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狼群战术含义

  所谓群,即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军舰和运输船发起水下攻击。德国海军用“狼群战术”时,集中几艘潜艇力量,攻击一个海上目标,用几艘潜艇的攻击力来摧毁重型舰船。德国海军用“狼群战术”,组织成群潜艇袭击盟国的海上舰船,破坏盟国的海上运输线,使盟军蒙受重大损失。狼群战术具体方法: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当发现目标后,进行水下跟踪。一艘“狼头”舰来指挥 “群狼”的统一行动。狼群一般都在夜间攻击,狼群中各艘潜艇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由于多艘潜艇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动攻击,这样,提高了了命中率,同时可以出现有几枚鱼雷命中同一目标。这样,“狼群战术”可以取得较大战斗效果,“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狼群战术&&二战德国海军的制胜法宝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的海军将领之所以被称为“狼头”,就是因为他首创了海战的“ ”,使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猖狂一时。“狼群战术”与的“闪电战 ”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所谓群狼群战术,即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军舰和运输船发起水下攻击。德国海军 用“狼群战术”时,集中几艘潜艇力量,攻击一个海上目标,用几艘潜艇的攻击力来摧毁重型舰船。德国海军用“狼群战术”,组织成群潜艇袭击盟国的海上舰船,破坏盟国的海上运输线,使盟军蒙受重大损失。
  狼群战术具体方法: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当发现目标后,进行水下跟踪。一艘“狼头”舰来指挥 “群狼”的统一行动。狼群一般都在夜间攻击,狼群中各艘潜艇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由于多艘潜艇同时对同一目标发动攻击,这样,提高了了命中率,同时可以出现有几枚鱼雷命中同一目标。这样,“狼群战术”可以取得较大战斗效果,“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但后来因为盟军及时地采取护航制度和盟军反潜技术的娴熟而使狼群战术逐渐被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的海军将领之所以被称为“狼头”,就是因为他首创了海战的“ ”,使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猖狂一时。“狼群战术”与的“闪电战 ”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狼群战术的实质是集中弱小舰艇的合力来摧毁大型舰队,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并侦查,一般都在夜间攻击,只要有一艘潜艇发现了盟军的护航舰队,就会发出无线电,将距离较近的潜艇全部找过来,在晚上对敌人发动奇袭。通常的做法是,当发现目标时,各舰艇便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白天,各舰艇在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夜间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德国占领法国后,将法国的西海岸和比斯开湾的各港口改造成德国的潜艇基地。开足马力的德国潜艇生产线也已经生产出一批新型潜艇交付部队使用。“狼群战”这时步入了它的最辉煌时期。德国也因此诞生了以单艇攻击作战为代表的普里恩、舍普克和奇默尔三位“王牌艇长”。“狼群”战术一时间所向披靡。德国潜艇最高攻击纪录是在两天内击沉盟国38艘商船。在1942年一年内,德国潜艇共击沉盟军船只471艘,总吨位近220万吨。其中,英国的损失最大。1942年,德国“狼群”达到了击沉盟国商船的最高峰。全年共击沉商船1160艘,总吨位达630万吨,而自己的损失率却不到7%。英国首相不得不承认:“邓尼茨的‘狼群’是惟一使我感到害怕的部队。”
  面对“狼群”的横行肆虐,盟军也有针对性地做了反击。1943年1月,盟国政府首脑与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决定:首先盟军要改进雷达,防止德军潜艇截听号;其次要增加航母护航,用舰载飞机保证运输船队的安全;三是运用新技术和新战术。4月28日,邓尼茨派出的3支“狼群”准备攻击英国的“ONS-5”船队,但由于运输船队及时得到了护航机群的保护,使德国潜艇无法协调行动,失去了攻击机会。自此,“狼群”普遍遭到护航舰和商船自卫武器的猛烈反击。1943年全年,德国“狼群”击沉商船的吨位仅为240万吨,自己却损失了245艘潜艇。1944年6月,盟军实施,德国海军士气一落千丈,“狼群”战彻底失败。
  现代海战理论也仍然把潜艇视为对付航母等庞然大物的“杀手锏”。而现代潜艇作战的一些先进理论,如深海封锁、机动攻击、联合攻击等都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狼群战术”思想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猎杀的第一个目标是“雅典娜”号客轮。1939年9月,英国“雅典娜”号客轮悠闲地行驶在大西洋上。船上的旅客正沉浸在平静而安逸的旅行中。突然,他们听到了几声巨响,并感到了强烈震荡。一刹那间,客轮上油烟滚滚。海水涌进了船舱。几分钟后,“雅典娜”号客轮开始下沉并最终葬身海底。此后几年,盟国的大型运输船队屡有同样遭遇,而罪魁祸首正是德国海军的 “狼群战术”。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来形容“狼群战术”的诞生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首创“狼群战术”的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德国 U-68号潜艇的艇长。他经历了德国海军“无限制潜艇战”的失败,切身体会到 “用潜艇在白天公开与大型舰队作战”的战法已经落伍了,应当尝试在夜间发动突然袭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邓尼茨终于得到了一次试验新战术的机会。他指挥 U-68号潜艇在夜间突然穿过英海军的护卫警戒圈,凶猛地接近商船,用鱼雷将其击沉。当英军护卫舰队闻声赶来救援时,邓尼茨已指挥 U-68号潜艇迅速下潜,可潜艇偏偏出了故障。最后他只好弃艇逃生。不过,这次没有完全成功的行动却成了“狼群战术”的萌芽。
  在二战爆发前的时间里,邓尼茨潜心研究一战经验,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了自己独创的“狼群战术”。二战伊始,邓尼茨便率领德国海军以“狼群战术”称霸大西洋,致使盟军商船遭受巨大损失,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邓尼茨也因为“狼群战术”的成功而成为最得力的干将之一。他的职务一路攀升,先后升为舰艇司令、海军司令,最后还被指定为元首的接班人。
  然而,邓尼茨同样被眼前的胜利禁锢了头脑,醉心于自己的战术而忽视了再创新,导致德国海军的战术在多年的海战中如出一辙。而盟军则专门组织力量来研究对付“狼群战术”的有效战法,派出规模庞大的反潜飞机和潜艇,灵活采用 “狙击”、“围歼”、“诱杀”等手段来肢解“狼群”,尤其是运用最新型的雷达来搜索德国潜艇。而邓尼茨无视盟军侦察预警能力的提高,依然在大西洋上集结庞大的潜艇群,打算彻底切断盟军在大西洋上的运输线。1943年5月,邓尼茨赖以成名的“狼群”终于遭到毁灭性打击———他的王牌潜艇在一个月内被击沉30 多艘。“狼群战术”宣告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代海战理论也仍然把潜艇视为对付航母等庞然大物的“撒手锏”。作为战争史上的重要一笔,的“”给我们带来了如下示:再好的战术如果不创新,终将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作为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潜艇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共拥有九百余艘潜艇,其中美国111艘,苏联218艘,英国212艘,法国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国57艘。这些潜艇无论在吨位、航速、航程、潜深上,还是在武器装备、水声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装置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整个二战期间,各国共建造了1600多艘潜艇。这些潜艇取得了击沉各种运输船5000余艘、2000余万吨、击沉击伤各型军舰381艘的辉煌战果。
德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败国,但它的潜艇作战成就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对潜艇的威力认识最深,对潜艇的作战理论也研究最透,所以在二战的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潜艇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凶恶的U艇和著名的“狼群”都在潜艇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U型潜艇成功的关键   就算在这段由大型水面战舰主导的时期,体积较小的U型潜艇仍然击沉了大量盟军船只。德国U型潜艇的艇长们称这段时间为“快乐时光”。U型潜艇的巨大成功源于新战术的运用和对盟军运输船队关键弱点的仔细研究。在战争的第一年里,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就涌现出许多王牌艇长,如奥多.克莱兹默,冈特.普利恩,乔吉姆.赛普克和弗里兹.兰普。他们指挥U型潜艇独立展开攻击行动,每艘艇平均每个月可以击沉25艘盟军船只。但是邓尼兹认为把大量潜艇集结起来,一起向受到护航舰保护的船队发起攻击,可以进一步发挥U型潜艇的特点,扩大攻击效果。   这个观点非常的简单。但是U型潜艇要是想在开阔的海域对运输船队发起攻击,有三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个是寻找船队的初始位置,第二是在船队周围集结,第三才是真正的攻击。邓尼兹的方案是把潜艇编为若干分队,每个分队都成直线部署在垂直于船队航线的方向上,同时在总部通过无线电指挥各个分队的行动。潜艇指挥官白天把他们中午时的位置息传回邓尼兹所在的潜艇总部,如果需要的话,还要报告天气情况。反过来,总部指挥官根据最新得到的情报,通知潜艇指挥官调整分队方位。   如果一切正常,一个潜艇分队可以拦住一个运输船队,同时报告船队的位置、航向和航速。虽然潜艇可以通过声纳装置定位船只的机械噪音,但只有在可视距离内才能发现目标。随着战争的发展,U型潜艇的声纳性能几乎可以媲美护航舰的雷达。这简直就是一场发生在盟军制定船队航线的指挥官和德国潜艇总指挥官之间的竞赛。因为发现目标往往是最难的,许多时候,船队就从一个潜艇巡逻分队的中间穿过,却没有被发觉。
  U型潜艇一旦发现目标,就立即隐蔽起来,监视并跟踪着船队。同时向其他各艇发送常规信号报告自己的位置,另外,再发送一个用于方向定位的中频DF信号。分队中的其他潜艇收到信号之后,就马上向船队靠拢过来。U艇作战命令中规定了每艘潜艇必须跟踪记录其它潜艇发现目标的报告。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潜艇分队之间频繁的无线电通信非常容易被海岸上的DF基站拦截,但是邓尼兹仍然坚信这种战术运用起来十分安全。   通过监听海上德军潜艇发出的DF信号收集情报是非常重要的。在认真研究了这些信号的发送模式后,盟军积累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可以通过对陆地基站截获的DF信号的分析,粗略的估算出德军在海上的U型潜艇的数量和大致位置。这种无线电通信流量分析技术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在1939年,陆地基站只能估算出50英里范围内的潜艇位置,而且,也没有人能够设计发明一种尺寸小到可以安装在舰船上的DF信号监听装置,所以,盟军的DF信号监听收集的情报不具有战术作用。无论如何,U型潜艇的攻击行动直接暴露了他们的存在,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依靠对无线电通信的监听。因此,在1940年,德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U型潜艇的无线电信号是用高度复杂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加密过的。每个密码机上都有一系列的字母转子和连接在插板上的插线。转子的旋转位置和插线的连接方式每天都根据密码本进行修改。因此,当操作员敲击键盘上的一个数字或字母,屏幕上显示的将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3到4组转子和不同的插线连接方式可以产生几千万种可能的字母组合。邓尼兹很清楚由恩尼格玛密码机加密的信号是可以被破解的,只不过完全破解非常耗时。因此,短时间内破解的信号相当有限,不足以影响潜艇的行动部署。   在U型潜艇发动的最后一次编队攻击行动中,潜艇之间非常松散,仅通过无线电保持联系,这次攻击为他们赢得了“海狼”的绰号。在下令分散攻击之前,邓尼兹集结了尽可能多的U型潜艇包围了运输船队,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狼群行动”。对于每艘潜艇,没有任何的战术协调,因为要想在那种环境下进行协调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据当时的条件,决定在晚上从船队的暗处发动攻击。潜艇利用黑色的夜空作掩护,悄悄接近,而盟军船队却在月光下显得轮廓分明。攻击一波接着一波。潜艇下潜到最适合攻击的深度,仅露出指挥塔。它们迅速突破了护航舰的防御圈,直扑运输船队。高速冲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艇首的4对鱼雷全部发射出去,如果可能的话,再发射艇尾的2枚鱼雷。在所有鱼雷发射完毕之后,潜艇就向船队的末端方向撤离,或者在商船留下的一片混乱之中下潜溜走。   1940年秋,新的充分利用了盟军海上运输的致命弱点。至此,沿岸附近成为受到U型潜艇威胁的主要海域。这些潜艇通常单独行动,且攻击时保持下潜状态。因此,在大西洋两岸都部署了反潜护航舰。而在广阔的大西洋中部海域,向东航行的船队由巡洋舰、较老的战列舰或者是盟军潜艇提供保护。而向西航行的船队一旦离开有德国潜艇出没的指定危险海域,就分散开来,独自航行。因此,横跨大西洋的船队在没有护航舰保护的海区航行时,特别容易遭到U型潜艇的攻击。而护航舰本身,也只能一次对付一艘潜艇。
  卡尔·(Karl D&nitz,),纳粹德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海军总司令、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日,邓尼茨出生于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镇。母亲早逝。父亲是工程师,总是督促他努力学习,并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
  1910年4月,邓尼茨在魏玛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德国海军,先在赫尔塔号巡洋舰接受舰上训练,后考入弗伦斯堡—莫威克海军学校。1912年秋天毕业后,分配到布雷斯劳号巡洋舰任候补军官。是年冬,巴尔干战争爆发,邓尼茨随舰到地中海参加封锁黑山港,向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人耀武扬威。次年5月,参加西方列强在阿尔巴尼亚的登陆行动,阻止塞尔维亚人在亚得里亚海边定居。日在袭击了一只英国商船队后被俘。
  在战俘营中开始研究新的潜艇战术,即“”,该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大西洋曾给英美等国的海上运输造成极大威胁,也因此被盟军称为“面目狰狞的海底魔王“。
  日,邓尼茨成为少将和潜艇指挥官(Befehlshaber der Unterseeboote),从1940年7月到10月,因为英国雷达和反潜设备的缺乏,对水下杀手的U艇无法反制,被击沉了149万吨的物资,这段时间德军称作“第一段欢乐时光”(First happy time);邓尼茨也因为领导潜艇表现优异而晋升海军中将,到了1941年,新交付的U艇VII型使得英国的战时经济有了重大影响。虽然商船的生产速度已加快,但德国拥有更优秀的鱼雷、U-潜艇和逐渐增加的通商破坏舰,这段时间里,英国的损失仍居高不下。
  日,对美国宣战,使的范围延伸到了美国东岸,邓尼茨立即策划击鼓行动(Paukenschlag)[9],让U-潜艇开始在美国东岸攻击船只。由于美国反潜作战准备不足,在战初即承受巨大损失,德军称作“第二段欢乐时光”(Second happy time)。
  之后,至少有2次盟军成功打击了邓尼茨的潜艇部队,他对所有可能的原因进行调查,认为间谍和盟军成功截取和破解了德国海军的通讯(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不久,邓尼茨于日下令潜艇舰队使用改进版本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即“M4型”(拥有四旋转盘,盟军称它作“鲨鱼”),使得安全性提高许多(德国海军是唯一使用改良密码机的军队,其余的德国军队(德意志国防军),包括空军,仍继续使用三旋转盘的版本 )一时间这种变化造成盟军难以破译,邓尼茨也经常去参与潜艇部队的研究,经常一天和幕僚人员接触70次,讨论每天的行程、战略、燃料供应和其他各种细节。。截至1942年年底,由于U艇VII型的产量增加了,以至于邓尼茨终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潜艇群体攻击,以狼群战术使盟军的航运损失大幅上升,并有一段时间使英国的燃料和补给短缺。
  到了1943年中旬,大西洋海战已不利于德国,但邓尼茨仍继续推动建造U-潜艇,并对它充满心,进一步的研究潜艇技术,期望德国能一再的扭转局势,同时告知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盟军新式的雷达、海空协同的反潜机和护航航空母舰使得潜艇的损失还是不断增加。
 &&& 自1936年邓尼茨担任了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后,他就有机会接触纳粹德国的首脑人物了,特别是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后使他的名声大震,连傲慢的希特勒也开始较为认真地听取他的报告了。随着他的地位和名声的日益显赫,他开始有意识地努力培养和改善与首脑人物的关系,甚至对反海军情绪最强烈的也不惜曲意迎逢。1943年1月,邓尼茨的好运又来了。1943年1月中旬,海军元帅雷德尔给邓尼茨在巴黎的指挥所打来电话,告诉他说他要辞职,并有意想让邓尼茨和卡尔斯将军其中的一位继任。邓尼茨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原来雷德尔与希特勒就使用大型战舰打击从挪威北部海区驶往俄国的护航运输队的问题而在1942年12月底而产生了严重分歧。当时的大型舰只没有取得希特勒所预期的那种战果,因此,他命令大型舰只退役,认为这些舰只已失去军事价值。雷德尔元帅对这项命令持反对态度,当希特勒坚持这项命令时,他提出了辞职。希特勒对此感到意外,并好言相劝,但无济于事,只好同意其辞职。希特勒最后决定由邓尼茨出任海军司令,这大概是因为他认为。作为潜艇部队司令的邓尼茨会在大型舰只退役问题上与他有共同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邓尼茨是当时德国海军将领中人所共知的顽固的纳粹分子。就这样,邓尼茨多年的努力总算有了收获,他越过了许多比他资深的将领而爬上了海军总司令的宝座。
  但他在接任德国海军总司令几个月后,大西洋之战就不得不收场了。他的潜艇再也不能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战果了。到这时,邓尼茨的潜艇每一次出击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例如,在1943年9月和10月,邓尼茨仅仅击沉了盟军在大西洋上航行的2400多艘商船中的9艘,而自己的潜艇却被盟国护航舰队击沉325艘。这使邓尼茨不得不放弃了大群机动潜艇的作战方式,放弃了“狼群战术”,而改为以单艇游猎为主的战法。但这也没有改变德国海军的命运。在1944年的头三个月中,盟国横渡北大西洋的3360艘商船中只有3艘被击沉,而邓尼茨却损失了36艘潜艇。鉴于这种情况,邓尼茨只好干脆下令取消了对盟国护航船队的袭击。
现代海战理论也仍然把潜艇视为对付航母等庞然大物的&撒手锏&。作为战争史上的重要一笔,邓尼茨的&狼群战术&给我们带来了如下启示:再好的战术如果不创新,终将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相关新闻阅读
姜维北伐&双方互有胜败...
癸酉之变&&天理教军队进攻北京...狼群战术是什么意思?
狼群战术是什么意思?
08-12-23 &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里所有的庞然大物不寒而栗。在它们的轮番围攻下,即使百兽之王也难以幸免于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称为“狼头”的纳粹德国海军将领邓尼茨,就是因为首创了海战的“狼群战术 ”,使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猖狂一时。“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狼群战术”的实质是集中弱小舰艇的合力来摧毁重型舰艇,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一般都在夜间攻击,并有一艘“狼头”舰来指挥 “群狼”的统一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当发现目标时,各舰艇便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白天,各舰艇在四面八方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夜间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里所有的庞然大物不寒而栗。在它们的轮番围攻下,即使百兽之王也难以幸免于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称为“狼头”的纳粹德国海军将领邓尼茨,就是因为首创了海战的“狼群战术 ”,使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猖狂一时。“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狼群战术”的实质是集中弱小舰艇的合力来摧毁重型舰艇,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一般都在夜间攻击,并有一艘“狼头”舰来指挥 “群狼”的统一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当发现目标时,各舰艇便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白天,各舰艇在四面八方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夜间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实社会,为了利益,几人抱成团,就叫狼群,古人就有狼狈为奸的说法。举个例子,黑社会应算是狼群的一种存在形式。还有为了利“字”;单位上几人抱成团的,社会上几人抱成团的,都叫狼群战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二战时,德军潜艇的战术,创立者为邓尼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司令邓尼兹创造了潜艇的“狼群战术”。这一招特别狠毒,他们不断袭击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在大西洋上的运输船队,给盟军造成严重损失。
  “狼群战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狼说起,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生性凶暴、残忍而又十分狡猾,跑得很快,各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人都是它袭击和捕食的对象。狼通常成群活动,能够捕杀体形比它大的动物。例如,狼捕食鹿时,就采取多路追击的方法,当鹿在奔跑中遇到障碍物不得不转弯的时候,位于两侧的狼正好包抄上来,即使鹿的奔跑速度比狼快,也难逃狼群的追捕。受此启示而创造的潜艇“狼群战术”自然也就很厉害了。
  潜艇“狼群”通常有10艘潜艇,多时可达20~30艘,各艇之间保持10~20海里的间隔,排列成一条线埋伏在运输船队必经的航道上。当其中的任何一艘潜艇发现目标时,并不立即攻击,而是及时向岸上指挥所报告,继续跟踪侦察,连续报告运输船队航行的位置、航向、速度及船只种类和数量。当岸上指挥所调动集合了一定数量的潜艇兵力以后,成群的潜艇利用黑夜掩护浮出水面,同时对运输船队发起攻击。发射鱼雷后,潜艇迅速下潜重新加装鱼雷,从水下悄悄赶到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司令邓尼兹创造了潜艇的“狼群战术”。这一招特别狠毒,他们不断袭击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在大西洋上的运输船队,给盟军造成严重损失。
  “狼群战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狼说起,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生性凶暴、残忍而又十分狡猾,跑得很快,各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人都是它袭击和捕食的对象。狼通常成群活动,能够捕杀体形比它大的动物。例如,狼捕食鹿时,就采取多路追击的方法,当鹿在奔跑中遇到障碍物不得不转弯的时候,位于两侧的狼正好包抄上来,即使鹿的奔跑速度比狼快,也难逃狼群的追捕。受此启示而创造的潜艇“狼群战术”自然也就很厉害了。
  潜艇“狼群”通常有10艘潜艇,多时可达20~30艘,各艇之间保持10~20海里的间隔,排列成一条线埋伏在运输船队必经的航道上。当其中的任何一艘潜艇发现目标时,并不立即攻击,而是及时向岸上指挥所报告,继续跟踪侦察,连续报告运输船队航行的位置、航向、速度及船只种类和数量。当岸上指挥所调动集合了一定数量的潜艇兵力以后,成群的潜艇利用黑夜掩护浮出水面,同时对运输船队发起攻击。发射鱼雷后,潜艇迅速下潜重新加装鱼雷,从水下悄悄赶到运输船队前方,占据下一个攻击位置,再次发动攻击。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击沉运输船队所有船只为止。
  1940年10月18~20日,德国8艘潜艇在海上对美英三支运输船队连续三个昼夜发起进攻,总共击沉38艘船只,合计15万吨。可见“狼群战术”的威力有多大。运输船队的惨重损失给盟军敲了警钟,于是加强了反潜艇的兵力和武器,才使德军的“狼群战术”受到扼制。
  “狼群战术”不仅适用于海战,陆地上也同样适用。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配备相关信息,逃跑的速度很快,人民解放军没有那么多汽车,只有靠两只脚,铁脚板却赛过了敌人的汽车轮子,奥妙在哪里?原来我军采用的就是抄近路、走小路、多路追击的办法。因此,在未来的作战中,采取多路追击的方式,仍然能够比较有把握地抓住逃跑的敌人。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狼群战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狼说起,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生性凶暴、残忍而又十分狡猾,跑得很快,各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人都是它袭击和捕食的对象。狼通常成群活动,能够捕杀体形比它大的动物。例如,狼捕食鹿时,就采取多路追击的方法,当鹿在奔跑中遇到障碍物不得不转弯的时候,位于两侧的狼正好包抄上来,即使鹿的奔跑速度比狼快,也难逃狼群的追捕。受此启示而创造的潜艇“狼群战术”自然也就很厉害了。
  狼群战术成名于二战时期,由德海军将领邓尼茨所创,只要己方参战单位与单位之间有默契的配合,利用特有的阵型,往往能发挥出数倍与己方兵力的攻击能力,当然狼群战术的前提就是偷袭,这点不得不提一下,与进攻战术不同的地方就在与次战术需要少数精锐单位与己方大部队分开行动,利用单位之间的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小的作战团体,虽然是少数人,但是所发挥的攻击能力有可能会远远超过大部队。
  在进一步的探索中,邓尼茨认为最好的作战方法就是将潜艇部队组成一个宽阔的凹面,让敌方的船队进入。最先发现敌船的潜艇一边与敌保持接触一边后撤,并把敌船的位置通知指挥部,指挥部将命令阵内各艇从敌方船队的翼侧和后面象收口袋一样向敌船靠近,待夜幕降临之时,集中起来的潜艇会象“狼群”一样向目标发起攻击,使敌护航兵力顾此失彼,从而给运输船队以毁灭性打击,这就是著名的“狼群”战术。
知道狼是怎么样攻击猎物的吗?一只发现了猎物,就会用物有的声波招集同类来共同发起攻击,这样的胜算比较大,对猎物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往往可以将一群猎物至之死地,攻击完...
同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司令邓尼兹创造了潜艇的“狼群战术”。这一招特别狠毒,他们不断袭击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在大西洋上的运输船队,给盟军造成严重损失。...
不全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重要,而是它的意识形态太让人不放心,日本亡我之心不死并且窥视着东海的天然资源,玩过殖民计划吗,如果有一个对手在和你争资源的话,你的感受是什...
答: 你试试去智盛网看看,上面有恒生指数
答: 教育广义上是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上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称为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日正式成立,截至日已有188个会员国,中国自该组织成立之日起成为正式会...
答: 教育广义上是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上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破除狼群战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