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都有谁实力最差的是谁

战国七雄中七国的实力排名具体是怎么样的_百度知道
战国七雄中七国的实力排名具体是怎么样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前期排名:魏 楚 齐 秦 赵 燕 韩后期排名:秦 楚 齐 魏 赵 燕 韩
战国前期实力排名:魏,齐,赵,楚,韩,燕,秦。 战国中后期实力排名:秦,赵,齐,楚,魏,韩,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时的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里面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最强哪个最弱?_百度知道
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时的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里面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最强哪个最弱?
韩、赵、楚也就是齐、燕、魏
我有更好的答案
【魏国是魏文侯变法。】晚期最初,秦国倒霉呗谁叫他就在魏国旁边结果差点被灭。】接着:齐国最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国最弱。【齐国得到了军事天才。韩国第一个被灭、齐有孟尝。韩国毛都木有:孙膑。燕国国家混乱几乎被齐国灭亡。】再接着、魏有信陵、楚有春申:魏国最强,秦国最弱。【燕昭王改革任用军事家。【秦国统一天下:乐毅几乎灭齐。齐国几乎被灭。】中期、魏国、楚国联军大败秦国,韩国最弱。【长平之战赵国虽然战败,但是痛定思痛邯郸之战赵国:赵国最强,楚国最弱。张仪欺楚。楚国连楚怀王都被秦国囚禁,连都城都失陷。】接着:秦国最强。而战国四公子。赵有平原:秦国最强,韩国最弱:燕国最强,齐国最弱
采纳率:51%
来自团队:
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战国晚期,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旋皆放弃帝号。次年、楚,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但元气大伤、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楚,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公元前288年、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赵。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秦、韩,秦、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赵,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公元前325年,并于公元前367年,齐,齐灭宋、魏,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战国中期。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收复失地。齐虽复国。楚违背纵约,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国力强盛。齐虽挟韩,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齐、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重创楚国,攻灭巴蜀。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一蹶不振。赵灭中山、魏,苏秦、李兑合赵、齐,秦,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燕。随后韩、魏、韩五国攻秦。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先后制服韩、秦并称东、西帝
最强秦国,其次楚国,最弱韩国------所以第一个被灭。
最强一直都不好说,最开始是晋齐,后来三家分晋前楚国也成为强国,分晋后韩赵魏实力一度衰弱,但是魏国的李悝进行变法后魏国也成为实力较强的一个,赵国在分晋都实力一直较强,尤其是在战国后期,但是韩国就一直酱油直到被灭。齐国的实力自齐桓公后都较强,分晋后楚国实力一直居于前列,但是人口一直较少,燕国在分晋前实力较强,分晋后实力严重下降,后来秦占领蜀地,巩固边防,终成一霸,最后扫六合一统天下
在赢政统一六国前,真正的是楚国最强大,齐国、赵国次之,燕国最弱。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战国七雄实力简析
历经春秋时期的混战吞并和弱肉强食,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战国时期,实力较强的仅剩七个,即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战国七雄”。而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小国实力与影响远不及七雄,只能勉强在强国夹缝中生存。七雄之中,秦国以外,余均在崤山以东,因此又称“山东六国”。
战国初期,七雄综合国力排名为魏、楚、齐、韩、赵、燕、秦。
魏国先后起用李悝、吴起实施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并训练出六国闻之色变的精锐步兵——魏武卒。其后,四面出击,北抑赵国、灭中山,西击秦,东败齐,南克楚。尤其是五万魏武卒面对十倍秦军,大小六十四战,攻下函谷关,夺取秦国黄河西岸土地五百多里,将秦国压缩到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自魏文侯至魏惠王在位,魏国称霸中原长达百年,是名富其实的战国初期头号强国。
楚国虽然地域宽广、粮田肥沃,且因民风好斗,披甲数十万而士兵悍勇,但国内门阀林立,互争不休,春秋晚期起更是陷入公族内乱,且与东面的吴、越等国长期交战,因此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都称强国,却始终未能登顶。
齐国以盐而利天下,民殷国富,同时也是魏国之外另一个文化和人才中心,稷下学宫几乎汇集了天下百家学说之大成者。其最大问题在于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不成比列,除孙膑、田单外几乎找不到称职将领,国家武风不盛,士兵骠捍不足,因此综合国力居魏、楚之后。
在整个战国时期,韩国绝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七雄中的弱者,唯一的例外在韩昭侯即位不久,任用贱臣申不害为相,内修政孝、外应诸侯,穷十五年之功以使“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其排名也一度超越赵国列第四位。
秦国居七雄之末,或许出乎意料。嬴氏祖先因善养马而受封,但地位仅为大夫。后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为诸侯。周平王虽将岐以西之地封给秦国,但此地事实上控制在犬戎手中,而当时之秦国根本无力驱逐犬戎。秦人虽善战,但地处偏僻,科技、文化等相对落后,国力较弱,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从50万秦军无法抵御5万魏武卒的进攻,继而丧失大片疆土,其军力可见一斑。
战国中期,七雄综合国力排名为齐、秦、楚、赵、魏、燕、韩,较初期变化主要为齐、秦排名上升,而魏、韩排名下降。
齐国早期为周朝首席功臣姜尚封地,故在诸侯中地位崇高,拥有征伐之权。又以渔盐之利发展工商业,以致民殷国富,人口大增。后虽有田氏代齐,但齐自春秋以来的大国地位一直未变。至齐威王时,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建稷下学宫大兴文化,又以孙膑、田忌为将,在桂陵、马陵两败魏军,使魏国大将军庞涓战死,魏武卒遭遇灭顶之灾。之后,又起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并一度占领燕国;联合韩、魏大败楚国,并连年攻秦,最终攻入函谷关;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力到达巅峰,逐渐取代魏国成为头号强国。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施了中国历史上最成功最彻底的变法:对内,通过开阡陌、奖耕战、迁都城,并建立县制行政,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先与楚和亲,与韩订约。后又灭蜀、巴、苴;攻魏,取轵;攻韩,取邓;再伐魏,取六十一城邑;攻楚黔中,迫楚献出汉北及上庸地。至此,秦国力日强,一跃而居七雄前列。
魏国先后攻伐赵、韩,却分别在桂陵、马陵两次败于齐国,以致魏武卒丧失怠尽。尤其是马陵之战,魏国实力受到严重削弱。而之后又数次遭到世仇秦国进攻,丢失城池无数。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终于沦为二流强国,魏国称霸中原的局面也逐渐被齐秦争霸取代。
韩国依靠申不害变法取得的强大犹如昙花一现。桂陵之战,魏军因中围魏救赵之计而大败,但魏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动摇。为补偿此战损失,魏国又开始时攻韩国。虽然最终因齐国救援,并再次使用原计大败魏国,但韩国的国力却直落千丈。加上西面开始强大的秦国的不断进攻,韩国终于成了七雄的老幺,直到始皇统一天下。
战国后期,七雄综合国力排名为秦、赵、楚、燕、齐、魏、韩,较中期变化主要为秦国跃居头号强国,赵国国力直线上升,燕、齐则因两国间的战争以致国力一升一降。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社会、经济、政治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天下打下战略基础。其后,凭借战神白起的连年征战,秦国疆土不断扩大、国力不断增强,终于成为头号强国,并以一国之力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虽身为七雄之一,赵国却一直与燕、韩处于小弟的位置,时常受到中原大国欺压,甚至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及中山也时常进犯、骚扰,直到赵武灵王实施中国军事史上最成功的改革:胡服骑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先后灭中山,破林胡、楼烦,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胡人。战国后期,赵国已成为山东六国抵御强秦的擎天柱。从赵奢、李牧先后大败秦军看,赵军战斗力绝不亚于秦军。若非纸上谈兵的赵括,使40万精锐之师丧于长平之战,昏庸的赵王迁又自毁长城,杀害名将李牧,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至少得推后数十年。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齐国称霸始自伐燕,齐国衰弱同样因为燕国。齐宣王因燕国“子之之乱”,起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并一度占领燕国;其子齐闵王又屡建武功,破秦、制楚、灭宋,扩地千里,并与秦昭王并称为东、西二帝。而险遭灭国的燕昭王励精图治,任用乐毅为上将军,迅速安定局势,并训练出20万精锐之师。齐国灭宋,引发各国不安。燕国趁机联合五国之兵伐齐,连下70余城。齐国仅聊城、莒城、即墨仍顽强抵抗,其余全部并入燕版图。后虽凭田单之力收复失土,但齐国地位已不复往昔。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灭掉韩、赵、燕、魏后,又派少壮派将领李信率军20万进攻楚国,结果被楚将项燕大败,全军伤亡达半数以上。此战为秦军在战国时期的最后一次败仗,也是第二次败于楚军。可见楚国虽非霸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综合实力绝不可小觑。
我的更多文章:
( 16:19:03)( 12:47:40)( 09:38:34)( 14:26:47)( 08:56:52)( 12:42:33)( 16:47:26)( 12:49:26)( 22:39:3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星伊队内实力最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