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女生玩王者荣耀的女生荣耀

女生不爱玩lol却喜欢玩王者荣耀是为什么
女生不爱玩lol却喜欢玩王者荣耀是为什么?喜欢玩王者荣耀的女生有很多,但是喜欢玩lol的女生却很很少,一些小伙伴对此比较不是很清楚,想知道具体情况的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从硬件设备上来说,LOL需要带的起的电脑支撑,而王者荣耀从ipad到手机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只要有网便可开局;
2、从本质来说,LOL属于端游,打一局大概需要40-60分钟的时间,时间太久不说,对于走A等技术操作和团队配合意识要求太高,对于大多数女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上手的,尤其是排位更加不敢随便打,既是怕坑别人也是怕被骂,而且技术不好很容易被投诉封号,所以,花费那么久的时间打一局LOL还不如听歌、看电视、逛街&&而王者荣耀是手游,轻松简单易上手,10-30分钟就可刷一局,游戏人群比较杂,从小学生到大神都不等,偶尔几局打的技术不行,遭到投诉后也只是禁赛一段时间并不会封号,甚至玩得好的可以吊打别人,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和成就感;
3、从游戏画面来说,LOL整体界面比较暗淡,英雄画风偏欧美,而王者荣耀的游戏界面则非常明亮,从场景制作到英雄人物都比较Q版一些,另外,对女生来讲这些英雄是有辨识度的,LOL英雄非常多,但是头像图标又特别小,加上机械迷城般的冷色系,女生在第一印象上对其好感度就会非常小;
4、技术上讲,LOL可以通过键盘上的快捷键来进行操作,利用鼠标来移动或者攻击敌人,难度系数较大,绝对的竞技为主,而王者荣耀仅需要两只手便可控制,方便简单,娱乐性更强;
5、就游戏群体和社交方面来说,LOL男玩家占了绝大一部分,可以使用QQ等其他方式建立帐号,但是并不能跨服务器进行共同玩耍,而王者荣耀集聚了大量的女生玩家,通过QQ和微信两个不同的社交平台建立帐号进行游戏,而且QQ区的不同服务器玩家可以一起玩耍,微信区也一样,朋友聚会时不时的拿出来玩一把,成为大家聚会娱乐的重要项目之一,可是,如果五个女生一起聚会说,走去网吧开黑撸一把,不排除有这种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对绝大多数女生来说,那一定是疯了吧。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div class="<div class="
最新安卓游戏排行
类别:角色扮演
类别:棋牌天地
类别:棋牌天地[][][][][][][][][][][][]
最新文章热门文章
[][][][][][][][][][][][]
[][][][][][][][][][][][]
近期英雄: 最新资讯: 玩家心得:
01-2401-2401-2401-23
12-3010-2408-2412-23
今日推荐有奖活动
SE又出新作!塔防游戏《三相大师》公开
给你一个真江湖!网易《楚留香》2月1日公测
十年全职,经典荣耀!全职高手手游激情开测,截图狂送大额京东卡!
奇迹交响音乐会强势开幕了,现在参与留言活动神秘豪礼等你来拿!
日期名称状态下载号
01-26内测01-26公测01-30内测01-31公测01-31公测01-31封测01-31公测02-01公测02-01公测02-02内测02-08公测
日期名称号
12-2512-1112-0611-2809-2109-1308-0908-0908-07
京公网安备 92 京ICP证140355号 京网文【-109号
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王者荣耀》女玩家比男玩家还多?于是我跟10个妹子聊了聊
导读:听说想上王者的妹子,最后被王者上了?我什么时候才能上王者呢?......
  “听说想上王者的妹子,最后被王者上了?我什么时候才能上王者呢?”
  “54%的玩家是女性,女性玩家占比超过男性”。这是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给出的信息。我一直知道玩这游戏的姑娘不少,但我从没想过居然能有这么多。这又不是《阴阳师》,更不是《暖暖》系列,它凭什么?我不知道。于是我先后找了10个姑娘,跟她们聊了聊。
  Fancy是个曾经在北京闯荡的四川姑娘。
  之所以用“曾经”二字,是因为几个月前她突然决定离开闯荡了10年的北京,裸辞,回了四川。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总之就是走了,不回来了。不知道这算不算“逃离北上广”,但至少不是“回老家结婚”那种狗血的剧情。这事儿倒是挺符合她直率的性格,一如她那经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大咧咧的笑声。
  认识Fancy,就认识了川妹子的泼辣,也认识了川妹子脍炙人口的川菜手艺。这是我一直觉得川妹子神奇的地方,她们可以把泼辣、骄横、贤惠、善良,自然的融为一体。
  Fancy掉进《王者荣耀》的坑里,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觉得她在骨子里还是一个更适合玩消消乐这类游戏的姑娘。
  只打排位赛,小半年时间,几乎只用王昭君,最高段位黄金,胜率40%,KDA2.8。老实说,这真是一个不怎么好看的数据。但是……
  “就是喜欢啊。”
  一个令人无法反驳的理由,一个简单到彪悍的理由。
  “有没有人开黑?”人在四川的Fancy依然时不时在微信群里蹦出来,开心的叫喊着。
  小草可能是我认识的最魔性的妹子,没有之一。
  她会因为觉得雨靴好看,大晴天就穿雨靴;因为女卫生间排队的人太多而冲进男厕;为了拍搞笑视频,趴在地板上模仿拖把,让人把自己在地板上拖;在肯德基的洗手间里用洗手液洗头,再靠烘手机吹干头发…
  就连她玩《王者荣耀》的原因,都那么的出人意料:
  “公司领导组了战队,喊我一起开黑。”
  “我只能当肉啊,因为别人都要打野,都要当adc什么的。”
  “搞不懂为什么领导都喜欢玩。”
  她…可能还是我认识的在游戏里最没人权的妹子,完全对不起她的颜值…
  “升符文真累,不像LOL,有符文没符文我打不出差别。”
  呃,我可能知道她为什么大半年还停留在白银段位了,难怪在领导的战队里没人权。
  思忆在深圳做设计师,她所在的公司有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腾讯!
  腾讯家的游戏自然有很多腾讯人在玩,哪怕不是在相关的项目部,哪怕不是在相关的职位上。
  所以本着融入集体的初衷,思忆早早便开启了自己的《王者荣耀》征程,转眼就是一年多。
  “可玩性挺好的。”这是思忆对游戏本身的评价。
  其实,包括我自己在内,好多人习惯性的看不上鹅(teng)厂(xun)游戏,这就仿佛是某种玩家群体间的政治正确。但客观的说,只论游戏品质,《王者荣耀》完全当的起7-8分(10分制)。
  “喜欢的英雄?妲己、蔡文姬,主要都是女性法师和辅助啦,原因当然是因为好看啦!”
  当然是因为好看
  因为好看
  我就知道,一定有姑娘会给我这个答案。
  爱谁谁是我们公司营销部的同事,一个尖果儿。
  不事儿,不矫情,爱卖萌又不失大方。表面上倒不觉有北京姑娘常见的那种率性、张扬,其实内里有着一种内敛的直。
  爱谁谁喜好甜食,然而为了保持好身材,整日跟白水青菜缠斗,也算是很有毅力的一件事。
  我不曾想过她也会玩起《王者荣耀》,所以某日午休时,见她投身召唤师峡谷便十分好奇。
  “我其实平时都不玩的,家里有人玩。老是被表弟、小侄子叫着一起玩。”
  “诶,你先帮我打会儿,我去接杯水。”
  然后我的手里就多了部手机。
  瞄了一眼。
  倔强青铜……王昭君……
  土井八郎来自广西,皇马粉,咖啡控,猫奴,花臂少女。目前人在广州,自称广告狗。
  我认识的姑娘中,玩游戏的很多,能玩得不错的也不少,但真心能说玩得极好的,为数不多。而土井八郎就是为数不多的之一。
  在我看来,她是那种明显有着游戏天赋的人。反应够快、够精准、有意识、有大局观,对游戏的上手速度也超快。当初怀旧,跟她打CS时是这种感觉,如今跟她打《王者荣耀》也依然如此。
  从开始玩算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帅气的姑娘已经打上了铂金段位,而且还是以一种每周看心情玩几次的频率,而且不少时间还是泡在普通匹配和乱斗模式里……
  “起初是闲的无聊才试着玩的,后来觉得这游戏大概有毒吧,竞技类游戏节奏比较快,对(局外的)装备要求没那么夸张,更需要技术和脑力。”
  (要知道,猪队友不只没有技术,连脑子都不带啊…)
  谈到喜欢哪类英雄,土井八郎表现的极其“博爱”:
  “法师:法爹亲儿子啊有木有,私以为玩法师是一款英雄竞技类游戏的入门。
  射手:风筝流,就喜欢对方被我一箭射到又无可奈何的样子,手长就是了不起啊哈哈哈。
  肉:牛魔很萌哈哈哈,保护队友,责任重大。”
  这种全能型的队友,麻烦请给我来一打!
  朝阳群众是一个人,确切的说,朝阳群众是一个妹子。
  这就好比“有家客栈”可以是一家客栈的名字,“朝阳群众”也不过是这个姑娘所用的一个名字。
  朝阳群众在一家知名游戏公司做媒介,我们工作中自然会有些交集。
  游戏公司通常没有过分的门户之见,绝不会有不让员工玩竞品游戏这种严苛的规定。相反,多接触些别人家的产品,在我看来更有助开阔思路。
  不过对于游戏媒介来说,多半还是在朋友圈发些自家的产品,偶有别家产品的内容,无非就是友情转发。
  所以看到这个妹子隔三差五分享个《王者荣耀》的战绩,而她所在的公司又不是腾讯,那么可以说明一件事:她是个真正的《王者荣耀》用户。
  其实跟很多人一样,身边的朋友在玩,她于是也跟着玩了起来,然后就扎了进去,期望有一天能上王者。再然后,每天拿首胜,打排位,开匹配,玩娱乐,不亦乐乎。
  她说她比较喜欢玩法师,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喜欢远攻的英雄。
  “可惜安卓iOS账号数据不互通。”
  嗯,还有QQ微信账号不互通,这是我们好多人对腾讯爸爸的怨念。
  林夕是个在北京打拼的山东姑娘。
  在我看来,她真是很对得起“打拼”这两个字。年纪不大,做过人事、开过咖啡馆、当过销售、甚至还拉扯起一支玩户外的队伍。
  第一次见到林夕,是在她自己经营的咖啡馆里,直爽、干练、自然散发着一种“老板”的气场。
  当我问及为什么会玩《王者荣耀》时,她给了我这样一个回答:
  “男朋友一直玩,然后身边也有不少朋友玩,我就跟着玩一玩咯。我又不愿意比别人玩的差,所以…..”
  不愧是一个会来事,也能扛事的姑娘。就连喜欢用的英雄都是“东皇太一”这种能开团、也能扛伤害的角色。
  最近林夕游戏玩的相对少了,本来就是无聊的时候跟朋友打打匹配和排位,现在工作忙起来,一个月可能也就玩几次,眼瞅着排位都掉回了白银。
  不过,游戏本来就是对生活的调剂,没有太多时间游戏,反而证明是更充实的生活吧。
  稀饭是另外一个在北京打拼的川妹子。(别问我为什么认识那么多四川姑娘)
  呃,用打拼来形容稀饭用可能不太准确。有亲戚的帮衬,这个四川姑娘在北京并没有多大压力。而且她没有在北京扎根的打算,计划过个一两年就去成都,那里有更好的人脉帮助她发展。
  号称永远18岁的稀饭很爱热闹,聚餐、K歌、玩游戏、看电影、逛街、旅游、爬山、扎营,看她朋友圈的内容,不是正在玩,就是在去玩的路上。为了参加朋友们的饭局,她从来不介意路远,哪怕是要穿越大半个北京城。
  “我要减肥!”
  算啦,你只是脸圆一点,这叫苹果肌,比较可爱。
  “我要瘦10斤!”
  ……好吧,我们信了……
  这样的一个姑娘,会玩起《王者荣耀》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天拿首胜,玩匹配,冲排位,好歹也算是打到了铂金。
  “大家都在玩啊,而且还挺好玩的。”
  一个完全在意料之中的回答。
  缡缡子,声优,coser,LOL资深玩家,软妹子,人妻……是的,人妻……
  认识缡缡子是在一个LOL的小群里,比较私人性质,群里都是现实中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虽说我们知道她跟男友已经相处了好多年,但听到俩人领证的消息,还是让群里的人大吃一惊。毕竟刚刚大学毕业就结婚,对我们这些人来说,真的不怎么常见。
  对于缡缡子这种标准的ACG少(ren)女(qi)来说,玩《王者荣耀》只是很随意的一种时间填充。
  “我是在健身房骑单车的时候觉得无聊就开始打了。”
  “每周会玩几次吧。因为手机一直在身边,等人的时候、等车的时候,或者在地铁上的时候,无聊就打几把,比较方便。”
  “英雄平衡和战斗的机制有待改进,op的英雄就太op了,打架永远是刺客强,人多的一方强,没什么操作的空间。而且施法的方向太智障了,就算没对准能不能往有人的地方扔技能啊……BALABALA……”
  不亏是个LOL玩家……
  小宝君就职于一家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事文案策划。算是《王者荣耀》的重度玩家。
  每次我在中午打开游戏的好友列表时,都能在她的头像下面看到“在线”这两个醒目的绿字。
  这是一个我很难用自己的文字来描述的姑娘,她给我发来的对话里,每个字都透着跳脱。
  “看见同事一起玩超级开心,忽悠我才加入的。”
  “中午要和同事开黑呀~多么开心”
  “喜欢智商二百五的鲁班,射射射射射~”
  “想要的英雄只能活动给,皮肤有的超级贵,要死人啊”
  “最后有没有其它想说的?比如表个白。” 我在聊天结束前开了个玩笑。
  “喜欢你才聊这么久的啊,爱你哟~”
  诶?诶?(⊙▂⊙)
  《王者荣耀》早已跳出了游戏的范畴,成为了一款社交工具。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不一定是巧合。
池砚我们不发布新闻,我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v`b)b。+
关注“斑马网”微信
第一时间推送最好玩的手游资讯
扫一扫或关注banma_com
每天都有精美礼品送出王者荣耀为什么这么火?一位70后学者的体验式观察
[摘要]王者荣耀就是一款游戏,单就游戏而言,其吸引力是相对有限的,这个游戏带来强大用户黏性的关键在游戏之外,而不是游戏本身。简而言之,腾讯成功地把社交网络优势带入了游戏之中。【编者按】7月4日,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宣布推出并试运行全新“健康系统”。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8212;&#8212;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王者荣耀》制作人李&#26107;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一位70后学者在对《王者荣耀》进行体验式观察后指出,“游戏就是游戏,时代已经变化,人们应该以新的时代视角来审视游戏的形式、内容和影响。”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研究员田丰的《王者荣耀》“玩后感”:我喜欢打游戏。记忆中,从小学开始,除了高考前的两年和评职称前的两年与游戏“隔离”之外,一直与游戏为伴。从小学开始挂在鼻梁上的眼镜是我玩游戏的主要见证(小朋友们注意,打游戏要注意保护视力)。游戏中,最喜欢的是实况足球&#8212;&#8212;这与个人爱好有关,而玩王者荣耀则是在2017年3月这款游戏火了之后。我想知道它为什么会这么火。周围的同事对我这个70后捧着手机打王者荣耀多投以诧异的眼光,玩了一段时间后我有些疑惑、不解,从游戏设计和内容上看,王者荣耀和以往很火的PC游戏、手游相比并无太大创新。直到有一天,我在开会时点开游戏却忘了关声音,会议室里冒出了清晰无比的“TIMI”声,满室的莫名惊诧中只有旁边一个最年轻的95后小美女悄悄问:“荣耀?”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这个70后大叔混迹在了90后的游戏网络之中。再玩王者荣耀我加入了更多的观察,试图了解这个游戏世界里的或许不属于70后的故事。想了解游戏背后的人群,先要找到人。王者荣耀随机匹配的比赛和排位赛都是打完就散,找不到背后的人群,解决办法是成立战队。在买了点券、建了战队之后,我开始想方设法地加好友,拉队伍。王者荣耀默认了每个人都可以拉自己的微信或者QQ好友进入游戏,还设置了各个区公共聊天的窗口,甚至具有和QQ类似的好友搜索功能,但加好友的最佳方式还是在一场战斗之后,和随机配队的队友加好友。这里可以看到,王者荣耀结合了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两种不同的社交模式,这可能也是王者荣耀用户量得以快速提升和维持的社交“双通道”。熟人社交不是我要分析的目标,那些不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在游戏里如何交往,是我想了解的主要问题。在一个陌生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交往形式就是一起战斗,战斗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是合作、共赢,无论结果如何,一般都会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而点赞则是相互认同、赞许的行为,更能拉近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在战斗之后,先点赞,再加好友,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个诡异的发现是,男性玩家加女性好友容易,加男性好友反而难,有时甚至会遇到男性玩家问“你加我做什么?不说就拉黑”,相当尴尬。为什么加异性好友更容易?或许女玩家更喜欢被点赞?如果你在一场战斗中拿到了超神或者MVP,那么点赞之后加好友就很容易了,大部分玩家都会同意。道理很简单,在王者荣耀中,陌生人之间相互评价的标准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指标,而是你的战绩。战绩是评价一个人在游戏中等级的关键指标。在加了足够多的好友之后,我发现好友之间基本上是不聊天的,而在公共平台上又充斥着各种各样杂乱的信息。我的疑惑依然没有答案,玩家们怎么交流?为什么这个游戏会火?在不断试图加入其他战队被拒之后,我只能选择自建战队。建战队不难,买一些点券就可以搞定,但真正建立一支战队一起队战则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建立战队之后,还要招募队员,招募途径有两个,一是在王者荣耀平台上发消息,另一个是把好友拉进来。图源于网络王者荣耀把好友分为两类:微信好友和游戏好友。前者是我比较熟悉的人群,后者则是一个陌生人群体,也是研究者最想了解的人群。令人失望的是,一个新的战队几乎很难招来队员,于是,我开始不断向游戏好友发出邀请,最初应者寥寥。后来发现,多次一起战斗的好友更有可能加入战队,相互赠送金币的好友更能形成互动和一起战斗的可能……慢慢地凑齐了一个现在有40人规模的战队。我,是队长。有了人了之后,按常理研究者就可以观察到战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以一种参与式观察的方式来分析这款游戏背后的故事。令人失望的是,战队成员之间在很长时间一点互动都没有,直到我实在忍不住,建立了一个战队的微信群。微信群成员慢慢增加,互动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到现在的十来个人,终于有一个周末,凑齐了打战队赛的五个人。通过战队赛,队员之间的互动开始活跃起来。大部分互动的队员都是90后。有一段经典的对话是这样的:队友1:你打的太差了。我:求带啊队友1:组队打排位?我:今天不打了,写论文。队友1:你大四啊?我:汗,我是老师。队友1:……队友2:我是学生队友1:我是小学生队友2:我真是学生,才15岁队友1:我是97年的我:我也是97年的,97年上大学的队友1:你真是老师?队友3:我能说我是99年的吗?………………很高兴,在这一番对话之后,没有人把我这个70后大叔视为异类,也没有出现代际之间的隔阂(队友3这两天正在报高考志愿)。在经历了几次队战之后,队友熟悉了起来,有些也加了微信好友,从他们的个人信息和聊天中不难发现,这些队友大部分在中小城市生活和工作,我慢慢了解他们的想法,也开始对王者荣耀为什么会火的原因有了些看法。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一个共同体,不论是真实的共同体,还是虚拟的共同体都需要一个基础:互动或者说某种交互性的关系。在王者荣耀中,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互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战斗和交流,这两种互动的基本形式构成了王者荣耀游戏内外的所有情景。战斗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陌生人的随机模式、游戏内好友间的随机模式、队友间的固定模式、好友/队友间的固定模式,交流则局限在好友/队友间,也分为随机模式和固定模式,前者鲜见于游戏内好友,常见于队友之间,后者则发生在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游戏队友之间。王者荣耀游戏设计的最大优点是相对平等。虽然每一个角色的战斗力侧重不同,但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存在对所有其他角色的绝对优势,总体上实现了角色&#8212;&#8212;能力之间的均衡。这种角色和能力之间的均衡让每个玩家不会追逐单一的角色,几乎所有人都会较为熟练地使用两个以上的角色。除了角色&#8212;&#8212;能力间的均衡之外,王者荣耀在游戏匹配时,按照玩家的级别匹配类似级别的玩家与之对战,避免了游戏设计上的不合理,形成相对均势的局面。游戏平等最重要的一点是,王者荣耀避免了“经济碾压”。尽管王者荣耀可以花钱购买点券,并用点券换取皮肤、铭文等提高角色战力的道具,但类似战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战队对局之外。一旦进入对局,一个玩家表现的好坏几乎完全取决于局内表现。举几个例子,购买一款皮肤可能带来攻击力+10的效果,而购买一款五级铭文,可以将移速增加1%;但局内表现中,随便一个道具可能就能达到攻击+40的效果,而移速增加30%甚至可以作为开局的技能选择之一。只要在开局阶段获得先手,对局之外的“经济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即便没有取得开局的先手,当遇到二打一时,“经济优势”也会被无情打压。这种规避“经济碾压”游戏设计的好处之一是避免了缺乏经济投入的玩家因为自觉沦为没有价值的“炮灰”而丧失兴趣并流失。规避“经济碾压”另外一个可能意想不到的好处是,相对平等、依赖局内表现的游戏设计对游戏的人员配置、角色互补和战术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在随机匹配的战斗中,如果你看到对手五个玩家同时出现在前方守塔时,基本上就可以乐呵呵地准备胜利的到来;如果你看到两个角色搭配得当的玩家来“反蓝”或者“偷黄”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发愁。在游戏中可以观察到,尽管打野升级是游戏中不可或缺的提高战力获胜的手段,在固定匹配的战队模式下,队友之间会相互担待,而在随机匹配模式下,打野的玩家最容易受到讥笑和谩骂。固定匹配模式下,“反蓝”对手通常都会遭到三个人的围攻,而随机匹配模式下,缺乏配合和支援的对手面前“反蓝”成功的概率会大幅增加。总之,在王者荣耀中,基于固定模式战斗的一方几乎可以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随机模式战队的对手,如果你想多赢几局、提高胜率、增加评级的话,必须从随机模式战斗进入固定模式战斗。之前文所说,战斗是两种互动模式的一种,那么如果需要从随机模式战斗进入固定模式战斗,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同伴玩家,抱团取暖。而王者荣耀快速传播和在各类人群中引发热玩的奥妙也就在于此。在一个陌生的游戏环境中想要获得稳定的同伴玩家谈何容易,匿名、陌生、不信任、空闲时间的错合,种种因素导致游戏中产生稳定战队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便是我花费心力、在玩游戏过程中组建有40个成员的战队,每周末战队赛凑齐固定搭配的人手也颇为困难。可想而知,通过游戏之外的途径获得稳定同伴玩家的方式显然要容易得多。有四个小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外出调研的夜晚,为了凑齐一万步在一个城市近郊、没有路灯的小村落溜达。远远望去,犹如萤火虫般晃荡着几点亮光,走进一看,是几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聚在一起开黑,参杂着铿锵背景音乐、欢笑和时不时谩骂的“交响乐”在空寂、无聊的暗黑空间里飘荡,让人不由想到,对这些少年而言,网络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不是如同我们儿时捉迷藏、跳山羊一样?在时空的恍惚中感受到少年的欢畅,似乎是一种人生的穿越。第二个故事是在大学城附近一个静谧的咖啡屋,一个可以抽烟的咖啡屋,和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各种陈年旧事、新近奇葩,不知不觉抽完了一盒烟准备离开时,恰巧遇到不远处角落里几个女生也要结账,突然意识到她们一直在玩王者荣耀,声音开得很小、对话软语轻声、却一直在窃窃地笑。大姐、二姐的称呼暴露了她们应该是一个宿舍的大学生。而我的青涩大学填满了足球、扑克、红警、帝国时代,还有让我废寝忘食的CS和实况足球,可惜,在网络游戏大卖的时候,毕业了。第三个故事是在一个粗陋的小餐馆,饭桌的隔壁几个粗服乱头、颇有味道的小伙一落座,熟悉地爆出几道菜名,然后一人掏出一个保护壳都磨损出底色的手机开黑,一局完胜后,一边吃一边研讨今天的战术得失:后羿的走位不对,冰女的配合不好……一旁偷看的我发现,他们用的都是基本款,没有皮肤,想必也不会花钱买各种装备。待他们又匆匆跨上电动自行车离去,我有点怀念单位组织的羽毛球队、足球队,每次比赛完,也都要意犹未尽地评头论足一番。不同的是,我们坐办公室的把体力活动当娱乐,就像跑步是中产阶级的鸦片一样。回到家里,女儿一天突然和我说:“爸爸,你不要再用亚瑟了,太笨、太慢!”赶紧打开手机,让她领略了一下兰陵王的诡异和赵云的轻盈,然后再问从来没有玩过王者荣耀的闺女:“你是怎么知道亚瑟的?”“同学们都在说啊!”原来,这些角色已经成为小时候圣斗士一样的话题人物。从这些王者相关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到的是,王者荣耀背后的基础是基于地缘、业缘、同学等等现实社会中的亲密关系、社交网络。我们单位那位95后小姑娘的男朋友注册了一个小号陪玩,让小姑娘开心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打游戏比谈恋爱有意思多了!最后,作为一个入门级玩家&#8212;&#8212;经常在游戏中被虐得体无完肤,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在花了很长时间来探寻王者荣耀世界之后,我究竟发现了什么?首先,王者荣耀就是一款游戏,单就游戏而言,其吸引力是相对有限的,这个游戏带来强大用户黏性的关键在游戏之外,而不是游戏本身。简而言之,腾讯成功地把社交网络优势带入了游戏之中。单就游戏而言,可以改善的空间很大,比如人物设计在与历史的结合上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韩信的技能中有背水一战、国士无双,虽然缺了十面埋伏,也足以令人欣喜。但姜子牙、黄忠等更多角色的设计却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毕竟,这些历史人物原本就是鲜活的,有丰富的元素可以使用,这一点王者荣耀可以做得更好。王者荣耀在游戏规则&#8212;&#8212;这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游戏世界里的价值观&#8212;&#8212;设定上有一个潜在但非常重要的优点:平等。从我的观察来看,王者荣耀主要是年轻人在玩,&#23628;丝青年和小镇青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经济上不占据优势,以往很多游戏的设计为了多赚钱,都暗藏着“经济碾压”的模式。通过购买装备,有钱人可以减少打怪升级的过程,直接成为战力超群的王者。王者荣耀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你可以购买装备,但这些装备不保证你赢,要赢就要抱团取暖。强调游戏的战术优势,压低游戏的装备优势,给小镇青年带来了一个相对平等的游戏环境。这个优点还有一个可供观察的潜在影响:小镇青年在游戏中可以平等地与经济上占有优势的大城市青年对战,甚至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获胜几率更大。这种&#23628;丝的逆袭虽然现阶段只是在游戏环境中,但其潜在的影响是或许会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树立信心,不再仰视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重塑对自己的看法,乃至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我是马化腾,我会拿出钱去帮助一些游戏玩家在现实社会中也实现&#23628;丝的逆袭。对社交网络和真实社会关系的借重是王者荣耀成功的真正原因。正是基于平等的游戏设计,成绩取决于战术和配合,战术和配合取决于默契,默契取决于互动,使得每个玩家都会有抱团取暖的倾向,从而带动他的周边人群和社会关系网络一起来玩游戏。可以看到有些战队的名字就是基于学校、社区、工作地点等等,这种基于线下稳固的关系网络形成的战队战力必然会高于游戏世界中偶然凑齐的散兵游勇。而游戏的成功又会反过来拉近游戏玩家在线下的距离,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比如一起吃饭、喝咖啡等等,最后形成了游戏与生活的相互强化,让玩家欲罢不能。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社交网络中的排斥和道德孤立。试想,在一个人人都玩王者荣耀的青年人群体中,如果有一个人不玩,他肯定会产生被排斥感;如果有个人玩得很烂,也就是玩家们常说的“坑”,他也会受到群体性的排斥。甚至在游戏中的“不积极”表现,也有可能受到群体性的孤立,从而在青年人亲密的同辈群体中形成虚拟游戏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伤害。如何在调动社交动力的同时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以及让玩家更好地平衡游戏与工作和学习,或许是游戏设计者可以考虑改善的方面。还有两个问题,是我在离开王者荣耀时想说的:王者荣耀借助社交网络颠覆传统的游戏模式,可能是对未来很多商业、产业模式都会产生巨大冲击的颠覆性商业模式。在王者荣耀中,史玉柱所说的时间-金钱兑换模式完全被颠覆,避免经济碾压、平等对战反而使得虚拟和现实社交网络更为紧密,由此带来的用户黏性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模式恐怕不止适用于游戏。第二点,游戏就是游戏。王者荣耀的成功本质并不是游戏本身,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是必须承认的,而它对社交关系产生的一些潜在影响值得关注,但诸如社交孤立等等问题的发生往往成因复杂,其解决也不仅仅是企业责任的问题,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我们小时候需要游戏,因为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现在的孩子们也需要游戏,他们也有享受快乐的权力。游戏就是游戏,时代已经变化,人们应该以新的时代视角来审视游戏的形式、内容和影响。王者荣耀还有很多谜需要去关注,比如,游戏中的权力关系是否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关系(队长与队员),游戏中的角色互动能否增强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社会群体的团结,等等等等。这些谜,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和解释。在写这个稿子的过程中,王者荣耀更新了,花里胡哨的夏日界面让人想起的是画蛇添足的古老故事,我也该离开王者荣耀了,毕竟作为一个入门级玩家中的初级角色,想象中的永恒钻石的距离可能超过了人类登上月球的跨度。更重要的是要放假了…………文/田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研究员本文原载腾云微信号tengyunqq本文转自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unjiche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玩王者荣耀有多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