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丧尸电影,丧尸的城市,是看不见的,鬼魅游荡,无灯光的城市,上面是核武器地带,留在此处有好处没,

Access denied | www.qiaixs.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qiaixs.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fc76cca-ua98).【科普知识】传染病(任何时候,传染病杀死的人都要比战争直接杀死的人多)-健康养生-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71|回复: 8
【科普知识】传染病(任何时候,传染病杀死的人都要比战争直接杀死的人多)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対挀栀甀án rǎn bìng]
本词条介绍的是传染病(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更多含义,请参阅传染病(多义词)。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亦可透过饮水、食物、空气或其他载体(vector)而散布。
流行病学特征
感染后免疫
目的与方法
消毒的种类
8消毒效果检查
10致病状况
世界主要致死传染病概况
11法定传染病
12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乙类二十六种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人畜共通传染病
13报告时限
14预防措施
预防性措施
15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病因不明产生恐慌
人口骤减危及生存
严重减员影响战斗力
促进了公共卫生事和医学发展
16控制与消灭
疾病的控制谱
选择消灭病种的基本原则
17气候变化影响
感染病是一种经过医学实证,由病原性的微生物之存在或其活动引起,可对宿主伤害或损坏正常其生理功能的人类或其他物种之疾病。而一个引起感染症的病原,可引发感染的能力在流行病学中特称为感染力。此外,感染症也不可和感染混淆,两者并非同义词,因为感染未必会引发疾病症状或宿主不适。[1]在无限多种类且仍在逐渐产生变异的微生物中,只有极少数能够对健康个体产生疾病。感染症的引发事实上不仅肇因于病原的介入,同时也受到宿主防御影响,前者除了可导致患者生理不正常运作,但有时却是感染者本身的防御机制反应所致,因此一个疾病的表现和严重程度是同时建构于病原和宿主本身两方面。因此依照宿主本身的防御力,这些病原又可进一步归纳为主要病原或伺机性病原。多数感染症不会造成患者死亡,而致病之微生物最终通常会屈服于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被清除或潜伏在宿主体内。这个过程需要免疫机制的参与以杀死或减低病原的活性。但免疫系统对微生物作出的反应常常(但并非全然)是疾病症状的来源,例如发烧、发炎反应、流鼻涕、咳嗽、化脓等,有时这种症状对患者的伤害远大于病原本身的直接伤害。此外,感染疾病、带原或是注射疫苗,甚至是受到结构相似之生物体或非生物,都可能藉以得到抗体而产生对特定病原的免疫力。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可以按病原体分类,也可以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人群(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螺旋体、原虫等。(不包括真菌)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
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
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 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 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可分为下几种感染现象。
1.再感染 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 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3.复发 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
4.再燃 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见于伤寒。
流行疾病 病原体 发病季节
1.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秋 夏
2.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冬 春
3.血吸虫病 血吸虫 夏 秋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 冬 春
5.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 秋 冬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入侵机体,突破防御功能,生长、繁殖,引起病理生理变化。
1·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有些传染病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2·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一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感染。常于血吸虫和钩虫病等。
3·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较少见。
4·重叠感染(super infection)人体在被一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临床多见,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5·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1·清除病原体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侵袭力(invasiveness)
2·毒力(virulence)
3·数量(quantity)
4·变异性(vairability)
传染病传播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在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即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其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病程的各个时期,病人的传染源作用不同,这主要与病种、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病人与周围人群接触的程度及频率有关。如多数传染病病人在有临床症状时能排出大量病原体,威胁周围人群,是重要的传染源。但有些病人如百日咳患者,在卡他期排出病原体较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在痉咳期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明显减少,传染性也逐渐减退。又如,乙型肝炎病人在潜伏期末才具有传染性。
一般说来,病人在恢复期不再是传染源,但某些传染病(伤寒、白喉)的恢复期病人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病原体,继续起传染源的作用。
病原携带者指已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携带者有病后携带者和所谓健康携带者两种。前者指临床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但继续排出病原体的个体。这种携带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少数个体携带时间较长,个别的可延续多年,如慢性伤寒带菌者。所谓健康携带者无疾病既往史,但用检验方法可查明其排出物带病原体。这种人携带病原体的时间一般是短暂的。
病动物也是人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人被患病动物(如狂犬病、鼠咬热病兽)咬伤或接触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而被感染。
人和动物可患同一种病,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相同。如患狂犬病的狗可出现攻击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成为该病的传染源之一,而人患此病后临床表现为恐水症,不再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在传染给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所行经的途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由于生物性的致病原于人体外可存活的时间不一,存在人体内的位置、活动方式都有不同,都影响了一个感染症如何传染的过程。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类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须具备可传染的性质,每一种传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传播方式,例如透过呼吸的路径,某些细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层的型态变化,刺激神经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喷嚏等症状,藉此重回空气等待下一个宿主将其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则是引起消化系统异常,像是腹泻或呕吐,并随着排出物散布在各处。透过这些方式,复制的病原随患者的活动范围可大量散播。
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有些病原体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有时亦与飞沫传染混称。空气净化喷雾以植物源生物制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意大利黑杨、山刺槐、粉花苦楝等植物中精炼萃取其有效成份倍半萜多酯类、醇类化合物,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消毒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60分钟内杀灭率高达99.9%。喷洒于空气中可避免各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T. gondii),于已开发国家也可能发生。有时,某些生物因体表组织构造不足以保护个体,可能因接触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况下在人类族群中不会发生这种特例。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此类传染病较常发生在学校、军队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场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致。
性传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藉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因此属于接触传染的一种,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状况甚为严重,医学中有时会独立探讨。通常主要感染原为细菌或病毒,藉由直接接触生殖器的黏膜组织、精液、阴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肠所携带之病原,传递至性伴侣导致感染。若这些部位存有伤口,则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带至全身各处。
垂直传染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拉丁文以“in utero”表示“在子宫”的一种传染形式,通常透过此种传染方式感染胎儿之疾病病原体,多以病毒、和活动力高的小型寄生虫为主,可以经由血液输送,或是具备穿过组织或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过胎盘在母子体内传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虽较罕见于垂直感染,但是梅毒螺旋体可在分娩过程,由于胎儿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触到母体阴道受感染之黏膜组织而染病;且有少数情况则是在哺乳时透过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儿。后两种路径也都属于垂直感染的范畴。
主要透过血液、伤口的感染方式,将疾病传递至另一个个体身上的过程即血液传染。常见于医疗使用注射器材、输血技术之疏失,因此许多医疗院所要求相关医疗程序之施行,必须经过多重、多人的确认以免伤害患者,于捐血、输血时,也针对捐赠者和接受者进一步检验相关生理状况,减低此类感染的风险,但由于毒品的使用,共享针头的情况可造成难以预防的感染,尤其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更加困难。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空气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水,饮食传播)
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生物媒介等传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等(接触传播)
性传染病: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诊断主要根据病历纪录理学检查以及摄影图像(例如X光)但感染
症最主要的诊断工具还是微生物培养,在培养基中提供适当物质,并置入患者检体样本培养,常用来诊断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的细菌性感染。部分病媒无法被人工培养,尤其是多数病毒和钩端螺旋体。过去已发展出利用血清学标记物检查患者,甚至包括运用抗体作为检查方式之一。更新的技术可直接使用血液或分泌物中所含病毒或病原相关蛋白质等.作聚合酶连锁反应,不仅检验速度快,准确率亦大幅提升。
过去根据柯霍氏法则的验证程序,可以大致确认疾病的病原是否具有传染性,这个法则成功地验证结核分支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但有许多情况下这个法则无法如期运作。
确认流行范围
流行病学的发展对族群中的疾病研究也相当重要,当传染病爆发时,必需仔细分细事件为偶发性(sporadic)、地方病、流行病、大流行,以利医疗团队、公共卫生部门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目的与方法
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消毒的种类
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8消毒效果检查
目前检测多仍采用一些条件致病菌为间接指标。肠道传染病以大肠杆菌为指标,呼吸道传染病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指标。肝炎病毒近年表面抗原,DNA聚合酶以及电镜观察,甲肝病毒分离等为指标。如消毒前后均未检出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则可以消毒后自然菌总数率低的百分率评价,消毒后自然菌总数下降80%以上为效果良好,降低70%为较好。减少60%以上为一般,减少60%以下为不合格。
具体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当检验结果为阳性,必需尽快了解该种病原性的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度或是抗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以决定对患者施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依据抗药型(antibiogram)给予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式,可减少广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的使用,进而减少可能产生之抗药性。
10致病状况
世界主要致死传染病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搜集全球死亡数据,以下表列为2002年世界主要致死疾病,这些疾病都造成至少10万人死亡,1993年数据随表附加以兹参考。需特别注意表中前三名致死单一疾病分别是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尽管几乎所有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案例皆逐步减少,但死于爱滋者却以四倍成长,而百日咳、小儿麻痹、白喉、麻疹和破伤风等儿童疾病,此外儿童也在腹泻、下呼吸道感染中占很大的百分比。
排名& && && && && && &死因& && && && && && &2002年死亡百万人数& && && && && &占所有死亡%& && &&&1993年死亡百万人数& && && &&&1993年排名
无& && && && &&&所有感染症①& && && && && && & 14.7& && && && && && && && && && && && &&&25.9& && && && && && && && &16.4& && && && && && && && && && &&&32.2%
1& && && && && &下呼吸道感染& && && && && && && & 3.9& && && && && && && && && && && && && & 6.9& && && && && && && && &&&4.1& && && && && && && && && && && &&&1
2& && && && && && && & 艾滋病& && && && && && && && &&&2.8& && && && && && && && && && && && && & 4.9& && && && && && && && &&&0.7& && && && && && && && && && && &&&7
3& && && && && && && & 肠胃炎②& && && && && && && & 1.8& && && && && && && && && && && && && &&&3.2& && && && && && && && &&&3.0& && && && && && && && && && && &&&2
4& && && && && && && &&&结核&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2.7& && && && && && && && &&&2.7& && && && && && && && && && && &&&3
5& && && && && && && &&&疟疾&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2.2& && && && && && && && &&&2.0& && && && && && && && && && && &&&4
6& && && && && && && &&&麻疹& && && && && && && && && & 0.6& && && && && && && && && && && && && &&&1.1& && && && && && && && &&&1.1& && && && && && && && && && && &&&5
7& && && && && && && &百日咳& && && && && && && && &&&0.29& && && && && && && && && && && && && & 0.5& && && && && && && && & 0.36& && && && && && && && && && && & 7
8& && && && && && && &破伤风& && && && && && && && &&&0.21& && && && && && && && && && && && && & 0.4& && && && && && && && & 0.15& && && && && && && && && && && &12
9& && && && && && && &脑膜炎& && && && && && && && &&&0.17& && && && && && && && && && && && && & 0.3& && && && && && && && & 0.25& && && && && && && && && && && &&&8
10& && && && && && &&&梅毒& && && && && && && && && &&&0.16& && && && && && && && && && && && && & 0.3& && && && && && && && & 0.19& && && && && && && && && && && & 11
11& && && && && &&&B型肝炎& && && && && && && && &&&0.10& && && && && && && && && && && && && & 0.2& && && && && && && && &&&0.93& && && && && && && && && && && & 6
12-17& &&&六种热带疾病③& && && && && && && &0.13& && && && && && && && && && && && && & 0.2& && && && && && && && &&&0.53& && && && && && && && &9,10, 16-18
①下呼吸道感染包含许多种肺炎、流行性感冒和支气管炎。
②造成肠胃炎的生物有许多种,包含霍乱、肉毒杆菌、大肠杆菌等等。
③六大热带疾病包含:查格斯氏病、登革热、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症、蟠尾丝虫症、血吸虫病和锥虫病。
④其它死因包含母体和出生状况(5.2%)、营养缺乏(0.9%)、非传染因素(58.8%)和伤残(9.1%)
当一个传染性疾病影响到一个广大的地理区域,就称为大流行,中文惯称瘟疫。除可造成死亡、摧毁城市、政治、国家、瓦解文明,甚至可以歼灭族群、物种,若人类有幸得以控制疫情,则可能更加健全医疗质量、改革制度,进而提升人类福祉。
有时微生物和宿主和谐共生共存或互不侵犯,常见于热带地区发源之病毒、某些昆虫、猿、猴或其它物种,由于两方在平衡中共同演化,通常宿主已具备相当程度之抵抗力,同时这些微生物也演化出更有力的致病能力,但当这些微生物由长期共同演化的物种传染至其它毫无抵抗能力之物种时,可能会产生疾病,却对原先共存之物种不造成实质影响,尤其当转移的物种之间基因表现相似度越高,生物体内的辨识能力也较相似,此时受感染的机会也会大幅提升。换句话说,对于新接触微生物的物种若因此染病,则这个微生物对新的宿主而言是一种病原,对于原先共存之物种,这种微生物不造成疾病,则不为其病原。多数人类新兴传染病及其传播都与人为活动有关,由于环境受到改变,某些区域性的微生物可藉此取得新的生态平衡,甚至引发大流行。
病原毒力和传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而且也深深影响着病原的长期演化,由于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共同演化出新病原需要时间,在一般情况下,病原要找上先锋的攻击目标并非易事,通常需要直接地破坏环境平衡,或是藉生态变化,引发物种迁徙,甚至人为消灭之病原,可由实验室演化后释出。通常首次流行时,由于医疗、公共卫生经验不足,死亡率将最为严重,但若是快速致死的疾病,宿主很可能在病原开始蔓延之前死亡,而毒力对宿主生理运作的改变,也将影响传播的结果,例如呼吸道感染可促使患者将病原咳至空气散布,霍乱则可藉由爆炸性的腹泻增加分布的面积。
11法定传染病
由于已知传染性疾病中,部分可对人类造成重度伤害,或是可能引发大流行,许多国家因此借用政府的公权力,协助医疗体系严密监控这类疾病的发生及后续发展,避免疫情扩大,这些传染病特称为法定传染病,在相关法律下,通常医师有义务依照疾病分级,在指定的时间内或以规范的流程对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通报。
12分类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乙类二十六种传染病
破麻布,百钩悬;
  (破伤风、麻疹、布鲁氏菌病、百日咳、钩端螺旋体)
  飞禽集合吸脑肝。
  (非典、禽流感、流脑脊髓膜炎、结核、血吸虫、乙脑、乙肝)
  灰犬热,红梅寒,
  (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梅毒、伤寒、副伤寒)
  白米登临艾滋坛。
  (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淋病、AIDS、炭疽)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人畜共通传染病
人畜共通传染病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类或由人类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中,该词汇多来自希腊文,由表示动物的“zoon”加上代表疾病的“nosos”,两词融合为一,这一类传染病当中有许多会造成患者严重的生理变化。
多数人类史前史都经历采集渔猎(hunter-gatherers)的过程,这些部落个体数少,也少和其他聚落接触,因此建基于缺乏相对应免疫力的流行病或大流行病,就会在部落交流或战争发生时造成悲剧。就生物学的观点,为了延续后代生存,生物性的病原必须演化成慢性感染症,与宿主共存较长的时间,或是在自然界有人类以外的储存宿主(reservoir)以利其他动物经过时借机传播开来,但事实上有些疾病对人类而言只是偶然不幸,而人类在某些情况下仅是终端宿主(dead-end host),亦即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或可完成繁衍,或无法走过完整的生活史而存于体内,却无法再传染给其他个体,这类情况发生在如狂犬病、炭疽、兔热症、西尼罗河病毒等等疾病,因此可推论,有些疾病仅在人类与动物之间共通,却不成为流行病。
许多疾病,甚至包括流行病,都起于人畜共通的特性,要分别哪些疾病从动物传演化成可以感染人类并不简单,但有证据显示麻疹、天花、流行性感冒、白喉等皆是如此。而艾滋病、感冒和结核也都来自人类以外的物种。今日人畜通病已在国际间引起密切关注,因为它们通常是过去未被发现的疾病,或是毒力在演化过程中增强,或偶然传入不具对抗该疾病之免疫力的族群或物种,主要产生感染物种范围变化的因素为人与野生物种的接触。
1918年,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一支,因遗传物质不稳定的特性不断变异、重组基因,终于引发全球西班牙流行性感冒,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1999年,西尼罗河病毒由非洲传入美国纽约市,在3年内散布到全美国内。
1999年,马来半岛爆发立百病毒,乃是起于猪圈受到野生蝙蝠携带的病毒影响,并在猪只体内继续变化,由于猪只在遗传学中的地位与人类更接近,终于感染了当地农民,并造成105人死亡。
2002年,中国广东爆发非典型肺炎,今日称SARS,乃是由蝙蝠传入人类物种。
21世纪初许多科学家更担心禽流感会透过变异影响人类,却因人类族群多无相对应的抵御能力,而可能成为人类的浩劫。由于禽流感可以感染猪只和鸟类,若目前已存在之人猪共通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一只猪,并且交换病毒组成,将有机会使原本不具感染人类能力的病毒,成为人类的威胁。
13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防小儿春季传染病的食疗法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2]
14预防措施
根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预防性措施
控制传染病最高效的方式在于防控,由于在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乏任何一个都无法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对于传染病预防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1. 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 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在出生后进行的计划免疫,对于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3]
防小儿春季传染病的食疗法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 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4]
3.勤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以下情况时应要洗手:
(1)在接触眼、口及鼻前;
(2)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或咳嗽后;
(3)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或门柄后;
(4)处理食物及进食前;及如厕后。
正确洗手步骤:
(1)开水后洗涤双手。
(2)加入皂液,用手擦出泡沫。
(3)用最少二十秒时间洗擦手指、指甲四周、手掌和手背,洗擦时无须冲水。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可以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关上水源,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5]
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从病人的角度来讲,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1.早发现、早诊断:健全初级保健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普及群众的卫生常识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关键。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此外,年龄、职业和季节特征往往对早期诊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2.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
15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综观历史上发生的瘟疫,除直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外,还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后果和影响。
病因不明产生恐慌
瘟疫往往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公元前430~前427年的雅典瘟疫,使城中的人们生活在噩梦之中。1665年伦敦的鼠疫,病因一时不明,更加重了疫情的神秘、恐怖色彩,许多无辜者被指控传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众处死;猫也被当作瘟疫之源而被赶尽杀绝,老鼠泛滥,结果鼠疫更加肆虐,社会濒临崩溃。
人口骤减危及生存
公元前430~前427年的瘟疫,使曾两次领导希腊战胜波斯的雅典就此衰败。公元21~1266年间横行的瘟疫,最终加速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的衰落。
年的天花大流行,是拥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境内)消失的重要原因。殖民者故意传播的天花病毒,令北美几个原有百万人口的印第安部落骤减至几千人或完全灭绝。
严重减员影响战斗力
1812年,拿破仑50万大军入侵俄国,1年后败退时仅剩3000余人,其中,因感染伤寒和痢疾而死亡的官兵远比战死的要多得多。二战期间,疟疾曾在盟军中流行,致使大量的士兵死亡或丧失战斗力。
促进了公共卫生事和医学发展
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迫使人们注意水源、食品、环境等的卫生状况,促成了公共卫生学的建立,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重新考虑城市规划,用几何布局和拓宽街道来改善过于拥挤纷杂的旧城。此间,约翰·斯诺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的医学调查,开创了早期的流行病学工作。[2]
16控制与消灭
疾病的控制谱
各种传染病因其特异的流行环节、特征及不同的外界环境,因而它们的预防目标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目前,绝大多数传染病只能以控制发病与防制流行为目标。极少数疾病由于条件成熟,措施有效,可以达到消除的要求。极个别的疾病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在世界各国协同努力下,可以达到消灭的目标。传染病的预防从控制到消除再到消灭在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上所显示的差异,称为疾病的控制谱(spectrum of disease control)。为了预防疾病,促进人类健康,人们期望对目前不易控制的疾病逐步得到控制,在此基础上才能迈向消除,最终才能达到消灭的目标。这个过程既是人类美好的理想,也是极其艰巨的历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有赖于科学进步,其中也包括流行病学的进步及有关条件的准备。
控制(control)是指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或)现患率。有些疾病的控制效果明显,对策与措施一旦实施,发病率下降显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对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对麻疹,改善饮水供应对慢性水型伤寒流行。也有些疾病或由于流行环境复杂,或现阶段尚缺少有效对策与措施,故即使采取措施,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尚有不少疾病属于此种情况。
消除(elimination)是指在一个地区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与措施,使某种传染病消失。此地区的范围可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大洲,但并非全球。就预防观点看,消除疾病在质量要求上远非如同消灭那样严格,例如,WHO于1989年宣布到1995年全球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它只要求从此不再出现新生儿破伤风患者,但不要求把外界环境中的破伤风芽孢完全消除。又如,美国于1978年提出“消灭本土麻疹”。所谓“本土麻疹”是指只限于美国国内发生的麻疹,不包括从国外传入的麻疹。即使如此,美国本土麻诊至今尚未消灭。但美国本土麻诊的发病率确已明显下降。
消灭(eradication)是指某传染病的传播自消灭之日起永远终止,并达到全球所有国家永不再发生该种传染病。消灭不仅指临床症状的病例,而且也将可作为传染源的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以及存在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均包括在内,此外还需达到即使不再进行预防接种或采取其他任何预防措施,再也不会遭受该病的危害。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被认为该传染病已经消灭。在目前达到消灭要求的只有天花一个病种。由此可见,与消除的要求相比,消灭的要求更为严格。
有人将消除与消灭两个术语相混淆,常常把消除当成消灭的同义词。严格地讲,在术语的概念上是错误的。
选择消灭病种的基本原则
消灭疾病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良好意愿,但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把任何疾病都当成被消灭的对象。怎样才能把一种病选作疾病的消灭对象?首先,该病在科学上存在着消灭的可行性;其次,国家有消灭该病的意向和相应的措施;第三,公众对该病有较强的灭病意识,并积极支持或参与灭病计划。这三条原则是相互联系的,三者不可缺一。
所谓科学上具有灭病的可行性,简言之,必须在认识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基础上掌握该病流行病学上的薄弱环节,在与它作斗争中“有机可乘”。例如,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源仅限于人类,没有带病原体的动物宿主,同时也没有无症状病原携带者;而另一些病,既有人类传染源,又有动物宿主,甚至还有病原携带者。两者相比,显然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前者较易,后者较难。也就是说,前者在流行病学上存在着薄弱环节,有机可乘,较容易消灭,后者尚“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国家对该病是否有消灭意向,主要取决于政府对该病的危害性的认识,消灭疾病的预期花费的承受力和可能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和对疾病消灭以后效益的估量。
群众对消灭疾病是否支持,与群众所遭受该疾病的危害程度、自我保健意识、文化与卫生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关。此外,疾病的危害程度,对唤起公众的灭病意识也很有作用。
消灭疾病在科学上的可行性是长期以来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中特别是在1977年取得全球消灭天花的伟大成就以后,更加认识到,只有在加强流行病学及相关学科对传染病的研究,在切实掌握该病的流行规律、控制与消灭的有效措施以后,人们才能抓住疾病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达到较好的灭病效果。
17气候变化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虫媒的地区分布,增加虫媒繁殖速度与侵袭力和缩短病原体的外潜伏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和其它虫媒病毒性疾病。[6]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精彩图册(6张)
1.&&&Infectious disease.&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5.
2.&&历史上重大传染病及应对措施&&.中国网 [引用日期] .
3.&&杨绍基,任红主编 .《传染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
4.&&预防春季传染病要常开窗通风&&.疾康网 [引用日期] .
5.&&传染病基本知识&&.生物界 . [引用日期] .
6.&&气候变化将导致传染病大爆发& &.搜狐绿色 [引用日期] .
词条标签:
生物生物学病毒 传染 , 病原体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甲类传染病
鼠疫& & & & -& & & & 霍乱
乙类传染病
非典& & & & -& & &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艾滋病& & & & -& & & &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 & & -& & & &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 & & -& & & &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 & & -& & & & 登革热
炭疽& & & & -& & & &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 & & -& & & & 伤寒
副伤寒& & & & -& & &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 & & -& & & &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 & & -& & & &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 & & -& & & & 淋病
梅毒& & & & -& & & &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 & & -& & & & 疟疾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 & & -& & & &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 & & -& & & & 红眼病
麻风病& & & & -& & & &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 & & -& & & & 感染性腹泻
黑热病& & & & -& & & & 包虫病
浏览次数:769617次
编辑次数:106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昨天
创建者:六耳银狐
词条贡献榜
突出贡献者:
princeshiny& & & &
辛勤贡献者:
昕升& & & &
做你的熊猫_L& & & &
cherryxjh& & & &
liang_songchun& & & &
神鹰的天空& & & &
百科消息:
关于感恩节你不得不知的冷知识
百科任务:我的百科我做主
答问题获刮刮卡,大奖等你拿
导师计划,手把手教你编词条
传照片玩拼图,免费换单反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传染病一般指传染病(2011年美国科幻电影),更多含义请参阅 传染病(多义词) 。
《传染病》是由执导《罗汉》系列的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该片,这部电影阵容极其强大:马特·达蒙、裘德·洛、凯特·温丝莱特、玛丽昂·歌迪亚,影片讲述了一种致命病毒席卷全球,玛丽昂·歌迪亚饰演的研究员在美国和中国香港来回跑路寻求破解该病毒的疫苗,有趣的是,格温妮丝·帕特洛在影片出场不到几个小时就“挂”了,成为了少数大牌龙套之一
《传染病》主要人物
‥堀汢斯(马特·达蒙 饰)& & & & ‥阿伦(裘德·洛 饰)
‥Dr. Erin Mears(凯特·温斯莱特 饰)& & & & ‥贝丝(格温妮斯·帕特洛 饰)
‥Dr. Leonora Orantes(玛丽昂·歌迪亚 饰)& & & & ‥Dr. Ellis Cheever(劳伦斯·菲什伯恩 饰)
影片讲述了一种靠着空气与接触就能传播的致命病毒,几天之内,它就席卷了全球。世界各地的医疗组织争分夺秒的研究病毒的抗体,而普通人则为自我的生存做殊死挣扎……  一个出国旅行者正准备把信用卡递到酒吧侍者的手上,一个商务会议在一片握手和问好中开始,一个男人在公交车上咳嗽……
这些本没有关联的事情被一种传染病联系在了一起。
贝丝·埃姆霍夫从香港出差回到明尼阿波利斯,身体不适,她觉得这只是坐飞机时间太久的结果。可是不料,两天之后她却死在了急诊室。医生告诉她悲痛的丈夫,这个女人的死因不明。
很快,相似的病例相继出现:先是剧烈的咳嗽、随后是高烧不退,接着是昏迷、脑出血,最后就是死亡。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症状的患者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都出现了病例。这种传染病以不可预知的速度传播着,2个人、4个人、16个人,随后就是成百上千上亿人。医学无法解释和治疗这种新出现的病症,只能任由其肆无忌惮地传播。
全球性的恐慌开始产生。
在美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们被动员起来对这种病毒进行研究,希望能破解出它的生物学密码,并以此为契机制作到治疗疾病的药物。部门主管齐弗博士为了能尽快找到攻克病毒的方法,不惜将年轻的女医生派往第一线工作。而与此同时,他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医学家们正在全力制作防疫疾病的疫苗。
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病菌更加肆虐,一种末世的情绪笼罩在了人们的心头。人们开始歇斯底里地要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治安一步一步变得混乱。一个活跃的专栏作家声称ZF在这件事情上消极应对,而且没有告诉人们病毒背后的真相。
对传染病的恐惧开始变得和病毒一样可怕,并且传播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要何去何从呢?
角色& & & & 演员& & & & 配音& & & & 备注
Thomas Emhoff& & & & 马特·达蒙/Matt Damon& & & & ----& & & & ----
Dr. Leonora Orantes& & & & 玛丽昂·歌迪亚/Marion Cotillard& & & & ----& & & & ----
Dr. Erin Mears& & & & 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 & & & ----& & & & ----
Beth Emhoff& & & & 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 & & & ----& & & & ----
Haggerty& & & & 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 Cranston& & & & ----& & & & ----
Alan Krumwiede& & & & 裘德·洛& & & & ----& & & & ----
Dr. Ellis Cheever& & & & 劳伦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 & & & ----& & & & ----
Ally Hextall& & & & 詹妮弗·艾莉/Jennifer Ehle& & & & ----& & & & ----
Russian Spy& & & & Natasha Ivanova& & & & ----& & & & ----
Lorraine Vasquez& & & & Monique Curnen& & & & ----& & & & ----
Rafik& & & & Amr Waked& & & & ----& & & & ----
Pamela Neal& & & & 瑞贝卡·斯宾塞/Rebecca Spence& & & & ----& & & & ----
Saudi Representative& & & & Sarab Kamoo& & & & ----& & & & ----
Damian Leopold& & & & 阿敏·罗德/Armin Rohde& & & & ----& & & & ----
Office Worker& & & & Debbi Burns& & & & ----& & & & ----
Doctor& & & & Dave McNulty;Mark Roman;Thomas W. Stewart;Paul D. Morgan;Russ Panzarella& & & & ----& & & & ----
CDC cleaning personal& & & & Thomas Kosik& & & & ----& & & & ----
Dr. Brad Einhorn& & & & Chris D. Thomas& & & & ----& & & & ----
&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出品人:
‥制作人:Zakaria Alaoui;Chu Chen On;Contagion;格里高利·雅各/Gregory Jacobs;Michael Polaire;Michael Shamberg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漀导演(助理):Brendon Breese;Yann Mari Faget;Eric Richard Lasko;廖益民;Sunni-Ali Powell;Mohammed Hamza Regragui;Andy Spellman
‥编剧:斯科特·Z·本恩斯/Scott Z. Burns
‥配乐:克里夫·马丁内兹/Cliff Martinez
‥樀酒:Stephen Mirrione
‥选角导演:Carmen Cuba
‥配音导演:
‥稀术指导:霍华德·卡明斯/Howard Cummings
‥踀术设计:Abdellah Baadil;David Lazan
‥动作指导:
‥造型设计:
‥服装设计:
‥视觉特效:Thomas J. Smith
‥布景师:Cindy Carr
索德伯格的电影,从处女作《性、谎言和录像带》、到
耀眼的《十一罗汉》系列,再到《切·格瓦拉》和《告密者》,他的电影里一向不缺少明星的加盟。这部《传染病》也不例外,马特·达蒙、玛丽昂·歌迪亚、格温妮丝·帕特洛、布莱恩·科兰斯顿、凯特·温丝莱特、裘德·洛、劳伦斯·菲什伯恩和约翰·哈克斯组成的演员班底璀璨得让人倒抽一口气。更让人意外的是格温妮丝·帕特洛在影片开始后不久就死了,成为了最大的龙套。
《传染病》海报(17张)
这些大牌演员来参演本片的理由都差不多--被故事所吸引。主演马特·达蒙刚刚和索德伯格合作过《告密者》便马不停蹄地出现在了《传染病》中,他说:“索德伯格和我开玩笑说,看完剧本后一定要记得洗手,否则的话就会患病。我带着期待读完了剧本,觉得这个故事并不是我开始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恐怖片,而是一部讲述人内心恐惧的电影,很多人都会从中得到共鸣。”在影片中扮演了医生的凯特·温丝莱特说:“剧本描绘了一个大恐慌和传染病爆发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导演很容易地就能攫取到不同的人的不同反应,我觉得这是很棒的设置,因为在极端条件下人类的反应会愈发地趋近于本能。而他也能更好地去展示出人性。”而与温丝莱特扮演的医生性情相反的是裘德·洛扮演的激进分子,他一直认为ZF在传染病的事情上不作为,裘德·洛说:“我的角色是一个阴谋论者,他认为ZF是传染病的幕后策划,于是他开始散播自己认为的真相,那就是ZF是事件的幕后黑手。这个角色在影片中是一个导火索,他直接引发了人们之间的恐慌和不信任。当然,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点睛之笔,如果人们在这部电影里团结一致抵抗病魔的话,电影就会缺失很多意义了。”
对于自己的演员阵容,索德伯格异常满意,他说:“有了好的演员可以把电影的维度和广度拉得更大,可以把更多的内容和细节通过他们的表演展示出来,尤其是那种恐慌和信心并存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些演员的话,我真不知道这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影片中唯一不恐慌的就是格温妮丝·帕特洛,因为她还没有来得及恐慌就死了。”
本片是在《天才雷普利》之后,马特·达蒙和格温妮丝·帕特洛的首次合作。
·影片在亚特兰大、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旧金山、迪拜、日本、瑞士、英国、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区取景拍摄。
·影片原计划在日上映,后来提前到了2011年的9月9日。
·影片的俄罗斯片名由9个字母组成,这并不是一个单词,而是9个城市名的组合。在俄罗斯版的海报上,这九个城市名中有一个字母是大写的,9个大写字母就组成了影片的俄罗斯名。这九个城市在影片中都出现了,分别是:喀山、亚特兰大、旧金山、芝加哥、巴黎、日内瓦、伦敦、东京和彼尔姆。其中喀山和彼尔姆是两个俄罗斯城市。
索德伯格对3D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当初他去《阿凡达》摄影棚探班,当时他对《阿凡达》的3D效果就赞不绝口,那次之后他就动了亲自拍摄3D电影的念头。
本片是一部能吓死人的传染病题材惊悚片,看完后一定会有想要洗手的强迫症。
——《娱乐周刊》
如果本片是索德伯格隐退前的第一部告别电影的话,那它无疑提醒了观众他的正式退休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损失。
——《村之声》
压力巨大的情节只有演员们的出色表现才能让人信服。
——《好莱坞记者报》
人类的困境
《传染病》的灵感来源于数次谈话,当时史蒂文·索德伯格和本片的编剧斯科特·Z·本恩斯正在忙于制作《告密者》。本恩斯回忆说:“我和索德伯格在段时间里常常要坐飞机飞来飞去,于是我们就聊起人们在旅行之后总是会显得很疲倦,有的人甚至还会大病一场。然后,我们就萌生了要制作一部电影的念头。这个‘生病’的源头被留了下来,渐渐被推及成了人们在公共场所容易受到侵害的想法。我觉得集体受到袭击的情节应该很有代表性,而且也能折射出人性的内容。”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传染病的故事,但是在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看来,这部电影讲述的人类的某种困境,他说:“我总是在脑子里幻想人类的一种几乎无法解决的困境,死亡如同时钟一般准确的来临,但是人们却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复杂情况下的人的选择,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拍摄一部能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影片非常难得,因为有题材、有剧本、有投资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索德伯格对题材要求极为苛刻,这样的题材能落到他的手中,就更为难等可贵了。索德伯格说:“这种题材挺少见的,碰到了就要抓住机会。而且本恩斯的剧本非常好,既有发人深醒的内容,又不缺乏商业性的元素。这其实是一部严肃的关于全国性恐慌的电影,我觉得剧本里的故事和现今世界的格局很相似。医疗问题、ZF工作问题、人人自危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电影里我们能看到现在社会的困境、症结和问题所在。”
真实的科学
在本恩斯动手写作剧本之前,他找了不少传染病学领域内的专家咨询一些内容,而且他自己也开始做起了病理学的研究。本恩斯拜访的那些科学家无一例外地对他要写的故事很感兴趣,而且都提供了最为专业和尖端的建议。除此之外,他们还打开了自己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大门,让编导和演员进门参观。他们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工作、研究对象和研究器材,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这些人中,哥伦比亚大学传染免疫中心的负责人,利普林博士最为热情,他不仅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开放了自己的实验室,而且还经常前往片场探班,进行现场指导。
索德伯格说:“当我们走进那些实验室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专业人员的讲解,然后记住一些专业上的内容,记录下仪器的样子和使用方法,以及专业人员的言谈风格。因为我想在电影中完全还原一个现实的科学世界,让观众见到最真实的现实。”为了能把真实的科学体现在电影中,剧组按照大学实验室的规制设计了研究室的场景,而且还找来了利普林博士为影片中的“虚拟病毒”设计了一个符合科学规范的3D模型。这个模型会在电影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科学界的鼎力支持,给索德伯格了一种矛盾的感受,他说:“一方面我明白了在科学界有很多未解之谜的存在,如果哪一天真的来了一个什么超级细菌,我们就玩完了。而另一方面,当我看到这么多高智商的脑袋在为科学作出贡献的时候,我又感觉到放心,因为把自己的未来交到这些人的手中,还不算太坏。所以我就在影片中加入了两种情绪,一种是负面的,一种是积极的。我想从中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又让人们对科学充满信心。”
制作公司:
Double Feature Films[美国]
Participant Media(in association with)
Regency Enterprises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presents)
Imagenation Abu Dhabi FZ(as Imagenation Abu Dhabi) (in association with)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2011) (USA) (theatrical)
Warner Bros. GmbH[德国](2011) (Germany) (theatrical)
Warner Bros. Espa&ola S.A.[西班牙](2011) (Spain)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法国](2011) (France)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英国](2011) (UK)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意大利](2011) (Italy) (theatrical)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2011) (Canad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比利时](2011) (Belgium)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荷兰](2011) (Netherlands)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新加坡](2011) (Singapore) (theatrical)
Acme Film(2011) (Lithuania)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Warner Filmes de(2012) (Portugal) (theatrical)
Village Films[希腊](2011) (Greece)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阿根廷](2011) (Argentin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日本](2011) (Japan)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Method Studios[美国](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其他公司:
Alcomm SystemsIT Services (San Francisco)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camera dollies
DTC Grip & Electric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Direct Tools & Fastenersexpendables
Dolby Laboratories[美国]sound mix
Gallagher Entertainmentinsurance
Go For Locationslocations website hosting
Hollywood TrucksEntertainment Transportation
Movie Movershair and makeup trailer
October Pictures Limited[中国香港]production services: Hong Kong and Macao
Pivotal Post[美国]Avid HD Editing Equipment Provided By
Red Digital Cinema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Rich King Casting[美国]extras casting
Digital Media Services (DMS)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FotoKemdigital intermediate
Goldcrest Post Production Facilitiessound post-production
Masterwordscutting continuity
PJF Productionstitles
Swelltone Labs[美国]post-production sound services (as Swelltone Labs New Orleans)
WaterTower Musicsoundtrack
由名导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的灾难惊悚片《传染病》日前曝光了影片的正式海报,六位大牌主演劳伦斯·菲什伯恩、玛丽昂·歌迪亚、马特·达蒙、裘德·洛、凯特·温丝莱特、格温妮斯·帕特洛神情各异,强劲的卡司阵容令人期待。在海报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传染病》将以IMAX形式上映,这也是索德伯格首部IMAX电影,影片的北美公映日期定于今年9月9日。
其实,这张正式海报取材自早先发布的一组角色海报,增肥扮颓的马特·达蒙神情紧张,文案中的“不要告诉任何人,不要接触任何人”的词句则昭示出传染病蔓延的可怕;裘德·洛身着透明的塑料防护衣与防护头罩,造型怪异;黑人影星劳伦斯·菲什伯恩和奥斯卡影后凯特·温丝莱特手持电话;玛丽昂·歌迪亚与另一位影后格温妮斯·帕特洛则表情惊恐,整组海报颇具视觉冲击力。
影片灵感来源于SARS,讲述了一种靠着空气与接触就能传播的致命病毒,几天之内席卷了全球。世界各地的医疗组织争分夺秒的研究病毒的抗体,而普通人则为自我的生存做殊死挣扎……故事跨越四大洲,类似《撞车》式的群戏剧本让人不寒而栗。外景地包括日内瓦、东京、亚特兰大、芝加哥、澳门、香港、伦敦、摩洛哥等城市。香港影星何超仪与徐天佑也参加了香港和澳门戏份的拍摄。
《传染病》剧本由《谍影重重3》的编剧斯科特·Z·本恩斯创作,影片还将参加月底开始的威尼斯电影节。
9月3日,威尼斯电影节上,尽管《传染病》的强大阵容未能悉数抵达威尼斯,但号召力依旧惊人,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再现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是当天所有发布会中人气最旺的一场,甚至有拥趸提前数小时到场,只为求得一个签名。
索德伯格凭借《毒品网络》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项。他的电影《性、谎言和录像带》曾摘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索德伯格表示《传染病》是一部“现实而直接”的影片,电影中没有任何对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暗喻,病毒就是这部影片的“主角”。
为何组织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索德伯格说,在《传染病》中他需要尽可能多的明星,因为在影片中观众在短时间内会接触到大量人物、接收到大量信息,因此存在一些“参照”对于观众们很有帮助。
达蒙和索德伯格有过多次合作经历,配合可谓十分默契,2009年两人曾携《告密者》来到水城,参加当年影展。达蒙告诉记者,《传染病》的拍摄过程中并未出现什么特别的困难,和索德伯格合作时,自己总是感到非常开心。
在影片中,达蒙扮演一位普通父亲,他的妻子和小儿子被病毒夺走了生命,幸运的他对病毒免疫,但他必须竭力保护“硕果仅存”的女儿。在电影中领教了病毒的杀伤力之后,身为父亲的达蒙说他在现实生活中谨慎了不少,在派对中从碗里拿花生米都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孩子更是倍加照顾。有时孩子睡着,他要检查他们是否还在呼吸。“夫人在家给我起了个绰号,叫‘红色警戒’。”达蒙笑着说。
帕特洛当天和索德伯格、达蒙一同到场,她扮演的是“普通父亲”的妻子。在电影中她曾背叛自己的丈夫。有记者问她是否认为电影中她的角色感染病毒死亡是对出轨行为的“惩罚”,帕特洛坚定地说“不”。“如果真是这样,在今天这个发布厅没几个人能活下来,或许会(比我想的)更少。”[1]
《传染病》是又一款以丧尸生存为题材的游戏,
最近这类题材的游戏可谓相当流行。游戏采用比较昏暗的画面风格,与游戏主题相呼应。游戏中可选人物比较丰富,各种造型风格的人物可供玩家选择。在游戏中,整个城市充满丧尸与恐怖的气息,要在这里生存下载,你必须拿起手中我武器击毙不断袭来的丧尸。这年头那些丧尸传奇继续引领着游戏的潮流。如果有独立开发工作和Project Zomboid类似的做法,或者继承《杀戮间》的成功,无论哪种都难以改变目前的状况。我并不是说独立游戏不好,独立游戏拥有创意,是的,但谁又敢说我们没有能力横扫那些丧尸呢?
《传染病》(Contagion)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服务。这是Monochrome的第一个项目,这个开发组由Brian Comer组建而成,由于他极度热爱半条命的Mod-《Zombie Panic》,由此诞生了这个游戏。两者间的不同或许只有价格。《传染病》PC版的发布将带有一丝商业味道。
游戏名称:
英文名称:
游戏版本:
BETA测试版
游戏类型:
第一人称射击类(FPS)游戏
游戏语言:
制作公司:
Monochrome LLC
发行公司:
Monochrome Games
发行日期:
Windows Vista Windows 7 Windows 8
DirectX 9.0 and 10.0 .NET Framework 4.0nVidia PhysX
Intel Pentium 4 3.00GHz
GeForce 6600 RADEON X800 GT
游戏截图(9张)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传染病》海报(17张)
游戏截图(9张)
词条图片(5张)
1.&&电影《传染病》引来“追星热”(图)&&.
2.&&传染病 测试版&&.游迅网 . [引用日期] .
词条标签:
动作科幻惊悚《传染病》主要人物电影 单机游戏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介绍一些有关传染病的电影。
& && &&&肺鼠疫《卡桑德拉大桥》&&
   病毒来源:美国军方实验室&&
   发病地区:一列穿越欧洲各国开往斯德哥尔摩的火车&&
   发病周期:数小时&&
   原始携带者:闯入美国军方实验室的几名恐怖分子&&
   易感人群:一列火车上的上千名乘客及数十名乘务员&&
   救治措施:把整列火车进行封闭式隔离,禁止其在任何车站停靠。在初期没有抗原的情况下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后从自愈者身上获得血清对其他患者进行治疗。&&
   为防止泄露机密,政府要将火车引至无法承重的卡桑德拉大桥,不惜毁掉上千人的生命来掩盖军方制造生物武器的丑闻。几名勇敢的乘客在医生张伯伦的领导下,将已感染的车厢与其他车厢脱轨,拯救了大部分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 && &&&回到电影中来吧!阴郁的音乐中,列车在落日中穿行,车上那些接触过感染源的人开始发病了,真正的考验来到了,张伯伦巡视着车厢。在在车站上,防化兵和警察严阵以待开始封闭列车,安全警察进入列车,旅客们被告知任何脱逃行为都将受到制裁。车上陷入了恐慌,人们表现各异,老人卡普兰告诉张伯伦他不去卡桑德拉,他不能第二次回到集中营,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死在那儿……&&
  列车继续行走在死亡之旅,而在上帝的保佑中,列车上病人们开始好转,但为了掩盖真相,美方执意将列车引向波兰境内的危桥,张伯伦恳求安全警察停车,可是被粗暴拒绝了。简妮安慰着他,张伯伦对她说,往后要靠我们自己了。在这,导演为影片的转机埋下了伏笔。&&
  张伯伦为了挽救旅客,决定和旅客一起自救,张伯伦劝说警察不成,决定用暴力劫车,他们制服了一些安全警察,并抢到了一些武器,张伯伦想控制列车,他派那瓦罗(一个毒品走私者,但最后却为张伯伦感悟的登山运动员)爬上车顶,但是第一次因为车顶上有警察把守而失败了。第二次,那瓦诺试图从车厢侧面爬到车头,但最终警察沙荒,坠下列车身亡,同时也以死完成了对昔时一切的告别。而犹太老人卡普兰为了挽救其它人的生命,毅然点燃了打火机引爆了煤气罐,一声巨响,列车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列车的前半部分冲向了危桥,危桥塌了,许多节车厢坠入河中因为撞击爆炸了,在美方的控制室上校对说:虽然现在当军人不光彩,但是当了就要当好。….记住,你是个大夫,你要珍惜,继续行医吧!这一语道出了职业军人的无奈。我们都是从属于某个社会集团,我们受制其中。&&
  而车厢的后半部分上的人得救了,张伯伦也破镜重圆了,而上校麦肯奇注定成了替罪羊,望着他默默远去的背影,一个人在命运之中的无法选择让我们感到寒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恐怖地带即极度恐慌(美国1995年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电影)。
来自非洲的依波拉病毒杀人威力强大,曾是传媒热烈报道的头条新闻。本片利用这种逼真的背景编构故事(还有两本小说作为故事来源),描述霍夫曼饰演的美国病毒专家奉命调查非洲的神秘致命病菌,发现已有人因走私非洲野猴而将病毒传入美国,并在加州小镇中迅速蔓延。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应付军方斩尽杀绝的阴谋。
8极度恐慌单机游戏
9极度恐慌3单机游戏
【原 片 名】Outbreak
【中 文 名】极度恐慌/危机总动员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WarnerBros)
【首映日期】1995
【IMDB评分】6.4/10 (11,402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动作/惊悚
【导 演】沃尔夫冈 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主 演】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蕾妮·罗素(Rene Russo)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凯文·斯贝西(Kevin Spacey)
【文件格式】XviD + AC3 + MP3
【文件大小】640 x 352
【视频尺寸】2CD 50 X 15M
【影片长度】128 Mins
【对白语言】英语 / 普通话
【字幕语言】外挂中/英文
极度惊慌的剧照(20张)
1967年,非洲。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的雇佣军兵营中流行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人员不断死亡。美国军医抽取了感染血样后,乘坐直升机离开。傍晚,来了一架轰炸机投下了巨型炸弹,整个兵营在一瞬间全被毁灭,只有惊恐的白脸猴在附近的树林中尖叫着……[1]
时间已经是90年代。美国传染病研究所上校军医山姆接到上司的比利将军的指示,与同事索尔少校一起前往非洲去扎伊尔考察一种奇怪的病毒。他们所见的景象十分凄惨,令人震惊。但幸而这种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染,因此还容易加以控制。山姆在采集了病毒样本后离去。与此同时,一个名叫金宝的美国青年在发病村庄附近的树林中捕捉了一只小白脸猴,并准备把它带回国出售。山姆将他采集到的病毒命名为“莫他巴山姆病毒”。但在作了报告之后,山姆却接到了停止调查的通知。原来,此次的病毒与1967年发现的病毒极为相似。而后者早已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毫不知情的山姆被分派了新的工作。这时金宝已经把他在扎伊尔捕到的猴子偷偷地带回了旧金山的香柏溪镇。由于猴子不合买主的要求,金宝只得找了片树林把它放了。但一种神秘的疾病却很快在香柏溪蔓延。得知此事后,山姆没有服从上级的命令去新的工作地点,而是和索尔一起驾机前往香柏溪镇。
军队紧急出动封锁镇子,想要逃离者格杀勿论。比利运来了一批毒血清但却无济于事。山姆明白,这批血清实际上是生物武器的消灭药剂。政府为了保有生物武器的秘密而任由病毒在非洲肆虐。但现传播于香柏溪镇的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原有的血清已毫无作用。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病毒的原始携带者——那只小白脸猴。但在此时,华盛顿的参谋本部却已经作出了决定,投放空气燃烧弹将整个镇子和病毒一起毁灭。山姆和索尔想要找到那只猴子,制出新的抗病毒血清,以防止惨剧的发生。但他们的行动却招致了军方的追击。参谋部更谎称他是危险的逃亡病毒携带者,并通过电视对他们进行通缉。
山姆和索尔终于找到了那只猴子。他们持枪闯入了电视台,公布了事件的真相与此同时,得知这一消息的比利也在尽力拖延时间,以便山姆能够制造出新的抗体。
经过紧张的工作,山姆终于制出了新的抗毒剂,效果令人满意。投弹行动终止了。山姆终于以其艰苦的斗争和坚强的意志解救了整个镇子的人们。
Director:
沃尔夫冈·彼德森 Wolfgang Petersen
Laurence Dworet ....(written by) &Robert Roy Pool ....(written by)
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Col. Sam Daniels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Brig. Gen. Billy Ford
蕾妮·罗素 Rene Russo ....Robby Keough
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Maj. Casey Schuler
小库珀·古丁 Cuba Gooding Jr. ....Maj. Salt
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Maj. Gen. Donald McClintock
帕特里克·德姆西 Patrick Dempsey ....Jimbo Scott
代尔·戴 Dale Dye ....Lt. Col. Briggs
迈克尔·索泰尔 Michael Sottile ....Gunner PilotJ·T·
沃尔什 J.T. Walsh ....Chief of Staff (uncredited)
Zakes Mokae ....Dr. Benjamin Iwabi
Malick Bowens ....Dr. Raswani
Susan Lee Hoffman ....Dr. Lisa Aronson
Benito Martinez ....Dr. Julio Ruiz
Bruce Jarchow ....Dr. Mascelli
Leland Hayward III ....Henry Seward
Daniel Chodos ....Rudy Alvarez
Cara Keough ....Kate Jeffries
Gina Menza ....Mrs. Jeffries
Per Didrik Fasmer ....Mr. Jeffries
Michelle Joyner ....Sherry Mauldin
Donald Forrest ....Mack Mauldin
Julie Pierce ....Erica Mauldin
Tim Ransom ....Tommy Hull
Michelle M. Miller ....Darla Hull
Maury Sterling ....Sandman One
Michael Emanuel ....Sandman One Co-Pilot
Lucas Dudley ....Viper One Pilot
Robert Alan Joseph ....Viper Two Pilot
Joseph Latimore ....Viper Two Co-Pilot
Ed Beechner ....Gunner
Matthew Saks ....Sgt. Wolf
Diana Bellamy ....Mrs. Pananides
Lance Kerwin ....American Mercenary
Brett Oliver ....Belgian Mercenary
Eric Mungai Nguku ....African Nurse
Larry Hine ....Young McClintock
Nickolas H. Marshall ....Young Ford
Douglas Hebron ....Ju-Ju Man
Jae Woo Lee ....Korean Captain
Johnny Kim ....Seaman Chulso Lee (as Derek Kim)
Bill Stevenson ....Biotest Guard
Kellie Overbey ....Alice
Dana Andersen ....Corinne
Patricia Place ....Mrs. Foote
Nicholas Pappone ....Little Boy on Plane
Traci Odom ....Little Boy's Mother
Herb Jefferson Jr. ....Boston Doctor #1
Thomas Crawford ....Boston Doctor #2
Buzz Barbee ....Boston Doctor #3
Jenna Byrne ....Tracy
Brian Reddy ....Tracy's Father
Ina Romeo ....Mrs. Logan
Teresa Velarde ....Nurse Emma
Jane Jenkins ....Nurse Jane (as J.J. Chaback)
Carmela Rappazzo ....Hospital Receptionist
Kurt Boesen ....Mayor Gaddis
Jack Rader ....Police Chief Fowler
Robert Rigamonte ....Country Health Official
Mimi Doyka ....Frightened Mother
C. Jack Robinson ....Biotest Manager
Robert Alan Beuth ....George Armistead
Gordon Michaels ....Man in Line
Peter Looney ....White House Counsel
Conrad Bachmann ....California Governor
Cary J. Pitts ....Anchorman
Cynthia Harrison ....Co-Anchor
Marcus Hennessy ....Station Manager
Albert Owens ....Broadcast Director
David Silverbrand ....TV Reporter
Julie Araskog ....Janet Adams
Frank Rositani ....Sen. Rosales
George Christy ....Senator
Bruce Isacson ....Jaffe
Marilyn Brandt ....Ford's Secretary
Philip Handy ....Sgt. Meyer
Tim Frazee ....MP #1
Moses Williams ....MP #2
Roland Tsui ....MP #3
Keith Butler ....MP #4
Davi Lee Phillips ....MP #5
Ralph Miller ....Officer #1
Mark Brown ....Officer #2
Brad Frost ....Street Thug (uncredited)
Jack Kyle ....Doctor (uncredited)
Robert 'Bobby Z' Zajonc ....Army Pilot (uncredited)
James Antonio ....Dr. Drew Reynolds
Beau Lotterman ....Army Major (uncredited)
Produced by:
盖尔·卡兹 Gail Katz ....producer
沃尔夫冈·彼德森 Wolfgang Petersen ....producer
Stephen Brown ....co-producer
Nana Greenwald ....co-producer
Duncan Henderson ....executive producer
安妮·科派尔森 Anne Kopelson ....executive producer
阿诺德·科派尔森 Arnold Kopelson ....producer
Sanford Panitch ....co-producer
Original Music:
詹姆斯·纽顿·霍华德 James Newton Howard
Cinematography:
迈克尔·包豪斯 Michael Ballhaus
Film Editing:
William HoyLynzee KlingmanStephen E. Rivkin ....(as Stephen Rivkin)
尼尔·特拉维斯 Neil Travis
Janet HirshensonJane Jenkins
Production Designer:
威廉·山德尔 William Sandell
Art Direction by:
Nancy PattonFrancis J. Pezza
Set Decoration by:
Rosemary Brandenburg
Costume Design by:
Erica Edell Phillips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Neil Krepela ....Boss Film StudiosJim Rygiel ....Boss Film StudiosMark Vargo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Jan Sebastian Ballhaus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C.C. Barnes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Paula Case ....dga traineeTerence For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Duncan Henderson ....second unit director
Peter Koh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John Rusk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Lisanne Sartor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Christina Stauffer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Buddy Van Horn ....second unit director
本片剧情有点危言耸听,但导演反病菌扩散过程拍得十分逼真,叫人忍不住捏一把冷汗。影片后段刻意夸张霍夫曼的英雄色彩,使得影片落入窠臼,从而削弱了科幻惊怵片的味道。
·哈里森·福特原定出演达斯汀·霍夫曼在本片中的角色,有趣的是1982年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银翼杀手》起初就是为达斯汀·霍夫曼度身订造的。
·片中的&Motaba&病毒是比埃博拉病毒还要恐怖的一种病毒。当他们展示病毒的图片时,用的是一张经过的变型的埃博拉病毒图。
·本片原定的结局是爆炸把小镇也一同毁灭了。制作公司也为此制作了特效。但试映结果显示观众们并不喜欢这个结局,于是最后又改成了小镇得救的结局。
Casey Schuler: I hate this bug.
Casey:我讨厌这种虫子。
Colonel Sam Daniels: Oh, come on, Casey. You have to admire its simplicity. It's one billionth our size and it's beating us.
Sam:好了,Casey。你不得不佩服它的简单性。它是我们的十亿分之一却能打倒我们。
Casey Schuler: S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ake it to dinner?
Casey:所以你想怎么做?带它去吃晚餐么?
Colonel Sam Daniels: No.
Casey Schuler: What, then?
Casey:那是?
Colonel Sam Daniels: Kill it.
Sam:杀死它。
Colonel Sam Daniels: Anything I can do to help?
Sam:我能帮什么忙么?
Major Salt: Just don't make me nervous.
Salt:你别让我紧张就行了。
Mrs. Pananides: I have a friend in the Coast Guard, all I have to do is call...
Pananides:我在海滩护卫队有个朋友,我需要做的只是……
Daniels: How close a friend?
Daniels:关系如何?
Mrs. Pananides: Closer than his wife would like.
Pananides:比她的妻子能接受的还近。
在自然界中,红杉树的果实不是圆锥形的。
非洲不是卷尾猴(Capuchin monkeys)的原产地。
在C-130货运飞机上不大声喊是没法说话的。
直升机追逐的戏中在岩石上可以看见拍摄的直升机的影子。[2]
8极度恐慌单机游戏
[3]游戏名称:F.E.A.R.
  中文名称:极度恐慌
  游戏发行:VU Games
  游戏制作:Monolith Productions
  游戏类型:第一人称射击
  游戏平台:PC
  发行日期:2005
《F.E.A.R.》将带领玩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进入一场满载动作元素和丰富剧情的秘密军事任务中,并透过多变的环境设定,让您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动作巨片。
  故事起源于一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太空计划案,遭到不明恐怖组织的劫持,但该组织却未提出任何释放人质的条件或要求。政府立刻派遣特种部队前往,但却因怪异的信号乾扰而失去通联。当事件引起的风波稍稍缓和后,这批派遣出去的特种部队却遭到极度恐怖的命运:屠杀,恐怖组织在士兵完全无法反应的情况下,将士兵们直接分尸,并将过程整个拍摄起来,公诸于世人面前
  身为F.E.A.R.的一员,玩家将前往解决这项无人可解的难题,任务非常简单:不计任何代价,清除每一个潜在的威胁;查出神秘的讯号来源;并赶在阴谋扩大到无法控制前,将其彻底根除。
9极度恐慌3单机游戏
[4]《极度恐慌3》是一部恐怖类型的第一人射击游戏,拥有紧张刺激的战斗、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充满乐趣的合作游戏模式。
  Alma在3代中重返《F.E.A.R.》的世界。但是这次她的儿子Point Man和Paxton Fettel将引入不同的合作模式,两人截然不同的能力也让使用不同角色进行游戏的玩家能够得到不同的游戏体验。玩家们可以在单人游戏模式和合作模式中扮演Point Man和他的弟弟Paxton Fettel。熟悉前作的人都知道,Point Man是一名超级战士,而Paxton Fettel则可以进行心灵控制。
  Minimum System Requirements
  * OS: Windows XP, Vista or Windows 7
  * CPU: Intel Core 2 Duo EGHz or Athlon 64 X2 Dual Core 5600+
  * RAM: 2 GB
  * HDD: 10 GB free disk space
  * Graphics: 256 MB Graphics Memory
  * Sound Card: DirectX 9 Compatible
  * DirectX: Version 9.0c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极度惊慌的剧照(20张)
词条图片(2张)
1.&&《恐怖地带》剧情简介&&.. [引用日期] .
2.&&《恐怖地带》虚拟灾难中直面生存&&.wed114.cn结婚网 [引用日期] .
3.&&极度恐慌单机游戏下载&&.h单机游戏 . [引用日期] .
4.&&极度恐慌3单机游戏下载&&.h单机游戏 . [引用日期] .
词条标签:
游戏单机游戏FPS电影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周围发生过的,85年冬天的 出血热,死了不少人。88年、93年的红眼病,03年的SARS。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电影《12只猴子》,由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执导,讲述在公元2035年,世界被一种致命病毒侵袭之后,剩余的少数人类只能在地下苟且偷生。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科学家们设计出一个计划去改变这一切并最终找到了释放病毒的罪魁祸首——十二猴军团的故事,但一次次的事实不断逼向真实,谁才是真正的幕后策划者?
DTS Dolby SR DTS-Stereo
Rated R for violence and language.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Finland:K-16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Norway:15 Sweden:15 UK:15 France:U Spain:13 USA:R Canada:PA Canada:13+ Chile:14 Canada:14 Canada:AA South Korea:15
IMDB评分:
12猴子 海报(3张)
8.1/10 (148,631 votes) Top 250: #172
Copyright ? 1995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Twelve Monkeys Productions, Inc.
公元2035年。自从世界1996年被一种致命病毒侵袭之后,囚徒詹姆斯·科尔被强迫作为志愿者,由2035年穿越时空回到1996年追查当年病毒扩散的原因,以便由科学家想办法预防并阻止它的发生。
12猴子 剧照(17张)
然而,时光穿越出现了误差,科尔被送到了1990年的巴尔的摩。他被精神病医生凯瑟琳·雷利诊断为精神分裂和幻想症,因为他向人们描述6年后将有50亿人口死于一场病毒灾难。在疯人院中,他与病友杰弗里·戈因斯格外谈得来,戈因斯主动帮助他出逃疯人院,却没成功,科尔在被关进黑屋子时被2035年的科学家招了回去。
第二次时空穿越依然出现问题,他被传送到一战时期的战场(剧中提到这场战争发生在1917年),而且受了枪伤,紧接着又第三次传送到了1996年。病毒的发源地是在费城,于是他找到了凯瑟琳,让她帮助他去费城,寻找释放病毒的罪魁祸首:十二猴军团。他们以这种怪异的图案(十二只猴子围成一圈)为标志。科尔寻找到此时已经转而支持父亲成为名人的杰弗里,发现杰弗里就是十二猴军团的领导者,继而再次被科学家召回。科尔因得到重大调查结果而被特赦,但此时的他由于多次时空穿越而意识混乱,误以为病毒等一切都是他的幻想,于是他假作自愿阻止十二猴军团,实际为了回到过去而进行了第四次穿越。与此同时,科尔对谷仓中的小男孩的预言,从他腿中取出的一战子弹,让凯瑟琳开始怀疑科尔的话的真实性。直到她发现在照片墙上的一战照片中,有科尔的身影——她一开始就觉得科尔眼熟的原因,凯瑟琳才终于相信科尔的确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凯瑟琳相信了他的话,决心帮助他挽救人类的命运。
“十二猴子军团”原来是个“动物解放运动协会”,而杰弗里的父亲却是因“虐待动物”闻名的病毒专家科兰德,杰弗里是个疯狂的为动物自由而战的人,于是他,组织了十二猴军团,绑架了父亲,只不过要将被科兰德博士关入动物园的动物全部释放出来。那场致命的病毒根本与十二猴军团无关。科尔知道真相后,留下录音提醒未来的科学家,并决定不再回到未来。正当两人在机场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时,凯瑟琳却意外地发现博士的助手皮特斯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此时科尔接到任务要射杀皮斯特,结果被警察击毙,躺在凯瑟琳的怀中死去。凯瑟琳悲痛万分,想起科尔不断重复他在梦中见过自己,环顾四周,她看见了小时的科尔。
‥制作人:Robert Cavallo;Mark Egerton;罗伯特·考斯伯格/Robert Kosberg;Gary Levinsohn;Lloyd Phillips;查尔斯·罗文/Charles Roven;Kelley Smith-Wait
‥导演: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
‥漀导演(助理):Andrew Bernstein;Mark Egerton;Philip A. Patterson;John Rusk
‥编剧: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大卫·韦伯·皮普尔斯/David Webb Peoples;珍妮特·皮普尔斯/Janet Peoples
‥摄影:罗杰·普拉特/Roger Pratt
‥配乐:Paul Buckmaster
‥樀酒:Mick Audsley
‥选角导演:马格里·辛姆金/Margery Simkin
‥稀术指导:杰夫里·比克罗夫特/Jeffrey Beecroft
‥踀术设计:William Ladd Skinner
‥服装设计:朱莉·维斯/Julie Weiss
‥视觉特效:Kent Houston
‥布景师:Crispian Sallis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末日小说丧尸h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