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活动称号怎么搞,要充多少钱

这个春节你花了多少钱?中国人的消费清单出炉…
发布时间: 09:49:31&&&&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林静
  春节,你花了多少钱?钱包瘪了没?
  7天假期已经结束,中国人的消费清单也逐渐出炉。下面,就请跟着小编一起,看看这个春节大家是怎么消费的吧!
  8400亿
  2017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红红火火、年味浓郁。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7日至2月2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40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4%。
  4233亿
  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7天,中国旅游接待总人数3.44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15.9%&&平均下来,每人次贡献的旅游收入可以达到1230元。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北京被列为春节四大空城之一,但实际上有大量外地游客填补了这一空缺。据央视网数据,春节7天假期,北京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960.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6%,实现旅游总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6%;这其中,外省到北京的游客多达149.8万人次,同比增长3.6%,旅游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5.2%。
  春节你发了多少微信红包?又抢了多少个?
  微信发布《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显示,除夕至初五,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增长43.3%。其中,广东省以58.4亿个的红包收发个数遥遥领先,成为春节期间&红包&冠军。紧随其后的是江苏29.3亿个、山东26.4亿个、河北24.2亿个、浙江24.2亿个&&不难看出,红包发送数量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除夕夜红包发送量
  从红包走向上看,广东向湖南发了最多红包,其次为湖南-广东、广东-广西、广西-广东、北京-河北。
  微信红包也好,支付宝集五福也好,虽然表面看都只是游戏,但它们却通过这种简单而又接地气的方式,将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以最快的方式普及开来。
  春节期间,小编接待了一位从加拿大回国的朋友,5年没回国的他,对国内便捷的手机支付已经完全惊呆&&在加拿大,手机支付仅限于iPhone手机的Apple Pay。
  冷清了大半年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终于在鸡年的春节档打了个翻身仗。在《功夫瑜伽》、《乘风破浪》、《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和《熊出没&奇幻空 间》&五军&的带领下,春节档票房再创佳绩。根据艺恩电影智库公布的数据统计,1月27日至2月2日20点,全国电影总票房已高达33亿元,距离去年7天的34亿纪录仅一步之遥。
春节期间全国电影票房统计(单位:万元)
  虽然电影票房喜人,但很多人大失所望。首先就是电影质量整体不高,评分普遍很低。
  豆瓣网的数据显示,春节档诸多大片中,《乘风破浪》以6.9分的成绩排在榜首,《熊出没》以6.4分位列第二;一度票房领跑的《西游伏妖篇》仅为5.7分,《功夫瑜伽》5.6分;王宝强的《大闹天竺》评分只有3.9分,被视为典型的烂片。
  在《大闹天竺》的影评当中,有网友这么评价道:
  之所以电影评分如此低但票房收入仍然这么高,一方面和院线排片有关系&&《功夫瑜伽》等&五军&大年初一的排片占比达到97.6%,消费者想看其他影片很难;另一方,这也和票价补贴有关,比如春节前多个电商平台上都出现了&14.9元看电影&、&19.9元看电影&的低价票活动。
  在电影从业者看来,票房固然喜人,但背后折射出的隐忧也值得足够重视:春节过后,这些电影的票房增长空间还有多大?中国电影如何摆脱烂片霸占银幕的尴尬境地?
  10300元
  每逢春节钱包瘦,春节是人情消费的最高峰时期,婚礼、红包、送礼样样离不开真金白银。春节7天,成千上万的支出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不少人辛苦一年攒下的钱,很大一部分就这样被迅速消耗掉。
  之前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春节期间人情支出在500~2000元的网友占比最大,为37.2%;其次为元区间,占比为32.5%;花费元的网友占12.5%;还有5.5%的人花费在1万元以上;花费在500元以下的占比为12.3%,堪称省钱达人。
  这个春节,29岁的小霖的经历可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据重庆晚报报道,小霖和妻子结婚2年,在重庆九龙坡区罗汉沟26号购置了一套房子,月供3000元;现在租房子每月1300元房租,加上通讯费、交通费等等,两口之家一个月就得花5000元。
  &平时我们省吃俭用,一个月能存2000元左右。&小霖说。
  一年下来,小霖存了3万元,打算开年了装修房子。到了春节节骨眼,没有年终奖,只能把存的钱拿出来花。1月25日,小霖和妻子取了15000元,买了两叠红包,回家过年。下面这张图就是他们的春节支出账单,小编计算了一下,总计金额是10300元,占小霖一家年储蓄的三分之一。
小霖的春节账单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爸爸妈妈兄妹多,年前就有亲人来送礼拜年。从腊月二十八回到家直到大年三十,幺姑、大姑、小姨挨着请吃饭。&小霖说,怕小孩子来拜年,自己没准备红包怕尴尬,他去吃饭都不怎么说话,吃完了赶紧回家。春节几天,他也基本上躲在家里,怕出门碰见亲戚。&特别是,爸爸妈妈的表姐妹多,我在春节送礼计划中,没有送他们的打算,与其碰见了尴尬。&
  春节消费的路线图
  这么多钱花在哪了?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消费趋势?商务部2日发布的数据,告诉了我们春节消费的路线图。
  买什么:年货促销花样多,百姓欢喜过大年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广大商贸企业精心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繁荣节日消费市场,让百姓欢喜热闹过大年。
  四川启动&2017川货新春大拜年&系列活动,百企千店名品大联展,营造&品川茶、饮川酒、吃川菜、购川货&的年货促销氛围。陕西举办&2017年新春年货购物节&,开展了新春庙会、灯会、特色美食展等活动。山西抢抓节日旺销时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重点企业客流量同比增加6.9%。
  一些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线上年货节、春节期间不打烊等活动,线上购买、年货送到家成为新时尚、新趋势。
  商务部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安徽、云南、广西、湖南、青海重点监测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2.7%、11.8%、11.5%和11.3%。
用什么:绿色智能商品销售热,消费提质又升级
  春节期间,传统年货、绿色食品、应季服装、金银首饰、智能节能家电、新型数码产品等商品热销。
  商务部数据显示,春装上市,服装市场现销售热潮,郑州王府井、洛阳泉舜、武汉群光服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6.1%、43.8%和28.2%。
  鸡元素金银首饰备受追捧,甘肃、河北、安徽重点监测企业金银首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12%和10.8%,北京菜百商场每天售出鸡年生肖饰品400余件,销售额同比增长8%以上。
  智能电视、节能冰箱、空气净化器等家电走俏,青海、山东重点监测企业家用电器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和9.5%。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成年货新宠,郑州大商新玛特、洛阳王府井通信产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6.7%和15.9%。
  吃什么:大众亲民有特色,网络订餐显个性
  团圆家宴、亲朋聚餐成为春节餐饮市场主角,凝聚亲情的年夜饭预订火爆。&中华老字号&全聚德、便宜坊、狗不理等年夜饭一桌难求,安徽同庆楼营业额同比增长近50%。
  大众化、有特色、亲民实惠的餐饮受到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河南一些餐饮企业推出的600元平价包桌套餐深受欢迎,天津60余家餐饮企业推出的地道津菜、陕西回坊文化风情街打造的特色美食,受到广大食客好评。
  &互联网+&引领餐饮消费新时尚,网络订餐成为消费者的个性化选择。北京同和居外卖盒装年夜饭营业额同比增长近50%。春节黄金周期间,安徽、云南、新疆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5%、22.3%和19.3%。
  玩什么:观影旅游逛庙会,文化休闲年味浓
  看电影、赏话剧、观民俗、逛庙会、玩冰雪等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热门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前四天全国电影票房超过24亿元,总票房超过去年,其中正月初一票房创下单日历史新高。北京推出19场庙会和21场精彩艺术展,地坛和龙潭庙会前五日共接待游客161万人次。
  &南下避寒、北上赏雪&是今年春节国内游客主要流向,海南前五日52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河北、黑龙江等地举办冰上碰碰车、雪地拔河、冰车接力、趣味冰壶等各式冰雪活动。出境游依然火爆,预计春节期间出境游客达到600万人次。
  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活动丰富多彩,国家图书馆举办&同筑中国梦&共度书香年&春节系列活动,推送以楹联为主题的新春文化&大礼包&;吉林图书馆举办《年画是年俗文化》等系列文化讲座活动,吸引大批群众前往&充电&。
  春节期间,关于花钱这件事,你有什么想与我们分享的经历?欢迎在后台留言讨论。节后工作第二天,祝大家早日恢复上班状态,毕竟花掉的钱,终归是能够挣回来的。
 & 网友评论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有损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延伸阅读
48小时点击排行
Copyright &
dy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号-2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2-050013
川预审VDN0-ZL2B-4J0B-JB40号
凡未经德阳网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德阳网的内容或服务在非德阳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网站管理员联系电话:  问:怎么每年春节称号过后都会大涨 每个人都屯不是赚打钱 问下现在骄子多少钱_百度知道
问:怎么每年春节称号过后都会大涨 每个人都屯不是赚打钱 问下现在骄子多少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安全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这个春节 您“过”了多少钱?这个春节 您“过”了多少钱?光明网百家号本报讯 (东南网记者 林旻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买买买”成为了打开春节假期的重要方式。春节黄金周刚过,大家就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春节账单”。除了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孩子压岁钱、人情往来等消费,旅游、观影、读书等娱乐花销也逐渐增多,而网购年货、定制出游等新型消费方式也备受欢迎。人情往来开支多说起春节期间的花销,福州市民周波表示:“过去没有记账习惯,现金花了也就花了,无法统计具体消费金额,如今我放点闲钱在余额宝里赚收益,去外消费也尽量采用余额宝付款,账单一目了然。”周波向记者展示的账单显示,他春节假期前后9天共消费5412元。“主要就是采购水果、干果、海鲜、小孩的零食等年货;跟朋友下馆子吃喝玩乐的钱,还有给亲戚朋友的拜年礼品。”周波说,“除此之外,给自己孩子的压岁钱、家里老人和亲戚家孩子的压岁钱,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总花销估计也有1万块左右。稍微算一下蛮吓人的,不过也是见怪不怪。”周波目前从事的是建筑设计业。“大学毕业前真没想到几天能花这么多钱,工作了五六年,感觉花销也在增加,可没办法,年货不买充足过不好年,各种人情往来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都是不可少的。”在湖南长沙工作定居的三明小伙王若飞的春节账单中,过年红包和人情往来开支占了更大的比例,新婚不久的他,今年春节花了1万多元。“过年花销基本是红包。主要是给两边父母红包4000元,侄儿、外甥2000元,外婆1000元,七大姑八大姨2000元,年货就花了3000元。”旅游消费攀升中国银联发布的《2018年春节消费旅游趋势报告》明确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批年轻用户的成长,中国居民越来越喜欢通过旅行度假的方式过春节,自由行持续受到青睐。今年春节前夕恰逢情人节,带来的蜜月游需求也拉高了目的地的酒店预订量,经济型酒店、情侣主题酒店等预订量大增。在采访中,王若飞提及:“要不是过年时间安排得紧,都准备带着妻子来个蜜月游,那过年账单可就远远不止这些了。现在出游的计划排到了我们的婚假中。”春节期间,陕西上班族林文瑶就与三个当地朋友来了场厦门自由行。“很久以前就计划来厦门,这回春节圆梦了。在家过完初一,我们初二就打包出发了。辛苦了一年,就春节几天可以好好放松下。”据林文瑶估算,游玩4天,每个人平均消费6000余元。“网上订了机票酒店,查了路线图,没啥好担心的。费用不贵,完全能负担得起。”据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假日期间,福建省累计接待游客2266.86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旅游总收入172.24亿元,同比增长32.8%;人均花费760元,同比增长9.1%;其中,重点监测的29家景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588.65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05亿元。出境游方面,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统计,春节期间,中国游客从近200个国内主要城市到达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730个国内外城市。东南亚仍是春节期间出境游客最多的目的地。连江企业主王洪艳大年初三就跟丈夫去了泰国,“这是我们第二次去泰国,上次跟团玩感觉没有尽兴,这次我就与先生商量,趁春节再去泰国,来个自由行”。从携程网预订数据看,春节出境跟团游和自由行分别占52%和48%。85后、90后占比近50%,开始主导出境旅游市场格局。福州85后青年陈曦就带着全家人在澳大利亚体验了定制游。“由当地导游全程陪玩,风土人情介绍和景点讲解很地道。而且澳大利亚很多超市、商场都挂上了中文‘福’字,偶尔还有热情的当地人用中文送上‘新年好’‘狗年快乐’的祝福,感觉很温馨。”陈曦说。消费品质升级“春节我买了一箱夏威夷果,自己家吃和送亲朋好友。”家住闽侯的张先生说。记者注意到,与往年相比,在不少人的年货账单中,鸡、鸭、鱼、肉等传统标配的消费比重有一定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开心果、车厘子等“稀罕”干果、水果。漳州市民潘婷婷刚工作一年多,提及春节消费,她说:“我主要就是网上买衣服和高档化妆品,春节也跟双11、双12一样,买得根本停不下来。”春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消费升级类家电,如智能高清电视、烘干一体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净水器、洗碗机等受到青睐,新型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信息类产品持续热销。商务部报告称,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销售旺,买年货、赶大集、逛庙会、吃年夜饭等传统消费持续火爆,旅游、读书、观影、看展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网购年货、网上订餐、移动支付、定制出游、共享出行等新业态新模式备受青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时尚。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5日至21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0.2%。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来源:福建日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