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计算如何计算最小的塔板数吸收塔计算如何计算最小的塔板

导读:第4节吸收塔的计算,吸收过程既可在板式塔内进行,本章对于吸收操作的分析和计算主要结合连续接触方式进行,通常填料塔的工艺计算包括如下项目:,(1)在选定吸收剂的基础上确定吸收剂的用量,(2)计算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的基本依据是物料衡算,(1)吸收为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总吸收系数为常数,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整个吸收塔中均为常量,(3)吸收塔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2.4.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第4节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过程既可在板式塔内进行,也可在填料塔内进行。在板式塔中气液逐级接触,而在填料塔中气液则呈连续接触。本章对于吸收操作的分析和计算主要结合连续接触方式进行。
填料塔内充以某种特定形状的固体填料以构成填料层。填料层是塔实现气、液接触的主要部位。填料的主要作用是:①填料层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很大,填料间隙形成不规则的弯曲通道,气体通过时可达到很高的湍动程度;②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提供很大的固体表面,液体分布于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增大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常填料塔的工艺计算包括如下项目:
(1)在选定吸收剂的基础上确定吸收剂的用量; (2)计算塔的主要工艺尺寸,包括塔径和塔的有效高度,对填料塔,有效高度是填料层高度,而对板式塔,则是实际板层数与板间距的乘积。 计算的基本依据是物料衡算,气、液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下面的讨论限于如下假设条件: (1)吸收为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总吸收系数为常数; (2)惰性组分B在溶剂中完全不溶解,溶剂在操作条件下完全不挥发,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整个吸收塔中均为常量; (3)吸收塔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 2.4.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式 全塔物料衡算图2-12所示是一个定态操作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V-惰性气体的流量,kmol(B)/s; L―纯吸收剂的流量,kmol(S)/S; Y1;、Y2―分别为进出吸收塔气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A)/kmol(B);X1、X2――分别为出塔及进塔液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A)/kmol(S)。注意,本章中塔底截面一律以下标“l”表示,塔顶截面一律以下标“2”表示。 在全塔范围内作溶质的物料衡算,得:
VY1+LX2=VY2+LX1
图2-12 物料衡算示意图
或V(Y1-Y2)=L(X1-X2)
一般情况下,进塔混合气体的流量和组成是吸收任务所规定的,若吸收剂的流量与组成已被确定,则V、Y、L及X2。为已知数,再根据规定的溶质回收率,便可求得气体出塔时的溶质含量,即: Y2=Yl(1-фA)
(2-39) 式中фA为溶质的吸收率或回收率。
通过全塔物料衡算式2-38可以求得吸收液组成X1。于是,在吸收塔的底部与顶部两个截面上,气、液两相的组成Y1、Xl与Y2、X2均成为已知数。 2.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与操作线 在定态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内,气体自下而上,其组成由Y1逐渐降低至Y2;液相自上而下,其组成由X2逐渐增浓至Xl;而在塔内任意截面上的气、液组成 Y与X之间的对应夫系,可由塔内某一截面与塔的一个端面之间作溶质A的物料衡算而得。 例如,在图2-12中的m-n截面与塔底端面之间作组分A的衡算:
VY+LX1=VY1+LX LL或
Y=VX+(Y1-VX1)
式2-40称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它表明塔内任一横截面上的气相组成Y与液相组成X之间成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为L/V,且此直线应通过B(X1,Y1)及T(X2,Y2)两点,如图2-13所示图中的直线BT即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 (1)上端点B代表吸收塔底的情况,此处具有最大的气、液组成,故称为“浓端”;端点T代表塔顶的情况,此处具有最小的气、液组成,故称之为“稀端”;操作线上任一点A,代表着塔内相应截面上的液、气组成X、Y。 (2)当进行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溶质在气相中的实际组成总是高于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组成,所以吸收操作线必位于平衡线上方。反之,若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则进行脱吸过程。 需要指出,操作线方程式及操作线都是由物料衡算得来的,与系统的平衡关系、操作温度和压强以及塔的结构类型都无任何牵连。
2.4.2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1)液气比
由图 2-14a可知,在 V、Y、Y1及X2已知的情况下,吸收操作线的一个端点T已经固定,另一个端点B则可在Y=Y1的水平线上移动。点B的横坐标将取决于操作线的斜率L/V。 操作线的斜率L/V称为“液气比”,是溶剂与惰性气体物质的量的比值。它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溶剂耗用量大小。 (2)由于V值已经确定,故若减少吸收剂用量L,操作线的斜率就要变小,点B便沿水平线Y=Y1向右移动,其结果是使出塔吸收液的组成加大,吸收推动力相应减小。若吸收剂用量减小到恰使点B移至水平线Y=Y1与平衡线的交点B*时,X1=X1*:,意即塔底流出的吸收液与刚进塔的混合气达到平衡。这是理论上吸收液所能达到的最高含量,但此时过程的推动力已变为零,因而需要无限大的相际传质面积。这在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只能用来表示一种极限状况。此种状况下吸收操作线(B*T)的斜率称为最小液气比,以(L/V)min表示,相应的吸收剂用量即为最小吸收剂用量,以Lmin表示。 反之,若增大吸收剂用量,则点B将沿水平线向左移动,使操作线远离平衡线,过程推动力增大;但超过一定限度后,效果便不明显,而溶剂的消耗、输送及回收等项操作费用急剧增大。 (3)最小液气比的求法
最小液气比可用图解法求出。如果平衡曲线符合图2-14a所示的一般情况,则要找到水平线Y=Y1与平衡线的交点B*,从而读出X*的数值,然后用下式计算最小液气比,即:
Y1?Y2?L????X1*?X?V?minLmin?V2
(2-41) Y1?Y2X1*?X2或
(2-14a) 如果平衡曲线呈现如图2-14b中所示的形状,则应过点T作平衡线的切线,找到水平线Y=Y1与此切线的交点B′,从而读出点B′的横坐标X1′的数值,用X1′代替式2-41或式2-41a中的X1* ,便可求得最小液气比(L/V)min或最小吸收剂用量Lmin。 若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可用 X*=Y/m表示,则可直接用下式算出最小液气比,即: Y?Y2?L??1??Y1?V?min?X2mY1?Y2Y1m?X2
(2-42 a)
如果用纯溶剂吸收,则X2=0,式2-42及式2-42a可表达为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考试资料、外语学习、党团工作、资格考试、行业论文、文档下载以及吸收塔的计算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吸收塔的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Aspen吸收塔的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Aspen吸收塔的设计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文】4吸收塔的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4吸收塔的计算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在设计院干设计已经八九年了。但是还是深感水平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底子本
下班,你睡得心安理得么?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不干活哪有钱拿?
劳动是幸福源泉,
查看: 661|回复: 1
吸收塔如何计算最小的塔板数
阅读权限55
积分帖子主题
加入海川与三百六十万化工人交流互动(支持手机号、微信一键注册)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吸收塔如何计算最小的塔板数?用什么模块模拟呢?
阅读权限60
积分帖子主题
吸收塔的塔板数与液汽比有关,如果液汽比为最小液汽比,塔板数为无穷多个。
所以,谈到塔板数就应当确定液汽比
在线客服QQ&&
网站事务& 6& 广告咨询& &
直播大讲堂& 6& 大连总部& 6& 海川技术研究院(山东)&
&海川天化云&
&(座机工作日09:00--17:00,其它时间可致信电子信箱或在线QQ客服咨询)
三百六十万海川人欢迎您的参与 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版权所有 海川网-海川化工论坛
Discuz!---
本站法律顾问 : 辽宁好谋律师事务所 谢晨曦 主任律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收塔的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