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升级之路 游戏手机会是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吗

25被浏览2927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在线抓娃娃”游戏突然火爆
它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_手机浙江网
“在线抓娃娃”游戏突然火爆
它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线上娃娃机风起日本  娃娃机这种游戏首先源于日本,是大型游戏机里面较简单的一种。线上抓娃娃机也源自日本,2015年开始,日本AntePost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Cloud Catcher的APP,可以让你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隔空取物”,利用云端技术直接操控真实的夹娃娃机,只要你夹到娃娃,还会免费帮你把这些东西配送到家,不过仅限于日本国内服务。  还有两家日本互娱公司也推出了CyberStep抓乐霸和AkibaCatcher两款面向全球用户的产品,都支持发货到中国大陆地区。其中抓乐霸在微博、B 站等渠道自然传播后,有了一批固定的中国粉丝。在技术层面上,抓乐霸也在2016年进行了大幅改版,并在去年11月正式发布中文版。在抓乐霸上,夹一次需要花费100日元(约人民币6元),与日本实体店的夹娃娃机价格差不多。奖品包含动漫公仔、布偶、周边、零食、3C小物(如自拍神器)等等。  抓娃娃一直有大批粉丝,百度贴吧还存在一个抓娃娃吧,这段时间讨论线上抓娃娃的逐渐多了起来,很多玩家纷纷晒出了自己抓取成功的截图。有位名叫“pear子梨”的吧主晒出了自己在抓乐霸获得的娃娃,从哆啦A梦的枕头到amuse的兔子包,还包括其他各类动漫手办琳琅满目。“技术也有,运气也有咯,跟国内的差不多的。”pear子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本的这股潮流之风很快往国内蔓延。年初,国产的线上抓娃娃项目“云线娃娃”上线,除了选择更贴近中国用户的三爪机外,基本承袭了抓乐霸的一系列设计规范,只不过云线娃娃仅支持网页端操作,实际体验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没有大力做运营推广,在今年7月就停止运营,9月关闭。  今年8月正式上架App Store的天天抓娃娃,目前号称是中国首家在线抓娃娃平台。天天抓娃娃在玩法上更多元,比如玩游戏时要开启摄像头,比如围观群众可以发送弹幕评论,这多多少少让线上抓娃娃机有了几分社交平台的意味。  粗略数来,从8月-10月的短短两个月,国内就有超过三十家独立线上娃娃机产品上线。  直播及物联网技术创造了真实感  然而,受限于网络延迟、摄像头的视觉差等原因,线上抓娃娃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更难。  “线上和线下其实差不多,都要至少抓个20次才能抓到的。”在知乎上,一位痴迷线上抓娃娃的用户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一般抓20次肯定会遇到一次强力抓,那一次只要保证角度就一定能抓上来。”  “总共没抓几次就抓到了两只。我很早开始玩,停了一阶段,现在娃娃比以前多很多了,还算好抓的。”吧主“抓娃娃会上瘾”告诉本报记者。很多吧主表示,线下抓娃娃的技巧和线上娃娃机不尽相同。  在线上娃娃机狂飙突进的浪潮里,业界一直在探讨的技术核心是,如何用直播和物联网技术还原线下抓娃娃的真实体验。只有更好地创造游戏的“真实感”,才能让新用户不断加入。  杭州禅一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今年6月上线了自己的线上娃娃机项目——哇叽哇叽。创始人吴丹辉沿用的模式也是日本那一套,他说线上娃娃机最根本的就是创造在线下抓娃娃的真实手感。“之前在日本游学时,我就喜欢玩那里的选物贩卖机(即娃娃机),于是决定回国创业。所以哇叽哇叽希望的是,玩家能够亲眼看到,他们喜欢的娃娃被抓起来,真实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吴丹辉说道。  然而,要在线上做到线下这份真实感并不容易。市场上的多数线上娃娃机都存在卡顿问题,比如记者在体验“YY直播”的线上娃娃机时,就发现在控制虚拟摇杆的时候,视觉感官上会有一定时间的误差。  “我们哇叽哇叽将系统延迟做到了端到端200毫秒内,未来技术革新后延迟会控制在100毫秒内,这一量级的延迟都是无法被人脑感知的。”吴丹辉用专业数据告诉记者,他自信地表示,哇叽哇叽的系统开发都来自于他们自主研发的团队。  解析线上抓娃娃的玩法可以发现,首先这个玩法建立在直播基础上,只有实时呈现娃娃机内的情景,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抓娃娃的体验。也因此,过去两年过度繁荣的直播市场恰好为线上抓娃娃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线上娃娃机的去路  看上去,线上远程抓娃娃和传统娃娃机一样,都是一门卖币的生意。目前,线上的价格与线下基本持平,一般每抓一次需要2-6元。  据娃娃机厂商介绍,抓娃娃的概率可以人为设置,现在市面上的娃娃机一般都设置每抓30次能抓到1个娃娃。为了获客,线上的抓娃娃机概率会设置得更大一点,在15到20左右。但据一些网友的测评,在抓乐么、口袋抓娃娃等都很难抓到娃娃。不仅如此,在抓抓、YY等抓娃娃界面内,还出现了爪子一直不动的情况。  所以现阶段来看,增强用户体验才是关键,虽然目前短期热度很高,用户数据表现良好,但如果平台不重视娃娃质量、直播卡顿、抓取率低等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用户可能会毫不留情地转身离开。  这也是项目方要考虑的问题。据哇叽哇叽的创始人吴丹辉表示,形成一套线上线下的完整娃娃机运营平台,是他目前现阶段要做的事情。  “我们线下也开始布局了,在宁波、萧山、深圳都布局了线下娃娃机,我们到后期希望形成一个完整的娃娃机生态链,对于玩家来说就可以用一个账号既可以玩线上的、也可以参与线下的。”吴丹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同样来自杭州的创业者,美抓娃娃机的创始人张鑫也有类似的看法。张鑫觉得线上娃娃机最终是一门回归线下的生意,通过线上将用户的体验和审美提升后倒逼线下升级,同步自己也会走到线下发展。这么一台机器在未来能获取更多的想象力,蛋糕、鞋子、口红甚至大闸蟹等等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 游戏手机或成下一风口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佟明彪 评论:
导语:近日,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17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今年11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034.5万部,同比下降21.7%;上市智能手机新机型52款,同比下降40.2%。对比10月份的数据,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和上市新机型分别同比下降8.1%和28.6%,11月的数据下降幅度都比10月份高出许多。
  近日,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17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今年11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034.5万部,同比下降21.7%;上市智能手机新机型52款,同比下降40.2%。对比10月份的数据,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和上市新机型分别同比下降8.1%和28.6%,11月的数据下降幅度都比10月份高出许多。有分析称,随着智能手机的保有量稳定增加,增长率继续减缓,智能手机市场将趋于饱和。在许多手机厂商看来,深度发掘细分市场将成为接下来关注的重点,而消费升级和移动游戏的快速发展或将让游戏手机成为下一个风口。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早在年初就有分析指出,中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饱和期,出货量增长的持续减缓也已经让厂商意识到,打价格战的意义已经不大,同时由于原料价格、工艺升级等原因,一些厂商也无力再打价格战。而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智能手机消费者的目光也正逐渐从价格低廉转向功能的创新与实用。消费升级正主导着2017年手机消费,于是针对&自拍控&、&追剧族&、&技术宅&等细分市场的功能性创新成为今年智能手机市场的亮点,&柔光双摄&、&全面屏&、&高端骁龙核心&等也逐渐成为上市新机型的&标配&。
  然而,智能手机的下一个风口会在哪儿呢?对此,有分析称,随着移动游戏的快速发展以及电竞市场的移动化趋势增强,游戏手机或将扮演这一角色。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约为4.6亿,仅《王者荣耀》一款游戏,用户规模就超过了2亿。近期《绝地求生》的爆发式增长,推动&生存竞技射击&手游迅速发展,仅《荒野行动》一款手游的日活跃就达到2000万。
  同时, 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将达到908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电竞市场达到53.74%。移动电竞用户将达到2.25亿人,占据电竞整体规模60%以上。也就是说,受到设备普及率、电竞赛事兴起、职业化规模扩大和加深,在过去多年中以端游中RTS和MOBA为代表的游戏产品所打造和带动的电子竞技产业正在加速向移动电竞转移。
  有游戏行业人士表示,竞技游戏走红市场,还将会刺激硬件需求升级。以中重度手游、竞技手游用户为例,这一消费群体更在乎游戏体验和成败感受,因此会优先考虑硬件配置、屏幕帧率、续航能力、操作性能等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早在上半年,《王者荣耀》已经带动游戏手柄、吸附式摇杆等相关&配件&的热卖,包括主打实体按键的手机也已面市。
  10月底,京东还发布了&游戏手机标准&:硬件层面,需要拥有超过2.0GHz的CPU主频、GPU要支持每秒渲染60帧、6GB以上运行闪存、64GB以上内存、使用5.5英寸以上的全面屏、支持蓝光护眼,支持volte高清语音通话、轻量化设计、2x2 mimo、支持快充等。软件层面,还要拥有游戏模式,可以实现防打扰、后台接听、家长监控、性能优化、游戏键盘、画中画、防误触设计、信息屏蔽、一键录屏等功能。
  这无疑给游戏手机的发展又鼓了一阵风。事实上,游戏手机并非新概念。在国外,诺基亚就曾推出N-Gage QD,成为功能机时代最早试水主打游戏功能的产品。而在本土,2014年也有了&平板+单摇杆游戏按键&的摩奇手机。而如今随着雷蛇、VIVO等相继布局游戏手机,相关厂商加速入场,也从侧面验证游戏手机即将迎来爆发。
  面对手机市场的饱和趋势,抓住细分市场的用户刚需,将成为破局的关键。从大众化智能机,到柔光四摄,再到如今游戏手机的风口,不难发现,消费升级正在以更加强烈的功能性需求,推动手机产业变革。
(责任编辑:叶伟)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关注微博微信,了解精彩内容VR会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风口吗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VR会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风口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能的 因为VR技术现在是最先进最好玩的技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外言社介绍
外言社是凤凰科技精选外媒科技报道独家呈现的深度外电栏目,通过对彭博社、《华尔街日报》、《财富》、《连线》等主流外媒有关科技公司、人物、产品、行业的专题报道或评论解析文章的编译整合,向读者全面展示外媒眼中的科技圈,深入了解苹果、谷歌等业内巨头及创业新秀的发展故事,关注阿里、小米等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的拓展与影响,洞察全球科技行业的前景与走势。
风险投资公司总是在追逐“下一个风口”,只是最近它们在确定“下一个风口”方面遇到了困难。
谷歌虚拟现实头盔
自智能手机引爆创业公司淘金热以来,近10年时间过去了。硅谷投资者尚未找到能催生大量科技公司和带来丰厚回报的新一代产品。
急需找到“下一个风口”
风险投资公司把赌注押在盈利前景不明朗的多种技术上,其中包括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甚至食品。
找到“下一个风口”的迫切心情,以及投资者需要撒出去的巨额资金,可能会导致愚蠢的选择。今年前9个月,风险投资公司已经募集340亿美元资金——年度募集资金金额可能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新高。
风险投资公司Draper Fisher Jurvetson高管史蒂夫·尤尔维松(Steve Jurvetson)表示,其公司投资领域覆盖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投入这些领域的许多资金会血本无归,但这些领域蕴藏着最大的商机”。
自1960年代以来,硅谷曾多次遭遇这种情况。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联合创始人亚瑟·帕特森(Arthur Patterson)表示。投资周期通常是8年增长期,而后是6年紧缩期,也即所谓的“帕特森周期”。
由于盈利点由大型主机转向PC、智能手机和它们催生的软件产品,更快、更廉价的计算机芯片推动着技术创新周期发展。在每次转型期间,投资者前景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公司会搜寻“下一个风口”。
迷茫的风险投资
1980年代的PC革命把硅谷从1970年代的低迷中拉了出来,并催生了英特尔、苹果和微软等公司。到1990年,随着PC销售放缓,风险投资公司把资金投入风险更低、技术含量也更低的领域,例如零售。
此后,WWW使风险投资满血复活。在年期间,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金额接近2000亿美元,有超过1000家公司上市,其中包括亚马逊和雅虎。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风险投资不再紧盯着互联网公司。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把资金错误地投入清洁能源和纳米科技领域,错过了由Facebook领衔的社交网络潮。部分风险投资公司则对由2007年问世的苹果iPhone催生的移动互联网热反应迟钝。
目前,大量资金涌入风险投资领域,但风险投资公司并未同步对外大量投资。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数据显示,今年头9个月,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公司的投资金额同比减少30%。
部分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是智能手机时代的产物,其中包括打车服务Uber和消息服务Snap。互联网也使得和Workday等云计算巨头得以崛起。目前,除昙花一现的手游外,新发布的智能手机应用已经很难吸引大量用户的眼球。云计算领域的格局也已经形成。
癌症检测软件创业公司Color Genomics创始人、高估值创业公司Airbnb和Pinterest投资者埃拉德·吉尔(Elad Gil)表示,由于感受到投资周期末尾的空档期,风险投资公司开始焦虑,“它们尝试找到‘下一个风口’,开始投资许多自己不了解的行业”。风险投资公司坐拥大量资金,感到自己需要对外投资。
尤尔维松表示,避免犯错的一个途径是避开资金密集型项目。
VR、人工智能等谁将是下一个“风口”?
Uber的爆炸式成功,促使风险投资公司纷纷投资分享经济类应用。虽然利润率受到劳动力和营销成本的限制,这类公司的估值堪比软件创业公司。
Facebook收购Oculus VR,并宣称虚拟现实将是下一个重要的计算平台,使得虚拟现实成为热门投资领域。但是,与智能手机相比,虚拟现实头盔的销量要少得多。大牌游戏开发商才刚刚试水虚拟现实市场。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风险投资不再紧盯着互联网公司。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把资金错误地投入清洁能源和纳米科技领域,错过了由Facebook领衔的社交网络潮。部分风险投资公司则对由2007年问世的苹果iPhone催生的移动互联网热反应迟钝。
让投资者更纠结的是:大公司不会坐等创业公司成为领头羊,它们投入巨额资金阻止新兴技术专家加盟小公司。
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普通合伙人克里斯·迪克逊(Chris Dixon)列举了自动驾驶汽车的例子。最近数年苹果、谷歌和Uber招聘了数百名机器人和汽车专家,给他们开出创业公司难以承担的薪酬。
迪克逊和其他投资者表示,他们对前景相当乐观。风险投资公司Foundation Capital普通合伙人史蒂夫·瓦萨罗(Steve Vassallo)表示,“重要的技术仍然在酝酿中,希望它们能一鸣惊人”,目前许多有前景的技术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熟,“它们不只是部署服务器和开发一款应用那么简单”。 (编译/霜叶)
想看国外更多有意思的、新奇的科技新闻?那就来关注外言社的官方微信吧~ 微信号:ifengw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互联网下一个风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