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洗髓空间变美女的威力加成比太极高,为什么都推荐主角,大师姐用

有没有一本主角穿越天龙先学洗髓经再得易筋经混到先天功得到九阴九阳入得先天等到三丰 学习太极 可敢成仙_百度知道
有没有一本主角穿越天龙先学洗髓经再得易筋经混到先天功得到九阴九阳入得先天等到三丰 学习太极 可敢成仙
我有更好的答案
好像是张三丰异界游
推荐小说 吞噬星空 斗破苍穹
采纳率:13%
没看过,不过不是张三丰异界游
有啊,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我问过我们的英语老师:&意淫&怎么说啊?老师抬头看天,意味深长地对我说:&made in chin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穿越天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我的图书馆
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此为初稿,有待整理。为了让大家掌握内家功夫的真谛,先在这里奉献给大家。内家功夫---------从易筋易髓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前言本书以内家功夫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为主线,以内家拳前辈大师对于内家拳的论述为基础,逐步讲解各种内家功夫及其之间的联系、演变,以求让读者系统地了解内家功夫和整个内家拳体系。只有在对整个内家拳的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认清内家功夫的实质,才能够正确地习练各种内家拳,练出内家功夫。当今内家拳领域内的一个顽疾就是,看不到各种内家功夫的实质与联系,而是只从外形动作去理解内家拳,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种拳术一个理论说道,甚至同一种拳术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论说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前辈大师的拳论,把内家功夫理论弄得五花八门,让习练者不知所措。内家拳本为横行霸道的技击术,曾经出现了许多名扬天下的绝世高手,比如陈长兴、杨露禅、吴鉴泉、孙禄堂、武禹襄、戴龙帮、李洛能、郭云深、董海川、程廷华等前辈大师,但是流传到现在却被人们视为花架子,根本无法与日益兴旺的西方格斗术抗衡,甚至许多人只是把内家拳当成锻炼身体的方式而根本不追求内家功夫中内里的东西,这对于内家拳来说是很悲哀的。内家拳和内家功夫是传统武术的前辈大师对人体发力及技击方式探索的结晶,内家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发力方式及化劲、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击方式是对世界技击格斗界的一个重要创举和贡献,所以内家拳和内家功夫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必须要传承、发扬下去,让世界看到内家功夫的风采!对于太极拳的具体习练方法,在我的另一本书“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中已经作了介绍,所以本书对于太极拳的习练方法不作详细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对于形意拳则多介绍一些。因为本书内容涉及各种内家功夫,所以不可能只介绍初级层次的基本功夫。“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只是介绍的初级习练方法,所以本书也可以作为“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高级教程。“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介绍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精气神生成的初级阶段的功夫,而本书介绍的是习练涨筋腾膜的炼神还虚阶段及习练真气鼓荡的练虚合道阶段的高层次功夫。对于各种内家拳的具体习练方法,我不做具体介绍,大家只需把本书中的内容加入到大家以前的习练过程当中就行。内家功夫习练到高级阶段,表面的东西越来越少,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可以明确说明的习练方法了,我只能把高级层次的功夫表象和内里感受介绍给大家,大家按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中介绍的方法与本书内容结合起来一直习练下去,就能够达到高级层次。但是高级层次毕竟与初级层次的功夫有区别,这就需要有一定悟性的人参考本书内容才能够习练出高层次的内家功夫。对于想习练内家拳健身的人,用正确的习练方法习练出内里的能量传簇,也会对健身有巨大作用的。本书侧重于向大家介绍内家功夫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各种功夫之间的联系,以让大家对整个内家功夫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让大家掌握在市场经济下传统武术界已有的或横空出现的各种“功夫”中梨清脉络,认清实质,明辨真伪的能力,为传统武术和内家拳的振兴奠定基础。内家拳经数代前辈大师的传承发展,内容庞杂,我在写一个内容时难免有遗漏,这些遗漏会在介绍前辈大师的拳论时根据前辈大师的提示再补充上,所以本书的写作方式有引用到哪就写到哪、想到哪就说到哪的漫谈之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会让大家对内家功夫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的。我师承武氏太极拳和戴氏心意六合拳,在此将多年以来师父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习练所得与大家分享,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我们一起为内家拳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没有系统地习练过心意把和八卦掌,只是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有过一些接触,但是这些拳术的拳理相通,为了让大家能够系统了解内家功夫,我也就斗胆说说心意把和八卦掌,如果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出批评--------我之所以敢于说我没有习练过的功夫而冒着可能犯错误的风险,就是因为即便能够引起大家对我的批评热潮,也比现在内家功夫在实战技击方面的衰退潮流要好!因为能够批评我的人必定是比我对于内家功夫的理解有更深见解的人,这会让更多的内家功夫高人显露出来,百家争鸣,这对于内家功夫的振兴绝对是一个好事。所以,本书就是抛砖引玉之作。希望指出我错误的人们能够理解我,不要认为我狂妄自大。对于前辈大师拳论的介绍,已经公开的别人已有介绍,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一带而过;别人没有的介绍,或者是介绍错误的,我则详细介绍。本书之所以要介绍大量前辈大师的拳论,就是因为目前对于前辈大师的拳论以及整个内家拳的谬传谬解太多了,将一个坚如磐石的内家功夫体系“解释”“肢解”得四分五裂,大量内家拳爱好者和习练者因为看不懂前辈大师的拳论,只能被迫去看一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谬传谬解,结果就是内家功夫的衰败!内家功夫及各种内家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答案就在各派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之中!本书就是在以内家拳前辈大师的拳论为标准向大家展示内家功夫的本来面貌,让大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中独具慧眼,只有真正明白了内家功夫的真谛,内家功夫才能够振兴,否则内家功夫及内家拳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衰落到与体操无异!丢掉老祖宗的宝贝,而让西方技击格斗功夫在国内大行其道,犹如捧着金饭碗去要饭,这是传统武术爱好者和习练者的耻辱!本书通过对内家拳的前辈大师的大量拳论的介绍,就是让大家看一看,内家拳到底是妄想以松懈去四两拨千斤的花架子,还是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技击能量的横行霸道的技击术!本书内容也相对独立。由于本书的系统性需要,所以对于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已经有的部分内容,也在本书简要介绍一下,以保持本书的完整性。对于本书所写内容,我们门派希望大家能够与我们共同交流验证,无论是习练传统武术的或是习练西方格斗术的都可以,因为只有亲身体会到了才能够辨别真伪,才能够知道内家功夫的巨大威力,才能够有振兴内家拳的信心!何况内家拳作为一种技击术,只有不断地与其他技击术交流才能够进步。按图索骥、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是现在内家拳的习练现状,也是内家拳没落的主要原因,所以内家拳的习练者都应该走出自己的门派圈子,去与各种功夫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不是为了争个人或者门派的输赢胜负,而是为了让整个内家拳在相互交流切磋并且实战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直至振兴。我的联系电话是:,也是微信号。我们希望大家有机会前来验证我在本书中所说的内家功夫,如果大家没有空闲时间,也可以邀请我们过去。我们知道天下隐姓埋名的英雄豪杰很多,所以我们可能会输--------为此大家更应该理解我们不计个人与门派的荣辱而与天下武者交流的真意,那就是重开内家功夫相互交流发展的先河,一定要把内家功夫传承下去,内家功夫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振兴!&&目录第一章,&&&&&&&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外家拳一,能量与力量二,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三,技击要素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第二章,&&&&&&&外家拳向内家拳的演变过程一,从肌肉紧张发力的量变到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质变二,外三合&第三章,内家功夫的建立一,先天、本真的发力状态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三,人体三节四,阴阳转换(虚实转换)五,对拉拔长&第四章,内家功夫的高层次一,内三合与内外合一、无内无外二,内家功夫的习练过程&第五章,内外家之辨&& 一,内外家之争&& 二,外形动作对于内外家拳的意义&第六章,三大内家拳概述&& 一,三大内家拳概述&& 二,如何看内家拳拳论&第七章,《洗髓经》与《易筋经》一,《洗髓经》和《易筋经》在内家功夫中的地位二,《洗髓经》三,《易筋经》四,《洗髓经》、《易筋经》中的功夫要义&第八章,形意拳一,三节、四梢、起落、横顺、五行、六合二.三体式三,五行拳四,习练形意拳要注意的问题五,李洛能形意拳论六,曹继武十法摘要七,戴龙邦形意拳谱八,郭云深形意拳论九,小结&第九章,太极拳&& 一,张三丰太极拳论&& 二,陈长兴太极拳论三,陈鑫太极拳论四,杨露禅、杨澄甫太极拳论五,吴公藻太极拳论六,孙禄堂太极拳论七,武禹襄太极拳论八,小结&第十章,八卦掌&第十一章,心意把&第十二章,内家拳的发展&&&&&&(正文)------------------------------------------------------------------------------------------------------&第一章&&&&&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外家拳&一,能量与力量人体正常的发力方式是肌肉紧张发力。肌肉紧张发力是由大脑控制的发力,当大脑控制肌肉产生紧张收缩时,肌肉的紧张收缩生成了弹性势能,就是在体内蓄积起了能量;当肌肉从紧张收缩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将弹性势能从体内释放,发出到体外就成为了力量。如果肌肉紧张收缩后不恢复原状,那么就不能将体内的能量转换为力量。所以,人体想要发出力量,首先必须要在体内蓄积出来能量,将体内蓄积的能量从体内发出才是力量。如果肌肉紧张收缩蓄积的能量不外发,就不能形成力量。以上能量与力量的概念,在以后介绍的内家拳中很重要,所以大家首先要在心中有一个概念:在体内生成、蓄积并运行的是能量,只有将能量从体内发出才是力量。为什么我先要把能量与力量的概念说清楚?因为在我编写的另一本“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大量使用能量一词,许多人就搞不明白能量的具体意义是什么。高层次的内家拳在体内生成的能量是不外发的,而是在体内运行,遍布周身,形成内家拳的涨筋腾膜、真气鼓荡,此时能量充满周身达之于皮肤表面的每个毛孔,皮肤之内是能量,皮肤之外就是力量,即内家拳的能量与力量的蓄发是合一的。内家拳是一种状态拳,目的是把身体习练到一种自然、本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蓄力而力自存,不发力而力自出。内家拳所追求的是大于拳脚劲力的周身整劲,而不是追求拳脚的劲力。对于内家拳来说,低层次的内家拳在习练过程中是有发力的,高层次的内家拳就已经没有发力了,而是开合吐纳,即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的力量之间的阴阳转换。所以本书中介绍的都是内家拳体内能量的生成和运行,而不太多介绍力量。其实力量的关键就在于蓄积能量,习练会蓄积能量了,将能量从体内发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我就是不介绍,大家也无师自通。大家注意,高层次内家拳不发力,不代表内家拳周身没有力量,只不过自身要求不发力而已。虽然自身要求不发力,但在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下,周身力量已经无处不在了,加之内家拳以能量转换技击,所以能量是以吞吐、吐纳的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的方式蓄发的,而不是像外家拳那样直接发力。但是许多人将内家拳理解成了玄术与巫术,幻想能够不用能量和力量去技击。其实内家拳惊心动魄的技击手段无不是用巨大的能量与力量完成的!&二,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之所以要把技击需要能量和力量这个简单的道理专门用一节介绍,就是大家已经对于内家拳产生了一些误解,将内家拳玄幻化、迷信化了,这个误解必须要纠正。大家对于内家拳产生误解的原因就在于错误地理解了前辈大师的拳论。内家拳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是松。但是内家拳要求的松不是无谓的松懈,而是要在肌肉不紧张的松沉状态下让周身整体以统一的动作方式蓄发能量与力量,既松是追求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与力量的方式!但可惜的是大家从前辈大师的拳论中按图索骥,只看到了松字而没有注意到比松字更多的力、劲等字,加之拳论中有四两拨千斤等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词语,所以现在许多习练内家拳的人就以松为第一要务,根本就无法发出技击能量和力量,甚至一松到懈。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随便找一个人来,让他出拳打你,在保证打不到你的情况下,你放心地试验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用四两劲去拨开对手打来的拳头。其实即便不作这个试验,大家从电视里播放的拳击节目中就能看出来,想要挡住或拨开对手打来的拳头是需要很大劲力的,对于一些重拳,甚至根本无法阻挡或拨开,以至于在阻挡对手的重拳时整个身体都被重拳打得七扭八歪或直接摔倒!另一个验证方法就是大家都看到的,即现在无论是练得出拳时惊天动地的形意拳,还是推手时能把人摔出去的太极拳,都无法上擂台与技击格斗术实战抗衡。大家对太极拳不能实战似乎还能够理解,因为至少从外形动作来说太极拳打得太慢,但是对于打得惊天动地的形意拳也不能实战却有些懵懂,为什么?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给大家做分析说明。在以后的章节中我将引用前辈大师的拳论,大家看完就会知道,松沉是内家拳的发力方式,绝不是内家拳的技击方式,内家拳习练的就是要用松沉的方式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能量和力量,内家拳是依靠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去技击的,内家拳的硬打硬进无遮拦、应者立仆的进攻气势和化打合一、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技击方式,无不是依靠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去进行的。&&&&&三,技击要素任何一种技击术都需要具备力量、招式、速度这三个要素。招式就是技击技术,包括如何出拳踢腿打击对手,如何阻挡对手的打击,以及在自身与对手所处的任何位置、姿势与状态下实现保护自己打击对手的目的。比如说外家拳都有的弓步冲拳,在弓步冲拳里的招式就是一手抬起拨挡对手劲力,一手向前打击对手,同时前迈一步以接近对手及利用向前的冲击力增加拳头的力量。弓步冲拳的招式很简单,一说大家就懂,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习练过拳的新手来说,在他懂得了弓步冲拳的招式时,他是否能够打出弓步冲拳的效果与威力呢?显然不能,因为决定招式的效果和威力的是力量!后腿是否能够发出脚蹬地的力量,腰胯能否配合脚蹬地的同时发出横向旋转的力量,肩膀能否发出两肩相扣的力量,胳膊能否打出向前的打击力量与向上的格挡力量,最后能否把脚蹬地与腰胯旋转、扣肩、胳膊的力量同时打向对对手,只有完成了以上这些过程,弓步冲拳才能够产生打击对手的效果和威力---------那么我们回头看看,在以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是招式本身吗?显然不是,想要让招式产生打击效果的是力量!以上弓步冲拳的打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身体各个部位相互协调合作产生的一个发力过程。如果将招式看做是一个固定的打击状态的话,那么外家拳习练的不是招式本身,而是习练在一个又一个的招式状态下的发力,保证身体能够在任何状态、姿势、位置下都能够发出最大的打击力量。无论多么高难的招式,任何人都是一学就会的,但功夫并不在招式本身,而在驱动招式能够完美使用出来并产生技击效果的发力与力量。在西方格斗术中,招式相比于我们的武术来说是不多的,直拳、摆拳、勾拳、正踢、侧踢、摔法几乎就构成了大家所能够见到的全部技击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的武术里面都有,并且还有各种变化,比格斗术精彩。(UFC中有地面技术,这个我不懂)但是,大家注意,为什么在同样的招式下,格斗术凶猛异常,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却被习练成花架子?这就是说我们对于传统武术的理解和习练方法都错了!格斗术的日常习练是什么?是发力和力量!在巨大的打击力量之下,各种技击技术才能够发挥出威力,格斗术才能够实战。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呢?我们只习练招式本身,而不去习练背后支撑招式的发力和力量,所以大多数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似乎认为只要把套路动作里的招式一个一个地打出来,打出一个完整的套路动作就是学会了,就有功夫了,而在每一个招式中都不能发出巨大的打击力量,没有打击力量,就只有挨打的分了。最可悲的是,国家级别的武术比赛中,都只是以套路动作的表演决定成绩的,根本就不注重技击力量。传统武术的前辈大师早就说过,练拳要练基本功。基本功是什么?基本功就是在练力量,在一个简单的招式中习练出巨大的打击力量。但是现在没有人习练基本功了,同时还感叹传统武术的没落--------尚若大家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武术,将习练重心转移到习练巨大的技击力量上来,传统武术的威力是一点也不次于格斗术的!所以对于招式这个要素来说,我们可以将归纳到力量之中。再说说速度这个要素。对于速度,有些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速度是指完成招式的速度,这是错误的。没有发力和力量做支撑,招式完成的再快也是要挨打的,在实战中如果没有力量,甚至都不可能完成招式就已经被打了。武术中要求的速度,是指发力速度,完成打击对手的目的是靠力量的,所以发力的速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发力速度的快慢是由体内能量的蓄积时间决定的,体内能量蓄积好了,发力只是一瞬间的事,体内蓄积能量的时间越长,发力就越慢。而蓄力时间的长短,是由肌肉紧张收缩的空间距离决定的,肌肉紧张收缩需要的空间距离越大,蓄力时间越慢。所以李小龙强调并习练寸劲,格斗术强调爆发力,这都是在追求用最小的空间距离完成肌肉的紧张收缩而蓄积出巨大的能量。我们看看格斗术或拳击,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肌肉爆发力强劲,能够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若干次出拳--------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我们习练的形意拳,每一个蓄发力量的出拳动作至少需要一到二秒的时间,否则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蓄力和发力的出拳动作,这时,即便能够打出石破天惊的拳力,也早已经被对手打击至少四、五拳了!就是说现在大家习练的形意拳,发力速度至少比格斗术慢了十倍,在实战中根本就没有蓄发能量的机会。对于这点,我想习练形意拳的朋友是有体会的,在正常习练时能够从容蓄发,一旦与对手对峙,就手足无措,根本无法作出在习练时熟悉的动作蓄发能量和力量了,因为对手不会给你发力的机会。并且,由于错误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内家拳,机械地习练外形动作就导致了在对抗实战中不会玩了。还拿形意拳举例,平时五行拳练得得心应手,可是一旦与对手对峙,双手置于头前部抱圆时,就根本不会打五行劲力了!对抗实战中对手会给你摆好三体式而让你打出五行劲力的机会吗?机械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并习练内家拳,就会导致这个荒唐的结果。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所谓内家拳的对抗,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使用的是内家功夫,都是在打着内家拳的旗号而使用格斗功夫去技击的。决定发力速度的另一个原因是空间距离,在实战中与对手劲力接触上以后,双方之间几乎就没有能够让肌肉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需要的发力的空间距离了,这时就只能够依靠肌肉的爆发力了,肌肉爆发力好的,能够在方寸之间发力,所以格斗术着重爆发力的训练,其出拳踢腿的动作极小,能够做到在任何位置与状态下发力---------我们再回头看看形意拳,劈崩钻炮横每一个动作得需要多大的能量蓄发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在实战中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面对格斗术对手,人家身体和胳膊稍微一收缩就能打出拳头,而形意拳还要用很大的空间距离去束展蓄发,能不挨打吗!以上说的发力速度与空间距离,就是形意拳打得惊天动地却不能实战的原因!难道形意拳的能量蓄发只能如此缓慢吗?难道形意拳永远不能抗衡格斗术吗?更何况还有比形意拳更慢的太极拳呢,难道太极拳注定就是不能实战的花架子吗?不是的!等大家看完此书就会明白,没有什么功夫的能量蓄发能够快过内家拳的!因为内家拳习练到一定程度,蓄发合一,根本就不需要能量蓄发的时间与空间距离,所有的能量蓄发在体内就已经完成了,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周身皮肤及毛孔都时刻充斥着巨大的打击能量和力量。好,速度这个要素也介绍完了。通过以上介绍,大家是否理解了,决定一门技击术的所有要素中,最根本的就是发力和力量!招式和速度,都是由能量蓄发决定的。所以,能量和力量就是所有技击术的根基,习练任何功夫,都是在习练能量和力量的蓄发,能量和力量练出来了,速度就上来了,招式就有效果和威力了。而内家功夫,习练的就是能量蓄发,用一种特殊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蓄发能量,这种发力方式能够习练到一种根本就不需要时间与空间距离就能够发出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巨大的技击能量的程度。&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武术起源于外家拳,顾名思义,外家拳就是使用肌肉紧张发力的拳术。因为肌肉紧张发力需要肌肉收缩紧张和恢复原状所需的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才能够发出力量,所以打拳发力时必须要有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这些都是能够从外形看出来的,所以叫外家拳。(同样顾名思义,内家拳发力是不需要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的,这些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按照这个定义,西方格斗术也属于外家拳。通过前一节对技击要素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能量蓄发是技击术的一切,所以传统武术就是以能量蓄发这个主线发展的。外家拳用肌肉紧张发力,这种发力方式有许多弊端。大家知道,肌肉紧张发力是以肌肉的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蓄发能量和力量的,但是,纵观整个身体,却没有任何二块肌肉的排列顺序和方向是相同的,就是说,浑身的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方向是不同的,由此蓄积起来的能量方向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块肌肉发出的力量方向也是不同的,即实际上在肌肉紧张发力时,每块肌肉都是各自为战的,每块肌肉只能在其两端与骨骼连接处之间进行紧张收缩蓄发能量,而每块肌肉之间是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而让所有肌肉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发力的。去过健身房的人都知道,各种锻炼人体各处肌肉的健身器械就是依据人体每块肌肉的排列方向而设置的,从这些健身器械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人体肌肉的排列方向,也就是这些肌肉蓄发能量和力量的方向,都是不同的。一句话,肌肉紧张发力无法同时在同一方向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打击力量!比如说当一个人坐着或躺着时,是无法打出有力的拳头的,也无法摔过站着的对手,原因就是肌肉排列方向不同导致的不能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蓄发出巨大能量和力量。但是当人站立时,就能够发出很大力量,为什么?因为人体对于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解决方案就是脚蹬地。在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拳时,腿脚的发力方向是向下的,即腿脚的肌肉紧张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作用于地面,这样地面就会给予身体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就是地面给予身体的这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才能够把浑身每块肌肉向不同方向蓄发的能量归聚到同一个方向上来,从而使人体发出很大的力量,如果没有脚蹬地的下行能量,人体是发不出多大力量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浑身每块肌肉都同时紧张收缩发力,这些肌肉会因为蓄发能量的方向不同而相互影响制约并抵消发力效果,这时浑身发出的力量不是大了反而是小了。外家拳与格斗术都注意到了这个肌肉之间相互影响抵消发力效果的问题,所以都主张尽量避免胳膊等小肌肉群发力,而主要利用腰胯腿部的大肌肉群发力,这种对于发力的改进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放松。但是放松依然无法改变腰胯腿等大肌肉群中依然存在的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根本问题,所以依然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肌肉紧张发力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只是肌肉紧张发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弊端之一,肌肉紧张发力还有许多其他弊端。肌肉紧张发力因为需要肌肉紧张收缩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所以蓄发能量和力量的速度慢;肌肉紧张发力因为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能量联系,所以只能够单向传输能量,即只能够将体内蓄积起来的能量发出体外形成力量,而不能将对手打来的能量反向传输回自身,所以导致了用肌肉紧张发力的对抗实战的本质就是二个人之间能量与力量的硬性对抗,所以会功夫的不一定能打得过天生力大的,并且这种硬性对抗很容易使自身受伤;肌肉紧张发力大量消耗体力,尤其是擂台上的实战对抗是最消耗体力的运动,基本上就是在拼体力;肌肉紧张发力发出的力量是不连续的,需要肌肉紧张收缩与恢复原状的一蓄一发的过程,发完力就要重新蓄力,这就在攻击时出现时间间隔;肌肉紧张发力时只有腿脚能够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整个上半身都不能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所以也不能获得地面给予的最大反作用力。对于专门研究武学的前辈大师来说,肌肉紧张发力的这些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内家拳特殊的发力方式的出现就是这些孜孜不倦的前辈大师们努力探索的结果。&第二章,外家拳向内家拳演变的过程&一,从肌肉紧张发力的量变到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质变&哲学中有一句话,叫量变积累成质变。就现在来说,我们无法准确地推断或有证据证明到底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出来了内家拳,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形意拳的习练过程,即从明劲向暗劲、化劲的习练过程中推断出武术是怎么样从外家拳过渡到内家拳的。当然从少林寺的心意把和《易筋经》的习练方法中也能够看出来,因为心意把和《易筋经》的习练方法与形意拳是异曲同工的,都是先用肌肉紧张发力打出明劲,用明劲引带出体内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以心行气打拳就是暗劲,直到打出周身贯通的化劲。发明出内家拳的前辈大师最初的素材只有用肌肉紧张发力的外家拳,所以前辈大师只能从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中探索出更加强大的发力方式。我想前辈大师最初的目的就是猛练外家拳,把外家拳打得滚瓜烂熟直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这时,就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前辈大师当然是以习练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为第一目的的,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就是尽量协调身体的各块肌肉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蓄发能量,这个协调周身整体蓄发能量的追求过程作用到身体上时,就会让身体中各块肌肉产生一个力求统一运动的趋势,同时身体本身也在感觉这种力求周身整体统一以一个共同的运动方式蓄发能量在体内产生的感应。比如说,当腿脚部位的肌肉紧张发出脚蹬地的下行能量时,前辈大师会有意识地让周身整体共同去做这个发出下行能量的运动,久而久之,上半身就会产生一种发出下行能量的趋势和感应,而上半身的肌肉群是无法生成下行能量的,但是通过不断的身体协调和探索,前辈大师逐渐认识到--------或者是在某一刻顿悟到--------上半身完全可以在肌肉不紧张的自然状态下向下松沉压缩以帮助腿脚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的-------------好,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发现,就奠定了内家拳产生的基础!再继续探索与实践下去,身体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自然向下松沉的同时,是可以加进自然的横向旋转的,这样,上半身就会生成一种像拧螺丝一样的下行能量----------当然这种在肌肉不紧张的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其实是由自身的体重产生的,并没有生成出额外的能量,但是这让前辈大师认识到了一种新的生成能量的方法,就是在肌肉不紧张的状态下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能够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这种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自然生成的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的实质就是把静止的体重转换成为运动的下行能量。在身体追求以统一动作生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的同时,身体本身还会随着由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生成的压缩旋转而逐渐抛弃大脑对肌肉紧张的控制而逐渐感应出身体自身的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控制方式,这个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器官就是心脏,心脏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方式就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个过程就是内家拳所说的换力换劲的过程(也就是易筋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取代肌肉的紧张收缩而蓄发能量的过程。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内家拳所说的松沉。其实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蓄发能量的道理是与肌肉紧张收缩蓄发能量的道理是一样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将整个身体视为一块“巨大的肌肉”,周身整体这块“巨大的肌肉”产生的压缩旋转就相当于每一块肌肉的紧张收缩生成弹性势能----------这种在肌肉不紧张的松沉状态下用周身整体的压缩旋转替代肌肉的紧张收缩蓄发能量的拳术,就是内家拳!因为大脑只能够控制肌肉紧张发力,所以大脑不能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发力,内家拳就必须要通过易筋换力的过程,抛弃大脑对肌肉的控制,用心脏取代大脑的控制机能。内家拳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就是在把肌肉紧张发力的外形动作与体内的能量运行习练到高度统一时身体内部自然发出的一种感应,即身体本身按照习练者的追求而产生的一种周身整体共同以统一的方式蓄发能量的结果。这种肌肉紧张发力时外形动作与体内能量运行产生的高度统一,就是形意拳要求的外三合,就是太极拳要求的内外合一,就是八卦掌要求的无内无外。其中外三合是基础,内外合一、无内无外都是从外三合发展出来的。&二,外三合大家都知道形意拳的外三合,手脚、肘膝、肩胯相合,就是在要求这几个部位同时以统一的方式蓄发能量,在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明劲的阶段,用外三合的要求迫使身体这几个部位以统一的方式蓄发能量,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蓄力阶段要发出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这时外三合就要求并强迫手脚、肘膝、肩胯统一发出下行脚蹬地的能量;当身体获得地面给予的上行反作用力的能量时,外三合就要求并强迫手脚、肘膝、肩胯统一向上传簇这个上行能量。外三合就是在强迫浑身肌肉放弃各自为战的发力而是要以统一的运动方式蓄发能量。在外三合的严格要求之下,久而久之,身体唯一能够满足周身整体以统一方式运动的结果就是迫使身体放弃各自为战的肌肉紧张发力,同时放弃大脑对肌肉紧张发力的控制(因为大脑只能控制肌肉紧张发力而不能控制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而放弃了各自为战的肌肉紧张发力,唯一能够替代肌肉紧张蓄发能量的方式--------或者说唯一的能够在肌肉不紧张的松沉状态下让周身整体共同蓄发能量的方式就只有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了。大家想一想,压缩旋转是不是唯一的能够让周身整体共同蓄发能量的方式,还有没有第三种能量蓄发方式?到目前来说,人类还没有第三种发力方式。所以,就目前来说,天下技击术或者功夫虽然五花八门,但是究其本质,只有二种,即一种是习练肌肉紧张发力的外家功夫,一种是习练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发力的内家功夫!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不但是生成能量的方式,并且是传输能量的方式,这就如肌肉紧张发力一样,肌肉紧张不但是生成能量的方式,同样也是传输能量的方式。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传输能量的方式,就是内家拳的力催三节。即根节脚生成的能量要经过脚、腿、胯、腰、胸、肩等各个部位的压缩旋转逐节传输。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传输根节能量,不会有像肌肉紧张发力那样肌肉各自为战相互影响抵消的损失,能够最大程度将根节能够传输到梢节,几乎相当于将根节能量整体传输到梢节。这种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将根节能量整体传输到梢节的能量传输方式,在内家拳中被称之为能量传簇。簇就是整体的意思。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传簇能量的方式就是,身体每一节的压缩催下一节生成旋转,而旋转再催下一节生成压缩,就这样压缩旋转不断阴阳转换形成能量周身传簇。以上是形意拳的外三合的习练方法,这个习练方法不是形意拳独有的,少林寺的心意把也是通过先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拳,将外形动作打到与能量的生成与传输高度统一时(就是形意拳外三合的程度)引带出内里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大家看到的电影《少林寺》中,少林寺和尚打的金刚捣锥,就相当于形意拳的五行拳。形意拳的五行拳需要打一辈子,而少林寺的金刚捣锥同样也需要打一辈子!看看和尚们练功时留在地上的坑就知道了!金刚捣锥的动作就是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打出来的。现在许多人习练形意拳,但是不明白外三合的真意,所以不是从能量传簇的角度去理解与习练外三合,而是仅仅以外形动作去理解与习练外三合,这就导致了习练的外三合流于形式而习练不出外三合的真实效果,即让外形动作与能量传簇高度统一以引带出体内的以心行气。如果不明白外三合约束的是外形动作与能量传簇的统一,那么是不可能习练出内家功夫的。大家看看体操或者是走正步,是不是也达到外三合的程度了?无疑,即便是体操或走正步,习练到一定程度,也会达到外三合的手脚、肘膝、肩胯相合,统一动作,但是,体操或走正步能够习练出功夫吗?当然不能了!所以达到外三合的状态不是就代表习练出内家功夫了,如果只从外形动作约束外三合,则除了打拳时动作整齐划一以外,什么也习练不出来。所以,大家切记,习练外三合要从能量传簇的角度去理解和习练。形意拳的束展,在束的蓄力过程,外三合的目的是让手脚、肘膝、肩胯这几个关键点统一向下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展的过程,则手脚、肘膝、肩胯要同时以统一动作方式将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向上传簇。如此长期用外三合约束身体,则浑身肌肉就自然而然地趋向于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动作统一运动蓄发能量。手脚、肘膝、肩胯是人体的几个关键点,是周身骨骼的关键折叠部位,所以外三合是练骨的,以骨骼为支撑,外三合约束依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共同以统一动作上下运动,以生成并传簇能量,所以习练外三合的阶段被前辈大师称之为易骨。这种以肌肉带动骨骼的周身整体的统一上下运动,就叫起落。外形动作的起落在体内的表现,就是以心行气生成的上下行能量,当以心行气与呼吸合拍后,似乎以心行气是作用在呼吸之上的,呼吸以及呼吸的气会随着能量传簇上下运行,这就是前辈大师说的形意拳一气之起落。一气之起落是所有内家拳的根基,任何内家功夫都离不开一气之起落,任何内家拳的每一个动作分解开来都是一气之起落。但在肌肉不紧张状态下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是利用自身体重生成的,这个压缩旋转只是把静止的体重转换成为运行的能量,却无法发出大于体重的额外能量,就不能发出巨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也就是说,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只是确定了人体另外一种能量蓄发方式,但是不能生成巨大的技击能量。要想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生成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技击能量,就要习练会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内家拳发展到太极拳后的说法,在太极拳之前,这个功夫叫易筋易髓。以上,就是以肌肉紧张发力的外家拳是怎么逐渐发展到内家拳的过程。&第三章,内家功夫的建立一, 先天、本真的发力状态&&& 身体在外三合的要求下---------或者说将外形动作与能量蓄发习练到高度统一时------就能够习练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同时,还能够习练出身体本身天生就具备的另一种能量控制方式,就是胎儿和婴儿的发力方式。人在尚未学会肌肉紧张发力的胎儿或婴儿时期就是使用这种能量控制方式发力的,所以这种能量控制方式发力就被内家拳称之为先天、自然、本真的发力方式,就是胎力。肌肉紧张发力虽然是人体正常的发力方式,但却不是天生的(或者说是胎生的、先天的、自然本真的)发力方式!大家看一看刚出生的婴儿的运动,此时婴儿的大脑尚不健全,还不能控制肌肉紧张发力,此时的肌肉发育也没有达到可以紧张收缩蓄发能量的程度,所以婴儿的手还不能拿起东西,还不能做一些大人能够做的动作。但是,此时婴儿的胳膊腿却是活蹦乱跳的---------大家是否注意到,当婴儿的胳膊腿运动时,其胳膊腿的肌肉都是松弛的---------其实此时婴儿是无法让身体的任何一块肌肉紧张收缩的。婴儿的胳膊腿上除了骨骼,就只有肌肉了,所以婴儿胳膊腿的运动只能是由肌肉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肌肉并不是只能够以紧张收缩的方式来做功并驱动身体运动的,肌肉可以在不紧张收缩的松弛状态下运动做功(做功是物理学概念,即生成能量)。再往前看,当婴儿在胎儿阶段就已经会在妈妈的肚子里运动了。从胎儿会动那一刻开始,一直到婴儿学会了肌肉紧张发力为止,是什么器官在控制胎儿肌肉运动,这时的肌肉又是以什么方式做功的呢?从胎儿会动那一刻开始,其体内唯一一个发育成熟能够产生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与周身各个部位和组织器官都有联系的组织器官就是:心脏。并且心脏是胎儿发育出来的第一个器官,第一个能够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的器官。大脑通过神经与周身各部位相连,心脏通过血管与周身各部位相连,大脑和心脏,是人体中唯一的二个能够与周身各部位都有直接联系的器官。所以,在胎儿或婴儿学会肌肉紧张发力之前,胎儿或婴儿就是利用心脏去控制肌肉做功的,而肌肉在此阶段就是在松弛状态下以统一方式运动做功的。这种利用心脏控制能量蓄发的功能,就是内家拳中所说的以心行气!但可惜的是在人体学会了大脑控制肌肉紧张发力以后,就把以心行气发力忘记了!其实用心脏控制能量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从以上我介绍的过程来说,只要满足外形动作与能量蓄发高度统一时就会出现以心行气,所以,以心行气只可能在拳术与重体力活中出现。比如经常做扛麻袋、打铁锤等体力活的人,当他们长期干这个力气活后,就会出现以心行气,此时这些扛麻袋打铁锤的人,已经不是很费劲地将二百斤重的麻袋或几十斤重的铁锤用肌肉紧张发力的方式抬起来,而是心一使劲,周身整体就协调运动,将重物很轻松地“悠”起来--------这种明显感觉到心力并且使用心力的过程,就是以心行气。不信大家可以找一些经常干重体力活的人问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用心力干活的!还可以找一些运动员问一下,比如举重运动员等,问问他们是否感觉到心力!就内家功夫本身来说,大家都知道少林寺看家护院的功夫心意把吧,心意把又叫锄撅头,从这个名字大家大概就知道心意把的功夫是怎么来的吧,就是少林寺和尚在干锄草种地的体力活时,从轮撅头中体悟出来的以心行气的内家功夫!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把应该由大脑完成的功能说成是心完成的,比如心想、心说,心一使劲等,并且人体各种对外界情况的反应,无不是由心脏体现出来的,害怕、恐惧、快乐、悲哀等各种情绪,在心脏都能够体现出来。大家不要以为我在牵强附会,因为我已经习练出来以心行气了,我们门派都会以心行气,并且大家如果按照我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说的方法习练,半年之内也会习练出以心行气----------何况以心行气是前辈大师说的并传承下来的!现在我们知道并且能够习练出来了用心脏控制肌肉做功的功能,但是其中的科学原理我们并不清楚。但我们是研究拳术的,所以不必知道其科学原理,而是能够拿来使用就行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用心脏控制能量的方式,就是内家拳对于人体发力方式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我们必须要将内家拳传承下去的原因!正是由于前辈大师探索发现了以心行气的发力方式,所以内家拳就一直在强调要把人体练回本真自然的状态!&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由肌肉紧张发力的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的外家拳发力方式过渡到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内家拳发力方式这个过程,我们能够看出,内家拳是外家拳的高级阶段,能够发出比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强大的技击能量和力量。内家拳强调的一动无有不动就是在说:内家拳在时时刻刻用周身整体蓄发能量。从内家拳的始祖形意拳来说,其传统的习练过程,就清楚地给我们展示了内家拳由肌肉紧张发力的明劲过渡到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暗劲、化劲的过程。但是在具体习练时,形意拳是在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明劲的阶段就开始要求用外三合的方式使用肌肉紧张了。外三合要求并强迫周身整体统一以压缩旋转的形式蓄发能量和力量,同时要求身体尽量放松以求逐渐放弃大脑对肌肉紧张发力的控制,放松的同时就给了身体本身(不包括大脑)与心脏对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感觉和理解的机会,所以在习练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同时,心脏也在感觉压缩旋转及其出现的能量传簇,久而久之,心脏对压缩旋转和能量传簇的感觉会逐渐合拍并逐渐强烈,直到出现心力。心力的出现就意味着心脏开始可以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了,此时心力随着身体各部位压缩旋转的生成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心脏是以“抽合”的方式控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在初级阶段,先需要周身整体作出压缩旋转的外形动作,心力会跟着压缩旋转的部位运行;达到一定层次后,心力开始主动以拉动的方式加强压缩旋转,此时,就可以放弃肌肉紧张发力了,就可以完全用心力拉动周身整体生成压缩旋转了,这就是以心行气。以心行气时,心脏发出的心力后贴命门压缩尾闾,尾闾催动会阴生成旋转,会阴的旋转会将心力上托到丹田部位,生成丹田部位的压缩旋转,这个过程,就是前辈大师说的河车运行。河车运行是内家拳体内能量传簇的第一步,生成了内家拳精气神中的精的能量!河车运行生成精的能量的过程,就是把无形的心力阴阳转换成为有形的技击能量的过程。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心力是什么?心力就是前辈大师所说的先天一气,就是人体吃饭、喝水、呼吸、日照等行为从外界获得的无形能量,肌肉紧张发力的肌肉紧张收缩也是由这些无形能量转换出来的。内家拳将这个无形能量称之为先天一气或胎气。大家不要错误地理解先天一气,以为先天一气是人体本真固有的能量。人体是没有什么先天固有能量的,人不吃饭、喝水,几天就垮,不呼吸几分钟就死亡。支撑人体存活并运动的所有能量都是从外界获得的。只不过在前辈大师的生活时期,还没有现在的科学知识与体系,所以就把能够生成心力的能量称之为先天一气。要想把无形的心力转换成为有形的技击能量,就需要使用河车运行。所以河车运行的实质就是将心力(先天一气)这个无形能量阴阳转换成为腰腹部位从命门、尾闾、会阴到丹田的有形的压缩旋转的技击能量,即精的能量。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一旦习练出以心行气,这时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已经不是外形动作了,而是已经生成内里心力的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了,即从此以后,内家拳的技击能量已经不是由外形动作的压缩旋转生成的了,而是由内里的压缩旋转生成的,而内里的压缩旋转生成的能量传簇,就是能量在经络中的运行。因为压缩旋转不但是生成技击能量的方法,也是传簇能量的方法,所以习练内家拳的过程,就是要让身体各个部位都习练会压缩旋转的过程。河车运行生成精的能量传簇的表象就是腰腹折叠,腰腹折叠的表象就是腰力,内家拳最强调的一种能量和力量。河车运行生成的精的能量在丹田旋转后继续下行至脚底涌泉,生成脚跟压缩,脚踝脚面旋转,脚跟压缩脚踝脚面旋转生成的能量就是精气神中气的能量,气的能量的表象就是根节劲,脚踝脚面学会旋转以后,身体就好像踩在气垫子上,生成周身整体的弹簧劲。气的能量就是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下行能量作用到地面后,地面给予身体的上行反作用力,气的能量是内家拳的技击能量,将来要把气的能量通过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传簇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就是涨筋腾膜、真气鼓荡。气的能量顺腿上行至腰胯,再往上就是脊柱了,要想让脊柱习练会压缩旋转就比较困难了,让脊柱习练会压缩旋转的过程就是打通三关。脊柱如果不能习练会压缩旋转,那么就只能像一根木头一样把气的能量从一头传输到另一头,这样传输的能量是不能技击的。脊柱习练会压缩旋转了,就会像一张弓、一个弹簧、一条鞭子一样将气的能量射、弹、甩上去,这样传簇上去的能量才能够技击。所以内家拳将脊柱称之为一条大龙,脊柱的压缩旋转就是大龙的能量蓄发。腰腹脊柱是内家拳能量传簇的关键所在,要把脊柱习练得与腰胯、腿脚、心胸、肩膀、胳膊一体,将脊柱这条大龙习练成为从头顶百汇到脚底涌泉的一条巨龙!而让这条巨龙形成的,就是以心行气生成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打通脊柱三关同样需要河车运行。河车运行时心力从命门经尾闾、会阴到丹田的能量翻转,下吸涌泉,上拉脊柱,迫使脊柱三关生成压缩旋转,逐步使得夹脊、玉枕都学会压缩旋转,三关通了,脚底的根节能量就能够传簇到头顶、心胸、肩膀、胳膊了。气的能量经过脊柱三关到达玉枕,生成玉枕压缩,玉枕压缩催百会旋转,生成精气神中的神的能量。至此,完成了根节能量在周身骨骼中的传簇。因为气的能量是从脚底到头顶传簇的,所以气的能量又被称之为上下贯通之力,上下贯通之力就是内家拳的技击能量。前辈大师的拳论中所说的气,其实说的就是上下贯通之力。元气说的是先天一气,上下贯通之力为习练出来的后天之气,当上下贯通之力与先天一气在命门部位阴阳转换合一后,就是真气。真气就是内家拳的技击能量,真气在周身的运行传簇,就是真气鼓荡,就是内家拳追求的目的。玉枕百会的能量传簇之所以被称之为神,是因为神是能量蓄发的主宰。当心力抽时,从玉枕压缩百会旋转生成的神的能量开始下行到涌泉,即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从百会开始,在命门与精的能量合一下行到涌泉,提引起气的能量,气的能量再上行传簇到百会。所以百会是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能量传簇的起始点与终结点,在百会生成的能量被称之为神,神的能量引导上下行能量,此为神领力。神的能量从头顶前部下行,压缩印堂,印堂压缩催玄鹰旋转,经舌头压缩玄鹰,由此神的能量回归心脏,增强心力,再继续参与周身整体的能量传簇。印堂压缩玄鹰旋转就是前辈大师所说的鹊桥运行。河车与鹊桥是任督二脉的连接点,河车运行与鹊桥运行将任督二脉链接起来,生成周身整体完整的能量传簇。以上就是内家拳精气神的能量的生成过程,就是内家拳能量传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气之起落。一气之起落就是一个完整的精气神的能量的生成与传簇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能量蓄发过程,就是一次发力过程。一气之起落是所有内家功夫能量蓄发的根基。从以上内家拳精气神的能量传簇可以看出,精气神的能量在体内是上下行的,这就是前辈大师说的上下相随。体内上下相随的能量传簇是随着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同时生成的,即只要生成下行能量,同时上行的气的能量就生成了,此时身体被上下行能量两夺对拉,形成头悬顶足入地之势,就如弓箭的弓身弹力与拉弓的劲力两夺对拉一样,身体就形成了一张弓-------这就是内家拳的对拉拔长。身体中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生成对拉拔长,脊柱、胳膊、腿都可以形成独立的对拉拔长,所以内家拳身背五弓。上下贯通之力只是人体中上下行的能量传簇,内家拳习练到高层次,还要在横向生成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就是内外的能量传簇,内家拳要求的向内三心归聚、向外挺齐四梢,就是两个横向生成的能量在对拉拔长身体,久而久之,这种横向的对拉拔长就会生成涨筋腾膜、真气鼓荡!这时,身体就是一个无处不对拉拔长、无处不真气鼓荡的能量体。此时的身体上下、内外均有立体圆圈形的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够蓄发能量,吞吐、吐纳能量。上下相随的上下行能量将身体对拉拔长这个过程,就是周身整体这块“巨大的肌肉”生成的蓄积能量的过程!对拉拔长就相当于肌肉的紧张收缩。以上就是内家拳能量蓄发的完整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只是基本过程,即内家拳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也是有发展空间的,直到最终发展到太极拳。在以后对各种内家拳的具体介绍中再介绍各种拳术之间以心行气和能量传簇的差别。&三,人体三节大家看看心意把、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的前辈大师的拳论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内家拳都把人体分为三节,腿脚为根节,躯干为中节,头为梢节。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我在上一节“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中介绍了内家拳体内生成的精气神的能量,就是分别在三节中生成的;第二,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不但是生成技击能量的方式,也是传簇能量的方式,即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的“催”的方式就是压缩旋转,所以内家拳能量传簇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力催三节;第三,大三节中有小三节,小三节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三节,实际上人体中每一个能够活动的部位都可以分为三节,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这些无数的三节相互以压缩旋转的阴阳转换传簇能量的;第四,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是每一节的压缩或旋转“催”上下节的旋转或压缩的。可以这么理解压缩旋转,比如汽车发动机的气缸与连杆曲轴,气缸的压缩催动曲轴生成旋转;反之,曲轴的旋转也可以催动气缸生成压缩。通过以上内家拳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生成及传簇过程就可以知道,内家拳必须要习练身体中各个三节之间的压缩旋转,身体必须要分出三节,习练者也必须要明白并且理解三节理论,否则就不能正确习练!三节明了,才能够理解外三合,外三合其实就是三节的能量传簇相合。三节明了的,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或者根节催中节,中节催梢节发力。三节不明的,就是还不会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发力,就还是使用的肌肉紧张发力。&四,阴阳转换(虚实转换)阴阳转换、虚实转换也是所有内家拳必须的功夫。内家拳以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蓄积出技击能量,那需要怎么发出这个能量呢?还是用压缩旋转!内家拳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单重---------切记,单重绝不是两腿要三七或者四六分配身体重心,而是必须要一条腿完全生成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而另一条腿则完全没有能量!前辈大师说过:双重则滞,单重则活。如果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从两腿同时下行的话(就是双重),也可以生成能量,但是是不能从体内发出成为力量的,因为此时两腿中都有能量,无法发出,双重的发力是必须要借助肌肉紧张发力的。所以内家拳必须要单重,即只能在一条腿上生成压缩旋转,为实,实就是有能量,而另一条腿上必须要没有能量,为虚。而让实腿上的能量向虚腿上转换,就能将体内能量发出成为技击力量了。在后面的拳论介绍中,大家能够看到一个前辈大师用蹬自行车做比喻,形象地解释了单重、双重的问题:蹬自行车时,如果两只脚同时向一个方向使劲,自行车就走不了,只有一只脚使劲蹬而另一只脚随着不使劲时,自行车才能走。这就是单重与双重的虚实,与蹬自行车一个道理。当一条腿上生成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巨大能量向另一条腿转换时,实腿上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压缩虚腿的胯部,催动虚腿胯部旋转,此时虚腿的胯部就像一个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一样开始生成旋转,曲轴旋转催动气缸压缩,压缩催动身体对拉拔长,将能量催动出体内发力。这样就把体内生成的上下行的能量阴阳转换成为向外发出的横向力量。即内家拳的发力也是压缩旋转生成的。将上下行能量通过周身整体的旋转从体内发出,就是形意拳所说的横。形意拳起手就叫横,因为形意拳的每一拳都是以横向旋转横发出去的。形意拳一蓄一发一抽合,所以两腿之间只是虚实转换,一下子将能量打出,然后再重新蓄发;而太极拳和八卦掌则是变虚实转换为阴阳转换,让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能量在两腿之间循环往复地转换,即虚实在两腿之间无穷无尽地转换,就是阴阳转换。由此,形意拳的一气之起落在太极拳和八卦掌中就变成了一气之循环起落。以上只是内家拳中的一个重要的阴阳虚实转换,其实内家拳的每一个能量蓄发和传簇的过程都是一个阴阳虚实转换过程。对于自身来说,心意抽合与心神抽合的每一次抽合都是阴阳转换,抽合出身体的开合,抽就是吞、呐,合就是吐、打,一次抽合就是一次能量吐纳的交换过程。心意或心神抽合将先天一气阴阳转换为精的有形能量,精的能量又被阴阳转换到气、神的能量,并且精气神是相互转换的,在体内连绵不绝地阴阳转换。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在任何一个部位的具体体现都是阴阳转换,即压缩与旋转之间的阴阳转换,一节的压缩催动下一节的旋转,而旋转又催动更下一节的压缩,压缩旋转无限阴阳转换。对于技击时自身与对手来说,技击过程就是一个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引进吞入对手能量,此时自身能量开始与对手能量不断阴阳转换并最终合一,为我所用,借力打力。&五,对拉拔长对拉拔长非常重要。对拉拔长就是一种身体内里生成的平衡劲力,内家拳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会生成两股方向相反的能量传簇,这二股方向相反的能量传簇两夺对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使得身体各个部位都成为弓,生成周身整体的弓的弹性势能,异常巨大!假设要把一根木棍立在地上,无论怎么立也是不稳当的。如果在木棍的上下两端各系上一根皮筋对拉,那么木棍就会立得很稳当;如果再在木棍周围系上皮筋相互对拉,那么木棍就是立得非常稳当了。所以,身体中能量的最稳定的状态就是对拉拔长,即两个或多个方向相反的能量相互两夺对拉,伸缩运动身体,此为对拉拔长之妙!对拉拔长在内家功夫的高级阶段非常重要。大家经常将内家拳比喻为鼓涨的气球,而气球就是球体表面的内缩张力与球内气体向外的鼓涨之力的对拉拔长的平衡。内家拳周身都是对拉拔长的能量,这种对拉拔长的能量是最稳定的能量,而肌肉紧张发力只能单向蓄发能量,无法形成对拉拔长。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才能够形成内家功夫蓄发合一的状态,即对拉拔长的二股能量中,一股能量向外发力打击对手的同时,另一股能量则在回收蓄力,这就是蓄发合一。内家功夫的化劲与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功夫,就是由对拉拔长形成的,即内家功夫用向内回缩与向外鼓涨的对拉拔长的能量与对手的能量进行阴阳转换,以实现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形意拳的化劲就是指化打合一,就是太极拳的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内家拳要求十指抓地,但是大家即便十指抓地了,也丝毫感觉不到稳当,反而觉得别扭吧?这就是身体里面没有习练出对拉拔长,如果习练出对拉拔长了,十指抓地就是下行能量抓地(即下行能量贯通到十指抓地),下行能量越足,身体获得的上行上下贯通之力就越大,对拉拔长就越剧烈,身体便异常稳当。并且对拉拔长让身体成弓,发出周身整劲,对拉拔长越剧烈,周身整劲越大。内家拳的内里能量的对拉拔长是圆的,即竖向、横向均有对拉拔长,这就形成了内家拳的周身都有向内外上下多个方向的能量传簇,这就是形意拳的化劲和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根基。其中上下的对拉拔长是由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与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对拉拔长的;横向的对拉拔长是三心归聚的收身内缩的能量与真气鼓荡的外张能量之间的能量对拉拔长的。即遇到外力时三心归聚的向内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向下的能量主导,吞入引进对手能量;发力时鼓涨腾膜的向外的能量与上下贯通之力的上行能量主导,借力打力。有了这内外上下对拉的能量传簇,才是真正的懂劲了,这两个对拉的能量传簇就会自动理解与处理对手的力量,才能够做到舍己从人、沾连粘随、八劲吞吐!对拉拔长,内家功夫劲力的妙处也,根基也!对拉拔长也是由内家功夫体内的能量传簇决定的。要想让能量周身循环传簇就只能用对拉拔长的方法。比如说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只能生成下行能量并且传簇上行能量,这就是一气之起落,但是却不能生成循环往复的起落,因为没有对拉拔长。只有上下行能量对拉身体,才能够让能量循环传簇。在三心归聚与挺齐四梢的对拉拔长中,内缩与外张的对拉拔长的能量才能够让能量在皮毛之下周身传簇,以达到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程度。没有对拉拔长,就不会有内家拳体内的一气之起落与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大家看出来没,对拉拔长的实质是什么?对拉拔长是虚实和阴阳转换的具体方式!是形成对拉拔长的两股能量之间的对拉才形成虚实转换和阴阳转换的,对拉的程度决定了转换的程度。可惜的是已经没有人能够认识到对拉拔长的真意了,许多的内家拳把对拉拔长用于外形动作,以为把两手分开等动作就叫对拉拔长了,那是错误的。对拉拔长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在太极拳中,各派太极拳的区别与特点,就是由对拉拔长决定的,尤其是三心归聚与涨筋腾膜的对拉拔长,这二个在体内内外之间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是决定技击方式的重要因素。注重涨筋腾膜的外张能量的拳,以直接打击对手为主,主要习练的是能量外张,四梢坚挺,习练的是满的功夫。注重三心归聚的内缩能量的拳,以引进落空、借力打力为主,主要习练能量内缩,习练的是通的功夫。太极拳的整个发展路径是由能量外张逐步过渡到能量内缩的,由外形动作来看就是由大架向小架发展。陈式太极拳是能量外张拳种,过渡到武氏太极拳时,几乎就是能量内缩到极致了。注意,无论是能量外张还是内缩,只是各门各派的关注点不同而已,并不是这种太极拳就只存在外张或者内缩的能量,能量的外张与内缩是对拉拔长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差别,与各派太极拳发明人的身体素质与特点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一个个头矮小的人,是不适合习练能量内缩的;反之,个头高大的人,就不适合习练能量外张。当然还有其他的身体因素也会形成各自的特点,比如胖子宜静而喜欢内缩能量,瘦子宜动而喜欢能量外张等,各自的性格也会决定能量传簇的偏好的。总之,无论有多少门派,内家拳本质的东西却是一分一毫也不能变的。&以上就是内家功夫中任何一种内家拳都必须具备的要件: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虚实转换、对拉拔长。没有这四个要件的,就不是内家拳,因为没有这四个要件的发力,依然是肌肉紧张发力。有些人以为缓慢、轻柔地使用肌肉紧张发力,就算是内家拳了,其实不是,无论怎么样缓慢、轻柔地肌肉紧张发力,本质上还是肌肉紧张发力,还不是内家拳。相反,缓慢、轻柔地肌肉紧张发力是根本无法与外家拳大张旗鼓地肌肉紧张发力对抗的!肌肉紧张发力是无法发出柔劲的。在习练时可以缓慢、轻柔地肌肉紧张发力,看着似乎劲力很柔,可是一旦遇到对手时,要么是双方都不发力而玩弄划圈游戏,要么是一旦发力就硬顶起来,最后以摔跤决出胜负----------这是大家随时随地能够看到的吧!就是说肌肉紧张发力是无法发出柔劲的,习练时的柔劲是假的,中看不中用的,一旦遇到外力就必然还要用肌肉紧张发力去硬顶。而内家功夫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出的才是真正的柔劲,这种柔劲无论遇到多么巨大的外力,都能够以自身与对手之间能量的阴阳转换应付自如,即真正的柔劲是能够双向传簇能量并且阴阳转换的劲力。所以以后大家在区分一个拳种是内家还是外家时,就以这四个方面去区分。&第四章,内家功夫的高层次在介绍前辈大师的拳论之前,先介绍一下高层次的内家功夫。因为前辈大师的拳论写的都是功夫成就后的结果而不是习练过程,所以我就得给大家介绍内家功夫的高层次功夫成就后的结果,以便大家能够跟着我的介绍看明白拳论。&一,内三合与内外合一、无内无外习练内家拳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低层次的阶段所习练的东西,到了高一层次,回头看就是错误的了。即习练内家拳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否定前面的阶段,直到把所有后天习练出来的过程全部否定,才能够习练出不需要刻意去求而是时时刻刻就具备的先天、本真状态。虽然习练内家功夫的过程必须要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但是到了高层次,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也是紧的,也不是松的,也要抛弃,只有抛弃了有意而为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才能够达到有意无意是真意的自然本真的状态-----------而许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本末倒置,抛弃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过程,直接去追求有意无意,就把内家功夫习练成了花架子。所以,习练内家拳从有意到无意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而绝不是一个从无到无,即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的过程!有意无意是真意的过程是从有意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习练出来的,不经过以心行气的过程,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样“习练”出来的“有意无意”,还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许多人习练了一辈子内家拳还什么也没有的原因。所以,习练内家拳的过程,就是一个要把习练过程都“练”到没有的过程,才能够达到本真的状态,一旦还有人为的习练痕迹,就谈不上本真了!在本章之前的内容,介绍的都是习练内家拳的初级层次,即易筋换力的阶段,即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替代肌肉紧张发力,所以以上阶段的目标就是习练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技击能量和力量。但是在习练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精气神的能量传簇以后,内家拳就要进入到易髓的阶段,即开始不求力而是求意。如果没有易筋的阶段,就不会有易髓的阶段,即习练不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就不可能易髓。易髓则不再求力,而是用意将能量周身传簇至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程度。在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阶段,心里不生力、身体不粘力、神意不念力,向外不发丝毫劲力,周身只是以意驱动能量对拉拔长向身体内外漫延扩张流串--------而不生、不粘、不念、不发丝毫劲力绝不是就意味着周身没有能量传簇了,因为以心行气驱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已经达到自然存在于体内,只是内外都不追求力了而已的程度。反之,这个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还会越练越大,只是在体内不追求能量的感觉,在体外不着蓄发的外形而已。所谓不求气而固坚是也!就是练神还虚了,就要合道而达到自然本真了!但是到了高层次阶段,是不是就完全放弃以心行气了呢?不是的,为什么以心行气的方式称之为心意抽合或心神抽合?就是因为在初级习练过程中,其实使用的都是心抽合,还没有达到神意抽合的程度。到了高层次,抛弃的是心抽合,留下的是神意抽合,而神意抽合,就是有意无意是真意的抽合。有意无意的神意抽合,就是抽丝换力,神意如一根细丝若有若无地抽合。从易筋易髓的一根能量巨大的筋,习练到一根若有若无的细丝,这个从筋到丝的过程,就是从有意到无意的过程。换句话说,心抽合出一根筋,神意抽合出一根丝。而神意抽合出的这根丝的能量要比心抽合的筋的能量还要巨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先易筋再抽丝,没有易筋的过程,抽丝就是虚幻的东西,就什么也习练不出来。前辈大师的拳论,写的就是这种状态。所以,本书作为“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的高级教程,需要大家重新认识内家功夫的各个词语所代表的意义,以使大家能够在后面的章节中看懂前辈大师的拳论。但是大家切记,大家在习练时,还是按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的方法习练,千万不要按照本章内容习练,否则会耽误你习练功夫的,我就吃过这个亏。随着大家功夫的加深,就自然而然地把本章的新内容都学会了。大家切记,按照我说的从重心转换开始逐步习练,千万不要按照本书中的内容习练,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功到自然成,大家会慢慢练到本书所写的状态的。&先说体用。内家功夫气为体,身(拳)为用,即体内一气之起落为本体,一气之起落驱动出来的外形动作(拳)为气的具体使用方法。习练肌肉紧张发力达到外三合的程度就能够引带出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就是一气之起落,一气之起落是心脏控制先天一气(心力)使然,而先天一气(心力)的能量不足以技击,所以先天一气(心力)必须要控制身体以发出巨大的技击能量,而先天一气(心力)控制身体生成技击能量的方法就是起落。内家拳竖向运行的能量都是由压缩旋转、上下贯通的上下行能量生成的,上下起落是根本。起落在形意拳为横顺束展,在太极拳为收放吞吐,在八卦掌为伸缩研转。横顺束展、收放吞吐、伸缩研转,均为一气的能量在周天运行之起落也,均为一气驱动出来的外形动作,而横顺束展、循环吞吐、伸缩研转这些外形动作的结果,就是在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技击能量,就是由先天一气阴阳转换成为技击能量的方法也!没有横顺束展、循环吞吐、伸缩研转这些能够使身体生成弹性势能的能量传簇,内家拳是无法生成能够技击的能量的。所以,体用之理一定要明白。而一气之起落,就是形意拳的六合。内三合为一气之体,外三合为一气之用。太极拳、八卦掌将形意拳的六合循环往复地阴阳转换,称之为太极拳的内外合一与八卦掌的无内无外。所以形意拳的六合,尤其是内三合是内家功夫一气之起落的基础。前辈大师的拳论中,绝大部分是讲内三合的,即心意气力,现在就介绍一下心意气力的高层次意义。1,气,人体除了肺部是不可能存在并传簇气的,但是在呼吸与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腰腹折叠、心胸开合和合拍后,尤其是到了河车运行的腹式呼吸阶段,似乎能够在吸气时将气吸到丹田、涌泉,并且能量传簇在体内的感觉就是气的流动的感觉,故气在前辈大师的拳论中包含了两个意义:呼吸之气与精气神中气的能量。而这二种意义在前辈大师的眼中是合一的,即呼吸之气就是能量,气从体内发出为力。内家拳中有一句话叫“呼吸以踵”,即呼吸要达于脚。当然这只是人体的一个感觉,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个感觉是很重要的,这就让呼吸随着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运行起来---------也就是呼吸与以心行气的合拍让前辈大师将呼吸之气与能量挂上钩。所以在高层次阶段,可以将气直接理解成为呼吸之气在体内随着能量传簇的运行,本质上还是能量。现在师父、师叔传授我们及我们师兄弟相互探讨、习练时,就是这么理解与习练气的。但是在以前,我不敢与大家谈气,就是怕大家不明白气的本质,而陷于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气”。2,力,这个概念简单,没有什么变化。前辈大师将肌肉紧张发力称之为血气之力(或气血之力),将以心行气发力称之为真气之力,即力对于前辈大师来说,就是从体内发出的能量。有的前辈大师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称之为劲,将肌肉紧张发力称之为力。这只是名词的变化而已,本质上还是力量的统称。内外家拳只在内里蓄积能量的方式不同,从体内发出的力量是一样的,只不过异常巨大并且能够对拉拔长、阴阳转换而已,不要把内家拳神秘化。3,心,在以前的介绍中,以心行气只限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上下行能量传簇,在高层次阶段,以心行气还能够强大到控制横向能量传簇,即三心归聚、挺齐四梢。以心行气逐渐能够控制周身整体各个部位的能量传簇。三心,手心、脚心、头顶心也,三心的能量均归聚到心脏,外形动作就是收身中定。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在体内形成的一根能量筋,从头顶贯穿到手心、脚心,当以心行气时,心意、心神抽合三心的能量向内里归聚,身体以心为轴将百会、劳宫、涌泉向内回拉,生成在身体一侧(即单重的实腿)的向内收缩的能量传簇,而在身体单重的一侧三心归聚的内缩能量转换到另一侧的虚腿上时,就同时形成向外扩张的能量传簇,就是这个向外扩张的能量传簇最终能够涨筋腾膜、真气鼓荡---------所以内家拳向外发出的能量实际上是由三心归聚的身体收缩产生的---------这是一个矛盾体,大家现在还感受不到。为了加强向外扩张的能量传簇,内家拳还要求挺齐四梢,挺齐四梢也是形成向外扩张的能量传簇。三心归聚与挺齐四梢的两股方向相反的能量在体内各处形成对拉拔长,与上下行能量共同对拉拔长,使得周身成弓成球,身体就是一个对拉拔长形成的内平衡的能量体。大家不要刻意追求三心归聚与挺齐四梢的对拉拔长,这个横向的对拉拔长要在上下的对拉拔长生成之后才可能出现,所以大家就专心习练压缩旋转的上下行能量即可,功夫到了就什么都能自然而然地练出来。4,意,前辈大师明确说明:心生意。在初级阶段,意为以心行气时身体出现的体意,即心之所动,意之所到也,心抽合到什么部位,这个部位就生成压缩旋转,即心与意合。而这个意就是体意,即身体习练出来的压缩旋转的状态。只有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能够驱动身体,单独的大脑意识是不能驱动身体的,如果身体不能习练出体意,那么不管大脑意识怎么想或者意念某个部位,这个部位也还是不能动!即意只能由心生成,由心控制身体才能生成意。在以前我害怕大家容易走歪路,所以多次强调意为体意,与大脑意思无关。但是内家功夫习练到高层次,就要加入一些大脑意识。内家拳为了让身体感觉、体会能量传簇,除了内五行(五脏)之间要生成能量传簇,外五行(眼、口、鼻、耳、人中)还要闭外五行,对自身反观内照、对外界观察和感觉对手以及周围的形势,尤其是在五行外观敌人之时,所用之意就是大脑意识了,因为只有大脑意识才能够通过外五行获得的消息来判断对手和周围环境,以决定具体打法。即周身整体合一中的大脑意识,只在高层次阶段才能够与身体合一。内家功夫的以心行气,即心意抽合与心神抽合,在初级阶段其实都是心抽合,练到高级阶段,就是意、神抽合了,心则空虚无物。而意、神则是存于祖窍之内,祖窍就是大脑之内,说白了就是大脑意识!大家切记,只有在前辈大师所习练出来的高层次内家功夫中,意中才有大脑意识,这也是周身合一为一体的表现。而在习练内家拳的初级阶段,如果就认为意就是大脑意识,则就习练不出功夫了,因为在这个阶段,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还没有形成为身体的“正常”发力方式,所以大脑意识是无法支配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只有心的抽合能够让身体各部位动作--------这是无数人用大脑意识验证过的,也是内家拳演变成为花架子的原因。神意能够抽合是建立在身体本身已经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习练到条件反射一样的程度,就是身体已经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当成一种正常的发力方式后,才能够出现并且形成的。就是要把以心行气发力习练到与肌肉紧张发力一样的程度,完全抛弃、忘记了肌肉紧张发力,完全替代了肌肉紧张发力,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大脑意识中一想到发力,身体就自然地开始以心行气,才能够实现神意抽合---------就是说就算到了神意抽合的阶段,实际上其决定作用的还是心抽合,只不过心抽合已经不用太大的能量了,抽丝换力即可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切记,当您看此书时,一定要理解神意抽合的道理,并且在此基础上理解前辈大师的拳论。而在您习练的过程中,还是一定要把意理解为体意的,不要加进一点大脑意识。即便到了内家功夫的高层次,神意之中也不是全部是大脑意识的,神意之中大脑意识最多也就占五分之一吧。习练不出体意,没有以心行气之心力,大脑意识根本无法控制人体运动;没有大脑意识,体意也完全不能适合实战技击。以上就是高层次内家功夫的内三合。内三合就是一个完整的能量传簇过程:心一抽合,体意就开始压缩旋转,此为心与意合;压缩旋转的体意提引上下贯通之力的气的能量上行传簇到发力部位,为意与气合;将气从体内发出为力,即气与力合。对于太极拳、八卦掌来说,在气与力合的阶段,能量不外发,而是从实腿向虚腿阴阳转换,即气与力合的阶段没有了,变成气与心合了,即气的能量归聚于心,然后再次开始内三合的阴阳转换。即太极拳、八卦掌的内外合一与无内无外的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心合,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形意拳的化劲阶段,其实也达到了这个内外合一的层次。&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心与意合。一个是师父的例子。在与许多全国各地前来交流的人切磋时,对手基本上都是应者立仆的,而对手倒地后,对手不知道是怎么摔倒的,师父也不能明确说明是怎么打的---------这就是神意,身体已经习练成为一架能够自动理解并处理外力的机器,根本就不需要大脑意识的指挥,身体一接触到外力,就自己处理了。这就叫拳打两不知,打人的与挨打的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是我师叔的例子。师叔与一个习练拳击的熟人论拳,熟人说师叔不能打到他的头,因为他习练拳击,护头的功夫很扎实。师叔与其比试时,还是一下子就打到了他的头。事后师叔说,当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到他的头,但是我的意是想打他的头,劲力就能拐弯,就打到了,这就是意的作用。大脑无意,就不能生成想打他头的意念;身体无意,就无法完成打的过程,所以,意中包含大脑意识与体意。大脑意识与体意的结合就是有意无意是真意!缺一不可,但是过度注重一方面也不可。尤其是在习练阶段,必须抛弃大脑意识而习练出体意拳意。再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走路时路过一个水果摊,水果摊的一个正在拿着一个水果箱子转身,要把水果箱扔到他身后的箱堆中,他转身的动作几乎要贴上我身体了,我无意思地一气下沉,胳膊自然使出横劲在他身上一横,他几乎是被我的横劲撞得向前趴到水果摊上了,然后我们两人互相说对不起 -------当然我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他以为是狠狠地撞到我了。在这个例子中,我根本也没有感觉到用力使劲,只是一气之起落,没有发力,可是劲力作用到水果摊上的人身上就很大---------这才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就是说自身的有意无意是不发力的四两劲,但绝不是说你身体里蕴含并发出的就只有四两劲,自身有意无意之间发出的也是千斤劲!这也是有意无意是真意。如果没有大脑意识,我不会无意识地横,无意思地横来源于大脑意识的对于他要撞到我的判断;而身体如果没有体意的积累,我就不能无意思地横,总而言之,这就是有意无意是真意,就是大脑意识与体意的合一而达到的程度。与别人交手时,我偶尔也能够有意无意地打倒对手的时候,只是不能得心应手,所以就不拿自己的交手举例了,就拿这个撞人的不光彩事件举例了。这个撞人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反思,因为这件事纯粹的突然的发生,而我确实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发出了巨大的“四两劲”。以上心意气力的理解,只在看前辈大师的拳论时有用,一定不要在习练中使用,否则会耽误习练功夫。尤其是意,在习练时不要加入大脑意识,专心习练出体意,到了高层次,体意就自然会与大脑意识合一。身体习练不出体意,大脑意识就毫无作用。&&二,内家功夫的习练过程内家功夫的本质就是一种区别于肌肉紧张发力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并且内家拳的技击方式就是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这种发力方式的特殊性质而产生的,形意拳的化打合一、太极拳的借力打力,就是利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方式习练出来的“通”的功夫而产生的技击方式;八卦掌的伸缩研转则是内里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能量传簇在外形动作上的直接体现。内家拳的技击方式是外家拳所不能具备的。从内家拳精气神的技击能量生成的过程可以看出,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在体内生成的是上下相随的两股上下同时运行传簇的能量流,三心归聚与挺齐四梢是内外生成的对拉拔长的横向能量传簇,即内家拳体内的能量是上下左右前后混元运行的,这就形成了内家拳的“通”的功夫,即体内可以上下内外同时传簇能量。内家拳体内上下内外同时传簇能量的功夫,就使得内家拳不但可以发出自身能量打击对手,还可以利用自身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引进吞入对手打来的能量,用压缩旋转的下行能量引带对手能量传簇到脚下,这样自身获得的上下贯通之力就包括了自身与对手二个人总会的能量---------这就是形意拳的化打合一,太极拳的借力打力。形意拳的化劲与太极拳的借力打力就是吞吐能量的吐纳过程,即内家拳用吐纳自身与对手的能量作为技击方式!这种技击方式的实质就是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之间的阴阳转换。所以,目前被称之为内家拳的形意拳与太极拳,都是以吞吐、吐纳的能量转换技击的,而之所以没有将少林寺的心意把列为内家拳,除了心意把是少林寺看家护院的功夫,轻易不外传,因此外人对其面貌知之甚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意把虽然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方式发力,但是其技击方式却依然沿用外家拳的技击方式,而没有充分利用内家拳“通”的功夫去技击。但是本质上心意把还是内家功夫。现在网上有少林寺武僧打心意把的视频,举手投足几乎与太极拳无异,有人评论“怎么不叫太极拳?”,是的!虽然评论者不知道内家功夫之间的联系,其评论是在不了解心意把的基础上作出的,但是其评论的结果是正确的,心意把与太极拳没有本质的区别!我没有习练过心意把,但是从视频及心意把拳论中就能够明白心意把的实质。从少林寺武僧的心意把视频来看,已经不是一蓄一发一抽合的心意抽合与虚实转换了,已经能够看出心神抽合与阴阳转换了,可以说心意把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太极拳的程度了!内家功夫的最高层次是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就是满的功夫。涨筋是能量从经络向骨骼内涨,腾膜是向周身四梢、皮毛外涨,涨筋是以心行气导致的三心归聚的向内收身的能量传簇;腾膜是真气向经络(就是筋)以外的四梢、皮毛外撑鼓荡。三心归聚的内拉能量与四梢挺齐的鼓荡能量对拉拔长,使身体形成一个对拉拔长的能量平衡体,对拉拔长的能量传簇随时可以进行吞吐伸缩,蓄发合一,不丢不定,不偏不倚,收身中定,周身能量传簇于皮毛之下,蓄发只在一念之间----------您还能够想象得出比内家功夫更好的技击功夫吗!所以,内家功夫就是二个字:通、满。满就是能量周身传簇,涨筋腾膜、真气鼓荡;通是能量内外双向传簇,周身通透。满为体,通为用。将能量练满是为了用通技击,而习练通也是为了满,满与通互为体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虚实转换、对拉拔长是内家拳的标志。广大的内家拳习练者,要想从目前社会上鱼目混杂、泥沙俱下的各种所谓内家拳中找到真正的内家功夫,就要用以上四点进行甄别,而不要被名声、名气、传播的广泛与否等无聊的东西迷惑了。以心行气是控制并驱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的方式,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是生成并传簇技击能量的方式,阴阳转换是发力和技击方式,对拉拔长是阴阳转换的具体方式。以心行气、压缩旋转、阴阳转换、对拉拔长也是分层次的。以心行气的具体方式分为二种,一种是形意拳的心意抽合,一种是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心神抽合。心意抽合与心神抽合区别在于,心意抽合是不连续的,表现在外形动作就是一蓄一发一抽合的虚实转换;心神抽合是在心意抽合中加入阴阳转换,可以连绵不断地抽合能量传簇,太极拳就是心神连绵不断地抽合出连绵不断的劲力的,同时心神抽合也将一蓄一发一抽合的虚实转换改变为由无数个虚实转换循环往复进行的阴阳转换。在以心行气的初级阶段,即易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阶段,以心行气的方式其实是心抽合,神意还在随着能量传簇发展壮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控制能量传簇的程度。在易髓、炼神还虚、练虚合道阶段,当身体习练到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当成“正常”的发力方式时,一切实的东西都要化虚,一切紧的东西都要彻底松下来,所以心抽合这个在内里实且紧的东西也要化虚,心抽合也就逐渐被神意抽合所取代。神意抽合中有大脑意识,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大脑意识已经能够控制身体动作了----------但已经不是通过肌肉紧张的方式让身体动作了,而是通过行气的方式。此时,身体就已经习练成为一种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了,周身能量能够自动运行传簇,只需一念就足以让身体动作了,这一念就是抽丝换力。压缩旋转也是一样分阶段层次的。在以心行气出现之前,只能由身体的外形动作作出压缩旋转;以心行气出现后,压缩旋转由心意心神抽合出来,就不是外形动作了,而是变成体内的压缩旋转了。这个没有压缩旋转外形动作的压缩旋转,就是前辈大师说的松沉。松沉是一种身体习练出来的机能和功夫,出现以心行气就意味着肌肉已经能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做功而生成能量了----------所以大家切记,松沉不是您所想象的简单的将身体放松下沉,而是习练出来的能够蓄发能量的功夫,松沉的本质就是以心行气抽合出来的内里的压缩旋转,包括尾闾会阴、脚跟脚踝、玉枕百会、脊柱三关等部位的压缩旋转,即松沉是内里压缩旋转的外部表现形式。松沉与简单的身体放松下沉的区别就是,松沉是内里的压缩旋转,能够生成巨大的技击能量;而身体的放松下沉是无法生成技击能量的,而无法生成技击能量的所谓松沉,其实就是松懈。阴阳转换与对拉拔长的层次也是一样。初级阶段的阴阳转换只是存在于身体上下方向传簇的能量的对拉拔长之中,这个阴阳转换生成了体内上下相随的能量传簇。到了高层次阶段,身体的横向、内外都开始出现能量的对拉拔长与阴阳转换,三心归聚的向内收身的能量与挺四梢的向外鼓荡的能量对拉拔长则成为阴阳转换的重点,直到习练到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程度。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介绍的是太极拳、形意拳的初级功夫,我没有就以心行气、压缩旋转、阴阳转换、对拉拔长作全面的介绍,只介绍了此三者在初级阶段的概念和习练方法,目的是为了防止大家不能准确理解而出现误解,刻意追求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此书为内家功夫高层次的介绍,所以要将此三者的完整概念及演化过程全面地告诉大家。&综上所述,内家功夫的习练过程可以用八个字形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就是从没有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发力的无开始,直到习练出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有来。而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一个加入了后天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习练过程。习练到了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状态,就意味着身体已经彻底易筋易髓了,将肌肉的机能都改变了,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让肌肉在松沉状态下蓄发能量了,就是让身体回复到先天、自然、本真的状态了。这时,就要把后天形成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习练过程统统再抛弃掉,只剩下涨筋腾膜、真气鼓荡的先天、自然、本真之体了!这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而这个从有到无的无,已经不是空洞无物的无了,而是身体已经被改造、习练成为具有先天、自然、本真的真气的能量体了。换句话说,这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一个用以心行气压缩旋转习练出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后,再抛弃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一个过程。但抛弃的只是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这个具体的能量传簇方式,留下的却是无形无式的神意气,而神意气,就是人体先天、自然、本真的状态。最后,说一下怎么样从师学艺。功夫一旦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就是属于这个人自己的东西了,就必然会铭刻上各人的鲜明烙印。功夫一旦上身,则各人的性格、体质、喜好、品行等,都会体现在功夫之中,就不会与师父一模一样了。尤其是内家拳,功夫无形无式,各人印记尤其明显!所以,大家在从师学艺时,要学会内家拳以心行气的能量传簇的精髓,而不是学习师父的外形动作。如果一个人习练了十年内家拳,还是打得与师父一模一样,那么肯定是功夫没有上身。在刚开始习练时,与师父打拳一模一样是对的,但是习练出能量传簇后,外形动作必然会根据自身特点而与师父有所区别,这是正常的。我经常遇到有些人总是以师父的外形动作为准而不去挖掘内里的能量传簇,这其实是没有学到师父的东西。所以,广大习练者要辨明、习练内家功夫的精要,不要怕与师父不同、与众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够习练出真功夫。其实五大派太极拳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是会发展的,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第五章,内外家之辨&& 一,内外家之争从以上外家拳向内家拳演变的过程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内家拳是外家拳的一个高级阶段,即外家拳习练到极致时就是内家拳,这也就解释了一个现象,就是即便是外家拳的前辈大师们,在拳论中也出现了心、意等内家拳的词语。这说明外家拳的前辈大师们也发现了以心行气的现象,但可惜的是没有继续深挖,将以心行气形成系统性的拳理拳论。所以有些人认为,拳术不分内外家,都是一家。这个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的。但是,所有物质与事物都不是以本质表现出来的,所以内外家还是有巨大区别的。首先,即便是外家拳的前辈大师发现了以心行气发力,但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纳36式洗髓易筋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