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鲸科技有限公司游戏会让人自杀吗

警惕“蓝鲸游戏”,它为何会让孩子们着魔一样自残、自杀?
「 豆瓣读书,让好书遇见你 」
书单(ID:BookSelection)/文丨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丨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有点惊悚,但值得每个人提高警惕的事情。
上周末,我从小伙伴那里听到了一个新词——蓝鲸游戏。
最初,我以为这是部分90后/00后的手游或桌游新宠,可在听了小伙伴的科普后,我感到脊背一阵阵发凉。
原来,这不是王者荣耀或狼人杀的同类,而是一种真实的,正在让一个又一个玩家殒命其间的死亡游戏。
“蓝鲸游戏”诞生于俄罗斯,仅在过去的半年,通过社交网络,它就已导致了数十例相关的自杀事件,死者多为青少年。而且,它正在向更多国家传播,英国、阿根廷等国都有青少年因之自杀。据权威媒体的消息,“蓝鲸游戏”最近也已侵入了中国的社交网络。
究竟是谁设计了这个死亡游戏,又怎样布下陷阱让一个又一个生命自主走向终结?为什么受害者多是青少年?
有网友说,玩这个游戏的孩子纯属“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脑残,但豆瓣读书在查阅了多家外媒的相关报道后发现,“蓝鲸游戏”绝没那么简单。
尽管话题比较惊悚,但出于引起警示、防止更多青少年沉溺的目的,我们觉得有责任把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分享给大家。
魔鬼的陷阱
有人将“蓝鲸游戏”比作一头“吞噬生命的猛兽”,我深以为然。这头“野兽”不仅凶猛,而且有组织、有计划。它四处搜捕脆弱的灵魂,再通过一系列暗黑的设定,促人自杀。
参与者接触蓝鲸游戏,往往是从网络上一个带有自杀群组链接的恐怖图片或是视频开始的。加入游戏相关的社交网络群组后,就会有管理员不断地向游戏者下达指令,要求他们每天完成1个任务,直到第50天步入死亡。
这些任务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在凌晨4点20分起床,看恐怖电影;
在胳膊上切出三道浅口;
如果你准备好成为一条鲸鱼,就在腿上刻几个口子;
一整天不和任何人说话;
自己说出自己的死亡日期,并接受它;
之后每一天都是凌晨的4点20分起床,自残并和鲸鱼说话。
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了防止游戏参与者退出,管理员会有意识地收集参与者的真实信息,包括家庭住址、裸照等。曾有一名参与者想要退出,结果收到恐吓:“你妈妈明天走不到公交站”。她大惊,因为自己的母亲就是乘坐公交车上班,于是不得不继续玩下去。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发现,“蓝鲸游戏”的设计者一定是个擅长心理操控的高手。
比如,为什么游戏规则会要求参与者在凌晨4:20起床?因为据心理学家研究,这个时间段正是人一天中精神最脆弱的时刻。起床后看恐怖片,更是加重了这种精神状态。
比如,游戏任务的难度是由易到难,缓缓升级的。这应该与人类心理的“锚定效应”有关。前一天的任务会成为今天任务的“锚点”:昨天已经在胳膊切了三个浅口,那今天在腿上刻几个口子也就不是不可接受了。像走台阶一样,参与者就这么一步步地走向了死亡。
再比如,参与者加入游戏前,管理员会要求他们提交裸照、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一旦参与者想退出,便以扩散裸照、伤害家人为威胁。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这样的恐吓手段有足够的威慑力。
但游戏最险恶的地方,在于它对管理员的设置。
据自由欧洲电台的报道,只需缴纳60欧元,就可以成为“蓝鲸”游戏的管理员,享受一个个生命在自己引导下走向死亡的快感。重要的是,管理员是不需要自杀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心理学上著名的“路西法效应”。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中,他挑选了一些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狱警和犯人两组,给狱警配以警棍、哨子,为犯人剃去头发,置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狱警和犯人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狱警”对“犯人”进行暴力管制,而“犯人”也仿佛真的犯了罪一样,默默承受一切。
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扮演狱警的大学生已经变得残暴不仁,而扮演犯人的大学生们已心理濒临崩溃,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津巴多说,在特定的社会角色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
“蓝鲸游戏”的管理员,就像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的狱警,掌握着游戏规则赋予的权力,便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引导参与者完成一个个自残任务,最终自杀。
也许你会以为,设计出如此险恶游戏的人,必定是老辣恶毒、面目狰狞之辈。然而2016年10月,当“蓝鲸游戏”的创造者Philipp Budeikin落网时,警方发现,他竟然年仅21岁,是一名被驱逐出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学生。
Budeikin有着典型的反社会人格。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母亲无暇顾及他,他也没有朋友,性情孤僻,整日泡在网上,花了5年时间完善“蓝鲸游戏”的心理控制流程。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狱中,这名多起自杀案的幕后黑手竟收到了不少少女的表白信。
“蓝鲸游戏”的心理操控性确实很强,但为什么成年人很少陷入其中,受害者多是青少年?那些给Budeikin写情书的少女,又为什么会爱上想要夺取人们生命的人?
青春期的痛
在回答对“蓝鲸游戏”的看法时,一位知乎网友匿名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十年前初中,父母不和,双方都想让我出局。我的消极情绪达到顶峰,就和另一个家境相仿的同学相约自残,那时候我俩用按键手机,一到晚上就互通短信汇报进度。当时觉得没人容得下我心中的痛苦,一点皮外伤根本算不了什么。
如果那个时候有蓝鲸游戏,我想我会毅然决然地跟着做。对当时的我,这个游戏会成为指路明灯。
在“蓝鲸游戏”受害者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困苦。
今年2月,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乌斯季伊利姆斯克,两位女孩——15岁的Yulia Konstantinova和16岁的Veronika Volkova——双双从14楼高的公寓上跳楼而死。
Youlia在自杀前曾在VKontakte(俄罗斯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终结”的状态。此前,她还发布了一张蓝鲸的图片。
而Veronika则在个人页面上写道:“感觉陷入了迷失…终结”。此外,她还经常在网上发布消极、阴郁的内容,比如,“你有没有感觉自己越来越没用?”、“我就是个幽灵”。
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在《亲密行为》中提出过一个观点:人类对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有三种要求,即“抱紧我—放下我—别管我”。
3岁前,孩子需要通过不断做坏事,来确认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这时他要的是“抱紧我”;
进入儿童期,孩子一方面需要帮助和灌输,另一方面又开始探索外界,所以这时他需要“放下我”;
而在青春期,孩子有了隐私、独立等需求,所以“别管我”。
像Yulia和Veronika这样的孩子,正处在“别管我”的阶段。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青春期孩子的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寻找“自我”。他们极度渴望独立、自由与认同,渴望从同伴和集体的认可中获得自我的确证与归属感,在他们的眼中,这比成绩和家长表扬,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德国电影,《浪潮》。
它讲的是一场发生在学校的“七天变成法西斯”的社会学实验。
在这个讲求人人平等的名为“浪潮”的“法西斯组织”中,“边缘人”蒂姆最为狂热。
他父母亲对他极其冷漠,在班里不受同学待见,经常被混混欺负,他对周围没有归属感,也没有连接感。当“浪潮”成立,一切都变了。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班上有同学主动来帮助他对付欺负他的混混。
可以说,“浪潮”给了他温暖和归属感。他烧掉了自己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饰,只穿“浪潮”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当组织需要,一贯懦弱的他,甚至有勇气爬上城市的高层建筑物,在高空喷上“浪潮”的标志。
“浪潮”对蒂姆来说,就像溺水之人抓住的一根稻草。他不在乎这个组织有多么专制,也不在乎它有多么排外,他只想要组织的温暖。当“浪潮”宣布解体时,蒂姆无法接受,他掏出枪,向着人群怒吼,“没了‘浪潮’,我什么都没有了”。
在打伤一名同学后,蒂姆饮弹自尽。
那些参加“蓝鲸游戏”的少年,正如溺水之中的蒂姆。他们苦闷,孤独,缺少真正的关注,“蓝鲸游戏”的出现,便像是那根救命稻草。创造“蓝鲸游戏”的Budeikin被捕时说:“那些人都是劣质人种,我是在清理社会垃圾,否则他们也会危害社会。他们死得很开心,我给了现实中他们没有的东西:温暖、认同和沟通。”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在《心理学原理》中写过一段话:
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当他出现时,其他的人甚至都不愿稍稍侧身示意;当他讲话时,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他的任何举止。
要不了多久,他心里就会充满愤怒,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某种程度上,“蓝鲸游戏”让参与者获得了久违的关注与认同,但这代价来得太过沉重。
也许在当时,生命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人生的迷雾与阴霾总会散去。
那位年少自残的知乎网友还写了他后来的故事:
“十年过去了,我现在已经是个神志正常的人了,怕痛怕到要死,格外珍惜生命。我已是个可以自我治疗的成年人,但若回到过去,身为一个绝望的未成年人又怎能抵挡住披着‘救赎’外衣的蓝鲸游戏呢?”
对于脆弱的心灵,“蓝鲸游戏”好比恶魔般的存在。但这场邪恶中,还站着嗜血的看客。
17岁的俄罗斯女孩Rina Palenkova在铁轨边发布两张自拍后,卧轨自杀。这一行为不仅让她成为蓝鲸玩家效仿的偶像,也吸引了闻着血腥而来的看客。
Rina自杀惨烈的照片、沾满血迹的衣物,甚至是死前的聊天记录,都有着旺盛的地下交易需求。
如果说“蓝鲸游戏”的参与者与操控者都是病态的,那这群买家与看客又何尝不是呢?他们两眼放光地盯着屏幕,浑身散发着猎奇与腐朽的味道。
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我们能为阻止这场变态的游戏做些什么?
打击“蓝鲸游戏”,各国政府已经出击;关注问题青少年的心理状况,重视他们对归属感和同伴关系的需求,是各个家庭和学校应尽的责任。但在检索资料时,我却发现很多旁观者的态度实在有些不妥——
有人在骂游戏的参与者是脑残,有人表面在出谋划策,其实更像是调侃揶揄,“4点20分起床,干嘛不背些单词?”,“有这闲工夫,看来是作业布置少了”。而每条这样的评论,都能获得数万的点赞。
我想,毕竟人命关天,作为旁观者,如果没能意识到事件背后的复杂问题,至少可以少些轻佻的评论,以免把不该被娱乐的事娱乐化,把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推得更远,推向蓝鲸游戏布下的陷阱。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提到过,我们每个人,不论穷富,不论是否有心理疾病,都在追寻爱,都希望别人“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我们就更能理解那些走向“蓝鲸游戏”的青少年。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没能得到足够的爱与归属。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在这里,让好书遇见你!
如果看到疑似“死亡游戏”的群组,请报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蓝鲸死亡游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玩蓝鲸游戏的人最后都要自杀_国际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蓝鲸死亡游戏》(Blue Whale)是发源于俄罗斯的一种自杀式死亡游戏,游戏鼓励玩家在50天内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很多青少年受其蛊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近蓝鲸游戏这个词可谓有刷屏之势,蓝鲸游戏,是一款发源于俄罗斯的死亡游戏,因与自杀挂钩,受到很多国家的恐惧,有消息称,蓝鲸游戏已经传入中国,蓝鲸游戏,在完成50项游戏指令之后,就需要自杀,到底这个恐怖的死亡游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沉溺其中?
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一种名为「蓝鲸」(或称「蓝鲸挑战」Blue Whale Challenge)的死亡游戏正由国外传进中国,有国内网友已经在社交媒体上组织相关代号为名的游戏群组,而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自虐任务,最终以自杀结束,而一旦选择开始这个游戏,就不能退出。
另有消息称,腾讯已经对含有「蓝鲸游戏」、「四点二十叫醒我」跟关键词相关的 QQ 群。虎嗅下午百度搜索「蓝鲸游戏」,还发现「蓝鲸游戏」吧依然存在,不过吧内大多数帖子都在呼吁大家不要玩这款游戏,只有少数几个网友在求加入。
听起来像是另一个黑暗的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事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所有有关该游戏正在国内传播的迹象都存在于网络层面,这些社群的存在不能实证真的有人在参与这款自杀游戏,不少人以该游戏的模式恶搞,将自残任务改为背单词、写代码等。
真实的「蓝鲸游戏」起源于俄罗斯,兴起的时间大约在2015年,起名「蓝鲸」或许与蓝鲸的搁浅自杀的行为有关。21岁的游戏发明者菲利普(Philip Budeikin)已于2016年底在俄罗斯被捕,他被指控在过去的三年里,在社交媒体上组织了八个「蓝鲸」组织,并诱导青年们自杀。不过他表示,「这款游戏给予孩子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
游戏参与者加入一个群组后,将有一名对应的「负责人」,参与者需要提交个人的真实信息,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甚至裸照,如果有人抵触任务或者泄密,这些隐私信息就会被公开,任务完成不了,负责人还会表示「有人会帮你完成」。
随后参与者被要求在 50 天内每天完成一个自残任务,包括在胳膊上用刀片刻上「F 57」字样、凌晨 4:20 起床看一部恐怖片、在腿上划出刀口、不与任何人交谈等等,最终在第 50 天时,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俄罗斯媒体将该游戏的风靡和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俄罗斯 130 名年轻人的自杀联系起来,其中包含从公寓跳楼自杀、卧轨自杀等,这些年轻自杀者的共同点是,生前曾在俄罗斯社交网站 VK 上发布过与「蓝鲸」相关的图示。
有网友表示,这款撒旦游戏的玩法像极了电影《玩命直播》的情节。
不过都市传说、假新闻考据网站 Scopes 近期对「蓝鲸游戏是否与俄罗斯发生的多起自杀事件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考证,给出的结果是:未经证实(unproven )。这些案例暂时只能证明有自杀倾向的人们都加入了同一群组,而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是「蓝鲸游戏」直接导致了他们的自杀行为。
但 Scopes 的这篇文章同时也指出指导和参与「蓝鲸游戏」的群体并非子虚乌有,他们的确在传播与死亡崇拜和诱导自杀的相关信息。可怕的是,一个名叫「Sea of Whales 」社区的组建者表示,他们其实对鼓励人们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感兴趣,他们创建这个游戏、渲染与之相关的传说只是想提高自己网站的浏览量。
无可否认的是,「蓝鲸游戏」的确是一款非常危险的游戏,据新华网报道,今年1月起,俄网络监管部门已收到7000多起针对&死亡组织&的投诉,其中涉及的网站九成被关闭,但无法控制该游戏向国外蔓延。
虽然在成年人或者心理健康人士看来,这款游戏简直匪夷所思,但对于价值观尚未建立完整又心理脆弱的青少年来说,「蓝鲸游戏」宣传和包装上的神秘感、内容的黑暗性很容易对他们起到煽动作用.
加上游戏任务的设置实际上是不断在生理折磨的同时进行心理诱导和恐吓,更容易使青少年走上不归路。
责任编辑:林晗枝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友情链接: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蓝鲸”诱导自杀&“自杀游戏”能控制人的心理?
日09:57&&来源:
原标题:“自杀游戏” 真能控制人的心理吗
  近日,“蓝鲸”游戏成为高度警戒的网络词语。在百度以“蓝鲸游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首先出现的是显眼的友情提示:“请远离伤害自己与他人的活动”。各大社交平台也挥出重拳封禁、删除以“蓝鲸”等为关键词建立的群组。“蓝鲸”游戏这个由俄罗斯一位大学生发明的死亡游戏,要求网络参与者在50天内完成种种自残行为,并最终完成自杀的任务。虽然游戏的描述令人瞠目,却被全球多个国家的青少年追随。在游戏的“蛊惑”下,已有多名青年男女心甘情愿赴死;虽然游戏创始人菲利普?布德金已经锒铛入狱,但仍无法阻止“蓝鲸”出没在全球诸多国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充满血腥的死亡游戏具有如此魔力?又该如何让青少年拒绝“蓝鲸”的蛊惑?
  “蓝鲸”如何诱导自杀
  早在2013年,“蓝鲸”游戏就现身俄罗斯网络空间。直到2016年,接二连三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才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这个游戏,并一步步地发现它血腥甚至邪恶的本质。
  “蓝鲸”游戏为何有这种魔力?“‘4:20叫醒我’是游戏的另一个名字。每天早上4:20起床是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游戏的基础。这一游戏内容从生理层面对参与者提出了要求,它对参与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心乐土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徐瑞萍说。
  “蓝鲸”游戏的50项任务中,有多项都要求参与者在凌晨4:20起床。最后更是要求参与者连续19天在4:20起床,完成看恐怖影片、听音乐的任务。
  徐瑞萍介绍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其最佳睡眠时间,青少年时期通常应该保持8―10小时的睡眠。睡眠过少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年轻人如果长期在4:20起床会导致精神恍惚,大脑运转变慢,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焦虑或抑郁,甚至是精神异常,进而影响大脑对重大事情的认知和辨别能力。从现有情况看,游戏设计者利用了这点。”
  对于死亡,人们通常充满敬畏和恐惧。然而,全球已有疑似超过百名青少年,在参与“蓝鲸”游戏后终结了生命。“游戏共持续50天时间,通过50个越来越冷酷的任务,让参与者逐渐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徐瑞萍说,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叫做渐进式脱敏。心理医生通常会用这种方法,帮助患者克服对某种事物的恐惧。“咨询中脱敏的对象一般是来访者恐惧的事物或画面,比如社交恐惧症,但在这个游戏中被脱敏的事物是死亡。”
  在“蓝鲸”游戏中,参与者被要求接受组织者指令,观看或听组织者提供的图片、影片、音乐。徐瑞萍表示,组织者很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向参与者发送催眠暗示。“通常,外界信息无法接触到人类潜意识。但如果催眠信息超过一定量后,便有可能突破意识对信息的过滤,直接给潜意识指令。” 徐瑞萍说,这个游戏中来自组织者的指令以及大量的恐怖图片、影片、音乐很可能就是起到这种作用。死亡脱敏和催眠暗示的共同作用最终使游戏者做出极端举动。
  为何受害者多为青少年
  死亡游戏中生命的逝去,“蓝鲸”的蛊惑是外在原因,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则是内因。徐瑞萍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沉迷游戏,不少人中途退出游戏就是例证。“蓝鲸”的蛊惑只对那些对暗示非常敏感的一小撮人群最为奏效。而“蓝鲸”游戏的受害者多为10多岁的青少年,也并非偶然。自我认同感的缺失,使他们坠入游戏的黑暗终点。
  “由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青少年会在这一阶段经历激烈的心理冲突。” 徐瑞萍解释说,在儿童时期人们会对世界形成基本的认知。但进入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开始关注精神的自我,开始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导致之前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发生巨变。“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非常不稳定。他们需要在精神层面找到自我认同感,游戏便是迎合了这种心理。” 徐瑞萍说,青少年喜欢标新立异是因为希望通过尝试特殊行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找到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
  增强青少年对“蓝鲸”游戏的免疫力,便是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更多真正意义的关爱。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立个性,发现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价值感。
  “具体到我国情况,需注意改变功利化教育。” 徐瑞萍说,以应试、个人成功为目标的功利化教育容易使青少年陷入生命的虚无感,否定生命意义。
  2016年,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提出“空心病”一词。在对大学生的日常咨询、治疗中,他发现很多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动力。他的调查发现,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功利化教育只追求应试,却忽视了培养孩子对生命、生活本身的感受和思考。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大学生更突出,巨大的学业压力让他们感到心理疲惫、焦虑。”徐瑞萍建议,各类学校应加强生命教育,让孩子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并努力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不要因此误解心理学
  对于“蓝鲸”游戏蛊惑心灵,也有意见不同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美国陶斯学院合作者、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顾问徐卓看来,“蓝鲸”游戏与心理学的联系并没有那么强烈。“每天有许多极端事件上演,‘蓝鲸’游戏很可能只是其中一个。而且100多人自杀的样本量还不足以得出有说服力的心理学结论。”徐卓说。他更为关心的是,公众不要因此误解心理学能控制人们去自杀。
  在网络搜索,很容易找到各种吐槽文章,讲述着公众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我经常被问到,能不能读出他心里在想什么,或者心理医生会不会通过催眠骗取患者账户密码。”徐卓说。
  游戏创始人的心理学背景,让“蓝鲸”与心理学似乎有了天然的联系。“在很多人眼里,心理学被披上了杀人工具的外衣,能操控人去自杀。”徐卓说,心理学虽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但公众对它的了解似乎并不深入。在人们眼里,心理学有着无所不能的魔力。“很多公众并不知道,只有在患者高度认可和配合心理咨询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施催眠术。要控制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更是难上加难。”他说,对于不确定事件,人们喜欢找到一个解释,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学很容易被拿出来说事儿。
  “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也有很大误解,认为有心理疾病才找心理医生。”徐卓说,就像定期检查身体一样,人们也需要定期让心理医生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估。“通过心理干预,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这才是心理工作者的目标之一。”(徐 玢)
(责编:崔新耀、魏炳锋)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东峰深入和平区、河西区暗访检查环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王东峰一行来到河西区平山道周边,发现路边装修商户存在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和没有及时清理等问题,要求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建筑垃圾随拆随运、随清随走。
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前往辖区内乐天百货负一层超市进行检查,发现两袋由其分装销售的“金橘片”食品价签标注时间与所带产品合格证标注不符,涉嫌标注虚假保质期,当场予以扣押。面对执法人员的质询,商家表示由于工作疏忽才导致此事发生。蓝鲸游戏是什么?揭秘蓝鲸游戏如何诱使人自杀!
  5月15日消息,蓝鲸游是什么?揭秘蓝鲸游戏如何诱使人自杀!蓝鲸游戏是一种起源于俄罗斯的死亡游戏,诱使青少年完成50个任务,包括用刀在身上刻“蓝鲸”图案,最终让人陷入自杀的境地,那么它是如何一步步诱使人自杀的呢?
 周先生在网上搜索了“蓝鲸游戏”这个词后,不禁再度紧张起来。因为就在上周末,他正读高一的儿子回家后告诉他,有个叫“蓝鲸”的游戏,现在很火,“从国外传来的,是一个很酷的游戏!”酷,是因为每个参与该游戏的人都必须完成50个很极端的任务,比如在手臂上用刀片刻出蓝鲸轮廓或者看一天的恐怖片,而其终极任务,则是让自杀。
  微信搜索并关注科技讯公众账号:kejixun 更多精彩,早知道!
责任编辑:李俊红
* 声明:本文章为网友上传文章,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比特网立场。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海鲸科技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