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火星计划的跑车已经驶向火星,外星人怎么还不出手

人类文明有限的岁月里一抹难得的亮色。
从此后,太阳系里多了一颗“特斯拉星”。Gianluca Masi / Michael Schwarts
驶向火星。SpaceX
马斯克的跑车一上天,就连平时最小确幸的微信群也开始关注起人类的命运来。有人着迷于现实中的钢铁侠,有人忧国忧民,有人则为将来如何瓜分火星殖民地操心。
我也有些担心。我担心的是马斯克的跑车已经驶向火星,外星人怎么还不出手?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我其实是想看一看,假如外星人现身,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会陷入一片混乱提前灭亡,还是会进化得更高级一点。
但我其实又认为,这一幕可能永远也不会成真。
外星生命当然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细菌和章鱼。细菌和章鱼自不必说,即便自负如人类,也会面对一个恐怖的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一个物种可能永远会被囚禁在它的出生地,会因为克服不了巨大的空间障碍,而无法到达即便是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地球人是这样,外星生命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宇宙的各部分遵循着相同的物理规律。我们不能期待某处的技术文明在制造出虫洞的同时,又不耗尽整个恒星的能量;不能幻想一个文明既不会早夭,又一定能够在自然消亡之前为自己找到出路。
有人肯定认为只要给文明以岁月,这个文明就会进化得无所不能。但现实恐怕比较残酷。随便一颗小行星就能摧毁千万年的积累,超新星爆发则会在瞬间让整个行星上的生命化为乌有。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宇宙。无论在哪里,生命都只能先救自己,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凭什么有一个地方的生命可以无所不能呢?
所以我不太相信外星人能够光临地球。一个能够跨越光年级的距离来到地球的物种,必然已经克服了空间这个最本质的障碍。而克服这个障碍,等于是找到了通往神性的道路。这样的外星人,和神有什么两样?
无论是神,还是无所不能的外星人,其实都是人类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外部的投射。人类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由此想来,刘慈欣的“给岁月以文明”,还是更现实一些。而马斯克等梦想家的壮举,无疑是人类文明有限的岁月里,一抹难得的亮色。
火星上的“恒河深谷”。翻拍自《火星》一书。NASA
你还可以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马斯克,终于要用火箭把跑车送上火星了!
马斯克,终于要用火箭把跑车送上火星了!
[导读]跑车的“阿波罗计划”要来了!
据TechCrunch北京时间1月28日报道,SpaceX计划2月6日首次发射猎鹰重型火箭。猎鹰重型火箭轨道运载能力是猎鹰9号的近3倍。
当地时间星期六,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布推文公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公众可以在附近的堤道上观看这次发射活动。
猎鹰重型火箭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工位发射升空,SpaceX已经对39A发射工位进行了改装,使之适合猎鹰重型火箭发射。39A发射工位之前用于执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和发射航天飞机。
上周末就有传言称猎鹰重型火箭将于2月6日首次发射,SpaceX之前也曾表示,猎鹰重型火箭将于静态点火试验--1月24日--成功后约一周发射。马斯克的证实无疑让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猎鹰重型火箭首秀旨在测试它在实际发射中的表现。SpaceX为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进行了大量准备和模拟工作,但火箭发射面临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发射前没有人能绝对确定其表现。马斯克之前曾表示,猎鹰重型火箭可能在发射后、进入轨道前发生爆炸,但即使如此,对于SpaceX的重型火箭计划来说,这也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猎鹰重型火箭首秀搭载了一辆第一代红色特斯拉Roadster汽车。如果一切顺利,Roadster将进入火星轨道。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姚翠铃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目前,一枚体态巍峨的火箭正矗立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架上,静待它的第一次飞行。曾经从39A发射架起飞的土星-5型火箭和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壮举。而如今即将从39A启程的这枚火箭,也将创造新的纪录:一旦发射成功,这种被称作&猎鹰重型&的火箭将会成为目前正在服役的火箭中运载能力的佼佼者。矗立在发射架上的猎鹰重型火箭这种脱胎于猎鹰9号技术的新火箭,将成为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移民火星梦想的先行者。其强大的运载能力足以将16.8吨重的航天器送入前往火星的轨道。由于本次发射主要目的是验证火箭性能,同时发射也存在较大风险,猎鹰重型火箭首飞时将不会搭载任何传统意义上的航天器,而是会将马斯克的Roadster跑车送入太空之中。对于本次发射,有媒体报道这辆跑车的最终目的地将是火星。但事实上,它真的能到达火星吗?去火星,该怎么走?在描述地球人与火星人展开世纪大决战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中,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设想,要向火星发射火箭,首先要等待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由于二者的公转而到达最小。之后,将火箭瞄准火星的方向并发射,就可以多快好省的到达火星。然而,这种源自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设想如果能基于现有技术实现的话,行星科学家和航天工程师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在太空中,要想真正到达火星,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复杂的多。飞船在设法挣脱地球的引力后,还要考虑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沿着一条合适的路径从地球附近转移到火星附近。1925年,德国工程师瓦尔特&霍曼给出了从距离中心天体距离不同的圆轨道间相互转移的最省时省力的途径:飞行器可以在较低的圆轨道上(下图中绿色轨道)进行加速(A点),进入一条椭圆轨道上(下图中黄色轨道)。这个椭圆轨道的两端分别与较低的圆轨道和较高的圆轨道(下图中红色轨道)相连。当飞行器到达椭圆轨道与较高圆轨道相切的位置时(B点),需要再次加速,以进入较高的圆轨道。这种被称作&霍曼转移轨道&的路径在航天飞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把绿色的轨道视作地球公转轨道,将红色轨道视为火星公转轨道,那么黄色的霍曼转移轨道就是从地球去往火星的太空路径。除了去往火星外,火箭发射在地球同步轨道工作的卫星时,也会采取类似的方法。火箭一般不会直接将卫星发射到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而是先将卫星送到一条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上,再由卫星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上打开发动机加速,进入静止轨道(这个加速也可以由火箭上面级完成)。这条椭圆轨道一般被成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轨道),同样属于霍曼转移轨道的具体实现,只是中心天体变成了地球。滞留在转移轨道上的红色跑车在太空中,一旦围绕某个中心天体飞行的轨道确定了,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也就同时确定了。开普勒和牛顿联手保证,你的飞船既不会早点,也不会延误。如果沿着霍曼转移轨道从地球飞到火星,总共需要度过大约8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我们已经通过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掌握了一些宇航员长期在太空中工作生活的经验,但处于地球磁层保护下的国际空间站,所受的辐射水平比去往火星的转移轨道上要低不少。因此,去往火星的慢慢长路中,如何保护宇航员免受来自太阳高能粒子和宇宙线的辐射,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确定路线后,如果随便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就进行发射,可能会使得这段旅程的结局变得十分尴尬:飞船成功到达了火星轨道,却没有发现火星的踪影。霍曼转移轨道的只能保证成功地到达火星的公转轨道,然而火星此时可能处于轨道上的任意一个位置,并不一定与飞船相遇。因此,必须选择在地球和火星的相对位置合适时发射飞船,才能保证成功到达火星。这样的发射时机,大约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错过之后,就必须等待下一次发射窗口。例如,原计划于2016年3月发射的美国&洞见&号火星探测器,因为发射前探测器上负责探测火星地震和内部结构的SEIS仪器出现问题,不得不将发射时间推迟到了2018年5月。飞船选择合适发射窗口,与火星&相遇&飞船发射时机选择不当,未能到达火星作者本人搭乘&洞见号&去往火星的登机牌那么,马斯克的特斯拉跑车究竟能否到达火星呢?猎鹰重型火箭第一级和助推器能够提供强大的起飞推力,第二级具有在轨道上多次开机和长时间工作的能力,能够执行较为复杂的变轨任务。因此,帮助跑车挣脱地球引力和进入霍曼转移轨道的工作,可以由火箭的多次点火变轨完成,不用跑车自己&操心&。然而,由于猎鹰重型火箭并没有选择今年5月到来的地球-火星发射窗口发射,在霍曼转移轨道的另一头,跑车也许并不能与火星相见。而即便火箭选择了合适的发射窗口,跑车到达火星后,也没有动力减速以使火星捕获它。因此,这辆跑车很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转移轨道上,在地球与火星轨道间来回穿行。等待发射升空的特斯拉跑车,图片两侧是猎鹰重型火箭的整流罩认真的读者可能会发现,飞行器到达火星后的减速似乎与我们上文所说的在B点的加速相矛盾。实际上,由于探测火星的飞船的最终目的是围绕火星运行或者登陆火星,而非在火星轨道上围绕着太阳公转。要使飞船被火星重力捕获的话,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减速而非加速。去往火星的其他选择要实现殖民火星的梦想,每隔26个月才能进行一批发射显然不是好消息。同时,从火星返回地球的飞船同样要受到发射窗口的限制。好在轨道力学家们的新想法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轨道力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名叫&弹道捕获&的去往火星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仍然要使用霍曼转移轨道,将飞行器从地球转移到火星轨道上去。然而和现有方式不同的是,飞船和火星无需在转移轨道的另一头相遇。飞船只需要进入火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再通过变轨操作等待火星与自己接近,最终被火星的引力捕获。采用现有方式去往火星时,飞船在火星附近的减速是个风险较大的操作,减速时机和发动机在减速时的工作时间,必须把控的非常精巧才能确保成功。采用弹道捕获法时,飞船在靠近火星后将&自动&被火星捕获,无需再进行减速。据估算,弹道捕获法能够将去往火星的燃料消耗降低25%左右,从而能降低发射成本,或将空余出来的重量用来搭载有效载荷。 这种方法唯一的缺陷在于飞行时间的延长。如果搭载宇航员的载人飞船采用这种办法去往火星,飞行时间将比采用现有方法延长几个月。目前,弹道捕获法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成效还有待在任务中得到验证。
24小时报不停
特朗普称向安倍表示希望日企在美多建工厂
瓜子二手车获得约8亿美元C轮融资,腾讯参投
黑莓彻底放弃BlackBerry系统,两年后关闭
花旗:微博公认成为社会化营销平台,目标价161美元
日本发明“机器人晶体”:可像动物一样做屈伸运动
百度公布财报,去年营收同比增长20%
亚马逊承诺今年在法国创造2000个工作职位
苹果将制作体育题材电视剧,主角是NBA球星杜兰特
巴菲特密友芒格:比特币是有害的毒药
亚马逊超越微软成美国第三大上市公司
比特币大涨近8%,莱特币飙升逾三成
日本商家为迎中国游客,纷纷引进移动支付
传苹果谈判购买中国存储芯片,最快2019年供货
博通高通首次面对面会谈,未达成任何协议
广州17家网络平台被约谈,2018已查非法网约车37宗
黑莓彻底放弃BlackBerry系统 两年后关闭
巴菲特第四季度大幅增持苹果股票 抛售IBM
三星注册商标,智能眼镜上市疑为期不远
思科第二财季巨亏88亿美元,受美国减税政策影响
3D Touch成鸡肋创新,新iPhone或抛弃
挖矿转场冰岛,比特币矿业耗电量将超居民用电量
HTC智能手机业务总裁张嘉临辞职,接任者不明
暗游科技获得种子轮融资,儒者创投投资
京东物流获中国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
顶象技术获得亿元及以上人民币B轮融资,嘉实资本领投
微赛体育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德同资本、君联资本投资
腾讯领投“吃鸡”韩国代理公司Kakao Games
新浪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
2017谷歌Pixel手机全年出货390万部
爱奇艺提交上市申请:百度仍为控股股东
诚迈科技起诉乐视系拖欠服务费马斯克的跑车已经驶向火星,外星人怎么还不出手?
马斯克的跑车已经驶向火星,外星人怎么还不出手?
人类文明有限的岁月里一抹难得的亮色。
从此后,太阳系里多了一颗“特斯拉星”。Gianluca Masi / Michael Schwarts
驶向火星。SpaceX
马斯克的跑车一上天,就连平时最小确幸的微信群也开始关注起人类的命运来。有人着迷于现实中的钢铁侠,有人忧国忧民,有人则为将来如何瓜分火星殖民地操心。
我也有些担心。我担心的是马斯克的跑车已经驶向火星,外星人怎么还不出手?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我其实是想看一看,假如外星人现身,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会陷入一片混乱提前灭亡,还是会进化得更高级一点。
但我其实又认为,这一幕可能永远也不会成真。
外星生命当然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细菌和章鱼。细菌和章鱼自不必说,即便自负如人类,也会面对一个恐怖的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一个物种可能永远会被囚禁在它的出生地,会因为克服不了巨大的空间障碍,而无法到达即便是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地球人是这样,外星生命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宇宙的各部分遵循着相同的物理规律。我们不能期待某处的技术文明在制造出虫洞的同时,又不耗尽整个恒星的能量;不能幻想一个文明既不会早夭,又一定能够在自然消亡之前为自己找到出路。
有人肯定认为只要给文明以岁月,这个文明就会进化得无所不能。但现实恐怕比较残酷。随便一颗小行星就能摧毁千万年的积累,超新星爆发则会在瞬间让整个行星上的生命化为乌有。
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宇宙。无论在哪里,生命都只能先救自己,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凭什么有一个地方的生命可以无所不能呢?
所以我不太相信外星人能够光临地球。一个能够跨越光年级的距离来到地球的物种,必然已经克服了空间这个最本质的障碍。而克服这个障碍,等于是找到了通往神性的道路。这样的外星人,和神有什么两样?
无论是神,还是无所不能的外星人,其实都是人类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外部的投射。人类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由此想来,刘慈欣的“给岁月以文明”,还是更现实一些。而马斯克等梦想家的壮举,无疑是人类文明有限的岁月里,一抹难得的亮色。
火星上的“恒河深谷”。翻拍自《火星》一书。NASA
你还可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隆马斯克火星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