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空爆迫击炮越南的迫击炮有啥技巧么

657被浏览373,253分享邀请回答ww1.sinaimg.cn/mw690/a7672fe8jw1ese4tsfq2rg207805gkiw.gif言归正传,你是否会解这道高中物理都不太涉及的物理题,斜抛运动轨迹的求解(至少是评估),初速大小、方向的测算,三角函数表。以及已知落点后弹道的校正(可以参照
的一个有关火炮弹道校正的回答),以及数学和地理上的基本的地图、等高线、地图上距离和方位的测算。这些足已使世界上大半的人对操炮无能为力。最挫的例子,莫过于美军为阿富汗军队训练炮兵,以及土耳其为叙利亚反对派训练炮兵,操炮是个体力活,得先挖坑,哦,那是火炮阵地,然后在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中,他们除了耳鸣什么都没有得到,那酸爽…当然,现代化高自动化的自行迫击炮使得操作十分简化了…2.制造技术制造技术还是得分为两类第一类当然是所谓的单兵携带的那种迫击炮了,这种迫击炮的材料和精度相比其他火炮自然是低一些的。自行迫击炮(车载式、轮式装甲、履带式装甲)是现在各大中小型军事设备制造国都有所发展的(但是,仅局限于那些向来就能生产火炮的国家),其最大特征就体现在了大口径(120mm,相比之前仅有60~80mm,M1A2主炮口径120mm,99式口径125mm)、自动装填和自动轨迹计算,这种方式的背后是现代化的火控系统,自行解决原本使用中需要人为解决的搜索、测算、瞄准、装填、校正,很难说是制造技术的落后。尽管各国自行迫击炮的指标大同小异,基本可以归纳为行军到战斗状态转换时间为15s~1分钟,射速6~15发/min,部分火炮具有短时间内速射的功能(如AMOS,15s 6发),360度无死角,最大射程约15km(传统迫击炮通常只有几百米),战斗全重约15t。法军装备的120mm轮式迫击炮2R2M(120RT),前装填式,底盘VAB6×6,线膛炮,射程13km,2005年定型。其他新技术也在不断应用于迫击炮,洛马研制了复合材料炮管的120mm迫击炮,可装备步兵,仅重54kg,射程10km。殊不知电磁炮的东风也影响了迫击炮,迫击炮由于初速较低,功率较低,反而便于发展电磁迫击炮。3.军事理论题主更想说的是军事理论层面上迫击炮的落后吧。由于炮(包括迫击炮)的使用难度,基本只有正规军才能有效使用,那些单兵迫击炮难以在目前普遍的非对称战争中普及,正规军那边有更凶残的火力,而散兵这边不会用,因此这些单兵迫击炮出镜率极低,根本无法与AK-47,RPG-7这样的武器相提并论。而实际上,迫击炮的作用在于对步兵的支援和火力压制。迫击炮的精髓在于机动灵活,打了就跑,比其灵活的射程不及,比其远的灵活性差,属于过渡性质的武器。其弹道高,超视距的作战方式在步兵作战武器中独具一格,因此其隐蔽性极强,尤其是再山区或者城市等障碍物较多的区域,迫击炮更能大显身手。尽管目前爆发的基本上都是非对称战争,但这并没有影响军事理论中迫击炮的篇幅,迫击炮也接受了现代化火炮的改装,具体可以参加制造技术。而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单兵迫击炮,现代军事依然没有淘汰,一是性价比,敌方目标不一定都值得用导弹摧毁;二是现代战争对于步兵的重火力的需要十分庞大;三是单兵迫击炮是少数步兵装备的超视距作战武器;4056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38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迫击炮的那些绝活儿
我的图书馆
迫击炮的那些绝活儿
& & &版权声明&& & & & 本文章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均为原创。个人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商业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 & & & & & & & & & & 兵工科技&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炮兵在作战中经过一通巧思改造“捣鼓”出了世界上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迫击炮。自诞生至今,无数的硝烟战火成为迫击炮扬名立万的奠基石。这位有百年作战经验的“老战士”在战场之上雄风凛凛、英姿飒爽,静如蓄势之处子,动若万钧之雷霆,弯可曲射越层峦,直可平射入窟穴,歼敌于近在咫尺的堑壕,高于千尺的绝壁,有着一身的“绝活”。绝活一:隔山打虎,越障毙敌情景:日,已是仲夏的云南老山地区气温高达38℃,加上雨季已经来临,空气湿度超过90%,闷热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隐蔽在丛林中的敌后侦察员身上的衣服几乎湿透,但他丝毫不敢疏忽大意,一双警惕的眼睛,向四周不停地搜寻着。这时,侦察员突然看到559高地后面山谷里急匆匆走出来四个扛着弹药箱的越南人,他心头一亮,知道山谷里肯定有“情况”。他悄悄向山谷方向移动,进行抵近侦察,发现山谷里藏着一个铁丝网围起来的弹药库,这里有重兵把守,门口还放置着拒马,并且不时有搬运弹药的士兵进出。摸清情况后,侦察兵及时将自己发现的情况报告给上级。指挥员分析后,断定这是敌人的一个团级临时弹药库,端掉这个弹药库将对该区域的敌人造成沉重打击。指挥员仔细研究后发现,该弹药库西北距559高地不足600米,高差约230米,这个弹药库地形隐蔽、戒备森严,关键是它位于大口径火炮的射击死角内,根本无法命中。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决定让100迫击炮3连完成摧毁该弹药库的任务。受领任务后,该连隐蔽前出,机动至559高地北侧1700米的一片谷地,占领炮阵地,根据侦察兵报告的敌弹药库位置,决定出射击开始诸元,一发试射后,侦察兵采用方位法报告炸点偏差量,修正后,行4发急促射,数十发迫击炮弹全部落入敌人的弹药库内爆炸,同时引起剧烈的连锁爆炸,瞬间,该弹药库就被夷为平地,变成一片火海。解读:情景再现所描述的行动中,迫击炮连从占领阵地到撤出阵地共用时不到15分钟,而且只用二十多发炮弹就轻松打掉了敌人位置隐蔽、防守严密的弹药库,给予敌人沉重打击,据此可见迫击炮打击遮蔽物后目标的突出效果。迫击炮主要行高射界射击,其最大特点就是弹道弯曲,射角、落角大,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隐蔽机动。查看迫击炮射表就会发现,其射角范围是45°~85°,对应的落角大约在50°~86°之间,使用最大装药号数时,不同的迫击炮最大弹道高在1000米~3000米,再高大的遮蔽物它都能轻松翻越,城市建筑物最高也不过几百米,因此,对于平面上的目标,迫击炮几乎可以说是无射击死角,不论你藏在山谷里,还是躲在楼后,都逃不过迫击炮的打击。在山地战斗和城镇巷战中,大口径火炮难以实现有效的打击。此时,随伴步兵作战的迫击炮却可以充分发挥其弹道弯曲和射角、落角大的特长,及时有效的打击位于遮蔽物后目标,支援步兵完成战斗任务。图注: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图为迫击炮基本结构示意图图注:“隔山打虎,越障毙敌”作战示意图&&& 绝活二:抵近射击,搂头盖顶绝活二:抵近射击,搂头盖顶情景:日凌晨,朝鲜的石岘北山地区秋风瑟瑟,满眼的枯草在星光映衬下甚是荒凉,大战前的寂静令人压抑。反击394.8高地的战斗就要打响了,341团2营奉命夺取南朝鲜军队防守的354高地和370高地,全营的官兵隐蔽在距敌前沿600多米的草丛中,静静地等待着冲击的发起。3时58分,炮火准备的首发弹群准确落入敌人的阵地内,4时18分,随着最后一个弹群在敌人阵地内炸开,担任主攻任务的4连从东北侧向354高地发起了攻击。拔掉无名高地上的敌人警戒小分队后,朦胧中,已经能看清第一道堑壕内的敌人了。就在这时,左前方378.2高地山崖顶上突然出现敌人2个火力点,向四连队形内疯狂射击,进攻分队被压制在距敌前沿250米的地方,无法前进。崖壁高40多米,坡度80°左右,几乎成垂直状态,崖下是一片宽约200米的开阔地,步兵手中的武器对其无可奈何。眼前情况一筹莫展,四连长急得团团转,只好向营长报告,营长也无计可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无奈只好向团长报告了四连遇到的情况。团长分析地形和敌情后,想到了迫击炮可以行高射界抵近射击。于是,命令担任游动支援任务的迫击炮打掉该火力点。在四连兵力和火力的吸引、掩护下,迫击炮班长率领全班迅速隐蔽机动至断崖下,班长果断指挥,开始实施高射角抵近射击的各项准备,利用垂线法赋予射向,预备以87.5°的超大射角进行射击。两分钟后完成一切射击准备动作,而后,在不到10秒钟连续发射了3发炮弹,就轻松端掉了一个火力点,在敌人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时,迫击炮班如法炮制,打掉了另一个火力点,为进攻分队扫清了前进的障碍。解读:迫击炮可以在非常近的距离上,采用75°以上射角,对位于楼顶、崖顶上的目标实施高射角抵近射击。采用高射角抵近射击时,由于射角较大(>75°),通常情况下炮架架设在比座钣高的位置,如崖壁、墙壁、陡坡上,用炮、瞄准、装填、发射时,需要两名炮手扶住炮架,以增大射击的稳定性,防止火炮后翻。赋予射向的方法有后方双标杆法和垂线法。由于射击距离较近(一般在100米左右),射弹散布小,高射界抵近射击一般不进行试射和射击修正,打完规定的弹数就立即转移阵地。在有遮蔽或者其他弹片伤不到我方的情况下,其最大射角可达88°,最小射距可达50~80米,且几乎可以打击任意高度目标。因此,如果要打击位于楼顶、崖顶上的目标,而且其它武器发挥不了作用时,迫击炮可充分发挥其射角大、射速快、精度高的优点,实施高射角抵近射击,对该类目标造成有效打击。图注:“抵近射击,搂头盖顶”作战示意图&&&& 绝活三:平射入穴,直捣黄龙情景: 日,虽然已是深秋,罗家坪地区的气温依然高达33度,担任收复罗家坪大山的各分队陆续向指定地域进发,迫击炮分队在进至312高地时,遭到左前方陡崖上一个洞穴内越军暗火力点的偷袭,幸亏该连所在位置植被比较茂密,只有3名战士受轻伤,但前进的道路却被火力封锁。左边是深沟,右边是峭壁,要想从此处通过,必须打掉该火力点。连长经过对周围地形的研究,发现越军的火力点位于峭壁上的洞穴内,距离我军120米左右,中间是一条宽约50米深30米的山沟,洞口宽不足2米,高约1.5米,洞口还有用石头构筑的胸墙,迫击炮采用正常的射击方式根本无法凑效,连长决定让一排采用平射的方式打掉该火力点。一排长指挥一、二、三炮分别就近选择有利地形,占领阵地,完成射击准备,用自制的标尺板进行瞄准,各班瞄准好后,一排长下达“一发齐射,装填”的口令,装填好后,排长下达了“预备──放”的口令。三发炮弹呼啸着向敌人所在的洞穴直飞而去,其中一发直接飞入洞穴内爆炸,另外两发分别在洞口的正上方和左上方爆炸,敌人的火力点应声哑火。解读:上述战例中,一排从占领炮阵地到打掉敌人的暗火力点,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发射了3发炮弹便干净利索地解决了问题,迫击炮可不只是会高射高打,客串单兵火箭的平射也是很有一手。迫击炮平射,就是采取直接瞄准目标的一种低射界射击方式,既可采用有架射击,也可采用无架射击,主要用于打击垂直面(陡坡)上的近距离目标。采用有架射击时,可用瞄准镜进行方向瞄准,用象限仪或者自制表尺板与炮口上沿配合进行高低瞄准;采用无架射击时,可用自制表尺板一侧与炮身白标线配合进行方向瞄准,用自制表尺板与炮口上沿配合进行高低瞄准。这种射击方式的稳定性好,而且精度很高,用零号装药,对200米以内的目标射击,在垂直面上的圆公算偏差不超过1.5米,用于打击垂直面(陡坡)上的点目标效果非常好。图注:“平射入穴,直捣黄龙”作战示意图绝活四:瞄后打前,指东打西情景: 2010年10月,某部一营炮兵连在实兵实装演习中担负随伴火力支援任务。12日上午7时,该炮兵连所有火炮进入射击阵地,一切准备就绪。8时整,演示开始,随着阵地副连长一声令下,作为基准炮的四炮首发就靠近目标,全连立即转入效力射。但射击指挥员下达修正口令转入效力射时,四炮却报告基本瞄准点消失。原来,在射击开始前的射击准备过程中,四炮长选择了草丛中的独立小树作为基本瞄准点,但实际上那是隐蔽在草丛中的一辆装甲车的天线,一炮手在标定基本瞄准点时也丝毫没有察觉。战斗打响后,那辆装甲车离开了隐蔽位置冲向敌阵,基本瞄准点就随之消失了。没有了瞄准点,火炮也就失去了方向转动的基准,好在四炮还在火炮右后侧选择了一块独立石作为预备瞄准点。班长立即下达了转用预备瞄准点的口令,一炮手迅速按照班长下达的方向瞄向预备瞄准点,瞄后打前,同样完成了射击任务!解读:在实际作战中,要想使发射出的炮弹命中目标,迫击炮炮身轴线必须指向目标方向,在炮阵地能够通视目标的情况下,炮手可按直射火炮射击的方法,直接向目标瞄准射击。但是,多数情况下迫击炮占领阵地后炮手是看不见目标的,在阵地与目标不通视的情况下,炮手要用双标竿、方向盘等器材赋予基准射向,使迫击炮炮身轴线指向射击方向或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炮手要在360°范围内的远方,选择2~3个的独立明显、体积较小、不易消失、不易变动的固定物体作为基本和预备瞄准点,并转动瞄准镜镜头测出瞄准点的标定分划,运用这一分划标记火炮、火炮射击方向和瞄准点三者在现地的位置关系,并作为迫击炮射击时方向转动的基准。目标出现后,炮手还要在瞄准点的标定分划上装定目标相对基准射向的偏移量,然后向瞄准点瞄准,而不是向目标瞄准射击,此时,炮弹就可以准确命中目标。因为,炮手在装定目标相对基准射向的偏移量时,仅仅是使瞄准镜镜头带动方向分划转动了相应偏移量的角度,这时,炮手转动方向机向瞄准点瞄准,炮身就会和瞄准镜一起绕轴转动,当瞄准镜视轴线对向瞄准点时,炮身就会对向目标。即“所瞄非所打”。绝活五:简便射击,以快制敌情景: 1935年元旦刚过,红四团在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的带领下,发起了强渡乌江的战斗。第一营担任第一突击队,第三营担任第二突击队,第二营担任火力掩护。第一营在已渡过江的毛振华连长的配合下,强渡成功。正当第三营等待竹筏返回准备过江的时候,乌江对岸国民党守军的预备队向已经过江的第一营猛压过来,第一营且战且退,被迫退到了江边……。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一直在红四团指挥所的红二师陈光师长派人把配属作战的军团直属炮兵连连长赵章成叫来。军团直属炮兵连原来是炮兵营,但目前只剩下2门82迫击炮,因此赵章成也只能高职低配当了连长。陈光师长问:“还有几发炮弹?”“还有5发。”赵章成如实向陈师长报告。&陈光师长向对岸国民党守军一指:“看到敌没!把敌人打回去!打不回去,拿着脑袋见我!”赵章成接受了任务,转身扛起迫击炮炮身来到江边,亲自操炮射击。赵章成一只脚往前伸出半步拉成弓步,没有炮架,没有瞄准镜,闭上一只眼睛吊了吊线,右手托起迫击炮弹,把炮弹送进了炮膛。“轰!”一声巨响,炮弹在江对面国民党守军预备队的背后爆炸了,但敌人并末停止反冲击,赵章成仔细地瞅了瞅弹着点,用手指头瞄了瞄,然后又捧起一发炮弹,举过头顶,跪下一条腿,迅速将第2发炮弹滑进炮膛。少顷,火光一闪,炮弹在敌群正中央爆炸了,顿时掀起一股浓烟。正在实施反冲击的国民党军顿时乱作一团,紧接着第三发、第四发炮弹连续发射,向红军滩头部队反冲击的敌群被一阵阵浓烟覆盖了。硝烟稍散,只见那品字形的3个炸点的前后左右,躺了一大片敌尸,其余的国民党士兵鬼哭狼嚎地向后抱头逃窜。红四团第一营滩头部队乘势发起猛烈进攻,很快占领了乌江北岸的渡口。国民党军号称的乌江天险,终于被红军突破了!当薛岳的追击部队赶到乌江边时,红军已经跃马在乌江上游百里以外了。解读:熟悉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及其炮兵历史的人都知道,上述情景中提到的赵章成是解放军的传奇神炮手,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任炮兵营营长,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创始人之一。赵章成有精湛的操炮技能和丰富的炮兵作战经验,他使用迫击炮对点状目标射击,几乎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强渡乌江一战中他更是凭借自己神乎其技的简便速射为红军渡江打开了关键性突破口。所谓简便射击就是仅用炮身进行的射击。简便射击赋予射向时,炮手面向目标,身体站正,双手掌心相对合握炮身适当位置,竖直向上提起炮身,将炮杵夯入地面,两手扶炮口,身体站正,双手合力将炮身向目标方向推出,两臂自然伸直,即可赋予好炮身的射向。炮身所需射角则根据射距离依据经验或用角度器赋予。在赋予好射向与射角后,根据敌情、地形,取好射击姿势便可射击。迫击炮行简便射击,通常使用0号装药,开始发射一发,修正后行急促射,直至完成任务。这种射击方法简便快捷,在与敌遭遇、遭敌阻击,来不及用炮时,或受地形限制,不便于用炮时,或炮手缺员、炮架、瞄准镜损坏,不能用炮时,能够有效地发扬火力,支援步兵战斗。图注:“简便射击,以快制敌”作战讲解演示结语对于迫击炮,很多人觉得它其貌不扬,尤其在新型制导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似乎已经很“老土”了。然而,迫击炮在战场之上的惊艳表现让它成为了世界上装备最为广泛的步兵随伴武器,而且,随着迫击炮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这位“百年老将”肯定还会在未来战争中继续大放异彩。Ω&兵工科技&&&&&&&&&&&&&&&&&&&&&&&&&&&&&&&&&&&&&&&&&&&&&&&&& 微信号:binggongkeji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binggongkejizazhishe
馆藏&2102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实拍越南迫击炮生产工厂 引信用手工打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1迫击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