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塔罗占卜他目前的想法来看宇宙中只有什么上有卜类生存

当前位置: &
注册日期:
最近登录:
粉丝人数:31
有些懂天文的,跟我讨论了些有关宇宙的事,我就把我对这些东东的看法记了下来写了一篇《萝卜宇宙论》,本来想借此写点诗词,一直没空,只好先把这些不成熟的砖胚抛给大家,赚点板砖,练练排打功,若运气好点,赚到玉石抑或金砖,岂不美哉?
1. 引论:宇宙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观察宇宙,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有关宇宙学说频起争论的原因。争论不是坏事,只要明确且统一了基本概念,多去了解宇宙,就会减少无谓的争论。我认为宏观宇宙其数为一而时空无限,微观宇宙其数无穷而时空有限,微观宇宙是宏观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宏观宇宙是由无限数量的微观宇宙组成的。微观宇宙有很多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与转变,但这些微观宇宙的转化与转变与宏观宇宙的量占无关。如果我们划清了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的界限,脚踏实地地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微观宇宙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简单而明了。
2. 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宇宙的含义就是时空。宇是空间,宙乃时间。某一时程内的空间结构就是宇宙。
宏观宇宙:也称广义宇宙。指存在于无限时间内的、具有无限空间占位、无限质量的客观物体。
微观宇宙:也称狭义宇宙。指存在于有限时间内的、具有有限空间占位、有限质量的客观物体。
2.1 宏观宇宙概论:我认为宏观宇宙其数为一。它没有外缘(也就是说它外延无限),只有无穷无尽的内涵即时空占位。曾有人问我:“你说宇宙唯一,那么这个一之外是什么呢?”我就告诉他,要想争论,首先要弄明白我的概念。我的这个宇宙是没外缘的,只有内而无外,一切皆纳于其中。以往很多人在描写、在论述、在争论,却都没清晰地阐明自己的宇宙概念。尽管有人在说无穷大,但无穷到哪里却没说明,因而频起争端。我认为:所谓无穷大,就是没有外缘的大
,一切皆含于其中。这就是宏观宇宙。其内涵无穷、量占无限、起止无涯、大无外缘。
宏观宇宙的无穷无限无止无外的宏观问题尚无法用我们微观宇宙的数理规律去处理。目前,人们囿于感知半径过短,尚无法探求宏观宇宙的奥秘。
现今,无论多么成熟的理论,都没脱离微观宇宙的窠臼,说到底都是微观宇宙现象。用来解读微观宇宙,屡试不爽;若是用于解读宏观宇宙时则错谬百出
,莫衷一是。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还是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它们只是微观宇宙的现象规律,拿来当作宏观宇宙的普遍规律的话,目前来说,还嫌牵强。
2.2 微观宇宙概论:所谓微观宇宙,是指能确定其基本范围(外延),并能大体探知或将能探知其时空内涵的客观物界。微观宇宙有三要素 :即有限的外延、内涵和时程。自然界的物体,有时,实际上只要确定了外延、内涵和时程的一部分,就可确定其为具体的个数一。就像萝卜(俺是潍坊人只好拿萝卜说事儿)握在手中,你就知道它是一个具体的萝卜。至于重量多少、是辣是甜,不必马上知道。同理,当你在黑暗中从果盘里拿起切好的混杂于其他果块中的萝卜块咬了一口,尽管看不到萝卜的样子,单从滋味你就能判别出这是萝卜而不是苹果。这就是微观宇宙的特点:无论内外,确一即可。古生物考古学者可以凭一个猛犸象牙推断出这个猛犸象的大小、体重、性别、年龄等信息,“窥一斑可见全豹”,这指的是外延;“一叶知秋”,指的则是内涵和时程。如能被确定为具体的一,那它就是一个微观宇宙。
宏观宇宙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每种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都可被界定为一个微观宇宙,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与改变,这些转化和改变,都会占用一定的(即有限的)时程,这就是微观宇宙时程有限的缘由。就像一个萝卜,它萌发、生长、成熟、消亡的全过程就是它的有限时程,它的每个过程都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它的每一时段都有不同的量占特性,但与宏观宇宙的总质量和空间占位无关。
3. 宇宙的观察和研究: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观察和研究,以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人们的观察半径越来越大,对宇宙的感知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微观研究也越来越详明。
人们对宇宙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宏观观察与微观研究,譬如萝卜,我们可以远观近看它的位置大小和颜色,有几片叶几条根等,这就是宏观观察;若想知道其内部结构及所含各种物质比重,那就要借助各种仪器试剂,这就是微观研究。可怜的是,宏观观察和微观研究目前来说,仅适用于微观宇宙。
3.1 宏观宇宙的不可知性:首先,从空间上说,由于人类观察半径之微渺,难以用我们从对微观宇宙探索中得出的一知半解的定理规律去解读宏观宇宙。目前的数学方法难以处理数之无穷的问题;物理定律也不能解决量之无限的现象。
其次,从时间上说,人们探求无穷的宏观宇宙,必定耗费无限的时间,而地球寿命、甚至太阳系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更不用说微不足道的人类认知宇宙的时程了。用这短促如流星的时程,去测量浩瀚无际的宏观宇宙,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了。人类的主观感知就像一只不可复用的耳勺,权把宏观宇宙比作东海之水,用一只耳勺一次性舀完东海之水是不可能的。所以宏观宇宙是不可知的。
总之,客观存在的宏观宇宙,人类的主观是不可知的。除非人类能把自己的文明寿命无限延长。就是这样,在有限想像的时程内人们对宏观宇宙仍是不可知的。
3.2 微观宇宙的可知性及其规律的统一性:微观宇宙的范畴一般为主观界定,人们习惯于把宏观宇宙的一部分界定或分割界定为一微观宇宙,然后定向观测或探查,这就使得微观宇宙这一有限时空易于探明。所谓的探明就是其结构和规律被了解的过程,也就是其局部规律被整个微观宇宙总规律统一的过程。人们总会发现,在每一个微观宇宙中,其规律都有统一性。
3.2.1 差别与统一:在自然界中,差别无处不在,统一也无处不在。个性显示差别,共性造就统一。低级的个性,在更高一级的共性上统一起来。齐刷刷一片速生林,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棵树;一对同卵双胞胎,父母也毫不费力辨认出来,这就是个性的差别;千差万别的花草树木,同有光合作用,被称为植物,这就是共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建立在低一级的个性差别上的,是升华了的个性,是具共性的个性在更高一级水平上的统一。
3.2.2 微观宇宙规律与宏观宇宙规律的近似:在某一微观宇宙中,所有的原理、规律都是统一的、普遍一致的,这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得到阐明。每一较低级别的微观宇宙(低级宇宙)的个性,可以在更大尺度的微观宇宙(高级宇宙)中,原理、规律得到更高一级的统一。像鱼儿在水中游,鸟儿在天上飞,狗儿在地上走,各有各的生存范围和生活规律,不能互换。似乎各有不同的世界与规律。但我们在更高一级的地球世界里,看到了他们的统一。这就是:他们都是地球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都能在其所处环境中的各介质阻力浮力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进行活动。再如一个人在地球上一跳近两米,但在月球上一跳就会有十几米,似乎规律也不同,但这也可在高一级的宇宙万有引力定律上统一起来。
高级宇宙的普遍规律适用于属于它的所有的低级宇宙,而低级宇宙的规律则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宇宙空间和高一级的宇宙;低级宇宙级别越接近其所在的高级宇宙,则其规律也越接近或近似高级宇宙;差别越大,近似性越小。
幸运的是,不同于其他动物,我们人类有语言文字,可以继承和借用历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来积累微观宇宙的探索经验,扩大我们的观察半径,将微观宇宙的范围逐步扩大,定律逐步修正,使之渐趋正确与完善,并适用于更高一级的宇宙范围。随着观察半径的逐步扩大,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掌握的原理规律也会逐步接近、近似于宏观宇宙。
3.3 微观宇宙的宏观观察与微观研究:在微观宇宙中,所谓的宏观观察,就是确定其数为一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其空间占位和基本结构以及演变时程的过程,这是最容易弄清楚的,是可知的。比如太阳系,其范围、结构、运行规律,尽管尚有争论,但大体已明了。
对于微观宇宙的微观研究,却是不可尽知的。因为无论在宏观宇宙还是在微观宇宙中,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涵无穷”。只要你确定了一个一,那它就涵盖无穷。无穷即是无限,以人们可怜的有限感知时程,当然无法完全探知那无限的微观。就像地球,它存在于我们身边,他的微观世界什么样子?恐怕连它内部的宏观结构都没彻底弄清。最微观的研究到了原子结构,原子核内的20多种微粒及电子结构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构成?比它们低一级的微粒又由什么构成?微观下面又有微观,循环递进,永无止境。
由此看来,对于人类来说,宏观宇宙是不可知的,微观宇宙的微观研究也是不可知的,只有微观宇宙的宏观观察有可能被有限探知。不可知不等于不能探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我们人类的可贵之处。我们一方面在宏观上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观察其中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弄清它们的结构,厘清它们的规律。另一方面在微观上用各种显微技术将各个微观层面逐步放大到能为我们所直观,来研究各个微观层面的规律。
4. 宇宙的数:有人认为宇宙的个数是无穷的,但“大部分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时间简史》英.史蒂芬.霍金.第一页)”。笔者和多数人一样,认为宇宙数量为一。
“宏观宇宙其数为一而时空无限”这是客观存在,不是虚构,不是主观臆定。这很容易推断:如果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数量不是一,那它的外延肯定是有限的。就是说在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宇宙。“之外”二字说明了这个宇宙的有限性。既然是有限的,那就一个之外有第二个,两个之外同理会有第三个,三个之外有第四个……直到无穷个。反过来,如果宇宙的时空无限就能包容一切,无论远近多少都被容纳于其中,那它的数量就只有一个。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只要确定数量为一,那它就内涵无穷;只要确定其内涵有限,那它就其数无穷。
就目前而言,争论它数量为一抑或无穷是无意义的。
4.1 一抑或无穷:若把宇宙数量定为一,那它就涵盖无穷;若在其中确定了具体的一,那它的总数就是无穷。这就是一和无穷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宏观宇宙其数为一而涵延无穷;微观宇宙涵延为一而其数无穷。
一抑或无穷的争论恰似1是否等于无限循环小数0.999999......的争论。这可简单加以证明:9个萝卜9人分,9÷9=1,但有人说分不到一,下式也成立:
0. 9 9 9 9……
9......&&&&& 即9÷9=0.9999......
这就是无限循环小数0.9999......的来历的最形象的算式,其值确实与1完全相等,并不是近似。这是否说明数之无穷也能有确解?
注:这有两种方法证明:
0.9999...=1是成立的。
第一种解法:
1=9×(1/9)=9×0.1111…=0.9999…
即0.9999…的循环=1.
第二种解法:
设:x = 0.9999... & &(1)
将(1)两边乘10得: 10x = 9.9999... (2)
用(2)-(1)即:10x-x = 9.9999...- 0.9999...
得:9x = 9,所以 x = 1.
即0.9999...=1.
这是化无限循环小数为整数或分数的常用方法。
{若无限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为2,则对相应的(1)式先乘以100后再计算。余类推。}
4.2 一与一的不同:什么是一?一的概念有时很清晰,有时则很模糊。如前所述,可能有人说:“9个萝卜9人分怎么会分不尽呢?”现实是这一问题常会碰到。9个萝卜9人分,每人一个,即9÷9=1,这是小学生都会算的再简单不过的数学题。每人一个,这个一似乎是很清晰明白的一个整数1.若这9人都没有发言权,事就结了;9个人都是谦谦君子无人计较,事也过了。但恰恰这9个人里有几个像我这样爱计较、好算计、怕吃亏,并且他们都比我牛,全是大牌,争执起萝卜的大小来,就难分了。这是因为没有长得一样的萝卜。譬如:9个萝卜共九斤,九人分,有人提出要求平均分配(貌似很无理的要求,但分配的数量增加千万倍呢?就是你也会要求平均按称分),大萝卜1.1斤,小萝卜0.9斤(这已是长得很均匀的萝卜了),如果平均每人分一斤,把1斤作为标准1,则每人就得不到清晰的1个萝卜了。这就是九除以九不等于一的现实情况。再举一例:父母留下了两件遗物给两兄弟,金戒指与铜顶针, 2÷2=1,每人一件。若两兄弟当作传家之物留作纪念,一人一个拿去睹物思人,不做他用,事就完了。若两兄弟计较起来,都去抢戒指,少不了打破头。这都是一和一不同所致。前者因重量,后者是质地。
4.3 具体的一和抽象的一:
4.3.1具体的一:象前面讲的,就一个具体的萝卜而言,它有它有限的内涵(确切的重量、独特的滋味等);也有清楚明确即有限的外缘(能准确测出其空间占位);还有其相应的生长储存期限。这就是具体的一(微观宇宙)的三要素 :有限的内涵、外延和时程。当然这具体的一也会受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些微变化,但这变化着的具体的一在每一时空阶段内仍有其明确的量占特性。
4.3.2抽象的一:另外,还有些难以明确其内涵及外延的物体,如广义的“黄河水”。狭义的黄河水指正在黄河河床里流淌的水,在此不赘述。而广义的黄河水(即曾经、还在和将要流淌在黄河河床里的水)早已流遍了各大洋、蒸发洒落遍及全球并且蒸腾于大气甚至苍穹以及浩瀚无垠的宇宙。这就是抽象的一,它的三要素特点是:内涵无穷、外延无垠
、时程无限,性质极像我们的宏观宇宙。
5. 宇宙的存在和运动形式:既然宏观宇宙数量为一,它就必然涵盖无穷、包罗万象。存在形式也就会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每种存在形式就形成了一个微观宇宙;每种存在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和数理规律和时程,也就产生了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微观宇宙有多种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存在决定着运动形式,反过来运动形式又影响着存在方式。微观宇宙中的星、星系、星云等一般以旋涡状结构为存在形式;运动形式则以螺旋或复合螺旋运动为常见。
5.1 旋涡状结构与螺旋运动形式:在微观宇宙中,旋涡状结构是常见的存在形式,分闭合性漩涡与开放性漩涡
,小如单质的分子大如太阳系都象是一个相对闭合的漩涡结构;而银河系则更像一个开放性的漩涡结构。
相对于存在形式,微观宇宙中的运动形式也有相对闭合的螺旋运动和开放的螺旋运动两种形式。如电子围绕原子核、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地球相对于太阳,它们的运动形式都是相对的闭合螺旋状态
;而太阳系相对于银河系和更高一级的微观宇宙,则做着开放的螺旋运动,这是哈勃的红移现象证实了的。
为何说闭合螺旋是相对的呢?月亮相对地球(把地球看做一个不动体),它有固定的绕地轨道,千百年来恒定不变,转着看似同样的一个闭合的圈。但相对于太阳系、相对与地球飞行的轨道,再看它的运行路线,就成为了开放的螺旋运动,即永远螺旋向前,永不重合。再进一步,相对于银河系,它除了沿地球轨道作开放螺旋运动外,还和地球一道沿着太阳轨道做着更大的开放螺旋运动,实际上它做的是一种复合型的开放螺旋运动。
5.2 银河系结构:你若看一下银河系的图像,再拿去跟卫星云图中的台风图像作对照,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二者何其相似!我因此认为:银河系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漏斗状的漩涡结构,就象地球上的台风;而银河系中的各星系星体就像被台风卷起的尘埃和物体;银河系中心现已被证实的巨大黑洞恰似台风眼。
5.3 太阳系的运动形式:以往都认为太阳系是在围绕银河系中心沿闭合的圆(或椭圆)作轨道运行。所谓轨道就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这与观察到的恒星红移现象是矛盾的。如果银河系是一个类似台风的旋涡状结构,太阳系的位置又恰好被证实在漩涡的上部,那么,太阳系的运动形式就会是开放的螺旋运动,即边螺旋边向上向外发散的运动。这就完全符合了红移现象。
5.4宇宙的膨胀假象:由于哈勃发现了恒星的红移现象,因而成为了宇宙膨胀的铁证,从而证实了宇宙大爆炸的真实存在性。其实,这可能是混淆了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的界限,把可怜的的人类感知半径中微观宇宙的某一现象盲目夸大的结果。实际上,红移现象可能用微观宇宙现象来解释更加合理。这就是太阳系正处在漏斗状漩涡银河系的上部(据说在旋臂的内侧),做着螺旋发散运动,周围的恒星也同样做着类似的运动,这就出现了渐行渐远的红移现象。至于河外星系的红移现象,可有两种解释:(1.)由于对银河系范围大小存在误判,将银河系的星系说成了河外星系;(2.)银河系也处于更高级的、更大尺度的漏斗状漩涡的上部。这一解释看似牵强,但总比那个无限小的奇点更现实吧?月亮围绕地球,地球围绕太阳,太阳围绕银河系,而银河系不可能单独自传吧?
我有一个更大胆的揣测,那就是红移现象只是银河系或类似银河系结构的部分区域内的现象。现已证实,银河系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那么黑洞周围的星系怎么会红移呢?它可是连光波也不放过的。假若银河系真的是一个台风那样的漩涡,那它下部一定会向黑洞(相当于台风眼)收紧聚拢,不会有红移现象;上部才会螺旋发散,渐行渐远,具有红移现象。
5.5 关于大爆炸:近年来,人们广泛接受了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的大爆炸而现在还正在膨胀的理论。我认为:奇点是不存在的。理由是:
(1.)奇点是反科学的,是唯心的臆断,违反了物质不灭定律。无限小的奇点的概念是什么?无限小实际上就等于零,与0.9999......等于1一样,不是近似,是完全相等。一个等于零即实际上不存在的点又如何容得下无穷大的质量呢?这纯粹是痴人说梦。如此荒诞竟有人信,真是咄咄怪事。其忽悠之术让赵本山也相形见绌、自叹弗如。
(2.)与狭义相对论是矛盾的,“在奇点时,所有理论均失效”,你让它失效它就失效了?这也是唯心的主观臆定。与狭义相对论相悖。
(3.)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最有力的证据是恒星的红移现象和微波背景辐射理论,但如前所述,红移现象可能仅仅是微观宇宙中的一种发散运动形式的现象表露,而所谓的背景辐射也无法证明不是地球所在的更大尺度的微观宇宙的背景辐射,均与宏观宇宙风马牛不相及。
总之,宏观宇宙有多种存在形式与运动形式,可相互转化与改变(物质不灭定律),但不会出自或消失于一个主观唯心的奇点。
5.6宇宙模型:无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宇宙卷曲(不平坦)理论,还是弗利德曼的气球宇宙模型,以及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都可以在下小中空、上部螺旋发散的漏斗状漩涡结构中得以印证,并得到更趋于合理的解释。首先说宇宙的卷曲,在漏斗状漩涡结构的微观宇宙中,宇宙当然是卷曲的,呈漏斗状卷曲;其次是气球宇宙模型,看过球形或伞形喷泉的人都会知道,漏斗状漩涡上部发散漫延下垂后象伞,其伞顶部与气球形状何其相似!实际上漏斗本身中空有外壁就已很近似气球了;最后,说一说红移。把红移用发散螺旋运动去解释似乎比无限的宇宙膨胀更合理一些。
5.7宇宙年龄:被推算的宇宙年龄一般在100~200亿年之间,最新的数据是在2003年发布的,美国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的涨落的测量表明,宇宙的年龄是137±1亿年。但我认为这些宇宙年龄仍然是某些特定尺度内的微观宇宙的年龄。这是因为:第一,既然宏观宇宙有无限的时空,那又怎么能有具体的年龄呢?第二,很多文章中都提到“现在我们的探测视野已扩展到了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这就说明远离我们200亿光年的发光体被发现时已至少有200亿年的时间(它发出的光走了200亿年到达地球恰被人发现),被发现以前已不知有多长时间了。而这只是我们人类可怜的观察半径内的事,浩瀚无际的宏观宇宙怎会是这区区的200亿年。当我们的观察半径进一步扩大看到300~400亿光年的宇宙范围内的物体后,这些拿着诺贝尔奖金致力研究宏观宇宙年龄的这些呆瓜们自然会闭上他们的嘴。当有人想做这些研究时我想提醒的一句话就是:宏观宇宙时空是无限的,是不可知的,请君还是在微观宇宙的空间内做点实在事吧!
5.8 关于黑洞:如前所述,我认为黑洞是存在于旋涡状结构中中心引力巨大的空洞。其相当于台风、龙卷风等漩涡结构的风眼,具有很强的吸力,但同时又稀薄而中空。
5.8.1黑洞的形成:我认为:黑洞的形成就像台风的风眼。以往,都认为台风产生是科里奥利效应所致。其实,台风产生的原理是:空气是一种流体,而所有的流体介质都有容易产生形变的特性,密度越小就越容易产生形变,形变就产生应力。当部分流体介质定向高速流动时,流动体与周围产生流速差,流体因高速流动产生形变致压强减小,其周围高压区产生指向流体中心的应力,这一压向流体中心的应力和其所在的微观宇宙螺旋场力(这种螺旋场力在地球上实际就是大气随地球作旋转运动而产生的)的共同作用下就产生涡旋力,随即产生漩涡,如无其他外力作用,这些旋涡的旋转方向与其所在微观宇宙的旋转方向相一致。比如地球上的台风,其产生就是因海水的剧烈蒸腾,高温质轻的水汽产生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因高速流动致压强减小,其周围高压区产生指向流体中心的压力,这一压向流体中心的应力和大气随地球作旋转运动而产生的力共同作用下就产生涡旋力,随即产生漩涡,这些叫台风的旋涡旋转方向与地球的旋转方向相一致。赤道环以北的都左旋,而赤道环以南的都右旋。当漩涡转速高达一定速度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其中心就会抽空,产生的空洞称台风眼,风速越快台风眼就越清晰。台风的运动方向则明显受科里奥利效应影响——北半球向右,而南半球向左偏斜。假如黑洞的生成真如同台风眼,那么黑洞的大小与漩涡结构的大小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因为还受转速及中心轴向流速影响。黑洞的引力也千差万别,但引力大小与黑洞直径大小也不成正比,而与其转速及中心轴向流速有关。
5.8.2 黑洞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以往都认为具有巨大引力连光波都不放过的黑洞,肯定具有无与伦比的质量。但我以为这可能又是一个巨大的误会。说不定黑洞其实具有的不是引力而是吸力,是流速差导致压力差再加上高速旋转导致抽空而产生的。就像飞机机翼把数吨的飞机托向天空,是由于机翼上面空气与下面空气的流速差造成的一样。如有人异想天开,说飞机上面有一比地球质量还巨大的物体,其引力超过了地球将飞机引向了天空,那世人可能连向其吐口水都不屑。如此得以落实,让很多人头疼的“暗物质”的本质问题和“暗能量”的性质问题也能得以解决。
5.9 关于穿越:人们用肉眼就能看到的星体是HD188209【天鹅座】,其距离地球14825光年。现今的人们借助仪器,能看到几百亿光年的星体,也就是说人们看到了活生生的万年前或百亿年前的物体。有些人就认为用同样的理由,我们也能看到我们人类自己的过去。还有人认为宇宙因为卷曲、不平行,在某些位点位面会产生所谓的虫洞,可以借助这些短路的虫洞穿越回历史中去。这些人思维的幼稚处是没分清传媒图像与现实真相的区别,认为能看到就能共存。事实上,人们看到的这些星体,是借助光线这一媒介传来的星体过往的简单图像抑或称为录像,和我们人类主动保留的图片资料、录像资料一样是历史资料的一种,只是光线传来的已逝去几亿甚至几百亿年了的被我们被动接收的星体图像。这仅仅是图像而非现实。真理是:现实不同于图像,它具有唯一性,是不可复制的。图像可以复制,现实一过即逝,具有唯一不二的显真性。即不能重现二次真实,仅能通过图像重温。若有人在看几年前的记录片时认为自己可以穿越进屏幕,参与记录片里的生活,你一定认为他是白痴。所以,穿越是不可能的。
5.10 关于宇宙介质----物质第四常态的猜想:如果证实银河系确实是一开放的漩涡结构,那么宇宙介质(以往称以太),就是确实存在的。水池拔掉塞子形成漩涡、水汽蒸腾冲激形成台风,就像所有流体定向快速流动产生漩涡一样,宇宙中的喷发、爆发以及其他的射流也都可以产生漩涡,这是不奇怪的,它们是否以“以太”作为流体基质呢?
地球上的物质一般有三种常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是不是宇宙中有第四种常态呢?所谓的“以太”会不会就是第四种常态呢(与等离子态被称为第四形态不同的是我这里说的是常态——绝大多数自然环境中纯自然条件下的形态,而等离子态是气体在一般自然条件下难以达到的高温或电离的条件下才产生的)?这四种常态会不会在外界各种条件作用下可互相转变?这四种常态的比重越来越小,而可塑性和形变性能却越来越强,是不是形变性能越强就越容易产生漩涡,且旋涡的范围和规模就会越来越大?标准状态下,1克分子液态水的体积只有18.018ml,而1克分子水蒸汽的体积就是22400ml,增大了1240多倍,这不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同样,液态水中也很少见到几十米、上百米的的漩涡,而在水汽蒸腾冲激下形成的漩涡就能达到几公里乃至几百公里。气态变成以太状态体积可能会增大到天文数字(参加“神七”的某科学家说太空中空气密度是地球上百多万分之一),而其生成的漩涡的范围我想也会相应增大到天文数字吧。
人们都知道,之所以威力巨大,就是在倾刻间由固体或液体变为气体骤然引起周围空间巨大的形变而导致的。如果宇宙太空中真有“以太”,由气态变为“以太态”,体积又能增大百万多倍,那该能释放多大的能量呢?如果“以太”只能产生于太空环境,那么小小一枚,在太空爆炸就成了“以太弹”,威力会大的惊人;再如果有人把地球局部环境“拟太空化”或把某些物质引导出“类以太化反应”,能量会不会超过核能呢?
6. 结语:尽管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宇宙有多么复杂玄幻神奇,在我眼中它却是非常的简单与单纯。无非宇宙只有两种存在形式这就是一和无穷,银河系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就是漩涡,只有一种运动形式就是螺旋。我的宇宙观是现实性的,我尊崇现实的存在、转化和变异,不相信奇点、虫洞,认为穿越为无稽之谈。
我并且认为:人们在证实银河系确实是开放的漩涡结构后,参照台风研究银河系的生成、发展及结局,用台风眼的规律研究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用螺旋发散运动代替宇宙膨胀理论。只要我们划清了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的界限,脚踏实地地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微观宇宙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简单而明了。
给帖子作者打赏
未登录网友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以上是互相关注的诗友,您也可以填写诗友的网名(用空格隔开网名):
欣赞佳作,意趣央然。情景交融,别有洞天,!请鉴赏新作祝福问好
晨风暮雨回复:
多谢奇梦飞诗友赞赏,迟复甚歉。敬茶问好!
以上言论不敢苟同,看做一种假说而已.例如什么是物只有内没有外,这句是一种想当然,那么用词来讨论宇宙岂不可笑.数之无穷有确解在数学中也有特例。如无限循环小数0.999999......,其值等于1. 这可简单加以证明:9个萝卜9人分,9÷9=1,但有人说分不到一,下式也成立:
0. 9 9 9 9……
即9÷9=0.9999......这就是无限循环小数0.9999......的来历,其值确实与1完全相等,并不是近似。这是否说明无限本不存在,只是人们计算方法不同所致?这一举例则反映了认识者 的数学无知,当然结论旧不攻自破.
晨风暮雨回复:
受教了!我真不知道哲学问题不能用词来讨论。我不但无知,还真是无知得很呢。我拜读过的爱因斯坦、霍金等人的宇宙学说也基本是用各人种的词汇讨论的呢。看来只有仁兄你不用人的词汇讨论问题了——受教了。
跟评:& 07:07
有个别字打错了
跟评:& 07:09
你举的数学例子是不对的.当然和你无关,那是前人的错.
晨风暮雨回复: 好长时间没来,迟复甚歉。你不能埋怨前人,因为你太独特,对你来说,前面不见人,后面也不见人。有句话很像说你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说过“那么用词来讨论......岂不可笑”,你能否表演一下,不用我们的词来讨论问题。
跟评:& 23:35
比着我的算式抄了两遍,还是不对,这能怨前人吗?
跟评:& 00:15
<p id="fc.9999...=1是对的。
这有两种方法证明:
第一种解法:
1=9×(1/9)=9×0.1111…=0.9999…
即0.9999…的循环=1
第二种解法:
设0.9999...=x
将(1)两边乘10得:
9.9999...=10x
用(2)-(1)即:9.9999...-0.9999...=10x-x
得:9=9x,所以 x=1.
即0.9999...=1.
这是化无限循环小数为整数或分数的常用方法,
若无限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为2,则对相应的(1)
式先乘以100后再计算。余类推。
跟评:& 00:30
我希望你把你的道道摆出来,不要一上来就说人无知,不能用词来讨论,等等等等。你说人错了,得把你不同于人的,你认为对的摆出来好吧?你认为不用词好,也可以。顶多受教。
跟评:& 00:44
抱歉!最后两个字谐音了,对不起。
老子云:惟初太始,道立于一。我认为:【道】即指【宇宙】。老师的观点,极具科学性。
晨风暮雨回复:
多谢情系诗词诗友,言简意赅。多谢谬赞!顺祝秋祺。
以上言论不敢苟同,看做一种假说而已.例如什么东西只有内没有外,这句是一种想当然,那么用此来讨论宇宙岂不可笑.数之无穷有确解在数学中也有特例。如无限循环小数0.999999......,其值等于1. 这可简单加以证明:9个萝卜9人分,9÷9=1,但有人说分不到一,下式也成立:
0. 9 9 9 9……
9...... 即9÷9=0.9999......这就是无限循环小数0.9999......的来历,其值确实与1完全相等,并不是近似。这是否说明无限本不存在,只是人们计算方法不同所致?这一举例是错误的,则反映了认识者 的数学无知,当然结论就不攻自破.
拙作《宇宙观的哲学问题初探》,敬请各位诗友斧凿。
@碧玉清心 @情系诗词 @风拂绿野 @莫一另 @奇梦飞 @笑星 @蓝色皓月 @海荒浪高 @烟雨潇潇 @上善至水@若熹 @东方剑文 @萍踪霞影 @龙九
用户登录...
电子邮箱:
您注册本站时填的E-mail
登录密码:
您在本站的密码
记住我(以后自动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
选择图片:
图片大小不能超过2MB
音乐网址:
音乐网址必须以http开头,以.mp3结尾。其它格式的音乐请通过编辑器按钮插入。
例如 http://jsafc.net/htm/xsg/rcpy07/pipayu.mp3
给评论者打赏
给此人分配赏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舌尖上的中国 萝卜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