後续走杀着者,谓之“一照一杀”。
  此项诠释适用於“一照一捉”, “一照一闲”, “一杀一捉”, “一杀一闲”, “数照一杀”, “数照一闲”。
  二照一还照 一方步步叫将, 另一方在解照同时, 两步中有一步是还照, 谓之“二照一还照”。
  二捉一还捉 一方步步捉子, 而另一方在解捉之时, 两步中有一步是还捉者, 谓之“二捉一还捉”。
  二捉二还捉 一方连续两步循环捉子,另一方亦在解捉同时, 两步连 续捉子, 谓之“二捉二 还捉”。
[]【重要的象棋赛事】   全国象甲联赛
  五羊杯全国冠军邀请赛
  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
  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
  全国象棋等级赛
[]【关于象棋的歇后语】   小卒过河顶大车
  小卒一去不回头
  重炮将——无子垫
  马回头——不如驴
  一盘象棋下三天——棋逢对手
  象棋斗胜--纸上谈兵
  豆腐板上下象棋--无路可走
  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
[]【中国象棋的残局】   残局即为下到最后阶段的不完整的棋局。
  残局是象棋的基础,正规学棋的都是先学残棋,再学开局,然后中局。残局一般分为实用残局和江湖残局两种。实用残局可以在下棋时知道何种情况下可以简化局势进入例胜或例和或继续维持复杂局面,无论是例胜、例和、或维持复杂局面都需要掌握残局技巧,否则和棋和不了、赢棋赢不下、胡乱兑子造成败局!学好实用是对局势申势重要一部分。
  别一种是江湖残局,江湖残局咋一看几步棋就可以取胜,其实不然,它变化莫测,处处都是陷阱,每个变化都有几个分支,着法较长,一步不慎就落入败局,研究江湖残局对思念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对中局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开局转中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五羊杯的冠军榜】   届数 比赛时间 参赛棋手 冠军
  1 1981年1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 柳大华
  2 1981年12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 胡荣华
  3 1983年1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 柳大华
  4 1984年1月 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 李来群
  5 1985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6 1986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7 1986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8 1988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胡荣华
  9 1989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吕 钦
  10 1990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 吕 钦
  11 1991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 吕 钦
  12 1992年1月 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 吕 钦
  13 1992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 吕 钦
  14 1993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 许银川
  15 1995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许银川
  16 1995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陶汉明 吕 钦
  17 1996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胡荣华
  18 1998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许银川
  19 1999年1月 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
  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赵国荣
  20 1999年12月 胡荣华、柳大华、吕钦、徐天红
  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 吕 钦
  21 2001年1月 吕钦、陶汉明、许银川、柳大华
  胡荣华、徐天红 吕 钦
  22 2001年12月 吕钦、胡荣华、许银川、赵国荣
  徐天红、柳大华、于幼华、刘殿中
  万春林、陶汉明 吕 钦
  23 2002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胡荣华、孙勇征
  徐天红、吕钦、柳大华、赵国荣、
  王斌、于幼华 许银川
  24 2002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胡荣华、徐天红
  吕钦、柳大华、赵国荣、王斌、
  于幼华、蒋川 吕 钦
  25 2005年1月 许银川、陶汉明、胡荣华、 洪智
  徐天红、吕钦、柳大华、赵国荣、
  刘殿中、于幼华 许银川
  26 2005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洪智、蒋川、
  徐天红、吕钦、柳大华、赵国荣、
  汪洋、于幼华 洪 智
  27 2006年12月 许银川、陶汉明、吕钦、徐天红、
  李来群、赵汝权、柳大华、赵国荣、
  汪洋、 洪智、于幼华、李锦欢 许银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中国象棋基础知识
&&&&&&&&&&&&&&&&&&&&&&&&&&&&&&&&
中国象棋基础知识&
盘棋盘是由九条直线和十条横线垂直交叉而成。中间有一条空白横道,象征界限.称为“河界”·意思是以河为界。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河界”中间不标直线。
1.九宫──3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形成一个“米”形,称为“九宫” ,有9个兵站。
2.中线──指棋盘中第五条直线。通用"5"来代表,是有关将、帅安危的生命线,亦为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
3.肋道──指棋盘中第4、第6条直线。因形似人的两肋因此称"肋道"。
4.边线──棋盘最外边的两条直线,棋子在这两条直线上时,往往在此子名称 前加个边字。
5.河界线──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 即为"河界线"。下棋时,一方棋子(指车或炮)在己方"河界线" 上时,称为"
巡河"。在对方"河界线"上时,称为"骑河"
6.兵林线卒林线──棋盘中"河界线"下面的第一条横线兵、卒就摆在这条线上。电子棋盘兵、卒棋子,是摆不到此线之下的,所以称"兵临线;卒临线"
7.宫顶线──棋盘中"河界线"下面的第二条横线。因是"九宫"
顶线,"因此称"宫顶线"。炮就摆在这条线上。&
8.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自称1线。对方称10线,简称0线。
9.位标──棋盘上的九条直线以棋手为准从左至右分别称 1 2 3 4 5 6 7 8 9线。棋盘上的十条横线以棋手为准由近至远分别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线。棋盘上的九十个交叉点分别以自己的直线和横线标称这个点,
称位标。位标由两个数字组成,前为竖线后为横线。所以把横10线简称0线。如下图:
中国象棋的棋子共有三十二枚.分红黑两种颜色,红黑各为一方,每方十六个棋子。红黑双方的七个兵种,形异实同,好比军队的服装,以示区别。
红方& 帅(一个) 仕 相 马 车 炮(各两个) 兵(五个)
黑方& 将(一个) 士 象 马 车 炮(各两个) 卒(五个)
其中:帅=将、仕=士、相=象、兵=卒。
&&& 棋子摆法
所谓棋子摆法,即指对弈前的棋子位置。国际象棋将棋予摆在格内,而中国象棋棋子则摆在交叉点上。五个兵(卒)隔路一字排开摆在己方阵地的第四横线上.帅(将)居底线之中.其余兵种对称性分列两侧。如上图,也称做始阵。全棋对弈从这里开始。
&&&棋子的七个兵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过“河”的兵种是:车马炮兵(卒),一类不可以过“河”。的兵种是帅(将)仕(士)
棋子又可分为直行兵种:车炮兵卒帅将和斜行兵种:马相象仕士两大类.这七个兵种的具体&走法如下:
一、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移到另一个空着的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那个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双方各走了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第三节& 各种棋子的走法
向彼行曰进,向己行曰退。
每一着只许走一步.前进、后退、横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宫。帅和将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如一方已先占据.另一方必需回避。
& 士(仕)每一着只许沿“九宫”斜线走一步,不可直;平移动。
不能越过“河界”.只能在己方的七个点上活动,每一着斜走两步,可进可退,即俗称“相(象)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棋子时·俗称塞相(象)眼.则不能走过去。
每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即俗称。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方向紧靠一直(或一横)的地方,有棋子挡住.俗称“蹩马腿”,就不能走过去。
车& 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但不可越子。
在不吃子的时候,走法同车一样。炮吃子必需隔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在没有过。河界”前,每着只许向前直走一步}过。“河界”后,每着可以向前走一步·也可以横走一步,但不能后退。
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只有除帅(将)外.其它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或主动送吃。但不可自相残杀。(吃子方法1:用拇指和中指提起己方某子放在被吃子上,用食指按住,拇指和中指下滑,夹住被吃子撤出。吃子方法2:提走对方某子,提起己方某子落在提起对方某子的那个位置上。
运子:象相必须有提起有落下,避免碰动其他盘上子。如在棋盘上推动车炮走棋,起手后不得二次触摸。马在无障碍时与兵;卒;士;仕;将;帅;可以推动棋子走棋。因只行一格。当用提子走法时如果有明显地属于无意中失手把棋子掉落在棋盘上,裁判员给于提醒,而不作落子处理。运动员提起此子放到准确位置上。每局同一运动员不可有两次,如出现两次运动员立刻认负不入记录。如运动员没立刻认负。监局裁判判负并填入记录。因为容易使盘上其他子位置移动,影响比赛。
将军、应将、将死、困毙;
(1)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将军”,或简称“将”。被“将军”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卫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2)应将的方法:
吃掉对方进行"将军"的棋子。&&&
&&2.帅(将)从被攻击的位置上避开。&&
& 3.用自己的棋子置于对方"将军" 的棋子和自己帅(将)之间。俗称"垫将"。
& 4.遇到对方炮"将"时 ,还可以把已方被当作炮架子的棋子撤开。
& 5.遇马"将"时,还可以用已方的 棋子蹩住马腿。
& 第五节&&
胜、负、和&一、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对方得胜:
&(1) 帅(将),被对方“将”而无法应“将”
&(2) 被“困毙”欠行;&&
轮到走棋的一方,帅(将)虽没被对方“将军”,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也叫欠行。反之,利用对方欠行而胜,对方称
“困毙”。
&(3) 在规定时限内未走满应走着数;
&(4) 超过了该次比赛规定的因迟到判负的时限(一般定为十五分钟),
&(5) 走棋违犯禁例应当变着而不变;
&(6) 在同一局棋中,单方面出现第三次“违例”
&(7) 因违犯纪律被判输棋。
&(8) 自己宣布认输;
二、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
(1)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双方运动员均可提议作和,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机会均等,(只有三次)先提出者如被对方拒绝(口头不同意,或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均为拒绝),不得再度提出。经数着后,拒绝方可以再度提议作和先提出者均可拒绝。第三次双方都可以提和对方可拒绝但有必胜把握,如没有赢则属斗气作负。只要是一方提和,另一方已宣告同意,双方都不许反悔。此外只能在提和后,方可按动对方的计时钟。
(2)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四次,符合
“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可由任何一方在自己时间内向裁判提议作和经审查局面属实.即使另一方不同意,裁判员也确权判为和棋。
(3)符合“六十回合规则”的规定时。由裁判员停钟向裁判长报告提议作和。裁判长核实后,宣布作和
1.对& 局──双方下棋称"对局"亦叫"对弈"。
局──指对局的全部过程包括"开局""布局""中局""尾局"四个阶段。&&&&&&&&&&&&&&&&&
面──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分布的状态。通常包括"先手"、"后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均势"等等。
局──黑方行第一着棋后的棋图。数学理论可用的开局种类有一千多种。一般常使用的开局种类有20多种。而后就是20多种的变迁。
5.布& 局──前九回合双方棋子分布的状态图形,有一千多种。
6.胜 势──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可称为 "胜势"。
7.胜定──对局中,一方多子并占优势,另一方少子,又无手段反击和变化,形成必败的局势。其多子并占优势的一方称此棋局为"胜定"。"胜定"方没有巧胜的快着,所以一般着法沉长略写。但注意预防偷袭。
8.绝杀——对局中,一方下一着要将死对方,而对方又无法解救,称"绝杀"。
9.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宫上角,称"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种方法。
10.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对局中双士象或双仕相,在线联防时左右分开的一种形式。
11.直角士象(仕相)──士象(仕相)呈现直角。
12.单缺士(仕) ──对局中,某方有双象(相)而缺一士(仕)。
13.单缺象(相) ──对局中,某方有双士(仕)而缺一象(相)。
14.高兵(卒)、低兵(卒)。底兵(卒)──兵(卒)过河界后,进入对方第二条横线 (即"卒林线"或"兵行线")时, 称为"高兵
(卒)",进入对方第三、 四条 横线时,称为"低兵(卒)",到 达对方底线的兵(卒), 称为"
底兵(卒)"。又称"老兵(卒)"。
15.闲着──也称"停着"。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目的在于等待时机。因不是连续威胁对方,
16.等着──
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目的在于等待时机。有时&与"闲着"相仿,但较为积极,稍具进攻作用。
17.空着──也称"废棋",指对局中一方走出的一着毫无作用。往往不仅损失了一步棋的时机甚至导致局势不利而遭败。
18.叫吃──甲方走一着棋后,对乙方某主力子产生被拿掉的形式。则甲方对乙方&这主力子称作"叫吃","叫吃"的名称很多与取代位置的子有关。
19.杀;打;踩;飞;支;落;拱;舔;捭;进;
杀;用车叫吃对方子(称车为刀)。打;用炮叫吃对方子。&踩;用马叫吃对方子。飞;用相象进吃对方子
舔;用将帅吃对方子 拱;用兵卒叫吃对方子或前进。支;用仕(士)叫吃仕(士)上方的对方子&
落;用仕(相)叫吃下方的对方子。捭;将帅向4;6路平行。&进; 4;6路将帅回中线。
20.甲方走一着棋,拿走了乙方某子,甲方这一动作统称作"吃"。
"吃"的名称与"叫吃"的名称一样,与取代位置的子有关。用杀了;打了;踩了;飞了;支了;落了;拱了;舔了;等等。
21.巧胜──残棋阶段由于先行而制胜。称巧胜
22.巧和──残棋阶段由于先行而成和。称巧和
23.例胜──残棋阶段胜方不分先行和后行都能制胜。称例胜
24.例和──残棋阶段无论哪方先行,都成和。称例和
25.有杀对无杀─ 一方有力进攻需要技巧,一方进攻无力但可以对付寻求和机。这样的残局棋称作有杀对无杀
26.形象排局──棋盘上呈现字形或图形的排局叫形象排局。这类排局要求构图工整;美观着法精彩动人;少用沉子。
27.连照杀局──这是排局的一种形式,先走方采用连续叫将一鼓作气得胜。这类排局要求构图惊险;形势剑拔弩张;着法经常紧凑精妙。36‘将’以内的为连照将局。70‘将’以内的为长连照局。100‘将’以内的为超长连照局。100‘将’以上的为特长连照局。150‘将’以内的为特超长连照局。现有136‘将’的[拳击]。现在向200“将”冲击。
28.江湖排局──也称江湖残棋、棋势;是江湖艺人混饭吃的骗局,要求构图惊险;形势剑拔弩张;陷阱多多,和局占多。看似红棋可以取胜
,实际红棋后顾重重。子数不得超过22个。江湖排局至目前不足5千局
29.一子排局──这是连照杀局的一种特有形式,结局时红方只剩一个可过河子,而且将被‘将’死,其余是自阻。也称作《一子定乾坤》。
30.象棋飞刀——凡在36回合内将死对方的全棋局,称胜方为飞刀。特点:短,捷,快。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
中国象棋就是利用各种基本杀法,在活动中完成的游戏。掌握中国象棋各种典型的基本杀法就可在对局中出现机会时,把握战机,及时入局,赢得胜利。
&1 对面笑&&
利用双方帅将不得对面的规则做成杀势,称为对面笑杀,这在蛮战对局中是屡见不鲜的。对面笑杀亦名白脸将杀。
2双车错杀势.
当一方将帅暴露在外时,对方利用双车分占了两线,前后照将或左右照将可形成双车交错的杀势。&
&3 双车胁士&
当一方双车侵入对方九宫两肋时,利用弃车强行杀士仕构成杀局, 称双车胁士杀,这在实战对局中也极常见。
借助中炮、中车或将、帅镇中的力量,牵制对方中士的活动,然后用马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挂角马杀势。
&5 八角马杀势&
用马在对方士角挂角将军,把对方的将、帅逼到与角马成对角田字位置时,即成“八角马”。这时再用车或其他棋子从纵向或横向照
“将”。即成八角马杀。
把马跳到对方2路横线,3、7路竖线位置上将军.叫卧槽马。这时&
如有车或其他棋子配合,可成卧曹马杀势。这是实战中常见的杀法。卧槽马既可"将军"又能抽子,是运用广泛的基本杀法之一.
马在对方的3、7路直线,3路横线与将、帅之间的相对位置状如双象连环,称 “钓鱼马”,是使将、帅不能左右平移的等杀。
一方的马与对方将、帅之间的相对位置状如双士连环称“侧面虎”是使将、帅不能远平移和远直移的等杀法。
把马跳到与对方将(帅)成田字格的对角位置上,然后再用车占中将死对方。称列马车
10 打滚马&
也称“双马饮泉”。双马方先把一个乌跳到对方下二路横线,2、8线的位控制将门的一侧.而另一只马挂着这只马卧槽,利用抽将吃象退马中路.然后再到另一侧卧曹成杀。
11 马后炮&&
先用马控制住对方的将(帅).然后用炮在马后照将,以杀死对方的杀势叫马后炮杀。或者先用炮放于将(帅)
的直;横线上,然后用马在炮前垫“将”,以杀死对方也叫马后炮
12重炮杀& 一方的双炮与对方的将(帅).在一条直;横线上,把对方杀死的杀势叫‘重炮将’
13 天地炮& 一炮镇中·另一炮沉入对方底线.用车配合双炮成杀,叫天地炮杀势。
闷宫&&用单子借助对方双士自阻将帅,把对方将帅‘将’死的杀法
15 闷 杀&&
采取弃子堵塞战术,有意识地阻塞对方将(帅)路造成各种闷杀。与闷宫有异曲同功之妙。在闷式杀法中,是屡见不鲜的。
16& 双 将&&
用几种子,同时对将帅打‘将’的方法叫‘双将’这是比较凶的一种 ‘将’法。
17 铁门栓& 用炮镇住对方中路的士象(仕相)再用车死对方将(帅)的杀法叫作‘铁门栓将’
18& 大胆穿心&&
又称小刀剜心,这是车在其它子力的配合下,硬杀对方中心士.从而摧坚陷阵,将死对方的杀法。
19二鬼拍门&
双兵(卒)侵入对方九宫禁区.分列对方中心士的两旁,即分占4、6路两条肋道,有火并中士.逼杀将(帅)的作用。因小兵有小鬼之称,这种杀势故称二鬼拍门。
20 三子归边&&
车马炮等三个进攻性的棋子集结侧翼,有可能造成各种杀势.俗称:‘三子归边’一局棋,这是指这种杀势的厉害。
夹车炮&&&单车双炮配合,在对方2;3横线组成杀势,称夹车炮杀势
夹马炮&&&单马双炮配合,在对方2;3横线组成杀势,称夹马炮杀势
夹马车&&&&
马车配合,在对方2;3横线组成杀势,称夹马车杀势
24三车闹士&&残局阶段,用两车一兵(卒)攻入对方九宫,对士(仕)进行攻击,杀死对方将(帅)
的杀势,称:三车闹士。
25三进兵&&&通过"将军"或"要杀"等手段连续推进几步兵(卒),这种在其他子力支持配合下,以兵(卒)为主要进攻子力的杀法就称为"三进兵
26仙人背剑& 兵(卒)临城下,弃炮看‘将’, 称‘仙人背剑术’。
27海底捞月& 残局阶段,车占对方底中,用对方将(帅)做炮架,把对方守肋车打掉。
28炮碾丹沙& 用炮攻入对方底线,借助车九或其他子力,左右翻飞,辗转扫荡对方士.
象.从而构成杀势.
将帅对面间有炮,用双兵卒占宫心和一底角控将帅于另一底角,有平兵卒要杀之势。然对方以炮镇中,用炮顶住对方将帅形成进兵卒杀势然对方迫&将帅回中,调炮过中进底要杀。
30猴拉马——用骑河炮借对方的河口兵卒控制对方的巡河车河头马称(猴拉马)。
31小开门有&&独角犀&两头蛇&三步虎&七星剑&九尾鱼&转角马&屏风马&
单提马&砍马足&瞎眼狗&&顺手炮&逆手炮&巡河炮&
窝心炮&&当头炮&
迫击炮&&袖手炮(一声雷)大佛手(仙人指路)******
&&&&&&&&&&&&&&&&第八节&&&&&
中国象棋基本战术
是在中国象棋战斗中常用的基本战术,也叫一箭双雕,朵一朵不了二,必失一子。捉双战术可得子。
单方活动一子以后.同时给对方两个方面的威胁,一面捉子,一面威胁将死或同时从两个方面给以将死的威胁等等,这叫。双重威胁。双重威胁是基本的战术。攻势较凶。
闪击&&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攻击的战术,叫闪击。是常用战术。
闪将&&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将(帅)战术,叫闪将。
抽将&&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将(帅)同时闪开的子吃掉对方的有根子,叫抽将。是常用战术。
引离&&用弃子或兑子手段,把对方某个棋子从重要位置上引开,这种战术叫引离。也称作
‘调虎离山术’是每局必用战术。
吸引&&用弃子手段,把对方某个棋子从重要位置上引到闭塞处,这种战术叫吸引。同属
‘调虎离山术’是每局必用战术。
堵塞&&对局中的一方,采取弃子手段使对方子力自行阻塞其将帅出路。或者运子阻塞象(相)眼,象(相)路。破坏联络。是常用战术。
拦截&用弃子手段切断对方子力之间的联络或者阻塞对方进攻路。&&&&&
使对方子力不能及时发挥作用,限制对方子力的自由活动的常用战术
移动自阻的己方子,打开通路。常言‘磨刀不费砍柴功’
用己方子力封锁棋盘上的某条线路,使对方子力不能越过,从而限制对方子力的发挥。叫作 ‘封锁战术’
借用己方某子力力量或作用,运动另一子展开攻杀的战术。表现形式:借炮使马;借炮使车;借车使马;借车使炮;借炮使兵;等等
迂迥& 在进攻不易得手的情况下,有意识的组织子力转向敌后,进行攻杀或捉子的战术。
交换& 清洁棋面,打开通路 ,组织新的进攻或防守。
采取,照将;捉;吃;威胁等强制着法,迫使对方变化子力位置,赢得先手。
先手方走的看似无用棋实质是利用对方小欠行为进攻做的准备。
困子& 把对方主力控制在辖区内,使其不能发挥作用。
无法制敌以死,利用各走一着之规定。使对方欠行,制敌以死。
用还照‘将’的方法解除照‘将’状态。叫‘解将还将’。
在对方进行要杀的情况下,组织反要杀,叫‘解杀还杀’。
第九节 新编棋步的读法与记法《一字三码记谱法》
(棋谱)是记录棋子动态的一种书面表示,由若干棋步组成。棋步是某棋子从一个兵站到另一个兵站的动态表示。一字三码记步法:马325&
将451& 车220&
第一字;动子名称,第一数;动子原在直列,第二数动子去位的直列,第三数;动子去的位的横行。红行用红色,黑行用黑色。全部使用阿拉伯数码.。棋盘的90个兵站,黑;红各有位称。为不出现两位横码,原对方底线是己方的10
线,把1省略简称己方的0线。这样一来,减去了原棋谱中的前;中;后;平。斜线兵种和直线兵种的进;退差异随之不存。记录速度提高,占据面页缩小。棋谱反棋图及易。当车;马;炮;相象;士仕,双子在同列且都能同达落子点的情况下略去第一数,用进;退区别。总之后两位总是落子点。一字三码记步法是由线到点质的飞跃。更准确;更清楚;更简洁。赛场记录;实战记录可直接用此法来记录。尤其对下盲棋起到了质的变化。一字三码记录法是中国象棋走向世界的又一基础改革举措,又区别于国际象棋步伐记录。为中国象棋这一高智商运动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黑白版红方汉字用白底黑字。黑方汉字用黑底白字。双方都用阿拉伯黑数字)
子力价值是对各兵种在通常情况下的实力估计,是作为棋子交换时衡量双方得失的尺度。
一、各兵种的实力估计:车;马;炮;棋盘诸点,任其纵横,乃作战之主力军.称为”强子”。仕相(士象)循帆蹈矩,不越河界弹,乃防御之警卫军,称为“弱子”。兵(卒)过河前实力最弱.过河后随着位置不同,其实力难以定沦,一般来说.当在“强子”与“弱子”之间。车的战斗力最强,炮马次之.故估计:车9分&&
相象:2分&& 仕士2分&
未过河兵(卒)1分&& 过河兵(卒)2分
一、 各兵种之间的对比关系: 1 一车略优于双马.双炮或马饱。2一马相
当于一炮、双马相当于一炮一马、双炮相当于一炮一马3车马炮相当于车双马或车双炮;4一马(一炮)相当于双士或双象。这是就一般情况而沦,特定的形势下.各个子力的价值与上列完全不同。
在对局中,有时出现某种特定局势.双方着法重复·循环不变.需依据规则,分析确认是属于”允许着法”,还是“禁止着法”,判定应由一方变着·不变作负;或是双方均可不变.不变坐作和,从而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据以判决这种特定局势的有关规则条例。就叫“棋例”《棋例》不是一着一势的判断,而是三着六势的判断或更多。所以要进行分析。遵照以下要点:
1、 甲方在不被“将”的任何情况下,可以对乙方采取有实质变化的长“将”
2、乙方在解决连续被“将”时,无论方法是否唯一,均可连续采用一种方法应将。
3、双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采取没有有实质变化的连续四次 “滑将”
4、不得连续长捉对方无根子达四次 。非长拦;长挡;长跟;意在捉。
5、甲方在解决自己被“要杀”或即将被“要杀”时,均可采取长拦;长挡;长跟;(因为可达求和之目的)使对方无法解救的“将”,通称 “要杀”
6、循环不变不得连续出现第四次,出现第四次双方均可以申请遵照以上规则判定是负;是和。
解释:原规定都是三次,我改四次于理通,打“将”非目的,实际是借“将”运子,借“将”找位占去了两“将”所以三次不够用&
四次勉强。棋例自缚绳索走向世界的绊脚石。应改革,要站在象棋这大平台考虑。无须就几局小作而著大文章。多走几着与用时无大碍,且符合‘兵不厌诈’的军事科学理论。吴克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得帅说什么都对表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