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玩游戏很无聊这系列游戏怎么样

又爱又恨游戏人眼中的今日头条
又爱又恨游戏人眼中的今日头条
文 | 手游那点事 | 欣欣
你的游戏已经离不开今日头条了?
从2015年手游买量兴起开始,今日头条就一直是买量投放人员心中的“大腿”,都想从它身上捞到油水。而回顾这两三年的时间,不管是最初让众多B级左右的产品续命也好;还是后来被传奇、仙侠等垄断了也罢;甚至是竞争加剧,买量单价突破100元成本;以及之后由于平台“虚量”所带来的恐慌,这些都让行业人士对今日头条是又爱又恨。
今天手游那点事采访了几位游戏买量人士,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游戏人眼中的今日头条。
一、“我们一个B级产品,当初就靠今日头条续命”
2015年买量之所以会兴起,是因为游戏产品供过于求,渠道的流量并不能让这么多产品都过上好日子,于是有人开始寻求其他获取流量的方式,到超级APP和广告平台上买量便脱颖而出。“当时我们家的产品渠道根本看不上,但是买来的量就不同了,转化率高、质量高,而且今日头条的量特别好,你根本不用去求别人。”某游戏公司市场人员告诉手游那点事。
今日头条确实让那个时候的很多产品续了命,它不仅让S级A级的游戏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让B级游戏生存了下来。
因为回收相当可观,“在今日头条买量”这个事情被迅速传开,众多开始尝试买量的团队投身与此,也让今日头条在游戏厂商眼中火爆一时。而后来它逐渐成为游戏买量人士心中的香馍馍,当然也得益于他本身的开放和疯狂扩张、吸收,两者相得益彰。
今日头条的广告形式主要有四种,包括首页的小图、大图、图组和视频。
游戏类的广告大多是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在今日头条出现,每个视频的时长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广告形式丰富多样,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转化率。而另一方面,游戏厂商选择在今日头条大肆买量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平台上的用户与游戏的目标用户有较高的重合度,根据第三方平台发布的数据,今日头条的男女比例六四开,18至30岁的用户占比超过80%。而年轻用户也是游戏市场的主力军,付费能力更强。
当然事实也证明了,开启买量是今日头条商业化探索的重要一步,特别是游戏的买量,更是疯狂。
二、“后来这个渠道让传奇、仙侠、SLG、宫斗四大类型给称霸了”
今日头条让众多游戏续了命,自己也壮大了起来,再后来就让不少游戏高攀不起了。某游戏买量人士告诉手游那点事:“单用户价格、总成本、回收周期、用户质量等等都要把控,玩着玩着就跳出了四大天王,
传奇、仙侠、SLG,以及后来的宫斗类,几乎称霸整个今日头条的买量。
”我们来看下这“四大天王”。
1.传奇类游戏
在买量市场,最为吸量的要数传奇类游戏,用户单价最高的也是传奇类。超高ARPU、LTV值驱使传奇类游戏厂商在买量市场大肆投入,因为即便CPA成本要远高于其他品类,传奇类游戏还是能够在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今日头条作为买量市场的头部渠道,传奇类产品的广告素材在其中随处可见,这类产品在今日头条的CPA成本水涨船高,目前能够达到100元以上。
2.仙侠类游戏
仙侠类游戏同样是买量市场的宠儿,仅次于传奇类游戏。用户基数大、高投资回报率曾经簇拥一大批厂商入局做仙侠类游戏,但也使得这一品类早早进入了红海阶段。自传奇类游戏在买量市场引发震荡之后,仙侠类游戏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单个用户成本的节节攀升一度也让这类游戏的厂商很难适应。据手游那点事了解,在今日头条这样的头部渠道,仙侠类游戏CPA成本达到80元是比较常见的,一般而言安卓用户的成本会稍低一些,但也达到了60元左右。
3.SLG类游戏
根据热云数据发布的报告来看,2017年的买量游戏主要是以角色扮演类为主,占比达到69.61%,处于第二位的就是策略类游戏,占全年买量游戏的10.13%。相比传奇类、仙侠类产品,策略类游戏自身的游戏玩法决定了它的用户LTV(生命周期总价值)更高、游戏生命周期长,但短期内ROI(投资回报率)是不及前者的。在买量市场策略类游戏CPA成本也要去到50-70元左右。
4.宫斗类游戏
2017年的买量市场除了主流的传奇类、仙侠类游戏之外,宫斗类游戏也冒出了头。在此前手游那点事统计的350家买量公司中,有30多家都把重点放到了宫斗类游戏的买量上,足见这一品类在买量市场的潜力。作为新兴品类,单个用户成本还未涨到比较高的价格,好的市场投放团队甚至能将CPA做到30-50元之间。
三、“过百的单价,大家越玩越凶”
入局者的增多无疑会抬高今日头条买量的竞争门槛,而多数人想要寻找的“神秘量”大多也都不存在,靠经验、靠数据分析、靠钱砸出来才有提升一点买量效率的可能。
“其实用户的增量远远没有游戏厂商涌入的那么多,成倍上涨的广告主出来抢原有的这批用户,而更令人头疼的是,新来的买量团队还都是土豪,出价一个比一个高。”
“现在一个A上百早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可怕的是,上百的CPA万一变成常态,那就很难hold住了。”
也有买量人士表示,平台上的用户转化越来越差,原本高质量的用户被洗过几轮之后,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成本上涨的同时,用户质量却在下降
,这种矛盾让不少做投放的人都有点胆战心惊。
四、“对今日头条是又爱又恨,现在我们超过50%的量还是投在这个渠道”
诚然,手游那点事询问了几位买量人士,得到的比较一致的答案是,
今日头条的买量效果确实在下降。
有人认为是因为平台扩张过快,到后期用户质量难以把控;也有人觉得与游戏厂商不断洗用户有关;还有人提出,今日头条自己现在也从外面买一些量,接入一些外部的流量,不然撑不起这么大的盘子,因此效果降低是必然的。
在这种节骨眼上,有人在考虑和重新验证今日头条的买量效率,但也有人还是按照之前的打法在持续投入。“现在来讲,我们买量还是以今日头条为主,占到50%多一点,然后广点通也比较多。”整个买量市场大盘也同样显现出今日头条的吃香,App Growing发布的《2018年1月份游戏广告行业买量分析》中显示,
在头部渠道竞争中,1月份有投放的广告主,58%有在今日头条上投放,位列第一。
尽管在很多人眼里,今日头条的转化率和用户质量都已经呈下滑趋势,但它依然是买量渠道里的不二选择,在没有新的优质渠道出现之前,今日头条的投放还会继续。而为了能在平台上满足更多的客户,今日头条也确实在快速扩张,这也是为什么之后今日头条开始向优质内容倾斜、补贴鼓励优秀作者。
据公开数据显示,今日头条平台上已经拥有超6亿注册用户、DAU达到1.2亿,月人均时长超过900分钟。
而在游戏类别中的进步也非常迅猛,2016年头条游戏类文章总阅读量为70.8亿,到2017年头条游戏类文章阅读量迅速增长至226亿,一年之中今日头条的游戏类资讯关注度急速上升,也可以理解为,今日头条覆盖了大量的泛游戏用户。
相对其他的资讯类超级APP,今日头条用户覆盖广、留存表现佳,因此尽管大不如前,但至今也依然吸引着大量游戏厂商在今日头条上持续投放。他们无法放下今日头条。
五、“听说2018年今日头条要做联运了?”
大家都很关心今日头条接下来的政策和走向,而在今年2月初,有媒体爆出今日头条计划在今年涉足游戏联运的事情,此后也常有市场投放的人士互相询问。在今日头条招聘信息上写着,“今日头条商业化部门游戏联运业务是18年重点的项目之一,潜力很大。”发力游戏联运,在很多人看来都将是今日头条一个不错的选择。
回顾2015年到现在,从买量开始兴起之时,今日头条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就一直非常大胆且聪明,当初最开放激进的今日头条吃到了第一杯羹,最疯狂扩张的今日头条守住了第一波红利。
而现在即便是整体陷入滑坡,也依旧是很多买量一线人员的关注重点。
“2018年想着看看能不能深度合作一下。”
来源:手游那点事
叶子猪每日行业播报系叶子猪游戏网出品的资讯栏目,仅作于汇聚互联网游戏行业的每日资讯,如需查看文章出处可点击阅读原文。大家觉得《刀剑封魔录》这款游戏怎么样?我觉得算是经典之作!
《刀剑封魔录》两部都玩过,仿暗黑2的风格,我觉得算是国产游戏里的良心经典之作了,但是每次讨论经典单机游戏的时候却很少见有人提起。诚然历史地位不可与暗黑2同日而语,但是我真的觉得这款游戏很好!大家觉得呢?
这些回帖亮了
国产游戏至今都没一个能超越刀剑,中国人真不是做不出好游戏即使放到全世界都是一等一的佳作
用毒打boss谁用谁知道
玩过4399上的小游戏。。
最后的蚩尤太变态了…我买了一堆血包气包,终于给干掉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当年三块钱买的盗版光盘 玩了好几遍
用毒打boss谁用谁知道
打斗姿势太丑,差评
国产游戏至今都没一个能超越刀剑,中国人真不是做不出好游戏即使放到全世界都是一等一的佳作
引用2楼 @ 发表的:
最后的蚩尤太变态了…我买了一堆血包气包,终于给干掉了…
时间太久了,我印象里记得好像是被我用飞刀暗器放风筝弄死的,哈哈
引用5楼 @ 发表的:
打斗姿势太丑,差评
……要求太高了吧你,那个年代能搞成这样我觉得已经很吊了
国产arpg的翘楚
剧情不错,细节不错,战斗系统不错,可惜这个系列没能继续下去,不然绝对是中国游戏的翘楚,就现在看来已是顶尖
一代宝石合成比较虐,二代丰富了不少,更好玩了
引用11楼 @ 发表的:
剧情不错,细节不错,战斗系统不错,可惜这个系列没能继续下去,不然绝对是中国游戏的翘楚,就现在看来已是顶尖
一代宝石合成比较虐,二代丰富了不少,更好玩了
宝石合成真是亮点特色啊~当年看着公式刷石头,好多也刷不出来
还有一部 幽城幻剑录
引用5楼 @ 发表的:打斗姿势太丑,差评
放眼全球。当时同类游戏。超越他的。寥寥无几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3楼 @ 发表的:
还有一部 幽城幻剑录
幽城幻剑录久闻大名,不过没玩过,这俩应该不是同一类型的吧,一个RPG一个ARPG
引用12楼 @ 发表的:
宝石合成真是亮点特色啊~当年看着公式刷石头,好多也刷不出来
这时候休要个fpe或金山游侠,嘿嘿
我都是改一大堆然后再合着玩
难度挺大,但是各种做的真心好,其实秦殇也挺棒。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国产暗黑,第一次熬夜打游戏的经历就奉献给它了
感觉比秦殇差点。
上品蜜蜡,上品田黄。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963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321人参加团购59.00元&99.00元
89人参加团购67.00元&209.00元
993人参加团购368.00元&999.00元
565人参加团购269.00元&599.00元
354人参加团购69.00元&139.00元
56人参加团购199.00元&439.00元
1368人参加团购398.00元&899.00元
35人参加团购59.00元&158.00元
41人参加团购159.00元&329.00元
54人参加团购59.00元&112.00元
525人参加团购129.00元&599.00元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样_百度知道
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第一感觉画面还可以,很有质感 .但任务系统个人认为还是没有脱离韩国游戏以打怪升级的固有模式,任务还是有些少,而且距离作任务的地方又远,来回跑很郁闷的. 记得采纳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家感觉“合金装备”这款系列游戏咋样大家感觉“合金装备”这款系列游戏咋样LOL酱百家号“合金装备”系列游戏陪伴游戏迷们已经度过了30余年的时间了,大多数的游戏玩家都玩过该系列的游戏作品,早在1987年的时候“合金装备metal gear”的第一个游戏就问世了,当初他还是在古老的msx游戏平台上。一直到了90年代的ps的主机才结束了不可多平台转换的历史。但是叫大多数人熟知的“合金装备索利得metal geat solid”才正式走进大家是视野。从这以后,“合金装备”系列的游戏才在不同的平台推出。包括掌机,街机游戏都有他的身影。但是主要的游戏作品还是在ps系统主机平台上推出,相关系列游戏都是以军事的题材为主。但是各个版本的游戏玩法是不同的。可以说应有尽有。各类型几乎都涵盖最近又推出了“合金装备:幸存”在号正式发售了,虽然不是原始的开发团队,但是最终还是继承了“合金装备5:幻痛”里面的许多经典的剧情和内容,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LOL酱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有关LOL的搞笑视频,以及LOL趣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这个会让你感到《缺氧》的游戏来了,这类游戏为什么这么好玩?
“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话不仅是对于现实生活有着非凡的哲学意义。对于虚拟的游戏们来说,这也同样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就在大部分游戏走向更自由的沙盒化趋势后,有一部分游戏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人为设立的重重“规矩”之下让玩家遵守生存法则之余,让他们通过熟悉这些“规则”去寻找到一些开发者们留下的蛛丝马迹,从而最终逃离生天。
(一段看似简单的回家之旅,在掺杂了战乱的背景之后,令人感到无比的唏嘘)有趣的是,引领这类游戏发展的大多数都是独立开发者或中小工作室,比如让玩家重新认识生存类游戏的《饥荒》和《辐射:避难所》、让人反思战争所带来的人性变化的《这是我的战争》和《归家异途》、还有通过合理建造与优化管理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整个体系健康持续发展的《监狱建造师》等,她们题材各异、风格不同,玩法也千变万化,但却总是能抓住玩家们的兴趣点,让他们欲罢不能,大有超越传统“再玩一局发现天都亮了”的游戏地位之势。先让你吃不饱,再让你缺氧
(《饥荒》的出现,让生存类游戏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饥荒》的大受好评,让玩家们无限期待Klei Entertainment接下来将如何引领这一系列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在海难甚至是移动版本发售后不久,Klei Entertainment却放缓了对于《饥荒》整个系列的发展脚步,而是推出了生存难度更大,可使用技术与设备门类更多,相互影响也更深的新游戏《缺氧》。
不得不说,《缺氧》的出现为同类型横板生存类游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想要玩好这款游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都只能是一笔“入门费用”,随着游戏进程的逐步推进,玩家所要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不仅仅只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降低,各类设备运转和发热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天然气和氢气等气体何如处理,如何将它们合理利用转化为有用的电能或其他资源,将会是玩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地下生活时间久了之后,水资源的匮乏又会让玩家奔波于各类净化水、转化水的工作当中去,更不用说玩家们还要面对稀缺资源不足的问题了。
(虽说《缺氧》的本质是控制好氧气资源,但其他环境变量也需要随时关注)就在这样一个忙碌而复杂的生存环境中,玩家还要负责所有复制人的日常起居,此时原本简单普通的挖掘-生产-制造-食用-发展循环因为越来越多变量的加入,而变得支离破碎,玩家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和运营,整个地下王国最终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即使你认为自己在《饥荒》的各个版本中已经成为了整个食物链的最顶端,在《缺氧》中如果你稍微大意一下,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游戏结束,并且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这种感受甚至能够给在现实游戏中的玩家带来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良好健康的成长循环再加上科技的合理利用,可以让游戏的难度大幅下降)这就是代表着横板生存游戏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的《缺氧》,虽然难度高,但一旦玩家熟练掌握了整个生存循环的诀窍,那么就会很快融入到整个游戏体系当中去,并体验到《缺氧》的精妙之处。有趣的是,国内的玩家目前除了可以在Steam平台玩到《缺氧》外,WeGame平台目前也推出了《缺氧》国行版。与Steam版本不同,WeGame将会以更低的折扣面向全体玩家发售游戏,并且提供了Steam所没有的官方中文支持,相信这样会让更多新玩家能够快速上戏。玩法的核心:活着
(脱胎于辐射系列的《辐射:避难所》用另一个视角阐释了核战争之下的生活)和《文明》等传统以“杀时间”著称的游戏一样,《缺氧》、《饥荒》、《这是我的战争》、《辐射:避难所》、《监狱建造师》等游戏虽然不再是标准的回合制体系,但都能在运营、探索、发展等要素的刺激之下,让玩家不断的将时间投放在游戏当中,而且几乎是不知不觉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但与《文明》等作品不同的是,这些横板生存或沙盒类游戏并不是靠战略布局之后获得巨大的胜利来吸引玩家长时间驻留,而是用不同的“心理”战术来撩拨玩家的心。
(拷问现实生活中玩家的道德、良知与心灵,成为了《这是我的战争》最大亮点)以《这是我的战争》和《归家异途》为例,它们的本质上都是在宣传战争对于人性的拷问和玩家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游戏本身非常简单,甚至画面也很简陋,但正是抓住了人性这一点,让游戏的话题性和可玩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再比如依托于《辐射》系列所衍生而来的《辐射:避难所》,虽然它的题材背景取自于整个《辐射》系列的基本设定,但游戏方式和内容上已经超脱了系列本身,找到了另一种“生存”的角度,可谓突破了游戏系列传统的发展思路。
(虽然不是生存类,但《监狱建造师》强调必须用细致入微的管理手段才能通关)可以说,无论游戏的玩法和玩家切入的角度如何变化,横板生存类游戏吸引人之出和核心点仍旧是“活着”,而且这种状态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游戏,甚至是超脱了所有类型的游戏。如同开头所说的,横板生存类游戏在开发者所设定的重重“规矩”之下,无论是管理犯人还是在月球地表之下生存,其核心都是为了活着。如果说其他类型的游戏还有着不同的完成游戏进程的目标和选择,那么横板生存类游戏有且仅有努力活着这一个选项,这也是为何这类游戏能够在近些年脱颖而出,成为从玩家和市场瞩目的焦点,就是因为其目的更加单一,更加纯粹。难度的平衡是诀窍
但并不是说一味的要求玩家艰难的活在游戏场景中,就是横板生存类游戏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在比《饥荒》游戏难度更高的《缺氧》中,开发者不仅提供了一个更加恶劣的环境,但同时也提供给了玩家相比《饥荒》中更强大的科技支持。此时需要考验玩家的,就是对于这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和整合能力,如果一味的觉着将所有出现的可以制造的设备堆砌在一起,单就《缺氧》而言,玩家很快就会发现他又陷入了更多的麻烦之中。
这就是《缺氧》这种新的横板生存类游戏所带来的新的命题,在如何超越前人所基本定下的游戏发展思路与基调的前提下,更好的通过游戏难度的平衡和引导,来调动玩家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的通过装备和科技的提升,让玩家在中后期的游戏世界中称王称霸,继而丧失对于游戏乐趣的体验。
(《饥荒》后期随着玩家步入食物链最顶端,游戏难度和乐趣陡然下降)这一点,玩过《饥荒》的玩家肯定深有体会,在进入稳定发展期后,玩家在游戏中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当生存的目标完成,所有的需求都达到后,游戏的兴趣却陡然而降。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对于《饥荒》来说存在,所有这种靠收集资源、发展科技,提升存活可能性的游戏都或多或少的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这样的问题制约着游戏对于玩家吸引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除了依靠MOD等辅助或第三方思路的帮助之外,横板生存类游戏还是需要不断的调整游戏的难度来达到继续撩拨玩家心思的目的,毕竟这类游戏开发制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艰难的生存环境,通过稀少的资源和玩家自主发挥的生存能力来达到一个平衡点,继而让玩家从中找到其他游戏所不能给予的乐趣。
(合理的规则加上充满创意的玩法,是《缺氧》这些游戏大获好评的核心)无论从体量还是游戏内容,甚至是最终对于整个游戏市场的影响力来看,像《缺氧》这类游戏即使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销量数据,也很难不被看作是小众游戏。但通过出色的创意、版本的快速更迭所带来的新鲜内容以及对民间MOD的宽容度,让这类出自于独立游戏开发者或中小型功游戏工作室的游戏反而成为了市场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游戏品类,甚至是能够引起不小的关注度,并最终拥有一大批的拥趸。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mphirex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觉得不行 游戏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