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小说,好怎么找回几年前qq好友的了,是关于网游的,小说一开始好像就讲主人公穿着斗篷去公会换一件宝物,使用后就

145,712被浏览10,563,013分享邀请回答3.3K1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blog.51.ca/u-/09/13/另外最近又重温了她写的《情感勒索》(又译《情感欺诈》) (“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豆瓣链接: 才想起来自己在这方面走了多少弯路,还有多少路要走。其实情商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考验来自于家人和亲近的朋友
—— 一辈子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呀。摘一点书的摘要, 深以为然。“‘如果你真地爱我??’,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可你??’,“你怎么能这么自私??’如果这样的言语对你不陌生,也许这本书会有些帮助。”2。 《正义:一场思辩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by Michael Sander)(又译: 《公正》豆瓣链接:
谢谢苏翊的评论。)一本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讨论哲学、道德、伦理的书,依据哈佛大学哲学教授Michael
Sander 几十年来的授课大纲编写,获得亚马逊年度图书奖。书中按照现代生活中主要的社会、道德悖论与两难抉择分主题章节,阐释每一种(主流)选择或者观点背后的哲学与法学依据。不做是非判断,而是引人思考辩论,开扩思路。而更有趣的是相应的公开课视频。这里面每一次大课都有上百人参加,学生们现场选择自己的立场,并依据所学到的内容做短暂的辩论,由Michael引导主持。不但妙趣横生,而且引人深思。有条件或者愿意练英文的可以看一下:添加有中文字幕的视频链接:3。 《异类:成功的故事》(“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s” by Malcolm Gladwell)这本书中最有影响也很有争议的观点:一万小时定律,应该已经不陌生。好像书也有点俗套了。可是当初看的时候的确很惊艳,现在还经常用其中一些“鸡汤”类的观点来鼓励自己。简要概括就是用几百页的有趣不枯燥的内容阐述了这样一个流行观点:以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到不了拼天赋的时候。又及:个人觉得最近他出的《大卫与哥利亚》(“David and Goliath”)就有点明显地鸡汤了。小说类:1。《依然爱丽丝》(又译:《我想念我自己》)(“Still
Lisa Genova)这本书“惊艳”的程度稍差一些,称做“独特”更合适。书中讲述了一位社会精英(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从出现症状、挣扎、无奈妥协,到最后病情恶化,失去大部分记忆的故事。算是深入浅出地将这种目前还无药可医的可怕疾病以最有人情味、容易理解的方式讲了出来。之所以成为畅销书,也是因为书中描述打动了许多有切身经历的人的心。这本书2014年被拍成了电影,茱丽安.摩尔凭借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2007年的小说又大热了一场。可令人沮丧的是,小说出版已经快十年了,虽然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仍却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而书中所描写的困惑、挣扎,以及始终没有丢失的坚韧乐观则获得了更广泛的共鸣。2。《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by Anthony Doerr)在这两年的所有畅销小说中,这本书是真正让我惊艳的一部,主要是因为它的文字的优美简练、浑然天成的感觉。整本书以多个视角,讲述了二战时一个失明的法国女孩和一个因为努力好学有天赋而被过早地卷入战争机器的德国男孩的故事,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失落的钻石的传说和寻宝的插曲。这么多线索和视角,却能让作者编排得错落有序,让人性的温暖之光始终不被战争的残酷湮没。尤其是以失明的女孩的角度来写的故事,虽然视角受限,却十分生动丰富,文字的功力的确非同一般。另外,据介绍,这部作品是作者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地修改雕琢而成。怪不得如此流畅精致。真是应了那个“一万小时”定律。——————
500 赞的更新线
——————非常感谢大家慷慨地点赞,很高兴我喜欢的书单能够产生共鸣。这么快就过500 赞了,于是把前面的内容又补充修改了一下,把链接和不同的译名也加上了,好方便查找阅读。另外再分享几本,希望能喜欢。非小说类:4。 《追寻生命的意义》(又译《生命的意义》)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E. Frankl)1946年初版,到目前已经售出上千万册,译成几十种文字。其中最为不同寻常之处,就是书的作者维克多是一位犹太裔奥地利神经学和心理学家,在二战的时候被抓进纳粹集中营,过了一年多非人的生活,侥幸存活下来。这本书是他将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加上一个专业心理学家的分析,所写的关于生命的分析和感悟。不仅如此,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意义治疗
(logotherapy)。这是缘于他在集中营之中和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在如此残酷非人的环境中,有那么多人忍受不了极度的痛苦而主动自杀了,而有极少数人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忍耐力,活了下来呢?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大意是:有理由活着的人,几乎什么都能忍受。这也成为后来他自己进行意义治疗的基本原则:帮助心理咨询的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其他我珍藏的精彩句子包括:一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夺走,除了一样:人性的最后一层自由
即一个人不管什么境遇,都能够选择自己的态度,自己处世的方式。“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跑题一下,这里让我想起古龙小说里一句一直觉得酷得不行的话:“你怎么对待我是你的事,我怎么对待你是我的事”。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种程度上,当苦难有了意义的时候(比如牺牲的意义),它就不再是苦难。(“In some way, suffering ceases to be suffering at the
moment it finds a meaning, such as the meaning of a sacrifice.”)很多时候,最大的伤害不是身体上的(这对大人与孩子同样适用),
而是不公正所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来源于所有这一切的荒谬性。(“At
such a moment, it is not the physical pain which hurts the most (and this
applies to adults as much as to punished children); it is the mental agony
caused by the injustice, the unreasonableness of it all.”)有一段时间,这本小书就放在桌旁,每天都要翻看一回,好像非得这样才能有动力把这一天过下去。当然了,七十年过去,现在看来很多甚至绝大多数观点已经不新奇(要知道整个一个心理学派都是建立在维克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的),甚至有鸡汤之嫌。但是因为维克多自己经历了非人的磨难,却仍然能相信生命的意义,不仅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予以分析阐释,而且身体力行,真正做了他自己命运的主宰。所以这本书还是最具有震撼性和说服力。另外维克多自己的经历也很传奇。他1905年出生,大学时主修神经学和心理学,在二战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诊所,建立起一定的声望和社会地位。然而他所有的一切都随着纳粹进驻奥地利而结束。经过几年越来越严酷的迫害,1944年他与全家都被关进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他自己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非人折磨,妻子与父母都被折磨而死。然而这一切没有摧毁他的人生。二战结束后,他根据自己的第一手经历和观察,结合专业的心理学研究,继续自己的研究和事业,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并写了很有影响的书,包括《追寻生命的意义》。他重新又组建了家庭,并且一直活到92岁高龄。纳粹集中营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粉碎性的毁灭性打击。即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人,身体和精神上也都留下了极深的伤痕和残疾,大多是勉强苟且度过余生。然而维克多拒绝让这样不可抗拒的灾难统治他剩下的人生,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他不仅自己做到了,而且还帮助了无数的人从灾难性打击中恢复过来。正如书中所说:
“一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夺走,除了一样:人性的最后一层自由 -不管什么境遇,都能够选择自己的态度,自己处世的方式。”小说类:3。 《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by Celeste Ng)香港第二代移民伍绮诗(Celeste Ng) 的这本令许多人惊艳的处女作一经出版,便获得无数赞誉,包括亚马逊2014年年度图书等多家媒体推荐,并且蝉联多个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被译成多种文字。但是《无声告白》讲的却是比较冷僻的题材:一个另类的跨种族家庭——华人男子和白人女子的家庭——在1970’s的美国中西部小城(俄亥俄州)的故事。既不时尚又不主流,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全书围绕父母最钟爱的二女儿莉迪亚溺水而亡这个开篇就已经交待了的事实,抽丝剥茧一般,以极其细腻的笔法展示了一个跨种族家庭所面对的种种微妙隐匿的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冲突,以及对于在自己和家人、社会的各种需要、期望、责任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的努力。这些努力经常显得很笨拙、渺小、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但是却是每个普通人都切身经历过的,因此才产生跨越时间空间和种族的共鸣。最为打动人的还是她的文笔以及选取的典型情节。书中描写的都是生活细节,而且是以一家人的四个视角来写,还包括了一段上一辈的生活经历,但是却很鲜活流畅。视角之间的过渡、转折也很自然贴合。可以说是细微之处见人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开始读的时候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为什么现在的欧洲人会想要读一个华裔-白人跨种族家庭在七十年代的美国中西部小城的故事呢?慢慢读下去才开始体会到其中细腻敏锐的文字所折射出的深层的关于人性的共鸣。举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大意如此):“玛丽琳没有意识到,她在等待女儿回答的时候,是屏住了呼吸的。直到女儿说出了她想听到的回答,她才轻轻松了口气。”把这样一种微妙的、潜移默化的压力和期盼描绘得活灵活现。相信许多人对于来自亲近的人那种无声无形却可能十分沉重的压力都能理解。1.4K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小说搜索:&按书名按作者二次元搜索搜全站&热门搜索:
送鲜花:341988朵催更票:277票打&赏:7.6万点投月票:11票下载到桌面105次漫威:不朽王座&&作者:&&内容介绍&&作品信息&&最新章节更新: 15:00  已有人读过漫威:不朽王座小说已写3178150字...目前本书已经完本! 10
漫威:不朽王座 作品相关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图][图][图]
& 漫威:不朽王座 第一卷:不朽
漫威:不朽王座小说VIP章节部分 漫威:不朽王座 第一卷:不朽[] []
&& 漫威:不朽王座 第二卷:第一战[] []
& 漫威:不朽王座 第三卷:暗夜[] []
& 漫威:不朽王座 第四卷:复仇者[] []
& 漫威:不朽王座 第五卷:银河大冒险[] [][图]
漫威:不朽王座 第六卷:奥创纪元[] []
漫威:不朽王座 第七卷:内战[] []
&& 漫威:不朽王座 第八卷:维度战争[] []
& 漫威:不朽王座 第九卷:无限战争[] [][图][图]
& 漫威:不朽王座 第十卷:浩克世界大战[] [][图]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一卷:神奇女侠[] []
[图][图][图]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二卷:明日传奇[] [][图]
[图]&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三卷:哥谭[]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四卷:星城[]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五卷:康斯坦丁[] [][图][图]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六卷:闪电侠[] []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七卷:超级少女[]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八卷:闪点[] []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九卷:正义黎明[]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十卷:多元宇宙[] []
&& 漫威:不朽王座 DC世界第十一卷:黑暗正义联盟[] []
& 漫威:不朽王座 最终卷:回归漫威[] []
&&漫威:不朽王座小说评论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本类人气榜
120303372202342931795347417237535165399161595366715385508153520091491292101482970111480520121473895
&读者还喜欢读..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类别:作者:
&喜欢本书的网友&级别:钻石书友&级别:黄金书友&级别:钻石书友&级别:白金书友&级别:白银书友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北京腾飞克科技有限公司&京ICP证:140236号&京网文[1号&京ICP备号-3&京公安网备72号
&&&b.faloo.com&飞卢小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回几年前的qq好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