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元素对游戏产业进出口有什么影响

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开始走出国门,影响全世界。然而,据文化部数据显示,在2011年世界文化市场的格局中,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所占比重依次为43%、34%、10%和5%,而我国仅为4%,位列第五。而且,其中大部分为依托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而获得成本优势的“硬件产品”,属于内容和创意的“软件产品”则比例不高。这种现状,对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日益强大经济实力的中国而言,显然是不相符的。这也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采取怎样的方式、拿什么样的产品赢得全世界的关注?
  思考之一:是文化出口而非产品出口
  文化出口,要体现中国影响力,关键是要有能生根的、有持续影响力的东西走出国门。而反观我们之前走出国门的一些文化产品,无论是一些电影、电视还是一些杂技演出、民间歌舞、武术、美食等出访,或者是一些像文化周、文化月等活动。大多都只能在短时期风光暄热一时,但留不下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些东西从本质上来说并不能算是“文化”出口,只能看成是一次性消费的“文化产品”出口。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出口模式,在一些能够持久且具有内容和创意的“软件产品”上下功夫。而在这方面,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产品中,孔子学院与网络游戏无疑值得我们关注。
  作为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教育机构,截至2011年5月,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种形式的优点就是通过坚持不断的基础教育,在海外产生持久的影响。但不足之处则在于影响面略窄,经常是一些海外华裔的后代和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到中国留学需求的外国人才会来到孔子学院学习。相比较而言,网络游戏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则更为深远。
  近几年来,中国网游出口的脚步日益加快,出口连续实现超越,由其是近5年来,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规模已经翻了六倍。2011年,总计有34家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131款PC网络游戏进入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6亿美元。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网游也正呈现出深远的文化影响力。由于网游用户都是重复消费,一款网游产品常常会在5、6年甚至更长时间影响玩家。那些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会对国外的玩家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网游寓教于乐,玩家在游戏中更能轻松接受游戏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其效果更明显。再加之网络游戏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出口相对容易、传播面也更为广泛,而且网游的玩家大多是年轻人,这些在世界观形成期的少年接受游戏中的中国文化,其效果显然会更加持久。以中国网游出口的领头羊完美世界为例,近些年来,完美世界旗下十多款游戏已经出口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到的玩家超过5000万人,完美世界甚至召集全球的玩家进行游戏竞赛。由于完美世界的游戏大多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从中国历史、神话、名著到现代知名武侠小说应有尽有。通过游戏的广泛传播,游戏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也随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海外用户的认知。这对于中国文化出口无疑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网游正逐渐成文化“走出去”新势力而被国家日益重视!
  思考之二:是文化融合而非文化入侵
  中国文化出口,如何让海外用户接受也是一个关键。此前出口到国外的中国文化,要么是孔子、大红灯笼、旗袍、二胡、京剧脸谱、兵马俑、万里长城、针灸、舞狮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要么是刻意凸显有别于西方主流文化、宗教传统的东方文化标签;许多出口的文化一味强调本土文化走出去的“姿态”。殊不知,各国国情有别,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让国外用户对于接受外来文化天生就有一种障碍。而且任何民族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国外用户也不可能全盘接受中国的文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更注重文化融合,善于结合国外的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让世界能接受的东方文化形象。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进行中国文化的灌输性传播甚至是文化侵略。而在这方面,在走出国门的文化类型中,网络游戏产业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借鉴。
  仍以完美世界为例,在进行产品出口的过程中,完美世界并没有像一般的中国公司仅仅关注自身产品的输出,而是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将海外优质资源也引入中国。比如正在进行的《圣斗士星矢Online》的开发,就采取购买全球知名漫画版权进行研发的方式,借由国外的文化形象,在其中融入中国的文化因素。这种方式就像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一样,用中国人熟悉的熊猫和功夫元素,传达国外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融合显然更适合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另外,完美世界还推出了中国文化产业“首个全球化通路”——完美世界网游进出口平台PWIE。这个平台整合了完美世界的全球化资源,不仅为中国网游企业走向全球市场提供一个海外拓展契机,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这种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自然更能为海外用户所接受!
  思考之三:全球视野而非闭门造车
  此前,中国文化出口,大多是先关起门来,利用自身资源打造产品,然而再出口到全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这种方式显然已经落伍,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领先,就必须以世界应对世界,全球以应对全球,能将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就像完美世界互动娱乐公司总裁竺琦所说:“我们必须要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审视自己,并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从目前看,应对全球化,我们不能仅以整合中国资源来应对全球市场,而是要整合全球资源。”
  完美世界所强调的其实是一种更为宏大的文化出口策略。前面提到文化出口要强调融合发展,但要想创造出全球领先的蕴含中国文化的创意产品,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全世界最先进的资源整合利用。以完美世界为例,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完美世界接连通过收购日、美国等业内顶级游戏企业,整合全球游戏产业设计、生产、运营、IP等资源,实行全球化产业链条,以进行全球化研发方式进行产业发展。完美世界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更多是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比如《神魔大陆》、《笑傲江湖》等产品的研发都是整合海外和国内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和前沿科技融合、创意与全球市场对接”,既能在技术上保证产品的质量,更能把目前最流行的前沿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更有利于海外用户接受。
  从目前整体的中国文化出口态势看。中国文化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在主流文化产业赢得主流地位。必须建立起富有穿透力的全球化对接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强调文化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我们的文化才能为世界接受,在全球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
点击查看余下全文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游戏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游戏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这样一个信息急速发展的年代,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元素更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在经历着吐故纳新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我们用现代的理念去思索传统文化,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这很符合动画的创作思维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内容形式的丰富和文化意蕴的深厚,深深影响着各类艺术创作,尤其是动画专业,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的研究与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相结合,进而去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以现代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欣赏能力对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运用,使动画造型设计充满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理念。中国动画要发展,必须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元素、传统艺术形式,我们的动画要带着“中国”二字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的发展,网络游戏的盛行也是建立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网络游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就在这不长的十几年的时间内,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是大家显而易见的,已经成为认为最为喜爱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网络游戏是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来达到与玩家的互动,游戏中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游戏运行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更是吸引玩家的一个重要元素之一。角色造型是动画创作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角色的造型甚至会影响整个作品的风格,可见它的重要性。角色的造型不仅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设定,还要符合游戏设计的整体风格。网民在想要玩一部游戏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游戏中的角色是否吸引他。中国的网络游戏也经历着从初期发展到逐渐的成熟,我们的亮点就在于我们游戏所渗透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游戏角色造型设计中逐渐被应用,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基础,这也是我研究此课题的意义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J524;G89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其海;;[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杨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庄丽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褚力;黄朝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王君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陈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尹俊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安盈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甘忠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王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卢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孙文营;;[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杨全月;张利萍;樊秀梅;张娜;;[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韩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龚琦芳;徐进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任燕;罗玲鑫;熊春华;;[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徐建平;;[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高智勇;黄曾光;;[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杨丽萍;;[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厚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高刘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王佩环;[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陈建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贺彩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孙振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振存;[D];河南大学;2011年
刘强;[D];山东大学;2011年
闵长虹;[D];复旦大学;2011年
程雯慧;[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闻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蒋璐璐;[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李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吴鹏;[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闫娜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丽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关兵;[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黄华;[D];湘潭大学;2010年
殷劭;[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康辉;李宏威;;[J];中国商贸;2010年02期
涂锐;;[J];东南传播;2009年02期
徐世丕;[J];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01期
李丰格;[J];故事大王;2004年11期
刘国柱;;[J];修辞学习;2006年02期
于敏;马东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俊杰;;[J];企业文化;2007年04期
韩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唐成林;曾云超;;[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李琳;;[J];华人时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盈昊;程乐华;;[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刘红斌;赵学英;赵青英;;[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金鑫鑫;;[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陈丽文;程乐华;;[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俞卫锋;;[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建文;黄顺;龚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姚挺;;[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曹树金;卢泰宏;;[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孙盈昊;程乐华;;[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寿步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月红?海曙区报道组
许玉芬;[N];浙江日报;2007年
别水;[N];华夏时报;2004年
鸿烨;[N];中国财经报;2007年
王磊;[N];文汇报;2009年
;[N];中国经营报;2007年
陈凡;[N];北京科技报;2004年
李永文;[N];中国改革报;2003年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黄小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寇哲鸣;[N];中国税务报;2004年
大学生记者
团丁雷;[N];大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珅懿;[D];浙江大学;2012年
王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奚声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姚涛;[D];浙江大学;2006年
林旭霞;[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余俊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李绍龙;[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李晓东;[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李仪凡;[D];复旦大学;2009年
苏晓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欣;[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高先镇;[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颜舒旻;[D];东华大学;2009年
盛楠;[D];东华大学;2011年
罗应鸿;[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徐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祝鹏程;[D];北京大学;2005年
梁栩;[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朱壮文;[D];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
田莹颖;[D];南京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