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装甲有15毫米厚有机玻璃价格的吗

现代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有多硬,钢铁和它比简直就是豆腐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战时衡量坦克的防护最直接的一个指标就是装甲的厚度,这里所说的装甲厚度主要指钢装甲。如果说二战时期是“钢装甲时代”的话,那么现代主战坦克就是复合装甲时代。谈到现代坦克的防护能力,我们总是会提到一个词——复合装甲,那么这种神奇的装甲究竟有何奥秘呢?      ▲二战时期衡量坦克防护性就看装甲厚度  1976年英国南方一个名叫乔巴姆的小镇登上了《泰晤士》报的头条,从此之后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名扬天下,因为从这里诞生了一种足以引发坦克防护技术的革命――乔巴姆装甲,那么这种乔巴姆装甲究竟是何芳神圣呢?    ▲采用多层构造的乔巴姆装甲    ▲第一种采用乔巴姆装甲的坦克——挑战者1  原来自从1936年破甲弹问世后,坦克装甲就遇到了克星。一枚破甲弹对轧制均质钢装甲(RHA)的破甲威力约为其弹头直径的6到7倍,也就是说一发120mm的破甲弹对均质钢装甲的破甲厚度约为720至840mm,要防护这样的破甲弹,设计师把坦克四周的装甲都搞成1米厚,这样的坦克完全失去了机动性,还不如造一个固定炮台。    ▲破甲弹原理  破甲弹在上世纪60年代大行其道,是当时各国主流的反坦克弹种,在这一时期的弹甲之争中,装甲无疑落后于坦克,所以才出现了像德国豹1,法国AMX-30这种近乎完全放弃装甲,一味追求火力和机动的坦克。      ▲豹1和AMX-30完全牺牲防护换取机动和火力,近乎于在战场上裸奔  乔巴姆装甲的出现使得弹甲之争的天平第一次向装甲一方倾斜。与均质钢装甲采用一种材质作为装甲材料不同,乔巴姆装甲其实是一种多种不同材质的装甲叠加的复合装甲,外层和内层是又硬有韧的优质合金钢装甲,中间是一层厚厚的块状陶瓷装甲,这里的陶瓷可不是我们生活在那种又硬又脆的瓷器,而是一种新型材料,这家伙不仅硬而且不易碎,就算拿锋利的刀在上面划个道道都很难,就像我们平时用的瓷器,也是很难在上面划出痕迹的。    ▲陶瓷装甲    ▲与陶瓷装甲相比,钢铁就是豆腐  那么为什么加入陶瓷材料的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成倍提高呢?复合装甲的奥秘既在于陶瓷装甲的特殊抗弹性,也在于陶瓷装甲和钢装甲的巧妙组合。用作装甲夹层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不仅硬度高、耐高温、抗热冲击性好,在高温高速冲击下的强度比钢铁要高出10倍多,是抵御破甲弹高速金属射流的绝佳材料。    ▲陶瓷装甲抵御破甲弹原理  既然陶瓷装甲怎么强悍,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来做坦克装甲,还要在外面加上钢装甲呢?这里就要说说陶瓷装甲的一大弱点,虽然陶瓷装甲的硬度很高,但其脆性大,虽然不会像我们生活中的瓷器一样一摔就碎,但在炮弹的高速冲击下,容易产生裂纹。这里了裂纹可不是肉眼能看到的,而是及其微小裂纹,只能用特殊仪器才能看到。在防御破甲弹的金属射流时还好,因为陶瓷装甲裂纹产生的速度只有每秒几百米,而金属射流的速度高达每秒7000米以上,这样在金属射流动能消耗殆尽前,陶瓷装甲也不会产生多大的裂纹。    ▲复合装甲防护穿甲弹原理    ▲采用贫铀复合装甲的M1坦克几乎刀枪不入  但被穿甲弹一类的动能弹命中后,由于弹丸的速度要比裂纹开裂的速度慢的多,也就是说在在弹丸动能被完全消耗掉前,裂纹开裂的时间会延长,经过这样反复冲击,陶瓷装甲迟早会完全崩裂。所以这时候,外面的钢装甲就发挥了作用。在内外钢板的夹持下,再加上粘合剂的固化作用,使得陶瓷装甲开裂出产生的粉末没有逃出的通道,继续和破甲弹和金属射流对着干,所以陶瓷装甲只有在钢装甲是夹持下才能发挥作用。但任何材料都有极限性能,这样一层简单的复合装甲不可能长时间使用,所以就干脆多加几层,三四层,五六层,破甲弹穿甲弹什么都慢慢穿吧,穿了一层还有有一层,直到把你的动能消耗殆尽。        ▲现代主战坦克都会披挂多层的附加装甲  自问世至今,复合装甲已经走过40多年的时间了,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主战坦克的主流装甲。尽管反应装甲,主动装甲,电磁装甲都有了快速发展,但复合装甲作为坦克防护技术的中流砥柱,仍然具备主导地位,至今无一能撼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最大宿敌曝光
来源:参考消息网
原标题:图解中国99A坦克: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原文配图:99A坦克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受阅突击方队领头车便是ZTZ-99A式主战坦克。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年鉴》提供的数据,该车全车长7.7米,全宽3.5米,全高2.25米,战斗全重约55吨,成员3人,主武器为一门125mm滑膛炮,动力系统为1500马力新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时速为8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时速为60公里/小时。据推测其最大作战行程为500公里。不同于常规坦克,99式坦克独门配备了可干扰敌军激光观瞄系统和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的大功率激光压制系统。
  99系列坦克首次公开亮相是在1999年的“世纪大阅兵”上。从1999年到2015年的这15年间,99系列先后有多种改进型出现,而外界也对每种改进型的称呼大相径庭。本文将采用“期”作为99式主战坦克改进型号的分划单位,简要为您梳理一下99式坦克出现至今的四种主要型号。
  99基础型和世纪大阅兵型在外观上别无两样,如图所示,99基础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炮塔顶部的弧形顶盖,这部分实际为冲压制造,而非多数文献中一概而论的焊接式炮塔。就该型号而言,其炮塔上真正采用焊接工艺的实际上是两块模块化主装甲,全炮塔除顶盖外其余部分皆铸造而成。炮塔后方的早期观瞄压制系统及配套的激光探头便是99基础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该套系统可干扰敌军的激光观瞄系统和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大幅增强了99式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相较于99基础型,很快出现的99一期改进型并未有脱胎换骨的改进,只是在炮塔侧面储物栏和炮塔正面主装甲带,车体首上增添了复合装甲块,以增加其防护性能。而车体主体结构则承袭99基础型,故炮塔上的冲压弧形顶盖特征保留。
  99一期改进型正面实车图,可以看到为了安装附加装甲,首上的V型防浪板取消,而主装甲带和炮塔储物栏加挂了附加装甲后,使得整车显得厚实不少。另外炮长后的观瞄压制系统和车长前的独立式全周潜望镜也袭承了99基础型的设计。
  99一期改进型只能视为对99基础型的初步改进,在进一步改进中主要体现便是炮塔的变化。弧形冲压顶盖被焊接平板顶盖取带标志着炮塔制造中焊接结构的比重加大,使得炮塔进一步结构优化,防御性能提高。除此之外,炮塔储物篮所挂载的附加装甲形状也从矩形变成了更符合炮塔侧面投影的梯形,增大防护面积。正面主装甲块也进一步优化外形,使得99二期改进型显得更为干练。防御力和战场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
  09年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出现的数码迷彩99二期改进型,其采用和99基本型类似的长底盘,特征为负重轮排列方式为2,1,1,2式。主要改进集中在炮塔上。这一型号也一度被错认为99A型,直到号的来临。
  99三期改进型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作为装甲方阵的核心公开亮相,官方也正式确立了其99A型的称呼,从炮塔上主动防御系统的变化到车体长度的明显缩短,后部发动机舱的增厚和更为紧凑的负重轮排列方式,重新设计的主装甲带和新式挂胶履带,小型化后的新式主动防御系统。99A型和先前的99改进型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更不用提内在火控和电子系统的提升。
  俯拍角度的99A型,可以明显看出和之前的三款99型号只存在继承性而没有太多的相同点,且在后部增设的发动机散热口毫无疑问的确定了99A换装了1500马力的新式发动机,比起99基本型在火力机动防御三项核心指标上皆有质的飞跃。
  有人说过,每一种武器都有其“宿敌”存在。而99A的“宿敌”无疑是大洋彼岸的M1A2坦克,有着后发优势的99A也许能在技术上追平M1A2,但是其作战效能如何?仍还需要像M1A2一样经过实战检验才能见真章。采用了贫铀复合装甲,战斗全重高达62吨的M1A2对约55吨的99A几乎有着天然的防御优势,而臧克茂院士(现任中国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也说过99A的125毫米滑膛炮采用国产特种合金弹能在2000米上击穿1000mm以上的装甲,至于这两者究竟谁更胜一筹?那只有等狭路相逢之时的兵戈相击声了。
(责任编辑:沙洋波 UM016)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总设计师:VT4坦克或装140炮 可击穿1米厚装甲
document.write("")
发帖人:斜阳梦思
在上月结束的珠海航展上,中国VT4型主战坦克公开亮相。然而一些外媒仍然对国产坦克的技术参数说三道四,三句话不离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装备的中国69式坦克的惨状,似乎买了中国坦克的用户都是被骗上了钩的冤大头。这种恶毒攻击商业竞争对手的说法当然不是事实,中国兵工集团主办的《现代兵器》杂志采访了该坦克的总设计师冯益柏,总设计师介绍了VT4坦克的一些具体情况。总师透露,国产125毫米坦克炮发射的新型穿甲弹已经能够击穿1000毫米的钢装甲,同时暗示我国已经开展电化学炮、电磁炮等新概念火炮的研制工作,因此不会在将来的新型坦克上采用140毫米口径的传统坦克炮。而VT4坦克的机动、防护和信息化方面的性能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下节选2014年《现代兵器》增刊航展专辑《VT4&&我们自主研发的最好外贸坦克》一文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VT4主战坦克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推出的最新型外贸坦克,广大读者最初是在网络上传的&装甲日&视频中了解有这一款坦克。如今,广大观众可以在珠海航展现场真切地感受一下这款坦克的威武,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它,本刊记者专访了VT4坦克的总设计师冯益柏,听冯总为我们细说该坦克的来龙去脉。
记者:我们知道VT4是一款针对外贸市场的新型坦克,您能否首先为我们梳理一下中国外贸坦克的研制历程?
冯总:在外贸坦克的发展历程中,85-II坦克应该说为兵器集团外贸坦克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们研制出了&风暴&坦克,它的编号为85式,可惜由于变速箱的问题,该项目最终失败了。后来我们又研制出了85-II式外贸坦克,并获得了国外的订单&&后来引起军方的注意,考虑到当时我们还没有完成三代坦克的研制,部队装备急需升级,军方于是决定将这种坦克引回国内。该坦克按部队的要求补充了寒区试验并进行了相关改进后,最终装备部队,这就是现在中国陆军的96式坦克。
90-II坦克又称MBT-2000坦克,它是上世纪80年代由某国提出要求,中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外贸坦克&&虽然我们完成了坦克的研制,但限于当时国内的条件,90-II坦克的动力舱最终不得不采用乌克兰的动力舱。
记者: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VT4外贸坦克的的?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冯总:VT4坦克的研制始于2009年,由内蒙一机和其他几个单位联合研制,当时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中国没有动力舱的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90-II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先后拿出了几轮样车,其中一款样车采用ZF的变速箱和396D发动机,后者为从德国引进的发动机&&外方总理甚至评价这款坦克&驾驶起来就像奔驰一样&。但后来这款发动机因受到中国发生政治动乱事件的影响,不能再从西方进口,这个方案不得不被搁置。
限于当时国内的条件,90-II坦克不得不使用乌克兰的发动机,这在客观上为新坦克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开启了方便之门。但中国在自己研制的坦克上没有办法安装自己的动力舱,这一直是我们科研人员心中的一个结。
我们下决心一定要搞出中国自己的动力舱!
之后在2011年,我们在90-III坦克项目中开始研制自己的动力舱。在实验中,传动系统不过关,故障率非常高,导致坦克的行驶试验无法完成。90-III坦克项目最终失败了。
记者:VT4的悬挂系统是否采用了油气悬挂系统?
冯总:VT4采用的是扭杆悬挂系统,并未采用油气悬挂系统。
油气悬挂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但目前一般只用在吨位较小的车辆上。这种装置对加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加工和维修成本较高,一些大型车辆上,尤其是在像坦克这么大吨位的车辆上很少采用。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坦克采用了油气悬挂技术,这主要是考虑坦克要在山地作战,但这种情况在坦克作战中很少出现。
油气悬挂可以调节平台俯仰和倾斜角,这对于坦克来说意义不大。坦克在倾斜状态时可通过倾斜角传感器输出坦克姿态信息,坦克火控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动生成修正后的火控信息,坦克依然可以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对于坦克来说,在倾斜状态下打击固定目标或动态目标是主要的训练科目。目前国内的油气悬挂技术还不太可靠,我们不建议在坦克上使用这些部件。
记者:VT4都采用了那些防护措施?其防护水平如何?
冯总:&&VT4的防护采用复合装甲加爆炸反应装甲。我们在坦克前半部和两侧安装了复合装甲加爆炸反应装甲,在后部也安装有爆炸反应装甲。VT4外贸坦克的复合装甲的防护水平超过500毫米均质钢装甲,加装反应装甲后超过700毫米。该防护水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但我们并未放弃,借助当时三代坦克大改项目,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刻苦攻关和严格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顺势推出安装了中国自己新传动系统的坦克,这就是现在的VT4外贸坦克。
也就是说,VT4立项的初衷是要为90-II坦克换一个国产的动力舱(当时项目名又称为MBT2000升级改造),我们最终完成了目标,可以说,VT4坦克是一款完全国产化的新一代外贸坦克。
&&冯总介绍坦克动力系统的先进性能时表示,VT4采用了综合液力机械传动变速箱,转向非常灵活。可以使50多吨的坦克可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实现快速制动。新的传动系统实现了自动变速,驾驶员使用方向盘操纵坦克,驾驶坦克就像开汽车一样容易。
在VT4的初样车上,该变速箱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经过我们攻关后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之后的6000千米试验中,可靠性超出了预期。目前VT4正样车也安装了这种变速箱。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后,正在检修过程中,我们打算将其运到国外进行更严格的试验。此次珠海航展我们展示的是VT4的初样车。
&&VT4坦克具备原地转向能力,这是国际上高档坦克的标志性能力。其动力舱采用发动机横置设计,发动机功率为1200匹马力。行动部分采用新式锻造履带。其火控系统获得了升级。新坦克采用了新型遥控武器站,并优化了外形设计。
记者:请问VT4的火炮与之前MBT2000所采用的火炮相比,有何区别?
冯总:VT4依然采用125毫米坦克炮,可发射穿甲弹、破甲弹、杀伤爆破榴弹。其中,穿甲弹的威力可达到700毫米,如果采用新型穿甲弹,穿甲威力将可达到1000毫米,足以击穿世界上任何装甲目标。
记者:我们是否会根据用户需求为坦克换装120毫米坦克炮?
冯总:从技术角度来说,VT4可以换装120毫米坦克炮,这不存在什么困难&&我个人认为,用户完全没有必要更换火炮,因为我们的125毫米火炮威力强大,完全可以超过120毫米火炮。
记者:我们是否考虑研制更大口径的火炮?
冯总:我们曾经发展过140毫米火炮,但随着电磁炮和电化学炮等新型火炮的出现,目前已被搁置。我个人认为,目前125毫米火炮的威力足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记者:您曾提出过炮射导弹已经没有必要再装备了,现在是否还持有这样的观点?
冯总:&&个人认为炮射导弹的地位正在下降,坦克完全可以依靠其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高初速的制式弹药。就可以摧毁战场上多数目标。
但根据用户的要求,VT4依然保留了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
记者:请问VT4是否具备夜战能力?
冯总:VT4坦克装有第三代红外夜视仪,使用(方法)与白光系统相同。VT4采用兵器(集团)自己的红外热成像系统,探测距离达到2000米。
记者:VT4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方面都采用了哪些技术?
冯总:VT4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很高,采用了先进坦克普遍采用的数字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数据总线技术等,组成了一个完全信息化的车辆电子系统,实现了信息采集、处理、交互、分发的自动化。VT4可实现与友邻车辆之间以及与指挥车辆之间的信息传输。
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增减VT4的信息化配置。
记者:根据国外坦克的发展情况,混合动力底盘似乎是发展方向,我们是否具备研制这种底盘的能力?
冯总:我们具备设计这种底盘的能力,相关的试验也正在进行,其性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中国未来的外贸坦克
记者:请谈谈外贸坦克今后的发展设想和思路。
冯总:近年来,坦克的发展应该说比较曲折。坦克曾被称为陆战之王,但随着空中力量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坦克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坦克无用论一度流行,尤其到科索沃战争之后,坦克甚至被视为过时的武器。
我个人认为,科索沃战争还不能称为是一次对等的战争,美军与南联盟的实力对比如同大象和蚂蚁。这场战争后美军也并没有停止坦克的发展,并在M1A1坦克的基础上推出了M1A2。现代坦克仍是陆军最强大的武器,它在战场上依然有用。尤其是在冲突不断的中东地区,坦克的地位依然突出,只要有陆军在,坦克仍然是地面最强大的武器。我认为,坦克尤其是外贸坦克发展前景依然看好。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MBT-2000坦克,如今再推出性能更好的VT4坦克,就是要继续开拓我们的市场。
另外,我国的坦克发展直到现在才刚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坦克的能力,坦克工业涉及许多相关行业,入新材料、光机电等行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意义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不应该停止新坦克的研制。如果我们具备了强大的工业能力,生产出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再借助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部队的作战能力。
从作战的角度来看,很多国家陆军并未废止,仍然在打常规战争。在常规战争中,坦克是必不可少的。在新的坦克概念出现之前,坦克依然是现在的车体加炮塔的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新技术,提升坦克作战能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可以研制新型动力传动系统,如采用混合动力或采用其他燃料驱动的系统,改进坦克的加速性能,提高坦克的机动能力。
我们可以为坦克研制新概念武器,如激光武器,将激光武器用在主动防护上,可以有效拦截来袭弹药。
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发展提供的条件,研制新型智能化坦克。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58|回复: 48
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
楼主啊,上一轮还没平息,这轮又开战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RE: 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
陆版也应该多讨论,否则人气哪里来?
楼主说的有道理
那咱们就讨论一下最机密的防护吧
M1A2的吨位比99A大的那七吨(资料知道准不准,好像没有公开过99A的重量吧),我关心这七吨都在哪里体现的?
多少重量贡献给了防护?在同等装甲重量下,是美国的装甲好还是99A的装甲好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RE: 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
负责任的告诉你,99A的炮在实战中在2000米外打出“一米阳光”的可能性为零文章里的数据就是忽悠技术 ...
我是小白哈(不是伊涅斯塔),但我认为在一定的实验环境下是可以做到的,这种数据只有实测有说服力,论坛里哪些大神有各个型号实测数据。
注明,不是以讹传讹,而是有真实报告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RE: 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
即使打穿,打穿后还有多少破坏力也是个问题。
主战坦克之间,远远不是命中即击穿,击穿即击毁那么简单 ...
所以纸面上看上去坦克已经不堪一击了,但实际上坦克作为陆地的众矢之的还是很难失去战斗力的。
可惜这年代许多人不想想信息化作战时候坦克的作战方法,而是天天喊四十年前盛行的坦克无用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RE: 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
一辆坦克有40%的重量由装甲构成,这些重量有50%在前面
整车尺寸大小对于重量关系影响很大啊,小点的坦克重量小些,用于装甲防护的重量也小,但不代表小点的坦克防护就不好。
当我们不知道装甲性能的前提,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和3D图纸基本判断出大概的防护能力。
可惜我没这方面的资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RE: 99A坦克可轻松击穿1米厚装甲 宿敌系M1A2
美吨标的是67吨 公吨重量是60左右 M1比起那头浪费重量的豹2来说 并不重
比尺寸和重量的关系。可以看出豹2防护真强大,但前提是豹2有美国的技术
如果豹2那么重防护水平还不如爱神,那说明德国的装甲技术还不是顶级行列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3毫米有多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