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飒漫画兴趣部落落打招呼怎么说呢

本周下载排行榜70被浏览423,884分享邀请回答127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儒家的天下观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来评论一下?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转一篇博文,因为我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博文里说到的人、事与情感,我觉得正反映出了儒家文化的天下观念。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在台湾(三):你来看什么?
本帖最后由 鹃汀隐棹生 于
11:27 编辑
做软件最费时间心力的就是确定需求。
起初我以为16天环岛有余,就做了一份含风景的计划,也看了绿岛、兰屿的船期。后来把重点转移到人文,又做了一份包含7天台北的行程。随着功课的深入,第二个计划又否了,重点放在小镇和南部,删掉慈溪、台中市区,并缩减这次在台北的时间。这样安排还有天气因素,因为台湾中北部即将进入冬雨季。
最讨厌雨天出门,所以在台湾时,每天都要看气象网站,尤其在中部,一直在和冷空气锋面抢时间。到了南部,就是晴空万里,——很晒。好吧,继续晒旅行。
1、总统府:“你是来看台湾,还是看中华民国的?”
民国101年12月1日,台湾总统府开放日。
对于旅游者来说,总统府平时也可以参观,每月一次的开放日只不过是可参观的区域更大了一些。但对于普通大陆游客来说,进这样地方,却是只有在“中国台湾”才能做到的。我这次特意选在开放日,也是要显摆给那几位在北京XH门前因为拍照被摁倒在地、被盘问、被驱逐的几位兄弟看看。
总统府的介绍就略过了,我看到的,大家都看得到。在三楼走廊一幅民国早期的五色旗前,学生们辨认着“汉满蒙回藏”,我纠正了他们认错的部分,顺便显摆:我从这里来,这里、这里、这里我都去过。学生问我:“那你认可这个排序吗?”我说“现在不认可,但在当时……我没出生呢。”学生说“我们老师也说上下排序不好。”另一个学生说:“五色旗多简单啊,青天白日太复杂。”
带他们的老师过来了,是总统府开放日的工作人员,胸前别着总统府的徽章,负责这一部分区域秩序。
都说台湾女性温婉,这位女士的问题却很尖锐,她开门见山问:“你是来看台湾的,还是来看中华民国的?”
我回来后,把这个问题转述给某个想去台湾深入探访的朋友时,他纠结了好一会。
我想得简单,当时也答得干脆:“台湾”。
我不是去看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也不是追访大陆民国的遗踪,我要看的仅仅是台湾,一个持续连贯、叙述无断层的故事。
她问我已经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看到了什么。我简单扼要地枚举:在鹿港看移民的足迹,在彰化看传统的生活,在草屯看到开发、在埔里看到初创和建设,去了明溪水库,在车埕看了民国的木材加工场和日据时期两阶电站的水桥,高雄是左营眷村和大陈移民村,我看台南是历史沉积岩,从荷兰、郑成功到日据……
她听一项、就附注一句,之后她说:“我知道了,这样看台湾比较完整,你的重点是这一百五十年,是不是。”
我说:“是”
她的言语简练、表述准确,时常会说出让人多想两遍的话来。我还记得,她指着“建设成就”的展柜说:“现在你在总统府看到的,都是这个政府的宣传。”
在总统府说这番话,我揣度着她的立场,心想,这里还好了,现在坐监的前总统的签名在这里还看得到、他在位时期的建设成就也还都在陈列,没有一味列举证据批斗抹黑。
这样的人值得深谈,当我发现她提到日据时有犹豫,就说:“我能理解。东北当年是满洲国,现在也能看到一些痕迹,毕竟历史是连贯的。”
她又问我,对清末宪改和孙中山的驱逐鞑虏怎么看。这些问题无关当下,就答得自在些,只是孙中山是两岸的神主,我就跳过了。满洲早已不在,如同更迭了两朝,只说:“那是我奶奶他们那辈儿的事了。”
她说:“台湾和满洲不一样,清领台湾是什么样子,你读过书,当然知道,台湾是大清不要的。至于日据时期这段历史,国民党是抗日后领政的,总要赋予政权合理性,我说的你明白吧。你走过这些地方,能看到许多的痕迹,我相信你也有自己的判断。”(大意)
我说,“盲人摸象也是个人判断,我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也不想一辈子被大象尾巴甩着。”
她让学生代她站班,把我带到安静的一角,从甲午之后日本人急于甩卖台湾,民间集资赎台开始说起:富商捐白银,家族把修祠堂的钱捐出来、农夫把修理农具、盖房子的钱也捐出来了,这些都是真心的。
民间为死节的日本妇人立坊,同样是民间的真心。在工程事故后深感歉疚、自尽赎罪的日籍工程师,台湾人也为他修了碑,“如果犯错不赎罪,那这个人就永远是漆黑一团了”。
“是,按照儒家精神,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
“历史错误不是鞠个躬、道个歉就可以笑嘻嘻了。”她指指东北方向,“228公园,你去了吗”。
我、真、没、想、到!在总统府里有人和我提这个曾经的“在地的敏感词”。
那天在总统府,站得脚都痠了,没处给我坐着喝茶,只有宪兵帅哥帮忙加水。
2、& && & 桃米:我不是来看青蛙和萤火虫的在埔里的第二天下午,我联系了在桃米预定的民宿,女主人说先生正在埔里,可以去接我。
我拖着行李,比约定时间提前五分钟到约定地点,远远看见一辆本田CRV车上走下一个削瘦的男子,问我是他家客人吗?我说是的,他便先鞠了一大躬道辛苦,弄得我措手不及、忙回礼。他帮我拿行李、又问坐前面还是后排,我怎好把主人家当司机,就说坐前面可以吗,他又帮我拉开车门。
人有礼貌、车很干净、温度适宜,我不是挑剔的人,但这情景让人放松,聊聊天就到桃米村。民宿位于村外的山坡,女主人和狗迎出来。
当天只有我一个人住宿,女主人带我到二楼预先准备好的房间,床台的角上都放了可爱的小公仔提醒防撞,两面大窗,外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坡。我开窗望去,看见一楼的房檐,说:“你们的房上铺的好像是日本凹凸瓦。”女主人很得意地说:“你看出来了,这是我在日本买了运回来的。”
然后她问我时间安排,要不要先洗个澡、什么时候用晚饭等等,说:“可惜你来得晚了,现在晚上没有青蛙和萤火虫了。”我说不是来看它们的,这个时间到桃米,就是想去看夕阳下的纸教堂,然后在村子里逛逛,也不用备晚饭了。
男主人坚持送我去纸教堂,随行的还有他家的狗狗“土豆”。通往纸教堂有一条后门近路,特别方便他家客人通过。他领我到那个木门前,打开了数字锁,说:“如果你回来时走这条路,就自己开门。”我问密码是多少,男主人说:“4921,是921,大地震那天。”他是微笑着的,可我心头一紧。
男主人回去了,说土豆可以带着我游览。我以为这是比喻,谁想到在纸教堂时,土豆还真的一直跟着我。工作人员和附近村民看见我们就打招呼,“嗨,土豆”,然后再对我说“你是石上家的客人吧……”看门人说,石上家的客人门票可以打八折,你没带名片也没关系,有土豆在就知道你是他家客人了。
纸教堂来自日本。阪神地震时,东京的纸管建材工程师用少量资金迅速组装而成,成为当地的救灾基地和不局限于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台湾921大地震后,日本当地居民合议,把纸教堂拆了,整体迁移到921震灾中心的桃米,以示共同面对地球灾难,并传达鼓励。桃米村民和附近居民参与了共建教堂的千人活动,纸教堂在桃米继续着救灾中心和多种信仰集合地的使命。老婆婆指着重建照片上一个坐在纸管上的小孩说:“这是我孙子”,老婆婆手绘的彩色书包,和其他村民的手工作品一起挂在墙上售卖。
附近还有一个只有85个学生的山区小学校,设施完善,很令人羡慕。
当晚回石上家时,我还是迷路了。村口小卖部的老板正在打游戏,我没敢马上打扰,可他一分神、挂了,我说“不好意思打扰了”,他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老板带我走了一段,才找到正路。
黑暗里,远远看见石上家院门的灯,土豆跑出来,摇着尾巴和我打招呼。女主人迎出来说:“你吃过饭了吗,我准备了水果。”
第二天一早,主人还在沉睡时,我离开桃米去日月潭看早晨的湖。土豆一直跟着我到公路上。等车时,它就一直绕着我转,路上车辆很多,我提心吊胆怕它被撞到,让它回去、它不听我的,依然在我身边打转,满眼依恋。直到我上了顺风车,它还跟着车跑了好远。
战争容易过去,灾难却总是不期而遇。毁灭过后,满山的葱茏、人们的生活、狗狗对人类的感情都会继续,这些美好的、烦恼的、废墟上的藤蔓、湿地里的纸教堂,究竟有多脆弱、又多坚韧。
桃米,4921。
3、高砂在台湾的地理中心埔里,我去了酒厂,被绍兴酒和清酒的气息熏得微微欲醉,不得不找点吃的,来垫垫酒。
在食堂吃红曲肉圆时,酒厂大姐热情加自豪地一次次走出柜台和我说话:“皮脆不脆”、“合不合口味”、“埔里的水好、酒才会好”,“吃了红曲会更漂亮哦”。出到大门口,见到红曲香肠,看起来蛮不错的样子,就又要了一条。
这就是饱饱的一餐了,原定要品尝的埔里米粉只好放弃,饮食中所缺的蔬果,在台湾可以随时补充。
正午的烈日下、骑了一段脚踏车,(——这是我在岛上骑过最难骑的一辆,在埔里没找到租车,只好借民宿主人家唯一的旧车),看到一家传统冰店,看起来不太一样,我就进去吃水果、叹冰。
店面很小、很整洁,没有其他顾客。店主有年纪了,好像在打盹,我在门口问:您好,请问我现在可以进来吗?
自恋一点想,大约是我那天太有礼貌了,吃冰时,女店主就问我:“你是日本人吗?”
她是用国语问的,我想怎么会有这么可笑的事情,就笑着摇摇头。吃着冰,头脑也冷静下来,突然想到这里可能有话题,就用国语问她:“请问,您会讲日语吗?”心里念着:她不会她不会。
她要是会,我就瞎了,那两句“哦哈哟苟咋以马斯”“叩呢几哇”连打招呼都不够。
果真,她说:“我不会”,哈哈哈!接着她说:“我公公会,他们是山地人。”
哦,台湾的老人家会讲日语不稀奇,可是山地人……“他老人家去过日本吗?”她的国语都很难懂,我要很慢着说。她说,没有,只是和日本人一起去过岛上,打仗。
当兵、打仗?我的脑海里立刻横过一把高砂刀。继续问:“是菲律宾吗,吕宋岛?还是更远?”
老人点点头,又摇头:“不知道,回来脚坏了,脑子也坏了,只会骂人。”
二战东南亚,日军中最会打仗的是台湾高砂人,有高砂刀、能跑山路、善林中取水觅食寻路,爬树砍椰子当食水顺便瞭望,最后一个在菲律宾走出丛林的高砂战士是在70年代。
老人的公公早已去世。老人说:那些年生活很惨,没钱。
我问:埔里开发很早,有酒厂、纸厂都是日本人修的,不能去做工吗?
她说:我们被欺负,后来能去做工的都是外省人和福佬。
福佬就是我之前看过的漳泉人。我看到屋角桌子上有折的金纸,便问老人,您不像山地人啊。
老人说:“我是客家人。”
看台湾乡间故事,向来是山上往山下嫁,这老人是台地客家人,却嫁给了山地人。
我问为什么嫁给他,她说:“贪他长得好看,勇敢。”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老人笑。
想必这是当年自由恋爱的典范。老人又说了一些家事,断断续续的能听懂一点,娘家因为她嫁了山地人而看不起她,带着孩子回家,家里不给拿米,又说山地人当她是外人,又这样那样(我听不太懂,大约是卫生、生活习惯不合),她只好抛头露面做生意,日子都是熬着过等等
这些情景,是想得到的,何况还有那样经历的公公。惨胜如败的战胜国,很难有更宽和的胸襟。
我还是关注“高砂”,就继续问当初怎么当的兵、在军队做什么,老人都说不知道。我还想看看真正的高砂刀,再问,得到的只有摇头。
最后,我问老人,为什么猜我是日本人。她说:“日本人喜欢来埔里。”
其实,埔里有很多大陆游客过路,大多是去清境农场看牧场风景和观赏剪羊毛的“脱衣舞”表演。
在埔里郊区小教堂前,有一个小卖店的老板,看见我和另一家台北来的游客聊天,说:“你们大陆人跑到台湾来,台北人跑到我们乡下来,可你们是关心台湾吗?”他指指我和台北客,把水递给我,“你们都是中国人,一个中国也好,两个也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给你水,帮你打开了。”
4、河洛上一篇是高砂,心理上这一篇就要说河洛。二战时期,高砂兵和河洛兵,都是十分英勇的作战部队。有传说,最后一个投降的日军,就是台湾河洛兵。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河洛人的内涵和外延,看字面好像是客家人,但河洛来自鹤佬、鹤佬来自福佬的说法又很多。我只能确定,河洛的先人来自大陆。
在台南,遇到一个深绿的司机,一上车就问我是香港人吗?我说是大陆的,他便说:“你们说香港是你们的,是不是也都觉得台湾是你们的。”
话茬不善,我不想吵架,就和和缓缓的:“谁能是谁的啊?现在,生的孩子以后都是人家的人,你说谁是谁的有意义吗”,我在偷换概念,也是避一避话锋,司机开车时没法专心辩论。
好几个台湾人都告诉我,大选时在公车上都不能播放政论节目,因为乘客会打起来。坐出租车也不谈政治,因为司机会和客人吵起来。
他又问我,是XX党员吗?还问,如果两岸打仗,你什么态度。
真是哭笑不得,答他:“我是来旅游的,我看中你们台湾的就是海鲜水果各种好吃的,你说我费那么多劲打过来抢你家释迦凤梨红心芭拉黑金刚,我还不如多挣点钱向你们买吧。”
除了对出家人,美食总是通用话题。他说:“你是好人”。下一秒变身美食达人,向我介绍台南在地美食。
我在地图上画着圈,他说这些都是台南本地顶好的美食,不是你在台北吃到的外省货色。
哦,原来牛肉面、小笼包都不是“台湾”美食。
我就按着他的定义问:“台湾人和外省人区别很大吗?台湾人也是从大陆来的,只是来得早一些嘛。”(这个语境里,我特地忽略了山地人)。
他声音都高了,说:“怎么不大,我们现在在家的衣服是右衽的,你们以为那是日本浴衣吗,那不是日本衣服,那是我们老祖宗穿的。你看外省人穿什么,祭祖都穿马褂,那是该穿的吗,那能穿吗。”
这人好玩,我逗他:为什么不能穿啊,旗袍很好看啊。
他慨叹:你们大陆人啊,太不懂历史了。旗袍马褂,那是满清的衣服。孙中山是驱逐鞑虏才建国。你们都是数典忘祖,国民党是这样,你们也是都不懂!
我成心抬杠:“可是,国父也说过五族共和啊。”
他道:“说共和就是讲不够共和啦,你到底懂不懂啊。”
真相了!“努力学习”就是说现在学习不够努力,说“和谐”……确是如此。
我问他,是不是外省人来了以后很欺负台湾人。他说是啊,以前,公务员是外省人、考大学的是外省人、做大生意的也是外省人……
继续:可是我遇到的外省人也说你们欺负他们呢。
司机更气:怎么可能,拿枪的是外省人,收税的也都是外省人。他们是后来台湾的,却欺负我们这些早来开发台湾的。有这个道理吗,他们挣了钱,孩子都送去国外念书,他们怎么可能是台湾人呢,他们不可以代表台湾,你说是不是?
我怎么听到的还是“被欺负”心理,这是共性吗.....
我问:那日本人在的时候,是不是也欺负台湾人。
我问:那日本人在的时候,是不是也欺负台湾人。他说:日本人来之前,台湾什么都没有,是日本给台湾带来了文明,日本人也欺负人,但那时台湾人什么都不会嘛。还有,日本人来了五十年,没有要我们改日本名字,外省人来了三十年,就要山地人都改汉姓。日本人在阿里山砍一棵树就种一棵树,现在政府是这些年才开始保育。你说谁更爱台湾。
——这些话太有内容了。
他说:“台南这么好、台南人懂文明,这要感谢日本。”他又说了一堆日本人来了办学校、提升卫生状况的事。
我耐心听着,他却惊异:“小姐,你不反对我?”
我说:“为什么要反对呢,这是你的感受,我对台南又不了解,你讲给我听,我应该对你说谢谢呢。”
这位司机立刻大转热情:“哇,你真是好人,是我遇到的最文明的大陆人。欢迎你来台南。”
他问我:喜不喜欢台南。
真心说:“喜欢”,这里人情味浓浓,浓到我迈不开步。
司机说:“那你和你先生移民来台南吧。你来了,我带你们吃遍台南美食,真的。”
以那两天在台南遭遇的各种热情,我相信这是真的。
日据五十年,有建设、有培养、有掠夺。有高砂兵、河洛兵,也有赛德克·巴莱。在台湾的小吃店里,看电视上嘉宾说:“杨丞琳讲‘大陆抗战才8年’,就被大陆网友痛骂封杀,凭什么?8年当然很短,台湾反日抗战50年呢。”
有人问我:当年满洲国人对日本什么态度,我说:抗联里有满族战士,也有满洲国文学,还有人想复国,比如战后被判“汉奸罪”处死的满族“慕容芳子”金壁辉……
清领、日据、民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台湾。在台南租车店,老板在记账本背面给我画甲骨文,谈起河洛,我们都以为,黄河洛水、河图洛书,是为河洛。
--------告一段落的分割线---------
在台湾,《从哪里来》、《为什么来这里》、《你来看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每天都会遇到的。这些事都是在台湾经历下来的,几句话、几十分钟的一个小相遇,就成了一篇短章。只是没想到会写得这么长。谢谢大侠们的鼓励,要不我这种懒人,还真不会动手敲键了。
其实还有很多事值得一记:在邮局换钱,变成集体聊天,还换到一张手绘的私家地图;蹭茶喝,主人友情赠饮限量版的红茶;在集集市场,七种香蕉、每种拿一根;在民宿谈天,从客厅、到小观景厅,到餐厅再转居酒屋;在故宫,三希堂服务员好贴心,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他家邻居捐的佛像,那表情与有荣焉;在玫瑰圣母堂,我提了一个问题以后,教堂管理员把大门关上,细细分讲;在漆器博物馆,被人一道题一道题地考,就差动手制作了,这还真是不一样的博物馆之行。台北的男生很细心体贴,宪兵帅哥的言语举止竟然也是彻底的温柔;每天忙得不行不行,我还抽空去牯岭街小剧场看了场话剧 。还有很逊的迷路,转个路口居然两次向一个人问路;拿着小指南针被航空生嘲笑、最后送我过了两条街;最丢人的是在佛光山,“师姐”迷路、误入和尚宿舍深处。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需要审核,不知通不通的过......
俺去审核吧。&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鹃汀隐棹生 发表于
需要审核,不知通不通的过......
俺去审核吧。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大丹 于
09:15 编辑
说实话,以前闲客转载的文章,或者是自己写的洋洋大篇
我都不怎么爱看
一是,字太多没耐心看
二是,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看不懂!
闲客关于历史的见地,很高深很专业
我的级别段位太低了
但是,这篇关于“台湾”的文章
有些段落对白很精彩
而出彩的,往往只是途中偶遇之人的直白话语而已
也因为是脱口而出,所以更加精彩更加有内容
用这种带着一点点文艺腔的游记
谱出历史、政治、信仰的调调
易懂也好看
真的很喜欢!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还要做点功课再去游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 小时
你这篇文章
我昨天就看到了
可是头是这样的,我连打都没打开来
今天这里也没更新
就点击进来看看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这系列游记,全都转过来吧。
其实,我 一直想,在这个地方,能不能通过......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因为误会,第一次进派出所喝茶
本帖最后由 鹃汀隐棹生 于
13:12 编辑
不是在大陆。
到台湾第二天傍晚,在鹿港的街头逛着,从瓮墙就转到了派出所门口,我想在门口拍个照片,又看到门内“前台”站着个警员,心想:该问一下是否允许吧,就推门进去了。
我说的是:“我是来自大陆的游客,请问可以在这里拍个照片吗?”
那个很帅的中年警员说:“呃,怎么想到要拍我们这里......”递给我一杯水,说:“你稍等一下吧。”
我还纳闷为什么要等,就见他旋风一般转身到厅里(不大,50平米左右),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把中间几张桌子上的各种文件杂物收到我没看见的地方,然后利落地过来,一伸手:
“请过来拍照吧。”
原来是他误会了,以为我要进派出所拍照。我也就客随主便,接着又参观了他们的警械、警用摩托车,话说他们下班后就要把摩托车停在派出所,可是那种小绵羊啊小绵羊,披上蓝白条和警徽还是小绵羊啊。
我问本地有什么案件吗,他说:“有啊,今年三月份丢了辆自行车,平时大多是路面车辆摩擦,还有一些日常琐事。”
这时我才知道,这位是副所长。
他烧开了水,洗了茶壶茶杯请我喝乌龙......我就坐下了,看他们的值班日志,没什么案件,只有提示,诸如,XX路的水管需要维修,找某某;天后宫路面维修,树木如何如何,摊位如何如何......
副所长大人拿出了当地特产的绿豆糕,没吃过这种,我就不客气了......
副所长问我住在哪家民宿,又问去了什么地方,打算去什么地方,转手拿来鹿港、彰化、大甲的旅游资讯地图,在上面画他认为的美食地点和推荐线路。(这种个性化的游客中心......)
这时,另一个警员进来,听说我是大陆自由行来的,扯把凳子就开始和我聊天,他去过前苏联、外蒙和东北,说到深圳还知道人口2000W左右,于是这话题可就广了。再续茶时,我说晚上怕失眠,不敢再饮,副所长大人又换了另一个同事的红茶,说:“喝这种红茶没关系,不会失眠。”(汗呐,我给人家添了多少麻烦。)
很不好意思滴,我是之前一路贪看小吃店的工艺,所以分别被老板们赠予了咸蛋糕、水蒸蛋糕、花卷等若干试吃品,比较饱了,所以绿豆糕只尝了一块,这又被副所长误会为绿豆糕不合胃口,把在他们同事的抽屉里搜刮了蚕豆花生等零食,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没有女同事,所以也没什么给女生的点心。”
可&&我&&是&&真&&的& & 饱———— 了。
来接班的年轻警察,看到我端坐着吃喝,办公桌上又十分整洁,小心翼翼问了一句:“请问这位是我们上级同事吗?”
(有穿着这么随意的你们的同事吗?真是新警察啊。)
我告辞时,他们在门口问:明天你打算什么时候走,知道怎么走吗,要不要我们送。有什么事打这个电话,随时的。
回民宿后,和老板说这件事,老板补充:
“在我们这儿,你要是走累了,可以进派出所去休息,喝水,只要不打扰他们工作,也可以让他们帮忙买便当,或送车站。”
“啊,这些他们都管啊。”我深以为异。
“他们不做这些,做什么啊。议员还要帮忙订火车票和找船呢。”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在台湾(一):你从哪里来?
1、在台北的果汁店前傍晚,又是下雨。捧着果汁四顾寻位,看到只有一位年长女士旁有空位,我过去问可以坐下吗,她邀我共坐,然后问“你是哪儿来的?”我答了,问她是台北人吗?她说“不是,我是河北人”。我以为她也是自由行,于是有点惊异地问:&您也是来旅游的吗?有同行的人吗&。她说:“我是和父亲一同来的”。我更惊异了,问“老先生高寿啊。”正猜测着老人父女高龄来台的缘故,又听见她带着北方口音的国语,非常清楚、慢慢地说:“母亲在来的路上病死了,有钱买不到药,那时是逃难啊,你们不知道......” 闲聊了十几分钟,与老人道别。我祝老人健康长寿,老人祝我旅途愉快、玩得开心........ 2、大陆、中国大陆我是到台湾后才在对方微妙的反应中学会介绍自己的。起初,每逢被问到“你从哪里来?”,我都说:“我是大陆来的”。不可避免,被贴上了标签。之后,我便说:“我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情况大为转观。类此,人家再问我:“你是哪个省的?”我也不再答“广东”,而是说:“以前在东北,工作在广东。”多说几个字累不死人,却可以避免直接被贴上标签划入某一群,为后面的交流打开一点空间。3、神仙渡海、何处分灵虽然我不烧香,但做功课时,还是了解了一下台湾的民间信仰,除了佛门、道家、孔庙、义士祠、包公祠,还有天后妈祖、三山国王、文昌、关帝、土地、城隍、保生大帝、温府千岁、陈三太子、开漳圣王等等等等,林林总总,覆盖方方面面,而且都是从大陆渡海分灵而立。这也就罢了,到台湾后这些神灵还要讲资历、排座次,常有争论。单在书上、网上看这些,实在觉得无趣,但一到台湾,这些就成了活生生的故事,好玩极了。 在鹿港,著名的包子店之一,我边吃边问路。老板很坏,反问我:“你想去哪个天后宫?”我突然想起,妈祖庙是兴化人建的,天后宫是后来的,北港妈祖和鹿港的兴华妈祖,加上乡间漳泉移民之争,一两百年的纷纷争争,在书里、网页上、论坛中都见过。他不说妈祖庙、偏讲天后宫,这明显是个坑。我轻轻跳过,答:“当然是先去妈祖庙,再去天后宫,我连北港都没去呢。”老先生随即眉开眼笑,随即从新开笼屉里取了莲子素包和糖包,说:“别客气,我请你,尝尝合不合口味。”然后笑眯眯盯着我吃,还问好吃不,嗯,我又撑着了。 彰化庙宇很多,我的时间有限,于是在市公所的寺庙室研究线路,工作人员拿着地图问:“你想先去哪里、主要去哪里”。我就数着:彰化孔庙是必去的;这里有客家聚落,那么三山国王庙也是地头神灵,要看看;元清观在做水官大帝的寿诞,市长邱建富主持庆贺科仪、“行十献”,只是在子夜,我是赶不上了,那么白天的“午敬玄科”和“送圣科仪”总能赶上一个吧;之前看过南瑶宫的书,有十个妈祖会之多,不知道今年是哪个轮值…….工作人员说:现在有十二个妈会了。果真,下午在南瑶宫就看见了,排排坐,鲜艳得很,庙里两个新妈会的年老年少们都在忙着搬东西、清点、装架,准备绕境巡游。 在台南老城区,城隍庙香烟缭绕,忍着不适,直接问“尔来了”在哪里,这是台南三大名匾之一。庙祝公领我看了匾,又问我的来历、为什么旅游还要看城隍庙,有劳了人家,自然要说些好话,我便答:“怎么都要到府城城隍庙来看看啊”。台湾三大城隍庙都自以为位阶最高,台南是明郑时期官建,省城隍等级的威灵公,新竹的大城隍庙虽然也是省级,但是清朝官方升级的,至于台北的“台湾省城隍庙”,则是1945年之后的官定城隍。这句“府城城隍庙”一出口,博得庙祝公大悦,拉着我一同喝茶,又招人一起来讲神迹轶闻。出门时得知我咽喉不适,再带我去旁边的杏仁豆腐铺,这家店是民宿主人介绍过的,我原本也要去,只是有庙祝公陪着,那碗润润喉的杏仁豆腐,分量就大得惊人,本来是下午茶,变成了取代晚饭。 4、派衍传芳1945年以前,大陆到台湾的移民,主要是来自漳州、泉州和粤东的客家。 在很多有老房子的老街上,各家各户门上挂着诸如“彭城衍派”、“陇西衍派”、或“九牧传芳”、“渤海传芳”的门匾,这种最直截简介的家族说明,实在方便极了。到这里我便懊恼事先没有做一张家姓衍派的图表,只能大略知道几个:汾阳衍派家姓郭,陇西姓李、清河张、眉山苏….. 在鹿港老街的吃面时,看他家内厅的门匾上写着“岐阳衍派”,有些疑惑,四处张望,找到“爱莲世泽、细柳家声”,于是认准了主人家、问句“周先生”好,聊了几句凤鸣岐山和臊子面,主人家便有些惭愧,说祖上也是读书人家,后来遭难来了台湾,自己没本事,只得开个小吃店。我说:“民以食为天,代天行事有什么不好,何况梁实秋都说过,吃得好了,世界观都乐观起来。”主人家容颜舒展,此时午饭时间已过,店内只剩下我一个客人,于是留客泡茶、拿糕饼、取相册,说了好一会儿家族迁移的故事,又给讲了些本地辜姓名人的秘辛,末了指点我去巷子尽头看古井。 番外:我在巷子前后左右寻寻觅觅了好几遍,才确定眼前的这个少男少女围着合影的东西便是“古井”,瞬时鼻子差点气歪,分明就是手压机井嘛,跑到台湾来假装什么古迹! 5、南投的集集镇,有一家曾经在网上聊过的民宿,虽然没有入住,路过时也就去看看了。女主人用茶、水果和蛋卷做下午茶,她忙着时,我就看看她家的相册。主人的外公是台湾本地人,年轻时生得高大帅气。日据时期开发中部,普及中小学教育,这位帅哥学习成绩优异,作为技术生赴日留学,之后在日本与一女子相恋,有了第一个孩子。谈到1945年,主人叹了口气:“唉,妻离子散啊”。这情景和我们在大陆看到的欢庆胜利真是很强烈的对比。主人的外公带着幼小的孩子,从日本搭货船回台湾,妻子留在了日本。船一进港,岸边都是等着上船回日本的日本人。日据50年,很多人都在台湾结婚生子,此刻胜利国的故乡码头,是更多人的妻离子散。之后就是和台湾老兵几乎一样的故事了,主人的外公在南投娶妻、再生子,而日本的妻子终生未再嫁,死后,牌位入祠堂为正妻,台湾妻子为妾转继室。主人的外婆是后娶的台湾妻,我问,老人家是否感到委屈,他说:“不会啊,大婆一直孤独,过世后牌位才进我们台湾的家,我外婆总还有外公陪着。” 这是第一个故事,我在大陆听不到。 在高雄,出了火车站上计程车,司机问我是哪里人,又问我对统独的看法,我凭着在台南的经验,以为南部是深绿居多,就表达得比较含糊。司机却旗帜鲜明表示了深蓝立场,并大骂深绿是意识狭隘、功利急进、误国误民,说:“从十大建设开始,蒋总统对台湾的发展是有全盘计划的,按照国民党的全面部署,我们可以BLBLBLBL….民进党一上来,全部打乱,一群农民懂什么国家!”我听得好玩,便问他家是不是37年那时过来的,他说:“我父亲是跟桂永清的,你知道吧?”我对民国不熟,但先前做了功课,还知道桂永清是海军的,那他家就是住高雄左营了,我猜对一个、继续猜,“你家是江西的吗?”他说:是,萍乡。那种自矜,和二十年前我们公司台湾来的浙江籍总工对我说:“我父亲是跟老蒋过去的”一模一样。 在左营,一个小小的眷村文化馆,三个人给我讲了三遍。第一个人是一位家里从上海过来的阿姨,衣着化妆很精细,带着老派的雍容,很有风范地给我讲了一遍,讲到家里住泥夹竹板的简易房里那几年的艰苦时,也要加上一句“我们都弄得整整齐齐,不会乱糟糟”(请用上海国语复述)。她的讲解重点是宋美龄,讲到夫人对眷村的关怀、我仿佛看到了蒋夫人附体。这位阿姨的毛笔字也写得很好,刚健有格。 第二个人给我讲解的是本馆的一个文化指导老师,时间不长,只聊了半个小时(很多游客在这里也只停留半个小时)。他从眷村生活的文化提炼、特殊性、历史蕴含开讲,深入本质、挖掘意义,这是形而上,我只有点头的份。 第三个是义工,退休后在文化馆帮忙。她看我在读展柜里的家书,就说:“这种信,眷村每家都有。”从这句开始,我问她老家哪里,来台湾后怎样、之后回老家见到什么…….阿姨说到流泪,我也使劲忍着。 阿姨的父亲是跟孙立人将军的,来台湾晚,倍受排挤,都无法入住眷村,连泥巴夹板房都没有的住,只好到本地人家里借房子住,被台湾本地人如何欺负、母亲父亲又是怎样去世的…….我说在清华看到过孙立人将军的挂像,她很激动,我又说自己去过腾冲祭拜过国殇墓园、也去看过瑞丽的第一飞机制造厂遗址,她更激动了,说她父亲的谁谁就是在腾冲没的,又问我怎么没去胡康河谷,我实在说不出口,那一片已经是别国土地了。对比先前那位家里跟着桂永清来台的计程车司机对蒋总统的敬仰,这位阿姨对蒋总统的政工作风评价是“共产党那一套”,用“政治意愿掩盖理性客观”、“用政工干部驱逐技术干部”……我听得很有两岸一家的感觉,这也难怪,阿姨的父亲是早年学测绘的技术军人,在孙将军手下待遇很好。阿姨颇有点瞧不上桂永清,言语里带出桂“没和日本打过”的意思,有孙立人在,能和他比肩的将军实在不多。她还主动问到之前大陆的“反日游行”,又说了好一阵和日本相关的话题,我总结了一下,主旨两点:一、日本是台湾、大陆共同的敌人。我补充“曾经”二字。二、需要理性,不能以政治意愿取代客观。 6、走吧、走吧……还是在高雄的左营眷村,当我走进迁移后的居民区时,发现很多路人都在注视我。有人上前说:“请问你找谁?”几乎每个人和我说话的人都问:“你在这里有亲戚吗?”其中有一个老人家,用我熟悉的东北口音说:“姑娘,你怎么找到这儿来了,有心啊。”当我报出在东北时家里的地名时,他告诉我,这里住着的谁谁就是你们那儿的,还有谁谁也是,原来住在原来自助新村横巷转弯过去、榕树对面那家,我问:“现在他也搬到新区了吗”,老人低声说:“前年人已经走了……”看着眷村里蹒跚的白发老人,我不敢再轻启话端,就让他们平静地看日出日落吧。
朋友下班被同事坑了,让她走广顺路,结果开着开着就这样了
依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17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
1. 2. 3. 4. 5. 6. 7. 8.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8:30-20:30 仅收市话费
Copyright &
http://www.haining.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飒漫画兴趣部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