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有效射程600米95 1瞄准基线线应至少有多长

话说M4拆掉了提把怎么解决瞄准基线的问题? | 兵器科学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6944人加入此小组
以下是我对瞄准基线问题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对不对。很多人在说无托步枪瞄准基线高,不过看看那些瞄准基线低的步枪,枪托都是弯的,枪身比抵肩的部分都要高一快。而无托步枪(还有其他一些直托步枪)的枪托和枪身是齐平的,如果还把准星照门直接安在枪身上会导致瞄准时候很不舒服,因此必须抬高,这或许也是为什么95、FAMAS、AUG、M16、L85、XM8等步枪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提把的原因。但是最新的M4上面把提把取消了,瞄准镜直接按在了枪身顶部的导轨上,这会不会带来瞄准不方便的问题呢?
+ 加入我的果篮
另外,像M2、M134这样压根没有枪托的,瞄准具安在哪?
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
你找找相关图片就能看明白了。瞄具是和枪支结构相关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性能。换句话说,这是枪支的人机功效的要求。另外我的个人观点是,无托步枪并不是瞄具高,而是枪管位置低。但是造成的结果是有依托射击时,射击手的头部要高于有托步枪。这和有托步枪加一个很高的瞄具的效果差不多。
新M4虽然把提把换成了平顶,但是同时它也吧皮卡汀尼导轨覆盖了整个顶部,主要目的是方便加装各种类型的附挂式瞄具(例如根本不需要将脸贴到枪托上就可以瞄准的全息镜)。而与此同时,有提把的旧型号依然在生产,与其说这是新型号,不如说是多了一个面向附挂式瞄具的版本,面向群体不同。
美帝有钱,研制出了带有导轨的提把,还有可以装在导轨上的机械瞄准具参见下图左侧,M4枪托上方。另外,白光瞄具是有分划的。不必看准星了。
AK式传统枪托的一个大缺点,是后座力的作用线,不通过射手肩部,而是高于肩部。随之带来的转矩使得发射时枪口上扬。这是AK比M4/ M16连发精度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加了提把,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引用 的话:AK式传统枪托的一个大缺点,是后座力的作用线,不通过射手肩部,而是高于肩部。随之带来的转矩使得发射时枪口上扬。这是AK比M4/ M16连发精度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加了提把,也没有高到哪里去对啊,但是包括美帝自己在内,全球的狙击步枪都几乎没有直托的(在直托步枪上改出来的88式、M110等暂不考虑),按说狙击步枪更在乎精度吧?
引用 的话:美帝有钱,研制出了带有导轨的提把,还有可以装在导轨上的机械瞄准具参见下图左侧,M4枪托上方。另外,白光瞄具是有分划的。不必看准星了。图挂了。
重新上传:参见下图左侧,M4枪托上方。
引用 的话:对啊,但是包括美帝自己在内,全球的狙击步枪都几乎没有直托的(在直托步枪上改出来的88式、M110等暂不考虑),按说狙击步枪更在乎精度吧?后坐力到达人体并引起枪位移的时候子弹早飞出去了,大多数手枪的枪管在滑套后座的时候还要上扬,传统式枪托带来的枪口上扬只会影响连发精度
引用 的话:重新上传:参见下图左侧,M4枪托上方。按说按了这些瞄准具以后M4的瞄准基线还是要比其他步枪低一些啊……
引用 的话:按说按了这些瞄准具以后M4的瞄准基线还是要比其他步枪低一些啊……是低呀?低有什么问题么?能打中就可以了呀?
引用 的话:对啊,但是包括美帝自己在内,全球的狙击步枪都几乎没有直托的(在直托步枪上改出来的88式、M110等暂不考虑),按说狙击步枪更在乎精度吧?狙击步枪打连发么?PS,反器材步枪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狙击步枪
引用 的话:狙击步枪打连发么?PS,反器材步枪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狙击步枪第一枪没有打中的话,半自动的就比手动枪机的占便宜多了。
引用 的话:对啊,但是包括美帝自己在内,全球的狙击步枪都几乎没有直托的(在直托步枪上改出来的88式、M110等暂不考虑),按说狙击步枪更在乎精度吧?不需要连发AR系列的直托对连续射击的好处是明显的。AR的另一个关键在于,有一半的复进簧是在枪托里的
引用 的话:按说按了这些瞄准具以后M4的瞄准基线还是要比其他步枪低一些啊……引用 的话:是低呀?低有什么问题么?能打中就可以了呀?高低都无所谓。不同的照门,经过科学计算之后设计成可以实现准确命中的。只要是装上了用于M4上的瞄具,而不是把AK的照门装到M4上面,你就放心吧。
引用 的话:高低都无所谓。不同的照门,经过科学计算之后设计成可以实现准确命中的。只要是装上了用于M4上的瞄具,而不是把AK的照门装到M4上面,你就放心吧。这个我当然知道,拆了提把把照门准心做高点就可以了,还有,有问题的不是我,是 ,你不要@ 错认啦。
引用 的话:高低都无所谓。不同的照门,经过科学计算之后设计成可以实现准确命中的。只要是装上了用于M4上的瞄具,而不是把AK的照门装到M4上面,你就放心吧。我不是担心命中,我是觉得瞄准线和抵肩部位的高度差不合适,会导致瞄准很不舒服。
引用 的话:我不是担心命中,我是觉得瞄准线和抵肩部位的高度差不合适,会导致瞄准很不舒服。打过枪的人都明白,瞄准从来都是不舒服的。没有多少差别。
引用 的话:打过枪的人都明白,瞄准从来都是不舒服的。没有多少差别。,少年,用这些东西吧,虽然使用前的校准工作比较繁琐,不过瞄准靶子开火的时候还是能让你稍微爽一下滴。
老美用机械瞄具的机会很少了哦!不差钱
你没发现瞄准镜什么的吗?
引用 的话:你没发现瞄准镜什么的吗?弯托步枪也有瞄准镜啊。
引用 的话:弯托步枪也有瞄准镜啊。米军一向不缺瞄准镜的,而且AR系的某些型号精度已经不输给狙击步枪了(百米精度1Mod)
引用 的话:米军一向不缺瞄准镜的,而且AR系的某些型号精度已经不输给狙击步枪了(百米精度1Mod)我知道啊,我的意思是瞄准基线高度问题。如果你的意思是直托步枪是通过瞄准镜抬高的瞄准基线哪弯托步枪的瞄准镜和直托的差不多啊,都加瞄准镜直托步枪还是比弯托步枪瞄准基线低。
引用 的话:我知道啊,我的意思是瞄准基线高度问题。如果你的意思是直托步枪是通过瞄准镜抬高的瞄准基线哪弯托步枪的瞄准镜和直托的差不多啊,都加瞄准镜直托步枪还是比弯托步枪瞄准基线低。这个就不太清楚了。直托枪包括无托的普遍瞄具离枪口都比较高,不然士兵瞄准是会很难受的。按米军的思路,可能(只是可能)就是瞄准基线什么的服从人机工效了
引用 的话:我知道啊,我的意思是瞄准基线高度问题。如果你的意思是直托步枪是通过瞄准镜抬高的瞄准基线哪弯托步枪的瞄准镜和直托的差不多啊,都加瞄准镜直托步枪还是比弯托步枪瞄准基线低。因为枪托是弯的,所以抵肩的位置比直托的要低,无形中就抬高了安装照门的机匣的位置了。
引用 的话:对啊,但是包括美帝自己在内,全球的狙击步枪都几乎没有直托的(在直托步枪上改出来的88式、M110等暂不考虑),按说狙击步枪更在乎精度吧?狙击步枪或者精确射手步枪一般是非自动或者半自动,一般来说不存在连射精度的问题。
引用 的话:对啊,但是包括美帝自己在内,全球的狙击步枪都几乎没有直托的(在直托步枪上改出来的88式、M110等暂不考虑),按说狙击步枪更在乎精度吧?因为它不连发,后坐力基本上不影响精度。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生死狙击》 枪械全解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生死狙击》 枪械全解
&&《生死狙击》 枪械全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于95式枪族近战瞄具和夜战瞄具的疑问
少数派报告:95式枪族的山寨版改进设想(5.2.1)
菜鸟出没注意!
“95式枪族机械瞄准具采用觇孔式表尺,步枪表尺分为l#、3#、5#三个档位,分别表示100、300、500米;机枪表尺分为3#、4#、5#、6#四个档位,分别表示300米、400米、500米、600米的射击瞄准位置。”
95式步枪的觇孔直径为2.2毫米、2毫米、1毫米。95式班机的觇孔直径未知,估计其3#和5#觇孔直径与95式步枪相同,也是2mm和1mm。为了补偿95式无托枪族的瞄准基线偏短的问题(325mm和362mm),各档觇孔直径均被大幅度缩减以提高瞄准精度,造成了视野、光通量和瞄准速度的较大损失,严重削弱了95式枪族在光线昏暗条件下瞄准的能力。理想靶场上的成绩好,并不见得战场上的战绩也好。
反观美制M16A2自动步枪,瞄准基线长达501mm,有效射程高达600米。“大觇孔直径5mm,主要用于200米以内近距离或对运动目标的瞄准;小觇孔直径1.78mm,主要用于精确瞄准或对远距离目标实施瞄准"。即便是瞄准基线长度只有368mm的M4卡宾枪,其近战表尺也选择了直径5mm的大觇孔。据称美军在实战中感觉M4的5mm近战觇孔有点偏大,有意略作缩减。作为世界装备量最大的小口径觇孔式瞄准具的自动步枪系列,M16/M4的觇孔直径设计方案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将来95式步枪可以适当加大1#觇孔直径来缓解黄昏作战和近战的困窘,那么为了确保中远距离射击精度而舍弃了1#近战觇孔的95式班机该怎么办呢?难不成让受"远视+弱视"的95式班机掩护的95式步枪在此时反倒要为其提供掩护?
95式步枪的觇孔式表尺为前后翻转的四位纵向转盘式,设置三个档位和简易夜瞄。“表尺照门上的荧光点与准星两侧的荧光点组成简易夜瞄装置。”95式班机的大部分零部件与95式步枪通用,估计照门转盘的结构也类似。既然95式班机已经设置了四个白天用的觇孔式照门,那么简易夜瞄的后光点就只能加装在3#觇孔的上方而不能像95式步枪那样独立设置。该荧光点可能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对3#觇孔产生干扰。
95式枪族简易夜瞄的设计非常诡异。其倒三点式与加利尔和FAMAS的简易夜瞄装置正好相反:一点在后,两点在前。我没见过95式,单从逻辑上分析就感觉这种方案很可能有问题:
夜战照门上的单个荧光点靠近瞳孔中央。由于处于人眼的虚焦范围之内,其成像是模糊的和扩散的,将部分覆盖人眼视网膜中央的黄斑部位,涵盖了黄斑中心区域,即视力轴线的投影点和视力最敏锐的地方。在黑暗环境下,后部荧光点的扩散成像将是暗白色的一团,其亮度远远高于前方夜间目标的成像亮度。明亮且模糊的荧光点和暗淡且低对比度的目标的成像叠加,将导致黄斑区中心部位实际成像的对比度大幅度下降,使得人眼对夜间目标的分辨力遭到严重损失,“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大片”。
另外,夜间明亮的荧光点近在眼前,不但对人眼的准确聚焦造成轻微的干扰,还可能影响瞳孔的开度(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大小),有可能导致瞳孔开度偏小从而降低瞳孔的通光率,进而部分减弱了夜间目标的成像亮度。前者通过反复训练就能克服,而后者根本就是要以意志来对抗人眼的本能,克服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夜间战场环境下更难适应。
新颖简洁的倒三点式简易夜瞄的效果显然不如传统的正三点式简易夜瞄。那么,倒三点简易夜瞄“倒行逆施”的合理性和理论依据到底在哪里呢?它当初是如何通过方案评审和产品鉴定的呢?为什么95式枪族之后定型的88式狙击步枪还要走回头路,去选用传统的正三点式简易夜瞄方案呢?
在黄昏向暗夜转变的过程中,95式步枪的觇孔式瞄准具近乎失效与简易夜瞄生效之间,可能存在一段难以忽略的真空带。此时的95式步枪是软弱无力的,连累使用者变得非常脆弱。至于95式班机,这段真空带更长,影响更大。95式班机在黄昏时的“弱视”症状重于95式步枪,在夜里也是一样的“夜盲症”,如何能为其提供火力掩护?传统上重视近战夜战的中国步兵却装备了不善于近战夜战的95式班用枪族,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以上问题只是机械瞄准具的设置问题,如果加装光瞄就能完全避免。对于传统上以机械瞄准具为主而且无意耗费大量资金为昂贵的95式枪族(特别是95式班机)普遍装备光瞄的中国军队来说,这显然是缘木求鱼和画饼充饥。重新审视和调整95式枪族的机械瞄准具设计方案似乎更加经济、有效和紧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