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是怎样玩的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百分网【综合资料】 编辑:刘昭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3.情感目标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虎文列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了启发。教学媒体: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1)什么是“名堂”?(2)谁玩出了名堂?(3)他玩的是什么?(4)怎么玩的?(5)他玩出什么名堂?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3.检查自学。(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1.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3.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4.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5.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1.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3.当堂展评。五、课后活动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生字词。2.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2.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3)交流讨论。3.抓住以下要点:(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4.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5.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1)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2)感情朗读,评点交流。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三、欣赏玩出的名堂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2.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2)指名学生多人朗读。3.交流讨论:(1)“小人国”指的是什么?(2)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5.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四、交流玩中收获1.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2.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五、练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2.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3.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六、拓展活动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15、玩出了名堂【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3、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列文虎克,并且知道了名堂的意思是——成就。还知道了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那么在玩放大镜的时候,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着他一起玩,一起去探究,好吗二、感悟“玩”和“名堂”之间的联系。过渡:列文虎克的伟大成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静下心读一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找一找列文虎克玩了什么,并在文中标上序号。1、 一步一步怎么玩:玩镜片发明了放大镜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2、 你能借助这些提示,他先(
),接着(
),最后(
)。用自己的话将列文虎克玩的过程说下来吗?列文虎克先玩镜片发明了放大镜,接着他又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最后他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过渡:象这样好好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话语,列出重点情节,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来!下面我们就和列文虎克一起去玩放大镜(1)我们现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谁来读读第三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列文虎克怎样玩镜片的。(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12、他是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说明他(工作清闲、喜欢玩镜片)。3、你也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吗?4、第三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是(厚——薄)是啊,列文虎克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由厚磨到薄。(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a这一薄一厚,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他多少心血呀。~他那时候可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你再读读这句话~~~~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他后面藏着的意思。(指名读(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列文虎克曾经磨出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那要多用心去磨呀!(我听到你突出了“厚”和“薄”,你真的看到了列文虎克在认真研磨镜片的情景,我们像他一样读——学生齐读) b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你会用来做什么?(指甲、花朵)c是的,列文虎克也看到了这些,而且他还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镜看到的。你再读,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快乐?(自由读、指名读)(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 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师:你们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和认真。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呢?我们继续学习4自然段。&二&、学习第四段过渡:看,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了,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他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发现。看看你们能不能读出点名堂来。1、“他忽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⑴读了这个句子,你觉得列文虎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思考)这里我们要读出疑惑的语气。读——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忽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⑵、朗读指导:突出“又”,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它后面藏着的意思,过渡:列文胡克说干就干,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列文虎克这时会想什么呢?(好神奇啊、不可思议)⑶、是啊,这惊奇、兴奋、神奇,都表现在“啊”字上,谁来读一读,读出列文虎克当时的心情。(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于是他“他越玩越带劲,动手做了一架显微镜,2、“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课件出示显微镜)⑴、 他会用显微镜看什么?(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⑵、 他可能还观察了——(蜜蜂蜇人的“针”),(蚊子叮人的“嘴”),(以及苍蝇的翅膀)、(蜘蛛的脚爪)……这么多的事物都是他的观察对象,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包罗万象、各种各样……)⑶、 读一读这句话。(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3、过渡:列文虎克玩出的花样还没有完,终于,一个神奇无比的新世界被他发现了!(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你也能用“除了……还有”说一句话。2(1)、想看看水里的小生命挤来挤去的样子吗?(课件播放)(2)、想知道这些挤来挤去的小生命是什么吗?请看课后的资料袋。原来这些小生命就是——微生物。(3)、大家一定发现了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很特别,用上了引号,为什么?“小人国”和“居民”分别指什么?(不仅起到了强调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增强了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4)、读出神奇、有趣的情感。(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四、品味文章中蕴含的道理——玩出了道理过渡:请大家思考: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取得如此的成功?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出什么道理呢?学生静下心来,回顾列文虎克玩出花样的过程,会有所感悟。1、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借助以下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如果------,列文虎克就不能玩出大名堂。2、同学们,你们也都有玩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什么发现呢?其实呀,你们和列文虎克就差那么一点,是什么呢?3、原来啊,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背后是有秘密的。即: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4、此时,出示列文虎克的一句名言: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6。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得到了那些赞美和肯定?六.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得到了那些赞美和肯定? (英国皇家学会聘请他为会员、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来拜访他。)(2)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玩具”指________________。千里迢迢的意思是?七.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八、联系生活,深化主题1、列文虎克的故事大家学得有滋有味,中外历史上还有许多科学家,他们伟大的发现也是在玩中产生的,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赶快和同学们一同分享吧!(富兰克林玩风筝发明了避雷针。爱迪生喜欢拆钟表。莱特兄弟玩橡皮筋发明了飞机。)2、过渡:孩子们,多好玩的故事呀,玩也能玩出名堂,课文给咱们讲列文虎克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出示第一段)孩子们,一起读——(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3、从今天开始,我们玩耍时就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老师希望你们对自己喜欢的事也能玩出名堂。到时候,美国的总统、俄罗斯的总统也会千里迢迢来看你。老师,也给你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玩出了名堂》。4、今天就把我们平时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写下来吧!3板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名堂列文虎克
显微镜(善于思考,善于观察)
微生物板书设计: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4《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列文虎克在玩镜片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3、说/写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国庆放假时都干了什么?(吃,玩,学)父母对你们的玩持什么态度?(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看来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玩都是不太赞同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却对大人们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因为(玩也能玩出名堂——板题)2、复习生字词。(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语句。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题反映的“谁玩?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三)、品读课文1、接上题答案:列文虎克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所以他受到了英国女王的特殊待遇——品读第五段,强调重点字词。2、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震惊了全世界,吸引了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他的玩具到底是什么?他是怎样玩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自读课文,画出列文虎克玩的句子。(2)指名读,强调重点语句的语气感情把握。3、品读第三段“这份工作相当清闲…….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找出反义词“厚——薄”品味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耐心”4、磨玻璃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为什么他能坚持好多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味出“喜欢”5、列文虎克玩镜片玩出了放大镜,他的“玩”是否就此终结了呢?(没有)那他是怎样继续他的“玩”?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重点句子,强点语气。(2)小练习:我突然想到…….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 说说自己平时玩耍时的收获。(3)观看视频,理解“小人国”、“居民”,以课后的“资料袋”丰富课外知识。(4)如果没有列文虎克,我们就不会知道“小人国”和它的居民,强调’“名堂”在本文中的意思“发明、发现”。(四)、梳理课文线索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名堂的?(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出放大镜;再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五)、总结全文“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为全文的中心句,其作用为统领全文。(六)、回顾课堂重点。附:板书:发明显微镜列文虎克
玩出了名堂:发现微生物喜欢
勤动脑《玩出了名堂》说课稿陈**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玩出了名堂》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15课。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成放大镜,接着,做出显微镜,最终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课文语言表达准确而又生动活泼。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字里行间渗透着创新思维的要素,即:兴趣、耐心、观察、思考。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2、根据课文的特点我预设了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字。能正确读出“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区分“看”“磨”等多音字。(2)读通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镜片的过程中是怎样玩出大名堂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列文虎克怎么玩以及玩中发现的句子、段落,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新词,体会描写列文虎克玩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到列文虎克能玩出大名堂的原因。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1、抓重点词句品读。文中描写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的句子很值得学生品析感悟。2、朗读感悟。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也将学生内化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教法上,我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如在上课之初,以“玩”切入,让学生说说自已平时怎么玩,让孩子自然而然、满心欢喜地进入课文。三、说教学过程根据预定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国庆节大家都干了些什么?引出“玩”,之后再以家长对孩子玩的态度引出课文“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玩耍是不是真的就一无是处,毫无意义?今天我们就就来学习一则小故事,看看玩到底有没有意义?——引出课题《玩出了名堂》 从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生活实际中导入,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学生易于接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检验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复习生字词。(二)初读感知1、学生明确自读要求,自主读书。2、检验读书效果,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找出“谁玩?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三)品读课文1、接上一环节学生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学生自读,齐读。品味句子: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去拜访他看他的玩具。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去拜访一个看门人,他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表示列文虎克玩的句子。品读第三自然段,在磨玻璃那句话中,我引导学生从中品味:厚、薄。这一厚一薄,看似简单,实际上暗含着他多少心血呀。通过对词语的品味,对相关内容的想象,学生会想象到制作情景,会认识到玩中要耐心,有持久性,才会成功。引出玩出名堂的一个条件:坚持不懈3、列文虎克能坚持的原因:喜欢。结束第二段4、玩出放大镜后,列文虎克并没有停止玩,他又有了新的玩法,指导学习第四段。玩放大镜这句话中我抓住“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让他们多读,锻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要会思考,才有新玩法,才会有新发现,再以练习“我突然想到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让学生说自己在玩中的收获。 这个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妙处,一举多得。后面写他的发现的句子表达深入浅出,十分生动活泼。通过看一段视频,理解 “小人国”里的“居民”是什么?四、总结,交流感想1、再次理清本课的故事脉络,并适时讲清发明、发现两词,让学生理解名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发明、发现”。2、再回到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段统领全文的作用。3、谈感悟,在本课最后,我设计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最后老师归拢、提升,有时玩耍也并不是都是浪费时间的,有的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当然这玩耍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用心的思考才有可能有伟大的发现。最后老师提出希望,老师也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也能在玩耍中玩出大名堂,到时老师也会引你为傲的。致谢:本次公开课从设计到试讲,都得到了师傅杨小萍老师和王新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同年组的各位老师的帮助。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②学生交流。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如:a.什么是“名堂”?b.谁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什么名堂?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2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2、他玩的是什么?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等生字。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③当堂展评。五、作业:1、生字组词2、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①听写生字词。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二、精读课文1、咱就好好读读课文,看看你们能不能从中读出点名堂。2、二、三段下面我们就和列文虎克一起去玩放大镜(1)我们现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谁来读读第二段?你读出什么了?一起读,强调“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很重要,但是光喜欢还不能玩出名堂。我们接着往下读,谁来读读第三段?(2)指名读第三段。其余边听边想,列文虎克怎样玩镜片的。(3)指名读,教师板书“磨镜片”指导读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a别小看这磨镜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时候可没有先进的机器,就靠自己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你再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我们像他一样读——学生齐读)b如果你有一个放大镜你会用来做什么?学生练习说话,体会玩放大镜的乐趣。教师出示课件加强乐趣。C、列文虎克也看到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镜看到的。你再读,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快乐?(自由读、指名读)师:你们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和认真。3、第四段列文虎克呀,他又有新的玩法了——(1)静下心来,读读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样玩放大镜的?他看到了什么?可以边读边勾勾划划。老师从你读书的神态,能看出谁读进去了,用心读了。 (2)他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了,看到了什么?谁来读读?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指导写“随”你们读懂了列文虎克是这样玩放大镜的了,我请同学再读第四段,看看通过你们的读,能不能看到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1)指导读好“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突出“又”:你要突出这个字,知道为什么吗?读文章,眼睛要会抓字,抓住重点的字词,读出他后面藏着的意思。(2)“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导读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对比。(3)指导读好“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教师出示图片)多神奇的小人国呀!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吧!列文虎克真了不起,郭老师敬佩他,一个看门人,他自己玩放大镜就发现了一个这样神奇的世界。我也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对他的敬佩,可以吗?(教师读) 我想此时你们内心也有很多的感受,谁再读读?指名读。请生读,感受此时列文虎克的兴奋、惊奇。4、第五段1)、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请一个读得最棒的同学读读最后一段,其余同学用心听,这大名堂是什么?板书:发现 微生物2)、通过课后的资料袋简单介绍微生物的作用。3)、你还从哪里看出是大名堂?在当时的人们也像我们一样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国的女王、俄-国的沙皇千里迢迢来了。什么是千里迢迢?星期天,妈妈去西城逛街,叫不叫千里迢迢?千里迢迢,路太远了。列文虎克是一个看门人,女王和沙皇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而且英国和俄-国离荷兰可不止千里远,就因为这玩具,女王和沙皇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拜访一个看门人,看看这玩具和这小人国的吸引力大吧?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4)、理解“名堂”三、找出玩出名堂的原因。(根据板书,引导学生简单总结原因,并接连板书:动手动脑动脑 动手动手 动脑)四、回读全文1、孩子们,多好玩的故事呀,玩也能玩出名堂,想不想再读读这个故事?那好,咱们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再读一遍,要读的有滋有味,再体会体会列文虎克玩出名堂是不是因为这些?可以吗?(教师课件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课文给咱们讲列文虎克的故事,就是要告诉咱们这样一个道理(出示第一段),2、孩子们,一齐读——3、开始讲列文虎克的故事了,(出示第二段,指名读)这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他的作用可不小,就像一座桥,把第一段和下面的内容连接起来了。4、其他部分指名读。五、说名堂你们的玩呀,和列文虎克就差了那么一点,差什么呢?(请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等你们长大了,再想起这个问题,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的。 2、老师希望你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玩出大名堂。到那个时候,美国的总统、俄罗斯的总统,胡-锦-涛爷爷也去看你。老师一定去看看你,也给你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玩出了名堂》。六、拓展练习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七、小练笔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板书设计: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动手 动脑 动脑 动手动手 动脑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综合资料】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虎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