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彭庆华 决战天策府府有获得哪些奖项吗?

​粤剧《决战天策府》观后——记感动
粤剧《决战天策府》观后——
写在前面:
*本人离专业不仅仅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大概是十八杆子吧。
*观后感这东西,个人觉得,有啥写啥才叫诚意,有花痴也有大量吐槽。
*脑部存储空间不足,只能根据演出顺序来写,才不容易忘事,上下两场分开,逻辑混乱之处见谅。
距离知道广东粤剧院要排《决战天策府》已有一段时日了,想想时间过得也真快,而终于熬到了公演,自然是兴奋不已,群里各种小伙伴召集一起,竟也组成了一个大团,可喜可贺,功能圆满。【
若说几个月来的期待值是一直不少,但距离越近,某参演消息,票务问题等都让人不禁心焦,去广州前刷了下淘宝票务,25号情况不甚理想,也难免担心团队状况是否会受到影响。1205彭庆华专场有部分剧透性演出,当时没法去,听朋友说过相关情况,对这次公演老实说一定程度抱着:“既然这是场着重于实验性地演出,那么全剧效果必然缺失极大,不可强求”的心情,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哪怕没有预期的好看也不用太失望的安慰。
& &年底钱包吃紧,加上以上因素,原本并不打算二刷了,但看完二期纪录片后被虐的惨惨的,有些心动纠结,一起的朋友说想二刷,伟大的青天大老爷包大人直截了当的送了张第二天的票,为报一票之恩,便说了这次REPO我一定写足5K
当实际看到这出戏,只能说这次演出真是太棒了。(爆字数就爆吧)
24号到现场时场前预热的茶馆活动已经结束,有些遗憾,好在二刷的时到的早,成功的围观到了全程,可惜大部分听不懂……还好有包大人在边上翻译!排除听不懂这点来说预热活动很好,不仅重现游戏中日常,还用一段很萌的快板交代现今局势,及天策府目前有军师唐傲骨和首席剑客祁进辅助,还有万花谷神医谷之岚,但独独缺少了对与游戏冲突设定地解释:为什么朱剑秋不在,还需要一个唐家堡之人来做天策府军事?对没玩过剑三的人来说这个剧情无关紧要,但堂堂天策府找个外人来当军师总要有个前提,而且这并不难掰,寥寥数句江湖八卦也不占篇幅嘛,挺遗憾的。
一刷时坐在第三排,一开场突然就从两条过道上冲出了一些被狼牙军追赶的平民,而此时沙叱博带着狼牙部队上场,气势十足,全场欢呼时情绪已然被吊起,飞哥太帅……以至于二刷坐在右排时看见沙叱博从身边路过忍不住对他大喊了“帅哥!约吗!”(节操拌饭吃)。专业演员的素养自然是不用说,哪怕是开场小兵都能看得人热血沸腾,各个主角出场气氛渲染极好,打戏安排出众,布景精致,完全就是引得观众破喉咙节奏,而后再一次应用台下空间,李承恩,祁进,唐傲骨三人自观众席前议事出场,更是惊叫连篇,对前排观众而言,距离这么近效果无疑非常震撼,代入感极强。主演们刚出场时,这种气氛底渲染,震撼得眼眶都有些湿……灯光聚焦下,看着角色活生生地站在面前,心中也是有些百感交集。当初听说要演这出戏,想象是传统戏剧演员,在服饰上加上部分游戏的元素,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演绎,就算如此也颇感兴趣,而后看了第一季的纪录片,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完全是一场颠覆以往的戏,在一直期待、关注着的同时,稍微了解到专场时的情况,又担心传统味道不足是否变味,此次公演,亲临其境,这种感动的心情只能作二字:足矣。
《决战天策府》主题曲响起,无疑是一个高潮,主题曲不是由演员演唱而是作为背景音乐在打斗时播出,有些意外,但效果也很棒。个人更喜欢823合唱版本,独唱一来不够燃,作为共同退敌的背景音乐,合唱更能体现将士们兄弟同心的感觉,二是觉得没必要特地向流行音乐的唱法靠拢,往素唱法配上新曲本也不违和,且感觉更为豪气些。
第二场小七登场舞剑,独唱稻香,七姑娘好甜好可爱!我对游戏里的小七印象一直是个女汉子,平时也戏称七爷,这时开场唱着歌的,俨然还是个思春少女七姑娘,而薇儿不爽,提到那个李承恩时,小七那句“以国家为念”念得十分豪气千云,霎时人物形象有个一个转折,丰满了起来,觉得女汉子爆发少女心也能这么萌。李承恩回来后两人互动那里……太好笑,小七似乎是想告白又不敢说,对方也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那几声哦,说啊,啊,还有包扎时太用力那声“嘶——”都好可爱,然后眼神不慎对上,一副仿佛要发生什么的样子,当时我就笑了出来(喂),且脑内刷了整排“yoooooooooo"的弹幕。慧海造访时打断也很好笑,小七退下时动作十分英气。《童游稻香》这首也是新曲,演员的声音非常甜美,,歌本身来说很好听,刚听到时还在想什么又是新曲?不过今天回去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竟然脑内跟着哼了几句,虽然个人更喜欢戏剧唱段,但也没法听过两三次就跟着哼出来,我觉得这就是这场创新戏的意义之一吧,走进生活的艺术,才能传达到大部分人的心里啊。
大师出场时声音真好听,演员念“阿弥陀佛”的声音特别美,棠哥美貌艳压全场(汉子)!不服来战!听说过之前1205剧情的时候对于大师出场还有些忐忑,但这次改得很棒,边上的小伙伴一直止不住地在说改得太好了太好了。
台上议事辩论这段我个人非常喜欢,要说上一场还在想“啊?又是新曲”的话,那么这场又颠覆了过来,旗兵演化局势配上锵锵锣鼓声,效果直观生动,也非常有味,超喜欢四人互相辩驳的唱段。唐傲骨说没齿难忘时那声“没齿”那个从牙缝里挤出来声音地情感表达超棒,要说李承恩稍微也有点过分,这儿还对祁进说咱天策府的事你别费心,转头就对唐傲骨说你要小心啊。……贵圈真乱。虽然觉得这个时候有点点过分吧,但争吵时,他也不是单方面听信唐傲骨,而是中和意见,留取部分人员守住后营,自己出征,唐傲骨实为内奸这事,真不能怪他。
24号有个问题,音效太大盖过人声。前一场小七独唱时因为是新曲,音效大些也无伤大雅,但传统唱段曲牌本身伴奏是带有主旋律的,且主旋律和人声的音调通常都较高,人声响亮,和主旋律可以有个呼应效果,而这次去掉了主旋律后……有种不协调的感觉,尤其是背景乐太大的时候,更为明显,听得出来演员唱得很好,我也很喜欢,但还是忍不住皱眉了。第二天看见音效从后台搬到前台,音乐效果都比前一天要好非常非常得多,音乐方面仍然觉得加上主旋律可能还是更好,兴许还是调子高低问题吧。第二天虽然效果好,但明显演员太累,状态稍差,失误不少……唉,惟有心疼了。
决定出征后,下一幕便是祁进谷之岚这对马拉松长跑虐心情侣的分别戏。要说这个祁进嘛……和游戏里的比起来好像也不怎么冲动,感觉还没那么笨,但是演出来比游戏里得嫩好多23333,说话还特别正气,脸圆圆得也好可爱,OOC我也吃了(节操和刚才那碗饭一起下肚子了)。谷之岚特别美,皱眉时心都跟着碎了,群众都说祁进把技能都点去把妹了,但我怎么觉得把得特别笨拙……要不是人家姑娘之前就喜欢你了只会被嫌弃吧!?这场对唱又是新曲,前一场议事时用传统曲牌,这时再用新曲抒情,分量控制得还是比较得当。两个人这段地互动很精彩也有笑点,当然笑点全部都在祁·没出息·叫我进哥好不好·妹子我觉得我们很有缘·圆溜溜·把妹·进同志身上……道长说“未了心愿就是……”的时候我还以为他要说你能对我敞开心怀之类的,但,真是错估了他。这个祁进就是正经又逗比着……怎么这些男人谈起恋爱来就笑点全身抖不完的……谷之岚要配合这么好笑的祁先生演出如此虐心的戏份,真让人不禁再一次对演员的素养竖然起敬(……)。这场结尾,那句说不出口的“进……”,配合演员颤抖的双手,话在口边呼之欲出,直到情人离去,对着一双玉环独垂颜,虐得心颤,当时就想冲上台去抱住(然后被打下来)。
《盛宴悲歌》也是主旋律的一部分,大天策谁共我担当。开场家眷们翩翩起舞,诉着离愁担忧,只能望其离去,哪怕是豪情如小七,也难断心中不舍,而后将士出场……帅得我只想喊帅不想说其他的了!行军舞超棒!第三排看国进好气势好帅!这场的舞台应该是融入了一些现代舞的元素进去,男女对舞非常优美(但是边上各有两个单身狗好虐啊!),出征舞蹈安排也非常的帅气,自古军人戎马生涯,多少离人泪,这场编排我非常喜欢,虽有不舍之离苦,亦有行军之威风,不会让人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感动居多。这场我基本鼓掌没断过,要说调动情绪,无疑是开头《决战天策》那段和这场了,开头那段多少凭借角色们初登场的惊喜,那这段真的是完全靠表演来带动观众的情绪。
上半场结束在这里也很妙,完了以后坐在边上的朋友冲下楼去买第二天的票,另一个小伙伴一直在问啊啊啊接下来要虐了吗虐了吗虐了吗!如果一开始基友没送票,我一定也会冲下去再买一张QAQ!前半场个人觉得没啥可挑剔,要说有一定程度的角色OOC的话,但戏剧改编本身追求得不是还原,只要这个角色本质风骨不变,其他都好说,对于这种再创造后的偏离,我本身的容忍度是非常大的,开头也说了,哪怕这些人穿着传统戏服而非游戏服装在台上咿咿呀呀,甚至架空出角色,只要能交代顺畅,也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音乐方面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好,而我能理解的是,通俗一些的东西,更能引导对粤剧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的人先去记住它,引起兴趣后才去了解它,这是一个过程。何况这场演出还是看重实验性,寻求的是一个突破的点,那么问题来了,是小心翼翼的探索?还是单刀直入的“破坏”?想到第二期纪录片里那句“可能你们现在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现在还是雏形,但是给我们时间,总有一天能看到我们想做的是什么。”至少看到这里我觉得,做的非常棒!
经历了十五分钟休息时间,下半场开始场上就蔓延着阴森诡异的气氛,舞台上的诡异蓝光,乌鸦地叫声,记得这时周围还有人说了句“啊,好恐怖”,而后几名天策士兵巡逻,唐傲骨登场,遣散了巡逻兵,埋下了一个危机伏笔,森然的氛围也制造得很好。有点奇怪的是,想表达诡异的气氛用了乌鸦叫声,要说是不详征兆也说得通,但听见乌鸦声,配合上半场结尾的《盛宴悲歌》,便顺理成章地觉得此处应是李承恩带着出征部队行军损伤,哈,不过这么一来倒是让人更忍不住担忧起前线战事,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吧。
两位女主合唱的时候不禁感慨百合太美,如此一想小七真是人生赢家,除去那只李承恩不说,议事时和祁进一起也有莫名的CP感,现在连他妹子都不放过……我只想说,人(Gan)性(De)何(Piao)在(Liang)。特别喜欢吟诗那段,尤其是最后一句“竟夕起相思”,念得极美。
这场武戏在舞台的编排设计上不说什么了,从第一场到这里,设计上每一节都不重复,可以看出剧组为了舞台效果有多用心。不管是一刷还是二刷,这里都看的我眼花缭乱——两个姑娘都太美!到底要看小七还是谷之岚啊!坟蛋!两场不够看啊!求三刷啊!
虽然不是不明白小七的演员本身主修花旦,排出这样的武戏大概也挺辛苦的,也许用双剑会增加编排难度,但仍然觉得武器用伞太别扭。不论是同行基友还是网络评论,都不少人开着玩笑吐槽小七带着奶妈武器不顺手,玩笑本身无伤大雅,可如果大部分人都这么说就证明了这其中还是不合理。今天也有想着怎样排会更好?剧情上,小七打不过唐傲骨并不奇怪,前有狼牙军车轮战耗费体力,后遭暗算,有伤在身时还能打赢唐傲骨反而不合理,所以完全不存在武器不称手这个问题,也不能归结于剧情需要,况且习武之人武器不随身带感觉比出门不带钱包还难受。以小七的能力,完全可以从狼牙军手里抢刀来用,而我个人觉得闯荡江湖习惯的女侠,抢刀绝对更帅。那么万花都能把笔当成武器用,为什么小七用伞就奇怪?万花谷的人用笔当武器是游戏设定,既然是游戏设定,谷之岚拿笔,那小七一个不玩奶妈的人随身带把伞的几率比自己武器还多不是更奇怪?不过用伞视觉效果显然更炫酷,而整场下半场都可以看出,剧组为了舞台效果,牺牲了不少其他东西。
另外虽然下半场一开始就有唐傲骨命天策守卫士兵休息,但这场天策府内的武戏都没出现一个天策士兵还是非常奇怪,哪怕都被做掉了也需要交代。
被某友人洗脑,来,和我念三遍,傲骨细腰傲骨细腰傲骨细腰。【…
一般来说,说要断后基本等于立FLAG,此处也差不多。谷之岚前脚刚走,小七马上被唐·腰比我细·李大哥你妹·傲骨偷袭,此处在二人扭打(……)时……配合上动作有股莫名的色气啊,演员身段很美,但小七动作似乎显得柔弱了些。川剧变脸把内奸扑朔迷离的身份刻画得更是入木三分。而我是万万没想到唐傲骨嘲讽小七会来了那句“李大哥,李大哥哈哈哈哈哈”,简直脊背发寒……可以求录音当闹铃么,用了绝对不赖床。
下一幕到了前线,敌营为虚,我军被围困,形势危急李承恩率众自己从西面突围。本以为能看到李将军浴血奋战之类的场景……结果台上一暗,马上切换到了被狼牙军追杀的小七……然后李·找妹子·承恩同志就自己一个人出现了!怎么遇上的?给个交代啊?!按理说此时李承恩部队应在设法突围,该有的军队打斗场面一个都没,就看见小七被围困,李承恩独自一人出现,两人隔着敌军对望,七姑娘拖着伤躯中剑倒下……眼见妹子被打趴,悲愤的李承恩突然勇猛发力了起来……可李承恩能被几个狼牙军数次击中,应该是在突围时受过伤,可完全没交代,身边也没其他将士,是他已经突围成功但死的剩一个了,还是七姑娘神勇一个人干了一票狼牙军带着旧伤新伤还拖了剩下的半票冲进围困区?但也不可能,求助少林的天策军明显是跟着李承恩突围的那部分,否则不可能知道他坠崖,可为什么会知道这对双双坠崖?场上也没任何一个士兵和相关剧情。李承恩带军突围损失惨重自己也受了重伤,小七应该是往李承恩部队的方向逃跑,怎么就跑到悬崖上了?而上一场负责断后的小七和谷之岚说去前线通知有变,但谷之岚没见着,这俩倒是遇上了。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唱起来)无论如何他俩单独遇上共同坠崖都颇为神奇,况且莫名遇见后,为什么小七一个人被追兵追到这里?天策情况如何?李大哥不问,七姑娘不说,先不论这两人是否之前感情深厚到见面只记得望着对方喊名字,他们本也是心中装着家国抱负之人,为了泼点狗血人物格局显得小气不少,也是醉了。在这种情况下相遇,还能把俩反派一起带上,分明是次元之奇妙碰撞吧。这整段看下来都没啥出彩的部分,要说的话小七挡箭后李承恩那声嘶吼……真是听得颇为心碎,这场逻辑不合理又尽情撒狗血,也就这声靠着演员出色地表演加加分了。至于那个根本没听出来并且也不觉得有必要的四行情绪——出门左拐看包大人吐槽吧(喂)。二刷时李承恩走向小七那里因为盔甲被捅歪了,演员果断决绝的直接拔了破甲顺手丢开——太!帅!了!残盔破甲配合此时心境,霎时那股英雄落魄的惨淡感就出来了,让人觉得就应该这么演才对(不过穷逼剧组我懂……)。另外在情感表达上,个人觉得此处不用大声喊出来,选择压抑情感,吼声压在吼头里微颤,到原定喊出来时反而无声,动作不变更合适,李承恩本也不是性格张扬狂放之人。
坠崖这段除了刷CP刷的怪,还把大反派的态度极大程度地弱化了,两位反派除去心头大患后,没有台词或其他方式来表达奸计得逞后的得意形象,后续局势影响,竟然只是笑了几声,这表现说是杂兵或者死死团我还比较信,十分影响整部戏的基调,甚至说下半场就根本不点题。另外坠崖那段动作自然流畅很美丽,可总觉得全场鼓掌好奇怪啊!但不跟着鼓掌好像也不太对……刷了两场都,好纠结……
  不得不说,这次剧组舞台效果玩的很成功,惊艳的地方太多。幕布放下来的时候相信场上左右的人都在想这什么?直到音乐响起,幕布浮现泡影,水波荡漾,俨然将水中场景搬上了戏台——又是一次获得全场震惊,鼓掌尖叫不停的尝试。小七缓缓沉入水底,慢慢地舞台上方出现了李承恩,努力的往小七的方向游着——而后屏幕又暗了下来。
说虐的话,这段倒是靠场景虐到我了。
而《童游稻香》这出……要我用最简单的三个字形容就是——什么鬼。首先这两个人的感情什么时候有了童游稻香的基础?如果剧中没有交代其他,依游戏设定,李承恩曾流连七秀坊,两人初识在西湖边,后李承恩从神策手中救出小七,从此才有了一系列牵连。游戏里李承恩曾说过以国家大事为念,不考虑儿女私情,而后虽涉险融天岭,共闯烛龙殿,血战天策时小七却也说“他有他的路,我们有各自的选择”。这两人感情一直是平平淡淡,甚至比较“爷们”,这次性格改动上,李承恩较为年轻刚烈,小七少女心更明显一些,但无论如何也和这首歌搭不上关系吧?这段实在是感觉黏腻得过分,中间合舞那段更甚,完全不符合人物性格和关系。这段原本表达的应是当时只道是寻常,悔恨昔日佳人未珍看,可和昔日佳人有毛线关系……分明是李·脑洞·喜欢妹子不敢说·承恩的脑补佳人,大将军脑洞能开到这份上,想起上半场那段仅仅暧昧却又很萌地互动……简直觉得恍若隔世。这出戏名字叫《决战天策府》,可战线上基本没天策什么事,这里又耗费了大量篇幅煽情,还如此……不合理。痛悔地是未珍看昔日佳人,此时应是再寻常不过的情境最打动人心,小七性格侠骨柔肠,日常应如比武切磋,聊天喝茶此类,乃至看着对方舞剑,而眼神交对,幻境破碎,也比这段莫名其妙的童游稻香好太多,如此还能节省不少篇幅交代战事。二刷的时候因为盔甲出了点问题,倒还能稍微入戏一些吧……当然特指还没开始唱歌跳舞之前。
少林要再给舞台点个赞,音乐好听,场景还原,武僧帅气,看了两次都被震撼到感动不已。此处对少林的定义表达得非常棒,而且要比阿弥陀佛的慧海形象更好www。但剧组人手不足,后决战时全无少林武僧部分,哪怕慧海也仅匆匆带过,让人觉得这段干嘛用?若这出戏时间能多一个小时也罢,可引出李承恩为少林所救,天策少林两家交好,但在时间都不够交代剧情的情况下,这场演出放在全剧看实在是太占篇幅。
当场景被带至少林后,布衣将军重伤坐于蒲团上,倒也显得几分落魄,布景颇有少林佛堂的感觉,记得当时周围已经有人震惊说不是要出家吧了,可见效果之好。可两个“法海”出来疗伤也有些……扯,除非把谷之岚的设定完全拔出,而事实证明完全拔出也不影响剧情。茶馆预热的时候说到天策府目前有万花神医谷之岚,已如此交代,但这位神医全剧三场戏:一场和祁进的感情对手戏,第二场和小七合唱以及天策沦陷时的精彩武戏,第三场就是最后决战时出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和祁进用情意绵绵剑一起把沙叱博给叉出去了。严格算来只有两次出场,医术看没到武力倒超高,说她是神医——你逗我。一个角色的定位,不是编剧说是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要通过剧情来把一个完整立体的形象呈现出来。这篇观后根据演出顺序写的,所以当看完上半场真的不觉得有问题,但剧情是一个整体,如果反过来推敲,一来神医设定无效,二来两人感情全无交代,整个人物都显得赘余。
疗伤时推蒲团效果不错,但也没觉得特别出彩,无非就是模仿武侠电影里得疗伤,不过“李承恩放了个屁”还是很好笑的,笑了很久,呵呵……如果要制造效果,不如思考下怎么把万花医术搬上舞台,绝对比“两个‘法海’传授李承恩轮回诀”效果好,也能使这个角色定位清楚,顺便交代剧情,上半场这二人虽情感纠结,可在经历过可能是生离死别的分开后,再相见,我相信要解开心结无须多言。
若说上半场的铺垫只是暖身,那么下半场的剧情本应高潮迭起,但该交代的剧情没有,而到了用大量的场景、舞台效果来带动观众高潮,比如李七幻境,少林场景,李承恩疗伤。不可置否舞台效果确实很棒,看得很爽,但看完以后你想让观众记住什么?除了炫酷的效果真没了,用一个不算恰当的比方即是,看某些被称之为“爽文”的小说,文章内容或逻辑不合理,或语焉不详没有中心主旨,或格调太低本质恶俗,但可以看得很爽,爽完以后呢?这东西还能称之为好作品么?当然,承载的理念不同,载体也不同,小说的本质是立意和剧情,而戏剧要复杂的多。这场戏我承认看得很爽,别说这些剧情上的严重问题,仅就冲着舞台也绝对能回票钱。如此大量营造舞台效果也是创新之极致了,也许反响不好,此剧或成绝唱,那么不如放胆一试。听过1205的剧情梗概,公演能看到改成这样,剧组的诚意已经很感人了,而这些明显不足的地方,作为一场实验演出,其实倒也是对观众诚意的一部分。
李承恩少林独唱非常精彩,个人很喜欢,唱得好,立意高。演员表演自是不用说,将回忆、纠结、追悔,而后重新振作的情绪表达的非常好,唱罢,台下情绪也被带动起来。但你怎么转头就自己打脸了?!祁进一出现,李将军的画风就如脱缰的口王呜,一去不回……全剧让我觉得李承恩稍有过分的地方便是凯旋归府后直截了当地对地对祁进说天策府的事你不用多费心,但祁进身份为客卿,本就没有必要参与太多军务要事,所以也不算太过分,后军队被围困,李承恩第一时间让他从薄弱口突围,也是大气之举。所以在李·大将军·脑洞开不停·承恩的脑子里祁进到底是个什么形象……而听说天策府沦陷后,李大将军直接被打击到想轻生……我说你纵横沙场这些年这什么心理素质,最后还是被“众多将士的仇你不报的吗”和“对得起小七姑娘为了为你”这两句点醒……刚才独唱那段大概是梦游吧,人物逼格瞬间降低好几层。慧海劝他那段打戏超帅,演员念词超有感觉,可惜台词有些不知所云,乍一听觉得怪,且有凑词之嫌,听完以后却一句都记不住,只记得演员声音太美。慧海上半场还希望李将军不杀战俘,这里突然就决定一起上战场杀生护生,态度变化巨大给却没有一个转折点,下半场这类问题特别多,感觉编剧完全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效果怎么好怎么来,独唱和自杀武戏这段都很好看,但剧情是矛盾的,为了效果把两出放到了一起,前后冲突得厉害,不如干脆顺序换一换兴许更好,戏越是好看,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越是觉得遗憾。
说下祁进好了。游戏设定上,祁进年轻时曾为杀手,后受纯阳吕洞宾度化,拜入门下修身养性,虽说性格冲动,却也是有一番资历之人。这里的祁进性格和游戏相比是割裂的比较严重的,那么作为一个独立剧目,先抛开游戏设定不说,纯看剧情戏份偏轻,但又是主演之一,所以非常难把握,若要让人物出彩,只能靠演员自行推敲拿捏。相关剧情里除了与谷之岚那场,其余都是穿插型,乃至看完后大部分人对祁进的印象就是个情圣,其他全无(我的话还有演员圆溜溜好可爱←喂)。剧本设定里祁进冷傲疏淡,机敏睿智,剧本内容却完全体现不出来,演员扮演的感觉则完全是一名血气方刚少年郎,不知是没与编剧沟通好,还是既然剧本没体现出来就只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理解剧本里的内容?就剧本内容而言表演或说问题不大,可全剧来看就像个陪衬,这部剧里祁进的定义我想不应是这般吧。另外,如果不是演员太可爱(……),这个祁进已经OOC到想对着说你是谁的程度了……不过反正圆溜溜得好可爱,我很满足///////(……
接下来这段,是我全剧最不满意最不能容忍的部分,即安西千岁的曹雪阳。我对COSER本人没有意见,从关注这部戏以来,对这部戏的定位怀疑的最厉害,支持心情最动摇的时候,就是COSER参演消息——当时心情就是,你们把自己当什么了?不用说人手不足,这出戏里是否有曹雪阳这个角色其实并不重要,没有曹雪阳,仍然可以让祁进来代替这段剧情,他本就是郭子仪派至天策府客卿,再退一万步,这段整段抽离也仍不影响。这个于剧情可有可无的曹雪阳出场卡在了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即是下半场戏路的转折点,且游戏角色人气高,观众席里也有不少演员的亲友团(比如我一刷时后面那排),一出场,获得的掌声欢呼声简直达到一个高峰,甚至超越之前,我又想问,凭什么?这样的一个角色,就算台词少戏份少,也不是非专业的演员能够镇住的,更别说出场时那走路姿势和颁奖典礼一样,声音单薄无力。专业演员经过长期地训练,哪怕是不同声线的人,念起词来必须是字正腔圆,结实有力,比如李承恩声线虽薄较亮,祁进较厚但显幼,唐傲骨就较为尖细。而这个非专业演员,哪怕她在普通的COS舞台上表演不错,放进这么一个舞台我只能说两个字,扎眼。记得前几天某友人发了REPO吐槽,还有其粉丝来叫板说千岁影响力好啊带了不少票房啊,影响力我是没见着,COS圈多乱我也不说,我只知道不少人因为有了个杂牌参演对这出戏失去兴趣。毕竟《决战天策府》是打着传统粤剧与网络游戏结合的招牌,公演前的宣传文案写的还是重要参演角色,是否会让人觉得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至少于我而言,我非剑三粉,如果这是一出优秀剑三COS剧,或者和盗墓话剧一样性质的剧,送我票我也未必愿意看。此时我甚至觉得这种行为不尊重这个专业舞台,有对某些观众或粉丝献谄之嫌,刻意拉近和一部分年轻人的距离,也可以说感觉掉价。人说十年磨一剑,台下十年功方得台上一分钟,我个人绝对不专业,仅是一名比较业余的传统文化爱好者罢了,接受度也很高,这么多演员经过十数年磨练来带给观众一出戏,这样的舞台,我觉得很尊贵。那突然混入了一个走路驼背声音刺耳的人,那就是对认真期待的观众不尊重吧,哈。演出前和朋友聊起,两个人都觉得难以接受,甚至觉得也许主创人员想要的效果,原本就非我等期待之事,但眼见为实,还是先放下担忧,且哪怕真如所想地那样失望,我也相信凭借这群专业团队去做这类题材,自然能有其他观众为之狂热,而后去了解粤剧,目的或许也能达到。艺术的多样性本身建立在不同的受众群里,在只不过买单的不会是我们罢了。好在整体演出效果还是很棒,只要不去想(比如现在写观后)也不会觉得膈应。
看过前面那么多优秀的效果,我对剧组制造场面是绝对有信心。但这个决战场景……如果把这出戏名字改成《决战天策府之李承恩复仇记》大概会比较合适。前面愿意花那么多心思去排精美的场景,也在上一场成功把“决战”的气氛烘托起来,可真到了决战时刻,却又随便过头,基本就是每个主要角色出来晃一下,据说是最大反派的沙叱博被祁进和本场终于离奇出场的谷之岚用情意绵绵剑叉出去……就再也没回来过了!再也没回来过了也没回来过了没回来过了回来过了来过了过了了……
李承恩这时登场本应是最热血的部分,但竟然是布衣出场……这点我也觉得比较糟糕,李承恩作为天策府将军,登场不穿铠甲,两人单挑,把整体感觉降格到像私人恩怨,剧组考虑的大概是盔甲没法吊威亚,如果是故意要体现李承恩的悲愤我只能说还是把剧名改成《李承恩复仇记》比较合适,上半场铺垫的家国情怀,少林寺那场心里觉悟的戏全白费了,敢情他对唐傲骨的心情就是你背叛我和你捅死我女票吧。唐傲骨隐身时他质问的那些话,想想其实有点好笑,哥们你也是刚刚才想通的,上一场还闹着要寻死呢,且此时因为布衣又有非常严重的违和感,决战这场是全剧的重头戏,若其他任何地方通过牺牲剧情合理性去圆满舞台效果都能理解的话,这里不行。
唐傲骨的刻画吧……只能说,剧本太朴实,完全靠演员在发力。要说这个角色优雅、扭曲、变态,直到看完我也没感觉出来,表现变态也就“李大哥哈哈哈哈”那段,如果不是演员发挥得好,语调表情只要稍微平实一点,就只是个普通的奸计得逞的坏人罢了,扭曲的话“没齿”那段咬牙勉强算上吧,其他真没了。决战这里个人感觉可以有个发挥的点,但没有抓住,李承恩说我待你如兄弟时,兄弟二字本可发挥。唐傲骨此人目标既是当上唐家堡堡主,设定里傲骨一脉从太爷爷辈起就一直输给傲天一脉,甚至遭到了周围人同情,这对他而言是个侮辱,容易造成心理扭曲,且他想当堡主必须要做掉这个兄弟,兄弟情份对他而言无疑是个讽刺。当李承恩说到对你如兄弟时,我万万没想到他冷冷的回了句“我只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说反派的性格是内敛喜怒不形于色,那么当然合理,可是要表现变态扭曲性格的话,根本没表现出来,至于优雅我觉得唐家堡的唐傲骨的定义优雅不优雅似乎完全不重要。【
武戏不谈,好看到没话说。立体音效环绕时唐傲骨吊威亚时而从背后飞过效果太棒,人影未出现时引得观众频频往声源处寻找人影,结尾更在最后一幕让李承恩捅死唐傲骨后,用吊威亚让角色被刺在枪尖上缓缓举起,宣誓胜利,真的可以这幕精彩到让人嘴都合不上。可吊威亚的效果固然惊艳,但这么大段轻功戏实在没必要,甚至只留隐身制造诡异氛围那段和结局被叉死就够了。吊威亚毕竟属于特效应用,而吊在空中其实并不好发力,动作也没有扎实的打戏来得好看,演员还累,动作慢又无形中拖了整场戏的节奏。在这个情况下,轻功带来的惊艳其实是短暂的,当从吊威亚应用的惊喜中缓和过来后,自然不会觉得这个打戏能带来太多“好看”的感觉。
精彩落幕后,演员们一一出来亮相,最后布衣李承恩在中间出现,高举长枪,背后帅旗扬起……本来应该很帅,但就这么结束了还是有点震惊……最起码我想,沙叱博不服吧。沙叱博作为第一反派形象实在单薄得过分,整个下半场基本没他的事。结尾本身太仓促,加上少林那场奇怪的自杀戏,还没开场时李承恩那句“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来的热血,而且对比起来,还觉得李大将军对保家卫国的觉悟还没开场时来得高……个人觉得结尾应留些篇幅做气氛和心境的渲染。
整个下半场的节奏都堪称奇葩,说是含有大量场景的剧情提要都不为过,略去了那些大篇幅的场景后就像是个电影预告片……但也确实是很好看的预告片就是了。在理解排练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节奏地取舍造成遗憾太多。
至于剧情,编剧有一种“情怀”情结。每一节剧情不是为了大局服务,而是为了单独表达的一种情怀,却与人物、背景偏离脱节,好几处出现为了某一片段效果破坏整体格局。既然场景,服装都已经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游戏,那么人物呢?游戏设定有问题绝对不是作者写作不严谨的理由,何况作为自由度极大的改编剧目,逻辑不明处、原作未设定处完全可以自行处理,而不是完全避过,其结果就是人物和游戏偏离严重,甚至上下场左右手打架。
这两天写观后时我自己也在想,假设这出戏我没法看现场,而是看DVD,那么我的惊艳还会这么多吗?甚至我会不会觉得他有如此成功?不可置否,作为创新戏,它成功的吸引了很大一批年轻人,现场仍有已满头白发的老人家觉得有趣,它用与流行音乐接近的曲目,夸张的舞台效果去演绎,同时仍不失传统技艺表演,在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上,也并没有让偏好传统演绎的我失去信心,一起看演出的朋友中,有几位朋友平日完全不曾接触传统戏剧,看完仍觉得非常精彩。演出时听说DVD发行还需时日,心生遗憾,而这几天慢慢沉下心情后倒觉得庆幸,还好主创人员并不会因为这场演出的成功急于出片,毕竟冷静下来后细细思考整出戏,还是有不少能改进的地方,录制DVD的效果也不比亲临现场,观感不会被现场的气氛,近距离的舞台效果等因素影响,只会对演技剧情等因素更加挑剔,好在主创们精益求精的要求应该是比我这个小小观众要严格得多,幸甚。
主要谈一下心情。
24号排队签完名后瞎逛着等其他朋友签名时,在大厅遇见了阿海,聊着聊着她还开玩笑说觉得我是头号粉丝,当时我就笑着说,真没有呀!是的……比起其他群里的姑娘们,虽然一直在关注着《决战》相关,也几乎没停过和包子讨论相关话题,但我觉得我的心情距离粉丝还有很大的差距……何况身边还有个“打卡上班”(彭蜀黍语)的雷子对比。
一直以来对各种事物都不是容易产生热络心情的人,我个人吧,学国画出身,却从事了毫无关系的工作,工作后对很多事物都冷淡了起来,与之相对的,就越容易被“热情”所感动,如这次的《决战》团队,觉得有这么一些人在为传统戏剧的出路奋斗着,真好啊。我对粤剧知之甚少,对各类戏剧的了解也就是偶尔欣赏程度,广东粤剧院的戏是一次也没亲眼见过,只知道他们有不少新编戏,却也不是面对年轻市场。虽有之前说过地担忧,看过纪录片,访谈,其实对他们的艺术修养非常有信心,好在事实也能证明我的信心是正确的。
原本只想写5000字(也不算少啊!)观后,一来期待了这么久原本也打算记录一下,二来是报答包子25号的一票之恩,结果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还都是吐槽居多,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大概有人读完会以为我觉得这出戏很糟糕?其实不然,坐在台下时的当时没想这么多,回来后细细梳理,也就不小心越写越多,想到这个团队这么认真,努力,顶着多么巨大的压力都拼命完成了这个舞台,就越是在写的时候,努力搜刮自己的记忆,想把觉得好的,不好的,通通记录下来。也许主创人员看到会觉得有用,也许会嘲笑我这个门外汉自以为是,这都不重要。写到一半的时候看到包子的进度时真想着不写算了……这一路关注过来,我们一起讨论花痴掉节操(……)的次数太多,对这出戏的想法也相差不大,而她文笔比我好太多,对粤剧也有比较深的理解和喜爱,写起东西来的逻辑脉络又清晰得多,我写观后实在有班门弄斧之嫌,坚持写完的动力无非是“回报”剧组辛勤演出,也有感于他们如此认真寻思改进的态度,故也啰嗦不少呈上,不论他们是否需要。(臭流氓心态
这是一个很棒的舞台和团队,感谢他们带来这么精彩的演出,最后,深深致谢他们给我带来的感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战天策府赚钱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