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讲,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是不是不理性和客观

> 【答案带解析】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能力。从联邦的世界到世界的联邦,说明世界的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合作。A项与史实不符合,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不是客观存在。B项是无关项,C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考点分析:
考点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⑴ 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⑵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⑶ “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⑶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⑷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⑵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5、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消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态度:
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②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③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相关试题推荐
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 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B.巩固国防的需要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开发边疆的需求  
文艺复兴 … …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 .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的“文明”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
D.轮番执政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最大的是哪个国家?_百度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点在后来的我国发展中也能看出来,后来的人民很容易被宣传引导,呵呵,但军队原来的主干力量已经在抗战时拼尽了、金融业,可以说主要精锐已经被打散,在内战前重新组建的部队根本经验不足,虽然有先进的武器,可战后随着外国势力的侵入,我国基本已经处于孤立的境地。8。人民意识的摧残,这个是隐性的。在这场战争后我国的工业,这是战时日本运输资源的线路,原来我国在周边基本还是在我国的势力范围:1,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这种损失等于是将我国经济彻底摧毁。2。战争将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想法彻底打消了。我国周遍环境的改变。 再来对比一下那几个发达国家:美国,原先对国家发展保有的一丝希望被浇灭了,没有了目标的民族是没有动力的、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3。4,个人见解,欢迎指导。还有一些,以后再写,这就已经暗示了战后国内政权的更替。5。国家资源被掠夺严重,现在到了东北你还会看见铁路旁边的碉堡。从这个对比上来看,我国的损失与这些发达国家相近;日本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战时从我国掠去的资源也许是无法估计的。6。文化教育事业的停滞,或许对以后的发展影响更大,我国政府所做的所有收回国土的努力变成了流水,甚至大大超出一些国家。可是我国当时的国力多弱啊,蒙古的独立就是在雅尔塔之后被承认的,一般不会被发觉。7,人民在经历过这种长久的战争折磨后,心里也就非常憔悴、商业、等等全部瘫痪,战前从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时期大力发展的工业基础变成了废墟,一切归零当然是中国我不从主观上分析,只从客观上来说说。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抗战时我国教育基本是瘫痪的,但是这却是很大很危险的。我国一些领土彻底性失去,我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从这时起就已经改变。改变了国内力量的对比,国军在抗战时期的损失是巨大的,这个是心理学方面,大家不用深究了。呵呵
中国无论从各方面讲,都是二战的最大输家。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你对二战的起因和英、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此题引用丘吉尔的一段话,创设一个新的情景,考查学生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但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苏联的中立自保在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到来。如果在法西斯侵略的当初,英法美苏等大国就放弃损人利己的做法或者摈弃狭隘的民族利益,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大战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回答此题,要重点分析英、美、苏三国面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缺乏远见的做法,说明丘吉尔言论的可取之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虽然是法西斯国家挑起了世界大战,但战争爆发前,英、美、苏等国的政策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英国伙同法国长期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气焰。结果法国亡国,英国本土也遭到德国法西斯的轰炸,英国被迫参战自保。美国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客观上有利法西斯的侵略。苏联在战争一触即发之时,与德国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解除了德国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上述英、美、苏三国的表现,说明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这些国家从狭隘的民族利益出发,避战自保或纵容法西斯侵略,只能扩大战争规模,给本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这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5605|回复: 38
牛刀砍书之五———二战专题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 &                              牛刀砍书之五——二战专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最为惨烈、最为残酷当然也最为壮观的一次全球性战争。描写二战的图书可谓多如牛毛,良莠不齐。看来论坛内有不少二战史的爱好者,那么,今天俺在这里,发一个专题帖,就大家看过的二战史专著交流一下读后感,也可以推荐一下你认为非常好或者非常烂的二战图书,以供大家在购买和阅读时参考。
牛版的短小精悍,偏偏俺的废话太多,不好意思啊。从小写作文就这样。呵呵。
我先来抛砖引玉一下。
& &说起讲述整个二战过程,有一本书不得不提,也是每个二战史爱好者所必读的,那就是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那部多卷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我手头这套,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巨匠丛书》的一种)了。这本花了六年时间,360万字的史诗性著作,是作者亲历二战欧洲、北非及太平洋战场的真实记录。首先具有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的文笔相当不错,虽然篇幅很大,看起来却也不觉得枯燥。俺用了半年时间才看完。
& &还有一套多卷本二战全史,也是相当有名,那就是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 托因比主编的十一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这套书的特点就是引用了大量的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档案材料以及各国首脑或重要人物的二战亲历记,写得也很流畅,如果可能的话,先看这本书对整个二战有个全面的了解以后再看丘吉尔的书是最好的了。一方面,丘吉尔的回忆录中对太平洋战场尤其是中国战场描写的很不充分,这本书是个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这是一部真正的从历史学家角度来分析二战的绝佳著作。
 论坛上有文本EXE和PDF两种版本提供下载。
 PDF版下载地址:
 EXE版下载地址:
 俺当年用一套武侠小说换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战役》被俺借给人看,已经N年了也要不回来了,郁闷。。。。。。。。,不过,2008年俺在网上又买了一套台湾星光出版社出版的,虽然不便宜,但却让俺激动不少。因为这套书的作者大都是德国人,且都是军事史专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二战精典战役,倒是别有一番情趣。但德国人的作品有个毛病,就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总之,非常值得一看。
 一般来说,以上两本就足够你对二战有个大致的了解了,但如果有机会的话,多看一些此类著作做个比较倒也有越,还有其他一些全面描写二战的历史著作,比如:
 德国的K·蒂佩尔斯基希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一很少见的德国人的二战著作。只是主要描写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对其他战场描写不多。看看失败者是如何看待二战的。
 苏联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全十二卷)(苏,德波林等 主编)
 这又是另一个角度所写的二战史,唯一的优点是对苏德战场讲得非常详细,对此战场感兴趣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众所周知,苏联和某国的战史,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吹牛吹上天了”,成了积极表扬自己,不懈贬低敌方的典型。。。。。
                                                     待续。。。。。。。。。。。。。。。。。。。
<p id="rate_63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发言精彩&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精品文章.&阿堵物 + 1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厉害厉害!同好同好!我少年之时曾经狂迷二战,并视希特勒为所谓榜样(少年时候多崇拜战争狂人,长大之后自然明了是非),家中收藏二战书籍一百多册,直到确定兴趣转向中国近代史后,才停止这方面书籍的收集
除上面一些书籍外.英国人西顿写的苏德战争很好,可以对照苏联版二战史看,李德·哈特的二战史堪为英国版二战历史.都是经典著作!日本的大东亚战争全史是日本方面的战争记录,非常有价值
二战书籍实在太多,网上有人专门收购二战书籍的,竟然已经收达三千多册了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HI
HITLER!&没奈何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是的,俺还没来得及说。。。。 ...&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oxx 于
11:52 编辑
狐狸也爱看打仗,看了几本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困惑那天文数字般的战争费用哪来的,谁个龟儿子掏的钱,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掏钱。(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温柔的刀要组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罢工,历时至少一个多月,要1000名工人参加。刀兄您可得计算好了:这1000多工人连同他们的老婆孩子父母,最起码的这个月吃什么喝什么?罢工后老板可就不发工资了。如果是武装斗争,枪啊炮啊什么的狐狸友情价卖给你,可您总得掏钱不是?您上哪去弄这一大笔钱?问工人要么?)。
于是乎狐狸就专门找了躲在希特勒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身影背后的那些个财神爷们的传记回忆录来看,看完后再比照他们的代理人冠冕堂皇的庙堂之上的演讲啊、辩论啊、决策啊什么的,常有“别开生面”之感。
另外,翻翻肖伯纳的剧本《芭巴拉少校》,听听那混蛋军火商安德谢夫的高论,有趣又有益。
<p id="rate_9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呵呵,笑死俺了。。。&阿堵物 + 8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2:40签到天数: 104 天[LV.6]常住居民II
Osprey系列的非常棒。我收了一些,但还远远不全。尤其battle order serie很好看
台版《抗日战史》是最大的梦想,如果有谁能电子化一下,实在是功德无量了。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Osprey系列的非常棒。我收了一些,但还远远不全。尤其battle order serie很好看
台版《抗日战史》是最大的梦想,如果有谁能电子化一下,实在是功德无量了。 ...
mikecat 发表于
11:52 就是蓝封面蒋太子编的那套抗日御辱?网上有下载,我就有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40签到天数: 547 天[LV.9]以坛为家II
楼主列的这几本作为“二战专题”,实在是冰山一角。
二战的书,到今天为止,从总论到具体的某个专题,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楼主这几本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老了。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列的这几本作为“二战专题”,实在是冰山一角。
二战的书,到今天为止,从总论到具体的某个专题,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楼主这几本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老了。 ...
pantherg 发表于
12:09 和和,网上最长的一个二战书籍专贴,就是一个专门收藏二战书籍的军事爱好者的贴子,他已经收集了两三本了,把书名和出版社列了出来,其实这个收藏是无限度的,实在是太多了,永远都看不完,就和清史,近代史资料一样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2:40签到天数: 104 天[LV.6]常住居民II
就是蓝封面蒋太子编的那套抗日御辱?网上有下载,我就有
命运如电 发表于
抗日战史并非抗日御侮,书名差别如此之大还分不清?
纬国亦非太子,谁是太子这是个更简单的问题。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谢各位的回复。说明一下,俺这帖子并不是将所有二战书都发上来,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就俺看过的说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而已。目的是希望大家把自己看过的好的作品推荐给其他朋友。
  命运如电兄下手好快,是的,提到二战史专著,李德尔 哈特的这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就不能不提到。我手头的是上海机构略2002年版的二卷本。不过,做为战史来说,他的这本书略显单薄了一些,涉及面不广,基本都是点到为止。做为了解二战的基本轮廓,确实是足够了。做为一部学术性著作,严谨有余,生动不足。
  前些年,好象是年左右,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六十)周年,国内的各大出版社二战图书蜂拥而起.印象较深的,且购买阅读了的有:
一、《大漠狼烟—北非的角斗》、《纳粹枭雄—二战德军将帅》、《耀眼将星—二战盟军将帅》、《直捣狼巢—第三帝国的覆灭》、《长空飞虎——飞虎队在中国》、《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等系列,苏真/肖石忠主编,九洲图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二战纪念图集。这是俺最早接触二战图集比较多的一部书。内容虽然一般,但图片当时觉得从没看过,很新鲜和珍贵,就成套买了下来。这套书当时很贵,俺只能一本一本攒。但不知道为什么并没出齐,有几本夭折没有再出。很是遗憾。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档案实录(全六册),张宝贵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这套图集对俺的诱惑也不小,在没有看到美国时代的那套图文二战史之前,这套图集对俺来说非常珍贵,许多照片都没见过。
三、说起二战人物传记,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的那套《二战将帅》从书,包括《海上骑士尼米兹》、《热血豪胆巴顿》、《乱世枭雄戈林》、《侵华恶魔冈村宁次》、《闪电凶神曼施坦因》、《智勇双全华西列夫斯基》、《胜利象征朱可夫》、《稳扎稳打蒙哥马利》、《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我说过其实写的很一般,但这是后来有了比较才觉得的,当时觉得还不错。(不知大家见没见到,我看见这套书又换了封面出了新版的了)可是说真的,跟解放军出版社引进的那套《外国著名军事将帅传记》系列(我买的有《隆美尔》、《蒙哥马利》、《尼米兹》、《山本五十六》这几本)相比,就有些差距了。一是资料不全,二是描写手法千篇一律。有人说京华出版社出的那套传记不错,有点高抬了。大家注没注意到,这套书的封面作者的署名后都有“编著”或“译著”之类的,这说明他们的这些书只不过是利用现成的著作而已,我仔细对比过,有几本几乎就是照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那套书的内容。因为此套书近年没有再版过。几乎不为人知。
四、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也很多,我买过和看过的有英国约翰.科斯特洛写的《太平洋战争》(上下册,东方出版社),应该说写得还算精彩。但由于此书出版较早,有些新资料和档案没有利用,对某些战役描写的不太丰富,甚至有准确的地方。国内的太平洋战争描写最好的莫过于王书君的《太平洋海空战》了,我看过两个版本,85年版的是借朋友的看,2005年此书新版,俺赶紧买了一本收藏,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国内的写得最好的一部二战太平洋战史的著作。建议大家看看。与托兰的著作一样,作者相当注重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很壮观,就象看一部战争电影似的。
五、二战回忆录著作。这当然得属解放军出版社的那套《二战著名将帅战争回忆录》了,就目前所出的俺已全部购买并看完了。苏联的居多,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巴格拉米扬、崔可夫、科涅夫、叶廖缅科、什捷缅科、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美国的巴顿、布雷德利、德国的邓尼茨、古德里安、曼施坦因,总得来说,写得都很不错。但苏联和德国明显吹嘘自己,着实让人讨厌,尽管后者比前者还能客观一些。朱可夫的回忆录俺十几年前买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不完整本《回忆与思考》,这个新版本比旧版本多了好些内容,所以俺当然毫不犹豫买下了。苏联人的回忆录跟某国一样,吹嘘的成分要大的多。都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涉及本国的阴暗面的东西不是略过不提就是含糊带过。相对来说,朱可夫的回忆录可信成分要大得多。也许正因为是这样,他的回忆录的出版是最具戏剧性的。在1995年后才全部公开他的回忆录;科涅夫志在大才疏,瞧不起朱可夫,在回忆录的最后一章还单独写了两人的不愉快关系;叶廖缅科对最高统帅部也是一肚子怨气。但他表达得很含蓄。而巴顿将军的回忆录倒是十分有趣,他虽然是个军人,文笔却出奇地好。有点象叙事散文。德国的这三位将军的回忆录,曼施坦因明显带着对希特勒的不满,认为是他瞎指挥造成了惨败;古德里安也是,他是出了名的跟希特勒对着干的为数不多的将领之一。其战术思想(注意,是战术,而不是战略,我个人认为,他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相当先进。所以在回忆录里也是夸夸其谈其指挥艺术;邓尼茨的回忆录则相对来说是比较谨慎的。总之,这套书的译者因为都是专业人员,翻译的质量相当好。
另外,以德军三大名将著称的古德里安、隆美尔和曼施坦因的回忆录由著名的军事史专家钮先钟先生翻译,陕西师范机构略以《德军观点》为系列出版过,(不过曼施坦因的我始终没买到)强烈推荐给大家,钮先生的翻译相当出色。(隆美尔的战时文件是由李德尔。哈特整理的)
                                                           待续。。。。。。。。。。。。。。。。。。。。。
<p id="rate_2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刀版博识,令人惊骇……&没奈何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精品文章&阿堵物 + 10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2:40签到天数: 104 天[LV.6]常住居民II
楼主提到国内95年(50周年)那一波二战书潮,我记忆很深,你提到的书名也基本上都是那一波的吧。倒是05年我没什么印象。虽然从现在角度看,95年那一波书确实粗浅了些,不过在当年也足够让人兴奋了。
我认为还是应该多翻译国外原著,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不过这似乎跟话语权问题有关,国内对于二战,过去一直有所谓&定性&的问题,与所谓&官方&&权威&定性不符的,看来他们没那个雅量让人民接触。
<p id="rate_9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说的好&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中学时看了尼米兹的《大海战》,感觉不错。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offjkc 于
20:32 编辑
英国人的自我吹嘘丝毫也不让苏、德。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不同,二战史的观点也自然不同。二战因其对当今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影响,使它的解释必然无法摆脱意识形态。战史从来也不只是理性的认识工具,各国概莫能外!台湾军史自我吹嘘严重,认识照抄英美,不至于与此高评价。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德国的K·蒂佩尔斯基希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我是86年看的,写的不错,比较客观。德国的士兵、将军、元帅的素质高(党卫军除外)。苏联人写的70%夸大,英国人50%夸大,美国人40%夸大,大陆50%夸大,台湾60%夸大。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20签到天数: 10 天[LV.3]偶尔看看II
本帖最后由 kxtb88 于
23:01 编辑
谢.马.什捷缅科《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值得一看。
说到夸大,各国学者或多或少都有,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无意为之,都可以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作品就不是夸大了,而是肆意歪曲历史,颠倒黑白,这已经不是所谓国家利益或者意识形态可以解释过去的。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话说,《第三帝国的兴亡》似乎也有一看的价值。作者是美国记者,三厚本,当年在文庙花了三十大洋购入,不过因为太厚,一直没看完。
话说昔年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初入北大,看到同学捧着一本《第三帝国的兴亡》看,便凑上前去问:咋还看这书?看了有啥用?遭到该同学白眼有加,遂发愤购书读完。待其多年后与此同学聊起,方知其也并未啃完这砖头,只不过捧着装个样子。不过好歹也成就了俞校长,估计现在看原版也不在话下了。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我也是读了半本,可现在还是个穷鬼! ...&没奈何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读书不在多,还是要多读才好,我也要每本书 ...&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37签到天数: 447 天[LV.9]以坛为家II
本帖最后由 bxxxwyj 于
10:07 编辑
我不是学历史出身的,话说年青时有一次因为考试,住在历史系师兄宿舍,夜里没有娱乐遂故意挑起话题以兹谈兴。当时侃的就是二战,真是怀念啊!通宵为了隆美尔和蒙哥、朱可、艾森豪等争得面红耳赤,所有人都卷进来了。我这个历史门外汉的观点都是野路子,又有点自恃看的杂书多,竟将宿舍里的几位师兄弟辩论得好不狼狈。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了。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战役》竟然没有向人挑起二战话题的欲望了。相比较讨厌希特勒而言,我更讨厌丘吉尔与斯大林。历史毕竟是抹不去的。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发言精彩&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2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二战的书应该是双方都看。那一方都不可能客观。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哎呀呀,小可也曾狂迷希特勒,现在虽不迷,但仍旧很佩服他(单从技术层面上考虑)。德国人天性严谨,是怎么样的人才能够带领他们一并狂热并且成为战争机器呢?关于二战没怎么看过全景式的书,大多都是分着来的,比如巴顿的自述,古德里安等人的回忆录,这样反倒比看故事式的全景有意思些。不过依稀记得央视七套曾有一个百战经典栏目,说的不错。毕竟请来的都是国防大学或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等军事院校的高级教员,从军事层面上分析战争可以说很详尽了,对于军迷比较有帮助些。
  解放军出版社好像有出一套战争回忆录,似乎还不错。京华的战争大参考稍微糟糕一些。嗯,其他的就是零散看的,不成体系了。感觉这个东西还是和自己的专业颇为矛盾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喜欢上了……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参与,喜欢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是从《第三帝国的兴亡》开始的,首次看的版本忘了是那年的了竟然还有删减。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看过几本,最大的体会就是上中学时的所谓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所谓体会都有不正确和欠缺的地方,在意识方面,穷和落后好象永远能够战争敌人,所以如果不正确对待历史和汲取教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难啊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18签到天数: 23 天[LV.4]偶尔看看III
阿诺德 托因比主编的十一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正在看。啃了将近一年,刚看完第五册,还真是累呀。写的是不错,资料来源权威,论述全面,叙事嘛也基本公正。看完这部后,计划把丘吉尔的《二战史》也给啃了。可惜的是关于一战的历史著作国内好像还没有出版太号的著作。牛刀是否也砍一下一战历史题材?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阿诺德 托因比主编的十一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权威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09:04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xiaojingstar 于
23:10 编辑
记得大概是20年前,父亲在旧书摊上买了一本《第三帝国的兴亡(上)》,那年暑假我把这本书翻来覆去得看,然后想办法去借中和下。看完了这套书,又找同学去借了《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毕生的事业》、《回忆与思考》,记得这些书还是七十年代三联书店的版本。然后又有同学(是部队家属),借给我德国的K·蒂佩尔斯基希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于是我才知道,原来除了苏联版的二战史之外,还有这么多不同的观点。
进入九十年代,买了本《苏德战争》,从这本书那厚厚的注释引用书目中才知道,有关德国的资料,国外出版了很多很多,基本上德国稍微有点名气的将帅都出过回忆录,绝不仅仅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陆军三杰那么简单,而且很多德军的中下级军官还为自己的部队写过战史。另外,在国外(包括苏联)被视为研究二战的基本资料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日志、哈尔德日记、约德尔日记都是早就出版了,但是我们国内却是见都没有见过。
&&所以,说起来我国出版了不少二战的书籍,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经典的又有多少?无怪乎楼主连东拼西凑的“纪实”、“传记”都要拿出来凑数了。
<p id="rate_9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谢谢参与&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刀 于
15:01 编辑
  感谢大家的回复。针对有些朋友的疑问俺来说明一下:
  一、不错,俺介绍和推荐的这些书大都是比较老的。新书俺也不是没看,但总得来说都是东抄西凑而已。所以俺一是没兴趣,二是不推荐。 不过朱世巍先生的〈东线〉系列值得推荐。想必这套以苏德战争全程实录为卖点的书同好们都已经有了吧。呵呵。这套书最难得的是资料和数据非常全,所引书目绝大多数国内没有出版的。相对来说,比以前描写苏德战场的著作都要客观地多,但也正是因此,可读性稍差一些。俺这些介绍的书都是以趣味性和可读性为主,太正统的战史类著作故意忽略不提。希望大家理解。
  二、楼上的朋友说的很是。国内的二战史著作精品基本没有。但俺在这里提到的这些书都是指俺看过的,只是拿来比较和说明一下看法而已,并非拿来“以次充好”的
   书归正传。 二战题材的作品的丰富还表现在多视角和可挖掘性上。而不仅仅是描写各个战役。比如情报战和间谍战,这个俺一直到现在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在二战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苏联的佐尔格、美女间谍科涅库娃、日本的川岛芳子,美国的埃里克·埃里克森、辛西娅、英国的科尔比、克里斯汀.格兰维尔、法国的“拉多”小组、号称空中飞谍的德国间谍奥古斯丁·普热乌奇尔……这些高手们的惊险传奇以及盟军与轴心国之间、甚至盟国与盟国间为获取情报而斗智斗勇的故事,无疑给二战史爱好者们增添了许多乐趣。而近年来出版的此类作品也不少。我自己看过的有:
   《秘密战争—一个代号叫勇士的人》:这是一部讲英国安全协调局(BSC)的书。讲的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情报工作。讲述刺杀德国的纳粹头目海德里希、窃取机密美人计、营救科学家以及长期以来不准透露的英美等国决策人之间的秘密谈话等。英国情报机构在二战期间的贡献要比美国大得多,因为当时英国有了破译了德军密码的武器——“魔术”。
  《兵不厌诈》(英 安东尼.布朗著,新华出版社)这是俺看过的最早的一本描写二战情报战的专著,也是相当精彩的著作之一,作者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才写完。主要描述盟军和德军在双重间谍、密码破译、阴谋诡计、隐蔽欺敌等方面的曲折情节和惊险的场面。书中许多行动的代号在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都是头回听说。比如说“肉馅计划”,即西西里岛登陆前对德军的欺骗计划,“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谋略相媲美”(书中语)、“北方坚韧”(制造盟军将从西北欧或挪威以及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和“南方坚韧”(虚构盟军还有一个集团军在英国东南部集结,准备从加莱登陆的计划)等。看起来非常地过瘾。巴顿将军居然也成了“南方坚韧”计划的手段之一,简直是匪夷所思。怪不得有人说,历史真相往往比虚构的小说还离奇。可惜这本书出版时间太早了,现在也没有再版。    
  《珍珠港事件前的日日夜夜》(另一个译本叫《偷袭珍珠港前三百六十五天》,日本实松让著,新华出版社),是描写太平洋战争前夜,日本策划偷袭珍珠港的内幕,是了解此事件的必读之书。和这本书配套的还有一本吉川猛夫的《潜伏珍珠港—一个日本间谍的回忆》(解放军出版社),一个以普通驻美武官的身份为掩护的日本间谍,竟然把美国太平洋舰队摸了个底掉,因此,这本书的出世曾令美国人十分尴尬,从此加强了太平洋舰队和夏威夷的保密工作。    
  类似的著作还真不少,俺看过的还有:英国马斯特曼的《两面间谍》,讲的是德国与美英盟国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斗争;温德伯格的《超级机密》,这是最早揭开二战期间英国掌握和破译了德国密码的“头号贡献”(丘吉尔语);《施伦堡回忆录》,一个德国盖世太保首脑人物对二战时期德国的情报战线的总结;美国的格罗夫斯所著《现在可以说了》,讲的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的情况。这些著作极大的吸引了我,二战不仅仅是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更惊险刺激的一面。
                                                         (待续)……………………………………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在加两本有关间谍的,间谍佐尔格,一本苏联人写的传记,还有苏联人写的苏德间谍战
有一本专门收集大陆港台出版的二战书籍论文目录的书,大概有五百多页吧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二战,做为小说的背景之一,也成了我喜欢收藏的对象.但是极为遗憾的是,目前算得上精品的表现二战小说的作品少得可怜.我自己看的也不多。
  但至少有两本我想每个二战迷都会承认:那就是赫尔曼. 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二部曲。这是两部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全景式再现二战进程的经典著作。以维克多.亨利一家的经历为主线,贯穿整个二战,巧妙地将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甚至大西洋海战完美地在这两部书里同时展现。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还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二战的报告文学。
  还有安布罗斯的两本书值得推荐给大家(想必大家人手一册了吧),一本是蜚声中外的以描写美军第101空降师第506团2营E连小分队从组建、训练、作战直至解散的全过程,在将近3年时间里的战斗生活的《兄弟连》,最是让我爱不释手。我对外国所谓大片一点兴趣也没有,唯独对这套十集连续剧情有独钟。正好,趁着这电视剧家喻户晓,其原著小说也走进了中国;一本是《空军战士——年驾驶B-24轰炸机飞越德国上空的男人们》,讲述一群在二战中驾驶B-24轰炸机的年轻人,通过执行一个又一个最危险、最苛刻的军事任务,成为另一支非凡的空中“兄弟连”。生动的细节描述与细腻的感情描写,着重刻划了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
  描写苏德战场的小说虽然也有,但俺看得极少,只看过恰科夫斯基的那部著名作品《围困》,主要以列宁格勒保卫战为主线,再现了司令部里的最高统帅斯大林、朱可夫、伏罗希洛夫、日丹诺夫以及德、美、英等国100多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塑造了战壕里的基干军官、战士、民兵、工农群众等众多虚构的人物形象,以虚实结合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伟大卫国战争波澜壮阔的画面。绝对值得一看。其余的没怎么看,哪位兄弟看得多,请推荐一下。
  以上只是就俺个人所读过的二战书籍稍微说一下,其实二战题材的书籍多如牛毛,俺看到的绝对连万分之一都没有,而二战做为二十世纪最热门的书籍主题之一,相信以后随着档案的解密和公开,也会有更多的作品问世。这个帖子写得太长了,现在告一段落。欢迎大家来讨论和推荐您看过的二战相关书籍。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40签到天数: 125 天[LV.7]常住居民III
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书,二战的电影电视剧倒是看了不少。希特勒的集子、苏联卫国战争的片子、捷克的、南斯拉夫的、还有太平洋战争的,都买过电脑碟子。估计是盗版的,很便宜!
& & 印象比较深的是东京审判,那种压抑的气氛,中外律师的那种庭辩的辛辣与敏锐,无论是好人,还是日本的坏人,都令人难忘。
& & 一些大场面的战争片,看的很过瘾。痛快的场面能够令人忘却好多现实的烦恼与无奈。
& & 当然,还很喜欢看中国抗日题材的那些片子,很好玩。像《举起手来》就令人解颐。只是现在的抗日电视剧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与人性的主题,许多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中有一些人性的发现,《生死十日》中日本俘虏最后也当上了八路军了!
& & 听说《南京!南京!》拍得很好,一直没有时间看。哎!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09:04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xiaojingstar 于
21:24 编辑
首先解释一下,并不是想有心讽刺楼主,只是觉得这些年说起来关于二战书籍的出版是一片“繁荣昌盛”,其实很多都是垃圾,所以感慨了一下,言语有些过分,还请原谅。
& &李德哈特的战史我也觉得有些地方失之单薄,后来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台湾版,前面有李德哈特夫人的序言,阅读之后,才知道李德哈特此书并没有最后完成就去世了,是他的夫人根据他的手稿、笔记整理出版的,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序言里还说到:李德哈特为写此书,收集了大量资料,访问了许多亲历者,还多次去旧战场实地考察。对于各种资料,他最相信德国的文献和回忆,认为最客观。
&&日本关于二战的书出版了很多,但是国内基本上也是无法寻觅。《大东亚战争全史》(服部卓四郎)已经是我见过最好的一部了,渊田美津雄写的《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机动部队》都很好,毕竟是亲历亲闻,《联合舰队的覆灭》也应该是二战迷的必读书
&&《第三帝国内幕》这本书,作者施佩尔,希特勒的御用设计师,德国战时生产部长,是他在1944年德国即将战败时,创造了军工生产的奇迹,从书后注释才知道,战时生产部的档案和部长日志还完整的保存在德国档案馆里,供公众查阅。前几年军科院编写二战史,不知道去查过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没有?
& &《希特勒与战争》(其实英文名直译过来应该是“希特勒的战争”),戴维.欧文著,这个家伙是个希特勒的崇拜者,否认大屠杀,还吃了官司。不过这本书写的不错,参阅了很多资料,还特地指出这些资料哪些地方在出版时被篡改了。他还写过《隆美尔》,解放军出版社出过。
& & 解放军出版社出的“外国著名军事人物”系列,有好几本是关于二战将帅的,我手头有《隆美尔》和《山本五十六》,其他几本也看过感觉这两本写得最好。不过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应该都找来看看。
& &还是在图书馆,有次竟然看到台湾原版《神鹰红武士》(钮先钟译,英文原名似乎是《the first day and the last day),作者贾兰德,是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司令、王牌飞行员,他以自己的亲历,详细记述了德国空军的兴亡,很有参考价值,可惜此书如今不知道是被收起来不让借了还是有人借了不还,总之看不到了,遗憾!
&&美国人瑞安写的《漫长的一天》、《遥远的桥》、《最后的战役》在纪实文学中是不可不读的,还有约翰.托兰的《最后一百天》、《日本帝国的衰亡》更是精品。
& &二战小说看得很少,有一本《生存与命运》,苏联格罗斯曼著,很好看、很真实。作者在二内战中是随军记者,亲身经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本书和它的前篇《为了正义的事业》,都是描写那场转折战役的。但是,国内好像没有出过前篇就直接出《生存与命运》了,奇怪!
<p id="rate_6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发言精彩&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同感&阿堵物 + 5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二战小说约憨托兰也写过两本,战争之神和占领日本,都是描写太平洋战场的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想一想,鄙人二战的书看得还真不多。
哦,不对,欧洲战场的看得不多而已;关于中国二战的问题,却正是鄙人感兴趣的所在。
那时候的现代诗真是好啊,穆旦、冯至,不世出的大诗人啊!
站长推荐 /2
【通过论坛电商链接购物可获取论坛积分!】
Q:论坛以后采用什么样的注册政策?
Q:怎样免费获取积分?
Q:我想用付费方式获取下载权限,积分充值和ViP会员区别在哪儿?
【 解决账号故障】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