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推手的区别推手和技击的区别

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推手技击术
&gt赛事集锦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太极推手道:太极拳技击奥秘详解(三)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本文为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馆长、西安赵堡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兼总教练李随成老师的太极推手道讲座系...
(本文为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馆长、西安赵堡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兼总教练李随成老师的太极推手道讲座系列之三)一、太极推手道对练习者的基本要求及修炼阶梯
修其道必树其德:武术乃国术,维护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尊严,是每个武林中人最神圣的职责;刻苦练功,为国争光是每个练武之人最高的目标;承前启后培育后人是每个练武之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是武林中人的共识,也是修炼太极推手道必走的光明大道和必须树立的大德。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修炼太极推手道必须具备的品德,太极推手道培养的是有文化、有修养、有抱负的武林英才,不是头脑简单的匹夫之勇,更不是恃强凌弱、横行乡里的恶少。因此,教拳育人,是修炼、传授太极推手道必须遵守的第一要则!
太极拳是我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练习者必须珍惜、热爱它,只有热爱,才能以苦为乐,只有以苦为乐,才能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
练习者应该明白,为学有不止之境,所得有深浅之别,在太极拳的修炼上,粗人得之粗,细人得之则细,文人得之则精!所谓粗人得之则粗,即是不假思索,自己没有心得,不懂发劲功能;所谓细人得之则细,即在师传的原则下,能在细则上不断思考,不断有心得体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挥;所谓文人得之则精者,盖因太极拳原理与万物之理虽各有所专,但理为一贯,文人一旦有了心得体验,即能汇万物之理,融化在拳艺之中,岂能不精哉!
太极推手道进步阶梯为:着熟、懂劲、阶级神明。“着熟”就是规范盘练赵堡太极拳,熟练地运用赵堡太极拳常用招法。“着熟”阶段是太极拳克敌制胜的基础阶段,“着熟”阶段的修为,主要来源于老师的正确指导和自身的刻苦锻炼。“懂劲”阶段,是太极拳无招打有招的高级阶段。此阶段的修为,除了老师正确指导外,自己一定要精心揣悟,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精心揣悟尤为重要。
在对外切磋、交流、比赛中,一定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完善自身,才能真正达到无招打有招“懂劲”的高级阶段。
“神明”阶段是太极拳无懈可击的最高境界。阶级“神明”阶段就是艺无止境,努力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自身,追求无懈可击之本身的修为阶段。二、研练太极推手道应遵循的步骤
第一年,拳架、推手的学习与演练:
前三个月,学习拳架,力求规范演练,每天早晚各10遍拳架,三个月后会明显感到体能的增强。
又三个月,坚持盘练拳架的同时开始推手练习和必要的力量练习。此阶段,若练习者力量好,可着重拳架和推手练习。若练习者协调性好,力量较差,可侧重力量练习,每天早晚共活动2~3小时。
再三个月,盘练拳架,推手,力量练习全面展开。此段时间,侧重于对练,培养攻防常识,熟练常用招法,全面兼顾各种技法。对于练习者的稳定性、听劲灵敏性以推手、摔柔为主,对习练者的灵活性以散手为主。
后三个月,盘连拳架,与同门师友对练的同时,走向社会,与其他拳种流派进行交流学习。
应该说,经过一年的锻炼,习练者精神充沛,体格健壮,能熟练运用太极拳招法,基本完成“着熟”阶段的训练。
在这里应特别说明的是,太极拳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不懂劲推手像盲人走路,不懂劲推手影响用功进程,因此,不懂劲不让推手。”
试问,不推手怎能懂劲?推手是接近实战的训练方法,只有推手,才能知劲,懂劲,灵活地用劲。实践证明,盘练拳架,推手练习齐头并进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第二年,懂劲”阶段训练:
这个阶段,在规范、均衡、稳定的基础上,盘练拳架。逐步走向手到脚到、起落一致、上下相随、一动俱动、协调一致的境界。在推手中能做到沾粘连随,你走我跟,你进我转的阶段,明白利用对手的劲道控制对方的重心,使其失重倒地的太极拳理。
这一阶段坚持自练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进行切磋交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完善自身。
第三年,深入“懂劲”阶段:
此阶段的练习,着重培养“听劲”的灵敏性。盘练拳架在全身协调一致的基础上逐步进入,拳势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以意导气,内外合一,轻而不浮,沉而不重的境界,在轻灵中显示沉稳,在轻松中显示柔力。做到遭遇对手,平心静气、蓄劲待发、身手轻灵、步似车轮、腰活似轴、臂滑如鱼、沾粘如鳔的境界。
此阶段练习,最好与高出自身两三个级别的对手练习,促使你体味如何通过借力战胜对手的太极理念。同时这段时间,绝不放过与其他拳种流派高手切磋交流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取得宝贵的比赛经验,真正进入“无招打有招”的太极高级阶段。三、赵堡太极拳风格及特点
武当赵堡太极拳,至今已400多年历史,经过历代宗师研练体悟,总结升华,现已是海内外广泛传播,深受世人关注的优秀太极拳流派。
赵堡太极拳拳架规范、严谨,拳架“尺寸”符合人体结构比例,姿势讲究手与足、肩与胯、肘与膝的协调配合,招招式式既要求气血通达四梢,又考虑到实战的需要,动作处处要求到位。强调“养生是根本,技击是灵魂”,拳架即推手、散手,推手、散手即拳架。一套拳架集盘架、推手、散手为一体,寓修身养生于一道,此是其他太极拳种少有的。
赵堡太极拳“神在以柔克刚,妙在借力制人”。特别强调、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寓刚。练拳时,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运动如百练金刚,无坚不摧。在实战中,讲究亦刚亦柔,刚柔相济,柔化刚发。
赵堡太极拳由简至繁,由易到难,一层功夫,一层技术;一层功夫,一层理。循序渐进,容易理解,方便学习,适合各个年龄段及身体状况的人们从事锻炼。年老体弱者可取高姿小架,速度稍慢。年轻体壮者,可取低姿大架,速度稍快。势大力厚,势小紧密,均能活动筋骨,起到前身健体的作用。
赵堡太极拳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形动:只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神舒:悠然如入仙境,使观赏者心旷神怡,得到艺术般的享受。四、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用功程度
坚持锻炼乃健身之道,刻苦锻炼,精心揣悟乃克敌制胜之道;修身养性,心态平和乃长寿之道。参与锻炼的人们,因为年龄、体质、职业不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和用功程度。年老体弱,以健身疗病、延年益寿为目的。
初练赵堡太极拳,脑子不要想太多,什么以意导气,动作配合呼吸,动作的细节,统统不要想太多,尽量减轻头脑负担,以轻松自然的心态去接受赵堡太极拳。
轻松自然,是赵堡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动作轻松自然,呼吸轻松自然,按照动作的基本要求,先求大样,再改细节;先求外顺,再找内合。盘练拳架处处注意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做到了外三合,就求得了外顺。“外顺则内合”,动作和呼吸在自然而然中得到配合,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定能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忠告老年朋友:
(1)当赵堡太极拳只有高低架之说,无有大小架之分。高架为年老体弱养生健体之拳架,低架为盘练功夫上阵御敌之拳架,年老体弱以高架锻炼为主,待体能增强后,拳架逐渐放开走低,根据自己的体能,在拳架的高低上调整活动量,每次锻炼,出点微汗即可,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锻炼、学习、饮食、作息规律有序进行,以保持生物钟的稳定,是身体健康的可靠保证。
(3)人到老年,遇事不可强求,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按照太极拳“平心静气,以柔克刚,不急不躁”的道理处事,儿女自有儿女福,有钱无钱随其自然。“心态平和,知足常乐”,这才是长寿之道。五、对青年研练者的希望
前面谈到,唯有太极推手道独特的训练方法能实现以小制大、以弱胜强的太极理念。在武术搏击中,能真正体现“以柔克刚,借力制人”的神妙摔、打、拿技法,才能战胜白人、黑人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
武术进入国际搏击体坛已成定数,国际间的比赛,事关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尊严。足球踢不过巴西,国人可以谅解,因为巴西是足球王国;篮球打不过美国,国人也可以谅解,因为美国是篮坛霸主;武术战胜不了外国人,国人不能谅解,因为武术是我国的国粹。
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发劲,借力制人的摔打拿技法,是我中华武术的真谛,老一辈武术家利用这些技艺战胜外国拳手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随着老一辈武术家相继谢世,宝贵的武林文化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承上启下,挽救宝贵武林文化的历史责任,就义不容辞地落在我们这一代武术人的身上。
在此历史时期,本人奉献出40多年研练的切身体会,能为中华武术傲立国际搏击体坛做出一点贡献,本人此生足也!
太极高手的涌现,来源于广大青少年的参与。青年朋友们,希望你们积极地参与到太极拳行列里来。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武术,振奋民族精神,武术傲立国际搏击体坛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sjtjqw
全球著名大型综合性太极拳门户网站.太极拳信息动态、理法功技、学习心得、研究交流、名家教学、心法体悟、太极文化、珍贵资料、太极养生等.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综合体育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http://www.haok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