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淡灰春风沉醉蓝紫青灰书包手镯,帮忙看下怎么样

查看: 7351|回复: 13
翡翠知识大全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一、翡翠概述
翡翠是硬玉等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既具有玉石的特有属性,又具有宝石的艳丽色彩,并被赋予了“佩之益人生灵,纯避邪气”的观念,是被受大众喜爱的玉石,是玉石中最美观、最昂贵的品种,勘称“玉石之王”。
翡翠与祖母绿一起为诞生石中的五月诞生石象征着幸福、幸运、长久。
1.翡翠的来历
翡翠原为鸟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宇》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翡翠鸟的毛色十分美丽,雄性呈艳红色,称为翡鸟,雌性呈艳绿色,称为翠鸟。《后汉书·班固传》注:“翡翠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从其字意分析,以上的翡翠均指红、绿两种颜色的鸟。汉代班固《西都赋》中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张衡《西京赋》中的“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从前后文意看,其中的翡翠当指玉无疑。由于自然界产出的翡翠多为绿色和红色,渐渐地“翡翠”这一名词由鸟禽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深受东方民族尤
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
大约在13世纪,在缅甸北部山谷中发现了翡翠,从那以后,缅甸一直是世界上优质翡翠的主要产出国。
据说这一发现与中国云南一驮夫有关,驮夫在从缅甸返回腾冲的途中,为了平衡马驮物品两边的重量,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拾起路边的石头放在马驮上,回家仔细一看,途中所拣的石头似乎为绿色,可作为玉石,经打磨后果然碧绿可爱。
翡翠作为玉器大量使用是在清代,仅有300-400年的历史,但其虽短暂却很辉煌,其荣耀很快超过了软玉。不论是清宫旧藏还是帝陵的殉葬品中,都有许多精美绝伦翡翠玉器。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联邦。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联邦才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联邦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硬玉是学名,而缅甸玉则是行家的行话。
上好的翡翠,目前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珍爱,同时在世界珠宝习俗中,人们还把翡翠定为五月的诞生石,为善良、热情之石。翡翠产于缅甸联邦及中缅边境地带,大量输入中土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情。但从文字记载及出土实物记录看,翡翠的出现时代还要早得多。
2.翡翠的形成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形成的。
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1983年出版)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 - 300℃)下形成的。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份,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的火成岩侵入体(中─基性岩)。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
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Fe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进入翡翠的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后的地质作用及多次强烈的热液活动,把翡翠改造得绿正、水好、底纯的特级翡翠。翡翠成色过程是伴随着热液活动进行的,为多期强度不同的成色过程。而且缓慢分解成铬离子的致色元素,要长时间处在150-300℃,最佳温度是在212℃左右下,铬离子才能均匀不间断地进入晶格,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翡翠绿色非常均匀。完全生成特级翡翠后,还不能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否则将会产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纹而影响质量。以上各条件很难同时具备,这就是为什么特级翡翠稀少的原因。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的宝石学特征(二)
二、翡翠的宝石学特征1.翡翠的定义
传统的定义 :具有工艺价值的、以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广义的翡翠定义 :具有工艺价值的,以硬玉、或者钠铬辉石、或者绿辉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广义的翡翠概念产生的原因 :传统上只把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集合体当作翡翠。近十年来,不断有以钠铬辉石、绿辉石和钠长石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集合体出现, 并以各种名称出现在翡翠市场上,其中钠铬辉石和绿辉石集合体与硬玉集合体具有相近的宝石特性。
新版的宝石名称国家标准(GB/T-)中翡翠还是传统的定义。所以除非特别说明,本章中的“翡翠”指以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多晶集合体。
翡翠的组成矿物特征
翡翠除了主要矿物(硬玉或者绿辉石和钠铬辉石)外,还可以含有次要矿物成分,按照这些次要矿物的常见性依次为:角闪石、绿辉石、铬铁矿、钠铬辉石、钠长石和沸石等。其中钠铬辉石、钠长石和沸石比较少见,并且不易识别。
此外,许多翡翠还含有在地表或者近地表环境下形成的次生矿物。
& & 1) 硬玉
A.化学成分特征:NaAlSi2O6,常有微量的Cr、Fe、Mn、Ca、Mg和Ti等杂质成分。硬玉微量化学成分导致硬玉形成不同的颜色。
B.结晶学特征:辉石族矿物,单斜晶系,常常形成柱状晶形,具有平行柱面的两组解理。
C.产状特征:是翡翠的主要矿物成分。
& &&&2)钠铬辉石
A.化学成分:NaCrSi2O6,常有Fe、Ca和 Mg等杂质成分。由于Cr的含量很高,使得钠铬辉石的颜色很深,通常呈墨绿色,并且不透明。
B.结晶学特征:辉石族矿物, 斜方晶系, 常常形成极小的微晶。
C.产状特征:很少作为次要矿物出现在翡翠中, 但能够形成钠铬辉石为主的集合体,俗称乌鸡骨、干青种, 具有与翡翠不同的物理性质。
& &&&3)绿辉石
A.化学成分特征:较为复杂,可看成硬玉+透辉石+钙铁辉石的固溶体。
B.结晶学特征:微晶集合体,呈灰绿色、暗绿色。
C.产状特征:通常呈不规则的细脉、团块状分布在翡翠中,这种翡翠被称为飘兰花中。绿辉石也能形成单矿物的集合体, 市场上称为墨翠。
& && & 4)角闪石
角闪石是缅甸翡翠中最常见的次要矿物,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黑色或墨绿色的颜色和大片的解理面。透射光下角闪石常常呈褐黄色。一般地说角闪石对翡翠的品质具有不利的影响,并被称为“黑癣”。
& && & 5)次生矿物
由于翡翠遭受风化作用,形成了充填在硬玉颗粒的粒间空隙中铁的氧化物,如褐铁矿、磁铁矿等。以及含有二价铁的硅酸盐胶体。这些物质充填在翡翠组成矿物的颗粒间隙中、微裂隙中和小裂隙中,颗粒很小,即使在显微镜下也分辨不清,但是,对翡翠颜色有很大的影响。
3.翡翠的物理性质
(1)折射率:1.66(点测法)。
(2)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一般来说翡翠的矿物颗粒越细,则透明度(即水头)越好、光泽越强;颗粒越粗,则透明度越差、光泽越弱。
(3)硬度:摩氏硬度 6.5-7。
(4)相对密度:3.28-3.40,平均 3.32。
(5)紫外荧光:一般没有荧光。
(6)吸收光谱:白色-浅绿色翡翠常见437nm吸收窄带,绿色翡翠具有Cr3+的吸收光谱。
翡翠的外观特征
(1) 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归纳起来有白色、绿色、紫色、黄红色和黑色。
a. 白色:纯的硬玉组分应是纯净的白色,但自然界没有绝对纯的,这里所指白色包含略带灰、略带绿、略带黄或略带褐的白。一般仅用作雕件。
b. 绿色:是翡翠的常见颜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翠”。这种绿色主要是由微 量的Cr、Fe杂质替代Al引起的,而且,Cr、Fe的含量直接影响着绿色的深浅。绿色翡翠由浅至深分为浅绿色、绿色、深绿色和墨绿色,其中以绿色为最佳,深绿色次之。
c. 紫色:是比较少见的一种颜色,可有浅紫色、粉紫色、紫色和蓝紫色。
d. 黑色:翡翠的黑色外表有两种情况。一种呈深墨绿色,是由过量的Cr、Fe 含量造成的;另一种呈深灰至灰黑色,是由所含的暗色矿物杂质造成的,看上去很脏,属于较为低档的翡翠。
e.黄、红色:属于次生色。白色、绿色或紫色翡翠形成后,由于在地表遭受风化淋滤,形成赤铁矿或褐铁矿微粒,并沿翡翠颗粒之间的显微缝隙慢慢渗入而成。鲜艳的红色也称为“翡”或“红翡”。
(2)颜色分布特征:不规则条带状、浸染状和均匀状。
翡翠的透明度变化很大,从近于透明到不透明。
透明:透过翡翠能够看较清楚的字迹;
亚透明:模糊的字迹;
半透明以下:极为模糊的字迹。
传统上用水头大小来衡量翡翠的透明度。
(4)粒状结构
翡翠由细粒至粗粒的硬玉晶体组成,具有粒状结构,粗粒的硬玉颗粒很容易识别,与很难看出颗粒的白玉有很大的区别,传统上称之为 “豆” ,或者“豆性”。
粒状结构是识别翡翠的重要特征。
(5)桔皮效应
由于硬玉颗粒平行解理方向硬度小,垂直解理方向硬度大,在抛光时平行解理出露到表面的颗粒就容易形成凹坑,因此造成了起伏的波浪状表面。即所谓的桔皮效应。
桔皮效应是识别翡翠的重要特征。
硬玉接近表面的解理面对光线的镜面反射,形成像昆虫翅膀似的闪光 。
粒度小的翡翠闪光面较小,像蚊子翅膀,传统上又称为沙星;粗粒翡翠的闪光面较大,像苍蝇翅膀。
翠性是识别翡翠的重要特征。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三、翡翠的种类
1、老坑种与新坑种:
老坑种指那些结构致密、绿色纯正、分布均匀、质地细腻、透明度高、硬度大的一类翡翠;新坑种指颗粒较粗、结构疏松、透明度差、肉眼可见翠性的一类翡翠。种的新老并不代表翡翠形成时间的早晚,新坑种和老坑种的翡翠都产于原生矿床,由于在风化、破碎、搬运和分选过程中,一些结构比较疏松的翡翠不复存在,而保留下来的大多是结构致密、硬度大的优质翡翠,所以,河床、河流中多产出品质优良的翡翠。由于人们最初开采的翡翠属于此类,故称老坑种,而现在开采的大多是原生矿床,没有汰劣存优的自然过程,往往质地较粗,这类翡翠称为新坑种。2. 结合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等特征,翡翠可以分成许多种类。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品种:1)老坑种:商业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硬玉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种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一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2)冰 种: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带状的蓝颜色,则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翡翠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冰种玉料常用来制作手镯或挂件 。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的价值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其实际价格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喜好。冰种是中上档或中档层次的翡翠 。3)水种翡翠:其玉质的结构略粗于老坑玻璃种,光泽、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种而与冰种相似或相当。其特点是通透如水但光泽柔和,细观其内部结构,可见少许的“波纹”,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纹,偶尔还可见极少的杂质、棉柳。有行家说水种翡翠是色淡或无色的、质量稍差的老坑种翡翠 。是翡翠中的中上档、偶见上档的一个品种 。水种翡翠常见四种情况:无色的称“清水”;具有浅浅的、均匀的绿色,则称“绿水”;具有均匀的,淡淡的蓝色,称之为“蓝水”;具有浅而均匀的紫色的,称为“紫水”。市场中的价格以清水、紫水为上,而绿水、蓝水次之。4)紫罗兰翡翠:这是一种颜色像紫罗兰花的紫色翡翠,珠宝界又将紫罗兰色称为“椿”或“春色” 。具有“春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个档次,并非是只要是紫罗兰,就一定值钱,一定是上品,还须结合质地、透明度、工艺制作水平等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据紫色色调深浅的不同,将翡翠中的紫色划分为粉紫、茄紫和蓝紫,粉紫通常质地较细,透明度较好,茄紫次之,蓝紫再次之 。紫色翡翠在黄光下观察,会显得紫色较实际为深,所以应在自然光下观看为好,消费者对此应予注意。对于这一品种的评价,以透明度好,结构细腻无瑕、粉紫均匀者为佳;若紫色为底,其上带有绿色,很高雅,应为上品。5)白底青翡翠:白底青的特点是底白如雪,绿色在白色的底子上显得很鲜艳,白绿分明 。这一品种的翡翠极易识别:绿色在白底上呈斑状分布,透明度差,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纤维和细粒镶嵌结构,但以细粒结构为主;在显微镜下观察(须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见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结构 。该品种多为中档翡翠,少数绿白分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协调的,可达中高档品品级。&&6)花青翡翠:颜色翠绿呈脉状分布,极不规则;质地有粗有细,半透明 。其底色为浅绿色或其他颜色 。如浅灰色或豆青色,其结构主要为纤维和细粒一中粒结构 。花青翡翠的特点是绿色不均。有的较密集,有的较为疏落,色有深也有浅 。花青翡翠中还有一种结构只呈粒状,水感不足,因其结构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 。花青属中档或中低档品级的翡翠 。
7)红翡:颜色鲜红或橙红的翡翠,在市场中很容易见到 。红翡的颜色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的,系赤铁矿浸染所致 。其特点为亮红色或深红色,好的红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泽,其透明度为半透明状,红翡制品常为中档或中低档商品,但也有高档的红翡:色泽明丽、质地细腻、非常漂亮,是受人们喜爱的,具有吉庆色彩的翡翠。&&8)黄棕翡:颜色从黄到棕黄或褐黄的翡翠,透明程度较低 。这一系列颜色的翡翠制品在市场中随处可见 。它们的颜色也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常常分布于红色层之上,是由褐铁矿浸染所致。在市场中,红翡的价值高于黄翡,黄翡则高于棕黄翡,褐黄翡的价格又次之 。但也有因人的喜爱及饰品别具特色而使其价格有别于常规的情况 。9)豆种翡翠:简称豆种,是翡翠家庭中一个很常见的品种。其名称非常形象;豆种的晶体颗粒较大多呈短柱状,像粒粒豆子排列于翡翠内部,凭肉眼便可明显看出这些晶体的分界面。由于晶粒粗糙,所以玉件的外表也难免粗糙,其光泽、透明度往往不佳,翡翠商界称其“水干”。豆种在翡翠中属于中、低档的品种,价格不高。豆种可细分为粗豆(晶粒大于3mm)、细豆(晶粒小于3mm)、糖豆和冰豆等。旧时商界称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泛指翡翠的品种繁多,而并非是豆种翡翠有七十二种之多。10)芙蓉翡翠:简称芙蓉种,这一品种的翡翠一般为淡绿色,不含黄色调,绿得较为清澈、纯正、有时其底子略带粉红色。它的质地比豆种细,在10倍放大镜上可以观察到翡翠内部的粒状结构,但硬玉晶体颗粒的界线很模糊,其表面玻璃光泽,透明度介于老坑种与细豆种之间,为半透明状;其色虽然不浓,但很清雅,虽不够透,但也不干,很耐看,属于中档或中档略为偏上的翡翠,在市场中价格适宜,所以为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所钟爱,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品种。
11)金丝翡翠:在浅底之中含有黄色、橙黄色,色形呈条状、丝状平行排列且定向结构发育明显的翡翠——除颜色与翠丝种不同外,其它特征与翠丝种相同。绿色鲜艳明亮,使人觉得翠中含有金光,呈丝状断断续续排列, 因水头好,颇受推崇。
12)干青翡翠:绿色浓重且纯正,透明度差,底子干,玉质较粗,矿物颗粒的形态呈短柱状。其特征是颜色黄绿、深绿至墨绿,带黑点,常有裂纹,不透明,显得很干,简称干青种。干青种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钠铬辉石,也含有硬玉等矿物成分。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将其列为翡翠家族中的一个品种。90年代以后,经珠宝界、地质界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和探讨,认为干青种不应再称为翡翠,而应将其定为一个与翡翠关系密切的玉种。干青种价值一般,常用其做成摆件或挂件,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其看成是一个“特殊的翡翠”,故在此作为特例列出。13)油青翡翠:简称油青种或油浸,透明度较好,玉质细腻,表面似油脂光泽,绿色较暗明显不纯,掺杂蓝灰色调,给人一种很沉闷的感觉,。若其颜色较深沉,在翡翠界又称之为“瓜皮油青”。& &14)马牙种:其质地虽然较细,但不透明,表面光泽如同瓷器。马牙种翡翠多为绿色,仔细观察底子泛青白色,绿中常常有很累赘的一丝丝白条,有时可见团块状的白棉或暗绿的色斑。马牙种的价值在当今市场中并不高,属中档货。市场中的玉件多为板指、烟嘴及烟壶等。15)藕粉种翡翠:其质地细腻如同藕粉,颜色呈浅粉紫红色(浅春色),是良好的工艺品原料。藕粉种的结构与芙蓉种的相近,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硬玉晶粒,但较芙蓉种为细,且晶粒界面十分模糊。其特点是:玉件通体如藕粉一样细密,浅浅的粉紫红色常常与翠共生,形成协调的组合。不少翡翠大件常用藕粉种雕成。16)广片:其特点是绿得发暗或发黑,质地较粗,水头较干。此品种的翡翠在透射光下为高绿,反射光上为墨绿。当将其切成薄片后,则绿得艳丽喜人。曾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省、广州市一带盛行,因而得名。现在确切地讲,“广片”是一种翡翠薄片加工的方法,其目的是在加工透明度差、颜色墨绿的翡翠玉料时,巧妙地应用厚薄与颜色及透明度的关系,当玉料切磨成都市1mm左右的薄片时,翡翠颜色中的暗色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了,而绿色变得突出和浓艳了,透明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好的广片用铂金、白色K金等贵金属包边后,显得高贵而不俗气,在市场中价格不菲。目前,广片常用来制作吊牌、胸坠等饰品,受到白领阶段层等消费者的青睐。17)翠丝种翡翠:这是一种质地、颜色俱佳的翡翠,在市场中属于中高档次的玉。翠丝种翡翠韧性很好,绿色呈丝状、筋条状平行排列。有一种观点将在浅底上(中)绿色呈脉状、丝状分布的翡翠统称为翠丝种,笔者觉得不妥。有丝状绿颜色的不一定就是翠丝种,翠丝种翡翠应同时具备两个特点:其一,绿色鲜艳,色形呈条状、丝状排列成顺丝、片丝状于浅底之中;其二,它的定向结构十分发育,硬玉晶体呈细纤维状拉长定向排列,表明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强应力的作用,所以玉件的韧性很高。翠丝种翡翠以绿色鲜艳、条带粗、条带面积占总体面积比例大的为佳。相反、绿色浅,条带稀稀落落的玉件质量就低一些,价格也便宜得多了。在过去的书籍中,将凡是颜色(绿色或黄色)呈丝状、筋条状平行排列,同时具有定向结构的翡翠一律称之为“金丝种”,笔者以为还是将“金丝”和“翠丝”分开,会更加明白,更有利于品种的识别、区分和欣赏。如果在一块翡翠中同时具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黄色的细丝或筋条,则可称其为“金翠种”——具有金丝和翠丝的翡翠。18)巴山玉:“巴山玉”产自缅甸北部斯玛地区,原石透明度很差,颜色比较丰富,有淡紫、浅绿、绿或蓝灰等颜色,是一种品级较低,含有闪石、钠长石等矿的特殊翡翠。由于巴山玉原石杂质多、结构粗、水头差,要做成装饰品,就必须经过人工处理。市场中的巴山玉实际上是经酸洗注胶而得到的翡翠B货。该品种经人工处理后,色彩鲜艳,透明度好,又被人们称为“新玉”,是这些年来最为流行的翡翠B货。巴山玉有四大特点:色多、黑色多且块大,一件饰品上常兼有绿、紫、白色;粒粗,结构疏松,撞击时声音发闷;硬度低,巴山玉的硬度常常为6,而大多数的翡翠品种的硬度在6.5—7之间;重量轻,即密度小,巴山玉的密度低于 3.32g/cm3。但经处理后的巴山玉确具有不错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因价格低廉,比较适合于收入不高的年轻女性佩戴。需要指出的是,巴山玉的结构遭到了破坏,耐久性差,故无收藏价值和保值的可能性。19)干白种翡翠:是质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浅灰白色翡翠 。翡翠行家对其的评价是:种粗、水干、不润。此品种无色或色浅,凭肉眼即可见到晶粒间的界限,故外表结构粗糙,使用及观赏价值低,是一个低档次的翡翠品种 。20)墨翠:初看黑得发亮,很容易使人误认为是和田玉中的墨玉或其他的黑色宝玉石,但在透射光下观察,则是呈半透明状,且黑中透绿,特别是薄片状的墨翠,在透射光下颜色喜人。缅甸人用“情人的影子”来形容黑色的硬玉,中国人为其取名为“墨翠” 。墨翠通常不能算为高档翡翠,但用其作成具有特殊含义的饰品时,如用墨翠做成的“钟馗驱邪”一类的挂件,摆件时,价格却不低。& &21)铁龙生:是一种具有鲜艳绿色,但色调深浅不一,透明度差、结构疏松、柱状晶体呈一定方向排列的中档翡翠,在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铁龙生”取自缅甸语的语音,意为满绿色 。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位翡翠专家将其音译为“天龙生”,使之顿生高贵可爱之意,因此,“铁龙生”在有的地方也称“天龙生”。由于质地粗糙、透明度差,“铁龙生”的价格在市场中不高;又因为颜色好,绿得鲜艳,它又深受消费者欢迎。“铁龙生”用来做薄叶片、薄水蝴蝶等挂件,效果较好也有用其做雕花珠子、雕花手镯等满绿色的玉件。因为“铁龙生”绿得浓郁,其薄片做成的装饰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使用价值,如用铂金镶嵌的薄形胸花、吊坠、用黄金镶嵌的铁龙生饰品,金玉相衬,富丽大方,很受人喜爱。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四、翡翠的质量评定中国人有句俗话“黄金有价,玉无价”。世界上大的珠宝公司对大多数宝石均有报价,尤其是钻石几乎每两星期报一次,但从没有人对翡翠做报价,为什么如此困难呢?因为与其它宝石不同的是翡翠不是单晶体,而是矿物集合体,组成集合体的矿物种类、颜色、粒度往往不相一致,使得翡翠的外观千姿百态。另外,受后期多次地质作用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块翡翠上颗粒的粗细、颜色的深浅都不均匀,正所谓&人有千张脸,玉有万种面&。所以,翡翠的评价就显得很困难。对于雕刻品来说,其艺术构思、加工技巧更为评价翡翠增添了难度。总体来说,评价翡翠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颜色要素
& && &(1)绿色的评价标准--“正、浓、鲜、匀”颜色是决定翡翠价值的首要因素,颜色差一点点,价值就差很多。因此, 正确观察颜色非常重要。白炽灯下看翡翠颜色会显得鲜艳些,饱和度也会显得高一些,即所谓“月下美人,灯下玉”。而同样一块翡翠在日光下观察,其颜色会相对淡些、暗些。通常,人们以自然光下所观察到的颜色为准。评价翡翠颜色时通常应考虑下面四个要素:
① 浓:指颜色的饱和度或深浅。中国北方人、台湾人和日本人以及年纪大的人喜欢稍深一点的颜色,而新加坡人以及年轻人会喜欢较清淡的翡翠。
②正:指颜色的纯正程度。稍带黄色的绿色不会影响绿色的鲜艳程度,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不大,但过多地偏黄就会影响翡翠的价值。由于蓝色会降低绿色的鲜艳程度,若偏蓝色则对翡翠的价值影响很大。偏灰的绿色使人感觉既暗又脏,价值也就降低很多。
③鲜:指颜色的明亮程度。它是构成翡翠颜色美感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求的因素,鲜艳度差一点,价值就差很多。如果说不同的人对颜色的深浅有所不同的话,但对鲜艳度的要求却是一样的,即鲜艳度越高越好。光源的强弱对鲜艳度的观察影响很大,强光源下鲜艳度偏高,弱光源下观察鲜艳度偏低。
④均:指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由于翡翠是由无数微小晶体组成的,每一晶体的颜色都可能不一致,所以翡翠的颜色难得很均匀。很明显均匀度越高,价值也越高。但当绿色、红色、紫色协调出现时,俗称“福禄寿”,由于其稀少性,这种翡翠的价值较高。
(2)绿色的分类
①翠绿色:纯正到稍为带蓝色调的绿色。
②阳绿色:稍带有黄色调的绿色。
③豆青绿:稍为偏蓝色的绿,绿色较浓。
④瓜青绿:丝瓜皮似的带蓝灰色调的绿色。
绿:浅翠绿、阳绿和豆绿色。
绿:更浅的浅翠绿、阳绿和豆绿色。
& & ⑦油青色:带绿色调的灰褐色。
(3)绿色的均匀度
底色对绿色之间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下列的因素:
①绿色所占的比例,越大,绿色越均匀。
②底色的色调,底色调与体色越接近越好。
③底色的浓度,一般地说,底色不宜太浓。
④翡翠的透明度,透明度较高,底色的影响相对减弱。
2.质地要素
(1)质地的定义:翡翠的结构与透明度的组合。特定的透明度与结构的组合,就是一种质地类型。其中透明度其主要的作用,粒度起次要作用。
(2)透明度:指翡翠使可见光自由透过的程度,由于组成翡翠的颗粒粗细不同、结合方式不同,允许光通过的能力也就不同。若大部分光线不能透过,翡翠的颜色显得死板,行话称之无水分,也就是很“干”。若允许大部分光线透过翡翠,则透明度较高,使翡翠显得非常晶莹,有“水汪汪”的感觉,行话形象地称之为水分足。欣赏透明度高的翡翠会令人有一种陶醉感,这种翡翠有一种滋润的感觉,似乎颜色是活的,可向四周放出。行话中又把透明度称为“种”。透明度差即种差,行内有句俗话“种好遮三丑”:
①可使颜色浅的翡翠显得晶莹漂亮;
②可使不够均匀的颜色因互相影照而显得均匀;
③可使质地不够细的翡翠看不到明显的颗粒。
翡翠是由多晶质组成的,很难得透明,大多数翡翠是半透明的,所以在一定的颜色条件下,透明度越高,价值也就越高,在高价到极高价位的情况下,透明度对价格的影响比颜色的影响更加重要,透明度好与差,其价值可悬殊10倍。对低价货,透明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一般情况下,戒面、耳环、小件首饰的色比透明度重要,但手镯、挂件等大件首饰的种可能比颜色更重要。
(3)结构:指翡翠晶粒的粗细、形状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贸易行话中称结构为质地(底子)。结构与透明度有直接的关系,质地越细腻、越致密,透明度越高, 质地越粗糙、越松散、透明度也越差,其耐久性也相应降低。
(4)翡翠质地类型:根据翡翠的透明度和粒度可以分成细粒和粗粒2个系列,5个透明度级别,形成10种质地类型。
表 翡翠质地类型和名称
3.净度要素
(1)净度特征
是指能够影响到宝石外观的完善性的各种现象,对翡翠而言,有石花、黑点,翠性闪光(解理裂隙),杂色的色带(斑),石纹和裂纹等。
翡翠中团块状的白色絮状物,根据形状和明显程度分为:石脑、棉花和芦花三种类型。
(3)石纹(愈合裂隙)
石纹是一种愈合裂隙,对翡翠制品的耐久性没影响,但对外观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裂纹与石纹不同,是未经愈合的裂隙。裂纹对翡翠品质的影响很大,只要翡翠具有在正常照明下肉眼可见到的裂纹,其价值至少要降低1/3。裂纹会阻挡透射光,反射光下能在表面上看到裂痕,在抛光面上指甲刮摸可感到明显受阻。
(5)黑点、黑丝和黑斑
翡翠中常有呈点状、斑状、丝状和带状的黑色部分,黑点常常是铬铁矿被硬玉交代后的残余,黑斑常是角闪石团块。
在色、种、底、工、裂纹等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就越贵,对于高价位的翡翠来说体积影响更大。例如珠琏、手镯均要较多的原料来制造,若用戒指料做手镯,则手镯价值要以几何级数增加,难怪手镯可拍卖到1千万港元。同时评价配对品比单个的要贵得多。
对于戒面、耳钉等首饰,要求切工规正,抛光优良;对于挂件、摆件来讲, 工匠的巧妙构思、娴熟技艺将起到决定。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五、翡翠的品质要素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粗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它的硬度比重最高,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翡翠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作翡翠B货的原料。
翡翠的“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与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关系。民间称“地”为“地张”或“底障”等。翠与翠外部分要协调,如翠好必须翠及翠外部分水,要好才映衬协调,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杂质脏色多,称“色好地差”。翠的“水”与“种”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相互衬托,强烈映衬出翡翠的情丽,润亮及价值来。“地”的结构应细腻,色调应均匀,杂质脏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应方能称“地”好。好的“地”称玻璃地,糯化地,蛋清地。不好的“地”称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称&底干&。
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泽。 翡翠的透明度与宝石不同。好的玻璃地镯子看上去透明如,无杂质。
冰地:冰地次于玻璃地全物通透如冰,即通明中如有一层薄雾,似净水封冻、凝滞。
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泽。 与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杂质。
蛋青地:质地如同鸡蛋青,玻璃光泽。 半透明,但比较纯正,无杂质。
鼻涕地:质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泽。 半透明,但比较纯正,少量杂质。
青水地:质地透明,但泛青绿色 是带青绿色的水地品种,因色干扰,不如水地品种。
灰水地:质地半透明,但泛灰色。 因有灰色,质量又比青水地又差。
紫水地:质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调。 与紫罗兰不同的是强调透明,实际上是半透明的紫罗兰。
浑水地:质地半透明,象浑水。 透明度差的水地。
细白地:半透明,细腻色白。 如果光泽好,也是好的原料。
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 不细腻的细白地。
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 不细腻的灰色白沙地。
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 实际上是豆青色地半透明品种。
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 为颜色不均匀的紫罗兰。
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 质地不均匀,只适合做玉雕。
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糙亦有石花
瓷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干白地:不透明,白色。
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
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
狗屎地:褐色,黑褐色。
  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称水头。翡翠的水与翡翠的结构构造有关,也就是说与“种”有关。还与杂质的含量有关,那些“种”老,杂质少,粒度大小均匀,纯净度高的翡翠水就好。
  翡翠的”雾“是指翡翠的皮(己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雾的颜色和存在能说明翡翠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雾分白、黄、红、灰、黑等。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地”干净,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之下有绿,就是非常纯净的翠绿,与地互相搭配价值连城。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黄雾显示其内的铁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渐渐氧化,但还没有严重氧化。若为纯净的淡黄色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红雾说明其内所含铁元素己严重氧化,可能翡翠内部出现灰“地”。黑雾主要为大量杂质元素氧化所致,显示翡翠内部杂质多,透明度差。个别黑雾也会出现高翠,但有时水很差。并非所有翡翠均产生雾,有些玉石场所产翡翠并无雾。一般来讲能产生雾的翡翠原料多产在老厂及新老厂的矿山上。
  翡翠的”癣“是指翡翠表皮或内部见有黑灰黑色的斑块、条带等,癣的形状大小各异,这些黑色癣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兰闪石片岩、铬铁矿及一些氧化物组成,因为这些黑色矿物与致色的铬离子有亲源关系,以及黑色矿物一一一癣内的铬铁矿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致色铬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翡翠致绿。故癣与绿关系密切。民间称&黑随绿走&、&癣吃绿&等。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要看癣的生成环境与时间,与癣内是否有铬元素的存在等因素。故民间又有&死癣&与&活癣&之说。在生成翡翠的过程中及以后的多次地质运动、多次的热液活动中,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环境,可使翡翠致绿。这时不一定有癣,癣与绿关系不大。若癣与翡翠共生,有利于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热液活动,癣内的铬不断释放致色,当地质环境改变时不利于铬元素释放致色时,终止致色,就会产生黑随绿走的现象,称活癣。生成翡翠以后,产生的&癣&,没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产生的癣称死&癣&。根据翡翠原料上的绿与癣,小构造与瘤,翡翠矿物与癣的穿插关系,可准确判断活&癣&与死&癣&。癣与绿之间的关系可分,癣与绿相互包容不易分离,癣与绿逐步过渡或界域分明,绿与癣相隔一段距离、各方单独存在的三种。有时癣旁有&松花&显示,这指示其内有绿,但其内绿有多少、形状实无法判断。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见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半风化沙粒呈带状环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现象,说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强烈影响,使其内部有可能使铬元素释放而致绿。有脐带的地方不一定有绿,一定要有&松花&的出现,才能说明其内可能有绿。有鳞说明“种”老。蟒带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绿的走向(脉)或称绿的形状,大多为原生裂隙充填了铬离子而致色。
  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斑块、条带状物称&松花&。是指原来翡翠原料上的绿,经风化己渐失色留下的痕迹。根据松花颜色的深浅、形状、走向、多寡、疏密程度,可推断其内绿色的深浅,走向,大小,形状等。观察时要上水于原料上仔细研究。
  翡翠的裂,也称裂绺,裂开的称裂,复合或充填了物质的称络。裂绺分为原生裂绺,即与原石同时生成。后期裂绺,即成岩后生成的。原生裂绺有些已被后期热液活动修复,有些其内充填了后期矿物。后期裂绺大多肉眼明显可见,对翡翠原石整体性破坏很大。裂绺可分大裂绺、小绺、井字绺、细绺等。有些裂绺会把绿色条带切断,错位。有些绿色条带本身就是裂绺,后被绿色充填了的。要根据裂绺的分布频率估计做什么来估价。在原石上那些低凹部分就是裂绺存在的部位。
  白棉是指翡翠内部见有斑块状、条带状、丝状、波纹状的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矿物。白色矿物的主要成分为纳长石,次为霞石,方沸石等及一些气液态包体组成。是翡翠内的杂质物,严重影响翡翠的质量与美观。它的存在将大大影响翡翠的价格。还有绿与绿之间的白棉。也可能是硬玉本身,这属于绿色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绝大多数翡翠原料均有皮,特级翡翠也有皮。翡翠的皮是翡翠原料在搬运过程中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皮的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色,皮的颜色的形成是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铁的氢氧化物渗透到翡翠皮面的细小微裂隙中,再与表皮下正在氧化的杂质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皮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度、凸凹度大致可估计出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地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结的多少。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好杂质少,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显示其内可能有绿,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显示其内裂维多,质地疏松、水差。再如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癣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就应注意有绿出现的可能。黑皮乌砂含铁等杂质很多,即使其内有绿,绝大多数为偏蓝的绿。黄白沙皮上水后有手感细沙脱落者、一般水头足。褐色皮称之黄鳝皮,一般种很老,若皮细嫩并见苔辞状及黑色条带盖其内水好可能有高翠。翡翠的皮学问很多,要综合判断估计其内情况。
翠性也称&苍蝇翅膀&。是翡翠的特有标志。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及解理面在翠面的片状闪光。当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粗大时,特别明显。这就是翡翠的&翠性&。若翡翠的矿物颗粒显微粒状时,少见“翠性”,这是因为双晶面.及解理太小所致。如玻璃地的翡翠肉眼难见“翠性”。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六、翡翠的优化处理1. 染色(炝色)处理:
是最原始、最易操作的处理方法,目的是使色浅或无色的翡翠变成绿色、红色或紫色。步骤如下:选料(质地粗者)→稀酸清洗→干燥后放入染料液中(微加热)→烘干上蜡。
炝色:翡翠加热→产生微裂隙→迅速放入有色染料液中。
染色处理的鉴别:
染料沿颗粒边缘或裂隙分布,即色呈丝网状。炝色的还可见到人工炸裂纹,其颜色沿裂隙分布的特点更加明显。
吸收光谱中出现650nm吸收带,而无690nm、630nm吸收带。
多数染绿品种在滤色镜下变红褐色。
红外光谱可检测出有机染料中的2854cm-1、2920cm-1峰。
另外,其阴极发光的特征是裂隙发育且不发荧光或发黑色光(由染料所致)。
2. 加热处理:
使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转变成鲜艳的红色,即促进氧化作用的发生,使褐铁矿经加热失水,变为赤铁矿。
过程:选料(黄色、棕色、褐色)→清洗→加热→冷却。
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升温速度要缓慢,当翡翠颜色转变为猪肝色时,开始缓慢降温,冷却后翡翠就呈现红色。为了获得较鲜艳的红色,可进一步将翡翠浸泡在漂白水中数小时,进行氧化,以增加艳丽程度。
加热处理的鉴别:其过程同天然红色翡翠,一般不必区别,也不易区别,只是热处理后有一种“干”的感觉。
3. 漂白处理:
去除因Fe、Mn等杂质造成的黑、灰、褐、黄色,使翡翠变得较干净。这种用化学方法给翡翠“洗澡”,在传统的玉器加工中称之为“过酸梅”。
4. 漂白加充填处理:
行业内俗称“B货”。 严重酸洗的翡翠其颗粒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的缝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状, 使得翡翠不可能直接使用,必须用一些能够起胶结作用的有机聚合物(如树脂或塑料)充填于缝隙之间。
过程:选料(不太致密、底色很脏。不选油青种)→强酸浸泡→弱碱中和→烘干→充填→抛光。
“B货”的鉴别:
① 绿色的定向性被破坏,有些发黄,有漂浮感;
② 表面产生沟渠状纵横交错的沟渠。
③ 紫外线下若见到较强的黄绿、蓝白荧光,说明是“B货”;
④红外光谱可检测到较强的有机物产生的吸收峰。
阴极发光特点:
整体发均匀的亮绿色光,晶体周边常被溶蚀成港湾状或参差状,充填于裂隙中的胶体发暗绿色光。于A货的完好晶体有较大区别。
5. 镀膜翡翠:
在色浅的翡翠戒面表面覆裹一层绿色的透明物质。为了逼真其折射率调整至 1.65。
镀膜处理的鉴别:显微镜下可见到局部有脱落的现象;吸收光谱与其绿色外观不符。
6.做假皮、帖片
贴翡翠颗粒(绿色部分),做假皮掩盖冒充翡翠仔料的角闪岩冒充翡翠仔料的透辉石大理岩特点是半透明的绿色,具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肉眼即可辨别,颜色不均匀,见漩涡状构造,折射率1.4-1.7,有些密度较高者加入了Pb。在许多老一辈留下的遗物中,绿色仿玉的戒面、帽扣、簪针都属于此类。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七、翡翠的分级等级分级:
①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
②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③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具体的解释如下:
A货翡翠,天然翡翠, 是未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结果自然的天然翡翠。
B货翡翠,漂白注胶翡翠, 是经过强酸清洗和注胶的翡翠,强酸浸泡、清洗有助于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泽。
C货翡翠,染色翡翠, 是经用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机染料或无机染料着色。
B+C货翡翠是同时进行过强酸清洗和注胶和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八、翡翠与主要相似玉石的识别(上)
1.岫玉与翡翠的区别
(1)结构特征和光泽:蛇纹石玉的结构细致,即使在显微镜下也看不出粒状结构,抛光表面上一般没有桔皮效应的现象,相当于老坑玻璃种质地的翡翠,但这种质量的翡翠为玻璃光泽,蛇纹石玉为亚玻璃光泽。
(2)内含物特征:蛇纹石玉常有特征的白色云雾状的团块,各种金属矿物,如黑色的铬铁矿和具有强烈金属光泽的硫化物。
(3)相对密度:蛇纹石玉的相对密度比翡翠小很多,手掂会感到其比较轻。用静水称重或重液可以准确地加以区别。
(4)硬度:蛇纹石玉的硬度低,一般可被可刀刻动,但要注意岫岩产的蛇纹石玉的硬度可以达到5.5,比小刀的硬度大,也比玻璃的硬度大,可以在玻璃上刻划出条痕。
2.软玉与翡翠的区别
(1)表面特征:抛光的碧玉常出现油脂光泽, 肉眼看不到桔皮现象。
(2)颜色特征:墨绿色碧玉的色调与瓜青翡翠相似,但颜色分布更为均匀,常有呈四方形的黑色色斑 。
(3)结构:软玉没有翠性和粒状结构。
(4)折光率:软玉1.61-1.62小于翡翠1.6-1.66。
(5)相对密度:软玉2.95-3.05小于翡翠3.20-3.39。
3.染色石英岩与翡翠的区别
(1)丝瓜瓤构造:由绿色浓集在粒间空隙造成的。
(2)滚筒抛光凹坑:戒面的底面呈内凹状。
(3)颜色:均匀,油青色的品种底色干净没有黄色调。
(4)结构:没有色根、翠性等。
(5)折射率:1.55,比翡翠1.66低。
(6)相对密度:2.80左右;比翡翠3.32低。
4.钙铝榴石玉与翡翠的区别
(1)绿色色斑:钙铝榴石玉的绿色呈点状色斑,而翡翠呈脉状。
(2)光泽:钙铝榴石玉饰品的光泽差,不易抛光。
(3)查尔斯滤色镜:钙铝榴石玉的绿色部分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或橙红色。
(4)钙铝榴石玉的折光率1.74和相对密度3.50都大于翡翠。
5.独山玉与翡翠的区别
(1)颜色特征:绿色独山玉的颜色是由含有细粒的铬云母或含铬绿泥石所引起的,可沿小裂隙形成浓绿色短浅状,小脉状的色带,并且颜色偏蓝偏灰色,不够鲜艳,并且在滤色镜下变红色。
(2)黑色色斑:绿色独山玉中常见有黑色的色斑(暗色矿物)即使在强光照射下仍显黑色。而绿色翡翠中的黑点通常较少见,而且在强光下显翠绿色。
(3)光泽:独山玉虽然粒度细,但由于不同种类矿物的硬度差别大,分布不均匀,所以抛光面往往不平整,抛光质量往往不好,油脂光泽明显。
(4)折射率:1.54 或者1.70,与翡翠不同。
6.绿玉髓与翡翠的区别
(1)结构特征:抛光表面一般没有桔皮效应的现象,没有翡翠常有色根、色脉等现象。
(2)颜色特征:颜色比较浅,比较均匀。
(3)折射率:1.54左右,比翡翠小。
(4)相对密度:为2.6左右,比翡翠小很多。
(5)吸收光谱:看不到Cr的吸收线和翡翠437nm的吸收线。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八、翡翠与主要相似玉石的识别(下)
7.钠长石玉与翡翠的区别
钠长石玉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品种,又称“水沫子”,是与缅甸翡翠伴生(共生)的一种玉石。鉴别特征是:
(1)光泽:钠长石玉的透明度好、透明到半透明,相当于翡翠的冰地到藕粉地,但是其光泽为蜡状到亚玻璃状光泽,同样质地的翡翠为玻璃光泽。
(2)内含物:钠长石玉常出现圆点状、棒状、棉花状的白色絮状石花;翡翠比较少见这种类型的石花。
(3)碰撞敲击声:与同等透明度的翡翠比较,声音不够清脆。
(4)折射率:1.53左右臂翡翠低。
(5)相对密度:2.66左右比翡翠低,同体积的玉石比翡翠轻三分之一。
8.玻璃与翡翠的区别
(1)颜色特征:仿翡翠玻璃的颜色比较均匀,没有翡翠的“色根”。
(2)包裹体:仿翡翠玻璃中常可见到气泡,特别是早期的料器,气泡特别的明显,现代制作工艺较好的仿翡翠玻璃的气泡虽然比较小,用十倍放大镜配合手电光照明也能看到,多呈粉绿色的小球状。
(3)结构:一种脱玻化的绿色玻璃呈现有放射状(或草丛状)镶嵌状的图案(肉眼下即可见),另一种称为“南非玉”的玻璃,稍为放大,即可见到羊齿植物状的图案。翡翠为各种粒状结构。
(4)相对密度:玻璃相对密度2.5左右小,比翡翠3.32低。
(5)折射率:玻璃一般1.54左右,比翡翠1.66低。
9.翡翠与相似玉石的宝石学性质小结
翡翠及相似玉石的主要特征总结在表中。
翡翠及相似玉石的主要特征 
(二碘甲烷)查尔斯滤
吸收光谱特征
外观特征(放大观察)
1.663.30-3.36
悬浮或缓慢浮或沉
红光区可显三条吸收带,紫光区437nm有一吸收线
颜色不均匀,有色根,有翠性,粒状结构,桔皮效应,石花、石脑
绿区509nm有一吸收线
颜色均匀光泽柔和、黑色点状分布
白色絮状物、墨绿色灰蓝色的飘花
蓝区可显吸收带(461nm)
颜色不均匀常成点状、小团块状色斑
1.56-1.702.73-3.18
斑杂状色斑、黑色点状内含物
1.56-1.572.44-2.84
絮状物、黑色包体、强光泽的硫化物
1.532.65漂浮
无特征吸收谱线
颜色均匀、无色脉状
红区660-680nm有吸收窄带
颜色集中于粒间间隙、呈树根状分布
1.663.32悬浮
无特征吸收谱线
具羊齿植物叶脉纹路
卖家信用度
买家信用度
签到天数: 1665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翡翠知识大全
九、中国翡翠—佘太翠1.概述
佘太翠产于中国内蒙古地轴渣尔泰山之中(内蒙古阴山山脉的最高峰位于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附近) 海拔最高为1851米,形成于18—24亿年前,是中国地质界、珠宝界知名专家确定的硬玉中的瑰宝。在玉石家族中,佘太翠年古老、硬度高、颜色丰富、质地致密、色泽亮丽、单块体积大,令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惊叹不已,中国地质博物馆已将佘太翠样品作为国宝馆藏,还有专家认为“和氏壁”可能出自佘太翠。佘太翠是近年来世界上发现的仅有的露天玉矿,中国五千年来文明史中发现的最具使用价值的的玉石。
& && && &2.形成
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海底硅质沉积,后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含铬热液渗入,形成了含铬为主的石英岩,呈淡绿色到白色、半透明、质地坚硬致密、抛光后细腻温润、色泽亮丽、令人赏心悦目。
& && && & 3.性质
1)颜色佘太翠的颜色虽不是各种玉石中的佼佼者,但它特有的丰富的颜色同样倍受珍视。佘太翠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硬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佘太翠玉有白色、青色、翠色等三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豆绿色、墨绿色、等等.业内人传说佘太翠中的白玉有赛和田白玉之说.翠玉有逊翡翠之谈.是极为珍贵的高档玉石,.2)硬度:硬度是鉴定佘太翠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硬度有两种:
A.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B.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为6.9~7.2之间,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白玉硬度稍大于翠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佘太翠硬度大,抛光性好,便于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密度:密度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佘太翠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5~2.85。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85,青白玉为2.65,翠玉为2.75。
4)透明度: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体、非透明4种.佘太翠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5)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佘太翠光泽属玻璃光泽。这种光泽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柔润细腻,油光可鉴。
6)折射率:1.547)放射性3---5R(安全标准为40R)
8)抗酸碱腐蚀
&&&(津ICP备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紫灰怎么调出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