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我的图书馆
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 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 日下午3点30分,希勒勒和爱娃·布劳恩服氢化钾毒丸自杀,希特勒随后还用手枪向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此时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50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  本文将深度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并预估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
&绥靖退让,终破产;借刀杀人,终害己; &&&&&&&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领土被分割,奥匈帝国被肢解,法国元气大伤,大英帝国仍然勉强掌握世界领导权,美国大发战争财,苏俄迅速崛起,中国军阀割据,日本蠢蠢欲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使巴尔干地区出现利益真空。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多个国家,使东欧地区出现利益真空。日本对军阀割据的中国垂涎三尺。 &&&&&&& 苏俄从1921开始迅速崛起,德国从1933年开始再次迅速崛起。这两个新近崛起的大国必然觊觎奥匈帝国肢解后留下的东欧地区。《一颗子弹杀死1537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一文中已经指出,爆发世界大战的三个条件:大国崛起、军备竞赛和利益真空。现在就差军备竞赛了。 &&&&&&& 英国和美国并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使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导致欧洲大陆势力失去均衡。因此,一战后美国和英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扶持德国。英国希望德国重整军备以制衡法国。英法希望德国与苏联决战,美英希望日本进攻苏联,从而坐收渔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表明,英法即使打败德国也不能从战争中捞到什么好处。自身实力下降,国内残垣断壁,经济凋零,欠下美国巨额战争贷款,战争赔款也不了了之。因此,英法不希望与德国再次发生战争。基于以上考虑,英法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允许德国在东欧有行动的自由,以便将德国祸水引向苏联。同理,美英法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为不闻不问,希望将日本祸水引向苏联。这样一来,列强之间进行的已经不是军备竞赛了,而是战备竞赛。 &&&&&&& 苏联认为坚决不能落入英法美的圈套,让苏联与德日决战,而使英法美得以脱身。因此,苏联首先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共同瓜分东欧,使德国可以在1940年全力以赴地蹂躏英法联军;然后在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使日本可以放心大胆地1941年12月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只能在这场列强博弈中首先作出牺牲。 &&&&&&& 德国的战略构想是在不与英法交战的情况下,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其后打败法国,然后解决苏联,最后打败英国,与日本和美国分治世界。因此,德国认为与英国发生战争应该是1945年之后的事。所以,在1939年时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数量还不到英国皇家海军的三分之一。 &&&&&&& 日本的战略构想是首先占领朝鲜,其后占领中国东北,然后吞并中国,最后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后来“保存实力”的军阀思维使得中国国民政府和东北军不战而退,让出东三省,对日采取退让政策。 &&&&&&& 英法美苏德日的既定方针和战略构想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二战三要素”:
&&& 1、苏德崛起,觊觎东欧;中国割据,日本垂涎;
&&& 2、英法对德采取绥靖政策,中国对日采取退让政策;
&&& 3、英法美想把德日祸水引向苏联,苏联想让德日之刀指向英法美;
&&&&&&& 绥靖退让,终破产;借刀杀人,终害己。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必然地爆发的。英法对德绥靖,最终不得不在1939年对德宣战。中国对日退让,最终不得不在1937年全面抗日。美英法在德日的突袭中吃了大亏,苏联也在1941年6月的德军闪击中全面溃退。 &&&&&&& 一战是在德奥意与英法俄针锋相对,为争夺巴尔干、市场和殖民地的情况下爆发的。二战是在德日意侵略、英法绥靖、中国退让、英法美苏借刀杀人的情况下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在什么情况下爆发? &&&&&&& 2050年之前,欧盟致力于一体化,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俄罗斯致力于恢复经济和军事实力,恢复对东欧和世界的影响;日本致力于摆脱美国的控制;中国致力于和平崛起;其他国家都致力于和平发展;只有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霸权,遏制或打击任何可能挑战其霸权的国家和地区。2050年之前,人类文明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遏制与反遏制的矛盾,即美国与被遏制对象之间的矛盾。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俄发展迅速。因此,中美矛盾和美俄矛盾是21世纪初期的主要矛盾。随着,欧盟和日本的发展,美欧矛盾和美日矛盾也在发展。2050年之前,人类文明内部有五大矛盾:中美矛盾、美俄矛盾、欧俄矛盾、美欧矛盾和美日矛盾。那对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主要取决于中美欧俄日之间的相对实力的变化。如果中国发展迅速,那么中国就是美国的主要遏制对象。如果俄罗斯快速恢复,那么美俄矛盾和欧俄矛盾就将尖锐起来。如果欧盟的军事能力不断增强,那么欧俄矛盾和美欧矛盾就将激化。总的来说,从1945年到2050年人类都处于一种“世界大战不会发生,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的状态。 &&&&&&& 2050年之后,“六盟七国”的基本格局和“三峰两盟三国”的力量对比与一战前列强争霸,二战前列强博弈的局面颇有相似之处。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可能是由多场同时爆发的局部战争构成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多个国家内部革命与外部冲突形成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可能性最大。一战是帝国主义内部的争霸战,二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就是伴随世界革命和政权变更而发生的由多场局部战争或冲突构成的人类文明共和国的奠基之战。 &&&&&&& “同盟协约针锋相对,美德崛起,德奥俄争夺巴尔干”是“一战三要素”。本书把一战三要素和二战三要素概括为“曾大江世界大战三要素”:大国崛起、军备竞赛、利益真空。2050年之前缺乏“利益真空”,2050年之后缺乏“大国崛起”。因此,会发生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但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罪与罚的分裂,仇与恨的融合
&&&&&&& 日凌晨五点,德国代表签署了停战协议,德军开始向国内撤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但德国士兵并不认为他们在战争中被打败了。德国士兵发现德方的停战代表都是文官,于是德国士兵生产了一种被出卖的感觉。这种感觉逐渐在德国国内形成了一个传说:德军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是背后中了国内卖国贼的暗剑。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德国人对“背后中了暗剑”的传说形成了一种执迷不悟的信仰。 &&&&&&& 能够否定这个子虚乌有的传说的事实遍地皆是,但是千百万德国人不愿意正视这些事实,他们要为战败、耻辱和悲惨的处境寻找替罪羊。这个替罪羊就是签订停战协议的德国魏玛政府。 &&&&&&& 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虚荣心使得人们不愿意反思历史和正视事实。德国人不承认战败,日本人不承认侵略,中国人不敢揭开文化大革命的伤疤。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事物,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筛选或篡改事实写成历史。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从公元前4500年起,亡种亡国、战争屠杀、决策失误的教训就在不断地累积。人类反思历史的结果就是重蹈覆辙,为耻辱架和教训堂添砖加瓦。 &&&&&&& 法国和英国把导致第一世界大战的全部责任推给了德国。法国希望德国在42年内保持贫穷。日,凡尔赛和约签订。凡尔赛和约使得德国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还失去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而且还要向协约国缴纳巨额战争赔款。德国只能拥有一支十万人的陆军。 &&&&&&& 1920年3月,德国一位将领及其党羽试图颠覆魏玛政府。政府被迫从魏玛逃到德累斯顿。1920年8月,德国马克极度贬值,100万马克兑换1美元。以前7000马克就可兑换1美元。无数德国人破产,德国经济已经崩溃,马克已经成为废纸。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有理由相信是法国,是凡尔赛和约,是战争赔款,是魏玛政府让他们饥肠辘辘,食不果腹。 &&&&&&& 1921年,协约国赔偿委员会要求德国在30年内赔偿战胜国330亿美元。由于美元在二战后不断贬值,1921年的33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2008年的1万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这是一个没有惩罚的和平条约。但是凡尔赛和约却与“十四点计划”背道而驰。德国感觉受骗了。 &&&&&&& 德国中了暗剑,德国受骗了。法国、凡尔赛和约、战争赔款、魏玛政府、……造成了德国的悲惨处境。这就是一战后,德国人对一战的心理认知。一个政党如果要获得选票,怎能不迎合这种心理,怎能不利用这种心理?多个政党的鼓吹,舆论的煽动,民众的心理认知被不断肯定和强化,复仇的火焰开始在德国人的心中熊熊燃烧。复仇的对象当然是宿敌法国、签订不平等和约的德国魏玛政府和传说中的犹太人。 &&&&&&& 战败后的第一届政府或临时政府往往成为替罪羊,他们承认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难逃傀儡政府和出卖国家利益的恶名。敌人扶持起来的政府是没有多少公信力的。魏玛政府是按照战胜国的要求组建的。一个国家的政权岂能按照另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要求组建?有识之士大多会避免在这样的政府中扮演任何角色。一个缺少有识之士的政府注定是软弱无能的。现在的阿富汗政府和伊拉克政府就是这样的政府,他们是按照侵略者的要求组建起来的政府。与魏玛政府一样,阿富汗政府和伊拉克政府是软弱无能的。美英军队稍有松懈,阿富汗的局势就会变化,一个靠外国军队维持局面的政府有什么尊严可言。
&&&&&&& 法国希望德国在42年内保持贫穷,但美国和英国并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导致欧洲大陆势力失去均衡。因此,一战后美国和英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扶持德国。 &&&&&&& 德国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战争赔款。为了打赢一战,英法等国拖欠美国的战争贷款高达103.4亿美元(大约相当于2008年的3200亿美元)。英法不能从德国获得战争赔款,却要向美国偿还战争贷款。于是英国提出放弃从德国获得战争赔款,同时要求美国勾销战争贷款。这样,国际金融资本大发战争财的计划就泡汤了。 &&&&&&& 金融资本从1887年就开始支持德奥意英法俄等国就不断扩军备战。为了扩军备战和维持大规模的常备军,各国政府都陷入深深的债务泥潭。金融资本支持了27的军备竞赛终于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鲜花,金融资本又对第一世界大战资助到底。在这即将收获的季节,岂能勾销战争贷款? &&&&&&& 1924年,美国提出“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支付战争赔款。大量美元注入德国,使德国复苏,然后以支付战争赔款的形式流入英法等国,最后以偿还战争贷款的形式回到美国手中。经过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美国不仅收回了巨额战争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还赚到了巨额的利润,并且为德国的再次崛起提供了大量的美元。后来,战争赔款不了了之,大量美元仍然继续注入德国。 &&&&&&& 贷款搞军备竞赛→贷款打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战后收回战争贷款和利息,国际金融资本探索出一条无风险高回报的资本增值途径。因此,必须重新武装德国,迫使英法德等国再搞军备竞赛,再打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再次收回战争贷款和利息。每完成一次“战争发财循环”,就能实现一次资本的巨额增值,让战争来得更猛烈些吧! &&&&&&& 美国成功了,国际金融资本成功了!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二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继续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0%,这使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
  软弱的中国人在耻辱中煎熬
&&&&&&& 中国清政府从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以来,不断战败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1876年左宗棠武力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境,1881年准备武力收复伊犁时,清政府再签不平等条约,割让伊犁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给沙俄。1883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国在军事上获胜后仍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895年,清政府能战而不战,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从俄国手中获得旅顺和大连。1907年,日本在沈阳驻扎了1个师团和6个大队的关东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关东军的兵力达到2万人。 &&&&&&& 1918年到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东北。1925年张作霖与苏联在中国东部铁路问题上发生纠纷。1926年8月苏联政府命令苏军情报局对张作霖采取暗杀行动。日,苏联的第一次暗杀失败。1928年张作霖拒不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日本关东军也开始策划暗杀张作霖的行动。日本关东军与苏军情报局不谋而合,在日清晨,同时实施暗杀张作霖的行动。日晨5时30分,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专车在行驶到皇姑屯车站以东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药炸得粉碎。张作霖受重伤,四小时后不治身亡。 &&&&&&& “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执掌30万东北军。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中国军阀割据局面结束,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蒋介石秉承了晚清政府“积极议和,消极应战”的精神,命令张学良避免与日本关东军发生冲突。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日,蒋介石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 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中国东北军在东北有16.5万驻军,日本关东军只有2万人。但东北军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 1931年2月,日本占据东三省全境。晚清政府在惨败的情况下签订了《马关条约》,蒋介石政府竟然以不战而退的实际行动执行了“东三省赠送条约”。“东三省赠送条约”是比《马关条约》更大的耻辱。“东三省赠送条约”极大地鼓励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决心和信心,极大地增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能力。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出兵抗日。 &&&&&&& 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初日军对华侵略总兵力达到40万人,而国民政府在1937年就拥有200万军队。 &&&&&&& 态度悬殊比实力悬殊更容易引发战争,更容易蒙受损失。不在萌芽时期采用强硬政策,就只能在最后兵戎相见。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是日本第二轮侵华的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退让政策达到巅峰的标志,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中国退让政策彻底破产的标志。无独有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是德国重新武装的开始,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巅峰的标志,1939年的“闪击波兰”是英法绥靖政策彻底破产的标志。中国的退让政策和英法的绥靖政策都让自己吞食了苦果:2100万中国人死于抗日战争,整个欧洲自文艺复兴起500多年来的物质积累损失殆尽。
  黑暗崛起,纳粹党夺得德国政权
&&&&&&& 日18时30分,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和德国边境的小镇布劳瑙。希特勒曾经决心要做艺术家,1907年和1908年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绘画系,都未被录取。1909年到1913年中学没有毕业的希特勒在维也纳过着非常贫穷的,食不果腹的生活,但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希特勒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而是一个演讲天才、胆识过人的政治家、慧眼独具的冒险家和最终失败的野心家。 &&&&&&& 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你可能得到更好的。辍学创业的千万富翁和失业创业的亿万富翁比比皆是。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遭遇挫折之后才有所成就的。希特勒没有成为画家,却成了政治家。 &&&&&&& 1914年到1918年希特勒作为德国巴伐利亚后备步兵第十六团的一名下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作战英勇,希特勒在1914年12月获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在1918年8月又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 1919年,30岁的希特勒在慕尼黑加入了成员还不到100人的德国工人党。希特勒在“德国工人党”前面加上了“国家社会主义”,变成了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党的社会主义外衣让不少人误认为希特勒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只是希特勒骗取底层民众支持、迷惑工人阶级和最终夺取政权的一种手段。 &&&&&&& 凭借富有煽动性的演讲和强硬的政治手腕,希特勒很快就成为了纳粹党领袖。希特勒大肆抨击《凡尔赛和约》,又赢得了众多德国人的支持。后来,希特勒获得了曾经任德军参谋长的鲁登道夫的赏识。 抨击多数人都厌恶的事物,你就一定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赞美美好的事物却不一定能够得到支持。政治家要有大的作为都必须得到中下层阶级的支持。而中下层阶级往往是容易被蒙骗的对象。 &&&&&&& 34岁的希特勒为纳粹党制定了武装夺取政权、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新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政治路线。日,希特勒和鲁登道夫联手发动了“啤酒馆政变”,但是政变失败了。政变失败后,鲁登道夫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希特勒被判处五年监禁。希特勒被关押在慕尼黑城外的兰斯堡要塞。在政府高层纳粹同情者的帮助下,鲁登道夫被无罪释放,希特勒的刑期减为九个月。希特勒利用九个月的监狱生活口述了他的政治宣言《我的奋斗》。后来,“啤酒馆政变”、九个月的刑期和《我的奋斗》成为希特勒的政治资本。 &&&&&&& 并不光彩的经历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资本。政治犯的牢狱经历往往就是其不可磨灭的政治资本。由于政治原因而获刑的人容易让人相信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无论其政治立场是为大众服务还是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 1926年,37岁的希特勒决定放弃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希特勒决定通过议会选举,使纳粹党成为执政党,进而统治德国。1928年5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只赢得81万张选票,12个席位,是位居第九的最小党。 &&&&&&&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暴跌,由此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其经济本来就非常脆弱,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几乎陷于停顿。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6%,农业生产下降了30%,全德6600万人中有一半在饥饿和贫困中挣扎。这一切,给希特勒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 希特勒以典型的政客手法提出了纳粹党的25点纲领,这个纲领无所不包,几乎能满足每个人的任何一项要求。希特勒思想的中心就是血与土,就是狂热的种族主义和领土扩张政策。这不仅吸引了陆军以及工业巨头,即使对生活在战败国阴影笼罩下的普通公民,也有巨大的欺骗性和诱惑力。 &&&&&&& 1932年,德国国会大选中,纳粹党成了最大党。日,冯·兴登堡总统说服43岁的希特勒出任总理。但是,纳粹党在内阁成员中只有两个名额。 &&&&&&& 1933年2月,国会大厦发生火灾。希特勒趁机指控左翼政党是大火的幕后策划者,并说服兴登堡总统对他们进行政治限制。希特勒以国会大火为由逮捕了左翼政党代表。随后,其他政党也被逐一禁止活动。 &&&&&&& 用嘴巴开出一系列空头支票就可以赢得全民民主选举。全民民主选举最大的弊端就是为极端主义分子、野心家、阴谋家和市井流氓提供了掌握政权的机会。掌握政权之后,在民主国家搞独裁也不是一件难事。拿破仑、希特勒和萨达姆都成功地将民主&&&&&&& 1934年8月,冯·兴登堡辞世。希特勒继任德国总统,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职务于一身,所有人尊称他为“元首”。至此,希特勒完成了对德国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
我们已经处在战争状态,所差的只是实际开火而已
&&&&&&& 纳粹党上台后,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德国经济和军事的发展。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比1933年纳粹党上台时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则降低到1.2%,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纳粹政府确实改善普通德国人的生活,从而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在政治天才希特勒、经济天才沙赫特、宣传天才戈培尔、军事天才古德里安等一大批纳粹精英的治理下,德国在6年内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急剧膨胀。 &&&&&&&& 希特勒的战略构想是在不与英法交战的情况下,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其后打败法国,然后解决苏联,最后打败英国,与日本和美国分治世界。希特勒一直在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1934年初,维也纳爆发工人起义,奥地利总理陶尔菲斯严酷地镇压了起义。希特勒想趁机推翻陶尔菲斯政府,吞并奥地利。日,纳粹暗杀了陶尔菲斯,但政变失败了。而且墨索里尼不同意此次政变。希特勒只好暂时放弃对奥地利的入侵。希特勒认识到德军还不够强大,不能用武力支持这种冒险。因此,希特勒加紧暗中重整军备。德国陆军奉命在日前从10万人扩充到30万人。希特勒把德国工人缴给劳工阵线的会费挪用于扩建海军。戈林则命令制造商设计军用飞机,积极组建空军。英国希望德国重新武装以制衡法国,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 1936年,希特勒打算进行又一次冒险——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德军将领们对此表示抗议,他们认为此举可能刺激法国。因此,希特勒不得不改变初衷,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进行试探。日,希特勒命令三营国防军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希特勒说:“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以利用的那一点军事力量,即使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然而,英国和法国都没有行动。希特勒的第二次冒险成功了。 &&&&&&& 1936年6月,德国和意大利帮助佛朗哥将军队从西属摩洛哥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调运到西班牙,支持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希特勒想出兵援助弗朗哥,德军将领们对此表示抗议,他们担心此举会引起英法的不满。因此,希特勒不得不改变初衷,限制德国给与弗朗哥援助。德国和意大利大力支持西班牙法西斯,而苏联不想为了西班牙左翼政府过度招惹德国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其他国家则保持中立,弄了个国际不干涉委员会,把国际纵队也从西班牙撤走了。1939年3月底,佛朗哥赢得西班牙内战,建立西班牙法西斯政权。西班牙内战几乎把整个欧洲都卷了进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哨战。
&&&&&&& 奥地利纳粹党在希特勒的指使下大搞恐怖活动,几乎是1937年的每一天奥地利都会发生爆炸事件。1937年11月,仅次于首相的英国二号人物访问德国,给希特勒的印象是“英国将容许德国在东欧有行动的自由”。1938年2月,英国驻柏林大使密会希特勒,传达的内容是“英国政府对基于德国的利益而改变欧洲的愿望深表同情”。在希特勒看来,绿灯已经发亮,英国允许德国向东前进。 &&&&&&& 日,希特勒和3位将军一起迎接奥地利总理,并威胁他奥地利政府必须在一周内将国家政权移交给奥地利纳粹党。希特勒向奥地利总理发出最后通牒:“你必须原封不动地在这个文件(向奥地利纳粹党移交国家政权的文件)上签字,在3天内满足我的要求,不然我要下令向奥地利进军。”奥地利总理屈服了。希特勒又宽限了3天,即在2月18日完成政权移交。德军摆出要入侵奥地利的架势,迫使奥地利总统在2月15日也屈服了。 &&&&&&& 希特勒在1938年初吞并奥地利与法国政局不稳,自顾不暇有很大的关系。日,法国总理和内阁辞职。直到13日,法国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日,希特勒断然命令军队迅速越过了德奥边界,并很快占领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同一天,希特勒宣布成立奥地利德国联盟。这样,奥地利被吞并,成为德国的东方省
国际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慕尼黑阴谋
&&&&&&& 下面将详细介绍英法帮助希特勒吞并捷克的整个过程,以使读者了解国际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强大是每个国家唯一的出路。 &&&&&&& 一战后,捷克在英法的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一旦德军进攻捷克,英法按照条约规定势必卷入对德战争,然而英法不愿意为捷克而战。1935年苏台德德国人党接受德国外交部的秘密资助已经达到每月1.5万马克。到1938年,一直听命于柏林的这个党已随时准备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了。日,希特勒指示“苏台德德国人党应当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该党领导人将希特勒的指示总结为“我们必须老是提出永远无法使我们满足的要求”。当今世界各国的极端分子、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总是提出该国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因为政府不接受他们的要求,所以他们就要搞分裂活动和恐怖活动。这就是典型法西斯逻辑。 &&&&&&& 日,希特勒命令凯特尔将军制定入侵捷克的新方案。当时捷克有35个装备良好的师。德军只有10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和1个山地师能在12小时内攻入捷克。日,凯特尔向希特勒提交了入侵捷克的新方案。希特勒和凯特尔深信法国不会参战,在西线部署了最低限度的兵力防守法国。与此同时,捷克实行了部分动员。英法警告德国如果入侵捷克就意味着一场欧洲大战。 &&&&&&& 日,希特勒召集德军高级军官,命令他们在日前做好对捷克作战的准备。希特勒计划动员96个师,他咆哮道:“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这是希特勒继吞并奥地利之后,第二次不惜冒欧洲大战的风险所必须达成的目标。
馆藏&9766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