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力差战机换茨木童子攻击力好低的

当前位置:&&&正文
找好玩手机游戏,上&
雷霆战机装备战斗力数值 用数据谈装备选择
在好游快爆上浏览
安装好游快爆,资讯随身看
扫描右侧二维码下载,您可以
· 掌握好玩新游资讯· 查找热门手游攻略· 强大工具助你成功
雷霆战机装备怎么搭配?战斗力是衡量玩家装备好坏的标准。玩家在战斗力低的时候,对敌人战机的伤害会有减免,甚至会出现打不动敌方小敌机的现象。那装备要怎么搭配才合理呢?今天耗子就用科学的数据来和大家讨论下战斗力。从而来搭配自己的战机。
耗子推荐装备搭配: |& &|
普及整体战斗力计算方法:战斗力=主机攻击力+副武器攻击力+僚机攻击力+装甲生命/20
这里我们把装备分成5种品质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数字越高,品质越差!一等品为魔龙、异形、电浆炮和爆破弹;二等品为聚能、幻影、守卫和核弹;三等品为黄金、凤凰、高速火炮和闪电球;四等品为祝福、尖峰、米加巨炮和穿甲弹;五等品为金刚、雷霆突击、散弹机枪和跟踪导弹。
那么我们换算成个等级的战斗力,为以下表格。
75级时(紫色品质)
注:同一品质的装备,相同等级的时候战斗力是一样的!
85级时(紫色+2)
注:同一品质的装备,相同等级的时候战斗力是一样的!
90级时(紫色+3)
注:同一品质的装备,相同等级的时候战斗力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各种装备在紫装的时候的战斗力。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
1、哪怕用金刚护盾+雷霆突击+散弹机枪+跟踪导弹这种纯五等品搭配到90都可以有11420战力,挑战72关的11737战力稍微吃力,75-80可以挑战但是很难杀过,但我们可以选择爆破弹之类的来提升战斗力。
2、四神套(四件一等品),哪怕全85(战斗力11540)也才等同于四垃圾套90的战力(战斗力11420),但是垃圾四件随处可见,可四神套过了75升级就费劲了,肯定攒材料伤脑筋。所以不要想任何一件神套,哪怕只带一件85的、整体实力都会被扯下一个档次,毕竟没人全用四垃圾、最多两件垃圾而已。
3、从数据来看,只要全部90级了,搭配适当的技巧、任何装备都可以通杀所有关卡,也许暂时战力不足、可是等升级不就足了么,非得死心眼在低级别时冲关么?,
4、只要搭配合理,什么都行。例如尖峰+黄金+闪电+守卫、满级战力有12319战力,例如凤凰+黄金+核弹+机枪、有12542战力,都非常不错。
5、80关战力是13216,4件一等品满级战力13216,所以想玩神器必须四件齐全,少一件都不行,假如三神器+一件二等,组合后满级的战力为13103,对于13216的BOSS来说、13103战力和1真的相差不大,也就多费一颗爆弹的事。
耗子总结:什么多用什么,为什么?我们尽快把装备等级往上升,有时候等级高了,提升战斗力档次不是你能想的!对于一些针对性的怪和障碍物,选择适当的装备玩的会舒心些,例如最好带一件穿透的、针对叠加怪和石头,追踪和散弹最少选择一样、专门清理残血小怪防止弹幕的,最好选择走位要求不高的装备、像守卫那种僚机是给技术类型使用的,咱们手残党还是走攻守兼备吧,等级高了就是王道。
要过关离不开好的战机和装备,耗子推荐:
更多雷霆战机攻略&&&&
游戏下载4399手游官方微信(微信号:sj4399)要你好玩,要你好看!独家礼包,新鲜爆料!
相关文章推荐更多"雷霆战机装备选择"相关内容
热门游戏推荐
热门关键字
热门游戏专区
扫描二维码,关注4399手游微信& & 当前位置
雷霆战机最新修改血量攻击力 23日最新破解版下载
腾讯游戏独家代理的首款星际空战手游。...
iPhone/iPad
雷霆战机,腾讯飞机游戏巅峰巨作。打造专属战机,主宰十二星座吧!...
&&&& &&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机游戏,今天7k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雷霆战机修改攻击力的教程和,小伙伴们可以无限修改血量和攻击力。下面请各位玩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雷霆战机破解版:&&&& &&首先你需要有2个工具:&&&& &&1,烧饼修改器&&&& &&2,雷霆战机&&&& &&修改步骤:&&&& &&第一步,打开烧饼设置自动暂停打开防闪退关闭。&&&& &&第二步,打开雷霆战机在打开黑屏的时候点烧饼,进入设置把防闪退打开,最小化烧饼。&&&& &&防闪退重要提醒&&&& &&1.如果打开防闪退最小化烧饼后没有持续黑屏而是直接进入腾讯游戏界面表示你成功了。请直接看第三步。如果打开防闪退最小化烧饼还是持续黑屏时再次打开烧饼把防闪退关闭等待进入游戏界面,点烧饼此时回直接闪退。然后重复第二步。&&&& &&第三步,点击仓库进入记住血量点击返回进入关卡模式等待圈圈出现点烧饼搜索血量值&&&& &&搜索血量值提醒&&&& &&如果第一次搜索数据太多直接全改成 确定修改等待进入游戏go之后暂停放弃关卡再次进入游戏圈圈出现点烧饼这时你可以看见你之前搜索的数据有一个是你的血量值删除其他的。如果搜索只有一两个点击查看内存往下数第四行的数据就是你的飞机攻击如果不是就点击下一个数据查看&&&& &&第四步&&&& &&找到血量地址后点击查看内存往下数第四个添加地址再从第四个地址往下数八个添加再接着往下数第八个添加&&&& &&第五步&&&& &&全选四个数据改成确定修改。恭喜你修改成功打完一把之后等待载入圈圈出现点击烧饼确定修改继续下一关。无尽照样刷。只要搜索一次无限用,如果发现改完进入大战飞机不掉血果断放弃关卡慢慢提升战斗力吧孩子。战斗力不要相差500不然打不动。打无尽的时候不用改血量不然死不掉。&&&& &&以上就是7k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雷霆战机修改血量攻击力的教程方法,不知道玩家们学会了没有呢,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篇攻略。
《雷霆战机》游戏下载分类:休闲竞技
《雷霆战机》独家礼包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7K7K手游7K7K手游官方Q群(0337909)
责任编辑:7k7k
··········
24小时更新
··········
················
新游戏评测
驯龙战机3D是一款飞行射击类手游,在游戏中飞龙是玩家的重要战斗伙伴,拥有一条好的飞龙能够让大家挑战关卡轻松很多,很多飞龙都是需要大家解锁来获得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主要讲
天天酷跑孔雀灵王是小伙伴们非常期待的ss神宠,小伙伴们都在等待它的上架,那么它的属性和技能大家了解吗?下面小爱哦吧给大家带来了天天酷跑超强神宠孔雀灵王属性技能讲解,感
乱斗西游排行榜是小伙伴们非常喜欢的玩法,很多小伙伴都在不断的冲击排行榜,那么在排行榜中我们要如何搭配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乱斗西游排行榜最强搭配组合推荐,感兴趣的
今天7k7k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消息,天天风之旅S级宠物土豪卷纸来了~腾讯首款3D轻动作跑酷手游《天天风之旅》于10月31日喜迎双平台上线。在迎来iOS小伙伴们的同时,最受欢迎的“土
今天7k7k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天天风之旅的角色介绍,下面是天天风之旅忍者的详细玩法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天天风之旅是一款腾讯自研的3D轻动作跑酷手游。在传统的跑酷游戏基
爱养成2是一款美少女养成游戏,一改前作俏皮的风格,续作把故事设定在降魔师与魔王的时代。而在本作中,玩家也不需要再顶着大叔的头像,而是可以自行选择性别,这对于喜爱《爱
《糖果粉碎苏打传奇》增加了不少适合夏天品尝的甜点,比如说苏打和果冻等等,玩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更加缤纷的色彩和口味,难度却不降反升,“糖果粉碎”系列仍然保留了以甜
Rainblocks《雨滴方块》这个复古像素风的小游戏,就是一个精简版的九宫格游戏,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玩法,又通过各种小道具的设置来丰富游戏的趣味性,实是一个令人上瘾的小游戏。
通过360安全认证分享到:更多
类型:射击游戏评分:语言:中文
游戏大礼包手游开测表
共和国之辉:红警安卓双11礼包口袋妖怪复刻双11狂欢礼包天子光棍节双十一疯狂派对礼包幻灵首发游戏园礼包明珠三国2光棍节约玩双端礼包《口袋妖怪重制》更新畅享礼包
11-16公测11-15内测11-14内测11-14内测11-10内测11-08内测11-04公测11-03公测11-01内测11-01内测
推荐阅读本月最新
手游排行网游单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印度唯一核攻击机已服役40年 或向法国购新战机替换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随着中印对峙到了白热化阶段,印度的无理入境的行为与狂妄自大的态度令国人愤愤不已,而在两国军事实力对比中发现,印度唯一具有核突击能力的战机---美洲豹式攻击机,竟然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印度的实力水平可见一斑。  而之前印度与法国签署军售合同,花费78.7亿欧元,向法国达索公司购买36架阵风战机,目的就在于更换现有的核突击能力战机——美洲豹式攻击机,而不惜花高价购买,也反映了印度空军迫切需要增加战斗力,而在阵风交付之前,印度空军只能靠着产于上世纪的美洲豹式攻击机硬撑门面。  这款美洲豹式攻击机,是由英法两国联合开发的超音速喷气式攻击机,通常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核突击任务。  在1964年四月,英法两国为满足多用途先进教练机与战术支援飞机的共同需求,由英国BAC公司与法国达索公司合资成立SEPECAT,合作研发美洲豹式攻击机,经过近十年开发,终于在1973年服役英国皇家空军,在1975年服役法国空军。  早在1966年,印度空军便表示对美洲豹式飞机研究项目表示兴趣,而选择过程却持续了十二年,直到1978年印度空军才决定选择购买国际版美洲豹,作为深入穿透打击战斗机。而在新飞机生产交付之前,印度向英国皇家空军租借了16架过渡型美洲豹,这16架飞机,在1982年归还时,两架在印度空军使用时损失,三架因机况太差而报废,这也很符合印度空军的作风。  美洲豹是单座后掠翼设计,机翼外端前缘翼缝成锯齿形,这使得前缘翼缝在机动时的稳定性大幅增加,飞机采用前三点伸缩式起落架,主起落架采用双轮结构,使用的低压轮胎使得飞机可以在简易机场起降,机身采用铝合金结构,发动机舱部分使用钛合金,较少使用复合物材料,这些材料让飞机具有较好的维护性,机身内部设有五个油箱,所以与米格-27这类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更大的作战半径。  早期的美洲豹采用阿杜尔101发动机,而后被阿杜尔102取代,而印度在1984年自行生产的美洲豹,采用推力更大的阿杜尔811发动机,推力3810kg,并且采用DARIN航电系统,取代之前的NAWASS。相比借来的美洲豹的五个外挂点,印度美洲豹有七个,可挂载4763kg外挂物,并且配备两门阿登航炮,每门备弹150发。  印度美洲豹在80年代,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被印度空军称为 “正义之剑”,成为印度的主力战机,成立了五个战机中队。而后印度也不断购买美洲豹,在1998年,1999年,2003年,印度向HAL公司总共订购54架美洲豹,并且向以色列公司购买升级套件。  虽然美洲豹飞行性能攻击能力相当优异,但是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与现代三代,三代半机相比,美洲豹不断的更新,加装现代装备,更像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地凑合过日子。新的美洲豹还未交付,之前的美洲豹已经老旧残损,战机急需更换配件。  而之前因为印度选择自主开发LCA战机项目,放弃了购买达索公司的阵风,但是LCA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成果,印度空军战斗力代差逐渐变大,拥有一款轻型多用途三代机,这已经是燃眉之急。但是再找达索购买时,已经水涨船高。阵风战斗机是一款三角翼布局,高性能,多用途三代半战斗机,机身共有十四个外挂点,可挂载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中程核导弹,具有了核突击能力并且多用途的特点,印度有过幻影-2000服役经验,选择阵风,也可以简化后勤,所以阵风是取代美洲豹的不二之选,购价再高,也只能买。  而在今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赠送印度31架退役的美洲豹攻击机,这对印度来说,这批飞机无论是升级填补战斗力空缺还是用于拆换维修配件,都是极有用的,但是这也只是望梅止渴。  阵风战机虽然优异,而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机J-10已经是我国的主力战机,并且研发了各种性能更加优异的改进型号,而且阵风还未交付,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战机J-20已经研制成功,等到阵风交付时,我们已经是满天的J-20了。  在这些代差面前,印度的各种动作如同跳梁小丑一般,在中印对峙事件中,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回应印度媒体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历史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手段不断增强,决心意志坚定不移,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查看: 10412|回复: 65
苏27战斗机家族疯狂图文全解|国内最全[转帖]
SU27研制简历
  当原型机在1980年首飞后一直受机体与设备超重情况困扰.在1979年11月发生叙利亚6架米格23与2架以色列的F15A对抗事件.结果是米格机大败.空战过程分析出来后让苏联大为吃惊.F15的空战性能远超过原来估计.
  T-10-1是SU27系列的第一架原型机.但是在它之外还有其他气动外形设计.这些设计包括T-10-1的外形设计实际上均没有采用.装备SU27的外形与T-10-1比较可以看出整个飞机全部都被推倒重新设计.只留下了很少一点影子.
  T-10-1三视图
  SU27量产型三视图
  SU27原型机设计能力完全没有压制F15能力.受军方对提高SU27性能要求刺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提出改变飞机横截面积,改变气动布局等一系列改进方案.并且在改进方案中巧妙的利用发动机短舱使其成为主支撑的侧面支撑点.为了能提高结构强度,降低重量.大量采用了钛合金设计.这一系列改变按照总设计师的说法是:除了轮胎,主起落架支肋和优秀的K36弹射座椅外,全部部件均要重新设计与制造.
  这样一来导致了许多单位与权威人士反对.总设计师抱着必须设计出世界最优秀战斗机理想,找到了非官方战斗研究机构:西伯利亚研究院气动专家卡沙夫斯基诺夫帮忙,卡沙夫斯基诺夫更成为日后SU27气动外形并列创始人.
  在总设计师坚持下,留里卡局也同意不采用MIG29的设计,SU27把AL31F改装在上方.这一来使飞机减少了重量,阻力减少,发动机舱更短.由日后的维修工作看,SU27并没有出现留里卡设计局预计可能出现的维修困难情况.
  虽然T10-1与SU27外表近似,但是T10-1是传统布局,SU27是随控布局.两者机动性能天差地别.
  改进工作与原型机试飞工作是同时进行的.当T-10-1试飞成功时,全新改型机也开始组装.1981年进行了飞行试验,由于改动太大,原来准备批量生产的设备均无法用于现在的改型飞机,一直等到1982年初,在共青城才结束了结构加强型的SU27批量装配准备工作.而MIG29已经于1983年开始交付部队使用.各种压力下,SU27面临可能流产境地.
  总设计师仔细研究MIG29与F15后得出结论,MIG29并没有全面超过F15.所以认为SU27还是有希望的.军方内的狂热支持者也对SU27继续投产起了帮助.他们的目标非常简单明确:苏联必须拥有超过F15的第一流战斗机.
  在苏联复合材料工艺缺乏情况下,SU27采用了大量钛合金结构解决飞机应力问题.为了能解决钛合金大型构件与薄壁构件焊接问题,专门设计了车间进行制造.全新原理下制造的雷达与电子设备也给工厂调试带来困难.为了解决生产问题,苏霍伊设计局全体技术人员与其他装备生产研制单位的专家均投入了解决批量生产技术问题的运动.后来这种对生产线装配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做法成为了苏霍伊设计局传统.
  日.第一架采用全新气动设计的17号原型机试飞.试飞后期发生事故,由于钛合金焊接问题,机翼散架.直到1987年完成严格测试的军用型SU27才交付军队使用.
  与此同时,还没有等SU27完成测试,SU27双座教练机也于1984年完成设计与制造.1985年完成测试投入生产这就是SU27UB.在这些工作进行中的时候,SU27加装前三角翼的工作也在展开,航母用的SU27K系列也在积极进行当中.在日后这被证实是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决定.
  SU27性能数据
  SU27的基础型号仍然是世界上综合作战效能最优秀的战斗机.它的主要数据如下:
  长:& && && && &21.94M.
  翼展:& && && & 14.7M
  高:& && && && &5.932M.
  空机重:& && &&&16吨
  正常起飞重量:&&22.5吨
  最大起飞重量:&&30 吨
  最大载重量:& & 6吨
  机内燃油储备:&&9.4吨
  转场航程:& && &4000KM.
  作战半径:& && &1500KM.
  实用升限:& && &1.8万米
  爬升率:& && &&&305米/秒
  最大瞬间盘旋角:25度/秒
  SU27采用了翼身融合技术,采用边条翼,放宽静稳定度设计(是苏联第一种采用此设计方法的战斗机.MIG29不是这类设计).模拟式线传操纵.设计独特的进气道等等.
  它的主要零件是钛合金,最特别的是它的机翼传载盒结构是由三条平行梁与多条纵加强肋组成.底部的蒙皮由钛合金制成.机身前,中段先与翼盒联接,再与后机身与发动机短舱对接.这一生产工艺对钛合金加工对接技术要求非常高.质量不过关就会造成机体散架.
  飞机的关键部位:AL31F发动机,是使得SU27拥有如此高机动性能的关键.AL31F最大静推力为74.5KN.最大推力为:122.5KN.推重比为8.17.换装AL31F的SU27要比安装AL21时候减轻2吨重量.
  SU27机翼缘非常薄.全机采用了大量钛合金制造.
  SU27K(SU33)结构图
  SU27仍然没有采用玻璃座舱.
  AL31F最独特的地方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损坏部件只需要更换模块即可立即修复.85%的零件可以在野战机场进行拆除,甚至换压缩机叶片也变得非常简单.AL31F的大修时间是1000小时,寿命是3000小时.发动机寿命与机体基本一致.大家要注意的是苏联的大修时间是以战场情况下超负荷使用为标准.西方国家是以正常理想状况下使用为标准.这两者的大修时间概念不相同.
  AL31F引进了电子控制技术.可以让发动机按本身实际状态下工作.电子控制设备与飞行控制设备有接口,发动机对极限操纵与发射导弹吸入气流引起的气流变化有极佳反应.
  基础型号SU27是世界上第一架将多种传感数据合成系统实际应用的战斗机.NO-01雷达,IRSI光电系统,HMS头盔瞄准具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SU27的战斗性能.
  由于这是一架全新理论下的战斗机,苏联设计师们也不明白SU27真正的性能.在早期试验中,旧有的理论表明SU27无法改出尾旋.在对放大实体模型投放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看法.直到在1988年,试飞员科特洛夫飞行试验中,SU27出现了典型失速和尾旋现象.可是最后飞机并没有进入尾旋状态,而是平稳的改出,飞机也没有出现失控现象.这让设计师们意识到SU27是可以自动改出尾旋的.不久在其他部队飞行中也出现了同样现象.经过气动专家研究后,发现SU27非但可以改出尾旋,而且在临界情况下仍然有可靠的操纵性能.这点对于装备有大离轴发射导弹中的缠斗有划时代意义.意味在缠斗中,SU27可以更有效,更快的改变瞬间盘旋角抓住敌机.对超临界下机动试验发展成为'眼镜蛇'机动动作.而后更进一步发展成为'钟'机动动作.
  SU27系列的发展
  SU27发展到这里开始分化为5个主要变形.分别是SU27SMK,SU27UB,SU27IB,SU27M.SU27K.这些型号分别由苏霍伊集团下的3个主要生产厂制造.它们分别是:共青城厂,新西伯利亚厂,伊尔库茨克厂.
  在讲述这些变形发展差别时先要介绍一下三翼面SU27计划.
  早在SU27原型机还没有完成改造前,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就提出采用三翼面技术改造SU27.当总设计师提出采用4余度数控线传,矢量发动机,电子扫描雷达,主动雷达引导空空导弹等一系列改造方案时引来一系列严厉批评.在总设计师坚持下1983年,第24号原型机被制造成采用三翼面技术的飞机(1987年坠毁).
  为了能保证1987前装备部队SU27基础型号,总设计师委托了尼基金负责24号原型机研制工作.在这史无前例的超难度研制中,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布置自己产品,许多工程师与科学家甚至为了1立方厘米的空间而争吵.
  其中机载设备里的新型ZHUK-27雷达也开始研究.虽然在1981年MIG31就装备了相控阵雷达,但是ZHUK27还是被确定为新一代机载雷达设备.更新型号的ZHUK-PH电子扫描雷达也取得进展.
  1988年,也就是5年后.SU27M首飞.但是这时的飞机依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与此同时,新型的矢量发动机也在积极进行当中.
  AL31F的改进型号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分别是:
  AL31FP AL31F上加装轴对称转向喷口,用于SU27改造
  AL35FM 最大推力为142.2KN 推重比8.7
  AL37FU 在AL35FM上加装轴对称转向喷口
  AL41F 推重比为10. 正在发展当中.
  1989年,两架SU27S被改装成验证机.SU27UBL左侧换装2元喷嘴,SU27LMK-2405右侧发动机换装轴对称发动机.20多个月的测试后决定采用轴对称发动机.
  在对AL41F发展中,考虑到隐形问题,2元喷嘴被重新提出.为了的俄罗斯先进发动机将装备两种喷嘴进行试验.
  当MIG设计局全力投入下一代飞机研制工作而放慢MIG29改进工作时候,西蒙诺夫却否决了任何减慢三翼面研制计划的建议.坚持对SU27M系列的研制让苏霍伊集团渡过了1991年后的困难时期.
  1991年后,为了能争取更多订单.苏霍伊集团发展出了许多型号飞机.其中SU27系列改型基本都利用了SU27M的技术成果.
  共青城厂:
  它是最大的SU系列生产基地.它可以制造80%以上的SU27系列飞机.装备苏联/俄罗斯的SU27S就出自这家生产基地.1991年后由于有俄罗斯军方与大量出口订单,它的业绩是最好的.更发展出多种SU27改型飞机.在SU27系列发展历史上共青城厂是最多改型生产者.其中最出名的系列包括:SU27SMK,SU27K,SU27M三大系列.
  SU27SMK:
  SU27SMK机腹挂架
  SU27SK是SU27制空型号的延续.SU27虽然拥有许多一流技术与优秀的气动性能.但是它的弱点也相当明显,仍然采用落后仪表,线传还不是数字式.雷达与电子设备缺少综合分析能力.针对这些状况,苏霍伊集团发展了SU27SK多用途型战斗机,为了满足国际市场上对多用途的要求,出口型被改成SU27SMK多用途型战斗机.
  由于是外销型号,具体装备电子设备每一批均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改进分别有采用了玻璃座舱,换装数字式线传系统(基础型号为模拟式),增加多用途能力.
  与SU27SK相比较,SU27SMK换装ZHUK-M火控雷达与新型电子设备.可以在140KM外发现F16类目标,同时跟踪10个,攻击4个.可以配备中程发射后不管的R77对空导弹.ZHUK-M也拥有了对地搜索能力.最大外挂提高到8吨.加装了空中加油装置.
  外观上,SU27SKM与以前型号并没有多少不同.主要是改进了内部电子设备.提高了多用途能力.
  SU27K:
  SU27K是航母舰载机设计代号.它是这么多种改型中最多灾多难的.早在1978年,还没有完成原型机制造的苏霍伊设计局就提出了采用弹射方起飞的SU27KI舰载机设计方案.但是由于弹射器研制出现问题而取消了这一计划.
  1980年苏联开始银针计划,目的是解决常规固定翼飞机在航母起降问题.
  1984年SU27K计划重新开始.25号原型机被改装为SU27K验证机.但是它在11月坠毁.
  1986年苏霍伊设计局在军方支持下提供了加装全动式前翼的24号机(SU27M的前期研究型号飞机)与T10U2双座机.
  1987年24号机坠毁.到12月,两架新的T10K-1,T10K-2分别到位.它们是第一批模块化制造批量型战斗机.2号机可以折叠机翼.
  1988年T10K-1坠毁.直到1990年前,只有1架SU27K在进行试验.
  日.T10K-2成功降落在库兹涅佐夫航母上.飞机正式被命名为SU-33.
  1990年开始批量生产SU-33.到1994年为止,共生产了24架SU-33装备航母.
  不计算1978年前就开始的预验工作,SU27K由设计到正式命名为SU33经历了整整十年.
  早期SU27K,可以看出它没有前翼,光电探测头也是第一代,仍然被放在正中央.
  SU33三视图,它已经加装前翼,第二代光电探测头也移到右侧.
  做为俄罗斯第一种传统起落舰载战斗机,SU33各方面均为现役舰载机中最优秀的.美国主力舰载机F14,FA18C/D在总体性能上与SU33完全不是同级别战斗.即使装备AIM120的FA18E/F,在机动性能与加速性能上也远远不是SU33对手.未来安装AL37FU后,这项差距更加明显.
  外观上,SU33与其他SU27系列飞机的差别主要是它装备了前机翼,前起落架为加强的双轮结构.尾垂略高于陆基型SU27,尾梁较短,上面安装了尾钩.飞机机翼可以折叠.最后这两点也是判别SU33与SU35差别最明显地方.
  生产型号SU33换装AL31K发动机,它比AL31F推力增加了15%.未来可以换装AL37FU.弹射座椅是K36K型号,安装角度向后倾斜30度.这可以让飞行员抗过载能力提高1G.SU33使用过载为9G.换装AL37FU可以到达10G.采用了装在扶手上的侧置操纵杆.用于空中加油装置.装备ZHUK-27雷达.此雷达的改型分别装配了SU27SKM,SU30系列.未来更可以换装ZHUK-PH雷达.尾锥上装备有警告雷达.目标RCS3时,监视距离为30-50KM,方位角仰俯角均为+-60度.
  SU33装备了光电设备,HMS是第二代产品,这套光电设备可以在关闭雷达情况下控制最新的R73M空对空导弹,并且可以引导对地攻击.与SU27基础型号比较,SU33座舱较为现代化,阴极多功能显示器取代了原来的直视指示器.
  由于装备了先进大功率发动机,SU33可以携带6吨挂载滑跳起飞.当然,如果能装备弹射器起飞的话,SU33的载重将可以达8吨以上.
  但是它的未来却非常黯淡.由于俄罗斯只装备1艘航空母舰,作为专业舰载战斗机的前景并不乐观.2005年后,随着JSF服役,SU33技术上面临严重挑战.MIG设计局提出在2005年后装备类似JSF计划的LFI,被成为MIG37.但是在2005年前,SU33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载机.
  SU27M:
  正如前面所述.SU27M是在面对激烈反对与强大压力下研制的.幸好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坚持对其研究工作,否则整个SU27系列改型绝对不会有如此多样变化.
  首架SU27M于1988年首飞.再此之前已经生产了5架采用三翼面的试验机(24号用于SUK试验).与其他SU27系列的外形差别相当明显.加大了的光电探测头被放在右边,为了采用更大口径雷达,机头经过改动.可伸缩加油管装在左侧.尾垂高度略有增加,其结构盒中可以装多500L燃油.尾锥加大加装后视雷达,换装AL35F发动机,推力提高12%.而加装的前翼给SU27性能带来飞跃,在不改变其他结构强度前提下使稳定过载超过了10G.纵向不稳定度由SU27的5%放宽到20%.
  经过努力争取,1992年最困难时期的俄罗斯政府仍然提供了SU27M百分之40的研究费用.为了外销宣传,SU27M经过批准获准参加航展.对外命名为SU35.但是内部俄罗斯军方依然用SU27M代号称呼.
  仔细对比SU35与后面的SU27外形可以发现SU35除了拥有三翼面外,光电设备也是第二代产品.
  装备SU27M/35/37系列的相控阵雷达.注意光电探测器是装在右侧的第二代.
  采用前双轮的SU27系列改型只有SU33.SU34/32.SU35/37系列采用.
  在实际运用中,SU35的机动性能更高.它可以在任何位置完成眼镜蛇机动动作.在完成钩拳,钟,眼镜蛇动作同时还可以发射导弹.它的雷达不是ZHUK系列.而是装备了NO-11M新型火控雷达.可以发现400KM以内的RCS3目标与200KM内的地面目标.可以同时跟踪15个空中目标,并且攻击其中6个.装备的光电设备与SU33一样是第二代光电系统.可以在关闭雷达下对空对地攻击.机载计算机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是各种改型中最高的.外挂8吨弹药,可以挂14枚导弹.是世界上挂导弹数量最多的战斗机.
  1996年前展示的SU35均没有装备矢量推力发动机.
  直到日经过改装的701号飞机正式展示其矢量推进技术.为此701号机被赋予新编号711.型号定为SU37.到目前为止,公开的资料表明只有这一架SU37.
  1996年9月.在英国举行的航展上.为了压制舆论界对SU37兴趣,英国人甚至极力阻止SU37表演.为此总设计师大为愤怒.在威胁推出航展并发表公开谴责声明下迫使大会最后同意SU37表演.随后的表演中引起的轰动效应不必细述.观看过表演的西方飞行员公开表示,如果EF2000,F/A-18E/F.在超视距下攻击SU37不成功,那么在进入10KM距离内,双方技巧与武器性能又相当情况下,SU37是致命威胁.
  如果单纯看待眼镜蛇与钟机动动作,只会得出好看不好用的结论.实际上此类动作是对超临界状态下操纵控制的具体表演化动作.实际运用中,任何战斗机飞行员均明白这种瞬间改变指向角度的作用是划时代的.特别是装备有大离轴发射角导弹与HMS的SU27更是缠斗中的佼佼者.在不采用HMS的传统格斗中(离轴角攻击现在尚无有效统计方法),只有F15E与SU27UB进行过公开比试,结果是F15E大败.而在这次英国航展中,面对众多飞机厂家对超机动表演的贬低言论,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提出在SU37与EF2000甚至任何一种战斗机间进行一次现场比试.为了观众安全甚至可以在大洋上进行.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家战斗机厂商胆敢站出来接收这挑战.
  苏霍伊集团甚至公开宣布,由于SU37的出现,EF2000与阵风这类战斗机还没有服役前就已经是落后的东西了.
  不能不提的是AL37FU发动机.它是让SU37拥有超凡能力的功臣.
  AL37FU在AL31F基础上发展出来.它比AL31F增加了15%推力.加装轴对称矢量喷口.前线维修性能与AL31F一样简便.推重比增加到8.7,矢量喷口转角为+-15度.速度为30度/秒.更大转角的发动机已经研制出来.只是由于SU37结构限制所以没有装备.由于采用计算机控制,加装AL37FU发动机的SU37并没有设立复杂矢量推进控制器.经过改进后的控制系统将可以使前线飞行员更容易掌握这项技术.新型的AL41F会被用于下一代高机动战斗机中.
  SU37量产型号将换装更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包括新型相控阵雷达.它的对地监视与对空警戒模式可以同时进行,针对巡航导弹与隐形飞机威胁,这种雷达将结合探测低反射信号目标功能与光电监视瞄准能力.可以追踪20批空中目标,同时攻击8个目标.SU37雷达没有360度监视能力.它依靠装备后视警告雷达来解决这类问题.SU37的座舱是真正的玻璃座舱.4个彩色液晶显示器提供了全部信息.光电探测器也拥有了100KM探测距离.方位角为+-60度,仰角+60度-15度.其中包括红外探测仪器,激光测距,电视引导装置.最新的R73拥有180度离轴攻击角这更让SU37近距离缠斗能力大幅度提升.火网电子干扰设备可以主动干扰敌方雷达与导弹.
  SU37座舱.可以与上面的SU27S座舱比较.
  由于载重量与挂载大幅度提升,采用多用途挂架甚至可以用于14个外挂点.SU37的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根据苏霍伊性能对比试验,SU37对空作战效能比SU27S提高10倍,对地攻击能力是SU27S的39倍.如果装备KS172对空导弹,战斗距离甚至可以扩展到400KM.采用现在正在试验中的低探测技术改造后,SU37的RCS可以降低到0.5.
  采用低-低-低方式作战半径为1400KM.高-高-高方式可以达3300KM.空中加油1次甚至提高到6500KM.换装AL41F后,SU37拥有M1.4的巡航能力.
  面对美国的F22与JSF挑战,可以肯定SU37不是最后选择.所以苏霍伊集团也没有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计划.而由于面临实际威胁原因,俄罗斯军方也决定把有限资金投入对地远程攻击机上而不是发展SU37这类高性能战斗机.由此可以肯定,SU37将是SU27系列空战优势机改型的最后一种.如果没有定单,那么SU37也不会再继续发展生产更多的原型机.
  编号为711的SU37.只有1架.
  新西伯利亚厂:
  它是SU24前线轰炸机主要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并列双座机生产经验.这也使得SU27IB型号生产非他莫属.
  SU27IB
  早在70年代末期,苏联就提出在1988年要装备航母.而上舰教练机就成为研制关键.SU27UB串列双座在1984年制造出来,与SU27基础型号比较SU27UB的设备一样,但是加装了后驾驶舱.这只是为了针对作战训练任务,后坐驾驶的视野极差.在模拟器上的试验证明,后座教练不时候指挥航母上起降训练.为此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根据卡沙夫斯基诺夫建议决定发展并列双座教练机.这就是SU27IB.
  SU27IB一开始就采用了三翼面设计.进气道也改成了不可调进气道.首架SU27IB与1989年完成组装.但是这时苏联已经开始走入下坡路.海军认为无需专门生产教练机,可以采用SU25完成.
  注意SU34/32FN进气口采用不可调节的进气道.
  苏霍伊集团不想就这么放弃SU27IB,决定靠自己力量完成设计.1990年4月,SU27IB首飞.同年8月俄罗斯公布了SU27IB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照片.西方情报部门根据相片判断这只是一架训练SU27飞行员研制的飞机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并为它起了个形象名字:鸭嘴兽.
  SU27IB三视图注意这张图内的型号是SU27IB,而不是SU34/32.它们的体积与后轮差别最为明显.
  1992年2月在明斯克附近进行了一次航空展.其实这也是为了争取有限经费的竞争展览.俄罗斯政府为了能继续平衡空军与北约的差距,咬牙提供了SU27M,SU27K,MIG31M三种战机各10架原型机研究经费.国防部与航空工业部强烈要求下,还分别为MFI与SU27IB提供了2架原型机研究经费.但是当时MFI,SU27IB被列为最高机密.没有过多报道.而雅克141,701截击机等一系列飞机发展计划被放弃.
  俄罗斯之所以在如此紧迫情况下依然投入一种大型攻击机研究的原因就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俄罗斯由那场战争中看到制空力量不比美国差,但是远程重型对地攻击力量却与西方相差太远.
  1994年,SU27IB的空军型号SU34生产出来.SU34与SU27IB差别相当大.最明显地方就是SU34装有自行式起落架.主起落轮串列布置.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吨.尾锥被延长加粗.内部装有大功率雷达.驾驶舱也向前延长以便加装地形跟踪雷达.第二架原型机被命名为SU32FN,据说这是因为SU32FN主要专对海上作战而设计,与SU34不同.
  SU32FN, 注意对比它与上面SU27IB的差别.
  在SU34/32FN当中,SU34的公开资料非常少.反而SU32FN的公开活动较多.机载设备介绍也较多.两者由外部特征上看基本没有差别.西方认为SU34的设备其实要比SU32FN更先进.其发展计划也更机密.
  SU34/32FN的外形非常独特,很容易分别.早在SU27IB系列超远程航行试验中就发现这种结构飞机拥有非常大的航程.在加油机配合下,SU27IB创造了15.4小时记录.只是由于驾驶员体力不支才结束试验.SU3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加大的驾驶舱后设计了微型厕所,食品烤箱.甚至可以提供一个人躺下休息地方.这也是首次在战斗机上安装这里保障设备.
  虽然SU34最大起飞重量达44.5吨.但是它依然继承了SU27系列能在最小支援的前线机场起飞能力.吸取过去经验教训,SU34/32FN在驾驶舱与主要部位装备了17毫米钛合金装甲.发动机与油箱装备了AB21复合装甲.
  AB21是AB12装甲的第3代产品.而装备AB12装甲的SU25在阿富汉战斗中仅损失23架.只占损失飞机数量的2.5%.大多数情况下,SU25K遭到炮火甚至毒刺直接命中下仍能返回基地.在1987年,阿富汉政府的SU25K遭到巴基斯坦F16A发射的AIM9L攻击后依然安全返回基地.
  而AB21的防护力是AB12三倍以上.可见SU34/32FN的战场生存系数.SU34的装甲重量为1.5吨.它的生存系数要比SU24高10倍.在苏霍伊集团中,SU34/32FN计划优先程度仅排在S37先进战斗机计划后.
  SU32FN:
  SU32FN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反潜战斗机.可把它看做是SU34外销改型.它主要装备了反潜反舰设备.适用范围较窄.但是由它身上可以粗略看出SU34的先进程度.
  SU32FN最大起飞重量为:44.36吨.正常起飞重量:42吨.最大载弹量:12吨.最大飞行速度:M2.不带副油箱最大航程:4000KM.一次加油达:7000KM.
  SU32FN未来将采用AL37FU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下推重比为:0.65.正常起飞状况下为:0.69.作战推重比为:0.79
  它共有12个外挂点.武器系统可以装备所有俄罗斯的空空导弹与对地(面)武器.还可以挂鱼雷,深水炸弹,反潜导弹,声纳浮标等反潜用具.加装电子吊舱可以大大整加'火网'系统电子战能力.装备有30毫米机炮.
  SU32FN外形与SU34基本一致.但是内部电子设备上,海蛇综合系统取代了SU34电子作战系统.海蛇系统对海面目标探测距离超过300KM.拥有72个投放式声纳探测器.包括主动,被动探测器,爆炸波发生器等.主要作战功能由雷达,声纳,前视红外线,激光测距仪器,地磁探测仪组成.
  粗大的尾锥不是SU34装备的后视雷达而装备了地磁探测仪.SU32FN的声纳设备性能,雷达性能均超过美军现役声纳探测设备与对海雷达探测设备.内部电子设备均采用模块化与多余度设计.战斗与意外事故导致部分资料模块损坏情况下也不影响战斗性能.
  虽然现在苏霍伊集团提供SU32FN出口设计.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准备装备.未来,SU34将装备俄罗斯空军150-250架.
  分别是SU27IB/SU34/SU32FN侧视图.SU34机头向下倾斜角度较SU32FN大.尾锥末端也多了对小翼.
  伊尔库兹克厂(IAPO):
  IAPO是苏霍伊集团里创造力最强的.它以能快速改产新型飞机与研制新型改型飞机而著名.但是IAPO也是运气最差的生产厂.早在1984年,IAPO就生产出第一架双座机SU27.这就是SU27UB.
  俄罗斯空中骑士飞行表演队的SU27UB
  SU27UB后者教练座舱.与前舱布置基本一致.
  在面对MIG设计局竞争中.苏霍伊集团提出采用SU27PU/30K来替代机动性能不佳的MIG31截击机.但是这型号销售工作因为苏联解体而困难重重.
  IAPO在SU30K基础上研究的多用途战斗轰炸机由输给SU34.工厂因为缺少订单而面临困境.为此1992年后苏霍伊集团每次航展均大力推销SU30MK系列战斗机.希望靠国外订单缓解IAPO困境.
  SU30MK
  由于SU30K,SU30MK的销售进行的非常不顺利.1992年-1996年前整个IAPO只接到30架SU30K的生产合同.1995年俄罗斯军方被迫允许军工厂外销高技术飞机.
  SU30K是由SU27S发展起来的.SU30MK则是SU30K的外销型号.
  SU37获得成功后,SU35/37的设计师就考虑把它的先进技术引进到其他类型飞机中1989年,两架SU27S就曾被改造为矢量推进试验机.苏霍伊集团决定将SU30MK改装成矢量推进战斗机.这就是SU30MK2(销售给印度的称为SU30MKI).
  1996年.采用矢量推进技术的SU30MK2在苏霍伊集团允许采购一定数量前提下可以转让技术的优惠条件下,SU30MK2终于打开了市场.成功获得几十亿美元合约.
  SU30MK2装备矢量推进技术后可以完成SU37绝大部分动作.机动性能要比SU27高.SU30MK2与SU37不同之处在于SU30MK2更注重对地攻击性能与低空突防性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情况下,SU30MK2要比SU27的对地攻击能力增加24倍与17倍.虽然对地攻击能力是SU30MK最关注的情况.实际运用上,它的近距离格斗能力也大大超过SU27基础型号.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全面的多用途战斗机.
  SU30MK2采用的是ZHUK27雷达.这种是机械扫描雷达而不是SU37的电扫描雷达.ZHUK27采用X波段,可以跟踪10个目标,攻击其中4个.可以跟踪4个地面目标,拥有地形测绘能力.但是它没有超级处理技术.它的抗干扰力非常强.远超过西方同类系统.在印度幻影2000-5对SU30MK测试中,RDY雷达根本无法干扰ZHUK27.反而SU30MK的火网干扰系统却成功干扰了RDY.
  SU30MK2的外形与其他飞机最大差别在与它是串联双座的三翼面飞机.尾锥并没有像SU37那样加粗加长.
  而其他没有采取三翼面的SU30MK与SU27UB外形最大差别是SU30MK采用了右侧安装的第二代光电探测设备,左侧也加装伸缩加油探口.
  由于我国进口了SU30MK,印度进口了SU30MK2.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对两者进行粗略对比.
  两者内部系统装备资料没有公开.就由外形上看,两者均装备了第二代光电系统.拥有发现100KM外目标能力.并且拥有寂静开火能力.均装备了加油系统.差别是SU30MKI装备了三翼面技术,未来将会换装AL37FU发动机.而我国SU30MKK并没有装备这类系统.
  内部装备上看,印度的SU30MKI肯定装备了ZHUK-27雷达.但是由我国引进SU27SKM,与其他类型雷达系统来看,我国不可能装备采用机械扫描雷达的ZHUK27.无论我国是安装自行生产的雷达系统还是购买更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肯定SU30MKK电子设备要优秀过SU30MKI.
  对改装SU30MKI的问题与SU37面临的是一样情况.前线战斗机驾驶员要熟练掌握这种先进高机动性能战斗机还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现在自动化系统仍然没有完全替代飞行员操纵情况下更是如此.而对飞行员的缠斗训练也要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研究.这点连俄罗斯自己也没有完成此类技术.鉴于以上考虑,装备SU30MKI的印度是想抢占制高点,而不管这方式有多困难与可行性有多高.装备SU30MKK的我国是从实际出发,先装备技术成熟产品能立即投入使用,而不去考虑日后高机动技术发展的问题.
  我国的SU30MK是双轮结构前起落架.
  实际情况上来看,我认为我国的情况比较正确.SU30MK2与SU30MK的对地攻击能力基本一样.SU30MK2的主要性能体现在高机动能力上.对于我国来说,采用SU30MK2来抢占空中优势现在完全不必要.而且要真正做到大量装备成熟技术的SU30MK2飞机还需要等5-6年时间.但是我国迫切需要的对地攻击能力,SU30MKK可以立即投入使用.SU30MKI价格贵的多,我国需要的对地战斗力却没有大很多.5-6年后,SU37与SU30MK2的高机动性能也将受到F22,JSF飞机威胁.所以购买SU30MK2系统是不值得.
  在另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就算是苏联在刚开始采用新型技术制造SU27系列时候也出现加工技术不过关的情况.根据现在许多消息证实,我国沈阳飞机厂也面临同样问题.如果引进SU30MKK包含了技术引进内容的话,那么在还没有解决SU27制造问题时就加入更困难的三翼面加工技术更加不可能.AL37FU发动机的生产技术俄罗斯也不会轻易转让.另外J10计划已经进行多年了.对于前鸭翼机构的技术储备,放宽不稳定性能设计也有一定水平.我相信这些也是导致我国不愿意化钱进口装备三翼面技术SU30MK2的原因之一.
  附SU27发展简历图
  SU27--&SU27S--&SU27SMK
  --&SU27M--&SU35--&SU37
  --&SU27K--&SU33
  --&SU27IB--&SU34/SU32FN
  --&SU27UB--&SU27PU/30--&SU30K--&SU30MK--&SU30MK2
  苏-27、苏-27S、苏-27SK、苏-27SMK
  苏-27 首次公开亮相是在 1989 年的巴黎航展上,随后,在许多航展上都可以看到成双出现的两架 苏-27。一架是编号为 388 的苏-27(普加乔夫座机),另一架是编号为 389 的双座 苏-27UB,这两架飞机可视作 苏-27 及 UB的标准版。现在参加航展的多是“侧卫”家族的其它成员。我们还能在航展上看到的标准 苏-27,有“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 苏-27 和苏-27UB,和有莫斯科试飞院的 598、599 两架 苏-27。这些 苏-27,往往是以“CLEAN”的结构参展航展,即不搭载机载武器装备。
  从左到右:并肩飞行的388号苏-27和389号苏-27UB,是最先公开展示的苏-27/莫斯科试飞院的598、599 两架苏-27/ “俄罗斯骑士”空中表演队的苏-27和苏-27UB
  以后的 苏-27S、SK、SMK 等,是 苏-27 的改型或出口编号,比如我国引进的 苏-27SK,这些飞机只是在航电、火控、发动机等内部装备有所改进,在外型上并没有显著区别,性能也没发生质的变化。
苏-27UB、苏-30、苏-30MK、苏-30MKK、苏-30MKI
  苏-30是在 苏-27UB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称为 苏-27UP,后正式命名为 苏-30。是 苏-30家族中最初的成员,不仅在名称上能看到 苏-27UB 的影子,而且在外型上与 苏-27UB唯一的明显区别是:红外探测仪的位置向右偏。当年卖给印度空军的,就是这种 苏-30,出口编号 苏-30K。经常
  公开展示的这种 苏-30 的编号是 52、54。
  苏-30MK,为 苏-30 的改进型,它与 苏-30 的外型区别也仅在于取消了进气口两侧的短翼状天线。已出席过航展的 苏-30MK 编号为 603,着有别致的断裂迷彩。
  位于苏-27进气口外侧的短翼状天线(雷达告警接受机),自苏-30MK往后的型号里全都被取消
  苏-30MKK,便是我军即将大量装备的 苏-30 机种,出席 2000 年珠海航展的是 502 号机。从该型开始往后的 苏-30系列机种都装备双轮前起落架。苏-30MKK 明显区别于其它 苏-30 机种的特征是:使用了 苏-35/37 一样的不削尖垂尾,也是至今为止,是苏-30 家族中唯一拥有平顶垂尾的机种。
  参加中国珠海2000年航展的苏30MKK502号机,机身着有中国空军的空优迷彩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注意其垂尾顶部未削尖
  我国空军装备的 Su-30MKK
  苏-30MKI,是现今 苏-30 家族发展的顶尖型号,是第一种装备三面翼和矢量发动机的 苏-30家族成员。也是“侧卫”家族中唯一拥有三面翼和矢量发动机的串列双座机型。所以在外型上易于辨别。最先亮相的 01 号机,由于在 1999年的巴黎航展上给 K-36 弹射座椅作广告,上演了弹射大展而坠地。现在常在天上飞的 苏-30MKI 是 06 号机。
  1999年出席巴黎航展的苏-30MKI01号机于起飞前最后一张照片,在随后的飞行表演中上演的弹射大展而坠毁,飞行员跳伞逃生
苏-27IB、苏-34、苏-32FN
  后两者都是从 苏-27IB 发展而来的,三者在外型上与”侧卫”家族其它成员区别明显:并列双座、扁平颇似鸭嘴兽的机首。但这三者之间,外型差异不大。如果仔细比较三者的侧面图,可发现机首下垂幅度稍有不同,但利用这一特征在辨别图片时,会很困难。
  准备起飞的苏-27IB,注意它的单轮主起落架是其区别于苏-34和苏-32FN的主要特征之一
  苏-27IB 在地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其使用的是单轮主起落架,而不是 苏-34 和 苏-32FN那种小车式双轮主起落架。在飞行状态中,起落架收了起来,我们还可以观察它的尾锥:和标准的 -27没多大区别,由于,没装后视雷达的原故,所以不像那两者尾锥那样粗壮。(小样,上天我就不认识你啦!?看完尾锥照样认识你!)。我手中所有图片中的苏-27IB 只有一个编号:42。
  作垂直爬升的苏-27IB,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尾锥与标准的苏-27区别不大
  在苏27家族中,要数 苏-34 和 苏-32FN 最像孪生兄弟一样难以区分,事实上,苏-34 和 苏-32FN只是因在作战任务有异而内部设备上有所不同,苏-32FN更强调对海作战能力。而两者在外型没什么区别,如果从识别表中看,它们的主要外型特征完全相同。干脆我告诉你编号拿着对吧:
  机库里兄弟一样的苏-23FN和苏-34,外面的一架是苏-32FN,里面的是苏-34
  现有的 苏-34 图片上显示:它们全都来自同一架编号为 43 的 苏-34,而且拍摄地点全不在航展上。据说 苏-34的机密程度仅次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S-37“金雕”,所以极少抛头露面。但是,始终不景气的经济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允许它的航空工业对外出售先进作战飞机,苏-32FN也在其中之列。经常有编号为 44-343 和 45-349 两架 苏-32FN 光顾航展,期待能获得海外订单。
  静卧雪地机场的苏-34,这架编号为43的苏-34是我们能看到的唯一的苏-34,注意它的双轮小车式主起落架
  随便说一句,苏-27IB、苏-34、苏-32FN 的风档前都没有红外探测仪,机腹尾部她都没有尾鳍翼,这也是其它”侧卫”家族成员不具备的特征。
  苏-32FN的尾锥明显要比标准的苏-27长和粗壮得多,它的双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的姿态很独特,注意机身后下方没有尾鳍翼
  苏-27K/33、苏-33UB、苏-35、苏-37
  苏-27K 是 苏-27 的海军型,服役后称为苏-33,西方赋名“海侧卫”。是“侧卫”家族中第一个拥有三面翼的机种。在航展停机坪上的“海侧卫”很显眼,作为舰载机,它的机翼,连尾翼都能向上折起,一眼就能认出来。不过 苏-33 并不是“侧卫”家族中唯一的舰载机种,还有一种并列双座的舰载教练机,名为苏-33UB,这种飞机虽然也是并列双座,但还是保持了和 苏-33差不多的机首,红外探测仪位于风档前中间的位置,这两点加一起,在“侧卫”家族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苏-33UB 于 1999年由英雄试飞员普加乔夫首飞成功,至今还未参加过航展。该机性能优异,不仅可用于教练,功能扩展潜力极大,有望成为不可多得的多功能战斗机。
  左:在“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滑行的苏-27K(苏-33)右:舰上的苏-33UB
  如果 苏-33、苏-35 在空中并飞,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样,都是单座三面翼布局,但细小的地方也可作区别:苏-35 取消了习惯位于机首顶端的空速管,垂尾顶端为了安装天线也未削尖。而 苏-33 的空速管仍在机首,使用削尖的垂尾。
  709号苏-35,其使用的迷彩与711号苏-37很相似。注意文中提到的机背天线后方的凸起物
  有一架编号为 701 的 苏-35 的原型机(苏-27M)陈列在俄罗斯的莫尼诺航空博物管的露天停机坪上。经常参加航展的 苏-35 编号为 703-350,还有一架编号为 709,它的迷彩和 苏-37 很相似。
  左:陈列的莫尼诺航空博物馆中的苏-35原型机——苏-27M,尽管使用的三面翼,但垂尾仍是那种削了尖的垂尾,这和正式定型的苏-35不同。右:攻角慢飞中的703号苏-35,注意其机首顶端已没有空速管
  如果不给提示,你也能从前方或下方分辨出 苏-35 和 苏-37 的话,那么我要怀疑你是苏霍伊工厂里造飞机的。简单地说,苏-37就是换上矢量发动机的 苏-35,外型上除尾喷管外,只有一个很小的特征可供分辨,就是在 苏-35机座舱后面那根向后倾斜的天线后方,有一个像灯一样的凸起物,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反正在 苏-37 相同的位置上没这个东西。
  左:711号苏-37,注意比较在机背天线后方,并没有苏-35那样的凸起物。中:这位官员握住了苏-37的机首顶尖,可以看到这没有空速管。右:苏-37的矢量发动机喷管
  很多消息称:在双垂尾外侧涂有 711 编号的那架 苏-37,是唯一的一架 苏-37。实际上,至今我们也只看到那么一架 苏-37。所以再没出再第二架 苏-37 之前,记住 711 和迷彩,就足以不会搞错啦。
使用国家:
  苏联/俄罗斯
  前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装备 Su-27 始于 1985 年。当初苏霍伊设计局没有为它们研发不同类型的重型截击/战斗机,而是提供同一型号的Su-27。当时苏联空军已装备了 MiG-29 前线战斗机,国土防空军则装备了 MiG-31 截击战斗机,而 Su-27要同时装备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这就要求 Su-27 能同时满足空军的作战要求和国土防空军的空中拦截要求。Su-27这种多重任务的角色决定了它必需具备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强大的火力。
  国土防空军的 Su-27UB
  第一个装备 Su-27 的战斗部队是位于远东地区泽米吉空军基地的航空团。该团 1985 年 6 月 22 日接收了首批 20 架Su-27。尽管 MiG-29 在 1983 年便进人前线航空部队,但飞行员们很快对 MiG-29 不到 2,100 千米的航程感到失望,因而Su-27 的到来使该团的飞行员们欣喜若狂,按他们的话说:“当我第一次看到 Su-27时就感觉到,这正是长期以来我们想要的东西。”在苏霍伊设计局工程师的帮助下,飞行员们很快就掌握并熟悉了飞机的各种性能,并能熟练地完成复杂的任务。Su-27 成为备受飞行员喜爱的飞机,他们对 Su-27 大推力的发动机、敏捷的飞行性能、作战半径等感到很满意,特别是对 Su-27的综合火控系统情有独钟。Su-27是世界上第一种实际应用多传感器数据合成系统的战斗机。负责目标搜索和追踪的主传感器是一个大型高功率雷达。光电装置通过综合红外/激光搜索和追踪系统(IRST)实施被动搜索与追踪功能,提供方位和俯仰目标指示和追踪,这些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大幅增强了飞机的作战性能。
  布加乔夫的 388 号 Su-27 频繁出现于航展上
  从 1986 年开始,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加快了装备 Su-27 的步伐,据已出版的公开资料显示,到 1990年,苏联驻欧洲部分的部队就装备了367 架 Su-27(空军 138 架,国土防空军 229架)。苏联空军的两个航空团共 67 架 Su-27部署在东欧的波兰,一个航空团共 40 架 Su-27 部署在乌克兰,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仅有 31 架 Su-27。苏联国土防空军拥有数量众多的Su-27,其中在远东的泽米吉空军基地和乌兹别克分别部署了两个航空团。据西方情报专家估计,前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大约装备了 500 架Su-27。
  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如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继承了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装备,其中就包括 100 架左右的 Su-27。1996年初,据西方情报专家估计,俄罗斯空军拥有 130 架左右的 Su-27,而国土防空军则装备了 300 架 Su-27,另外还有 24 架Su-27K(Su-33)舰载机
  服役于俄罗斯北方舰队。
  1998 年末,俄罗斯进行了军事改革,空军和国上防空军合并为俄罗斯联邦空军。新的军事改革使得 Su-27的数量发生了改变,据《简氏情报周刊》报道,到 2000 年初,新组建的俄罗斯联邦空军拥有 340 架Su-27,它们分别服役于俄罗斯联邦空军的 12 个战斗航空团。
  尽管 Su-27 作为俄罗斯的前线战斗机,其地位十分重要,但比较多的 Su-27还是用作试验台和试验飞机,其中苏霍伊设计局在茹科夫斯基的大规模实验基地就停放了 10 架原型机和 Su-27各型生产型,格罗莫夫飞行研究中心拥有 6 架 Su-27,另外格罗莫夫飞行研究中心的特技表演队配备了 2 架 Su-27 和 1 架Su-30,用于商业性的飞行表演。
  格罗莫夫试飞院的 Su-27P
  乌克兰
  除俄罗斯外,第一批接受 Su-27的国家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在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苏联遗留下来的战斗机和部分从东德与捷克斯洛伐克转移来的战斗机。这批数量众多的战斗机大约有 1,500 架。因此,乌克兰成为独联体内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军事力量。1992年,乌克兰空军组建,在这支部队中,第四代战斗机如 Su-27 占据了显著的地位。
  乌克兰空军的 Su-27
  乌克兰空军成立后,Su-27 在涂装上发生了变化,乌克兰的国徽代替了前苏联传统的红色五角星,Su-27 的垂直尾翼上画着乌克兰的国徽——头向下俯冲的鹰,机翼上涂装了蓝色与黄色的线条。
  乌克兰空军的 Su-27 UB
  1996 年初,乌克兰空军总共有 76 架 Su-27,其中两个战斗航空团装备 67架,余下的部署在乌克兰空军试飞中心。乌克兰空军试飞中心的前身是苏联空军研究中心。从 1995年开始,乌克兰空军试飞中心对外国飞行员开放,国外飞行员能在这里亲自驾驶 Su-27 进行飞行训练。
  一架乌克兰空军的 Su-27UB 在今年 7 月的航展坠毁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是独联体国家中第三个从前苏联继承了大量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其中 Su-27 有 24 架。白俄罗斯空军的 Su-27 没有涂上该国的国徽,其垂直尾翼上还是传统的红色五角星。
  白俄罗斯空军的 Su-27UB
  乌兹别克斯坦
  1992 年,新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接管了在其领土内所有前苏联的军事装备。这批军事装备中包括大约 300 架飞机,其中 30 架是苏联国上防空军的 Su-27。
  哈萨克斯坦
  前苏联没有在哈萨克斯坦部署 Su-27,但哈萨克斯坦驻扎有苏联的战术攻击和侦察部队,这些部队装备了 40 架 Tu-95MS战略轰炸机。如此庞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对新成立的哈萨克斯坦政府来说,是很沉重的负担,而 Tu-95MS战略轰炸机却是俄罗斯空军感兴趣的装备。因此,哈萨克斯坦接受了俄罗斯提出的建议,用 Tu-95MS交换俄罗斯的战斗机。通过这笔交易,哈萨克斯坦空军获得了数十架 Su-27、MiG-29 和 Su-25。
  据报道,用 Tu-95MS 交换俄罗斯战斗机的协议始于 1996 年,首批 4 架 Su-27于同年交付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空军希望最终获得 80 架左右的 Su-27,为此在 1999 年 11月举行了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国防部长会议,双方达成了由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提供 30 架 Su-27 的时间表。此一合同目的是用这批Su-27 抵偿俄罗斯拖欠哈萨克斯坦的债务,而此时的哈萨克斯坦空军已装备了 47 架 Su-27。
  越南是第二个购买 Su-27 的亚太国家。1995 年 5 月,越南空军接收了首批 6 架 Su-27(5 架 Su-27 单座型,1 架 Su-27 双座型)。
  1996 年 11 月,越南和俄罗斯又签订了一笔 1.2 亿美元的新合同,越南空军将购买 6 架 Su-27(2 架 Su-27SK 和4 架 Su-27UBK)。1997 年 10 月,越南空军的代表出席了在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举行的交机仪式,1997 年12 月 1 日,首批 2 架 Su-27UBK 双座型抵达越南。另外 2 架 Su-27UBK 原定于 1997 年 12 月 6日运抵越南,然而运载 Su-27UBK 的 An-124 运输机在离开俄罗斯伊尔库次克时坠毁,机上的 2 架 Su-27UBK损坏严重。1998 年 1 月 13 日,An-124 运输机装载 2 架 Su-27SK 单座型抵达越南。1998 年夏天,俄罗斯交付了最后2 架 Su-27UBK。
  An-124 坠毁,两架 Su-27UB 也严重损坏
  目前,越南空军一共拥有 12 架Su-27(7 架 Su-27SK 单座型、5 架 Su-27UBK 双座型)。据报道,越南空军还有意购买更多的 Su-27。
  印度长期是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伙伴。目前,在印度空军服役的有近 700 架 MiG-21、MiG-23、MiG-25、MiG-27 和MiG-29 战斗机,其中有 580 架 MiG-21FL、MiG-21M、MiG-21Bis 战斗机和 150 架 MiG-27ML战斗轰炸机是在苏联授权下在印度生产的。
  1996 年 11 月 30 日,俄罗斯和印度达成了购买 40 架 Su-30MK 双座型多功能战斗机的合同,这批战斗机被命名为SU-30MKI,Su-30MKI 是 Su-30K 系列的最新改型,它具备更强的战斗性能和机动性能。这笔价值 18 亿美元的合同(平均每架Su-30 价值 4,000 万——4,500 万美元)采用了分批交付逐级升级的方式。首批交付的 8 架 Su-30 的性能等同于Su-30K,不过接下来交付的 Su-30 在性能上有所改进,并安装了 AL-3IFP 矢量推力发动机。印度购买的 Su-30 最终都要升级到Su-30MK 的水平。
  印度的 Su-30K
  在俄罗斯的授权下,印度斯坦航空工业公司将生产 100 架左右的 Su-30MK。1998 年印度增购了 10 架 Su-30MK。
  1997 年春天,首批 8 架 Su-30K 运抵印度。1997 年 7 月 11 日,在印度普尼基地举行了 Su-30K 成军仪式。这8 架 Su-30K 将到普尼基地的第 24“猎鹰”战斗机中队服役。1999 年,印度接受了另外 10 架 Su-30K。更多的Su-30(Su-30MK 型)在 2000 年——2001 年交付。这笔交易结束后,印度空军将拥有 50 架 Su-30 战斗机。
  由于交机的延误,印度的 Su-30MKI 今年才成军
  埃塞俄比亚
  1998 年俄罗斯空军和国土防空军合并为俄罗斯联邦空军。此次军事改革精简掉了一批原在俄罗斯空军和国土防空军服役的Su-27。俄罗斯联邦空军认为如果这批 Su-27能出口到国外的话,不仅能增加俄罗斯联邦空军的经费,而且也有利于俄空军添置更新型、战斗力更强的 Su-27 改型。
  埃塞俄比亚是第一个获得这种 Su-27 的国家。1998 年末,埃塞俄比亚购得了原在俄罗斯空军服役的吕 8 Su-27(6 架单座型,2架双座型)。据报道,这笔合同价值 1.2 亿美元。俄罗斯对这 8 架退役了的 Su-27 进行了升级,以达到 Su-27SK 和Su-27UBK 的水准。1998 年 11 月,第一架 Su-27 交付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 Su-27
  埃塞俄比亚的 Su-27 已经过战火的洗礼,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边界冲突中出现了 Su-27 的踪影。据报道,埃塞俄比亚的 2 架Su-27SK 曾击落 2 架厄立特里亚的 MiG-29。另有消息显示,在 1999 年 1 月 6 日,一架埃塞俄比亚的 Su-27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作表演时坠毁,驾驶该机的是一名俄罗斯飞行员,他在做”尾冲”动作时,飞机失去控制,飞行员弹射进生成功,而飞机却坠毁了,不过,俄罗斯已许诺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一架 Su-27SK。由于 Su-27的性能优异,埃塞俄比亚有意再订购 6 架Su-27SK。
  GSh-30-1 型 30 毫米机炮
  GSh-30-1 型 30 毫米机炮是 SU-27系列的唯一固定武器,它是一种超轻量型单管转膛式机炮,根据俄罗斯所公布的资料,其全备重量只有 43.5公斤,为现有同口径机炮中重量最轻的系统。该机炮使用激光测距瞄准系统,据说精确度极佳,但大量采用轻量材料的结果使其使用寿命减低,未经证实的资料指出标准寿命大约 2,000 发左右,火炮的最高射速 1,600发/分。在 SU-27 系列的各型战机中,该机炮的弹舱内装有 150 发备用炮弹。
  R-60()
    R-60 是锦旗设计局于 1960 年代末期至 1970 年代初期发展的红外线制导短距空对空导弹,系K-13(AA-2) 系列导弹的后继型,就发展历史上属于第三代苏制空对空导弹。R-60 的重量和尺寸都只有 K-13 的70%,为一种袖珍型格斗导弹,因此可由 APU-6011M 型双重挂架挂载。
  R-60 的气动布局特殊,寻的头后方装有 4 片长方形固定稳定翼,与梯形尾翼共同确保导弹的飞行稳定性,弹体前段还装有 4片三角形弹翼,用来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控制翼后方的弹体装有 2 组主动无线电近炸引信天线,弹体中段还装有一具功能不明的条板。R-60装有一个重量 6 公斤的高爆破片弹头,据说内含约 0.6 公斤的铀材,它的弹头重量仅有 K-13 导弹弹头的 53%、美制响尾蛇导弹弹头的67% 以下,由于弹头过轻影响了此种导弹的效能,R-60 在实战中甚至发现无法有效击落敌机的情形。
  初期的 R-60 仅具备尾追攻击能力,苏联于 1970 年代末期推出 R-60M改进型,配备有光电引信和改进型寻的头,具备准全向位攻击能力,其前半球的最大射程增至 5 公里。该系列导弹后来再改进出最新的R-60MK,据说能与 MiG-29 或 SU-27 战斗机的头盔瞄准具运动追踪、锁定目标,其有效射程在 0.4 至 5 公里之间,仅 0.4公里的最短有效射程使它在近距离空战中享有战术优势。R-60 在 SU-27 所配备的武器系统中算是较旧型的一种,SU-27 最多仅挂载 6 枚R-60 执行任务。
  R-60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2.08 米;弹径 0.13 米;翼展 0.13 米;发射重量 65 公斤;弹头重量 6 公斤;有效射程 3 至 5 公里(R-60M)
  R-27()
  R-27 是锦旗设计局于 1970 年代中期主导发展的中远距空对空导弹,用来取代老旧的 K-13 和 R-23 系列导弹,以配备在MiG-29、SU-27 等战斗机上。与先前的苏制导弹相同,R-27 有雷达制导型和红外线制导型两大系统,自 1982 年服役以来至少已推出7 种型号,分别是:
  *R-27T :中距惯性指挥修正暨红外线制导型,最大射程约 40 公里。
  *R-27PS :供 MiG-27D/K 攻击机使用的特种短距红外线制导型,最大射程不详。
  *R-27R:中距惯性指挥修正暨半主动雷达制导型,最大射程约 50 公里。
  *R-27ET: R-27T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为 70 公里。
  *R-27ER: R-27R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为 75 公里。
  *R-27AE:远距惯性指挥修正暨主动雷达制导型,最大射程约 80 公里,具有较佳的低空目标攻击能力和抗电子干扰能力。
  *R-27EM:远距惯性指挥修正暨半主动雷达制导型,最大射程约 110 公里,提高对低空目标的攻击能力。]
  俄罗斯曾宣称还有型号 R-27EE 的最新型导弹在发展中,它是一种专门对付空中预警管制机的反辐射空对空导弹,据说有效射程高达 100公里以上。由于 R-77 系列也在发展相同用途的系统,缺乏经费的俄罗斯极可能会停止 R-27EE 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观察。
  R-27 的外形极具特色,弹体中段的 4 片大型倒梯形弹翼构成主要的控制面,褡配寻的头段的 4 片梯形稳定翼和弹体未段的 4片固定式双三角尾翼。虽然基本气动布局相同,但 R-27 的增程型为延伸射程,后段弹体换装了直径和长度略增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导弹全长至少增加了0.7 米。各型 R-27 均装有一个重量 39 公斤的延伸杆状弹头和主动无线电近发引信,其中 R-27EM为了提高对低空目标的猎杀能力,引信位置改在控制翼的后方。
  R-27 的寻的头有半主动雷达型、主动雷达制导型和红外线型两种,其中 R-27R/RE 使用 9B-1101K型半主动雷达寻的头,它是一种 J 频段的单脉波系统,能在 30公 里范围内锁定雷达反射截面(RCS)约 5 平方米的目标;R-27AE 使用98-1103M 型主动雷达寻的头,它整合有一个重量约 1 公斤具备 32kbyte 随机存储器和 32kbyte只读记忆体的可编程计算机,该寻的头能在 16 至 20 公里范围内锁定 RCS 约 5 平方米的目标;R-27T 使用 36T型红外线寻的头,它能迎头搜索目标,由于装有高性能追踪系统,使导弹能紧跟着高机动目标,并具备不错的抗杂波和抗干扰能力。R-27ET 是R-27T 的增程改进型,配备有大幅改进的 T36 型寻的头。
  无论配备那种寻的头,R-27发射后初期以惯性飞向目标,中段制导则以资料链对弹道进行修正,未段制导由导弹寻的头进行控制,能有效攻击飞行高度在 20 米至 27公里高度的目标。R-27 的基本型可从 7,000 米至海平面高度发射,增程型的最大发射高度增至 9,000米,其最大射程因发射空域而有所不同,对低空目标的最大有效射程约 20 公里,对付中、高空目标则增为 40 公里以上,R-27EM的最大射程更高达 110 公里。
  R-27 是 SU-27 系列战斗机的标准空对空武器,SU-27 通常挂载 6 枚 R-27 执行任务,包括主翼最内侧挂架的 2 枚红外线制导型、进气道下挂架的 2 枚雷达制导型、机身中线纵列挂架的 2 枚雷达制导型。
  R-27T 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3.07 米;弹径 0.23 米;翼展 0.77 米;发射重量 254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40 公里。
  R-27R 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4.00 米;弹径 0.23 米;翼展 0.77 米;发射重量 253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50 公里。
  R-27ET 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4.50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43 公斤;弹头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70 公里,
  R-27ER 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4.70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50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75 公里。
  R-27AE 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4.78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50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75 公里。
  R-27EM 的重要诸元如下:全长 4.73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50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110 公里。
    R-73 ()
  R-73 是锦旗设计局在 1970 年代末期发展的第四代苏制格斗导弹,由于与 R-60 系出同门,因此两型导弹具有若干相同的特徵。除了取代R-13M 导弹外,R-73 还可填补 R-60 与 R-27 系列导弹的性能间隙,因此在 SU-27、MiG-29等新型俄制战机上,常可发现 R-60、R-27、R-73 导弹混合挂载。
  空对海/地导弹
  SU-27 系列中的 SU-30MK、SU-32FN/34 和 SU-35/37具备强大对地/海攻击能力,可挂载各种战术空对地导弹、反舰导弹和炸弹与火箭。西方对于俄制空对地导弹通常赋予 M 的英文代号,相对于俄文是X,但自 1993 年起俄国人在国际场合以波兰字母 H 取代,因此就以 Kh-29 为例子,亦可见 X-29 或 H-29的型号。即便如此,北约仍以 AS 作为识别代号,Kh-29 便被称为 AS-14。在航空炸弹方面,制导炸弹以俄文“可修正式机载炸弹”字首缩写KAB 作代号,普通炸弹则以 FAB 作为代号,再附加重量等级与用途代号,举 KAB-500L 激光制导炸弹为例,其中 500代表公斤重量,后方的字母 L 代表激光制导特种用途。
  Kh-23、23M、24、66(AS-7)
  Kh-23 是星辰设计局(ZvezdaOKB)在 1965 年所研制的短距遥控制导空对地导弹,属于较早期的俄制战术空对地武器。Kh-23的气动布局和若干部件与 K-5 空对空导弹相同,所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更是为 K-8V 空对空导弹所研制,于 1968 年服役的 Kh-66是此系列的第一种服役型,自 1973 年起陆续推出 Kh-23、Kh-23M 和 Kh-24 反辐射型,但对于 SU-27来说它们已经算是较老旧的武器。
  Kh-23 的外形与美制小牛式导弹非常相似,后者在越战期间大量使用,Kh-23 的设计显然深受它的影响。Kh-23 的全长 3.53米、弹径 275 毫米、翼展 0.79 米,它的弹头装有 4 片小型三角形控制翼,弹尾装有 4片三角稳定翼,稳定翼的末端装有控制面,可控制导弹的俯仰运动。Kh-23配备一具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动机喷管位在稳定翼之间的弹体两侧,内含可动式控制阀,是非常特殊的设计。
  Kh-23 的发射重量为 287 公斤,配备重量 110公斤的高爆成形装药弹头和撞击引信。导弹采用线传无线电遥控制导系统,导弹发射后飞行员用操纵杆修正弹道攻击目标,它的最大射程只有 5公里左右,由于飞行员须一直控制导弹直到命中目标,使得发射母机极易遭受敌方防空武器的反击。因此,Kh-23并不算是理想的距外攻击武器,基本上应不算是 SU-27 的标准机载武器。
  Kh-25MR/ML(AS-10)
  Kh-25 是星辰设计局在 1960 年代末期/ 1970 年代初期研制的武器,于 1974年开始服役,可视为第二代俄制战术空对地导弹。Kh-25 的外形与 Kh-23 非常相似,因此被外界视之为后者的改进型,族系中有 Kh-25MR无线电遥控型和 Kh-25ML 激光制导型两种,另外还衍生出 Kh-25MP 反辐射型,但西方将它另外归类于 AS-12 系列。
  尽管 Kh-25 的气动布局与 Kh-23 相似,但细部结构仍有相当改变,导弹全长 4.04 米,弹径 275 毫米、翼展 0.73米,弹翼的配置与 Kh-23 类似,但位置略作改变,配备相似的固体火箭续航发动机。最初服役的 Kh-25配备半主动激光制导系统,导弹发射后利用机载的 Prozhektor-1 激光吊舱标定目标;Kh-25M是具备模块设计的改进型,依寻的头的不同有 MR 无线电遥控型、ML 激光制导型和 MP 反辐射型等3种。Kh-25 的发射重量约 300公斤,配备 90 公斤的高爆弹头和无线电引信。导弹的射程因制导系统而不同,最短射程俱为 2 公里,MR 型和 ML 型的最大射程分别为 10和 20 公里。Kh-25 虽然主要供 MiG-27、Su-17、Su-24 和 Su-25 等攻击机使用,但 MiG-29 和 SU-27系列战斗机也能挂载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Kh-25MR
  Kh-25ML
  Kh-25MP、27PS(AS-12)
  这两型导弹是星辰设计局由现有的系统改进发展而成,主要是作为 Kh-28导弹的后继系统,由于它的重量较轻,使得搭载母机能从低空发射,搭载母机因而可获得较佳的作战存活性。Kh-25MP属于俄制第一代战术反辐射导弹,其技术层次约略与美制百舌鸟(Shrike)导弹类似,性能已不敷现代作战所需。
  Kh-25MP 是 Kh-25M 的模块衍生型,除寻的头段以外的各部完全相同,其弹头锥罩的构形独特,外形与 AA-5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相似。Kh-25MP配备惯性暨被动雷达制导系统,它具备低空发射能力,导弹发射后会爬升进入目标雷达的主波段,然后有效摧毁敌方雷达。Kh-25MP在高空发射的最大射程可达 40 公里,在低空发射的最大射程为 25 公里,导弹的最短有效射程约 2.5 公里。
  Kh-27PS 则是是 Kh-25MP 的增程改进型,最大射程增加到 60 公里。此外,由 Kh-25MP 还一并发展出 Kh-25MT 电视制导型和 Kh-25MD 红外线制导型,使 Kh-25M 系列获得进一步发展。
  Kh-25MP
  Kh-28(AS-9)
  Kh-28 是彩虹设计局(RadugaOKB)在 60 年代末期所发展的中程反辐射导弹,于 1971 年开始服役,当时主要是配备在Yak-28 远距拦截机上。Kh-28 的尺寸巨大,功能与体积更大的 AS-4 和 AS-6反辐射导弹相同,在远距离攻击陆基与舰载雷达,它甚至可利用空对地导弹的射控雷达锁定目标。
  Kh-28 的全长为 6 米、弹径 430 毫米、翼展 1.4 米,尺寸约略与一架小飞机相同。Kh-28 的外形与Tu-95、Tu-22、Tu-22M 轰炸机挂载的 AS-4 导弹相似,可视后者的缩小版,其弹体中段两侧装有一对三角翼,搭配弹尾的 2片水平尾翼和 2 片垂直尾翼,下方的垂尾在地面可予以收拆,配备一具液体火箭发动机。
  Kh-28 的发射重量为 715 公斤,配备重量约 150 公斤的高爆弹头。导弹配备有 4 种可换式被动雷达攻击模式亦与 AS-4、AS-6 相同,导弹在高空发射与巡航,在终端制导阶段以陡峭的俯冲弹道攻击敌方雷达目标,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 90 公里。
  Kh-29()
  Kh-29 是锦旗设计局在 1970 年代发展的激光与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大约于 1980年代开始服役,属于第三代俄制战术导弹,是一种与美制小牛导弹同级的武器系统。Kh-29 目前至少有 3 型问世,分别是电视制导的Kh-29T、半主动激光制导的 Kh-29L、红外线制导的 Kh-29D、反辐射型的 Kh-29MP,可配备在多型俄制战机甚至是伊拉克空军的法制幻影F1 战斗机上。
  Kh-29 系列全长约 3.9 米、弹径 400 毫米、翼展 1.1 米,各型导弹可换装特定的寻的头,其余部件完全相同,其中 Kh-29L的重量 660 公斤、Kh-29T 的重量 680 公斤,配备有重量约 320 公斤的通用型弹头。Kh-29T 和 Kh-29L属于较老旧的发射前锁定(LOBL)式制导导弹,必须在目标进入机载吊舱的目视范围才能发动攻击, 最大有效射程在 10 至 12公里之间。Kh-29MP 似乎沿用了 Kh-25MP 反辐射导弹的被动雷达寻的头,虽然射程和弹头威力优于Kh-25MP,但寻的头技术仅介于第一、第二代系统之间。Kh-29D 可能是 Kh-29T的改进型,换装具全天候和射后不管能力的红外成像寻的头,发射时不需要母机以机载吊舱或资料链进行全程导控。
机载武器:
  (AS-17)
  Kh-31 系列是 1990年 代问世的最新火箭/冲压发动机战术导弹,于 1991 年的迪拜航空展首度出现。目前确定有 Kh-31A反舰型和 Kh-31P 反辐射型两种问世,另外还有 Kh-31U 增程型和 Kh-31H改进型两种反辐射导弹在发展,为了对付空中早期预警机还研发新的空对空衍生型,由于该系列导弹的最高速度高达 3 马赫以上,因此颇受西方国家关注。
  Kh-31 是星辰设计局所研制,它对苏联的战术空对地导弹发展来说是新的尝试,尤其是导弹所使用的火箭/冲压发动机系统,是继 SA-6防空导弹后第二种采用这类动力系统的俄制导弹。Kh-31 的弹体后段装有 4 具环绕弹体的火箭/冲压发动机,占导弹全长的 2/3左右,每具发动机的后段装有梯形稳定翼和方形控制翼,每具控制翼的顶端装有一条特殊的皮托管。导弹发射时先启动固体火箭助推器,当速度到达 1.8马赫时再点燃冲压发动机,并加速至 3 马赫巡航速度。
  Kh-31A 和 Kh-31P 目前均有两种长度不同的衍生型,Mod.1 和 Mod.2 型的全长分别为 4.7 和 5.23 米,弹径360 毫米、翼展 1.15 米,发射重量约 600 公斤,配备 90 公斤重的高爆破片弹头。Kh-31A配备有主动雷达制导寻的头,导弹发射后先以惯性制导,在进入终端制导阶段后开启主动雷达寻的头;Kh-31P则配备被动雷达制导系统,推测整合有惯性辅助系统,弹载计算机可记忆敌方雷达座标,即便目标雷达紧急关机也能准确命中。Kh-31A 和 Kh-31P的制导系统均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下作战。
  Kh-31P
  Kh-31A 的最短射程为 5 公里,Mod.1 型和 Mod.2 型的最大射程分别为 50 和 70 公里;Kh-31P 的最短射程约10 公里,Mod.1 和 Mod.2 型的最大射程分别可达 60 和 200 公里。该系列导弹目前应开始投产服役,未来将是 SU-27 和MiG-29 等战斗机的重要空对地武器,在国际性航空展中常与这两种战斗机搭配展出,其中 Su-27 主要挂载在翼下挂架上。
  Kh-31A
  (3K-60)
  Kh-35 是 1992 年莫斯科航空展首度出现的新型空射反舰导弹,它是一系列反舰导弹的一型,同系列导弹共有舰载型、岸防型和空射型 3种,其中舰射型被北约称为 X-N-25。 Kh-35 的外型与美制 AGM84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相似,由星辰设计局负责导弹研制,其研发工作早在 1980 年代初期便展开。
  Kh-35 的外形与鱼叉导弹相似,两者的尺寸也在伯仲之间,它的全长 3.75 米、弹径 420 毫米、翼展 1.3 米,发射重量 480公斤,装有重量 145 公斤的高爆破片弹头和撞击延迟引信,低于鱼叉导弹的 220 公斤弹头重量。Kh-35 的弹体中段装有 4片可折叠式三角形弹翼,弹尾另外还装有 4片小型控制翼,由于导弹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自单翼前端的弹体下方设有发动机进气道,进气道并一直延伸到弹尾。导弹的有效射程在 5 至 130公里,发射高度在 200 至 5000 米之间,终端攻击的飞行高度在 5 至 10 米之间。
  Kh-35 装有 ARGS-35型主动雷达寻的头,寻的头装有扁平相位阵列天线,为一种具备适应操作模式的同调单脉波雷达系统,雷达有多个频段可供选择,使导弹能以饱和攻击模式对抗敌方的电子干扰。雷达天线的水平扫瞄范围为 +/-45 度、俯仰扫瞄范围为+10度/-20度,寻的头可在摄氏 +/-50 度、雨量密度4毫米/秒以下的环境下正常运作,即便是在 5 至 6 级的海况下也能精确发现目标。Kh-35发射后先以惯性系统制导,在终端制导阶段以主动雷达寻标器标定目标,据称具有相当不错的抗干扰能力。
  Kh-35 目前已进入俄罗斯海军航空兵服役,为 SU-27、SU-33 的标准机载武器之一,通常翼下挂架便可挂载此种反舰导弹。
  弹翼展开状
  (3M80)
  Kh-41 是着名的 SS-N-22 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空射衍生型,为彩虹设计局在 1980 年代初期研发的系统,在 1992 年的莫斯科航空展首度出现,由于速度快、弹头威力强,是西方恐惧的空射反舰导弹。
  Kh-41 的尺寸和重量较 SS-N-22 更大,射程也获得相当提高,其外形像是 Kh-31 的放大型,弹体中后段装有 4具环绕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其最大特色,火箭发动机上虽然也装有 2 组可折叠式弹翼,但弹翼的布置与 Kh-31 完全不同。Kh-41的动力系统也与 Kh-31 类似,配备有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导弹的最高速度接近 3 马赫,发射初期以高空巡航飞行,最后 50公里掠海攻击目标,最大有效射程可达 250 公里;若以低空掠海攻击模式执行任务,巡航和终端飞行高度可分别降至 20 与 7米 ,最大射程降至150 公里左右。
  Kh-41 的全长 9.7 米、弹径 760 毫米、翼展 2.1 米,由于 Kh-41 的尺寸和重量较大,SU-27K 和 SU-32FN 机上只有中线挂架才能够挂载。
  SU-33 机腹挂载的 Kh-41
  Kh-58/58E/58U(AS-11)
  Kh-58 系列是彩虹设计局在 1970 年代初期发展的第三代俄制反辐射导弹,于 1980 年代开始大量服役,广泛配备在前苏联的前线战斗机/攻击机上,目前亦被列为 SU-27 系列战斗机的标准武器系统,为俄罗斯空军/海军航空兵的主要防空压制武器。
  Kh-58 是一种中距反辐射导弹,它的气动布局与法制飞鱼(Exocet)导弹相似,修长的弹体全长 5 米、弹径 380 毫米、翼展1.17 米,弹体中段装有 4 片梯形稳定翼,弹尾装有/型相同的 4 片小形控制翼。Kh-58 的发射重量约 650 公斤,配备 150公斤重的高爆破片弹头,搭配与彩虹设计局的空对空导弹惯用的主动无线电引信, 根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指出,该导弹有核弹头可供选用。
  Kh-58 配备惯性暨被动雷达制导系统,利用在 1970年代所获得的技术,这套制导系统配备可换装不同的导向头,用来对付不同波段的雷达目标。Kh-58 系列已推出数种改进型,其中 Kh-58A是特别强化反舰能力的主动雷达制导型;Kh-58E 则是 1993 年出现的增程改进型,它的雷达寻的头可涵盖 5 组雷达波段,对目标周围 20米有效打击范围的命中率高达 80%;Kh-58U 则是另一种改进型,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就是配备毫米波雷达寻的头最新改进型。
  Kh-58 配备固体火箭发动机,其最高速度高达 4 马赫。依不同的发射高度,导弹的有效射程在 10 至 150公里之间,其增程改进型据说更增至 180 公里,在低空发射时的最大射程约 70 公里,在高空发射则增至 150 公里。SU-24 和SU-25 战机均可挂载二枚 Kh-58 作战,SU-27 系列至少应能挂载3枚导弹执行作战任务。
   Kh-59()
  Kh-59 是彩虹设计局所发展的中程电视制导空对地导弹,虽然在 1991 年的迪拜航空展才首度出现,但一般相信此型导弹早在 1970年代便开始发展,在 1980 年代初期进入苏联空军服役,它的运用概念与美制 AGM-84E SLAM 相似,在技术上可视为 Kh-25系列的增程改进型。
  Kh-59 的外形在俄制战术导弹中独树一格,修长的弹体全长 5.4 米、弹径 380 毫米、翼展 1.25 米,导弹上共装有 2组弹翼,其中在紧邻寻的头光罩处装有 4 片三角稳定翼,在接近弹尾处还装有 4 片较大型的三角控制翼。Kh-59的动力系统非常特殊,它的弹尾装有一个固体火箭助推器,漏斗状的助推器喷管成为外形的一大特征。导弹发射后先点燃助推器脱离发射轨,助推器段燃尽后脱离导弹并点燃固体火箭续航发动机,续航发动机的喷管在控制翼之间的弹体两侧,延续了自 Kh-23/Kh-66 和 Kh-25 以来惯用的设计特色。
  Kh-59 的发射重量约 800 公斤,配备有重量 150 公斤的高爆弹头,从高空发射的最大有效射程可达 60 公里。Kh-59的电视制导寻的头看起来与 Kh-29T 所配备的非常相似,它的弹尾装有后向资料链接受天线,导弹发射后利用机载 APK-9型资料链吊舱由武器官以讯号直接导控导弹,当导弹进入终端制导阶段才由电视制导寻的器控制。这种导控模式的武器在西方须交由双座型战机执行任务,但彩虹设计局降低了操作 Kh-59 的工作负荷,使得单座型战机也能挂载此种空对地导弹作战。
  Kh-59M 是在 1992 年出现的改进型,北约组织赋予 AS-18 的编号,当时挂载在 SU-27 的主翼挂架上。Kh-59在外形上的最明显改变是后段弹体下方装有一具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移出喷气发动机后弹体所获得的空间被用来增加弹头装载重,使得弹头的重量剧增至320 公斤,足以贯穿坚固的目标。目前还不清楚 Kh-59M 是否已经开始服役,据说还有一种反舰衍生型正在护展中。
  Kh-59M
  Kh-59M
新型反舰导弹
  阿尔发导弹曾被称为 2000 先进导弹,从国际武器展中所公布的武器型号说明,它是一种可由飞机(尤其是 SU-27系列)、地面载具、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的通用武器,能攻击地面与海面目标。俄罗斯迄今仍未公布阿尔发导弹的尺寸资料,但根据缩尺模型观之,它的体积与宝石导弹似乎在伯仲之间,所以由宝石导弹或许能推测阿尔发导弹的大致诸元,宝石导弹全长 8.9 米、发射重量约 3,900公斤;从阿尔法导弹的外形看,它配备一具冲压发动机,弹体后段腹部装有发动机进气道,两侧装有三角形弹翼,搭配三角对称配置的三角形控制翼。由已公布的资料显示,阿尔发导弹配备重量 300 公斤弹头,能在 10 至 20 米低空以 3.0 马赫极速攻击目标,最大射程约 300 公里。
  虽然宝石导弹的尺寸过大不适于飞机挂载,但据说重量 2,500 公斤的空射型正往发展中,未来将为 SU-27增添新利器。宝石导弹以冲压发动机推进,它采用特殊的弹首进气设计,与 MiG-21 战斗机类似。根据已公布的资料,宝石导弹的极速在 2.5 至3 马赫之间,最大射程在 120 至 300 公里之间,它配备有惯性暨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导弹发射后先爬升至 15公里高度巡航,以惯性系统制导至预先设定的目标区后,在距目标 25 公里处开啓主动雷达寻的头,以 5 至 10 米的掠海高度攻击目标。
  Yakhont 特殊的弹首设计
  在挂载时,Yakhont 导弹头部安装导流罩
  APR-3E 反潜导弹
  它是在 1997 年的莫斯科航空展首度出现的空射反潜导弹,可适用在固定翼和旋翼式反潜飞机上,SU-32FN 未来可能挂载执行反潜任务。与较早期的 APR-2 相比,APR-3E 以涡轮水喷射发动机取代了固态火箭马达,使其速度和攻击深度均较旧系统提升。
  APR-3E 外形很像鱼雷
  APR-3E 的最大攻潜深度高达 800 米,较 APR-2 增加 200 米;它能在水下维持 120 公里/时的速度攻击目标;导弹配备敏感性较佳的声纳导向头。
  能在距离潜艇 2,000 米处捕捉目标,而 APR-2 则须在 1500 米范围才能侦测到目标;俄罗斯方面宣称,APR-3E 的命中率可达 80% 至 85%。
  制导炸弹
  KAB-500L
  鉴于美国在越战中运用电射制导炸弹颇为成功,位于莫斯科的 GNPP 局在 1972年研制同类的武器系统,由它的寻的头构形推测,其技术层次已超过美国在越战中使用的激光制导炸弹。KAB-500L是第一种俄制激光制导炸弹,整体外形与美制铺路(Pavewav)系统相似,其激光寻标套件能用来修改自由落体炸弹,但它无铺路的弹体前、后大型稳定控制翼,运动路径由尾翼的控制面控制。
  KAB-500L 于 1975 年服役,服役后陆续进行改进和衍生发展,为该炸弹换装包括破片弹和穿甲弹在内的高爆弹头,同时衍生出更大型的KAB-1500L 和换装光电寻的头的 KAB-500Kr。KAB-500L 是由 500公斤级的低阻炸弹修改而成,配备半主动激光寻的头和弹尾控制面板,它的精确重量是 534 公斤,全长 3.05 米、弹径 400 毫米、翼展0.67 米,配备 195 公斤弹头,有效杀伤积约有 1,500 平方米。
  KAB-500Kr
  KAB-500Kr 是 GNHP 局由 KAB-500L 进一步发展而来,于 1970 年代末期开始服役。KAB-500Kr 是以重量350 公斤的自由落体穿透炸弹为主体,换装与 Kh-59、Kh-29相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攻击力和穿甲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