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玩的川牌 怎么玩 看不懂日文怎么玩青蛙 扑克也可以玩的

丑陋的宁夏人[修订全版]
&丑陋的宁夏人
&&&&&&&&&&&&&&&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度振聋发聩,他让我们知道了生活在酱缸里的中国人有多丑陋。龙应台女士写过《啊,上海男人》,从此“上海小男人”全国闻名。但是人们都知道,上海的大男人,也是许多地方不能比的。虽然作家抓住的是上海人性格中的“小”但是,这并不影响上海人的大。比如上海出过国家领导人,出过刘翔、姚明这样的世界级体育明星。所谓知耻近乎勇。只有通过自省与反思,检点形骸,才能正视自己,才会知道如何去向美求美。否则,不知美之所以为美,丑之所以为丑。&
&&&&宁夏人的整体地域性格并不是太突出,不像山东人、内蒙人、河南人、上海人那么典型,本文所说的几组所谓“丑陋”的人群,只是我相对感兴趣的。我敢说宁夏人丑陋,只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否则,我没有资格。再说了,先自己揭短,以后说起别人自己内心也坦然。我是盐池人,我不怕飞砖。至于固原人、吴忠人、中卫人、中宁人、永宁人、同心人我了解不够,大多是我的感性认识或个人印象,也许我看到的是他们走光的一瞬。难免以偏概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他家乡的代言人。正如我们出国后每个人都代表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打个比方,你如你上了哪个地方人的当、吃了大亏,你就会说这个地方的人不好。如果你受恩于哪个地方的人,你也会一辈子感念,这个地方的人的口碑在你心中也是最好的。其实说丑陋应该是完全意义上的揭短与反省。我的这组文章最初有人看了,提出了很中肯的批评,他说:“柏杨先生的文章大抵都是在破,可你的文章是又破又立。说丑陋吧,又可爱;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我非常认同他的批评,他道出了我的纠结。写这样的文字我是有瞻顾的。爱听好话,这是人性的弱点。但往往是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我是文字玩主,在他人接受批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只望以这样的文字逗读者一乐。儿子与我评论时事时爱说“乱世多奇葩”。因为奇葩的个体因素,群体被误读在所难免。我将这篇写于多年前的文字在微信中发了,遭到疯传,我相信大家都在会心时莞尔一笑。总之,您别较真,千万,千万!
&如果有机缘,我可能还要写“丑陋的宁夏人”系列。比如,银川,在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我却无法描述银川人的面目。说来遗憾。
&&&&&&&&&&&&&&&&&&&&&&&&&&&&&&&&&
          盐池超活子
&&&盐池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陕、甘宁、蒙在盐池都有地界交汇。大概是因为这个特殊地域因素,盐池人性格中既有草原人的豪放,又有黄土汉子的粗犷。用盐池话说是“很四海”,即大气。盐池人重情谊,具体表现就是自信、自大或自恋。我们盐池,那好着呢!我和某某人的关系,那抗硬(ning)的很。对方若故作疑问地说:“真的?”他必称:“那还用说,百分之百!”
&&盐池城东有一巨型公羊雕塑,昂首奋蹄,威风凛凛。银川的朋友拜谒后戏言:这就是牛B的盐池人。本地人叫公羊骚胡。即领头羊。盐池人幽默地用歌声赞美家乡的高天厚土和生生不息的滩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羊打羔。因为骚胡的性能力强,幽默的盐池人想当然地认为,它就是在打盹的时候也想那事。有句歇后语说老骚胡打盹——mia算(琢磨)事着呢。
盐池是革命老区,它所以能成为老区,因为盐池人身上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大概是革命性,有抗争精神,有奋斗精神。盐池人的外貌特征,我儿子早在四岁时就总结出来了:“牙黄黄的,一看就是盐池人”。盐池缺水,盐池人吃的水缺碘,而且含氟量高,所以,盐池人的氟斑牙较多。但是,盐池南部个别吃窖水的乡镇的人牙齿特白。盐池属贫困山区,人穷,自然能吃苦。盐池人承载的苦难写在牙齿上。当然,盐池如今发展飞速,经济建设一骑绝尘,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吃苦水长黄牙早成历史。
川区人对山区人有一种偏见或讨嫌。但对盐池人似乎不敢小瞧。盐池人过人之处首先是有一种不服输的二杆子劲;其次是因为好面子,尽管是穷,但貌似有钱,出手大方,有朋自远方来,酒肉款待。去过盐池的人都说那里的人很热情。人说放胆文章拼命酒。都说盐池人能喝,不假,其实是人太实,谁不能喝?关键是你不怕死。有人说盐池的麻雀都能喝二两,这是绝对的夸张,如果山区的麻雀能喝二两,其他地方的麻雀也能行,为什么人家只喝半两。我认为是别的地方的麻雀精,也在麦mia算事,可能留几分清醒泡乌鸦呢。盐池人喝酒的感人之处恰恰是那种舍命陪君子的豪情。当然,在酒面前,盐池人有时表现得极其没出息,比如参加婚礼,哥几个凑成一桌,餐厅里正在举行典礼,他们说闲着也是闲着,捣两拳,甩几砣。划来甩去,凉菜没上桌,已有喝醉的。
除了喝酒外,盐池人的好赌也是出名的。在农村,农闲老人抹纸牌,年轻人打麻将,比之更简单的摇单双,即拔碗子。这个有没有文化识不识数的人都能参与。这种风气下,富人豪赌,穷人小赌,没钱的人趴板借钱赌。不要说男人,据说在盐池县城,一夜输十万八万的女汉子多的是。放板在盐池一度是职业,这些人与黑社会勾结,设赌放板,牟取暴利。多少人像贪食的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然而,人生有时就是一场赌博。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不止一次地记载高人在赌局中观人,许多人年轻时是赌徒,走上正道后终成大器。好赌之于盐池人固然是一种恶习,但是,从中也能觑见其善于冒险的个性。
   盐池县城小,凡是吃公家饭的,在街上晃几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大家都知道。当然,也有不知道的。我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是盐池某单位的一个工作人员,走到一家餐厅,问女服务员:“认得我不?”服务员摇头说:“认不得”。他点一支香烟,猛抽一口,迈出半步的脚抖索着,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我叫王三宝,工作单位XX局,负点小责!”尽管女服务员讨厌他那股狗劲,但是,冤有头,债有主。有了这句话,对方就放心了,以后他就可以吃饭签单了。所以,我的一个哥们说:“羞先人呢,在盐池,谁吃饭还掏现金,拿一支圆珠笔从城东吃到城西,城南吃到城北。”
我有亲戚朋友早几年在盐池县城开个小馆子,歇业后,光帐得追几年,后来,只能顶点旧摩托、VCD之类的东西。
  盐池富有资源,商机无限,大老板不少,小老板也遍地都是。但是,在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中,许多人透支了太多诚信,也惯坏了一些金融部门的人。比如想方设法地借贷,银行、信用社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大爷。好吃好喝好侍候。有时还觉得档次不够,要请到银川消费。 有一次盐池一同学带某行长来银川,几个招呼人家吃饭,先说烟不好了,要抽中华。喝酒时自己输赖着不好好喝还光盯别人,我的一哥们把酒下肚,人家硬说没喝,让再喝一杯。我本来想发作,但忍住了,我给他赌了个咒:我说,他要没喝我是个驴!哥几个气坏了。事后我们几个训那哥们,盐池人中咋有这种杂碎,当了个求大点官,有点小实权不知道他妈嫁给谁了。这次我们知道你要求人,不坏你事。要不然,早把酒杯子砸到他的怂上头。那些贷上款的人赚钱了则不用说,赚不上也就破罐子破摔。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民间放板的动不动就放飞了,趴板的趴到板上动不动就起不来,不得不人间蒸发。前几年,银川的一起非法集资诈骗大案,涉案资金号称3.8亿元,主犯年仅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就是盐池人。这个年轻人进去了,一时半会出不来,但是,盐池的父老乡亲们说这狗日的是个贼骨头。骨头怎么说也是骨头,不是怂包。据说盐池也是个出枭雄的地方。曾经的北大才子、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朱思哲先生研究三国,多方考证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吕布是盐池人,而且是我所在的高沙窝镇人。这个结论并非不靠谱。史书记吕布是五原人,即今天的包头。对此我未考证。但是一次与研究盐池历史的杨森翔、张树林聊天,得知当时盐池在区划上属五原。而且,今天高沙窝西边的吕记圈就有一个庄子的吕姓人家。
        &&&&&固原二球(货)
&&&&&我听过这么一个段子,说有个固原小伙在北京打工,有一次乘地铁,不小心踩了一位女士的脚,那女士狠狠地瞪着他。小伙子很不解:“你看啥呢?”那娘们反问:“你说呢?”“我说啥呢?”“说对不起!”小伙子一手抓着车上的抓手,把脖子往上一仰,刚才那蹩脚的普通话早忘到了九霄云外,他二二地说了一句固原话:“我管____求他呢!”固原人身上有一种精神,有点二,其实我挺喜欢的,不就是踩个脚吗?有啥大不了的,还他妈矫情的非要我低三下四地给你说个对不起。将错就错,老子错了也不改,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风骨。
  西海固苦甲天下,川区有些人看不起固原人,叫他们山狼、土坯,其实,那是极其势利的。山区人不就是穷吗?但是不是他们的错,你让黄河拐个湾到固原住下来看看,我不服他还穷。固原古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
城,这里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这种历史文化滋养下的因原人的精神也是丰富而博大。关于宁夏的文化,无论是文学还是文艺,我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西海固人支撑,也许这里还是一片文化沙漠。比如秦腔,比如花儿。近年来西海固文学成为中国文坛的一道风景,这与固原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不无关系。
  固原有个诗人叫单永珍,此前,我不认识他。但我听他们一帮诗人叫他单驴,所谓单驴主要说的是那股二劲。其实,这是一种率真。银川晚报大地诗会上,有装逼诗人以离经叛道的形式辱没诗歌,泡臭脚,烧《诗经》。单永珍二劲来了,上台怒斥伪诗人,虽然被泼了洗脚水,但我认为他维护了诗歌的尊严,保持了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立人格。后来我又听说,单永珍还使过二劲,说某某人写的长篇是放屁,或者是放臭屁,要么就是放臭狗屁,总之,很臭。此话具体没有考证,仅听说而已,我觉得这个人很可爱。因着这份好感,我读他的诗集《奔跑的词语》并写了评论,而且不吝赞美。
   我上大学是学生会办公室主任,我和学生会主席、成人进修班的固原人老Q两人住一间房,隔壁宿舍全是七位固原进修老师,我与他们交往很多,他们对我很友好。对固原人,我总的印象不错,比如文化底蕴,文学、书法似乎哪一个人都能捣鼓几下。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窝里斗,而且心里的小九九和弯弯绕不少。固原山大沟深,映照在人心,自然心里的沟壑也深一点。老Q的固原老乡老何是个日囊人,他俩搭伙在我们房间用煤油炉做饭。老何干什么他都看不顺眼,老何拧着肉尻子跳舞他也损,他常常欺负老何,如果是嘴上损一损也罢,但是有一天我回到宿舍发现老何的嘴肿了,问他原因,老何哭了,说是老Q打的。隔壁的李将军是身高有一米九,貌似大傻,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率真。我与他有交往,在校报上编发过他的美文。有一次,他们宿舍七八个人凑份子买了一斤熟牛肉一瓶三块钱的银川老白干准备闷几口。有人提议,李将军量大,他若一口肉一口酒一口气肉完酒干不醉,算大家请客。醉了则李将军在饭馆摆一桌。李将军没事,他们故意摇晃,李将军吐了。他们要李将军请客。李不干。他们找我评理,我判李将军胜诉。然而,毕业前,他却被他的同乡、个子矮小的诗人乐平用杯子砸破了头。具体原因我没问。乐平不是莽夫,他不但诗写得好,书法也棒。那时我二十出头,他们都已成家立业,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与我友善的固原人,他们自己相处如此之难。
固原人有个口头禅“那闲着呢”,其实,我敢说固原人的坏话,但说不多,我想就是说多了,谁不服又能怎能样,那闲闲求地。大概是由于意识上的清醒,固原人在这方面似乎很自负,总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那闲着呢! 固原人身上更多的是质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姿态,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他们身上承载着远古历史的厚重,承载着后来
经历的太多苦难,他们内心有对文明与苦难的深刻理解,这大概是西海固文学能成为一道风景的原因所在。&
            吴忠杂碎
&&&说起吴忠,除了手抓肉,再要出名的大概就是杂碎了,穆斯林兄弟那羊杂碎的确有味。有味归有味,毕竟是杂碎。杂碎是穷人的美食,难登大雅之堂,但吃惯了,那是尿尿泡馍___要的就是那个味。吴忠的杜优素羊杂碎驰名宁夏,有人不仅为一碗杂碎,更为了去看一眼老板娘的女儿——杂碎西施。在宁夏,吴忠人以擅长做生意著称,所以个个精明,精明这话说难听点就是贼,所以,“贼”是扣在吴忠人头上的屎帽子,好也罢,坏也罢,你摘不掉。
其实,作为回族聚居区,吴忠是较纯正的一个地方,比如清真美食,比如说特色农牧业和商贸。 吴忠的经济发展迅速,多缘于农牧业,说白了,吴忠人整天就抱住个牛羊胡日鬼,日鬼出奶,日鬼出肉,牛和羊给吴忠出足了力,为了吴忠的经济,那些牛羊奶干肉尽了还要贡献出头蹄杂碎和皮毛。如果那一天牛羊绝种了,吴忠人一定会说:“婊子嗲地,你死绝了让爹们咋活呢!”早些年,吴忠街上脏乱差很突出,到处是屠宰牛羊的血迹,骚哄哄的羊皮味,葱花饼的味道,香喷喷的杂碎味相互混杂。 近两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吴忠变了,干净了美了。本地的牛羊肉味道自不用说,就是从兰州舶来的牛肉拉面也是宁夏最好吃的。在银川工作的人,如果说往五市走,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吴忠,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舌尖上的诱惑”。就生存本能讲,吴忠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在宁夏是首屈一指的,说白了,饮食好,人精神,无论大人小孩子,还是老人,一个红光满面,贼呱呱的。这主要得益于吴忠的清真美食和长期的饮食习惯。你想,泡一碗子盖碗茶,滋溜滋溜地咂上,干它半斤手抓,迭几碗羊肉小揪面,再不精神,那还不得给他三妈说去。其实,会吃是一种能力,它是吴忠人的聪明才智在餐桌上的充分展示。
吴忠人的性格有二重性,在山区兄弟面前,他们趾高气扬,优越感受很强,张口老山汉,闭口山狼。而在邻近的银川面前多少有几分自卑。实际上吴忠人不土不洋,反倒有点山。吴忠人口音属黄河流域的西声,说语气很夸张,用土话说就是“扎”,吴忠人称山区人“老山汉”,而山区人说吴忠人“扎回回”,意思是有点烧包。烧包是正常的,吴忠人精明,善于经商,他把钱赚了,财大气粗,当然有“扎”的本钱了。那不是人烧是钱烧。有钱就任性,一个人一般做不到富而不骄。吴忠人的扎具体表现在口头上就是语气夸张:“我的瓜三,鸡巴上挂镰刀一一耍悬悬呢。刚才在路上,要不是我一脚刹车,就和别宝马撞上了。你想想,两辆车共值二三两万,光修车费够你买几辆比亚迪呢”。吴忠人电话来了:“喂,你谁啥?”“旺哥,我是老四,你猫(看)你人成了啥了,不就有几个糟子(钱)么,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你在哪特特呢啥?我找你说个事。”“碎怂,有屁快放。你说,啥事?”“昂(我)奶奶介(今天)吃豆子,把牙杠掉……你先给我拿点子钱,我去给镶个牙。”“龟贼,你好好说,你婊子娃娃一天到晚日鬼编圏子的就木(没)个实话,我现在一接你电话,心上格抖抖的。你介(今)两天皮紧的是不?我给你爹说了,看把你尻子给你打肿呢不?你快果(给我)一面子浪克(去)”有人说,吴忠人还有一大特点____虚,就是虚头巴脑,擅长耍贼气,见了面热情得不得了。好我的兄弟呢,你回咋来啥,到了吴忠了我请你吃手抓,吃完了要是受不了了,再找个地方好好歇歇火。如果你客气地说,不能给你们添麻烦。吴忠人急了:“妈呦~
闹个么~ ,是多大点事。你看不起兄弟,说扎话呢,你哥是谁,你要是来了,木(没)钱,我贷上款也得招待你呢。”等你到了吴忠,给他打电话,吴忠人:“好我的哥呢,我这阵子还在外地,忙地跑趟子呢,啊呀,你看,咋这么不巧啥,哥你不常来,来了我又不在,”其实,按那手机的接通的声音你完全可以判断,他决不在外地。&
 在我看来,宁夏黄河灌区普遍文化底蕴不足,吴忠也不例外。在文化上,吴忠不伦不类,没有显出自己的特色。其实,吴忠真正形成特色的是餐饮文化。吴忠是一碗杂碎,这个杂碎远没有他们的羊杂有味,止多是杂。文化呢,找几个尕子戴上个白帽帽子表演点简单的响洋板、摇铃儿之类的舞蹈,用中卫人的话说:你看他那个傻爹,松头摇地当啷啷子地。至于花儿,根本无法与固原相比。吴忠的文化如果能像他们的清真美食一样做出味道做出特色,那个吴忠就美(mia)气咋咧。
&    &&
     中卫半仙
&&&中卫方言是最有特色的方言,说起来慢条斯理,而味道特别。说起中卫人,笑话太多,段子太多。其实,没有别的,大多集中在舌尖上。人们就觉得中卫人说话有意思,好玩。
  这不,中卫人来了。说是有个中卫老大娘,坐班车时提着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卖剩的两个鸡蛋。她一手拉着孙女,上车时只顾照顾孙女,司机关了车门将她的篮子夹在了车外,老太太大叫:“我的来(篮)子我的蛋!”老太太下车碰见一个亲戚,亲戚说:"啊呀,我说他们姨母呢,你来就来么,包包蛋蛋的,还提的是点心!俺们家要萨(啥)有萨(啥),你还废兀们大劲捞萨(啥)呢"。
  在宁夏,中卫方言非常独特,它与周边陕、甘、宁等诸多省份的地方话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甚至与同一省份的吴忠、银川都迥然不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卫话语汇里有不少常用词历史悠久,有的出于《诗经》、《周礼》、《说文》等典籍。中卫方言在表述上有时很夸张,稳准狠,说出来扎实,甚至有点损。带有元杂剧味道的还有“兀”的用法。这是个指示代词,指与说话者距离较远的人或物。如:兀个人是个贼逼么;他兀们个栽爹是个半仙么。&中卫方言中有许多经典词语:爹们、乱孙子、半仙、龟贼、搐鼻子骡子骚叫驴、给个颜色染大红、贼嘴狼牙、日鬼捣棒槌、瘸腿浪鸭子……等等。
&老师问:21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甲同学:你知道老师说萨?乙同学:阿不子(不知道)我谝不来。甲同学:你撩你闹滕气(傻气)。老师说蔑以后地社会,最缺地是萨?是牛逼地人、嚣张地人、有本事地人!!
若干年前,宁夏的大学的学子将《大话西游》中那段经典台词改用中卫方言来编辑,说出来让人喷饭。后来,我又略加修饰,全文如下:“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情感摆在爹们面前,爹们没有管三,直到有一天,当失去它的时候,后悔得爹们扣腔子,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也不过就兀们个么。要是给爹们再来一次的机会,爹们会对兀个丫头子说,小婊婊子,爹们就是喜欢你。如果非要在前面加一个期限的话,那爹们就给他捞(闹)上一万年算求了。”
&有个中卫人在银川见一小偷行窃,于是打电话报警:110,110,有人在做爱(案)!警察一听,急了:我们不是太平洋的警察,做爱的事不管!中卫人也急了:不是做爱,是做爱(案)!警察“咣”地一声挂了电话。
还有一个段子,说的是中卫的一个法官判案,大概内容如下:中卫县人民法院依法依法公开审理孙(sui)某强奸一案,现在开庭!
  来人(rei),把兀们个XX犯带上来。
  犯人带上后,法官继续宣读:"当前,正(zhei)值全国公(归)安机关严打整治阶段,阿(我)们中(zhui)卫社会治安总体良好,但是,本(备)月二十八号晚夕(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恶性强奸案。受害人麦(mia)兰(lai)春(chui
),独自回家,遭到孙(sui)某劫持,人家姑娘苦苦哀求,但是犯罪肺(分)子丧心病狂,疯(飞)狂做案爱(案)。X完了不说,还往里面灌沙子。
  被告人孙(sui)某,你知道你的行为给受害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吗?婊子娃娃,我一看你就不是兀个好东西。做案(爱)时,你头戴黑纱,腰挎宝剑,日你的贼妈的,你还装的是佐罗。狗日的,爹们枪毙你一百(bie)次都不解恨!
&&&&&&&&&&&&&&&&&&&&&&&&&&&&&&
网上有个宁夏方言版《蜡笔小新》,小新经过一家肉店,想打点子肉回去吃,他很有礼貌地对老板说:“大爹,你介(今)两天好着呢么。”老板说:“好着呢”。小新说:“大爹,有牛肉呢木(没)?”木(没)有。“大爹,有羊肉呢木(没)?”木(没)有”。“大爹,那么有土鸡呢木(没)?木(没)有。小新嘟嘟嚷嚷地说:你眊你闹个介啥松都木(没)有你还开店呢。老板一愣,等小新走远时,他反应过来了,跺着脚骂开了:“碎婊子儿的,惹地你爹们拿觉(脚)踏你呢。”二人一问一答全是中宁话。中宁话没中卫话夸张搞笑,但说出来更瓷实。
中宁人是宁夏人中最擅创业的,早年银川建筑行业的许多老板都是中宁人。但是中宁城的建设总不尽人意。大学同宿舍兄弟老七是中宁人,老三是青铜峡人,我们相处甚好。老三早年高考落榜后在中宁县城复读,因为他姥姥家在中宁。他说当年中宁县城土得像农村。夸张的是一大早街上就有驴三五成群地晃悠,更夸张的是有一天早上他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两头发情的驴公然在当街交配。关于往事的记忆,有时很温馨很浪漫,比如《外婆的澎湖湾》中,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如果让这个青铜峡人拍个《外婆的中宁县》,晨曦之下,大街之上,叫驴之下,草驴之上。还有一个看得入神的高考失意的复读生。那原生态的画面一旦定格,我想他姥姥不干,他大舅他二舅肯定也要拿那个扇驴的逼斗抽他。
中宁最著名的小吃是清炖土鸡、蒿子面。蒿子面我没兴趣,土鸡倒是清淡爽口。虽然用的都是退槽的蛋鸡,但味道极佳。吃饭穿衣量家当。在吃与喝上,中宁人显出了经济和朴实,不像有些地方的人,本来穷得精求打得炕皮响呢,就爱耍大。中宁人过红白喜事待客席不是流水席是总抬。我吃过的是八个碗。而且菜与米饭同时上。这个过程中不上酒。你吃完席后,有单设的酒场子,大家轮番上场划拳喝酒。这个稍有不妥,因为有的想喝三五杯的人是不好意思去喝。中宁人喝酒划拳,只有一个主意,赢你。别人喝酒三拳两胜把把清,中宁人不,拳划平就飘(扔)了,重划。输了不喝,等着你输了和你挑。挑输了,他再喝一杯压一下,叫拉一下,再输了靠一个,也叫单吊二万。如果你不按他的规矩,他不依。好我的你呢,你回咋快来啥,罢朝那么个,日厌死个人呢。在酒场上中宁人不服输,所谓一拉二靠玩的就是赌性,我要么穿绸子要么精尻子。这个,一般人玩不过中宁人。我们说中宁栽爹,其实,除了《蜡笔小新》里的那个小栽爹外,中宁人并不栽,恰恰相反,至少在酒场、商场你和中宁人斗是找栽。
中宁是中国枸杞之乡,因为有了枸杞,这块土地阳气升腾。中宁人说,昂(俺)们中宁的枸杞子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人女人都吃了床受不了。就算床结实,邻居受不了。有人说,那稻麦玉米别种了,全种成枸杞。中宁人说,那你不是胡喧呢,你想地好是能受了呢?我想早年中宁街上一大早毛驴情不自禁,大概也与枸杞有关。中宁的枸杞和枸杞酒名扬天下,成为宁夏人对外的馈赠上品。枸杞酒不但上央视,而且由成龙大哥代言。但是,我在某枸杞园看到一个关于中宁枸杞的传说,说王母娘娘下凡中宁,看见一对母女,“女儿”正追打“老娘”。十分不解。上前一问,才知道年轻女子是娘,年老的是她女儿。年轻女人说枸杞美容,吃了年轻,自己坚持吃枸杞,显得年轻,而女儿不吃枸杞,所以老成那样。为此老娘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女儿。这个传说太附会太滑稽,也暴露了企业在文化包装上的苍白。
中宁大概是一个真正藏富于民的地方。如果你开车在中午街上,车挤过一骑自行车的中宁老汉,千万不要出言不逊。要知道你开的车值不了几个钱,甚至还有没还完的车贷。老汉去银行打理他的存款,你那辆车不过是他个把月的存款利息。
中宁的红枸杞红遍了中国,但中宁人却低调内敛,县城朴素依旧,乡村本色依然。
&&&&&&&&&&&&&&&&&&&&&&&&&&&&&&&&&&
永宁大姨爹
&&在川区人中,我还比较喜欢与永宁人打交道,永宁人比较实在。永宁男人说话嘴里老不干不净,称呼你时不叫名字,而是“曹”、“尕子”、“婊仄"等。这个你不要太较真,这只是一种表达习惯,其实有口无心。永宁人说话稳当、扎实,就和他们做人做事一样。当年大学毕业到部队,一永宁的老兄常和我们几个单身下棋打扑克。这位老兄是个粗人,耿直之人,论职级人家是领导,但是他和我没大没小地开玩笑。我这人适应环境较快,虽然是舞文弄墨之人,但是,在那种环境下,我不装清高,不装斯文,我本来就是泥腿子出身,你俗,我比你还俗。只要与他们打成一片,一起穷开心,何必表现的与大家格格不入。我们常常打扑克,输了做俯卧撑。他大咧随意,我呢,有时也有点忘乎所以,边玩边胡咧咧,相互贬损恶搞,自然也不着调,偶尔也把不住稀稠,有言过之处。因为我娶了永宁媳妇,他沾我便宜,叫我女婿尕子。我说,我是你们永宁姑爷。有次斗嘴时我话说得过了,叫了人家的外号,好像还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老兄可能这时想起,自己大小衔职比你高,怎能这么说。急了:“妈的个逼,木文化!”这句话把一起打牌的同事听笑了。他们笑这个几乎是单位最没文化的人以“木文化”骂最有文化的人。话出口后我知道自己失口,但是,那时也年轻,也不尿人,我把扑克一砸:妈了个逼,爹们不耍求了。
最近,挑担的女儿成家了,女婿尕子是地道永宁人,过年拜年叫我姨爹,尤其这爹字叫得瓷实,不像盐池人说这话后一了用轻声,叫“姨滴”,而永宁人叫“姨爹--”尾音拖得相对长点。这让我联想起姨妈,还有她大姐一一大姨妈。永宁人对中年长辈的统称就是姨爹姨妈,相当于大叔大妈。老闵老了,我已从当年的永宁女婿尕子晋级为永宁姨爹了。
永宁人喝酒量大,酒风彪悍,三拳两胜一排排子,龟输龟喝,鳖输了鳖喝。如果划平了,永宁人申请“砸是(上)?”结果一砸,输了。于是滋溜滋溜全喝了。嘴上还不往地念叨:日他妈的,堂(他)们爷爷要不是出错拳,不就给他闹是(上)了,满满六杯,喝进去,闹(那)是个啥数数字。你若要求给他代一杯,他绝对不干。说“输了就给别记喝么,不喝,你还学个驴叫唤呢。干的不过,再来六个!”
永宁人在人情上相对淡点,大概如基督所说的,既不热情也不冷漠。这一点至少不虚。比如你去他家,如果关系一般,你小坐一会要走,他几乎不挽留:堂(他)们姨爹,你好是走涅(呢)?偌若关系好想留你,则说:“我说堂(他)们姨爹呢,你猫你日急慌忙地,像是麦(mia)穗子掉到田里了。你快神(住)求合(下),我让昂(我)婆姨炒是丝子菜,我哥俩好好喝是(上)几杯。”“哎,不了,不了,下次来再喝,一个年过的,天天醉,喝的堂(他)们姨母逼叽逼囊的。我那个婆姨,你好是不知道,歪的很,那不敢惹,惹西(下)了也是我的个半碗子米特(汤)。”“哎,我说你这个日囊松,别记说,打到的婆姨揉到的面。女人么,哪那么多求毛病,我看还是逼头(斗)挨的少了。”
&&&&&&&&&&&&&&&&&&&&&&&&&&
&同心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宁夏的革命老区。同心是一块焦渴的西北旱塬,这里因严重缺水而贫困,被联合国定为全球22个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然而,同心也是块热情的土地。一代又一代同心人在这里生生不息,创造着光荣与梦想。早年,靠天吃饭的同心人闲来靠抓发菜、挖甘草谋生。同心人勤劳聪慧,务实苦干。人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同心人把自己的精明全用在经商,用在发家过日子上。改革开放初期,同心韦州、下马关一些农民率先走出山门,闯广东、上云南,长途贩销发菜、皮毛、羊绒、甘草等土特产,倒卖布料、电子产品等,村民们因此发了家,成为当地的第一拨“万元户”。他们搬出了山沟,在公路两旁盖起了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和一栋栋气派的小洋楼,形成的新村落被当地人称为“广州村”。无数人竞相效仿,全民皆商的景观使同心成了名副其实的旱码头,“同心人有钱”的说法从那时起广传四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同心县城灰土土的,但是,同心人的腰包却是鼓鼓的。那时骑摩托是件很时尚的事,许多地方只有乡镇干部才可能骑。所谓骑着摩托捎着羊,村村都有丈母娘。然而,同心县城大街小巷到处是“老幸福”。骑摩托的不仅有捎着对象的年轻男女,还有捎着羊皮、山货的老头老太太,在同心,八岁的孩子都会骑摩托车,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尕的意思是小,如尕娃尕妹尕老汉,但我觉得尕字里还有一种可爱的调皮的坏的意味。我们先看看这两个尕老汉。老马和老丁在集上见了面,老马张口便说“哎,你这个老不死的,家(近)两天总好着呢么?田里的庄稼都闹窝严了?”老丁说:“好着呢,总说你的好么,你孙子也乖着呢?”老马说:“感谢真主,都乖着呢”。老丁说:“看你戴的是牛逼帽子(鸭舌帽)黑墨(mia)镜,那是牛求插到羊逼里——又牛气又洋气。”老马说:“你猫你,骑的是电蹦子,捎的是龟孙子,满面红光的,能地甩腿子呢。最近,不知道有啥好生意呢”。老丁说“你咋说了是,今年的羊绒生意不好,这个甘草生意好,我们俩麦算一下,改天到盐池跌上他一车,那是个啥账算呢。”老马说:“你胡喧呢么,我也就做个小本生意,没那个金刚钻,不揽那个瓷器活。先不扯闹(那)些木(用)的,说点正事”。老丁转身对旁边的小尕子说:“尕子,把你的羊皮拿过来。”小尕子把羊皮拿过来。老丁说:“老马,这是我们村上老哈的尕子,上个主麻日老哈不是给丫头订婚呢么,宰了个四十多斤的个大绵羯羊,这张皮子可是攒劲地很,你给出个价收了。”“拿我促(瞅)个下,哦,这张皮子板不错,毛质差了点”。“你罢光找毛病,照实说。”说着丁老汉把羊皮往手上一搭,给老马示意了一下,老马把手伸过去开始捏麻雀。“我出这么个,你看咋活地?”“哎,我说你这个老贼,你猫你五巴连地就出这个价?你克(去)求地远远的,闹个价你跌倒拾了克(去)”;“咋咧,这还不行?那么,这么个?”“不行,你好好说”;“哎呀,你这人咋这么婆烦。好了好了,我呷(吃)个亏,这么个,你看咋说?”“啥也不说,这么个再加上这么个。这个家我当了。”“唉,行行行,遇上你这个老宰货了,我有求的脾气呢。”“你快把尕(给)那么个说了,回去偷着笑克(去)吧”。
曾几何时,同心贩毒犯罪十分猖獗,并被列为国家级贩毒重灾区,同心县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中国三大毒品集散地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受暴利驱使,一部分在外经商的同心人开始染指毒品,有的人从刚开始的给当地毒品贩子当马仔,到后来成为大毒贩,逐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昔日红火富足的“广州村”如今变得空旷和凄凉。同心这块苦瘠的土地不长庄稼,却长出了大毒瘤,给这里的老百姓制造了一场比缺水和贫困更可怕的灾难。毒品让同心成为“痛心”。同心县下马关一家三个儿子前赴后继到云南贩毒,大儿媳也到云南“倒包包”,他们都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这个村400多户人家,因贩毒被判刑120多人,13人被处极刑。同心曾出了个西北大毒枭,他参与的贩毒案件达到了28起,毒品重量达204.6公斤,累计毒资810余万元,涉及全国12省区105人。日国际禁毒日,这个大毒枭走上了断头台。
&因为留守妇女多,有的村被当地群众称为“寡妇村”。在同心的许多农村,当你向主妇打听“姐姐,恁家掌柜的干啥克(去)了?”女人们大都回答说“打工克(去)了”。有的男人确实到城里打工去了。而有些男人所谓的“打工”,不是在监狱里服刑,就是在戒毒所里劳教,还有一部分人正奔走在贩毒的路上。那里的女人们守寡分为两种,即死寡和活寡。死寡是丈夫因贩毒被枪毙了。活寡一种是丈夫正在监狱服刑;另一种是丈夫在外贩毒,几年不回一次家,有的贩毒发了财,就在外面找个小老婆,过起了小日子,几年回一次家。
同心出高官在宁夏是不争的事实,首先说明同心人能干。其次,正如同心的县名一样,同心人有坚不可摧的凝聚力,是谓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同心方言语气重,我们常听到的同心普通话有瓮瓮尾音,字句铿锵,掷地有声,有一种让人信赖的踏实感和亲近感。做生意需要活套,同心人精明,能说会道,能喧能溜,说的比唱得好听。那个说快板的著名回族笑星马占云,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可真是说得比唱得好。当然,当少数同心人将这种机敏与抱团用在贩毒上也有点恐怖,当年同心流传“下云南,上前线(东部),一来一去几十万,杀了脑袋也情愿”的说法,甚至出现了“杀了老子儿子干,杀了丈夫妻子干”的家族性贩毒现象。2009年同心县甩掉了十年的“毒帽子”,但是,无论吸毒还是贩毒人中,同心在全均在榜首,对同心人民而言,反毒这场人民战争仍然任重道远。
&据说当年那个大毒枭临刑前唱了自己作词的《河洲刀子》(说句心里话),表达了深深的悔改。歌词中有:
&染上了那个白易卜劣斯(魔鬼)
&把阿妈的心伤
&全家人活的难肠
&没听老人话的下场
&十股子眼泪九股子淌
&听我一句劝
&别染上海洛因烟
&黑狗来把你撕成片
&连老鸦(WA)都把眼睛剜
重温这充满悲情与忏悔的诉说,我们或许更能深刻地认识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毒品能把人带上不归路,但是勤劳吃苦、守法经商会把同心人引向奔小康的幸福快车道。相信同心人会知耻而后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eadow怎么玩看不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