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如果重新游戏的dlc是什么话,dlc的东西还会有吗

拒绝访问 | www.cc8.cc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cc8.cc)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c340b15e7d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Xbox one版《巫师3:狂猎》DLC“石之心”出现版本问题
当前位置:Xbox one版《巫师3:狂猎》DLC“石之心”出现版本问题
Xbox one版《巫师3:狂猎》DLC“石之心”出现版本问题
发表: 09:57:38来源:99游戏编辑:
  《巫师3:狂猎》付费DLC“石之心”在前几天发售了,登陆PC、PS4和XBOX ONE 平台。但是Xbox one的玩家们好不怎么开心,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XBOX ONE上有玩家反映收到的DLC出现了版本错误的问题。CDPR得知之后马上在官网和推特上发布了一份声明,确认了XBOX ONE版的《石之心》确实有一部分玩家收到了错误的版本。这次收到波及的玩家范围也不算很广,只有美国西海岸时间14日之前入手游戏的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CDPR在声明中介绍道,“请不要担心自己的版本号不对,因为游戏会自动进行调整,如果有问题的话它还会进行自动升级,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如果此事为你带来任何不便,我们在此致以歉意。”
游戏类型:角色扮演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标签:
下载次数:64887
游戏大小:31GB
共375人投票
热门游戏开服表
  共享经济现在这么火,甚至有的想出要搞一个共享电话亭,扫码之后就能打电话,但是仔细想想好像有什么不对,是用啥扫码的?好了,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好玩搞笑的内涵图供大家一乐,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往下看吧!
最近freestyle这个梗在网上非常火,相关的表情包也层出不穷,不知道吴亦凡看到这样的景象会做何感想。今天99单机为大家带来了一批最新的搞笑内涵图,让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乐吧!
铁拳7PC中文破解版是为玩家集成了铁拳7未加密补丁和汉化补丁的免费游戏资源,将这款铁拳7破解版下载后玩家便可以体验由虚幻4引擎打造的最新的铁拳系列游戏内容。游戏中全文中文语言,并解锁游戏所有内容。
猎天使魔女PC破解版是一款集成了猎天使魔女破解补丁和3dm汉化补丁的免费游戏下载资源,大家将这款猎天使魔女免安装中文破解版下载解压后便可直接进入游戏体验畅爽的战斗内容。
逃生2Outlast2简体中文版是官方汉化的版本,由于游戏一发布就热销,官方也立刻开启了汉化工作,这个版本中添加了简体中文字幕和译文,想要获得更原汁原味的游戏体验,那就赶紧下载吧!
《上古卷轴5:天际重制版》与原版最大的区别在于画面。包括水体效果、叶片效果、天气效果以及贴图画质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除此之外,主机板玩家还可以获得MOD支持。
异星探险家是以太空探索玩法为主要内容的一款沙盒游戏,是由System Era Softworks开发制作完成。游戏中玩家将驾驶飞船深入太空探索冒险。查看: 2759|回复: 7
カミーユ~さようなら
骑士, 积分 2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76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最近感觉8g卡不够用,想换个32的。因为我买游戏基本都是数字下载版的,想知道换卡以后重新下游戏和dlc会不会重新收费?
雨のち感情論
屠龙者, 积分 675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60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1 点积分6754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直接备份到电脑再拷到新卡不就行了。
骑士, 积分 19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4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95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马上要出64G了& && && && && &
骑士, 积分 17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79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放心能重新免费下载,跟帐号的
圣骑士, 积分 4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2 点积分401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当然可以,不过要注意下载的时候去下载列表里,如果直接进psn商店可能会重新收费。建议还是备份到电脑里最好。
另外,推荐64g,比32g应该也就贵个200多rmb,一次到位基本就不需要再换了
カミーユ~さようなら
骑士, 积分 2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76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感谢楼上们的回复,这我就放心了。
64G的话,刚出还是有点贵,记卡容量这东西没上限的,说不定过两年又出128G了。psv游戏最大4G,一般大作3.5g左右,普通游戏也就1G多,32G的卡完全够用,而且现在买性价比不错。
征服者, 积分 64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47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傲雪凝霜 发表于
感谢楼上们的回复,这我就放心了。
64G的话,刚出还是有点贵,记卡容量这东西没上限的,说不定过两年又出1 ...
你要是都买卡带那32G肯定够用,你要是买下载版而且还是PS+会员那32G保证不够用。
カミーユ~さようなら
骑士, 积分 27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76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turtlemark 发表于
你要是都买卡带那32G肯定够用,你要是买下载版而且还是PS+会员那32G保证不够用。
够了,我玩得游戏不多。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游戏行业终极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游戏?
我的图书馆
游戏行业终极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游戏?
  文/氪老师
  会做游戏的公司“应该”是什么样的公司?
  “我们制作游戏的模式存在设计问题。”
  不记得什么时候,我产生了这个想法。
  入行的前几年,见证了一些项目和公司的失败,当时的我把原因归结于“这个人是外行”“高层的决策失误”“策划水平不行”。后来看到更多的失败,令我咋舌的是这些惨败的案例竟然惊人的相似。很明显这已经不是个别人的能力问题了,就好比一个BOSS,一个玩家卡住还能说是他手残,多数玩家全卡住就是设计问题了。
  目前国产游戏行业的现状,除了少数人以外,几乎所有人都不是很满意。很多玩家觉得国产游戏普遍都是垃圾,只会氪金坑钱,满街的游戏没几个好玩的;很多制作人员每天都在加班,“996”“997”成为常态,透支着健康和游戏梦想;很多有想法的设计者无法说服老板和资方,只能闷头根据上级指示做山寨和换皮,有条件的人纷纷出国学习游戏设计,然而学成以后在国外就业困难,回国又发现很多路被现状和政策堵死了;很多投资游戏的人则纷纷表示做游戏的风险实在太大,投几十个公司也不一定能成一个,几乎完全等同于赌命。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我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游戏天生不适合“卖公司”的套现模式。
  其二是风险分配不均以及诚信机制的缺失。
  “卖公司”的套现模式
  前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量游戏公司,多数是风投和天使投的。这些投资机构是通过“卖公司”来实现套现盈利的。比如风投投了一个手游小团队,他们的产品上线以后最好马上获得超高的流水,按照盈利能力给公司做比较高的估值,要么直接上市,要么能吸引到后续的投资,或者干脆被收购,风投就可以退出盈利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可以通过股权套现实现财务自由。这个过程的时间越短越好。这就是风投通过投资游戏公司获利的本质。
  有人会说,这个模式不是挺好吗?硅谷的很多公司不也是这么运作的吗?是的,而且有很多开发者也这么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奋斗个两三年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谁跟钱过不去呢?
  那么,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游戏公司做估值上市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关部门对游戏公司上市及并购的监管越来越严。也就是说这种通过上市、收购或吸引下轮投资实现变现的方式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其次游戏并不适合投资方快速提高估值变现的需求。很多类型的游戏都是慢热型,需要一段时间积累用户,而且后续的收益有明显的长尾效应。假如以短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往往会对游戏性以及可能的收益造成损失。
  游戏的设计,技术和美术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时间培养。很多优秀的游戏公司都是开发了几个项目之后才开始找到感觉,才能做出成功的产品。要求一个游戏开发团队第一个产品必须大卖,否则就得死,这样的做法成功率太低了。
  哪怕第一款产品运气好成功了,多数游戏公司普遍不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目前能破解“第二款诅咒”(指做出一个爆款之后就再也做不出第二个)的创业公司少之又少。那么根据第一个产品的盈利规模(甚至有的还有水分)进行的估值就有虚高的嫌疑。
  最后,我认为,哪怕作为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游戏公司”本身也不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对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多数游戏公司,尤其是手游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是那几个核心的开发人员。要想制作成功的游戏产品,靠人海战术是没有用的。往往最成功的游戏产品一开始都是由小团队开发出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Supercell,他们的团队都很小。很多游戏公司做成了一个产品后疯狂扩张,结果发现还是最初的那个产品最赚钱,就是这个道理。
  投资者可以把整个公司都买下来,但是资方无法控制那些核心开发人员。人家把股权变现离职,你拦得住吗?他们重新拉投资另立山头,你有什么办法?资方花重金只获得了一个空壳,又有什么意义呢?谁也不是傻瓜,估值虚高的游戏公司不会一直有人买单。
  有人可能会说,人走了没关系,只要IP留下就可以了。一个游戏哪怕再成功,它的IP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有价值,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EA的《荣誉勋章》系列,核心人员出走以后,后续产品的口碑迅速下降,反倒是那几个核心开发人员另起炉灶再造一个新IP《现代战争》一样大卖。小岛秀夫走了,下一代《合金装备》是否还能卖得那么好呢?
小岛秀夫出走后的《合金装备》新作,甫一公开就恶评如潮
  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游戏和动画、电影很像,都是创意产业,动画和电影为何没有大规模采用这种“投公司做市值然后卖公司”的模式呢?你听说过有人觉得京阿尼动画做的不错,想着要收购他们然后做市值上市卖掉赚钱吗?你听说过有人觉得某个电影不错然后把剧组人员都招进一个公司,不停地拍电影续集做大公司估值然后套现吗?
  这种“卖公司”的模式对制作人员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从开发者的角度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根据上述模式投资模式进行开发的游戏,收入的大头是资方,其次是公司的股东,员工其实根本分不到什么。很多人996了一两年,游戏做出来月流水过千万,他们以为终于熬出了头,结果却发现薪水并没有增加多少,加班情况也没有改善。面对这种情况,所有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都想着做出一点成绩就赶紧跳槽或者自己单干。因为所有通过游戏发家致富的例子都是通过“做公司市值”的方式取得成功的,因此假如自己没有股份,就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收入。
  游戏的制作者们发现,仅仅是“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根本挣不到什么钱。因此所有人都想着拉投资、创业,哪怕目前仍然处于打工的状态,很多人也仅仅是把目前的工作当做跳板。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就变得非常浮躁,很多人整天想的不是怎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是时刻准备逃走。
  然而拉投资不是那么简单,开公司也绝非那么容易。有的人可以设计出好玩的游戏,有人可以写出优雅的代码,有人擅长画出美丽的画面,如果一个行业要求技术人员都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去创业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我认为是一种超级不正常的现象。
  风险分配不均以及诚信机制的缺失
  在制作游戏的过程中,投资方几乎承担了全部的风险,而制作人员除了时间和精力外,风险几乎为0。项目挂了,策划程序美术拍拍屁股再找工作就好了,这年头项目成功率这么低,一两个失败项目的经历并不会对职业生涯产生很大的影响,大不了在简历里不提这段就好了,但是投资方的真金白金可就回不来了。
  在一种关系中,风险过大的一方一定会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弥补。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地方,相关部门要求餐馆的顾客可以无条件免单,那么餐馆老板就很有可能要使用劣质的食材,雇佣廉价的非法劳工,把菜单的价格抬高,通过这些手段才能抹平免单带来的损失。
  同理,由于制作人员承担的风险很小,资方就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弥补。担心开发者不好好工作?那就加班吧,“996”甚至“997”。项目成功率太低?那就快速赌一把,不成赶紧撤。策划有自己的想法?按你说的做万一不成你拍拍屁股走人了,肯定不能听你的啊!没有持续盈利能力?赶紧把公司卖掉就好了。员工拿着高工资旱涝保收?真的做成了,没有股份的就不分钱!
  那么其他类似的创意产业是否也存在这些问题呢?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日本动画的例子
  我想到了日本动画的制作委员会制度。
  首先简短的科普一下日本动画的制作委员会制度,这套制作动画的方法是从《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开始的,大体思路就是由几家不同的金主提供资金支持,制作公司负责制作动画,组成一个动画制作委员会。动画版权共享,挣了钱大家利益均分。
  这个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均摊风险”。在EVA之前,由于制作的成本太高,很多动画制作公司都游走在死亡边缘,有一部作品没做好,就有破产的风险。通过制作委员会制度提供的资金支持,动画制作公司可以把精力专注在产品层面。
  另一方面,多个投资方一起参与项目,对于资方来说也分散了投资风险。单个作品投资的减少意味着可以参与更多的项目。
开创了动画制作委员会制度的《新世纪福音战士》
  那么诚信方面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资方把钱给了出去,怎么保证制作公司会尽心尽力的做好动画?动画质量这种东西又不能量化的评估,怎么确保他们不会乱搞一通然后跑路呢?制作公司担心金主会不会中途变卦尾款不给了?会不会以资方的优势压低成本或者承诺好的分红不给我?
  日本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独特:业内熟人关系和行业自律。记得很多文章都讲过,日本动画业界是一个高度封闭的系统,制作人员最看重的是自己的信誉,至于合同什么的根本就不当一回事。金主们相信的是那些能挑大梁的制作人,而制作人赌上了自己的业内声誉,他也更倾向于找那些知根知底的合作伙伴一起工作。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干活名声臭了,会被整个业界排挤根本找不到活干。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信任链。
  制作委员会制度就是这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风险”和“诚信”两个问题。
  好莱坞的情况
  正如大家所知,好莱坞电影采用的都是剧组制,资方搞定钱的问题后,由制作人牵头,寻找合适的导演、编剧、剧组人员和演员。这个临时组建的团队根据预算制定拍摄计划,拍摄完成后制作人员领取报酬,剧组解散,大家各奔东西承接下一个项目。也有些人合作的比较顺利,组成固定的合作伙伴。
  体系成熟的好莱坞电影产业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熟人关系和行业自律外,欧美还有IMDb这个辅助工具。在很多人眼中IMDb就是一个电影的评分网站。但其实IMDb还有一种收费服务,他们会收集每个电影的所有演职员信息,不光是重要岗位(导演、编剧、演员),还包括了所有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种(比如剧务、道具、灯光、舞美、特效师等等等等)。形成一个非常专业的影视人才数据库。当一个新剧组成立,某一个岗位缺人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IMDb的专业版付费服务,在这个数据库中联系合适的人,同时IMDb还会对制作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以确保人员信息真实可靠,一个人参与过哪些片子,那些片子的盈利情况如何,都可以很快的查出来。IMDb这个第三方网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诚信辅助机制,降低了整个电影业界的运行成本,这套机制相比日本那边完全靠人脉关系的方式就更科学一些。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日本动画还是好莱坞电影,核心思路都是通过“做产品”获得收入,而不是通过“卖公司”的方式。
  会做游戏的公司“应该”是什么样的?
  那么游戏行业是否也可以采用类似的运作方式呢?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做一种“假想实验”。如果我们采用“动画制作委员会”或者“剧组”的方式来制作游戏,是否可行呢?如果要做,会是一种怎样的规则呢?
  我们现在设计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A公司。这个A公司是这样一种运作模式:
  A公司第一种主要业务是,定期召开“游戏制作展会”。
  A公司认识很多开发组,这些开发组有技术、有创意、有设计方案和研发计划,但是没有钱。A公司也认识很多投资方,这些投资方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对投资游戏感兴趣,因为游戏做好了可以赚钱。
  那么A公司会定期把他们召集起来,为双方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和一套合理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这个“游戏制作展会”。
  在展会中,每个开发组的领头人有20分钟的演讲机会,向投资方展示他们想要开发的游戏,包括游戏的设计理念、盈利模式、开发计划、宣传预算等等。领头人要回答投资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大体的预算计划,预算计划中包含项目周期和预算上下限。
  预算下限的意思是,如果筹集到的金额不足下限,视为项目启动失败,开发者或许应该修改自己的项目方案;预算上限的意思是,出于对投资者的保护,一个项目不应该获得太多的研发资金,以免浪费或出现腐败现象,因此超过预算上限的资金会按比例返还给投资者。
  投资方听完了所有开发组的展示后,可以在会议结束后自行决定投资哪些项目,投多少金额。在开发者进行展示时只能提问题(开发者可以选择不回答),而且在展示设计案时投资者不能公开表示是否愿意投资,这一点与拍卖会不同,是为了防止“托儿”的出现。
  如果一个项目的投资数额超过了预算的下限,则融资成功,这个项目的“研发委员会”开始组建。A公司收到投资者的钱以后,不会马上全额交给开发组,而是按照之前商定好的研发计划,研发组每完成一个里程碑,就支付一部分研发费用,原则上保证研发的需要,也不会给某些无良开发人员拿到钱就跑路的机会。同时这里也对A公司提出了要求,他们并不能拿着项目资金到处乱花。
  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收益分为三部分,很小一部分(比如5%)要分成给A公司。一部分(比如45%)分给开发组,一部分(比如50%)分给投资方,投资方按照当初自己投资在总预算中的占比获得收入。
  单机游戏与电影、动画有点类似,在项目完成后只要不出大的Bug,做完基本上可以不管了。如果收益比较好可以再次开始DLC或者下一作。由于原作的IP所属会有一点法律问题(比如谁有权利做续作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参考它们的经验。
  网游的情况就比较复杂,游戏做完了还有后续的维护和更新的问题。这个不妨考虑在一开始立项定计划时,就把上线后半年内的维护更新成本做进预算里,上线半年后如果收益还OK,后续的投入当做新项目启动继续融资。
  这种运营模式确实还存在很多需要细化的部分和设计,本文就不再继续开脑洞了。
  A公司的第二项业务,是建立像IMDb那样的行业数据库。
  对于投资者来说,A公司需要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开发者数据。
  台上做展示的制作人参与过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盈利情况如何?开发组的主要成员都有谁?他们有着怎样的项目经验?他们提供的工作经验是否真实?是否有过什么不良记录?这些信息都是投资者是否要投资一个游戏项目的参考。
  所以一个像IMDb那样的开发者数据库就是必要的。
  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样的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组建合适的团队,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形的行业自律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一小部分水平低下,项目做一个挂一个,光靠嘴忽悠,拿了投资者的钱就跑路的人。
  最后我们不妨分析一下A公司存在的可能性。
  A公司提供的是平台和信息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小公司,没有什么重资产,运营成本也不高,并不需要很大的投入;
  A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成功项目的分成和类IMDb数据库的付费服务,这两项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大量盈利的业务,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积累;
  A公司有点像淘宝平台,现金流会比较健康,最重要的是自身的诚信,游戏开发动辄就是上百万的资金交付,诚信方面不能出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模式和众筹有什么区别。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条:
  1. 在筹款数额上比众筹要高很多;
  2. 对于投资者有门槛,投一两百块是没有意义的,可能基础投资单位要求在10万以上;
  3. 对于开发的监管要比众筹严格,筹到钱乱搞的后果也比较严重。
  最适合干这个活的或许是……阿里巴巴?
  游戏行业不是“零和博弈”,只靠《阴阳师》《剑与家园》无法养活这么多从业人员,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进腾讯、网易。希望有一天,投资者都能赚到钱,开发者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玩家不会再抱怨国产游戏都是垃圾。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好游戏,做游戏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
相关阅读: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质量效应3DLC“欧米茄”估计很多人都玩了,重磅消息是另外一个DLC正在制作中。经过多方打探,我们获悉新DLC的内容可能是最棒的。事实上,这正是质量效应3粉丝们所一直追寻的。
《》DLC“欧米茄”估计很多人都玩了,重磅消息是另外一个DLC正在制作中。经过多方打探,我们获悉新DLC的内容可能是最棒的。事实上,这正是《3》粉丝们所一直追寻的。
这里是DLC的一些消息:有八位作家来写剧本,配乐由Sam Hulic担当,他曾为《质量效应》三部曲工作过,他说配乐会让玩家感动的流泪,一些Normandy小组成员会写出新的台词。目前还没有新DLC的任何确切消息。
根据现在所知的细节,我们可以知道《质量效应3》的内容将十分充实。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你可以选择你的队友去。从催人泪下的音乐效果中,我们可以知道有些场景会非常感人。有些人也本作内容将注重于游戏或者关于Citadel。但是,BioWare本可以在上一个DLC就可以制作结局,所以新DLC中,他们可能不会再碰有争议的结尾了。玩家显然不能对本作的结局抱有太大希望。
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新DLC会向之前发售的DLC学习。DLC“From Ashes”描述了一个任务,会引导玩家找到新的队友,Javik。内容并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实质性东西,但是“From Ashes”却提供了普罗米修斯的背景故事,有一点让人恼火的是这部DLC发售竟然不带原版游戏。后来的免费《扩展结局》DLC是BioWare对愤怒玩家做出的回应。它充实了原作并提供了其它的结局,可也没增加游戏性。事实上“扩展结局”DLC并没有真正的完结游戏。DLC“利维坦”提供了许多有意思的任务和一些新对话,但还是感觉在某些方面比较乏味。在实验室到处找东西作为解密的基本过程一点都没意思。“利维坦”同时也解答了一些关于Reapers的重要问题。然而,一个大问题却遗留下来了。即便是Reaper被击败了,有利维坦潜伏的宇宙还会是自由的吗?一些人觉得这个问题很恼人,另一些人觉得这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DLC“欧米茄”充满了动作元素,但是故事性不强,还有些小毛病。另外“欧米茄”售价太高,买它并不是很合适。总之,现在的这些《质量效应3》DLC全都没有做好榜样。
DLC是对游戏的故事情节,角色和游戏性的补充,如果对游戏世界进行进一步的扩展,《质量效应3》这款游戏将更受欢迎。如果内容和价格的性价比高一点就更好了。你要是以为DLC会把所有的错误和不足都弥补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是Shepard指挥官的最后故事,那么这款DLC将会十分受欢迎的。
更多精彩尽在 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此游戏的 dl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