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梦塔防张辽技能选择和两个孙权2V2,谁更能拉卡差,谁赢

后使用快捷导航
所属分类: &
查看: 2022|回复: 6
张辽vs诸葛亮,屌丝第一张限时(副)红卡的 ...
在线时间2176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中级会员, 积分 24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0 积分
& &国战开了好几期了,屌丝们基本存够了升一张限时红卡资源,可是先升谁呢?张辽。诸葛亮。左慈还是孙策。根据各个限时的天赋和使用情况,首先淘汰左慈和孙策这两位。那么只能在张辽和诸葛亮之中选择了。
&&张辽有一些什么亮点呢?
首先。1:怒攻降直线4点怒气,并在紫7天赋的支持下拥有100%封疗.
2:红卡后拥有138%的生命加成,在金汤6的加成下变得很硬。
3:橙4和橙5的天赋让张辽不但变得更硬还拥有了续航的能力。
4:红4天赋赋予张辽20%的伤害加成和独特的能力:推锋,无视免疫降怒,照样使你的怒气聚不起来,就是号称赵日天的赵云也头疼。是后期能单挑赵云的角色,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D24E0E9B33CAC46E56FD657BC72725E3.jpg (162.56 KB, 下载次数: 1)
17:57 上传
& & 那么我们在看看诸葛亮,他又有什么亮点。
1:改版后的诸葛亮变成后排杀手,后排50%的石化,石化情况下不可治疗。(50%的几率,汗,经常石化不了。)
2:紫卡赋予了诸葛亮压制4,观星,奇术三个天赋,压制需要生命高于对方伤害增加20%(红卡后生命加成107%,好多生命比他高的。)观星使诸葛亮在怒攻后有一次必闪(对赵云无效)。奇术不错对方怒气大于2伤害增加50%。(几乎各个怒气都大于2吧)
3:橙5天赋:空城10.我方人越少闪避越来越高,免伤越来越高。(难道让诸葛亮1打6)
4:最大的亮点红4和红5天赋。神算让诸葛亮的作用大大增加怒攻后100%石化一个,普攻还能吸血,增加自己的续航能力。红5天赋智力高于对方伤害增加(相同情况下没有谁的智力能比得上孔明了吧)
C6C0BF1BD59B4BFB61D3C847BEFD9383.jpg (164.69 KB, 下载次数: 0)
18:03 上传
& & 通过对比发现张辽是一个能控制,自身高血羁绊,普攻高吸血续航能力强的武将。而诸葛亮已成为一个专切后排的火力平台了。在只能红一个的情况下还是张辽比较给力一点(土豪都是两个全上全红的,形成交叉火力)。诸葛亮要升到红4才能拥有续航能力,在这之前诸葛亮还是有点脆,加上50%的石化还是不怎么靠谱。所以屌丝还是弄个性价比高点的吧。(顺便说一句张辽的画面太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诸葛亮的画面。)
在线时间68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注册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4 积分
来自高大上的手机
据说这个帖子要火啊。而且楼主大神好厉害啊
在线时间372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注册会员, 积分 3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 积分
来自高大上的手机
还是张辽比较靠谱啊!诸葛亮差了点!
在线时间156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注册会员, 积分 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2 积分
还是张辽比较不错,毕竟大魏国哈哈哈
在线时间3999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感谢您的研究,不过这边也建议您不要使用第三方软件哦
在线时间17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来自高大上的手机
都是大神…让我们这些屌丝怎么活
在线时间17 小时
主题帖子最游币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来自高大上的手机
表示身上都是12资质的武将!这是要删游戏啊
论坛小蜜蜂勋章
签到小蜜蜂勋章
签到达人勋章
签到达人勋章
论坛大师勋章
论坛大师勋章
终身成就勋章
终身成就勋章
手机版论坛  序:大皇帝的委屈  ——不能忘记的东吴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春,曹操亲率四十万水陆大军出濡须口讨伐江东,金鼓齐鸣,旌旗蔽日,怒马如龙,气势如虹。孙权自带七万将士迎敌,部伍整肃,严阵以待,水陆俱守,渊停岳峙。相拒月余,其间孙权亲乘快船夜视曹营,曹军弓弩齐发,孙权载箭而归。此番勇猛之行,却被移植为诸葛孔明草船借箭,不亦冤乎!阅人无数的曹操见江东将士之威猛严整,竟不顾阵前夸敌的兵家大忌,脱口而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此赞遂成名言,千古流传。  孙权是当得起曹操这一赞的。十九岁承接父兄基业,经营江东,开疆拓土,招贤纳士,建国图霸。执掌政权五十二年,是三国历史人物中主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在位期间,西联(蜀)汉,北抗曹魏,内平山越,开发江南蛮荒之地,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入主江南的第一位皇帝。更值得夸耀的是其拥有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航海术,可以北至辽东,南及台湾,创造了大陆最早航行台湾,与台湾建立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的记录。最盛时辖长江中下游以南直至交趾(今越南北部),国土面积与魏相匹而远大于(蜀)汉。文有张昭、张纮、顾雍、是仪、张温、阚泽、虞翻、赵咨、诸葛瑾……人才济济;武有程普、黄盖、韩当、甘宁、凌统、徐盛、贺齐、周泰、太史慈……将星熠熠;更有声名显赫的江东四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与所谓谋士如云、猛将如林的曹操相比毫不逊色,并远胜于拥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刘备。  遗憾的是,历次三国热中,东吴之地位、孙权之功绩都为绝大多数人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只有在谈到赤壁之战时回避不了,才勉强而谈,一带而过,似乎孙权只是三国的旁观者而不是三足鼎立中重要的一足。从习惯性的魏、蜀、吴排序中,也可以看出对吴的轻视。事实上,无论从综合国力、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方面来比较,东吴都明显地远超(蜀)汉,怎么排也应该是魏、吴、(蜀)汉(仅仅以称帝时间先后为序难以表现出三方的实力)。“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文人这么说,老百姓也这么认为,于是,在三国时期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卓有建树的吴国皇帝孙权就被人遗忘了。这实在是不应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显的不合理现象?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竟然没有找到相关的论述,原来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历史学意义上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周思源先生在其所著历史小说《吴大帝孙权》的“前言”中曾浅尝辄止地涉及到这个问题,认为是“由于受《三国演义》尊刘的影响,而(蜀)汉的主要对手是曹魏,以孙权为首的东吴‘戏份’被大大压缩,作用被严重扭曲和贬低。”司马路先生的历史小说《东吴帝国》“序言”也是这样认为的,“曹魏和(蜀)汉占据了一个硬币的两面,东吴和孙权就成了陪衬。”坦率地说,这是受《三国演义》影响而引发的一种浅显的通俗化大众思维,不是历史学意义上的观点。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发现其中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是汉民族在朝代传承中正朔观念的直接反映。  所谓正朔,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为正,一月的第一天为朔。中国上古时期改朝换代时,新王朝常重定正朔,表示旧朝的结束,新朝的开始。《礼记?大传》记载:“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孔颖达疏对此的解释是:“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建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史记?历书》记载:“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自汉武帝改用夏正以后,后世的帝王一般只改年号而不改正朔,只有武则天,太平天国等改正朔。)换成现代汉语来理解,正朔本义是制定历法,因为只有皇帝颁布的历法才合法有效(所谓皇历是也),因此演变为合法政权的代指。有正统、正宗的意思,表示新朝是唯一的合法政权,也是上一朝代唯一的合法继承者。  正朔观念是汉族政权特有的,是指汉族政权的合法性和对汉族文明的继承。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宋时同时存在着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而唯一自认为和被后世人认为是正朔的只有宋,也就是说只有宋是唯一的合法政权,其他三国都是非法政权。这也是自宋后的封建时期士大夫历史研究中偏执的维护宋,抨击辽、金、西夏的历史原因。而从现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政权都是同属于华夏民族范围内的不同民族建立的不同政权,不存在谁是正宗、谁是非正宗,谁是合法、谁是不合法的问题。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周王室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更让后人难以定夺正朔的是这三个国家都是汉族政权,因此,三国的正朔之争最为激烈也最富变化。曹魏政权从名义上说是汉献帝自动禅让的,有理由被认为是正朔。再加上晋代魏后短暂地统一了中国,成为唯一的政权,从这种传承关系上,也可以把曹魏视为正朔。但是由于汉献帝是被迫禅让帝位于曹丕的,所以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人认为曹魏是篡汉,非正朔。偏偏三国里有个以汉室后裔自居的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自认为是汉室的当然继承人。麻烦就从这里开始,东吴的不幸也从这里开始。孙权的帝位既不是汉朝禅让的,又明显的不是汉室血统,自己的吴王之封还是来自于魏文帝曹丕之赐,无论怎样都不会被视为正朔。  三国正朔之争,几乎从《三国志》成书后就开始了。西晋陈寿以魏为正朔,而东晋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就以(蜀)汉为正朔。只是因为《汉晋春秋》为野史,可信度不高,而习凿齿也不为人所熟知,故很多人不知道。  相比之下,为《三国志》作注的刘宋裴松之就知名得多了,把他搜集的注引资料和《三国志》对照,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陈寿对曹魏人物的赞扬,裴松之注里就反对;凡是陈寿对(蜀)汉人物的赞扬,裴松之注里就锦上添花。原因何在呢?陈寿奉西晋为正朔。西晋承魏,自然魏就是正朔。裴松之则是南朝宋人,其开国皇帝刘裕和刘备几乎近似,小时候都是靠卖草鞋为生,长大立业时又都宣称自己是汉室之后,刘备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裕自称是汉楚王刘交之后。既然是汉室之后,肯定不会奉篡汉的曹魏为正朔,自然会奉同为汉室之后的刘备(蜀)汉政权为正朔。刘宋立国也是和(蜀)汉相似,属于偏安政权,而不是大一统帝国。  到了宋朝,三国正朔之争公开化。北宋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为代表,以曹魏为正朔。南宋以朱熹写《通鉴纲目》为代表,以(蜀)汉为正朔。这里面也是有现实隐情的。因为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帝位也是名为禅让实为强夺而来的,和曹丕几乎相似。而南宋偏安江南,和(蜀)汉刘备、南朝刘宋局促一隅的情形相似,不能因为小而失去正朔的位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对这些现象做了一个总结:“以理而论,(陈)寿之谬万万无词;以势而论,则(习)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亦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  而所有这些争论中,都没有东吴孙权的份,其深层次历史原因就在这里。东吴的地位和孙权的功绩被这种狭隘的历史观念所轻视、忽视甚至抹煞。冲破这种狭隘历史观的局限,从华夏民族整体历史发展的视野来重新考量三国历史,会发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三国鼎立的过程中,孙权发挥了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三国鼎立的三大战役: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都和孙权有关。赤壁之战的战场有一半在孙权辖区内,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则全是在孙权辖区内。三大战役都是以孙权取胜而告终。假若孙权听从了张昭投降曹操的建议或者始终保持“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三国志 诸葛亮传》),坐看曹操消灭刘备,不论哪种情况发生,都不会有三国了。  从汉族文明的传承上来看,曹操、刘备、诸葛亮出身寒门,曹魏、(蜀)汉政权出于对儒学豪门的反对,主要发扬光大了汉族文明中的法家思想。孙权虽然也出身寒门,执政时期也和儒学豪门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但由于孙权治理江东需要得到江东儒学豪门世族的支持,江东儒学豪门世族又逐渐和北方流入江东的儒学士族合流成为江东政权主流,孙权几次集权行为都遭到了他们顽强的抵抗,因此,东吴政权是以儒学豪门利益为主,也就是说东吴政权主要发扬光大了汉族文明中的儒家思想,都是对汉族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如果从儒家思想始终占据汉族主流思想的历史现象来看,也许东吴对汉族文明的继承和贡献还超过了曹魏和(蜀)汉。陈寅恪先生认为:“魏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为寒族,非儒家。与之相同的是蜀国的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为服膺儒教的豪族,与之相同的是东汉、孙吴统治者的社会阶级。另有袁绍。东汉、袁绍、孙吴、西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是相承的。”(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孙权是中国皇帝中死后唯一被谥为“大皇帝”的帝王,非常奇怪,不知道这个不符合谥法的谥号是怎样想出来的,也许是对他作为第一个入主江南的皇帝的景仰吧。无论他当不当得起这个称号,我们都不能忘记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功绩。  透过长江水雾,我们仿佛能看到这位中华唯一大皇帝眼里流露出受到历史轻视的无限委屈,早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位大皇帝了。
楼主发言:185次 发图:0张 | 更多
  前排就坐。。。
  楼主不要太监。。。。。
  外篇:江东基业奠基人  第一章 肇始人——武烈皇帝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死于汉灵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终年37岁。生前曾任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故称“孙破虏”,《三国志》命其本传亦为《孙破虏传》。孙权即位后,尊其为吴武烈皇帝。(曹操也生于此年,算来是孙权的父辈,难怪其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孙坚是富春孙氏家族乱世崛起,继而称霸江东、图谋天下的肇始人。  其实孙坚没有直接参与制定孙氏家族开拓江东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行动,其平叛贼、讨黄巾、征边乱、攻董卓的一连串军事行为大多发生在长江以北,并没有染指江东的想法和行为。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有关,也和他一生都是依附于人、听命于人、受制于人,没有成为独立一方的割据势力有关。前期依附于州郡,中期听命于朝廷,后期受制于袁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孙坚部属大多是武将,缺少一个具有全局意识运筹帷幄的智谋之士。哪为什么还要说他是江东基业的肇始人呢?这是因为他在南征北战中建立起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拥有了一定的武装力量,集聚了一批包括宗室子弟在内的忠实武将。其子孙策就是以这支队伍和这些武将为核心发展壮大,才奠定了东吴基业。  第一节 少年成名 跻身仕途  据陈寿《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孙坚是春秋时著有《孙子兵法》的著名军事家孙武之后,这和同书里说曹操是汉相国曹参之后、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一样,都是附会之说,不必信以为真。这是中国史书中惯用的已经程式化了的为强化君权天授和将相有种的宿命论、血统论宣传方式。每当写到帝王将相时,总是要附会一些神秘荒诞的灵异事件,常见的有:一、母亲梦与神或龙交而孕,母亲梦日月入怀(象孙坚母亲那样梦到肠出绕城门的还属少见);二、神仙转世;三、祖坟或产房有异兆,不外乎冒五色气、发七彩光之类;四、体有异兆,如龙角、重瞳、方鼻、大耳之类;五、名人之后。这些现象在今天的人看来纯属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但在科技不发达蒙昧迷信的古代还真能起到较大的迷惑作用,潜移默化之下深入到庶民百姓心中,通过集体遗传意识代代相传延续华夏几千年,以至出现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血统论民间谚语。  其实孙坚就出生于吴郡富春一普通家庭,既非名人之后,亦非高官望族之后。《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书》记载:“坚世仕吴,家于富春,葬于城东。”祖坟在富春城东不假,但是否“世仕吴”则很难说。照陈寿撰写《三国志》的通例来看,为帝王作传时,一般会追溯到其曾祖父那一代,如果其曾祖父是高官名士更要大书一笔,但孙坚传里连最近的父辈都没有记载,说明其祖上并非高官名士。孙坚也没有豪门世族子弟绝大多数都有的茂才、孝廉之类的功名,是因功为官,而官职也仅是个县丞,说明其家族亦非豪门世族。在南朝宋人刘义庆所作《幽明录》里倒能找到关于孙坚父亲的记载:“孙钟,吴郡富春人,孙坚之父也。少时家贫……种瓜为业”,也就是个瓜农。在《三国志?孙坚传》后面陈寿作的“评”里也证实了这一点,即孙坚是“孤微发迹”,不是凭借祖上的名望或者宗族的势力,完全是凭个人勇猛拼打,逐渐为人所知,受到重用,扬名天下。方诗铭先生在《方诗铭论三国人物》一书中以孙坚受到非世族的董卓青睐、拉拢、重视,受到出身显赫世族琅琊王氏的荆州刺史王叡的轻视和孙坚强娶吴夫人等事实为例,证实孙坚只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并且还是“当时游侠中层次最低‘至于为盗贼’的‘轻侠’”之徒。三国时天下动荡不安,战乱频频,社会混乱,这类“至于为盗贼”的“轻侠”人物非常之多,各地都有。三国著名人物中的吕布、张辽、张杨、鲁肃、甘宁等,甚至包括刘备,早期都是这类人物。  孙坚是少年出名,堪称少年孤胆英雄。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孙坚十七岁作县吏时,和父亲一起乘船到钱塘,恰好遇到以胡玉为首的一群海盗在港湾里抢劫了商贾财物后在码头岸上分赃,过往行人客商都止步不前,船只也不敢靠岸。孙坚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父亲赶忙制止他说:“非尔所图也。”孙坚不听,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比划,就象在指挥队伍从四面包围海盗的样子。做贼心虚的海盗真以为是抓捕他们的官兵来了,赶忙丢弃财物四散奔逃。孙坚还穷追不舍,斩杀了一名海盗。孙坚父亲惊讶无比。因为这件事孙坚成为名人广为人知,官府也因此召他为“假尉”,也就是临时管理治安的官员。从这起事件中可以发现几个事实:1、社会动荡,盗贼猖獗。可以光天化日之下强抢商人财物并坐地分赃;2、官府没有保障社会安全的能力;3、孙坚有胆有识有勇有谋,非鲁莽之人,但却是个胆大包天的人。这种性格特征在其以后的岁月中还会显现,并最终给其带来了灭顶之灾。  第二年,也就是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会稽郡句章县许昌和儿子许韶起兵造反。许昌封其父为越王,自称阳明皇帝,郡内数县响应,有一万多人参与。孙坚以郡司马的名义召募了一千多士兵,与州郡一起合力击破了这次造反。扬州刺史臧旻上表朝廷为其请功,朝廷封孙坚为盐渎县丞。以后先后任过盱眙县丞、下邳县丞(和刘备老是在县尉一级打转的情形相似,都属朝中无人赏识提拔,亦可证实其出身低微)。据《江表传》记载:“坚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也即在此时,孙坚周围聚集起了一支以“乡里知旧”和“好事少年”为主的、规模有数百人的武装队伍。(汉时官制,县丞的职责是“掌管文书、仓狱”,但孙坚的兴趣更多的则在武备,更适合做个县尉。)
  对东吴史感兴趣,支持楼主!
  @廖正华 4楼
12:17:15  对东吴史感兴趣,支持楼主!  -----------------------------  谢谢!
  第二节 讨伐黄巾 远征边乱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东汉末期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爆发,史称“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在县丞一职上呆了十三年之久的孙坚已经三十岁了,而立之年终于得到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面对如火如荼的黄巾起义,汉灵帝紧急派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带兵镇压。朱儁征召孙坚为佐军司马。赴任之时,跟随孙坚在下邳的“乡里少年”都愿意追从前往。孙坚又招募了一些商旅和淮、泗精兵,有一千多人,然后率领这支队伍“与(朱)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  据《吴书》记载,在征黄巾军过程中,孙坚曾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在西华与黄巾军战斗失利,孙坚受伤落马,昏死在草丛中,部下士兵被打得四分五裂,都不知道孙坚在什么地方。危急时刻,是孙坚所骑战马救主。识途骏马飞驰回营,刨地长嘶。正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将士赶紧跟着战马来到孙坚落马处找到了孙坚。孙坚也真是员悍将,回到营中休息了十几天,创伤稍微好了点就又披挂上阵奋勇杀敌。汝、颍黄巾军退保宛城,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士兵蚁附而上,大破黄巾军。朱儁表奏其功,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查《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有点相似于现代的独立团之类的编制,自有部属,相对独立。刘备投奔公孙瓒时,也是被公孙瓒任命为别部司马。朱儁和公孙瓒都是比二千石的中郎将,其所统属的别部司马为比千石官员,孙坚从一个低级官吏升级为中级官员。(进入三国时期后,别部司马的官秩已不确定,有大有小,仅保留了其相对独立的性质。魏和(蜀)汉几乎不用这个官职了,只有吴国经常使用,任命了很多别部司马,这和吴国的世袭统兵制有很大的关系,以别部司马显示其相对独立性)  中平元年,是东汉末期一个多事之秋的年头。年初是黄巾军大起义,中原大地一片鼎沸。年末是西北羌胡叛乱,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因无能征善战的大将,就劫持同为凉州金城人的西凉名士督军从事边允、韩约为将,恰好此二人又有心借羌胡之势壮大自己的力量,谋得一方地盘。双方因此一拍即合,作乱凉州。这就是有名的边、韩之乱。边允、韩约因叛乱遭朝廷悬赏千户侯通缉,就改名为章、遂,故亦称边章、韩遂之乱。汉廷先是遣中郎将董卓征讨,结果失败。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又派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带兵征讨。张温表请孙坚与参军事,驻扎长安。同时被张温表请与参军事的还有三国时期的另一著名人物陶谦。张温用朝廷诏书召董卓来见,董卓过了很久才来,受到张温的责问。当时孙坚正好在座,就上前对张温耳语道:“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张温却认为董卓在陇蜀素有威名,如果杀了他,西征的时候就没有可以依靠的大将。孙坚历数董卓三大罪状,继续劝谏张温杀掉董卓。孙坚说:“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张温还是不忍心下手,错过了诛杀这个后来给汉室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元凶巨恶的绝好机会。  张温,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张敞画眉的成语许多人耳熟能详,张温就是张敞的哥哥。据《后汉书?曹腾传》记载,张温是曹操的祖父曹腾向朝廷举荐的人才。他是荆州南阳穰县人,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岳父(《襄阳记》:“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资治通鉴》卷五十八记载:“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行输货财,乃登公位。”明言其司空之职是用钱买来的,就象曹操之父曹嵩花一亿钱买了个太尉一样。张温率军驻扎长安期间,朝廷又“遣使者持节就长安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始之于温。(《后汉书?董卓列传》)”张温实在不是个做领军大将的材料,缺乏威猛果敢的能力。董卓奉诏迟至,欺上无礼,张温不能杀之以立威。与陶谦产生矛盾时也是这样。张温对陶谦是“接遇甚厚”,但陶谦却瞧不起他,“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在征讨结束的庆功会上,张温让陶谦行酒,陶谦当众侮辱张温。张温一气之下将陶谦罚往边关。后经人劝,“乃追还谦。”陶谦回来后,有人劝陶谦向张温道歉认错,陶谦答应了,但等到张温出门见陶谦时,陶谦却昂头向天,说:“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仍然不把张温放在眼里。对此桀骜不驯之人,张温也只是自我解嘲地说:“恭祖痴病尚未除邪?”仍然为陶谦倒酒,待之如初(以上引文均见《三国志?陶谦传》注引《吴书》)。被部属如此侮辱怠慢,哪里有一点大将之威信?看来他这个三公之位确实也只能用钱去买了,凭能力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张温能力不行,运气却好。边章、韩遂听说大军前来,四散奔逃,部众“皆乞降”。大军凯旋后,朝廷认为两军并无交锋,对随军将士不予论功行赏。朝中官员听说孙坚历数董卓三大罪状,劝谏张温杀掉董卓,没有不赞叹的。朝廷特别任命孙坚为议郎。其实议郎只是个官秩六百石的官员,也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性质却不一样,孙坚由此成为京官,有了外放一方成为地方大员的资格,为孙坚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张温不杀董卓,后来自己却被董卓所杀。董卓专权时,气候出现异常,“太史望气,言当有大臣戮死者。卓乃使人诬卫尉张温与袁术交通,遂笞温于市,杀之,以塞天变。”《后汉书?董卓传》)  机会说来就来,就在当年,长沙人区星自称将军,集聚了一万多人造反,攻围城邑。朝廷立即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孙坚到长沙后“亲率将士,施设方略,”很快就镇压了区星的叛乱。有意思的是孙坚上任后对属下官吏的交待,据《魏书》记载:“坚到郡,郡中震服,任用良吏。敕吏曰:‘谨遇良善,治官曹文书,必循治,以盗贼付太守。’”也就是他不管日常治理,只管征伐盗贼。在长沙区星造反的同时,邻近的零陵、桂阳也爆发了以周朝、郭石为帅的造反活动,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在荆州刺史王叡带领下越境征讨,也顺利地平息了叛乱。朝廷因此封孙坚为乌程侯。据《吴录》记载,当时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子作宜春长,遭到叛乱者围攻。陆康从子派人到孙坚处求救,孙坚立即带兵前往,叛乱者听说孙坚前来救援,就逃之夭夭了。请记住这件事,孙陆两姓的恩怨情仇就从此开始。  这里牵扯出一个越界征讨的问题。孙坚整军救援宜春前,其主簿曾经劝谏他不要去救,理由是这属于越界征讨,违反朝廷律令。孙坚回答说:“太守无文德,以征伐为功,越界攻讨,以全异国。以此获罪,何愧海内乎?”明确坦承自己没有文治能力,只有依靠武业来建立功绩,并且不怕因此而获罪,和上文“以盗贼付太守”如出一辙,可见孙坚很是以自己的武艺为荣。孙坚征讨零陵、桂阳叛乱时,《三国志?孙坚传》只说是“越境寻讨”,没有明确提到违制的问题,从注引《吴录》中可以找到孙坚是在荆州刺史王叡的带领下去征讨的记载,是得到刺史同意,听从并跟随刺史前往的合法行为,不象救援宜春那样是自作主张。《后汉书?李章传》记载,五世为二千石的世族子弟李章在汉光武帝时期任琅琊太守时,北海安丘大姓夏长思等人造反,李章听说后发兵千人前去攻打,其掾史劝谏李章说:“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李章也没听其劝阻,前往平乱,与孙坚的情形几乎相似。于此可见,东汉虽然有“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的规定,但并没有得到非常严格的执行。从这件事情上还可以看到孙坚胆大包天的性格特征丝毫没有改变,还增加了蔑视律法条令的内容。少年时凭借胆大追杀海盗,可以看作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猛行为,但现在已经是一方太守二千石级的朝廷高级官员,如此鲁莽冲动,就有些违反常规了。而朝廷对此不予追究的不当行为也进一步滋长了孙坚胆大包天的性格特征,造成孙坚以后更加无法无天的行为。
  继续继续,这些都看完了咯。
  喜欢读书、喜欢文史、喜欢时政、喜欢音乐体育交流的朋友,欢迎加群讨论。  群号:,谢谢!
  第三节 为朝廷讨董卓 为袁术死襄阳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灵帝驾崩,少帝刘辩即位。外戚大将军何进与蹇硕、张让等宦官“十常侍”争夺朝政。三国另一著名人物袁绍阴怀异志,教唆怂恿何进“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后汉书?何进传》)”,进京诛杀宦官。其中就有袁氏故吏时任前将军、斄乡侯、并州牧的董卓。董卓进京后,废少立献,独霸朝堂。袁绍画虎不成反类犬,精心谋划一场,到头来却为董卓作了嫁衣裳,只得逃往冀州。凭着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政治优势和资源,组成了包括冀州、兖州、豫州、徐州、青州、荆州、并州、司隶等部分州牧郡守在内的反董联盟,并被推举为盟主。  据《江表传》记载,孙坚听说董卓擅乱朝纲时,“拊膺叹曰:‘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对当年张温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杀掉董卓而深为感叹。感叹之余,孙坚仍然参加了反董联盟,带兵北上。就是在北上途中,孙坚做了两件无法无天的事。  第一件事,逼死荆州刺史王叡。  对这件事,陈寿《三国志?孙坚传》只记载了一句话:“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仅从这句话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幸好裴松之注里搜集了《吴录》的记载,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件事,兹录于此并解析于后:  叡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叡举兵欲讨卓,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扬言当先杀寅。寅惧,诈作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檄,移坚,说叡罪过,令收行刑讫,以状上。坚即承檄勒兵袭叡。叡闻兵至,登楼望之,遣问欲何为,坚前部答曰:“兵久战劳苦,所得赏,不足以为衣服,诣使君更乞资直耳。”叡曰:“刺史岂有所吝?”便开库藏,使自入视之,知有所遗不。兵进及楼下,叡见坚,惊曰:“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坚曰:“被使者檄诛君。”叡曰:“我何罪?”坚曰:“坐无所知。”叡穷迫,刮金饮之而死。  荆州刺史王叡也是反董阵线的一员,因一直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在起兵反董时就扬言要先杀曹寅。曹寅非常害怕,就伪造一份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传给孙坚,述说王叡的罪过,并要求孙坚杀掉王叡,上报朝廷。王叡是孙坚的顶头上司,曾经率领孙坚一起平息零陵、桂阳的暴乱。因为孙坚的低微出身和武官身份,出身于显赫世族琅琊王氏的王叡瞧不起孙坚,孙坚对此心怀不满,正好有这个理由,就带兵攻袭王叡。以士兵求赏为借口骗王叡打开城门,以执行使者檄文命令为理由逼迫王叡吞金自杀。  这里面最莫名其妙的就是孙坚安在王叡头上的罪名“坐无所知”,就是犯了什么都不知道的罪。这种罪名亘古未有,活生生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比莫须有的罪名更为荒唐。  第二件事,杀死南阳太守张咨。  孙坚北上到南阳时,已是“众数万人”,应该是逼死王叡后兼并了王叡的军队。南阳太守张咨,颍川名士,当时的“幽滞”之士之一,与韩馥、刘岱、孔伷等人同时出任关东牧守,同时起兵反董(《后汉书?董卓传》)。  张咨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三国志?孙坚传》记载的,孙坚到南阳后,“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酒酣,长沙主簿入白坚:‘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周不得出。有顷,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便牵咨于军门斩之。郡中震栗,无求不获。”一种说法是《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历》和《后汉书?袁术传》注引《英雄记》记载的,“初,坚至南阳,咨既不给军粮,又不肯见坚。坚欲进兵,恐有后患,乃诈得急疾,举军震惶,迎呼巫医,祷祀山川。遣所亲人说咨,言病困,欲以兵付咨。咨闻之,心利其兵,即将步骑五六百人诣营省坚。坚卧与相见。无何,卒然而起,按剑骂咨,遂执斩之。”  两种说法都是孙坚用计引诱张咨前来自己营中擒而杀之的。《三国志?孙坚传》注引《献帝春秋》里记载了一件事:“袁术表坚假中郎将。坚到南阳,移檄太守请军粮。咨以问纲纪,纲纪曰:‘坚邻郡二千石,不应调发。’咨遂不与。”这个记载的顺序有点问题,如果袁术表孙坚为假中郎将,那么按规制,中郎将为比二千石官员,仅次于将军,有出境作战的权力,所到之处,地方官员就必须承担其所率部队的食宿供应。张咨在接到孙坚要求提供军粮的檄文时,也是先问自己的部下应不应该提供,其部下的回答是孙坚只是一个二千石的郡守,不应该调发军粮,说明这时候孙坚还不是假中郎将。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孙坚杀张咨时,袁术还在从洛阳逃出前往南阳的途中,听说此事后,为拉拢孙坚才表其为假中郎将。《三国志?袁术传》的记载很清楚:“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说明袁术到南阳时张咨已被杀掉。  如果说孙坚逼死王叡是泄私愤,那么杀张咨呢?张咨与孙坚并没有什么过节,孙坚为什么还是要杀呢?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孙坚此时已有了占据地盘扩大势力的野心。许多学者把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看做是反董联盟内部分裂各争势利的开端,其实不然,孙坚才是第一个为争势利而同室操戈残杀同一阵营战友的人。  既然孙坚想方设法地谋杀同僚、谋取地盘,为什么又将已经到手的南阳拱手相送于袁术呢?答案很简单:势不如人。  袁术,字公路,其家族为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其父为司空袁逢,袁术是袁家嫡子,家族地位高于庶出的袁绍。居官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秉政时任其为后将军。因袁绍与董卓闹翻,袁术害怕祸连自己,就出奔南阳。与此同时,朝廷任命汉鲁恭王之后、著名党人刘表为荆州刺史,接替王叡。刘表单马入宜城,在荆州豪门世族南郡蒯越、襄阳蔡瑁的支持帮助下占据荆州。袁术到南阳后,刘表立即表袁术为南阳太守。(《后汉书?袁术传》)  一个是豪门世族,一个是汉室宗亲,凭孙坚低微的出身和拥有的势力,袁术、刘表中的任意一个孙坚都惹不起,何况是两人联手。刘表是名正言顺的荆州刺史,任命自己辖区内的南阳太守也是理所当然。迫于无奈,孙坚只得把到手的南阳送给袁术,并从此依附于袁术,成为袁术的马前卒。袁术也投桃报李,表孙坚为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带领荆州、豫州的部队继续讨伐董卓。所谓“行”、“领”,就是暂行、代领之意,并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当时董卓专权,反董联盟不承认董卓废少立献的合法性,朝廷名存实亡。为壮大势力扩充地盘,关东群雄普遍存在互相表举州牧郡守的举动,有时一个州或郡就有数名州牧或太守,其实都是不合法的自主行为。如兖州牧一职,同时就有袁绍表举的曹操、李傕、郭汜以朝廷名义任命的金尚、公孙瓒表举的单经。
  孙坚屯兵于鲁阳,准备进攻董卓,先派遣长史公仇称到袁术处督促军粮,在鲁阳城东门为其送行。此时,董卓派遣步骑数万人来攻打孙坚,先头部队“轻骑数十先到”。猝然相遇,孙坚并不惊慌,命令队伍保持队形稳定,不要轻举妄动。董卓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慢慢起来带领队伍平安进城。进城后才对部属作了解释:“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真是胆大心细啊!董卓的先头部队看到孙坚的部队整齐不乱,也不敢攻城,无功而返。  孙坚与董卓军的主要战役有四次,都发生在梁县。前三次孙坚不利,最后一次取得胜利,为顺利进入洛阳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交战。孙坚率豫州诸郡兵讨伐董卓。与董卓派出四处掳掠的部将徐荣、李蒙在梁县相遇。双方交战,孙坚大败。其属下颍川太守李旻与另一未被史书列传的张安被俘,被烹杀。其余被俘士兵都被布缠裹着倒立于地,用滚烫的热油灌进去,活活的烫死。  第二次交战。孙坚屯驻梁县阳人。董卓以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率领五千步骑迎战。董卓进京后,“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而并其众(《后汉书?董卓传》)”,凉州军事集团和并州军事集团遂合二为一,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胡轸是董卓部将,属于凉州军事集团。吕布原为丁原主簿,属并州军事集团。吕布背叛丁原投靠董卓,虽然得到董卓的重用,“以布为骑都尉(《后汉书?吕布传》)”但董卓手下的将领并没完全接纳他,胡轸就与吕布有矛盾,《后汉书?董卓传》记载为“布与轸不相能”。阳人之战时,胡轸就预先扬言“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所谓“青绶”,即指吕布。吕布为骑都尉,为比二千石官员(《续汉书?百官志》),按《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胡轸的做法受到并州集团将领的反感和厌恶,就合伙商量破坏这次行动。大军按董卓制定的计划在离阳人城几十里的地方宿营时,吕布与同伙就四处宣言“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不然失之矣”,胡轸只好带兵夜行至阳人城下准备攻城。但阳人城中守备非常严,没有攻袭的机会。由于没有在广城休整,大军已是人马交困。夜临城下,又无战壕壁垒,只能在荒野中解甲休息。这个时候,吕布与同伙又四处造谣说“城中贼出来”了,吓得士兵丢盔弃甲慌乱奔逃。跑了十几里,才确定没有追兵前来。等到天亮后来到城下,捡拾起逃跑时丢弃的兵器,准备攻城时,孙坚早就加固了城防,深挖了护城沟堑,胡轸只得无功而返。  这次行动因董卓集团内部不和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交锋,孙坚可谓侥幸得脱。闻名天下的“并凉劲卒”如果在广城得到充分的休整,将领团结一致,以州郡兵和招募的新兵组成的孙坚部队能否抵抗得住还很难说。  第三次交战。也许就是考虑到抵抗不住董卓军的攻击,孙坚移屯梁东,结果遭到董卓大军的包围攻打。孙坚军大败。孙坚与几十名骑兵突围而出。孙坚平时喜欢戴一种红颜色的帽子(“常著赤罽帻”),为逃脱追兵,孙坚就摘下帽子交给自己的亲信将领祖茂戴着朝另外方向跑。董卓的部将为了争功,一窝蜂地追赶祖茂,孙坚乘机从小路逃脱。祖茂逃得筋疲力尽,体力不支,就在一个乱坟岗下马,把帽子挂在一根烧焦的柱子上,自己藏在草里。追兵看见后层层包围了这里,慢慢推进,发现是根柱子,失望而去。祖茂也逃过一劫。  第四次交战。孙坚兵败后并未气馁,又收合兵马与董卓军在阳人交战。这次终于打败了董卓军,并斩杀了董卓的都督华雄等人,取得辉煌的胜利。  这次战斗,差点受到袁术的疑猜牵制而功败垂成。孙坚的粮草来自于袁术的供应。开战前,有人提醒袁术说,孙坚如果得到洛阳,你就不能制约他了。你资助他进入洛阳,虽然驱除了董卓这匹狼,但却换成了孙坚这只虎。袁术因此怀疑孙坚,停止了对孙坚的军粮供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的保障,孙坚是无法与董卓军开战的。心急火燎的孙坚连夜从阳人狂奔到一百多里外的鲁阳去面见袁术,也顾不得仪式礼仪,就在地上为袁术演划作战方略,表明此战必胜,消除袁术害怕失败的心理。然后表白自己终于朝廷,忠于袁术之心,消除袁术的疑猜。《三国志?孙坚传》及其注引《江表传》记载了孙坚的两段陈述:“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大勋垂捷而军粮不继,此吴起所以叹泣于西河,乐毅所以遗恨于垂成也。愿将军深思之。”前者激昂,后者深沉。袁术犹豫一阵后,还是调发了军粮,解除了孙坚的后顾之忧。  董卓十分忌惮孙坚的猛壮,曾对其长史刘艾说过:“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并以自己以前与孙坚一起西征边章、韩遂时的战事为例说明孙坚的能力。还表示“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其他讨董牧守根本不被董卓放在眼里。最后一次阳人之战后,董卓见武力不能克制孙坚,就用软的一手来拉拢孙坚,派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并许诺安排孙坚的亲属子弟出任刺史、郡守。没想到孙坚硬的不吃,软的也不吃,回答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同时率军推进到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的大谷,兵峰直指洛阳。  此时的洛阳,除了少数董卓余部外,几乎是一座空城。天子百官、庶民百姓都被董卓迁往长安。离开洛阳前,董卓一把火焚烧了洛阳城,还派吕布挖掘汉家皇室陵寝,盗抢了大量的殉葬财宝。董卓迁都长安,并不是象有些学者所言是害怕孙坚,以孙坚的力量要想完全战胜董卓还差之甚远。董卓的根据地和战略大后方在凉州,当时有两股力量在凉州与洛阳之间活动,直接威胁到董卓与凉州的联系。一是活跃在河东的黄巾余部白波军有南下关中切断董卓与凉州联系的可能,董卓曾派女婿牛辅进军河东,意图消灭白波军,但牛辅战败,董卓的心腹大患仍未消除(《后汉书?董卓传》);一是率朝廷精锐部队驻扎在扶风的左将军皇甫嵩。皇甫嵩素来与董卓不和,这时如果率兵东进,董卓就会腹背受敌,难以招架。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京兆尹盖勋已经在联络皇甫嵩东征。皇甫嵩的长史梁衍也劝谏说:“今卓在洛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精兵三万,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发命海内,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禽也。”(《后汉书?皇甫嵩传》)可惜皇甫嵩是个单纯的武将,缺乏政治意识。稍前一点时间,皇甫嵩拒绝自己的部下故信都令汉阳阎忠称帝自立的建议,固然可以看作是皇甫嵩对汉室朝廷的忠诚,但董卓废少立献擅乱朝纲之时,作为汉室忠臣,就应该发兵讨伐,护驾救主,不但不救,反而屈从董卓的征召安排,屈身事贼。因此,董卓迁都,主要是出于避免腹背受敌的战略考虑。  按《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孙坚与董卓还有过直接交战。孙坚打败董卓进入洛阳时遭到了吕布的阻击,孙坚打败吕布,进入洛阳。“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墓间,卓败走,却屯黾池,聚兵于陕。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两次打败赫赫有名的悍将“人中吕布”,可见孙坚的战力确实是非比寻常。
  孙坚进入洛阳后,在这座已经“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的废墟中,做了两件非常重要深得当时人赞许的事情。第一件是清扫整理汉室宗庙,并以最高规格的“太牢”之礼祭祀汉室祖先;第二件是修复汉室陵寝,平整填塞被挖掘的陵墓。这两件事情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对维护朝廷,巩固大一统天下观念都有积极的作用。对孙坚个人来说,也提升了政治形象收到了政治利益。裴松之就因此夸赞孙坚是“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的忠臣。(孙坚是否是个忠臣还很难说,下文再议)  这里有个“汉传国玺”之谜。据《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书》记载:“坚入洛,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对于此事,裴松之作了考证认为是假的,笔者也认为是假的。除了裴松之列举的理由外,还有一条就是井上缭绕五色气的怪异记载,就算是最好的玉石做的印章,把它扔在井里,也不可能在井上形成什么五色气。笔者认为这是孙坚有意识地在为自己今后名正言顺的称王称霸做舆论宣传,以此表明自己是合乎图谶的天意所授。  洛阳大捷后,孙坚没有乘胜西进追击董卓,也没有驻扎洛阳,而是回军鲁阳,很快又赶到自己的领地豫州。孙坚如此匆忙的撤回,是因为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危及他领地的特大事件,就是在孙坚攻打董卓时,袁绍表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袭取豫州。(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究竟是谁,记载不一。《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录》记为周喁;同书《公孙瓒传》注引《典略》记为周昂;《后汉书?袁术传》记为周昕。此三周为兄弟三人,现大多采用《吴录》周喁。)《后汉书?袁术传》记载:“术从兄绍因坚讨卓未返,远,遣其将会稽周昕夺坚豫州。术怒,击昕走之。”说明袁绍派人取代孙坚是在孙坚攻打董卓没有回到豫州之时,袁术帮助孙坚击退了代替者。孙坚攻下洛阳后,袁术派人告诉了孙坚这个消息。孙坚在回豫州的途中在鲁阳短暂停留,应该是和袁术商讨应对之策。  此时关东反董联盟已分崩离析,各方诸侯为争势利大打出手。出现了前面提到过的刘岱杀了桥瑁后,还想杀掉冀州刺史韩馥(《后汉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记载刘岱给冀州治中刘子复信中说:“但卓死后,当复回师讨文节(韩馥字文节)”);袁绍胁迫韩馥让出冀州刺史,阴谋立刘虞为帝,另立朝廷;奋武将军公孙瓒与幽州牧刘虞不和,图谋幽州;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代替刘岱任命的王耾;鲍信与曹操商议“规大河以南,以待其变”,计划脱离袁绍自立门户;袁绍因陈留太守张邈对自己不恭,要曹操杀掉张邈;袁绍联络刘表、袁术联络公孙瓒互相对峙、牵制、攻伐等重大事件。曹操《蒿里行》一诗描述了此时的状况:“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丕《典论》里也说:“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袁绍让人替代孙坚也是为了占领豫州,扩大地盘。  孙坚在听说此事后,曾慨然长叹,说:“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叹息归叹息,在这个“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的特殊时期,孙坚也不是傻子,决不能失去自己的地盘,所谓“不据一州,无以自全”(《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好在周喁能力不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同一集团的袁绍正与公孙瓒相持不下,曹操又在与黄巾军周旋,任九江太守的二哥周昂遭到袁术攻打,都无法抽身增援周喁,孙坚顺利地保住了豫州,成为袁术手下最大的割据者,远胜于当时的曹操,更别说刘备了。  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术派孙坚攻打荆州刘表。刘表派遣黄祖在樊、邓之间阻击,被孙坚打败,然后乘胜追击包围襄阳。(黄祖,荆州江夏太守,刘表防守长江的主要将领,除杀孙坚外,杀祢衡也是闻名天下之举。后为孙权部将骑士冯则所杀)刘表派黄祖夜晚偷偷出城召集兵马增援,回城时被孙坚截杀,黄祖兵败,逃窜到襄阳城外的岘山。孙坚追击时也许是求胜心切,也许是战马太快,竟然远离部众,“单马行岘山”,结果被埋伏在竹木里的黄祖士兵暗杀,时年仅三十七岁。身为一州之长的刺史,孙坚如此轻率地“单马”追敌,是其胆大包天的性格特征造成的。孙坚一生,可说是成也胆大,亡也胆大。(《英雄记》记载孙坚的死亡时间和死因与此不同:死期为“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死因为“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
  第四节 孙坚的功过是非  陈寿《三国志》里对孙坚的评价是“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裴松之也称赞其是“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的忠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孙坚的忠臣之名,来自于讨伐董卓的英勇和清扫整理汉室宗庙、平塞汉室陵寝的忠义,特别是后者,一直为忠臣烈士津津乐道。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孙坚洛阳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政治收益。  确实,孙坚是反董联盟中最为坚决和勇猛的人,可以说是讨董第一猛士。反董联盟人数不少,《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各有增减或出处不一,根据于涛先生的综合统计,主要有以下武装组成:  1、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冀州刺史韩馥;  2、兖州——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  3、豫州——豫州刺史孔伷、颍川太守李旻、陈国相许玚;  4、徐州——广陵太守张超;  5、青州——青州刺史焦和;  6、荆州——后将军袁术、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长沙太守孙坚;  7、并州——西河太守崔均;  8、司隶——河东太守王匡。(于涛《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中华书局2006年版)  其中的州牧郡守都“众各数万”(《三国志?武帝纪》),但真正出兵攻打董卓的,只有曹操和孙坚两支部队。其余众将则是“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同上)”。曹操只有临时招募的五千兵马,进攻董卓时张邈还派遣资助曹操募兵的陈留孝廉卫茲带领部分兵马与曹操同时进击。进军到荥阳汴水时遇到董卓部将徐荣,双方交战,曹操力战尽日,终不是凉州劲卒的对手。卫茲战死,曹操人、马都受伤,幸亏从弟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与曹操,才乘夜色掩护而逃。此战虽然失败,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战果,徐荣看到曹操这么点兵都胜之艰难,就认为屯驻在酸枣的反董联军不容易攻打,才带兵而还。  曹操讨董行为就只有这一次,还大败而逃。孙坚就不一样了,多次交锋,互有胜败。阵斩华雄,挺进大谷。驱董卓、破吕布,占领洛阳。“分兵出函谷关,至新安、渑池间,以截卓后(《后汉书?董卓传》)”,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战果。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孙坚起兵反董后的一系列行为并不是十分纯正,仍然有为自己谋取势利的嫌疑。首先,逼死王叡、杀掉张咨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孙坚在得知袁绍派人替代自己豫州刺史时曾“慨然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他在逼杀王、张二人时,为什么没想到他们二人也是“同举义兵”的战友呢?他们又该与谁共同努力讨贼呢?据方诗铭先生考证,孙坚逼杀王、张二人的目的就是夺取荆州(详见方诗铭《方诗铭论三国人物》)。其次,孙坚在得知袁绍派人替代自己豫州刺史后,立即停止对董卓的军事行为,返回豫州保护自己的领地。这和曹操在得知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时,立即从徐州战场撤退,回军争夺兖州的性质一样,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使自己有能力在群雄并起之世里割据一方。最后,一直依附于袁术,甘愿为袁术而不是为朝廷东征西讨。也许有人会说此时的朝廷已名存实亡,孙坚已经没办法为朝廷效力了。看起来这是个理由,但如果与其他州牧进行对比就知道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荆州刺史刘表、徐州牧陶谦也是占据一州的方面大员,他们虽然也与袁绍、袁术等割据势力有联系,却始终保持着对朝廷的供奉,起码在礼仪上保持着对朝廷的尊崇。曹操任兖州牧时也是这样做的,而孙坚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举动,哪怕仅仅是礼仪上的行为。其清扫汉室宗庙,祭祀汉室祖先,平整汉室陵寝的行为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不然为什么要迎合当时盛传的图谶学说臆造出一个“汉传国玺”的故事,为自己今后称王称霸留下一个天授神权的理由。因此,孙坚并不完全是什么忠臣,而是和其他诸侯一样,都是想趁乱割据一方,希图自大的军阀。在那个特殊时代,稍有实力的州牧郡守都会先求生存,再谋发展。孙坚的行为,也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  孙坚出身低微,在乱世中凭一身武艺打打杀杀谋取些许功名容易,但想成为一方诸侯则十分困难。十七岁任县丞,转来转去到三十岁还是县丞。如果不是黄巾起义给孙坚带来用武之地,还不知道会在县丞的位置上转多少年。孙坚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从其孤身杀贼时假装指挥人马包围海盗,逼杀王、张二人所用的计谋,请求袁术调发军粮时先演示必胜的战略战术等行为中可以看出其是很有战术谋略的,特别是入洛阳后扫宗庙、修陵寝的行为,更可以看出其政治意识也是很敏锐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自己就坦言“太守无文德,”因此也非常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以盗贼付太守”、“以征伐为攻”。他也十分明白自己的薄弱之处,就是出身低微,朝中无故旧,郡中非世族,不依靠自己的武功谋取势力就终将一事无成。这就是孙坚仗着自己一身武艺,借讨董之名残杀同盟壮大自己势力的原因。如果不是受到袁术、刘表两大超强势力的胁迫,孙坚强占荆州的目的还真有可能实现。  孙坚死后,其侄子孙贲带领部属迅速撤离荆州战场归附袁术。袁术又表孙贲为豫州刺史,后转丹阳都尉。孙坚所有的部队此时已属袁术,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孙坚南征北战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富春孙氏势力眼看就要昙花一现似的付诸东流。万分危急之时,其子孙策异军突起,不光从袁术那里要回了父亲的部属,还成功地摆脱袁术,称霸江东,成为东吴帝国的奠基人。  (本章凡未标注引文均引自《三国志?孙坚传》及其注引)
  孙坚杀王,张 以及依附袁术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为了自己部曲后勤吧,孙坚出身寒族还有些阶级情感 没有纵兵抢掠应该值得赞赏, 但是部队没有后勤,又不屯田,哪来的粮食,靠千石俸禄肯定不够。我觉得孙坚还没有自己割据之心,至少报国之心远高于所谓讨董联盟。
  @deathlight 14楼
14:43:57  孙坚杀王,张 以及依附袁术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为了自己部曲后勤吧,孙坚出身寒族还有些阶级情感 没有纵兵抢掠应该值得赞赏, 但是部队没有后勤,又不屯田,哪来的粮食,靠千石俸禄肯定不够。我觉得孙坚还没有自己割据之心,至少报国之心远高于所谓讨董联盟。  -----------------------------  谢谢。也许吧。
  第二章 奠基人——长沙桓王孙策  孙策,字伯符,是孙坚长子。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死于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终年二十六岁。生前曾任讨逆将军、会稽太守、吴侯,故称“孙讨逆”。陈寿《三国志》命其本传亦为《孙讨逆传》。孙权称帝后,尊其为长沙桓王。  孙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除孙策外,还有孙权、孙翊、孙匡,此四子为吴夫人所生。最小的儿子叫孙朗,也叫孙仁,是庶出。  孙策是江东基业的奠基人。三条理由:一、孙坚死后,其部属为袁术所有,如果不是孙策想方设法三番五次地找袁术讨还,这支部队就不会为孙策所有,其军事实力将大打折扣,难以取得今后的军事、政治功绩;二、前文说过孙坚并没有直接参与制定孙氏家族开拓江东的战略规划和战略行动,孙氏集团摆脱袁术,转攻江东的战略决策是孙策一手制定并努力实施的;三、孙策文韬武略具备,知人善任,深谋远虑,富有领袖能力。既能重用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将,又能启用新人。最为重要的是指定孙权为继承人,保证了孙氏江东基业的继续开拓和稳固。  南宋诗人刘克庄曾写过《孙伯符》一诗赞颂孙策,简约地概括了孙策的一生: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  第一节 少年大志 谋定而后动  历史在孙氏父子身上出现了奇妙的重复。孙坚十七岁追杀海盗扬名荆吴,孙策也是十七岁扶父亲灵柩归葬曲阿,开始踏上称霸江东之路。  孙策十几岁时就开始结交名士,名声在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庐江舒人周瑜。周瑜对孙氏集团最终建立吴国居功至伟,可以说没有周瑜,就没有东吴。这不光体现在大家熟知的周瑜对孙权的拥立和赤壁之战的功勋,在孙策创业时期,周瑜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意义远胜于后来的拥立和赤壁之战。  孙策和周瑜的相识史书记载不一,《三国志?孙策传》记为:“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按此是孙策搬迁到舒后才与周瑜相识。同书注引《江表传》记为:“坚为朱儁所表,为佐军,留家著寿春。策年十余岁,已交结知名,声誉发闻。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按此则是周瑜专程到寿春拜访孙策,并劝孙策迁居舒。《三国志?周瑜传》记为:“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按此又为孙坚把妻儿安置在舒。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说法最为可信。综合起来看应该是这样的:孙坚随朱儁征讨边章、韩遂之乱时,将妻儿安置在寿春。讨董卓时则是将妻儿安置在舒,孙策和周瑜的相识就在这个阶段,这和第一种说法也比较吻合。《江表传》所言周瑜专程到寿春去拜访孙策的事不大可信。周瑜是庐江世家,其身世和势力都在孙策之上,没有理由专程从庐江郡舒县跑到九江郡寿春去结交孙策。在舒县,周瑜看到孙策的居住条件不是很好,立即慷慨地把自家的“道南大宅”送给孙策安置家人,并拜见孙策的母亲。古时朋友之间能升堂拜母,就表示二人已情同手足,恩若兄弟,两家结为通家之好。  孙策曲阿葬父后的行踪非常奇怪,并没留在曲阿守陵,而是携家渡江北上居住在江都。江都属徐州广陵郡,与扬州吴郡富春的孙氏家族并没有什么联系,也找不到孙氏家族在江都有亲戚的记载。在父亲战死,部属被袁术收编,孙氏家业眼看就要消亡的危急时期,孙策不到袁术处讨要兵马,保住父亲遗留下来的武装力量,反而北上江都去干什么呢?
  楼主好文,加油!  
  lz快更新更新,,,期待
  这就是孙策优于其父的地方。原来孙策是去拜见徐州名士张纮,恳请其为自己今后事业出谋划策。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曾入太学事博士韩宗,治京氏易、欧阳尚书,又于外黄从濮阳闿受韩诗及礼记、左氏春秋,是个满腹经纶的优秀人才。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三公都征辟过他,希望能得到他这位人才。跟随孙策后,还有吕布、曹操来抢夺他,可见其名声之盛(《三国志?张纮传》)。  孙策到江都,是因为当时张纮正在江都为母守丧。孙策多次前往求见,请张纮指点迷津。这可比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早了六、七年,更胜过刘备的是,刘备请诸葛亮时已人到中年还困惑茫然,完全是就怎么才能“欲信大义于天下”(说好听点是兴复汉室,不好听点就是自己怎样才能称王称霸)向比自己小得多的诸葛亮讨教。孙策则不然,是自己已经制定出了今后怎么发展壮大的全盘战略规划,去向长辈讨教。内容如下:  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藩。君以为何如?  这个规划的条里十分清楚:一,分析天下形势,表明自己是正义一方的代表。虽然天下英雄俊杰很多,但都是为营一己私利,言下之意就是自己是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二,具体行动步骤:第一步,从袁术处讨回父亲的部属;第二步,立即转移到舅舅丹阳太守吴景那里,继续收拢流散的部卒,招兵买马,扩大势力;第三步,向东扩张,占领吴郡和会稽郡;三,近期战略目标,攻打荆州,为父亲报仇雪恨;四,远期战略目的,成为朝廷外藩。所谓外藩,其实就是割据一方的独立政权,只在礼仪上承认朝廷的统治地位,向朝廷称臣纳贡。  张纮最初并不想为孙策出谋划策,以母丧为由婉拒了孙策的请求。孙策涕泣横流,再三请求。张纮被孙策发自内心的诚恳之情和胸怀的远大志向所感动,对孙策的战略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  姜还是老的辣啊!经张纮修改完善后的战略规划明显高于孙策的构想。孙策只是想“东据吴会”,攻打荆州为父报仇,还不敢想消灭袁术、刘表,张纮则是要“荆、扬可一”,彻底占领荆州和扬州。然后占据长江,扫除各路大小军阀,“匡辅汉室”。“匡辅汉室”说得有些冠冕堂皇,实际上是掩人耳目。后面一句“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就露出了马脚,原来最终目的是一统天下,称帝自立。功业已经超过了齐桓公、晋文公,朝廷已是无以赏功,只好拱手相让了。不做朝廷外藩,就是不承认这个朝廷,也只能是自行建国称帝了。张纮同时表示如果孙策“功成事立”,自己还会带一批志同道合者一起投奔孙策。  张纮此对被后人简称为“江都对”,与“隆中对”相比毫不逊色,对孙策确定长远战略规划的指导意义也丝毫不亚于“隆中对”对刘备的意义。“隆中对”在执行过程中还一波三折,理论上受到法正、庞统的质疑,现实中受到关羽的破坏,荆州、益州两线进军北伐的规划不能实现。“江都对”则一直是东吴的战略纲领,孙权时虽然有鲁肃的“榻上对”,但其中并无新意,除了明言“汉室不可复兴”,将张纮意味深长的“岂徒外藩而已哉”说得更加直白为“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外,总体战略思路仍然没能超越“江都对”。  孙策对张纮的构想完全赞同,认为“与君同符合契”,然后就将“老母弱弟委付于”张纮,表示自己已无后顾之忧,将立即按计划执行。  一个未及弱冠的青年,在危急之时能临危不乱,冷静制定自己的长远战略规划,并不辞辛苦,爬山涉水远赴邻州去请求智者的指点完善,谋定而后动,实在让人钦佩。陆机在《辨亡论》中赞颂道:“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也认为孙策请教张纮之举是其事业成就的关键。孙策具备的超凡绝伦的领袖能力在其事业初始之时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其父孙坚就没有这种远大的韬略,也缺少一个具有这种远大韬略的智囊,冒险逼死王叡、诛杀张咨,却因为没有事情完结后的应对方略,到手的地盘也只能忍痛割爱拱手相送于他人。
  好文顶一个  
  好文顶一个  
  加油  
  太监了?  
  太监了?  
  很不错啊,没了吗?  
  太监了?  
  @沙漠荆棘鸟 26楼
22:08:21  太监了?  -----------------------------  不好意思,这几天很忙,没空更新。还没入正题呢,耐心点,朋友。
  第二节 行动第一步:索讨父兵 伺机离袁  乱世立足有两个必备条件:一、军队;二、领土。孙策和张纮制定的长远战略规划也是首建军队次占地盘。孙策按步施行,先到寿春找袁术索讨父亲旧部。到嘴的肥肉袁术自然不会轻易吐出来,他对孙策说:“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贤从伯阳(指孙贲)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要孙策自行去丹阳招募兵马。  丹阳民风彪悍,其民尚武好斗。拥有一支丹阳兵是当时各路诸侯最大的梦想。大将军何进曾派毌丘俭到丹阳募兵;曹操兵败荥阳后也是到丹阳募兵;陶谦曾拨四千丹阳兵给刘备,使其军力陡增。其时,孙策的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从兄孙贲为丹阳都尉,能前往丹阳与他们商议大事,又能招募一支军队的话,何乐而不为呢?孙策就到了丹阳。  孙策去丹阳时,身边已有人跟随,就是吕范、孙河、朱治。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在寿春避难时与孙策相识,自愿带领一百名私客跟随孙策。孙策也很器重他,派他到江都去接回吴夫人。江都属徐州广陵郡,徐州牧陶谦认定吕范是孙策的间谍,命令江都县令将吕范抓起来拷问。吕范的私客劫狱将其救出。越狱后吕范顺利地接回吴夫人。孙策对此很是感激,经常设家宴邀请吕范,升堂拜母,结为通家之好(《三国志?吕范传》)。孙河,字伯海,是孙策的同乡。据《三国志?孙韶传》记载“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其注引《江表传》记载为“坚族子也,出后姑俞氏,后复姓为孙。”应该是孙策的姑表弟。孙河“质性忠直,讷言敏行,有气干,能服勤”,少年时就跟从孙坚东征西讨,经常作为先头部队冲锋陷阵。由于孙河具有忠诚、质朴、勤劳、寡言的良好品质,孙坚让其统领左右亲兵,执掌机密事务,成为孙坚的心腹(《三国志?孙韶传》)。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是孙坚旧将。孙坚死后“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太傅马日磾在礼辟孙策的同时,也征辟朱治为掾,迁吴郡都尉。  孙策在丹阳招募了一些人马,加上吕范、孙河的私客散卒,总共有几百人。但却被泾县豪强祖郎偷袭,几乎全军覆没(《三国志?妃嫔传》记载:“孙策与孙河、吕范依(吴)景,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郎败走。”说的却是孙策胜了,似乎有误,如胜了就没理由找袁术要兵)。孙策只好再去寿春找袁术索讨,袁术这次不好再推,就把孙坚余下的一千多士兵还给了孙策。袁术应该是打了埋伏,没把孙坚余下的全部人马还给孙策。孙坚到南阳时,已是“众数万人”,进攻洛阳几乎没受什么损失。守卫豫州,打败周喁,也不是千余兵马能够做到的。攻打荆州时能包围襄阳,兵力也不会少。孙坚一死,孙贲立即带领余部脱离了荆州战场,就算有损失,也不会只剩下千余人。孙策非常清楚这个事实,曾亲口对太史慈说过“先君手下兵数千余人,尽在公路许。孤志在立事,不得不屈意于公路,求索故兵,再往才得千余人耳。(《三国志?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   一千余人的队伍,不要说成大事,连摆脱袁术的能力都没有。按孙策最初的设想是索回余兵后“就舅氏于丹杨”,双方合兵再“收合流散”,就有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和周围的势力相抗衡。但没有想到只有这点兵马,又找不到去丹阳与舅舅会合的理由,只能继续留在袁术这里等待时机。好在还是有所收获,就是遇到奉命持节到关东安抚诸将的朝廷太傅马日磾。当时朝廷被凉州军阀李傕把持,李傕为拉拢袁术,就让马日磾循行(朝廷例行巡察)到寿春时,拜授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太傅为朝廷“上公”,位在三公以上,可以自行征辟掾属,马日磾按照礼制征辟孙策,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是孙策第一个正式官职。孙策本来是可以承袭父亲孙坚的乌程侯爵位,但他让给了四弟孙匡。孙策是个“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的美男子,很讨人喜欢。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倾心钦敬他。连袁术都经常叹息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孙策受制于袁术,不得不象父亲孙坚一样为袁术卖命。袁术最初许诺攻下九江后任命孙策为太守,结果食言任命了陈纪。后来袁术要攻打徐州,找庐江太守陆康借三万斛米,陆康不借,袁术非常愤怒,就让孙策去攻打庐江,并信誓旦旦地承诺,打下庐江就真的任命孙策为太守。孙策以前曾经去拜访过陆康,陆康不见,让主薄接待。孙策认为是瞧不起自己,一直怀恨在心(庐江陆氏是江东四大姓之一,也许真的是瞧不起出身低微的孙策),正好借机泄愤。庐江之战打得十分惨烈。陆康是个忠烈正直的官员,深得庐江吏民拥戴,连休假在外的吏士都连夜赶回守城。坚守两年才被孙策攻破。陆康城破一月后病死。孙策满以为这次可以任庐江太守了,谁知袁术又一次食言,任命亲信刘勋为太守,孙策越发失望。  还记得孙坚越界发兵解救陆康从子宜春之围的事情吧,上次是有恩,这次却是结仇。
  在三国中我个人比较惋惜的,吕布、孙策、魏延三人。
  @chenhong90 30楼
15:05:13  在三国中我个人比较惋惜的,吕布、孙策、魏延三人。  -----------------------------  吕布堪称战神,从西北边陲杀入中原大地,卷起阵阵腥风血雨,所向披靡。其短为无政治头脑,也就无政治目的,只知打杀并以此为傲,以至死前还对曹操说,你带步兵,我带骑兵,天下无敌。另一短为爱淫部将妻,导致为部将所出卖。性格缺陷是多疑寡断,反复无常。就是一悍将,其实不必惋惜。倒是其部下高顺值得惋惜。孙策是天不假年,魏延是被诸葛亮压制,也值得惋惜。
  马克,楼主更快点  
  第三节 行动第二步:脱离袁术 立足江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孙策索讨父亲余部的第一步战略行动取得成功,两年后终于等到了实现第二步行动计划——“就舅氏于丹杨”的机会。  先交待一下江东的地理概念。因长江在从湖口到南京这一段是向东北方向斜流,故此段江的两岸不称江南、江北,而称江东、江西。古时地理以长江为外,外即表,故亦称江表;以左为东、以右为西,故亦称江左。三国东吴所据江东,主要指江东六郡,即会稽、吴、丹阳、庐江、豫章和庐陵,大致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大部、安徽长江以南、湖北东南长江以南部、江西中东部等地区。  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朝廷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汉齐孝王之后,正宗汉室后裔,与其兄兖州刺史刘岱并称二龙。接任扬州刺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扬州治所寿春被袁术占了。刘繇不能也不敢去赶走袁术,正在为难之时,“吴景、孙贲迎置曲阿”(《三国志?刘繇传》),是主动迎接刘繇到的曲阿。后来袁术为称帝攻打沿江诸县,刘繇布置设防时因为吴景、孙贲是袁术的人,就驱逐他们。吴景、孙贲退居历阳。但《三国志?孙策传》记载则是“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贲又为丹杨都尉,繇至,皆迫逐之。”就是刘繇直接把吴景、孙贲赶走了。前者的记载有个疑问,曲阿属吴郡,吴景、孙贲凭什么能把刘繇迎置在曲阿?应该以后者为准。《三国志?妃嫔传》“会为刘繇所迫,景复北依术,术以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又击笮融、薛礼于秣陵”和《三国志?孙贲传》“(孙贲)为扬州刺史刘繇所迫逐,因将士众还住历阳。顷之,术复使贲与吴景共击樊能、张英等”的记载都能作为后者的佐证。  刘繇、袁术江东争夺战一触即发。刘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三国志?刘繇传》)”。袁术任命老部下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一起攻打樊能、张英,战事胶着,“连年不克”。此时汉室又加拜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同上)。孙策趁机找袁术提出参与攻打的请求。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记载:“策说术云:‘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故许之。”袁术是认为孙策不一定打得下来才答应的。既然答应了就好人做到底,袁术表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另外还给了一些资财和马匹,愿意跟随孙策前往的有数百人。到历阳时,已有五六千人马。关键时刻,孙氏家族命中贵人周瑜相助来了。  吴景被刘繇赶走后,周瑜的叔父周尚接替了丹阳太守一职。周瑜去探望叔父时,接到了在历阳的孙策来信。《三国志?周瑜传》说的是“瑜将兵迎策”,说明周瑜自有一支队伍。孙策见到周瑜大为欣喜,说:“吾得卿,谐也。”得到周瑜相助的孙策如虎添翼,听从姑姑(即徐琨之母。《三国志?徐夫人传》)的建议,扎芦苇茷依附于兵船解决船少不能多载士兵渡江的问题,一举攻下防守横江渡口的樊能和防守当利的张英。又乘胜攻打“依繇为盟主”驻守秣陵的彭城相薛礼和下邳相笮融。秣陵之战,孙策受伤,虽有所斩获却不能胜(《江表传》记载的秣陵一战及其精彩,文字极富文学性,几可与《三国演义》媲美,有兴趣者不妨一读)。转功海陵、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闻风而逃。此时孙策的人马已达数万,认为“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就派周瑜回去镇守丹阳。镇守丹阳期间,周瑜给了孙策很大的帮助,发兵、派船、送粮,给孙策四处征战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解除了孙策的后顾之忧。可以说没有周瑜的后勤保障,孙策就不可能迅速取得抢占江东的战果。因此,周瑜在孙氏家族鼎足江东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过多久,袁术派从弟袁胤接替周瑜叔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和周尚就到寿春,袁术想要周瑜为将,周瑜意识到袁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就推辞为将自愿出任居巢长,真实用意是想回吴与孙策相会。  周瑜回守丹阳是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三年以后,也就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与孙策再次相会。孙策亲自迎接周瑜,任命其为建威中郎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还给周瑜一支鼓吹仪仗队,修建专门的馆舍,是赠送赏赐东西最多的将领。之所以如此,除了两人情同手足的深厚感情以外,更重要的是周瑜源源不断的给孙策发兵、增船、助粮,为孙策建立了莫大功勋。在孙策颁布的令中说得非常清楚:“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三国志?周瑜传》及注引《江表传》)再多的赏赐也报答不了周瑜的相助之恩,当然,和江东基业相比再多的赏赐也值啊!  刘繇抵挡不住孙策的进攻率军逃往丹徒,本打算进入会稽,谋臣许劭认为“会稽富庶殷实,孙策一定会去攻打抢占。其地理位置又在海边,无后退之路,不如到豫章,与曹操取得联系。你是朝廷命官,袁术若攻打你,曹操、刘表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发兵相助。”(此许劭就是汉末汝南著名月旦评主人,曾评价曹操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刘繇接纳此意,溯江而上进入豫章郡,驻扎彭泽。就在这时,刘繇联盟集团内部发生矛盾,导致了刘繇最后失败。事情是缘豫章太守一职而起。当时的太守是袁术所表的诸葛玄,也就是诸葛亮的叔父。朝廷又拜朱皓为太守。刘繇也是朝廷所派,自然会帮助朱皓赴任,就派笮融带兵武装护送朱皓赴任。笮融赶走诸葛玄后却杀了朱皓自任太守,刘繇一气之下带兵攻打笮融,将笮融赶入山中,被占山为王的山民所杀。刘繇受此内外交困之苦,一病而死。后来还是孙策“收载繇丧,善遇其家”。其子孙也从此定居江东,世仕东吴。大儿子刘基深得孙权喜爱和器重,彼此联姻,恩宠有加。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笮融。在三国争战史上其人只是个不起眼的过客,但在中国佛教史上,其人却是大大的有名。  笮融,丹阳豪强,纠集数百人投奔徐州陶谦。陶谦任其为下邳相,负责运送广陵、下邳和彭城三郡的粮食。笮融“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把三郡的粮食财物据为己有。因其信佛,就在下邳修寺建塔,“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所谓复,即信佛者免除徭役)。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是见诸史籍的早期佛教活动中最大规模的佛事活动。其“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佛寺布局延续至唐初,佛塔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黄金塑身佛像也是由此开端。免除佛教信徒徭役赋税也成为以后历代官方支持佛教的重要举措之一。颇具黑色幽默的是这位佛教徒却是位不讲信义嗜杀成性的暴徒。曹操以报父仇为借口攻打徐州,笮融带领部属和一些佛教信徒逃往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为上宾盛情款待,笮融却贪图广陵人众物丰,在酒席上杀了赵昱。然后放纵士兵大肆抢掠,席卷财物后南渡到秣陵与先期被陶谦逼迫到秣陵的彭城相薛礼相遇。此时正好遇到孙策前来攻打,笮融、薛礼与刘繇结为同盟,薛礼驻守县城,笮融驻守县南,互为犄角抵抗孙策。孙策不能胜,转攻其他(见上文)。孙策走后,笮融故态复萌,又杀薛礼。最后杀朱皓,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以上两段均参见《三国志?刘繇传》及其注引)  打败刘繇,占领曲阿、海陵、湖孰、江乘等县后,孙策成功立足江东,有了争夺江东其他地盘的能力。
  @chenhong90
15:05:13  在三国中我个人比较惋惜的,吕布、孙策、魏延三人。  -----------------------------  @猪哟 31楼
15:45:40  吕布堪称战神,从西北边陲杀入中原大地,卷起阵阵腥风血雨,所向披靡。其短为无政治头脑,也就无政治目的,只知打杀并以此为傲,以至死前还对曹操说,你带步兵,我带骑兵,天下无敌。另一短为爱淫部将妻,导致为部将所出卖。性格缺陷是多疑寡断,反复无常。就是一悍将,其实不必惋惜。倒是其部下高顺值得惋惜。孙策是天不假年,魏延是被诸葛亮压制,也值得惋惜。  -----------------------------  实际上吕布并没有那么不堪,大多人都认为吕布只是一个武夫的角度去看他,同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深,认为他没政治头脑。  但是如果只作为一个武夫看,他比关羽、张飞等大多的武将更有政治头脑。  实际上我更把他看作是与曹操、刘备、孙权一起争天下的一方诸侯。  所谓三姓家奴,曹操、刘备等也不比他少。  至于他失败了,原因很多,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欣赏。  与他相似的人还有一个是马超,马超此人也是有大理想的,是不甘于人下的。只是后来时运不济,委身于刘备,刘备虽然给了他很高的头衔但没什么实权,以致最后郁郁而终。
  @chenhong90
15:05:13  在三国中我个人比较惋惜的,吕布、孙策、魏延三人。  -----------------------------  @猪哟
15:45:40  吕布堪称战神,从西北边陲杀入中原大地,卷起阵阵腥风血雨,所向披靡。其短为无政治头脑,也就无政治目的,只知打杀并以此为傲,以至死前还对曹操说,你带步兵,我带骑兵,天下无敌。另一短为爱淫部将妻,导致为部将所出卖。性格缺陷是多疑寡断,反复无常。就是一悍将,其实不必惋惜。倒是其部下高顺值得惋惜。孙策是天不假年,魏延是被诸葛亮压制,也值得惋惜。  -----------------------------  @chenhong90 34楼
16:00:36  实际上吕布并没有那么不堪,大多人都认为吕布只是一个武夫的角度去看他,同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深,认为他没政治头脑。  但是如果只作为一个武夫看,他比关羽、张飞等大多的武将更有政治头脑。  实际上我更把他看作是与曹操、刘备、孙权一起争天下的一方诸侯。  所谓三姓家奴,曹操、刘备等也不比他少。  至于他失败了,原因很多,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欣赏。  与他相似的人还有一个是马超,马超此人也是......  --------------------------  战神岂会不堪?吕布也有其过人之处,不然像张辽、高顺这些优秀将领怎能始终跟随他?他也不全是武夫,第一个官职是主簿,居然是文官。从其给东海琅邪相萧建的信中可以看出他还颇有文采。但他确实没有政治头脑。至于三姓家奴之说乃小说家言,不足为信。刘备先后投奔过九人,却没人说他是九姓家奴。成王败寇而已。
  继续,好文。留名。  
  诸侯纷争时,谁没有依托过旁人的力量,甚至依附过旁人的羽翼。成功了就是能屈能伸,失败了就是*姓家奴。官史不能全信,成王败寇罢了。  
  第四节 行动第三步 收取吴会 初有江东  刘繇兵败出逃后,“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孙策大获全胜。为争取和稳定民心,孙策及时发布不准扰民的命令,“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诣军。”成功扭转了“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的惊慌混乱状态。同时布告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即一人从军,就免除全家徭役);不乐者,勿强也。”和安抚百姓的命令收到良好效果一样,收合逃兵的命令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  前文说过,孙策派周瑜回守丹阳的理由是“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取吴会”,是指驱除或者消灭吴郡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平山越”,是指剿除周边占山为王的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由混杂居住的越族和汉族人组成,故称山越,也称山民。主要分布于丹阳、吴、会稽、豫章、鄱阳等郡,尤以丹阳山越最为彪悍。  先说取吴会。  孙策占领吴郡,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三国志?朱治传》的说法:“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按此说法是朱治赶走了许贡并领太守。一种说法是《三国志? 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的说法:“吴郡太守许贡上表于汉帝曰:‘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策候吏得贡表,以示策。策请贡相见,以责让贡。贡辞无表,策即令武士绞杀之。”按此说法则是孙策杀了许贡。从孙策死于许贡门客刺杀的事情来看,这个说法更为可信。前者有个疑点,就是朱治领太守一事。虽然最终孙策是任命了朱治为吴郡太守,但此处并未明言是受孙策之命。朱治是吴郡都尉,自作主张“领太守事”会引起孙策疑猜,要冒很大风险。孙策的姑表弟徐琨,也是孙坚“征伐有功”的旧将,曾在袁术任命袁胤为丹阳太守取代周瑜叔父周尚时,被孙策任命为丹阳太守讨伐袁胤,将袁胤逐出丹阳。孙策因徐琨“手下兵多,嫌其太重”,就以需要徐琨兵马攻打其他地方为借口将其召回,派舅舅吴景接替其为丹阳太守(《三国志?徐夫人传》及注引《江表传》)。朱治跟随孙坚、孙策多年,不可能不知道孙策有此疑猜之性,绝不会做出自“领太守事”的蠢事。  会稽太守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是东汉末期另一四世三公儒学豪门弘农杨氏中杨赐的学生,因通晓儒家经书被朝廷拜为郎中,除灾丘长。后为徐州刺史陶谦的治中,因劝陶谦奉承王命,被时在长安的汉献帝拜为会稽太守。孙策进攻会稽时,会稽功曹虞翻认为抵挡不住,不如撤兵避其锋芒。王朗自以为是朝廷官员,理应保卫城邑,就组织兵马在固陵抵抗孙策。据《三国志?孙静传》记载,孙策与王朗进行了几次水战,都不能取胜。孙静给孙策献计,建议从查渎道迂回攻击,并请求为前锋。孙策就假传命令说,雨水混浊,士兵饮用后腹痛腹泻,因此要准备数百口缸蓄水,等澄清后饮用。到黄昏时分孙策派人在每口缸内燃起火炬布疑阵迷惑王朗。然后分军乘夜奔查渎道偷袭高迁屯。王朗大惊,派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带兵前去阻击。孙策斩杀周昕平定会稽。王朗失败后从海上逃往东冶。孙策穷追不放,再次大败王朗。王朗自知不敌也无力再战,就主动投降孙策。(《三国志?孙策传》记载,孙策“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这是孙策见诸史籍的唯一一次屠城,非常残暴。)孙策很欣赏王朗的儒雅之风,所以只是诘让指责了几句,并没有加害。后来曹操征召,王朗辗转北上,数年方至,深得曹操信任。曹丕时位至三公。曹芳时配享曹操庙庭祭祀。
  更新啊,楼主。  
  再看平山越。  江东大多是丘陵地带,加之河流湖泊众多,分割穿插出许多封闭独立的山区,越族世居其地。后夹以逃避战乱的汉人和战争中被打散的残兵败将,各自占山为王。东吴政权是在江东世族和山越的势力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如何与这两大地方势力建立良好的关系一直贯穿于东吴政权的始终,几乎连续不断的平讨山越耗费了东吴政权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孙权不是不想北伐挺进中原,而是受到山越的牵制没办法在后方不稳定的情况下北伐。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孙权只是个满足于偏安东吴的守成者,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解。  东吴后期,诸葛恪在率兵平息丹阳山越之乱时对山越活动情况的描述很有代表性,基本说明了山越活动的特征和对东吴政权的影响。兹录于此:  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  经济上自给自足,军事上自铸甲兵,战术上战则蜂至,败则鸟窜,确实让人头疼难以收服。  孙策在占领江东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平讨山越的战争,为叙述方便,此处将其发生在袁术称帝前后平讨山越的主要行动一并介绍。  平讨吴郡山越。吴郡山越主要集中在乌程,以严白虎势力最大,其余的有邹他、钱铜和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孙策先讨严白虎。严白虎惧怕孙策,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派弟弟严舆请和。孙策杀严舆,大举进攻。严舆是山越中的勇将,见其被杀,严白虎更加害怕,率众逃奔余杭,投靠在虏中的许昭。孙策因敬重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的人品,没有采纳程普继续追击严白虎顺势消灭许昭的建议。平讨邹他、钱铜和王晟的过程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记载了结果:除王晟外,“余咸族诛。”之所以没杀王晟,是吴夫人的主意,因为王晟与孙坚有“升堂见妻之分”,并且其儿子和兄弟都已经被杀,只剩下他一个老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样算起来王晟与孙坚有通家之好,孙策还应该叫王晟一声“世伯”呢。  平讨丹阳山越。丹阳山越以泾县太史慈和陵阳祖郎为最。太史慈本人并不是山越,是东莱黄人,少为郡吏,因帮助郡守而得罪了州牧,就避难辽东。后返家乡,为报答北海相孔融周济其母亲的恩德,冒死从被黄巾管亥军围困的都昌城内突出,赶往平原请求平原相刘备发兵解救孔融。太史慈与刘繇同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塔防张辽技能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