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为什么绝地求生这个游戏多大人情味这么大

收藏的论坛
游戏变质了 没想到人也变得这么没人情味
  话说昨天,猩猩开了一个逍遥号,决定刷个副本或许可以再录个视频素材。网通专区梯云纵,游戏ID紫府仙缘。  这个号呢,是游戏里边的一个朋友的,年龄比我小,还在上高中,偶尔我会开他的号玩一玩。  手工六七星上品,石头防具基本满四,攻击石头都是4级的,但是没有打满,饰品上有些是一颗四级石头。雕文三四混搭。  96的一个15W血逍遥。因为之前PK视频的一些素材,我自己又刷了本弹指,遂没有进阶溪山行旅。修炼由于不是长期在线的号,不高。  下面就是正题,猩猩想刷个大飘,正好看到有人组,就申请了,且此人是我天龙号的好友。99级逍遥,叫譕樽 差不多是这么个名字。  当然他不知道是我,后来又来个峨眉,看我96级吧,直接退了,然后99逍遥也走了。  于是乎我就喊了四个喇叭,然后世界上刷屏喊人。大飘三次来峨眉打手。  之后100级丐帮,102峨眉。112丐帮,105峨眉。。。99逍遥看我队里有别人,于是乎又回来申请,同意了。  就这么组满了,然后准备集合。要开车的时候,那个99逍遥看了下我的装备,说了一句,这队攻击不行吧?wqnmlgb的,顿时我心里出来这么一条横幅。次奥,你说不行就不行?一年前我十万血天龙的时候带一对满三刷大票攻击都行,现在你有溪山行旅进阶,队伍属性都全,我还会拉怪,你竟然说攻击不够?  然后那112丐帮辉少爷也说了,我也这么觉得。我次奥,我当时我想废了他们俩,都尼玛集合到地方了,又说这一套。  好吧,你们会玩,你们攻击高。(他们的攻击我就不评价了,我满三石头天龙比他们满四石头攻击都高,还在这里跟我讲攻击不够)  然后他们就离队了,这一个走就都开始走。走就走吧,哥再组。  然后是105峨眉天使之泪,这个ID,看我资料也退了。  还有个102峨眉亲亲小丫头说:组少林吧,我怕扛不住。你这血不行。。你拉不好我们就挂了。不过此峨眉还是在队里待了比较长时间。  qnmlgbd,劳资十万血天龙都拉的了,这逍遥十万血的时候也不是没拉过,视频都放上去了。我次奥。看不起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劳资还看不起你们呢!!!  天龙的人情味啊,刷个副本都是四三的号,还在那里歧视,你丫真行也行啊,又不是不知道你的底细。  以前天龙组副本的时候有抢着来的,换个号就这13样。。。劳资又不是打酱油,神级拉怪不是吹的。  让你们放心输出,我攻击是不算高,但是哥会一直打,拉怪的时候也能打,你能么?副本的优化效率你能跟我比么?(之前在好友圈子里边,星辰的名号还是有点用处的,刷副本绝对喊人好用,但是这一次我就不想拿这个来组人,正好今天见识了人性的真面目)  号也差不多哪里去,看装备算攻击哥比你在行,不是吹的,过不过得了心里有数,你说你要是满五不屑于跟我们一块刷走就得了,我也么话说。  自己多少斤两心里还没数,真可笑。  于是乎,我果断换号删好友,这种人不要也罢。
近期游戏热闻我遇见过这样一个女孩。&br&&br&我是高中复读的时候和她遇到的。那时候她还是个萝莉的样子。笑起来也不捂嘴,牙龈都能看的到。&br&我心里猜想,像这样的姑娘,性格想必是极好的。&br&&br&我们都坐在第二排,我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她在门口那里。为了叙述方便,就叫她小萝莉吧。有一次我的朋友a给我带了个面包当早餐,不想绕过来给我,随手给了小萝莉,告诉她,帮我递给xxx。小萝莉问xxx,是谁?a说,就最里面那个胖子。&br&&br&我当然是一个无聊的胖子,我会认真的观察班里的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于是,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小萝莉真的是最特别的一个。性格开朗,长的也漂亮,学习也好。她经常换不同的外套,但是却都带着袖筒,袖筒都有好几种,可以想象的到,她一定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而我吧?其实有很多时候还是挺邋遢的~&br&&br&复读班挺压抑的,大家都忙着埋头苦读。班主任是个特激情的人,每天都给我们上动员会。其实我这种学渣,也会有成为学霸的幻想。所以,很多时候我也挺激动的。&br&&br&学习之余,我的唯一爱好就是观察她。我们班的座位,除了第一次,后面都是按成绩自己挑。我是个学渣啊,我挑不了。但是我聪明啊,我有方法啊,我朋友a学习好……我告诉a,等会你挑位置的时候,选到她旁边,但是不要正好前后排。哦,对的,a成绩没她好……小萝莉一般是前五。a一般是15名左右。我一般自己做题的话,是70名左右。哦,我们班70个人。&br&&br&套路就是我朋友选个位置,别人如果想做他同桌,他只需要说一句,这有人了。别人一般就不坐了,都是学生,大家脸皮薄。于是,我这个厚脸皮的每次都能坐一个好位置。&br&&br&也不是说学习的好位置,是离她近的好位置…&br&&br&我也不是一个只有缺点的人,我吹牛就挺厉害的……班里很多妹子都喜欢听我吹牛……朋友a暗恋一个妹子很久。那妹子长的也挺漂亮的,性格也很好,就是不理他……但是那妹子,理我……每天都把那妹子逗的花枝乱颤的。就叫这个女生s吧。也不止是逗s,我同时逗很多女孩。a其实智商挺高的。就是把妹水平……一般。而我就属于情商无敌的那种。所以,a在某些方面也挺服我的。他如果约一个妹子出来玩,那妹子磨磨唧唧不愿意。如果我们共同认识的话,他只需要把电话给我,然后明天带好票子就好了。对了,我喜欢吹牛,这一段大家信不信的,随意吧~&br&&br&我平时是不怎么和小萝莉说话的。因为我知道,她这样的人,都是表面客套,背后和你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所以,如果要是想……需要有方法。&br&&br&好在,大哥这一次,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这边。小萝莉原来高中的同学,一起去复读班的好朋友,是我初中同学……我躺床上想了好几天,上天这么暗示我,到底是啥意思?&br&&br&我开始行动了。&br&第一招,制造偶遇。中午一下课我就盯着她们俩。她们去哪,我就拉着a去哪。她们中午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餐桌是四人位儿。我和a必须坐剩下的那两个位儿。然后就是我的特长发挥的时候了,侃大山。等大家都吃完了,我就请她们喝米酒汤圆之类的。其实呢,高中的时候,大家还是挺艰苦的,但是为了………一定要大方,对,一次就要买四个人的。我记得是喝了小半年的米酒吧……那一年,其实经济方面我过的挺苦的…&br&&br&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萝莉和我慢慢熟悉了起来。&br&&br&&br&&br&———————————————————————&br&&br&这个赞,真的点的很慢~不过我相信早晚可以到100。所以,我就继续厚颜无耻的更新好了。&br&&br&追小萝莉的人,挺多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高四也不认真上。就忙着追求女生。反正就我知道的,能看出来明显意思的就有3.4个吧。比我瘦的,比我帅的,比我高的,都有。还都比我学习好。&br&可这能打击到我吗?不能。&br&&br&和小萝莉接触的过程中呢,我也就越来越了解她的为人了。她真的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妹子,心地也善良。最重要的是颜值也高。她能说出几乎我们能见到的所有的花和树的名字。我当时真的感觉挺吊的。因为我长那么大就认识柳树和松树。所以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能融入的生活的人。嗯,我感觉她特别旺夫。&br&&br&记得当时班里要办元旦晚会,小萝莉上学那么多年都是观众。(ps:小萝莉真的唱歌会跑调,果然人无完人~)可那年吧,我想了个节目。话剧!听听,多么的高大上。强烈鼓吹小萝莉加入我的话剧团。当然,我顺便还把班里的漂亮妹子,都拉过来加入了。不过,我的目标只有小萝莉。还拉了几个我们班的丑b男生。(鉴于a以后有可能看到我这个文章,他常混知乎的。好的,丑b不包含a。)&br&&br&小萝莉刚开始挺害羞的,也不敢说演主角什么的啦。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推选让s演上了女主角。哎,可我是男主角啊,虽然我是一个猥琐的胖子,我该知足。可这个话剧真的按这个套路演。小萝莉就真的要和我拜拜啦。于是,每当话剧中我要和s对视的时候,我装作痛苦的说。我要的不是这个feel。谁让我还是编剧和导演呢。我装作毫不在意的随手指了小萝莉的一下。让她试试吧。&br&然后,她就成了女主角啦!没办法,谁让导演想潜规则她……&br&&br&其实那个话剧排演的挺好的。a还弄了大量的背景音乐。甚至合成了几首歌曲,让整个话剧都可以无缝连接起来。可是,没想到元旦的那天,s和她男朋友闹分手,而她是女二号。脸上哭的稀里哗啦的,状态很差。所以,就没有演成。&br&&br&我遗憾吗?当然不。演不演对我来说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小萝莉假扮了那么多次情侣好吗?所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牛逼的追求妹子的方式了吗?我从来不会说,我喜欢你啊,或者表白啊什么的,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我已经贯穿在她的生活里了。当然,这些都还是基础。基础而已。不过,没有这些前提和基础,一个男生直接和喜欢的妹子表白的话,真的会挺难的。&br&&br&只有基础当然还不够,我知道,我还需要一个契机。&br&&br&&br&&br&&br&———————————————————————&br&&br&更新啦。&br&&br&小萝莉没有谈过恋爱。所以,如果贸然的就发起什么表白攻势,是真的可能吓到她的。然后,就会像那几个追求者一样的结果。我看他们也都挺费劲的,但是小萝莉也不怎么搭理他们,顶多维持点表面的客套,然后就低着头继续做题了。反而和我这个看起来很无害的胖子偶尔还能聊几句。哈哈哈~&br&&br&我费了一翻周折,把小萝莉的手机号和QQ都忽悠了过来。但是,很显然的。她也没什么心情和我聊天。都忙着学习呢。说真的,有时候我追她,我心里还是挺有罪恶感的,我怕因为这个事儿,影响她学习。至于我自己?骄傲的告诉全世界,我的成绩已经不会退步了好吗。&br&&br&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与其放手让她去大学找个可能是渣男的人谈一场恋爱。倒不如和我这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纯真善良的胖子谈呢。我摸了摸胸口的厚脂肪,我觉得在脂肪的深处,我还是拥有一颗肥良心的。&br&&br&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胖子。就在某天吃晚饭的时候。无意间聊到了网名的问题,我也是随口一问,为什么起一个那样的网名(其实她的网名我看起来挺正常的,但是能通过这个展开话题。)。谁曾想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啊。小萝莉不怎么会说谎,我一看她犹豫,立马顺杆爬啊,要求她必须说。我估计她心里也是做过一翻斗争的,要不要和每天饭后的那杯米酒汤圆翻脸(那家的米酒真的做的挺好喝的~)。&br&&br&结果是,她妥协了………同学们,尤其是男同学们,遇见吃货妹子怎么办?还用我明说吗?&br&&br&故事其实特俗套。就是她QQ第一次登陆的时候,推荐了几个好友。其中一个男孩暑假老是和她聊天,这男孩是我们这儿一个卫校的学生。她觉得这男孩挺善解人意的,人特好,只是决定复读了以后,就不联系了,所以感觉挺伤感的。&br&&br&我听了之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啊。有种我老婆背着我和别人聊QQ的感觉。哦,捂脸,我是挺自恋的。这里在交代一点。我其实复读班看她第一眼,我就觉得,她应该就是我老婆了。我喜欢吹牛,大家可以不相信啊,哈哈~&br&&br&以我当时6年网瘾少年的经验来看,照片都没发过,她这别说是网恋了,连暧昧都算不上。就是小萝莉人太单纯了,并且幼稚!对,就是幼稚。也能理解,毕竟没有认识我这么有内涵的胖子之前,谁的人生能不苍白?同时也很侥幸啊,幸亏没继续发展,不过,这样放小萝莉自己一个人去上大学,我真的不放心,因为大学里,像我这样的坏人太多了!&br&&br&于是,我做了一个有生以来最大胆的决定。&br&&br&&br&&br&———————————————————————&br&&br&&br&食言者肥,我不想再胖啦。所以就更新啦~&br&&br&&br&我亲她了。&br&&br&嗯,你们没有看错。当她给我讲完那个网名的故事。我笑着说,哈哈这很正常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我们俩走在校园里一片待开发的荒地里。因为马上就要晚自习了,小路的四周没有什么人。&br&&br&我对小萝莉说,这样吧,你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也送你一个惊喜好了:闭上眼。小萝莉………当然是不信任我的……&br&不过,我看着她的眼睛,义正言辞的告诉她:赶快啊,姐姐,等着上课呢。然后,她不安的把眼闭上了。&br&我只用了一秒………就完成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这件伟大行为……(好吧,流氓行为,行吗?你们满意了吗?)&br&&br&她突然睁开了眼睛,楞了两秒。然后捂着脸,小声的说:啊~你怎么这样啊。啊…………啊…………我怎么办啊??&br&&br&我故作淡定的看着她说:请收好我的初吻,我会对你负责的……&br&&br&于是,小萝莉就成了我的女朋友。&br&(此处是不是应有掌声?不过,本人强烈不建议模仿,除非你也已经请了那位要表白的女生,喝了大半年的米酒汤圆。)&br&&br&这件事,也造成了一些比较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我所有的好朋友无一例外的,都表示很鄙视我这个行为。不过,我毫不在意。让鄙视来的更猛烈些吧。在纯洁的爱情面前,这点脸皮要它干嘛?&br&&br&哦,复读班的同学也在不久后就发现了我们俩不对劲儿。嗯,我把我和她一起照的大头贴给别人看了。我的情敌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有一位少年下晚自习的时候还一个人跑到楼顶吹风。第二天,还有人劝他别想不开………&br&&br&小萝莉也慢慢的接受了我。虽然,我是一个猥琐的胖子。可我觉得我是个好人。对她好的人。我小心翼翼的经营着这份感情,尽量不打扰她的学习。毕竟对于高四来讲,高考还是很重要的。在教室里偶尔走过她的桌子边,我会不留痕迹的,放在她面前一个我已经用手心暖热的小苹果。&br&&br&高考,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小萝莉会考上大学吗?我呢?我又该何去何从?在这个人生的路口?我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而小萝莉的这份感情,又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份坚韧呢?&br&&br&&br&&br&&br&对了。很多人说看起来像小说。作为楼主还是要声明一下的。这不是编的,是真实的经历。也许在文章的末尾,我还会把那些文中人物的现状也顺便说下,真的是会感慨万千的。&br&&br&&br&&br&&br&———————————————————————&br&&br&最后一更~&br&&br&&br&&br&小萝莉的出现,让我的生活焕发了别样的光彩。&br&我高兴啊~最明显的就是我的体重又上升了十斤……&br&&br&为什么不是二十斤呢?因为,我发现小萝莉并不像作为朋友时那么好相处啊。小萝莉告诉我,从小到大,她都是出了名的臭脾气,让我小心点。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特意偷偷观察了一下她的眼睛。嗯,以我多年察言观色的经验来看,她应该没有说谎。&br&&br&为了预防小萝莉可能对我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心灵打击。我偷偷的把所有认识的女性朋友的QQ备注,都改成了男生的名字(男朋友必备技能,不谢)。并从一个爱和所有妹子聊天的胖子,变成了一个只和小萝莉聊天的胖子。是的,我变内向了…其实我挺心甘情愿的,因为这么多年了,我一直盼望有这么一个女生出现(嗯,我没有违心……嗯……是的……)。&br&&br&整个高中阶段,其实我一直在网游里梦游。也就是高四遇见小萝莉之后,我才想明白一个问题,总有一些东西是游戏里给与不了的,就像我与生俱来的高智商?&br&&br&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其实我是喜忧参半的。忧的是,无论怎么看,我这点分都只够上一个三流大学。喜的是,三流大学多啊………每个城市都有啊………这样无论小萝莉去哪,我都能去找她。我就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啦(这句话用在这里,好像不太合适哦)。&br&&br&小萝莉的成绩也出来了。离她心仪的的大学差了6分。我对她说:姐姐(一直以来对她的昵称),也许没有这场恋爱,你就能考上那个大学了。她笑着看着我说:你不了解我啊,我心情好才能考的好呢。我这次考的很不错了,我很满意。&br&&br&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又偷偷的看了她的眼睛。嗯,她没有说谎。&br&&br&可这6分,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坎儿。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这6分,就当我欠她的好了。一辈子那么那么长,我肯定能还的起。&br&&br&最终,我们还是没有在一个城市上大学。因为当时她家里人想让她试试可不可以补录进那个学校。谁知道补录的分数比正规录取的还要高呢。她被另一个城市的学校录取了。虽然,我是一个胖子,可我还是很难过的。&br&&br&事实摆在面前,我只好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能每天和一个颜值很高的在校女大学生打电话,感觉也很不错哟。以至于后来我们每次吵完架,她把我气的不行的时候。我都去网上搜索一下,在校女大学生语音聊天要多少钱。认真算了一下,虽然受了很大的窝囊气吧,但是,我好像还赚了不少呢。&br&&br&大学毕业之后,又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猥琐的胖子依然很猥琐,并且变的越来越自恋,而小萝莉呢,则变的越来越漂亮。我觉得是时候该和小萝莉结婚了,因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这个世界坏人很多啊。&br&&br&&br&小萝莉,长大啦。&br&&br&结婚的那天,她站在我面前,笑语盈盈的看着我。她变的美丽而大方,善良而温柔,再也不是那个总会无理取闹的小萝莉了。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开心的模样。&br&&br&恍惚之间,我仿佛看到了,我去她学校找她,临走的时候,她背着我抹眼泪的背影。&br&仿佛看到了,她指着一片三叶草说,我从来没有找到过四叶的,我弯下腰把一片四叶草递给她,她惊喜的表情。&br&仿佛看到了,她对我说:我心情好才会考的好呢。她亮晶晶的眼睛。&br&仿佛看到了,我第一次亲她的时候,她捂着脸说:啊~我该怎么办啊?她无助的情形。&br&&br&婚礼上,最后一个环节,司仪问她,有没有什么想对新郎说的。她慢慢抬起头,眼睛里满是光彩,望着我说: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这么包容我。&br&我微笑着看着她。&br&在心里默默的对她说道:也谢谢你,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br&&br&&br&&br&这,就是我和小萝莉之间的故事。&br&我遇见过印象最深的人是,在她面前的我。&br&&br&(全文完)&br&&br&&br&在下一个回答里,我们再见。&br&可以随意转载,注明知乎就好了。&br&彩蛋:意犹未尽的可以看我另一个回答。
我遇见过这样一个女孩。 我是高中复读的时候和她遇到的。那时候她还是个萝莉的样子。笑起来也不捂嘴,牙龈都能看的到。 我心里猜想,像这样的姑娘,性格想必是极好的。 我们都坐在第二排,我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她在门口那里。为了叙述方便,就叫她小萝…
这个认知能力的小测试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文献里了。我把它挪到前头来了。既然大家对智商这个问题反响热烈,不妨一测。&br&&br&声明一点,这个不是智商的测试,具体是测什么的后面有解释。另外,“智商”这个术语在心理学里有明确的定义,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测试,计算分数的方法也有严格的统计学理论支持。不用我们来下定义。心理学和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近,大家都有些亲身经历,所以讨论起来都有话说。但归根结底,心理学和经济学都是科学,是有严谨的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并不是信口开河随便说着玩的。我只是觉得,与其在知乎争论智商是什么,不如花两分钟维基百科一下。所谓思而不学则殆,孔夫子可不是瞎说的。&br&&br&&br&---------------欢迎来做测试的分割线------------&br&&br&&br&一点题外话,根据我粗鄙的见识,研究“智商”确实是有点敏感,真正摆明了提IQ的文章,我倒是很少见到。比较相关的,用的比较多的是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有时候直接用数学能力(SAT数学部分)。有一个测试我用过,叫 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 (Frederick, 2005), 有三个问题,挺好玩的,大家可以做做看,看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个测试在美国很多一流名校的学生中做过,印象里MIT的成绩最好,第一反应也不过平均只答对两个而已。&br&&br&&p&(1) A bat and a ball cost $1.10 in total. The bat costs $1.00 more than the ball. How much does the ball cost?&/p&&p&一个球拍一个球总共是$1.1, 球拍比球贵$1, 问一个球多少钱?&/p&&p&(2) If it takes 5 machines 5 minutes to make 5 widgets, how long would it take 100 machines to make 100 widgets?&/p&&p&如果5台机器5分种能生产5个零件,问100台机器生产100个零件要多少分钟?&/p&&p&(3) In a lake, there is a patch of lily pads. Every day, the patch doubles in size. If it takes 48 days for the patch to cover the entire lake, how long would it take for the patch to cover half of the lake?&/p&湖里长着莲叶,每天,莲叶覆盖的面积都会加倍(是前一天的两倍)。如果莲叶长满整个湖面要用48天,问莲叶覆盖半个湖面要多少天?&br&&br&&br&这个测试的基础就是卡尔曼著名的system 1 and system 2理论。概括地说,就是直觉反应和逻辑分析这两个思维的系统。这个问题下面,有人详细描述了卡尔曼的成就。他的那本thinking fast and slow特别有趣,颇值得一读。&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尔曼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评价他在经济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 剑桥桥头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尔曼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评价他在经济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 松松的回答&/a&&br&&br&答案是$0.05;5分钟; 47天。&br&评论里,你们那么纠结什么叫第一反应,那我就给个参考好啦。我做实验之前在系里试了一下,问了一些econ phd,所谓的第一反应,就是读完题目话音刚落的那个瞬间,基本上是至少对两题的水平,三秒过后还答不对的econ phd,我还没有见过。&br&&br&----------------文献的分割线-------------------&br&&br&很多人要文献,不好意思实在没有时间一一发,直接列出来好了。当初写答案的时候只是随手写着玩,现在既然有人看,那就不能这样了事,学术虽然做得不好,但起码的节操还是要有的。&br&&br&关于小组和个人的研究非常非常多,结论也不一样。当然也有人发现,比如,小组的决定是由关心他人利益 (other-regarding 怎么翻) 的组员引导的 (Cason and Mui, 1997). 据我有限的一点了解看,发现小组比个人更理性的文献还是颇有一些的。当然这个跟实验的设计等等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下面是相关的文献,只是相关而已,不是说这些都是发现小组比个人更理性的文献。&br&&br&比较早期的一篇,心理学的。&br&Shaw, M. E. (1932).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s and small groups in the rational solution of complex problems. &i&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i&, 491-504.&br&&br&另一篇心理学的,综述,虽然年代久远,但是相当全面,当然也很长。&br&Hill, G. W. (1982). Group versus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re N+ 1 heads better than one?. &i&Psychological Bulletin&/i&, &i&91&/i&(3), 517.&br&&br&接下来是一批研究个人和小组的决策的,经济学的居多,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有的确实用了理性的字眼,有的就比较模糊。因为“游戏”不一样,所以研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大体上讲,相关的“游戏”一般能粗略分成两类,一类叫做“judgmental/decision task”, 一类叫做“intellective task” (Davis, Laughlin and Komorita, 1976; McGrath, 1984). 当然分类和叫法也都不一样,这两篇文章也不完全一致,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分类已经可以抓住最主要的区别了。即,第一类“游戏”不一定有正确答案,可以想成是个人喜好不同。第二类一定有正确答案,而且正确答案能够解释的清楚。&br&&br&第二类里有一个特殊的小类用得很多, 叫“eureka task”. 这个名字来源于阿基米德那个著名的故事,国王让他鉴别皇冠是不是真金的,但皇冠形状不规则,不好测体积,也就不好算密度。某一天阿基米德在公共澡堂泡澡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把皇冠浸在水里,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就可以了啊。他特激动的从浴缸里光着就出来了,一边往家跑,一边高喊“eureka! eureka!”, 希腊语里,eureka是“我知道了”的意思。这种“游戏”特指那些乍一看很难,但是只要脑子转过那个弯,就一下豁然开朗的游戏。这种“游戏”特别适合用在研究小组决策上,因为有正确答案,而且很难,但正确答案非常好解释,因此,只要有一个组员转过了那个弯,他就很容易说服别人,整个小组就能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时交流才最有意义,最有效。下面的文献里绝大部分都是这种“游戏”。&br&&br&我自己的实验用的不是这一类,当正确答案不太好解释的时候,交流可能就没什么太大意义了。我收集了上千条组员间的对话,其中真正清晰准确的解释了正确做法的,只有两个人。一个非常强势的教会了其他组员正确的算法,而另一个只说了一句话,然而并没有人理他,就不了了之了。&br&&br&Bornstein, G., Kugler, T., & Ziegelmeyer, A. (2004).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 the centipede game: Are groups more “rational” players?. &i&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i&, &i&40&/i&(5), 599-605.&br&&br&Charness, G., Karni, E., & Levin, D. (2007).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Bayesian updating and violations of first-order stochastic dominance. &i&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i&, &i&35&/i&(2), 129-148.&br&&br&Bornstein, G., & Yaniv, I. (1998). Individual and group behavior in the ultimatum game: Are groups more “rational” players?. &i&Experimental Economics&/i&, &i&1&/i&(1), 101-108.&br&&br&Kocher, M. G., & Sutter, M. (2005). The Decision Maker Matters: Individual Versus Group Behaviour in Experimental Beauty‐Contest Games*. &i&The Economic Journal&/i&, &i&115&/i&(500), 200-223.&br&&br&Cooper, D. J., & Kagel, J. H. (2005). 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 Team versus individual play in signaling games. &i&American Economic Review&/i&, 477-509.&br&&br&Charness, G., & Sutter, M. (2012). Groups make better self-interested decisions. &i&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i&, 157-176.&br&&br&最后一篇是综述性质的,写的特别清楚,很好读, 只想随便了解一下的话,看这篇就够了。&br&&br&&u&Reference&/u&&br&Cason, T. N., & Mui, V. L. (1997). A LABORATORY STUDY OF GROUP POLARISATION IN THE TEAM DICTATOR GAME*. &i&The Economic Journal&/i&,&i&107&/i&(444), .&br&&br&Davis, J. H., Laughlin, P. R., & Komorita, S. S.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mall groups: Cooperative and mixed-motive interaction. &i&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i&, &i&27&/i&(1), 501-541.&br&&br&McGrath, J. E. (1984). &i&Groups: Interaction and performance&/i& (Vol. 14).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br&&br&Frederick, S. (2005). Cognitive reflec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i&, 25-42.&br&&br&————————————原答案的分割线————————————————&br&&br&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回答里有人建议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br&先看有没有。这个现象还真是存在的,起码在某些情境下是存在的。我是做行为经济学的,心理学里应该也有类似的研究但我不熟悉,就谈谈经济学领域里的。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把人群按智商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抱歉用下等这种词,没有歧视的意思,就是一种叫法)。上等和中等放在一起解决问题时,两组人有交流互动,而且中等的组通过交流能够更好地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趣的是,把上等和下等放在一起时,几乎完全没有交流,而且下等的组几乎没有什么改进。就像有些回答里所说的,高智商的人并不愿意与智商差距太大的人交流。&br&行为经济学里有个术语叫做“利他(altruism)”,我觉得可能属于一种人情味吧,按照题主的定义。这样的人会考虑其他人的利益,甚至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而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rational)”人,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智商高的人是不是更“理性”而少“利他”呢?相信有相关的研究只是我不了解。仅就我了解的文献来看,确实有实验证明多人的小组比个人更“理性”。至于小组是不是一定比单个人智商高,见仁见智。不过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个人觉得算个牵强的佐证吧。&br&至于为什么,大家都给了各种解释了,很多都挺有道理。在学术领域想要证明xx现象是因为xx原因,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到人的心理。就说一点我自己做过实验里的有趣的现象吧。我给来参加实验的人一个很难的问题,把他们分成小组,讨论之后让他们各自给出自己的答案。从他们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来,很多答对问题的人,基本上不怎么参与讨论。有的人只是简单的说“选A”,懒得多解释。也有人分析解释了,还给出了正确的建议,只不过其他人完全听不懂,甚至还嘲笑他胡说八道根本看不懂问题,所以渐渐的这些聪明人也懒得参与讨论了,自己答对拉倒,其他人答错扣钱关我甚事?&br&总的来说,大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讲起话来是鸡同鸭讲。就算有心讲讲人情味,也要能听得懂才行啊。像在上面的实验里,人家都不领情,干嘛贴人家冷屁股?刻薄地说,我是不会同连基本交流都成问题的人,讲什么兄弟义气,两肋插刀的。万一人家反而觉得我是在害他呢?&br&&br&------------------------------------------------------&br&&br&我最近看了一个韩国的综艺,叫《天才:游戏的法则》,有点类似日剧《欺诈游戏》的真人版。一共有四季,几十个玩家,智商情商都不错,他们的表现应该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br&&br&没错,大部分智商高的人,确实没什么人情味,至少在这种生存环境很残酷的游戏里, 没有什么人情味。联盟是为了生存,背叛也是为了生存,没有长久的朋友,也没有长久的敌人。&br&&br&这不是高智商的人不屑怎么怎么样的问题,而是他们从根本上就不认同“盲目”的人情味。算计自己的利益,是他们的本能,因为聪明,所以能一眼看透,什么样的行为有利,什么样的行为无益。&br&&br&倒不是说他们不能宽容,讲义气,两肋插刀,而是他们需要逻辑通顺的理由,证明这些有价值,值得做。不仅是这些高尚的东西,背信弃义,赶尽杀绝,幕后交易,也是一样,没有利益,就没有理由这么做。从这一点看,他们的行为本身很像国家层面的决策,想象一下春秋战国时代。&br&&br&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很多人的忠厚义气善良忍让勇敢热血,也许根本就是建立在自己也不清楚后果的基础上的。好心办坏事这种,聪明人就不会做。&br&&br&所以与其说高智商的人没有人情味,不如说他们不愿盲目的陷入毫无意义的情感与行为中。&br&&br&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聪明人也不见得个个如此。但是惺惺相惜绝对是以智商为前提的。所以这个节目里,每一季的冠亚军们,最后成了至交好友。我还是满喜欢这个节目的,就是看的时候要保持智商和阅读字幕的能力同时在线。我看评论里有很多觉得自己智商还不错的人,不妨试试,谁能不暂停不后退看完一整集,再来说自己智商够用,多少还有点说服力。
这个认知能力的小测试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文献里了。我把它挪到前头来了。既然大家对智商这个问题反响热烈,不妨一测。 声明一点,这个不是智商的测试,具体是测什么的后面有解释。另外,“智商”这个术语在心理学里有明确的定义,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测试,计…
1、那是高二的晚自习,随堂小测试进行中,教室里只有奋笔疾书的声音。我揉揉干涩的眼,从桌柜里抽出了某种名叫「泡腾片」的东西。&br&是它,就是它,酸甜可口,入水泡沫滋啦啦!&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586& src=&https://pic1.zhimg.com/e00288ab03cdf60c051eb34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00288ab03cdf60c051eb34_r.jpeg&&&/figure&(有人咨询我画图工具是啥,统一回复一下,手机某图秀秀+手指头)&br&&br&而我的保温杯是这样的:&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3.zhimg.com/04fed8d22f7ebc137a56dd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4fed8d22f7ebc137a56dda_r.jpeg&&&/figure&&br&接着我把杯子打开,把泡腾片丢进热水里,盖上胶盖,等待果汁生成完毕。&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3.zhimg.com/dbc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bca_r.jpeg&&&/figure&&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4.zhimg.com/db9dd06f2aefaec3e3f49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b9dd06f2aefaec3e3f49f_r.jpeg&&&/figure&&br&滋啦啦啦……泡腾片在杯中旋转、跳跃…&br&这时,来回走动监考的班主任刚好经过我桌边。&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3.zhimg.com/b24dc3a50e6e04a20b9000e41edb9a86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24dc3a50e6e04a20b9000e41edb9a86_r.jpeg&&&/figure&&br&然后,微妙的事情就发生惹。&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4.zhimg.com/7d43da0bf6a0d0988867cb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d43da0bf6a0d0988867cb_r.jpeg&&&/figure&&br&就在这目光交汇欲言又止的间隙,泡腾片在杯中撒欢打滚闹得愈发厉害,滋滋声忽然锐利了起来……哦,来不及多看你一眼,你就消失在时空里…&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1.zhimg.com/2daf8b6f410c7cb0a964d4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daf8b6f410c7cb0a964d4_r.jpe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2.zhimg.com/11cbb6c6badd87723d9ddd532ee7c185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1cbb6c6badd87723d9ddd532ee7c185_r.jpeg&&&/figure&&br&瞬间,杯子的胶盖爆开了!胶盖以优雅的姿势飞了粗去!就像这样!势如闪电!&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89& src=&https://pic3.zhimg.com/e95f287cc0d5bcbb420cfb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95f287cc0d5bcbb420cfb2_r.jpe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3.zhimg.com/90afd66cee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0afd66cee_r.jpeg&&&/figure&&br&&br&Bingo!正中班主任的脸!&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89& src=&https://pic3.zhimg.com/af326c931bda0b7ff2a246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f326c931bda0b7ff2a246_r.jpeg&&&/figure&&br&哦漏。&br&我还年轻,我还不想狗带。&br&但是,说什么都迟了。&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22& src=&https://pic4.zhimg.com/a80ed3f76b2278dafeff7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80ed3f76b2278dafeff7_r.jpeg&&&/figure&&br&教室里刹那之间安静了,我看到,在这死一般的沉寂中,同学们脸上都挂着这样的表情。&br&&figure&&img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287& src=&https://pic2.zhimg.com/24eba7bd3bb0a0bb30e111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br&班主任的表情:。&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544& src=&https://pic1.zhimg.com/b379f77e61b7e376a820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379f77e61b7e376a820_r.jpeg&&&/figure&&br&于是,我成功地毁了这场小测试。&br&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内,同学们接二连三地笑成傻B,笑声传到很远、很远…那些宝宝并不在意,宝宝在意的是,被班主任没收了的泡腾片?&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16& src=&https://pic4.zhimg.com/0de387ebda7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figure&&br&就这样,我被剥夺在校使用泡腾片权利终生。&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284& src=&https://pic4.zhimg.com/5c61e6d53ddd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figure&&br&------------------------------------------------------&br&嘿嘿嘿。其实~&br&没有想到呃这个画风如此受欢迎~其实我平时画画是这样子的?&br&【你画过什么有意思的东西?】&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3444&/span&&span class=&invisible&&6433/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br&&br&2、初一班上最后一排有只万年学渣,某日英语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动词原型,然后点人上台变型为进行式。&br&学渣被点中。&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86& data-rawheight=&201& src=&https://pic1.zhimg.com/ac23ac1bc8d8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6&&&/figure&&br&学渣一路这样的表情走上了台,面前的单词是这个。&figure&&im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29& src=&https://pic3.zhimg.com/70bc15fda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学渣:?&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src=&https://pic1.zhimg.com/bddb0ad16364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So Easy好吗~&br&童鞋们在台下小声提示着:&br&去e加ing!&br&去e加ing!&br&去e加i-n-g!&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11& src=&https://pic3.zhimg.com/59cd24e5e107afc62f8e6e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9cd24e5e107afc62f8e6ea_r.jpeg&&&/figure&&br&学渣犹豫了一下,果断拿起粉笔和板擦噌噌地写起来。&br&他潇洒写完,华丽转身&br&然后。&br&我们看到黑板上出了这么一个单词&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29& src=&https://pic3.zhimg.com/596765fcf4a80f1f147a2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呃&br&什么鬼&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45& data-rawheight=&309& src=&https://pic3.zhimg.com/c88da1dea8eb5d2872c2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88da1dea8eb5d2872c2_r.jpeg&&&/figure&&br&难不成?&br&你是把前面的e去掉加了ing啊ヘ(°◇、°)ノ&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512& src=&https://pic4.zhimg.com/5b5a25b9d26f066f1b6f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b5a25b9d26f066f1b6f_r.jpeg&&&/figure&英语老师的表情。&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84& data-rawheight=&184& src=&https://pic2.zhimg.com/a0fe80e288adc6eb0099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4&&&/figure&学渣的表情。&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95& data-rawheight=&188& src=&https://pic2.zhimg.com/52fabee7f8bffb3c035421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5&&&/figure&&br&对不起?虽然我们滋道这样是不对滴?但素?&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29& src=&https://pic2.zhimg.com/a7f3ab56d1aa91b47f8ab59d369d9f4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7f3ab56d1aa91b47f8ab59d369d9f49_r.jpeg&&&/figure&嚯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r&【有兴趣可移步我的其他回答】&br&“Siri已失去控制。”如何用这个开头写一个脑洞极大的故事?&br&&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4049&/span&&span class=&invisible&&0365/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你有过「我要死了吗」的体验吗?&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3819&/span&&span class=&invisible&&5617/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你曾遇到过的最奇怪的人是怎样的?&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3548&/span&&span class=&invisible&&9628/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你们以前军训有什么趣事?&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2495&/span&&span class=&invisible&&7713/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如何评价你十四、五岁时侯的文字作品?&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3897&/span&&span class=&invisible&&3734/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除了现实世界,你心中是不是还有脑洞大开想象出来的世界?&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question/4048&/span&&span class=&invisible&&0249/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我的值乎,欢迎微信扫码向我提问~&br&&p&&a href=&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827968&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com/zhi/people/72&/span&&span class=&invisible&&796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1、那是高二的晚自习,随堂小测试进行中,教室里只有奋笔疾书的声音。我揉揉干涩的眼,从桌柜里抽出了某种名叫「泡腾片」的东西。 是它,就是它,酸甜可口,入水泡沫滋啦啦! (有人咨询我画图工具是啥,统一回复一下,手机某图秀秀+手指头) 而我的保温杯…
问题并不完全准确,但也是个好问题。太和四年曹真司马懿联合伐蜀说明曹魏并不始终被动防守,也不甘于被动防守,但诸葛亮执政期间曹魏的主动出击也就这一次,题主的问题大致还是成立的。&br&&br&问题从曹魏和蜀汉两方面来分析。魏国在三国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地区之间联络缓慢,也就意味着管理难度大,边疆有事时军队调动路程长时间长,一般来说补给花费也要很高。国土广泛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边防线长,防区多,敌人也多,边军的日常维护花费也大。与魏国接壤的除了蜀汉和孙吴这两个著名国家外,还有北方的大量胡人部落——例如西北部的羌氐诸部,著名的如河西卢水胡,曹真曾派张既等大破;以轲比能为首的横跨西北到北部的大片鲜卑部落威胁魏国北方,轲比能还响应过诸葛亮的北伐;乌丸高句丽虽然相对消停一点,但是公孙渊有割据之心。南方的孙权是魏国大患,自曹操时代就把孙权作为主要对手,曹丕曹睿都延续了曹操的思路,哪怕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司马懿还在规划两路伐吴作战;蜀汉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之前还是比较安静的,论国力蜀汉不如魏国,但是自关陇向川中进军的道路非常难走,蜀汉只要把守住秦岭主要隘口,基本就是万无一失。&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fdfdcb13c5215_b.png& data-rawwidth=&1650& data-rawheight=&1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fdfdcb13c5215_r.png&&&/figure&这图里我就大致画一下曹丕、曹睿执政期间魏国主要的对外进攻军事行动,防御蜀汉和东吴的战事暂且不计入其中。棕色的是曹丕时期,绿色的是曹睿时期,汉字标注的是将军。可以看出魏国的邻近政权并不安分,边疆叛乱也此起彼伏,周边基本都打遍了。&br&&br&曹丕初执政时河西就叛乱连连,苏则、郝昭、毌丘兴、张既等将军先后出兵平定河西。田豫、牵招等将军也常由并州一线出击鲜卑。除此之外曹丕执政初期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三路伐吴,但并不成功最终退兵。后来曹丕也试图寻机再次伐吴,终未成行。&br&&br&曹睿执政期间差不多也覆盖了诸葛亮北伐的时间段。曹睿执政初期北方鲜卑依旧不安定,需要田豫等将军出击,孟达叛乱被司马懿击败。诸葛亮出屯汉中的时候曹睿不是没想过进攻,但是被劝阻,主要就是道路太难走,而汉中易守难攻,人力与财产的花销都很大。即使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被击退,曹睿也犹豫到底打诸葛亮还是打孙权更好。司马懿规划过两路伐吴的大手笔,不过曹休战机的选取并不好而且败得太快,加上汉水枯水期难以通行,这个计划失败了,孙权敢去当皇帝。曹真与司马懿联军伐蜀主要还是因为曹真被诸葛亮打烦了,要教训他一下,不过因为天气原因双方只有有限接触,主力决战没打响魏军就不得不退兵了。诸葛亮北伐的三年长间隔期间,北方也不安稳,安定郡匈奴叛乱被胡遵击败,而步度根勾结轲比能降而复叛,毕轨出师不利,最后还要秦朗擦屁股。诸葛亮死后曹睿派人刺杀了轲比能,解除鲜卑的威胁;凉州刺史徐邈平羌胡叛乱;东北方向毌丘俭出击公孙渊不利,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次年被司马懿击败斩杀。到此魏国北部边患已大体解除。&br&&br&所以从曹魏的角度看,对周围一圈政权都要用兵,而伐蜀是其中性价比最低的,用兵也是最后考虑的选项。若不是实在让诸葛亮打烦了,曹真伐蜀受到的反对只会更大。&br&&br&从蜀汉的角度看,魏国这个特殊的地形、人口和资源结构给了诸葛亮绝佳的出兵理由。&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e5bc1ffcdc_b.jpg& data-rawwidth=&869& data-rawheight=&10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e5bc1ffcdc_r.jpg&&&/figure&还是看地图。这图实在有点难看,就凑合看吧,图里一条重要的山脉没画,我自己补上了,就是那条绿色的陇山,今天的六盘山。被它分割开的两片平地,东边的渭河平原和西边的陇西盆地,就是魏国关陇防区的两个主要地理单元。它们共同的南缘是秦岭,中间都是渭水穿过,而它们的北缘已到鲜卑地界。诸葛亮北伐就是针对这两山一水分割开的两片平地进行。&br&&br&因为陇山的阻隔,陇道成为魏国领土最狭窄的部分,大约就是红圈的位置。陇山以西是胡汉杂居的地方,人口密度虽然不大,但是有作风剽悍的兵员以及战马产出。一旦割断陇道,魏国将丧失对这些资源的控制能力,而诸葛亮可以政治上慢慢消化,使他们为己所用,这就是巨大的潜在收益。魏国统治中心在洛阳,主要人口和经济资源都在那边,对关陇控制力不够,而且关陇本地资源也不足以支撑战争。所以一旦爆发战争,魏国必然要从中原向关陇大规模运兵,若战事旷日持久则花费巨大,即使如此魏国其他边境地区防务无法松懈,所以调得动的兵力也有限。从这两点看,诸葛亮发动割下凉州的战争非常划算,而且取胜的把握并不小。当然诸葛亮的用兵路线也是地势崎岖,补给线很长,这也是诸葛亮面临的劣势之一,但相比魏国诸葛亮的处境还稍好一点。&br&&br&以这个思路引导,诸葛亮第一、四、五三次大规模北伐都有断陇道割凉州的意图,至于到底从陇西还是陇东进兵、是否寻找魏军主力决战是实现意图的具体方法。这三次战役中双方具体兵力难考,但大体在十万附近或稍低,加上诸葛亮军战力强劲又有地形加成,并不处于劣势,很难定性为许多人所说的「知其不可为」;顺便说我觉得这个定性对诸葛亮是个侮辱,这只是空贩卖情怀,并非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应有风格。战斗的具体进程除四伐外我专栏都写过,就不具体罗列。中间第二、三次北伐算是两个小插曲,第二次是司马懿曹休规划两路伐吴刚失败,但荆州军因未交战而无损,对孙权仍然是个威胁,诸葛亮北伐将魏军吸引回关中,解除孙权的危险;第三次是收回武都和阴平作为从陇西道北伐的跳板,基本上也没有交战就结束了,因为郭淮看打不过就跑回去了。&br&&br&总结一下就是蜀汉北界毗邻魏国领土最狭窄的地区,一旦切断便可以获得一大块土地的资源,潜在收益大;远离魏国统治中心,魏国增援难度大;评估军力,双方在关陇可投放的军力大致相当,诸葛亮并无劣势,可以一战。坏处就是诸葛亮补给也比较难,容易断粮,但相对魏国还好一点。
问题并不完全准确,但也是个好问题。太和四年曹真司马懿联合伐蜀说明曹魏并不始终被动防守,也不甘于被动防守,但诸葛亮执政期间曹魏的主动出击也就这一次,题主的问题大致还是成立的。 问题从曹魏和蜀汉两方面来分析。魏国在三国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地区…
我读大学的时候,2006年夏天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老师从报纸上摘了一堆数据下来(但没告诉我们是从哪份报纸上抄的),不知道是哪个城市的房地产数据,让我们做个模型分析房价以后的走势,并且判断采取什么政策才能抑制房价上涨。我们根据老师给的数据去网上搜了一下,推测这个数据是长沙的,或者类似规模的城市的数据。&br&&br&
然后呢,我们做了个模型,当然,这个模型非常简单,充满了各种假设。&br&&br&
在这个模型里,我们假设一个城市每年都会稳定新增一批有居住需求(而非投资需求)的人,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刚需概念。但有需求不代表买得起房,我们假设这群人的收入是正态分布的,凡是付得起按揭的人,我们都认为是买得起房的,而按揭的月供,考虑到一个家庭扣除各种生活开支(包括伙食费、水电气、少量的社交生活,以及少量的备用金)后,剩下的都用来付月供。既然现在刚需概念都流行了这么久了,这里我就把这部分简单称为刚需吧。&br&&br&
然后我们又假设存在一批投资人,这群人不考虑人数,只考虑他们持有的资金。由于2006年的时候,房价基本上是毫无疑问会稳定上涨的,所以这批人会最大限度地买入房产,不考虑房子当前的价格。我们预估这批人的投资策略是支付首付后,预留3年的月供,3年后即使需要继续付按揭,也完全可以通过抵押贷款或者出售极少量的房子就可以支付随后的月供。&br&&br&
最后,我们假设了房产的供应量是稳定不变的(不要笑话这么多假设,好多搞经济的金融的,模型还没我们做得严谨呢)。也就是说,投资者在不考虑房价的情况下,将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房产而不在乎当前房价。由于投资资金占用的房产,导致房产供应量减少,而刚需人群按收入从多到少排序,最后一个批获得房产的人能承受的月供决定房价。&br&&br&
按照这个模型,我们根据老师给的数据,加上我们查询的长沙的人均收入(因为长沙的其他数据和老师给的最接近),解方程得出用于投资的资金是稳步上涨的(增速稳定),然后假设将来用于投资的资金也是稳步上涨的情况下,房价在刚开始两三年内会上涨比较缓慢,但从第四年开始,房价会飞速上涨,很快就翻倍地往上涨。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刚需人群的收入是正态分布的,当房价上涨超过正态分布的中间位置人群的承受力后,剩下的刚需人群的贫富差距迅速加大,只需减少少量的房产供应(也就是投资人群再占有少量房产),就会导致房价迅速上涨。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元月收入的部分存在10万人,那房价要从4000元月收入的人买得起涨到6000元月收入的人买不起,需要减少10万套供应,也就是投资者需要新增购买10万套房产。但从6000元到10000元月收入的部分可能只存在1万人,所以投资者只需要再购买1万套房产,就可以让房价涨到10000元月收入的人买不起的地步。而(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伙食费、水电气等等的开支增长是低于收入增长的。1万元月收入的人的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其实比6000元月收入的人多了几倍,也就是说1万元月收入的人可以承受的房价比6000元月收入的人高几倍,同理房价也会涨好几倍。&br&&br&
各位不要笑我设定的1万块钱就买房的说法,这只是一个说明而已,而且当时2006年的时候,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才350元,好多家庭一个月的伙食费才几百块。&br&&br&
但是当时,我们被几年后房价翻倍地涨的结论惊呆了,然后作为对社会基本没接触,也没什么历史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我们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数学模型做错了。为了能交差,我拿Windows自带的画图板把MATLAB做出来的曲线图后面半截给檫掉了,只留了3年的预测,然后非常happy地拿去向老师交差了。&br&&br&
好了,背景交代完毕,回过头来说2016年的房价问题。先看知乎上2015年7月的一篇文章&a class=&internal&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15 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 黄白小猫的回答&/a&&br&
这篇文章里把房价上涨和外汇储备增加联系起来了,房价基本上和外汇储备一个走势。作者的解释是外汇主要靠外贸累积起来的,这意味着新增货币最先是流入外贸从业者手里,或者说参与外贸的老板手里,这些人的购买力抬高了房价。&br&
我的看法是,外贸只是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方面而已,外汇流入的资金要流向全社会是需要一段是时间的,在这期间如果外汇流入持续增速,那贫富差距就是不断扩大的,但除了外贸以外,还有其他加大贫富差距的因素。贫富差距加剧导致房价“飞速”上涨。原因很简单,从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模型来看,首先投资房产的是有钱的一群人,这群人的投资性买房等同于减少房产供应;另一方面,即使对于刚需人群来说,收入差距越大也越容易拉升房价。&br&&br&
对于房地产商来说,减少房产供应也是提高利润的最好办法,这和一般商品销售里扩大销量增加收入的情况刚好相反。对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来说,扩大生产能降低成本,而对于房地产商来说,或者对于项目制的企业来说,由于管理精力有限,你可以同时开一个楼盘,两个楼盘,三个楼盘,但不能同时开100个楼盘,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不比流水线,项目制的东西,规模越大,管理成本上升越快。&br&
其次,房价上涨导致政府卖地的价格上涨,各种其他费用也会上涨,再加上各种抵押贷款的问题,这导致开发商不可能选择降价来薄利多销,一般降价销售的,都是由于现金流紧张,而不是为了增加利润。&br&
有些人说二三线城市的房产不是在降价么?但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不是在破产么?如果你是一个房地产老板,你是会选择去二三线城市的郊区获得更便宜的地来搞薄利多销呢,还是去大城市中心拿地卖更高的价格呢?或者拿不到大城市的好地,干脆金盆洗手不干了?&br&&br&
2016年的大趋势是经济下滑,各种公司关门大吉,所以,所谓的刚需部分人群的购买力是越来越弱的。另一方面,经过了这几年的金融大跃进,再加上股市又暴涨暴跌了一把,财富是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随后经济下滑导致资金寻求保值避险的渠道,目前看来,资金流向国外是个大趋势,但当资金流失太严重时,TG完全可能做出停止民间换汇的措施,至于购买黄金,本质上讲和换汇差不多,也是可以强制叫停的。所以资金会外流一部分,但还有很多资金只能在国内找避险渠道。总得来说,就是可以用于投资买房的资金越来越强,而作为其对手的刚需资金实力却越来越弱。这两项因素作用在房价上是很矛盾的,投资的人不可能自己跟自己炒,就像股市里不能只有庄家,没有散户一样。&br&&br&
刚需人群的购买力越来越弱,直接表现的后果就是二三线城市的房产全部垮了,只有大城市的房产还在涨,看起来就像是大城市抽光了二三线城市的血一样。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投资资金为了规避风险,会越来越向城市的核心位置聚集,也就是说大城市外围的的房价也开始跌,而公司集中,交通良好(比如地铁口)的房价继续上涨。&br&&br&
再往后会怎么样?从政府能采取的方式来看,要么大水漫灌,只要钞票印得多(并且能均匀地流入社会),那就能普遍稳住房价,但涨不动,因为这些钱只能稳住银行的坏账,没法提高普通人的购买力,相反,可能会导致日常生活成本的上升,到时候从日常生活开支来看,各位恐怕在体验通胀,而不是通缩。&br&
另一种可能是政府不灌水,或者有节制地灌水。这种情况下,只要放宽房贷的条件,刚需里最有钱的那部分人还是负担得起按揭房的,那最好的地段的房价依然会涨,只是涨得比较慢,但哪怕是大城市里稍微外围一点位置,恐怕房价都会跌。毕竟在城市里刚需买房的,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需要在城市里上班,如果经济大环境不好,连企业和公司都在垮,或者削减工资,那这些所谓的刚需人群又何必留在大城市?反过来,这几年多印钞票累积在金融领域里的资金,最终还是会流向社会方方面面,抬高了物价后,如果工资不涨,一般的打工仔们还不是只有黯然离开;如果工资涨了,这种经济环境下,又有几个公司能承担得起?&br&&br&
最后说说深圳。深圳的房价涨得快,要看看最近两年发生了什么事。首先是国家鼓励各种创新创业,鼓励各种高新技术企业;其次是去年股市涨的那么火,那么多上市企业“制造”好题材,都是新创建的公司或者有新概念的公司;第三,深圳搞个前海区,都是邀请服务型企业和金融企业入驻;深圳现在的金融业比广州都还发达,所谓的北上广,早就该改名叫北上深了。&br&
我去年一年,在上市公司看并购项目(没一个做成的 -_-! )一半项目不是标的公司在深圳,就是深圳那边的基金公司推荐来的,所以说白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涌向深圳,养活了一大批公司,还都是给员工开高工资的公司,所以深圳的房价才涨那么快。不管怎么说,投资性的资金实际影响的是房产的供应量,真正决定房价的,还是自己买房子住的人,他们能负担多高的价格,房价就停在什么价格。另外,房价高涨也需要信心的,就像股票上涨需要信心一样,深圳的信心从哪儿来?看看当前房价在涨,回头看看隔壁香港的房价多高,是不是瞬间信心就爆棚了?&br&
至于说房价能涨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创业创新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去年股市火爆的时候,并购定增捧出来一大批新兴企业,哪怕去年股市暴跌的时候,热情也不减,因为好多上市企业就指望着靠并购来救命呢,高位的时候股权质押套了不少钱出来,要是股价跌得太厉害,连银行都得跟着一起哭。所以股市跌了,新兴企业还是那么火爆。但所谓的创业创新,大部分最后都活活不下去的。上市公司现在急冲冲搞并购,也是为了救急,等这段时间过后,上市公司没那么急了,给新兴企业开的条件自然也不会那么好。到时候深圳提供的就业岗位会减少,工资也会下降,深圳的房地产也就没这么火爆了。&br&--------------------------------------------------------------------------------------------------------------------------------------------&br&
由于我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再搞大水漫灌的做法,所以我的看法是2016年二三线城市的房产继续是个苦逼相,二三线的房价不会上涨,由于房地产企业存在的负债问题,这些企业不会直接降价,破产的倒是会增加,但由于破产后法律手续多,相关房产不会立刻流向市场,所以不会出现暴跌,同时,由于高技术人员(几乎等同于高收入人群)流向大城市,二三线城市房产的交易量会萎缩,所以二三线城市的房产会出现价格下跌(但不是瞬间暴跌),同时交易量急剧萎缩。&br&
大城市中,城市外围的区域也出现房产价格下跌的现象,但核心地段的房价会持平或者上涨,下跌的可能性不大。&br&
北上广深中,深圳房价上涨的趋势可能会维持到下半年,然后核心地段继续上涨,周边地段房价持平或下跌。广州我不太清楚,2010年的时候我在广州的感觉是城市条件很差,灰蒙蒙的,也没感觉到什么活力,反正我对广州的印象是大量公司和高端人才流向深圳,如果这个印象是真实的,那广州今年房价下跌恐怕是无法避免的了。&br&
北京上海的情况我还没想清楚,因为我从来没去过上海,在北京也是走马观花去过三次,没什么完整的印象,特别是对这两地的公司企业没印象,不像我在广州住过,去深圳时间虽然短,但主要也是去解了一些企业(在广州的一些产品会展上也看到不少深圳的企业,特别是感觉深圳的电子企业挺多的)。所以,北京上海的趋势,只有等别人补充了。&br&&br&
PS:北上深不能作为一般的大城市看,或者说和一般的省会级别的城市情况差别很大,上海是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北京则是政策发布中心,我一个同学据说有亲戚是级别比较高的官员,他自己也是比较大的一个投行里上班, 他是这么说的:“大家都认为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但实际上北京才是真正的金融中心啊,什么政策都是北京发出来的,在北京才能获得第一手信息,上海的各个金融公司,其实都在北京设了点,说是设个办事处,实际上整个公司都跟着这些办事处的指挥棒在走呢。”&br&
至于深圳,反正各种政策扶持下,就变成今天这样了,我也搞不清为什么, 反正确实和一般的大城市地位不一样。&br&&br&PS2:再补充一点儿,资金除了流向大城市的核心地段外,也会流向北京上海,从这点来看,北京上海应该是还要涨的,但北京上海本来就聚集了全国最多的资金,剩下城市里的资金也不可能全流向北京上海,所以到底这些资金能把房价推高多少,值得怀疑。因为我对北京上海不熟悉,在这两个地方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房价就不知道了。&br&----------------------------------------------------------------------------------------------------------------------------------------------------------------------------------------------------------------------&br&PS3:有人提到了房地产企业的成本问题,由于国有土地出让价和政府的各种税(还有资金利息),导致房地产行业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认为房价不可能降。这个理解是错的。&br&&br&我前面已经说了,在面临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下滑的情况下,房地产商获的优选方法并不是薄利多销,而是减少供应量,同时涨价。因为房地产行业的成本导致房价不可能大幅下降,无法像一般的工业产品一样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同时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方式也使任何一家房地产公司都不可能像机械电器类的工厂一样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所以与其降价,不如减少供应量,同时把价格提得更高。&br&&br&根据我大学时做的数学模型来看,房价越涨,到后来越容易涨,或者说涨得越快。在我之前做的模型里,假设的情况是房地产供应量不变,由于投资性购房增加,导致对刚需人群的供应量减少,房价才上涨。而房地产商主动减少供应量(包括一些房地产商破产或者转行,也是同样起到减少供应量的效果),这和投资购房增加,导致刚需人群的住房供应量减少,效果是一样的。&br&&br&而这个模型里也表现出了另一个现象,那就是房价越涨越快,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群的收入是正态分布的,高收入人群的人数少,而且收入差距大。当房价几千块一平米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买得起房,可能一个城市的住房销量有十几万套,那减少一两万套供应量,造成的房价提升有限。但当房价几万块一平米的时候,实际上只有很少的人买得起房, 房屋供应量已经只有几万套了,你减少一两万套房,那房价能飞上天。&br&&br&但反过来看呢,如果在房价飞上天的时候,你增加一两万套供应呢?那瞬间房价就崩盘了,你信不信?而且随着房价下跌,市场失去信心,房价会越跌越厉害。这就跟股市5000多点的时候跌下来的情况一模一样。&br&&br&到底房价在多少的时候,房子供应量该是多少,这是说不清楚的,我敢说绝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市场评估还不如我上面提到的那个模型准确。但经济领域的变量太多,这些数学模型,说到底只能提供一个趋势参考,整个房地产行业其实是不清楚到底该怎么调整供应量以保证房价上涨,就算知道了,大家也不会遵守,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个体不是绝对理性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有某些房地产商把房子修得太多,导致房价下跌,只不过以前房子成交量大,所以偶尔出现供应量超标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捂盘来减少对房价的影响,然后在随后一段时间内减少供应量来消化这些过剩的房产。而破产的房地产商名下的房产则可能几年都不会流入市场,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商破产非但没有向市场提供廉价的房子,短期内反而减少了房产供应量。&br&&br&就比如说现在,实际上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已经过剩,很多房地产老板已经破产了,但他们修建的房子并没有立刻流入市场,原因很简单,因为每栋房子都有相对应的负债,比如银行贷款。房地产商破产后,银行并不会马上清算资产,对于很多银行领导来说,宁可挂笔坏账在那儿,也不愿意处置抵押物,因为银行处置抵押物,是要通过法院拍卖的,而法院拍卖里面的门道很多,有时候甚至只能处置出一折的价格,对于银行领导来说,这算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都不愿意背这个黑锅,坏账一挂挂几年都有可能。而且就算走拍卖流程,往往也要一两年时间。&br&&br&但随着经济下滑,银行的不良资产越背越多,终究是要处置的。就算没有银行这回事,房地产商也有栽了之后被人接盘的。&br&&br&而现在是什么行情?二三线房价下跌,成交量下滑,小房地产商纷纷破产,而北上深的房价还在涨,这就是我说的减少供应量推高房价啊。而到房价极高的时候,买得起房的人自然也极少,这时候稍微有点儿供应量增加,房价瞬间就得崩。&br&&br&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有一大笔钱,等某个城市房价非常高的时候,找个在接近核心地段的地方,先用部分资金低价接手一个资金链崩断房地产商的烂尾楼(这种烂尾楼在成都已经有了),获得价格比较低,然后我降价出售,瞬间就会引起这个城市的房价崩盘,各大开发商资不抵债,银行为避险纷纷抽贷,开发商更是死无葬生之地,然后我就可以拿着资金到处捡廉价资产了。感觉是不是和那些国际大鳄搞金融危机如出一撤?&br&&br&至于那些少数极其高收入的刚需的人群更没指望,整体经济下滑的时候,哪来的极高收入的刚需人群?其他地方都不景气,你北上深的公司是做哪个地方的生意来维持自己员工的高收入的?总不至于就在北上深那一亩三分地上打滚吧?至于所谓的那些有钱人,人家是老板,有钱有时间为啥不去郊区住别墅?房价比城中心低,环境还更健康,人家上班又不打卡。&br&&br&就算有少数高收入打工仔买得起那么高价格的房子,只要供应量超过这些极少数人群的“刚需”,瞬间就能把房价砸崩盘,至于那些投资性买房的,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只会推波助澜,看看股市就明白了。&br&&br&所以,所谓的房地产成本支撑房价,其实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减少供应量来推高房价,这种逻辑只在刚需人群的购买力还足够的情况下才有效,当刚需人群的购买力极弱的时候,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br&--------------------------------------------------------------------------------------------------------------------------------------------------------------------------------------------------------------&br&PS4:前面说了那么多,好像还是没把预测说得很清楚。说实话,我也没办法准确预测房价会涨多高,或者涨到什么时候。经济问题太复杂,我能掌握的数据也少得可怜。不过既然前面能做出一个定性(非定量)的模型来,我认为房价崩溃前应该是有明确征兆的。&br&&br&整个房地产行业从一开始的少量房地产商从业开始,供应量逐步增加,房价也以较缓的速度上涨;然后发展到房地产行业普遍上涨的火热繁荣状态,随后开始走下坡路。&br&&br&在这个下坡路的过程中:&br&&br&首先第一阶段,我认为房地产会进入一个缩量上涨的模式,即房产总的供应量在下降,价格还会继续上涨。这个阶段除了房地产商会主动缩减供应量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房地产商破产,破产后留下的烂尾楼有些会被接盘继续下去,但有很大一部分变成银行的坏账,挂在那儿了,不会进入市场。在这个阶段,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实际上已经停止上涨了,但也不会出现暴跌。其衰败形式表现为,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衰败是以小开发商破产、转行、大开发商从小城市收缩,专注大城市市场。实际上这个过程已经发生了(所以也不算是我的预言),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大城市从二三线城市抽血。这里我说的一线城市不仅包括北上深,还包括一些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br&&br&第二阶段:二三线城市的血被抽空后,北上深开始抽一线城市的血,而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开始抽边缘地段的血,这个阶段依然以一些开发商破产,城市边缘地段新开楼盘减少,总供应量下降为表现,一线城市的边缘地段房价不会下降,或者说不会很明显的下降,更谈不上房价暴跌崩溃。这些边缘地段依然像第一阶段的二三线城市一样,表现为一种停滞。这个阶段目前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所以可以作为判断我观点的一个预言,如果这个预言错了,那我后面说的东西自然都是扯淡。&br&&br&第三阶段:包括北上深的边缘地段房价都停止上涨,房地产商相互并购合并,房产供应量急剧减少,房价上涨的地段仅限于北上深的地铁口、学区房、城市中心等非常核心的地段。&br&&br&第四阶段:应该说没有第四阶段了,如果没有外力干扰,由于核心地段的土地非常稀缺,再往后房地产市场就陷入停滞了,房价依然没有下跌。但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是不可能的,以下几个因素会导致房价崩溃。&br&1、有人故意砸盘,不需要多少钱,至少对于曾经非常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来说不算多大的资金,故意砸一下盘,房价瞬间就崩了。因为推动上涨的成交量仅限于北上深和极个别大城市的核心地段,很容易被砸下来。而且有些人是有动力做这个事情的,比如帮银行解决了某某楼盘的坏账问题,只要能让放贷银行行长避开国有资产流失的困扰,获得廉价弹药不是问题,砸盘的同时就能赚钱,最后跌过头了还能捡一堆廉价资产。&br&&br&2、银行背不起坏账了,主动清算不良资产,也会放出一批房子来,在第三阶段以后做这个事情,很容易导致房价崩盘。&br&&br&3、经济衰退,目前大的经济形势不好。前面我已经说过深圳房价上涨的原因了。如果经济继续下滑,深圳那些新兴企业和金融公司一样躲不过,他们雇佣的那些高收入人群必然流失,人家没必要丢了工作还呆在生活成本高的地方,就算留下来,也没工资付按揭。人走了,刚需没有了,光靠投资有什么用,投资房产的人自己和自己炒么?我不清楚推动北京上海房价的内因是不是和深圳一样,但想逃过经济大环境的约束,可能性不大。&br&&br&现实里,各个阶段不可能划分那么清楚,而上面提到的负面因素也不可能最后才爆发出来,我认为在第三阶段,这些因素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导致房价开始跌。应该说,这些因素其作用的时间越靠后,房价暴跌得越厉害,反而是提前发作,房价跌得更慢,甚至可能缓慢停止在较高位置(特别是遇到国家拼命印钞票的情况下)。&br&&br&所以,我没法说房价能涨到多少,或者涨到什么时间,我认为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北上深的房价都出现分化,地铁口、学区和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房价还在涨,而其他地段房价停止上涨,或者涨得特别缓慢,那就意味着房价要崩了。不要去看那些所谓的平均房价,要去城里转一转,看一看,看看城市非核心地段的房地产是否陷入停滞状态。没那么多空闲时间的人,可以考虑今年下半年,比如9月份或者更晚一点在北上深的城里玩一圈,我是觉得今年经济形势会比较差,下半年很可能爆出点问题(没啥证据,只是单纯的感觉),到时候可以看看房地产行业会不会有相应的表现。&br&--------------------------------------------------------------------------------------------------------------------------------------------&br&以上是日写的&br&--------------------------------------------------------------------------------------------------------------------------------------------&br&下面是日写的
(我自己看这么长的文章都头疼,好想另外开一贴)&br&&br&我发现有不少人提到日本的房价问题,说北上深相比日本当年泡沫破灭前的房价还差得远。我只想说,日本面积也就相当于中国一两个省,以美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美国二分之一的GDP,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举国之力,才培养出核心地段那么高的房价。&br&&br&其次,想必天津的、石家庄的同志们,对于大城市对附近区域的压制深有感触。城市是要抽取附近的资源的,不仅仅人才和资金,包括农业工业产品都是如此。而一个超大型城市的抽取范围差不多就是一两个省的范围。举个例子,我曾经和一个做钢材的老板谈过,他提到一个钢铁厂的普通钢材的供应范围,差不多就是500KM,再远的话由于运输成本太高,就不划算了。&br&&br&然后你们看看日本的面积,也就差不多两个省的面积,而且国土狭长,四面环海,运输方便,也就是说全国的资源(不仅指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口、劳动力、农业)都可以基本上无损失无保留地供应核心地区。&br&&br&而中国呢?北京能抽到成都的资源么?相比流向北京的资源,更多的是保留在成都本地了吧?中国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城市都会从附近抽取资源,北上深能完全获取全国的资源么?凡是认为北上深离当年日本东京房价还差得远的人,难道是认为中国一个省单独拎出来,就已经和80年代初的日本全国经济实力比肩了?&br&--------------------------------------------------------------------------------------------------------------------------------------------------&br&&br&半夜不睡觉,凌晨洗完澡脑洞大开。所以突然想到个问题,就是政府是很没节操的,好比2006年的时候,我做房价预测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后来会出现限购这种政策,当时大家讨论的无非就是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之类的。&br&&br&根据这几天的讨论,首先,房价的后续发展只有暴跌和暴涨两条路,没有不涨不跌的说法,甚至很可能连缓涨缓跌的道路都没有。而我认为经济衰退后,当交易萎缩到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后,必然开始暴跌。&br&&br&但是,另一条线索,也就是从目前银行和民间金融的角度来说,房价暴跌会引起银行的抵押物不足值,导致银行抽贷,会把很多中小企业都抽死,这和经济衰退导致企业经营不下去倒闭不一样,一个很好地企业也可能被抽贷抽死,如果被抽死的企业过多,导致产业链发生断裂,那就是经济崩溃了。所以政府必须保住房价。&br&&br&介于以上两条,现在让我们脑洞大开,看看政府怎么才能保住房价,注意了,根据上面的推论,关键是保住房价,最优方案是不涨不跌,其次是上涨。但并不是保住房地产企业,因为即使房地产企业大半垮了,都不足以崩断产业链,因为房地产企业是众多产业链的其中一条的最后一环。&br&&br&我最先想到的是任志强说的只能把多余的房子炸了。这里请各位不要鄙视任志强,他说只能把房子炸了,只不过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如果够没节操,也不顾房地产企业死活的话,确实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而且有不少备选目标。举个例子,银行接受的开发商的抵押楼盘,结果开发商破产了,这些楼盘就停留在银行手里了。这些房子是不可能发给普通人的,不通水电气,没有物业管理,你要么?如果是平房还可以考虑,如果是电梯公寓呢?这些房子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处理,被有能力完成地产项目后续工作的人接手,然后基础设施建完,就可以以很低的价格投入市场,在赚了一笔钱的情况下,还把房价打得更低。对政府来说,恐怕还是让银行直接把对应的坏账销了,然后把楼炸了更好。起码可以避免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下跌往一线城市蔓延,导致一线城市房价下跌,最后演变成一场崩溃。&br&&br&但这有个问题,就是按照我前面推论的,二三线城市的房产价格和交易在后期会陷入停滞状态,在北上深房价开始下跌前,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是不会暴跌的,更多的是表现为开发商破产,楼盘滞销等情况,也就是说最后开启崩溃的,是北上深的房价,需要稳住的是北上深。恐怕政府还不敢在北上深炸楼吧?特别是任志强说只能炸掉,结果被舆论骂成SB了,估计谁都不敢去站这风口上。&br&&br&然后是我老婆提出的方案,作为做过房地产的人,提出的方案果然够阴损。结合目前国家打开围墙改善交通的号召,我老婆提出,命令以后修建的所有楼盘都必须是开放式的,由于国内的人口密度和治安问题,估计条件稍微好点儿的人,都不愿意在城市里购买没围墙的房产。那现在已经建完了的房子就真成稀缺资源了。随后,开发商就必须考虑,新拿的地修的房子还能不能卖出去,炒房的也要考虑新房子有没有炒的价值。这种情况下,即使开发商继续修房子,这些新房的供应量也基本上不再影响现在已经建完的房子的价格了。这就有可能导致新房价格下跌,而旧房价格不下跌,也没几个人愿意卖旧房,哪怕是炒房的,也得考虑手里留一套旧的自住房。这就在抑制了房价的同时,保证了旧房价格不下跌。而银行负债则是对应的已经出售的旧房,避免了存量房价格下跌造成的银行坏账。&br&&br&我是觉得我老婆提的这个不准建墙方案,可执行性上却比任大炮的炸楼方案好多了。&br&(补充一下,开放式小区的方案不是我老婆想出来的,如果将来谁买不到封闭式小区了,千万别赖我老婆头上,我们也是看到新闻后,推敲了以下如果严格禁止新建任何封闭式小区的后果。而且新闻上说的也是针对大型小区,各位请勿恐慌)&br&&br&各位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方案,只要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以拿出来讨论。注意强调一点,不要把保房价和保房地产混为一谈了。我估计现在国家领导肯定觉得只要保住房价就哦弥陀佛了,已经没心思管房地产商了,逼急了直接给银行发笔钱注销坏账都有可能。所以,万一国家领导脑洞开得比我们还大呢?至少当年我就没想到会限购。&br&&br&PS: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敞开了印钞票。但现在缺乏发放渠道,效率极低。以前印钞,是通过外贸、基建投资等等,而现在外贸萎缩,基建则是能想出来的项目都上了,总不可能在某个山沟沟里修没人用的高速路吧。另外,很多人以为国家主持几个大基建项目就算大兴基建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根据我家长辈、同辈等从事路桥行业的人反映的情况,基建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申报后,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实现的,所以基建投资里很大一部分是很多地方小项目累积起来的,不是中央搞几个大项目就行了。而现在,除了中央可能有点儿钱,下面各级政府的资金都比较紧张,各级拨款基本上不可行了,要全让中央拨款,估计那资金投放量能吓死你。&br&&br&而现在中央通过控制银行,以贷款的形势放水,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是,钱根本就在金融系统里打转。现在降低房贷首付,确实可以把一部分贷款引向房地产,但由于这部分资金其实是通过提供炒作资金来抬升房价的,而不是通过提高刚需人群收入抬高房价,所以这部分抬升效果是虚的,和原本资金留在金融系统里差别不大。&br&&br&所以,现在哪怕中央敢再印钱,也解决不了钱流入社会的渠道问题,如果有谁能新开个脑洞,找到理论上看得过去的方法,估计领导们会给你发个大奖章吧。&br&---------------------------------------------------------------------------------------------------------------------------------------------------------------------------------------------------------------------------------------------------------------------------------------&br&&br&刚刚在微信上看到一篇讨论开发商套贷款的事情,吓得我汗毛都立起来了,你妹啊,我2014年的时候去给一家很小的开发商放贷,就发现了他自己找人买自己的房子,从银行套贷款的事情,联想起上海半夜裹着铺盖等开盘的“土豪”,原本就觉得画风不对啊,你妹!!!但愿是我想多了。&br&-----------------------------------------------------------------------------------------------------------------------------------------------------------------&br&&br&受邀回答关于北京提高首付比例的事情,本来打算回答的,结果想起这个回答老有人催我更新,所以还是在这里回答吧。&br&半年来,出乎我意料的是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怎么说呢,如果一线城市不涨,那二三线城市再怎么也炒作不起来,所以在一线城市不涨的情况下,我认为投机资金去炒作二三线城市是很白痴的做法。如果一线城市涨了,又何必跑去炒二三线?所以所谓的寻找二三线价值洼地的说法,就像股市涨到5000点的时候,前期炒高的股票涨不动了,有人跑去炒之前没怎么炒过的股票,然后专家们还鼓吹什么个股分化一样搞笑。&br&&br&至少我觉得,持有那么多资金炒房的人应该不至于想不通这点,想不通的应该在股市里先赔干净了。要说从一线城市回流到二三线的人才把二三线的房价抬高了,我也不太相信,北上深的普通工薪阶层,收入再高,毕竟人数有限,往全国一撒,连个浪花都打不起来。所以我只能勉强解释是由于北京上海的限购,导致资金只能外溢了。&br&&br&至于北京提高首付比例的问题,确实也不在我意料中。毕竟我的观点是,真正要崩盘的时候,政府也拉不住,不然也就不存在什么股灾了。所以我考虑发展趋势的时候,总是不考虑政府的政策的,有人说政府政策影响很大,我也承认啊,但我不可能跟政府比谁的脑洞开得大,与其瞎猜,还不如干脆只考虑趋势。所以我已经料到会有人问我这个是不是我说的征兆,我十分诚恳的回答,不是。我考虑征兆,最明显的应该是交易量萎缩,其次是信贷萎缩,至于会不会出现其他征兆,我也不知道,只有看到了,看明白了,才会恍然大悟:“哦,我等的就是这个东西。” 如果这次政府手贱扎一下,一不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地求生这个游戏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