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加强市场监管网游市场的监管?

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对网游产业监督-阿里云资讯网
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对网游产业监督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上传者:用户
有人称网络游戏为 “电子海洛因”,网游成瘾已成为家长痛心、学校焦心、社会忧心的现实问题,如何从源头上杜绝网络带给未成年人的严重影响?全国人大代表樊芸日前提交了一份《规范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建议》,建议加强对网络游戏产业监督,提高网络游戏健康度,规范行业发展。  网络游戏“七宗罪”  随着互联网普及,中国网络游戏业已形成巨大产业规模,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针对411名网瘾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其中75.4%的青少年上网是为“玩游戏”。  樊芸认为,部分网游过分宣扬暴力、仇恨、色情、过分追逐权力、金钱等负面的价值观,长期沉浸于网游世界中的暴力杀戮场面,使许多孩子性格中暴戾的一面被激发。她列举了网游戕害和扭曲青少年心理的“七宗罪”:残忍——手持各种武器杀戮
的场景日益逼真;色情——香艳色情场景成为众多玩家追捧的对象;贪婪——琳琅满目的装备诱发虚拟世界里的勾心斗角;嫉妒——容不得别人比自己获得更高的等级和成绩;愤怒——由于装备被别人抢走爆发出不可遏止的愤怒;懒惰——吃饭都离不开电脑,丧失正常劳动和工作的兴趣;自闭——网上鲜活的玩家在下线关机后沉默寡言。  “网游市场发展迅速,可大多网游是舶来品。”樊芸认为,原创精品不足、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较低,严重制约了中国网游产业健康发展。她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的网游市场现状:网游产品中普遍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迷信、非法交易敛财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和不健康内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原创网络游戏产品未能主导市场;经营模式雷同,产品类型单调,以打斗和练级为主的游戏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私服”、“外挂”等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突出;缺乏对网游内容等的有力监管,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行政制度约束。  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监督,首先要把好“准入关”。樊芸建议,加强对网络游戏代理、网络出版企业的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对上市网游软件组成社会评审团,由家长、老师、法律工作者、社会学家、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评审。  樊芸还建议,做好对进口和国产网游内容的审查备案管理,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的跟踪监督,加大对 “私服”、“外挂”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提供违法网游的网站通过技术措施予以封堵,并落实对违法经营单位的行政处罚。  以技防技,在樊芸看来,技术手段在网游规范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如开发网游身份认证和识别系统软件,加强对未成年玩家的注册指导。开发防沉迷系统软件,根据网游分级对未成年人上网游戏和游戏时间加以限制。同时,对可能诱发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改变以‘打怪升级’为主导的游戏模式,对游戏玩家之间的‘PK系统’、‘婚恋系统’等进行严格限制”。  “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寓教于乐。”樊芸希望,能开发和推广有社会价值、主题内容突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游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凝聚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自主游戏精品。本报记者 王海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网站结构是SEO的基础,要搭建利于 SEO的网站结构需要了解搜索引擎(百度)的SEO规则,这里需要讨论哪种布局对搜索引擎最友好,也可以看成搜索引擎喜欢那些布局,搜索引擎制定有哪些规则。   代码优化   ① flash, asp, html各如何优化   全站flash 的站要针对网站头部进行进一步优 化,Flash 代码只需在代码外设置内页入口   asp 代码会被搜索引擎收录但是收录效...
下个星期一开始就要接手一个新的网站,整个公司就我一个人做SEO,公司网站是同城送餐网,也是我上一篇文章说到的那个公司,老板主动加我QQ,聊了1个多小时,让我过去帮忙,工资开的不低,我就想去试试。SEO就我一个,我肯定是要负责整个网站的运营了,要为提高网站的流量、排名、转化率制定个计划,下面我就说说我自己对网站的整改和计划。   网络营销和推广方法在上篇《送餐网站推广营销方案的设定》已经说过了...
相信很多医疗网站,都有过策划专题的经验。而且,随着现在医疗网站的发展来说,一个有吸引力的专题对于网站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于医疗网站来说,专题内容策划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医疗网站专题策划需要做哪些方面?针对我做过的专题,来与大家交流下。   第一,医疗网站专题策划的主题。   网络新闻专题适合于表现各种重大新闻题材,那么,对于医疗网站来说,会以一些重大事件或者是高搜索量词做一个专题。下面,...
 12月4日消息,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地方与行业网站峰会将于-5日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000多名来自互联网各界的从业人士、站长、媒体与嘉宾参加了本次盛会,admin5站长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参与了全程报道,以下是化龙巷总经理钱钰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在这里首先感谢大会的主办方阿里集团和PHPWIND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和分享...
现在准备做网站大体上有两种犹豫,一种是做一个大而全的网站犹豫,另一个是选择不好细分的行业网站犹豫,不过大部分的草根站长都把目标选择在小而细的行业型的网站,具体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那就要看草根站长个人的兴趣爱好了,最好是自己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的,这样才能够把这个小儿细的行业网站做到专业和极致!才能够体现出网站的差异化!   那么什么是网站细分呢?简单的说就是对目标访问群体进行具体的定位,做好这一...
 其实做这个网站的初衷也就是一群有点小抱负的几个80后,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小激动了一把,想把自己现在做的二手房做强做大,才决定成立合肥房产网,虽然开始只是兴趣使然,但直到现在大家目标都很明确,要做就坚持做到最大最强。当时大家也没管对手有多么强大,自己能否击败他们,或许就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的自信,才让我们一路走来。好像扯远了,言归正传,现在我就总结下我们的门户网站在运营时所积累一...
若您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售前咨询热线
服务与支持
账号与支持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一篇文看懂2016年游戏行业大政策,监管与扶持力度再加强
一篇文看懂2016年游戏行业大政策,监管与扶持力度再加强
日11时33分来源:
今日预言家◆王然婷 木心心
游戏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规范化,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正在逐年递增,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宽广。2016年可以说是游戏行业变化最大的一年,移动游戏发展放缓,新的领域得到更大的开拓和发展,今天预言家就带领大家从游戏行业中四个不同领域的政策发布及内容来看,2016年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首先,对于移动游戏领域来说,2016年发布了很多政策,大部分是广电与文化部颁布的,对于移动游戏来说最重要的是关于版权和审批这两个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手游在版权和审批上的监管力度更大了。造成的结果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产品质量提高,行业更加规范化;不好的一面是提高了中小厂商的门槛,丧失了主动权,两极分化严重。
第二,在电竞领域,整个2016年是大力发展的一年,全年发布的相关政策也都以扶持为主,地方政府的扶持、体育部门的扶持等力度很大,另外大学开设电竞课程是非常引人关注的教育政策,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对电竞方面的整体政策以扶持为主。
第三,游戏行业内的直播领域在2016年发展迅速,但是从整体发布的相关政策来看,对于直播领域也是监管力度更大。国家在对于视频方面的监管力度一向严格,不论是影视剧、网剧、娱乐节目、视频、直播都进行严格把控,防止劣质视频的传播。
第四,棋牌类游戏,这个游戏类型非常特殊,在国内一些品类的棋牌游戏被列入了体育竞技范畴,例如欢乐二打一。而在国外,很多棋牌类游戏被称为赌博游戏,这也是国内监管政策的重要部分,所以在2016年,对于棋牌游戏这个品类专门颁布了相关政策,既有扶持政策,也有管控政策。
移动游戏行业政策:监管压力陡增
2016年,移动游戏领域的政策,更多的在于监管,这样严格的监管为游戏行业进行了筛选和规范,但同时也提高了游戏行业的进入门槛,很多中小厂商在巨头称霸的市场中失去了主动权,两极分化非常严重,2016年的游戏行业只有三类公司:腾讯、网易、其他。虽然是个笑话,但不难看出,很多中小厂商的处境非常艰难。以下为预言家整理的2016年移动游戏领域相关政策及解析:
2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其中规定网络游戏上网出版前,必须向所在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广电总局审批。
5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实施移动游戏分类审批管理,对于移动游戏受理、申请出版题材内容、变更运营机构手续等作出了具体规定:《通知》明确包含移动游戏在内的网络出版物均需先申报并取得出版版号,方可上线收费运营。总局要求已上线运营的移动游戏必须在日前到属地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补办相关审批手续,否则将按非法出版物查处。
7月2日,中国区 AppStore正式向应用开发者发出通告,根据广电总局的通知,移动游戏需通过审批后才可发布。
1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原创游戏精品出版工程”的通知》。《通知》明确,总局将于年,建立健全扶持游戏精品出版工作机制,累计推出150款左右游戏精品,扩大精品游戏消费,落实鼓励和扶持措施,支持优秀游戏企业做大做强。
12月5日文化部出台《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在几方面的限制:不得向用户提供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兑换法定货币或者实物的服务,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陆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必须公示抽取或合成的真实概率。这一规定将从日起施行。
12月12日,文化部公布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要求网络表演不能含有未经审批或备案编号的网络游戏产品,直播平台也处在广电总局的管辖范围之内。
上述各种政策的初衷显然都是为了整顿行业,建立有效的秩序,但有些细则不免有一刀切的倾向:像版号对独立游戏团队设置了很高门槛、对英文符号的严格把控和一些传统游戏习惯产生冲突。这些都是管理部门对行业某些具体状况了解不充分的结果。
电竞行业政策:多方肯定和扶持,
体育总局是最坚实的后盾
电子竞技于2003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并在2008年被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2016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04.6 亿元,占游戏市场销售总额的30.5%,公布赛事总奖金额度超过3亿元,已经成为游戏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见,电子竞技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而各种扶持政策的推出,就像给这个行业装上了翅膀,使其飞的更高更快。
日,在文化部的牵头下成立了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电子游戏竞技分会,成员包括了万达大玩家、英雄互娱、腾讯、微软、索尼等国内外电竞企业,未来电竞行业将在全国协会的架构下整合资源,共同探讨行业规范,摸索行业新的发展模式。
2016年3月全国首届移动电子竞技大赛(CMEG2016)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由体育总局发起成立的中国首个官方移动电竞联盟宣布成立,首批成员企业涵盖了国内手游厂商、渠道商、专业媒体、终端厂商和电竞专业运营机构等等约40家移动电竞产业上下游代表性企业成为该联盟的发起成员。
日发改委引发的具有指导性的《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中,体育消费赫然在列,而电子竞技也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活动: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对青少年引导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活动。
2016年5月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Dota2职业联赛(DPL,DOTA2 Professional League)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电子竞技部唐华宣布,为了规范国内电竞赛事,优化比赛氛围,在本赛季将引入运动员注册制度,这包括了注册信息管理和赛事积分系统。通过建立注册管理和赛事积分系统,规范引导国内电竞赛事,打造良好的比赛氛围,保障电子竞技爱好者的参赛权益,避免电子竞技运动过度商业化,宣传体育精神,提高参赛人员素质,为电子竞技运动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所有参赛选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增补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代码670411,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十多年的发展,电子竞技产业终于从“江湖之远”一步步走向了“庙堂之高”。
直播行业政策:三方重拳整治
直播对于2016年的游戏行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但是视频出口一直是政策管控力度最大的部分,所以去年出台的关于直播领域的政策以管控为主。例如没有通过审核的游戏不能播出,此类政策对直播与游戏来说,管控力度都很大。
9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重申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
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加强互联网直播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网络空间。
12月12日,文化部发布《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对包括游戏在内的各种直播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其中指出未通过审核的游戏不得播出。
棋牌游戏政策:刀刃上起舞
棋牌游戏在2016年开始爆发,不论是国内传统的麻将、斗地主还是这两年非常火的德州,这些类型的棋牌游戏都拿到了非常好的营收。除此之外,政策方面也多以扶持为主,但是棋牌游戏在竞技与赌博方面的矛盾始终被人热议,所以在政策方面呈现的不但有扶持,还有非常严格的监管。
2016年5月,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竞技二打一的相关文件,详细规定了赛事管理办法和规则明细。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宣布,民间棋牌游戏“斗地主”将正式成为体育竞技项目,正式运动项目名称是“竞技二打一扑克”。
禁日文化部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做了如下限制:1)禁止网络游戏运营商就网络游戏胜负以虚拟货币的形式收取佣金;
2)要求网络游戏运营商对精彩及博彩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使用加以限制;
3)禁止将虚拟货币转化成真实货币或财产;
4)禁止允许游戏玩家向其他玩家转让虚拟货币的服务;
5)限制网络游戏运营商发行的虚拟货币总量以及个人购买虚拟货币的数量;
6)规定网络游戏运营商发行的虚拟货币仅可用于购买网络游戏内的虚拟产品及服务,不得用于购买有形或实物产品;
7)虚拟货币的赎回价格不得超过原购买价格;
8)严禁倒卖虚拟货币;等等。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var s1 = new SWFObject("/themes/default/swf/flvp...
历史上的今天
日&30日 社中央组织专家论证内蒙古《哲里木盟近中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日&12月15日 在&左&的错误影响下,九三学社召开了社的第二...
建议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
发布日期: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字体:、、】
【颜色:】
浏览量: ...
九三学社合肥市委贾晓洁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网络游戏的用户是4.51亿,2016年增长到了5.66亿,增长幅度超过25%。由于网络游戏的娱乐性和普遍性,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精神鸦片&,加之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自制力,致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沉溺其中,如&13岁学生因深度沉迷网游被父亲教训后跳楼身亡&、&11岁女孩为买游戏装备盗刷父母积攒多年的10余万血汗钱&等网游事件让人们扼腕叹息。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中提出要求:移动游戏注册界面必须要有实名注册、身份证验证。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防沉迷系统已形同虚设,网络游戏实名认证也没有起到关键保护作用。游戏用户只需要腾讯QQ帐号和微信账号,便可一键登陆任何一种互联网游戏中,无需进行身份实名认证。此外,我国对于个人身份证信息保护力度不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可直接搜到大量带有姓名的身份证号,使未成年人可使用虚假的成年人身份信息来规避限制措施。
一、严格落实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和实名认证系统的实施。游戏帐号申请时必须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方可取得游戏权限;公安部门、出版发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将实名注册落到实处;加入IP地址、游戏设备的识别,将各游戏服务器之间身份信息互联,限制未成年玩家游戏时间;对违反规定的游戏运营商应当采取停业整顿、罚没收入、市场禁入等处罚措施;加强对贩卖身份信息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对存在泄漏、贩卖个人身份证信息的网站及相关涉案人员应从快从严查处。
二、严格规范游戏收费的标准和扣费方式。物价部门应根据现有网游中人民币和虚拟货币间的兑换比例、主要消费群体特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游戏行业整体营收水平等综合考虑因素,对收费道具、点卡消费实行市场指导价并实施监管,严禁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规则,对于游戏的内购项目,在收费前应该有显著的提示,对于非预付账户而言,应该至少有一次用户在游戏之外对收费显性确认。严禁通过划转手机费、通过未知短信直接收费等方式来完成支付。
三、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游戏登录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提示此款游戏适合的年龄段人群。大力整顿网络游戏环境,拒绝暴力、色情内容,创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游戏环境。网络游戏不应简单定义为一个商业产品,也应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尤其是我国自主开发、以我国历史背景和文学素材的网游产品,更应做为一个具有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传统价值观。
四、由于手机游戏近年开始爆发流行,此前的监管方式主要针对电脑端网络游戏、页面游戏,而针对手机游戏尤其是&社交游戏&的监管和规范还存在空白地带。针对目前手机游戏受众面更广、游戏玩家日趋低龄等情况,应尽快制定新的监管法则,明确游戏企业进入制度、游戏内容审批制度。以规范合同为切入点监管“网游”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以规范合同为切入点监管“网游”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
  &网游&是网络游戏的简称,是由游戏玩家通过互联网,登陆游戏运营商的服务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的多人在线游戏。随着互联网普及,&网游&这种新兴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现在我国的网游玩家约有2.5亿人,其中近七成的玩家有货币消费。然而在这诺大游戏市场中,却无一套完整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来规范其运作,导致网游市场中不规范运营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笔者认为,作为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主体的工商机关,可以通过规范合同的途径,加强网游市场监管。
  一、&网游&市场中合同侵权现象严重
  1.隐藏或淡化免责的格式条款,侵犯对方知情权。
  由于网络游戏玩家(以下简称:玩家)的不特定性和分散性特点决定了网络游戏注册协议只能使用格式条款合同。按照《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使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应明确提醒对方注意该条款内容。《合同法》设定此条的目的在于,提醒格式合同接受方清晰了解自身在合同中的地位与权利。然而在目前的网游账号注册时,网络游戏运营商(以下简称:运营商),要么没有对免责条款进行明确提示,要么将免责条款放在其他的&服务条款修订、修改&栏目内,致使玩家忽视了运营商免责内容,误导了玩家知悉、了解注册协议真实内容的意识,在注册时随意点下&同意&按钮,待发生争议时,才晓得注册协议早就存在猫腻。运营商淡化免责条款的行为,实际侵犯了玩家的合同内容知情权。目前在很多的网游注册协议中均存在这种现象,如九和公司在代理网游《大海战》的注册协议中,就利用&服务条款修订、修改&栏目,明确规定:&九合天下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通知用户的权利&&&。
  2.预置责任转移条款,侵犯对方的公平交易权。
  玩家注册完毕,按协议支付相关费用,运营商收到现金,发放游戏账号(即:ID),那么一个完整合同协议即订立并履行。依协议,运营商本应提供高质量的游戏产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来保证游戏协议的执行。然而现实中运营商的网游质量往往不尽人意:一是游戏本身质量不过关,画面出现停顿、掉帧、失真等现象;二是客服(即售后)服务不到位,对玩家的合理请求置若罔闻。运营商服务不到位,实际上是违背了网游合同的质量承诺,但运营商对此并不在意,究其原因就是其通过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将本属于自己责任的游戏质量风险转移给玩家来承担。在设定网游格式合同时,运营商除了设立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外,还会变相设定一些加重玩家负担的责任条款,如:运营商不保证服务的中断问题,不保证信息的准确、安全传送问题,为了防止服务器受攻击,要求玩家必须接受其事先电脑防外挂扫描等。网游协议中,运营商与玩家法律地位本应平等,运营商无权将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全部或部分强加到玩家的头上,玩家有权对游戏的服务内容进行自主选择,既可以选择接受游戏中某项服务,也有权拒绝运营商的不合理要求。运营商在注册协议中设定预置的转责条款,实际上是排除了玩家对游戏服务内容与质量的自主选择权利,侵犯了玩家合法权益,使本应处于平等地位的玩家在合同中基本没有任何地位。
  3.掌握最终解释权条款,侵犯对方的求偿权。
  最终解释权是格式合同提供方,为自己在协议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而设定的利己权力。在目前的网游注册协议中,运营商无一例外,都将&最终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网游《联众世界》注册协议第21条第4项规定:&本服务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联众公司所有&,同样网游《坦克世界》注册协议第21条也规定:&我们保留对本协议条款、相关规定、公示、通知,以及产品和服务本身的最终解释权。&在监管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的网游市场中,最终解释权的掌握是运营商侵犯玩家权益的最有效手段。随着网游合同的执行,玩家与运营商基于游戏发展而会产生一系列争议,如虚拟财产的归属、被盗账号的权属、以及基于网络问题而引起的游戏资产、道具等归属问题。在这些争议发生时,运营商与玩家本应协商解决,但现实中运营商对此一律采用不利于玩家的手段或措施,如封停争议账号、没收相关道具、清除玩家保存的打折卡等,特别是对一些本不属于玩家自身责任的争议,也同样采取这种极端措施,且不听取玩家申辩,对于玩家的补偿请求更是不予理睬。运营商之所以敢如此行事,根本在于其拥有游戏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对于游戏的一切,他最终说了算。以最终解释权作为兜底条款,使得玩家正当求偿权利,基本上等于了泡沫。
  二、以规范合同为切入点介入&网游&市场监管
  (一)法律依据。
  工商机关依法对网游市场实施合同监管的法律依据,有以下四个层级:一是《合同法》,其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这是法律赋予工商部门监督合同违法行为的法定职权的最基本依据;二是国务院关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主要职责&第(八)项中规定:&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负责依法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三是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其第九、十、十一条明确规定:利用格式合同免除经营者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负担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四是一些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将合同违法监管职权授予工商机关,如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授权工商机关,依法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以上是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赋予工商机关依法监督合同违法行为职能的法律依据。在网游市场中,运营商利用格式合同侵犯广大玩家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合同违法行为的一种,工商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赋权对其依法实施处理。
  (二)监管措施。
  1.推行网游注册协议示范文本制度。合同示范文本是由合同监管部门预制的包含合同主要条款、式样等内容的规范性、指导性文本。其目的在于引导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使用,以实现合同订立的规范化。目前单方由运营商制定的《网游注册协议》,在对网游活动双方的责任、义务等条款的设定上,更多的将玩家的合法权利排除在外,违背了合同订立的公平原则。因此推广网游注册协议示范文本,将有利于规范合同的订立,减少侵害合同任一方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概率。由于目前文化部门同样监管网络游戏,因此工商部门可以联合文化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推广《网络游戏注册协议示范文本》,在兼容文化部门&网络游戏服务格式化协议必备条款&基础上,具体明确注册协议双方责、权、利与义务,并向整个网游市场领域推广,动员运营商使用该示范文本,规范网游活动的注册行为,保护玩家的合法利益。
  2.开展网游注册协议格式合同备案制度。合同备案制度,是工商机关对合同当事人设定违法条款,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及社会公益行为,实施的一种阻断监管。实施合同备案制度,将会对合同的规范订立、保护签约人的合法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网游注册协议备案包含以下程序,一是工商机关要求网游运作企业将含有格式条款内容的注册协议报当地工商机关备案;二是收到备案合同后,工商机关依法对格式合同进行审查。如发现格式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可以要求运营商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合同条款修改;如运营商对修改意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工商机关陈述、申辩或要求听证。工商机关在组织听证时,可以邀请相关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以及消费者代表参加,并在听证结束后作出是否修改格式条款的决定。三是工商机关认定格式条款违法,应当修改的,运营商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改注册协中的格式条款,如运营商拒不改正含有违法条款的格式合同,工商机关则可以依据国家工商总局《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或依据一些其他法规、规章,如《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对运营商依法实施处罚。
  3.依法受理并实施联动监管制度。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基于其上的网游市场也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玩家与运营商因游戏活动而产生的合同纠纷也大量出现,目前网游侵权投诉数量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目前的网游纠纷产生的原因大多基于网游格式合同的不合理(合法),因此工商机关应当受理玩家因合同纠纷进行的投诉,并依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另外,由于目前大多数网游运营商的住所和其开办的网游服务器,设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网游玩家则遍布全国各地,这样就造成了边远地区玩家投诉不便或投诉成本过高的问题;而玩家所在地工商部门却因为被投诉对象不在自己的辖区,而面临着无法实施有效监管的困局。因此笔者建议,在实施合同监管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两地联动监管模式。即实行违法行为发生地与发生违法行为的网站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工商机关联动监管模式,一旦网游玩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当地工商机关反映、投诉,当地工商部门受理后,将情况发送至网游运营商住所所在地工商机关请其依法处理,待问题解决后,再由当地工商机关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网游玩家,这样将对完善监管体系,打击不法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两点建议
  1.尽快完善&网游&市场监督法律体系。&网游&市场是个新生事物,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来规范。虽然国务院对网游市场监督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网游市场中交易混乱、侵权严重的问题,广大游戏玩家迫切需要一个强力部门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而在网游市场中,玩家为娱乐支付游戏费用、运营商收费并提供游戏服务,二者之间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正常的生活娱乐消费模式。因此笔者建议尽快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网游消费为生活消费,将目前网游市场中运营商侵犯玩家合法利益的行为,定性为消费侵权行为,并明确相应的侵权法律责任。这样通过合同规范和消费维权双重措施,将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网游市场监督体系,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尽快出台效力更高的合同监管法规。虽然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但毕竟是一部部门规章,其法律效力并不具有全局性,其他部门或地方政府对其认可与执行度,同样会打折扣。笔者认为既然国务院将合同监督职权授予工商部门,那么就有必要依据《合同法》制定一部,以规范格式合同为核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行政法规,将合同侵权监督处理上升到行政法规的层面,并明确工商机关为主要执法者,这样可以统一目前合同规范监督中的混乱局面,切实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合法利益。
            (作者单位:宿豫县工商学会)
Copyright WWW.JSGS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
邮编:210024
(技术支持电话:025-508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