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教学论坛影响因子会给未来教学带来哪些影响

STEM教育是通往未来教育的门票?STEM教育是通往未来教育的门票?SmartShow2017百家号对于STEAM教育,有的学校正在摸着石头过河,有的学校正在河边观望徘徊,有的学校还没有听到水声。但是不管怎么说,STEAM教育来了。尽管还在探索阶段,但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它势不可挡。那么它会给未来教学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跨学科整合解决实际问题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最早由美国提出。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知识的教育方式,STEAM将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Math-ematics(数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基于真实生活进行探究实践,利用综合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近年来,STEAM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所关注。不以结果论优劣STEAM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在于教育时间与空间,它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与传统教学不同。“ 何必要求学生全都把桥做出来呢?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已经有收获了。”美国某中学的STEAM教育,学生们要求研究桥梁制作,有不少学生没能做出来。这是否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呢?美国教师用上面那句话作为答复。因此,STEAM教育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而很多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案,往往难以简单地用对错优劣来区分。STEAM教育不仅让学生评价变得更加注重过程,而且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因此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个性和多元。与此同时,STEAM教育对老师的评价也不同以往。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老师遵循课本来讲授知识就可以了,而STEAM教育要求老师具有跨学科的实践项目开发能力。未来学校啥样,STEM教育告诉你1、STEM+ 的概念国际对STEM的理解非常丰富,大约有10多种理解。比如我们通常把M理解为Mathematics(数学),但有的国家将其定义为Medicine(医学)。各个国家给STEM+ 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加入Art(艺术),变为STEAM;有的加入Reading(阅读),变为STREAM;还有的加入IT(信息技术),变为ISTEM。但不管怎么加,它都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群,它让学生基于真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各个国家的STEM教育都与本国的人才需求相结合,我国的STEM教育也应适用于本国国情。2、STEM教育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关于发展STEM教育,各个国家首先是从人才培养战略来思考的,把它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推进。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人才,特别是在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各个国家人才竞争的高地。在英国、美国,他们在制定STEM国家政策的时候,就是因为本国STEM相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人才缺口。在中国,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智造”,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人才缺口也非常大,而这些产业和STEM行业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要把STEM教育放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角度来思考。3、STEM教育与未来学校未来学校将从知识培养体系变成全人培养体系,其最大的功能不是教授知识,而是育人。而育人就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这些通过传统学科教育不容易实现。STEM教育则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灵活的、开放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态度、合作精神、批判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常有效。未来学校的形态是云教育+实践场。云教育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改变学习方式。实践场是说我们在未来学校要提供更多体验式、实践性的学习场所和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STEM教育的方式恰恰能实现这一点,所以说STEM教育是未来学校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SmartShow2017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只专注教育信息化,年末教育、科技盛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都说STEAM教育是未来,美国的STEAM教育是什么样的?都说STEAM教育是未来,美国的STEAM教育是什么样的?草茂水丰百家号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美国的教育改革以STEAM为核心,对中国的课程改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美国麻州大学严文蕃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的主题分享。他说,老师才是STEAM课程的核心,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形式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STEAM教育来了,学什么?怎么教?了解啥是STEAM教育,就能比别人早一点把握住你的职业发展哦!本文作者为美国麻州大学教育领导学系系主任、终身教授严文蕃教授揭秘:STEAM教育到底是什么?我先给大家回顾一下美国STEAM教育的背景和实践,它对我们未来的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到底有什么影响呢?我想从这三个老话题出发:学什么?如何学?怎么知道我们学到了?美国STEAM教育的背景和实践科学教育第一个S是Science,即科学。美国的科学指什么?中小学科学课开的是什么?生物、化学、物理,这跟中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地球与空间。有的学校把它看成是环境科学,另外在科学上的要求各个州不一样。50个州只有44个州要求科学,而且2003年时规定语文和数学是必考的,直到2007年才把科学作为必考。技术教育第二个T是Technology,即技术。美国教育中的“技术”特色也在演变,最初80年代以前,所谓的技术是工业技术,更多的像我们以前的手工技术。这方面最容易跟学校的职业教育混在一起,现在想往职业方面提高一点,在传统的劳作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现在讲到科学技术,T更多的是强调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强调计算机的运营。工程教育第三个E是Engineering,即工程,也是STEAM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把工程教育直接引入到中小学。以前工程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专利品,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工程素养到大学再培养就太晚了。美国现在讲的更多的科学教育就是下一代的科学标准,下一代的科学标准跟前一代的科学标准最根本的核心区别就是工程。搞科学如果不会搞工程,现在认为是不合格的。数学教育最后一个M是Mathematics,数学中国最熟,美国的数学就是算术。虽然M在最后,但数学是整个STEAM的基础。美国四年级的学生,数学的学习时间只有语文的一半,这也是美国检讨为什么数学考不过中国的原因。STEAM的整个背景是,美国体会到自己基础教育的两个薄弱环节: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数学。STEAM可以推动数学的学习时间,它加进去的两个东西也恰恰是我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工程,这也是中国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美国强调STEAM教育,从美国国力要求来说,这四门课是它的核心课程。对中国的启发就是,我们应重视自身教育中长期缺失的两类东西,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工程,而且依靠科学和数学为基础来推动。学什么:知识在分科基础上三维融合学习是什么:知识是分科还是融合?看很多人会发觉查看国外关于STEAM的文章,如果文献上提到STEAM,它是指什么?是指这四个科任何一科都可以叫STEAM,并不是说STEAM代表着融合。课程融合是一回事,学科范畴又是一回事。STEAM强调课程的融合,这是中国的弱项。美国的融合能力是强项,因为美国的小学老师就是全科老师,教课就是从综合开始的,而中国习惯了分科。那么到底是分科好,还是融合好,还是跨学科?美国最早的传统也是分科的,观察美国的课程改革史,课程的发展有这样一个现象,叫钟摆现象,可以说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STEAM所强调的更多的是融合。合一定是在分的基础上,特别是下一代的科学指标讲到,合必须在分这个基础上,其实没有取消合和分的基本知识的要求。实际上STEAM真正要做的不是多学科,你参加一点,我参加一点,它更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起来。它更强调两个东西,强调主体下面的一个主概念,主概念下面的一些基本技能,又回到我们教育上传统的老东西,知识技能。为什么现在又强调整合的知识而不是片面的知识?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知识铺天盖地而来,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碎片式的信息已经不能成结构了,不能成结构的东西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强调知识的整合。STEAM对知识的整合到底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知识的结构分三维:1.每一个学科都得有核心的知识,即核心概念。2.跨学科里面肯定也有一些主要的概念贯穿了这个学科。3.怎么把这个概念整合?这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加进了工程和技术这个大家不熟悉的东西,工程和技术也很简单,就是两个东西:设计和整合。工程代表我们更容易使整个社会整合,跨学科,四个学科合在一起贯穿了哪些基本概念?就是这几个。如果说任何的STEAM,不管它说它融合了几个许可,如果没有涉及其中一个,这都不叫STEAM,因为它没有对核心的东西。美国下一代科学指标里明确的提出来了,就是我们这些核心不肯定。21世纪的技能:计算思维为什么计算机思维一提出以后就受到这么多人的热捧呢?因为计算机思维最符合我们现在讲的21世纪思维的几个要素。创造力、合作能力、批判能力、归纳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最好的载体,培养整个21世纪综合的能力。计算机编程整个过程就是失败、尝试、再失败、不断试的过程,这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手段。从教育角度加进去的时候,除了编程也一个活动,更多的是从这个活动来反映整个素质的提高,应该学会表达。你是怎么做的,怎么跟别人交流的,甚至别人做出来我们怎么指引他,怎么辩论,怎么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案。总结一下,将来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技能要不要?都要,但是他们的层面不一样。另外它是跨学科的,核心的东西不能丢。最后我们说了钟摆,总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又往上走。教什么: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真东西STEAM教育必须是能解决问题的真东西,而不是一些没有目的的活动。为什么要提倡真生活真东西作为STEAM的课程,它有很多好处。另外最大的好处,就是真问题给STEAM有借口。原来你跟老师说做STEAM,跟老师说我教我的学科,你跟我扯什么东西。现在STEAM搞什么?我们团队合作解决一个问题,但是从生活中来的问题不是一个学科能够解决的,肯定是多学科能够解决的,我们大家都会套进去,大家都一起来做。如果从教育科学原理的角度来说,我们培养的能力是什么能力?就是迁移能力。整个学校培养什么?就是培养迁移。有的学生出去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为什么跨界的人特别厉害?跨界就是从这一个专业跳到那一个专业,那为什么他能从这个专业转到另外一个专业?他有什么能力?就是迁移的能力。如果我们学的都是死的东西,到社会上我们就不会迁移。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对付新的问题,STEAM就是整合。从一个情景到另外一个情景,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从一年到另一年。做真的事情要做中学,工程和技术就体现了做中学。STEAM一定要操作,如果不操作不是STEAM,一定要设计,设计就是工程。其次还要有产品意识。STEAM的项目学习法,一个STEAM就是一个项目。项目是什么意思?必须出产品,做了以后必须有个东西出来的。如果没有东西出来不叫真STEAM,还是纸上谈兵。工程设计的特点第一有目标性,第二有社会性,第三有合作性,你做一个项目肯定是要符合这几个条件的。整个STEAM的设计过程我们总结一下,大概就是这几个设计过程。实际上整个设计过程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因为整个过程就是跟我们做研究的研究过程几乎一对一的吻合。所以我们讲STEAM合起来,第一个核心它一定整合科学和数学,如果STEAM项目里没有突出数学,没有突出数学逻辑思维,这就不算好的STEAM。另外STEAM强调两个新东西,对中国来说不是很熟悉的,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工程,在这两个上下功夫就行了。另外STEAM里面还有一个社会学习,STEAM更多的是团队学习,团队里面就引入了一个社会学习的问题,也就是参与者,学生怎么参与,老师怎么参与,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怎么知道学到了:更强调过程性评价的全纪录STEAM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老师实际上是退出来,学生在做项目,老师在指导项目。但是千万记住,整合老师做不是学生做。现在有很多人误解,以为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就是在旁边看。STEAM发现如果全部交给学生,学生寸步难行,老师要做的就是整合。把学生从表面现象引入深入现象,做牵引,这一套都是老师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越来越体会到老师才是整个STEAM的核心。老师怎么提供支持?老师怎么兼顾?实际上就是评价。我们后面会讲到更重要的评价,我们如果要搞STEAM评价,我们不重点评价两种,终级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老师更多的是在过程中评价,这样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做终极评价就太晚。这一套评价体系我们建立起来,实际上都是靠老师。每一步怎么定标准,老师的标准要恰好适应学生,怎么恰好适应学生?什么样的标准是好标准?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准备好了,大家都熟悉的基本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脚手架理论,同伴协助理论......STEAM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最好的途径,整个过程就是共同体过程,整个事情就是做共同体。换句话再说,STEAM怎么做评价?很重要的评价内容就是共同体是怎么形成的,共同体的效果是什么。如果没有对学习共同体的评价,就等于白做了。原来我们习惯做学科评价,一个学科一个学科评价。现在我们做的是整个课程,融合了多个学科,这就是挑战。整个学科评价怎么做?讲穿了,我们还是有路可走的,有两条:一条是怎么做综合性评价,另外一条是怎么做特征评价。Yes ro No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教育实际上不是考你有还是没有,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你得到、得不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得到?什么情况下没得到?什么情况下帮一帮就就得到了?这个评价是我们要的。我举一个例子,STEAM项目,也是我们做的。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很有名,这是孩子们的天堂。科学馆和MIT合在一起,设计了“未来的工程”,实际上核心就是能量守恒,能量转化,新能源这一系列的。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档案袋,叫工程师Notebook。每个人都记录下来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它用信息技术全部连在一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会随时反馈给老师,反馈给专家。形成性评价实际上更多的是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处理的办法,我们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段的进步,对他进行指导。综合性评价好办,现在关键是STEAM的综合性评价跟传统每个学科的综合性评价不一样。每个学科综合性评价是知识评价,可以通过考核来建立的,而STEAM的综合性评价不考核,我们是以产品为例。我们未来的学习很多都是不变的学科没变,变的是什么?学科整合了。知识没变,那些核心东西还在。变的是什么?把这些核心知识整合在一起了,不是碎片化了。学习变吗?也没变,还是老师和学生,变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任务不一样了。综合起来一句话,学习更深了,讲穿了就是深度学习。未来的学习,浅度学习没用,一定要进入深度,回过头来又是深度学习。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草茂水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杜鹃花簇拥在一起,嫣红嫣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美国STEAM教育的实践以及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启示
3月24日的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国际科创(STEAM)教育高峰论坛中,远播教育研究院院长严文蕃教授在第一分论坛中作主题报告——美国STEAM教育的实践以及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启示。
美国波士顿麻州大学教育领导学系系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教育研究会国家数据库研究小组主席,教育政策量化分析领域的大型数据与分析处理方面的著名专家,远播教育研究院院长。2003年、2005年两度获得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高级学者奖,担任《美国教育研究杂志》、《比较教育评论》、《当代教育心理学》等高端学术期刊和出版商的审稿。
严文蕃教授在报告中主要讲述了美国STEAM所做的一些事情,然后再看这些事情对中国的STEAM教育有些什么启示。由于美国最初发起的是STEM教育,所以严教授在此次报告中主要讲的是STEM教育。
严文蕃教授——美国STEAM教育的实践以及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启示
美国STEM教育的背景
严教授首先对STEM的四个字母做了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加入美国实践的背景。
第一个字母S是科学,美国的科学课程在中小学里开设生物、化学和物理,还有地球与空间。第二个字母T是技术,在美国,最初的技术更像以前的手工技术,现在的技术,更多的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强调计算机。第三个字母E是工程,这是STEM最吸引人的地方,把工程教育直接引入到中小学中。第四个字母M是数学,也是中国最熟悉的。
严教授指出,中国向美国学习STEM教育,最核心的应该是把力气花在T和E,即技术和工程上。在美国讲的最多的科学教育就是下一代的科学标准,下一代的科学标准和前一代的科学标准最根本的一个核心的区别,就是工程。
STEM是跨学科的学习
教育的整个现象呈现的是钟摆现象,摆左摆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STEM实际上更多的是合。合一定是在分的基础上面。讲STEM,特别是下一代的科学指标里面,讲到,合必须要在分的基础上,合并没有取消分的基础知识的要求。
关于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强调整合的知识,而不是片面的知识。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和知识铺天盖地而来,这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我们都叫碎片式的东西,碎片式的东西不能成结构,不能成结构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提到的知识整合的问题,整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STEM是跨学科,但是单一学科的核心知识丢不了。
STEM的特点
第一个,STEM最核心的特点,STEM的问题一定是从生活中来,是真问题。
第二个,STEM一定是做中学,一定要有操作,如果不操作,就不是STEM。
第三个,STEM学习方法是项目式学习,一个STEM就是一个项目,项目就是必须要作出产品。
老师是STEM的核心
STEM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学生做项目,老师指导项目,但是STEM中的整合是由老师做而不是学生做。现在很多老师误以为,学生主动学习,他就在旁边看。这不对,STEM如果全部交给学生,学生寸步难行。把学生从表面现象引入到深入现象,做学科的迁移,这些都是老师需要起到的作用。严教授表示,现在越来越体会到,老师是STEM的核心。
STEM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最好途径
STEM是最好的一个途径来建立学习共同体,因为它是一个项目,是在做中学、活动中学,就是老师和学生同时一起做,这一开始就是一个共同体。所以STEM的整个过程就是建立一个共同体,整个事情就是做共同体。所以,STEM很重要的一个评价内容就是共同体是怎么形成的,共同体的效果是什么。
未来学习一定要深度学习
我们未来的学习,很多都是不变的。学科没变,变的是学科整合了。知识没变,那些东西还在,变的是核心东西整合在一起而不是碎片化了。学习也没变,还是老师和学生,变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任务不一样了。综合起来一句话,学习更深了,需要深度学习。未来学习,浅度学习没用,一定要深度学习。
远播STEAM-X项目
远播教育研究院STEAM-X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在引进开发北美优质的STEAM (Science, 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课程的基础上,引入-X的元素,包括计算思维、调查研究、阅读写作、创造与革新、全球沟通、协助等不断涌现的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项目研发团队由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特级教师、青少年科技竞赛金牌教练、国内外名校博士、硕士组成,并以美国、加拿大优质STEAM课程为起点,结合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形成了物质科学、计算思维、结构设计、航天航空、地球环境等特色方向的STEAM课程体系,并为我国中小学提供相应的教材教具、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教室设计、研究型课题、国际夏令营和比赛、以及STEAM定制化服务等完整的解决方案。
关注远播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yuanbojiaoyu_141231,给你带来更多的教育资讯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