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泉老师指点这是元丰金币吗?

【实泉看币】吉祥文化金银币对比浅析
我的图书馆
【实泉看币】吉祥文化金银币对比浅析
&昨天下午,人民银行发布了2016年吉祥文化金银币的发行公告,公布了纪念币的样图。公告一发出,立刻在金银币圈内炸开了锅,有说好看的,有吐槽嫌太丑的。那吉祥文化金银币2016版跟2015版相比,到底区别在哪,变好了还是变差了?2016版的发行对于2015版有何影响?请听我实泉慢慢给各位分析一下。中国吉祥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吉祥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渗透进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我们不仅肩负着认识、保存、传承吉祥文化的责任,更有着将其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于是乎金币总公司专门委托专业调查机构,经过1年多的调研,面向广大专家、币友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终于在2015年金银纪念币发行计划中,开发了一个全新的项目“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系列,目的是弘扬的传统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金总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把这个项目打造成精品项目,做了充分考虑。这个项目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婚姻美满、子孙昌盛、健康长寿和吉祥幸福,涵盖了中国吉祥文化所要表达的主要核心,并且作为一个长线项目年年延续下去,期待成为一个和生肖项目与熊猫项目一样的经典。从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的设计、雕刻和铸造工艺来看,无疑提现了金总的良苦用心。这里面创了中国金银币生产历史上的几个第一:第一次使用心形的异型币,第一次使用镶嵌宝石工艺,第一次使用单面大弧度多维曲面制做工艺(简单说就是很深的凹面技术)。除此之外,还使用了镀金和全息幻彩工艺。可以说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是集中国金银币铸造工艺水平之大成的集中体现。实物一出来,赞誉声一片,有人说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是自2000年以来金总做的最好的良心币。可就是这样一枚人人都说好的币,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叫好不叫座。上市伊始,大全套(8金8银)价格就在指导价(14720)附近,没过几天便跌破指导价。经过一年的消化,现在的价格也就仅仅稍微高于指导价。出现这种局面,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金总对市场太乐观,一次把全套(8金8银)全部推向市场。4枚金币,每枚3万发行量,共计12万枚。4枚银币,每枚6万发行量,共计24万枚。这些量相对于2015年的市场行情来说,确实大了一些。而且大全套总价很高,近1.5万元。量大和总价高两个因素制约了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的市场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小银套(4枚)表现还算抢眼。因为总价不高,银币的币面大,雕刻和艺术表现力非常好,因此从上市的2200左右到现在的3300,涨幅达到50%。金总在发行2016吉祥文化金银币的时候,吸取了这个教训。把四个主题放在3月到6月的不同月份分别发行,适当降低了市场的承压,算是一项比较贴心的举措。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分开发行,这会给喜欢吉祥文化并且立志收集大全套的人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如何收集2016版同号的大全套?建议在这方面,金总能够继续给出贴心的方案,譬如可以适当发售一些同号大全套产品。可以想象得到,由于2016版同号大全套集藏难度加大,价格会贵不少。这也就给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同号大全套的市场表现带来了契机。吉祥文化项目发行伊始,金总就定下婚姻美满、子孙昌盛、健康长寿和吉祥幸福四个主题,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完全遵循。并蒂同心代表婚姻美满;瓜瓞绵绵代表子孙昌盛;五福拱寿代表健康长寿;年年有余代表吉祥幸福。实泉之前认为,吉祥文化项目每年发行的币,只要符合这四个主题即可,实际的币面文字和图案应该会有不同表述。譬如婚姻美满主题,2015年叫并蒂同心,那么2016年可能会是比翼双飞;健康长寿主题,2015年叫五福拱寿,那么2016年可以叫松鹤延年等。而让实泉意外的是,2016年的币面主题文字居然和2015年的一样,一样,一样啊。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文字定死了,画面变化的选择就小很多。在2016并蒂同心这个主题上表现尤其明显。在并蒂同心的语境下,就是并蒂莲、鸳鸯的二者搭配了,很容易造成币面图案的雷同。仔细想想,2015并蒂同心和2016并蒂同心,你能说得出区别吗?是不是感觉太像了?这样的后果很严重,如果每年的图案都雷同,这样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如此下去,前景不容乐观。就铸造工艺而言,相比2015版,2016年吉祥文化金银币中,五福拱寿银币采用了仿珐琅技法,年年有余银币的鲤鱼使用了幻彩工艺,这是值得期待的亮点。但是少了深凹曲面工艺,保留了心形异型、镀金、幻彩和宝石镶嵌工艺。就图案设计和表现力来说,实泉认为,2016版年年有余要比2015版的好。2016版里增加了一个胖娃娃,他的名字叫阿福。这个娃娃憨态可掬的表情,极大增强了币面的生气和活力。但是容我吐槽一下,这个阿福长的真心丑。不得不批评一下金总的设计师,年画中的阿福虽然就是这么丑的,但是你的脑袋是活的啊!!!另外,2016版的瓜瓞绵绵由于添加了宝葫芦,也是多子的植物,跟南瓜相互纠结,形成了一个大宝葫芦造型,也是很有一番韵味。葫芦在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都是具有神奇功能的宝物,这样设计,无疑烘托了瓜瓞绵绵的吉祥氛围,实泉觉得很不错。和2015版相比属于各有千秋。2016版的五福拱寿由于5福的形象刻画的自然生动,动感十足,中间的寿桃看上去也比较有灵性,这要比2015版的好很多,2015版的略显呆板,活力不足,但是显得大气些。但是2016版并蒂同心相比2015版的就差太多了,细节没有2015版丰富,图案雷同太多。实泉认为是比较失败的设计。整体来讲,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由于是该项目的第一枚,具有龙头地位,再加之很多铸造工艺都是属于首次,图案设计也算是很出彩。而2016吉祥文化金银币在图案设计上则更胜一筹,但采用的铸造工艺没有2015的丰富,并且2016并蒂同心设计较为失败,拖累了整体水平。综合评判,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优于2016版。随着2016吉祥文化金银币的面世,无论出于配套目的,还是仅仅为了收藏第一套币,必将带动2015吉祥文化金银币的市场表现。而2016吉祥文化金银币相信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市场表现。&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共33038个阅读者,2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9:32
《山东济南出土的越南古钱币》(五代泉人最新钱币学论文) &&
五代泉人 发表在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374-1.html
  因为历史的渊源,还有地域和流通因素,越南古钱币在中国内地出土,不是稀有事件,尤其是与越南临近的一些省份,比如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据相关报道,在中国的华东地区乃至东北地区,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和吉林省,等,偶然也会有越南古钱币的出土和发现,这与两千多年来中越两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联系密切是分不开的。
  一个偶然机会,收藏了几枚越南古钱币,同时、同窖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北部地区,可以旁证中越两国历史、文化交融的密切。
  1995年5月的一天,在山东省济南市小清河北部地区,笔者路遇一片拆迁民宅,只见几位拾荒者喧嚷,原来是挖出了一只陶罐引起了哄抢。笔者问其中一位中年女士是怎么回事,女士摊开手掌,原来是一些古钱币。当时感觉,古钱币当做废品出售、回炉太可惜了,便问是否愿意出售,最后不问品种,收买了将近二十枚。
  古钱币共有数百枚,拾荒者哄抢后各自散去,其余下落不明。
  笔者手中钱币的构成时代,多为中国的五代、北宋、南宋和金朝时期,内有许多珍稀钱币。例如,大燕通宝,疑似五代初大燕国皇帝刘守光公元911年(应天元年)铸,钱文真书;明昌元宝,金章宗明昌年间(年)铸,钱文篆书;元v通宝,宋哲宗元v年间(年)铸,钱文行、篆双体;还有太平通宝、皇宋通宝、绍兴元宝、皇宋元宝钱币数枚,钱文篆书。
  另外,有多枚钱币不知不识,不知国别朝代,不知帝王归属。后来进一步考证,疑似越南古钱币。计有以下数品:1、政平通宝,篆书,小平;2、天平元宝,篆书,小平;3、熙平元宝,篆书,小平;4、太平元宝,楷书,小平;5、景太元宝,楷书,小平;6、皇恩通宝,楷书,小平。
  在中国华东北部的山东济南地区发现越南古钱币,而且同窖数枚,难以考究历史的故事和机缘,但是属于非常稀少的情况,可为特例。
  越南古称交趾、安南,原中国固土和藩属国。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连,血脉相连,历史交融源远流长。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皇任命任嚣为大将,占领、统治岭南地区和百越诸族,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平定南越动乱,在今越南中、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至宋太祖赵匡胤执政时期(960-976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始终是中国历代王朝有效管辖的疆土,与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异。政治上受当时中原政权的直接统治,经济和人员往来上,更是联系密切,互通有无,迁徙频繁。
  公元十世纪以前,越南地区尚无自铸货币,使用的流通钱币,为同时代中原王朝并以前王朝的通用货币,来源或为流通所至,或为中央政权的赏赐。以朝代的先后,分别是各种五铢钱,汉半两,吴蜀钱币,唐开元、乾元钱币,以及五代十国时期临近安南的楚国、大理、南汉诸国的各种流通货币。五代末期,静海地区(今越南北部)割据势力逐渐壮大,开始脱离中国中央政权统治,走上独立建国道路。
  公元968年,丁部领平“十二使君之乱”,建大瞿越国,建元太平,对内自称大胜明皇帝,宋太祖册封为安南都护和交趾郡王,越南始建立独立封建国家。作为皇权象征,参考中国钱币,丁朝铸行了越南历史上的第一种青铜方孔钱,即大(太)平兴宝。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丁朝权臣黎桓篡位,建立前黎朝。为了剿灭篡逆势力,宋太宗曾经派兵征讨交趾,试图重新进行统一,结果受到黎桓率军伏击,败退而归。之后黎桓与宋廷修好,愿意称藩纳贡,获得宋帝册封。在宋朝皇帝对交趾郡王的赏赐中,也包括大量的中国铜钱。蒙元时期,因为元朝禁用宋朝以前货币,中原朝廷赏赐给交趾贡使的钞、帛之外,亦有大量中国前朝的铜钱被贩运到交趾,继续流通使用。
  明朝永乐年间(年),越南陈朝被权臣黎季樱ㄒ敉瓣蟆保春樱┧郏⒑1407年,明成祖朱棣派兵南下征讨,占领越南地区,在升龙(今河内)重新设立了交趾布政司,恢复了中原明王朝在交趾的松散统治。当时在交趾境内行用、流通的永乐、宣德钱币,数量亦众。近年越南出土的钱币窖藏中,多有中国历史钱币混杂其间,越南北部地区出土的古钱币,中国明、清时期的钱币甚至远远多过越南历朝自行铸造的钱币遗存。
  独立后的安南诸朝,因为曾经是中国故土,血脉相连,执政帝王多为华裔。而钱币铸造,从形制、工艺到钱文书法,均受中国中原王朝的影响,甚至就是直接翻铸中国前朝的流通钱币。丁朝(968-980年)所铸太平兴宝诸品,钱文真书,铜质。前黎朝,丁朝十道将军黎桓公元980年篡位建立,天福五年(984年),铸天福镇宝背“黎”钱数品,钱文真书,铜质。1009年,华裔闽人黎朝大将李公蕴被拥立为帝,是为安南李朝,历九帝,凡217年,所铸钱币十数种,均采用真书钱文,多为铜质。
  十八世纪以前,安南官方通用文字,为中国汉字和假借汉字创建的喃字。而安南历史货币青铜方空钱币,自丁朝第一种钱币太平兴宝始,至末代君主阮朝保大皇帝阮永瑞执政期间(年)所铸保大通宝,历时近一千一百年,则基本上都是采用中华汉字,有真、楷、隶、篆诸体。中国钱币文化是世界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南作为汉文化圈国家之一的历史货币,则是中国钱币文化的支脉。
  依照考古学的一般规律,同一窖藏出土的古钱币,其窖藏断代,应为最晚铸行的钱币的年代下限之后。笔者收藏的同一窖藏的古钱币,不是出土钱币的全部,仅从这一部分钱币的时代来看,为五代、北宋、南宋和金朝时期,其中最晚的是皇宋元宝,铸于南宋理宗宝佑年间(年)。因为蒙元时期,国家颁布法律禁用前朝钱币,以偏概全,可以大致确定为南宋末期、或者元朝初期窖藏,时间在1271年前后,是济南先民的埋藏,其时对应的越南朝代,为陈朝圣宗绍隆年间(年)。
  那么,如何确定这些钱币的铸行年代呢?
  一、政平通宝
  钱径24mm,穿径6mm,廓厚1mm,重3.82克,篆书,直读,窄缘,光背,小平,铜质。
  政平通宝篆书小平钱,不见著录和出土,似为仅见品。
  经考,越南陈朝太宗天应政平年间(年)铸有政平通宝真书钱币,小平,形制与太宗首铸钱币建中通宝酷似,钱径25mm,穿径6mm,廓厚1mm,光背无文,旋读,阔缘,铜质,少数穿左右可见星月纹。
  1225年,李朝辅国太尉陈承专权,操弄其子陈(音同“窘”)妻子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禅让,陈登基,是为陈太宗。陈,华裔闽人,登基时八岁,在位三十三年,1258年让位给儿子陈晃,自称上皇,1277年去世。
  陈太宗称帝改元,年号建中(年),铸有建中通宝。建中通宝,铸量罕少,真书旋读,钱文雅拙,阔缘小字,淡褐铜色,边廓修整,是陈朝的第一种方孔钱币,为安南古钱的大名誉品。
  南宋绍定初年(1228年),陈朝遣使入贡,宋理宗册封陈为安南国王。1232年,陈太宗改年号天应政平,次年,铸政平通宝,因其铸量不多,传世稀见。目前所见政平通宝小平钱,铜质,与陈太宗所铸建中通宝风格一致,真书旋读,铸造精美,存世寡少。
  安南陈朝开国初期,因是华裔皇帝,喜欢模仿宋帝年号,钱币铸造深受宋朝钱币文化影响,喜欢仿铸宋朝钱币,并形成传统、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太宗所铸钱币,分别是建中通宝、政平通宝和元丰通宝,还有笔者收藏的疑似安南钱币的篆书政平通宝和熙平元宝等,都有宋代钱币的影子,大多依照宋钱为模,增改某个钱文,然后反铸而成。陈太宗所铸元丰通宝(年铸)篆书钱币,甚至没有丝毫改动,直接反铸自宋神宗元丰通宝(年铸),其年号元丰,亦是套用宋神宗元丰年号。此后的陈圣宗,执政期间(年)铸有绍隆通宝钱币一种,楷书旋读。陈圣宗之后为陈仁宗,年在位,因为疲于应付与中国元朝的战争,没有钱币铸造的记录和出土发现。
  政平通宝篆书小平钱,通体稍显薄瘦,笔画纤细,字口平浅,翻铸迹象明显。钱文书体与中国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年)铸造的政和通宝篆书钱币,除去“和”字不同,其余“政、通、宝”三字均相近似,似为以北宋政和通宝为模,稍加改造,翻铸而成。
  政平通宝真书、篆书钱币,各自特点明显。真书钱文者,阔缘小字,旋读;篆书钱文者,窄缘大字,直读。
  政平通宝篆书小平钱,是中国和越南历史货币的重大发现;为研究越南的历史、政治经济制度,以及越南与中国历史货币的传承和联系,尤其是安南陈朝货币的形制、沿革,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同时也确认,政平通宝篆书钱币,是越南历史上铸行的第一枚篆书钱文钱币,开越南篆书钱币铸造之先河。政平通宝真、篆书钱币,亦可确定为越南历史上铸行的第一种对钱。
  二、天平元宝
  钱径24mm , 穿径 6mm ,廓厚1mm,重 4.2 克,钱文篆书,旋读,光背,小平,铜质。
  天平元宝,不见著录和谱载,没有出土记录,待考。
  那么,天平元宝到底是何国、何朝钱币呢?
  第一,天平元宝应不是中国钱。理由如下:
  1、中国历史上,天平,是东魏孝静帝的一个年号(534-537年),共历三年,其时通行钱币,为中国五铢钱,通宝、元宝钱币,尚未登上历史舞台。
  2、笔者同时收藏的古钱币,年代最晚的是皇宋元宝,可以大致确定为南宋末期、或者元朝初期窖藏。以目前现有钱币学知识统计、梳理可知,自唐武德四年开元通宝始,至南宋末年,中国唐朝、五代十国和宋朝期间,没有史载、出土、发现过带有天平国号、或者天平年号钱币的记录。
  第二,有朋友认为,天平元宝可能是日本钱,时代为日本的天平时期(724-767年)。其实差矣,日本虽然有天平年号,但是,日本的奈良和平安时代,受中国唐朝钱币文化影响巨大,主要是唐朝的开元通宝,并以此形成了日本钱币铸行的源头。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铸万年通宝铜钱、太平元宝银钱和开基胜宝金钱,称德天皇天平神护元年(765年)铸神功开宝铜钱,其余带天平的两个年号,未铸行钱币。日本天平时期所铸钱币,归为日本著名的“皇朝十二钱”,钱文隶书,书体拙雅,完全是日本钱币特有风格,而且至今没有发现篆书钱文钱币。因此,天平元宝篆书钱币不可能是日本天平时期古钱币。
  第三,难道天平元宝是安南钱?
  安南历史,无天平年号,稍有关联的,是陈朝太宗的第二个年号天应政平(年)。
  天平元宝,与安南钱币有着紧密的联系,天平元宝篆书小平钱,与笔者同时收藏的政平通宝篆书钱币,形制、特点、风格均相类似。而且,陈太宗天应政平年号,其简称“政平”,已铸有政平通宝钱币,加之陈朝太宗天应政平年号,还可以简称为“天平”年号,亦可以铸造“天平”钱币。因为没有历史记录,据笔者推测,天应政平年间,陈太宗可能同时铸造了政平通宝和天平元宝篆书钱币。
  越南陈朝(1225年-1400年)继承于李朝,共历170余年。陈朝太宗陈(音窘)禅位自妻子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华裔闽人,国号大越,首都升龙(今河内)。陈朝太宗称帝改元,年号建中(),铸建中通宝,1232年改年号天应政平,1233年铸政平通宝,均为安南古钱的大名誉品,品级至尊。
  篆书天平元宝,浊污不堪,漫漶不清,出土的时候就是脏兮兮的。书体纤细,工艺粗疏,稍欠精致,与政平通宝钱币以及陈太宗此后铸行的钱币,有着安南钱币特有的味道。而且,同时出土的疑似越南古钱币还有多枚,比如下面即将介绍的熙平元宝篆书钱币,亦可能是陈太宗所铸,因为是同窖出土,可以互相进行断代证明。
  天平元宝,一眼可知,有着宋钱风韵,符合安南陈朝钱币铸行特征和共通时代气息。
  另外,中国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铸有天圣元宝小平钱,形制为楷、篆书对钱。其中,天圣元宝篆书钱币,风格、书体特征与天平元宝相近,其中“天、元、宝”三字,宛如一人书写。因为安南陈朝多有仿铸中国宋朝钱币的传统,陈太宗已经以宋徽宗政和通宝(年铸)翻铸本朝政平通宝,以宋神宗元丰通宝(年铸)翻铸本朝元丰通宝(年铸),至此似可综合推定,天平元宝篆书小平钱,为安南陈朝太宗天应政平年间翻铸的宋仁宗天圣元宝篆书钱币。
  三、熙平元宝
  钱径24mm,穿径6mm,廓厚1mm,重4.2克,钱文篆书,旋读,光背,铜质。
  熙平元宝,存世几无,不见史记和出土,不知国别、朝代,年代不详。
  网上有零星信息,将熙平元宝断定为安南待考品,根据不知。基本的说明是,“不知年代与帝属,仅存钱目”。
  有朋友认为,北魏孝明帝元诩有熙平年号(516-518年),熙平元宝可能是北魏钱币。这样的判断,肯定是不正确的。北魏时期,虽然有不以重量命名的国号钱和年号钱存在,但其时通行钱币,主要为各种五铢钱。“元宝”钱币的起始称谓,始自唐代叛军“安燕”政权史思明铸造的得壹元宝(760年铸),北魏熙平时期尚没有发明“元宝”钱币。
  从钱文的字义和书法的特点判断,以及笔者同时收藏、同窖出土的其它钱币综合断代,熙平元宝,似为安南陈朝时期钱币,是统治安南且与当时中国历史朝代联系密切并有较高汉文化修养的皇帝所铸,可能是陈太宗(陈,年)。陈太宗,安南陈朝开国皇帝,学养深厚,文采斐然,著有《国朝通礼》、《刑律》和《御诗》多部,曾成功抵御蒙古帝国的入侵,是安南陈朝时期比较有作为的帝王。
  陈朝历帝十三世,铸有钱币数十种,许多钱币的形制、书体,多参考、模仿中国宋朝时期的钱币,部分钱币甚至不加修改就直接翻铸自宋钱,比如陈太宗篆书元丰通宝钱币,即是翻铸自宋神宗元丰年间(年)所铸元丰通宝。因为越南历史、文化不注重史记,历史记录、材料匮乏,加之因为铜材缺乏,后世朝代有融毁前朝钱币、重铸本朝钱币的传统,同时也因为对于安南历史货币的研究尚不深入,陈朝到底铸造发行了多少钱币,品种若何,存世几许,中外安南钱币学家,至今仍然没大明白。
  熙平者,兴隆安定也,寄托着当朝皇帝对于安南国家、人民的美好寄托和祝福,希冀繁盛、太平,没有较高的中华文化底蕴,不会有如此雅致而富有内涵的的钱币名称。
  另外,宋神宗熙宁年间(年),铸有熙宁元宝钱币,有篆、楷、隶书三种书体,形制为小平,对钱。当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钱币铸造数量庞大,版别纷繁复杂,有元宝、通宝和重宝诸种,通宝钱币较少。其中熙宁元宝的一个篆书钱币版别,与本品熙平元宝钱币,除去“平”字不同,其它“熙、元、宝”三字,如出一辙。因为安南陈朝有仿铸中国宋朝钱币的传统,因此可以断定,熙平元宝钱币是以宋神宗熙宁元宝为模,稍加改造,翻铸而成。
  熙平元宝,钱文玉筋篆书,锈色自然,包浆浑厚,字口深峻,充满力度,有母钱风范,可媲美中国宋、金时期精整华美的古钱币。遍阅安南历史货币,青铜钱币篆书美者,无出其右,是安南篆书钱币的极品之作。
  四、太平元宝
  钱径24mm , 穿径 6mm ,廓厚1mm,重 4.2 克,钱文楷书,旋读,光背,小平,铜质。
  太平元宝是否是安南钱币,因为没有史记和出土,加之资料欠缺,存疑。
  因为认知局限,笔者曾经以为,本品太平元宝可能是辽代钱币,为辽圣宗耶律隆绪铸。后来进一步考证,不是。本品太平元宝,制作粗疏,漫漶不清,不符合辽代钱币通行特点。辽代钱币,字含八分,笔意古拙,粗犷不精,有着草原民族特有的钱币味道。
  本版式太平元宝,网络上散见一品,书体、风格、特点完全一样,收藏者认为是安南钱币,根据不知。从钱币风格与钱文书法看,太平元宝,具有安南许多钱币的一般特点,因为铸造工艺不精,铅锌配比失当,因而精整不足,字口含混,稍显粗陋。
  民国时期的北京地区,有收购古钱币的商贩,遗有古钱币收购的广告照片存世,上有钱币拓片,并有明确的收购价格,其中一枚钱币,钱文、特点、风格与笔者收藏的太平元宝基本相同。可以肯定的是,民国时期北京钱商收购古钱币的广告,上有几十枚钱币拓片,全部是中国古钱币,而同版式太平元宝,被钱币商人当做了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年间(年)铸行的太平元宝。
  另外,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有咸平元宝,年号钱,钱文真书,旋读,铜质,传为真宗御书。本品太平元宝,与咸平元宝除去“咸”字不同,其它“咸、元、宝”三字十分相似,仿铸痕迹明显,应该不是偶然情况,以笔者同时收藏、同窖出土的钱币综合断代,应是陈朝太宗朝前后,以咸平元宝为模,稍加改造,翻铸而成,符合陈朝初期钱币铸行仿铸中国宋代钱币的一贯传统。
  五、景太元宝
  钱径24mm,穿径6mm,重3.6克,楷书,旋读,小平,光背,似为仅见品。
  景太元宝,制作工艺尚精,钱文书体拙朴,是否是安南钱币,因为没有史记和出土,待考。
  景太元宝,钱体薄瘦,磨损严重,“景”字字口几近磨平,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流通所致。书体风格,近似于宋真宗景德年间铸造的景德元宝(铸于年),尤其是“景、元、宝”三字,几乎就像是一人书写。如此似可肯定,景太元宝的铸造时间,晚于宋真宗景德年间,景德元宝为模范钱币,景太元宝仿铸自景德元宝。
  元代以前,中国历史上无“景太”年号,从景太元宝的基本特征和特有气息来看,基本可以断定不是中国历史朝代所铸钱币。景太元宝的形制和书体似曾相识,虽然有着宋代钱币的特点,但是安南钱币的味道更加浓厚。在中国,唐、宋以后,虽然尚有不少钱币难以断代,但景太元宝应不在这个范围。从整体的风格特点,钱文书法,以及钱币的共通时代气息来看,景太元宝,似为安南钱币,可能是安南陈太宗、陈圣宗时期,或者以后某位陈朝皇帝所铸,不晚于中国南宋末期,可以断代为公元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
  更为戏剧性的是,与景太元宝的形制、书法相近的钱币,中、外历史钱币尚有多种。
  景佑元宝,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铸,对钱,钱文有篆书、楷书二种书体,形制为小平,有铜铁两种材质。楷书景佑元宝,与本品景太元宝,二币的钱文书法特点,除去“佑”字不同,其它“景、元、宝”三字如出一辙。
  景宋元宝,似为安南钱币,铸主、年代不详。2010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发现宋代大墓,出土棺椁在皖西博物馆进行了考古开棺,基本断代为北宋墓葬(最晚至1127年),其中出土了景宋元宝一枚。景宋元宝,国内钱币藏家偶有收藏,经考证,疑似安南钱币。景宋元宝的“景、元、宝”三字,大致与景太元宝和宋真宗景德元宝(年)相似。据笔者推断,由于安南自丁朝始,特别是陈朝时期,就有仿铸中国钱币的传统,以六安碗墓的断代为据,可以将景宋元宝断代为安南同时代稍后的李朝(年)末期或陈朝初期,为真宗景德元宝的借范钱。
  景太元宝,它就像是一个迷,虽然现实存在着,却在历史上消失了,难以考究本来面目。主要原因,是安南历史朝代的记录缺失,文化传统不继,因为朝代更替频繁,许多典籍早已灰飞烟灭,而侥幸存世的古钱币,在孤独地期望被钱币学家们解开迷底。
  六、皇恩通宝
  钱径25mm,穿径6mm,廓厚1mm,重3.23克,钱文真书,真中带隶,直读,光背,小平,铜质。
  皇恩通宝可以确定为越南古钱币。
  本品皇恩通宝,品相拙劣,字迹漫漶失范,字口平浅,磨损严重,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流通。
  日人三浦吾泉先生之《安南泉谱》,对皇恩通宝有所载录,网络上亦散见多品,形制、钱文和材质均相一致,通体大方俊美,风格特别。依照目前已有的证据判断,皇恩通宝,可以大致确定为安南陈朝前期所铸钱币。
  皇恩通宝,是安南手类钱皇恩手的代表,为安南钱币名品。字面理解,抑或是赏赐钱?抑或是钱监逢迎皇帝所铸钱?抑或是皇帝大赦天下的特别铸造?即便是正常流通、行用的钱币,也可能与陈朝时期的某一重大事件有关。“ 皇恩”云云,透着皇帝的恩典和高高在上,也透着人民的唯唯诺诺,有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嫌。
  安南钱币,无考着众,有上百种之多,让中外许多安南钱币学家和钱币收藏爱好者苦思而迷茫。主要原因,是越南不注重史记,文化传统欠缺,历史记录残缺所致,同时也因为对于安南历史货币的研究尚不深入,加之越南历史上战乱频仍,一些历史典籍早已不在。而且,因为越南历史上冶炼技术落后,铜材缺乏,还曾经融毁前朝钱币,重铸本朝钱币,许多钱币早已经消失不在。稍加庆幸的是,因为中越两国历史交融,血脉交融,政治、社会、经贸、人文联系密切,一些历史上没有记录的钱币,竟然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出土发现,也是历史的缘分。但是,因为安南钱币是中国钱币文化的支脉,文化价值和珍贵程度是肯定无疑的,也是中国和越南历史片段实际存在的直接证明,没有了它们,中国和越南的历史就少了一块,而中国货币史和越南货币史,也是不完整的。
回复时间: 16:15
谢谢分享!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回复时间: 08:47
谢谢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血江湖九泉没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