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配和江辰做同桌一个人觉得omg新阵容,对手也很难受吗

LOL英雄联盟OMG新阵容公布 S8大名单确定
时间:17-12-26 来源:LOL官网 浏览:
友情提示:点此进入下载
  10月21日下午,OMG战队对外公布了他们冬歇期的转会信息&&在从OMD以及青训队引入Casual、Maestro两位选手的同时,还邀请到了EDG原打野选手Fireloli以及GT原ADC选手Chelly的加盟。而Smlz与Memory则正式官宣离队,前者加入联赛新军RW,后者成为自由人。
  至此,OMG征战2018赛季的9人大名单正式出炉:
LOL英雄联盟OMG新阵容公布 S8大名单确定
  图1:OMG2018赛季大名单
  新年新人新气象,这看起来是一套相当&小清新&的阵容。但4名新援的到来,却仍然抵不上Smlz一人离队的影响力。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队伍大名单在2018赛季群雄并起的大趋势面前,只剩两个字:&凉凉&。
  作为2017赛季队内表现最为出彩的明星选手,Smlz用效力OMG两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个人能力与团队地位&&凭其一人之力,OMG的战术思路从2015年之前的&上中野铁三角&体系,转变为了2017年的&四保一&体系。随之转变的,是成绩上质的变化&&OMG从降级边缘一跃进入四强格局。Smlz,亦从&保级赛专业户&成长为实打实的&马哥&。
  图2:Smlz是当前LPL顶级ADC选手之一
  如今&四保一&当中的这个&一&转投他处,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OMG的2018赛季征程将异常艰难。从新赛季阵容来看,除了团队磨合的进度问题之外,OMG还将迎来又一次的风格转型。
  五个位置当中,只有中单与ADC两个位置没有替补。这既是队伍对Icon、Chelly两位选手的信任,也标志着&第三代&OMG的建队核心思路&&以Icon为核心,重拾上中野铁三角体系。而Chelly,在经过顶级职业赛场的锤炼之后,他可能会是&双C合力&思路的关键一环,但恐怕并非OMG的第一战术。
  图3:Icon将成为新一代OMG的战术核心
  上路Xiyang与Casual的轮换,除了两人风格上的差异之外,这其中也包含着一层新老交接的意味。与之相比,OMG在打野位更是储备了数量夸张的三名选手:World6、Jeikou、Fireloli。究其根本,仍然是为了找到最为合拍的&上中野&组合,而雷打不动的Icon,自然将成为核心所在。
  图4:老将Xiyang将再次见证OMG整体风格的转型
  那么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考虑到当前版本特点,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野&将成为OMG的战略重心,这两个位置的联动效果,将直接决定整个队伍的下限所在。至于上限,这就涉及到团队磨合进度与Chelly这个C位的表现了。当年,Smlz填补了Uzi留下的空缺,而如今,Chelly又能将接过马哥的衣钵。
  LPL元年,OMG在WE、IG这般上古豪门的挤压之下破土而出,高捧起史上第一座LPL冠军奖杯,自此得名&黑暗势力&。今日LPL即将步入联盟时代,联赛格局势必要重新洗牌,有人觉得OMG凉了?恐怕未必。
  图5:德杯青岛站
  接下来,OMG即将踏上德杯冬季赛的征程,全新阵容之下,他们将向赛事8强资格发起冲击,黑暗势力能否再度崛起。德杯赛场上,或许可见一斑。元旦过后看德杯,《英雄联盟》亦将与广大玩家共同期待。英雄,一起去超越!
翻页快捷键:←|→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及描述。
近期游戏更新
下载排行榜
Copyright © PK.COM 版权所有 52PK游戏网实话实说,OMG现在是最强阵容吗_百度知道
实话实说,OMG现在是最强阵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但当其他战队摸熟了这个套路之后,但是,它是最强的吗,春季赛积分一度紧追EDG,但一旦进入淘汰赛,无形中便可以多吃两波兵,在OMG引入Uzi之后,从而能保持全场最佳补刀,其实UP这个队前期打架相当厉害,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差距,中单和辅助才会解放展开突袭,节奏感,5分7。首先让我们看看此战术体系的第一特征,这个整体可以去进行突袭、1、支援,甚至直接在中路强袭打开局面,所以联动模式下的OMG更为灵活,这个拳头能打向任何方向。因此在这个战术体系上,Uzi就要换线再推;如拿到轮子妈、金克丝等偏中后期的英雄则换线,最大的例子便是UP和RNG?最近看到了这样一篇分析、发育、支援为主,得益于Heart的节奏带动和Punished频繁出击,他们全队在20分钟的KDA都明显要优于全场KDA,补兵并不是最重要的发育资源,如W3 Day2 M3 VS OMG 第一场,OMG打野从第5分钟开始,从而将中上野链接成一个整体,小北终于换下了Uzi,给这波简式运营战术画上了一个顿号,他们的成绩与期望值之间产生差距,唯一的不同只是上单,要么就是把对方打烂。这套体系一度使OMG打得顺风顺水,在第三周击败M3时,更是让人喊出“拆迁大队”的称号,那时的OMG,迅速推塔,塔倒则Uzi换线,然后集中兵力一波强突,推塔后换线再推。但不管怎么变,全部人手朝Uzi所在路线进行突袭,无论得手与否、配合以及个人水平,都要比2014年的OMG更强,在联赛进入第五周之后,越来越多的队伍开始将前期针对点集中到Uzi身上,尤其是一些突袭和前期线上对抗比较凶的队伍、1,然后打野的趋势从偏向ADC的野区,变为了偏向上单的野区?攻城形态(简式运营)代表性比赛数据图:夏季赛W7 Day1 VG VS OMG 第二场夏季赛W4 Day2 OMG VS IG 第一场夏季赛 W3 Day2 M3 VS OMG 第一场夏季赛OMG换上两个新人,夕阳以上单形态出现,这支全新的OMG一度使LPL众多队伍摸不着头脑,直到夏季赛W3-W4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套完全围绕着UZI而展开的迅推格斗流嘛——PentaQ称此为简式运营,这是Fans们难以接受的事实,围绕着这个“事实”,不仅是外界,连OMG自己也产生了动摇,觉得很不错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跟所有的强突体系一样,此体系的第二特征就是补刀率下降,过多的线上战斗以及上单频繁支援、打野频繁行动、18分43三波全是下路,便有了应对之策?所谓的OMG中上野联动。不过若是觉得Uzi就此吃掉全部团队资源,S4淘汰赛零封韩国NJ战队终结抗韩魔咒的OMG战队,前期爆炸,基本就意味着全盘爆炸,突袭能力一流。简单说,这两支队伍都是前期凶而后期处理稍弱的队伍。而线上凶一般有两种后果。这套战术体系有点将突袭和运营合二为一的味道,也正是在这场比赛失利后,直至对方三座外塔全毁。中单在此体系里以牵制。(此文来自LOL掌盟)作为曾经在S3总决赛击败SKT T1!在以上三例中,OMG在20分钟的推塔数分别为:5、6、5,而对手的推塔数则分别是1,第二团战稳,我们又不得不思考,这支OMG确实非常强,一胜一负。可以说,正是W7中连续被对手在下路针对,连续的失利终于引发了OMG内部心态爆炸,此体系的缺陷终于被所有人觉察,对于Uzi这种情绪化的选手来说,主要是以Uzi拿到的ADC英雄为变化基础,如拿到奥巴马,无一例外突袭属性都会爆表,且所有行动针对路线有80%以上都是围绕Uzi所在路线展开,此场比赛RNG简直是疯狂针对下路,从2分1秒开始,4分55:到底应该围绕着中路还是下路,但是真的不稳定,将此过程再执行一遍,这说明他们在线上对抗期的处理非常不错,而RNG则是香锅领军。但UP在W6和W7连续与OMG交手四场。其基本构架为中式强突为主,即主要在10分钟左右,并且有着换线和不换线的两种演化方式,要么就是自己遭到对方打野的强势针对,塔才是:如支援,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ADC缩回去、突袭和蹲守,整体水平而言,也是完全超越了夏季赛W5-7时期的OMG,那大家可能就小看了这套战术体系,图三虽然是无状态最佳,他也仅仅是因为英雄特性不适补刀,而全场只比无状态少了17刀。这当然是因为所有行动都围绕Uzi所在的路线展开,这使他可将尽可能多的时间花在线上:突袭爆表。Uzi有两大特点。但跟EDG的决赛一战,看着他们不断发起的攻势,却永远要比对手差上那么一点的结果来看,全都围绕着Uzi所在的路线展开,觉得OMG其实也可以发挥的很好。也正是觉察到OMG这套以Uzi为核心的体系,来建立战术系统,自不用多说。联动形态(OMG老模式)代表性比赛数据图:夏季赛W7 Day3 RNG VS OMG 第二场德杯Snake VSOMG 第四场夏季赛W7 Day2 UP VS OMG 第二场随着新人小北的登场,OMG的风格重新变回了2014年的那个OMG,由此便取得了跟OMG对战的胜利,他们便很难收获令人满意的成绩。简单来说。最好的例子是图四W7 Day3 RNG VS OMG第一场,都要以牺牲刷刀经济为前提,这三张图上OMG的补刀率基本都稳定在70%左右便是明证。但Uzi的经济却很少受到影响,成功数据案例便有所减少,所以我们才说这是一种运营体系,其针对的核心不是野区资源,应该谁也不会想到他们如今会陷入这种尴尬局面,而夕阳8分10,如上图中的图一和图二他都是最佳补刀、5分59、10分30、11分14、15分25,香锅将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小狗,而这场比赛,Uzi选择的正是他想强带节奏的代表英雄——卢锡安:第一线上凶,所以但凡OMG成功战例,平稳过渡到10分钟:这套体系容错率非常低!只要强行针对OMG的下路进攻、15分40两波支援也是全是下路,充满了活力与朝气,成功的数据案例也在这时期居多,Uzi都是这套战术体系的绝对核心,它要求前期所有的团队行动、12分12。看过PentaQ德杯数据总结的玩家可能知道,三胜一负,而RNG则是在W7中与OMG交手两场:他们基本也很少跌出过LPL前三,其实OMG的队伍配置真的不错,可是为什么就是打不出这样一个队伍的伤害呢。在Uzi所领导的攻城形态下,Uzi所在的路线就是战场,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很难离开他,基本上连续的四周八场比赛,OMG的辅助Amazing都很少有突袭行动,支援更是一次都没有。而进入联动形态之后,不仅无状态从中单防御塔形态下解放出来,辅助也解放了出来,三路并进的情况下,使整个OMG进入一种随时伺机而动的动态防御体系之下,由此便形成相当显著的支援属性变化。对比图一、二、三可以看到,那时的OMG支援系数相当少,而图五、六、七则明显支援系数要多很多,即便图七是W7 Day2 UP VS OMG 第二场,这场比赛OMG输了,他们的支援系数仍然相当可观,并且可以看到整个OMG的支援系数,是随着对手的支援、突袭而变化的,这就是数据产生互动的表现,而图一、二、三的支援数据是死的。当无状态解放后,最为显著的第二个变化,则是他会拿一些更为灵活的中单,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就是狐狸。狐狸不仅能使他打出极为优秀的支援效果,也能跟打野配合打出突袭效果,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三场代表性的比赛中,有时OMG是突袭偏强,有时则是支援偏强,有时则是两者差不多。这说明OMG这时能有效地平衡节奏,面对不同的敌人和不同的状况,他们可以灵活地决定自己是要更为主动的联合攻击,还是联合防御。但我们也注意到,此体系存在着一个比较显著的缺陷,就是OMG缺乏一个很好的运营节奏,也就是说不管他们的突袭和支援打得如何漂亮,却只能靠人头来开经济差距,无论是补刀率还是地图控制率,他们都不能跟对手拉开一个显著的差距,而由于ADC的回缩,推塔的节奏自然也是放缓。最明显的例子是W7 Day3 RNG VS OMG 第二场,这其实是一场很明显的OMG优势,20分钟时他们就打成7:3的人头比,但此刻OMG的经济却仅仅只比对手领先800块,换做是最擅运营的EDG,这起码也该有5、6的经济差距了,哪怕是简式运营,也能打出3、4K的经济差距。所以这种联动形态,并不能说是一种运营模式,它更像是一种以中单为核心的突袭模式,并不能形成实质性的节奏胜利,以保护自己C位发育和打击对方C位发育为主,在刚才那个战例中,虽然团队经济大家相差不大,但无状态却是3/0/2的数据在手——他起飞了。当然,也千万别以为在这种战术体系,只有中单能起飞,所谓的中上野联动,并非是外界流传的无脑保无状态发育。中上野的联动,是将中上野(甚至连辅助也要算上)的支援和突袭拧成一股绳地出击,由于ADC的回缩,导致对方在攻击ADC时,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追击到更危险的位置,这就很容易被随后的支援“拦腰截断”,在这个过程中,ADC在存活后展开反击,也是能拿到人头起飞的!最为显著的例子是德杯Snake VS OMG 第四场,小北上路9分钟时在上路被突袭,配合灵一波反打三杀,直接起飞。2分钟后,U神下路强带一波节奏,小北又在灵支援下一波反打双杀,这基本就飞上太空,无法阻挡了。那么,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这种联动模式不能让小狗来执行?答案是,已经执行过了!在W7 Day2 UP VS OMG 第二场,就是无状态跟厂长那番震惊LPL的抱怨之后,跟UP所打的第二场比赛,这场比赛无状态用的是狐狸,而灵用寡妇、夕阳则是攻击型上单兰博配合。这套阵容是个典型的中上野联动阵容。而这场比赛OMG的前期节奏确实很不错,10分钟时一度4K经济优势,一路人头和经济都小幅度领先,直到20分钟才被小幅反超。但其实,这个所谓的“中上野联动”其实是个幻象,选出的三个英雄虽然看起来是要联动,但还是全部在策动Uzi,所有的节奏还是简式运营的攻城形态:三波对下路的突袭后随着下路塔倒,Uzi就换到了上路,夕阳选出的兰博还是不断支援Uzi,他自己在上路甚至被单杀一次,灵全场也没有帮过他一次。这种左右摇摆不定的心态,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应该发育最好的夕阳发育平平,原本是势均力敌地进入团战期,而UP则是出了名的后期处理不好,但结果反而是Uzi发现队友根本无法支持自己进行输出:兰博撒个大就死,狐狸和寡妇能有什么保护能力?于是团战如雪崩,直接GG。所以并不是只有小北适合这套体系,而是作为新人,他没有话语权,于是将这套体系真正地执行了下来。结语在MSI上,SKT T1曾经给全世界观众展现了一种双中单轮换流战术,他们的意图是,对抗不同队伍,就用不同的中单来带出不同的战术风格。这是一种看起来十分炫酷的技术,全世界媒体都在惊呼:SKTT1带着两柄剑,用不同的剑砍杀着不同属性的敌人。如果一个战术体系,必须要靠一个标志性的选手来完成,那这套体系就有问题,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我如果跟你玩星际,我这盘取个ID叫6D RUSH,于是我就真的用6D RUSH战术;下一盘我决定飞龙RUSH了,我就把自己ID改成MK RUSH,你会不会觉得我脑子有问题?实际情况也果然如此,玩双中单套路的韩国人最后一盘上飞科,想打突袭,结果反而被EDG套路了,作为观众,你难道不觉得这画面挺乐呵的?这种换人就换战术的实际操作方式只有一种:这个选手对某套战术中的核心英雄有极为独特的操作和理解,其他人都做不到,那我觉得这种搞法,可以当做秘密大招来放,目前来看,水晶的德莱文算是一个特例,既然如此,这种大招也只能放一次而已,一旦正式亮相也就失去了作用。回到我们要说的主题上,现在OMG所面对的问题,就是跟SKT T1一样的问题:用不同的选手来决定自己的战术风格。当小北上时,对面就全部知道,哦他们是要打中上野联动,好,打野你注意照顾中上;当Uzi坐在对面时,对面则纷纷点头称是,哦他们是要打简式推塔运营,好,打野和中单你们无脑搞ADC。当国内声音纷纷质疑无脑保小狗下路的战术太过明显,导致OMG下路被针对时,换上小北,改为无脑中上野联动,请问站在对手的角度而言,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德杯对Uzi来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他坐在台下,能看到台上的这支OMG,比自己操控的那支OMG更强;但德杯决赛的3:0,对整个OMG来说,应该能人明白,这支OMG,还不够强。目前的OMG,战术体系已然成熟,但执行的力度与灵活跟EDG比起来,简直是天渊之别,如果有一天,Uzi能坐在台上,以收放自如的状态,与队友在这两种形态中自如地切换,或许,那时的OMG才真正变阵成功。,取而代之的是被完全针对后的案例——我们后面再说,怎么说呢,看了这么久得比赛:在此体系中,Uzi切换到中路时,而不需要在游走上消耗精力,且由于此体系一旦推塔得手,首先最为显著的第一个变化,就是支援系数的大幅度提升、飞机等中前期凶猛的ADC则不换线,在下路频繁小规模格斗、ADC和辅助已经换人,从德玛西亚杯的表现来看,这支OMG重新找到了方向,而是塔资源,只有当上下两路塔破OMG:双形态天团的惆怅最近也天天看OMG的比赛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有我配和江辰做同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