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队龙虎少年队2打的那么难而成年队却很

  前天晚上的比赛打的真是爽~~~~~~~看了这么多年中国队的球赛,就青年队的还能看,国家的老队员真是该向年轻人学习一下了。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有这样的现象,青年队很强大,在世界上能够算入流的,而成年国家队的比赛打的总是很难看。之前的被称为超白金一代的青年球员,现在也已经被淘汰出奥运会。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并不是不能踢球也不是不能踢好球,而在于球员培养的机制,中国的联赛应该反思一下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关键在于我们把青少年当成年人培养,人家把青少年当青少年!  成年人过了就是中老年啦!
  看看那些青年队队员有几个没有改年龄的,18-19岁和人家15-16岁踢哪有不赢的道理。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以后提升很小的一些原因拉。  当然国家队问题多多,还是少看为好——这与是否爱国无关
  这个不能这样说,我们国家有改年龄,对手还不是一样可以改年龄,我觉得问题出在联赛上,因为培养中国球员基本是靠中国联赛的。  基本上这次土伦杯我们的球员平均年龄都小了几岁,我想应该不是年龄的问题  
  你见过哪个国家为了奥运出线将联赛停摆达数月之久的~    你见过哪个国家为了奥运出线将球员圈养达数年之久的~    你见过哪个国家的足协因为各项目标都未达标而不辞职的~    你见过哪个国家的职业球员有中国的球员这么牛逼的~~      出线足球~~祸国殃民~~圈养政策~~混蛋理论~~
  作者:瞎客火刀
回复日期: 16:52:00    说的精辟~~~~~感觉中国的足球还是政治性太强,足协管理一切,连黑哨假球都可以包庇起来,这个联赛打起来还有什么用?而且球员在联赛中养成了大牌脾气,中国打匈牙利的时候全部暴露出来,一有什么直接冲着裁判就来,其实中国联赛的球员除了收入高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记得在上次世界杯,中国国家队平均身高是除了北欧球队外最高的,好像是185以上。    想想这么好的身体、这么高大威猛的身材小老外怎么顶得住。  就是罗马里奥在15岁凭他168的身体对中国186的身体再好的技术也难敌
    中国青年队如果仔细看的话很难找到技术出众的球员、很难、
  内外原因,教练不行,体制要改革……    还有球员的素质!
  作者:阿东1978
回复日期: 23:56:00
      记得在上次世界杯,中国国家队平均身高是除了北欧球队外最高的,好像是185以上。        想想这么好的身体、这么高大威猛的身材小老外怎么顶得住。    就是罗马里奥在15岁凭他168的身体对中国186的身体再好的技术也难敌         中国青年队如果仔细看的话很难找到技术出众的球员、很难、    中国的身体一直在亚洲都是比较强的,中国的那些球员打比赛也只能够靠身体,关键是技术太`~~~~~差,传接球差的离谱,更不用说个人突破的技术了。这次土抡杯的球员虽然技术是不是特别出众,但是整体配合的还算不错,有几个技术还可以
  关注明天晚上的两场比赛了~~~~比较比较
  问题太多了!只好说是腐败害了他们!
  因为钱
看看天涯广东足球的 多好  其实荣誉感是职业球员最缺少的
我是指国家和整体  个人的他们从来不排斥
  临晨有球赛是不是啊
     作者:足球发荤
回复日期: 23:20:00
      因为钱 看看天涯广东足球的 多好    其实荣誉感是职业球员最缺少的 我是指国家和整体    个人的他们从来不排斥      哈哈~~~是钱,他们的收入太高了,总认为自己不得了。我认为中国的国家队是最没有国家荣誉感的,每场比赛都没有激情,整个场上那么多年轻球员,就看到郝海东一个人很积极。我想正因为这样,通常反败为胜的现象是不会在中国队身上的。也难怪米录当时提出“态度决定一切”的口号
  啊?什么球赛?是明天晚上吧
  其实我也很想加入天涯足球队的
  态度决定一切
  古语有云:体住你大就体住你坏。中国成年队就是这样,越大就越坏,就会打假波多赚点钱,但技术就是上不去,看欧洲外围不肯开中超走地就知道啦。
  反正长大后都是饭桶,酒桶。
  今天的比赛虽然中国队输了,但是输的很精彩。确实身体差瑞典队太远了,中国的球员跳起来还没有别人站着高,但就在这种劣势下,这些青年球员打的很有水准,搞的瑞典人手忙脚乱,差点摆乌龙,中国人就是要有这种气质!
  不知道今天晚上的比赛怎么样,不过中国打这种非常弱的对手,应该不用太担心
  瑞典只有靠犯规阻挡中国队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少先队活动教育
少先队活动教育
作者:张先翱
第一节 少先队活动的特性、类别及方法
一、什么是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是以队员为主体的少先队组织活动,是少先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学校不上课不成其为学校,少先队没有活动就不成其为少先队。少先队的组织教育、民主教育、集体教育都需要通过少先队活动才能完成任务。
二、少先队活动具有组织教育性、自主性、实践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诸特性
  组织教育性。少先队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它的各类活动都是为完成队的章程中“我们队的目的”服务的,是队组织的教育活动。组织教育性是少先队活动的根本特性。
自主性。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是队组织活动的主人。队员在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下,自已出主意、想办法、订计划、办事情、搞活动,通过活动自已教育自已。
  实践性。少先队教育有着明确的政治导向,队的章程中体现着党、团、队三代人的革命接力关系,历来倡导少先队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结合。少先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队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必须打破局限在学校教室里搞活动的局面,引导队员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实践是少先队活动的基本途径。
娱乐性。喜爱快乐是少年儿童的天性,队活动要以人为本,尊重快乐天性,为队员的“快乐生活”服务,娱乐是快乐生活的基本内容。
创造性。1949年10月13日颁布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章(草案)》中,就明确提出培养“创造精神”。1955年3月胡耀邦同志在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上提出少先队员“应该是朝气蓬勃,不怕困难,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1984年7月邓颖超同志代表党中央在第一次全国少代会上致词,提出“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是少先队的一面光荣的旗帜,创造性是队活动的特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少先队活动教育的内容
队的章程是队活动教育内容的根本依据。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为全国少先队的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也为活动的教育内容指明了方向。队活动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六大方面。
  (一)热爱祖国,学习先锋
教育队员懂得星星火炬队旗的意义,党是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初步懂得入队、入团、入党是人生政治生活中的三件大事。引导队员热爱共产党,向往共青团,从小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
  教育队员珍惜少先队的光荣名称,学习先锋人物献身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和追求真理、探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育队员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知道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关心世界大事,热爱和平,从小立志,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二)热爱人民,文明礼貌
教育队员懂得队礼的意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准则,逐步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
  开展少先队思想道德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残疾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
  (三)热爱组织,学当主人
教育队员懂得由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红旗一角红领巾的意义,以实际行动珍惜红领巾的荣誉。
培养队员热爱队的组织,增强少先队的荣誉感和责任性。培养队的集体舆论,建设团结友爱、民主自理、奋发向上的少先队优秀集体。
重视培养和发展队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逐步学会运用民主的方法,自已管理自已,自已教育自已,做自已组织的主人。
培养“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少先队作风。
(四)热爱科学,努力学习
教育队员把学习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勤奋学习、认真细致、坚毅有恒、手脑并用、创造性地学习的良好意志品格;学习掌握多种手段学习的方法;锻炼观察、想象、独立思考和自学、实践、探究、创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队员扩大和丰富文化科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阅读课外图书、报刊和利用网络的习惯。
引导队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开展小种植、小饲养、小制作、小实验、小研究、小发明“六小”爱科学活动,锻炼创造才干,培养科学精神。
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引导队员全面协调、发展地看待周围事物,逐步培养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强壮体魄,培养美感
配合学校进行“为了祖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思想教育,提高队员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敢活泼、不怕困难挫折的性格,以及文明的体育道德,养成坚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培养队员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能力。积极开展少先队体育美育活动。
(六)热爱劳动,爱护公物
教育队员从小懂得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学习为了准备参加劳动,做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尊重各行各业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学习他们的好品质。
配合学校劳动教育。建立少先队的劳动阵地和岗位,培养劳动习惯。引导队员参加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种植、饲养、编织、修理、采集等简单的生产劳动,把学习科技知识和劳动实践结合起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锻炼勤巧双手。让高年级队员懂得一些生产和经营的初步知识,培养队员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
教育队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懂得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公共财物,养成爱护植物、动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的行为习惯。
培养队员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少先队活动的分类
以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组织管理活动,也称少先队组织工作,是指通过少先队组织日常的自身特有的组织事务管理工作,向队员进行教育的活动。它包括入队前教育、入队、低年级建队(编队)、队长(委)选举、奖励与批评、离队、少先队代表会议(或代表大会)、队长学校等教育活动。少先队教育活动内容中“热爱组织、学当主人”,多是采用这一类活动进行的。组织管理类活动具有培养组织性、民主性,规定性和教育性等特征,具有培养组织观念和民主精神、锻炼队长(委)的管理才干等功能。
  (二)阵地教育活动,即利用由少先队组织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教育场所或工具,向队员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阵地教育活动以其内容又可以分为五类:组织教育类,有队室、光荣榜、民主信箱、值日中队及其监督岗和鼓号队等;宣传教育类,有壁报、黑板报、广播台、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角、小型展览橱窗、午间文艺擂台等;兴趣教育类,有科学技术兴趣社团、文化艺术兴趣社团和体育游戏兴趣社团等;劳动实践教育类,有种植、饲养类阵地,红领巾小事业、工艺技能小组和公益活动阵地等;综合性教育阵地,有夏令营、假期乐园等。
阵地教育活动具有实在性、经常性和多样性诸特征。它是少先队教育基本手锻之一;能促进少先队教育经常化和队员的个性发展;某些阵地活动还具有创造经济价值的功能。
  (三)队日活动,即在中、小学统一规定的队日活动时间里,或利用其他时间,少先队大、中、小队举行的以主题活动(或队会)为主的一种少先队活动。
这一类活动针对性很强,根据全国少工委提出的活动方向,结合队员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的实际,确定主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上述三类活动属于途径性的活动,它们像三根顶梁柱支撑着少先队教育的大厦。在此基础上,以一个标准来划分一个类别活动的原则,又可以作下列分类:以组织级别分,可分为大、中、小队活动;以教育的内容分,可分为理想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活动,组织教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美育活动,劳动教育活动等;以教育的方法分,可以分为参观访问式活动,实践操作式活动,科技制作式活动,文艺娱乐式活动,体育游戏式活动,报告演讲式活动,讨论对话式活动,小课题研究式活动和综合式活动等。
 五、少先队活动的基本方法
(一)榜样教育法。少先队章程中开宗明义,少先队以“先锋”命名,就是要“教育儿童学习先锋们的榜样,继承他们的事业,沿着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及其战友们为我们开辟的道路勇敢前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榜样的组织,是运用先锋榜样教育少年儿童的组织,榜样教育从某个角度揭示了少先队建队的目的和宗旨。榜样教育法符合和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少年儿童天真、单纯、好学、积极向上,富于形象思维,模仿性极强,可塑性很大。他们的眼睛好比是录像机,耳朵好比是录音机,脑子好比电子计算机,把看到的“信号”储存在脑子里,影响和指挥他们的言行。这是榜样教育能对少年儿童产生特殊影响的心理基础,也是榜样教育在少先队里经久不衰、备受青睐的根本原因。少先队组织教育具有浓厚的理想教育色彩,队礼和呼号所包涵的内容是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但少年儿童的理想处在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阶段,如何引导少年儿童从较低层次的理想向高层次理想过渡和发展,榜样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和渠道,因为在先锋们的身上,生活、职业、道德、社会四个理想层次有着完美的和谐与统一,是少先队理想人格的榜样模仿最完美的、形象的、生动的教材。因此,榜样教育成为有浓郁理想色彩的少先队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少先队学习的榜样有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等。凡是在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站在前面的人,都应该是少年儿童学习模仿的榜样。
 (二)实践体验法。少先队教育活动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实践中体验,以养成其良好的心理品格,并转化为行为习惯。因此,引导和组织少年儿童在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科学技术三大实践中获得感受,接受锻炼,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又一个基本方法。现在正在开展的少先队思想道德体验教育正是采用这一方法。学校的课堂教育与少先队活动有很大区别,它们是互相补充的,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活动的特点,少先队正是以这一特长来配合和补充学校教育的。
 (三)角色模拟法。它是指由少先队组织有目的、有组织的让队员置身于一种人为的成人角色情境之中,学习成人角色规范,增进对成人角色的体验,以掌握成人角色的一种方法。少先队角色模拟法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少年先锋队角色模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少先队的经常性工作和队的活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少先队经常模拟的社会角色有以下八类。第一类是校园角色,有模拟教师的“小先生”活动;有模拟少先队辅导员的“小辅导员”制度,由高年级优秀队员带领和指导低年级中、小队工作和活动;有模拟校长的“助理校长”活动,由一名队长作为校长的助手,接受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然后向校长汇报。第二类是家庭角色,有模拟父母当家庭理财、主持家务的“今天我当家”;有模拟主人接待客人的“请到我家来做客”。第三类是工人、农民劳动者角色,有模拟工人的“红领巾小工厂”,模拟农民的“小农场”“小林场”“小饲养场”,由少先队员充当全套组织机构的成员,学工学农学管理。第四类是经济管理、商业管理角色,有“小银行”“红领巾商店”等。第五类是文化科技角色,有模拟科学家的“少年科学院”;有模拟工程师的“我们也造(设计)立交桥”、“我们理想的校舍”等主题活动;有模拟编辑、记者、播音员的“小记者团”“红领巾广播台”“小主人报”;有模拟文艺工作者的“小作家协会”“小歌星”“小舞星”等。第六类是军事政法角色,有模拟解放军的“少年军校”“参军一日”“军事夏令营”,军事游戏“夺红旗”;有模拟法官、律师角色的“少年法庭”;有模拟交通民警、消防队员的“小小交通监督员”“少年消防队”等。第七类是首长角色,如模拟政府官员的“假如我是市长”。第八类是影视、书报中的成人主人公角色,如模拟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的“红领巾知心团”活动等。少先队角色模拟最大量的是与日常工作和活动相结合的模拟活动,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工作、劳动的真实生活与成人角色的模拟相结合,是真里有“假”、“假”中有真的角色学习活动。
从上述八种成人角色模拟的类型,以及众多的少先队角色模拟活动,可以看出角色模拟法在少先队活动中广泛的普遍的应用,无疑是少先队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
  (四)美感陶冶法。它是通过队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美育活动,以达到陶冶性格、怡养情操、净化心灵、热爱生活的一种活动方法。要让少年儿童“快乐生活”,没有美育和体育游戏是快乐不起来的,美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感陶冶法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渲染性、知识的伴随性、愉悦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少先队美育活动的内容包涵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三大领域。
  (五)体育游戏法。运用体育和游戏的方法开展少先队活动,称之为体育游戏法。“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毛泽东),采用体育游戏法适应儿童的天性需要,是他们“快乐生活”的源泉。少先队体育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体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科技和娱乐相结合,有“可爱祖国(家乡)”远足,“两万五千里长征”“游历开放十四城”为主题的象征性冬季长跑;国防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少年军校,“夜行军”、野营、负重行军、军事游戏、射击、无线电报务等;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航模、舰模、车模等;娱乐与体育相结合的有划船、登山看日出、自行车旅行团等。二是少先队体育内涵着较多的游戏因素。三是以大、中队为单位举行体育游戏的“节日”活动,如“冰雪节”“水节”“球节”“绳节”“皮筋节”“武术节”“体操节”“棋节”“登山节”和“游戏节”等。
(六)礼仪感染法。礼仪感染法是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队礼、呼号、宣誓、鼓号音乐、队服、队长标志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以及用这些礼仪综合组成的各种仪式,教育感染队员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教育的方法。礼仪感染法是以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为内核和以美育为外壳的一种结合体,具有思想性、感染性和伴随性特征。少先队礼仪是队活动的有机组成,凡是正式举行的大、中队活动及队会都要举行少先队仪式;少先队礼仪也有独立举行的,如少先队队员入队仪式,少先队检阅仪式,鼓号队(管乐团)表演式等。
&&& 礼仪感染法在应用时必须弘扬其本身的特征,才会产生更好的感染效果,即在平时加强礼仪所内涵的组织教育;强化礼仪中的美育功能。在少先队的各种仪式中,队旗、红领巾、队礼、呼号、宣誓、鼓号乐、队歌等礼仪能得到规范的、准确的应用。平时有关礼仪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在短暂而庄重的仪式中集中地显露出来。而这种显露是通过礼仪的形式、美育的手法加以升华,变成一种高尚的情感,感染队员的心灵。礼仪感染法是最具少先队特色的一种活动方法,几乎每次正式的大中队活动都要应用这个方法。
(七)奖章激励法。用雏鹰奖章激励队员已经成为少先队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五少”颁布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中,激励方式就是奖章激励。从1993年启动的“雏鹰争章”,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定新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雏鹰争章”面向全体少年儿童,人人可争,天天可争,打破了传统的单纯靠分数评价优劣的模式,成为衡量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各种奖章的评定过程又如同一根根纽带,把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凝聚和结合起来,为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雏鹰奖章统一规定的为13枚,一年级2枚:准备入队章、好朋友章;二年级2枚:自理章、文明章;三年级2枚:手拉手章、自护章;四年级2枚:岗位责任章、科技章;五年级3枚:民族精神章、环保章、国防章;六年级2枚:社会考察章、创新章;七年级2枚:服务章、青春知识章;八年级2枚:法律知识章、信息章。《纲要》还在每个年级的“提示”中写道:“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还规定:对于获取了小学阶段全部雏鹰奖章基础奖章的队员,奖授一枚雏鹰奖章银章;对于获取了小学和初中阶段全部雏鹰奖章基础奖章的队员,奖授一枚雏鹰奖章金章。《纲要》中的有关规定使奖章激励方法的应用制度化,从而奖章激励法成了少先队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
第二节 少先队活动的策划
一、何谓活动的策划
策划是对少先队活动的筹划与设计,俗称计划。
队活动的策划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全国、省、市、县级重大活动,一般在征求队员群众意愿基础上,由少工干部和辅导员进行策划;第二种是基层学校大、中队活动,由大中队辅导员和队委会共同策划,有一些重要活动也可以由辅导员先行策划,然后交队委会讨论修改;第三种是小队活动,在中队辅导员指导下,由小队长和队员自行策划。这一讲座主要讲大、中队辅导员怎样策划大、中队活动。
&& 策划是活动之始,事先拟定活动主题、内容、方法和步骤。策划不仅仅是工作的安排,更是创新的设计,使队活动有目的、有秩序、有计划地进行,创造性地得到开展,它能监督和保证活动的具体实施,给辅导提供依据。犹如画家酝酿已久的腹稿,将诞生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建筑师倾心描绘的蓝图,将变成一幢幢耸入云天的壮丽大厦。少先队辅导员精心策划定能开拓少先队教育活动生气蓬勃的崭新局面。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群众组织。队员是队活动的主人,由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定计划,搞活动。队员自我策划活动往往比较简单:干什么;怎么干;时间、地点;分工,而且往往只从兴趣出发。辅导员在队委会制定计划时,用自己的策划意图给予指导,使队委会的计划更加完善。辅导员也可以先行策划,把方案的主要内容交给队委会讨论修改。策划与自主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二、少先队活动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少先队活动是由辅导员(P1),队组织和队员(P2),活动目的、任务、内容(P3),活动方法(P4),环境及条件(P5)五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活动的策划应用系统思想整体性地去对待,使其各要素之间处于和谐状态,以达到最佳效能,这便是系统性原则。
少先队活动具有一种严密的结构关系。我们把少先队活动过程抽象出来做一分析,它的效能呈现出一个复合函数,影响这个效能的自变量是五个方面。活动效能随着这五方面的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依赖于它们。
用公式表示:效能=F(P1,P2,P3,P4,P5)
这个复合函数公式反映了活动效能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活动效能与各个要素的辨证关系。活动效能受多种因素(自变量)的影响,五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特点、状况的变化发展,都会导致活动效益的变化。因此,活动策划要从多方面去考虑。每个要素对活动效能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更取决与策划的活动的目的、任务是否适应与和谐。如我们所策划的活动目的、任务是否适应某个年龄段队员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所采用的活动方法是否能够最佳的完成任务;活动的环境、条件是否具备;辅导员的修养水平能否担负队活动的指导等。以目的、任务、内容为中心,使队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适应与和谐,它的效能就是最佳的。系统性原则是唯物辩证法、科学发展观在少先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举例:获最佳“创新杯”的《海洋宝贝研究所》《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资源》《拯救海蜇》等活动,都是山东荣城石岛、定海沈家门沿海学校举行的。上虞市几所学校少先队都开展了“学乡贤”活动,因为上虞从古代虞舜,到近现代的竺可桢、胡愈之、金近、何振梁、谢绳武、谢晋,人才辈出。许多学校少先队活动与当地乡镇工业的产品有关。《月游一馆(博物馆)》只有在拥有上百座博物馆的北京才有可能举行。“靠山吃山,傍水行舟”,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队活动,这是活动内容与环境、条件的适应与和谐。思想道德教育须用说理、实践与养成相结合的方法;强壮体魄须用体育游戏的方法;培养美感须用美育的方法;增加知识须用阅读的方法,这是目的、任务与方法之间的适应与和谐。初中少先队开展《少年法庭》角色模拟活动,学习法律常识,小学一年级则是玩《昆虫审判会》的角色游戏,用来认识哪些小昆虫有益,哪些有害。这是活动内容、方法与不同年龄队员的特点相适应与和谐。五十年代我在北大附小担任过三年大队辅导员,曾辅导过《纪念李大钊牺牲30周年系列活动》《凭吊圆明园》《天安门故事会》《天坛屋顶为什么是蓝色的》等成功的活动,这与当时我是北大历史系近代史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多的历史知识有关。这是辅导员与活动内容、方法之间的适应与和谐。以活动目的、任务、内容为中心,处理好活动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活动效能最优化。
(二)三“贴近”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若干意见》中,对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四项原则,第2条原则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这里我们把它称为“三‘贴近’原则”。德育工作中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即概念化、口号化、简单化、成人化,远离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这是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其结果是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吃了大亏。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现象,上下口号一般粗。党、团、少工委提出一个活动主题,针对全国一亿多少先队员,而且带有战略性、长期性。有些口号比较大。到了大、中队,我们就要把它化小、化实、化巧,切不要生硬地搬过来。策划活动不要从概念出发,要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套用上面的口号是极其容易的事,从儿童生活实际寻找切入口,来体现上面的主题思想,就得花费一番力气和心血。三贴近中贴近儿童,把活动设计得具有儿童情趣,为儿童所喜爱,这是最难的。
举例:上海少先队倡议全市队员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实践体验活动,从“微笑待人、每日为父母做件事、主动打招呼、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按规则办事、说了就要努力做、用好每一分钱、集体的事情一起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等十个道德好习惯做起。他们没有喊空泛、高大、抽象的口号,十项要求从当代儿童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切入,针对性强。这样做就符合三贴近原则。
(三)策划亮点原则。这是少先队工作创造性原则在活动策划中的应用。队活动的策划贵在出彩、创新,创出亮点。这是活动策划中的难点。活动的亮点往往就是这一活动的经验点,是与众不同之处。策划如同科研,它是经验在先,工作在后。辅导员之所以能策划出亮点,新意,一是凭借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二是要广泛涉猎、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队活动经验,从中举一反三,得到启迪;三是运用创造性三度思维(即思维的流畅度、变通度、独创度),围绕已经确定的主题冥思苦想,奇思妙想。比如全国少工委倡导的《民族精神代代传》“三个了不起”的主题活动,你自然可以正向的去进行策划,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从反向策划活动,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队员中举行“寻找民族屈辱的痕迹”的主题活动,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屈辱多于了不起,国耻教育恰恰是生动地反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了不起。“寻耻”就是亮点,就是新意。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里,每人负重11公斤,连续行军20公里,在磨难中锤炼,这种策划正是亮点,出彩之处。这种设计对保护过度、娇生惯养的当代儿童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四)留有自主余地的原则。辅导员策划队活动要注意给队委会和队员留下自主的空间。一般地说,辅导员只策划活动总体构架和大的方面,由队委会、队员去进行细致的、具体的设计。辅导计划也可以订的很周全、细致,特别是对那些创新点、亮点想的深一点、细一点。但是在队委会上不要和盘托出,有些要藏而不露,引而不发,只是作为启发诱导队长、队员的一种设想。如果辅导员把自己的策划方案,竹筒倒豆子,就会挫伤、影响队长、队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陷入包办代替的泥潭。把辅导计划化为队委会的活动计划,这一过程充满着教育艺术和技巧。
& 三、少先队活动策划的操作程序
&& 如果辅导员把每个活动的策划与辅导当作少先队小科研来进行,当作一个活动(事件)个案来进行,势必会提高策划的水平和质量,也会使自己的素养获得更大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吸收“行动研究法”操作程序中相关做法应用于策划之中。
(一)调查研究,确定主题
活动主题是活动的灵魂,它给活动内容指示了方向和重点。主题从哪里来?从党、团、教育部门的指示精神,儿童思想生活实际,和学校、少先队自身工作常规的交汇处去寻找。上级的精神落到儿童组织身上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无论是“新世纪我能行”、“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教育,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少先队工作常规是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开学、春(秋)游、考试、放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设等;低年级建队、初二离队、入团教育、选举、轮干、“六一”、建队纪念日活动、夏令营等。这两个方面是比较稳定的,甚至是长期不变的。儿童思想实际是动态的,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须要调查研究的就是儿童现实的思想生活实际,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实际。调研的重点:一是儿童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出现的新问题。如儿童上网玩电子游戏成瘾;出钱雇佣同学代做值日和作业;南方某省会城市每逢十月就有几百中学少女到医院打胎等。针对这些新情况,如何控制电子游戏的时空,雇人做作业和值日对不对,珍惜青春友谊等内容的主题活动就会应运而生。二是调查儿童最需要、最迫切希望的事情。少先队活动要代表、反映儿童的利益,尽量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广东顺德市少工委在六个乡镇召开了十二次儿童调研会,让每个与会儿童说出两个最盼望开展的队活动,统计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队活动都是外出,走出学校。孩子们给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喊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经过调查研究,队活动的主题是不难确定的。
(二)经验搜索,学习启迪
即从众多的活动经验中,搜索和主题有关的经验,学习借鉴,从中受到启迪。策划活动和科研有所不同,科研中的“文献探索”,目的是回避已有的经验,寻找与众不同的创新点。策划活动主要是教育队员,人家有好经验好做法,只要对你的队员教育有利,你尽管学习、借用,不必回避。自然也可以从中受到创新的启发。作为一个专职大队辅导员,应该具备一些少先队活动的文集,如《创造杯丛书》《创新风采》(最佳“创新杯”130例)《雏鹰行动教育活动类析》,以及《中国少年先锋队大全》中的“活动卷”里面收录了二百多个各个时期的队活动范例。这些精品范例是辅导员、队员群体的创造结晶,它们会给你的活动策划以新思路,使你豁然开朗,攀登上一个新平台。这种学习借鉴是你埋头苦干五年十年所不能及的。活动策划中的这一步骤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三)策划行动,设计亮点
这是活动策划的关键一步,是难点所在。所谓“行动”就是准备怎么做,即活动的内容策划。做好第一、第二步,就可以为这一步打下基础,难的可以变得较为容易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不仅可以助你确定主题,还可以帮你想出有针对性的点子;广泛搜索有关经验,自然会诱发你创造性的设想。针对和创新是这一步最重要之点。
我们在这里就少先队组织管理活动、阵地教育活动、主题队日活动三种类型队活动,各举一例来说明行动策划和亮点的设计,以及第二部分讲述的策划原则的实际应用。
举例:《第二中队委员会》
这是贯彻实施队干部轮换的一个少先队组织管理教育类活动。在新的中队委员会诞生的同时,由若干名在竞选中落选的和愿意当中队干部的队员,组成“第二中队委员会”。队员大会通过授权:在一个学期中的某一个月,由他们来执政,领导中、小队活动的开展。
目的:培养更多队员具有当队干部的能力,使每学期的轮干顺利进行;引进竞争机制,激发两套班子都努力工作,促进队活动水平的提高。
2000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颁发《关于做好少先队干部任职工作的通知》,但在许多地方和学校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还是我行我素,队干部一当两三年不轮换,很多队员没有当过队干部。这一活动主题符合《通知》中“重在参与、面向多数”的原则;符合“要广泛设置队干部服务岗位,最大限度地为队员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提供锻炼成才的舞台”的要求,也受到广大队员的赞同。
经验搜索:北京市西城区后达里小学四(1)中队曾经创造过《最佳阵容中队委员会》的成功经验;许多地方建立有值周小队长的制度,即由一名不是小队长的队员,来管理一周小队的事务,主持开展一次小队活动,正式的小队长给予协助。吸收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策划行动:中队辅导员帮助“第二中队委员会”做好四件事:1、开展了一次“活军棋”大战的军事游戏;2、中队举行了“我来露一手”的展示活动,让每个队员的才艺在队会中亮相;3、主持编辑出版了一期《飞向太空》的墙报;4、在小队里实施值周小队长制度,每个小队开展一次大家最喜欢的活动。
设计亮点:竞争机制是这一活动的亮点。让未来的队干部在一个月的“任职”实践中得到锻炼,超前培训也是亮点。这一活动使未来的队干部树立信心和威信,解除了队员、辅导员中普遍存在的“换了队干部怕工作干不好”的思想顾虑。
举例:《小队一日营》
这是一种少先队阵地教育活动。主办:北京市育英学校小学部109个假日小队。
目的:一是要打破“读书读报讲故事,唱歌跳舞做游戏,外加学雷锋做好事”的假日活动的老框框,提升活动水平;二是要使营地活动经常化、社区化,利用家庭为少先队活动服务。基本做法是以一个队员的家庭为营地,在双休日期间,假日小队开展一天一宵(24小时)的营地活动。
经验搜索:河南省安阳市已故总辅导员韩凤珍曾倡导过少先队中队一日营,中队在学校教室里建立营地,集体食宿,开展一天活动。由于中队夏令营的创办,使许多学校百分之九十的队员都参加了夏令营。在队员家建立营地,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单位举办一日营还未有过,当代家庭居住面积增大、条件改善,家庭里有可能容纳3-8个儿童住宿,在家办营,伙食问题便于解决。
策划行动:大中队辅导员的辅导计划中只提出“五个一”的要求:在一日营里,小队要学买一次菜;学做一顿饭;外出活动一次(半天);每个队员要给“一日营”带来一个快乐;队员的表现要为营地所在的家长带来一个满意。每人交10元伙食费和公园门票钱,下岗职工子女不交钱,由同学互助。
设计亮点:在一个队员家里同住同吃同活动,像兄弟姐妹一家亲,是个创新点;家庭为少先队活动服务,全民助队,也是一个亮点。
“一日营”的目的、任务、内容受到队员热烈欢迎,百分之九十五的队员没有参加过夏令营,小队办“营”满足了需求;“五个一”是一箭多雕,它涉及自理、自主、实践体验和道德要求,对营地主人讲礼貌,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遵守纪律不淘气,主人就会满意;“一日营”与家庭的环境、条件是相适应的;中队辅导员只在事前做好家长和队员的工作,在事后听取小队长的汇报,在校内管着校外,并不参加“一日营”,不影响他们双休日的休息,辅导员没有抵触情绪。“五个一”指示了活动内容的方向和原则要求,如何具体去实现这“五个一”,则由小队和队员自主决定,给他们留有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空间。三年级“梦想成真”假日小队,有个男队员为实现“给一日营带来一个快乐”这个“一”,爬在地板上,让女队员当马骑,体现了兄妹情谊,像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快乐”只有儿童自己才能创造,辅导员事先的设想里都没有这一着。这一阵地活动的策划符合上述四个原则。
举例:《衣食住行四代人》小研究活动
活动主体:小学高年级中队。这是“中国了不起”活动中的一个系列主题活动。主题不大也不小,不大是只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小是它纵贯百年,横跨人们生活的四个基本方面。
&活动目的:一是通过几代人的生活对比,来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伟大;二是锻炼和提高队员研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经验搜索:曾经有过《我和爷爷比童年》《奶奶九岁我九岁》等活动。
策划行动:每个小队负责“衣食住行”中的一项内容;通过访问祖辈、父辈,在四个方面与自己的童年做比较;畅想再过二、三十年后,自己变成了父辈,当时儿童的衣食住行的状况;观看《百年中国儿童》大型图书中的“生活卷”中的百年儿童服饰的变迁;收集老照片,参观有关的博物馆等。
设计亮点:“四代人”的对比与畅想是创新点,由队员自行去进行社会调查,自己去研究中国人百年生活的变迁,也是一个亮点。
几代儿童衣食住行的比较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容易被儿童所理解。活动方法有访问、参观、调查、实践体验、儿童时装表演等多种形式,是高年级队员力所能及并喜爱的,与活动内容、活动主体的心理特点相和谐。各个小队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任务,由各个小队自主出主意、想办法,孩子们会想出很多好点子,无须辅导员越俎代庖,这就体现了留有自主余地的原则。
第三节 少先队活动的辅导艺术
队活动的辅导艺术是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在辅导工作上的反映。一个好的队活动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剖析它的特点。从工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好活动具有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等特点。凡是符合这些原则的活动都是好活动。好的队活动还可以从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角度来加以分析。一个好活动,就其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上讲,至少有四个“一点”:主题小一点;针对性强一点;构思巧一点;工作深一点。如果都用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一、近、新、深”。在辅导队活动的过程中,遵循了这四个“一点”,就是遵循了队活动的规律性,我们的辅导就会很出色。
从教育原则的角度和从工作方法、思维方法的角度去剖析好活动是互相关联的,做到了四个“一点”,就会使活动具有教育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殊途同归。我们就从工作方法、思维方法的视角,讲讲队活动的辅导艺术。
一、主题小一点――说“一”
“一”是数学中最小的自然数,是个最基本的数字。十、百、千、万、亿、兆,都是由一变化而成。时间是一分一秒计算的,长度是一米一公里丈量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万丈高楼一砖一瓦砌成”,都说明了“一”的作用。
“一”与少先队活动有缘。队活动的主题中常常能碰到这个“一”字:“一日小雷锋”“暑期中的六个一”“参军一日”“一人一岗”“一人一个好消息”“一日队长”“宝贵的一分钟”“珍惜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件西服里的故事”雏鹰假日小队“一日营”“我的第一次荣誉”,“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找一个朋友、写一封交友信、寄一份书报”,体验教育活动“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带“一”的活动主题和教育要求还多着呢!有许多队活动题目中虽然没出现“一”字,但是它的内容、要求只有一些、一点、一个,是不带一的“一”。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巧合,而是少年儿童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反映。
“一”具有打基础的意义。孩子们学习知识、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无知到少知到多知,以及美好情感的熏陶,坚强意志的锤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从“一”开始。字一个一个认,题一道一道解,歌一首一首唱,好事一件一件做,道理一点一点懂,情感一次一次体验,意志一次一次磨炼……博大深邃的儿童教育是“一”的积累和升华,是“一”的不断实践和体验。离开“一”,教育会变成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一”具有普及的意义。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少先队活动要人人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个队员的主观能动性,人人都当主人翁。“一人一个好消息”是广州市全国优秀辅导员王征东辅导的活动,通过每个队员与亲友通信,从报刊、画报上搜集资料,或在当地实地参观访问,发布一条祖国或家乡建设的好消息,让好消息在队员间传播,形成了大好形势自我教育的绝妙方法。这是普及的“一”的范例。暑期中的“六个一”活动要求队员做好六件事,使假期要求普及到了每个人,明确、单一,而且好检查。“一人一桌面”则是指农村队员在自家房前屋后开辟一块桌面大的田地,科学种植农作物。众多的桌面田便组成了红领巾小农场。雨花台红领巾广场、重庆“11.27”烈士陵园是由少先队员一分一角一元捐款建设的。20世纪50年代江西鄱阳湖周围的红领巾一人种植一棵树,建起了万亩少年林。如今“手拉手”活动,一人写一封交友信,捐赠一本读过的好书,也成了几千万城乡少年儿童参与的群众运动。粒米成箩,滴水成河,无数个“一”积聚成了巨大的力量。具有普及意义的“一”,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动脑,使教育面向全体,是儿童群众力量的积聚。
少先队活动由于条件的制约,也往往求救于“一”。假日小队搞“一日营”,营地所在家庭的家长可以接受,天数多了就难以认可。“参军一日”,学校好安排,部队好接受。如果把它们变成“七日营”“参军十日”,则活动就会化为泡影,无法实现。这类“一”从总体上看,还是为了普及。
“一”更具有典型的意义。许多“一”代表着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典型性。事物的共性寄寓于个性之中,典型的“一”是个性,是矛盾的的特殊性,抓住个性做工作,就会取得通向共性、普遍性的效果。让孩子们懂得一分钟的价值,他们自然就会知晓珍惜时间的道理。因为一分钟是时间的代表。让孩子们懂得节约一滴水的道理,他们也就明白了爱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的意义。让孩子们培植一盆花,其目的并不在此,而是让他们学会养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们读一部好小说,教他们分析主题思想、情节构思、主人公性格特征、语言特色及写作技巧,就是在读好一本书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初步学会怎样读书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去读更多的好书。指导孩子评论一件事情的真假、善恶、美丑,就是从就事论事开始,慢慢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小学,有20多个残疾学生分散在各个中队,少先队员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就是要使文明之花开满校园,帮助一个人,教育一批人。“一”是典型,“一”是抓手,由“一”切入,深入工作,“一”可以变成“十”与“百”。中、小队活动主题宜小一点,不可太大,太大了容易空泛,概念化,离儿童太远。这里所说的小与典型的“一”在本质上是互通的。小不是指平凡琐事,而指典型的小,能够小中见大,以一当十的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少年儿童教育的普遍规律。我们期望培养队员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队礼精神,就要帮助他们从学习一个又一个先锋人物做起。想让孩子们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就要从辅导他们做好一件科技作品入手,一旦他们获得了成功,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抓住典型的“一”,其力量是伟大的,能产生“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应。
少先队活动中“一”的运用,还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关。孩子们趋新好奇,对那些属于“第一”的事物,感觉新鲜,兴味很浓。少先队要抓住这个“第一”做文章,强化教育效果。比如入学第一天,入队第一天、入团第一天等,都可以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开封市县街小学,全国优秀辅导员皇甫鸿昌曾开展过一个“入队这一天”活动。当新队员宣誓入队后,回到自己的教室里,突然发现每人桌上有一包他们父母赠送的礼物(事前对新队员保密),并附有祝福和希望的话语。这使新队员喜上加喜,对入队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在无锡一中少先队员离队那天,家长都要向孩子们赠送礼物。有个家长找了块半好半朽的木块,写上“辨别与思考”几个字赠送给自己的孩子,教育他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夏令营第一夜已经令孩子们兴奋不已,再在当天深夜轮流站岗放哨,举行“偷营”活动,更会使他们激动。有经验的辅导员还把孩子们的第一个荣誉、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都当成开展教育活动的良机,让队员们从中获取了激励和自信,或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全国优秀辅导员周鸣岗辅导过一个中、低年级队活动“一日小雷锋”。3月5日那天,学校放映了电影《雷锋》,并向队员们讲解了应该怎样学习雷锋,要求孩子们当“一日小雷锋”,在学校、街道和家里做好事。他考虑到儿童自我控制、自我要求、自我监督水平低,没有长性,这样要求单一、具体、明确,起点低,坡度小,小孩子做得到。这一天里,孩子们做得很认真,家长们反映特别好。在“六一”那天,要是重提当“一日小雷锋”的要求,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一日”会影响今后。如果提“百日”、“千日”做小雷锋,也许学雷锋活动就会虎头蛇尾,成为一句空话,甚至还会产生“说了可以不做”的极坏影响。这正体现了周老师对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娴熟掌握和教育艺术的巧妙应用。
上面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说“一”,都与少年儿童本身的特点和少年儿童教育的规律密切相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规律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小目标,缓坡度,细功夫,常使劲。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偷不得懒,取不了巧,只能靠扎实工作,艰苦努力,在一个又一个的“一”上下苦功,才能为实现教育者的美好期盼打下坚实的基础。
少先队活动从“一”做起,换言之,活动要从小处入手,基层大中小队的活动主题宜小一点。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提出的活动主题很大,因为这是面对全国少先队,而且要开展很长的时间,带有战略的高度。如最近提出的“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主题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这些主题的提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作为基层大中队辅导员在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的时候,要下一番“化小”“化实”“化新”的功夫,把大处着眼化为小处着手,化为一个一个的“一”,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全国少工委在提出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时,已经明确指出“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寻找一个人,即从历史人物和熟悉的人身上寻找和发现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二是要挖掘一件事,即从历史事件和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寻找和发现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三是要做好一件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事。”这三件事就是三个“一”。把上级提出的大主题“化”成小的有新意、可操作的活动题目,是辅导艺术的水平所在。如果只会照抄照搬,看起来好像是贯彻坚决有力,实际上是思想的懒汉,行动的懦夫,无异于变相的消极怠工。我们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活动成人化、概念化、简单化的弊端,努力做到活动儿童化,取得实效,就必须要遵循这个“一”所反映的教育规律。
二、针对性强一点――说“近”
近,说的是队活动要贴近少年儿童,换言之,即要加强队活动的针对性。长期以来,队活动经验丰富,成绩辉煌,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人化、概念化、简单化的弊端;辅导员在指导活动过程中凭自己主观意志加以设想,考虑儿童的实际需要不够;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偏离少年儿童实际,缺少童真童趣,教育效果欠佳。队活动还存在着上下口号一般粗的现象等。去除上述的弊端,就需要我们在“近”字上大做文章。
贴近少年儿童实际,无非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贴近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少先队员有八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又有差异。至少可以划分为小学低、中、高和初中四个层次。不同年龄层次队员的体能、心理需求、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各不相同,队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就需要讲究层次性,不能简单的“一锅烩”。比如组织秋游远足活动,低年级中队可到附近公园去玩耍;高、中年级的中队可以徒步走两个小时左右的路到家乡风景区去旅行;而大多会骑自行车的农村中学队员则可组织“自行车旅行团”,这便是遵循了少年儿童体能特点的针对性。小学队员爱玩拼图、智力七巧板;而初中队员则能够用金属零件拼组多种车辆、飞机和机械模型。同样属于结构性游戏,其水平各显不同。上述活动,都说明了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知识、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针对性,要求少先队活动要贴近他们不同的需求。辅导员要掌握儿童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点,一是靠读书,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二是靠实际经验的积累,向实践学习,并把前者与后者结合起来,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去掌握,并逐渐精通它们,在辅导队活动中做到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贴近少年儿童实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贴近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队的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要有目的,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隔靴搔痒。
贴近儿童生活实际,首先要全面了解当代儿童的优点和缺陷。当代少年儿童有着许多的优点和长处,他们关心天下大事,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知识丰富,兴趣爱好广泛多样;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较强,崇尚现代科技;对电脑等现代化手段兴趣浓厚,且很快就能入门;富有同情心,能积极参与“手拉手”“希望工程”“助残”“抗洪救灾”等公益活动……当代少年儿童明显的不足比较懒惰,不爱劳动;胆小、缺乏独立性,依赖性较强;毅力差,不肯吃苦;心里“我”字过重,缺少“他”字;责任感欠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说的与做的常常不统一,用孩子自己的话说“两面人”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缺陷的形成,有其社会、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单纯追求分数等原因。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缺陷要靠多方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学校、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加强。辅导员从总体上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从细节上对队员的思想道德实际情况作些调查和研究,才能使活动做到有的放矢,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
针对少年儿童上述的缺陷,我主张少先队应该倡导磨难教育活动。所谓磨难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一定的困难,让队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磨练。当然磨难教育要坚持安全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成功性原则,所谓成功性原则就是要帮助队员在磨难活动中尽量获得成功,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少先队磨难教育在全国有许多范例。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三小,组织几十名队员到河北省滦平县贫困山区去“土留学”,发现农村孩子没有粮食吃,只吃一碗土豆当饭。校长和辅导员决定让“土留学”的学生也吃土豆,体验一下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们深受教育,回到北京吃馒头不剥皮了,再也不挑吃挑穿了,这就是“磨难”。徐州市奎山小学少先队在下雪天举行“风雪中你听到了什么”的磨难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卧倒在地,耳朵贴着雪地,辅导员朗诵了一篇自撰的反映解放军、工人和登山运动员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的散文,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战胜风雪的豪情壮志。成都市一个小学少先队举行一次“饥渴行动”,到山区去看望“手拉手”朋友,每人只许带三个馍一壶水,规定在三个多小时的行进路上,谁也不许吃一口馍、喝一口水,忍受饥渴,进行磨难。当队伍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山区的小朋友前来迎接,中队长宣布:山区小朋友没有带水和饭,我们每人带的三个馍一壶水是两人的,让“手拉手”小朋友共享……如果我们少先队都能针对孩子们的缺陷来开展磨难教育活动,若干年后再来一次 “ 中日少年夏令营的较量”,中国少年就不会再输给日本少年了。这是最大的针对性,最大的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并不是说只关心队员的生活琐事。以少先队组织教育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少先队员最重要的生活实际。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的各种思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思想状况。因此,我们要坚持“四有”目标,教育步骤、方法、手段要贴近儿童,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注重体验,追求实效。徐州市奎山小学的队员恋乡,长大后不愿意离开徐州。在“五湖四海”活动中,组织队员们调查自己周围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成年人,使队员们懂得了大丈夫志在四方的道理。许多农村孩子都想“飞”出农村,不少农村少先队开展了“科教兴家”“科技兴农”教育活动,使孩子们看到了农村的希望,懂得当农民也能富裕的道理。下岗职工子女多的中队举行“东山再起”主题活动,使队员从重新就业的职工经历中明白了转变择业观念、走自强之路的道理,并解开了下岗职工子女的思想疙瘩,缓解了他们的思想压力。诸如此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贴近少年儿童思想实际,人心人脑,而且还有入木三分的功效。
全国少工委等三单位倡导的“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以足球活动作为切入口,实际上是深入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活动以“中华少年”命名,突出的是爱国主义,中国足球久久不能冲向世界,少年儿童心中有“气”,“气”的前面加上个“志”,就是志气,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当代少年。足球活动需要勇敢、顽强、拼搏和毅力,需要互相合作,而这些恰恰是当代少年的严重缺陷。通过“小甲A”会使少年儿童获得体验,“用心出智慧,配合有力量,顽强能进步”,民族精神、思想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寓于“小甲A”之中。这就是针对性,就是贴近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实际。
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还需面向全体,照顾全面发展。队活动要给后进生吃“偏饭”,多开展一些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的活动,辅助他们的学习;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亮亮相、露露脸,长善救失,树立自信心。在实施雏鹰奖章的激励机制时不搞一刀切,既要奖励优秀,更要鼓励进步,这些都是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队活动不能只顾文化学习,还要满足少年儿童爱玩的需求,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要全面贴近,而不是片面贴近。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大队辅导员、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于秋芳,听到一个孩子反映:“于老师,六一儿童节 是谁规定的?一年只有一个。”便敏锐地设计了“十二个儿童节”系列活动,使十二个月里月月有节,包括“球节”“书节”“化装节”“水节”“冰雪节”“游戏节”等。这些都是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实际辅导活动的范例。
上述贴近少年儿童的两大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区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是为了有效解决儿童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务必要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从这两方面的实际与少先队的教育目标的结合部上去寻找活动主题和方法,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少先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贴近和自主联系紧密,儿童对他们不理解的事物是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可言的。如果自主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的,那么贴近就是一种手段。要达到我们多年期盼的让队员做活动的真正主人,必须从贴近少年儿童实际做起。
三、构思巧一点――说“新”
“新”就是创新,创造。少先队的工作和活动历来重视创造。新中国建立后,少先队是我国少年儿童教育系统中最早提倡创造教育思想的。1949年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颁布的《中国少年儿童队章程(草案)》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创造精神”的思想。1955年3月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上又提出:少年儿童“应该是朝气蓬勃,不怕困难,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在1984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少代会上,团中央书记胡锦涛在工作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创造精神的培养。邓颖超代表党中央作的题为《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的致词中提出的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活动三点希望,成了少先队工作的一面光辉旗帜。以此为契机在全队广泛开展了万名“创造杯”活动,时间长达两年。以后又掀起“以共产主义教育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中学少先队创造性竞赛活动”等等。“创造性”从此成为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由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报社和辅导员杂志社联合发起的万名“创新杯”活动,就是这一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中国少先队的历史传统。我们要高举这面光辉旗帜,把创新精神贯穿在队活动的辅导工作之中。
队活动要有新意,首先要想的新,想就是思维,思维要新就是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发散性思维。根据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思维的流畅度――思维发散的数量;思维的变通度――思维发散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度――思维发散的新奇独特性,这“三度”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我们用少先队员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它的特点,即想得开,想得活,想得奇。
想得开,指想得开阔、敏捷、迅速,像流水似地畅通无阻。想得活,指想得灵活应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打破思维定势,变通地思考问题。想得奇,指思维与众不同,能异想天开,奇特异常,异峰突起,能想出常人不敢想的事物。在创造性思维中流畅度(想得开)是思维发散的数量;变通度(想得活)是思维发散的桥梁;而独创度则是思维发散的本质,是创造的本质。开中有活,活中出奇,是创造性思维的规律。要使少先队活动创新,首先要应用“开、活、奇”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活动。
除了应用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外,还要重视创造技法的掌握与应用,思维加技法就能产生创造性队活动。创造技法的产生实际上是“三度”思维在各个角度、各个侧面的实际应用,是创造思维应用的技法。在对众多好活动的分析、研究、概括、归纳之后,我们总结出八种创新的技法。
(一)学习模仿法
创造力有三个等级,高级创造力能创造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物,精神的和物质的;中级创造力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物;初级创造力一般是对少年儿童而言的,他们所“创造”的事物只是对自己来说是第一次,是空前的,从未有过的,并不相对社会而言。少年儿童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为今后的创造奠定基础。五十多年来数以千计的优秀队活动对当今队员来说是全新的,是他们从未经历的。辅导员引导、组织队员学习、模仿、继承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有着既实际又重大的意义。少年儿童的创造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教育,是学习性创造,学习模仿法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基础方法。我们绝不能像要求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去要求十来岁的孩子。如果我们忽视这个基础的创造教育方法,就可能会陷入包办代替的泥坑。
(二)点滴改进法
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对原有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它的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进,使之比原有事物有所发展和进步。比如,少先队员举行一次童话故事会,开的很成功。第二次进行时,锦上添花,变成化装故事会,比第一次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第三次又改进了,举行一个“半截故事会”,故事只讲一半,在精彩处打住,谁要想知道结果,就会阅读那本故事书,故事会发展成了好书介绍会了。“半截故事会”就是点滴改进的结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浩瀚的江河,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伟大的创举往往是细小的改进的积累。在创造问题上,让孩子们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制定的活动计划有一点进步,在内容、方式、方法上有一点变通和新意,哪怕是活动设计的角度与众不同,或与以往的不同,都可视为创新。引导教育孩子不满足现状,想开去,灵活的想,变换方位和角度去想,哪怕只有一点点变化,也要坚持去做。
(三)联想出新法
什么叫联想?由一个事物(包括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想到与它有关的另一个事物叫联想。联想思维本属于普通思维,但是只要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相结合,流畅地、变通地、独特地去联想,这样的联想就可以产生创造性的设计。见了暖瓶,想到与它有关的微型大口杯状“暖瓶”,这样变通地联想,就发现了保温杯这个创造物。 有位全国优秀辅导员曾写过一篇“比巧手运动会”。在《辅导员》上发表。我们以此为联想的起点,比巧手一般是比赛右手,从右手联想到左手,就出现了获“创造杯”的“左撇子运动会”,通过比赛左手的灵巧以开发人的右脑的指挥功能。运动与游戏都是向前行进的,由向前联想到向后,于是有人想出了“向后运动会”,以锻炼人的平衡能力。由手和脚联想到头部的五官,于是以比赛眼、耳、鼻、口、喉的功能的“五官比武”的“创造杯”系列活动应运而生,而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灵敏,能使人更聪颖。以上游戏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由陆地联想到水中,“水中乐”游戏节出了新意;由水中联想到空中,把与空气知识有关的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汇集起来,如放风筝、做风车、纸降落伞、飞来去、头顶报接力赛、嘴叼水杯、气压实验等,一个新奇独特的有科技内容的“空气游乐会”终于产生了。联想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诸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它就会产生创新的效果。
流畅的、灵活的、连续的联想也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具有创造性。联想出新的方法容易被少先队员掌握。例如:队员们的名字都寄托着长辈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振国、兴华、志红、德才、博文、建国、宇红、学伟、学军等,希望孩子能从小立志、振兴中华、德才兼备、学习先锋等,富有理想色彩。联想人的名字可以举行一个“希望”队会,进行理想教育。以“希望”队会为起点继续联想,由名字想到姓氏,由同姓队员组成临时小队,去搜集古今同姓名人的生平事迹,可以产生“我们家族名人多”的知识性队会。又由姓名联想到人的生肖属相,根据中队队员大都属马,搞一个“下一个马年来相会”的畅想队会,畅想12年后自己将怎样为振兴中华做贡献。由生肖还可以联想到生日,了解每人生日那天古今中外曾发生过什么重要事情的“在我生日这一天”知识性队会,又在联想中应运而生。有一个山沟小学的一个中队利用当地的石头开展了六次主题队会。第一次是“河滩运动会”,用石头举重、掷远。他们由体育联想到游戏,又举行了一次“石头子游戏会”,有“抓子”“猜子”“跳房子”“打击目标”“石子棋”等。由游戏联想到艺术,每个队员制作两件石头工艺品,有的取鹅卵石经过描绘做成“小姑娘”“老爷爷”,有的找一块扁平的石片,加工描绘成一条“石鱼”,有的找有花纹的石头,对花纹加以想像,变成了“石女”“石云”“石树”“石花”“石鹰”等人和物,举行了一次“石头工艺美术展览会”。由艺术联想到文学,每个队员利用石头工艺品中的人与物,编创一则石头童话,开了一次“石头童话故事会”。由文学联想到生产劳动,举行了一次“学垒坝”的实践活动。最后由生产劳动联想到思想政治教育,当地山区由于开发石灰石和大理石致富,中队参观访问了采石厂,举行了“我为家乡石头挂奖章”的主题队会。联想多奇妙,它像魔术一般的产生出无穷的变幻,使没有生命的、十分平凡的石头,变幻出生动活泼的很有水平的创造性活动。概念的联想也能产生少先队活动的新设想。“二自”野炊的“二自”是一个概念,它指野炊中有两件事自己做,自己采购物品,自己炊事。“二自”可以联想“四自”“五自”和“六自”这些概念。那么还有哪些事情在野炊中让队员自己去做呢?自己采集野菜,自己捕捉鱼虾蚌螺,自己种植蔬菜,自己饲养鸡兔,“六自”野炊这个创造性的活动在概念联想中就这样诞生了。在少先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中采用联想出新法的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四)敏感发现法
对事物敏锐的感触,深刻的思考,广泛而活跃的联想,伴之以果断而及时的行动,这是敏感发现创新方法的基本特点。敏感也可称为灵感。钱学森同志认为: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敏感思维具有倾向性,从一定的目的和倾向去进行思维,有意或无意中突然开窍,发现了具有新意的事物。比如:辅导员老在琢磨少先队活动的新方法、新形式,这就是一种倾向,那么,他无论是看报读书、看电影、逛公园、上街购物、与人聊天,时时处处都有可能产生灵感,爆发出创造的火花,产生新的活动设想。见到商店的广告牌上错别字很多,就想出一个“让春风吹走错别字”的小队活动,为商店送“文明字”,纠正广告中的错别字。又如常州市一位辅导员在除夕那天与派出所所长聊天,所长谈到那天将是他第七次年夜饭不能和家里人一起吃饭。辅导员敏锐地感触到这个“第七次”,深刻地思考:七年来,所长为了执勤巡逻、牺牲了个人利益,这不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生动教材吗!她又活跃地联想,在除夕夜不能吃团圆饭何止所长一人,一家粮店的党支部书记十几年如一日,每逢除夕由他守店看门。于是在除夕晚上,跟随派出所所长执勤巡逻、慰问那位粮店党支部书记的“他们坚守在岗位上”主题活动举行了,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创造性教育活动。辅导员要获得敏感发现,需要有对少先队教育事业的热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寻觅少先队教育契机;还应有广泛的知识和爱好,熟悉情况,了解少先队员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越是具备这些条件,敏感发现的可能性越大。
(五)分析出巧法
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就是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的过程。分析就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因素和部分,对这些因素和部分还可以继续进行分解,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以认识矛盾的各个方面及其统一和斗争的各种情况。从对事物的分解和矛盾分析中,发现有新意的创造,这种方法就叫分析出巧法。例如:对“尊师礼”活动进行分析,它具有五方面的因素:谁去尊师?去尊敬谁?什么时候尊师?在什么地点、场合尊师?用什么样的礼物尊师?这五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又可以分解为具体的部分。谁去尊师:新入学的新生、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新入队的队员、初二将要离队的队员、受教师特殊关怀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学生与年轻教师,当人们分解到最后由学生和年轻教师去尊师时,一个由学生和年轻教师去尊敬老教师的“三代人尊师会”就有了新意。去尊敬谁:班主任、科任老师、大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老师的老师、老师的爱人和父母、未来的老师(师范院校的学生),“向老师的爱人道辛苦”“给未来老师说句悄悄话”,就是分解中产生的创新活动。什么时候尊师:9月1日开学、9月10日教师节、元旦、春节、学生毕业、老师30年教龄、50岁寿辰、入党、新婚、生病、晋升为特级教师、退休等。武汉市永成里小学三(1)中队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两人年龄之和正好一百岁,中队举行“为百岁老师贺生日”的创造性尊师活动,是分析出巧的产物。在什么地方、场合尊师:队会、校会、老师家中、医院里(当老师有病住院时),校外辅导员所在部队,教师入党宣誓大会上、县(区)教师表彰大会会场等。用什么样的礼物:首先可以分解为物质礼物和精神礼物两大类。物质礼物又可以分解为自己动手制作的:教鞭、椅垫、袖套、小工艺品、小编织物等;自己栽种的:盆花、小树(栽在老师家的院子里),红领巾小农场自产的蔬菜瓜果,在少先队会餐时请老师尝鲜;自己采集的:中草药材、野花、野菜。宜兴县潢潼小学少先队中队采集20多斤稗子送给老师装枕头,举行“让老师睡得更香甜”队会,就属于自采的礼物。在物质礼物的分析中,再加上变通性创造思维,在教师节,用家长的技能(剪裁、缝纫、理发、中西医、摄影、修理、篆刻等)为老师服务,“家长尊师服务团”这个创造性尊师活动在物质礼物变通分析中产生。尊师的精神礼物又可以分解为:宣传老师辛勤劳动的优秀事迹,如“灯下记者”“教师荣誉角”“一言一照”(学生毕业时每人送老师一句话一张照片);以实际行动尊师的,如“全优行动”“献给老师一百个快乐”;发扬师生民主,向老师提建议甚至批评意见的,如“给老师说句悄悄话”等。这些创造性活动通过对“尊师礼”五个因素的分析,又横向加以综合,产生了多种形式具有新意的尊师活动,是分析出巧法的产物。
少先队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角色模拟,模拟成人的社会角色。现在很多中队开展模拟家长当家的角色,开展“今天我当家”的体验活动。星期天当一天家,主要有两件事,一是买菜做饭,二是家庭清洁卫生。我们就买菜这件事加以分析,买菜要会认秤,要懂得膳食的合理营养结构,要了解老人、父母爱吃什么,要懂得怎样挑选鱼、肉和各种蔬菜,要会用心算的办法计算买菜的钱数等。经过对当家买菜这一体验内容的具体分析,就会产生“认秤”、请卫生老师讲膳食营养结构、心算比赛、“给家人一个惊喜”(所买的菜很合家人的胃口)、跟爸爸、妈妈逛菜场,最后自己独立当家买菜多个体验活动。分析出巧法会帮助我们往细里想,细中出巧。
(六)组合创新法
将原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加工组合而产生另一种新的事物,叫做组合创新法。有的心理学家对创造力作这样的表述: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称之为创造力。“重新加工组合”就是组合创新,可见它对于创造是多么重要。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文学、艺术等各种学科中,都曾用“重新加工组合”进行创造和发明。在少先队的活动和工作中,也广泛应用“重新加工组合”的方法。小发明“会叫的水壶”,是水壶和哨子简单的组合。九岁儿童康大鹏发明的“振动枕”就能按时振动聋哑人的后脑部,叫醒他起床。这个小发明就是小闹钟、电开关、振动器、枕头四种原有事物的组合创新。“小种植”活动中的嫁接,“小饲养”活动中的良种交配,也是组合创新法的应用。少先队在思想品德教育、智育、美育和体育活动中,组合创新法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升旗仪式与爱国主义宣传相组合,产生“祖国荣誉时刻升旗式”。用自种的盆花、自刺的绣花、自折的纸花、自剪的剪纸、自粘的贴花、自画的花等多种品种“花卉”组合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综合性“花”展――“特殊的花展”。四年级的一个小队会“据诗做菜”,依据语文课本上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每个人用三个鸡蛋、一把韭菜和佐料,一句古诗做一道菜,少先队员把两个蛋黄油炸做黄鹂,用蛋青做成白鹭、雪景,用韭菜做翠柳、勾画山岭,横放作草地,竖放成树林,用蛋壳横剖开作船……巧妙地把古诗与炊事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原有事物组合创造。把几个智力游戏连起来,前一个的答案是后一个的前提和条件,一环扣一环,创造出“连环智力宫”,这也是一种组合创新。这种组合创新从思维的角度看就是综合思维,把分析出来的事物矛盾和矛盾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联系,从而去进行组合创新的设计。分析出巧法与组合创新法分别侧重在分析和综合的设计方法上。而分析与综合又是互相联系和依赖的。而这种分析更加灵活变通,这种综合的过程又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因此分析出巧、组合创新,在创造方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七)破除常规法
人们总是用常规的思维方法设计队的活动,从前怎么搞,别人怎么搞,通常怎么搞,我也怎么搞。结果往往是一般化,缺乏新意。活动要创新,需要用破除常规的方法。人们习惯于求同思维和正向思维,于是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就成了破除常规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怎么样才能打破常规?从哪里着手?从求异和逆向着手。求异和逆向思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为求异而求异,为逆向而逆向。应用它们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效果。破除常规可以应用在时间和空间,主体、客体地位的转换,对内容分析处理的角度,途径和方法的变幻上,也可以用在破除一些陈旧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上。
许多创造性活动明显地采用了求异思维与逆向思维,想问题新鲜奇特,与众不同。队活动一般都在下午3点以后进行,有个中队却在早晨6点进行。寒冬的早晨队员们去访问司机、炊事员和环卫工人,学习他们长年累月不畏严寒勤奋工作的精神,从而解决了一到冬天上课迟到现象增多的问题,这便是主题队会“早晨6点钟的时候”。它是时间上逆向思维的结果。一遇到大雪纷飞的时候,人们通常都喜欢在温暖的教室里活动,运用求异思维,举行一次“冒雪急行军”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和体魄,这是空间上的逆向思维。主客体的逆向思维的范例不胜枚举。“手拉手”互助活动,人们往往重视城市儿童在物质上帮助贫困农村儿童。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农村儿童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他们从小就会干好多农活,城市儿童要向他们学习,于是“土留学”等“手拉手”活动就会应运而生。老师批评学生天经地义,学生给老师提点意见行不行?“给老师说句悄悄话”活动在求异思维中诞生。考试题都是老师出的,南京夫子庙小学六年级队员搞的一次“自己出题考自己”的主题队会,得到家长、老师的支持。要出好试题必须精通教材,老师们在辅导学生出好题上下功夫,同样使学生做到全面复习,精通教材的目的。“三八”妇女节该为女同胞过节、北京四中的队活动“为男老师过三八”,队员们缝制一条围裙送给男老师(班主任),希望老师经常围着它在家多做家务事,以减轻师母的负担。上述几例都是主客体问题上颠倒思考。主体与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双重的,打破或暂时打破常规的地位,别出心裁,有新奇感。在活动内容上的逆向思维,更多的在视角上变化。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讲祖国伟大、家乡可爱,能不能从另一端去设计它们呢?让中高年级队员了解一点祖国近代史上百年耻辱,找找家乡的“0”,向队员们进行一点国史国情教育,从而激发爱国热情,从小立志,振兴中华!求异和逆向思维在队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上,有着更宽广的用武之地。少先队榜样教育,依照常规是引导队员去接触各种先锋人物,学习他们优秀的思想品质。有一个活动却是让队员们访问少年犯管教所,并与少年犯通信,从反面长鸣警钟。方法迥然不同,目的同是一个。老师对后进生多是指责批评,可是那些优秀教师们常常是让大家为他们“寻找闪光点”。逆向思维在创造性游戏中也得到应用。游戏“不听指挥”就是一例。游戏主持人说“耳朵”,游戏者不能指耳朵,说“嘴巴”,不能指“嘴巴”(主持人可以随便指向,以便以自己的动作影响游戏者犯错误)。“不听指挥”训练儿童的灵敏反应,而且是逆向反应,并由此产生了趣味性。游戏“特殊障碍赛”让游戏者通过障碍物,先把游戏者的眼睛蒙上,主持人让事先布置好的助手迅速撤除全部障碍物后,发出“开始”口令。蒙眼的游戏者那种认真越过“障碍”的样子,会引起全场哄笑,达到娱乐的效果。事后,主持人向游戏者鞠躬道歉:“为了大家开心,你们受骗了,我向你们赔礼,并赠送小礼物给予补偿!”游戏最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现在游戏的主持人从根本上违背了规则,于是产生了这一特殊的娱乐效果。
逆向设计队活动其根本的依据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下午与早晨、暖和寒、室内与风雪飞舞的野外、主体与客体、英雄与罪犯、祖国荣誉与耻辱、批评与表扬、规则与反规则、正向与反向都处在同一矛盾体中,互相联系和渗透,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打破常规,逆向设计,是唯物辩证法的灵活应用。
(八)系列深化法
当确定一个活动的方向之后,围绕这个方向,从纵向和横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然后找出创造性活动的主题。当主题确定之后,抓住不放,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前后衔接,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使主题教育得以深化,从而获取最理想的教育效果。系列深化,从思维上讲是发散的流畅与变通,围绕一个主题想得开阔、深入;从方法上讲则是连续性系列化的方法。它的创造价值与其说是新颖,还不如说它在于工作和教育的深邃性。这种连续和深刻相对于较为肤浅的一次性活动,本身就具有新意。
运用系列深化法的活动范例众多。锦州市一个小学举行“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中队活动。第一次活动由孩子们回忆妈妈怎样爱我,然后中队决议,建立家务岗位来爱妈妈。第二次活动孩子们了解妈妈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表现,他们发现妈妈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当医生的爱护病人;当老师的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工人爱护机器;农民爱庄稼……她们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队又一次决议,像妈妈们那样爱党爱人民。这第二次活动就是系列深化,把活动从妈妈爱孩子的亲情提高到“五爱”的高度。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有位五年级的中队辅导员,在处理一个队员打人事件中也运用了系列深化的方法。首先,中队举行了一次“文明礼貌故事会”,教育了那个打人的队员。并由中队长领着他向被打的一年级学生赔礼道歉。第二周中队又举行了“补回中队失掉的荣誉”主题队会,全中队每个人都为一年级做一件好事,无论对打人的那个队员,还是集体的其他成员都是一次生动而实际的集体主义教育,集体里的荣誉和耻辱与每个集体成员都有关系。深刻的思考与设计,使活动产生了深刻的教育效果。对队活动纵横挖掘,也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去深挖。中学里进行少先队迎新活动,往往只想9月1日当天对新入中学的队员表示欢迎。而南京第五中学少先队把迎新活动提前到8月1日,初一新生尚未入学,就组织了一个为期10天的新生少先队夏令营,强化队的组织教育,开展夜登紫金山等有少年特色的夏令营活动,这样做初一的少先队员怎么能不热爱中学少先队?这就是时间上的深入挖掘。许多队活动过于肤浅源于辅导员的任务观点,为活动而活动。只有那些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感,把队活动当科学和教育艺术对待的少先队辅导员,才会去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少先队创造性活动要有创造性的设计,创造性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上述创造方法从本质上说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设计少先队活动的方法,使思维的一般形式与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发散性创造思维与集中性创造思维相结合的产物。这些创造方法相互联系,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工作深一点――说“深”
深,深入、深刻、有深度。队活动求深,指不作表面文章,讲求实效,让教育入心入脑,刻骨铭心。
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体验教育是长期的、细致的工作,要持久进行,方法可以出新,但工作上偷不得懒,无捷径可走;浅尝辄止,不肯花力气而想取得实效是一种梦想和自欺欺人。思想道德的体验教育如雕刻,只有一刀一刀地精雕细刻,才能在孩子心灵中打下烙印。
队活动要深入地开展,达到入木三分的教育效果,首先需要辅导员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辅导员如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得过且过,敷衍塞责,为活动而活动,队活动是不可能深入进行的。只有那些胸怀大志,准备用毕生心血浇灌幼苗的优秀辅导员围绕育人的目标辅导的活动,才会深入细致。使活动深入开展的技法虽属于第二位,但是十分重要。体验教育重在情感体验,情感的熏陶需要反反复复地进行,深入地进行。下列五种方法有利于活动的深化,可供参考。
(一)纵横挖掘法
纵指时间,横指空间,我们可从时、空两个维度去深挖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时空,队活动也是如此。时空又可分为历史时空和现时时空,“党的光辉历程”“衣食住行三代人”等主题队会,就是从历史时空的深度和广度去挖掘主题和内涵的。党的历程、三代人的生活变迁,这一时空开掘使活动有对比、有发展、有深度,其效果必是较为深刻的。“百货楼里看万货”这个队会,乍看起来是个现实时空的队活动,但辅导者为了强化其深度,把它延伸成了历史时空的队活动;第一次队活动是小队访问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们,问他们童年时有哪些“百货”?老人们告诉孩子们,那时候火柴叫洋火,铁钉叫洋钉,白蜡烛叫洋蜡,煤油叫洋油……这些最基本的百货都是从东洋(日本)、西洋(欧美)进口的。第二次活动是拿着工业券、布票的复印件去访问50岁左右的成人,使孩子们知道了改革开放使用了30多年的工业券、布票进了历史博物馆。“寻找MADE IN CHINA”“数一数家里有多少‘机’”等活动同样歌颂了改革开放。最后,再到百货楼里看“万货”,使活动纵跨百年,延伸了时空的深广度,增强了教育效果的深刻性。
(二)系列深化法
我们在“说‘新’”一节中提到的八种创新技法中也有此法。系列深化能出新,更能出深,它是在深入中出新的。
(三)阵地教育法
阵地是指少先队员亲自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活动场所及其组织。少先队阵地活动是很稳定的,有场所,有制度,可长期地开展,因此它是少先队深化教育效果的一种良好手段。
(四)常规养成法
学校为了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制定了许多品德行为常规,教育学生遵守常规,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方法是少先队员品德教育深化的良方,队活动要为养成教育服务,配合常规的贯彻执行。
(五)探究活动法
以一个或几个队员为单位,利用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集中研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队员自出题目(自定课题),自找辅导者,自订研究计划,自己搜集资料,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索研究。这种方法本身的性质是深入研究,找寻科学的答案,因此,应该大力倡导。
深入开展活动还有个时间问题。为了追求教育的实效,我们要把深入作为指导思想,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集中用于重点活动,并向课余和校外延伸,设法让重点主题贯穿在少先队的生活之中,使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一”“近”“新”“深”是相互联系的。不从“一”做起,违背儿童接受教育的内在规律;不贴近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他们的生活实际,则缺乏针对性;不创新,因循守旧,不紧跟时代的特点,孩子们不喜欢,“深”又从何谈起?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近”“新”是“深”的前提条件。
第四节 少先队活动如何配合新课改
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新的课程改革,新课改成了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少年先锋队是学校的得力助手”(胡耀邦,1953年11月),少先队理所应当配合这一任务。“好好学习”是少先队员的主要任务,新课改关系到队员们今后学什么怎样去学的问题。队活动配合新课改,首先要弄清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目标,以及它的主要特点,然后要弄清少先队活动的特点以及优势,从两者的结合部上去找出配合的途径、内容和方法。
一、新课改概述
新课改总的指导思想是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往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以往的学校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个性发展;注意一部分学生、忽视多数的严重现象。在教学方法上,重灌输(教的角度),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的角度)。新课改有着很强的教育背景的针对性。关注每个学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雄鹰少年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