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广州城市航拍和首尔,都是世界级一线城市,谁更厉害

广东媒体刊文:谁说广州跌出一线城市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珠三角观察|用数据说话,谁说广州跌出一线城市了?
  来源:南方+ &记者 郑佳欣、江珊等
  广州一夜入冬,晚上11时的广州南站却依然热火朝天,人潮涌动的场景让人想起了曾经的广州火车站。这个点,大多数城市开始沉静入眠,南方的广州却依然迎接来自全国的人流。
  广州南站,每天这里的旅客到发数量高达28.94万,每年的客流量超过1亿人次,每小时就有1.2万人从这里“路过”。
  每天,近5万个集装箱在广州港集散,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排到世界第六。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每天有15万人在这里进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三。
  在广州的地铁,每天客运量660万人次,客流强度达2.6万人次/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川流不息的场景,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广州房价不及“北上深”的一半,有人提出:高房价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发问:广州被踢出“一线城市”了吗?
  这边刚问,那边天津、重庆、杭州等城市都在摩拳擦掌,争当新一线。
  “一线城市”还真没那么容易当。如果,广州南站、、广州地铁、广州港进出的人流、物流还不足以让人对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地位信服,那么在反映现代城市地位的信息流、资金流等指标方面,广州的表现又如何?
  数据不会骗人!今天,我们从交通、信息、外贸、金融、房价五大方面的数据,来看看广州这个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城市,是否真的己被改变了“北上广深”的格局?
  一、线下:广州还是那个广州
  据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快件量超10.5亿件,广东占四分之一。而多年稳居全国业务量榜首的广州,今年仍将位列发件量第一。
  影响客流量与物流量的直接因素,是交通的通达程度。
  “21世纪,本质上是一场争夺供应链的角力。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打造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消费的连接。”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书中说。
  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枢纽,依然是决定城市战略地位的关键要素。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广州与北京、上海一道,被确立为我国的国际交通枢纽。
  那么,广州凭什么当中国的国际交通枢纽?
  作为全国四大客运枢纽之一,广州铁路枢纽目前已经接入京广、广深、广茂等9条干线铁路,运营里程1674公里。
  从广州出发的高铁,可直达18个省份。按照广州市发改委起草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年)》,广州将形成“四面八方、四通八达、面向全国、连接东南亚”的铁路网络。我们看图说话:
  靠着这个铁路网,我们从广州出发,快速连接大西南、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
  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发,18小时内可抵达全球大部分城市。
  广州白云机场在2015年末拥有航线286条,国际航线达133条。201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5520.2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53.8万吨,均位居国内第三。
  今年前9月,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及货邮吞吐量双双实现新的跃升,同比增长分别达到7%和6%,增速位居国内三大航空枢纽第二位。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设南方大港的构想。他说:“吾人之南方大港,当然为广州。” “南方大港”,如今已是现实: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2%,增速居全国主要港口第一位。今年1-10月,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4.28亿吨,国内排名第四,仅次于宁波、上海、天津,世界排名第六。
  前不久,深圳运营地铁里程超越广州、位列全国第三。
  现在,广州又要追上来了。今年年底,广州六号线二期和七号线一期将开通运行。届时,广州地铁通行里程将达302.2公里,继京沪后第三个迈进“300”大关。
  在某种程度上,地铁是城市建设的衡量指标之一,地铁总里程数越长,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城市规模和经济活力。
  而从全国地铁客流强度看,广州的地铁客流强度稳居全国第一。同为一线大城市的北上深却掉出全国前三位置。
  (数据来源于主要城市地铁公司官方微博与新闻报道,因统计口径差异可能存在误差。图片来源于城市战争微信公众号)
  地铁客流强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实际管理人口数量之多,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的各个节点之间能够快速互通互联,加速人才、资源的快速流动。
  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地里钻,四项全能才能炼出一个响当当的枢纽。
  总结一句话:城市竞争新战场已经转移,争夺连接、争夺入口、争夺供应链,才是城市竞争力的可靠来源,广州正在抢跑。
  二、线上:一个阿里巴巴就超越广州了?
  很多人天天刷微信,却不知道微信总部设在广州。
  1994年,25岁的张小龙研究生毕业,斗志昂扬地来到广州,投身互联网大潮。当时,广州是国内互联网的创业高地。
  2005年,马化腾将张小龙招入麾下后,并没有让他到深圳报到,而是允许他和团队继续留在广州。于是,张小龙组建了腾讯广州研发部,最终捣鼓出了微信。
  上周,腾讯2016年Q3财报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月活跃账户达到8.46亿,同比增长30%.很多人会说,微信在广州,是因为张小龙喜欢广州,“小马哥”又偏心纵容他,这有偶然性。可是,各位想过没有,张小龙不是傻瓜,马化腾更不是傻瓜,如果广州没有支撑微信发展的人才基础和创业环境,张小龙对广州还会恋恋不舍吗?张小龙在广州干不好微信,马化腾还能纵容他吗?
  其实张小龙是真有眼光。广州真的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福地。
  仅天河就聚集了1600家互联网企业,年营收规模超过1000亿元,从这里走出了网易、UC、YY语音。天河的IT互联网从业人员,仅次于。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广州有8家企业入榜,总数在全国位列第四、广东位列第一。这里面有:网易、唯品会、欢聚时代、百田、多益、摩拉、久帮、云游控股。对于喜欢网游的人来说,耳熟能详。
  在广州的互联网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一点儿也不比去深圳、杭州、北京差。数据显示,2015年,广州全市有187家互联网企业主营收入超1亿元,约是2010年63家的3倍。其中,15家超过10亿元,唯品会、网易已成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巨型企业。
  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显示,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分列第一到第四名,“互联网+”指数之和达到28.26,占据整个数字中国的四分之一强(28.26%)。
  如果说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让广州捍卫了线下商贸中心的地位,那么不断崛起的互联网企业,则让广州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线上信息中心。
  微信和WeChat月活跃账户达到8.46亿,这种数据量,如何支撑?
  真相只有一个:广州是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国际出入口之一,国际出口带宽超2000G,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互联网出口,国际局电路可直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过年在微信群里抢红包,有木有觉得广州的朋友总是最快的,怎么又是广州?!
  目前,广州4G用户约915.8万户,增长232%,规模全国第一。
  在广州有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17万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99个主要公共场所为市民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
  这个杠杠滴硬件,也让广州成为全国“互联网+基础”第二强的城市。从腾讯研究院的表格看:
  只有一个阿里巴巴的杭州,真的超越了蕴育出微信、网易、UC、YY、唯品会的广州了吗?
  三、外贸:广州PK杭州谁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广州被称为千年商都。每年广交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聚集在这里。在过去6年间,广州五度名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大陆最佳市排行榜”榜首。
  “1992年,为了尝试创业的感觉,我也到广州的海珠广场进货。”马云曾经回忆往事说,“广交会我也进不去,但每次来广州进货,心里都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现在,在杭州西湖,马云的阿里巴巴正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在广州,我们还能不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这个月,我们又送走了一个“双十一”.“剁手族”疯狂买买买,阿里巴巴又创了成交量纪录。
  阿里巴巴在杭州,但是广州却位列“2015年网商创业活跃度地区排行榜”第一名。截至目前,广州市拥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800多家,从业人数超10万人,位居全国第二;全市网络购物的订单量和销售量也名列全国大城市前茅。
  同为副省级城市、省会的广州和杭州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厚植商贸基础的广州和因互联网经济而兴的杭州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从对外贸易上可以窥见一二。
  按照海关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34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6%,其中,出口3928.4亿元,增长3.8%,进口2414.7亿元,下降1.7%.相比广州,杭州呈现了高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不含省级公司)进出口总值30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其中,出口2232.0亿元,增长10.9%;进口773.3亿元,增长11.9%.
  单外贸总值,广州是杭州的2倍有余,但增速方面,杭州又领先广州。
  这里,我们做一道数学题:假设两城复合年增速保持不变,多少年后杭州将会追上广州?
  以下是解方程时间:+0.016)n=+0.112)n因时间关系,笔者算出这道高中数学题的答案是n=8也就是说,可以想象一下,大约8年左右的时间,以两位数增长的杭州外贸才能追上同步增长的广州。这说明广州的外贸进出口体量庞大的同时也保持稳定。
  另一组数字可以进一步佐证:广州外贸2014年接近8000亿元,但增幅高达9.8%,2015年,广州全市进出口总值8306.4亿元,增长3.5%,增幅高于全国(-7.0%)和全省(-3.9%);其中出口总值5034.7亿元,增长12.7%.
  广州外贸的两组数据值得关注:——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加工贸易进出口2013.9亿元,下降7.6%.——涵盖外贸新业态的其他贸易方式增速高达30%,总量已经高达1089亿元。其中,旅游购物出口增长28.1%,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18.4%,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79.2亿元,增长74%.一降一升,反映广州外贸结构的优化提速。
  跨境电商是崛起的新生力量。广州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达到数据的顶峰——进出口规模以26.7亿元排名全国第一,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辐射带动能力突出,当季,跨境电商出口规模以17.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一,占全国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40.4%.广州势头凶猛,上海、杭州、郑州、宁波等城市也在“跑步前进”.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杭州,前三季度海关共验放杭州综试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商品清单4069万单、货值19.8亿元,分别增长0.5%、23.9%;零售进口商品清单2065万单,货值38.6亿元,分别增长1.6倍、1.7倍。数据依旧抢眼。
  谁能笑到最后,还有悬念。
  四、金融:金融“第四城”如何赶上经济“第三城”?
  商海沉浮,每天都在产生可供闲谈的故事。而近来的男女主角,非乐视贾跃亭和格力董明珠二位莫属。
  乐视的故事告诉我们:资本看得更远,可以在眼前的沙漠上盖起水榭楼阁;而“董小姐”的故事又将老话题重提:这个时代是属于实业家,还是资本家?
  干实业、搞建设、过上舒坦日子,都离不开“钱”.广州的金融业如何撑得起中国经济“第三城”的体量?
  2016上半年数据(详见图1、图2)显示,广州金融业增加值为800.21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排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之后。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在总规模排名靠前的九个城市之间,刚好是中位数。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地方GDP比重约为9%,相比之下,“前四城”皆已超过10%,北京及上海接近20%.
  笔者刚刚拿到2016年三季度的数据,惊喜地发现:广州金融业增加值达1275.76亿元,已超越天津,位居全国第四。
  对于广州金融业发展的准确表述是,广州仍是南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并且,有实体经济支撑,广州金融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挖掘。
  资本早已在城中布局:数据1:“今年1-8月,广州平均每天新增1.3家风投机构,总数达13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000亿元。”注解:2012年广州风投机构仅有100家,三年间增至1300家。广东中科招商副总裁童红梅告诉笔者,投资行业内经常说广州是投资的价值洼地,项目较少出现在初创期估值就严重偏离实际价值的泡沫,这也是风投们青睐广州的原因所在。
  数据2:1至10月,广州全市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3.31亿元,继续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长73.28%,为全国各大城市保费增速第一位。
  注解:保险业是国内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中发展较慢的,但是,保险牌照(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之一)又是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员认为最难得、最宝贵的一张牌照。(不要问为什么,只要想想为什么宝能轻松“入主”万科、恒大频频“买而不举”……是不是就懂了。)
  广州和实业家兜里的钱都不少,国内外保险公司也开始“扎堆”广州了!财富全球500强企业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广东分公司即将落户广州,计划以广州为圆点,辐射整个华南地区,推广并购风险保障及网络安全风险保障的服务。
  数据3:“截至2016年3月,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综合指数排名中,广州位列第三。在分业务发展排名中,广州在互联网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互联网投资领域都跻身前三。(见图3)”。
  图3:注解:举个身边的“栗子”,不久前,笔者一位北京朋友来穗,在街边便利店买瓶矿泉水时,戏剧性的一刻来了。这边厢,笔者惊讶于朋友拿出了纸币,那一边厢,朋友看着笔者掏出手机点开二维码,而店员也自然地举起扫码器。“滴”的一声,支付搞定!两地互联网支付习惯,高下立见。
  目前来看,广州的金融业在全国各大城市里,算是一名有点偏科的特长生。
  五、房价:不是房价涨得越快,就是好城市
  眼下,调控楼市稳房价让不少城市头痛。而广州的烦恼少一点,广州的房价与深圳、北京、上海相比,仍是“洼地”.从官方的统计数据看,今年9月(10月数据尚未公布),广州市(包括全市11区,下同)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面积143.00万平方米,网上签约均价17730元/平方米。而深圳的一手住宅成交2618套、27.78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61600元/平方米。从数据看,广州的一手房均价仅相当于深圳房价的三成不到。
  而北京、上海的一手房都是四字头——4万元/平方米左右,远超广州。
  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百城住宅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深圳一手房价一骑绝尘,北京、上海紧随其后,厦门排在第三梯队。
  广州、杭州、南京以1.9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排在第四梯队。
  重庆和广州,有着类似的轨迹:增长强劲,房价平稳。
  重庆的GDP增速连续十个季度全国领先,一手房均价仍然低于万元/平方米。
  重庆的楼市供应充足,从而使得房价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也有利于为实体制造业提供较好的外部成本环境。
  无高房价之忧,重庆人民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这么看,GDP增幅高≠房价涨得快≠城市竞争力强。
  在房价中,地价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空间也是影响房价预期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看看,深圳和广州这两座距离仅有一百多公里的城市,房价差距如此之大,从土地上可以找到端倪。
  在土地面积上,深圳面积是1996.85平方公里,而广州则为7434平方公里。
  与深圳相比,广州的土地供应更为充足。广州2015年推出土地面积843万平方米,而2015年深圳土地出让面积仅有173.93万平方米,只有广州的1/5. 2015年,广州一手住宅成交1074.76万平方米,是深圳665.89万平方米的1.6倍。
  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广州的房价多年来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是杭州。
  恒大、雅居乐、富力、碧桂园、合生创展、星河湾等房企深耕广州多年,从这座城市出发走向全国。在一线城市里,广州房价最低,与广州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关。这说明,充分的市场竞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住宅产品、更便宜的价格。
  相对平稳的房价,让年轻人们不用焦虑得难以入睡,也给广州留足向上的空间。
  就像吴晓波说的,一个城市并不是房价涨得越快就是好城市。“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的房价是最低的,这是好事,因为这样人家才愿意来这里投资。”
  在深圳,任正非已经在未雨绸缪:“现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但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城市的竞争力。房地产的过度繁荣,大幅推高城市的各种成本:土地价格,资金成本,人工成本。
  房价还不算太高的广州是市民的福音,不应该成为网民抨击广州的理由。相反,广州刚刚被拍出的几个高地价,反倒让我们有心惊胆战之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一线城市生活,这样的广州,需要珍惜。
  【记者】郑佳欣 江珊 陈思勤 朱伟良 余秋亮 谭亦芳
  【校对】罗文峰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广州跻身世界一线城市 以后请叫“阿法广”
来源:南方网
  文|有料哥
  “初台”过后的广州恢复了一如既往的炎热,有料哥躺在小摇椅上,空调配西瓜,感受与往年无异的夏天。正当有料哥对这般岁月静好表示满意之时,手机上弹出一条消息让有料哥虎躯一震:“广州:以后叫我‘一线城市’,请在前面加‘世界’两字!”
  天了噜!广州已经变成了世界一线城市!有料哥顿时觉得空调变得更凉快,西瓜吃起来更甜,身边的一切都变得高大上起来了!身处世界一线城市的有料哥一跃而起,决定看一看广州究竟是如何“旋转跳跃”变高级的。
  “贝塔广”变身“阿法广”,广州凭啥能跳级?
  日前,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发布了2016年世界级城市名册,广州首次入围Alpha-(阿法)级,直接从2012年的Beta级跃升到Alpha-级,成为全球49个世界一线城市之一。
  在国内的排名仅次于香港、北京、上海与台北。备受瞩目的深圳也直跳一级,从2012年的Bata-跃升到Beta(贝塔)级。
  GaWC究竟是啥?什么是阿法级、贝塔级?它给的排名可信吗?世界一线城市又是怎么评的?且听哥一一道来。
  据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薛德升介绍, 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册是目前全球关于世界一、二、三、四线城市最权威的报告之一。
  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世界一线城市?只靠GDP吗?不不不!
  晋升世界一线城市意味着,这个城市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作用。
  考量因素包含哪些?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
  近两年不时有谈论广州退出一线城市阵营的声音出现,广州此次晋级,算是自身城市地位的一次正名,至少在国际评级机构眼里,广州综合实力劲头十足,整体的城市地位在国内没有出现下滑。
  虽然广州的GDP数据不断被追赶,但在世界范围内,在体现城市引领和辐射等功能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的较量中,广州仍具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广州“要高水平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国际化策略。来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4月,已有74家航空公司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运营,其中外航和地区公司48家。而空港货运方面,广州也成绩斐然,2016年以165.2万吨的货运吞吐量在大陆地区排行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另外,广州的高等教育、医疗水平等在国内城市中相对强势。广州高校云集,教育实力不容置疑。2015年,广州受高等教育人数达到319万人,超过2014年的巴黎大区和大伦敦。
  再说说医疗水平,连门诊和医学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的以色列教授都点赞广州!曾在中山一院消化科全职工作一年的以色列教授Shomron在离开广州前曾感叹道:“广州的医疗水平相当高,这里的同事完全胜任到欧洲的医疗机构工作。”
  此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广州晋级加分。2000多年来,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共生共荣,广州因海上丝绸之路而繁华和闻名世界,跟海外交流的时间长远。广州也因此具有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城市体质,催生出文化的多样性。
  深圳排名为啥比广州低?“偏科”造成的!
  说完了广州,我们再看看与之GDP总量几乎占广东经济“半边天”的深圳。广州历来并非某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单科冠军”,而是各方面均衡发力。那深圳呢?
  此次排名中,深圳虽然也是跳级成功,但排名比广州整整低了两档。论经济竞争力,深圳速度可谓惊人。今年1月1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完成全部议程圆满落幕。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深圳市市长许勤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 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过1.93万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如果深圳保持9%增长,追平香港指日可待。
  但如同我们前文提到的,世界一线城市评比并不只靠GDP,深圳发展的“偏科”正是排名落后的原因,比如政治、文化、国际化水平等纬度上就存在着不足,这些短板或需拉长:
  ◆深圳高等教育底子薄,但势头好
  因为缺少高等学府,深圳多年来没少遭外界奚落。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统计,2010年前深圳全市高校较少,更没有985、211院校。2015年高校数量排前三的为北京、广州和武汉,分别为91、82和80所。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11所高校,其中10所为全日制,无一进入985和211;2015年全市普通高校在校人数为9.05万,相比之下,广州高校数量高达82所,2015年在校生达到104.32万。
  但深圳并非“坐以待毙”,37年前“三天一层楼”,如今“5年内再建10所高水平大学”,任务看似艰巨但进行得井然有序:2000年开始引进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名校研究生院入驻;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在南山区成立,深圳的高等教育上升至一个新台阶;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去年9月,哈工大(深圳)迎来首批376名本科生;随后在2016年,南山区接连引入北大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以及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今年2月,南山区区长王强还透露,上海交通大学将在深圳设立学区,有望与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结伴在环西丽湖科教城。
  有料哥认为,深圳高等教育正在迎头赶上,未来可期。
  ◆开放领先,但国际化水平不够
  国际化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但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却未必真正国际化。有料哥认为,目前深圳开放领先,而国际化不够,关键在于尚未真正完成由经济先行走向全面发展的积累进程。
  目前,深圳缺乏对大区和国际事务有影响力的政府机构,没有外国领事馆,缺乏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与体育社群,其机场的国际化水平也还有进步空间。
  ◆文化沙漠究竟是不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有料哥搜索发现,度娘给出“文化沙漠”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文化沙漠一词最先用于深圳市,是指文艺、科学、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较为匮乏的地区,一般用于迅速崛起发展的国家和城市。由于深圳是典型移民城市,改革开放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聚集生活,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经历了一个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使得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或变迁,而新的文化由于其发展历程短,没有经受时间的考验,又得不到认同。
  文化底蕴到底有多重要?有料哥认为,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性格,是对一个城市不可复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那深圳是否真的没有文化呢?有料哥观察到,深圳其实是一座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甚至在意识和机构建设上一直走在潮头浪尖。例如,艺术品拍卖最早就是90年代在深圳开始的,深圳的当代艺术启蒙也早于国内众多城市。对于重视地方历史氛围的人群来说,深圳未免由于太年轻而被轻视,但对于向往艺术气息与科创氛围的小伙伴来说,深圳或许不至于“沙漠”的程度。
  有趣的是,美国、上海、北京也都曾上过“文化沙漠”榜单,长远来看,深圳的“文化沙漠”称号是否能如前者们一样应时而生,顺时消融,就要看深圳是否能把握住自身城市发展性格,抓住独特的企业及高新技术特征,好好地维持并保护了。
  广深共融,深圳如何向世界一线城市晋级?
  在广东,广深之间的较量更多被着墨于两者GDP之间差距的不断缩小,深圳超越广州跻身全国第三城的呼声也络绎不绝。但把目光投向世界,外界的评判标准又发生了变化,广州进入世界一线城市梯队,深圳反而只能望其项背。
  有料哥觉得,GDP竞赛就像考试中的单科PK,而世界一线城市比拼更像综合素质评价。在世界范围内,广州依然能拔得头筹。
  其实,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兴起,同处于高度互补的都会区的广深两城,其互相依存的意味远远超过竞争的意味。地缘的因素,决定了“广深之争”只是一个伪问题, “广深之融”才是更为本质的真问题。
  有料哥还记得,上月底,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广东将要借鉴美国128号公路创新廊道的经验,以广深沿线为主轴整合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走廊。”
  连接广深,推动共融,以“广深创新走廊”为切入点,是不是也会带来科技、文化和国际化程度等各个方面更深度的融合?有料哥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广州与深圳相比,最大的优势在“学”和“研”,高校比深圳多,水平也更高。广州是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 “创新大脑”,
  深圳虽然对人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着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氛围,但它的短板在于高精尖的科研力量。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统计,2015年高校数量排在前三的为北京、广州和武汉。而深圳正在加速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按照计划,到2025年,深圳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
  针对深圳的短板,广州、深圳的创新联手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比如深圳所欠缺的高精尖科研力量,若形成良好的融合机制,广州就能很好地带动深圳,撬动高校科研力量。
  城市实力的体现,看的不仅是GDP单科成绩,还要看综合实力的全面发展。广州获得了世界的认可,接下来就要看深圳的啦!
  来源:南方+新闻客户端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到首尔机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