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冬活作战补给给,需要都开完吗

当前位置: >
冒险岛2集章大作战任务什么时候结束 岛民补给箱兑换何时截止
岛民们可以准备好迎接新一波的福利哦。集章大作战的活动中,大家要收集到足量的道具,就能有机会饿到丰富的奖励哦。时间是一直持续到在1月11日,而兑换奖励的时间是会延续到1月15日哦。
而和这个活动的任务还是非常的简单的呢,只要是大家的登录到游戏中的话,就可以去完成一个叫做集章任务啦,玩家们通过这个任务就能得到一枚图章的道具哦。
只要你是是得到了图章的道具之后,也就是能够得到一个集章补给箱。这个活动中,玩家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在于,玩家需要用到的是补给宝箱来随换任务中的奖励哦。
只要是兑换过了之后,你得到的补给箱的数量就会被清空了呢。而兑换获得的奖励是有披风皮肤收藏箱,还有米尔实习老师表情动作哦。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圆圆的雪人啦。分别需要的补给箱的数量是5、10、20个。
另外如果是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图章的话,还是能够得到额外的奖励的哦。比如说是完成30个图章的任务,就能点亮游戏中的对应的图章啦。这个活动的最终奖励是有古代神扎昆的装饰,房屋家具:扎昆头饰。
步战三国: 即刻开战,萌妹陪你撸三国
热门游戏榜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辽宁舰首次远洋训练作业小结:航母战斗群还差什么?(下)
澎湃防务特约撰稿 包晓
16:36 来源:澎湃新闻
抱歉!您的浏览器可能不支持此视频播放器,请用更高版本的浏览器试试!
辽宁舰首次远海训练,四大看点值得关注。视频来源 央视 北京电视台 深圳卫视 编辑 林顺祺(03:06)
大型反潜驱逐舰水面舰艇之间的直接对抗常常是对称性的,尤其是大国的海军之间,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大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在接触时往往非常谨慎。在海军作战中,能够实现非对称打击的只有潜艇对水面舰艇的攻击。90年代中期,在引进俄罗斯的956型驱逐舰(现代级)时,俄罗斯方面还向我国推荐过同级的大型反潜驱逐舰(1155型,北约代号“无畏级”),但考虑到当时反航母的迫切需要,我国没有引进。但随着我国航母的不断发展,应考虑为航母战斗群配置专门的反潜驱逐舰。笔者认为,随着“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初具战力,加强海军反潜力量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回顾航母的作战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能够对航母形成威胁的是攻击核潜艇,而防范核潜艇也一直是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核心作战任务。美国曾多次披露核动力航母与苏/俄核潜艇周旋的新闻,从攻防两方面的角度看,对于核潜艇的防范始终很难。冷战期间,为猎杀对方的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美苏均研制过大型反潜驱逐舰:美国海军的“斯普鲁恩斯级”反潜驱逐舰和苏/俄的1156型“无畏级”大型反潜驱逐舰。无畏级大型反潜驱逐舰----“库拉科夫海军中将号”。从公开报道看,中国的远洋反潜的任务都是在现有中型驱逐舰的基础上加装反潜作战包,在反潜武器方面也以小型直升机和324毫米口径的鱼雷为主。上述配置在近海面对常规动力尚能应付,但进入深海,面对美国的攻击型潜艇时恐怕无法让人放心。反观美苏两级大型反潜驱逐舰,不仅吨位大(无畏级满载排水量高达8700吨),适航性好,其反潜武器还按照直升机、反潜导弹、鱼雷和火箭深弹“远-中-近”三个层次进行配置。由于吨位大,反潜驱逐舰自身携带防空和反舰导弹,具备基本的对海和对空作战能力,既能编入航母战斗群,也能独立遂行反潜作业。我国最新的052C/D型系列遵循了当前全球海军驱逐舰多用途化的发展方向。但如果审航母作战编队面临的威胁来看,强调反潜作战的专业化并不过分。前述两款美国和苏/俄大型反潜驱逐舰都诞生于特定的时代,适应海军的需要。冷战中,苏联红海军长期将战略核潜艇作为海军力量的核心,所有的水面舰艇都将反潜(敌方潜艇)和打击敌方的反潜兵力(保护己方)作为首要任务。在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编队中,编入一至两艘大型反潜驱逐舰是必然的选择。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诞生也针对苏联不断强化的水下潜艇能力,直到冷战结束,红海军的潜艇活动能力大幅下降,美国海军的反潜任务才逐步从深海反潜走向近岸反潜,这一大型反潜驱逐舰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俄罗斯继承的“无畏级”大型反潜驱逐舰仍旧属于海军的主力,相反强调反舰的“现代级”驱逐舰则已被逐步退役。大型反潜驱逐舰在舰艇的设计、制造和武器配备均强调安静性与反潜。比如舰艇的主要动力单元安装减震手段,提高舰艇自身的静音程度;在声呐装备上,反潜驱逐舰除了安装大型舰首声呐和舰尾的拖曳/变深声呐,还需要搭载两架左右的中型反潜直升机,构成以直升机反潜、火箭助推鱼雷反潜、鱼雷反潜/火箭深弹为远、中、近的多层次反潜体系。“斯普鲁恩斯级”反潜驱逐舰曾是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重要成员。公开报道显示,我国已经安装拖曳式阵列声呐的包括056型、054A型以及052C/D型。054A型护卫舰的排水量在4000吨左右,从其武器配置看,恐怕无法在深海大洋遂行独立的反潜任务,052D的排水量勉强挤进大型驱逐舰的范畴,但其设计仍然是一款强调区域防空能力的驱逐舰。美国之所以放弃斯普鲁恩斯级反潜驱逐舰,是因为美国海军面对的反潜任务由深海转向近海,因此在上有P-3C/P-8A高性能反潜机、水下有佛吉尼亚吉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情况下,水面舰艇担负的反潜任务是比较轻。中国海军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反潜仍然高度依赖水面舰艇和舰载直升机。笔者认为,未来最适合的专业反潜驱逐舰是以建造中的万吨级055型,055型能够搭载至少两架中型直升机,且自身拥有强大的防空与反舰能力,既能编入航母作战编队,也能够在南海乃至西太水域独立开展针对美军攻击核潜艇的搜索与驱离作战行动。大型综合补给舰航母作战中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一环是补给。辽宁号此次远海训练航程超过3000海里,途中进行的补给也是验证补给舰的能力,但现有的903/903A两型2.5万吨级的补给舰只能支撑驱逐舰中队级别的保障需求,要保障整个航母战斗群的补给非常吃力(最高航速低、装载量不足)。去年我国网络上曝光了正在某造船厂建造的901型综合补给舰。从照片尺寸看,901型的排水量可能接近4万吨,能够基本满足航母战斗群的需求。 一旦进入高强度的战备巡逻,航母战斗群的消耗惊人。美国的航母作战经验显示,在一场中等强度的地区战争的前两日,航母就会耗尽自身的燃油和弹药,需要退出战区进行补给。相比之下,辽宁号由于采用常规动力,自身就要携带大量的燃油,留给航空燃油和武器弹药的空间就更少。这对作战补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待901型服役之日,也就是“辽宁号”能够进入太平洋,开展实战训练之时。“辽宁号”远海训练只是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的序曲。后续国产航母已经接近下水。按照中国的速度,预计在年后,中国海军将拥有双航母战斗群。保守估计,双航母战斗群将携带48架歼-15舰载机以及大批驱逐舰,中国海军与航母配套的052D型防空驱逐舰、054A型多用途驱逐舰也将成为中国海军的主力。换言之,到了2020年前后,中国海军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太平洋第二强大的海军,或将对西太平洋的局势形成重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谢瑞强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辽宁舰,远海训练
评论(25)
澎湃新闻APP下载您当前所在位置: →
导读:这次更新之后补偿了很多,包括各种新军衔的等级,不同的等级玩家获取的东西都不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CSOL2作战补给品打开怎么什么都没有 作战补给品怎么打不开?现在...
这次更新之后补偿了很多,包括各种新军衔的等级,不同的等级玩家获取的东西都不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CSOL2作战补给品打开怎么什么都没有 作战补给品怎么打不开?现在目前没有办法打开蓝色箱子,点击使用后完全看不到作战补给里面的东西,可能是更新问题。而11点10分的紧急维护基本上也和这个箱子有点关系,有可能在更新的时候这个箱子就没放东西。现在只有等程序员更新好了之后,临时维护结束了才能继续看作战补给品里面有哪些东西了吧。相关热门游戏推荐:想得到更多更好的《花千骨》的精美礼包么?看这里&&&55you掌游网《花千骨》官网地址:看这里&&&55you掌游网《有杀气童话》下载:有杀气童话更多更好的《有杀气童话》的精美礼包:点这里哦&&&
文章很赞,分享给朋友
12-3112-2812-2812-2712-2512-2512-2212-2112-1912-18步入快车道的海上作战补给
在美国提出的新的海军学说《21世纪海上力量》中,最富创新、最关键、最切题的是“海上驻扎”(sea
basing)概念。而当美国海军于2002年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概念后,石阶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海军也接受了这个概念,并且照此进行新的海军建设。当然,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海军规模和任务范围,有不同的取舍,以最大限度的适应自己的情况。
“海上驻扎”预示着机会和挑战并存。传统上,海军被用于以两栖突击的方式将力量投送上岸。现在出现所谓的“非战争军事行动”(MOOTW),导致要定义新的登陆需要。而在这类“非敌对登陆”行动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是需要利用简易的设备(或根本没有任何设备)转运重型装备和补给品到岸上。尽管“非军事行动”一般遭到武装反抗,但是海上的重载转运却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有鉴于此,西方海军提出了“海岸联合后勤全程支持”(JLOTS)概念,其核心要求是必须有能力在中等海况条件下将大量复杂的装备从改装的商船或两栖舰上,通过各种不同的中转装备——两栖登陆艇、两栖登陆车、驳船、多功能组合式浮码头、临时修建的水上码头、重型直升机等等转运到岸上。
从海上预置到海上驻扎
对美军来说,JLOTS已经是过去式了,其核心内容是“海上预置”,即采用改装的商船或长期租用的合适船只(主要是车辆运输船或集装箱船),预先装载大量的军用装备、车辆和补给品,部署在可能的行动海域。而现在美军提出的“海上驻扎”实际上是在一个限定性的存取环境下,利用精心选择的特制力量包以及采用作好战斗准备的力量直接发起“超地平线行动”。
美军之所以摒弃JLOTS,转而提出“海上驻扎”,主要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有两大优势:一是JLOTS需要两栖舰抛锚在距离海岸不远的海面上,然后将搭载的货物转运到中转装备和登陆艇上,然后再转运上陆;而海上驻扎则是从距离海岸25海里的地方,利用高速中转体快速运输,这就大大加强了登陆能力,几乎是行动开始就能立即上陆,不易受到对方岸上力量攻击。二是参加JLOTS的两栖舰在行动时必须静止在海面不动,而且还要平静的海面来保证复杂的货物转运行动得以进行,而“海上驻扎”就不存在这个限制。
与此同时,美国还为协调北约的联合海上行动,为“海上驻扎”量身定做了“联合融入概念”(JIC),统称为“联合海上驻扎概念”(NJSB),即“联合采用海上运输平台来投送、支援和维持多国部队。”
准确的讲,“海上驻扎”更注重的是对部队所需的装备和物资的使用与维持,而不是简单的后勤补给。对多国联合行动和战胜反通道挑战来说,“海上驻扎”非常有用,因为这是利用己方的不对称优势——海上机动能力来对付敌人。
“海上驻扎”不但能从海上对登陆行动进行强力支援(这是要达到的目标,目前尚未完全成熟),而且还是真正的机动海基后勤节点和有效的作战力量。在美军的“海上驻扎”升级概念中,一个完整的作战系统构成包括:一个完整的航母打击群(这对美军在一个威胁较大的区域保持军力优势必不可少)、一个远征打击群(在自身航空力量的支援下,能够派出和支持一个加强的营级战斗队在200海里之外进行登陆作战)、一个海上预置群(支持一个陆战远征旅的部署需要)。其中海上预置群包括15艘船只(注:在后面编成序列中,船只类型最前面带“T”的是指该船由民间船员操纵,而不是美国海军舰员),具体型号和数量为:2艘新的LHA-6型“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以现有通用两栖攻击舰为原型,但为进行空中作战进行了优化,没有设坞舱)、2艘T-LHD(能有选择地卸载军用物资的新型通用两栖攻击舰)、3艘T-AKE(干货/弹药补给舰)、3艘LMSR
或T-AKR(大型中速滚装船)、2艘现役T-AK(车辆/货物运输船)以及3个MLP(新型机动登陆平台,以现有“蓝枪鱼”大件货物运输船为原型设计)。在这些船只中,只有MLP是全新设计的,其他船只都是现成的或是根据现有船只为原型发展的。
美国海军Henry J.Kaiser级补给船
尽管美军急切盼望在短时间内具备“海上驻扎”的能力,甚至为获得国会的预算不惜大幅缩减了“海上驻扎”船只的尺寸和价格,但国会(包括国防部长盖茨)仍未对罗列的舰艇需求完全放行,毫不留情的否决了美国海军希望采购的3艘大甲板两栖舰的第一艘,理由是这种带有全套军用通信和海军损管特征(即真实的海军任务导向)两栖舰太费钱了。美国国会建议美军重新评估一下现役船只的效用,而不仅仅是伸手要钱造新舰。美国海军担心,如果大甲板两栖舰最终都被撤销,而不仅仅是推后,那么“海上驻扎”概念就不得不彻底重新考虑。
美国海军的采购项目
在2008年,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国家钢铁与造船公司(NASSCO)获得一项350万美元的合同,以设计MLP。而建造首艘MLP的授权估计要到2010年后期,另外2艘的建造合同将在2012年和2013年。
按照设计要求,MLP的长度将超过两个足球场,有着宽阔的甲板,将作为货船和小型中转体之间的转运站,或者是一种非常大而昂贵的海上浮码头。MLP能够让重型直升机着陆、能使用LCAC气垫登陆艇,并且能在3级海况下为船与船之间的重型装备转运提供很大帮助和便利。MLP在设计上将采用商业化的浮上浮下(FLO-FLO)技术,能够半浸入海中(通过向平台的压载水舱注水实现),为登陆艇或小型船艇转运提供方便。作为“海上驻扎”的重要角色,MLP将可容纳6艘LCAC气垫登陆艇和一个营级登陆部队。
MLP的技术关键是车辆转运系统(VTS),其带有动力定位系统、可收放的跳板以及可以测量2艘相靠近的船艇之间相对运动的定位传感器。根据合同,马基高公司负责设计、制造和测试车辆转运系统样机。在试验中,该样机负载能力达到了16万磅,可让大型车辆从一艘LMSR上经MLP卸载到高速中转装备上。2009年11月,实用化的车辆转运系统开始交付美军。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军事海运司令部(MSC)还改装了1艘LMSR(T-AK-3017“斯托克姆”号)作为浮动前置前进基地(AFSB)。改装项目包括:增设停放直升机的区域,并配有全套维修设备,可支持2架MH-60S直升机长期随舰行动,并且能同时在舰上甲板着陆;增加一个医疗模块;升级通信系统;增加铺位等。
现有的5艘预置舰——马士基集团的HAUGE级大型中速滚装船(T-AKR)已从2009年后期陆续退出美国海运司令部舰船编制序列,今后也不再续签租用合同。它们的空缺将由3艘LMSR、1艘油船和1艘新的集装箱船填补。
&&&&至于美国海军部署的水面舰队所需的越来越大的补给需求,将落在“刘易斯与克拉克”级干货/弹药补给舰(T-AKE)的肩上。该级舰深受美国海军好评,认为其不仅设计优异、可靠性高、使用灵活,而且建造商NASSCO的交船时间也非常准时。有鉴于此,美军海运司令部将最初确定的10艘采购数量增加到了12艘,并且还保留另外2艘的采购权。
“刘易斯与克拉克”级干货/弹药补给舰
&&&值得一提的是,NASSCO还在“刘易斯与克拉克”级干货/弹药补给舰的舰体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其他辅助船只,包括1艘联合指挥舰(JCC-X)、1艘舰队油船(T-AOX)、1艘医院船(T-AH)。此外,NASSCO还针对国外客户的需求,以该级舰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后勤支援舰(LSS),其有能力提供5000多吨干货、3200吨燃油,可容纳900多人,并且采用了先进的C4I系统。
美国陆军的计划
除了美国海军在进行扩充后勤舰艇的努力外,美国陆军也在组建“陆军战略舰队”(ASF),目的是让部署在美国本土的陆军部队能够对全球范围内的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而在过去2个世纪里,这种“救火队”的角色一直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来扮演。
ASF计划要求储存两个旅级战斗队的装备和前置两个支援旅,共需6艘LMSR、2艘装载弹药的集装箱船和2艘装载装备的集装箱船。美国海军舰船项目执行办公室将把其获得的10艘联合高速艇(JHSV)中的一半以上拨给陆军,以满足其“战区支援舰”(TSV)需求,随后还将划拨其他舰艇,最终使总数达到25艘。目前,美国陆军的第一艘联合高速舰艇正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奥斯塔船厂建造,计划将于2011年后期交付。
联合高速艇(JHSV)
但这还不够,美国陆军还想获得其他新的平台,以作为陆军作战打击群概念的浮动前进基地(例如马士基公司提出改装集装箱船,使其能够成为支持航空突击旅行动的浮动平台)。此外,美陆军还计划采购一种供应支援自主式浮动舰艇(SSAA),它可以在联合战区后勤基础设施在岸上建立后,提供选择性的货物卸载供给。尽管美国海军努力推销其“海上驻扎”概念,但美陆军更倾向于在国外行动时选择SSAA。
欧洲的“海上驻扎”举措
继美军之后,欧洲国家也陆续将“海上驻扎”概念付诸实践,并且还提出了升级版,就是让一艘保持在海上的舰船要能部署和支持一个连级作战单位,或为一支陆上部队提供指挥和补给能力。除此之外,这类舰艇还要被用于执行各种非战争撤离行动(NEO),以及提供减轻灾害的初始能力和人道主义救援。
在欧洲国家海军中,德国海军尽管没有两栖舰艇或战略海运舰艇,但对“海上驻扎”概念的态度却最积极。目前,德国海军已经决定发展一种类似两栖攻击舰的联合支援舰,预计采购数量为3艘。不过,该级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2020年之前服役,因此德国海军现在能拿出的只有702型“柏林”级作战支援舰(EGV)。该级舰满载排水量在2万吨以上,是德国海军装备的最大的舰艇。“柏林”级补给舰能装载约1万吨燃油、280吨干货和160吨弹药。在支援部署部队方面,“柏林”级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浮在海上提供补给,还可以利用集装箱的拼装执行多种其他任务,从而大大增加向岸上远征部队提供支援的灵活性。如该级舰装载两层共26个标准集装箱,就能形成一个可收容50名病人的模块化医院(德军称为“海上行动救援中心”,全套设备由EADS防务电子公司生产),包括2间手术室、加强治疗室、血库、X光室、诊断室和50张病床等。在必要时,舰上的直升机库还可以再布置10张病床。模块化医院最早是在2004年装在“柏林”号补给舰上,并参加了“持久自由”行动。在随后的“节礼日”海啸(即日因印尼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由于12月26日是西方的“节礼日”,因此西方常以此称之)期间,参与救援的“柏林”号的模块化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证明了其所具有的巨大价值。
德国海军“柏林”号作战支援舰
荷兰皇家海军正计划建造一艘新的联合支援舰(JSS),以替换服役了34年之久的“普尔斯特”级补给舰A832“芮德克鲁斯”号(该级舰共建造2艘,另1艘舷号为A835的补给舰于1994年转让给了巴基斯坦海军)。最初的荷兰JSS设计思想酷似加拿大海军的JSS概念,后因造价过高被迫放弃;现在的荷兰JSS设计外形与“鹿特丹”级船坞登陆舰有些相似,设有2个补给站,每舷侧一个,在采取横向补给方式时可同时为2艘水面舰艇补给燃油、淡水和干货。舰上有一个很长的车辆甲板,可容纳车辆和集装箱(经过舰尾和一个舷侧坡道进入)。如果用于存放直升机的话,这个车辆甲板可存放多达6架CH-47“支努干”大型直升机,并能通过一个升降机将直升机运送到飞行甲板上。该舰的飞行甲板很宽大,可同时让2架CH-47进行起降。
荷兰JSS概念
法国最近宣布订购第3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日益扩大的法国海军两栖舰队还包括2艘“闪电”级船坞登陆舰,这些舰艇可以支持部署一支相当规模的两栖远征部队,并且能确保所需的海上后勤、医疗、指挥和控制能力。与此同时,法国海军还计划采购4艘新型补给舰替换现役的“沙洲”级油船。这4艘舰计划于2014年到2017年服役,其中第一艘将于2011年订购。但是,假如法国海军的PA2航母计划被大大推迟或取消的话,那么这项采购计划可能将会重新考虑。新型补给舰暂定的设计参数为:满载排水量28000吨,可装载9000吨F76柴油、5000吨F44航空燃油、300吨航空和海军弹药、2400干货和零配件、1200吨淡水。舰上设3个RAS(液货和干货)补给站(其中左舷2个、右舷一个),机库可停放1架NH90直升机、20个标准集装箱以及有限的医疗设备,编制舰员80名,另外还可搭载140多名其他人员。
与德、荷、法等国紧随美国“海上驻扎”概念不同,英国人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海上浮动运送及维持(MARS)概念。MARS可以完成多种类型的补给所需:首先,能提供给航母及其护航舰艇所需的大量补给,如燃油、食品、淡水、弹药以及其他物资;其次,能够给陆上部队提供所谓的联合海上基地后勤支持,甚至还能为直升机提供前进航空补给;再次,能根据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提供诸如前进维修和海上医疗等能力。
&&&&MARS在2005年中期进入评估阶段,期间有许多类设想舰艇被迫停止(大多数明显与CVF的命运有关),最终确定的舰艇包括三种类型:6艘舰队油船(2013年到2018年服役)、3艘联合海上基地后勤舰艇(2021年到2023年服役)、2艘补给弹药和干货的舰队补给舰(2019年到2020年服役)。在这三类舰艇中,时间上最早的舰队油船将采用商用成品构件(COTS)的设计思想,并且建造商也将选择外国公司。2008年5月,4家公司——意大利芬坎蒂尼、韩国现代集团、西班牙纳凡提亚、英国BAE系统公司和韩国大宇造船公司组成的联合团队以候选承包商身份进入竞标名单。英国皇家海军原定于2009年中敲定最终的承包商,但在2008年11月,时任英国国防大臣约翰&赫顿却宣布要改变获得舰队油船的办法,因此原来的舰队油船计划可能将被推迟。
英国设想中的MARS
英国皇家海军现役10艘舰队补给舰的8艘原计划在年退役,但由于MARS计划被推迟,因此这个退役时间表现也将被推后。同样,现役的“勤奋”号前进修理舰也将比原计划晚退役(至少服役到2018年,或许更晚)。
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现役的“百眼巨人”号联合伤亡医疗舰(JCTS)将按原计划在2020年退役。在新的“海上角色——3级医疗能力”(MR3MC)概念下,JCTS的能力需求将通过在两栖舰艇或商船上安装模块化设备来提供,或用1艘改装的专用舰来替代。
多功能舰兴起
对许多规模有限,但又致力于拓展任务范围的海军来说,多任务舰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荷兰Merwerde造船厂为新西兰海军建造的“坎特伯雷”号多任务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尽管该舰并不是很大(长131米,宽23米,满载排水量8870吨),却是一个全能平台,能够执行带自主分发能力的海上补给、海上医疗支持、海上指挥和控制(可搭载45名司令部人员及全套的指挥设备)、两栖运输(能够运载一个满员的步兵连及其车辆和装备)等多种任务,甚至还可作为训练舰使用。
新西兰海军“坎特伯雷”号多任务舰
与“坎特伯雷”号多任务舰类似,葡萄牙多功能后勤舰、波兰战略补给舰、南非“千禧”项目等也都追求多任务能力(虽然就尺寸和海上补给能力而言,这些国家的多功能舰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
还有一些设计,虽然不是多任务舰,但也强调多功能。例如德国TKMS造船厂MEKO“多角色远征补给直升机甲板”(MESHD)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MESHD是前MHD-150多用途两栖攻击舰的放大版,长196米,宽33米,满载排水量达23800吨。MESHD采用MEKO模块化设计思想,可迅速从海上补给角色转变为两栖攻击舰角色,或从支援(指挥、后勤和医疗)舰转为补给舰。多功能设计使其在作为补给舰角色时,仓储面积达2200延米(一种测量滚装船空间容积的方法,每延米代表长1.0
米的甲板面积),能运载6000多吨燃油、570吨弹药和干货,额外的空间还可装载3架直升机、1400吨燃油和700吨补给品;当MESHD的模块化货舱改装后,能容纳750名士兵及其车辆、装备和设备,并且还能装载2艘LCM-8登陆艇和14架NH90级别的直升机。而当MESHD作为航空作战平台时,则装备有C4I网络、30吨SWL起重机、舰尾和左舷坡道、RAS补给站、舰尾飞行甲板等。
中国海军的努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海军如今也在扩大其军辅船队,目的是为日益增长的作战舰队提供足够的海上后勤支援。2004年,2艘“福池”级补给舰进入解放军海军服役,最近第3艘经过改进设计的“福池”级补给舰也加入解放军海军舰艇序列。2008年,解放军海军接收了1艘满载排水量达23000吨的新型医院船;同期还有1艘装有模块化医疗设施的集装箱船进入解放军海军服役。另外,第1艘071型船坞登陆舰(长210米,宽28米,排水量18000吨)也在早些时候进入解放军海军服役。这些情况清楚的表明解放军海军正在步入新时代,其远程部署能力和两栖作战能力正在成为现实,而不再只是希望。
中国海军福池级综合补给舰首舰“千岛湖”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喵星大作战赞助者补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