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steam能够steam无法正常启动使用吗

5被浏览5,541分享邀请回答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
如何在一周内让你的游戏有资格登上Steam
来源:IndieACE
作者:未知
  最近我们的游戏《汐》刚刚通过Steam的青睐之光,获准可在Steam上发售。从10月23日提交申请到10月30日绿光通过,只花了一周的时间。近来希望到Steam上发布游戏的团队越来越多,为了给大家的绿光之路做些参考,我们和各位分享一下做青睐之光的整个过程。
  在一切开始之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区的Steam用户到底有多少?这是个关键的问题,无论是卖游戏还是拉选票,我们都应该先算算这个重要的总数。
  其实Steamspy上是可以查到答案的:Steam全球总用户数大约是1亿4千200万左右,2周内活跃的用户是2900万,而中国区用户占全球用户的4.29% 。那么我们可以推算出,中国区的Steam用户大约是:总数在600万左右,活跃用户120万左右。
  数字上看起来很可观:假如我们能把游戏卖给其中的一半用户,那对一个国产单机作品来说,就是极其优秀的成绩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Steam中国区的大量用户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区的用户数排在全球前五,但人均游戏保有数量却很可怜:中国区Steam用户大约有600万,每人平均只拥有6.65款游戏,只有美国区的零头(美区是36.35款、俄区18.21款);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大量的中国区用户把他的游戏时间贡献给了极少数的几款大型在线游戏(例如Dota2、CS等),他们是不爱买新游戏的,更何况是一款小规模国产独立游戏。所以,目前如果要做一款卖得不错的Steam游戏,一定要做全球玩家都有可能买账的那种,否则销量会非常有限。
  同样的,在我们为游戏申请绿光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这样的用户生态,虽然中国区用户数量可观,但基本上可以认为,大量的用户无法在绿光上投票(或投票意愿不足),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
  只拥有1、2款大型在线游戏且只玩它们的玩家(不关心绿光游戏、投票可能性低);
  所有游戏都是通过其他渠道购买CD Key而非直接在Steam上支付的玩家(没权限);
  只玩Steam上F2P游戏的玩家(没权限)&&
  Steam官方定义了一个Limited User Accounts的概念,简单来说,没在Steam上花过钱,就没资格在绿光上投票,这也让在Steam绿光上大量刷票变得很困难。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实际上要做的是:把在Steam上买过游戏、并且愿意发现新游戏的玩家们找出来,打动他们投票。
  目前这不算难。进入绿光排名前100的游戏,都会成为被青睐的候选游戏,有可能最终通过绿光。而进入前100大约需要500~1000票左右,这个数量的投票,通过在中文Steam社区中宣传,是很容易拿到的。但我不建议你用非常偷懒的方式,草草准备材料、随便发个帖子就不管了,虽然在如今国内团队作品还相对稀缺的情况下,这样做事可能也会奏效,但如果你从绿光阶段,就开始认真思考和接触你的目标用户群、整理和准备宣传材料、给后续的测试和推广探路&这对于你更具体的理解你的目标用户,是很有帮助的,也会帮在之后节省很多时间。
  所以我建议至少先认真地准备以下内容:
  1,游戏预告视频:常见的做法是准备一个表现游戏氛围的视频,以及一个表现游戏玩法的视频;这是所有材料中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认真修改、呈现你游戏中最吸引人的部分:美术很好?玩法有意思?氛围独特?&&你的卖点一定要在视频里交代清楚;关于怎么做视频,大量的游戏和电影预告片提供了极佳的范例,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Steam绿光的视频链接用的是YouTube,考虑到国内的网络状况,建议你做一个英文版视频传YouTube用于海外宣传、做一个中文版视频放在国内视频网站给国内玩家看。
  2,挑选过的游戏截图,图要尽量好看。挑选的原则和视频是一样的:呈现你的卖点。
  3,可读性比较强的游戏介绍、团队介绍。找表达能力好的人来写,别写废话和陈词滥调。写好以后把它翻译成英文,让英语为母语的游戏玩家修改好,今后都可以作为游戏的英文介绍材料使用;另外,也建议准备俄语、葡萄牙语的版本,因为Steam上真的有很多来自俄罗斯和巴西的活跃玩家。
  4,建议建立一个团队公用的Steam账号,花250人民币购买Steam Greenlight Submission Fee,以开通在greenlight提交产品的资格(顺便说一句,这个费用最后会由Steam捐给儿童慈善机构,所以单纯想捐钱的玩家也可以买一买,当是给G胖积点德= =);团队作品的提交统一用这个账号,方便管理。
  5,强烈建议在绿光页面设置好你的Google Analytics ID,这样你就能在整个绿光进行的过程中,统计各宣传渠道的实际效果,这个统计结果能给你很多宣传上的启发,在今后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6,把现有的材料,如图片、视频、介绍&&等等,整理成一个宣传包,方便在宣传的时候发给媒体以及合作伙伴使用,一些常用的材料放到这个包里去,可以减少别人的工作量和沟通成本(比如可编辑格式的团队和游戏logo、900&500大小的游戏标题图、游戏海报、绿光链接二维码等等&);
  以团队的身份写好宣传文案的模板,方便在宣传开始后发布到各个平台和社区,注意根据各平台和社区的属性与气场对材料内容进行增减。保留模板的好处是以后也可以重复利用、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变化。
  在这个准备阶段很多杂活可以顺便干掉了:在此时预先整理好今后各种常见场景(如微信、媒体、微博等)的常用材料,可以大大节省你今后的时间;可能你的游戏官网也可以在这个阶段顺手建设一下,Steam有一个官方的绿光Widget生成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生成的小牛皮癣,挂在你的游戏网站上;
  和App Store不一样,Steam不会给申请绿光的游戏排榜单,游戏只会按照提交时间顺序展示在最近提交列表中,所以在你按下绿光的提交按钮之前,请反复检查你的材料已经完备、可以见人了。不要忽视青睐之光的自然流量,这些流量来自Steam社区中最活跃的用户,这群人喜欢有事没事就到绿光上看看有什么新游戏,好内容能为你赢得不少这群人的投票,但敷衍了事的材料是会被喷的。汐因为准备得比较充分还被一个陌生人夸了一下,还有一些小语种玩家主动发私信说可以帮忙翻译游戏。
  绿光页面准备好之后,就到了安利阶段。我个人不建议简单粗暴地到Steam社区各个群组里发Key拉票、或者采用只要投票就送游戏的方式拉票。首先,在Valve爸爸的眼皮底下发Key,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直接因此而申请失败;另一个原因,是这样发Key很难统计到底应该发给谁,一个路人路过的时候随手点了个Yes,你要怎么给他送Key?用这种方式也会丧失一个利用绿光宣传期来验证和接触目标用户的机会。所以大家要发key的话,还是在SteamCN这种民间社区做,不建议去Steam平台的社区组里发。
  回到之前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可能会为我们的游戏投票?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迹可循的。
  在申请绿光之前,我到Steamspy上查过中国区近期占有份额排名靠前的游戏,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类:经典的大型在线游戏(Dota2、CS)、地球人都在玩的主机游戏(GTA、街霸、老滚)、好玩的Free2Play游戏(Unturned、Clicker Heroes)、耐玩的独立游戏(以撒系列、战斗砖块剧场、饥荒)&&最后那个种类是最有意思的,这类游戏在一般人群中知名度不算高,但是除了Steam官方的打折和推荐之外,大量的普通中国玩家,是通过谁的安利开始玩这些独立游戏的?(一般玩家发现游戏的渠道是什么?)
  我们随手在微博上搜一下&以撒的结合&,出来的第一个结果是这样的:
  没错就是活跃在各个视频网站的up主和游戏解说们&实际上,很多玩家都是通过他们的安利,接触到战斗砖块剧场、监狱建筑师、以撒的结合等等热门独立游戏的。从Steamspy的统计来看,这些游戏在中国拥有数量可观的玩家。
  于是绿光宣传应该找谁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我们最后是通过这几个渠道做的:
  1,核心玩家关注的媒体和社区(机核网、VGTime等)
2,玩单机游戏(尤其是Steam游戏)的玩家常去的地方(SteamCN、杉果、游民星空等)
3,游戏解说
4,Steam热门游戏的贴吧
  再加上我们特地选在GDC China举办期间申请绿光,汐在这几天中会有很多线下演示和试玩的机会。我们印了一些宣传卡片,逢人就发,邀请前来试玩的游戏从业者们用自己的Steam账号投个票,还是很简单的。汐能在7天之内通过绿光,得益于这种短时间内集中的投票宣传。
  通过绿光时汐在Steam青睐之光上的排名情况是这样的,总共收获约一万票,赞成票数是四千多
  因为之前设置了Google Analytics,现在我们就能看出来自哪里的用户贡献最大。
  首先是SteamCN,聚集了数量可观的Steam正版活跃用户,基本上不会出现我在上面列举的账号无法投票的情况。建议大家把论坛帖子的内容写得尽量充实,把游戏截图和墙内的视频贴上去,显示出充分的诚意。
  然后是机核网,根据统计数据来看,机核网的用户质量极高,是页面停留时间最长、跳出率最低的一批用户。这大概因为机核听众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汐这个游戏了,今年5月机核网5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汐就在活动现场展出过;汐的开发者廖轶也曾经在机核的gamejam纪录片中出镜。机核的老司机们对开发者和游戏都相对熟悉,这种情况下,得到赞成票的机会也更大。
  所以,建议各位开发者在游戏的展示和宣传上千万不要害羞和拖延,在游戏开发阶段,找个适当的时候,拿出来给玩家看一看,无论是参加玩家集会也好、征集玩家测试也好&&都是一个观察玩家行为、改善游戏设计的机会,又能够在受众那里提前建立熟悉感,对之后的各种安利行为大有裨益。
  最后要感谢游戏解说们在社交媒体上帮忙安利。其实不仅是解说,建议大家平时多留意游戏玩家群体中的活跃用户,尤其是那些掌握着话语渠道的朋友们:微博KOL、播客主持人、相关公众号主人&&等等。如果有机会,把你的游戏给他们玩一玩、和他们当面聊一聊,或许会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可能有人要问,那到底要怎么认识这些人呢&我只能说,调性相近的人终究会认识、需求强烈的时候必定要认识、如果你为人靠谱游戏好玩,总是会认识同样好玩的人、或者你也可以像Daniel Cook那样写一手好文章,全世界就都会喜欢你&&这部分的事情,应该归于游戏本身以及团队成员的天然属性,而不是当做游戏宅天然不擅长的社交工作来做。因为你最容易调动的发声渠道,总是和你的气场调性、你的所知所长高度相关。想想你需要的资源和你自身之间,究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联系起来,有时候你就会豁然开朗。
  总而言之,Steam绿光的安利和其他所有的安利的思路是相似的,遵循同样的主线:给产品定位&&合理推测目标受众&&找到他们的所在地及影响他们的关键人物&&直接沟通和接触&&充分地准备宣传方案&&启动并监控效果&&有节奏的调整和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游戏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传播路径,但无论是Galgame、恐怖游戏还是硬核动作游戏&&如果你本身就是此类游戏的忠实爱好者,你一定清楚用户的喜好、也明白能在哪里找到他们;如果你恰好不是相应游戏的爱好者,也可以通过询问和调查迅速地了解。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现在,迅速抓住一个社群的核心点并不是难事。
  本来Steam的绿光如何做这件事,不需要用差不多4000字的篇幅来写,写一些小Tips可能也能满足需求了。但是把整个过程和思路分享出来,是希望给大家更多别的启发,顺便探讨一下像我们这样没钱也没资源的独立团队,在宣传上还有什么可能性。如果你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心得或者个人经历过的案例,欢迎直接在下方评论和我们做更多交流。
责任编辑:黑色幽默
微信扫一扫左侧的二维码,关注“07073游戏”吧;
这里每天都有好玩的,好看的;
现在绑定账号,就能参加神秘活动,专属礼包,拿到手软;
更多乐趣,回复微信账号,等你发现!
&4399&主美
《泡泡炫斗》是一款休闲竞技游戏,.本游戏除…
&追趣游戏&COO
神魔一念,逍遥天地!2.5D魔幻变身页游《神魔…拒绝访问 | steam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steam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e4985bfa5043f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为什么同是赚消费者的钱,国外的steam和腾讯口碑差异很大?
引用31楼 @ 发表的:因为腾讯在国内口碑不好,反正我是无所谓,wegame游戏更便宜我为什么要选择steam?奇葩,虽然我首选PSNwegame的一些游戏后续更新和mod方面还是比不上steam的啊。
引用32楼 @ 发表的:腾讯的垃圾游戏质量能和steam上的游戏比?要是全世界的游戏厂商都向腾讯学习 我们还能玩到什么3A大作 我看到腾讯的收入力压什么索尼 任天堂 各大世界知名的游戏厂商就觉得痛心疾首腾讯收入那么高……游戏方面只占一丢丢吧。光看游戏方面收入我怎么感觉还是不能和那些专门做游戏的大公司比。
引用38楼 @ 发表的:tx游戏抄袭、走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要在欧美早被罚不知道多少了。tx宣传的游戏理念充钱让你变得更强没钱玩nmb,属于并不健康的游戏理念。国内大大小小代理、厂商都这么干,造就了比较畸形的端游、页游、手游市场。tx这几年收购国外优秀工作室颇有成果。steam平台游戏超多,打折(剁手)活动多,steam已经构建了游戏开发者、平台、玩家之间的完整生态系统(评价机制、创意工坊、之前的青睐之光)。就算tx能在国内施加影响墙了steam,在国外可不好这么干,想追赶steam,还有很长的路要走。steam毕竟是个标杆……
引用42楼 @ 发表的:腾讯收入那么高……游戏方面只占一丢丢吧。光看游戏方面收入我怎么感觉还是不能和那些专门做游戏的大公司比。&任天堂 2K 育碧 动视等各大知名游戏厂商被腾讯远远甩在后面
引用44楼 @ 发表的:&任天堂 2K 育碧 动视等各大知名游戏厂商被腾讯远远甩在后面这应该只能说中国的中小学生 帮了腾讯大忙了吧。。。另外国内盗版泛滥,估计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游戏质量好架不住腾讯玩家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792人参加团购829.00元&1399.00元
587人参加团购729.00元&1199.00元
1182人参加团购1229.00元&1399.00元
1438人参加团购755.00元&899.00元
2089人参加团购799.00元&1199.00元
125人参加团购386.00元&969.00元
285人参加团购568.00元&1099.00元
938人参加团购488.00元&899.00元
756人参加团购119.00元&499.00元Steam在中国处于灰色地带 海外游戏进入中国需抓紧时间
Steam在中国处于灰色地带 海外游戏进入中国需抓紧时间
根据Steamspy的数据统计,目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的steam用户,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大Steam用户国家。如此庞大的用户能够轻易吸引游戏开发商开发更多中国玩家喜爱的游戏。
但是现实却是相反的。原因是大多数西方开发商不知道如何吸引中国的玩家。确实如此,如果真的想让游戏在Steam上引来中国玩家的追捧,还下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
Steam处于中国的灰色领域
目前,Steam在中国处于一个特别的境地。中国玩家可以下载所有Steam游戏。Steam在中国的经营也没有被限制,但是不等于一直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所以在考虑如何挖掘中国Steam游戏市场潜力时,开发者必须抓紧时间,因为有关部门对Steam的管理是迟早的事,机会可能稍纵即逝。
从现在来看,大批独立和大型发行商都有机会赢得中国玩家的青睐。
汉化对于Steam游戏销量至关重要
中文版本对于游戏在中国Steam上的销售很重要,如果想要进军中国游戏市场,游戏配备中文版是必需的条件。
小型游戏要想吸引中国玩家,文本汉化是没得商量的。值得注意的是,简、繁体中文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大陆玩家只熟悉简体中文。如果增加繁体中文,还能吸引香港、台湾、澳门和菲律宾的玩家。不过,与中国大陆相比,这些市场要小得多。
不管谁来翻译,都要通过文本,而不是Excel对照表。太多游戏翻译并非出自玩家之手,所以显得极为生硬。利用Excel文档进行翻译将破坏上下文联系,而文本翻译经常需要调整语序才会通顺。忽视这一点,翻译结果就有可能变成机器翻译。
提供中文语音是吸引关注的好办法,中国消费者欣赏额外的努力,如果语音质量不佳,还不如没有。
当然,国外游戏开发者可以选择让发行商包办游戏文本汉化、本地化和营销工作,或者聘请专门负责游戏翻译的个人或者机构。
满足中国玩家的真正需求才是重中之重
并非所有游戏都生来平等。和其他地区的玩家一样,中国玩家也有独特的口味。大部分中国玩家偏爱网游和战术竞技游戏。如果采用免费运营模式,这些游戏将更受欢迎。相较于像素风格,中国玩家更喜欢亚洲画风、大头娃娃或者卡通渲染风格,画风独特的游戏也能吸引大量关注。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要想在中国游戏市场获得成功,游戏还必须具备联网功能。本地协作并不符合中国玩家的传统习惯,所以一定要加入互联网协作功能。另外,还要加入对战元素。虽然中国玩家最喜欢网络PvP对战游戏,Steam上丰富的游戏类型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尽管对战游戏是中国游戏圈的主力,中国玩家正在探索新的游戏类型,例如:生存游戏、沙盒游戏、开放世界游戏。
免费模式在中国也最受欢迎。其实这一点在世界各地都一样,现在,Steam在中国大行其道,而玩家们也正在适应付费游戏。但是,中国玩家所能接受的游戏价位依然偏低。一些游戏会使用比如打折等简单的心理技巧来吸引玩家购买,销售业绩也会非常不错。
考虑市场营销的问题
对于那些并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开发者来说,选择发行伙伴则非常关键。开发者必须选择那些了解游戏,拥有管理欧美游戏经验的发行商。有些时候,大公司不一定最合适,合作伙伴此前的游戏营销业绩也值得参考。如果只想把游戏放上Steam,那就没必要选择中国发行商,但至少要找人或者自己动手,将游戏翻译成简体中文。中国发行商的优势并不在于翻译服务或者定价经验,而是他们的营销能力。中国发行商最大的价值在于,他们能与玩家群体进行互动。
不依靠发行商也能拓展中国玩家群体,开发者还可以选择雇佣“水军”,进行微博、微信、中国游戏论坛营销和视频直播的力量,但是真的非常艰难。
目前,中国正遵循WTO协定,没有禁止境外电子商务网站的访问。随着Steam游戏销量和用户群体日益增长,接受审查是迟早的事情,开发者和中国Steam用户之间随时可能筑起高墙。
【来源:上方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eam网页显示不正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