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鸟山月,牧采取休,领宇斧颖,本刃上寸的造字法

华夏三皇五帝暨先古族群(由燧人到神农概述)
&&&&&& 【前言】研究华夏先古族群,一是依靠传说要能弄清楚众多的传说人物,因为人物的传说和族群的生活历史是相通的;二是依靠文字弄清楚先古人们的信仰,因为信仰包含了族群形成的信息。这其中,神农氏族的历史,是千古一脉的,是华夏民族形成的主线。
司马迁说:&神农以前尚也&,是说神农以前的历史,到司马迁时,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中国的历史,依据记忆和传说,历代学者们追记到5000年以前的氏族时代(父系氏族时代),对姓族时代(母系氏族时代),只有华胥氏的零星记忆(这里的氏应该是姓,后人记叙时用氏记姓导致的,是用父系氏族时期的观点来阐述母系姓族时期的历史)。
&三皇&的传说,就是围绕华胥氏展开的。他们的血缘联系是: &燧皇& 燧人氏是华胥氏的丈夫,&羲皇& 伏羲氏是华胥氏的儿子,&农皇&神农氏是伏羲氏的后裔。&
燧人族群是新石器初期生活于河套附近的一个善于人工取火的母系族群,她们以狩猎为生,处于母系姓族时代(传统称母系氏族)。
燧人氏是发明人工取火技术的人。&燧人氏&见于古代传说,是&教民钻木取火&。从文字分析,&燧&是指取火用的工具,现代一般指互相摩擦可以击出火星的燧石;在先秦时代主要是指钻燧取火。
火在远古先民中与吃、与住两大生存需要密切相关,随着火在人类生活中的不断应用,仅靠从天然火中取得火种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火的需求,人工取火就成为必然。但是,无论如何,人工取火,总得有第一个人发明人,这位点燃第一株人工火苗的人就被当时的人尊为&燧人氏&(&氏&是后人封的,远古时代人们没有名字,只有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被人送以名号。名号后来演变成了氏号),使用人工火的族群,就是燧人族群。
作为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人&&燧人,应该是男性,因为远古人发明钻木取火的技术,应该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是在数代人探索和经验积的累基础上发明出来,只有处于生产劳动第一线的人,才有可能学习到前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发明出人工取火技术来,无论在猿人时期、无伦人时期,还是在姓族、氏族和后来的国家时期,男人一直是生产的主力军。所以远古时代的发明家,大都是男性。
人工取火的应用,首先惠及的第一个群体,就是发明人工取火者&燧人氏&所在的族群,这个族群也因为人工取火的发明,迅速地改变了自己族群的生存状态,成为当时最先进和最进步的族群,自然就成了周边族群学习、仰慕和尊重的对象,人工取火技术也逐渐向外传播,人工取火的第一族群,就逐渐演变成为人工取火族群中的领导核心力量。这些人工取火的族群,在那些还不知道人工取火的族群面前,就显得十分优越和神秘,她们自称&燧人&,外圈族群也十分崇敬地称她们为&燧人&。
燧人代表的时代,是人类使用人工火的时代。在人类还没有认识&火&之前,生活于大山丛林中的远古人群,是很难逃脱突然而至的山火的伤害的,所以,火是最有威力、对人类伤害最大的自然灵,在远古人的心中,&火&是人们第一畏惧和崇拜的自然灵,是从原始人群就拥有的普遍的崇拜对象。人类认识火后,开始了利用、使用、控制自然火为人类服务的艰难历程。
在北京周口店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北京人使用火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灰烬、炭块和烧过的骨头和石头。由于有的灰烬成堆出现,说明北京人已经会管理控制火了。
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可以取食的东西变得更多,人类的食物来源被极大地在自然界中扩展,生存能力有了飞跃性进步。火的使用,满足了人类照明和驱逐黑暗的心理需求。与追求光明相对应,由于远古人类还不认识&黑夜&,对黑暗的来临有着深深的恐怖。在发现火后,人类就开始利用天然火取得火种,以满足追求光明和驱逐黑暗的心理需求。
火的使用,满足了人类取暖和驱逐野兽的生存需要。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每个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个火塘,而且都当然地设在进门处,这一位置设置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火塘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照明和取暖,因为单为了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就应该设立在房子的中间,设在进门处,说明火塘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野兽半夜偷袭。火塘就是最早的门。
所以,火塘的原始位置说明,那时候的华夏先民已经认识到野兽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先民们就利用这一原理,或用火驱赶围捕野兽,或者用火保卫自己,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成熟的用火技术是人们在地面建房定居的技术保障,有了成熟的用火和取火技术,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因此,人类从深山丛林中走了出来。
我相信,在人工取火技术发明之前,燧人族群还处于原始人群阶段,由于人工火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燧人族群的进化,燧人族群,成为华夏大地上最早结束人类无系生育时代、建立人伦理念的族群,也是最早从原始群(无系人群)进入到姓族时代(母系氏族)的族群。
由于火势很大的时候,火发出的声音是&哗哗&,人们根据声音把火命名为&华&,所以火的原始名称是&华&,&火&的造字依据是象形,是后来的称呼。
可能从姓族时代开始,由燧人原始群分化出来的各姓族,如允姓、风姓、婼姓等,就拥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或信仰&&华&,她们对外统称&华&,在进入到氏族时代时,由燧人原始群分化出来的各姓族又分化出来多个氏族,如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也继承了&华&的称呼或信仰,形成了最早的&华& 系族群,即最早的华人族群。
从传说看: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可见,在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原始人群开始结束群内交配习惯,建立群外婚配制度,在距今两万年前,开始创立姓族制度,完全从无系人群时代进入到母系姓族时代,人们按照母系血缘为纽带生活在一起。
从考古看,距今1.8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技术,并按照血缘关系组织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这个集体被称作&氏族&(我称作姓族),当然,每个姓族都有自己的特有称号,这就是所谓的&氏族图腾徽铭制&。传说和历史是一致的。&
<font color="#、华胥
华胥,风姓,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姓族&&风姓族群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是伏羲、女娲的生身之母。华胥所在的风姓姓族,是由燧人原始群分化出的诸姓族中的一支。
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
可见,燧人氏本人与华胥没有婚姻关系,作为人工取火技术发明人的燧人氏,与华胥生活的年代,相距遥远,但导致华胥怀孕生出伏羲的人是存在的,这个导致华胥怀孕的人,来自燧人族群,可能这个来自燧人族群的男人,为华胥姓族带来人工取火的技术,也被华胥风姓族人称为&燧人氏&。由于那时还没有婚姻制度,华胥和燧人族群的关系,是一种繁殖联盟关系,即两族男女之间有相对固定的性交往,不是后来的丈夫和妻子的关系。
据考证,山东的济宁、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陕北的延川都留下了华胥氏的足迹。
华胥作为一个人,是应该存在的,在华胥的后代发展壮大成华夏大地上的主要族群后,华胥就成了他们共同的旗号,他们就对外自称&华胥人&,华胥就逐渐演变成了族群的称号,成为血缘认同的符号。
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曾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看到华胥文化和华夏文明关的密切关系。&
<font color="#、&华胥国&(引用)&
传说中的华胥国是个和天堂一样美好的地方,就像伊甸园之于西方,雅利安之于印欧。《蓝田县志》中记载的华胥渚,即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就在陕西蓝田。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这一传说已经流传很多年,无人知其起始时间。
华胥氏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光绪年间的《蓝田县志》以及古书典籍《列子》均有对华胥氏族社会形态的描述。在多种典籍中有关于&华胥国&的记载,而这种记载可能就是指华胥氏族团。
据现代科学考证,蓝田附近的不少村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华胥氏部落的印痕,能够印证遗址。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自己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
著名学者石兴邦、刘士莪、任本命等人也应邀赶赴蓝田,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对母系氏族的起源、华胥氏族团的生成、历史的沿袭及现存遗迹与历史传说记载的对照进行考证后认为,从伏羲诞生前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约为公元前年,地域主要为甘肃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及黄河流域之一段。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说:&华胥氏之国在合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华夏文化在长达550年的战乱后再遭浩劫。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始把黄帝作为中华之祖。结果华夏、中华的&华&字反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font color="#、伏羲&
伏羲是传说中先华夏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伏羲又被记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年&&6500年(公元前5000年&&4500年)。
伏羲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因为伏羲出生的时代,社会正处于姓族社会时期,那时还没有国家出现,所以没有所谓的&王&的称号,但那时有氏号。
伏羲是父系家庭的创始人,父系家庭在姓族社会中诞生,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所以伏羲作为氏族家庭的创始人,被后人加冕为&王&。因为在古人的理念中,氏号即王号,氏族就是最早的国家。
传说伏羲生于甘肃天水、长于河北新市(新乐)、殁于河南淮阳。《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伏羲聪慧过人,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华夏族的始祖。他是古代华夏族群的杰出首领。
由于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龙的传人&之说。
伏羲的时代,是动物灵崇拜的时代,也是人从畏惧动物到驾驭和驯服动物的时代。在人畏惧动物时,族群的族徽都是动物,人们认为自己是某一凶猛动物的后代,尊敬和崇拜此动物以求得此动物的庇护,所以伏羲&人首蛇身&,是明显蛇崇拜的族群。在人不断征服动物和驯化动物的过程中,以方位知识为基础的&八卦文化&诞生了,华夏文化开始形成,在人们的理念中,动物开始变成人,所以在神话中,各种动物就纷纷以人的面目出现在人群中间,扰乱人间的生活。
&伏&就是&人&和&犬&的关系组成的,而&羲&,实质是指动物,而不是象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是感叹词,所以&伏羲&是人们根据伏羲在驯伏动物方面的贡献所给予他的&氏号&。
伏羲时代,人们以狩猎、采集和渔捕为生,主业是狩猎。随着狩猎动物的增多,不少动物被圈养起来。我认为,被驯伏的动物,可能就是狗,被驯养的动物,可能主要是食草动物,因为在原始种植业还没有产生时,人类的采集业不可能为圈养动物提供食物,而食草动物则是可能的,像猪牛羊马等,有草料就可以了。
圈养带来的产业变化就是,畜牧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在后伏羲时代,人群开始了两种变化,一是人群向草原发展,形成了游牧族群,畜牧业壮大成了放牧业;二是人群向河川平原地带发展,形成了农耕族群,畜牧业演变成了农业的副业&&家畜养殖业。
无论是动物的放养还是家养,动物的原种来自伏羲时代对动物的圈养和驯化,而狗是各种族群最好的朋友和助手。
<font color="#、伏羲与太昊&
我认为,伏羲是华夏体系,太昊是东夷中的鸟夷体系,是两个不同文化的源头。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荀子于战国之末,他在《正论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两名共见一书,可见不是同一人。
太昊,古籍中或记为&太皞&,东夷是先古时期在黄帝死后在中原可堪与黄帝氏族的统治抗衡的族群,东夷是华夏族群对东部族群的统一称呼,东夷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系,它的各系与华夏的交往十分频繁,后来还创造了灿烂的殷商文化。东夷族群,世居之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一带。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陈,太皞之虚也。&陈地在今河南淮阳,淮阳今存太昊墓。依据传说太昊是建立了自己的氏族国家的,而伏羲处于姓族社会时期,当时没有国家的概念,所以太昊是伏羲之后的人物。
根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可以看到,太昊氏族跟神农氏、蚩尤氏一样,都是风姓的后裔。
历史上,风姓姓族发源地在渭水上游的天水一带,伏羲就出生于天水,后来风姓族沿渭水向下游发展,到达河北新乐地区,伏羲在河北新乐地区成长,伏羲时代又向河南淮阳发展,在淮阳伏羲创立了父系家庭,从此氏族制度开始萌芽,伏羲的氏族家庭在淮阳壮大成氏族家族,并死于淮阳。
伏羲后裔分为两支,一支西迁回到祖居地渭水流域,逐渐发展成为神农氏族;一支留在淮阳,发展成太昊氏族,太昊氏族东迁,与北上的南方族群融合,发展成为鸟夷,成为后来的东夷的主要支系。所以,太昊氏族是伏羲的后裔。
周代以后,东夷各支后裔属地渐次东移,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各支才逐渐被鲁、齐、越等国吞并,融入华夏。《后汉书&东夷列传》:&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也就是说,这时东夷各支已不再以独立的实体存在,成了华夏族的&编户&,与华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华、夷的交融和合,东夷的祖先和首领太昊、少昊等也纳入到华夏的古帝序列中。
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将太昊与伏羲并称为一体的,乃是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在《世经》中,刘歆从西汉末年的政治需要出发,突破传统的以黄帝为历代帝王之首的体系,以伏羲与太昊并称,炎帝与神农并称,列于黄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取代汉朝的统治造势。
刘歆排序的依据,一是《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来朝》,昭子问&少皞氏鸟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刘歆据此而推言:郯子据少昊受黄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以太昊为古帝之首。二是从《易传》中找到依据,《易传》曰:&帝出乎震&,震为东方之卦,五行属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为木,且太昊为东方之帝,&东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系辞下》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刘歆接着说:&包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稽之于《易》,包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太昊伏羲氏继天而立,神农、黄帝皆继太昊伏羲而立&的历史观就造就了。
刘歆的造说适应了当时政治和民族融合的需要,但是刘歆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将伏羲与太昊相附而并称,推之于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后班固引之于《汉书》,后世史籍相继采从此说,就造成了历史混乱。
人们叙述先人的典故,叙述的习惯可能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并不矛盾,从&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的语言叙述看,明显是由往昔的黄帝开始按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谈到自己的高祖的事迹,刘歆却故意将其颠倒,达到伏羲与太昊合二为一的目的,也导致了本在黄帝之后的炎帝提到黄帝之前,与神农氏合二为一,产生了恶劣的历史混乱。
从现在的考古资料看,夷人创造的文明,也是非常灿烂辉煌的,将伏羲和太昊合二为一,不利于对夷人文明的认识和夷人来源的考证,也不利于建立先古历史观,所以必须换伏羲和太昊的历史本来面目,因为太昊,是夷人文化的源头和夷人文明的代表。&
<font color="#、伏羲与女娲&
女娲,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传说中说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 
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兄妹夫妻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传说女娲补天,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女娲的传说中充满了互相矛盾:既然她和伏羲结合了,繁衍人类,怎么会用黄土造人?难道是因为人的繁殖速度太慢吗?既然伏羲是她的丈夫,为什么不见伏羲参与补天的传说呢?
从传说中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来看,女娲和伏羲出自同一人种体系,所以她们是兄妹关系和结为夫妻是可能的。
我理解,女娲应该是双系神,造人的女娲是创世女神,早在母系姓族时代就已经是人们信奉的女神,如红山文化就有不少女神庙和女神像;而伏羲是父系家庭制度的创始人,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王,所处的时代是母系姓族时代向父系氏族时代过渡的时期,也是姓族和氏族共生时期,与伏曦结婚的女娲和伏羲应当处于同一时代。
所以黄土造人和以石补天的女娲是神女娲,与伏曦结婚的女娲是人女娲,在伏羲和人女娲成神后,两个女娲就混同了。这种混同,在后来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这是中国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混同的最早例子。
<font color="#、伏羲出生之谜&
(1)成纪&
成纪在这里不是行政区域,所以不能以汉成纪,唐成纪来衡量,但是无论汉、唐成纪,均在古成纪范围之内。古成纪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甘肃省东南部和东部的广大地区。或者说渭河上游流域都属于古成纪的范围。从庄浪静宁往西南,经北道卦台山,至西和仇池山,均在一线之上;从武山、甘谷沿渭河过卦台山直到刑马山,又是东西一条线,都有有关伏羲活动的传说存在。所以,我们说,古成纪虽然区域广大,但核心区域在甘肃省平凉市的静宁、庄浪两县和天水市的秦安县。经考古发掘,古成纪地域内以秦安、庄浪两县交界处的大地湾遗址最为庞大。
成纪的得名,传说是因为伏羲是孕育12年后出生,出生地被改名为&成纪&,因为古人以12年为一纪。我们知道,远古人是&不识四时昼夜&的,说的就是远古人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远古人对黑暗的恐惧,就来自对黑夜来临的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黑夜。所以在远古人类,的确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据传说,在距今约一万二千年的时候,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人们才开始建立时间观念。成纪的来历,跟当时的记日历法相关。
我们从&日&&旬&&日历&等词语可以推测,人类认识时间是从认识&日&开始的,人类记录时间也是从&日&开始的,&日&累计起来后,才意识到对&日&进行分段,每一段&日子&,人们称作&一年&,&年&是&连续&的意思,表示&相连接&,&纪&就是&计&的意思。
我们知道,在古代历法学中,&天干&是纪日和年的,&地支&是用来纪时和月的,刨弃后人的历法发展成就,&天干& 在燧人族群发明的时代开始经历伏羲的时代,就是用来纪日的。
结合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发展及在历法上的运用,我认为,&阴阳&学说起源于古人的&幽明之占&,而&幽明&来自远古人对&昼夜& 的认识,远古人在形成了&昼夜的认识&后,就建立了原始的&幽明两分法&,体现在&日&的认识上,一天被分为昼夜,体现在对&十天干&的运用上,就是将&十天干&人为分成&甲、丙、戊、庚、壬&和&乙、丁、己、辛、癸&两部分,以与幽明的&天道&相对应。甲、丙、戊、庚、壬与乙、丁、己、辛、癸五五相配,形成幽明对应的25个纪日单位,用于对日子的记录,周而复始。每记录日子一周,就是&一年&,远古人类的&一年&,实际就是25日,12年为&一纪&,远古人的&一纪&,实际是300天,相当于现在的10个月,是女人怀孕的正常周期。
太阳年和中国的农历年,是农业社会的需要,是为了准确把握农时,通过若干代人的观察和总结后产生的。所以,在历法上,农业族群比较先进。
在黄帝的时代,运用的日历手段还是&迎日推策&,一个阴阳年的日子共计被确定为360天,在唐尧时期,才建立了&四时&的日历学观念,日立年和自然年才相对吻合下来,一个日历年被确定为366天,并建立了四个天文观测占站,确立四时来调整以保证日历年和自然年相一致。日、月、年历法观念的最终形成,是在夏代。&
(2)雷泽(引用)&
雷神居雷泽。《史记。五帝本纪》道:&舜耕历山,渔雷泽&。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道雷泽即雷夏泽,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又注引《山海经》道:&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所引与今《山海经》异。
《山海经。海内东经》道:&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鼓,敲击;吴西,吴地西部。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卷六道:&雷泽当作震泽。&此以震卦所象为雷。袁珂以吴承志之说为是,言《山海经》之雷泽即震泽即今太湖,与《史记》之雷泽为异地。
又《淮南子。坠形训》道:&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高诱注:&雷泽,大泽也。鼓,击也;熙,戏也&。
关于伏羲氏的起源,司马贞继续写道:&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何谓雷泽?陇山山脉,又称六盘山,六盘山为汧水源头,汧水入渭河。所以古人又称陇山为汧山或岍山。也写作也写作口山,误作关山。关山在上古又称吴山、吴岳。《大荒东经》中讲雷泽在吴西,应是吴岳之西。考古学家范三畏先生据此考证,今甘肃平凉地区庄浪桃木山西麓朝那湫即雷泽。另外,庄浪县与伏羲、女娲活动地域古成纪(即静宁县)和大地湾遗址(秦安县)相临;朝那湫有许多神秘之处,如有许多独石散布于周围、人为引水则水位下降、天上无飞鸟、技术人员测量得出没有深度的结论等等。在秦代时祠祀华山以西的七座名山四条大川中,名山有吴岳,名川有朝那,朝那是湫渊的代表,地位与长江、黄河并列,可见朝那之重要。可以肯定的说,雷泽就是朝那湫,也就是现在的关山天池。
庄浪县朝那渊及吴岳地形,很符合先民生殖崇拜观念对地形地貌的要求。朝那湫主要由大小二湫组成,前湫背靠湫头山,周围平缓开阔,土肥水润。后湫形似弯月,深浅不测。四周林木参天,人迹罕至,是远古先民举行生殖祭祀的圣地。
神话中,一位名叫华胥的少女去野外游玩,在雷泽岸边看见了一个大脚印,很好奇,便踩了上去。这一踩,华胥心有所动,便怀孕了,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周人的始祖、帝喾正妃姜嫄同样是踩了大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弃,也就是后稷。这种感生神话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情况。
其实,履迹是先民为了生殖而举行的祭祀仪式。全国各地都有摸子洞、得子泉一类的景观,没有子女的女人摸一摸那个洞或者喝一口泉水就可以怀孕,意思和履迹差不多。在远古时代,代表神灵的神职人员舞于前,适龄女子尾随其后,踏在神职人员的脚印上,亦步亦趋,仪式结束后,相中的人在幽闲之处过性生活,从而怀孕。
在大洋洲的岛国中,有一种叫&宴饮&的风俗。土著居民中的适龄男子在夜晚围在一个类似女阴的水潭边舞蹈,同时把长枪投到水潭中。而后约上相好的女人在野外过性生活,繁衍后代。&
四、神农氏&
(一)神农氏与炎帝&
在探讨神农氏族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神农氏和炎帝的关系。神农氏和炎帝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是主流派。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我是&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没有关系的两人&观点的支持者。
1、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看,炎帝与神农氏是不同的两个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暴,莫能伐&。接着说:&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从以上记载,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是炎帝并不在神农氏族的族群范围里,所以不是神农氏族联邦成员。当时神农氏所处的时局是,由于神农氏族自己的力量衰微,没有力量控制其所统治的各氏族,所以各氏族之间相互进行兼并战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危局下,轩辕氏族开始整军备战,对不服从神农氏统治的氏族进行讨伐战争,在轩辕氏的征讨下,氏族之间的战争得以平息,都回到神农氏的统治下来,神农氏族的统治秩序得一恢复,但还有一个称号为蚩尤的氏族,因为力量强大,轩辕氏没有能力征讨他,没有回到神农氏的统治名下。
可见,神农势力范围,包括了神农氏族、轩辕氏族、蚩尤氏族及其他诸氏族,轩辕氏族和蚩尤氏族是两个实力最强大的氏族,而且,蚩尤氏族比轩辕氏族还要强大。炎帝不在神农氏族的统治范围里,也就不属于神农集团。
二是神农氏&弗能征&,怎么会变成炎帝那样想去&侵陵诸侯&的人呢?而且英勇善战的轩辕氏,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说明炎帝的力量很强,与&神农氏世衰&矛盾。
三是《史记&封禅书》明确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
2、古史传说看,神农和炎帝也应该是两个人。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神农氏的氏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轩辕氏族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我们知道,像伏曦,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氏族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达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
《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氏世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里 &世衰&指的就是一代比一代衰微,即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因为统治的实质,是氏族统治,不是一个人的统治维持几百年上千年,而是该氏族的统治延续了几百年上千年。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轩辕氏族崛起的时代,大约在距今4600年到4700年之间,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但是,关于炎帝的记载则明显和神农氏对不上号。和神农不同,关于炎帝的称号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领的称呼这一点是存在争论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的时代比黄帝的时代大约早几百年。而和黄帝同一个时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这种说法,就把炎帝和神农串到了一起,即无论炎帝还是神农都是同一部落首领的称呼。同一部落首领有不同的称呼也不奇怪,但是无论神农氏是七十个世代还是十七个世代,显然都和炎帝的八个世代对不上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炎帝和神农为同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
3、与历史记载不符。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越绝书》说 &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相符合,而炎帝 &侵伐诸侯,暴虐百姓&,是英勇善战而残暴的首领形象。
(二)神农氏的历史传说&
《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之实质在发挥地力,亦称&地皇&。所以神农氏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农业的发明创造。
1、推广种植业。《淮南子.休务训》记载: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
在湖南道县蛤蟆洞,出土了距今10000年以上的稻谷种子,在湖南洞庭湖畔的澧县彭头山,发掘出距今8000年的稻壳和稻草,在彭头山不远的城头山,发现距今6500前的稻田及配套设施。
在距今9000年-7800年前(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的贾湖遗址(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发掘出了我国最早的炭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表明8000年前的贾湖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稻,开始了农业生产。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半坡居民,以种植粟为主,也种植蔬菜。
2、首创耒耜等农业工具。《易.系辞下》记载:庖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利天下。说明神农氏发明了耒耜农业工具,改播种的种植模式为耕种的种植模式。
根据考古资料:
(1)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骨耜是最典型且数量最多的一种农具。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2)公元前4800─前4300年的半坡文化。半坡人的磨制石器中,有很多的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锄、石耜、石铲、石刀。
(3)公元前4000~前3000年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
(4)公元前3250~前2150年的良渚文化。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琮、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
说明,早在公元前五千年,耜已经发明出来,成为了主要的农耕生产工具。
3、开启制陶业。《逸周书》记载,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制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发现了燧人氏晚期遗址,遗址中发掘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其生产年代距今约在一万二千年前。南庄头遗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万二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能生产制作陶器,这是中华人种从原始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物证。
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半坡人的彩陶,品式多,上面绘有构思巧妙的花纹。
红山的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良渚人的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的的陶器制作方式是轮制,黑陶豆盘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良渚文化时期炊器大多是鼎。&
4、首创纺织业。《庄子.盗跖》记载: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河姆渡先民已开始纺纱织布,半坡先民也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神农氏的传说,实际就是一部华夏农耕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是神农族群通过历代的功业累积而成的,作为一个先进的农业族群,神农氏族在华夏农业的发展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领导和引导地位,其他族群在神农氏族群的教导下,逐渐地学会农耕技术,也演变成了农耕族群,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明,就逐渐地在华夏大地上传播开来。&
五、华夏先古族群的迁移和融合&
(一)先古人物和人的组织概论&
对于先古传说时代燧人、伏羲、神农、黄帝、炎帝、尧、舜、太昊、少昊、蚩尤等帝王,古史记载存在着许多混乱。上世纪二十年代&古史辨&学派提出许多疑问和考辨,致使先古帝系几乎遭到否定。但随着现代考古发现,我们对于上古史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尽管许多问题仍争论不能达成一致。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是许多研究论证只是停留在个人推测水平上,是将古代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简单对比和附会而作出来的推测,并将自己的推测当作结论让别人来接受,缺乏科学、历史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 
我也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及其世系,很多在历史文献中定位的确立比较晚,周代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提到黄帝,《尚书》从尧写起,整个一部《尚书》没有出现&黄帝&字样,甲骨文中也未见&黄帝&。黄帝的名号只是在周代的出现,而且跟五方的理论联系很紧,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以黄帝为信使的开始,确立了黄帝的历史地位。
但是不是说,历史上对先古帝王的追记,就没有依据呢?我想,尧及尧以后的历史,应该是信史,而尧以前,在尊重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前提下,结合神话和传说,运用考古的手段,是能够证实或否定的。崇拜西方的学者,应该知道,西方以神话为依据寻找历史的工作,是在19世纪晚期开始的,相距司马迁2000多年了,可见司马迁的伟大了。所以,《史记》一直是我思考先古历史的依据。
造成中国先古历史混乱的原因,是历代历史学者硬性糅合不同体系和族群的历史人物导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肯定民族融合后对历史、血统和文化的认同的需要。
从传说来看,神农氏族是华夏能够追记的最早氏族源头,在轩辕氏(后来称黄帝)、烈山氏(后来称炎帝)、蚩尤氏(因战败被后来华夏历史学者视作始叛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几千年,没能称氏,也没能称帝,被鄙视为&徒&)通过血与火的兼并后,历史必须用黄帝族群糅合炎帝族群和中原地区原居民神农氏族;其后,在黄帝死后,东部的夷人力量强大,少昊曾一度取代了黄帝氏族的统治,在黄帝后裔颛顼夺回统治权后,族群向东扩展了,两昊系统也必须纳入黄帝系统,所以就有了伏羲与太昊的结合。颛顼到尧,谱系可靠,是黄帝氏族一脉,但舜崛起于民间,禹兴起于西羌,他们也要被纳入黄帝体系,可见糅合的工作是多么艰难。
我认为,族群的历史,本来就存在于各自后裔的传说中,但被不被重视,却跟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被纳入族群的实力消长有相当大的关系。当今,用&炎黄子孙&就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人,所以寄希望于蚩尤,蚩尤被认为是南方各族的先祖,也是羌人的先祖,也是藏人的先祖,蚩尤也跟蒙古人发生上关系,可能只是由于种族的不同,蚩尤目前跟维吾尔等民族难以发生关系。这样看,也许大家能理解历代历史学家的苦心。但蚩尤的传说,就一直流传于东南各民族中,他们自认为是蚩尤的后裔,而正史却一直没有记载。
从人类认识自身的历程来看,华夏先古人首先是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形成了&人&的概念,随后是要将不同的人区分开来,形成&人群&的概念(古语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法),随着血缘关系的认同,族群的概念出现,形成了姓族(姓族联邦)、氏族(氏族联邦)等人类组织,在近现代国家出现后,民族的概念也随后出现。&
(二)古人的迁移和诸族群的形成&
就我看,先古华夏诸人群的融合,是从公元前9000年开始的。是由于地球大气候变化引起南北东西人口向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中原地区迁移导致的。
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各种文化区的分布分界,往往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例如,早期的农业人群,一般分布在河川平原地带,住居地背靠大山、前居河流,因为捕猎和渔捕人是对农业的一种补充;早期的狩猎群,一般分布在山谷丛林地带,住居地靠山临水,因为采集和渔捕业是对狩猎的补充。早期的游牧人群,分布在草原和山坡地带。
古气候学家把距今160万年&1.1万年间的一段寒冷期命名为第四纪大冰期,即&冰川时代&。在过去的120万年内,地球上曾发生过4次明显的大冰期,在冰期和冰期之间,是相对较温暖的间冰期。大冰期导致全球气候急剧变冷,海平面普遍下降、雪线向南退移,哺育动物中的40℅种属灭绝。
到大约在距今1.1万年后,地球冰河期结束,地球气候急剧变暖,冰川急剧消融,海平面急剧上升,高温区向北推进,进入地质学家所说得&全新世&。在地球的温暖期开始后,也夹杂着多次的小降温期,例如在距今年间,北方就出现过一次小冰期,导致河北中部古人类文明消失和辽河地区古文明衰落。
由于天灾人祸加剧,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人群南迁北移、东奔西走,人群之间的碰撞加剧,华夏民族的历史,就这样在血与火的历练中,艰难的开始。
距今9000年&3000年前后是华夏先古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南人北迁,可能始于公元前7000年前(距今9000年前),第一迁出地是湖南,跟洪灾有关;第二迁出地是江浙环太湖巢湖地区,跟海浸和洪灾有关,时间始于公元前5000年前。
北人南迁,可能始于公元前2800年,迁出地在辽河流域,跟小冰期的出现导致北方更加寒冷有关。
从农业的起源看,南方的稻作农业在公元前8000年前就开始了,淮水流域的稻作农业,在公元前7000年的贾湖开始出现;而旱作农业,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渭水流域开始出现。可以看出,农业种植业在公元前10000年&前8000年就已经产生了,南方的水稻种植业比北方的粟谷种植要早,南方的水稻种植也比北方要早,可能表明了农业种植业起源于南方,农业种植族群也兴起于南方,农业种植技术也从南方向北方传播,而且在农业推进到北方干旱地区(如半坡地区)时,演变出了粟作农业。粟可能是先古时期所说的&稷&。
据《周易》、《管子》等先秦文献的有关记载以及长江流域包括湖南多处发掘考证的距今七千至九千年的古文化遗存表明:湖南应该是稻作农业的中心。依据现在的考古资料看,江浙太湖巢湖地区,是另一个稻作农业的中心。
从气温升高对水环境的改变来看:气温上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水灾。冰川融化后,由于古长江水道还没有形成,河水在四川、湖北、湖南一带屯聚,导致在冰川期萎缩的河流和湖泊水位暴涨,大批的适于人类生存的土地成为泽国,两湖地区直到汉朝时期,依然被云梦泽淹没,所以这里的古人就成了最先需要迁移的族群。
冰川融化对海平面的上升是缓慢的,所以,在南方,洪水灾害在前,海侵灾害在后。在古长江水道形成后,洪水下泄,危及江浙地区古人类的生存,此时冰川融化对海平面的影响明显,海浸逐年加剧,浙地区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江浙古人也开始北迁。
所以湖南地区古人类的迁移时间要早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人。淮水上游的稻作农业,可能是湖南地区古人北迁所致。旱作农业,也可能是湖南古人从淮水上游西迁的产物。
南人北迁的路线,和农业传播的路线,应该是一致的:一条是,湖南古人越长江走廊沿汉水走廊方向北上,经丹水走廊到达淮水上游。一条是环太湖地区古人,在生态环境改变后,向北沿古乌江走廊方向到达淮水流域及山东地区。
伏羲所在风姓姓族是仰韶文化的创造者。在伏羲的时代,风姓族群还是一个以狩猎为主以采集和渔捕为辅的狩猎族群。狩猎的手段就是游猎,即在某一猎场狩猎一段时间后,又转入下一猎场,目的是寻找有充足动物的猎场,跟游牧一样寻找更好的牧场。他们跟南方的种植族群不一样,可以在一地生活较长的时间(当然,南方族群在生活地生态环境恶化后,也会迁移寻找更好的耕作地)。所以风姓游猎族群可能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着来回游猎,一定时间后会回到其祖居地。
在伏羲出生时,风姓族群正好在天水,伏羲出生后,随母族游猎到河北新乐,在此地伏羲长大成人,由于伏羲在捕猎上的许多发明,使他成为了姓族内的杰出人物,获得了氏号。伏羲以自己的氏号组建了自己的父系家庭,并带领族人发展到河南淮阳,伏羲在淮阳建立了&男婚女嫁&的婚姻制度,发展壮大了自己的氏族家庭。
在伏羲到达淮阳时,先期到达淮水上游贾湖地区的湖南农耕古人,已经在淮水上游发展出了优秀的稻作农业,并驯养出了猪和狗等家畜。这些以农耕为主的贾湖人,就被伏羲族群视为神农族群,伏羲族群的农业种植技术,就是由贾湖人传授。这群贾湖人,也许人数不多,被逐渐地融入到伏羲族群中,伏羲族群的后裔一部分向西迁移,在渭水流域形成了粟作农业,也就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神农氏族。留在淮阳一带的,成为了后期的太昊氏族的主体。
考古资料表明:绝对年代为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的贾湖遗址,是世界上已公认的狗的驯化家养始发地。国内外专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猪的驯化圈养也始于同时期的贾湖。在遗址内还发现有马、羊及龟、鹤等动物,研究价值极大。这表明我们的祖先贾湖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相当丰富。
伏羲的时代,大致在距今7000年&6500年(公元前年前后),贾湖先民的创造显然早于伏羲的时代。伏羲活动区域发现的仰韶文化(距今约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
这一考古资料说明了,伏羲文化和贾湖文化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神农氏族和太昊氏族都是伏羲文化的继承者。
神农氏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由燧人、华胥、伏羲一脉相传繁衍下来的是以狩猎渔捕为主、采集为辅的华夏族群。一部分是来自湖南的农耕族群,这群湖南古人就是当时的&神农氏&,是他们为中原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
当中原地区拥有先进文化的伏羲族群,接受了南部传来的先进的农业技术后,一个新的时代&&神农的时代,就不可阻挡地出现在中原地区。
环太湖地区迁出古人,根据其居住的杆栏式建筑看,可能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他们与山东淮水地区的古人类结合,形成了&昊鸟崇拜&的鸟夷文明。其中一部与伏羲后裔结合,形成了太昊氏族。
以黄帝为主体的蛇系族群,其先祖来自古辽河流域,是红山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在距今年间的&小冰期&的影响下,被陆续迫南下。黄帝的先祖,是最先南下的族群。黄帝族群活动的范围,在古黄河南河南北,西靠近渭水河洛地域活动的华夏神农氏族,东跟东夷族群相邻,到黄帝出生前,黄帝族群还处于母系性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期。由于东西两大优势文化圈的作用,黄帝的先祖一部分向夷人转化,一部分向华夏人转化,到黄帝出生时,黄帝的父亲少典所在的族群已经形成了公孙氏族,完成了姓族向氏族的转化。由于跟神农氏族有长期的婚姻联系,有熊氏成为了神农氏氏族联邦的一支。正是这次小冰期,开启了华夏文明新纪元。&
(三)先古华夏族群的崇拜探讨&
1、&华&崇拜(&火&和&花&的崇拜)&
人们发现、使用和发明人工取火,是人类进步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在中国远古,就形成了&火&崇拜,而且是华夏先民的第一崇拜和普遍崇拜。
前面讲过,&火&在原始语言中,就称作&华&,由自然灵&火&派生出来的第一个信仰,就是 &华&的崇拜。
华胥氏族,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华族,就是崇拜&华&的族群。华胥,最初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女人的名字,中国人有用最美好的、最绚丽的字词为自己的子女命名的传统,华胥的&华&,来自&华&崇拜,就是当时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最绚丽的字词,&华&象征象火华一样美丽或繁盛的事物;胥,是&齐&和&皆&的意思,形容词,是对&华&的引申和肯定,如&万事胥备&,所以华胥的意思就是&美丽齐备、品行皆优&。这个伟大的女性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始祖,因为她的后代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氏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胥所处的时代,是母系姓族(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华胥所在的风姓姓族,是有血缘交换关系同样有&华&崇拜的燧人族群中的一支。&
燧人族群崇拜火,因而称&华&,&华&就是火,包含有&火花&的意思。后来种植业兴起,人们开始重视植物的&花华&,由于花果瓜菜有艳丽的&光华&,故又以&华&称瓜果,如&树华&。甲骨文&华&字,就是一株挂着果实的花树。
在种植业兴起后,华胥的后裔神农氏族以&华&作为农耕族群的称号, &华&被专用化和神圣化,为避免与&华&混用,才创造了&火&与&花&字。
因此,华胥氏时代前期,是火(&火华&)崇拜(自然灵崇拜),后期则是花(花华)崇拜(是植物灵崇拜)。 &&
&华&由&火华&到&花华&的转变,反映了&火&在人们心中由神圣到习惯的历程,随着人工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火失去了神秘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在种植业兴起后,人们认识到&花&的重要,所崇拜的&华&的内涵就转变成了&花&了,但&华&作为我们的人种属性,永远地刻印在了我们的身体上、血液中。&
2、&皇&(太阳崇拜)&
由&华&而来,又派生了出了&皇&。&华&是植物种子的来源,果实、五谷、蔬菜,都是&因华而实&,&华&生长不好,也会导致&华而不实&,&华&的生长,靠的是太阳,古人谓之&皇&。
在中华远古传说中,&皇&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有重大发明功大德美泽被天下者,&皇,君也,美也,大也&,如燧人氏发明了钻木燧取火而被尊为&燧皇&;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用于捕兽捞鱼,并制定婚姻嫁娶之礼,使人类本身的繁衍进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因而被尊为&羲皇&。耒耜的发明是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基础,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神农氏之世&的出现。神农氏功绩伟烈,被尊为&农皇&,又称&地皇&。二是指不存在公共权力的早期原始社会,&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烦一夫扰一妇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妇故为皇&。其情景如《庄子&盗跖》所述:&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这里对&皇&的解释,是古代学者根据&皇&在历史上的实际功用,所作出的解释。
&皇&,是由&白&和&王&,&白&应该是指光明,&王&是万物的统帅或来源的根本,合起来应该是光明之根本的意思,所以在先古汉语中,&皇&实际指的就是日。有&皇&崇拜的族群,就是太阳之族。三皇的传说,就是华胥氏族的发展壮大历史的写照,所以,神农氏族,就是华族,华族,就是太阳之族。
&华&用于族群的称号,&皇&用于首领的称号。&
3、夏崇拜(灵魂崇拜)及夏内涵的演变&
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曾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我不知道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也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他的观点,证实了华夏中的&夏&字不是来源于&夏朝&,跟我是一致的。
也有观点认为,&华夏&的&华&应为&华胥&,&夏&为&人&,所以&华夏&即&来自于华胥国的人&。据考证,上古汉藏人可能都把&人&叫做&夏&&&&殷墟甲骨文里的&夏&字就是一个&人&字;《越绝书&吴内传》:&越人谓人铩(夏)也&,至今壮侗(百越)还把&人&叫做&铩&,闽语也把&人&叫&铩&(&夏&)。所以,夏指人是肯定的,问题是指什么样的人?即夏的内涵是什么?&&
夏的造字,是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合起来就是头戴冠冕的人。夏的造字根据,就是&人面鱼纹&图。
我认为,夏,是华人进步到灵魂崇拜的阶段产生的。夏,是原始语言中对&鬼&的称呼,而&鬼&,就是&灵魂&,代表&灵魂崇拜&,也就是&生命崇拜&和&鬼神崇拜&。&&
&&夏&崇拜,始于&人面鱼纹&图画流传时期。上图中,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额的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同样内容的彩陶盆,在半坡遗址中曾出土几件。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
我认为,这个图画表现得原始内容,是&亡婴再生&,表达的内涵,就是&生命轮回&。
先看嘴两边分置的两个变形&鱼纹&,是鱼纹吗?我不是,应该是女性的阴唇,代表的是女性的生殖器,表现的是女性生殖崇拜,说明此族群还处于女性为主导的姓族(传统成之母系氏族)时代。
圆形人面:代表一个婴儿正从母亲的阴唇内出来,但不幸的是这个婴儿刚出母亲阴唇就死亡了。所以圆型人面代表的就是出生后夭折的婴儿。此婴儿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寄托了当时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和对亡婴再生的期望。
嘴旁分置的两个变形鱼纹:这是很形象的鱼纹,代表的是&食物&,亡婴族人提供的给亡婴在重新投胎的路上吃用的。
额的左半部的黑色形物和额的右半部的黑色半弧形物:是山的代表。两座山相连,为群山的意思,山是祖宗的生活故地,如我现在生活的村庄在平原,但人死后,不称作&埋葬&,而称作&送上山&,但我们这里没有山,小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明白&送上山&含有送死人回到祖先那里去的意思。人死后回到大山林,就是回祖驻地。
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代表的是&火烛&,是招引亡婴在阴间黑暗路上行走的火炬。亡婴的父母和族人担心亡婴从此陷在黑暗中找不到回归祖先住地的路,所以给与亡婴火炬。
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上的鱼鳍形物:代表另一位母亲的阴唇,表示亡婴进入到另一母亲的怀抱胞,预示着亡婴的再生。
整个图画,描写的就是亡婴再生的美好画面。这是一个文化和文明成熟的标志,是一个共同的文化认识的符号。当时人们给这个图画的命名,也许就是&夏&,后来这个图画就演变成了&夏&字。
&夏&的本意是&鬼&(灵魂),人们认识到鬼的存在后,人类的思考深入到了生命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产生了&万物有灵&和&生命轮回&的观念,形成了&灵魂崇拜&的原始宗教教义,建立了初步的以尊重生命为内容的鬼神祭祀的文化,&夏&演变成了&灵魂崇拜的人&的族群的族徽,成了区别于他族的文化标志,&夏&也就进一步演变成为了该族群对&人&的自称,他们自称为 &夏&,意即&崇拜生命的有文化的人&。&文&,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是华夏历来优越于四邻的根本标志。
&夏&内涵的&鬼&的含义,就被分离,人们专门根据&夏&创造出了&鬼&字(鬼来自夏的上半部),专门用于泛指&不能享受到祭祀或不能轮回的死人的魂魄,即所谓的孤魂野鬼&。
随着历史的发展,&夏&对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小孩成长过程中最最难合拢的地方是脑门,小孩之所以容易夭折,就是因为魂魄从没有合拢的脑门处逃出来了,所以脑门被称为&性命凼&,为了留住魂魄,确保小孩成长和人的生命安全,人们根据&人面鱼纹&图制作出了冠冕, &夏&就演变成了 &冠冕之文明人&的意思,华也包含有华丽的服饰的意思。所以华夏族也自称&冠带之族&。
随时代的变迁,&人面鱼纹&装饰演化成了象征权利的官帽,特别是明代的官帽样式,跟&人面鱼纹&装饰太一样了。
古代官帽从什么时候开始两边有&耳朵&的,没有研究。但后面的&两耳&是一定有的,唐朝的耳两下垂、宋朝的直长、明朝的短宽!民间的帽子后的两耳也有变成两条飘带的。
所以,&夏&的含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但&夏&的实质是指&人&&&&崇拜灵魂的人&到&冠带之文明人&。&
4、蛇崇拜与龙崇拜的转化&
我认为,北方龙崇拜的起源,可能跟蛇和闪电有关,而南方龙崇拜的起源,可能跟鳄鱼和洪水海浸有关,龙的主体构造是&北蛇南鳄&。
蛇是丛林狩猎时期先古华夏人普遍崇拜的动物。蛇无所不在,蛇会在不知不觉中,在无声无息中,悄然侵入到人的生活领地,人在活动中也会猛然与蛇相遇,蛇会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向你发动攻击,在丛林时代,生活于原始山林的华夏先民们,对蛇的恐惧和敬畏,恐怕是从猿人时代就一直累积下来的,为求得蛇的保护,不少族群就以蛇为图腾。
有学者指出:&伏羲出生于蛇系氏族,并且以蛇为尊。&,流传下来的伏羲像中,他身上穿的树叶或鹿皮,形右蛇之鳞身或花纹,这正是蛇系氏族的族徽标志。可见,先古华夏族群,也经历了蛇崇拜阶段。
与其他蛇崇拜族群不同的是,华夏先人的蛇崇拜,演变成了龙崇拜,因为&蛇&跃变成了&龙&。
从考古资料看,公元前4000~前3000年的红山文化(距今6000年-5000年)时期,红山玉龙的头有不同的造型,但是统一没有足,说明蛇形是龙的最早最基本的造型,而且,出土的不同时红山玉龙自始至终没有脱离蛇的造型;1987年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蚌塑龙虎(公元前4645&公元前4375年),其中的龙的形象,头部已经与有角动物相联系,但基本形态还是蛇形;在帝尧时期(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100年)的&中国&,现在的山西陶寺遗址上,出土的蟠龙,就是一条大蛇,其蛇&信子&十分明显,说明,从红山文化时期一直到帝尧时期,龙的形象其实就是一直保持着蛇形。
从传说中看,伏羲、女娲、黄帝、西王母等人都是以蛇形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138个。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我们现在认为的先民的龙崇拜,实质是当时的蛇崇拜,蛇头部的变化,代表了蛇系族群的分化历史&由同一原始人群分化成多个不同的姓族;由同一姓族,分化成多个不同的氏族,但无论如何分化,在各族群的图腾中,依然保留有蛇的特征,所以上古先祖多蛇形,不是因为先祖们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族群都起源于蛇系原始人群。
从古代的记载来看,伏羲女娲姓&风&。关于&风&字,在《说文》中有&风动虫生&的解说,在甲骨文的卜辞中,&虫&和&巳&为同一个字,而&巳&就是&蛇&,《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虫为蛇&之说。由此可见,风与蛇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姓氏的起源来看,上古时期人们的姓氏大多与姓氏的图腾有关系,有些姓氏就直接来自于图腾。由此看来,伏羲的&人首蛇身&形象就是从风姓姓族的图腾&蛇&演化而来。
中国古人的崇拜,可以从古代方位的象征物的确立上看出端倪。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方位坐标&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在1987年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蚌塑龙虎(公元前4645&公元前4375年)代表的意义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可见在远古时代就有这种方位表示,而这种方位表示,是与古人的崇拜有关系的,即东方族群崇拜青龙,西方族群崇拜白虎,南方族群崇拜鸟,而玄武就是鹰操蛇,说明北方族群崇拜鹰和蛇。可以肯定的是,北方族群一直保留有火、鹰、蛇崇拜。
现在学者把龙与红山文化发现的蛇崇拜联系起来,认为龙的造型来自&大蛇&,龙崇拜起源于蛇崇拜。由于龙崇拜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们把蛇崇拜统一于龙崇拜,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但是,我认为,龙崇拜在远古是存在的,因为龙是农业的保护神,所以龙在远古时代,普遍存在于南方农业族群中。龙在南方的原始物,是普遍存在于南方河流、湖泊、沼泽地带的鳄鱼。鳄鱼被神化,是在南方的洪水期间,人们看到了水的摧毁力,特别是洪水来临之际,由于当时古河道还没有形成,巨大的洪水在长久的积蓄后瞬间将大地撕裂、一泻千里的情景,在古人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他们把这种威力给与了龙。在南方族群因为洪水和海侵被迫北迁后,将龙的形象带到了北方。是什么原因促进了蛇崇拜进化成龙崇拜呢?
一是跟距今4800时的一次陨星撞击有关。距今年前后是华夏先古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期间也是一个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期,其中距今年间的一次降温事件(被称为&小冰期&)影响巨大,这一时间是中原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引起这次降温的原因,是由陨星撞击导致的,撞击区域在河北平原中部,现在的白洋淀地区。
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白洋淀地区繁盛的古文化从此中断。华夏先民的心理创伤和生活禁忌也由此产生。
在雷击之后,&轰隆&声中,华夏先民心中的&龙&随之产生,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风雨是龙的功用,雷电雨风和华胥族群固有的&蛇&图腾结合,形成了古老龙的形象。华胥子孙用雷神化了2000多年前的先祖华胥孕育伏羲和伏羲诞生的历史,即华胥与雷神(龙)的结合,诞生了&人首蛇身&的伏羲,开启了华夏先古文明的先河。
二是跟农业生产有关。农业生产必须要造就一位呼风唤雨的神灵,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龙崇拜本身就存在于南方农业族群中,南方古龙的形象来自鳄鱼,是人民长期跟洪水作斗争的产物。
三是虫(CHONG)龙(LONG)发音转换,虫变龙可能是声音转化。在先古语言中,北方称&蛇&为&虫&,南方称&鳄鱼&为&龙&,&虫&和&龙&在中原地区结合后,&虫&的名称就变化成为了&龙&,而&龙&的身体就变化成了&虫&。
为什么会形成&东龙西虎&呢?这就跟南方族群的北迁和西北族群的南下有关。
&湖南古人最早迁移的一部于公元前7000年北迁到淮水上游,形成了贾湖稻作农业,在淮水地区跟伏羲族群结合形成了后来的神农氏族群;江浙古人最早迁移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在洪水和海浸的双重压力下逐步北迁的,他们到达的主要区域是淮水中下游及山东地区,与当地的古人结合,形成了后来的东夷族群。因为伏羲族群在文化上比南来的皇人要先进,所以南来的龙崇拜被蛇崇拜吸收,但龙的形态还是蛇。从&蚌塑龙虎&中的龙蛇行但有角及&太昊以龙纪&的古代传说看,&昊&人在文化上可能比山东淮水一带的古人要先进,所以龙在与蛇结合后,蛇头长出了角,形成了初步复合龙形象,青龙代东方就是这样来的。
虎崇拜可能来自西方巴比伦地区,是由巴比伦人的狮子崇拜转化而来,因为华夏地区没有狮子,却有老虎,所以狮子被老虎代替。对于&昆仑山&的名字,我一直认为是外来名字,因为《禹贡》里没有昆仑山,可能是巴比伦人东迁带来的地名。巴比伦人迁至现在的昆仑山地区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逐渐占据了昆仑山至祁连山广大地区,他们与在唐尧时期被迫西迁的&有苗&结合,形成了先羌族群,后逐步分化成西戎各部,形成了华夏西部白虎崇拜族群。&
5、先古华夏各族群的崇拜的区别和联系&
先古华夏各族群的崇拜,跟各族群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经历有必然的联系。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类一直在解决人与自然物、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在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的自然灵崇拜、动物灵崇拜、植物灵崇拜、鬼神崇拜,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明。
当然,同样一个族群,可以有多个不同崇拜,即可以对多个事物进行崇拜,不同的族群,也可以有相同的崇拜,因为有些事物,对不同的族群,有相同的意义。
&华&(火)崇拜,就是先古华夏人共同的崇拜,而且这一崇拜,起源于原始人群,并随着原始人群向姓族人群的分化而转播。但随着人工火的应用,火的神秘消失,华夏族群的火崇拜转化为花崇拜,但生活于北方的族群,由于寒冷的关系,依然保留了火的崇拜。炎帝的&炎&,就是火崇拜。
&蛇&崇拜,是丛林狩猎族群的共同崇拜。但华夏的蛇崇拜,后来转变成了龙崇拜,促成这一转变的是4800年前的一次陨石撞击,为适应农业的发展需要,龙演变成了农业的保护神,成为了农业族群的共同崇拜。神农氏族由蛇崇拜进化成了龙崇拜,但其他氏族,特别是黄河以北的古氏族,还是蛇崇拜。黄帝族系,直到虞舜时期,还是蛇崇拜。
&皇&崇拜,是太阳崇拜。在中国大地上,由于北方族群进入农业时代比南方族群要晚,他们一直以放牧和狩猎为主业,加上北方寒冷,所以北方族群对太阳的关注远不如对火的崇拜,太阳崇拜起源在南方,鸟崇拜的起源也在南方。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的河姆渡文化, &双鸟朝阳&就代表了太阳和鸟的双重崇拜。
在南人北迁的过程中,一支(湖南农耕族群)北上到淮水上游,与先华夏人融合,促进了伏羲族群的农业化,开创了旱作农业,形成了神农氏族群;一支(环太湖地区古人)北上到淮河流域,与当地的先夷人结合,形成了后来夷人的鸟崇拜和&昊&(皞)崇拜。
&昊&的本意是&广大无边&,指&天&。&皞&的意思是&明亮&,指&光明&。但从造字上看,&昊&由&日、天&组成,古语的意思是&青天白日&。&皞&由&白、本&组成,是&光明之本&的意思,指的是&日&。所以无论是写作&昊&还是&皞&,都是东夷&天日&崇拜的反映。所以,&皇&和&昊&(皞)是统一的,都是太阳崇拜,是南方两个不同的稻作农业族群对太阳的不同称呼。不同的是,&皇&就是&日&崇拜,而&昊&(皞)是&日&崇拜,但也包涵了&天&崇拜,这是东夷进步于华夏的地方。()&&
&&&&&&&&&&&&&&&&&&&&&&&&
&&& &&&&&&&&&&&&&&&&&&&&&&&&&&&&&&&&&&&&&&
蚩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反叛的手段争夺最高权力的人物,但由于蚩尤失败,所以,蚩尤一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以儆效尤&。其实,替代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替代的手段无非是抢夺和继承,其实都是集团的实力来说话。所以,蚩尤,也不是妖魔鬼怪,而是豪情万丈的失败英雄。
兴者要继续历史,衰者要退出舞台,本是自然规律。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没有认识这一问题,往往被所谓的正统观点所误,导致兴也民苦,亡也民苦。什么时候,新兴的政治实力能自然登上历史舞台,腐朽的东西能自然消亡,就算是中华的福音到了。&&
一、蚩尤氏的文化符号和历史位置
<font color="#、&天子、庶人&还是& 诸侯&?&
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当时氏族国家和氏族国家联邦林立,各氏族和氏族联邦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氏族联盟首领神农氏的约束。&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可见,蚩尤是神农集团内实力最强的一个部属。蚩尤的身份,见于历史记载的,主要有以下3方面:
1、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天子&和&庶人&两种不同的说法。
2、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3、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后世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是受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的局限,目的是为了抬高华夏族先祖黄帝的历史地位而不断贬低与黄帝同历史时期的蚩尤历史地位。
现代学者在研究这些历史传说时,往往又用西方的历史观来研究,无视在黄帝统一中原前,中国大地上正处于氏族和氏族联邦向氏族国家和氏族国家联邦过渡的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集团内部普遍实行氏族统治,统治集团的地位由氏族或氏族联邦的力量决定。氏族和氏族联邦与部落和部落联盟是不同的,尽管两者都没有进入国家形态,氏族和氏族联邦的显著特点,就是组织形式跟血缘关系紧密相连。
其实,由于力量的增长,以蚩尤为核心,在神农氏族联邦内部,形成了新的蚩尤氏族联邦,这个新崛起的氏族联邦要代替神农氏族对农耕族群进行氏族统治,所以不服从神农氏的统治,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这与殷商代夏后,西周代殷商是一样。&
2、 &蚩&&&虫(兽)崇拜&
在汉语中,&蚩&是贬义词,《说文解字》释为&虫也&,作冠词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爬虫&之类。《六书正伪》说:&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 &蚩&之所以是贬义词,跟蚩尤的历史地位被贬有关。
蚩尤本是勇猛的形象,黄帝尊蚩尤为&兵主&。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在2000多年后,刘邦起义时,还举行了祭祀蚩尤的仪式,可见蚩尤在人们心中的战神地位一直很牢固,直到秦汉之间还保留在人们心中。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歪曲为妖魔、邪神的形象,蚩尤的&蚩&字就演变成了贬义词。
我肯定,在先古汉语中,&蚩&字和大禹的&禹&字一样,是先华夏古人所崇拜的一种山中&大虫&,是华夏&虫(兽)崇拜&的表现,&虫&不是现在的小昆虫,而是指山中凶猛的动物,在《水浒传》中,大虫就是指老虎,是最好的证明。
<font color="#、&尤&&&农耕氏族名称&
&尤&是氏族名称。现在的研究认为:&尤&又作&由&,意为&农&。杨慎《丹铅录》说:&由与农通&。《韩诗外传》说:&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可见,是人的耕作习惯的不同。《吕氏春秋&勿躬》例举&管子复于桓公曰:&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甯遬,请置以为大由&&。注:&大由,大农也&。《管子&省官》说:&相高下,视肥瘠,观地力,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诏期即《礼记&月令》所谓&王命布农事&之日期。由田即农田,亦农官之谓也。《钱谱》神农币文&农&作&由&。
&尤&是依传闻所记氏族名称,与&由&为同音异字。故&尤&氏族即&由&氏族,亦即农氏族, &蚩尤&就是象猛兽一样威武强大的农耕氏族。
中国古代对氏族名称与其族长名称和氏族组员名称常常不加区别地称呼,所以,&蚩尤&既为氏族名,亦为该氏族长与氏族成员的共同对外名称。&
<font color="#、蚩尤氏族是神农氏族联邦中实力最强的氏族,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氏族联邦&
由&蚩尤兄弟八十一人&的传说可知,&蚩尤&应该是农耕氏族联邦的对外称号,也是首领的对外称号,&蚩尤&应该是一个氏族联邦,由81个氏族组成。
蚩尤氏族是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的农耕氏族群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氏族联邦。据有关学者研究,蚩尤联邦实力雄厚的原因,一是得益于其居地产盐;二是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冶炼铜与制作兵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远远超越了神农氏族。
《梦溪笔谈2卷三》记:&解州盐泽,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宋代解州治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盐泽今名解池,素有&国宝&之誉。《太平寰宇记&卷四六》在邑县条下记:&蚩尤天在县南一十八里&。故安邑县即今县,亦受辖于运城市。这里曾经是蚩尤氏族的居地。
《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葛庐山及雍狐山具体所指无考。其地处当不会离今运城市太远,或者就在其地。&金&在先古时代主要指铜,而不是黄金。
得盐泽之富,冶铜之利,蚩尤氏族才有实力与神农氏族分庭抗礼。正如《史记&五帝本纪》说:&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二、蚩尤氏族联邦的领地范围&
在蚩尤氏族联邦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城、坟冢、祀祠等遗迹的记载,追溯这些遗迹,可以看出蚩尤联邦的活动地区。
蚩尤活动区域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记》:&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又引《晋太康地理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之东面&。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涿水现在还无定论。蚩尤泉在今涿鹿县。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新安县有蚩尤屋场等地名。
《逸周书&尝麦解》中,有&命蚩尤于宇少昊&之语。这里的&宇&释为&边&。于屋则檐边为宇,于国则四垂为宇。意思是说蚩尤氏族曾被安排在少昊氏族的边垂居住。当时少昊氏族居地,以曲阜为中心。《左传.定公四年》杜预注:&少昊墟,曲阜也,在鲁城内&。蚩尤在少昊之西垂。
《太平寰宇记&河东道七》在安邑县条下记:&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其城今摧毁&。故安邑县治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
蚩尤冢的记载,见于《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三国时之东平寿张县治在今山东阳谷县寿张镇。山阳钜野县治在今山东巨野县。
蚩尤祠的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秦始皇东巡游,封泰山,禅梁父,礼祠齐八神。八神之中,&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今山东东平县即其故治。又,《汉书&地理志》东郡寿良县条下记:&蚩尤祠在西北(涑)上,有朐城&。汉东郡寿起兵之时,&祠黄帝蚩尤于沛庭&。秦时沛县,治在今江苏徐州市沛县。沛县东境隔微山湖与山东相望。
蚩尤祭祀习俗的记载,见于《述异记&卷上》说:&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又云&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其俗遂为立祠&。又载:&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载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秦汉置太原郡,属并州,首县晋阳,治在今山西太原市。两汉时的冀州,地在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依据上列籍记述,关于蚩尤的遗迹、遗俗、传说,历数千年之久,逮至秦汉,仍然以浓烈的色彩保存于民间。在北至河北涿鹿,西至山西太原运城,东到山东东平,南至江苏沛县的广大地区,礼祠蚩尤之俗经久不衰。按&民不祀非族&的古俗,这些地区肯定有为数众多的蚩尤遗裔,才能具备形成和保持这种祭祀蚩尤民俗的社会条件。这些地区在两汉时期又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腹心之地,无疑有相当多的蚩尤遗裔成为汉族成员。就是现在,在以上地区,也能看到&蚩尤戏&等反映蚩尤民俗。所以,蚩尤氏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活跃在今河北、山西及山东西部的一个农耕氏族联邦名称。中心领地在山西运城市境内,河北、山东是后来发展所至。
与今山西运城市相邻的今河南三门峡市,是神农氏族的聚居中心。《史记&本周纪》载,周武王伐纣成功,&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裴骃《史记集解》注释:&《地理志》弘农陕县有焦城,故焦国也&。《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首县弘农,治在今河南灵宝县。陕县今属三门峡市。《地理志》载弘农郡&有铁官,在黾池&黾池即今渑池县,亦属三门峡市。灵宝县有金矿,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处,即在灵宝县境内,其相对历史年代在轩辕与蚩尤之战后。这一地区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土地肥饶,盛产五谷林果及紫胡、天麻、黄苓、丹参等中草药,宜于农耕氏族居住。到公元前2700年前后,这里,是神农氏国中心领地。
三、蚩尤氏的种族属性及与神农氏、轩辕氏、烈山氏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公元前2700年前,黄帝所属的姬姓族已经完成了南迁,占据了北至涿鹿,南至新郑,西到太行山中条山东麓,东到古黄河东河的广大区域。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神农氏世衰,所辖的各氏族国家之间兼并激烈,此时轩辕的有熊氏国在河南新郑崛起,成为了神农氏族的主要保护力量,所以,蚩尤失去了向河南方向发展的可能,他只能以山西运城为基地,向北向东发展。向北,面对的就是南下的姜姓族各分支氏族,向东,面对的就是姬姓族各分支氏族。
传说中,蚩尤跟炎帝的矛盾在前,跟轩辕的矛盾在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符合当时三氏族所处的地理位置。&
1、蚩尤氏是神农氏族的分支&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可见,蚩尤氏本来是神农氏的&诸侯&,因为神农氏实力衰微,才不服从神农氏族的统治,&以征不享&和&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形象的说明了本已存在的统属关系。综合汉文古籍记载,蚩尤氏是神农氏的分支,是神农氏族由渭水河洛地带向东向北发展的结果,蚩尤氏一直属神农氏联邦,接受神农氏族的统治,在后来实力成长后,开始与神农氏分庭抗礼并想夺去农耕联邦的领导权。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 &枫&可能来自&风&,暗含蚩尤氏族也来自风姓姓族,可见,蚩尤的姓,跟神农一样,也是&风&姓,来自风姓姓族。风姓族是中国最早的姓族,华夏族的主要源头。
在此历史阶段,黄河南河北边,今运城市范围,是蚩尤氏族国家的领地范围;南河南边,今三门峡市范围,是神农氏族国家领地范围。
2、蚩尤氏族是一个重新融合后形成的新氏族联邦&
蚩尤和神农是同期存在的史前人物,所以蚩尤也不可能是神农氏的后裔。
前面已经肯定了蚩尤氏族是神农氏族的分支,但在氏族人口的结构上,蚩尤与神农有巨大的变化,蚩尤氏在向北和向东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神农氏世衰&的机会,积极发动兼并战争,融合了当地的族群,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兄弟81人&,说明蚩尤氏是由81个子氏族组成。
&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说明蚩尤氏族人以猛兽为图腾,常把自己打扮成野兽的模样,并有戴面具的习惯,说明他们融合了北方游牧狩猎族群(可能是古戎族群,其中包括姜姓牧羊人)。
&食沙石子&,这是鸟的本性,人是不可能的做到的,说明蚩尤氏族也融合了东方鸟图腾族群。
《述异记&卷上》说:&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就表明了两者的区别。我们知道,牛是神农氏族的图腾之一。
3、蚩尤氏族对姜姓各氏族的兼并战争&
《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蚩尤和炎帝是同时期的人物,所以蚩尤不可能是炎帝的后裔,但这句话可以说明蚩尤以山西运城为基地在向北发展的过程中,曾融合了一部分姜姓氏族,而且这部分姜姓氏族在蚩尤氏族中成为了主要力量,所以有蚩尤氏族姜姓的说法。
炎帝的烈山氏族也是姜姓族的一支,烈山氏族在历山兴起后,成为了姜姓族群的核心领导氏族,才开始团结姜姓族人,展开了跟蚩尤氏族、神农氏族、轩辕氏族等华夏族群的对抗,争夺生活空间。
但蚩尤对姜姓族各氏族的兼并,却是在炎帝发迹之前,蚩尤通过对北部姜姓族各氏族的兼并战争,发展壮大了自己。接着发动了对东部姬姓各分支氏族的战争,打通了向东发展的道路,使自己的势力发展到山东鸟人地区,使鸟人族群也融入了自己的氏族联邦。在蚩尤和轩辕之涿鹿战争爆发前,蚩尤氏族联邦雄踞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山东西部之广大区域。
炎帝在强大后,首先开始了南跟蚩尤氏族的争夺战争,跟蚩尤战争失败后,转而向东发展,开始了跟姬姓各分支氏族的兼并战争。在炎帝与轩辕之板泉战争爆发前,烈山氏族联邦雄踞北到祁连山,南到中条山,西到古黄河西河,东到涿鹿的广大地区。
4、蚩尤和轩辕的战争&
史载&炎帝欲欺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表明在炎帝和蚩尤的双重压力下,黄河以北的多数姬姓氏族都加快了南下步伐,依附到轩辕的旗帜下,姬姓族在河北地区,只剩下了涿鹿地区,轩辕率军北上进行对炎帝和蚩尤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救同姓氏族。轩辕氏和蚩尤氏之涿鹿之战,有三种记载:
1、《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杀蚩尤&。司马迁说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当时的&国&,是指氏族国家(氏国)。熊罴貔貅貙虎,是六种猛兽名称,应该是有熊氏国中六个氏族的称号。 
2、《逸周书&尝麦解》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族群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人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3、《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氏族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氏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氏族生产的丰收都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蚩尤战败后的结果,一说是被黄帝擒杀,如前引述《史记》《逸周书》《山海经》所记;另一说是受到黄帝重用,如《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汉,民间尚有以蚩尤为兵主行礼祠之俗。以致秦始皇东游及高祖刘邦起兵,皆从民俗礼祠蚩尤,见载于《史记&封禅书》及《史记&高祖本纪》。
《管子&五行》亦有黄帝重用蚩尤的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为当时&。&当时&是中原黄帝氏族联盟的一种公职名称,其地位与职能约与《周礼》中的&天官&相类,亦近似于后世各朝之宰相,是辅佐氏族联盟首领(帝)管理各氏族公共事务的部宰。此处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历法岁时月令的经验知识。熟悉这些知识,是安排农业族群生产生活,管理好农业氏族社会的关键。 
关于蚩尤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的记载,反映了轩辕氏族与蚩尤氏族的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不同变化。在原始社会战争中,战争的开始阶段是以杀戮为主,以抢夺土地为目的。随着战争的继续,土地、女人、奴隶都成为了战争的目的,所以斩尽杀绝的战争手段被摒弃,战败的族群在服从统治的条件下大都保持原状生活下去并为统治氏族进行生产劳动,有些还能成为贵族。
5、蚩尤与东夷&
东夷是华夏族群对东部族群的统一称呼,东夷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系。东夷进入中原历史,是在陶唐时期,是黄帝之后出现在华夏族群东方和南方的势力雄厚的族群,东夷支系繁杂,并无统属关系,它的各系与华夏的交往十分频繁,太昊氏、少昊氏是东夷早期势力,帝尧时期的皋陶、伯益等都是东夷支系的首领,灿烂的殷商文化也是由东夷创造的。
东夷族群,世居之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一带,发源地可能在江浙太湖巢湖一带。主要特征就是&昊、鸟、青龙&(鳄鱼龙)崇拜等,以鸟崇拜贯穿始终,所以东夷实际就是《尚书.禹贡》中所提及的鸟夷。
在蚩尤的时代,还没有东夷的称号。当时活跃在山东、淮水一带的族群,是鸟图腾族群,即鸟夷。蚩尤在向东扩展到山东西部过程中,兼并了沿途的许多鸟人氏族,所以蚩尤的氏族国家联邦也就有了鸟的属性。而所遇到的姬姓氏族,因为有黄帝的依靠,所以纷纷投奔了轩辕,而没有归属蚩尤。
蚩尤战败后,一部分东归,重新回到了鸟夷的族群,促进了鸟夷势力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蚩尤是后来东夷族群的一个源头。
同样的,姬姓族在从东北辽水流域南下,最后也到达了河南,姬姓族中的不少氏族,也与鸟夷杂处,互相之间也有了血缘交换关系,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轩辕也是来自东夷。根据《盐铁记》记载,轩辕曾经与太昊氏、少昊氏之间发生战争并把&两昊&氏族纳入自己的统治,黄帝的后裔颛顼跟炎帝的后裔共工争帝时,还得到少昊氏族的帮助。
周代以后,东夷各支后裔属地渐次东移,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各支才逐渐被鲁、齐、越等国吞并,融入华夏。《后汉书&东夷列传》:&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也就是说,这时东夷各支已不再以独立的实体存在,成了华夏族的&编户&,与华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蚩尤与九黎没有关系&
1、九黎是少昊金天氏之时的诸侯,是蚩尤之后出现的族群&
所谓&九黎&,根据考证,是少昊金天氏之时的诸侯。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金天氏之时的诸侯。关于他们当时的活动情形,《国语》《楚语》有一段记载,《楚语》指出:&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段记载的注解上说明所谓&九黎&是:&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
可见九黎也是当时的一个氏族。另据《史记.卷二十六.历书第四》记载,在少昊氏衰微时,&九黎乱德&,可见,九黎是黄帝死后少昊氏时代的族群,是少昊金天氏遇到的劲敌。也就是说,九黎是蚩尤氏之后出现的氏族,蚩尤不可能是九黎族的君主。
2、蚩尤不是九黎的君主&
在其他文献中,如《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没有明确指出蚩尤与九黎的关系,是后人的注解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也没有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只是汉代孔安国造说&九黎君号蚩尤&。但这些说法,都是后人的说法,而司马迁并没有说蚩尤是九黎的君主。
我认为,《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是一句贬语,从正统的华夏历史观看,九黎作乱,正说明九黎人是跟蚩尤一样的乱臣贼子遭到华夏人的痛恨和唾弃,所以这句话,指出了九黎作乱和蚩尤作乱相同的性质,而不是说明两者之间的族群关系。九黎族的结局,和蚩尤氏的结局一样,都被中原集团打败。汉语中&黎民&一词就来源于这场战争,是对九黎战败后其遗民被迫整体成为少昊氏族的农耕奴隶的写照。&以儆效尤&就是历代华夏统治者镇压反叛的理论依据,&效尤&就是指&仿效蚩尤谋反之徒&的意思。
现在的研究成果,认为蚩尤是九黎之君,我持否定的态度。蚩尤的后裔与九黎是否发生联系,因为没有典籍记载作为证据,也不能肯定。我认为九黎作为先华夏族人的生产奴隶已经融入到先华夏族中,成为早期华夏一份子了。
3、九黎是稻作农业,来自中国东南方良渚文化
我也有一个推测,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那么,九黎就应该来自中国南方,&黎& 字,由&禾&&人&&水&&亇&组成,应该是种植水稻的族群,可能是在南方水灾和海浸后,北迁到淮水流域的,黎人迁出地,可能是太湖地区,黎人创造的文化,可能就是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
我国古代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良渚文化4200年前突然在太湖地区消失,成为考古学界的&千古之谜&,南京博物馆在阜宁县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在江淮地区发现良渚文化遗存,探明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消失后由南向北迁徙,从而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
从时间上判断,4200前,就是公元前2200年,跟九黎作乱的时间大致相当,正好是在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2200年间,在时间上&少昊氏衰&、&九黎乱德&与&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消失&是吻合的。
据此,我提出另一个推测:环太湖地区的南人北迁,在距今7500年前就可能开始了,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球距今1.1万年前开始了气温上升,逐步导致&海浸&和&洪灾&,使生活于环太湖地区的南部稻作居民,生活、生产环境不断恶化,而北部随着气温的上升,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特别是中原地区,变得温暖湿润,最适宜于人类居住,导致环太湖地区稻作居民向北部迁移。
环太湖地区居民的主要特色,就是天空、光明和龙鸟崇拜,极可能是传说中的&有巢氏&,所以, &昊(皞)&&龙&&鸟&崇拜的族群,应该来自南方。中国古代东南方河济淮地区的东夷人,应该是不断北上的东南方族群与当地族群(主要是山东本土族群)不断融合后形成的崇拜天空(昊)、光明(皞)和龙、鸟的族群。
中国的农耕种植文明,也应该在公元前9000年前(距今1.1万年前)起源于南方,后逐渐向北方推移,在推移的过程中,农耕文化得到普及,北方干旱坡地地区,产生旱作农业。
4、从汉姓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斧喙雏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