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是玩心眼的同事怎样对付好点,还是诚实好点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徐皓
  3月7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表们就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图为齐虎广代表就加大对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提出建议。本报记者周朝荣摄
  阔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共话新作为。3月7日上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15位代表作大会发言。代表们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刘季幸代表——
  进一步加大制度反腐力度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法院审理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刘季幸代表感到,部队相关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制定不规范、制度有盲区、法网不严密、体系不完备、修订不及时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刘季幸代表认为,首先要搞好制度建设内容的重点审查,把习主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的一系列决策指示作为根本遵循;坚持宪法和法律的原则,确保立法主体具有相应的立法权限,彻底清除“土政策”“土规定”;建立公平竞争、公示公开、权利救济机制,增强官兵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消除权力运行的死角盲区和模糊地带,让想钻空子、打擦边球的人没处下手。其次要把住程序上的重要关口,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充分保障官兵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把纪检、审计、政法等部门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将所有制度上提一级进行审核,不能自己为自己定规矩;坚持集体把关,确保涉及权力运行的规章制度方向正确、实在管用;适时开展效能评估,不适应形势需要、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的,及时修改或废止。
  王长江代表——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北部战区副司令员王长江代表在专题调研时发现,目前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军地各方的职能定位、职责分工、工作关系还不够明晰。
  王长江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规范融合发展领域范围,完善“民参军”准入制度,配套完善激励补偿政策;对战区、军种是否成立军民融合组织机构,担负什么任务、如何分工,予以明确规范;对协调对接、规划制定、建设监督、检验评估等环节作出系统规范;明确融合需求的提报时机、内容项目、责任分工、对接方法,将军事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要充分发挥战区在军民融合中的职能作用。”王长江代表认为,应尽快明确成立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的军民融合职能:依据战区战略和作战方案计划,统筹协调战区军种部队论证提报融合需求;统筹军地资源,着力研究解决战略资源跨军地协调、跨省区调配等问题;结合实兵演习、战备拉动等重大演训活动,检验融合成效。
  赵岩泉代表——
  提升实战化训练质量效益
  作为某新型舰艇部队的一线指挥员,海军合肥舰舰长赵岩泉代表感到,这些年部队备战打仗的导向越来越鲜明,部队战斗力建设呈现随时能走、越走越远;练兵练将、越练越强;实战实训、越考越严等可喜变化。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部队实战化训练还有不少短板弱项。”结合一线工作实践,赵岩泉代表对提升实战化训练质量效益提出3点建议:一要进一步科学统筹练兵用兵,一方面加强战区与军种、主战与主建、战备与训练的组织计划统筹和兵力运用统筹,确保部队能够相对集中时间、精力、资源进行基础性的系统训练;另一方面探索执勤与训练相结合的用兵练兵方式,推动以战载训、以训备战、战训一致。二要进一步提高联合训练效益,健全完善标准化指挥流程,改进优化联合训练模式,加大联合训练比重,切实让联合训练“联起来、练得好”。三要进一步改善训练保障条件,统筹全军训练资源,调剂余量、补齐差量、盘活存量,使每一块训练场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尽快立法划定军港码头水域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调配好军地用海资源,满足海上实战化训练需求。
  齐虎广代表——
  加大对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福利待遇更为优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陆军某旅一级军士长齐虎广代表在发言中说,大家打心眼里感到骄傲和自豪,投身强军事业的信心更强了、干劲儿更足了。他还就如何加大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虽然部队每年都有慰问救济,但救济金额有限,对困难家庭来说还是杯水车薪。”齐虎广代表建议,将困难军人家庭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群体,适当降低评定门槛,军地协商确定对象重点帮扶;设立特困军人家庭专项救助基金,统筹使用、重点救助。针对基层官兵长期关注的随军家属安置、公寓住房保障等问题,齐虎广代表提出具体建议:统筹军人家属随军安置,在行政和事业单位专门设立“军属编”;取消领取未就业家属困难补助的户籍限制,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适当放宽独生子女军人父母随迁落户政策,以便赡养照顾;加快标准化营区建设进度,解决好调整移防单位公寓住房配套问题;研究论证适应新情况的住房保障政策,根据家庭住用需求适当提高面积标准。
  尹东代表——
  加强实战化条件下群众性练兵比武
  习主席向全军将士发布训令时强调,要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连长尹东代表认为,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应从构建实战的训练环境、完善组训考评机制、提升练兵比武的效益等3个方面入手。
  尹东代表建议,打造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小型训练场,为实战化练兵比武创造条件;加大旅团级单位训练管理、装备器材、环境构设等系统建设力度;建立军以下部队互为条件训练沟通机制,就近就便自主组织互为对手、互为支撑训练。
  尹东代表还建议,健全完善组训考评机制,细化能力标准、划分能力等级、制定考评细则;明确界定训练中安全事故责任归属,消除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等和平积习;规范改进考评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考官队伍;着眼比全员、比整体、比体系筹划组织考核比武活动,对落后垫底的通报批评、一票否决;广泛开展岗位竞赛、技术革新、创破纪录等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
  何雷代表——
  科学构建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
  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军事战略方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代表在发言中说,目前的军事战略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国防和军队的新体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目标不适应,亟待完善。
  何雷代表建议,构建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并随着产业革命推进、军事技术发展、安全形势变化、我军使命任务拓展而适时调整完善。他认为,研究制定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必须紧盯世界军事革命新趋势、战争形态新演变,必须围绕新使命、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后新体制。
  “重大安全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海洋、太空、网络空间。”何雷代表在发言中提出,重大安全领域军事战略要抢占新高地;还应当抓紧研究制定国防动员、军事外交等重要专项领域发展战略,填补军事战略体系的空白;应当积极推进力量运用战略向行动方案、建设发展战略向规划计划有效转化。
  刘永坚代表——
  加强军事需求研究
  军事需求搞不准、提不出,论证不充分、不科学,已成为影响备战打仗和部队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空军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永坚代表在发言中谈到,军事需求必须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抓紧抓实。
  “军事需求是一项融合多学科、多系统、多层级、多要素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刘永坚代表建议,集全国之力打造军事需求研究“国家队”,建立统一的军事需求研究标准规范,构建自顶向下、逐级分解、“V”型迭代的军事需求生成模式。他还提出,构建科学完备的军事需求研究手段体系,需逐步构建能够有效支撑各层级、全流程军事需求研究的平台工具体系和客观、可信、统一、共享的模型数据资源体系。
  围绕军事需求研究人才培养,刘永坚代表建议,将其纳入全军人才培养体系,在军队院校设置军事需求专业;依托军队院校开设培训班,选拔从事军事需求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训,快速补齐能力短板;从全军集中选调熟悉作战、了解对手、精通装备技术的骨干人员,尽快展开军事需求深化研究工作。[责任编辑:徐皓]
光明网版权所有扫一扫,下载军视网APP
扫一扫,关注军视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
3月7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代表们就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图为齐虎广代表就加大对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提出建议。本报记者周朝荣摄
阔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共话新作为。3月7日上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15位代表作大会发言。代表们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联系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刘季幸代表——
进一步加大制度反腐力度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法院审理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刘季幸代表感到,部队相关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制定不规范、制度有盲区、法网不严密、体系不完备、修订不及时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刘季幸代表认为,首先要搞好制度建设内容的重点审查,把习主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的一系列决策指示作为根本遵循;坚持宪法和法律的原则,确保立法主体具有相应的立法权限,彻底清除“土政策”“土规定”;建立公平竞争、公示公开、权利救济机制,增强官兵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消除权力运行的死角盲区和模糊地带,让想钻空子、打擦边球的人没处下手。其次要把住程序上的重要关口,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充分保障官兵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把纪检、审计、政法等部门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将所有制度上提一级进行审核,不能自己为自己定规矩;坚持集体把关,确保涉及权力运行的规章制度方向正确、实在管用;适时开展效能评估,不适应形势需要、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的,及时修改或废止。
王长江代表——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北部战区副司令员王长江代表在专题调研时发现,目前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军地各方的职能定位、职责分工、工作关系还不够明晰。
王长江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政策法规,规范融合发展领域范围,完善“民参军”准入制度,配套完善激励补偿政策;对战区、军种是否成立军民融合组织机构,担负什么任务、如何分工,予以明确规范;对协调对接、规划制定、建设监督、检验评估等环节作出系统规范;明确融合需求的提报时机、内容项目、责任分工、对接方法,将军事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
“要充分发挥战区在军民融合中的职能作用。”王长江代表认为,应尽快明确成立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的军民融合职能:依据战区战略和作战方案计划,统筹协调战区军种部队论证提报融合需求;统筹军地资源,着力研究解决战略资源跨军地协调、跨省区调配等问题;结合实兵演习、战备拉动等重大演训活动,检验融合成效。
赵岩泉代表——
提升实战化训练质量效益
作为某新型舰艇部队的一线指挥员,海军合肥舰舰长赵岩泉代表感到,这些年部队备战打仗的导向越来越鲜明,部队战斗力建设呈现随时能走、越走越远;练兵练将、越练越强;实战实训、越考越严等可喜变化。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部队实战化训练还有不少短板弱项。”结合一线工作实践,赵岩泉代表对提升实战化训练质量效益提出3点建议:一要进一步科学统筹练兵用兵,一方面加强战区与军种、主战与主建、战备与训练的组织计划统筹和兵力运用统筹,确保部队能够相对集中时间、精力、资源进行基础性的系统训练;另一方面探索执勤与训练相结合的用兵练兵方式,推动以战载训、以训备战、战训一致。二要进一步提高联合训练效益,健全完善标准化指挥流程,改进优化联合训练模式,加大联合训练比重,切实让联合训练“联起来、练得好”。三要进一步改善训练保障条件,统筹全军训练资源,调剂余量、补齐差量、盘活存量,使每一块训练场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尽快立法划定军港码头水域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调配好军地用海资源,满足海上实战化训练需求。
齐虎广代表——
加大对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福利待遇更为优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陆军某旅一级军士长齐虎广代表在发言中说,大家打心眼里感到骄傲和自豪,投身强军事业的信心更强了、干劲儿更足了。他还就如何加大困难军人家庭帮扶力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虽然部队每年都有慰问救济,但救济金额有限,对困难家庭来说还是杯水车薪。”齐虎广代表建议,将困难军人家庭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群体,适当降低评定门槛,军地协商确定对象重点帮扶;设立特困军人家庭专项救助基金,统筹使用、重点救助。针对基层官兵长期关注的随军家属安置、公寓住房保障等问题,齐虎广代表提出具体建议:统筹军人家属随军安置,在行政和事业单位专门设立“军属编”;取消领取未就业家属困难补助的户籍限制,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适当放宽独生子女军人父母随迁落户政策,以便赡养照顾;加快标准化营区建设进度,解决好调整移防单位公寓住房配套问题;研究论证适应新情况的住房保障政策,根据家庭住用需求适当提高面积标准。
尹东代表——
加强实战化条件下群众性练兵比武
习主席向全军将士发布训令时强调,要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连长尹东代表认为,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应从构建实战的训练环境、完善组训考评机制、提升练兵比武的效益等3个方面入手。
尹东代表建议,打造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小型训练场,为实战化练兵比武创造条件;加大旅团级单位训练管理、装备器材、环境构设等系统建设力度;建立军以下部队互为条件训练沟通机制,就近就便自主组织互为对手、互为支撑训练。
尹东代表还建议,健全完善组训考评机制,细化能力标准、划分能力等级、制定考评细则;明确界定训练中安全事故责任归属,消除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等和平积习;规范改进考评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考官队伍;着眼比全员、比整体、比体系筹划组织考核比武活动,对落后垫底的通报批评、一票否决;广泛开展岗位竞赛、技术革新、创破纪录等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
何雷代表——
科学构建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
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军事战略方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代表在发言中说,目前的军事战略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国防和军队的新体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目标不适应,亟待完善。
何雷代表建议,构建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并随着产业革命推进、军事技术发展、安全形势变化、我军使命任务拓展而适时调整完善。他认为,研究制定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必须紧盯世界军事革命新趋势、战争形态新演变,必须围绕新使命、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后新体制。
“重大安全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海洋、太空、网络空间。”何雷代表在发言中提出,重大安全领域军事战略要抢占新高地;还应当抓紧研究制定国防动员、军事外交等重要专项领域发展战略,填补军事战略体系的空白;应当积极推进力量运用战略向行动方案、建设发展战略向规划计划有效转化。
刘永坚代表——
加强军事需求研究
军事需求搞不准、提不出,论证不充分、不科学,已成为影响备战打仗和部队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空军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永坚代表在发言中谈到,军事需求必须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抓紧抓实。
“军事需求是一项融合多学科、多系统、多层级、多要素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刘永坚代表建议,集全国之力打造军事需求研究“国家队”,建立统一的军事需求研究标准规范,构建自顶向下、逐级分解、“V”型迭代的军事需求生成模式。他还提出,构建科学完备的军事需求研究手段体系,需逐步构建能够有效支撑各层级、全流程军事需求研究的平台工具体系和客观、可信、统一、共享的模型数据资源体系。
围绕军事需求研究人才培养,刘永坚代表建议,将其纳入全军人才培养体系,在军队院校设置军事需求专业;依托军队院校开设培训班,选拔从事军事需求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训,快速补齐能力短板;从全军集中选调熟悉作战、了解对手、精通装备技术的骨干人员,尽快展开军事需求深化研究工作。
作者:周朝荣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热点新闻排行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心眼儿巨人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