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学园2人形排名死后戒指坏了,但是人还是变成不死人了.只是魂

3,545被浏览967,909分享邀请回答1.6K1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71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6|回复: 6
奇怪了,带了生命庇佑戒指,人形死后戒指坏了,但是人还是变成不死人了。只是魂没少而已??????????????????????????
主题帖子积分
骨灰玩家, 积分 26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35 积分
骨灰玩家, 积分 26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35 积分
金元235207
奇怪了,带了生命庇佑戒指,人形死后戒指坏了,但是人还是变成僵尸了。只是魂没少而已?什么情况啊?????????????????????????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不变死尸的是死者戒指...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但是死者戒指会掉魂,你大概是弄错了
主题帖子积分
I ? Quantic Dream
被诅咒了吧& && && && && && &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 积分
被 诅咒直接活食
主题帖子积分
骨灰玩家, 积分 26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35 积分
骨灰玩家, 积分 26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35 积分
金元235207
hqqttjiang 发表于
被诅咒了吧
对对 生命庇护戒指到后期就没用了,经常诅咒而死,这个戒指不起作用的。最有用的还是修改器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生命庇佑戒指这玩意儿是大大降低游戏难度的东西 有了这东西什么死亡惩罚都是浮云
Powered by史志网详情页
当前位置: &&
&&& 海南岛黎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与汉族、苗族等民族的长期接触中,彼此间的文化发生了相互的影响,黎族的风俗习惯发生了许多变化,物质文化如饮食、居住、服饰、节庆等方面发展变化很快,而婚姻、生育、丧葬诸方面仍然保留更多的民族特点。
&&& 一、饮食
&&& 黎族饮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的饮食也不断发生改变,饮食方式更加多样化,饮食品种更加丰富。黎族传统饮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形成独特的黎族饮食文化。
&&& (一)饮食的种类和特点
&&& 黎族传统饮食以大米为主粮,其次是玉米、番薯、木薯、南瓜等杂粮。日常生活中,黎族人民一天三餐,以稀饭为多。传统饮食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米饭、山栏米饭、竹筒饭、红薯饭、南瓜饭、玉米饭、山薯饭和山果饭、黄姜饭等。
& &&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人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每个黎族村寨都建有一座座装粮食的小粮仓;沿海平原地区,黎族人们家家户户都用大竹篓存放谷物。平常,人们习惯用独木桶或陶缸存放稻米,这些稻米多是用木臼或竹磨来加工。黎族地区出产的稻米有白米、红米和糯米三种,白米和红米是制作米饭的原料,糯米是制作饭团、粽子和酿酒的原料。
&&& 海南岛中部和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天气炎热,黎族人民习惯早上就煮好了一天吃的稀饭。煮饭时一般不洗米,人们认为洗米会失去营养。米饭煮熟后适时冲进凉水,调成稀饭。人们常以米汤作为开水饮用。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饮食品种的增多,黎族人民一天煮两次甚至三次饭的现象也增多了。在农村,人们习惯一天煮两次饭,早上煮好早、中餐(多以稀饭为主),晚饭时多是千米饭。在城镇的黎族人则是一天煮三次饭的居多。
黎语称“稀饭”为“塔南”( tha2& nom3)。“吃饭”一词在黎语各方言中有不同的叫法,有“啦塔”( 1a2& tha2)、“哕塔”(lo2 tha2)、“喇塔”(1i1 tha5)、“刊塔”& (khan1 tha5)、“德塔”( tei1& tha2)等称呼。
&&& 2.山栏米饭
&&& 海南岛黎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俗称“砍山栏”(汉语海南方言)。这种生产活动以种植旱稻为主,间种玉米、南瓜、木薯等。早稻米也称为“山栏米”,是五指山地区盛产的早稻品种。它分籼、粳两种,有红、黑、黄、白、褐等颜色。山栏稻每年四月播种,秋天收割。米质好,味道香,营养丰富,煮成米饭,清香扑鼻,是黎家迎宾待客的上品。
&&& 3.竹筒饭
&&& 亦称为“竹筒香饭”,它是黎族人民上山劳作或打猎时常制作的食品。竹筒饭有肉香饭、黑豆香饭及盐巴饭等。其制作方法是:用水把山栏糯米浸泡,滤干后配上瘦肉、香料和适量食盐拌匀,装入竹筒(一边带有竹节的鲜嫩山竹或家种云竹制成)内,再灌上适量清水,用芭蕉叶堵塞封口。然后把竹筒放进火堆里慢慢翻烤,等到绿色的竹筒烧成炭焦色便成了竹筒干饭。黎族的竹筒饭芳香可口,人们不但在出门远行时带竹筒饭,喜庆佳节时也要制作竹筒饭。竹筒饭不易变质,可保存一周。在海南岛不断兴起的旅游大潮中,黎族的竹筒饭已成为宾馆酒店宴席上游人品尝黎家风味的佳品。
&&& 4.红薯饭
黎族地区普遍种植红薯。红薯饭是黎族人民饮食种类的特色之一。其制作方法颇具民族特色。把生红薯洗净切成小块,先把米下锅煮至半熟时放入红薯,以六成米四成红薯的比例煮成稀饭或干饭。另一种是把红薯切成小片或条丝晒干,掺米煮成稀饭。
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群众在“砍山栏”时,常间种南瓜等作物,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煮南瓜饭。其制作方法是:先削去瓜皮,清除瓜瓤,把瓜肉切成小块掺米下锅,煮成稀饭或干饭。或是把南瓜肉与糯米掺合,放蒸锅上蒸熟,之后用木臼舂烂,制成南瓜饭团,其风味独特。
& &&玉米是黎族的主食之一。山区的黎族人民多把玉米种植在山栏园里,收割的玉米两个一对地串起来,挂在木架上晒干,以备食用。要煮玉米饭时,人们把干玉米粒放进木臼里加入一点水舂成细米,用这些玉米细粒熬成玉米稀饭,或者掺进大米煮成干饭。
& &&7.山薯饭和山果饭
& &&黎族多居于山区,这里树木繁多,野果种类丰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黎族群众在遇到荒年或主粮青黄不接时,经常上山挖山薯,采野果制成饭食充饥。
&&& 淮山饭:也称“山薯饭”,五指山地区盛产野生淮山。每年农历四五月,黎族群众在“砍山栏”期间会挖一些山薯带回家,将山薯除去皮毛切成小块,掺一点米煮成淮山饭,有的则是直接把山薯煮熟食用。
& &&磅薯饭:磅薯是五指山地区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其根块大约三四斤左右,淀粉含量高,有毒。在食用之前必须经过一番细心制作。制作方法是:把磅薯根块削去外皮,切成薄片后混入木灰用力揉搓,灰水泡透后盛入麻袋,用两块木板压挤出水分和毒汁,然后把磅薯装在竹箩里放在流动的河水中再浸泡一天,冲去毒素。食用方法:将加工后的磅薯薄片盛人蒸锅蒸熟,用木臼舂烂,加上适量食盐,捏制成饼块食用。另一种方法是把加工过的磅薯薄片,掺大米煮成磅薯饭。
& &&包子果饭:黎族地区生长着许多包子果树。其果成熟时呈红色,果实如包子,果内有甜味果肉,故名包子果。制作包子果饭时,把未成熟的包子果用木臼舂成小碎块,筛去外皮和种仁,取果肉用木灰水浸泡,放进河里冲掉其胶汁和涩味,掺米煮成包子果稀饭。
& 鸡头果饭:鸡头果树是五指山地区的一种灌木。其果实红色,如拇指般大小,貌似鸡头,故称鸡头果。人们上山采到鸡头果后,晒干用木臼舂成碎粒,用簸箕清除其杂物后掺入米煮成鸡头果稀饭。
& &&8.黄姜饭
& &&黄姜属草本植物,是五指山地区特有的物种。黄姜根块似姜,黄色,无辣味。黎族群众制作黄姜饭时,先把生黄姜舂烂,煮水取汁液,然后用黄姜水煮饭。黄姜饭色泽鲜黄,香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黎族民间常用黄姜给产妇补身。
&&& (二)民间饮料的种类和特点
&&& 在日常生活中,酒和茶是黎族社会两大主要的饮料种类。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节日、嫁娶、丧葬、入新屋、生育、社交和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等,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是以酒相待。茶饮料相对来讲在黎族社会中并不普遍存在,喝茶只是近年来才在黎族社会中逐渐普及。山区的黎族人喜欢喝水满茶、苦丁茶,沿海地区的黎族人喜欢喝鹧鸪茶。黎族人热情好客,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酒的种类有:山栏酒、玉米酒、番薯酒、木薯酒、甘蔗酒、芭蕉酒、南瓜酒以及山果酒等,后来出现了蒸馏白米酒、瓶装米酒等。其中,山栏酒是黎族社会传统的酒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乎每家每户都酿制山栏酒,作为节日、婚宴、丧葬及宗教活动中主要的酒品种。
&&& 1.山栏酒
&&& 山栏酒也称糯米酒,黎语称作“并”(bi:2),杞方言称为“比盎”( bia5),是用山栏糯米酿制成的醇香甜酒。其制作方法是:将优质的山栏糯米浸泡半天,淘起盛入蒸锅,蒸成干饭,晾凉。用适量的酒饼捣碎与米饭拌均,然后装入酿酒用的竹箩内(竹箩架呈锥形状,口径约80厘米,底部尖,酿酒时,用芭蕉叶铺盖)。用酿酒竹箩酿酒,一般是先把酒饼捣碎放入陶盆中用温水冲调,然后将酒饼水倒入竹箩内的酒料中,并通过酿酒箩底端桷孔排去水分,用芭蕉叶封盖竹箩口。酒料经过3天的发酵后会散发出芳香扑鼻的酒味。这时,用筷子在箩架底下捅一个小孔,酣醇浓厚的山栏酒汁便一滴一滴地流入竹箩底的陶盆子里。山栏酒汁俗称“酒滴”,黎语叫“南挡”(nom3 dak1)。7天后,把酒糟从竹箩内取出用大坛盛装,山栏酒汁用小陶罐盛。初时,山栏酒汁和山栏酒糟酒度低,封存时间愈久酒度愈浓。黎族人经常把山栏酒糟盛入大坛子埋在地下3~5年,然后取出用清水冲调饮用,此时陈酒的酒色呈黑褐色,香气扑鼻。黎族的山栏酒还有一种酿制方法:把糯米煮成干饭,凉后拌入酒饼盛入陶罐中,用芭蕉叶封盖罐口,3天后可闻到芳香的酒味,7天就可以饮用。罐中的酒水吸完后,还可以再放入凉开水,几天后又发酵成醇香的山栏酒。黎家的山栏酒是滋补健身酒,民间常用山栏酒糟和鸡蛋同煮,给病弱体虚者或是产妇食用来补身,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黎族酒饼的制作方法独特,它取料于五指山地区生产的淀粉含量高的红米,用木臼舂成粉末后配上姜叶、甘蔗和香皮树(一种灌木,其树皮甘甜)的表皮等原料,有的地方用桔子叶、南椰树芯等原料,捏成饼块并沾上黑色的稻草灰,然后搁在火灶竹架上熏干。这种酒饼含有能够起糖化和发酵作用的原料,所以酿制出的酒酣醇香甜。酒饼放置的时间越久,发酵酒度就越高。&
玉米酒在黎族地区的酒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因为玉米是主粮之一,人们不常用来酿酒。黎族人把干玉米春碎,煮成玉米干饭,凉后拌上酒饼,盛入陶罐中发酵。15天后,便成玉米酒汁,可饮。封存1个月后,取出酒糟用蒸酒锅蒸馏出玉米白酒。玉米淀粉含量多,所以酒度高。&&&
3.番薯酒和木薯酒
&&& 番薯酒和木薯酒也是黎族群众喜爱喝的蒸馏白酒。其制作方法是:把生番薯洗干净,切成小块,用锅煮熟晾干,加入酒饼拌匀,盛入大坛密封1个月,发酵成酒糟,然后把酒糟取出装入蒸锅蒸馏成酣醇的番薯酒。木薯酒的蒸制方法与番薯酒一样,但木薯酒浓度较高,酒性烈,味道不如番薯酒香醇。
&&& 4.芭蕉酒和南瓜酒
&&& 芭蕉酒和南瓜酒是黎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酒类,在山区的黎族村寨中很受喜爱。芭蕉果实淀粉含量多,是制酒的好原料。制作芭蕉酒时,先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实切成小块,煮熟晾干拌入酒饼发酵,10多天后便成芳香的酒糟。把酒糟用清水调稀放入蒸酒锅内熬煮,便可制出酒质清香的芭蕉酒。黎家的南瓜酒制法独特,人们把南瓜去皮去心切成小块,掺入糯米蒸成南瓜米饭,然后拌上酒饼发酵,10多天后便酿成南瓜酒。另有一种酿制方法是从南瓜蒂上开1小洞,将酒饼放入瓜内,密封1个月左右,便能在南瓜内发酵成酒汁,其味道芳香可口。
&& &5.山果酒和甘蔗酒
& &&居住在山区的黎族群众,利用野生果实为原料,酿制独特的果酒,如包子果酒、鸡头果酒、山竹果酒等。有的地方的黎族群众还生产荔枝酒、槟榔酒。黎族的甘蔗酒,酒性醇烈,很少有人酿制此酒。其制法是:将甘蔗去皮拍碎,拌上酒饼,放入陶罐内发酵,七天后便可取出用蒸酒锅蒸煮成白酒。
& &&6.水满茶
& &&五指山南麓的水满地区,常年云雾缭绕,夜间多露水,树木葱翠碧绿,盛产优质的五指山水满茶。当地黎族群众采集野生的茶叶和根茎,煮成味道浓醇的茶水,用来治伤风感冒。
& &&7.苦丁茶
&&& 五指山地区有野生的苦丁茶,当地黎族称之为“当”(da:3)。野生苦丁茶有很强的医疗保健作用,黎族民间用野生苦丁茶煮水来医治伤风感冒等病症,疗效很好。
&&& 8.鹧鸪茶
&&& 鹧鸪茶也是野生的茶,山区的黎族人民把鹧鸪茶采摘后放在阴凉的地方阴干(晒干后香味全失),此茶味道清香爽口,是极佳的饮品。
&&& 在日常生活中,黎族群众还时常吃甘蔗和喝椰子水,在家里喝米汤解渴,出门在外喝泉水,上山则斩断老藤喝藤水,这是黎族群众的生活习性。在现代社会里,各种饮料充斥黎族社会,人们可供选择的饮料多种多样。
&&& (三)菜肴和传统食品
&&& 黎族的饮食结构中,菜肴种类丰富多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群众较少种植蔬菜,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以野菜为主,主要有木耳、山菇、野香菜、山竹笋、雷公笋、蕨菜、山蒌叶、白花菜、鼠耳菜、雷公根、鸭舌草、马齿苋、刺苋等。山区的黎族群众在山栏园里偶尔也撒种一些青菜、南瓜、青豆、木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蔬菜的种植逐渐在黎族社会普及,人们逐渐掌握了种植蔬菜的技术。家种的蔬菜有南瓜、葫芦瓜、冬瓜、木瓜、黄瓜、豆角、西红柿、韭菜、萝卜、茄子、小白菜、空心菜等。饲养的家禽家畜有牛、羊、猪、鸡、鸭、鹅等。有的地区还出现了饲养专业户,他们把饲养的家禽家畜拿到市场上出售,参与商品流通。
&&& 黎族男子善捕捞,女子善采集。平时,男子喜欢上山安装各种捕猎器具,捕捉山鼠、鸟类、蛇类和山猪,以及五指山草龟、金钱龟等,农闲时还喜欢下河捕捞水鳖、鱼、虾、螺、蟹等。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山区的黎族妇女还经常结伴下河摸螺,每到傍晚,河道里尽是摸螺的小姑娘和妇女。她们把螺放在清水盆内过一个晚上,等第二天螺吐尽体内泥沙后便砍去螺尾壳用水清煮熟食用。在农闲或节日时,黎族群众还有全村集体上山放狗围捕山猪、黄獠、野鹿等习惯。有时候人们还喜欢采集蚱蜢、蜂蛹、山蚁卵、山蜘蛛制作特殊的菜肴。黎族群众在下田劳动时,男子带刀篓,女子带小腰篓,用来装捕捉到的田蛙、田蟹、稻虾等,回家煮成大杂烩食用。黎族人吃蟹有一种特殊的方法,人们把田蟹用火烤成半焦,拌上食盐和烤好的辣椒在小陶碗内捣成泥状,用来下饭味道极好。
&&& 黎族群众制作菜肴时习惯把肉和蔬菜一起煮,或者把几种菜混合煮。黎族的肉食很有特色,一般是用火烤或用清水煮。对于山鼠、青蛙、鸟类、田蟹、小鱼等多用火烤熟,对于猪、牛、羊、鸡、鸭等则先用火烧去毛,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用清水煮食。食盐是主要的菜肴调料,小辣椒是平时餐桌上的佐料,很多黎族村庄旁常种上几棵小米椒。由于地理原因,黎族的饮食口味清淡,很少制作炒炸食物,清水煮食是其一大特色。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黎族的饮食方式有所改变,各个村庄的黎族群众都已普遍学会汉族菜肴的制作方法和技术,炒、炸、煎、煮、焖、炖、烤一应俱全。
&&& 黎族传统饮食中最有特色的是腌制食品,如“肉茶”、“鱼茶”、“南煞”、酸菜等。这些腌制食品风味独特,“肉茶”、“鱼茶”还是黎族用于招待贵客的佳肴。传统食品主要有糯米粽、糯米饼(团)、各种果物等。
&&& 1.肉茶和鱼茶
&&& 肉茶和鱼茶黎语统称为“祥”(ri:1)。“肉茶”叫“祥盎”(ri:1a:k7),鱼茶叫“祥察”& (ri:1δ1)。它们均不是茶类,而是黎家腌制的一种味道酸甜可口的菜肴。“肉茶”的制作方法:先把肉(一般是猪肉、鹿肉、黄獠肉、牛肉等)煮熟,切成小块,把米饭用水洗净,然后把肉、米饭和食盐拌好,装在陶罐里,封存1个多月时间,取出便可食用。“肉茶”中还有一种叫“牛皮茶”,其制作方法与“肉茶”一样,只是原料改用煮熟的牛皮。“鱼茶”有干、湿之分。干“鱼茶”是把生鱼洗净滤干水,然后把炒米捣碎,加入少许的食盐后把生鱼和米粉拌匀,装入陶罐中封存2个月以上。取出食用味道酸甜可口,是“鱼茶”中的极品。湿“鱼茶”则是用煮好的干饭拌上生鱼和食盐,装入陶罐封存10多天便可制成。
2.“南煞”
& &&“南煞”(nom3 tua3)是哈、美孚方言的叫法,杞方言叫作“南发”(nam3 fa3)。这是黎族群众制作的味道浓烈的食品,有“一家煮南煞,全村闻酸味”的说法。居住在山区的黎族群众,常采集黎语称为“莉嫩”(剥去叶子取幼嫩的茎条)、“子温”(取幼茎和叶子)的野菜,洗干净后装入陶罐,倒入凉米汤密封,保存3个月或更长时间,便腌制成具有独特味道的酸菜。通什市一带,以及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等地的黎族群众,常把牛的脊椎骨剁碎,加入少许食盐,装入坛子中封存1年以上制成“南煞”,到时间打开即可食用。“南煞”是黎族群众餐桌上的独特菜肴,常吃“南煞”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和杂质。尤其是在进行“刀耕火种”生产时,人们会吸入大量的灰尘,吃了“南煞”可排除吸进肺部的尘埃,有防病之功效。
& &&3.糯米粽、糯米饼(团)
& &&每逢喜庆佳节,尤其是春节,黎族群众都要制作糯米粽、糯米饼(团)等食品,在探亲访友时随身携带。合亩制地区的黎族群众制作糯米粽时,先把糯米浸泡,淘干净后掺进芝麻或黄姜汁(后来多放猪肉、牛肉等),用粽叶包成圆长形的粽子,其他地区的黎族群众则多包三角形的粽子,粽子内夹着拌上香料的猪肉片。制作糯米饼(团)时,先把糯米浸泡后蒸成干饭,用木臼舂烂,揉捏成圆形的糯米饼(团),杞方言称为“也胖”(e1pha:5),哈、美孚方言则称为“外”( gwa:i3),饼面上还常撒上芝麻。黎族人走亲访友时多用糯米饼(团)赠亲戚朋友。糯米团晒干后可以保存1个月。食用前用水浸泡后放进火中慢烤,或是用油煎软。
&&& (四)各种果物
&&& 在日常生活中,黎族人食用家种的水果或野生果物,家种的水果有椰子、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杨桃、黄皮、菠萝蜜、香蕉、甘蔗、酸豆、西瓜、芭蕉等;野果种类有如山荔枝、野龙眼、山竹子、余甘子、包子果、山黄皮、黄牙果、山石榴、桃金娘果等。这些果物都有一定的采摘季节,黎族群众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采摘不同的野果。有的野果还拿到市场上出售。玉米在黎族饮食结构中既是粮食,又是果物,黎族群众常摘鲜嫩的玉米棒子水煮,喝水吃玉米果,还常常用晒干的玉米来炒爆玉米花,作为茶余饭后的零食。
&&& 黎族群众喜好吸水烟筒和嚼槟榔。这是黎族饮食中的又一特色。烟叶多是自种于房前屋后或河边冲积地的烟草。人们把烟草晒干,切成烟丝,用竹制水烟筒吸食。在黎族社会中,烟丝、水烟筒是黎族男子社交必备的物品。
&&& 黎族乡村盛产槟榔。槟榔是黎族礼俗的吉祥物。黎族民间结婚、访亲会客等活动都以槟榔为礼物。尤其在婚姻中,槟榔是一种媒介(说亲时女方吃男方送来的槟榔便是同意了这门亲事)。黎族民歌唱得更为清楚:“口嚼槟榔又唱歌,嘴唇红红见情哥;哥吃槟榔妹送灰,有心交情不用媒;男重烟筒女槟榔,烟筒槟榔交情广;上村下寨情理重,烟丝槟榔大家尝。”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三亚市等地的黎族群众,男女都喜爱吃槟榔,已形成日常生活中的习俗。这些地区的黎族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槟榔招待客人,妇女腰间常系着装有槟榔的小布袋,见面时大家互敬槟榔。吃槟榔有干吃和生吃两种:生吃是把槟榔果实破开成数块,每一块都配有螺灰和蒌叶(草本植物,茎蔓生,似胡椒叶子,味道香辣)混嚼,瘾大者还会拌入适量的烟叶。初嚼时吐出的口水是黄红色的,味道有些苦辣。越嚼口水越红,连嘴唇也被染得通红。初嚼槟榔者容易醉,久嚼后才能习惯。夏天吃槟榔可以解渴,冬天吃槟榔可以暖身,经常吃槟榔可防龋齿,又能提神健肠胃、利气、杀虫等。
&&& (五)饮食用具
&&& 黎族的饮食用具独特,种类多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的饮食用具主要为陶制品及竹木制品,有陶锅、陶碗、陶缸、陶罐、竹筷、竹杯等,装水用陶缸陶罐,提水时用大竹筒;吃东西用竹筷子和野果壳勺;外出装饭则用竹制饭筒;等等。
& &&1.炊具
& &&炊具主要有陶锅、铁锅、铝锅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炊具有皮锅、南瓜锅、椰子锅,煮饭时用于搅拌锅中米饭的木铲与骨铲,用于舀稀饭和汤的椰壳勺与野果壳勺,装水用的陶缸、陶罐,挑水用的竹筒、木桶、葫芦瓜等。陶锅是黎族家庭煮饭做菜的主要炊具,大小不等,锅盖陶制或独木刨挖制成。铁锅和铝锅均系外地输入。铁锅于唐代进入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铝锅于民国28年(1939年)日本军队侵占海南时开始在沿海地带的黎族群众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0年,黎族家庭普遍使用铝锅。黎族群众甚少使用铜锅煮饭。
& &&皮锅、南瓜锅、椰子锅是黎族群众在野外活动时使用的炊具。黎族男子上山狩猎,捕获到山猪或黄掠时,就地剥开兽皮,用四根树木在地上支撑兽皮做成皮锅,把野物的血及内脏放进皮锅中煮,加入盐巴,便可在野外煮成美味的野餐。人们在守山栏园时,经常取来山栏园里的大南瓜,从瓜蒂部开洞,取出瓜瓤,盛上水放进适量米和盐巴,在火堆中烧煮成饭。椰子锅煮饭与南瓜锅原理一样,即把椰子从蒂部开小洞并保留椰水,把米装入椰子内,以椰子皮和壳当锅,放进火堆中烤,煮成干饭,味道独特。
&&& 黎族群众普遍使用三角灶,三角灶又称为品字灶,由三块石头垒成。三块石头分“座石”和“走石”。“座石”是一块扁形的长石,石脚埋入地下三分之一,不可随意移动,这块石头又叫“灶魂石”。“走石”是两块平底的石头,可以按锅的大小随意移动。合亩制地区和居住山区的黎族群众把三角灶设在船形干栏房屋内,火灶旁边放着吹火用的竹筒;沿海平原地区的黎族群众居室外另盖一间小厨房,厨房内设三角灶及汉族地区的土灶。
&&& 黎族挑水用的竹筒有长、短两种。长竹筒专用于野外挑水,两个竹节一个筒。短竹筒为家用挑水物,一个竹节一个筒,高40厘米,口径15厘米。筒身削去三分之二竹皮,上端筒口边缘处留着竹皮,用红藤系套,并在筒身上雕刻几何图案,挑水时把二三个竹筒前后对等地挂在一起,挑起水来叮咚作响。黎族的葫芦瓜有许多功用,可以用来挑水,也可以用来蓄谷物种子,还能用来当助浮物渡河。用于挑水的大葫芦瓜从蒂部开小口,用白藤编织成网状套着瓜身,并在上端留两个提手。
& &&2.餐具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群众普遍使用陶碗、椰子壳碗盛饭菜。使用竹木制和骨制的筷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种瓷碗、碟、盆、匙等不断从外地输入。黎族民间具有几种有特色的餐具,如“排塔”( fai3 tha5)、“喂猜”( gwei1& tshai1)、辣椒具和簸箕等。
&&& “排塔”是竹制的饭盒。取一节直径15厘米、高30厘米的老云竹,削去竹皮,在竹筒上端三分之一处相对做成两个耳孔,系上绳子便制成“排塔”筒身,筒口盖也是用竹制成。“排塔”筒身往往雕刻几何纹、人纹和青蛙纹图案,象征吉祥。居住在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群众,在野外劳动时都用“排塔”盛饭,这是一种较为卫生的餐具。
&&& “喂猜”是一种用树果壳制成的喝菜汤的小匙。制“喂猜”的树果呈球状,大如鹅蛋且果壳坚硬。人们把成熟的果壳破开,磨制光滑,在果壳上钻两个孔,用白藤片系上竹柄,便制成了舀菜汤的勺具。
&&& 辣椒具是黎族民间普遍使用的盛辣椒的小盒子,它用小竹筒或独木刨制而成,美观实用。
&&& 居住在山区的黎族群众还常用簸箕来盛碗筷和菜碗,这种簸箕用竹片编织成直径1米宽,用餐时把簸箕放在地上,周围放置几个小木凳。至1990年时,这些餐具已从黎族家庭日常生活中消失。
&& &3.饮具
黎族的家用饮具多半是从外地输入的陶瓷和铜铝器。民间传统饮具有陶碗、椰壳碗、葫芦瓜、“概”(kai1)和“乐”(1o3)。&&&
葫芦是挑水器具,也是盛酒具。
&&& “概”是盛山栏酒的陶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群众在饮酒时,习惯把山栏酒放入“概”中,冲进清水,然后插入小竹管,大家轮流吸饮。小竹管底部包着小网,用于隔开山栏酒糟。“概”有大有小,平时待客只用小“概”,席间人们轮流吸饮。还有一种饮法是把“概”吊在酒席上方,大家推转轮饮。这种喝酒法习惯称为“喝咂酒”。
&&& “乐”是盛山栏酒的陶盆。黎族群众习惯在喝酒前把山栏酒糟盛入陶盆中,用清水冲调搅匀,置小竹箩于陶盆上,用椰壳勺挤出山栏酒汁,再舀酒入碗里才喝。如果“乐”中酒度还浓的话,则会继续冲入清水挤出山栏酒汁,直到把“乐”中的酒挤压到没有酒度为止。
黎族男女皆能饮酒,但各地区的饮酒方式不尽相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五指山地区的“合亩制”杞方言、白沙县润方言和东方县美孚方言,使用竹管吸饮山栏酒;居住在保亭县、陵水县等县和沿海地区的黎族,使用陶瓷碗、椰壳碗饮酒。&&&
(六)饮食禁忌
&&& 海南岛黎族因为居住地区不同,饮食禁忌也不相同。黎族的饮食禁忌分肉类禁忌、用餐禁忌和饮酒禁忌。
& &&1.肉类禁忌
& &&黎族社会有许多肉类禁忌,但没有全民族性的肉类禁忌,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大部分的黎族群众不吃猫肉,认为猫是家门灶神,家猫死了要埋葬。通什市毛道乡的一些黎族村庄,在20世纪30年代时,还存在家猫死后要两个人抬去埋葬的习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通什地区“合亩制”杞方言和东方县美孚方言的黎族群众,视牛为家庭的重要财产,牛繁殖得越多就意味着家庭越富有,习惯上禁止在牛日杀牛,认为在牛日杀牛会损害牛的灵魂,牛只很难繁殖,家庭就会贫穷。
& &&合亩制地区的亩头及其妻子,不吃狗、猫、蛇、鹩哥鸟和乌鸦肉,并禁止在家里煮这类食物。人们认为,狗是家的卫士和狩猎的好帮手,猫是家神,蛇是鬼神,鹩哥鸟常骑在牛背上,是牛的灵魂,乌鸦是吃死人肉的凶魂,吃了它们的肉很不吉利。
&&& 黎族妇女怀孕时不能吃蛇肉和猴子肉,认为吃了会生怪胎。五指山地区的黎族妇女在“坐月子”期间禁止吃鱼肉和鸡蛋,认为吃肉腥味的食品会得妇科病。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区的黎族妇女则没有什么肉类禁忌,她们对家禽家畜,飞禽走兽都可以食用。
& &&2.用餐禁忌
& &&黎族的用餐禁忌也是多种多样,各方言区的用餐禁忌大致相同。吃饭时忌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吹口哨,认为敲打饭碗会招来饿鬼,吹口哨会把饭魂赶跑,不吉利。在家里吃饭不得戴草笠,不得狼吞虎咽,认为这是强盗的行为,会影响来年的生产丰收。客人吃饭时,不能把饭碗倒扣在桌上,因为倒扣的饭碗像坟墓,很不吉利。客人吃完饭后,不能把筷子交叉地放在饭碗上,因为这是对主人有意见的行为。五指山合亩制地区,有客人到家时,主人做好饭菜请客人单独吃饭,主人不能在席上一起吃,因为这样客人就不敢盛饭吃菜,有不让客人吃饱饭的嫌疑。
&&& 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地区的润方言黎族群众,入屋或过年节时,全家吃饭不用碗,只用手抓饭或以勺子舀饭菜进食,以此方式感念先祖的恩赐。
& &&3.饮酒禁忌
& &&黎族男女喜好饮酒,各地的饮酒方式和禁忌都不相同。杞方言把碗斟满酒,双手举酒碗敬客人;哈方言和美孚方言给客人敬酒时要夹肉送到客入口中,并把客人灌醉,以此表示热情好客。合亩制地区的黎族群众敬酒时要对歌谣,对不上歌者会被罚喝大碗酒。酿酒的时候,习惯上都要在家门口挂树叶,禁忌外人进家门,否则酒将会酿不好。合亩制地区的黎族,村中或家里有人死,成人忌吃米饭,只喝酒和吃一点杂粮,时间约3~7天不等。举碗喝酒前要点死人的名字,同时把碗里的酒倒一点在地下,表示让鬼先吃,以讨吉利。
&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山地、丘陵众多,海南黎族的居住环境也各有不同,出现了沿海平原、台地、山地等类型的居住环境。
&&& (一)村落及传统建筑类型
&&& 黎族的村落多散布在盆地、河谷台地和滨海平原上。黎族聚居的地区包括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岭、霸王岭、雅加大岭等山区地带,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中南部地区为五指山腹地。黎族的居民点,黎语称“抱”( bou3)或“番”(fa:n1),为“村”的意思。黎族的村落有的是同姓聚族而居,有的是多姓聚居。村落内各个成员之间,大家都有“同村又同亲”的观念。
&&& 黎族村落的选址位置要视地形、地势而定。山区的村落一般建造在山脚下,有利于防台风袭击,居民多饮山泉水;平原的村落都建在小山坡上,以防洪水侵袭,居民饮井水或河水。黎族村落呈现“山包围村,村包围田,田包围水,有山有水”的居住格局。
&&& 黎族村落的选址原则具体归纳为“三靠一爽二干净”。
&&& “三靠”:一靠近耕地,便于劳作生产,也便于在其周围的小丘陵或山坡种植杂粮。二靠近河川或溪流,便于用水灌溉农田及生活饮用,并且可以捕捞水族类改善生活。三靠近山岭及森林,便于获取日常燃料及建筑用材,还可以狩猎。
&&& “一爽”:指地势要高爽,要有一定坡度,不占用耕地。这样可以防湿、防潮,避免房屋遭到破坏、人畜生病;同时,还可利用坡度让雨天将地表的脏杂物冲到村外或洼地田里去,保持村内卫生。
&&& “二干净”:指居住的地方一要“干净”,死过人或有不好传说的地方不能建村;二是野兽出没少,避免山猪、猴子等对农作物的破坏。
&&& 黎族村落的规模大小不一,山区耕地少且分散,所以村落小,平原地区耕地多且较集中,村落大。大的村落聚居上百户至数百户人家,如乐东盆地哈方言村落和昌化江中、下游一带河谷的美孚方言村落。较小的村落只有数户、数十户,山区地带的白沙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到处都有这种小的村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平坦地区的黎族村落多是长期定居,山区的村落由于从事刀耕火种(砍山栏)的生产方式,往往是经常变换地方。
&&& 传统的黎族村落极具田园风光,大多掩映在高大的阔叶林、灌木林、竹林以及椰子、芒果、槟榔、荔枝、菠萝蜜等植物丛中。围绕着村落的刺竹丛是村落的主要防护林。村民们在进村的路口设置寨门,在村口附近挖防御沟以保卫村落的安全。一可防范外族入侵,二可防止家畜跑到田里糟蹋庄稼。
&&& 黎族村落的平面布局比较随意,住宅间距疏密不均,布局很不规则。黎族家庭是传统的父系家庭,子女成家后便自立门户,因而村内常见到一幢幢较新的小茅屋,这是分家出去的儿子的新家。黎族村落传统的建筑物除了住宅外,还有隆闺、谷仓、土地庙、竹楼、晒谷场、牛栏、猪舍等。一般情况下,住宅群外围分布着谷仓、牛栏、猪舍等建筑物;村子入口处一般有土地公庙;村内公共场所有悬挂传统的铜锣以及牛皮大鼓的竹楼、晒谷场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化江流域美孚方言村落注重住宅的规划布局,改善村落的卫生等条件。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民房改造政策加快实施,黎族村落的规划、布局、卫生条件、住宅质量等都有较大的改善。直至1990年,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黎族村落大部分的黎族群众已建成砖木结构的房子,有的村落还建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等建筑。
&&& 1.住宅
&&& 黎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及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住宅建筑。黎族人民传统住宅是以茅草为盖、竹木为架的简易茅草屋,主要有船形茅屋和金字形茅屋两种样式。船形屋是黎族最传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住宅。它以木条、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十分原始和简单,属于传统竹木结构建筑。船形屋有高脚船形屋与低脚船形屋之分,外形像倒扣的船篷,屋架用红、白藤扎紧,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茅屋是黎族人民在与周边民族交往时吸收过来的住宅类型,20世纪50年代后普遍出现于黎族社会。它以树干作为支架,竹木编墙,用稻草与泥混合后抹成泥墙。房屋的大小一般由入口多少或经济能力决定。
& &&建造传统的船形屋,先是按纵长方形平面在地上立6根柱子,柱子上端通常选用天然树权或砍成树权状,以此支承屋梁。中柱承接脊梁,两侧檐柱承接檐梁,檐柱高度约为中柱的一半;在脊梁和檐梁上加架着小斜梁(人字木),在斜梁下端约占全长的四分之一处稍作弧形弯状;其上搁着35~45厘米左右的小檩条。小檩条上搁着用竹子或细树枝编成的方格子网(格子一般为15厘米×25厘米左右),从屋脊顺着斜梁方向一直延伸到地面,形成屋盖与檐墙合二为一的船篷状。格子网上面覆盖茅草扎成的草排,沿着屋檐低处从下往上一层一层地往屋顶铺盖,并在屋顶侧面留一处或两处能够开关的天窗,用于取光。通过草排的铺叠,屋盖轮廓形成船篷状。全部构件的衔接处均以红白藤拴绑牢固。屋内地板架空,架脚用石头顶高离地1尺(约0.33米),地板架用木条和竹子制作,架上铺垫相同大小的红藤片或竹片,用红白藤拴绑牢固。地板上设有火灶和放厨具的地方,同时划出宾主睡觉的位置。屋内白天光线比较暗,空气条件也不是很好。因空气流通差,又有火灶,所以室内冬暖夏凉,能抵御风寒。夏天,低矮的船形屋可遮挡炎炎烈日。船形屋的内壁结构用的都是优质的木料及藤条,坚固耐用,一般是20~30年才更换一次,屋顶茅草排3―5年更换一次。黎族高脚船形屋地板架空高约1.5~2米,以木梯上下,地板下可圈养家禽家畜或堆放生产生活用具。低脚船形屋架空地板高约0.7~1米,地板下面已失去圈养家禽家畜的作用。
&&& 黎族的金字型住宅,檐墙已经升起来,屋盖外形呈金字形。金字型茅屋斜梁上端的微弯状已经消失,成为一根直杆,檐口不再贴地,而是离地有一定的距离。檐墙多用编竹抹泥墙,不起承重作用。屋内隔成厅房,其余各部分的构造仍和传统船形屋造法相同。哈方言黎族房子室内中央的地方不设中柱,由其两侧檐柱支起横梁,梁上再立竖杆承托脊梁,扩大了室内的使用空间。五指山地区杞方言黎族屋内中央处常立一中柱,柱梁交接处以野藤缚扎。
&&& 20世纪40年代时,白沙县润方言黎族社会还残存一种古老的“干栏式”住宅。这种住宅的屋盖与檐墙合二为一呈船篷状,上部结构与低脚船形屋住宅大同小异。不同点在于这种船形屋有楼层,一般离地1.5~2米,船形屋呈长方形,两头开门,门旁开窗,门上房檐外伸,其下可舂米、谈天;室内有数层台阶,可存放农具、柴薪。船形屋楼板用竹片或硬木枝铺设,屋内设一火塘,供炊事和取暖。支承屋盖和支承楼板的柱网分成两套,支承屋盖的柱子前后柱距一般3米左右,支承楼面的柱子前后距一般在1.5~2米左右,整座房子均用传统的缚扎方法结合而成,房底层柱子非常密集。
&&& 2.隆闺
& &&按黎族社会的习惯,儿女长到了13~14岁时,家长就为他们在外面建一间小房子居住。这种小房子黎语叫“隆闺”( plo3kui3),意为“不设灶的小屋”。隆闺有兄弟隆闺与姐妹隆闺之分。兄弟隆闺由男孩子自己上山备料建造,姐妹隆闺则由她们的父母亲帮忙建造。隆闺一般建在村落的村头、村尾僻静处或谷仓边,有的也在父母住房边搭建。隆闺的式样与主房相似,但规格要小得多,只有几平方米,室内只设床铺,只开一个小门。隆闺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住3~5人以上,小的只住1~2人。隆闺内不设火灶,专用于学习、睡觉、玩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隆闺是黎族青年男女对歌、交往、寻找意中人的婚恋场所,得到社会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玩隆闺”的婚恋习俗逐渐消失,到1990年时,隆闺纯粹是黎族男女孩子学习、休息的场所。
& &&3.谷仓
& &&黎族社会中谷仓是古代“干栏”建筑的遗存。这种谷仓上有茅草盖顶,下有架空地板,仓身多为木板、泥墙、竹席制成,有防潮、防鼠等功用。黎族一般忌在“鼠日”建谷仓,否则老鼠会打洞入仓,糟蹋粮食。
&&& 黎族的谷仓一般都选在村落外缘较干爽的向阳处集中或单独建造,一家一个谷仓,互不干扰,目的是防止村庄发生火灾时可以保存粮食。有的谷仓建在耕地中心一带,便于贮藏粮食。黎族群众建造谷仓,主要与粮食加工方法有关。在20世纪60年代前,黎族群众收割稻谷时连穗割下,整穗贮藏时所占空间大,另外,人们习惯要吃多少米就直接从谷仓中取出多少稻谷来春,因此用谷仓来贮藏稻穗。20世纪80年代后,沿海地区的黎族群众习惯用竹箩或竹笪围来贮存谷物,谷仓逐渐失去作用而趋于少见。五指山地区的黎族群众仍习惯沿用这种谷仓来贮存粮食。到1990年时,大部分地区的黎族群众已改用铁皮桶来贮存稻谷,它可直接存放在室内,防鼠、防盗、取用都很便利,使用谷仓的现象少见了。一般的谷仓仅用于堆放杂物。
&&& 黎族各地谷仓的外形大致相同,建筑材料与面积大小有所不同。木板谷仓是用优质厚木板作仓壁,坚固耐用,为谷仓中最坚固的一种,多为富裕人家建造。一般人家用竹篦编织仓墙作仓壁,或以泥糊墙作为谷仓壁,比较简陋。谷仓构造均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可防潮、防霉;在基石上面架以纵横木料、竹排铺为谷仓地板。房顶往往由竹竿编成,仓身与房顶构成圆拱形的天花板,外部糊以泥墙,以茅草盖顶,可防雨。仓身只开一小门,平时用铁锁锁紧。
& 4.土地公庙
& &&大多数黎族村落都建有土地公庙,供奉奇形石头供人朝拜。黎语称之为“鬼屋”,起着镇村神、保护村庄的作用。乐东黎族自治县福报乡扎浩村(杞方言)、福报村(哈方言),白沙黎族自治县毛路乡牙开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堑对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毛淋村等,在村子的入口处都建有一间很简易的“神庙”,多用5块没有加工过的石头堆砌而成:一块平坦的石板作为地板,三面不太规整的石块作墙,顶上盖一块作为“庙顶”,里面中央处放一块下宽上窄很顺滑的石块,作为供奉的神,海南话称之为“土地公”。有的地方用三块石头垒成一个人字形(也有用木偶的)作为土地公。人们认为它可保佑全村、全族人畜兴旺,庄稼丰收,多获猎物。白沙黎族自治县红星乡番响村(杞方言),村尾有个土地公屋,高约1米,宽不到2米,形状像金字塔,用烧砖筑墙壁,上盖瓦,开一小门,正面向北,人不能进去,只能蹲在门口。屋内无间隔,屋内正面靠墙放一木偶,木偶前面是香炉;屋内两边放满了10多担小木柴,捆成整整齐齐竖在墙边,据说神也像人一样,需要燃料。东方黎族自治县西方乡(美孚方言)全村有好几个“祠堂”,有些是砖瓦房,有些是泥糊墙盖瓦的房子,最简易的是泥墙茅草盖顶的草屋,虽然大小、质料有别,但基本上是金字塔形,门向一边开,与一般汉族农民住屋相似,屋内的陈设也是大体一致:厅堂内靠墙处设一神案,上放木偶像与祖先的神位,神案前有香炉、酒杯等供具。有些“祠堂”内放几条板凳,有的连神案都没有。
& &&5.竹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部分的黎族村落内专门搭建一座竹楼用来悬挂皮鼓。遇有事,如节日、庆典、祭祀祖先、捉捕盗贼、抵御外敌、庆贺丰收及全村性活动时,村长或族长便敲皮鼓来集众。竹楼可以说是人们集中议事、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建筑类型逐渐消失。
6.晒谷场和晒谷架
&&& 黎族群众以从事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早稻。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黎族群众收割稻谷时都是连穗割取,绑成一束束挑回家贮存。在黎族村落中,经常会见到数户人家用细的树枝或竹片筑成围墙,共同圈围一块场地做成晒谷场。围墙用来阻挡家禽家畜闯入,常设有一个小门作为出入口。黎族群众习惯在晒谷场用脚踩脱粒,或用牛踩脱粒。用牛踩脱粒时,要编个竹罩或藤罩套在牛嘴上,然后用竹鞭赶牛踩谷粒,稻穗被牛踩脱粒至七八成时,人再用棍子敲打,直到完全脱粒为止。在晒谷场旁常设晒谷架。晒谷架用直径约20~ 30厘米的青梅木等打桩作为竖架,用稍细的竹子绑在上面(双面)作为横架,搭成网格状。山栏稻、水稻等从双面对插挂在晒谷架上。晒谷架高达2.5米以上,上下需要借助梯子。到1990年时,五指山地区的部分黎族群众在从事零星的“砍山栏”生产时,常在山栏园地边架起晒谷架,收割山栏稻时直接把稻谷晒在上面,等晒干后才挑回家。别的地方已少见晒谷架。
&& &7.牛栏
& &&牛是黎族家庭五大财产之一,黎族把拥有数量较多的牛视为富有。在黎族村落,牛不仅用来劳作,而且还是重要的交换媒介,可换田、铜锣、粉枪等,丧葬、嫁娶、生病、“作鬼”、建房、招待贵客等都要杀牛,以示隆重。每个村落都有牛栏,水牛白天耕作、搬运或放牧,傍晚就被赶进牛栏。牛栏多数是露天牛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起了有茅草盖顶的牛栏。黎族的牛栏有圆形与长方形两种形式,圆形较为古老、原始。这些牛栏都是以木条打下边桩,然后用较细的树枝或粗藤编成篱笆,栏高约1.5米左右,入口处用结实的木枋做门角柱,装上数条活动的横木为插拴。牛栏的面积一般约有10多平方米,可容纳1~2头牛,农业合作社时期的牛栏面积较大,可容纳10~30多头牛。牛栏里的牛粪很少去清理,任由雨水冲到稻田里。到1990年时,黎族的牛栏多是一家一户所有,面积小,仅能容2~3头牛,而且多为露天牛栏。
&& &8.猪圈
&&& 黎族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猪圈。猪圈习惯建在斜坡上,以便于雨水冲刷猪粪,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建造猪圈时,将两根木柱插入斜坡上作支承,与平地上的两根木柱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圈栏,四周以疏木棍作栏杆,用藤皮扎紧。顶部铺有茅草盖,猪圈顺着斜坡方向倾斜。前高后低,下雨时雨水可顺势冲刷圈内污垢。
& &&9.山寮房
& &&黎族的山寮房一般建在山栏园或水稻田边的坡地上。黎族的山栏园一般离村子很远,村民们经常要带着简单的行装和铁锅住在山栏园里,于是就在山栏园内搭建一个简易的高架小茅草房,作为巡园、休息、用餐和驱赶野兽的临时场所。山寮房旁常挂两根叮咚木,看守山栏园的人敲打叮咚木散发出响声来驱赶野兽和鸟类。每当山栏稻即将成熟时,家里就派人住在小山寮里负责看守,一来防止鸟兽损坏稻谷,二来防止他人偷盗。在水稻成熟季节,人们也会在稻田旁建起小茅草房,派专人去看守鸟兽。这种小寮房内一般放置赶鸟兽用的弓箭,这种弓箭与其他弓箭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弓弦正中编一个装石子的小篓,射出石子来驱赶鸟兽。有时,在稻田的各个角落插上竹编的“吓兽铃”,用几条绳连接到小寮房内,一有鸟兽来偷食,看守人拉动绳子让“吓兽铃”散发响声,吓走鸟兽。这种“吓兽铃”制作简单,把一条小树枝弯成圆圈,用线把2~3条竹筒系好,置在圆圈内绑在一根稍高的木条上,连线一拉便能发出响声。到1990年时,这种方法已不见。
&&& (二)住宅形式的发展与演变
&&& 黎族传统的住宅形式是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人民吸收了我国古代西南各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并结合海南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出来的独特的建筑类型。关于海南黎族船形屋的由来,在黎族民间故事《雅丹公主》中有所反映:雅丹公主因触犯家规受到惩治,被父王置于一条船上,顺水流到了一个孤岛。公主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上山砍来几根木桩,竖立在海滩上,然后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放到木桩上做屋顶,又割来茅草遮住四周。白天外出,夜晚睡在船形屋中。后来船板烂了,她就割来茅草盖顶,建成以茅草盖顶的像倒扣船形的屋子。这就是黎族船形屋的来历。船形屋具有船的特征,黎族村落中最古老的一种住房形式――高脚船形屋,就犹如一条倒扣起来的船只。
&&& 人类最早的住宅形式有穴居和巢居两种。从考古发掘上看,人类最早的住所是天然洞穴,然后再发展到巢居。古代黎族社会也有穴居与巢居的居住形式。晋代时就有“珠崖人皆巢居”的记载;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三》卷169记琼州风俗:“有夷人,无城廓,殊异居……号曰生黎,巢居洞深。”“巢居”意为建居室在木、竹之上,形容人类像鸟一样居住在树上。“巢居”其实属于“干栏式”建筑。历史文献上对黎族干栏式建筑记载甚多。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称黎族“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海南”条也记载:黎人“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黎族村落中的高脚、低脚船形屋及谷仓皆为古代遗留下来的“干栏式”建筑。黎族干栏式船形屋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黎族群众居住的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多,蛇虫繁衍,野兽出没频繁,人们为了生存,于是在巢居的基础上发明了高脚干栏式建筑――高脚船形屋。二是黎族船形屋与其船居生活有关,受到两广沿海居民干栏式住房的影响。黎族先民就是吸收了我国西南各民族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创造出独具海南岛黎族特色的干栏式船形屋。
&&& 黎族的住宅形式经历着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第一、第二阶段是住宅形式自身的演变发展,第三阶段是受外来居住形式的影响而发生的演变。
&&& 第一阶段由穴居逐渐变为巢居。晋代时“珠崖人皆巢居”的记载说明当时黎族人民已普遍从地面住到了树上,远离猛兽虫蛇的侵害。
&&& 第二阶段是黎族船形屋住宅形式的不断演化。黎族人民的居住形式由巢居转为干栏式船形屋。宋代各史籍中都有记载黎族人居住船形屋的情况。清张庆长《黎歧纪闻》记载非常清楚:“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叶,或藤叶,随所便也。门倚脊而开,穴其旁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上居男妇,下畜鸡豚。熟黎屋内通用栏,厨灶寝处并在其上;生黎栏在后,前留宅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炊煮,惟于栏上寝处。”直到清代,船形屋仍然是黎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住宅形式。在社会生产力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后,船形屋的发展变化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人类用火技术成熟之后,抵御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船形屋的发展演变就更为迅速。船形屋一般遵循着由高脚船形屋――低脚船形屋――落地船形屋――半船形屋的演变方向。高脚船形屋是黎族最古老的一种住宅形式,由柱子架空地面约1.5~2米,多选在坡地修建,与地形巧妙结合,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以木梯上下。其主要为白沙黎族自治县润方言地区黎族特有的住房。20世纪40年代后逐渐消失。低脚船形屋与高脚船形屋相似,只是楼板高度降低,一般在0.7~1米之间,屋底失去圈养牲畜的功能。落地船形屋直接建在地面上,没有架空地板,拱形屋盖一直贴至地面,但内部的居住面仍架离地面30厘米左右,保留了干栏式建筑的痕迹。半船形屋直接建在地面上,船篷状的屋盖不再直落到地面,而是在纵侧面建起矮小的檐墙,其檐口离地一般有0.8米。船形屋在其演变过程中没有失去黎族传统住宅的独特风格,其船篷结构形式得以保存,只有居屋高度发生了变化。
&&& 第三阶段是黎族传统船形屋演变为金字形茅屋。这种茅草屋是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吸收过来的建筑类型。金字形住房在采光、通风、建筑技术等方面有显著的优点,能在黎族社会普遍流传。金字形茅草屋为人字或金字顶,四面为泥墙,有窗户与门口,与汉族住宅相似。金字形茅草屋属竹木结构,顶上覆盖茅草;另一种金字形屋就是砖瓦结构房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崖县、陵水县、东方县、琼中县、乐东县等县的一些黎族群众已采用汉式的金字形屋,一些富裕人家则已建起汉式的金字形砖瓦房。黎族人住进砖瓦房后,多数在居屋外另建小厨房,厨房内除沿用火塘和三脚架外,灶台多数改变为马蹄灶和台灶。黎族传统住宅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1990年,黎族村落里的金字形砖瓦房占绝大多数,并且出现了钢筋水泥式的平顶房、楼房。金字形茅草屋多数只作厨房用。
&&& (三)建房禁忌与住宅结构
&&& 黎族人建造房屋讲究规矩,打地桩、立柱等要选择吉日良辰。每年十月后至春节前,天气干燥,竹木等建房用料结实耐用,并且茅草已长老,编成的茅草排比较柔韧、耐用,为建造房屋的最佳时节。黎族十二生肖计日法中的“牛日”、& “猪日”、“鸡日”、“龙日”是挖柱脚的好日子,尤其是“龙日”,但这几个日子不能与主人家的“忌日”相冲。上午是立柱的好时辰。立柱后,要在柱头上插蒌叶和红藤刺叶,并在屋顶中央用竹竿挂起葵叶,表示神鬼勿近,新居安宁。黎族人不在“猴日”、“虫日”、“火日”等建房子。据说在“猴日”建房,米下锅煮出来的饭很少,说是被“猴鬼”吃光了;“虫日”盖房子,人畜多生病;“火日”建房子,日后会遭受火灾;等等。之所以有此禁忌,与该日的动物――鬼的喜怒有关,认为在这些日子动土建房会激怒鬼怪,它们将作祟于人或家禽家畜,家庭人畜不得安宁。黎族的习俗是一家建房,全村的亲朋好友皆来帮忙。房子建好后,屋主杀猪备酒酬谢众亲友,大家在新房里生火、饮酒,名曰饮“新屋酒”。
&&& 黎族住宅结构简单,传统的船形屋部件构造包括地基、柱子、地台、架空地板、墙身结构、屋盖形式、住房面积及建筑材料等。
&&& 黎族传统住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地基不作特殊处理。一般只把地基挖平,然后把屋柱脚埋入土中深约50~80厘米,回土夯实即可。干栏式船形屋要视地形作不同高差的处理,有的高脚船形屋在作垂直等高线布置时,前部架空,后部落地,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地形特点。船形屋的柱子因屋盖较轻,大小无一定尺寸,多是用原根树干或稍微削光滑。纵向柱距一般在3米左右,横向柱距在不设中柱的情况下,一般在4~5米之间。传统的船形屋中央处常立一中柱,与两侧檐柱不在一条直线上,柱网构成梅花状,造法比较特殊。船形屋的地板有两种形式,落地船形屋内只有原土夯实的地台,高出屋外地面15厘米左右;有架空地板的船形屋地面上垫有若干10~20厘米高的石块,其上搁着纵向和横向的大竹竿或木条,上面铺着有弹性的竹片地板。传统船形屋的墙身与檐梁合二为一,前后山墙多以直径2~4厘米的竹木条编成。金字形茅草屋和半船形屋的侧界一般有山墙,多为非承重墙。常见的山墙有:稻草泥巴糊成的竹排围墙、竹笪墙、椰叶墙等。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区还常见仿汉族结构的能起承重作用的土坯砖墙。编竹抹泥墙通常以直径2―4厘米的竹木或细树枝编成15~20厘米的方格子网,每隔15~20厘米的距离立木柱加固,两侧用黏泥拌稻草抹成,厚8~10厘米。黎族住宅的屋盖从外形来看可分为船篷形(半圆拱形)和金字形两大类。船篷形屋盖的构造是木柱上承托着直梁,直梁上搁着半圆形的拱圈木,拱圈木上再放檩条椽子组成的方格网,其上铺茅草排或葵叶,每个跨间的正中习惯设中柱承托正中的直梁。金字顶的茅草房用木柱支承人字架(柱与柱之间有横木联结),人字架上铺上檩条和椽子构成的方格网,上面铺茅草排。这种茅草排多用竹片夹成120厘米×60厘米×2厘米左右。黎族传统住房面积的大小由家庭入口及经济条件来决定。船形屋的进深一般为6米左右,屋顶最高点离地2.3~3.2米。黎族房子的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海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给黎族人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天然建筑材料。木材、竹子、红白藤、茅草(或葵叶)等都是黎族常用的建筑材料。
&&& 黎族住宅依据其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等可分为船形茅草屋、金字形茅草屋、砖瓦房等。船形茅草屋的平面形式无一例外地呈长方形,沿纵向划分出不同的使用区域;金字形茅草屋平面形式呈横向长方形,整个平面布局向横向发展;砖瓦房的平面有单开间的竹筒形和多开间的横向长方形两种。
&&& 船形屋的平面一般有单间、带杂物间的单间和多间三种。单间是最古老而又常见的船形屋平面,由前廊和居室构成,居室内部不再分隔。卧息、煮炊、储藏全都在其中,卧息部分没有主宾之分。有的在前廊一旁搭有一间小房,以供客人或长大的孩子居住。带有杂物间的船形屋由单间演化而来,布局上将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部分与储藏部分分开。房屋除了居室外,还多了一间杂物房,作为堆放柴火、杂物以及养鸡等。其平面布局为:廊台在前,居室在中,杂物间在后,开一扇后门通屋外,后屋檐往外延伸,成为小檐廊,可在廊下舂米及放置舂米工具。多间船形屋是最复杂的一种,除有杂物间外,日常生活部分和卧息部分进一步加以划分,有厅、房及多间卧房之分。
&&& 黎族传统的船形屋一般只开前后门,不开窗户,据说开窗户怕鬼会人屋害家人。在单间船形屋里,“三石灶”的上方通常都有烘物架,平时放粮食、食物、种子及衣物。灶旁放置简单的炊具、食具等。房子的上方通常还会有吊绳或疏木棍、竹子搭成的吊棚,承放各种粮食、种子、衣物。带有杂物间或多间船形屋出现后,人们习惯在杂物间堆放各种物品。
&&& 金字形茅草屋的结构是以木柱支承人字架,人字架上铺上檩条和椽子构成的竹方格网,上面铺茅草。有些纵向式的金字形茅草屋仍然保持船形屋在跨间中设中柱承脊梁的特点。金字形茅草屋的平面有单开间、双开间、多开间和院子式几种。
&&& 单开间一般由居室与门廊组成。门廊形状可分为矩形与“1”形两种,居室面积的大小依据家庭成员的多寡及经济条件而定。卧床、炊煮、贮存杂物及农具等都容纳在居室内,居住功能没有细化,室内显得紧迫、窄小。有的单开间将炊煮部分移出室外,在房子的旁边另搭一间小厨房。
&&& 双开间一般由一厅一房与门廊组成。厅堂作为全家日常活动的场所,炊煮也包括在内。房间用作卧室,面积比厅堂小,家中较贵重的物品都放在卧室里。有的双开间将炊煮部分移出室外,在房子边上搭一小厨房。
&&& 多开间一般为三开间及四开间,一般由一厅二三开间与门廊组成。炊煮与厅房隔离,有的在门廊的一端建厨房,有的在三开间的一旁另建厨房。
&&& 院子式从平直条的横向式住宅发展而来。大多因为入口的增加才出现。一般情况是在两幢房之间构成曲尺形,再在其余两边用竹子或树枝编织篱笆围成一个院子。院子内可种菜、晒谷、堆放农具、副业生产、儿童游玩以及乘凉聊天。纵向式金字形住宅,它的平面住宅结构如同纵向式的船形屋,泥糊竹编的前后檐墙一般不封到屋顶,留下高约20~30厘米的等边三角空隙当窗户,住宅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所改善。
&&& 黎族村寨中的砖瓦房与汉族地区的房屋结构相同,先用石头、水泥等砌好地基,然后用砖、水泥砌成承重墙,墙上立木梁、檩条和椽子,屋盖以瓦片盖顶。其平面有单开间的竹筒形和多开间的横向式长方形。
&&& 单开间的竹筒形房屋的平面按纵向式发展,前面是门廊,中间有客厅,后部是睡房,与传统的纵向式茅草房结构相似。
&&& 多开间的横向式长方形房屋内部一般用砖砌筑间隔成三间,中间一间最大,作为客厅,两侧房间用作卧室。这种房屋前后常开两个门,前门较大,门口位于厅堂正中,后门常开在厅堂后左侧。房屋正面屋檐前伸1米左右,作为走廊,走廊两侧可用来放置木柴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厅堂常设三个窗口,大门左右两侧各设一窗,厅堂后墙正对大门处又设一窗。卧室通常只开设一个窗口。这种砖瓦房还常在旁边搭建茅草厨房。
&&& 20世纪80年代后期,黎族村寨不断涌现出钢筋水泥砖瓦结构的平顶房和楼房,这类房子的建造技术含量高,房体坚固,建筑材料为钢筋、水泥、石子等。
&&& (四)各方言传统住宅的特点
&&&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省民委曾支持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两次深入海南岛黎族社会,对黎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调查后发现,黎族五大方言区的住宅无论从平面布局、形体构成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来看,都是相似的,属于同一系统、同一源流。由于黎族五大方言之间居住环境不同,建造技术存在一些差异。
&&& 1.哈方言住宅
&&& 哈方言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聚居在乐东盆地的哈方言保存民族特点较多,其住宅能代表这个方言区的特色。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等市、县的哈方言黎族,由于靠近汉族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住宅多已仿照当地汉族式样建造。
& &&乐东盆地的哈方言住宅,平面呈纵长方形,从山墙入口,檐墙已稍微升起来,约有1.5米左右,墙壁都用竹或木棍编成网格,用稻草泥糊抹其上,也有用稻草泥和砖围砌。前后山墙一般不抹到顶,留出三角形的一截作为通风口。屋盖为金字顶盖,靠近正面入口处的屋脊特别弯垂,前廊的檐口形成弧形曲线,从正面局部看像船篷形。地面为原土夯实。哈方言住宅的特点是只设前门,不设后门,后山墙设小窗。
&&& 哈方言住宅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前廊与居室间隔为前后两部分,前面为待客厅堂,后部为煮食区及寝室;室内陈设简单,一般有竹栈台搭成的床铺,高出地面30厘米;有设在后山墙左角的传统“三角灶”,灶边放贮水的陶罐、陶缸等;还有用石子或砖头砌成的洗刷角落,设一个洞口通向屋外,用作炊洗后排污水的通道。住宅的前廊入口左角处多放置鸡笼,山墙角处开有小洞供鸡出入。
& &&2.杞方言住宅
& &&杞方言住宅以五指山中心合亩制地区及周边一带保留民族特点较多,一般习惯称为“船形屋”。这种“船形屋”多是落地船形屋。它的屋盖与檐墙合二为一,屋檐一直贴近地面,外表看无架空层,但地面由数块高约20厘米的石头支垫,石头上面搁着大竹竿或横木,上面铺一层竹片地板,排在竹竿或横木上的竹子与房屋的纵深方向平行。屋内居住部位仍架离地面30厘米左右。两侧墙由垂直排起来的竹竿或木棍或竹笪密集地围起,并对开着门,通风很好。门开在偏向屋顶主梁的柱子一边。屋顶由几根同样粗细的中间柱子支撑,两侧各由一排稍矮的柱子支撑,各中柱由一根栋梁和同它平行的支柱联结着。侧柱由通过沿房屋纵深架起来的木梁联结。房顶上面扎着竹竿或木棍,编成方格网弯成圆拱形天花板。天花板上用藤条捆扎着一层很厚的茅草排,并用两根长木棍平行在房顶上压着草排。
&&& 杞方言住宅一般从山墙入口,作纵深方向布置,通常由前廊、居室和后部的杂用间三部分组成。有时把前廊及后部杂用间建成近似半圆形,用整根竹子或树枝编墙,顶盖做成半边穹隆形,扩展了前廊及杂用间的使用面积。前廊多放置谷磨、杵臼等生活用具,有时在前廊旁侧另开一间小房,当做女孩的“隆闺”。居室是一个大房间,日常的煮食、寝息、待客等都在里面进行。多用竹条墙简单分隔成居室,夫妻分别有睡房。贵重物品放在女主人卧房内收藏。后部杂用间作为养鸡、堆放农具柴草杂物等。
&&& 室内的家具很简单,一切用具都采用天然原料制作。炊煮用原始的“三角灶”,灶放在与架空地板等高的小土台上。“三角灶”上设搁物架,主要用于烘烤谷物、食物等。搁物架周围悬挂竹制品、椰壳制品、木制品的厨具等。屋内有高约40~ 45厘米的竹制床,还有藤编、动物皮蒙制的小凳子等家具。
& &&3.润方言住宅
&&& 润方言黎族群众受汉文化影响少。其传统的住宅形式为最古老的高脚船形屋,润方言称之为“隆咩”、“隆旁”。“隆咩”意为楼居,“隆旁”意为地居。汉族人习惯称它们为“高脚船形屋”、“船形屋”。润方言的楼居是一种上人下畜的“干栏式”住宅。我国古代南方、西南少数民族中广泛流行这种“干栏式”建筑。润方言地处山区,构建高脚船形屋所需的优质木材及红白藤资源较为丰富,船形屋较为流行。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增强后,居住环境中野兽出没逐渐减少,同时也为了节省人工和建筑材料,以及高脚船形屋上人下畜带来卫生条件的恶化及出入的不便等因素,人们逐渐采用地居式船形屋。
&&& 楼居一般喜欢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坡地上,垂直等高线布置。底层形成楔形空间,圈养牲畜,住宅尾部的储藏室直接落到地上。楼居属竹木结构,以藤条捆扎,无梁,屋顶为圆拱形。外以茅草盖顶,屋盖多与檐墙合二为一,做成船篷状,前高后低。船形屋呈长方形,上面住人,下面养家禽家畜或存放农具、柴草等。山墙两端开门,门上房檐外伸为廊,廊下可纺织、春米、纳凉、谈天,后门有数层台阶可直通室外。船形屋以竹片铺成地板,厅内设一火塘,供炊事和取暖。
&&& 楼居的平面布局呈纵长方形,从前往后的顺序一般由庭(晒台)、厅堂、卧房、杂用间(储藏室)等几部分组成。“庭”是贮水、盥洗、晾晒和乘凉的地方。与“庭”相连接的是厅堂,润方言叫“密布隆”,是“室内”的意思。厅堂是生活起居的中心,凡是煮食、待客及日常活动休息等都在里面进行。厅堂内常吊挂婴儿的摇篮和小秋千。厅堂后面是大卧房,家里的贵重物品(衣物、酒等)都放在里面。厅堂旁侧经常设小卧房,多是儿子及媳妇的睡房。大卧房后面是杂用间,是养鸡、煮猪食和贮放农具的地方。室内家具极少,卧房里没有现代概念上的“床”,多是在架空的木板或竹片上铺一张藤席或草席当床铺。
&&& 厅堂、卧房均设有“三角灶”,卧房的灶只用作取暖。三角灶由一块敷有泥巴的方形木板承托为火塘,略低于架空的地面,在其周围架上三块石头,砌成“品”字形的“三角灶”。古代的润方言黎族群众习惯席地炊煮,席地而食,屋内没有案桌。三角灶上1~1.2米处多设有烘物架,作为烘干粮食、种子、肉类、衣物等。
& 润方言黎族通常在梁柱上并排钉上几个水牛角,悬挂动物下颌骨等作为室内的装饰。右墙壁上并排挂着鹿的角叉、头盖骨或山猪等动物的下颌骨。室内悬挂这些动物的骸骨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它含有祭祀、宗教的意义。
& &&4.赛方言住宅
& &&赛方言住宅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赛方言黎族传统的船篷顶住宅已经消失,多采用汉族式的金字形房屋形式。赛方言住宅有纵向式和横向式两种,纵向式住宅与附近的杞方言住宅很相似,形式为金字形屋顶;横向式住宅基本上模仿附近汉族的住宅形式。室内传统的“三角灶”也被汉族的“台灶”代替。“台灶”以砖彻成,正方形,上有灶口可置锅,一侧有烟囱,正面留灶门,这是比较典型的汉式灶。灶的一边常设有灶王的祭坛。
& &&5.美孚方言住宅
& &&美孚方言村落多位于昌化江中下游地区,入口比较集中,有百户以上的大村子,建造房屋的技术比其他地区先进。
& &&美孚方言住宅是纵向式,屋盖呈船篷形,但有矮小的檐墙,檐口离地一般约有80~100厘米。在房屋构造方面,东方黎族自治县东方村房屋梁柱的接合已采用汉式的榫铆技术,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地区的美孚方言黎族还延续使用传统的以树权接托、用藤皮缚扎的原始接合方法。东方村一带的美孚方言住宅,从山墙正中入口,入口处两旁有矮墙,高度与檐墙平,矮墙以上就是敞口,靠木梁架支承屋盖。支承屋盖的木梁架是一种模仿汉式的举架式屋架。这种木梁架耐用、美观。屋子设有前、后门,不习惯设窗。地面一般把土夯实。
&&& 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一带美孚方言黎族的房屋有较宽阔的前廊,有厅堂的作用,后部为居室。东方黎族自治县一带美孚方言黎族的住宅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的相比,它宽大的前厅明显由前廊演变而来。前厅后部为卧室,用竹墙分隔,中门与前、后门(前、后门大概一致)错开,偏开在一边;前厅面积比后面的卧室大。通常在前厅往里右角处设有床铺,炎热的夏季在前厅睡觉,冬天冷时就移到后面的卧室。前厅的一旁设有“马蹄泥灶”,主要用于酿酒。“马蹄泥灶”用泥土把火塘左右背后三面围筑起来,正面为灶口,形如马蹄状。后部的卧房设有传统炊煮的“三角灶”,贮水的用具及砻、磨等放在前厅宽敞的地方。
&&& 屋内在部分梁的结构上常设用木棍或竹竿做成的栈阁(阁架),构成房顶下的空间,用来存放粮食和各种工具。位于前厅的右边还设有“祖公床”,祭祖(对正常死亡者而言)就在祖公床上,非正常死亡者的祭祀活动则在后山墙处举行。
&&& 三、服饰
&&& 黎族传统服饰灿烂多彩,其款式、图案都很有地方特色。历史上,海南岛黎族妇女都精于纺织、染布、刺绣等,她们利用海岛棉、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缝制成衣物。《尚书?禹贡》记载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指的就是纺织的情况。汉代有“广幅布”,唐代有“吉贝布”、“盘斑布”、“食单”(桌布),到宋代有“青花布”等。《后汉书》卷86《南蛮列传》记载:“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唐中叶,黎族妇女用“吉贝”(野生木棉)织出了被子、食单(桌布)和盘斑布,被列为朝廷的贡品。宋代以后,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更加高超,黎族妇女纺织出“黎锦”、“黎单”、“黎幕”、“黎幔”等工艺精巧的棉织品,为中原人士所喜爱。& 黎族社会曾经有“树皮布”服饰。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椿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黎族祖先利用这种树皮纤维来缝制成衣服、被子、帽子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绝大部分的黎族服饰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采用山上植物制成,矿物染料为补充。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赵汝适《诸蕃志》、周去非《岭外代答》等都有关于黎族织锦原料的记载。如《桂海虞衡志》卷15载:“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采,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又《岭外代答》卷6载:“海南所织(吉贝布)则多品矣!幅极阔……间以五采,异纹炳然!”海南黎族所织的“黎锦”、“黎单”、“黎幕”色彩鲜明,美观适用,颇为中原人士所青睐。
&&& 古代典籍有不少有关黎族服饰的记载,如《汉书》卷28《地理志》载:“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师古曰:‘著时从头而贯之’。”美孚方言黎族妇女有传统的缬染技术,苏轼在《峻灵王庙记》所说的“织花黎”指的就是美孚方言黎族。这种缬染方法是先在经线上扎出花纹,然后染色,再织成衣物。
&&& 在与岛上各民族频繁的交往过程中,黎族服饰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将无领直口和贯头上衣改为挖口上衣领,或者将直身、直缝、直袖改为使腰身、袖口有缝(折间),或者改无纽为饰纽,后来又改为琵琶纽,最后将对襟改为偏襟。赛方言黎族群众,除陵水黎族自治县祖关、群英地区妇女穿的是有花筒(俗称“丝筒”)外,其余均先是在裙尾、裙腰上绣花,后又在上衣反镶色彩较为鲜艳的布边,筒裙多织条格纹,最后只穿蓝衣黑裙或素身无花纹服饰。
&&& 1950年海南解放后,黎族的服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据20世纪50年代黎族社会调查资料表明,当时农村的年轻一代已普遍接受汉装,年纪较大的男子(40岁以上)还保留有本民族的上衣,但已不穿“吊檐”(前后各挂一块布的裙子)和“包卵布”,改穿汉式长裤或短裤。妇女服饰在质料方面已改用买来的布料制成上衣,筒裙仍是自织。许多人还穿上买来的各式衬衣和裤子,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20世纪80年代后,黎族社会里已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装,各乡村里的年轻姑娘们也不热衷于织锦制作民族服装。
&&& 黎族服饰保留浓厚的民族风情习俗和服饰特点。到1990年,虽然不少地方的黎族青年男女已改穿汉服,但在结婚、丧葬、宗教活动、节庆日子时,人们仍然穿着传统服饰。年老的黎族妇女一般都保留一两套民族服装,以备去世时穿戴。
& &&黎族传统服饰并非全是根据体型而定,服饰的尺寸在各个方言中各有差异,服饰款样标准也不相同。比如妇女上衣,哈方言的罗活、抱由、抱曼的衣衫特别宽且大,只有“只贡”(多港)的黎族妇女衣衫特别小且窄,这种衣衫在黎族妇女服饰当中,可谓是最小的女衫了。
& &&(一)妇女服饰
&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部分。上衣分为直领、无领、无纽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3~5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有绣花。女裙又称之为筒裙,通常由裙头、裙身带、裙带、裙身和裙尾缝合而成,但也有少于或多于四幅的;筒裙各幅都是单独织成,适合于织花、绣花和加工,所以筒裙花纹图案多且复杂。有些筒裙为了突出花纹图案,又在沿边加绣补充以提高图案色彩,称为“牵”。
& &&妇女的筒裙在规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哈方言的“哈应”和聚居在东方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的美孚方言黎族妇女筒裙,最大最长,人们常称为“长式筒裙”;而居住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润方言黎族妇女筒裙,则是最小最短的,堪称为“超短裙”。一般来说,筒裙长且宽,或短且窄,都是为适应其生产环境和生活方便的需要。长筒裙的实用性较多,用途较广,可当被子、背物和作婴儿的吊兜式摇篮。有些长筒裙可以供殓尸用。短筒裙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老林的生活环境中的黎族妇女穿戴的。人们多数居住在山涧、小溪、河流地带,穿着短筒裙便于爬山涉水。穿着长筒裙的妇女主要生活在有河流的平地或接近平原地区的小丘陵地带,生活环境条件较好,接受当地汉族文化影响较早、较多。
&&& 黎族妇女服饰分为:哈方言妇女服饰、杞方言妇女服饰、润方言妇女服饰、赛方言妇女服饰及美孚方言妇女服饰。黎族妇女服饰历史上曾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与黎族的崇拜、婚姻、家庭、丧葬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所处的地域、语言、生活习俗和所接受汉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各方言黎族妇女服饰表现出不同的款式、图案花纹和色彩。
&&& 1.哈方言妇女服饰
&&& 哈方言黎族在五个方言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居住的地域和生活环境也最为复杂。哈方言内部按土语的不同,其服饰也不一样。
&&& 罗活,自称罗活(狭义,又称劳越)、抱由、抱曼、只贡(又称多港)、止强(志强)、抱显、抱怀等。乐东黎族自治县罗活妇女服饰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罗活(狭义)妇女穿短筒裙,裙长不及膝部,图案华丽。上衣为开胸长袖无领,无纽,前下摆长,后下摆短,有平常服和盛装服之分。平常穿的服饰花纹图案较为简单,色彩以黑色为主,也有深蓝色。妇女在盛装时,上衣有重叠并且织有几层不同色彩的花纹图案,从外表上看,似穿几件衣服,服饰图案多由动物纹和植物纹组成。
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抱曼的妇女服饰大体相同,穿短筒裙或中短裙。上衣无领,无纽,对襟开胸,分为平常服和盛装服。盛装服的左右大宽边织绣有花纹图案,下摆吊有带铜铃的彩色流苏,材料为野麻纤维,图案艳丽、大方,有个别地方的衣尾系着小白珠和小铃铛。这种服饰叫做女大礼服饰,一个妇女一生只有一套,而且要在隆重的节日活动时才穿戴。平常服饰的式样较多,或繁或简,衣沿绣有几何图样,或筒裙身织有花纹图案。&&&
乐东黎族自治县只贡(多港)妇女穿短筒裙或中筒裙。筒裙多数由两块自织的黎锦缝合,然后再用一块没有织上花纹图案的黑布作筒裙头,即用三块布料缝成一条筒裙。筒裙的图案色彩艳丽、细致,别具一格。妇女上衣为黑色或者深蓝色,开胸对襟,直领,领前有一颗纽扣,衣的对襟处和衣脚四周及袖口绣有精细的花纹图案,前襟长,后襟短。只贡(多港)妇女平时很少穿传统服饰,只在喜事或丧事时才穿戴。
&&& 乐东黎族自治县止强妇女穿短筒裙,裙由裙头、裙身、裙尾组成。筒裙有平常服和盛装服两种。平常穿的筒裙均是黑色,花纹图案甚少,盛装时的筒裙织有较多的花纹图案,图案多是人形纹和动物纹。妇女上衣以黑色为主,也有深蓝色。开胸无领,长袖,无纽,通常只用一对小麻绳代替纽扣,而且只系在上衣领以下约10厘米处。平常穿的上衣无任何图案,盛装服有花纹图案,布料用自纺的麻、棉等纤维织制而成。妇女喜戴手镯和耳环。& 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的抱显妇女穿短筒裙或中筒裙,平时多穿织绣华丽的短筒裙。妇女参加婚礼时的筒裙,图案非常丰富,色彩也较鲜艳。每个妇女一般都保存着一两套漂亮的服装,主要在外出或红白事时穿。妇女上衣开胸对襟,无纽,仅用小绳作为系带。已婚的妇女束发于脑后,并插上骨簪或金属簪,头披织有花纹图案的头巾,妇女喜欢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品。有文面和文身的习惯。
&& &乐东黎族自治县境内的抱怀妇女穿长筒裙,直至脚踝,是哈方言中最长的筒裙。这种裙子可以当做背孩子的背带,或用来背物,或做小孩的摇篮。妇女下地干活时常把婴儿放在裙子里面挂在肩膀上,或者当做摇篮挂在树枝上。筒裙由3幅锦布和1根绳带制成,每幅锦布都是同样的色彩和花纹图案。抱怀保留着传统的纺织技术和习惯,妇女只要有空闲就纺织黎锦。她们会为女儿预备出嫁时穿的筒裙。结婚筒裙图案为婚礼图,人们认为结婚时若不穿本民族的筒裙,死后没人管,祖宗不相认。抱怀筒裙保留很多的传统图案和技术,从裙头、裙腰直至底端都织绣着绚丽多姿的花纹图案,每个花纹图案都有它的意义。妇女筒裙一般分为婚服、丧服、平常服三种,三种服装的筒裙图案纹样都不一样。妇女上衣分为平常服和盛装服两种,形式基本一样,只不过是材料和花纹图案不同而已。妇女上衣多数是长袖低领有纽,深蓝色彩,也有对襟短衣。盛装服饰上衣袖口、对襟处、背后、下摆处均织绣各样精美图案,并在衣襟、袖口与领口周围镶有蓝色的花边。妇女头缠黑色的头巾,巾上织有花纹图案,有带耳环的习惯。
&&& 哈应主要分布在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儋县、万宁县等地区。绝大多数与汉族相邻或杂居其中,接触汉文化比较早也比较多。妇女服饰多样,花纹图案也最为复杂。哈应妇女穿长而宽大的筒裙,裙长至小腿的中部和下部。平时所穿的服装,无论上衣还是筒裙、头巾等都是以黑色为主,只有裙尾和头巾尾部有精美而变化多样的图案。妇女上衣为黑色长袖,低领对襟,但多数是以抱胸款式为主,并排三四个布纽扣,没有织绣任何花纹图案。举行婚礼或参加节日活动时,妇女服饰非常精致,图案也非常丰富。哈应妇女所穿的衣衫和筒裙都很宽大,有些上衣前面有对襟绣花,后有腰花纹样,多为菱形和几何形。衣背有图腾纹样。
&&& 盛装长筒裙的花纹图案按四个部分来区分:裙头、裙腰、裙身、裙尾。这四个部分的花纹图案各不相同。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服,图案以人物为主,筒裙上多织绣出描述人们在举行婚礼时各种活动的图案,有“迎娶”、“送娘”、“送礼”等故事情节。这种服饰一般在结婚时穿戴。
&&& 哈应和抱怀妇女还有一种服饰,叫做丧服,是在葬事、“作八”时穿戴的。丧服制作讲究,其筒裙图案分为四个部分,其中最精彩的图案是人形纹,也称为鬼纹。黎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存在,所以服饰上的人形纹图案占有相当大比例。丧服除了人形纹外,图案色彩也十分讲究。丧服上的人形纹分为两个色彩的纹样,其中一个纹样是用明色来织制,另一个是用暗色来织制,并且两方连续有节奏地无限延展。黎族人把这种明色人形纹样看作人间,暗色的人形纹视为阴间,为鬼纹。妇女参加丧葬必须穿这种服饰,否则祖宗就不会领认死者。
&&& 哈应妇女头缠黑色长头巾,头巾两端织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盛装时,长头巾的图案部分挂在胸前。哈应妇女的装饰品比较简单,仅有手镯和耳环。
& &&2.杞方言妇女服饰
& &&杞方言黎族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周边地区的通什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市、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三亚市、白沙黎族自治县、万宁县等市、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式样也有所不同。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乡保留有较为古老而完整的风俗习惯,妇女服饰也别具一格。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以北,以及与澄迈县、屯昌县、琼海县、万宁县接壤的地区,无论男女,早在20世纪初期就改穿汉装,讲汉话,不文身。
& &&杞方言黎族服饰文化差异很大,按服饰款式区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西南部和通什市以东的五指山乡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乡的杞方言妇女服饰属于同一类型。这一带杞方言黎族妇女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区,所穿的都是长至膝的筒裙。筒裙色彩十分鲜艳,图案纹样丰富,以人形纹为主,动物纹为辅,也有植物纹样。有些地方由于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又复杂,为了突出重点部位,妇女在织好筒裙花纹图案后,再加刺绣花纹的轮廓,沿织边补充以提高图案的色彩,称为“牵”。“牵”的绣法在杞方言地区较为普遍。此种绣法能使所织的筒裙图案轮廓更清晰,形象更鲜明。杞方言妇女上衣为对襟圆领,或长袖无领,无纽,有一排圆形银牌扣为装饰,上衣黑色或者深蓝色。衣的装饰仅用白布装边,衣前有袋花,衣后有腰花,衣的后背中间有作为族系标志的长柱形花纹图案,有些地方称为祖宗纹,衣背下摆和袖口织绣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妇女头部缠着黑色或者有织绣花纹图案的头巾,盛装时,妇女戴月形银制项圈和有色珠串。
&&& 通什盆地合亩制地区的杞方言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杞方言虽属于同一类,但妇女服饰有很大差异。合亩制地区妇女穿短筒裙,裙长不及膝盖,这一带的妇女筒裙由裙头、裙身带、裙尾三块布料组成。色彩鲜艳,图案内容丰富,色块粗犷,图案纹样多是人形纹、植物纹,特别是花卉图案比较多。妇女上衣多是黑色或深蓝色。长袖开胸对襟低领,无纽,衣领周围和沿边以及袖口用白色镶边,有些地方在衣前摆处织绣精美的花纹图案。妇女盛装时头缠着织有花纹图案的风帽式头巾,这种头巾织制精细,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色泽鲜艳绚丽,在黎族其他方言中没有见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杞方言和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杞方言服饰基本一样,妇女穿长筒裙,式样接近赛方言妇女服饰,但是花纹图案有所区别。筒裙从上到下织绣着艳丽的花纹图案,图案纹样多是水波纹、米粒纹、藤子纹及细线纹等。筒裙长且宽。妇女上衣多是海水蓝或者深蓝色,青年所穿的上衣有红、黄、粉红等色彩。长袖抱胸,圆领,镶边,有布纽排列。盛装时,有头簪、手镯、耳环,胸戴月形项圈。项圈挂着很多铃铛和小鱼、虾等动物的小型铅片。举行婚礼的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都要佩戴,以显示婚礼隆重。
&&& 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妇女服饰也别具一格。德国人史图博在海南岛调查时曾到过这里,并把这里的黎族称为“大歧黎”。这一带的杞方言黎族妇女穿短筒裙,裙子长到膝盖,由三块织有花纹图案的布料缝成,布料采用海岛棉、木棉和野生麻纤维,自染、自纺、自织而成。图案有织制和用各种颜色刺绣的花纹,多是波浪纹、蛇纹、几何纹等,颜色为红色、黄色,中间用白色与黄色以锯齿纹作横线。妇女上衣的裁剪方法具有典型的杞方言特色,上衣没有特别的开襟对称,前面的边和袖口没有明显的红花边,边上缝着绿色棉布带子,并把两块前襟扣在一起。头巾是杞方言妇女最具特点的服饰之一,它是用一种植物颜料染成深色的粗布料,并在纵侧面绣有红色花边,两侧面由红、黄和蓝色织绣成花纹图案,头巾两端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配上比较粗糙的流苏作为装饰,头巾卷戴在妇女头上,长流苏飘在后面。妇女盛装时有耳环、手镯和项圈作为装饰,也有用简单的铁线环串着蓝色与白色的珠子佩戴。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什运一带妇女上衣的袋花和腰花多为甘工鸟纹、花卉纹,腰花之上的后面有族系标志的短桂花,胸前系有红色镶边的黑色肚兜和红色的肚兜。通什市毛阳及冲山地区的一部分杞方言妇女上衣已无花纹图案和桂花,腰花也趋简单。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的杞方言妇女衣衫式样和红毛地区基本相同,但是肚兜是白色的,腰花之上绣有背花、肩花,筒裙与通什市东部地区相同,但花纹图案多刺绣上单色纹样,称为夹牵。
&&& 3.润方言妇女服饰
&&& 润方言黎族群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渡江源头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妇女服饰以牙叉、元门、南开、青松、金波等乡镇最有特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润方言黎族有人穿树皮衣,盖树皮被,戴树皮帽,并且还有人会制作树皮布。润方言黎族制作树皮布的过程是,先将大树砍倒,然后用石拍或木拍拍打树干上的树皮,之后慢慢从树干上剥下树皮,将树皮的外表打烂去掉上层,再拿保留有纤维的内层皮到水里浸泡,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晒干,就可以制成树皮衣、树皮帽和树皮被。居住在山区的人们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制作树皮布。树皮布多为男子穿用。
&&& 润方言妇女穿短筒裙,筒裙上下仅长28~38厘米,裙围(腰围半径)30~40厘米。润方言妇女筒裙不像其他方言妇女筒裙那样宽大,而是根据各人的身材缝制。一般要求裙子紧贴腰部,不扎腰带,上至肚脐下面,裙脚只及大腿,上不能遮小腹,俯腰即露出臀部,素有“超短裙”之称。简裙由裙头、裙身、裙尾三幅黎锦布料缝制而成,裙头比裙身、裙尾都要窄些,筒裙布料是黎族妇女用简单的腰织机织造,工艺巧妙精致,每条筒裙色彩、图案都各不相同。同一条筒裙的三个部分各有不同的特色。裙头的色彩和花纹图案都比较简单,多数是用深蓝、白、赤褐三种色彩,横花纹织成几何纹样图案;裙身通常以白线作为基线,织进红、蓝、黑色和少许的黄、绿色等作垂直线,有许多地方把整块布料的花纹图案分成方格,在方格里织有人纹、蛙纹、龙纹、牛纹、鱼纹等图案;裙尾多是用黑色线作为基本色彩,裙尾比裙头、裙身的花纹图案想象力更丰富,织造工艺更精致,图案纹样变化多,颜色非常鲜艳夺目。润方言妇女筒裙在数十条中难见完全相同的图案花纹。
&& &妇女服饰有平常服和盛装服两种。平常穿的服饰花纹图案简单一些,色彩不太丰富。盛装时的妇女服饰,织造十分讲究,图案变化多,色彩也极为丰富,而且在比较显眼的地方嵌入银箔、云母片或夹入有色彩的漂亮羽毛,有些地方还夹有结缀贝壳、穿串珠子、铜线、银片,并有流苏等。
&&& 妇女上衣比较独特,色彩绚丽协调,上衣宽大而精短,由几块大小不等的布料缝合而成,史称“贯头衣”。《汉书》卷28《地理志》记载:“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这种上衣,裁剪简单,只需在“广幅布”中间挖成一个似“V”字的洞口,既不是大襟也不开胸,长袖无领,无纽。穿时从头套人,使衣服整个遮掩胸前与背部,领口处用红色线镶边或者用小珠子作装饰,前摆处有两大块对襟,刺绣图腾图案,以人纹和龙纹最多,也有蛙纹、鹿纹、鸽纹、鱼纹等,其构成都是平视体的单独纹样。衣的背后沿边等均刺绣精美的花纹图案,有“双面绣”之称。
& &&妇女的头巾有两种,一种织绣有花纹图案,另一种是清一色的,没有花纹。妇女平常不参加各种活动,因此头巾不绣花。盛装时,头缠绣有花纹图案的头巾。举行婚礼时新娘的头巾很特别,它不需要缠尖顶,只是盖在头上遮住脸部即可。这种婚礼头巾制作精细,挂在脸前有很多流苏,坠着铜钱和白色、绿色小珠子等。不论平常头巾或者盛装头巾,其色彩都是黑色或深蓝色。
& &&4.赛方言妇女服饰
& &&赛方言黎族主要分布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区的加茂镇、六弓乡、保城镇,陵水黎族自治县西部的祖关镇、群英乡、田仔乡等地,少量杂居在三亚市藤桥镇、儋县兰洋镇等地。& 赛方言妇女服饰相对一致,穿长且宽的筒裙,穿戴时将宽筒裙在臀部打一个褶纹,宽大的筒裙没有像短窄筒裙那样紧绷,筒裙由四部分(裙头、裙身带、裙身、裙尾)缝合而成。裙头和裙身都以黑色横细线条为主,线条之间掺杂红、黄、绿颜色。赛方言的筒裙最复杂的地方在裙身带和裙尾上,色彩最丰富,图案最复杂,纹样为人纹、蛙纹,也有植物纹等。筒裙有平常穿的也有盛装时穿的。平时穿的相对简单,图案不复杂,盛装时服饰织制工艺精细,讲究色彩。有的地方裙尾处多用云母片或蚌壳嵌入花纹图案里,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赛方言妇女上衣多是蓝色或者深蓝色,老年妇女穿黑色,长袖右衽高领,与旗袍领相似,大衣襟向左开,并从衣领向右斜排,衣上有距离不等的布纽扣。上衣素面镶红色边或白色边。
&&& 赛方言妇女头巾与其他方言妇女头巾有所不同,整条都是黑色,没有任何花纹图案。妇女平时头上缠着黑色头巾,并在脑后髻打一个结,形成长短不一的垂带,长的垂挂在背后,短的仅及颈部或齐肩。妇女在盛装时,戴月形项圈、手镯、耳环等。赛方言妇女没有文身习俗。
& &&5.美孚方言妇女服饰
& &&美孚方言黎族群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昌化江中游和下游的东方黎族自治县和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是黎族的“绞缬”(缬染)之乡。
& &&美孚方言妇女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崩坏学园2华彩人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