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白起的后人和关羽都是战神,为什么他没有被后人供奉

关公为什么被后人称为战神?_百度知道
关公为什么被后人称为战神?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中国古代能被尊称为“圣”者的并不多,而关羽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为“武圣”与孔子的“文圣”相对。况且,其意义并不在于此,因关羽被尊称为“关公”乃至“关帝”,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对儒家至圣孔子的尊崇。其中的原因,还得从《三国演义》说起。《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关羽可以说完全是英雄传奇般的人物,因而在他死后又被加上显圣的情节,接近一个天神;千里走单骑,护嫂寻兄,丝毫不为美色和财富所动,又显示出一个圣者的风范。  关羽不同于张飞,也不同于诸葛亮。他兼有勇将与儒士的风采,是名儒将。人称“美髯公”的关羽首先是一员勇将,世称万人敌。且看《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一段,并不是直接描写厮杀场面,只是对气氛进行烘托,言语不多却足见关羽的神威;再看斩颜良一段,“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同样寥寥数笔,英武神威俨然跃于纸上。关羽有勇有谋,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就不敢孤身赴会,他的镇定自若与鲁肃的惊慌无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刮骨疗毒”,“帐上帐下见掩面失色”,独关羽谈笑弈棋;无刀无枪,无惊无险,却同样可见他非凡的气概。关羽也是一位儒士,温雅有礼,从不僭越。他的儒士风采集中体现在他护送两位刘夫人寻兄的途中,即使在迫不得已降了曹操之后,他也是礼仪周到,“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问另外,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关羽的一生都倾注了“义”的品质,成了“义”的化身,这既是他的独特个性,也是他被后人推崇的最重要的原因。  从开篇的桃园三结义开始,“义”贯穿了关羽的一生,他的一生无非就是尽义的过程。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人共发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此一誓,才有了后来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虽然说关羽成了“义”这一理想化人格的化身,但他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英雄。他的死多少与他的骄傲轻敌有关。即使如此,关羽之死仍不失悲壮,被擒后,厉声责骂孙权:“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刘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慷慨赴难,至死不忘结义誓言。  关羽一生的经历就是从结义到尽义再到殉义的过程,他的义重如山、义贯始终,乃至于生活细节。事无巨细,皆以义为准绳,与玄德是“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关系,并以忠义信来实践他们的誓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关羽的义代表《三国演义》最核心的思想倾向和最高的道德原则,成为一个光耀千古的英雄,乃至被神化,成为自普通老百姓到封建统治者一致推崇的对象,这些都出于对他的“义”的推崇。当然这其中也有质的区别。  即使在今天,关羽的“义”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关帝崇拜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民族各种精神力量相互推动的结果,寄寓了社会各阶层的理想和愿望。而在这一“造神运动”中,《三国演义》无疑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尊称为“关公”。此外,关羽还被台湾同胞视为恩主神。白起兵家奇才,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前将军。关羽(162?-220),汉族,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后人有诗称赞关羽: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关于不是战神,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诧不已、且百思不解的事:一个文不如仲尼、武不敌吕布、智不胜诸葛、位不及王侯的人,其信徒之广、其庙宇之多,遍布天下,堪称史无前例,举世无双。历代君王都将他奉若神明,大加推崇,大加封赏。以至于“汉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以至于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宗派、不同阶层的人们,竟空前一致的对其进行齐声颂扬和崇拜!进而,居然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与圣人齐位,与孔子齐名,被世人敬称为“文武二圣”!清代皇帝甚至还将其标榜为“万世人极”的偶像,号令天下祀奉香火。以至于今天,在华夏各地、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一带,仍都把他敬为财神,尊为武圣,致以最高的礼仪来崇拜。——其威望之重、其崇拜之甚、其礼仪之隆,自古而今,无人过之!真可谓“庙宇遍天下,无处不焚香”啊!这是谁呀,是那个神人如此厉害、如此了得?他有何德何能、何种功业,怎么就能捞到这样辉煌的威望呢?这个人——就是响彻云霄声震环宇的关公——关老爷。关公者,姓关名羽,字云长。古河东解梁(即今山西运城解州)人氏。这个所谓的关老爷,如果我们说的好听点,就是当年古解梁一个土生土长的、因对社会不满而见义勇为的热血青年。如果我们说的不好听点,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红脸大汉,就是当年一时失手惹下了杀身之祸,而不得不逃往外地东躲西藏的在逃犯!若不是后来恰遇刘备等人,而投身到鼎分三国的“革命运动”中去,单凭他一个人瞎闯蛮干,真不知道还要惹出多少祸端呢!尽管关某在三国鼎立的运动中业绩赫赫,最终还是因命运不济而败走麦城。最可叹的是,关老爷最后竟连自己尊贵的脑袋也让人砍了去,落下个头枕当阳、身困洛阳、魂归故乡、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不管用传统的迷信眼光还是用现代的科学眼光来看,这种死无全尸的悲惨下场,不仅极不英勇,极不吉利,而且实在是做了一件坏的不能再坏的亏本生意!而最为奇怪的是,恰恰这样一个最被人忌讳的、且做了天下最大亏本生意的人,怎么一转脸,竟摇身变成了万民供奉的财神爷和守护神!上天是怎么安排的呢?怎么就偏偏挑中这样一个毫无生意头脑的一介武夫,来担任造福万民的财政大员呢?玉皇老儿真的老糊涂了吗?再说,这个被封为财神爷的关某,是否果真具有护佑草民的“无边法力”?是否能给崇信他的商人和信徒带来通达的“财运”呢?关某人以何神力,让无数的天下人自觉自愿的拜倒在他的脚下呢?如果说关公对大家没啥好处,那为什么数百年来,崇拜关公且将其奉为神明的浩大队伍,非但没有缩减之势,甚至还大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势头呢?!如果我们用唯物论的观点看:世界是物质的,绝非精神的。所谓“神灵”,纯属子虚乌有,无稽之谈!而让我们更为奇怪的是,在现实中,的的确确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信奉关公、侍奉关公而平安、而走运、而获利、而发大财!这也正是文不及孔子、武不敌吕布的关公,之所以被人顶礼膜拜的关键之所在!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上海交大一位著名教授——一个关公的崇信者,以他的行为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并揭开了这个谜底。这位张姓教授说他春节回到山西老家探亲,顺便去运城关帝庙游览,面对威严而肃穆的关公神像,却不由下跪拜谒。但他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科学家,而且更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从来未给任何人下过跪,包括父母大人。这次不料竟拜倒在关公面前,实在是因为关羽“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诚信精神所感动。他坚信,“以义制利、从义生利”不仅是山西古晋商叱咤风云纵横商场的决胜法宝,更是现代商业求得生存、走向通达的核心内容。诚信精神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走向发达与富强的根本出路。虽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不仁不义、无耻无德之徒,以其邪恶狡诈的手段来获取大量的不义之财与不当得利,而对一个品行高洁的人来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引自论语)。事实不是这样吗?许多的人之所以崇信关公,并不管有没有神灵的存在,往往是因其“忠勇盖世”与“义薄云天”的品行与气节所感染。而古之“忠义”,实质上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 “忠诚信义”。当然,也有更多的信徒也十分确信关老爷是有神灵的。但是,不管他有没有神灵的存在,只因崇信者对关公神灵或关公精神的长期不懈的执着的追求,只因崇信者在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中,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其“忠诚信义”的关公精神,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的融入了自己的骨血中,进而又自觉不自觉的展演在自己的言行上,从而,使得信徒们自自然然、渐渐过渡为一个忠诚信用的好人。人有了诚信的美德,就会消除人们的戒心,打破心灵的壁垒,就会促使人们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和相互提高。从而,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增强人脉。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只要有了诚信这个金矿,人脉则会自然兴旺,人脉兴旺则生意必然兴隆,财源也便随之滚滚而来,真是挡也挡不住啊!——一个企业也终于会因其管理者的诚信而逐渐成就为一个诚信昭彰的企业。而身在庐山中却不识其真面目的芸芸众生们,竟常常以为是关公的神灵感其诚而如其愿,从而以神力暗中保佑,才使其平安富贵走向发达。其实,这不也正是一切劝善的宗教靠其迷信的手段而“歪打正着”的普遍结果吗?我想,这大概就是关公之所以由武将而演化为财神的原委吧!这也正是人们之所以崇拜关公、并因信奉关公文化的精髓“忠诚、信义”而大获义利、进而更加敬重关公的主要理由吧!虽然,关公的成神,也与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自身政权,而大加推崇不无关系,也与过去的人们缺乏科学沉湎迷信有一定影响,但是,更多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现代人们,能在早已摆脱了封建君主统治后的今天,还自觉自愿的日益敬重,就不能不使人承认,关公之所以成为财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关公精神与关公文化的某种看不见的无形神力的巨大力量。无论如何,无论何种宗教,也无论有无鬼神,只要因信奉关公、或因信奉其它任何宗教,而能使一个人的心地逐渐的诚厚起来,使一个人的品质逐渐高尚起来,进而给一个人、乃至给一个企业带来旺盛的的人气、财气与好运,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好运与财运,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水晶商道所热切期盼的美好愿景吗?诚信立企不也正是我们水晶商道所永远追求的至高境界吗?即如此,我们又何须管他世上有没有神灵,只要信仰关公、崇拜关公,对人们、对社会都有益处,我们为什么不赶紧拜倒在他老人家的足下呢?!圣人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古人在 “义利”不可兼得之时,竟有舍利取义的胸怀与美德。而今,我们有“义利”可以同时兼得的关公诚信之大道摆在眼前,我们难道还需要选择别的旁门左道吗?《荀子·王霸》一章中有两句话,更精辟地总结了“信义”的强大与神奇的力量:“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想灭亡吗?去玩弄权术吧!想玩弄奸诈吗?去死吧!水晶商道本是无神论,但却敬重“神”。水晶商道所谓的“神”,并不是常人眼中“鬼神”的“神”。她认为:“神”是一种正义,“神”是一种公平,“神”是一种善良,“神”是一报还一报的报应,“神”是能左右人之命运的一双无形的大手。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它通过每个人的言行来落实“神”的旨意。所以说,“神”即人, “神”即道,“神”即德,“神灵”即心灵,人的行为即“神”的旨意。敬“神”即敬人,敬“神”即敬道,敬“神”即敬德,敬“神”必须从敬人开始。人和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一味的对着虚无缥缈的所谓的神灵去顶礼膜拜,其结果可想而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关公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军事才能,白起VS关羽,谁更强一些?
白起:号称‘’杀神 ‘’‘’人屠‘’,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秦国武安君,一生打仗未尝败绩,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坑杀降卒45万,为秦统一六国做出重要贡献 &
& 关羽:三国著名将领,蜀国五虎将之首,人称‘’武圣‘’,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
这些回帖亮了
带兵打仗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白起在中国古代统军打仗方面是总统山级别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还用选吗,当然战神白起。关老爷子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当财神
关羽地位最高的一贴
引用2楼 @ 发表的:关羽太傲了点。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关羽面对白起,他骄傲不骄傲都是赢不了。
当然你要说他两单挑,那白起估计不是对手……
关羽吧,毕竟游走抓人无敌
楼主是来搞笑的吗
关羽太傲了点。自古以来骄兵必败。
出身,战绩,败绩。
中国刚在那啥海沟掌握地震剖面图,他俩地位。。。。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带兵打仗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白起在中国古代统军打仗方面是总统山级别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关羽地位最高的一贴
楼主是来搞笑的吗
关羽吧,毕竟游走抓人无敌
关羽也就在三国演义里面所向披靡。
还用选吗,当然战神白起。关老爷子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当财神
当然你要说他两单挑,那白起估计不是对手……
王者农药关羽估计厉害点
引用12楼 @ 发表的:当然你要说他两单挑,那白起估计不是对手……要论单挑也不一定哦。最早有关白起的记载他就是个左庶长,证明至少死在他手上的人有10个。
能跟白起比的,可能就只有韩信和李靖了。吴起岳飞霍去病都感觉差一点了,更不用说关羽了
引用2楼 @ 发表的:关羽太傲了点。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关羽面对白起,他骄傲不骄傲都是赢不了。
该回帖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打仗比白起强的,估计整个历史上,也就只有韩信和诸葛亮吧
听到白起的名字,我一个现代人都有点怕怕的,要是在那个年代,我一定追随他。
诸葛孔明能赢白起吗? 关羽? 刘关张一起带兵来战,白起也只是微微一笑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有诸葛亮什么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598人参加团购13.00元&117.00元
6264人参加团购185.00元&399.00元
1291人参加团购759.00元&1099.00元
203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9.00元
1052人参加团购699.00元&1199.00元
669人参加团购309.00元&899.00元
389人参加团购468.00元&1499.00元
150人参加团购388.00元&899.00元
151人参加团购368.00元&1090.00元
728人参加团购459.00元&799.00元
762人参加团购99.00元&199.00元
1163人参加团购375.00元&799.00元名将白起在唐朝复活?
很显然,大唐官兵的浴血奋战才是击退外敌的主因,但迷信的唐德宗却认为这是战神显灵,于是决定在京城大修白起庙,并给一千多年前的白起封官——司徒。李泌不愧为一代贤相,懂得社会心理,善于将其做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由其泛滥,走向迷信的一面。
读国学 长心眼
贞元中,咸阳人上言见白起,令奏云:“请为国家捍御四陲。正月吐蕃必大下。”既而吐蕃果入寇,败去。德宗以为信然,欲于京城立庙,赠起为司徒。李泌曰:“臣闻‘国将兴,听于人’。今将帅立功,而陛下褒赏白起,臣恐边将解体矣。且立庙京师,盛为祷祝,流传四方,将召巫风。臣闻杜邮有旧祠,请敕府县修葺,则不至惊人耳目。”上从之。
明 冯梦龙 《远犹卷二》
白起是有名的战神,当年杀得六国胆寒,从而成为天下人崇拜的偶像。唐朝的时候,朝廷建武庙,会将历代军神供奉在内,姜子牙、张良、韩信、诸葛亮、谢安、关羽、张飞都有份。当初武庙里也供奉白起,但后来嫌他太血腥,坑杀放下武器的赵国士兵,于是又把他给踢了出去。但是,白起神一般的军事才能还是被承认的。
在古代,一个国家到了衰败的时候,往往会寄希望于史上的杰出人物。唐德宗贞元年间,唐朝国力不振,军力也衰弱,于是,又唤起人们对白起的幻想,纷纷传说在咸阳看到战神白起现身,说要帮助唐朝抵御外敌,还预言说将在某年正月帮唐军击退吐蕃。果不其然,就在那年正月,吐蕃入侵唐朝关中,被击退了。
很显然,大唐官兵的浴血奋战才是击退外敌的主因,但迷信的唐德宗却认为这是战神显灵,于是决定在京城大修白起庙,并给一千多年前的白起封官——司徒。
对此,当时的白衣宰相李泌立即进谏,并且观点很唯物:国家想要兴旺,必须听人的,而不是听神的。此番大败外敌,明明是将士们的功劳,陛下您却归功于死了一千多年的白起,这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吗?以后谁还为朝廷卖命啊?而且忽然建一座大庙,肯定会招来巫师巫婆们,引起迷信之风大盛,扰乱军心和民心。
当然,李泌也照顾到唐朝上下崇拜英雄,希望借此御侮的社会心理,所以他又建议说:在长安的杜邮地区已经有一座白起庙,把它好好修缮一番就可以了,不用惊动天下。唐德宗觉得李泌的话在理,采纳了他的意见。
李泌不愧为一代贤相,懂得社会心理,善于将其做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由其泛滥,走向迷信的一面。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重庆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关羽是如何被神化的?
关羽是如何被神化的?
文 | 熊崧策
由甄子丹、姜文、孙俪联袂主演的电影《关云长》将于4月28日在内地公映。此前,有消息说还有4部关羽题材的
电影出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浅,这也透露出一点信息:关羽题材一定挣钱。也难怪,儒佛道三教并尊、士农
工商四民同拜的只有一个关羽,粉丝数量可谓古往今来第一人。
《关云长》导演庄文强透露,这部电影将让“关公”走下神坛,展示其“人性化”的一面。在这之前,我们不妨
回顾一下关羽封神入圣的历程。
死后寂寞五百年
关羽,出生年月不详,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为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暂居曹
操手下时,因阵前杀颜良解白马之围有功,由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总领
荆州,公元219年战败被俘,被孙权斩首。
直到41年后,关羽才被刘禅想起,追封了个“壮缪侯”,此后不久,蜀汉灭亡。在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史书总是
关、张并举,一些武将对这哥俩的崇拜也主要集中在“万人敌”的武艺绝伦,并没有上升到对人格的称许。在当
时的笔记小说里,如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抱朴子》、《神仙传》、裴启的《语林》、习凿齿的《汉晋春
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记载着大量三国人物的言行,但都没提到关羽,武将关羽的事迹并没有引起文人
的兴趣,这可能也和他“骄于士大夫”的性格有关。
不过,《三国志》对关羽千字篇幅的简单记载却给后人的神化提供了想象空间,特别是关羽死后身首异处,和上
古传说人物蚩尤、刑天相似,在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荆州,民间开始流行关羽亡魂显灵的传说,从史籍记载
来看,那时的关羽还是与鬼有关的凶神,以凶悍可畏为特征,这一形象直到宋代还有遗存。
佛教最先关注到关羽信仰的抬头,隋唐时期盛极一时的天台宗抢先出手拉拢,传说天台宗创始人智顗(yǐ)禅师
在当阳玉泉山遇上关羽显灵,关羽请智顗在玉泉山修建精舍,并率子关平皈依佛门并成为“护法伽蓝”,关羽终
于在佛教中有了身份。
然而,历代统治者却一直对关羽不感冒,直到他死后五百年的唐代,事情才有了转机。
曾给姜尚当徒弟
关羽能进入国家祀典,实是占了姜太公的光。武则天当政时开设武举,唐朝开始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开元十九
年(731年),唐玄宗下诏在两京设立姜太公庙,张良配享,没关羽什么事。公元760年,在安史之乱中煎熬的唐
肃宗追封太公为武成王,祭祀规模与文宣王孔子看齐,张良、韩信、白起、孙武、诸葛亮等人作为“十哲”陪坐
,还是没轮到关羽。此时的孔庙已相当完备,配享的有十哲和七十二弟子,阵容强大,相较之下姜太公的排场着
实有些寒酸。公元782年,朝廷招兵买马,以孙膑、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张飞等六十四名将为弟子从祀
,关羽的称号是“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和张飞一同入选值得庆祝,和劲敌张辽、周瑜、陆逊并肩而立也可接受
,但是,竟然和生死对头吕蒙两两相望!想来关羽在天有灵,一定非常不爽。
更为郁闷的是,姜太公和十哲面前有酒有肉,关羽只有站在旁边干看的份,直到五代后唐时期,关羽等六十四人
的画像前才有了祭品。
北宋初期,宋廷以“为仇国所擒”为由,一度把关羽和张飞从祀典中开除,关羽的“冥神”道路遭遇最大挫折。
连升两级当王爷
统治者对关羽的态度不咸不淡、出尔反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曹反刘”的历史观,这以欧阳修和司马光
为代表,苏辙年轻时曾说:“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关羽地位的低下也顺理成章。
而北宋在军事上弱势,国情与蜀汉有相似之处,民间对武力强人的呼唤有增无减,宋夏边境的将士就极为崇拜关
羽,百姓们对蜀汉开始给予更多的同情。苏轼就记载了时人听说书时“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
败,即喜唱快”的情形,这一民间思潮终于影响到高层,宋神宗曾自比刘备,完成了“帝曹”到“尊刘”的转型
,而这一变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关羽。
公元1102年,宋徽宗加封关羽为“忠惠公”,关羽当了近900年的侯爵后终于进爵为公,此外,徽宗自称教主道
君皇帝,还加送一个“崇宁真君”的封号,使关羽成为张天师麾下的一员护法,这是关羽进入道教之始。又过了
六年,徽宗觉得公爵还是不够给力,加封关羽为“武安王”,这是关羽封王之始,到了公元1123年,徽宗又把关
羽的封号变成“义勇武安王”,同时,关羽杀回武成王庙,位置虽然无太大变化,封号则远高于同列诸人,直逼
姜太公。关羽迎来了神圣化的第一个高潮。
读《左传》俘获儒士心
相比较在北宋获得的那些虚衔,关羽在南宋最大的成就是逐渐俘获了文人儒士们的心。早在北宋年间,一些文人
就对关羽身上“忠义”这一儒家特征进行了挖掘和创造,经历靖康之变,关羽身上的勇武和忠义与高扬的民族气
节相契合。宋儒褒扬《春秋》,关羽喜读《左传》的特征又大得士子们的好感。再加上朱熹批曹、孙二家为“汉
贼”,为关羽今后进入儒教,扫清了“名不正言不顺”的障碍。
南宋对关羽加封有两次。有意思的是,宋高宗也曾给三国吴将甘宁封过王,并且甘妻和二子一女一同受封,这种
荣耀又在关羽之上。陆游就曾亲眼所见,关羽坐在甘宁庙的走廊里。看来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朝廷迁到江东还得
拜江东本地神。
元代只有文宗加封过关羽一次,相对于庙堂上的冷清,关羽凭借戏曲小说的高关注度在江湖上赢得了大量拥趸。
三国故事金院本有《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虽然曲文不传,顾名思
义,还没有突出关羽。元代杂剧却刚好相反,三国故事杂剧共三十七种,标题中有关羽的就占十一种,一些蜀汉
戏中关羽也无不登场,在元剧里关羽的戏比任何三国人物都要多。
万历朝关羽封帝
明太祖是个朴实人,受不了关羽头顶上越来越长的溢美之辞,把此前宋元帝王所赐封号全部革去,表面上看王爷
变“亭侯”,一夜回到解放前,但实际上朱元璋对关羽还是不错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廷在南京鸡鸣山
给关羽立庙,规定国家每年祭祀六次,祭品为一猪一羊,规格不可谓不高。更重要的是,关羽在国家祀典中终于
自立门户,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不用寄人篱下。而姜太公的武成王庙,则被朱元璋从国家祀典中删除。
明中叶起,关羽开始在科举考场频频“显灵”,有考前给举子开小灶讲《春秋》的,有托梦给考生漏题的,还有
考场着火救学子的……种种神异,不一而足。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终于完全加入关羽崇拜的大军,也正因为儒家
的加入,全民性的关羽崇拜终于确立。
万历十八年(1590年),神宗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晋升为“帝”的臣子,
相比较之下,孔子再怎么加封,也始终是个“王”。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在道士的游说下,关羽又被封为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其不知名姓的夫人被封为皇后,关平、关兴自然是王爷,连周仓
都当上公爵。这还不够,南宋的张世杰和陆秀夫被拉来做左右丞相。更为体贴的是,考虑到关羽同志兼职太多,
为了减轻工作负担,其在道坛的“三界馘魔元帅”由岳飞代任,在佛寺的护法伽蓝由尉迟恭代任,本人一心一意
做关帝圣君。新封号让关羽在道教的地位超过张道陵、吕洞宾、丘处机,直追太上老君。
万能神关公被热炒
清朝统治者对关羽的崇敬,早在关外时期就已开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到关羽的形象
,马背上的民族立即对武力盖世的猛将产生崇敬之心,他们向明朝请求赐与关帝神像,加以崇拜,称关羽为“关
玛法”,“玛法”意味“祖”。顺治元年(1644年),甫一入关的清廷就重修关帝庙,顺治九年(1652年),封
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冲淡了万历封号的道教色彩,突出“忠义”这一儒家伦理,从此时起,关羽便被
称为“武圣”,关庙也被称为“武庙”,并且与文圣孔子一样, 武圣关羽被列入清代少数几个国家级圣人享受正
式的祭祀。乾隆皇帝更是觉得刘禅给的那个“壮缪”的谥号不美,改为“忠义”,连《三国志》都得一起改。
乾隆后,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天理教起义、张格尔叛乱、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接踵而至。每当此时,关羽题
材就被热炒,皇帝就得给关羽的封号加两个字,以求关圣保佑迅速平乱。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的封号
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长26字,和历代“大行皇帝”相比,仅少于
努尔哈赤一字。清宫中在上演关羽戏时,只要关老爷一出场,皇帝、后妃都要恭恭敬敬地离开座位绕场走几步而
后重新落座。而在后台,要供关老爷神位,焚香供奉。
而关庙更是遍布天下,据统计,清代中期仅北京城内就有关帝庙116处,远远超出了孔庙的数量。有人推算,当
时全国约有关帝庙30余万处,而同期全国只有孔庙3000处,关羽甚至进入藏传佛教系统,雍和宫也有关帝庙。近
代以来,海外华人更是把关庙建到了日本、东南亚、澳洲和美国。
在朝廷的追捧下,再加上关公人格的魅力,民间拜关羽为“祖师爷”和“保护神”的行业也多如牛毛:剃头、描
金、皮革、烟草、香烛、成衣、酱园、豆腐、屠宰、典当、武师、教育、命相,并且司命禄、佑科举、护钱财、
治病除灾、驱邪避恶……
还是西洋人于此看得最为通透,关公的英文名带GOD,和他们的上帝相类,是万能神。
(摘自《文史参考》2011年4月上第7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居易是白起的后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