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晚期的城址

当前位置: >>
高一历史专题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专题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学习思考】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答 案提示: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 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 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2、【自我测评】:参考课前提示第二段内容,要 求背诵。 3、 【材料阅读与思考】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有 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 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 从周朝的制度。) 答案提示: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 非要全面退回西周。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 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 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学习思考】 (1).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 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1 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如果“朝 议” 的方式不再采用, 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答案提示:1、李斯的意见是通过“朝议”形成影 响的。如果不采用“朝议”的方式,不同政治主张无 法交锋,正确的意见就无从发表,也难以维持,秦二 世时代就是这样。 2、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张“朝 议”的作用。在专制制度下,最后的政治裁决权掌握 在最高执政者――皇帝手中。如果皇帝不认可,无论 是怎样的“应运豪杰,因时大臣”,也不可能切实参 与行政,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 2、 【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 征? 答案提示: (1)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2) 郡县长官, 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 不得世袭。 3、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 “挟 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答案提示:1、秦法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 书”“坑儒” “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使 秦王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 2、 汉代学者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视礼乐教化的传2 统而专任刑罚。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 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往 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推行的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 为联系起来。 第三节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学习思考】 (1).司马迁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后来 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答 案提示: 后来历朝制度, 1、 大体都是皇帝专制的制度。 2、小农经济作为社会基础决定的。 (2).科举制为什么会受到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 想家的推崇? 答案提示:参考回答科举制的进步意义,要求背 诵。 2、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帝王有怎样 的权力? 答案提示: 天下独尊,及行政、司法、军事大权 于一身。 3、【材料阅读与思考】怎样理解这里说到的“分 宰相之权”? 答案提示:实际上是专制朝代帝王通常的政治行 为。3 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学习思考】 (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 答案提示: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 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进一步加强 皇权)。 (2).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 影响? 答案提示:1、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 的统一。 2、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束 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 步。 2、 【自我测评】哪些迹象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君主 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 答案提示:1、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2、明成祖设内阁; 3、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 3、 【材料阅读与思考】 应当怎样理解这段话中 “隐 然执政之府”的说法? 答案提示:1、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属内阁的那点 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所以有“隐然执政 之府”的说法。4 2、但我们也应看到,军机处仅是辅助 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说其“隐然执政之府”,看 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军机处的设置,实则加强了君主 专制。 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 【问题研讨】 1. 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答案提示: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 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 无不与此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2、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与发展均围绕君 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大主题来展开。 2.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答案提示: 中国古代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 1、 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大致轨迹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 权力缩小;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5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历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文字素材1 人民版必修1.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高中历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文字素材1 人民版必修1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合作讨论1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读了恩格斯的话,结合教科书上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我的思路:恩格斯的这段话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居民开始迈入国家起源阶段的历史现象,实质上揭示了城市的兴起与氏族制度衰落、文明时代来临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城的出现标志着氏族制度的瓦解和早期国家的起源。它是根据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的历史发展进程而得出的结论,虽然不是针对中国而言,但因其普遍性而同样适用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原始居民同样开始进入了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突出的标志之一就是城的出现。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有五十多处。城的出现之所以会成为早期国家起源的标志之一,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城所具备的三种职能:(1)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说明社会群体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导致了群体利益的截然不同,从而具有了集体进行军事防御的需求;而贫富分化的加剧恰恰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前提条件之一。(2)是绝对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和阶级对立的尖锐化,这些恰恰是对氏族制度下社会地位平等现象的否定,而这种否定同样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据古书《太平御览》记载,蚩尤有兄弟81人,都是人首兽身,铜头铁额,有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相传蚩尤与黄帝作战时,曾用法术制造迷雾,又请风伯雨师大纵风雨,黄帝则令人制造“指南车”,拨开迷雾,又请天女止雨,最后大获全胜。   依你看,这些传说符合历史真相吗?: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的思路:此题,旨在检验学生的分析、想象与辩驳能力,考查学生对历史真实的理解。据徐旭生先生的考证,蚩尤属于东夷集团,是地处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氏族——九黎族的君长,后在涿鹿之战中被黄帝打败擒杀。   有关蚩尤的传说,有不少是后人夸张添加的内容,但其中也保存着一定的历史真相。例如,传说中蚩尤有兄弟81人,说明他们也许有81个氏族;说他们“人首兽身,铜头铁额,有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说明他们都是一些勇猛善战的古代民族;说蚩尤与黄帝作战时用法术制造迷雾、拨开迷雾等,说明当时的这场战争十分激烈,而且战争期间发生了灾害或异常的天气情况。这些都说明了神话传说不等于历史真实,不能全信为真,但是其中一定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至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黄帝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战争、古代先民与大自然不断作斗争并不断征服自然等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曾经介绍了易洛魁人的选举方法。在易洛魁人的部落中,选举由成年男女自由投票,通常已故首领的亲兄弟或其姐妹的儿子,尤其是死者的亲兄弟或亲姐妹之子,最容易选上。而我国先秦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和《战国策·燕策》记载,禹死之后,禹的儿子启凭借其父亲的权势和财富,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夏朝,史称“禹传子,家天下”。   阅读了上述资料后,你认为易洛魁部落中首领地位的“世袭”和“传子”与夏禹时期的王位“世袭”和“传子”有什么不同?夏禹时期,政治权力为什么会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我的思路:从民族学的研究资料来看,在部落联盟时代,也存在着一种首领“世袭”和“传子”的做法,即首领人物的推举虽然常常会优先考虑原来首领所在家族或原来首领的“嗣子”,但他们并没有法定的继承权,而需要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认可。议事会对继任者的考察,表明了一个人能否担任首领的先决条件,在于他在公共事务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道德规范,而不是单纯从血缘关系确定。这恰恰是不同于夏禹时期的王位“世袭”和“传子”的地方。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记述的易洛魁部落中的首领“世袭”和“传予”就属于这种情况,在我国云南省沧源佤族社会中也曾经存在着这种做法。   当然,历史传说中“禹传子,家天下”的具体情况尽管不尽相同,但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联盟内部已经发生了财富和地位的分化,首领的地位和权力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作为原始时代的首领“传贤”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贫富分化出现的需要及结果,“传于”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是古代中国由原始社会向新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反映,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意思是说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请你议一议: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能够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   我的思路: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主编:朱汉国 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9 月第 2 版 2005 年 9 月北京第 2 次印刷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的教学而编写 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 程标准(实验) 》所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与教科书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设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和“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 1 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教科书中“学习思考”“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 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册教师用书由朱汉国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世力、王子今、王维克、王飞、扎西、方美玲、石洁、 刘新宇、刘学兵、邬文玲、何成刚、陈红、陈艳杰、陈玉兰、陈伟国、李美、李丹、陆静、张汉林、张惠民、张 卓鸿、张劲锋、杜鹃、吴咏松、周百鸣、周巩固、徐灿华、徐彪、顾勤、董伟山。 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进。 编者 2005 年 8 月 目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教材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约用 5 课时完成教学。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具备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教学中,分析和总结中国政治文化 遗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四) 》中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 示着将来的命运……”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面对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目标,有必要回顾历史,以有益于丰富 知识、汲取经验、加强修养、增益智慧。 今天的中国是过去的中国的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有关内容,虽然看起来距离我们今天的社会比较遥 远,但是现今政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其实仍然保留着深重的历史痕迹。通过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以 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联系有关现实,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 2.描述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难点: 由于本专题教学内容的年代跨度比较大,而教材的容量有限,许多相当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不可能展开介绍, 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对教材 内容的理解。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文明,在漫长的历程中,有数不尽的文化演变了,衰亡了,消逝了,所以我们今天回顾 历史,难免会遇到生疏的现象,难免会产生需要进行充分准备方能予以解释的疑问。比如,有关古代官制的问题, 有关历史年代的问题,有关文化典籍的问题等,都应当进行充分准备。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 连带向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从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立场出发,锻炼研读古文的能力,也应当指导 学生学会查阅有关的工具书。■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 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 、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 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 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 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 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 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就从这个 问题谈起。课文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古史传说、古史资料等概述了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 的历史演进过程。 ◆教材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了文明发展初期的情况,指出中华文明的特性:多源性与多元性;国家起源的背景 与条件:农耕经济的进步;早期文明阶段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生产的发展,随即发生贫富分化,以 及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接下来教材从“王”的出现、“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 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五个方面概述了早期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特征。 【王的出现】 教材运用了大量的考古材料、文物图片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早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指 明“王”的来历及早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实质是一种强权。其中运用到甲骨文的知识。 (二)城的出现。课文介绍了考 古工作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已经有 50 多处。 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 而且是权力 和地位的象征。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最后,指出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 之一。 (三) 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发现证明, 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大规模集中的反映。 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四)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教材通过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随葬 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说明,贫富分化的产生与产品的积累、交换和扩大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的不平等还体现在 严重的政治压迫,如“人殉”现象。 【“帝”的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丰富的内涵,其史料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一些情节和早期国家出现政 治强权的情形相符合。文中还提到了疑古思潮的进步作用以及新的考古发现对当时认识的充实和提高。 课文中引用的尹达的话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古史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底,切不可一概抹杀”的意 义。 课文中引用的陈梦家的一段话,说明了早期政权与神权结合的事实。 【夏商政治文化】 关于夏商政治文化这一标题, 教材首先从“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制度谈起, 说明夏的基本政治关系为宗族关 系。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 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牧野之战后,商王朝灭亡,新兴的周王朝以 崭新的政治风格施行统治,实行分封诸侯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使其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诸 侯王附属于周天子,在封国内有很大权力。 课文辅助系统提供的资料卡片,主要说明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武王克商后实行的,主要分封的 是姬姓贵族(兄弟之国、姬姓之国) 。第二次是周公东征胜利后实行的,受封的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等。这 一次分封的诸侯国更多(达七十一国) 。课文提供的插图“西周鲁国故城周公庙宫殿基址”,有助于学生理解“燕是 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周天子以嫡长子世 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 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 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于是,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这样的宗法等级。这种宗法制度,是由父系家长制的氏族组织变质和扩大而成。 【西周的礼乐秩序】 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西周文化的 主构架。 “礼”讲究敬天法祖, 也对现世人提出了要求, 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 “乐”是辅从于“礼”的, 在维护“礼” 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乐”合用,曾被看做是维 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实际上,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 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这样的礼乐秩序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西周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课文辅助系统引用的《礼记?大传》的一段话能够说明西周的“礼”,强调“尊祖敬宗”“爱国保民”,协调社会各 阶层关系。 本课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难点: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 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可能有些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 的能力。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略。可以列入当地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中予以解答。在必要时,“邻近地区”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大。 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 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答案提示: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 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自我测评】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从文明初期到周代政治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案提示: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 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早期国 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 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阅读与思考】 《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怎样理解孔子这句 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 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考察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阅读考古资料、图片、古史资料的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了解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涉猎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的漏洞。 【评价方法】观察法、历史调查法、问答法、课堂教学评估记录法等。 【评价过程】设计观察表格,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表格可以与学 生档案放在一起,作为学期或学年末综合测评的标准之一。 通过提问课本中已经设置的思考题及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考察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已有知识 分析、归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观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让学生回答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中对孔子话语的理解的问题,评价学生阅读和理解古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寻找家乡文明初期遗存的活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评价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 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中国文明多源与多元的特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幅员广阔的文明国家,自司马迁以来的学者,几乎都 相信中国文明一元发生论,即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形成的。特别是晚清以来,学术界有一种偏见,以为 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范围是相当狭小的,仅限于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种误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文 献记录的局限, 也由于早期考古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于古代遗存的文物只在黄河中下游的少数省区发现。 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迅速发展,这种局面得到彻底的扭转。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知道商周王朝 统治区域是很辽阔的,在王畿外有诸侯,其周围还有附属的大小方国,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像。而且早在史 前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各种发展不同、特征相异的文化类型,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西南 的三星堆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等,犹如满天星斗,播洒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中原文化经常与周围地区的文化 交流融汇,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沟通,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形成有共同文化因素的“场”。一个文化与另一个 文化相接触,先是冲突,继而交流、融合,最后整合为一个范围更大、内容更复杂的文化。苏秉琦从考古学的角 度说:“华族文化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诸地区之间社 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变化的。 由于这一反复变化的结果, 并结合其他条件, 遂使得华族文化在其初期发展过程中 (仰 韶文化时期) , 一方面确立了它在我国民族文化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另方面还为它的活动中心从华山附近移至中原。 从而为它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为它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中 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可概括为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体结构。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中国早期文明】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揭示着私有制、阶级的 确立、战争的激化、强权的形成、工农业的分工以及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对立。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城市为主要舞台, 文明成果也以城市为集散地,因此城市的出现被柴尔德称为“城市革命”。 (Urban Revolution) 。作为文明要素之一 的城市,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是统治阶级集中居住和从事活动的地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中心。张光直总结了城市的出现在考古材料中所反映的因素,通常至少有下面几项: (1)夯土城墙、战车、兵器; (2)宫殿、宗庙与陵寝; (3)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遗迹; (4)手工业作坊; (5)聚落布局在定向与规 划上的规则性。梁思永等人 1931 年在山东龙山镇发现城子崖城址,1934 年又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了一段长 约 70 米的夯土墙,由此揭开了中国史前城址考古发掘的序幕。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大都集中在公 元前二三千年的一段时期,分属于 8 个以上的考古学文化,其分布地区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即黄河中下游华北地 区、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总数约 50 座左右,成为这一时期史前聚落发 展的高级形态。 郑州西山发现目前仅见的一座仰韶文化晚期小城址。 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大溪文化城头山, 年代在公元前 4000 年左右,大体呈圆形,外侧围壕,城内发现矮台基式房址、制陶作坊区、祭坛、祭坑和一批墓 葬,至屈家岭文化时城墙又经修筑,基本相重合而轮廓略有扩大。现存屈家岭文化圆形城垣周长约 1000 米,城外 环绕护城河,城内面积 7.6 万平方米,中部在较高夯土台基上建造房子。其他地方还有数座屈家岭文化的城址, 一般始建于公元前 3000 年之后,有的在以后的时代依然继续沿用。 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出现如此众多的大小不一的城址,除了表明当时社会已有了高度的 分化,还可以看出以下数端: (1)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集中,城市已成为社会财富的聚敛中心。 (2)早期国 家正在形成中,大规模的筑城工程意味着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人财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城市成为统治权力 中心。 (3)古城又是宗教礼仪中心,城内外的祭坛祠庙和广泛出土的卜骨,表明早期的政教合一、文字符号系统 已经诞生。城市的出现和城乡的分离,是国家诞生的标志。任式楠先生说:“最迟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黄河 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几支发达的考古学文化中,由若干小 范围的先进地区为先导,以汇集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就并具有地区权力中心地位的大中型城市为基地,由点到 面,各自陆续建立起一批邦国型国家,进入初期文明社会。在众多城邑中尤其是邦国的都邑,成为集中体现初期 文明社会的综合载体。这便是夏代王朝国家建立以前数百年之久?万国林立?的邦国时代。” 【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 “坛”在 《说文解字》 中被解释为“祭场”, 原来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台。 在古代中国,坛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祭祀,所以就有了“祭坛”的名称。祭坛的出现,与史前人类在露天环境下祭拜 自然神的活动密切相关。当时,人们为了吸引神明的注意,让神明听清自己的话语,使自己的祈愿可能穿透广漠 的空间达于神明,遂选择自然界中土丘、山冈等与上天接近的地方构筑祭坛。后人在高山之巅发现了许多祭坛, 如辽宁凌源县城子山顶的红山文化祭坛,位于凌源、建平交界处的牛河梁神庙遗址,以及在浙江余杭等地发现的 良渚文化祭坛等。 1986 年,浙江余杭反山发现 11 座墓葬,出土了陶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玉器等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数 以千计。墓葬以庞大的高台土冢为特征。1987 年,在反山东北 7.5 公里处又发现了与祭坛复合的瑶山墓地,清理 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大墓 12 座。在浙江余姚的长命、安溪又发现了更为雄伟的人工堆筑工程。祭坛经过精心 设计,为近方形的漫坡状,面积约 400 平方米,以不同的土色分为内外三重。中心为红色土方台,红土外围为灰 土填充的围沟,最外层是用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围台。这座祭坛由多色土构成,衬托了祭祀场所的神秘色彩,开启 了后世多色土祭坛建筑的先风。此外,在浙江海宁大坟墩、余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昆山赵陵、常熟罗墩、 武进寺墩等地,也都发现了很可能当时作为宗教文化中心的良渚文化高台土冢、祭坛墓地,充分显示了距今 4800 年前的良渚文化的辉煌与发达。 【玉器与中国早期文明】中国古代文明传统中对玉非常钟爱,以玉载礼,寄玉器以人文精神。由玉石制成的 各种玉器在古代被赋予了无限的灵性与人性,成了一种超自然的物品。玉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祥瑞的象征, 古人更是赋予玉以道德的含义。玉器不但用来制作有实用功能的生产工具,而且曾扮演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礼 器的角色,在龙山时代至三代作为主要的礼仪器――宗教活动的道具、权力和地位的标志、社会观念的载体而发 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这也是中国文明发展路程与西方不尽相同之处。从辽西到杭州,全国各地发掘出土了各式 各样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主要有玉琮、玉璧、玉龙、玉龟、玉鸟、玉、玉串、玉坠…… 在古代文明形成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同”与“小康”】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有“大同”和“小康”的说法。 《礼记?礼运》篇有:“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求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废,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 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 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这里所说的“大同”和“小康”,相当于进入文明前后的两个阶段,大同是指财产公有的原始社会军事民 主制时期,小康是指私有财产已经发达,阶级分化已经出现之时,相当于早期国家诞生的时代。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说起源很早, 但在古文献中至少出现了六种以上不同的说法: “三皇”有燧人、 伏羲、神农说,伏羲、女娲、神农说,伏羲、祝融、神农说,伏羲、神农、共工说,伏羲、神农、黄帝说,黄帝、 少昊、颛顼说等六种。“五帝”也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说,庖牺、神农、黄帝、尧、舜说,太昊、炎帝、 黄帝、少昊、颛顼说,少昊、颛顼、喾、尧、翼说等六种。大多数学者都曾经认为“三皇五帝”是神话传说,根本 不可信。但从晋南、豫西等地考古发掘的大型城址墓地来看,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已进入初级 文明社会,阶级和国家已经产生,生产力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历史传说和文献所记载的“三皇五帝”和夏 王朝中心活动区相一致。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考古学发现和五帝传说可以联系起来认识。也就是说,从五千年前 的黄帝时起,中国已开始跨入文明的门槛,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初级阶段。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 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 率军直捣商都朝歌 (今河南淇县) , 在牧野 (今 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 全盛、衰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 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 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为文王“翦商” 事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 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发起了积极的政 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地孤立商纣。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 事商,以麻痹纣王。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 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 并加紧予以落实。 周武王在充分进行军事准备之后,统率兵车 300 乘,虎贲 3000 人,甲士 45000 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商纣 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 守卫国都的商军,开赴牧野迎战周师。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 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 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头,帮助周师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 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皇逃回朝歌,登上鹿 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追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而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了殷商的残 余势力。 【分封制】分封制最早出现于何时?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把分封制、宗法制理解为周人的创造,是 商周之际文化巨变的重要标志。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商代已经存在分封制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古 文字学家胡厚宣有《殷代封建制度考》之作(见所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 ) ,提出了根本不同于王国维之说的 观点:“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此外,徐喜辰、裘锡圭等著名学者, 也论证了类似观点。当然,学者共同的认识是,分封制在周代更为成熟、更为典型,其意义和作用更加明显。 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就是说,周王室实 行分封的主要意图在于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其基本情况可列成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领导者 周武王 周公 背景 殷商被推翻 三监之乱被平定 目的 统治殷商遗民,屏藩周王室,酬谢开国功臣,奖赏圣贤之后。 统治殷商遗民,屏藩周王室,加强控制 边族。 主要封国 封纣子武庚于殷;封弟叔鲜于管,叔度于蔡,叔处于霍,称为三监;封神农氏后人于焦,黄帝的后 人于祝,帝尧的后人于蓟,帝舜的后人于陈,大禹的后人于杞。此外,又大封兄弟、功臣、谋士等。 封吕尚之子 于齐,周公子伯禽于鲁,以为东面的屏藩;封召公之子于燕,以为北面屏藩;封庶叔高于毕,以为西面的屏藩; 封康叔于卫,管理殷民七族;封纣王兄微子于宋,以此保存商祀,表示周人无意消灭商族;封弟叔虞于唐;封其 侄蔡仲于蔡。 作用 巩固周王室对中原的统治 使周朝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情况大致是:京城周围的一定区域被规定为“王畿”,周人称之为“邦畿千里”,由天子直接统 治;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天子分封诸侯立国,使他们在封地内行使管辖权。诸侯分封卿大夫为下级贵族,也是 分封制的重要内容。 《左传?桓公二年》概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制:“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 宗……皆有等衰。” 《左传?昭公七年》更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之说。 《礼记?礼运》集中表述为“天子有田以处 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见,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 割。封君中的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承担义务与责任,如:诸侯对天子有述职、纳贡、勤王、助讨、献俘等政治、经 济、军事方面的职责。如果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则不符合礼制的规定。最明显的例子见于春秋后期:鲁国 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 批评( 《左传》定公八年至十年) 。此例反映出等级隶属制对等级的严格规定。所谓“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 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左传?昭公七年》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 周时分封的诸侯国究竟有多少?文献上难以找到确实的数字。 《左传》说: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 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吕氏春秋》 说:此周之所封四百余。 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看到分封制实施以后,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散的方邦联盟式的政 治体制,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然,诸侯国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 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邦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同 时通过分封制发展了周朝的势力,使西周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宗法制】宗法就是族法,是按血统的亲疏来区分嫡庶的一种继承制度。君王的权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 继承,叫做“大宗”,其余各支叫“小宗”。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因此,诸侯(小宗)永远要服从天子(大宗) , 而卿大夫(小宗)永远要服从诸侯(大宗) 。宗法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它试图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 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他又 是天下的大宗。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 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 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进入封建社会后,这一传 统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皇宫之前,左宗右社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 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也就是“左宗右社”的格局。“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 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 【周公的贡献与影响】周公姓姬名旦,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文王时,封于周原,故称周公。周公对中国政治 文化的贡献很大。其要者如下: (1)建立制度:周公东征,平定三监、武庚之乱后,重定封国,实施第二次封建, 同时设立宗法制度,以维持统治秩序。此外,制礼作乐,推行礼乐教化,用以建立社会秩序。据说周代的官制也 是周公所制。 (2)稳定周室: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登位,后来武庚联合管叔、蔡叔作乱,周公率兵东 征,平定了叛乱,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3)开启治世。周公摄政七年,创制定国,成王长大后,周公将政权交 给成王,继续辅佐他,使西周政治渐渐走上了轨道,开启了成康的盛世,历史上称为“成康之治”。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文物插图,了解考古资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积极思考,探寻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事件 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灌输和启发式相结合,注重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模拟场景,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对历史上重大问题争论的现场模拟,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疆域辽阔的统一,并 且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 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但是,秦王朝采取“焚书坑儒”以及颁布“挟书律”等手 段,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通过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全面了解,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 制度的基本模式。教材首先概述了秦王朝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周边版图的情况,接下来从郡县体制、 官僚机构、思想专制等方面描述了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揭示了秦王朝集权政治的基本特征。 【“六王毕,四海一”】本节讲述秦王朝在成功地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之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 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 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 管理。 【海内为郡县】本节讲述秦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在平定六国之后,秦朝中 央就选择什么样的国家行政体制问题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是主张实行分封制,以丞相王 绾为代表;一是主张实行郡县制,以丞相李斯为代表。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 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 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朝地方组织系统表: 郡――郡尉:掌管军事;郡守:总管一郡的政事;郡丞:辅佐郡守治理政事。 县――县尉:掌守备;县令:管理县政;县丞:辅佐县令治事。 乡――啬夫:判案及收税;三老:掌管教化;游徼:循禁贼盗。 【秦王朝的官僚机构】本节讲述秦王朝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情况。中央执政机构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 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 治粟内史、少府,有人称之为“九卿”。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 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供皇帝用作裁决的依据。 【挟书律】本节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王朝采取了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 颁布“挟书律”,最终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事件。统一思想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秦王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因 此而走向了灭亡。 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本课难点:制度史比较抽象,需要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利用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总 体概念。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 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答案提示:李斯的意见是通过“朝议”形成影响的。如果不采用“朝议”的方式,不同政治主张无法交锋,正确的 意见就无从发表,也难以维持,秦二世时代就是这样。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张“朝议”的作用。在专制制度下, 最后的政治裁决权掌握在最高执政者――皇帝手中。如果皇帝不认可,无论是怎样的“应运豪杰,因时大臣”,也 不可能切实参与行政,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 2.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答案提示: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专制统治不仅要把体制、规范、设施等“硬件”纳入整齐 划一的轨道,而且要禁锢人们的思想自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挟书律”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但 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同时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 【史家争鸣】答案提示: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有不同看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地理志》为 36 郡; 《史记集解》亦为 36 郡,但具体郡名与《汉书》不同;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为 42 郡;王国维《秦郡考》 (载《观堂集林》 )考证共有 48 郡;谭其骧《秦郡新考》 (载《长水集》 ) ,推定为 46 郡。由谭其骧主编的《中国 古代历史地图集》对 46 郡的方位加以标注,此说的权威地位基本确立。不过,正如谭其骧本人在考列了 46 郡之 后所指出的那样,“秦一代建郡之于史有征者四十六,备列如上,然非得谓秦郡必止于是数。”46 郡的说法也不能 彻底解决文献记载中的所有矛盾问题,比如几种文献对秦所设立的郡名的记载就有出入。尤其是新近出土的湘西 里耶秦简,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前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管辖,那么,新出秦简中的洞庭郡与黔中 郡是什么关系?甚至于秦郡总数是否应该相应增加?已成为学术界当前关注的新问题。 【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 (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材料阅读与思考】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答案提示: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但秦法 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书”“坑儒” “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为了避免重 蹈秦之覆辙,汉代士人不断反思秦亡的原因。他们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 视礼乐教化的传统而专任刑罚。董仲舒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 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秦朝却一反先王的做法, 采用申商韩非之说,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谊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 灭亡。王充的看法与此相似,他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 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实际上,汉代士人并不反对统一思想,比如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 经”的著名建议。不过他们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 往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推行的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为联系起来。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秦统一这一重要事件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评价方法】模拟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充当这些历史场景中的主角,现场模拟历史场景中所发 生的历史事件,观察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历史的把握程度,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对学生在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讨论中的各种表现,如语言表达、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 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记录模拟的全过程,并反馈给学生,建立起良性 循环的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评价总结】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总结这一阶段的教学得失,以利于此后的教 学工作。 (五)历史问题注释 【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约 1.5 公里处,有一组大型陪葬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面 积达二万余平方米,一共有四个坑,埋藏的文物非常丰富。自 1974 年以来,对三个俑坑先后进行了勘探和试掘。 根据已知情况判断,三个坑内计有战车百余乘、陶马六百余件、各类武士俑近七千件,以及大量的实用兵器。 陶俑、陶马的排列是按照当时军阵的编组。一号俑坑是以战车与步兵组合排列的长方阵;二号俑坑是战车、 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曲形阵;三号俑坑分南、中、北三区(中区有战车一乘,南、北两区的武士俑相向作仪卫 式的夹道排列) ,是统帅一、二号坑军队的指挥部。车、马、俑的制作形象逼真,其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 马、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对研究秦的军事装备、编制和军阵的编列等, 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俑坑出土的战车包括指挥车、副车、驷乘车和一般战车四种类型。指挥车的装饰比较华丽,通体髹黑漆,上 绘精致的几何形图案,车上有圆形华盖,并悬有钟、鼓。车上有陶俑三:一为将军,一为御手,一为车右(又称 戎右) 。将军居于车左,御手居中,车右居右。副车、驷乘车、一般战车的形制与指挥车相同,但车上的乘员和装 饰略有不同。 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四匹马一组,十二匹一列,九列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骑兵阵。马的大小犹如真马。 马首的左前方立有骑士俑。他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提弓状。 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数量最多,形象逼真。从军事建制上看,有隶属步兵俑和独立步兵俑两大类;以地位高 低区分,有军吏俑和一般士兵俑两类。所谓“隶属步兵”,即隶属于战车的徒兵,“独立步兵”则不隶属于战车,是 独自编队。这两种步兵在服饰和武器的装备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军吏俑和士兵俑的区别明显,其批甲和冠饰各不 相同。军吏俑又有将军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的区别。士兵俑包括轻装士兵俑和铠甲士兵俑。 秦俑坑出土的骑兵、步兵俑及战车上,都配备着实用的青铜兵器。目前出土的兵器已达万余件,可分为远射 兵器及长兵、短兵三种。远射兵器有弓、弩,长兵器有戈、矛、戟、钺、殳、铍,短兵器有剑、弯刀。短兵器用 于护卫身体,远射兵器和长兵器用以和敌人格斗。 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骑兵俑以及战车模型和青铜兵器,都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 骑万匹,奋击百万”的强大军队的缩影,生动地再现了秦王朝军队训练有素、兵强马壮的情景,显示了秦王朝横扫 六合、威震天下的军事力量及其雄伟的气势,也使我们对秦国的兵种及各兵种的形象获得更加鲜明、具体的认识。 (参见陕西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 《秦始皇陵兵马俑》 ,文物出版社 1983 年版) 【秦王朝对匈奴的战争】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它在商代被称为鬼方,西周时称猃狁,战国时始 被称为匈奴或胡。当时匈奴骑兵经常南下,掳掠燕、赵、秦三国边境。秦昭王时筑长城,抗拒匈奴。赵武灵王为 了抵御匈奴, 沿阴山而西至高阙 (今内蒙杭锦旗西北) 筑长城, 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云中 (今内蒙托克托) 、 雁门 (今 山西右玉南) 、代(今河北蔚县)三郡。燕也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独石口)至襄平(今辽宁辽阳) ,在长城南 置上谷(今河北怀来) 、渔阳(今北京密云) 、右北平(今天津蓟县) 、辽西(今辽宁义县) 、辽东(今辽阳)五郡。 秦并六国时,匈奴又乘机南下夺取了河套地区(今内蒙五原一带) 。秦始皇为了消除匈奴对秦的威胁,于秦始皇三 十二年(前 215)命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攻打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设三十四县(此据《史记?秦始皇本 纪》 。 《史记》 《汉书》的《匈奴传》均作四十四县) ,后来在这里设九原郡。第二年,秦军渡河(今乌加河)攻取 高阙、阴山(今狼山东) 、北假(阴山以南五原以北) ,收复河套以北地区,并筑亭障,随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秦 始皇三十四年(前 213) ,又发“罪人”前往服役,终于将原来秦、赵、燕北边长城连结一起,形成西起临洮(甘肃 泯县) 、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为了加强北边军事运输,秦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 ,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至 九原(今包头西北)间修筑一条“直道”。秦始皇三十六年(前 211) ,又迁内地居民三万家到九原郡一带。通过武 力征服、郡县管辖、移民开发、军事镇守等综合治理手段,秦朝在北部边防建立起了有效的国防体系。 【秦王朝统一岭南的战争】散居在岭南地区的主要是越族人,古代称为“百越”。在今浙江境内者称瓯越,福 建境内者称闽越,两广境内者称南越。在翦灭六国的同时,秦始皇也展开了统一对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秦始皇 二十四年(前 223 年) ,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部分瓯越地,设置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 220) ,将领 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向南方进发。秦军首先击败闽越的抵抗,以其地置闽中郡。但在南进的过程中, 秦军也遇到很大困难,一是由于河道纵横,军粮运输极不方便;二是遭到越人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屠睢战死。 为了解决军事运输问题,秦始皇派监御史禄率卒在湘水和漓水间开凿灵渠。灵渠是连接湘水和漓水,沟通长江水 系和珠江水系的一条长约三十公里的人工运河。它选择湘水和漓水上游河道距离最近的地方开渠,利用两河水面 海拔高度差距很小的特点,巧妙地使渠道行经迂回的路线,降低渠道坡度,以平缓水势,同时在运河上修建许多 闸门,用以保持水量,便于船舶往来行驶。其规划布局与都江堰十分相似,有分湘江入漓水的铧嘴,有防洪的大 小天平,用以宣泄湘水汛期多余的水量,工程复杂巧妙。因漓水又叫灵河,灵渠由此得名。灵渠的开凿,不仅对 统一南方,而且对当地的水利灌溉以及后来南方边境与内地的联系,也具有重要作用。直到明清时期,灵渠仍然 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 灵渠的凿通,使秦对南越的进军得以顺利进行。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 ,任嚣、赵陀领兵增援岭南。经过 激战,越人失败,秦终于平定岭南并在此设置了南海郡(今广东广州) 、桂林郡(今广西桂林) 、象郡(今广西崇 左)等三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进入中国版图的开端。第二年(前 213) ,秦始皇将五十万 罪徒谪发到五岭地区戍边和开垦,与越族人杂居,中原文化传至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尺道】当时氐、羌、百濮、百越等族群散布在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总称 “西南夷”。在统一中 国之前,秦国的统治势力曾经通过蜀郡郡守达到今天云南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于交通阻隔,西南边疆同内地 的联系仍然十分困难。秦始皇统一全国时,派常O“略通五尺道”,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修了一条通往云南、贵 州地区的道路。由于这条道路比后来修筑的驰道要窄,大约只有五尺宽,故称“五尺道”。秦五尺当今三尺左右。 所谓“五尺”,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形容道路很窄,可以通人通牲口,但不能通车。“五尺道”修成后,加强了西 南边疆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联系。秦王朝在部分地区,“置吏”进行管辖,把关中和四川、云南、贵州 连成一片,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秦亡后,五尺道又由官道变为民道。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此道复通行,又“发巴蜀卒治道……”“通夜郎道,为 置吏”,把由棘道至夜郎的民道改建为官道,并设亭置吏对道路加以管理。由于民族纠纷复杂,维修工作艰巨,耗 资数量庞大等原因,此道改建工作历经反复,甚至一度在全国引起不安,直到元光六年(129) ,筑路工作才初步 完成。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巴蜀,再次阻绝。 【郡县制的确立】平定六国后,秦王朝的疆域已远非昔日可比,拥有东起东海,西达甘肃南部,南至湖南, 北迄辽宁东南部的广大国土。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秦始皇 和他的大臣们展开了一场讨论。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 与关中根本之地相距遥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无法镇抚,主张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 为王。这一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普遍赞同,但当时担任廷尉的李斯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分析说:西周初年分封了 周王的许多子弟同姓为诸侯,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如同仇敌,兼并战争不断发 生,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又归于一统,全部推行郡县制,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使他们 既富足尊贵,国家又便于驾驭控制,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秦始皇认为:过去之所以苦于战争连绵不止,就 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是又要制造战争因素,会导致纷争。如此而 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所以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战国时代的各国就已经普遍建立了郡县,管理新获得的地区。秦国在商鞅变法 时,曾把全国划分为三十一县,其后在兼并战争中夺得的土地,也陆续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秦在实现统一之初分全国为 36 郡,这些郡大多是秦国和各诸侯国原来就设 置的,秦王朝加以沿袭。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陆续发展到 46 郡。郡级以下有县,设置于少数民 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秦王朝也建立起一套与郡县制相适应的新的地方官僚机构。“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 兵事、监察职责。“县”设令、长(大县设令,小县设长)掌管行政,尉掌管军事,并设有县丞作为令(长)的助 手和管理刑狱。乡设三老负责宣讲法令教化民众,啬夫负责征收赋税审理诉讼,游徼负责巡逻治安。里设里正, 亭设亭长。郡县长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并从国库领取俸禄,不得世袭。他们必须执行中央统一规定的法律制度。他 们的任职情况经常受到考察,每年下级要派人逐级向上直到向中央报告工作,称为“上计”。这套地方行政制度使 得中央的政令可以逐级下达到基层直接统治全国,消除了封国制度下贵族世袭官职,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的 割据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兼并战争的隐患。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 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敏锐地道出了秦王朝舍弃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功效泽被后 世的事实。 汉朝建立后,适时调整了行政体制,一方面承袭秦以来的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又汲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于 是列爵封土,大封同姓,以镇抚天下。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因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 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里耶秦简】2002 年 6 月,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了 36000 余枚简牍,属于秦 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含罚没财产) 登记和转运、里程书,涉及秦的内史、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 可补史籍之缺。综合考古发掘中其他资料的时代特征以及简文中的纪年,纪年有廿五年至卅七年和二世元年、二 年,这批简牍当是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之间的遗物。 以前根据文献,我们一般认为中原政权对湖南地区,特别是武陵山地的有效管理自西汉初年始,由里耶简文 记载的迁陵、酉阳、沅陵、阳陵、益阳、零阳、临沅等可知秦朝就已对这一带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众多的特别是 县乡等基层政权职官的记载,使我们可以了解秦王朝行政的具体运作。简中一般于职官名后附人名;严格地将每 天分为十二刻,每刻再分成十分,记时精确。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的时刻构成简洁完整的公 文,可知秦政权严格而高效的管理制度。里耶秦简的出土和整理为研究秦时的历史地理、历法以及探讨其兴起、 强大进而统一全国的缘由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它也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秦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 一号井出土的其他器物虽具有秦文化因素,但仍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也略见巴蜀文化的风格。总体 而言,这些器物呈现出强烈的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 (参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 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 ,载《文物》2003 年第 1 期) 【三公九卿】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 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不过实际职官之数并不止 于九个,主要有:奉常(汉代定名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汉代定名为光禄勋)主管宫廷戍 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车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汉代定名为大鸿胪)主管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汉代定名为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 此外,还有与以上地位完全相当或稍次的列卿,如中尉(汉代定名为执金吾)主管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汉代定 名为将作大将)主管宫廷修建等。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在这些官吏之下,还有一大批 属官椽史充当助理,以奉承皇帝命令分别执行各项政务。 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以后一直为历代王朝所仿效,比如西汉就基本上照搬秦制。 【朝议】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 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 比如秦朝初年,面临着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选择,皇帝不可能凭一己之见做出决定,便召集廷议,广泛听取意见。 廷议所讨论的政事范围广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礼仪、法律等几乎无所不包,它在各个领域的决策中都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最有影响的大政方针几乎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廷议。事实证明,廷议开展正常与否, 讨论的意见被采纳的程度如何,都关系着决策的成败得失,从而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兴衰。比如,秦朝初年,秦始 皇经常召集廷议,朝廷的政治风气也比较好;但到秦始皇晚年,神秘其行踪,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少有廷议, 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已经遭到破坏;秦二世在政权将倾的情 况下,废止廷议,以致朝政日暗、忠臣缄口、小人得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在理论上,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 益,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廷议召集与否、廷议的结果采纳与否、采纳的程 度与否,都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廷议的功能与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封泥】封泥的发现与甲骨文一样,都是偶然之间为农人首先采集到的。清代道光二年(1822) ,四川一位农 民在田间挖掘山药时,发现一个坑窖,从中起出不少比铜钱略大的扁泥块,这些泥块上都有隆起的文字,看上去 十分古奥。消息传开后,当地的古董商贩将这一百多枚泥块携至京师,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刘喜海、龚自珍以及 山西阎帖轩等人首先敏感地看中了这些有字泥块,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金石文物,便各自从商贾手中买回若 干枚,珍藏赏玩。可惜的是,这批封泥在贩运途中坏裂大半。当时的学者还不知道这些泥块的真正用途,他们认 为这些有印文的泥陶是古时铸造印章用的“印范子”。后来,随着封泥的不断出土,以及金石学家的长期研究,人 们对古代封泥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有了比较具体清晰的了解。 封泥又称做“泥封”,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迹。它是古代使用印章,从而起到信验作用的过程中所 形成的主要凭记之一。这种方式从先秦一直流行到南北朝,其后才转变为如同今天这样以印泥钤印于纸的方式。 因此,封泥与作为信验的玺印同时俱来而又先行废退,中国印章史按照用印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封泥时代和钤 朱时代两个阶段。 封泥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使用,涉及的环节很多,生产、流通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使用。它 的根本原理在于:在纸张尚未发明或者未普遍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封闭文书、物件或者作为信用标识的特定软泥 上抑以印记的形式,起到凭信或防止非法启封的作用。使用封泥的方法主要是将需要保存或运输的公私物品、简 牍文书捆扎或以囊盛装,在结扎或封口处以泥团封护,并在上面抑印官私玺印。其具体形式,则随着时代的演进 和不同的封护对象而有所变化。 迄今为止,中国的大部分省区都先后出土过封泥,出土封泥的断代主要涵盖了战国、秦代、西汉、新莽、东 汉等各个时期,也有少量是属于魏晋至于唐代的遗迹。封泥具有重要的史料学价值和特殊的艺术价值。罗振玉说: “古泥封于金石学诸品中最晚出,无专书记录之,玉以为此物有数益焉;可考见古代官制以补史乘之佚,一也;可 考证古文字,有裨六书,二也;刻画精善,可考见古艺术,三也。”印证古代官制、考释古代文字、考察古代艺术, 是当时罗振玉认为封泥研究的三方面的意义所在。封泥文字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官制、地理资料的订正和补充,是 封泥的主要价值所在。比如,出土秦代官印封泥“丞相之印”“左丞相印”“右丞相印”,即表明秦代有丞相、左丞相、 右丞相等职官。 【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前 213) ,朝廷中再次发生了关于统治方针的争论。是年,秦始皇在咸阳宫置 酒设宴,博士仆射周青臣进颂辞歌颂秦始皇的功德,说由于秦的统一,“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 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了很高兴。但博士淳于越却出来指责周青臣说的都是些“面谀”之言, 把皇帝的错误说成优点,使皇帝过失加重,“非忠臣”。他向秦始皇指出:商朝、周朝统治天下各千余年,就是由 于殷、周以天子为中心,将土地分封给子弟和功臣,使他们像树枝辅佐树干一样辅弼王室。而今陛下您拥有天下, 却不对子弟进行分封, 如果猝然间出现像田常、 六卿一类的乱臣, 您没有辅弼的王侯, 谁来相救呢?因此他提出“师 古”主张,认为应该像商周那样分封子弟功臣,“自以为辅”,方可保无虞。他还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 也”。秦始皇把这两种不同的意见交给大臣们进行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淳于越的主张,认为时代不同,国家制度也 要相应变化。上古三代的举措都不相因袭,各自因时制宜,想出新办法使国家得到了治理,它们并不是故意与前 代不同,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变迁。而今陛下创下千古大业、万世功德,上古三代的事是不足效法制,并把矛头对 准“诸生”, 指责这些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惑乱黔首”, 对秦始皇颁布的法令“入则心非, 出则巷议”“率 群下以造谤”。为了维护皇帝尊严,“别黑白而定一尊”,他奏请焚毁秦纪以外的史书及国家所藏以外的“诗书百家 语”等一切书籍,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并规定“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此后“有敢偶语诗书弃 市,以古非今者族”“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完全采纳李斯的意见,下令执行。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令”。 秦始皇下令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损失,先秦许多重要的文献古籍都被付之一炬。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叶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遭受一次致命的打击。 ”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 212) ,曾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逃亡,并散布不满秦始皇的言论。秦始皇 大怒之下派人追查讯问,有的被指控“为妖言以乱黔首”。秦始皇命御史对咸阳诸生进行审问,方士儒生们互相揭 发,希求自己免罪,彼此牵连引出违反禁令的有四百六十余人,均被坑杀活埋于咸阳。这就是“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国家政治得失、批评君主独裁的方 士和儒生的暴力手段,开思想专制之先河。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以传统的知识体 系为思想资源,对时政展开批评。 【挟书律】挟书律指秦代禁止私藏百家之书的法律。“秦律,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 族的酷刑。这与李斯所建议的“焚书令”的相关内容一脉相传。在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思想体系中,一直存在着把 古代典籍和文化传统与国家法令相对立的观点,韩非就曾经赞赏商鞅变法有“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举措,并主张应 当以法令作为教化的依据,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统治者颁布“焚书令”以及“挟书律“,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 思想有关。 秦王朝颁行挟书律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尽管秦吞并六国之后迅速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但统一的学术思想 的局面尚未形成。由于诸子百家各有师传,其思想言论莫能划一,私学的先生弟子们仍恪守着“说义必称师论道” 的古训,对秦政多发横议。正如李斯所言:“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 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为了从思想上 控制整个社会,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文教政策方面采取相当极端的措施,也是势所必然的。 挟书律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杜绝六国复辟割据和禁止民间私学独尚法律的绝对权威。原各诸侯国史书、诗书等 儒家经书和诸子百家书都在禁止之列。除各诸侯国史书烧而不存外,其他书籍只许国家收藏,由博士官管理,民 间不得收藏,而医药、占卜、农业技术之书不在禁止之列。挟书律的颁行使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文化典籍被焚烧, 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秦朝的政治高压之下,部分士人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把珍贵的典籍密藏在家中。等到汉惠帝时期,朝廷 宣布正式废除挟书律后,深藏民间的各种典籍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延续文化命脉的凭借。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为推行“法治”,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意 思是以法令为教育的内容,摒弃其他学说,以明习法令的官吏为教官,杜绝人们对法令的“私议”。用法统一人们 的思想言行,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实际上就是主张实行高度的思想文化专制,除法家与法令外, 禁止一切学说的发展,即所谓“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种思想与战国中 期商鞅的“一教”主张一脉相承。商鞅为了推行“法治”,主张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论,取缔一切不合法令,不利农战 的言论,对国家颁行的法令不得妄自“私议”,对借仁义礼智信为名而违法犯纪者处以刑罚。■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 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于这一学习内容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应当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历史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 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在具备微观政治史的知识之后进行宏观的长时段的历史分析。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搜集整理课外相关资料(除历史记载外,还应当重视小说、戏曲、诗 词中的有关资料) ,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总结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 政治建设的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说,应当按照鲁迅 所提示的, 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鲁迅还指出, 读史, 可以知道“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 学生还可以思考鲁迅的话,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 总结。 (二)教学内容分析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帝国之后,中国政治体制沿袭秦政,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 这一政治现象对于中国社会也有显著的影响。 ◆教材总结了中国古代王朝专制政体逐步强化,政权权力逐步集中的历史。除了对皇权至高无上的揭示外, 对于相关政治制度的形式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应当确定对中国古代政治形式的本质 的认识,对于这种政治形式的现代遗存,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思索。 【法令出一】秦兼并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三皇五帝,自立名号为“皇帝”,随即确立了“皇帝”制度。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有效的制约。 中国皇帝制度维持 2000 年之久, 直到 1911 年辛亥革命方才废除。所谓“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是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 【君权和相权】皇帝对于自己的主要助手,通常也注意限制其权力。从汉武帝时代形成“中朝”和“外朝”,唐代 的学士召对会议,到宋代确立的三省制,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于是逐渐削弱,君权对国家行政的直接控制,因 此得到保障。 汉武帝时的“中朝”主要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 “中朝”时重要政事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 实际 成了“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则逐渐演化成了执行机构。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尚书省下 的行政执行机构。三省六部制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 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秦王朝已经有具备监察机能的官职设置。汉代设十三州部刺史,以监察地方政 治,而中央机关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机构负责。汉代以后,历朝都设置监察机构。监察体制的逐步健 全,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处于独尊地位的皇权, 却没有能力干涉。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王朝十分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能。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由“世官制”到“察举制”,又到“科举制”的历史变化。隋唐以来科举制的实行,对 于中国政治文化有深刻的影响。科举制度吸引“天下英雄”参与行政,有利于最高统治者控制民心,也使得国家机 器拥有了充备的人才保证。同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而以严 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行省的位置】秦代以来,中国整个基层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都是称县,仅有些朝代因政治需要出现了一 些与县同级的其他行政区划名称,如汉代有侯国、邑、道,但它们过后即废,而且在数量上也是少数。 秦代至隋,郡基本上是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划,但它远不如县那样稳定,变化较大。东汉末年,在郡级之 上又设“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州、郡、县三级,郡为二级政区。到隋唐时期,郡作为一个政区单位逐渐 退出历史舞台。 秦代推行的郡县制的影响是深远的。今日中国的省县制就是由郡县制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 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划归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元代的行省 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 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如河南、 湖广二行省的首府都设在距首都较近的交通线上,江西,江浙的情况与此相似。元代的行省其面积远较今天为大。 如陕西行省还包括甘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云南行省还包括四川、广西部分地区和泰国、缅甸一些地区;江西行 省还包括广东;湖广行省包括湖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及湖北部分地区;辽阳行省包括今东北三省;岭北行省包 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和西伯利亚。元朝还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行省)下设置澎湖 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行省制度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 的意义。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 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 隋 郡、县二级制 唐 道、州(郡、府) 、县三级制 宋 路、州(府、军、监) 、县三级制 元 省、路(府) 、州(军) 、县四级制 明 省、府(直隶州) 、县(散州)三级制 清 省、道、府(直隶厅、州) 、县(散厅、州)四级制 民国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 现代 省(直辖市) 、市(地) 、县(市) 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 系。 本课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要全面详尽掌握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本学习内容有关的基 本知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 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答案提示:皇帝专权的制度虽然是秦始皇所创立,而专制主义体制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商鞅变法使 这种体制在秦国得以确立。实际上在其他若干强国,也已经开始实行这一制度。法家政治思想的原则之一,就是 帝王的专权。 《商君书》强调“权制独断于君”, 《韩非子》也主张“法”是君王集权的工具。这些理论,都构成了君 主专制政体的文化基础。后来历朝制度,大体都是皇帝专制的制度。皇权因各种原因不能专断,只是非常例的特 殊情形。帝制决定着这一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与小农经济作为社会基础的事实相关的。 2.元帝国的地方行政设置为什么在“行省”之外又有“腹里”和“宣政院”? 答案提示:“腹里”指的是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略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 中书省直接管辖地。为了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故特设置了宣政院这一中央机关。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就帝王权力而言有怎样的演进历程? 答案提示:从总体趋势来看,帝王的权力有逐渐扩张的现象,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就体现了这样的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 《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传》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 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怎样理解这里说到的“分宰相之权”? 答案提示:这里所谓“分宰相之权”,实际上是专制朝代帝王通常的政治行为。皇帝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往 往牢牢地把握住最高决策权,即使对于总理国家政务的高级助手,也不愿意分权。这就是《太平御览》卷九一引 华峤《后汉书》中所说的“总揽威权,柄不借下”。这也是符合法家“权势不可以借人”( 《韩非子?内储说下》 )“ 能 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 《韩非子?外储说上》 )的政治理论原则的。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总体认识水平。 【评价方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组织课堂讨论,可以不限于具体的朝代,就皇权独断这一主题,由学生自拟发言稿,不拘形式, 选择历史个案进行分析,考察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的程度以及进行专题历史分析的能力。比如,可以进行这样 的讨论: 你所熟悉的历史上的名帝名相和他们的关系。提示:刘邦和萧何的关系;汉武帝和他的宰相们;…… 对于教材中汉武帝抑制相权的事例,还可以做这样的知识延伸: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石器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